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共10篇)

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 篇1



此情此景,勾起了我童年一份并

不美好与快乐的往事和记忆。



我家的老屋,是一座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土胚房。屋前临街,屋后有一小小的院落,里面长着几棵核桃、柿子和苹果树,一个简易的花圃里种着几株月季、芍药和刺玫瑰……小院里的那些果树和花儿,曾给我贫瘠、单调的童年带来了些许希望和快乐,然而小院也曾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弥合的自卑和伤害。



在我小时候,雨水总是很充足。家乡的小河,除了冬季水面结冰而静若处子、哑雀无声外,其他时节,小河里的水总是哗哗啦啦、无忧无虑唱个不停。每年的八、九月份,阴雨常常会铺天盖地、连绵不断,让我的母亲很揪心,也让我感到一丝丝的胆战心惊。



我十岁左右,我唯一的哥哥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工作,大姐、二姐已相继出嫁,家里仅剩下母亲、三姐和我三个人。尽管,每年在连阴雨天来临之前,都要找匠人将屋顶的碎瓦排查更换一些,但总难免挂一漏万。连阴雨天,屋顶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漏雨,家里的柜子、桌子、地面上总会摆放着一些大大小的塑料盆或桶之类的容器专门对付漏雨。白天,在屋里走动,稍不留神,就可能将接漏雨的塑料盆或桶打翻在地,弄得满屋泥泞不堪,甚至还招来一顿批评。夜深人静的时候,雨滴落在塑料盆或桶里的声音,会因降雨的大小而略有不同。下大雨的时候,雨滴声里夹杂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促与惊憟,下小雨时,雨滴声里夹杂着摆钟不慌不忙的“滴答滴答”,让人很难悄然入睡。不过这些比起另一件因连阴雨引起的麻烦与苦恼,还只能算是小事一桩,小菜一碟。



老屋昔日平静而充满生机的小院,在持续连阴雨的淫威下,再加上小院下水道习惯性的罢工而“水涨船高”,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汪洋一片”。接着,过不了多久,积水就会像脱缰的野马般来势汹汹,轻而易举地漫过不足一尺的台阶,横冲直撞顺着门缝钻进了屋子,或者从土胚墙跟基渗进屋子……



此时,我和三姐总是手忙脚乱,一声不吭地用盆或桶将屋子里的水反反复复舀起,然后倒在屋外的大街上……我和三姐往外运水的狼狈模样,以及被水漫过后满屋的狼藉不堪,让我感到十分的羞愧和自卑。同时,心里一边不由自主地悄悄埋怨和指责起远在异地的哥哥的无情无义,一边天真地幻想着:如果,哥哥真的懂得知恩图报孝敬母亲,就应该想办法将家里的旧房子重新翻修,那么,母亲、三姐和我就再也不用为连阴雨天担惊受怕了。偶尔还会做恶梦,梦见老屋终于不堪阴雨的多次折磨而坍塌了……



我上大学时,三姐出嫁了,哥哥不放心年迈的母亲一个人住,就接走了母亲与他们一起住,也给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出乎意料的是,没人住的老屋,终究没有熬过那个秋天,就完成了他的使命而寿终正寝了——坍塌了。这让我感到很庆幸和欣慰。



如今,老屋所在的那条昔日狭窄拥挤街道,已被整修拓宽,路旁载植了紫荆等树木。凹凸不平的土路,已被平整的水泥路面取代。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的土胚房群,已被一排排统一规划设计的小洋房所代替。我家老屋旧址之上一座三层楼房已拔地而起,将曾经的生活风雨和担惊受怕尘封在了记忆的深处。



幼儿教师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篇2

56年的深冬,我降生在北京远郊的一个小火车站上,我的父亲是这个车站上的一名铁路工人。父亲亲身经历了国民党、日本兵,直到解放。天地般的变化让忠厚、老实的父亲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新中国的幸福。于是,当我稍稍懂事的时候,父亲就不断地给我和小哥哥讲过去的故事,讲旧中国的黑暗,讲解放后的幸福。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要热爱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祖国。

父亲至纯至朴的话语,在我们的心里深深地种下一粒种子,这颗种子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祖国建设的前进步伐,在我们心里不断地扎根、生长。

而今,我已年逾半百、两鬓斑白。回顾以往的岁月,重新翻阅我和祖国一起走过的历程,心里有一份深深的感慨。

记得刚刚上小学,汉语拼音还没有完全学会,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不论后人如何评价这场运动,都必须不可质疑的承认,在那个政治强于一切的年代里,我们那一代青少年对毛主席的热爱、对共产党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是最最纯真的。也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一场大革命,经历了许多动荡之后,我们这一代人比起年轻的一代,更加珍惜、更加热爱现时生活中有法有序的、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就像儿童学走路,不断的跌倒,不断的爬起,我们的祖国由最初的步履蹒跚,经历了反复、曲折,在76年,结束了那一场政治运动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

打开国门,面向世界,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事实证明,我们的民族,是最聪明、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用最大的步伐、最快的速度,追赶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我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我们祖国在改革开放中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变化之快足以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中国。所有的人都惊讶于一个固步自封、贫穷落后的国家,怎么会在一个老人一句:“坚持改革开放”的话语之后,犹如风驰电掣般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幢幢楼房仿佛在一夜间便悄然而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条条铁路、公路连绵不断,由首都伸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为支撑祖国建设强有力的交通命脉,一座座立交桥以俏丽的身姿搭建出交通史上最新的舞台。一个个名不经传的城镇转眼间变成了旅游观光胜地,迎来送往世界各地的朋友。老人安享晚年,儿童活泼可爱,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安逸的笑容。

随着历史的脚步,97、99两年,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在庄严的交接仪式上,他国的旗帜缓缓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亲的怀抱。游子归乡,多少人热泪盈眶,多少人在电视前一同高唱国歌。

科技兴邦: 2005年10月12日我们的宇航员乘坐“神舟六号”,追寻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隐留在太空中的《东方红》乐曲。两年后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又为寂寞的月宫女神送去了家乡人民的问候。接着“神舟七号”我们的宇航员走出舱门,把中国人的身影投印在无垠的太空,让那浩瀚的星际因此有机会结识了一个屹立在地球东方的古老的民族,见证了这个民族先进的科技水平。

太空航行标志着一个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一个民族的奋斗精神却是体现在这个民族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

国难兴邦,1998年南方的一场特大洪灾; 2003年令人恐惧的非典疫情;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特别是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那个让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历史性的重现了当年的唐山地震的悲惨情景,时至今日,当时的惨景人们还记忆犹新,悲痛依然咀嚼着每个国人的心脏。那瞬间的灾难,破坏了多少幸福的家庭,有多少母亲再也看不到可爱的孩子,有多少孩子再也找不到亲爱的妈妈。多少幼儿还来不及记住父母的容颜,多少母亲的宝贝将永远停留在童年。

