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经典(精选8篇)
(以下简称甲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甲乙双方。遵循
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双方就本施工项目协商一致,订立本
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香港同心园养老院工程地点:东肖地质8队对面工程内容:医用呼叫系统工程
二、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2013年月日
竣工日期:2013年月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天。
三、合同总金额人民币(大写):小写:
四、甲方责任
1、甲方代表:为驻施工现场的代表电话:
2、及时向乙方提供所需图纸并履行其它约定的义务。
3、协调解决乙方施工中需其他相关施工单位配合的事宜。
五:乙方责任
1、乙方驻工地代表,驻工地负责人,电话:
2、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工程
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
3、遵守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及有关规定,做好文明施工工作,不得损坏其
他单位的成品,4、乙方应根据总包实际进度,主动、及时配合指导土建总包方进行相关的预埋工作,若产生预埋遗漏、错埋等质量问题,应承担责任。
5、乙方负责本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及甲方人员的培训工作。
6、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7、服务响应时间: 12小时内
8、保修期:负责在双方移交日壹年内免费保修服务(使用不当原因造成的损坏,设备材料费成本价由使用方自负)。
六、工程款支付方式:
合同签订之日付30%的工程款,所有设备进场验收后付50%的工程款。
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经甲方验收确认设备正常使用,甲方需一次性付清所欠的工程尾款20%。
七、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如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受损方可以根据有关
法律、法规、惯例等要求违约方赔偿。
八、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1 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建筑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良好体现。智能建筑需要将多种技术融入其中, 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都是智能建筑所需要的技术。智能建筑的第一次兴起就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智能技术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 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这让我们更加了解智能建筑, 而在国外, 对智能建筑的定义就是合理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 来更容易的对大楼进行综合管理。在现代社会中, 智能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所以我们应该对其更加的了解, 从而合理的运用这些高科技来对建筑进行管理。
建筑智能化结构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 。通过对建筑4个基本要素, 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 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最优化的设计, 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便利快捷、高效安全的环境空间。
2 智能建筑的特点与发展过程
智能建筑的优点就是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 人们的脑力劳动急剧增加, 相当多的人长期工作、学习和生活, 除了要舒适的生活环境之外, 更要求具有现代化办公与通信环境, 真正的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 将大部分时间节约, 从而提升效率。
智能建筑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 节能, 现代大厦中, 空调和照明系统能耗很大, 大约能够占到大厦总能耗的70%, 而智能建筑就能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下, 来进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尽可能的利用自然气候, 最大限度的减少耗能。
(2) 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传统建筑都是事先按给定的功能来完成的, 想要更换其功能具有相当的难度, 而智能建筑则可以帮助用户迅速而方便的改换建筑物内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作用面积, 这样更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3) 提供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办公条件。在智能建筑中, 用户通过国际电话、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等多种手段可及时获得全球性金融商贸情况、科技情报及各种数据库系统中的最新信息。通过国际互联通信网络 (英特网) , 可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商贸洽谈等业务活动。这就是现代化的公司或机构竞争租用或购买智能大厦原因之一。
(4) 能创造安全有利于健康的工作环境。在传统建筑中, 大多数中央空调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往往很多疾病都是通过它来传播的。智能建筑就能够监测出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并进行自动消毒。智能建筑的防火设施也是非常可靠的, 能够给大厦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办公环境, 所以, 智能建筑也被称为“安全健康型建筑”。
与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相比, 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足够的关于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变结构特点, 可以总体自寻优, 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的能力。总而言之, 与传统的控制理论相比,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机自动地完成其目标的控制过程, 可以在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自动地或人─机交互地完成拟人任务, 对高度非线性的控制对象处理比较完美。由于所有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或标准在制订之初都是以面向现场设备为目标的, 而不是面向企业应用集成, 因而造成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不能很好地与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
3 建筑电气系统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 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 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建筑电气系统是现代建筑实行智能化的核心, 它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建筑布局和结构的选择、建筑艺术的体现、建筑的灵活性以及建筑安全的保证等方面, 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电气信号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中专门用于传输各类信号的弱电系统。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建筑电气信号系统主要有:消防监测系统、闭路监视系统、电脑管理系统、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广播系统和无线呼叫系统等。
