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会我坚强

2025-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父亲教会我坚强(共11篇)

父亲教会我坚强 篇1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便成了我们的第一位老师,他们教会了我说话、走路、吃饭等等,还教会了我做一个坚强的人。

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我喜欢玩,也很喜欢到处跑,昨天去小伙伴家玩,今天去田野上玩,明天去池塘边玩。好动的我,经常在腿上留下一个个伤疤。但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没有在我跌倒时扶过我,而是在我自己爬起来之后,细心地为我处理膝盖上的伤口。

渐渐地,我长大了,性格还是那样好动。在我九岁那年,我学起了骑自行车。我骑的是家里的一辆很大的老式自行车,不容易掌握平衡,我便从推车开始学。那时的我,很矮,只比车高出半个脑袋,也比较瘦弱,推着笨重的自行车,很吃力。我笨拙地推着车子,一不小心,绊到一个石子,摔了一跤。我倒在地上,自行车重重地压在我的身上,腿被路上的石子划下了一道道伤口,鲜血顿时汩汩流出。我疼得流下了眼泪,身上没有一点力气,根本站不起来。一直在旁看着我的爸爸,并没有扶我起来,而是转过身,回了家。我顿时觉得委屈极了,气愤地一下子推开了自行车,忍着痛狼狈地从地上爬起,一步一瘸地回了家。

到了家,爸爸取出碘酒和棉签,小心翼翼地给我处理伤口,并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你记住,以后再遇到了挫折,就自己面对。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不要流泪,生活是仁慈的,但它也是残酷的。它不会怜悯你的遭遇,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听了爸爸的话,我原本埋怨他的心,一下子明白了:爸爸这是在教育我,在考验我。生活就像一场淘汰赛,勇敢、坚强的人留下;胆小、懦弱的人则被无情地淘汰。他是在用事实告诉我,只有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才会打败困难。在生活这场淘汰赛上,我必须靠自己。

几个月后,摔了很多跤的我,终于学会了骑车。骑在自行车上,风从我的耳边呼啸而过,我顿时觉得很自豪。

父亲教会我做会父亲 篇2

1969年,我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母亲分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我想不遗传上一辈的艺术细胞都难。

儿时的我由于嗓门大、表达欲望强、性子疯、脾气倔而远近闻名,也许我的“四大表演风格”就是从那个时候初露端倪的。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则是胜于天性。上小学时成天玩儿得浑身是土,像个活脱脱的土匪。因为实在淘气,父亲有时候会打我,但是我从来不哭、不出声、不求饶,紧紧抓住他的手,表现出一种革命者就义的样子。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吝啬对我表露笑容和夸奖。特别是青少年的叛逆时期,他几乎没冲我笑过,更没有表扬过我。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小子,还嫩,还小,还不懂事,还不成熟。直到我有了孩子以后,一次春节陪他过年,他突然对我说:“你成熟了。”我想他之前那些话都是反着说的,就是希望我能成熟些、长大些、懂事些。

如果说严苛的家教,教会了我如何做人,那父亲、母亲艺术上的身教,则教会了我演戏。我对童年的所有印象,几乎都在后台。父母在台上表演那种老话剧,我就在侧幕旁边看。因为每晚都在看,久而久之,整场戏都能背下来了,这为我最终走上艺术之路做好了铺垫。以至于大学期间,我在表演方面的机遇和磨练就比别人要多一些,还参演了张艺谋的《活着》、冯小刚的《永失我爱》。但是当时年少轻狂,我的心态很不平衡,对很多东西都有点不忿儿,觉得很多东西自己都比别人强。那段时间,我经历了事业和生活的一段起伏。挣扎中,父亲、母亲对艺术的用心与热爱,还有低调的处事方式深深感染了我,使我逐渐冷静下来,能去正确地面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反思创作道路和塑造的类型,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表演知识。直到现在,母亲仍会常评价我的表演,说:“你那个坐姿不对、这个台词应该怎么说。”生活当中,顺其自然地就教了起来。还好,在亲友的帮助下,我于38岁这年,终于通过《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让很多人认识了我。