自然灾害给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以巨大的考验,事实证明我们的党在人民中享有最高的凝聚力,我们的人民在灾难面前空前的团结。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哪里有灾难,那里就会谱写出一曲曲震撼人心的英雄赞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犹如钢铁一般坚不可摧。我们战胜了洪灾,我们战胜了非典,我们还会像当年建设新唐山一样,建设一个崭新的汶川。

体育兴邦

血蟒传说 殓魂 左路天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在与自然灾难抗击的同时,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下,我们迎来了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北京聚集了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们,这座古都又一次成为世界所关注的中心。奥运会开幕式上缓缓展开的巨幅画卷,琴音倾泻,水墨浸染,壮丽的画面向世界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诗。北京的夜空上,二十九个巨大的烟火脚印,踏着稳健的步伐,走那一世小说网 http://过百年历史,在“鸟巢”圆了中华百年奥运梦。赛场上,我国运动健儿,勇于拼搏,挑战自己,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成绩。五星红旗在中华健儿的头上一次又一次的升起,中国国歌在体育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奏响。

祖国长大我长大,伴随着祖国发展的脚步,我也由一名不懂事的孩子,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是幸福的,生长在新中国,有着同祖国共同成长的历史。我是幸运的,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孩子中间,你尽可做一个最单纯的人,只要你有足够的爱,愿意为他们付出,你就会得到最丰厚的回报。这是我三十多年来最深切的体会。如今,我已拥有三十四年的工龄。三十多年来,我和身边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共同成长

走过三十多年后,回过头来看看,其实,与其说我教会孩子什么,倒不如说是孩子们给与了我更多。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我会更加珍惜每一个和孩子们相处的机会,用以回报他们给与我最最纯真的快乐。

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 篇3

英雄埋名四十年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的传奇经历

1998年那一世小说网 http://7月11日。北京解放军301医院重症病房。

生命垂危、气如游丝的一位肺癌患者,正在接受全力抢救。站在外面的亲人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焦急万分地盼望着奇迹发生。

病魔,就像不可抵挡的冲击波,迅速肆虐,侵蚀着老人的每一个细胞。

昏迷中,老人不停地喊着:“首长!我被包围了,向我开炮!”“副连长牺牲了,战友们都牺牲了,请求增援!”

这位病人就是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

40年前,张国福是全军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多次战役,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五次,并荣获“四野”授予的“孤胆英雄”、“开路先锋”、“青年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他曾获得东北人民解放军英雄奖章两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纪念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奖章一枚……1950年9月,张国福出席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当时19岁的他是众多英雄中最年轻的一位。

老英雄的儿女们一点一点地为父亲擦拭着脸庞上沉积的岁月风尘,但怎么也抹不掉令他魂牵梦绕的峥嵘岁月——

一、只身杀敌的“张虎子”

张国福原名为张国富,乳名“张虎子”。1931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新立镇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务。

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向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夏季攻势,刚好张国富所在的独立三师九团负责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江密峰地处松花江以北,是一座南高北低的山岭。在攻打北山时,双方激战到下午三点多钟,还有300米高的山峰难以攻下。此时,我军一营长、三营长、一连长和三连指导员都已牺牲了。伤亡人数逐渐增多。

怎么办?

小战士张国富眼红了。紧急关头,他一人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疾速冲到距离敌人指挥所10多米处,掏出一颗手榴弹,猛地冲进敌人指挥所,大喊一声:“优待俘虏,投降不杀!”

当时在指挥所里的敌人保安团长、中将赵佰昭吓傻了,乖乖地当了这个16岁小战士的俘虏。敌人的指挥所失灵了,我们的部队一鼓作气,攻上山头,全歼江密峰的守敌。战斗结束后,《猛进报》以《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佰昭》为题,详细地报道了这段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张国富不但记大功一次,还成了独立三师的名人。

攻打江密峰战斗不久,张国富又经历了一次极为惊险的战斗,创下独自一人使部队化险为夷的战斗奇迹。那一次,他所在的九团二营五连刚刚进入松花江边一个村庄大院休息,就被敌人用机枪把大门紧紧地封锁了。情况万分危急。

还是张国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院墙上翻身爬到墙外的玉米地里,偷偷地爬到距离敌人20余米远的地方。突然,他快速掏出手榴弹抛向敌人的机枪手,顿时把吼叫的机枪炸“哑”了。同时,院内的战友们冲出大院,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全连人得救了,张国富又被记大功一次。

1948年9月至11月,在解放东北全境的辽沈战役中,张国富立下了“天大”的特等功。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在毛泽东“这次决战不能让蒋介石的军队走出东北”的指示下,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连克昌黎、北戴河、绥中、兴城、义县、锦州等地,蒋介石急调廖耀湘指挥5个军12个师共计10万人的“西进兵团”前来助战,却被我军拦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带。双方短兵相接,又一场恶战开始了。

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张国富所在的部队知道敌军司令部就在他们这一带。但是,能否相遇,能否攻下,还是一个未知数。就在胡家窝棚那里,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经过几十次冲锋,战友们一个个全都倒在敌人的炮火之下。这时,张国富左手拎着爆破筒,右手紧握着手榴弹,等待着再一次发起冲锋。

又一次冲锋被敌人炮火挡住以后,张国富佯装被击中,伏在一片阵亡的战友们身旁,没有退回阵地。此时,张国富已经接近了敌人指挥所。当部队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时,距离敌人最近的张国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向敌人指挥所投出了一颗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张国富手持爆破筒一跃而起,冲进了敌人指挥所,向敌人指挥官大声地断喝:“快命令你的部队放下武器,不然我就与你们同归于尽!”

就在敌人指挥官惊慌失措之际,张国富身后的战友们已经冲进指挥所。

极品小厮修真记 八荒诛魔录 网游之机械狙击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敌人指挥官一看大势已去,无奈地命令士兵们停止抵抗。胡家窝棚战斗一举摧毁了廖耀湘的司令部,大大地加快了整个战役的前进步伐。张国富只身一人手持爆破筒冲进敌军指挥所的举动,被我军指挥战斗的师首长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战后,师首长夸赞张国富是一个真正的“小老虎”。评功时,张国富被评为特等功臣。他的《立功证书》“功绩摘要”一栏是这样写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辽西战,替班长看地形,打一个手榴弹,炸死五六个敌人,活捉敌官兵10余名;冲进敌指挥所,对战役起天大的作用,战后评一特功。”