4 智能建筑当今社会的发展
智能建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 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了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城市广场, 仅仅几十年里, 美国现已有上万座智能建筑。目前, 日本新建的大型建筑, 大概60%都是属于智能型建筑;在我国, 从20世纪90年代起, 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已建和在建几十座高楼大厦都采用了建筑智能化系统。人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享受到智能建筑带来的方便、安全、便捷和效益。中国智能建筑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 至2001年底, 国内已建成的智能建筑约有2300幢。目前在建的智能建筑大厦已转向大型公共建筑, 如会展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据相关数据预测, 21世纪以后中国的智能化建筑将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在我国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 现代建筑作为城市的信息单元, 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因此, 它的高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技术有很多种, 本文讲了其中几种最可行的技术。在不同的工作区域、不同的工作目的、手段是不相同的。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总的来说, 经济的进步也在不断刺激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所以必须要提高建筑智能化的技术, 要拥有创新的能力, 对技术的提升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提高。在理论知识方面, 更加要努力提高理论的可实践性, 有坚定的理论基础, 才能不断的提高创新技术的可行性。要学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理论和实际不能分离, 提高对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有利于国家整体建筑行业的进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 更好的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这样更加有利于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志新, 李英姿, 张少军, 周渡海, 王亚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1) .[1]陈志新, 李英姿, 张少军, 周渡海, 王亚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1) .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普及应用,智能化建筑在信息时代得到了迅猛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行业中愈来愈显示其重要的核心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的建筑电气在市场中的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建筑电气已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系统和建筑电气的技术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最终会形成一个集合体,来进行建筑设备的支撑与维护。建筑电气技术是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基础,智能化系统在建筑电气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本文针对智能建筑和建筑电气进行分析研究,对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业;智能化建筑;建筑电气
1.智能化建筑和建筑电气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建筑也逐渐被人所接受与应用。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定义,有一部分人认为它是通过高科技的方式对建筑行业进行相应的设置与控制,最终实现一定阶段的智能化功能。实际上,在建筑行业中,上述的这个定义对于智能化建筑的理解不够深入。
智能化建筑,是一系列的高科技手段的综合性应用,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与建筑电气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化建筑系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建筑电气有机结合;智能化建筑,采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对建筑的设施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适当的管理,实现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优化组合,最终全面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并且在高科技、新技术的支撑下,构建出一套高性能、高品质的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电气的前提基础,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电工信息基础、电力控制技术等综合性应用来实现建筑电气的核心作用。建筑电气自身的功能性实现,除了依靠电气工程等相关的技术进行实现,还涉及到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在信息化日益发展完善的时代中,建筑电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建筑电气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智能化建筑和建筑电气的关系
对于智能化建筑和建筑电气的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很多人对此并不是十分了解。从这两个概念的字面含义来分析,这两个概念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建筑领域中,智能化建筑和建筑电气两者之间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具体来说,智能化建筑的核心作用若想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依建筑电气技术;相反的,建筑电气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智能化系统进行支撑和维护,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在建筑业中,智能化系统和建筑电气这两个技术缺一不可。传统模式下,建筑电气技术主要负责建筑业中的电力供应、光电照明、闭路电视等综合性的电力支撑,这属于传统的电气工程和电气控制技术。信息时代中的智能化建筑,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电气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综合性的应用进行支撑,建筑电气是上述这些技术的前提基础。这些技术的需要有建筑电气技术来支撑,如果没有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建筑智能化就无法实现。在建筑业中,建筑电气技术是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基础,随着智能化系统和建筑电气的技术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最终会形成一个集合体进行建筑设备的支撑与维护。