在《疯狂的石头》热映的同时,我迎来了另一个喜讯——我要当爸爸了。尽管名气和孩子来得比较晚,我依然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大概是被幸福冲昏了头,在未确定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的情况下就给这个小生命起了名字——“石头”。老人都说给孩子起个馒头儿、铁蛋、石头儿什么的名字好养活,我却希望这个名字可以给孩子带来好运。那个时候自己一有机会就和还在肚子里的他讲话,没时间陪他就告诉他:“爸爸给你挣钱去了。”

他的降生让初为人父的我倍感喜悦。我曾发过一篇微博:“不是18岁成人礼的那一年,也不是结婚娶妻的那一天,而是从我成为父亲的那一刻开始,2007年2月的一天,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这一刻,谢谢你,我的儿子,感谢你让爸爸真正成熟长大……”我是和他一起成长的。

2013年,我和他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的拍摄,他在剧组里的成长让我感动。在剧组里我对他基本采取散养的方式,如同多年前父亲对我的方式一样。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完成任务的时候,会主动承担起哥哥的职责。说得最多的是:“没事!哥哥帮你。别怕,有哥哥在呢!等一下,哥哥领着。”俨然一个小男子汉形象,他的懂事与责任感是我的骄傲。

当然,拍摄期间我们也有摩擦。一次晚饭,他离开了饭桌,我很生气,严厉地问他为什么。他遗传了我的倔劲儿看着我不说话,后来直接不去看我,到厨房盛了一碗米饭夹了些菜,给代理村长李锐送了过去。他是怕忙了一天的村长饿肚子,明白了他的用意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饭后的采访,村长问他:你觉得爸爸爱你么?他说:“有时爱有时不爱,不理我的时候他不爱我。”当问到你爱爸爸么?他用稚嫩的语言说:“我爱爸爸。”正看这段视频的我心里先是一痛后来又是一暖,既责备自己误会了他,又被他最真诚的语言感动。那个时候什么也不顾了,只知道他晚饭没有吃好,肯定饿了。我便向村民要了鸡蛋和大葱往家跑,好给他做个蛋炒饭。

在节目组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这是一次我与他共同成长的经历。今后,我会做一个慈祥的爸爸,就像拍摄时写给他的那封信:“亲爱的宝贝:爸爸是一个爱你的爸爸,关心、帮助你的爸爸,也是一个粗心有缺点的爸爸。当我看到很多期节目里本人的表现,有时候会脸红,有时候会反思,在教育问题上,爸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最后爸爸想说,不管你多大,走到哪儿,爸爸都永远支持你,永远爱你。加油,我的男子汉。”

父母教会我坚强和宽容 篇3

焦希喆

陕西省兴平市兴化学校五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刘菲

我们每个人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穿衣吃饭到上学读书,都是在父母千遍万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抚爱中成长着。我们的哭闹,夺去了父母的青春风貌,我们的欢笑,给父母的脸上刻上了淡淡的纹波。可父母依然是无怨无悔,无求无索。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父母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爸爸让我懂得了坚强。记得有一次,我因病住院,整整八天,在病床上整天就是打吊瓶,爸爸每天晚上都守护在我的病床前,看护着我。人瘦了,眼红了,可他依然坚持白天上班,晚上陪护,使我看到了父亲的坚强,在住院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深受煎熬,什么叫孤独寂寞。我躺在病床上,脑子里不断浮现出我们班主任老师慈母般的音容笑貌,数学老师的风趣幽默,音乐老师的长歌短调,科学老师的阴晴圆缺,男同学在操场上的打打闹闹,女同学在操场上蹦蹦跳跳,操场上是一片欢欢笑笑。而此时的我却像一只离队的孤雁,像一只受伤离群的小鸟,感到孤单和无聊。如此煎熬,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到了眼角。爸爸看我哭了,他轻轻地擦去了我眼角的泪花,并给我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关于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让我勇敢坚强,战胜病魔。又熬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天亮了,爸爸又带着疲惫的身体和布满血丝的眼睛上班去了。我从爸爸的背影中看到了坚强,爸爸的背影也教会了我坚强。妈妈教会了我宽容。那是我上三年级时发生的事,有一天中午放学时,有个同学告老师说我没排队,因此我受到了批评,中午我回到家里,觉得很委屈,眼泪刷刷地往下流,妈妈看到后,就问我怎么回事儿,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妈妈说了一遍。妈妈听后,轻轻一笑,说:“这么点儿小事,就掉眼泪,还像个男子汉吗?要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要宽容大度,不要因一点儿小事就斤斤计较。如果那样,怎么交朋友?怎么为人处事?容人一步天地宽。一定要学会宽容。”宽容,就像一颗美好的种子,种进了我的心田,开出了大度这朵鲜艳的花朵。从此,我不再计较那些区区小事,我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共享快乐。