全国解放以后,张国富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400万大军,仅选出307名战斗英雄。而荣膺“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只有78名。可见当时标准之高,资格审定之严。而年仅19岁的张国富榜上有名。在英雄代表大会上,向来风趣幽默的毛泽东主席把张国富从代表人群中拉出来,让他与周恩来总理站在一起。毛泽东主席一脸严肃地打量着,张国富很是紧张,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半天,毛泽东主席灿烂地笑了:“高矮差不多么!”朱德、彭德怀等将帅们和代表们也都笑了起来。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特意设家宴,宴请了张国富、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在向代表们敬酒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亲切地勉励他“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再立新功”。

1951年4月,张国富随47军入朝作战,正值敌军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在临津江一带向我军进攻。当时,中朝正同美军举行停战谈判,美军倚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叫嚣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着战场上解决。发起这场进攻的“联合国军”,有美骑1师、美3师、美25师、英联邦师、李承晚军第9师、泰国团、土耳其旅及希腊营。“联合国军”把所有的杀人武器全都用上了,飞机、大炮,甚至化学武器、毒气弹,还有200余辆坦克,300余门火炮……

而我军连给养都难以为继。那是怎样的七天八夜啊!残酷的炮火在考验着中国军人的忠诚与勇气。

张国富率领着全连战友们,顽强地坚守着朝鲜的345.6无名高地。一次次地抵抗,一次次地阻击,身边的粮食颗粒皆无,战友们解下自己的腰带,用开水煮熟,吞咽着继续坚持战斗。当棉絮、衣服,都成为战友们的食物时,阵地上只剩下了张国富和他的副连长。

与阵地共存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两个人争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时,疯狂的“联合国军”又发起了冲锋。张国富和副连长将阵地上的弹药集中在一起,凭着顽强斗志,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此时,张国富身负重伤,他的右腿已经骨折。

阵地上的一切通信中断,坚守阻击敌人任务即将完成,可副连长请求张国富立即回师部报告。在隆隆的炮火声中,身负重伤的张国富用皮带把一名奄奄一息的战友绑在自己身上,他连滚带爬地撤出了阵地。而副连长,却和他的全连战友们把英名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当张国富血肉模糊地爬回师部时,他用自己微微能动的嘴唇,从嗓子里发出了几句话:“师长!全连人全都牺牲了,我们的阵地没有失守……”

说完,张国富昏了过去。师部所有的指挥员失声大哭。

战争结束后,作为军事精英的张国富,被部队保送到湖南衡阳炮校深造。就在前程似锦的人生旅途中,张国富毅然决然地告别了部队,回到了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的家乡。

二、押运火药的“张四级”

张国富复员回到地方以后,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欢迎,人民对这位全国战斗英雄非常重视,经常请他作报告,讲述战斗经历。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张国富的安置,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1956年夏季的一天,吉林省榆树县委书记特意将张国富请到了自己办公室里。县委书记拉着张国富的手说:“国富啊!你是共和国的特级战斗英雄,也是榆树县人民的骄傲,为了妥善安排你,县委决定,将你调到县委工作,怎么样?”

张国富摇了摇头。

县委书记以为他对安排不满意,急忙说:“如果你认为不合适,等到半年以后,我们再作调整。”

张国富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今后不做官,想务农。”

县委书记不解地问:“你舍生忘死为的是什么呀?”

张国富解释说,为的是我们劳苦人民过上好日子。战争年代,自己身边不知倒下了多少战友,他们再也感受不到新中国的阳光了。自己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想借牺牲的战友们的光,在地方享受高官厚禄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共和国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合上功劳簿,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自己要用双手去生活。

一席话说得县委书记热泪盈眶。

张国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从16岁开始参军一直到复员转业,对农活一窍不通。什么春种、秋收,播种、收割,什么扶犁、点种,套车、拉磨,他都有劲儿使不上。

有一天,新婚不久的妻子犯愁地说:“咱们俩总得找点什么活计吧!要不瞪着眼睛饿死么?”

张国富笑着说:“天无绝人之路,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妻子问:“你有什么秘密?快说!”

张国富说:“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正在招收工人,尤其是煤矿急需消防人员。我这个部队转业人员,正好适合干这一工作。”

经过两天两夜的商议,张国富和妻子悄悄来到新立镇政府,开了一张“支援煤矿建设”的介绍信。在张国富的百般恳求下,镇政府秘书在介绍信上将“张国富”改写成了“张国福”。虽然是一字之差,可一位曾经枪林弹雨的共和国特级战斗英雄,从人们的视野中静静地消失了。隐名埋姓,这是张国福用来表达对生存感悟的一种特殊方式。

张国福带着妻子,肩扛着简单行李,来到了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当时,他的档案、户口等什么都没有带,他的复员证、立功证、军功章等更是露都没有露,完全是按着“介绍信”里介绍采用的。

当时,招工单位听说张国福是当兵出身的,便将他安排到鹤岗矿务局十三厂消防队,在那里当了三年消防队员。由于矿务局不断地更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张国福所在的消防队慢慢解体了。

消防队解体以后,原来的队员们纷纷投亲靠友找关系,大都分配了满意的工作。可张国福呢,是一个外来人,人生地不熟的,只好静等组织上的安排。有一天,十三厂负责人事的同志找到了他:“你愿意干火药工吗?”

张国福问:“不就是摆弄火药么?”

人事同志解释说:“不是制造火药,而是从南方往回押运火药的原料。”

张国福笑了:“哦!押运有什么难的?”

人事同志没有隐瞒他,说这个火药工是十三厂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种。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上岗,可都没有干上一个月就要辞职,要求调换工作岗位。

张国福不以为然,不就是苦累加危险么,就是掉脑袋也不怕,只要是为了新中国建设。

人事同志半信半疑,但看到张国福坚定的态度,就把事情敲定了。

第二天,张国福在十三厂人事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火药押运队。这时,厂内有十几个人围着张国福,就像看外星人一样,堵了个水泄不通。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工种哪里是人干的?还有的小声说:“火药工,特别危险,弄不好会出人命的!”还有个好心的工人拉着张国福的衣襟:“我们听说你参过军,那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是不是?”

张国福领了大家的心意,但却没有改变想法。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张国福的工作是坐在闷罐车里从南方押运到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从南方运回tnt原料,再把制好的火药运到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地的煤矿里。一路上,光坐车就需要几天几夜。每一次他都弄一个破麻袋片往闷罐车里一铺。夏天,这里面又闷又热。一到冬季,这里变得又冷又饿。这么一次押运,就得煎熬几天几夜。

有一年夏秋交替的时节,他经历了一次险情。

那次押运,下起了暴雨。一声炸雷,将大地震得微微地颤抖。闪电像一条浑身带火的赤蛇飞过天空。沉闷的雷声如同无数个铁球在天空滚动。苍天像被戳了个窟窿,暴雨倾盆。

躺在闷罐车里的张国福突然被头顶上的雨滴惊起:怎么?闷罐车漏雨?