3.建筑电气在智能建筑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及普及应用,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行业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核心的作用。智能化建筑要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自身的各个部件正常操作,智能化作用的实现,需要将大量的弱电设施布置在具体的建筑项目中,这些设施设备的具体布置,需要建筑电气技术进行维持与支撑,需要借助防雷、接地、布线、信号屏蔽等综合性的电气技术,进行建筑项目的维护和具体作用的发挥。当今信息化时代中,智能化建筑在信息时代中迅猛发展,而智能化的的核心表现,必须依赖于建筑电气去实现,去发挥作用。智能化建筑中的关键部分是建筑电气,而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电气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中,智能化建筑需要依靠建筑电气技术进行技术维护与理论支撑。智能化建筑最为核心的作用是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是确保智能化建筑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的必要条件,也是在智能化建筑中信息技术与建筑电气技术相结合的有利保证。
在建筑业中,由于弱电设备自身具有物理属性,会对电力系统起到一定的排斥与干扰的效果。在智能化建筑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诸多的弱电设备进行技术的维护。在这个过程中,将这些弱电设备全部进行单独安装,会消耗很多的精力和资金,同时,由于这些弱电设备对系统具有排斥与干扰的作用,弱电设备很难进行正常的运作。此时采用建筑电气技术来代替弱电设备,可以对这些弱电设备的安装维护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有效地控制弱电设备之间的排斥,并降低一部分的成本,为建筑业带来一定的利益。另外,建筑电气技术可以借助弱电设备在系统中的运行,对能源进行一定的维护,最终提升工作效率。
4.未来的建筑电气技术应用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中的电气设备在其功能和作用的实现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如电气设备功能的多样化、结构的精细化等,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当今智能化建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受到更多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认可,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已逐步取代了传统模式下的建筑电气手段。在信息化日益完善的时代中,建筑电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电气工程是建筑电气的前提基础,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电工信息基础、电力控制技术等综合性应用来实现建筑电气的核心作用。建筑电气自身的功能性实现,除了依靠电气工程等相关的技术进行实现,建筑电气在当今市场中具有非常的应用和深远的意义。随着智能化建筑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使得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核心的作用。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智能化建筑需要将其核心作用进行发挥,即智能化技术的实现。建筑电气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与應用设施进行有效的协调与设置,这就需要建筑电气技术在时代发展中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当前,主要采用以太网络传输技术、总线控制技术、电力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对建筑电力进行技术支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日后会有更多的高科技在建筑业产生,确保智能化建筑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实现。
5.建筑电气技术注意事项
(1)建筑电气技术的经济方面
智能化建筑实际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建筑电气技术进行支撑。在建筑业中,建筑电气技术的实施需要在经济上进行一定的能源节约,以便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节省一定的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电气技术的实施需要与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并借助高新技术来维持各个部件的正常使用。
(2)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方面
在建筑业中,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需要与实际相吻合,不能过度的追求理想化的目标进行技术的设计。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具有全面化的特性,技术设计较为复杂。因此,在建筑业中,对于技术的设置、布局与管理具有严格的规范。
(3)建筑电气技术的质量方面
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各种细节进行全面的审查与完善,确保每一项指标能够达到指定的标准。在建筑电气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全遵循相关的规则与要求,保障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何大成.浅议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2(11).
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沈晔 程大章摘 要 本文分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特点,论述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中采用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每阶段的工程验收任务和组织实施办法。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系统 验收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目的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项目是集现代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根据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实施系统工程的竣工验收,其目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施工质量全面考察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将按规范和技术标准通过对已竣工工程检查和试验,考核承包商的施工质量、系统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和使用能力,是否可以正式投入运行。通过竣工验收可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系统按照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正常投入运行。2 明确和履行合同责任 系统能否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是判别承包商是否按系统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完成了工程施工义务的标志。完满地通过竣工验收后,承包商可以与业主办理竣工结算手续,将所施工的工程移交业主或物业公司使用和照管。3 是系统交付使用的必备程序 系统工程竣工验收,也是全面考核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检验项目决策、规划与设计、施工、管理综合水平,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经验的重要环节。系统只有经过竣工验收,才能正式交付业主或物业公司使用,办理设备与系统的移交。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特点和竣工验收方式
