涉农金融机构(推荐8篇)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已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出现良好势头、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能力增强,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这些金融服务主要由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但也有部分由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即通常所说的民间金融。
(一)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或网点主要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分支网点,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其他形式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组织、典当行等。
2007年,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其中县域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2.6万个,从业人员43.8万人;中国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41.5%。
(二)存、贷款等主要金融业务持续增长
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比2004、2005和2006年末分别增加3.36万亿、2.35万亿和1.11万亿元。分地区看,西南、中部地区县域存款增长较快,2007年西南和中部地区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7.5%和16.5%。
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151亿元(包括粮棉油收购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和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比重为24.8%。
根据不同用途划分,2007年末,全部涉农贷款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15055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24.6%;其他涉农贷款余额为46096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75.4%。
按照承贷主体划分,2007年末,全部涉农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为13399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21.9%;企业贷款余额为42063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68.8%;各类非企业组织贷款余额为5689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9.3%。按照发放机构划分,2007年末,国有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2282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36.4%;政策性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12862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2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20850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34.1%。
关键词:涉农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合作
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十条提出加强涉农领域改革发展为涉农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 各家商业银行为拓展自身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纷纷加强与涉农金融同业合作, 以求发挥各自的业务与资源优势, 这对于商业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涉农金融业务的重要性
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 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并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十条措施。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是直接拉动消费的重要举措。涉农领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内容, 涉农金融业务的发展则是涉农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 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市场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 要求金融机构必须进行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以有效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涉农金融业务的发展成为了实现农村发展改革与拉动内需的“交集”。
二、涉农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期, 各地政府和银监局出台了强有力措施, 要求银行业机构突出重点, 加大对“三农”和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积极推动县域贷款、农户小额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调整经营观念, 抓好小企业授信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 分析涉农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河北省涉农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组和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目前, 河北省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 (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乡村, 为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方面提供了金融服务。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下辖150多个分支机构, 业务范围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 逐步扩展到包括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在内的广泛领域, 承担起对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的任务, 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 加大对全省新农村建设信贷投入, 2008年发放贷款250亿元, 重点支持了全省粮棉油收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2.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以下简称“省农联社”) 于2005年6月挂牌成立, 注册资本金20, 180万元, 下辖3家市级联社, 154家县级联社 (含市区级) , 设有8个区市办事处, 共有营业网点4, 800多个。截止2008年末, 其总资产为4, 822亿元, 存款余额3, 496亿元, 贷款余额2, 158亿元, 不良率为27%, 拨备前利润达到50.9亿元。目前,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河北省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
