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总结(推荐8篇)
工 作 汇 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村庄地籍调查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盐政传发[2010]176号)文件要求,我市在完成1:5000农村土地调查、1:500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市村庄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该项工作在**市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下,在各村(居)和相关单位的通力配合下,通过项目参与各方和全系统地籍工作人员的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辖区面积3175.7平方公里,下辖14个镇,481个村,6101个组(组级集体经济组织),人口114万。区内由西至东,由204国道和226省道分为里下河低洼平原、滨海冲击平原和海滨淤积平原三种地形地貌。
2010年上半年开始,依据市局统一部署,我局就全市村庄地籍调查及登记发证工作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登记发证、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登记发证和工业集中区用地情况调查建库三项工作
列为该项目的主要任务。通过招投标确定了西安大地、连云港万源和**瑞地3家为作业单位和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为监理单位的作业团队。
2010年12月试点成果通过**市局组织的验收之后我们以“调查精细化、资料规范化、数据统一化、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在面上全面铺开。并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技术设计书》,对确权的原则方法等做了进一步细化。
2011年6月依我局申请,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市国土资源局组成检查组对我市村庄地籍调查进行了阶段性检查,检查组一致认为,“**市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以制度建设,推进过程监管,确保质量,方法得当;以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发生,手段正确。”
制度建设方面,我局专门制定了《**市村庄地籍调查工作例会制度》、《重大事项书面汇报制度》,《作业人员请销假工作制度》、《不合格成果作废制度》、《**市村庄地籍调查作业成果滚动验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推进整体速度。实施过程中局村调办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做到重点工序跟踪检查,难点工序细致检查,一般工序阶段性检查。各项质量标准全部指标化,坚持用数据说话,到面前为止共实施业主全面检查7次,调查办专检23次,旁站检查66次,检查宗地25691宗.科技创新方面,根据该项目的实际需求,我局与南京国图公司共同开发了统一平台,多数据精度的村庄地籍调查软件,并
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完善,现在该系统不但可以完成基础建库、业务管理、数据更新、证书打印还提供了跨数据库分析功能,在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所有权登记数据库和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图斑自动比对、赋值、分析和基于空间、属性的“一户多宅”自动查询,提示功能。
到目前为止村庄地籍调查项目已完成:
1、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2、90%约28.4万宗的农村宅基地调查外业工作和72%的村级数据库建设工作;
3、全市40%的工业集中区测量调查工作。
此外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我局本着“边调查、边应用”的思路,利用已有各类数据,开展了“土地后备资源”、“建设用地潜力分析”和“一户多宅”专项调查及“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图件”制作工作,在全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数据的应用,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预计今年9月我市村庄地籍调查工程将全面结束,达到全面验收的条件。借此机会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对我市村庄地籍调查和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和意见,以便于我们学习、完善,提高。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情况
2010年10月我市启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充分利用各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力量,有计划、有
步骤地开展,至2011年2月外业调查结束,同年4月登记发证工作完成。
一是强化组织,统一领导。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国土、纪检监察、财政、民政、农业、林业、水务、公安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领导组,在各镇政府设立办公室,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发动,落实责任制度,拨出专款、配备力量,全力以赴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认真抓好培训、督查。我局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2月底采取了集中培训、现场督查、指导等形式15次。组织学习《土地登记办法》和《关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矛盾,督促各镇(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认真抓好试点工作。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全市同时在11个组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索了工作经验,统一了操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标准和效率。
四是认真抓好质量控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挂钩制度,局党组成员与镇(区)挂钩、镇区领导与村组挂钩,所工作人员责任到村组,人人肩上有担子,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发“铁证”,不发纠纷证、不乱发证,确保万无一失。
五是认真抓好验收工作。以村调办和地籍科为主体,抽调工作人员9人组成的验收工作组。依据国家《土地登记办法》结
合我市工作实际,细划了验收标准,自2011年3月5日至4月15日开展了辖区内的6个作业片区调查和发证工作的验收工作。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主要作业方法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3月《关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状况。通过试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钝化土地权属纠纷的有效途径。
(一)确权的原则:
1、凡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中未突破村民小组界线,不论是以村的名义还是组的名义与农户签定承包合同,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对于已经打破了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界线的地区,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明确为村农民集体所有;
2、不能证明属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依法确认给村农民集体所有。
3、不能证明属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依法确认给镇农民集体所有。
4、鉴于村民小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实际情况,对于属于村民小组所有的集体土地,在具体登记发证时,采取“组有村管”的方式,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到村,由村委会代管。为体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地位,土地证书所有者一栏填写村内各村民小组农民集体的名称。
5、没有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镇政府代管。
(二)外业权属核查
在充分收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外业调查人员对组所有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界线核查。主要核查内容:
