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总结反思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总结反思(精选8篇)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总结反思 篇1

4月23日周六上午 我们学校开展了家长课程学习活动。自家长学校开课以来各位家长普遍反映较好,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孩子现年龄阶段的特点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家在活动过程中认真的学习记录,提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然后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气氛非常积极活跃,可以看出各位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因此我班紧紧围绕着家长课程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活动前,我们写出温馨提示的同时并逐一通知了各位家长的具体开课时间,来时带好自己的课本、笔和笔记本,让家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老师积极进行备课,把所有的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并掌握,注意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观点都列举出发生在现阶段孩子身上相对应的例子,做到多讲故事少讲道理。提前准备好家长签到表、家长作业。

2、活动中,我们先让各位家长自由讨论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令他们头疼的事情。然后老师总结出各位家长的问题再集体进行讨论让各位家长说出自己平时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怎样处理的,说出自己的教育方法。老师始终做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家长们自己去讨论,去做主角,最终让自己得出结论与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气氛很活跃,不再仅仅是老师在讲而家长们在听。

3、活动后,又讲了一些与本班学生接近的话题,并就本班学生的情况跟家长们做了交流、沟通。最后老师发放家长作业让家长去写,各位家长都能认真对待,反应在这一节课中收获不少,从中了解到了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孩子成才,真是件不易的事。每个孩子能力有大小,智力有高低,学习成绩可能好也可能差。只要勤奋努力,用比别人多的时间努力学习,勤能补拙,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孩子,当然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辛勤劳动,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引导。家长只有配合学校老师,督促其认真完成作业,还要把学过的重点记住、背熟,使其真正理解,养成不耻下问的精神。

自信就能获得成功。作为家长,要耐心教育辅导孩子。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就成不了合格的家长。家长若对孩子的绝大多数功课都不懂,谈何辅导。也希望老师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尤其是缺点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家长,便于对其进行教育。老师说的许多话比我们家长说的管用,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总结反思 篇2

羊口镇中心小学 杨东卿

第一讲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

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 [教学难点] 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

“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

二、走进专家课堂

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

★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

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 ②图示记忆法

三、建议家长做法:

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

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仍有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的自信心。男女在生理发育上有快有慢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不要数落孩子“不如人”,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家长必须了解孩子为何学习困难,作适当的帮助,让他能面对在学校遇到的小小胜利或失败。

2、找出孩子记忆水平低的原因

家长要了解有关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找准自己孩子的记忆特点,对症下药,相信只要努力,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一定会得以开发和提高。根据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所以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记忆的规律,每个人的记忆力都会提高几个档次。

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记忆力。

让孩子把学校当作快乐的场所,以产生向往之心,而感受学习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孩子喜欢自己的学校,喜欢自己的老师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了乐趣,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记忆力的提高那是不求即得的事情。所以家长的引导是关键。记得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自己教育儿子和女儿的经验:在儿子小的时候,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的时候,他对孩子经常说的话就是:再这样就把你送学校里去,让老师来管你。这样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个印象,那就是学校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那里的老师也很严厉,不好,我不要去学校。所以,郑渊洁的儿子从来就没有进过学校读书,郑渊洁儿子的老师就是郑渊洁;吸取了这个教训,等有了女儿以后,郑渊洁改变了教育方式,当女儿调皮或犯错的时候他就说:再这样以后就不送你去学校读书了,也不让老师教你了。结果,女儿却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4、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

有的孩子记忆力不高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告诉孩子:当你心不在焉,人家在背单词,你却在想怎么样才能抓到窗前飞过的那只小鸟的时候,你还能记住点什么呢?