3.2008年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了较快发展。其一, 有3家农村信用联社分别改制为1家农村商业银行和2家农村合作银行。一是由沧州市城郊农村信用联社改制成立全省第一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沧州市融信农村商业银行。二是由石家庄市区13家农村信用社组建的河北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注册资本2.35亿元, 下辖77个营业网点。三是由南皮农村信用联社和辖区内14家农村信用社组建的河北省第一家非市区县级农村合作银行——沧州南皮农村合作银行, 注册资本为6, 251万元。其二, 河北省第一家村镇银行——张北信达村镇银行成立, 注册资本1, 000万元, 具有本土性, 经营具有贴近市场、贴近农户、机制灵活的特点, 在服务方面反应速度快。其三, 河北省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周家庄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乡村金融机构改革的积极尝试正式挂牌运营, 注册资本1, 000万元。
4.从2006年河北省首家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万利通小额贷款公司在廊坊霸州市胜芳镇成立至2008年底, 全省“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累计138家, 资本金70亿元, 累放贷款39亿元。主要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经营灵活, 手续简便,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 成为向“三农”和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有效载体。
(二) 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涉农银行金融服务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1.与金融同业中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 农村信用社在筹资成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业务品种、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重, 经营效益较差, 盈利能力相对较低;二是信贷资产质量较差, 规模小、数量多、不良贷款率较高;三是业务范围窄, 业务品种较单一, 创新业务少, 业务开发成本较高;四是技术条件比较落后, 基础硬件设施欠完善;五是企业文化建设较为落后, 经营理念比较陈旧;六是公司治理不够完善, 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还不太适应。
2.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是宣传力度不到位, 影响力不够;二是对外竞争中, 农村合作银行各自为阵、势单力薄, 缺乏合力和优势;三是公司治理还不够完善;四是股本结构不合理, 股权较为分散;五是服务功能及创新能力不足;六是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经营观念比较保守, 管理模式较为粗放。
3.村镇银行受经营环境、地域自然条件、开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等限制。一是贷款资金来源不足, 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二是成立时间较短, 网点少, 现代化手段缺乏;三是存在知名度和信誉度的问题, 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
4.小额信贷公司发展和分布不平衡, 发挥作用和影响的范围有限。一是资金来源不足, 受自有资金这条底线和严禁吸收公众存款控制;二是只贷不存降低了资金周转率、资金使用效率与利润率;三是内控约束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方式简单、粗放;四是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较低, 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 要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克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与商业银行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势在必行。
三、涉农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思路
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占领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拥有较强的优势, 而商业银行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拥有涉农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两者在同业存款、资金拆借、同业存放、资金结算、票据转贴现、信贷资产转让、银团贷款等方面存在着广阔的业务合作空间。涉农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与商业银行在功能和工作侧重点方面的差异, 加强业务合作, 促进金融业务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达到共赢。
(一) 以“同业存款”作为业务合作的出发点, 加强相关业务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可以降低负债成本, 增加低成本存款占比;同时规避利率风险, 增加市场灵活性, 改进同业存款结构;涉农金融机构则可以利用商业银行服务优势, 并根据自身涉农业务季节性的特点, 积极开展资金流动性融资业务合作, 加大业务互补。目前, 河北省商业银行与涉农金融机构合作的业务品种主要是同业存款。
(二) 加强“理财型”业务合作, 提高涉农金融机构资金收益。
在满足正常资金调拨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可以向涉农金融机构推荐风险低、流动性好、收益相对较高的债券型和信托资产型等对公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等理财方案, 满足其资产配置的业务需要。同时, 涉农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乡村网点优势, 代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 既增加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又延伸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半径, 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市场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三) 加强国际结算业务合作, 共同支持涉农进出口企业。
随着业务发展, 许多涉农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国际业务的需求逐步扩大, 受境外分支机构和外汇业务能力的限制, 涉农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在代理国际结算、代理外汇资金结算等业务上会有一定的合作空间。
(四) 积极开展银团贷款合作, 支持涉农项目开发。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发展, 政府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 涉农金融机构要抓住机会和商业银行在同业存放、信贷资产转让和银团贷款业务上积极合作, 弥补自身在项目开发、评审、贷后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五) 探讨联合贷款、融资担保等方面的业务合作。
一、案件的基本特点
1.涉案人员以中年为主。35~50岁的有12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单位、部门的中坚人物、骨干力量。他们都是手中握有一部分权力,也比较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这部分人,一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就会陷入职务犯罪的泥潭。