1、核查二次调查中确定的土地权属界线是否与现实界线一致,确保调查的宗地界线清楚;
2、对照每宗地调查表中的宗地草图与宗地图以及1:5000现状图核查三者的权属界线类别、位置、面积、地类等相关要素是否一致,不一致的重新调查权属界线,对有异议和不符合确权规定的到实地进行复查;
3、检查是否按村民小组集体、村集体分别调查填写土地权属调查表,调查表和协议书填写是否规范整洁、内容齐全,界址双方是否已经履行签字法律程序;
4、核查二次调查中确定的土地权属性质,确保调查的宗地权属合法。依据二次调查中收集的土地申报登记材料、水利确权、军事设施、国有公路及已经批准征用的文件等资料,按权属调查的宗地核查土地权属性质,查看集体土地的宗地内是否有国有土地,组集体、村集体和镇集体三者之间是否存在混淆不清情况等;
5、将通过初步检查的村、组界线以村为单位,套合到最新遥感影像图上,并携带权属调查表(协议书)原件至现场,通知指界各方,重新在标注界线和界址点的影像图上签字确认。
(三)内业核查处理
核查二次调查中确定的宗地界址,确保界址位置、表述与实地一致,对通过核查认为权属合法、界线无误的宗地,直接利用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软件,检查界址点成果表和宗地分类面积表,对通过核查发现部分宗地权属和界线需要整改的,再返回外业确认,并保证宗地的土地权属调查表、协议书、宗地图和二调的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影像图以及数据库同时整改到位,在此基础上,重新生成新的界址点成果表和宗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四)登记发证
1、以镇为单位对各组集体土地所有权拟登记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进入审核发证程序,逐级审查发证的主体、面积、范围等是否与调查一致,各类签章是否完整有效,最后通过土地登记发证系统打印证书,以镇为单位发放至村民委员会。
对存在异议的进一步进行外业核实、确认。
(五)取得的成果
1、形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和登记发证纸质档案资料6701宗,不符合发证条件的94宗;
2、建立了基于ARCGIS平台的**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专题数据库
3、建立了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宗地电子台帐。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村民小组之间的飞地、插花地争议较多,给外业权属调查带来一定的难度。
针对实际调查中此类情况较多,我们在依法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按照村规民俗妥善解决矛盾,一是对解放初期确认给农户,《六十条》确定给农村集体的,按照国家规定该农户是哪个组的就确认给哪个组。二是经农户自行开发、连续耕作至今,并已获得实际收益20年以上的耕地或其他农用地,该农户是哪个组的就确认给哪个组。
2、原镇办集体企业及村、组办集体企业使用的集体土地,其所有权主体的确定。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农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但未明确所有权由哪个主体代表农民行使。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维护原始协议文件及凭证资料合法性,按原企业隶属关系,属村集体企业的确认为村农民集体所有,属镇集体企业的确认为镇农民集体所有。
3、村民小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实际上“名存实亡”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没有公章,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行使民事权利。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已对镇、村两级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定作出了明确规定,未能对村内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定作出规定。因此,我市采
取的模式是“组有村管”的方式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到村,由村委会代管,在土地证书的土地所有者一栏按要求填写村内各村民小组集体,待今后条件成熟再行处理。
4、现有新版《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未能按国家标准的12大类地类标准进行设置,导致部分统计误差。
国标TD/T1014-2007,是目前唯一国家认可的地类分类标准,而土地证书中各地类面积依然沿用过渡期土地分类标准,导致部分数据转换误差,针对这种情况,为满足当前和今后利用的需求,我们采用双重标准在土地证书的面积栏按三大类标准进行统计,同时将12大类地类标准核算的面积在数据库留存,待今后统一处理。
五、几点经验教训
通过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开展,我们走了一些弯路,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有以下几点:
1、权属界线确认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业务的核心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面广量大,政策性强,业务量大,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外业的补充调查和内业图件、资料整理是该项工作的核心,其形成的界线、数据、面积、地类等成果资料是历史的法律依据,为此,必须把对权属界线确认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具体确定界线时需按《规程》要求充分结合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申报登记、水利确权、军事设施、铁路、公路等勘测资料,将处在或穿过集体土地范围内的国有土地、线状地物、公路实地勘丈调绘,分宗成图、量算面积,从集体土地中扣除,或以国有带状地物将集体土地分宗、确权。
2、过程控制是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质量的基础 土地调查的质量是土地调查的生命,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进行各类质量控制,依法规范每一节点的作业方法,做到前道工序对后道工序负责,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检查,用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来达到对整体质量的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邀请省土地规划勘测院领导,来现场指导,排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所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从而确保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及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强化数据分析是调查成果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基于我市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的建库平台、统一的坐标体系和统一的数据格式,极大的方便了我市的数据分析和深度利用。我局陆续开展了各个层面的土地专项调查和相关分析统计工作。
“一户多宅”专项调查,我们将所有权调查成果和农民宅基地调查成果有机结合,匹对分析,通过空间位置和使用者姓名及身份证、户口本号码进行多重关联,初步确定疑似“一户多宅”名单,出具“一户多宅”调查工作底图,再通过国土所牵头,作业单位配合,各村居认定等多口径全方位的立体排查,将已经掌握的情况和村组补充提供的“一户多宅”情况,进行现场核对确认,复核,用手工方法在图面上标注、勾绘,最后由作业单位在数据库内形成关联信息,为下一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
提供基础依据。
“建设用地潜力分析”工作,根据应用需求,我们以组为单位逐图斑对农调数据库内的建设用地开展了利用潜力分析,将每一个图斑的实际建设面积和空闲面积,及“一户多宅”宗地面积,做了解析测算,列出字段专门标识,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市1:500城镇地籍调查、1:1000村庄地籍调查和1:5000农村土地调查无缝衔接,相互对应,为项目落户、城乡挂钩拆旧和万顷良田工程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目前,我局正在将所有权调查登记成果和城镇、农村数据库进行比对,深入分析各镇区土地利用强度,细化统计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利用数据,为城镇拆迁、安置,道路规划提供空间数据保障。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市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对照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措施,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1、继续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到组工作,以100%的发证率和正确率为目标,妥善处理各类土地权属纠纷,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2、强化村庄调查质量检查工作,多角度的对调查的质量进行控制,“边调查、边利用”,用实际利用的结果来检验调查质量。