张国福迅速地站起来,仰脸一看,因为此车年久失修,在车顶的连接处出现了锈蚀的漏洞。雨水顺着漏洞,一滴一滴地流淌,然后变成了“放流”。他一眼看到,火药原料马上就要被雨水浸湿。不行!决不能让雨水流进原料中,决不能让国家财产在我手里受到损失!

张国福伸开双臂,将原料一袋一袋地重新码垛。由于空间太小,还有四袋原料无处安放。没有别的办法,张国福只好将自己躺卧的地方挪开,然后,将自己铺的麻袋片盖在原料上面。可是,风大雨大,闷罐车内的“雨流儿”顷刻间便把麻袋片浸湿了。这时的张国福什么都不顾了,一下子趴在原料上面当起了挡雨篷,任凭车内的“流水哗哗”。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暴风雨足足肆虐了四个小时,可张国福一动不动地趴在原料上。

运输车通过四平市时,司机选择了一个地方停车。当司机打开闷罐车门时,发现张国福趴在那里。司机轻轻地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张国福才从极度紧张中清醒过来。

司机很感动,可对于张国福来说不算什么,他只是将湿透的头发用手捋了捋,笑了。

还有一次更危险的经历。

有一年秋天,从沈阳通往开原市的公路正在维修。一时,所有的车辆全都从公路下面的土路通过。当火药车行驶到开原一农村时,由于道路泥泞,十分难走。司机一不小心就驶进烂泥坑里。几次启动,闷罐车的车轮光打转不动弹。

没办法,张国福便用铁撬杠撬动。就在这时,闷罐车车门松开了,一麻袋原料掉在了车辙里。张国福发现以后,二话没说,快步冲到后面就要搬运原料。此时,谁也没有想到,一队农村迎亲的人们敲锣打鼓鸣放着爆竹向这边走来。迎亲队伍中有一个小伙子点燃了“二踢脚”,只听“砰”地一声,就没有了声音。偏巧,爆竹落在了原料麻袋上面。

张国福手疾眼快,将爆竹抢在手里,使出浑身的气力,抛出20多米远。

“砰”的一声,爆竹爆炸了!

好险呀!

张国福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庞、脖颈流淌下来。他将两手一伸,挡住了迎亲的队伍:“乡亲们!我们是押运火药的,请你们不要在这里燃放鞭炮,以免发生危险,我求求你们了!”

目睹刚才所发生一切的小伙子,急忙上前认错:“对不起呀!实在是对不起呀!”

在小伙子的倡导下,迎亲的人们帮张国福将陷进坑里的闷罐车推了出来。事后,张国福有点后怕地说:“如果反应不快,恐怕要发生特大责任事故!”

当十三厂工人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有的工人马上找到张国福,直截了当地劝说他放弃这一危险的工种,并许诺为他找一个特别轻闲自在的岗位。可是,张国福婉言谢绝了:“兄弟!你的好意我真的领了!不过,这个工作不能放。”在他看来,只要怀着一颗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心,什么困难,什么危险,都可以克服。

几天以后,厂领导考虑到张国福已是两年的火药工,打算找另外几名工人,接替他的工作。可张国福仍然坚定地留了下来。他想为十三厂多出一把汗。

为了证实自己特别能胜任这个“火药工”的工作,从那时起,张国福隔三岔五地把自己的5岁小儿子抱到闷罐车里,和他一起负责押运。张国福之所以这样做有两层用意,一是从小培养自己的儿子吃苦耐劳的意志;二是要向大家表明,困难没什么可怕的,危险没什么可怕的,我把自己的儿子都押在车上!

至于装卸火药原料,就更不在话下了,张国福干起活来比年轻人都猛。至今十三厂退休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都说张国福那时干起活来力气大,没人能比。

就这样,张国福在十三厂一干就是25年,进厂时工资是四级工,一直到退休都没有涨过。他的老伴儿送给他一个外号———“张四级”。

三、三个窝头

柳枝上蓬松的雪挂,被凛冽的寒风一阵阵吹到了大地上,与棉絮般的白雪汇合在一起,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北国的煤都———黑龙江省鹤岗。一望无际的雪地上,张国福领着年迈的父母,顶着呼号的风雪,艰难地向煤矿家属区走着,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

当时,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勒紧腰带,偿还着苏联“老大哥”的债务。再加上自然灾害的肆虐,人们的生活落到了低点。鹤岗这个地方也不例外。因为张国福的工种属于特殊行业,他每次从南方押运火药原料回来以后,都能得到三个玉米面窝头的“保健饭”。每当他将这三个窝头拿到手时,马上想起了嗷嗷待哺的五个儿女,想起了远离他乡的父母。为了不使父母挨饿受冻,张国福写了十几封信催促,两个老人从吉林省榆树县来到了鹤岗矿务局。

张国福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父母在身边能够得到照料,担忧的是,三个窝头能保证一大家子人安全度过这一大饥荒吗?他说不准。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达到,那就是,不管千难万难,决不能让父母和儿女在饥饿中死去。

那时,粮食供应标准相当低,张国福的父母也没有口粮。有时,全家人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只能等着张国福从南方押运回来所分到的三个窝头。每当张国福回到家中时,他便把一个窝头分成两半递给父母,再把另两个分成五份给五个儿女。他和妻子喝只有几粒米星的“稀水粥”。

再后来,他又有了新的分法,每次要匀一个给邻居的儿子。

为了共渡难关,除了每天吃饭时鼓励家人“困难是暂时的,饥饿更是暂时的”以外,他利用押运的空隙时间,带领老伴儿和儿女们来到十几里外的农村,在田地里捡起了豆皮子,或者到地里挖大头菜根子。背回家里后,把豆皮子用开水煮着吃,把大头菜根子洗净煮熟当饭充饥。

有一天,张国福的父母从衣兜里掏出10斤全国粮票,交到他的手中:“儿子啊,我们不能眼看着你们全家人饿死,这10斤粮票,是我们在吉林老家口挪肚攒得来的。你拿着它,到自由市场上换点吃的吧!”

张国福一句话都没有说,眼泪汪汪地接过这10斤全国粮票。他在市面上转悠了三天,才用5斤全国粮票从别人手里换回来10斤稻糠。10斤稻糠,只能解决半个月的口粮。

张国福夫妇把稻糠熬成稀粥。每顿吃饭时,他们用铁勺子将干糊糊的稻糠粥,盛给父母和儿女,半干半稀的稻糠粥,盛给老伴儿。当他觉得老伴儿已经喝完稀粥的时候,才会放下手中的碗,喝点稀汤寡水的稻糠粥。

由于饥饿,张国福走起路来一个劲儿打晃儿,手、脚和腿明显浮肿起来。老伴儿非常心疼,劝他多吃点,但他总是淡淡一笑。他相信,国家会有办法的。

他的父母再也看不下去了,劝他找单位或者民政部门解决一些口粮,何必全家人,也包括邻居家,一起争夺仅有的三个窝头呢?理由很充分:“你扛过枪,渡过江,受过伤,完全能够争取到的!”