2.涉案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文化的3人,高中文化的6人,中专文化的3人,大专以上文化的仅2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法律观念极其淡薄,甚至根本不懂法。
3.党员干部占有相当比重。涉案的中共党员12人,占80%。基层领导干部7人,占47%。这些党员干部,大多数受党组织的教育多年,知道党纪国法。但是,他们在私利面前,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身试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党员干部,居于领导岗位或关键岗位,手中有权,一旦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职务犯罪,作案容易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
4.共同犯罪和窝案、串案占有一定比例。13件案件中,有11件发生在农业银行系统的基层单位:汤原镇营业所4件4人,鹤立镇营业所2件2人,香兰镇营业所3件3人,汤旺乡营业所2件3人,其中,夫妻共同犯罪1件。同行同业,互相效仿,产生一定的传播性和传染性。
5.挪用扶贫专项贷款居多。13件案件当中挪用公款案件就有10件。因为此类犯罪具有相当的隐蔽性,犯罪分子便毫无顾忌,长期作案。 在10件挪用公款案件中,有9件是挪用扶贫专项贷款,涉案金额达410万余元。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落实,直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6.涉案金额较大,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6年以来,我县发生金融机构基层单位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就有13件,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700余万元。仅农业银行系统这11件挪用公款案件,就给国家造成信贷资金流失452万余元。此外,我县近年发生的金融机构基层单位携款外逃案件有2起,案值均超过百万元。
7.作案手段多样化。当前,金融机构基层单位涉农职务犯罪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出现了智能化作案的新动向。主要作案手段有:假名贷款,采用编造贷款人的姓名,伪造贷款人身份进行骗贷;冒名贷款,在他人(单位)不知道的情况下,盗用、冒用他人的身份骗取贷款;借名贷款,与具备办理贷款条件的人协商,借其名义申请贷款;搭车贷款,有的信贷工作人员因自己或亲友无法正常贷款,就要求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者多申请一部分贷款供自己或亲友使用;收取储户存款不入账,行为人利用农户对自己的信任,以非正式储蓄存单加盖储蓄专用章后出具给农户,将资金挪作己用;收取备用金、周转金不入账;收取农户归还贷款不入账,在收到农户归还贷款时,开具便条或收条给农户,将收回的贷款不上缴信用社入账,而是私下截留,归个人使用;利用职务便利、偷支储户存款,冒用储户姓名将储户存单(折)挂失补办或直接从储户存款中,将存款随意支取;监守自盗、携款外逃,除了上述这些传统的犯罪手法外,犯罪分子还利用新业务拓展、管理不到位等可乘之机,违规大额透支,非法截留、拆借资金,以及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专业化犯罪。
二、案件的主要成因
1.存在着众多业务素质较高、政治思想素质较低的涉案人员。 一些人只考虑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只顾钻研业务,忽视了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因而,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动摇了理想信念,不懂法,不畏法。他们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念带入工作之中,以权谋私,铤而走险。
2.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和制约。过大的权力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作保障,权力行为的规范也往往流于形式,丧失应有的权威和严肃性,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正因为制约监督不力,才使得某些人有恃无恐,肆意妄为。 一些人居于领导岗位或关键岗位,手中有权,无人监督制约,作案容易,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比如,前述农业银行系统9件是挪用扶贫专项贷款案件,都是1人办理发放贷款,给其利用制作假的贷款手续套取扶贫专项贷款开了方便之门。而且,连贷后检查,都是其1人所为。
3.发案单位财务管理不善。在调查中发现,的确有部分单位财务制度不完善;但是,更多的是财务制度虽然齐全,但不认真落实,形同虚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收支手续不完备,账目处理不及时,账目不公开,私设账外账、“小金库”。
4.对基层单位的财务审计、检查力度不够。一是常规财务审计缺位。由于负责财务审计的人员,过多考虑人际关系、业务素质等因素,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二是专项审计不够及时。专项审计往往不能及时跟踪,不能及早发现问题。比如,扶贫专项贷款大量发放之后,没有跟踪审计,导致大量贷款不能真正为农民所用,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5.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一些上级领导对干部,对基层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压任务定指标,忽视讲纪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因此,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要求,缺少深入检查;对违纪违法干部姑息迁就,缺乏严肃批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层,缺乏渗透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启动预防机制,处理上又失之于宽。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
三、基本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前些年,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社会上曾一度出现“精神滑坡”现象,尤其是腐败现象滋生并逐渐呈现迅速蔓延的势头。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观念,真正形成人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才能使人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要经常、广泛地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法制宣传工作。并且,真正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尤其是应对易发案单位管钱、管物、有权的工作人员,要适当地增加对他们的法制教育,以进一步强化其法制观念。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打预防针”、“敲警钟”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2.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财务监督制约机制。事实上,职务犯罪,那么轻易地作案得手,往往与发案单位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密切相关。因此,要做到各个基层单位及其各个岗位都有章可循;要抓好落实,防止“说在嘴儿上,写在纸儿上”,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此外,还应建立和健全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要注意认真落实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群众监督以及互相制约等制度和措施。比如,可以尝试对扶贫贷款实行部分资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使贷款人、担保人和本单位相关人员都知情,便能有效地防止利用假的贷款手续套取信贷资金案件的发生。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对于职务犯罪,具有重要意義。