建筑智能化系统由各种类型和用途的自动控制系统、图像视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跨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和行业,且施工工期、行业监管方式、验收规范和要求均不相同,因此其竣工验收的方式和实施办法与其它建筑机电系统相比有明显区别。依据一些成功建设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工程管理与工程监理经验,笔者认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应采用分系统、分阶段多层次和先分散后集中的验收方式,整个系统验收按施工和调试运行阶段分成管线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单体设备验收、单项系统功能验收、系统联动(集成)验收、第三方测试验收、系统竣工交付验收五个层次验收方式,如图1(例图)略所示。
采用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有以下优点:便于及时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进度控制
建筑智能化施工周期、试运行周期均很长,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系统的竣工交付验收可能要在建筑正常运营数年以后。分系统、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可在系统建设和试运行的每个关键环节实施监控,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同时也把复杂的验收工作分散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分步完成,加强每一施工阶段的验收任务。系统采用分阶段及时验收,使系统验收的技术数据、工程图纸、设备资料等更完整、更实际,同时也有利于系统验收工作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已建系统及时投入运行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许多子系统,通常整个施工、调试、试运行、验收周期很长,但一些特殊的系统如消防、安保、通信等,应建成后及时验收和投入使用。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可把系统验收内容有效的分解,只要系统使用功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即可进行系统的功能性验收,而后系统即可投入试运行。而一些非功能性的验收工作如竣工资料审核、设备清点、工作量核算等可随后在系统试运行至系统交付前进行。适合不同的工程承包模式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是一项技术先进、涉及领域广、投资规模大的建设项目,目前主要有以下工程承包模式
(1)工程总承包模式
这种模式中,工程承包商将负责所有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供应、管线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工作,最终提供整个系统的移交和验收,这种模式也称交钥匙工程模式。
(2)系统总承包安装分包模式
这种模式中,工程承包商将负责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供应、系统调试、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工作,最终提供整个系统的移交和验收。而其中管线、设备安装将由专业安装公司承担,这种模式有助于整个建筑工程(包括土建、其它机电设备安装)管道、线缆走向的总体合理布局,便于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和横向协调,但增加了管线、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之间界面,在工程交接过程中需业主和监理按合同要求和安装规范加以监管和协调。
(3)总包管理分包实施模式
这种模式中,总包负责系统深化设计和项目管理,最终完成系统集成,而各子系统设备供应、施工调试由业主直接与分包商签定合同,工程实施由分包商承担,这种承包模式可有效节省项目成本,但由于关系复杂,工作界面划分、工程交接对业主和监理的工程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否着极易产生责任推委和延误工期。
(4)全分包实施模式
这种模式中,业主将按设计院或系统集成公司的系统设计对所有智能化系统分系统实施(有时系统集成也作为一个子系统实施),业主直接与各分包签定工程承包合同,业主和监理负责对整个工程实施工程协调和管理。这种工程承包模式对业主和监理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经验提出更高要求,但可有效降低系统造价,适用于系统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
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因系统验收工作分阶段、分层次地具体化,可在每个施工节点及时验收并作工程交接,故能适合上述工程承包模式,有利于形成规范的随工验收、交工验收、交付验收制度,便于划清各方工程界面,有效地实施整个项目的工程管理。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竣工验收主要内容
按分系统、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建筑智能化系统竣工验收过程可分成单体设备验收、单项系统功能验收、系统联动(集成)验收、第三方测试验收、系统竣工交付验收五个阶段,整个系统验收工作分散在五个阶段中完成,每个阶段验收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管线验收(隐蔽工程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线验收是指对系统的电管、线缆安装、敷设和测试完成后进行的阶段验收,管线验收是管线施工和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工作界面,只有通过管线验收才可进一步进行设备通电试验。管线验收可以作为机电设备施工管线隐蔽工程验收的一部分,由监理组织业主、施工单位、系统承包商、设备供应商等共同参加。管线验收报告应包括管线施工图、施工管线的实际走向、长度与规格、安装质量、线缆测试记录等。在施工期内,验收报告可用于核算工作量和支付工程进度款,同时也是工程后期制作系统竣工图和竣工决算的依据。若设备安装与调试是由其它工程公司承担,也可依此办理管线交接。单体设备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单体设备验收是指对系统设备安装到位,通电试验完成后,对已安装好的设备的验收,通常以现场安装设备为主。如卫星接收与CATV系统的天线、分支分配器和终端等,安保系统的摄像机、探测器,BA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等。通过单体设备验收是进行系统调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对设备安装质量、性能指标、产地证明、实际数量等及时核实和清点。单体设备验收可由监理组织业主、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设备供应商等共同参加。验收报告应包括:设备供货合同,设备到场开箱资料,进口设备产地证明,设备安装施工平面图和工艺图,安装设备名称、规格、实际数量,试验数据等。单体设备验收报告可用于核算设备安装工作量和支付工程进度款,同时也是工程后期竣工决算的依据。若设备供应、安装与调试是由多家工程公司承担,也可依此办理设备的移交或依此作为相互间的产品保护依据。单项系统功能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单项系统功能验收指对调试合格的各子系统及时实施功能性验收(竣工资料