听了父母的说法,张国福笑着说:“你们提出的理由,一点都不充分。不光是我们,就连北京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他们也都勒紧腰带,和全国的老百姓一起,积极地还债呀!我虽然参过军,这也不是向组织要粮食的资本呀!坚持吧!我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国家也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儿子的一番“讲解”气得父母坐在炕上,一声不吱。第二天,张国福的父母不吃不喝,以死威胁。这一下子张国福慌了,凭他怎么劝也没有用。

张国福真的害怕了,他恳求道:“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我求求你们了!你们打我、骂我,怎么都成!我就是求你们坐起来,吃饭呀!你们不吃饭,我不就成了大逆不道的罪人了么?”

父亲气呼呼地坐起来,用手指着他:“你不是罪人是什么?哪有你这个样的,放着能解决的事情不去办,却在家里忍饥挨饿的,你算什么人?”

母亲哭着说:“16岁你就参军打仗,不说你有功劳,那还有苦劳吧!你找单位解决口粮,这还算过分么?你不是我们的儿子!这个兵白当了!你简直是一个窝囊废!”

没有办法的张国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找单位解决口粮。一听儿子答应了,父母马上坐起来,有说有笑地和孙女、孙子盼望张国福的“胜利消息”。

张国福心里最清楚,自己决不能暴露身份,必须采取最实际、最方便的方法,来应付父母儿女的盼望。他终于想出一个“好”的办法。第三天早上,张国福喝过稀粥以后,坐在父母和儿女们面前,平生第一次撒谎了:“我几天来找了单位领导,可目前他们也有很多困难。但是,他们答应,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种点地,以解决咱家的口粮问题。”

父母马上意识到这是在撒谎,摇晃着脑袋不相信:“这种地种不种,你们单位领导管不着呀!”

张国福继续撒谎:“这你们二老就不懂了,在咱们老家,种地那是农民的自由。可在鹤岗矿务局,种什么得单位领导批准的!”

就这样,张国福总算把这一“难关”渡过去了。紧接着,张国福和他的老伴儿在自己的房前屋后以及附近的地块种上了蔬菜。

后来,这一秘密被张国福的父母发现了。有一天,二女儿有病发烧,他正在火药车上卸货。他的父亲着急了,急匆匆来到十三厂找他。老人家一进厂区,就遇见了厂长。经过一番打听,老人家便将张国福在家种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遍,还连连感谢厂长对他们家的大力支持。厂长听糊涂了。这才使老人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当天晚上,张国福的父母狠狠训了他一顿,他一言不发,任凭父母“批判”。过后,他还是与往常一样,揣一个烧好的土豆去上班,既当菜又当饭。省下押运回来的“保健饭”———三个窝头,分给自己的父母、儿女,还有邻居家的儿子。

终于有了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出差十几天的张国福回来时,带来了千里之外的苹果,每个人一个。他没有忘记邻居家的儿子,打发老伴儿将苹果送去。

当父母看到张国福上班时还是揣着土豆时,他们心疼了,商议着回自己的老家。张国福说什么都不让。可是,任凭张国福如何哭求,如何跪拜,他的父母去意已决。没有办法,张国福只好将老人剩下的5斤全国粮票拿出来还给他们:“爹!娘!这剩下的5斤全国粮票带着吧,眼下这么困难,能解决点问题的。”

父母依然是父母,心疼儿子胜过自己:“你留着用吧,不要考虑我们,我们都老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诀别!

二位老人离开鹤岗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原籍吉林省榆树县相继去世。亲人们记得,他的母亲病危时,老人想着儿子,昏睡中还在叨念着张国福。亲人们都在责怪他。当亲人们将电话打到十三厂时,张国福手握话筒,肩膀就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放不下,眼睛被泪花模糊了。

可是工作在等着他。他一咬牙,抹了抹眼泪,又向押运车走去。卸货一结束,张国福急匆匆地向鹤岗电报室跑去,嗓子就像有一团棉絮堵着,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他在电报纸上写道:妈妈,儿子工作太忙,希望你保重。第二天上午,亲人们接到了他的电报。当亲人将电文读给母亲时,老人家这才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不到半年时间,张国福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在“我儿子他们过得还好吗”的呼喊声中,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张国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任泪水肆意横流。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每当清明节来临,张国福都要带着父母留给他的五斤全国粮票,和一瓶白酒,来到郊外的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将五斤全国粮票铺在供桌上,他流着泪水,燃烧着冥纸。随着冥纸化作一缕缕青烟,随风而逝,张国福心中无尽的痛总是汹涌而来,使他长跪不起。

四、捡回两条生命的“爸爸”

张国福虽然在战争年月里是一位敢拼敢杀的“孤胆英雄”,但是,他在和平时期却变了个样,有时候心思细腻,还有一副古道热肠。

张国福前后院的邻居们都十分清楚地记得,无论谁家有什么事情,比如拉个秋菜、盖个门房什么的,不用你特意打招呼,只要他遇见了,保证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去帮忙。谁家房子漏雨了,他就主动去苫瓦。谁家下水道堵塞了,他就主动去掏。谁家一有个红白喜事,第一个来到现场的就是张国福。冬天下雪了,他早早起来就把附近的小道全都给扫出来。夏天一下大雨,他披着雨衣,手拎着铁锹,将院外的排水沟,以及邻居家的,全都理顺。

周围的人们更是念念不忘张国福的一段感人故事———

那还是张国福的小女儿三岁时,突然患上了肠粘连,病情十分危急。在老伴儿陪着小女儿连续住院几个月的时候,奄奄一息的小女儿接到了病危通知书。同一病房还有一位小女孩,也因为患有流行的“脑肝”,一同被医护人员抱到医院的太平间里等待死亡。

当张国福押运火药原料回到十三厂后,连家门都没有进,直接奔向了鹤岗人民医院。一推门,只见老伴儿抹着眼泪,默默地整理着小女儿的衣物。他一把将老伴儿的肩膀扳住,大声地问:“我的女儿呢?”

老伴儿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哇”地大哭起来:“咱们的女儿已经不行了,扔在医院太平间里了!”

“什么?”张国福睁大了眼睛,喊了起来:“这不可能!我的女儿不能死!”

说完,张国福大步流星地朝着医院太平间跑去,他什么都顾不得了。撞开太平间的房门,冲进去,张国福用急切的目光寻觅着小女儿。只见一个熟悉的目光在眨动着,张国福快速上前抱起女儿,声音哽咽地只说了一句:“我的孩子!”