3.要加强对基层单位、部门主管财经的领导和财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执行国家财经政策的水平和业务素质,真正做到严格遵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还要加强经常性的内部财务检查和审计。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微杜渐,甚至可以及早地发现犯罪的线索。发现职务犯罪的犯罪线索,要及时地向司法机关举报和报案,并注意保密。以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伪造、隐匿和毁灭证据,或者携款潜逃。从而,能够保证司法机关及时立案侦查,尽早侦破案件。
4.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应当说,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加大打击力度,对于震慑和预防职务犯罪,从而真正使那些有犯罪可能的人员“不想为之”“不敢为之”“不能为之”,明确地认识到“为之,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效地遏制其上升的势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yahoo.com.cn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5号,下称“财税〔2012〕5号”)的发布意味着非金融企业金融租赁公司也可以享受计提贷款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
非金融企业计提贷款准备金也可税前扣除
财税〔2012〕5号第一条明确,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同业拆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各项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
《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2〕4号)曾将金融企业可以提取呆账准备金资产范围扩展到抵债资产、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拆借(拆出)、应收利息(不含贷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应收租赁款等债权和股权。
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5〕49号)基本上沿用了国家税务总局令〔2002〕4号文件规定。与财税〔2009〕64号文件一样,财税〔2012〕5号结合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将呆账准备规范称作贷款损失准备,对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具体分为贷款、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和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3类。
特别要注意的是,财税〔2012〕5号在财税〔2009〕64号基础上增加了应收融资租赁款可以计提贷款准备金的规定。而且应注意,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包括金融企业办的金融租赁公司和非金融企业办的金融租赁公司两种。
此前,一般观点认为:对于金融企业办的金融租赁公司,由于银监会将其归属于金融企业,可以按财税〔2009〕64号文件和财税〔2009〕99号文件计提贷款准备金;而非金融企业办的金融租赁公司由于没有银监会的认可,不能享受金融企业计提贷款准备金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财税〔2012〕5号增加了金融租赁公司,并取消了国家允许从事贷款业务的规定,财税〔2012〕5号的发布意味着非金融企业金融租赁公司也可以享受计提贷款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
正常类中小企业贷款不许税前计提减值准备
财税〔2012〕5号明确,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政策,凡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11〕104号)的规定执行的,不再适用本通知第一条至第四条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延长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11〕104号),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政策,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
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下称“财税〔2009〕99号”)规定的基础上延长执行至2013年12月31日。
财税〔2009〕99号规定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计算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按照风险进行分类: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结合金融企业不良贷款的种类和特征,对金融企业风险分类制定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值得注意的是,财税〔2012〕5号补充完善了原有政策的漏洞,也就意味着正常类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不允许税前计提减值准备。但金融企业除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外的其他正常类贷款部分,仍然可以按照期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计算可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范围有限定
根据财税〔2009〕9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涉农贷款是指《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统计的农户贷款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其中农户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农村区域,是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中小企业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对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的企业的贷款。此处所规定金融企业认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比《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规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上限要低,且没有行业的区分。
此处应注意,何谓中小企业的资产总额文件没有明确规定。部分税务机关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
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99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9-08-21
字体: 【大】 【中】 【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有关规定,现就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通知如下:
一、金融企业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对其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以下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