5、指导孩子经常记忆、多记忆来锻炼记忆能力 许多记忆超群的名人,就是从小就开始对记忆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小的时候,为了锻炼记忆力每天早上都要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经过这种长期的锻炼,他的记忆力始终保持灵敏活跃,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

6、注意膳食结构有利于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葡萄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高过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输能力,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记忆力。有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品还有富含锌的芹菜、富含磷脂、某些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芝麻、瘦肉等。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准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充分的睡眠、运动、营养,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会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7、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计划,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制定时间表,告诉孩子必须确实实践,建立他的责任感。

四、交流讨论:

联系实际,家长谈自己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方面的具体做法,相互借鉴。

五、布置课后作业:

1、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是一直在旁边指导,还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做法科学?请写下你的见解。

2、你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吗?如果没有,请给自己订个计划,争取定时向孩子的同学或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二讲 要积极关注孩子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介绍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把握亲子相处之道;

3、让家长知道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学重点] 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正确把握亲子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 让家长知道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父母和子女的血缘亲情应该是世界上最真挚、最深沉的感情,但是,许多成长中的孩子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却最疏远、矛盾最尖锐,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使孩子的父母颇感困惑。为什么“最近的你”成了“最远的爱”呢?怎样才能“让爱重来”呢?这是这一讲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阅读第一个案例《妈妈偏心眼》,然后交流讨论感受,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妈妈和小姨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正是妈妈对静静的过高要求,过多管束和不公正的指责使孩子产生了妈妈偏心眼,妈妈不爱我的困惑。幸好孩子有个开明的小姨,她及时发现了静静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和静静妈妈的对话,使静静妈妈开始改变了对女儿的看法,开始主动学习与女儿的相处之道,应该说,这是这对冤家母女改善关系的良好开端。

2、专家分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 ①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②亲子缺乏有效的沟通。

③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又缺乏尊重。

3、家长如何把握正确的亲子相处之道?

①用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②不要把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看成小孩,要尊重孩子。③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听话,允许孩子适当不听话。④用适当的技巧消除孩子的反抗心态。⑤做孩子心灵的朋友和游戏的玩伴。⑥把你的爱表达出来。

4、利用专家课堂告诉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 ①孩子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帮助。

这一代孩子不单单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帮助.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选择,而不是替孩子选择。孩子不需要父母大包大揽,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②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行为的人对待。③学会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赞美孩子。

培养孩子需要的是爱心、耐心,更需要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其实,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分数而是思想,要有健康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才能立足于社会。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尊重孩子,赞美孩子。”要从孩子身上看到优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去鼓励他,挤出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的成绩,用优点来帮助孩子改正生活中的不足,克服学习上的错误,用真情感动孩子。“用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闭上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变得可爱,一天比一天变得懂事。而且家长的赞美会无意中巩固孩子身上也许是偶尔才出现的闪光点。

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国教育家早已就如何关爱孩子的问题发表过许多观点.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琴曾说:对孩子要有八爱:

1、“爱的目光”(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赏识的神情告诉孩子,你让我骄傲)

2、“爱的微笑”(面对孩子,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我爱你孩子)

3、“爱的语言”(鼓励孩子,常对孩子说,你真行)

4、“爱的细节”(细节最能打动人心,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爱,感受爱)

5、“爱的渴望”(让孩子获得爱,使他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努力)

6、“爱的管教”(约束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7、“爱的胸怀”(要包容孩子,给孩子重新开始的机会)

8、“爱的机会”(让他们知道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幸福)。把你的爱表达出来。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不能把爱转化成对孩子更高的要求,让爱成为负担,也不能仅仅把爱藏在心里,要用语言和行动把你的爱表达出来。当然我们说的爱,并不是对孩子的溺爱,不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或者做的让你满意的时候,给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孩子遇到不顺的时候或者做的让你不满意的时候,送上你的理解和安慰,让孩子觉得你愿意帮助他、关心他、支持他、理解他。

⑤做孩子心灵成长的榜样

人生的第一座学校是家庭,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有一句教育名言:一千个好校长,也比不上一个好爸爸。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一句名言:一个好人的背后一定有过一个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一定有个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⑥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倾听者。