当张国福转身向门外走去时,并排紧挨着的白床单上,还有一个小生命痛苦不堪地伸展了几下胳膊,从嗓子眼里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呻吟。张国福仔细一看,小女孩没有死,还有口气。他仔细辨认了一下,这不是同一病房里的小女孩么?这怎么得了,不能让小小的生命在我眼皮底下死掉!张国福左手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右手抱着邻床的小女孩离开太平间。当张国福推开医院病房时,正在病房里处理小女孩后事的年轻夫妇惊呆了:“我的女儿,你怎么抱回来了?”

张国福将女儿交给老伴儿,用手指着小女孩:“兄弟啊,你们的女儿没有死呀!只要有一口气,我们就得把孩子抢救过来呀!”

小女孩的母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的女儿患的是‘脑肝’,没有救了!”

张国福生气地说:“你作为母亲,就这样把孩子扔进太平间不管么?我可告诉你们,省城**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巡回医疗组,已经来到我们鹤岗了。我看,你们跟着我,一起找他们好好地治一治。我们就当‘死马当成活马医’,还不成么?”

听到张国福的肺腑之言,年轻夫妇什么话都不说了。他们卷起了行李,抱起了小女孩,风风火火地随着张国福来到**医科大学专家教授医疗组的驻地。张国福连喘带喊地将两个孩子抱到一位女教授面前,向她求救,并说明了来意。

女教授首先为张国福的小女儿进行了诊治,然后,摘下听诊器严厉地批评说:“你是怎么当父亲的?孩子都已经病到这种地步了,怎么才来找我们?”

张国福只好一个劲儿地点头承认自己的不是。女教授吩咐其他医护人员,将他的小女儿抱上手术台。此时,已经是晚上10时左右。手术室外边的张国福,焦急地在走廊里不停地踱着步,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流。

天亮了!医护人员带着一身的疲乏,从手术室里走出来。张国福正要问女儿情况如何,身后推出来一辆手术车。一个小生命,挣扎着撩开了白被单,伸出一双小小的手掌,微弱地喊了一声:“爸爸!”

张国福抚摸着女儿的柔发,老泪纵横:“爸爸在这儿呢,你活下来了!等你好了以后,爸爸带你去押运火药,你干不干?”

小女儿甜甜地望着爸爸,在手术车上努力地点了点头。

他还惦记着那一个小女孩。到一楼病房,一眼就看见年轻夫妇正守在小女孩跟前。年轻夫妇见他进来,微笑地点着头:“大哥,你让我们如何感谢你呢?我们的女儿已脱离了危险。”

从那以后,张国福除了精心照料和护理自己的女儿以外,经常在一楼和二楼间来回走动,不时关心着那个小女孩的病情。为了防止手术后刀口感染,张国福破天荒地向十三厂领导请了假护理病人。在医院病房里,他整天将洗衣板摆平,将小女儿放好,用手端着一步不离地看护着。有时,他把小女儿放在洗衣板上端着,来到一楼病房,询问小女孩的病情。

张国福的女儿恢复到第15天时,伤口出现了微红,小女孩也有轻微昏迷的症状。医生告诉张国福,两个孩子必须服用消炎药。否则,很危险。

当他得知只有青霉素能治病时,他去找鹤岗人民医院院长。他跪在院长面前哭诉。在其苦苦哀求下,院长终于特批了两支药。

当两支青霉素随着医护人员的针管,慢慢注入两个孩子的肌体时,张国福就像千斤重担一下子卸掉一样,软软地坐在床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后来,张国福在朋友和医护人员的提示下,利用休假时间,徒步来到宝泉岭农场和十里河农场,分别在民间讨取了根治炎症和“脑肝”的偏方。可是,他到十里河农场时,不小心被一条大青狗咬伤了大腿。他只在伤口处抹了点烟袋油子,在午后又返回了鹤岗。当他回家时,大腿已经肿得连袜子都脱不下来了。他没有叫一声苦,赶紧将偏方送到小女儿和小女孩面前。

经过两个多月的医治,经哈医大专家医疗组复查,两个孩子基本痊愈。小女孩十分可爱地拉着张国福的手,甜甜地叫了一声:“爸爸!”他差点没有反应过来。可在1965年,年轻夫妇带着他们的小女孩离开鹤岗,投亲到了唐山市。就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一家三口人全部遇难。得到这一噩耗后,张国福和他的全家人悲哀了整整三年多。至今,当人们一提起小女孩时,张国福的眼圈总是红红的。

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 篇4

1946年的春天,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成立最早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刚刚“光复”的大连诞生了。从此,开创了那一世小说网 http://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纪元。当时的大连市委还没有公开,工商局主要职能是打击奸商和不法资本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并针对国民党的封锁,响应大连市委号召,发展生产,组织自救,并开展积极的支前运动,使大量的军用和医药物资、布匹等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使当时的大连成为东北解放和全国解放的特殊后方基地。到今年4月1日,整整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60年来,经过几代工商人的不懈努力,大连工商行政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建国前后,面对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大连经济,工商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商贩、手工业的管理和改造,为大连地区的生产恢复、安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是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艰难和痛苦中徘徊的时期。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几经起伏、历尽磨难中,仍然忠诚地履行着职责,为我市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纠正了“左”的错误,也迎来了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春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我市的对外开放、全力支持市场建设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对推动这一时期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时候,全国第一个以自然人名义办的私营企业在我们大连登记注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工商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开始步入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辉煌时期。全市工商系统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了建设“服务型工商”的理念,工商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逐步转到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相对人服务上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不断深入,行政执法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基层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到2005年,我们已连续9年被评为大连市行风建设优胜单位,连续5年全省工商系统行政执法考评第一,还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法标兵单位,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去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单位。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60年的历程,是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实践证明,正因为我们坚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全国工商系统率先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工商”的理念,确立了“内强卫士素质,外树红盾形象”的治局方针,才使我们的工作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正因为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具体实践,才使我们实现了从管理型工商向服务型工商这一质的飞跃;也正因为这一自我革命,才铸就了大连工商今天的辉煌。现在,“服务型工商”不仅成为了全体工商干部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成为了大连市的最佳服务品牌,更得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工商系统的响应。我们不断创新工商管理体制,建立了“大登记、大监管”的监管机制,出台了加快市场准入速度的“23条”、“43条”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三年前提出的“一万元就可以办公司”、“一个人就可以办公司”,不仅大大加快了市场准入速度,优化了企业经营环境,而且还为工商行政系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了办公和执法网络,初步实现了由传统手工式管理到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转变,大连工商网站成为市政府76个委办局的十佳网站之一,信息化建设连续三年在全省工商系统考核第一,为提高执法和服务效能提供了科学手段。同时,深化年检方式改革,“年检年检,一切从简”的理念和上门实地年检等举措,使年检这个一度群众反映最大的焦点,成为体现服务型工商的亮点;深化收费方式改革,“人机对话”实现了由手工收费到计算机管理的转变,既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又彻底改变了管理就是收费的群众印象,把工商干部从收费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监管;深化监管方式改革,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大大推进了“诚信大连”建设,我市全国驰名商标和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数列东北各城市之首,大大提高了大连企业的知名度和自主创新能力。