3、年内启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换发证工作,依据村庄地籍调查成果,依法规范登记、确保农民合法
权益。
4、进一步探索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在我局现有的城镇建设用地实时更新,村庄建设用地月度更新和农村土地利用更新的基础上,深化平台和制度建设,开展数据整合,统一更新工具,达到一次更新,多库关联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5、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基础数据建设,明确数据采集源,建成地价管理、储备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子数据库,初步建成市级批、查、征、补、供系统和动态更新维护机制。
一、做好农地确权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工作指导思想, 纠正思想误区
认真开展农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 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维护农村稳定,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难免有人认为确权登记工作会把过去潜藏的矛盾暴露出来, 影响稳定;有人则认为确权登记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对过去的土地承包权“重新洗牌”, 并想借机把一些存在争议的土地合法化, 或者出于各种利益考虑想借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对承包地进行大面积的调整。凡此种种思想误区, 都是对此次农地确权工作的宗旨不明确。
二、农地确权工作要把握的“四项原则”
一是保持稳定的原则。农地确权, 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与稳固, 绝不是大规模的改变原来的承包关系重新分配, 不能借机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要以现有承包台账、合同、证书为依据确认承包地归属。对个别村个别群众要求调地的, 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慎重把握、妥善处理。对于确因自然灾害毁损等原因需要调整的, 应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后再予以确权。二是依法行政的原则。农地确权要严格按照《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对确权登记颁证中的争议问题, 按法律政策规定的进行调处。权属争议未解决的, 不得进行确权登记颁证。三是乡镇负责落实的原则。按照中央要求, 农地确权颁证工作要强化属地管理。县乡两级是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主体, 一般由县级制定工作方案, 乡镇因为最了解和熟悉当地情况, 根据方案组织实施。四是群众满意的原则。农地确权归根到底是为了农民自己, 所以, 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是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关键。确权登记中的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 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承包地块面积、四至等表格材料要经过农户签字认可。对于外出不在家的农户, 要想方设法及时通知到户到人, 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
三、农地确权工作中要明确的具体任务
(一) 清理土地承包管理档案
全面清查整理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台账、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等相关权属档案资料, 对于残缺和不完善的要按要求进行补建、修复和保全。
(二) 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
利用GPS测量仪或野外实测等方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 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实测结果经镇村公示确认后, 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三)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簿
确权登记颁证后的承包合同, 以承包农户为基本单位, 一户一簿, 明确每块承包地的范围、面积及权利归属, 由县级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作为今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础依据。
(四) 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更正、注销登记
农地确权颁证难免会出现需要变更、更正或者注销登记的各种情形。笔者汇总发现, 大约有以下八种情形需要办理变更、更正或者注销登记:一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的;二是承包地被征占用导致承包地块或者面积发生变化的;三是承包农户分户等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五是因结婚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并的;六是承包地块、面积与实际不符的;七是承包地灭失或者承包农户消亡的;八是承包地被发包方依法调整或者收回的;其中1~5项为需要变更的情形, 第6项为需要更正的情形, 7~8项为需要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形。
(五) 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 当事人应申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登记, 经县农经部门审核, 报请县政府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
(六) 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机关负责集中保管, 并按期移交县档案局。
四、登记颁证是工作核心, 土地流转放活是工作方向
农地确权登记是依据法律规定,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以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方式落实固定, 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是农地确权颁证中的核心工作。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 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因为土地不确权, 经营权流转就难以规范, 规模经营就难以形成;土地不确权, 经营权就无法进行担保、抵押,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就会受阻;土地不确权, 农村各种要素就无法参与市场流动, 农业资源就难以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所以,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开展确权登记颁证, 才能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发挥承包经营权效用, 扩展土地的生产经营功能;才能充分激活土地使用权的融资功能,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 缓解融资难题。我们开展确权登记颁证, 就是要把农民承包地权属搞清、面积搞准。所以说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前期基础性工作, 有利于从根本上推动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过程中消除农民对承包地的后顾之忧。
摘要:做好农地确权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工作指导思想, 纠正思想误区。农地确权工作要把握的“四项原则”。农地确权工作中要明确六项具体任务。登记颁证是工作核心, 为土地流转放活打好基础。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严格责任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60-2
1 西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情况
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情况