(二)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
(三)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
(四)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二、本通知所称涉农贷款,是指《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统计的以下贷款:
(一)农户贷款;
(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本条所称农户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农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
本条所称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农村区域,是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三、本通知所称中小企业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对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的企业的贷款。
四、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五、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1.农林牧渔业贷款
(1)农林牧渔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A门类(农、林、牧、渔业)所属活动的所有贷款。
(2)农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各种农作物种植(谷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坚果、饮料、香料、中药材)活动的贷款。
(3)林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仅指将运出山场至贮木场)、林产品的采集等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和管理以及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和管理。
(4)畜牧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进行的动物饲养活动的贷款。
(5)渔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海洋、内陆水域养殖与捕捞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专门供体育运动和休闲的钓鱼等活动。
(6)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针对使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针对农林牧渔业的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
2.农户贷款
(1)农户贷款: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
农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
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
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
农村个体工商户: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或者是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经法律或者相关部门核准领取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登记证书》,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农村住户和虽然没有领取相关证件,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外雇人员在7人以下的农村住户。
(2)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农户生产经营指农户以资本增值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
贷款即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包括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两类。①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指发放给农户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的贷款。②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指发放给农户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生产或流通活动的贷款。发放给农户从事不属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所有贷款均应归入此类。
(3)农户消费贷款:农户消费指农户为直接满足自身吃、穿、住、用、行以及医疗、学习等需要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消费贷款,如助学贷款、医疗贷款、住房贷款等。
(4)农户信用贷款:凭农户的信誉而发放的贷款。(5)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核定的具体额度,由农信社等机构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确定。
(6)农户保证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7)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
金需要,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超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畴,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即为农户联保贷款。
(8)农户抵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9)农户质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者权利作为质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
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各类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所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机关法人、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金会等。
(2)农村企业贷款:指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 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企业支农贷款。
(3)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所有贷款。
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1.农林牧渔业贷款”中的定义一致。
(4)农村企业支农贷款: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5)农田基本建设贷款:用于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大型灌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等的贷款。
(6)农产品加工贷款:用于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活动的贷款,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加工、木材加工、中医药加工贷款,不包括用以对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活动的贷款。