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 篇5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芬芳的祖国

在阳光的照耀下

透出甜密清香又饱满的果肉

那金黄色的木菠萝

像一棵棵金黄色的葵花

映衬着大地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芬芳的祖国

那橙黄色的浆质

是时光结出的甜蜜爽滑的日子

那那一世小说网 http://卵形或椭球形的种子

煮熟后

飘出的香味溢满农家小院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芬芳的祖国

那挂满树皮的木菠萝

一个紧挨着一个

同在祖国的天空下

像人民一样紧密地围绕在一起

共呼吸,惬意地生活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芬芳的祖国

富有“水果大王”之称的木菠萝

并非徒有虚名

如若我们日益强大和魅力无穷的中国

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析

哪怕岁月的狂风暴雨如何疾劲狂泻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芬芳的祖国

闻见像木菠萝树一样经冬不凋

年年四季都枝繁叶茂且生机勃发的祖国

那绿意盎然的树叶

是我最理想最钟意写生入画的风景

就像我的祖国一样让我终年抒情歌唱

我从一棵棵木菠萝树上闻见芬芳的祖国

那长着软刺的果皮

并不影响我剥开它的食欲和心情

一如我活在祖国的大地上

从不因为社会曾有过一些暗影

就怨声载道

工人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记忆老屋 篇6

这天下午放学,天空的云网中,突然跑出密如枣核般的雨点,打在黑石坦的坡上,雨点将坡上的碎石粒击得跳起来,像人样躲躲闪闪,接着是山上冒出黄色的流

水,奔跑着从黑石坦跑下山。我躲在浓密的樟树下,极力保持身上的衣裤不被雨打湿,离家还有几百米,要是雨停了,我就能干净的跑回家。

黑石坦上独住着一家人,远看那屋场像一处道家的庵所。他们为何要远离村庄独居,我问父亲。父亲告诉我:姑婆是我们村上的人,她嫁出去后,男人在解放那年跑远到了台湾。她住的那个村子容不下她,于是她带着孩子回到了村子来,那屋是村里上山放牛的牛栏,她其实与我们张姓村人都是五服亲。

姑婆是双小脚,做不得什么事,但她也不属于五保户一类的人,他那儿子杨姓,有些腿脚不方便,我不知他是不是被人打断过,确实月明星稀的某一个夏夜,她们有被人揪斗,我看到同族大叔用鞋子抽她的时候,我小小的心也颤抖。

因为离村子远一些,还因为黑石坦的背面就是张家的祖山,因而我对姑婆一家一直心生一道隔阂,还认为这一家神秘莫测。

樟树下的沟里涨水了,我突然看到泄水沟口有一只扑鱼竹器,里面像是有大鱼跳跃,没错,是有大鱼跳动,我用书包罩着头,俯身一看,果然有二条大鲤鱼,我再左右看看,无人,马上从竹器尾部将鱼抓出,放进了书包。接着,不顾那些大雨砸着书包的告诫声,一溜烟跑回了家里,心还频频急跳。

这一晚,我狠狠的吃着鱼肉,喝着鱼汤,美美的早睡了。醒来后,我才慢慢心里发虚,我是做了一回小偷呀。

哪里来的鱼?我记得还给母亲编了一个故事,当然是谎言咯。

我一直将儿时偷鱼的事当做最隐秘的内疚,埋藏在心灵的暗处。

当时其实是有双眼睛看到了的,只不过很多年以后才给我解密。

父亲去世后,沉寂地躺在家乡的黑石坦,坟头对着山那边翠江奔腾不息的流水,象祖祖辈辈勤苦的张氏先人一样,灵魂归到了故土。

多少年来的三月,无论天晴还是暴雨,我都从城里放弃所有的缠身事务,来到父亲长眠的土丘,幎界与人间于是只是咫尺之距。

有一回上完坟,杨叔非要留我喝碗水再走,杨叔这些年来,在家乡的建设中,是出过大钱的,黑石坦退耕还林已变成一座青葱的山。

于是我就坐下来。我十一岁进城后,杨叔结了婚,现在孩子都像我这样,读书后到了外地工作。

说着说着,杨叔开玩笑说,你这调皮鬼,小时候还偷过我的鱼哦,害的你姑婆只吃了一碗猫肉就走了哦。

我突然记起,在我偷吃了鱼之后,姑婆过二天就去世了,那时据说是吃了猫肉后去的。杨叔说,吃了猫肉去世没有道理,但一个久病之人最后要走时,想吃点肉是真的,那时没别的办法,就只有一只家猫了。

我知道,二条鱼已经被我消解得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大自然生物循环,沉淀下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无限的愧疚了。

在杨叔面前,我唯有坦白,才能换来心灵的宽慰,我平生唯一做贼的经历,我愿意被杨叔书写记录和审判,但杨叔从一开初就宽容了我,这就是故乡,不论是若干年前小的我,或是若干年后大的我。

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 篇7

--为新中国欢呼为新中国奉贤

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重压下的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在死亡线上挣扎。我也曾两次到了死亡的边缘。一次是1941年的“四一九事变”,日寇入侵**,时在初中三年级的我和几位同学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逃难,沿着瓯江徒步北上,日行百里,饥肠辘辘,到达**镇,又转至**大嶨镇,正在一位同学家中停留,敌机突然来袭,投下四颗炸弹,如果那次被炸中,这个世界早己没有我了。另一次是1948年1月4日的“一四事件”,为于子三同学出殡,反动军警封锁了校门,不久,暴徒冲入学校捣乱了出殡现场。据杭州解放后曾参加**干校学习的一位学员交代,他当时是校门口的机枪手,上级命令如果浙大学生冲出校门就开枪。结果是暴徒冲入校内捣乱了会场而未能出殡,否则,不知谁又要牺牲了。总之,我们对反动政府恨之入骨,一心盼着解放。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了,我和许多同学一起参加了**干校第一期学习,结业后留校工作,1952年调到高等学校担任马列主义理论的教学工作,这是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使我从此能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正确对待现实、对待自己,直至欢度晚年。