西宁市辖四区三县50个乡镇,930个行政村,乡村户数25.99万户,乡村人口107.85万人,总耕地面积222.22万亩(“国土二调”面积227万亩)。全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23.47万户,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74.04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1.86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93%。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35.8万亩,占农户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0.1%。其中,大通县9.5万亩,湟源县15万亩,湟中县9.4万亩,四区1.9万亩。2014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26万亩,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达72%;实现一产增加值37.75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8.1亿元,占比47.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773.14元,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1709.63元,占比61.65%;第一产业纯收入中农业收入1179.9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42.5%,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7%。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展情况
2013年,我市在三县30个村试点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湟中县10个村,湟源县5个村,大通县15个村。为整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根据农业部、省政府和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本着积极稳妥、分批实施的原则,以国土二调面积为准,到2017年全面完成全市227万亩(不含国有农牧场耕地)承包耕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5年安排湟中、大通两县采取整县推进的方式,于2016年6月31日前基本完成189万亩土地确权登记工作;2016年四区和湟源县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湟源县31.68万亩,城东区6713.4亩,城西区4359.75亩,城中区48052.05亩,城北区50988.15亩,东川工业园区248.1亩,于2017年6月31日前完成土地确权任务(不包括国营农牧场耕地面积)。截至目前,大通湟中两县共完成34个乡镇办(占两县乡镇办总数的97%)、623个村(占两县行政村总数的91%)、16.8万户农户(占两县农户总数的88%)的入户摸底、地块调查工作,完成底图勾绘面积122万亩。农户地块信息指认、审核公示等工作正在加紧开展。今年,省上安排湟源县和四区采取整县(区)推进的方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至2017年12月,我市将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
2 西宁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纠纷
土地确权的过程也是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的过程。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按步骤有序开展,随着确权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久拖未决的矛盾渐渐浮出水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基层农经组织不健全,四区确权难度大
2007年乡镇机构综合改革后,撤销了乡镇经营管理站,农经管理人员由原每乡镇2—3名裁减为1名,且大多为兼职(乡镇从事农经工作人员94人,其中兼职人员65人),主要承担乡镇中心工作和联点包村任务,很难履行好各项农经工作职责。区一级无农经机构,各区均只有1名兼职人员。2016年,土地确权工作将在湟源县和四个区全面推进,四个区虽然土地面积少,但因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土地使用现状的复杂性,确权工作的难度将更大。
2.2 土地二轮承包原始档案资料缺失,还原二轮土地延包历史比较困难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以土地二轮承包合同为基础,由于二轮土地延包实施在前,《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在后,加之基層干部在二轮土地延包中工作粗糙、村委会不重视档案管理以及人员流动、村庄搬迁等诸多原因,造成承包档案资料遗失、残缺或登记不规范,为出现土地承包纠纷埋下伏笔。
2.3 土地流转后产生新的矛盾纠纷
一是流转后改变农业用途。例如,部分村里存在农户把土地出租给企业建厂房、库房,改变了土地农业用途,虽然协议约定了流转期满后由受让方恢复耕地原貌,但由于流转期限长,现实中恢复原貌难度大,且航拍影像图找不出地块,很难确权确地。二是土地大规模流转后产生的土地问题。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跨乡镇、村组的大面积土地流转屡见不鲜,新型农业经营大规模流转土地时,先由村委会与每个农户签订流转合同,经营主体再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部分农户受利益驱使,有意多申报土地面积,村委会未严格审核把关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确权时,出现土地流转合同登记面积大于实际承包面积的农户要求以土地流转合同登记面积确权的现象,扰乱确权工作正常开展。
3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化解土地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
各级政府要把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起来,以法律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和解决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的重点问题,稳妥推进,不断创新。
3.1 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是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按规定目标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加强对本地区土地承包纠纷苗头性、隐患性和普遍性问题的研判,建立预警、预防机制,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调处机制,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保障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
3.2 健全机构,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各项利益关系的调整,繁重而艰巨。建议自上到下对市、区(县)、乡镇(涉农办)三级农经机构重新定性、定编、定人,确保经费落实,使各级农经机构在新形势下能正确行使职能。二是加强仲裁机构和队伍建设。各区县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协调解决仲裁庭建设用地、仲裁工作经费等实际困难,加强对仲裁员的管理和培训考核,提高仲裁员业务素质。三是加强乡(镇)、村调解组织建设。指导乡(镇)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村调解小组发挥一线作用,就地处理矛盾纠纷。形成完备的市、县、乡(镇)、村四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体系。
3.3 严格责任,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各工作部門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县、乡(镇)、村三个层次的大网络大格局,各配合单位要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把握关键环节,守好质量关口,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各乡(镇)、村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开展工作,使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操作。建立健全土地确权工作情况报告、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制度,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 把握原则,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一、基本情况