《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一定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有高品位的人。

教师简评:

这篇习作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用词讲究,语言简练,安排巧妙,通过两件不同的事,通过父母在不同事情中的表现,汲取到做人的品质。善思善学,孺子可教。望继续努力!

谢谢你,教会我坚强作文 篇4

我淡淡一笑。一直相信,有些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我喜欢你一样。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你,会追随你怎么多年,我不是一个追星族,不会疯狂地出先在你所出现的每一个地方。但我会把你的名字写在书本最显眼的地方,我的每一本书都有你的名字,时刻回想你的努力,你承受的痛苦,你克服的挫折,我的心里也刻上你的名字。

我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是坚强的,曾经的自己很容易哭,眼泪在我身上分文不值。但那是曾经。7月5日,当时我认识你,当我搜索关于你的一切资料,当我看完你所有视频之后,带着泪痕,我告诉自己,从今天起,不能再轻易掉眼泪。跟你相比,我有什么资格软弱!

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你那干净的笑容,不加修辞的言语,朴实的行为,被整蛊之后眼泪的真情流露。有关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在镁光灯背后,你投射了多少心酸的阴影,将痛苦,孤独,不舍,挣扎统统掩藏。

在陌生的过度,迈着坚强的脚步。

我不知道你只身在韩国的4年中,是怎么熬过来的。面对言语不通的环境,陌生疏远的过度,没有家人的关切,远离家庭的温暖。你是怎么度过4歌365天的,但我知道,在怎么千年的束缚之下,你终于破茧而出,找到了你的天堂。我为你开心,更为你骄傲,仿佛你就是我荣耀的来源。

你的微笑是我的信仰。

多少次,学习生活压得我喘不过气,我曾叛逆地想过,到底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但每次看到关于你的巨大海报在房间的墙上对着我微笑时,我就变得平和,把心静下来。就像你一样,没什么打不了的,或有那么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想着,就又投入到深远无际的题海中……

韩庚,你已经成了我动力的来源,成了我前进路上的引领者。

我们知道你的付出,相信幸福在不远处。

很开心,因为你现在的事业如日中天,相信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虽然承受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压力。

你终于到达你的理想境界了,真好!

不知道怎的,此时此刻,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明明有很多要说的,很多要写的,可为什么一下子胸无点墨,竟挤不出话来了。会头看看自己写的,竟发现倒像一封情书了。尽管这样,还是真心告诉你。

“谢谢你,从你身上,我知道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学着坚强,什么是拥有坚强!”