我在旧中国度过了求学时代,在新中国开始了我的工作历程。当时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工作顺利,心情舒畅。但好景不长,“山雨欲来风满楼”,1958年,险些被补划为右派,然而所受打击还是不小的,下放农场劳动,下放中学任教,青春不再,但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不动摇,对祖国的热爱有增无减,认为这好比母亲错怪了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我对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虽然屡遭挫折,但总的形势是好的、前途是光明的,深信不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意气风发。我也如沐春风,如蒙甘霖,彻底恢复了政治名誉,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法学教育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党带领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面貌真是“日日新,又日新”。我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神舟上天、奥运百年梦圆、胜利抗击重大灾害和金融危机等等,不胜枚举。中华民族过去被歧视被奴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已为世界所瞩目。我也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誓以绵薄之力为国奉献。我自1987年离休后,参与**法律函授学院的领导工作、浙大法学院督导,现任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讲工作。我认为,青少年一代的茁壮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教育好他们是我们老一辈义无容辞的责任,我要为此努力不懈,坚持到底。

监狱建国60周年征文 篇8

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监狱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监狱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加强监狱内部正规管理,加强监狱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监狱布局调整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监狱刑罚执行制度,不断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贡献。

新形势、新任务对监狱长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始终坚持监狱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把监狱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来思考、来推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要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坚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要提高保持监狱持续安全稳定的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稳定第一责任意识,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要提高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狱执法的规范化和公信力。要提高监狱内部正规管理的能力,严格落实监狱管理制度,推进监狱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积极应对监狱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提高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监狱长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切实加强学习。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要加强业务学习,丰富和充实法律、监狱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潜心钻研业务,增强实际本领,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要加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历史、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推动监狱工作改革发展。

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篇9

这次阅军,中国海军在世界各国面前勇敢亮相,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的自信。一个大国在他充分自信的时候,会敞开胸怀,自信的与各国交流,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好东西与人分享,更能虚怀若谷的接受别人的优秀成果,这就是一个真正强盛的大国的风度和气质。

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海上探险,但更多的是屈辱。早在明代中国就屡遭来自海上倭寇的骚扰,清代后期国门更是被来自海上的列强用铁舰轰的粉碎。没落的清王朝也曾拥有过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强大水师,但是,这支水师仍然不能捍卫自己的海疆,仍然不能免于被摧毁的命运。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如果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实力,没有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切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新中国建国60年,也走过许多弯路,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审时度势拨乱反正,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勇敢的打开国门,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自信的解放自己的思想,解放人们的思想,给人们表达思想的自由,自信地接受人们的批评并改正之。只有自信的政党才能领导自信的人民,只有自信的人民才能建设自信的国家。过去的一年,中国经历了从自然到政治到经济的不小的困难和**,正所谓疾风知劲草,中国人民以自己前所未有的信念和自信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的中国,展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值新中国诞生60年,世界会继续看到自信而且更负责任的和平正义之国!

青年民警建国60周年征文 篇10

我说:“你可是未来的人民警察呐!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渊博的知识,怎么打败坏人,保卫祖国呢?”十多年来,这个理想一直伴随在我身边,让我时时感受到生活在祖国大花园中的幸福。虽然这其间,也有人在阻止我,说警察的工作很苦、很累、很危险,但我愿意。因为祖**亲您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现在应该我们为祖**亲您服务。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有的像我,立志要做一民人民警察,保卫母亲;有的要做建筑师,建设祖国;有的要做医生,为祖国人民解除痛苦……今天,虽然我仅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没有像前方的人民警察那样与敌人搏斗着,但我可以自豪地说:“就把想做人民警察这个梦想献给您,祖国——母亲!”

为了实现这些远大的理想,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怀着火热的激情奋斗着。每天,不论是坐在教室里,坐在图书馆里,还是站在实验室里,我们都专心地学习着老师教授的每一点儿知识。每天,不论是奔跑在空旷的操场,奔跑在百米赛道,还是跨越高高的横杆,我们都不怕苦不怕累。今天,在“学习”,这个被人们普遍看作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勇敢面对挫折。当困难来临时,我们咬紧牙关,用我们的激情,用我们的执着,展现我们的青春与活力。在这众多青春飞扬、拼搏奋斗的少年中,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求学的路上,尽管我走得很艰难,但我很快乐。每天,我高兴地学习着每一门课程,享受着求知的乐趣。在学习之余,我参加每一种活动,演讲、诗朗诵、运动会……每一个项目我都很热衷,每一个活动我都充满激情。我没有什么勇者的成就,但我有火热的激情,就把这献给您,祖国——母亲!

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努力着。我生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建设边陲,我也应该出力,虽只是微薄,却要我一直勤奋自勉才行。尽管在学校里,我不是成绩最好的同学,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我必须得加倍努力。平时,我认真听每一堂课,记下老师所讲的知识,每一点每一滴仔细积累。因为我知道,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才会有扎实的功底,才会有奋进的力量。我知道,“勤能补拙”,这是良训。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我会与前面的同学相互探讨和比较,找出自己的缺陷,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其实像这样勤勉的同学何止我一个,在我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同学们,他们也在努力着、奋斗着;并自勉自强着……祖**亲啊,勤劳朴实、勤勉向上,这千百年来养成的中华优秀传统,今天,已被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完整地继承下来,就把这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献给您,祖国——母亲!

十多年来,不论成败,我都勇敢面对。成功了,我会大声地笑;失败了,我会在心里默默总结经验教训,默默地鼓励自己;高兴了,我会与朋友一起分享;难过了,我会大声地哭泣。我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从不会去掩饰自己的内心,总是敞开心扉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我身边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曾经,他们都因为生活发过愁,现在,有了国家的补助,他们的求学之路也不再艰辛,也能像我们一样吃饱穿暖。我知道,他们都铭记住母亲您的帮助,坚信只有靠自己才能成功。记得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知道:坦荡中国人,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这是千百年来,十数亿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最质朴、最纯真的性格。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祖先的这份执着,这份真诚,这份人性中最伟大的美,就把这献给您,祖国——母亲!

如今,我们有了累累硕果。仅以我所在学校为例,最近几年来,高考升学率,由百分之五十几、六十几、七十几,直跃升到今年的百分之八十六点几。看着一批批的大哥哥大姐姐,昂首阔步地走进大学的校门,踏上了更高一级的求知路,我的心呐,既兴奋,又自豪;既羡慕,又惭愧,我将加倍努力,步他们的后尘。今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出了山村,走向城市,加入到城市建设的火热生活中;更多的城市孩子离开昔日的温柔富贵乡,毅然决然地走向广阔的发展天地,将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家乡将会变得更美。越来越多的像我们一样的青年,走进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祖国建设中来。母亲啊,这累累的果实,既是您的荣耀,更是您的自豪,就把这作为我心爱的礼物,献给您,祖国——母亲!

母亲啊,请相信,您的付出将会得到回报,我们离成功并不遥远。

或许,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微薄,但是,有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以至千百万怀抱赤子心的青年,只要大家同甘苦、共命远,同永毅、共艰危,做过的建设将会更容易,祖国的明天将会更灿烂。

见天,在您六十华诞之际,我将捧着我的心,献给您,伟大的祖国——母亲!

上一篇:失恋33天语录下一篇:三年级上期阅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