****乡于1952年建乡,地处川北高原,**县城北部,北与**接壤,东北界与**相连,西与**连接,是**县北大门。全乡面积888.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辖**5个行政村和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00余人,**人口占98%,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少数民族乡。
二、工作总结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统一领导。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包村领导为副组长,各包村干部、村支书和村主任为成员的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土地确权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同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队员包户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我乡土地确权颁证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确保土地确权办证登记意义深入人心。前期我乡召开了乡村组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了市县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相关文件精神,同时下发了告全县承包农户书1200余份,并利用微信、短信平台发送信息、张贴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土地确权工作的.相关政策、具体办法、目的意义等做到了家喻户晓,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随后我乡又召开了乡村组干部参加的推进会,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政策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并由旭普公司专业老师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相关资料填写方法进行了培训,确保在入户登记调查时,二轮承包面积、地块四至、范文写作家庭共有人等精确无误。
三是规范程序,妥处矛盾。乡形成了党政班子成员挂村、机关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包农户的三级责任网络,严格按照“摸清底子—清查核实—测绘绘图—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农户签字—颁发证书”的流程开展工作。并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农业领导、司法协理员、维稳信息员为副组长,各包村干部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对确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典型、实测确权工作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等,及时进行调处和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二名有威信、讲公道、懂业务的老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参与土地情况清理核实工作,针对个别村二轮延包沉积的权属不清以及农户之间自行置换土地等问题,切实做到尊重民意民主决策。
四是落实进度措施。为做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前期,我乡组织专员到各村进行指导和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在每周五汇总进度情况,TOP100范文排行通过乡、村公示栏通报各村确权工作进度。同时将土地确权颁证登记工作纳入各村年度考核,全面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我乡入户登记率为100%,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
下一步打算
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根据《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通过依法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权利,有效解决农村土地产权不清,农民自身土地权利义务模糊,权属纠纷突出等问题,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登记原则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法进行土地确权登记,登记后的农村集体土地受法律保护。
2、申请和审查相结合原则
由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书面提出登记申请,提交申请材料,乡(镇)国土资源所初审,报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再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颁证。
3、便民高效原则
按照便民、利民原则,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简化程序,降低成本,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农民负担。
4、急需优先原则
对开展综合整治和需要流转的农村土地,优先登记发证,为整治和流转提供条件;尽快完成城乡结合部等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满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
5、试点先行,全面覆盖原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组织实施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先在一些乡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覆盖到本行政区全部集体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其中信州区、三清山管委会、市经济开发区辖区农村
集体土地统一登记造册,经市国土局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颁证。
(三)目标任务 工作目标:
用3年时间,全市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实施步骤: 1、2011年6月底前,成立领导工作机构、落实经费、培训人员、宣传发动、制定实施方案,为确权登记发证做好准备。
2、2011年7月—12月底,确定协作技术支撑队伍。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基础上,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
3、2012年1月—2013年6月底,全面推开并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4、2013年7月—12月底,分级上报数据,完成全市汇总并建立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系统。工作总结和表彰。
二、登记主体、登记程序、申请要件
(一)依法确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主体
1、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尊重农村集体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历史现
状,按照“主体平等”的原则确定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村内有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的,所有权确权给村内各农民集体。凡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中未打破村民小组(原生产队)界线,不论是以村的名义还是以组的名义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发证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对于已经打破了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界线的,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明确由村农民集体所有;能够证明土地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应依法确认登记给乡(镇)农民集体。
国家与农民集体之间发生土地所有权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确定为国家所有;同级农民集体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不能依法证明土地归属的,按照土地使用现状确认所有权主体;乡(镇)农民集体与村农民集体发生土地所有权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确定为村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发生土地所有权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确定为村民小组所有;不能证明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或村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应依法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以“хх村(组、乡)农民集体”表示。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和村民小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实际,在对