母校教会了我坚强作文 篇5

莉迪亚的死不是故事的开端也不是故事的结局,但却是这个家庭走向更好的开始。

这本书里,有母亲玛丽琳终其一生也没完成的梦想,虽然也挣扎过,但没有结果。这也是促成莉迪亚死的原因之一。也有父亲詹姆斯从小受到的歧视,没有朋友,所以在他的世界里有朋友更重要一些。还有喜欢天文并努力实现自我梦想的`哥哥内斯,一向想得到疼爱却饱受忽视的妹妹汉娜,以及让莉迪亚看到另一种生活的杰克。

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他们都饱受生活带给他们喜与乐,苦与悲;他们都肩负着别人对他们的期盼,也都想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由整理]

故事的情节紧凑连贯,跌宕起伏,让人沉浸在其中。

生活中的我们也会活在别人的期盼之中,父母长辈总是不期望我们走一些他们走过的弯路,也期望我们能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的梦想从而弥补他们人生的遗憾,我们虽然明白要找到真正的自我,但却在爱的牢笼下不知方向,不知去向。我们宁可让自我委屈一些也不愿意伤害那些爱我们的人,可这只是我们的初衷,若不是真正的热爱我们很难坚持到最后。

好在,故事的最后,他们每一个人都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或许,我们还在挣扎,不明白自我想要什么,或者忘了自我想要的是什么。

或许,我们明白自我想要的是什么,可现实中有太多的羁绊。

别太纠结,别太听信别人,能够听,但别全信;谁也不是你,谁也不能替你过一生。也别再为那些想做而没做的事情找漂亮的借口,想做就去做了,过了这个时候都不是最好的时候。

是你教会我坚强作文600字 篇6

一年暑假,我回乡下陪伴爷爷。我每天早上都和爷爷去菜地浇水、捉虫、拔草。在每天的必经之路上,我发现一棵小生菜,它长在田埂上。田埂上的土很硬,小生菜看上去歪歪扭扭的,好像靠在光秃秃的`田埂上炫耀着似的。我想将它挖起来,可是挖不动,土是那么结实。我和外公在田埂上来来往往地走,有一次,我发现生菜最外层的那片大叶子都被我踩断了。这下肯定活不下去了吧!我不禁担心起来。过了几天,它那细细的菜芯边竟然长出了几片小指头大小的新叶!我怎么也想不到它竟然有这么坚强!

接连几天的大雨,小生菜几乎在水里泡了几天,但生菜依然生机勃勃地成长着,新叶子慢慢长出了叶子的形状。这么顽强的生命力?这样都能活下来?我的心里不由地对小生菜佩服起来。后来,调皮的我竟然趁外公忙碌的时候玩起了火。我找来了干草铺在小生菜上面,掏出火柴点着了火,顿时,熊熊燃烧的大火把小生菜包围住了。几分钟后烟火散尽了,小生菜除了靠近芯的地方外,全部烧成了灰。

这时,我心里难受极了,为自己的行为难过,也为小生菜难过。晚上,下了一场雨。几天后,小生菜又恢复了生机,嫩芽从菜芯里慢慢长了出来。

父亲教会我做会父亲 篇7

从业20年,他经历过许多沉浮,演过无数小人物,直到《疯狂的石头》的热映,才真正被观众熟知、喜爱。正所谓“大器晚成”。与他名气一同“晚成”的,还有一个特殊身份――父亲。那一年,他已经38岁。尽管名气和儿子都来得比较晚,但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事业和家庭都更上了一层楼。这就是郭涛,一个笑起来总眯缝着眼的天生笑匠,一个要做慈祥爸爸的人。

1969年,我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母亲分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我想不遗传上一辈的艺术细胞都难。

儿时的我由于嗓门大、表达欲望强、性子疯、脾气倔而远近闻名,也许我的“四大表演风格”就是从那个时候初露端倪的。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则是胜于天性。上小学时成天玩儿得浑身是土,像个活脱脱的土匪。因为实在淘气,父亲有时候会打我,但是我从来不哭、不出声、不求饶,紧紧抓住他的手,表现出一种革命者就义的样子。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吝啬对我表露笑容和夸奖。特别是青少年的叛逆时期,他几乎没冲我笑过,更没有表扬过我。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小子,还嫩,还小,还不懂事,还不成熟。直到我有了孩子以后,一次春节陪他过年,他突然对我说:“你成熟了。”我想他之前那些话都是反着说的,就是希望我能成熟些、长大些、懂事些。