审核、费用核算等可在后续阶段进行),以便系统及早投入试运行发挥作用。单项系统功能验收可由监理组织业主、系统承包商、物业管理部门等共同参加验收。验收报告应包括:系统功能说明(方案)、工程承包合同、系统调试大纲、系统调试记录、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等。通过单项系统功能验收是系统可以进入试运行的必要条件,系统承包商还应及时对物业人员做相应技术培训。系统试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与维护由系统承包商与物业管理部门共同照管。系统联动(集成)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联动(集成)验收也是一种对系统的功能性验收。区别在于系统联动(集成)验收对象是各子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系统间联动功能,或则是对各子系统的集成功能。系统联动(集成)验收可由监理组织业主、系统承包商、物业管理部门等共同参加验收。具体可根据系统联动(集成)的内容和规模以不同的方式操作,如子系统间联动验收(如消防和安保、消防和门禁等)可在单项系统功能验收后补充验收内容,BMS类的系统集成可以作为BA系统功能的补充内容组织验收,而IBMS类的系统集成则应作为单独一个上层子系统组织验收。第三方测试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系统功能和联动(集成)验收,并经过一定时间试运行后,应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但因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尚无统一的部门来完成整个系统的验收。目前必须行业监管部门组织的验收主要有消防部门的消防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验收(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公安部门的安保系统验收(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广电部门的CATV系统验收(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电信部门的电话、程控交换机系统验收、无线电管委会对楼宇通信中继站的验收等。另外还有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综合布线系统验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1-2000),楼宇自控系统的验收、智能建筑的检验和评估等。上述系统验收都必须先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试,第三方资质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权威机构认定。具体申报、测试、验收流程和验收资料要求和报告格式详见相应规范,这里不一一列举。系统竣工交付验收 建筑智能化系统交付验收由国家有关部门和业主上级单位组成的验收委员会主持,业主、监理、系统承包商及有关单位参加。主要内容有:
(1)听取业主对项目建设的工作报告
(2)审核竣工项目移交使用的各种档案资料
(3)评审项目质量。对主要工程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复验、鉴定,对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鉴定和评审
(4)审查系统运行规程,检查系统正式运行准备情况
(5)核定收尾工程项目,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审查前阶段竣工验收报告,签署验收鉴定书,对整个项目作出总的验收鉴定。整个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业主应迅速办理系统交付使用手续,并按合同进行竣工决算。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项目是集多种现代技术、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系统工程,对工程管理与监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工程管理经验上都有更高要求。分阶段多层次的验收方式对每一阶段的都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验收目标和操作方法,可有效地帮助工程管理与监理人员,在工程的每一重要环节实施质量和进度控制,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工程的如期顺利地实施。参考文献:
1.工程设备监理 陈炳权等 同济大学出版社
乙方:
甲方在建项目----腾冲欢乐湖国际度假村一期二段1-12#楼,为确保本工程管理高效、秩序井然和谐和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决定将本国际度假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工程总承包给乙方承建。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协商一致、达成承建合同如下:
一、工程名称
腾冲欢乐湖国际度假村一期二段智能化管理系统工程
二、工程范围
1、楼宇对讲系统(安居宝)
2、视频监控系统(海康卫视)
3、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系统(300C)
三、工程地点
腾冲县欢乐湖国际度假村
四、工程工期
本工程工期为 个工作日;(具体进场时间由甲方通知为准) 工程总价款
本工程总价款为:叁拾捌万伍仟贰佰壹拾叁元陆角385213.605)。其中
1、楼宇对讲系统289751.7元。(明细符后)
2、视频监控系统49716.975元。(明细符后)
3、公共广播背景音乐系统 45744.93元。(明细符后)
六、付款办法
本工程总价款为:叁拾捌万伍仟贰佰壹拾叁元陆角。应甲方要求,乙方同意在本工程总价款的基础上下浮13个点。本工程的实际结算总额为:人民币叁拾叁万伍仟壹佰叁拾伍元捌角贰分(335135.80)
1.乙方所有材料进场后,由甲方验收合格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工程总价款的30%,即人民币:100540.74元(大写:壹拾万零伍佰肆拾元柒角肆分)给
乙方。
2. 工程总价款的67%,人民币224540.98元(大写:贰拾贰万肆仟伍佰肆拾元玖角捌分)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甲方在十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3. 剩余3%,即人民币10054.07元,大写:壹万零伍肆拾元零柒分的工程总价款,留作质量保证金。待一年质保期满后,甲方在十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七、运输费用负担
本工程的设备、器材运输费用由乙方负担。
八、质量要求
1. 本工程的所有设备器材其规格型号、品牌必须与合同一致。
2. 本工程的所有设备器材必须是三证齐全(合格证、质检报告、生产许可证)。
3. 本工程的各子系统必须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和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六、售后服务
1. 本工程的所有设备器材,质保期为两年(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在此质保期内凡是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乙方实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
2. 本工程的所有设备器材,在质保期满后,乙方实行终身维修服务。并仅收材料成本费(其中的软件实行终身免费升级或重装)。
3. 为确保维护(修)快捷、更换及时,乙方承诺接到维修通知后,48小时内到达现场。以确保服务、维修专业化、响应(指维修响应)快捷化。
七、甲方责任与义务
1. 甲方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金额向乙方支付工程款。
2. 甲方应正确使用本标的物的设备与器材,否则乙方不予免费三包。
3. 甲方应派1-2人参与乙方组织的使用、操作培训。
八、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 乙方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指甲方能按时支付工程款),进场安装和竣工。
2. 乙方所提供的一切设备器材,其功能达到说明书的质量和功能要求。
3. 乙方将本工程交付使用的同时应将相关技术资料一同交甲方存档。
九、其它事项
1. 本合同的一切设备器材,在甲方货款未付清之前,其产权仍归乙方所有。
2. 本合同中的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同时在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对于万一出现的纠纷,首先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当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解或仲裁。
3.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1 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浅析