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进行登记发证时,可以将《集体土地所有证》发放到村,暂由村委会代管,待村民小组成立组织机构后,再由村委会返还。
涉及依法“合村并组”的,“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保持不变的,所有权仍然确权给原农民集体,并在土地证书上备注;“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发生变化的,按照变化后的主体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因移民安臵、土地整治等情形,涉及依法调整土地的,按照调整协议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2、依法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合作社、经济联社、经济联合总社、农工商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按照章程、协议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等,代表农民集体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
3、严格规范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宅基地使用权应该按照规定的面积标准,依法确认给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
建设、移民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或司法判决方式取得农村住宅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集体经济组织出具证明公告后可依法确定其宅基地使用权,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农业户口居民”。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对于权属来源合法、有据可查的宅基地,可依法登记发证;对于权属证明文件遗失或者无法找到的宅基地,应以查明的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使用现状,由村委出具证明并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后,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权利主体。
4、认真做好农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乡镇企业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道路、水利设施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依法纳入本次登记范围。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企业法人应依法申请确权登记;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用地由其所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分别依法申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对于有权源资料、事实清楚的集体建
设用地,应该及时办理确权登记;对于没有权属资料、事实不清或者存在争议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维持现状,造册备案,暂不确权登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的乡(镇)企业因破产、兼并、改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二)明确登记程序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按照“主体申报、乡镇受理、市县人民政府登记发证”的办法进行。
1、申请。由土地权利人向乡镇国土资源所提出书面申请。
2、受理。凡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乡镇国土资源所应当予以受理并登记造册,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需补充的材料。
3、审核。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后,认为必要的,可以就有关登记事项向申请人询问,也可以对申请登记的土地进行实地查看,查看时申请人应予以配合。审核包括初审、复审和审批:
(1)初审。乡镇国土资源所对受理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内容为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及村民个人身份证明合法性、土地来源合法性等,乡镇国土资源所初审合格后,应报乡镇人民政府确认。
(2)复审。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初审结果进行审查,并签署审核意见。
(3)公告和审批。对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15天。公告期满,当事人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经人民政府批准后办理确权登记。
(三)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
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应提交材料如下: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4、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
5、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6、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凭证;
7、其他证明材料。
其中第4项规定的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要在细化调查村小组权属界线和开展村镇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获取。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解决调查和测量经费,县(市、区)国土部门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三、严格政策界定。
1、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超面积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
记发证。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暂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记。其面积超过各地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确权登记。农村村民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时间,采取村民申报—村委会核实—调查人员核查—公示征求意见—乡(镇)政府监督盖章的方式确认。
2、分类妥善处理农村违法宅基地和建设用地问题。严禁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合法化,违法宅基地和建设用地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后方可登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经补办用地批准手续后可以进行登记发证;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零星宅基地、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宅基地、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
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以租代征”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项目建设的,只统计备案,不予登记。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1)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2)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3)其他依法不予登记的。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房管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法定主体,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进度,定期检查,抓好落实。二是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度汇总统计分析和通报制度。各县市区国土部门要于每月的5日前,将本地工作进展情况报市国土局。