如果说严苛的家教,教会了我如何做人,那父亲、母亲艺术上的身教,则教会了我演戏。我对童年的所有印象,几乎都在后台。父母在台上表演那种老话剧,我就在侧幕旁边看。因为每晚都在看,久而久之,整场戏都能背下来了,这为我最终走上艺术之路做好了铺垫。以至于大学期间,我在表演方面的机遇和磨练就比别人要多一些,还参演了张艺谋的《活着》、冯小刚的《永失我爱》。但是当时年少轻狂,我的心态很不平衡,对很多东西都有点不忿儿,觉得很多东西自己都比别人强。那段时间,我经历了事业和生活的一段起伏。挣扎中,父亲、母亲对艺术的用心与热爱,还有低调的处事方式深深感染了我,使我逐渐冷静下来,能去正确地面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反思创作道路和塑造的类型,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表演知识。直到现在,母亲仍会常评价我的表演,说:“你那个坐姿不对、这个台词应该怎么说。”生活当中,顺其自然地就教了起来。还好,在亲友的帮助下,我于38岁这年,终于通过《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让很多人认识了我。

在《疯狂的石头》热映的同时,我迎来了另一个喜讯――我要当爸爸了。尽管名气和孩子来得比较晚,我依然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大概是被幸福冲昏了头,在未确定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的情况下就给这个小生命起了名字――“石头”。老人都说给孩子起个馒头儿、铁蛋、石头儿什么的名字好养活,我却希望这个名字可以给孩子带来好运。那个时候自己一有机会就和还在肚子里的他讲话,没时间陪他就告诉他:“爸爸给你挣钱去了。”

他的降生让初为人父的我倍感喜悦。我曾发过一篇微博:“不是18岁成人礼的那一年,也不是结婚娶妻的那一天,而是从我成为父亲的那一刻开始,2007年2月的一天,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这一刻,谢谢你,我的儿子,感谢你让爸爸真正成熟长大„„”我是和他一起成长的。

2013年,我和他参加了《爸爸去哪儿》的拍摄,他在剧组里的成长让我感动。在剧组里我对他基本采取散养的方式,如同多年前父亲对我的方式一样。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完成任务的时候,会主动承担起哥哥的职责。说得最多的是:“没事!哥哥帮你。别怕,有哥哥在呢!等一下,哥哥领着。”俨然一个小男子汉形象,他的懂事与责任感是我的骄傲。

当然,拍摄期间我们也有摩擦。一次晚饭,他离开了饭桌,我很生气,严厉地问他为什么。他遗传了我的倔劲儿看着我不说话,后来直接不去看我,到厨房盛了一碗米饭夹了些菜,给代理村长李锐送了过去。他是怕忙了一天的村长饿肚子,明白了他的用意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饭后的采访,村长问他:你觉得爸爸爱你么?他说:“有时爱有时不爱,不理我的时候他不爱我。”当问到你爱爸爸么?他用稚嫩的语言说:“我爱爸爸。”正看这段视频的我心里先是一痛后来又是一暖,既责备自己误会了他,又被他最真诚的语言感动。那个时候什么也不顾了,只知道他晚饭没有吃好,肯定饿了。我便向村民要了鸡蛋和大葱往家跑,好给他做个蛋炒饭。

在节目组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这是一次我与他共同成长的经历。今后,我会做一个慈祥的爸爸,就像拍摄时写给他的那封信:“亲爱的宝贝:爸爸是一个爱你的爸爸,关心、帮助你的爸爸,也是一个粗心有缺点的爸爸。当我看到很多期节目里本人的表现,有时候会脸红,有时候会反思,在教育问题上,爸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最后爸爸想说,不管你多大,走到哪儿,爸爸都永远支持你,永远爱你。加油,我的男子汉。”

那一次,父亲教会了我作文 篇8

首先,要学会运球。打篮球可不能光凭一腔热情,要掌握技巧,有正确的方式方法。所谓不会运球,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球员。运球分为两种形式,双手运球和单手运球,单手运球又可以分为几种:跨下、背后、假动作、转身。