父母把孩子所有的感情——积极的、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孩子心灵的成长非常需要倾听。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我和孩子的关系就是“够朋友”三个字。一位清华大学的高才生讲起父子的关系,他说:我们俩的关系是一个字“铁”。只有够朋友,只有铁,孩子有话才能对你说,有泪才能对你流。家长首先要和孩子平等,要民主,要时刻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同伴少,缺少交流的对象,很容易造成心理畸形。

鲁迅说: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心,与孩子心与心沟通,不要把孩子越推越远,不要把孩子的心门关上。健康的心灵是孩子最大的财富,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倾听者吧。

5、用录音机展示情景对话《我和妹妹的较量》学习第二个案例。

6、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或者过高的评价(哥哥),或者过低的评价(妹妹),无论哪种评价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

7、学习“教育故事”中爸爸的做法: 针对不同的自我评价,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通过“我能我会”或“我不能我不会”的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可谓润物无声。

四、交流讨论:

家长自由阅读《改掉孩子挑剔别人的坏毛病》和《让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更好地成长》两个案例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周末的时候,把自己也当成孩子,跟孩子一起打闹,一起捉迷藏,一起搞搞恶作剧。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总结反思 篇3

教案一: 【教学目的】

孩子进入初中后,也就进入生命中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期,迅速变成了身材高大、青春时尚、漂亮帅气的大孩子。于是他们自己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了。在他们眼里,老师的霸气没有了,家长的严防死守失效了,中考的压力还没有来到,于是,他们像不知天高地厚的驾车新手,随心所欲,不但不顾“黄灯警报”,有时甚至连“红灯”也敢闯;于是,刚想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的家长,更不放心了,什么事情都要管,比上小学时管的更严;于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开始了束缚与反束缚的激烈斗争。为了争取“自由独立”,青春期的孩子各有各的“招”——他们或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或我行我素、冷淡相向,有的甚至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亲子之间变得难以沟通。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家长理解初中生的自由独立意识增强、了解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与教育原则、亲子通过商讨“圈定” “自然保护区”,对孩子实施“有保护地放养”。【教学方法】

体验法、分享法、讨论法

切入点:由家长们分享一周来的切身体验切入,让家长切身体味适度地还孩子自由是“成就孩子,解放自己”的双赢措施。【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家长理解初中生的自由独立意识增强、了解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与教育原则、亲子通过商讨“圈定” “保护区”,对孩子实施“有保护地放养”。

说明:

1、会议地点:至少是教室两倍大的会议室

2、与会人员:学生、家长

3、位置安排:学生和家长面对面而坐

4、教学准备:提前一周的班会课上,由学生根据自家情况制定出《爸爸妈妈十要十不要》,放学时带回家,并协商家长即日起开始执行,一周后准备参加周末亲子共同参加的“放飞孩子,幸福一家”家长会。【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1、老师:首先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家长会。上一周,我和孩子们一起给各位家长布置了一个作业,按照孩子给您制订的《爸爸妈妈的十要十不要》标准认真执行了一周,到今天为止,您做得怎么样呢?有哪位家长是完全按照孩子的标准要求做的呢?有哪些您能做到?又有哪些您没有做到?

好,现在请各位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给您制订的《爸爸妈妈十要和十不要》标准,谈谈自己执行的情况和内心的感受?要实话实说,孩子们可都在这儿听着呢。哪位家长先来和大家分享?

2、老师小结:一个小小束缚我们都难以忍受,而我们的孩子却天天如此,请听一下孩子们的心声吧。

3、班长代表全班有表情地朗读亲子课程《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139页《心情日记》——《请爸爸妈妈给我一点自由的空间》

老师:面对亲子之间的这种矛盾,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您能体验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吗?