2、宣传动员群众。各地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法律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登记申报、土地确权、纠纷调处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切实保障经费。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统筹安排,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工作开展。
(二)加快地籍调查和地籍信息化建设。地籍调查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前提,各地要尽快确定测绘资质单位,加快地籍调查,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在调查确权基础上,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建立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地籍工作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三)加强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要及时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信息库,及时掌握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争议动态,有效化解争议,为确权创造条件。
(四)强化证书应用,实行凭证管地用地制度。土地权利证书要发放到权利人手中,严禁以统一保管等名义扣留、延缓发放土地权利证书。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可以要求凡被征收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在办理征地手续之前,必须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在征地拆迁时,要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证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进行补偿;凡是依法进入市场流转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经过确权登记,做到产权明晰、四至清楚、没有纠纷,没有经过确权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律禁止流转;农用地流转需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做好衔接,确保承包地流转前后的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涉及宅基地调整的,必须以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
工作实施方案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省、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部署,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时间安排
根据我区农村村庄个数、涉及农户数量、集体土地面积和主要工作内容等实际情况,要求4、5月份完成农村集体所有权调查;同时开展农村集体使用权调查,要在10月底前完成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测量、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由市局组织安排,证书发放工作陆续展开。
二、组织实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区政府成立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指导、协调等工作。
(二)组成工作小组,进行技术培训。由各镇(街)政府牵头,抽调镇(街)要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参与到调查、测量、发证工作的各个环节;各村要根据辖区内将集体土地、宅基地数量的多少,确定工作人数,组成权属调查小组,每村一般抽调2-4人参加调查。开展调查前由国土部门要对参加登记发证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登记人员熟悉有关土地确权登记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掌握调查方法和调查要领,明确任务,增强责任,保证工作调查成果质量。1
(三)工作经费。按照工作量对上述抽调的工作人员发放补助费,该项费用由各镇(街)负责筹集并负责支付。集体土地所有权、村民宅基地每宗地缴纳6元土地证书工本费;测量、数据库建设等费用由上级国土部门安排,不再单独收费。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规定缴纳土地登记费和6元工本费;
三、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2年3月30日前,区政府召开镇(街)政府(办事处)、村委会三级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抽调专门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二)申请受理。按照我区发证工作安排,从即日起到今年10月31日,受理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申请,逾期将不再按照本次土地总登记的规定办理。申请由各镇(街)国土资源所受理。
(三)权属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定代表人、使用权人和相邻土地的所有权法定代表人及使用权人,应按通知时间同时到场、共同指界。如不能参加指界的,应书面委托代理人出面指界。
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要按照历史形成和目前实际拥有的界线,设置界址点标志、绘制宗地草图,按规定完成指界人签字盖章的确认手续;对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的调查,村调查人员负责设置界址点标志、绘制宗地草图和指界人签字盖章手续;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要按照规程做好宗地划分、编号、界址点编号、宗地图编绘及要素采集等技术工作。
(四)审核与公告。在权属调查结束后,登记机关应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审核。当确认申请登记的土地做到了“土地权属来源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即发布公告,公告内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者的名称、地址、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坐落、四至范围等。公告时间为30天,接受公众和社会的监督。当事人对土地登记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报经人民政府批准后办理登记。
(五)注册登记,核发证书。公告期满,申请人和有利害关系的人对公告事项未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办理登记。
四、申请需提交材料
申请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户籍证明(身份证、户口簿、法人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及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四)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申请人必须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五、政策界限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资格、证书发放范围、土地使用权历史阶段划分、违法用地处理、土地争议调处等政策,按照国土
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规定执行。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徐世勇
委员:刘英
王子彪
杜深友
杨文治
马军
马云飞
李国星
张妍
2014年3月, 汪洋副总理在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确权登记工作不是可干可不干的事情, 而是非干不可、必须干好的事。”目前, 四川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3个确权登记整体推进试点省之一。为全面贯彻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座谈会精神, 扎实有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遂宁市射洪县召开了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会, 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上来, 充分履职尽责, 狠抓工作落实, 确保在3年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任务。