当然,这些动作对我老爸来说,那都是小菜一碟。在我的积极努力下,爸爸终于决定,每天下午教我训练一小时打篮球了。于是,爸爸便开始对我进行特训。先要学最简单的双手运球,我在篮球方面还是有天赋的,三两下就学会了,爸爸鼓励一下我。

接着,爸爸又教我单手运球,我熟练地完成了好几项。可是,跨下运球却难住了我,我看着爸爸的动作,根本不懂,爸爸给我演示了几十遍,我才慢慢琢磨出了其中的奥秘。练球第二步:投球。投球的地方有无数个,一分线、二分线、罚球线、三分线、超远三分线、半场线、全场线。爸爸开始教我投球了,首先是一分线,这也就简简单单,我轻轻松松就进了。其次,罚球线,我也勉强能混进去吧。然后,三分线,我只能打板、打框,做不成动作,成功率几乎为零。更别说超远三分、半场线、全场线我根本就挨不着网,像这么远的距离,只有我的“神仙”老爸才可以进球,可全场线除了专业人员根本进不了,所以我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重复训练,我坚持不到一星期,就想退却。热情减了,积极性少了,连说话次数都没有了。那时,面对爸爸强大的训练强度,我想放弃,就采取消极怠工,做做样子给他。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放学后,爸爸没有叫我训练,我也觉得怪怪的,不自然,不吭声。一直呆坐着。于是,爸爸走过来,坐在篮球场那里。我和爸爸心中都有一个人的地位,那就是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1月26日,科比退出球坛,返回国家时坠机了。许多篮球迷都留下了眼泪,科比曾在汶川地震中,向中国捐了100万美元,太伟大了!回想起科比布莱恩特的感人故事,我又有了信心,重新开始训练。后来一直坚持不放弃。

虽然打篮球是我的业余爱好,我也不是篮球高手,有时,过招出问题,但是,爸爸教会我面对困难不放弃,不退却的勇气,教会我生活和学习时,提高效率,掌握技巧的方法是永远的财富。

那一次,父亲教会了我作文 篇9

我只知道玩。如果有人开罪我,我会狠狠揍他一顿,打完就脏,满脸泪水回家。如果我有糖果,我不会给别人。如果我有很多,我只会给别人我不喜欢吃的,我觉得包装很丑的糖果。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

有一天我回家又哭了,爸爸给我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很认真的和我说话。

他问我:“如果只有一个苹果,你能装满每个人的篮子吗?”

我眨眨眼笑着说:“没有这么小的篮子。”

“如果只有一棵苹果树,树枝能盖住果园吗?”爸爸看着我,脸上的表情让我捉摸不透。

“果园太大了,不应该有用。”因为父亲的态度,我认真想了想才回答。

“你知道吗,孩子,如果他把自己内心的善良分给每一个人,到处都会有明亮的灯光,就像一支小蜡烛可以照亮整个房间。”

父亲教会我坚强 篇10

女儿从不以为父亲会老,但父亲会不会变老呢?

会的。他也会老,而且老得那么干脆,那么突然,那么让人猝不及防,好像在某个清晨,阳光照耀他身上的时候,突然就累弯了腰;好像在某个夜晚,起风的时刻,风就吹起了他鬓间的白发。他在庭院里走着,我喊他爸爸,他猛地回过头来,我看着那张布满皱纹和风霜的脸,忽然就感到一种陌生,这是我的爸爸吗?

是的,这是爸爸。

他从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面对他,我要说些什么呢?我觉得我与父亲尽管是骨肉至亲,但随着岁月的更迭,却有一种陌生和疏离之感,这种感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无从寻找,但我们都力求打破那可怕的感觉,——可怜的是,我们谈得除了简单的吃喝以及各自的生活习惯等表面的内容之外,再没有更私密和亲近的内容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已奔赴中年,女儿都赶上了我的个头儿,而父亲也已匆匆进入了老年,那衰朽的躯体里,再发不出高亢凌厉的语调了,也再没有雷厉风行的做派了,谁将衰朽借残年,夕阳西下,他是那般地苍老,我又怎么能守着我女儿,依附这样一个衰老的怀抱,——我是成年人了,我已足够坚强!