农副食品加工贷款:用于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制造的贷款。
纺织加工贷款:用于以棉、苎麻、亚麻、大麻、蚕丝等为主
要原料进行的纺织活动的贷款。
木材加工贷款:用于锯材及木片加工,木制品,竹、藤、棕、草制品制造发放的贷款。
中医药加工制造贷款:用于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的贷款。
(7)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用于化学肥料、农药、农膜、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等的贷款。
(8)农用物资及农副产品流通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收购、调销、储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以及农、林、牧、渔业产品零售和批发活动的贷款。对农产品出口的贷款应包括在内。
(9)农产品出口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出口的贷款。
(10)农业科技贷款: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贷款。
(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用于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贷款。
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邮政和电信等信息网络建设等。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建设,动物防疫
和植物保护、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等。
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建设,以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建设等。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与农户生活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属于农户共同享有或使用的基本设施和服务建设。这些设施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
(12)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
(13)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
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1.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说明中的定义一致。
关键词:涉农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涉农中小企业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出现了扶植一个企业、富裕一方农民的景象。这些企业一头连接市场, 一头连接众多农户, 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对涉农微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共同努力, 积极探索支持涉农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服务模式。
一、基本情况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西缘, 西倚吕梁山, 东濒汾河水,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是驰名中外的汾酒、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之故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 总人口42万人, 其中, 农业人口32万人, 占总人口的近80%。
2014年, 全市完成GDP收入91.3亿元, 公共财政收入7.3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3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3元, 市域经济实力进入全省20强。截至2014年12月底,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成172.7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达成56.8亿万元。
近年来, 在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中, 汾阳人行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先后推出“四轮驱动”、“三社联动”和引进私募基金三种模式, 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一) “四轮驱动”模式与作法
实施背景:金穗惠农卡是中国农业银行面向全体农户发行的综合性银行卡产品, 惠农卡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等基本金融功能, 在此基础上, 惠农卡还具备作为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载体、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等创新功能。2010年初, 农行汾阳市支行被农总行确定为全国惠农卡首批153个重点推进县之一, 为推动该项金融新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惠农功能, 人行汾阳支行积极争取市委、政府支持, 主导建立以“征信系统+新型信贷产品+公司+农户”“四轮驱动”模式。
运作流程 (举例介绍) :人民银行通过征信系统向农行推荐优质企业--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公司+农户”型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并推动市农行与山宝食用菌公司、种植户三方达成合作意向, 主要操作流程:农行依据该公司提供的蘑菇种植户的贷款申请, 并结合个人征信系统监测与审查农户资信状况, 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农户, 通过农户申领的惠农卡向其发放小额贷款;公司为种植户在农行的贷款提供担保, 并负责为种植户提供菌苗、大棚、技术服务等, 贷款到期时, 由公司从种植户销售款中扣收通过惠农卡还贷。
实施效果:这一模式实现了“人行征信系统、新型农村信贷产品--惠农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四位一体、互为依托和补充, 这一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金融新业务推广, 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 同时有利于推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满意多方共赢的实现。截至2014年底, 汾阳农行累计共发放惠农卡94402张, 先后与6户农业产业化企业达成“四轮驱动”合作意向, 通过惠农卡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100余户, 金额6000余万元。
(二) “三社联动”模式与作法
实施背景:2010年以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金融支农政策, 汾阳人行积极引导汾阳联社选定“三农”经济较为发达的肖家庄镇试点推行“三社联动”模式, 所谓“三社”即肖家庄镇信用社、当地农资企业--肖家庄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 通过“三社”间互为支持的联动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金融惠农新途径。
运作流程:信用社--供销社—农户服务主线。即提供冬储化肥定向贷款, 每年四季度信用社逆势以优惠利率向供销社发放足量农资储备贷款, 供销社与全国30多家化肥生产企业长期保持的良好产销合作关系, 以批发价大量调运储备化肥。第二年春季再以优惠价格向农户与农资店提供化肥。二是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服务主线。人民银行引导信用社依据国家相关惠农政策规定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周转资金, 专业合作社采用“专业社+签约农户+生产基地”的生产模式, 签约农民依据合同要求进行种植, 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种植提供技术培训及资金补贴, 并对收获的农作物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统一收购集中销售。