我国目前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上还存在着能源消耗大等问题, 这也是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主要原因, 电气节能技术应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技术应用了较多的可再生能源, 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热能等, 这样在新能源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各个领域中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电气节能上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虽然我国在新型能源的利用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从整体效果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改进和完善。比如在建筑电气工程中, 设计人员不能够对目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使用, 从而在进行安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困难, 很多建筑工程中电气节能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而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应用在整个建筑电气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且也决定着建筑电气工程是否能够稳定进行。如果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智能化设备达不到节能的效果, 那么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也缺少了应有的作用。同时,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落后的现象, 这也制约了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2 具体应用分析
建筑电气技术也有着很长的应用历史, 在智能建筑出现以前, 电气技术就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以往的建筑中电气技术应用也有着多种途径, 并且在各项弱电设备应用上也有着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也会缺少一定的协调配合。而在智能建筑出现后, 弱电设备的结构以及功能也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这样传统的电气技术管理效率以及安全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智能建筑中对于电气技术的各项要求也有了增加, 因此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之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电气技术来得以实现, 这也是实现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基本要求。
3 智能化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智能建筑供电配电的监控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中智能化电气设计需要对供配电的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建筑中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 而用户也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统来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节, 从而更好的保护资源的利用。同时, 当建筑内电气设备遇到故障隐患时, 该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相关隐患, 确保建筑的用电安全, 进而极大地节省电力系统运营管理的成本以及延长定期维修的时间。此外, 智能电力配电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管理以及远程遥控, 可以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遥控进出电量参数和遥控电源开关, 进而以制定用电计划, 节约不必要的电费开支, 在无人看管配电站的情况下, 相关电力管理人员可以远程遥控, 并把用电信息发布到网上方便用户查询, 从而极大的保证了建筑用电设备的安全和防火防盗。
3.2 智能建筑中的温度、照明等控制系统
温度、照明等控制系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 空气质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系统的某些控制目标是相关的, 被控制目标和设备之间存在互相干扰;而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主要涉及到建筑工作灯、周边灯、环境灯以及室内遮光设备等。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集成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往往是来自不同的厂家, 从而例如硬件接口、数据传输总线、控制算法以及软件接口等存在很多不同标准, 加上信息流和被控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无形中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度, 不利于电气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自动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并呈现出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在建筑工程中, 电气自动化设计可以借助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仪表等设备, 实现对建筑内部各用电设备的实时监测, 对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系统的、自动的、全面的检测、控制、监视, 极大地提高电气管理效率与用电安全系数。
3.4 开发新能源, 使用新技术
3.4.1太阳能是最环保、污染最低、可利用性最大的能源, 倘若能够将太阳能充分的利用起来, 将会大大提升节能降耗的前进步伐。与此同时, 太阳能的污染也非常的小, 将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3.4.2大力开发半导体照明技术。半导体照明具有使用时间久、能耗低等特点, LED材料是其的代表之一。如果能将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成熟, 那对于节能降耗将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 LED已被广泛的用在各种商业活动当中, 比如LED荧屏、艺术照明、交通标志灯等等。由于半导体照明的发光效率不是特别高, 所以还没有被广泛的普及。
4 建筑智能化电气设计的注意事项
4.1所设计的电气系统要求操作简单、与传统的电气设备型号相容, 在追求技术先进的同时也要选择可靠实用经过实践证明成功并且安全的电气产品。同时, 尽可能地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并降低和控制投入成本, 不要盲目求新、贪大。
4.2在设计过程中, 应该根据用户与建筑功能的实际需求, 并选择匹配的系统和设备, 确保各系统都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让每一个元器件都达到其使用的最高价值和最大功效, 在最低设计成本的前提下, 极大地提高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 进而达到既让客户满意又能简化系统。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渐开放$建筑智能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就促使智能建筑产业逐步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集约化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还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建筑电气设备的集约化是提高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 人们对于建筑的各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技术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 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同时也对我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程大章, 张俊.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节能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7.
[2]卢日亮.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安装[J].装备制造技术, 2009, (02) .