(家长讨论,互相学习)

4、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亲子游戏,叫做:心灵对对碰。面对孩子:

1、请你们写出自己可以独立去完成、不需要父母帮助的事情。

2、请你们写出独立完成有困难、需要和父母协商并寻求帮助的事情;

3、请你们写出完全需要父母做主、由父母来协助完成的事情。面对家长:

1、请你们写出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

2、请你们写出孩子难以独立完成、需要自己帮助的事情;

3、请写下完全需要自己做主的事情;

二、游戏体验分享:

老师:请孩子们坐在自己的爸爸妈妈对面,分别拿出自己写的部分,对每一件事情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就这三个题目所包含的事情达成协议,并约定双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按此去执行。

亲子互动,老师可作如下引导:

老师:孩子们有哪些事情还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家长在孩子的哪些事情上可以放一放? “放”与“收”的度该怎么掌握呢?根据自家情况,父母和孩子之间共同“圈定”的“保护区”是什么?

三、话题讨论:(参见《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148—156页)

1、2、您知道孩子的自由独立意识为什么会越来越强? 您知道初中生在什么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3、您知道孩子在反抗期都有哪些表现吗?您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反抗行为?4、5、6、7、8、9、您知道孩子的好朋友是谁吗?您知道他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吗? 您关注过孩子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吗?对此您是持什么态度? 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您的孩子回家后经常谈老师吗?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如何? 面对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家长应该如何去做呢?

在培养孩子自由独立意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科学的教育原则?

四、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多是作为“小皇帝”或“小公主”精心保护,如果突然间放手不管,似乎还没到放任自流的程度,很多事情还是要管的,但又不能管得面面俱到。管多了,孩子烦;管少了,我们家长不放心。因此,必须把握好“度”。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让我们借鉴简云老师的经验,给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一、为孩子奠定正确的人生观:人要为自己负责,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是培养孩子自觉性和责任心的基础,只要孩子的头脑里有这样一个基本观念,父母才有可能放心地给他自由,而不必担心他滥用自由,做事毫无准则。

第二、教会孩子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作息制度等。这一条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生活的同时遵守生存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偏好,他们也会平衡地处理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三、培养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他就会很有信心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面对困难也能够想尽办法去解决,因而也就能够让父母放心地把他放到社会上去经受考验,这也和把动物放归山林之前,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一个道理。

以上三条既是在“保护区”“放养”的方式,也是真正“放养”之前的训练,更是“放养”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我们还不能把他们当作真正的“野生动物”,还是要实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政策:对他们进行追踪保护。即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而最后的决定权则要交给他们,当然结果也由他们自己承担。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素质,那么,在他进入少年、青年时代,你就能真正地把他“放归自然”,让他自由地选择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因为他已经具有驾驭自己生活的能力。

【针对原因,给出具体可行的教育对策】

(参见《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108—110页)帮助家长掌握尊重孩子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的几点做法:

1、家长转变思想,适应而不脱节

2、坚持因势利导,尊重而不放任

3、强调适时适度,放手而不失控

4、注重点拨提醒,管教而不唠叨 【课后作业】

参见《牵手两代—亲子成长记录册》初中①第26—28页

崔忠香

王俊青

青州市西书院初中

教案二:

【教学目的】

独立性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如果说今天我们还能对孩子呵护备至,能帮他处理和安排他们生活的几乎一切。那未来呢?我们不可能跟他们一辈子呀!他们总得自己去面对大小的生活琐事、自己去作各种决策、自己去面对成功与失败……所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性格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独立是指孩子逐渐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继而在行为上,也在思想上、精神上实现真正的自我独立。

在本课中我们就同大家一块儿来认识初中生日益增长的自由独立的需要,学习如何满足孩子自由独立的需要,明确教育原则、策略和方法,缔造和谐亲子关系,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教学方法】

情景剧表演、游戏、交流分享等。

切入点:由情景剧表演、小游戏导入,让家长在游戏中感受、领悟: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他需要理解、尊重、信任,需要获得尝试的机会。【教学重点、难点】

引领家长领会培养孩子自由独立意识的方法,以及面对孩子不断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课前准备:用简单道具创设一个家庭情境(桌椅、菜盘、食品、书包、电话、电视模型等),事先排练好情景剧;纸、笔;引导性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活动1:情景剧表演——我要自由飞翔

老师:今天的家长会,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一段情景剧表演,之后请大家谈谈感悟。本剧的名字叫做:“我要自由飞翔”,下面有请表演者出场。