实施效果:“三社联动”模式的试点成功, 使得涉农企业与农户均收获了合作共赢的成果, 以肖家庄供销社为例, 近两年来, 该社逐步形成了以肖家庄为中心, 辐射晋、陕、冀、蒙三省一区8个县100个乡镇的农资销售连锁店, 年销售各类农资5万余吨, 销售总额达7000多万元。
(三) 引进私募基金模式与作法
实施背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工具的作用, 更好地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精神, 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企业融资途径, 推动直接融资新产品在辖区的推广工作, 汾阳人行将宣传和推动企业直接融资确定为一项创新工作重点推进。
运作流程:为切实开展直接融资产品的宣传工作, 汾阳人行组织人力物力配合太原中支、吕梁中支编撰出《直接融资产品宣传培训手册》, 该书已被指定为全省人民银行直接融资产品宣传工具书编印推出, 同时, 先后深入山西山宝信用茵生物有限公司、汾州裕源土特产有限公司等多家辖内优势涉农中小企业, 积极向其宣传和推介私募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型直接融资产品, 并得到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 目前山西山宝信用茵生物有限公司已与华夏风险投资基金等两家私募风险基金完成6000万元投资合作。
实施效果:吕梁市辖内首家成功引进私募投资基金, 在有效解决企业运营资金需要的同时, 填补了这一直接融资新产品在辖区的发展空白, 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三、当前制约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的障碍与难题
(一) 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中小企业彰显贷款抵押难
目前, 多数金融机构的抵押品仅限于房屋或土地等不动产, 开展动产抵押的机构很少。即使开办了不动产抵押, 多数银行也从严控制抵押率, 房屋抵押率控制在60%—70%, 土地抵押率控制在30—50%。照此测算, 多数中小涉农企业抵押品不足值。《物权法》实施以来, 对物权抵押担保制度进行了重大创新, 规定应收账款、原材料、产成品等各类动产均可以设置抵押。但受各种因素影响, 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等贷款新品种在我市还没有开办。由于缺乏符合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涉农经营企业贷款难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二) 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中小企业凸现贷款抵押担保难
以汾阳市为例, 目前全市仅有一家由市财政出资组建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其注册资本仅1300万元, 由于受担保机构规模小、注册资本低、担保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合作的银行机构数量不多, 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育缓慢, 从而使担保公司发展与众多涉农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相距甚远。
(三)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 银行判断企业资信难
当前, 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农产品经营企业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有的企业设立多套账, 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不开正规发票, 个别的企业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由于企业财务资料真假难辨, 银行对企业家底不清、企业经营重大变化不了解, 盈亏真实性不明, 对借款人偿债能力不掌握, 难以对企业资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致使银行不敢贷款。
四、加强涉农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 中小企业需加强自身经营管理与财务制度建设
涉农微小企业要积极完善内部管理, 提高生产技术, 依法合规经营, 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 让金融机构了解自身真实情况和需求;涉农微小企业要努力规范财务和会计核算, 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按期归还贷款, 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
(二) 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支持与税收优惠
国务院目前已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一是降低享受纳税优惠小微企业门槛。对涉农小微企业最直接的减负方式是直接降低税率, 减少成本, 刺激企业发展。如三年免征小微企业印花税、对小微企业实行差异化降低税率征收等。二是免交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微小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方式一般是核定征收。固定的税收成本给收入不稳定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免除微小企业这部分税收, 能够最大地鼓励企业发展。
(三) 地方政府应偿试建立小微企业创业贷款基金
创业贷款担保应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地方政府可以将中央和省下拨的小微企业资金归总到财政部门, 地方财政配套等额的资金建立企业创业基金, 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 劳动保障部门以其中部分资金成立小微企业创业贷款担保公司, 为中小企业创业贷款提供担保。
(四) 积极探索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可行性
十年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一直存在着难以去除的几大痼疾,如投入项目散、资金渠道多、审批层次高、使用效益低、监督管理难等等问题,能否在这次《整合意见》中得到解决?这次“两大平原”试验区的涉农资金整合又与以往有何不同?
试点方向
众所周知,涉农资金的乱象由来已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万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整合涉农资金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做,很多年前国家就在进行涉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在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规模逐渐加大,项目类别很多,进而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繁多。
“我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比如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委,占到国家部委总数的60%以上,除了外交部和少数涉密部门实在想不出该怎么与该项目结合资金以外,其他大部分部委都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举措,例如农业部、商务部、扶贫办、科技部、公安部等等都有了相关举措。那么,有举措就要有资金,对应自己的系统。到了地方就会在各个系统存在林林总总的项目。每个项目的资金安排都是会根据各系统的想法实施,各有各的要求,因此就缺乏一个整体规划,进一步讲就是资金到了下面没有发挥其综合性的效果。”林万龙说道。