关键词: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安全;质量
如今的建筑物开始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并且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工程要求越来越复杂,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的使用与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建筑电气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屡见不鲜的由安全与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并妥善进行处理,以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建筑电气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第一,安全责任未落实。大量的事实表明,安全事故的发生普遍是由缺少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制度未落实,缺少安全培训与安全管理与检查不到位导致的。第二,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的落实程度则是另一个主要的原因,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未对安全技术交底引起重视,由于缺少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安全培训,就造成工作人员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要素没有明确的认识,缺少对意外情况的预见能力,以至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处理能力、应对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措施不到位。在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普遍缺少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即使安排安全管理人员,也往往疏忽对建筑工程现场的管控,导致了安全隐患的产生。另外,施工人员对施工的安全制度并未予以执行,疏于防范,甚至在施工中并不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这大大增加的意外情况的发生率。尤其是在智能化工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普遍认为其属于弱电工程,不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而忽略安全要求,这为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建筑電气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第一,管路敷设与线缆布置问题。在管路敷设中,由于工作人员对相关规范不熟悉或者不按照规范执行就会导致其发生多种质量问题。如管路重叠、渗水漏水,管线开裂和压扁等;管路接入配电箱的管口露出过长、长短不一致、无护口;螺纹连接的中间连线盒焊接不合理;管路敷设距离与配电箱开孔距离错位等。而在线缆布置中,则常出现在同一接线端子的多条导线并未按照规定使用压铜接线端子或者合并绕线、锡封;未进行绝缘防潮处理就直接与开关、插座和配电箱连接;线缆无编号;火线、零线与接地线的色标混乱;管路中导线存在接头;布放导线的金属管口未经毛刺处理;或者智能化工程导线与BNC头未焊接等。图1为金属管与PVC管混用。
第二,箱体设备安装问题。箱体包括了智能箱、配电箱以及设备箱,其设备安装问题主要集中在:箱体安装标高与嵌入深度未达到相关要求,使得箱体的位置与深度不一致影响盖板的安装与美观;对箱体缺乏保护,如安装时造成的箱体变形等;对箱体的防腐与垃圾处理不及时,造成管路和墙体的损坏;外挂箱安装不牢固,与墙体的结合缺乏紧密性;箱体内的回路缺少编号,布线混乱;而在导线与设备连接时,时常发生因为两者连接不牢固、连接错误而造成的短路和箱体烧毁事故;箱体有效接地存在问题;而调试时对各个环节缺少详细的检查就盲目送电也造成了触电或者火宅事故的发生。图2为桥架、配电箱未做接地跨接,桥架安装不到位。
第三,前端与后端设备安装问题。前端与后端设备安装问题集中体现在安装的不牢固、不美观和不整齐。如插座面板与开关安装高度不统一、不平整、线序错误;监控摄像机、灯具与传感器的安装不牢固、高度不一、较多错误;机柜内部的设备固定不牢、混乱;设备附件与螺栓不齐;户外设备未进行防水、防晒和防腐处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设备的运行、设备的功能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引发设备损毁等事故。
第四,接地防雷问题。在防雷系统的安装中主要的问题在于钢制避雷针安装、避雷网的焊接、接地母线焊接、防雷引下线、接地极安装未满足相关要求;或者等电位连接错误,这在智能化工程中极易引发机房、前端设备的烧毁;或者接地电阻超标;接地极钉入地下时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等。
图2 桥架、配电箱未做接地跨接,桥架安装不到位
三、控制策略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管理
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单位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增强安全培训,使其安全意识以及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得到强化,提高自我保护,而特殊岗位也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应就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工程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实现良好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此外,还需要编制安全用电操作规范和技术交底制度,通过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编制的安全用电操作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良好的技术交底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包括专业电工、施工人员、安装人员)对工程中的安全控制要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有效的进行防范。
(二)提高建筑电气及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建筑电气及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受到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不断地质量意识与施工技术的培训,使之掌握施工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使用。同时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将工程的质量管理纳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加强检查、制定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等。
(三)强化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针对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施工问题,需要对其施工技术与工艺的管理进行强化。电气工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与施工工艺进行管路的敷设和布置;进行箱体与箱内设备的安装时应安装牢固、保证统一的标高与深度,确保线缆布置的正确,并在检验合格后送电;接地防雷中的焊接应饱满,清理完全残渣与缺陷,设备与电源接地装置必须等电位联结,在接地极钉入前应查明地下管线情况,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的事故等等。智能化设备安装完后应对各种探测器、传感器与机电施工协调定位;机房环境需要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机房高度具有足够高的配线空间。
(四)严格进行电气及智能化系统的检测
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文件和检测方案进行系统的检测,包括功能和性能的检测等:检测消防联动系統、火灾自动报警器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关系;对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功能的现场测试;检测综合布线系统性能,其中光纤布线需要全部检测;检测通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以及系统接口、通信协议等。竣工验收时严格按照产品、各系统、系统集成的顺序进行,如深圳市皇达东方雅苑小区智能化工程等。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发展空间巨大,建筑智能化发展中管理监控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家居是主要的发展内容。监管系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未来的发展上更加趋于智能化与人性化,目前智能多表远程超标已开始普及,智能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也开始实现;在安全防范上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而建筑的信息化、智能家居的发展则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单元。
参考文献:
[1]杨东辉.关于建筑电气和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及质量问题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170-171.