主持人旁白:这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峰的心情并不轻松。按理说,周末啦,该是好好休息、放松的时候,小峰却是一身的疲惫、一脸的沮丧。小峰为何郁郁寡欢呢——

孩子独白:初一的生活即将结束了,我已和十三岁挥手告别,长大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回想过去,每当我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大人们总是不让。不让做这、不让做那地唠叨个没完,让人很不愉快。我是一个胆大又贪玩的孩子,每次我想翻小门、爬矮墙时,都会遭到家长的强力阻挠。如今我是初中生了,可家长的束缚丝毫不减,这几乎是我最大的苦恼。唉!愁死人啦……

小峰回到家中,“当当当”敲门。妈妈赶忙开门,看见儿子回来很高兴:“噢,儿子回来啦,来,放下书包休息一下,吃点水果喝点水,一会儿吃饭,我们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菜。”

爸爸在厨房做菜,小峰跟爸爸打了个招呼就坐在了沙发上,准备打开电视看电视。妈妈发现小峰情绪不太好,心情有些紧张,但也没多问什么,认为可能是上学太累了,就去张罗饭菜了。

一会儿,饭菜好啦,面对爱吃的饭菜、爸妈的笑脸,小峰的心情好多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吃着饭。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爸爸去接电话,“喂,你好!”“伯父您好!我是小峰的同学,小峰在家吗?”“哦,在家,我叫他听电话……”

小峰接过电话,“喂,哪位?”“小峰,我是凯利,今天下午我们说的明天到弥河公园去玩的事,你去吗?”“噢,我还没和爸妈商量呢,你等等,我问问他们……”“爸、妈,我明天可以跟同学去公园玩吗?” 妈妈:“不行,明天有安排!” 电话那头凯利赶忙说:“算了算了,你父母管你很严,这次你别去了,以后再找机会吧。”

挂断了电话,小峰的脸也晴转阴了。噘着嘴对妈妈说:“您为什么不让我去?我已经是大孩子啦,在同学面前你给我留点面子好不好?!”

妈妈:“哎呀,好不容易星期天,出去瞎跑什么,在家看看电视、看点书,休息休息不好吗?再说出去多不安全,我这不是为你好嘛!”

“是啊,是啊,你英语弱,利用星期天多补补英语吧,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有弱科怎么行啊,别净想着玩啦!”爸爸说。

“可我想出去玩啊!很多同学都去啦!”小峰不满的嘟哝道。

“可是你成绩不理想啊,上次英语不是才得了76分吗?”爸爸说。“是啊,你把成绩提上去就可以放心的玩啦。”妈妈接着说。小峰不说话了,低着头扒饭。

“哎,小峰,你最近还和张鑫玩吗?你最好离他远点,他学习成绩不好,听说还经常上网吧!”爸爸说。

“学习不好怎么啦?!张鑫他除了爱玩游戏,人又不坏。”小峰辩解道。

“总是没有好处的,你不会结交些学习好的、有出息的朋友啊!?”妈妈的语气透着一些生硬。

小峰再次沉默了。

孩子独白:爸妈管的也太多啦,我最烦他们事事干涉,弄得我一点自由都没有,在同学中一点面子都没有。我已经长大了啊,我想自己安排我的生活!不行,我要争取、我要战斗!

“爸爸、妈妈,小时候你们为我安排一切是因为我小,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能安排自己的生活,请你们不要剥夺我追求自由独立的权利,好吗?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些自由呢?”小峰郑重的对爸爸妈妈说。

爸妈听了有些生气,“你这毛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你才多大啊,还自己安排,你先把学习成绩搞好再说!”爸爸没好气的说。

“是啊,你从小一直很听话,怎么,现在要造反啊?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啊?!爸爸说的对,你先把学习赶上去我们再商量别的!”妈妈怒气冲冲的说。

小峰也很生气,“噌”的站起了,几乎是吼着对爸妈说:“学习学习就知道学习!我跟同学出去玩怎么了,我们又不干什么违法的事!整天不让我干这个,不让我干那个的,我都快憋死了!以后,我的事儿你们少管!”