如此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在资金使用上导致的直接后果就使用率低下。林万龙说:“由于对涉农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分配使用权力分散在各业务部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一方面用各种手段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却缺乏协调。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使用效果,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另外涉农资金主管部门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监督的主体,由于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等因素,个别单位往往重资金争取,轻资金管理;重资金分配权力,轻资金监管责任;分配资金时“插手”,监管资金时“甩手”,对资金项目如何安全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有效的措施办法,资金监管上存在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综上所述,从涉农资金分散带来的危害中看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让农民得不到益处。因此,整合涉农资金需要突破固有的窠臼。
此次整合涉农资金要选择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应该是上层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在今年6月份,国务院批复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该试验区要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目标是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
林万龙认为,把两大平原作为资金整合的对象是因为它具有典型性。这两大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涉农资金项目安排很多,资金渠道也非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也比较大,于是上面所谈到的财政支农资金分散的问题就会比较突出。
层次突破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说,此次尽管只是在一个地区进行“源头”整合涉农资金,但较之于以前的整合,黑龙江试点有着实质性的突破。
此次试点扩大了整合范围。除对特定人群的补贴资金、救灾资金外,将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等3大类77项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20个中央部门。省级财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也一并纳入整合范围。
“从这一举措看,这此整合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整合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了,通常讲财政支农,但这个‘农’一直是很含糊的。一般理解是农业,但这次试点实际是把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和农业发展都放在里面了。所以这次的整合力度不限于农业资金,还包括农村。如此一来,农村的定义可比农业定义大很多了。二是给了地方能够灵活安排资金的自主权但同时要求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既放权又加强约束,这也是我们以前做的一个研究课题时就提出来的,我认为我国未来对农村地区项目的一个改革方向就是把资金的使用权给地方,但同时加强监管和绩效评估。这是此次整合的重要突破,这就意味着中央要放权,中央部门要放权。把资金的使用权赋予地方,自主安排,适当调节,这样地方就能够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林万龙说。
回顾以往的涉农资金,大都是在整合使用时不能突破各自规定的投向,没有从中央层面进行顶层突破,而且主要结合某项工作或某个平台开展,整合规模相对较小。但此次整合是在3大类资金内部,根据任务需求,适当调剂、统筹安排使用涉农资金,突破了现行制度约束,从制度上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更加符合中央转变政府职能的决策部署。“这次涉农资金整合一大特点,是突破了现行制度的约束,从制度上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王庆江说,对纳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省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国务院各部门的政策、规划,确定具体项目、时间、地点、次序,适当调剂、统筹安排使用涉农资金。
另外林万龙认为,在这次整合中还有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还要求黑龙江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涉农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方案。这是将涉农资金的管理关口前移的重要信号。表明中央部门在放下资金使用权的同时强化了监督管理工作。“地方有了统筹使用自主资金的权利,但上面一定要加强监管,要能够说明每笔资金是怎样花的。因为没有约束的权利,一定会导致低效率和腐败。所以在财政资金整合的试点中,我认为加大地方统筹安排资金的自主权和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这次整合两方面都讲到了,如果真正做到,就一定会有突破。”他说。
但是林万龙也指出了这次整合资金当中仍然有未突破的地方。他说:“整合资金的最大障碍是整合层次,在哪个层次整合很重要。这次整合还是止步在省一级层次,仍没有从中央层面进行顶层突破。我认为财政资金的整合如果不从中央层面去整合,仍不会有大的效果。当然黑龙江‘两大平原’作为试点肯定会有突破,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真正要转变涉农资金现状是很难的。比如水利部的专项资金到了省里面,省里面是不敢整合做他用的。但是就某个地方来说,当地是不缺水利,而缺道路。所以做了十多年的资金整合,始终是县级整合这肯定是错的,就算是到了省一级整合也是不够的,一定要在中央层面建立协调机制。”
仍需攻坚
毋庸置疑,涉农资金不仅需要整合,更需要一套规范、高效良好的体制和机制。记者从一些地方了解到的情况看,对于涉农资金的利用,有章不循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损失浪费、跑冒滴漏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记者会有一种隐忧,下放资金的使用权会不会让地方借资金统筹之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的工作。
林万龙和记者分析,下放资金使用权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是肯定受欢迎的,因为增加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但是由于本属于部门的资金被整合了,那么地方部门肯定会涉及到一个平衡的问题,所以政府仍需要顾及到各部门的利益分配。
当然在下放资金使用权的同时还要把资金的绩效管理抓起来。林万龙说,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绩效评价肯定要越来越重要。但是仅就绩效指标设定来看是很复杂的,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很难说它在实际当中到底发挥多大作用。
【涉农金融机构】推荐阅读:
试析涉农资金审计07-15
扶贫涉农资金建议09-08
九江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平台建设09-06
大通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07-22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0-14
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论文10-06
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区别05-25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10-12
金融机构介绍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