一是及时研究出台实施意见。目前, 农业部正在代国务院草拟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将根据该实施意见, 对2012年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关于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进行完善。
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四川省农业厅已组成10个由厅领导带队的督查工作组, 将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重点督查55个省级试点县和60个重点推进县, 督查内容包括党政重视、政策执行、工作进展等方面, 确保确权登记工作质量和进度。
三是加快组织验收。根据农业部最新调查规程等行业标准要求, 制定印发四川省确权登记工作验收指南, 积极指导各地对确权登记成果进行验收, 保证登记质量。
四是加大业务培训。加强对2014年确定的60个重点推进县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确权登记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要求等, 尽快培养一批熟悉政策法律和相关技术的确权登记业务骨干和师资力量。市县也要进一步加大确权登记培训力度, 特别是加强对乡镇、村社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
一、重视领导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农村土地直接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联,但是很多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又比较少,法律意识淡薄,因此,他们在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时往往都是通过口头协议的形式,但是口头协议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大大增加了日后管理的难度,一旦引起纠纷和矛盾,往往很难处理。所以有必要确权领导组织建设,针对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只有领导班子能够注意到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程度,才会在日常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加强管理和指导,注重监督与检查并行,这样才能让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宣传引导,扎实做好培训工作
尽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人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在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时,工作流程缺乏规范化,容易造成承包者与土地所有者产生矛盾和纠纷。因此必须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能认识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这项工作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以及进行确权登记的工作程序,让土地流转更加具有有效性,促进土地经济价值提升。在开展宣传工作时,要专门针对重点和要点内容,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宣传工作力度,使该项工作的覆盖面和确权登记范围得以扩展。在宣传方式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向群众宣传确权登记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土地改革氛围。同时,考虑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专业性和政策性都比较强的特点,不仅要确确实实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又要防止纠纷和矛盾的产生。因此,为了保证各级确权工作人员能够对确权政策做到熟练掌握,能够根据确权工作问题为农民作政策解答,提供工作指导,同时还要能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各级政府应当定期对确权登记工作人员进行多层次和系统化培训,以提高其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三、规范确权登记工作流程
一要确保摸底精准。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方位地开展农村土地摸底调查工作。相关村组干部要维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动,并在此基础上挨家挨户地开展入户调查工作,了解并掌握农户家庭关于共有人和非公有人信息,明确地块空间位置、权属以及土地面积等信息,同时还要保证不漏户和漏地块,同时还要何时户主姓名与身份信息,确保家庭成员信息齐全。如果存在承包地互换或者被征用的情况,或者因家庭成员发生变化导致土地经营权被分割或者合并等情况,要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二是要保证面积测绘精准。测绘公司要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决定采用航拍图解、实地测量还是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测量方法,保证测量的精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控制好精度误差。三是要做到精准指界。在进行现场指界时,要组织农户亲赴现场,未能到场者要提交书面“委托书”,要避免以面积定界和以图定界问题的出现。在地块指界过程中,要以承包农户户主的名字要以登记,但是在确权登记督导检查中却发现存在户主和地块指认登记人不一致,也就是家庭信息不能对上地块信息,这样进行重复核对会使工作进度被延误。四是要始终坚持依法规范、民主协商以及确地为主等原则,要维持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确保承包户承包地块不变,相应的土地面积不变;保证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不变;五是及时公示、强化审核,注意纠错,做到认真签字。一旦确权结果出来,应及时进行公示,由村组干部负责组织群众进行核对,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让群众进行指认签字,实行村组统一登记,这些工作完成后由测绘公司进行更正,进行二次公示,直到所有村组干部和群众确认无误,并完成签字。
四、强化督导检查,保证工作质量
为了确保确权登记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各地确权领导小组还要确权登记工作中强化督导检查,尽可能地在问题或矛盾出现之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来说,确权办领导小组应当亲赴村镇进行资料查看,获取信息,了解村镇和测绘公司相互配合情况、操作流程是否满足规范化要求等有关内容,针对确权信息公示的有关情况要亲赴实地进行监测,根据确权登记相关规程以及技术方案等对确权公示状况进行现场打分,对于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及时进行纠正,只要打分不超过60分,就要重新进行公示,保证确权工作进度和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的新形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不仅有利于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而且还能有效保障承包者的合法权益。在开展确权登记工作时,要重视领导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扎实做好培训工作,规范确权登记工作流程,强化督导检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确权登记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耿会霞.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 2016(16).
[2]魏国山. 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意义及对策[J]. 农家科技旬刊, 2014(7).
【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曹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计划10-11
乡镇土地确权汇报09-29
土地确权档案管理办法09-07
土地确权技术设计书11-25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研究07-02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讲话稿11-24
草原确权承包工作方案11-11
北京市国有土地登记工作规范07-20
土地登记申请书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