[2]林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92-93.
【摘要】:
国内楼宇智能化建设的趋势迅速发展,但由于建筑工程智能化建设往往规模大、技术新、系统复杂,开发周期长,成功率低,功能和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控制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智能化;风险;控制
1.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分析
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涉及几个方面:决策风险、行为主体风险、软件风险、组织管理风险等。具体可以表现为:工期风险、费用风险、质量风险、生产能力风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法律责任风险几个类别。
2.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控制
虽然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较多,但从项目组织、职责、流程与制度上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机制不过,风险是可以管理,并得到控制的。风险控制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减少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控制管理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2.1事前预控:
在建筑工程智能化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项目投保等措施,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前预控直接关系到风险发生的机率和风险损失的大小。
2.2事中控制:
无论预控措施做得有多么周密,建筑工程智能化的风险总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当风险发生时要进行有效控制,防范风险损失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大。在风险状态下,依然必须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如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保证完成预定的目标,防止项目中断和成本超支,才能对已发生和还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
2.3事后控制
在风险发生后,要迅速及时地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尽量降低风险损失和弥补风险损失,并争取获得风险的赔偿,如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损失。
3.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工程智能化项目风险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风险识别:
即预测和识别出项目目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并予以分类。―般是根据项目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以及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预测识别风险。
风险预测和识别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数据收集、分听、整理和预测,要重视经验在预测中的特殊作用(即定性预测)。通过风险调查、信息分析、专家咨询及实验论证等手段,对项目风险进行多维分解,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从而全面认识风险,形成风险清单列表。
3.2风险分析:
确定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列表之后,就要查清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性质,即进行风险分析,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其潜在的影响。它的内容包括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如经济损失量、工期迟延量等,评价所有风险的潜在影响,得到项目的风险决策变量值,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1)风险损失量:即风险对项目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小。风险损失量可用数值表示,即将损失重大小折算成对影响计划完成的时间表示;
(2)风险概率:它是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百分比表示,是一种主观判断;
(3)风险量:它是指项目风险危害程度,计算公式为:风险量=风险概率?鄢风险损失量。
如:某一风险概率是25%,一旦发生会导致项目计划延长4周,因而,风险量=25%,4周=1周。
3.3风险控制计划
完成了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分析后,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的冲击,因而可以对风险排序。然后可以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控制对策。制定风险控制对策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基本对策有三种形式:风险限定、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总的目标是减小风险的潜在损失。风险控制对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智能化开发方案。对于应“规避”或“转移”的风险在计划时必须加以考虑。
3.3.1风险限定对策
风险限定是对使风险损失趋于严重的各种条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而避免或减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各种潜在的损失。风险限定对策有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形式。风险回避对策经常是一种规定,如禁止某项活动的规章制度,损失控制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
3.3.2风险自留对策
风险自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自留对策分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
3.3.3风险转移对策
(1)合同转移:是指用合同规定双方风险责任,从而将风险本身转移给对方以减少自身的损失。因此合同中应包含责任和风险两大要素;
(2)项目投保:是全面风险管理计划中的最重要的转移技术,目的在于把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大部分风险作为保险对策,以减轻与项目实施有关方的损失负担和可能由此产生的纠纷。付出了保险费,在项目受到意外损失后能得到补偿。项目保险的目标是最优的工程保险费和最理想的保障。
3.4风险监控措施
由于建筑工程智能化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整个周期中,需要时刻监控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
风险监控主要是采取应对风险的纠正措施以及全面风险控制计划的更新。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并对已发生的风险及其产生的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及时识别、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最有效的风险监控措施之一就是“前10个风险列表”,是按“风险值”大小将项目的前10个风险作为控制对象,密切监控项目的前10个风险。每次风险检查后,形成新的“前10个风险列表”。
【建筑智能化经典】推荐阅读:
建筑智能化文05-25
智能建筑设计06-19
重庆科创学院-智能建筑工程07-05
智能化公交调度09-30
办公智能化系统方案06-15
智能化实习年终总结09-11
上海博物馆智能化工程06-12
智能化施工技术措施06-14
楼宇智能化市场分析07-03
住宅小区智能化论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