爸,我来吧。这样说着,我抬头看他的脸,他也正低头看我,四目相对,他一时无言,但目光延伸却将我们带到哪经年的岁月之中,这些年,我们各自都经历了太多,梦想的破灭和梦想的腾升一样,让我们回味无穷!有些事已无需再说,有些人已离我们而去,剩下的日子里,只剩下了珍惜!

以前,总以为父亲永远不会老,总以为父亲是最坚强的力量!那迅疾的童年,那懵懂的少年,那勃发的青年,那稳重的中年,当我一路走来,父亲也穿越岁月的风沙,进入了他的老年!在我心目中,我以为父亲的老年生活,应该是宁静的充满田园气息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仍然为活着而奔忙!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它在我们的脸上刻下风霜的时候,也刻下了记忆和留恋,但当我回首往事之时,却不知自己究竟记住了什么,留住了什么?

经过了这么久的跋涉,我终于明白了,我记住的.不是某个瞬间自己啼哭之时,父亲不厌其烦地哄爱;也不是大婚之时穿着嫁衣出门,父亲切切地叮咛!我记住的是我一直没有离开我的父亲,一直没有离开我的故乡,我将我的根深深地扎在我脚下的大地上,让我的热爱与我的柔韧一起铸造了我的坚持,我要告诉他的是,我要抒写我的故乡和亲人,抒写这光明的世界,直至我的生命结束!

还是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给了我生命,给我一颗感知爱的心脏,我为拥有这一切,而感到幸福。我以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命,所以,我从不将生命看成永恒,也一直从最慈悲最怜悯的角度来理解我与他人。记得有一位朋友说,“人,其实是地球上的过客。”而我,又是谁的过客,谁又是我的过客?再过50年,再过1,父亲与我,又将在哪里?

父母教会我孝 篇11

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爸爸妈妈对我的影响很大,给我带来的感动也很多。他们个性中的善良、朴实、勤劳值得我不断学习,也是促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暑假在家的时候,有一件事带给我触动,使我对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今年农历6月23日,在我家举行了一个“脱孝”的仪式—这是农村人超度逝者,让他得以上天堂的仪式。逝者是我的祖母,一位94岁的老人家,去年的农历11月28日过世。在超度当天,家里人请来一群和尚做法事,我也记得那一天我跪下叩头的次数是这么多年的总和。尽管那天我能感觉有些和尚是走走过场,心不在焉,但我依旧愿意怀着对亲人的敬畏与虔诚按照他们说的一步一步来,少了儿时的好玩的心态,少了青年时的不屑的心态,更多的对亲人的怀念。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我觉得,“孝”就是中国人的信仰之一,“孝”是我的家人一直坚持并且传承的信仰。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对祖母的孝。

去年九月初的时候,我刚去上学没几日,94的祖母就在自家田里摘菜时摔倒了,从此便是卧床不起,一直需要人照顾。因为祖母的儿子们和儿媳们,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们都在,他们便承担着照顾老人的责任,作为孙媳的妈妈自然负担轻些。可事实却是,因为爷爷奶奶不识字,有时候也不够细心,很多事也需要妈妈去处理,她也没有怨言,心甘情愿。后来听奶奶讲过,祖母卧床期间得了红眼病,是妈妈坚持给她抹药膏才能治愈,但由于与祖母接触,中途的时候妈妈也感染上红眼病。记得以前妈妈曾经对我说过,没有我们的长辈,就没有我,所以有能力了要先孝敬祖母,再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后才是爸爸妈妈。很朴实的一段话,不美但是现在看来却很有力量。

上一篇:毕业论文优秀范文下一篇:大一班长下学期期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