说完跑回了自己的房间,重重的关上了房门。

夫妻俩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显然没想到儿子对他们的意见这么大。

家长独白:唉!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啦?!我们只是想保护他,难道这也错了吗?我们知道自由的重要性,但他不是还小吗?他一个屁大的孩子,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叫人放心呢?家长的苦心孩子咋就不懂呢?

活动2:小游戏——敞开心扉

各位家长、同学,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敞开心扉。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同一家庭的孩子和家长作为一组。家长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母亲。

首先进行的活动是“敞开心扉,实话实说”活动。下面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孩子坐在左侧座位,家长坐到右侧座位,互相不准商量和偷看对方的回答。书写的内容是:

请孩子们写出你们近半年来在追求自由独立方面的心愿和需求,在后面分别注明在父母那里获得了支持还是遭到了反对,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请家长们写出您近半年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孩子追求自由独立方面的表现和要求,在后面分别注明您是给与了支持还是进行了反对,并把您的感受写下来。

好,下面请大家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完成。写好之后请家长、孩子各自收好纸条,稍后备用。开始书写——

家长、学生写完之后,老师:好,大家都写完了。接下来我们进行“我的心需要你懂”环节。下面请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交换纸条,我们请几对家庭读读他们所写的内容,我们看看他们是否懂彼此的心?

活动2:辩论会——我能行!

各位家长、同学,下面我们来举行个小小的辩论会,名字叫“我能行”。请每组的家长和同学商定一个如“和同学出游”、“参加同学聚会”、“朋友交往”等方面话题。之后根据我们给出的提示进行辩论:

第1部分:孩子叙述自己想参加本项活动的原因等,之后家长表达对孩子观点的看法以及自己对此类事情的认识;

第2部分:孩子表述参加本项活动的内容、地点、人员以及活动安全保障等,之后家长表达自己的担忧、建议等;

第3部分:孩子表述自己参与本项活动的积极意义的看法,之后家长表达家长的看法。

家长、孩子都熟悉了辩论内容后,依据提示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辩论,旨在让家长看到孩子真的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有相对成熟的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担忧、不放心的原因,体谅父母的苦心,愿意在有争执的事情平心静气讨论解决,减少亲子冲突。

二、游戏体验分享: 老师:各位家长,孩子们,欣赏了刚才的情景剧表演大家都有些感慨吧?下面我们来谈谈内心的感受,请大家一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哪——

1.在情景剧《我要自由飞翔》中,是什么原因使原本乐融融的一家人关系搞僵的呢?这种结果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2.孩子们,你们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各位家长,在您的家庭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景呢?您是怎么处理的?

3.如果您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冲突,您能为剧中的孩子、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吗? 大家根据老师的引导交流、讨论欣赏情景剧的心得和感悟。

老师:家长们、孩子们,刚才在“敞开心扉”的活动中,大家一定都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在“我能行”的活动中我们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相信大家都有不小的收获,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孩子们请问大家在写纸条的时候能够很明确的找出我们在自由独立方面的需求吗?各位家长,您了解孩子在自由独立方面的需求吗?请大家分别谈一谈。

老师:请大家谈谈读过纸条之后的内心感受,家长们,我们懂孩子的“心”吗?孩子们,我们理解家长的“心”吗?

老师:通过刚才的辩论,孩子们,你能不能对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做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啊?家长们,面对孩子日益增长的独立意识,您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科学吗?效果好吗?请家长们谈一谈。

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通过今天的活动,您感觉孩子有能力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吗?您是否愿意相信孩子,愿意满足孩子自由独立的需要?

孩子们,通过今天活动,你还认为是父母故意跟我们作对吗?我们该怎么同父母沟通想法、协商问题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分享环节的最后,留给大家5分钟的自由交流时间,请大家自主讨论。

三、话题讨论:

老师:下面呢我们进行本堂课的第三个环节:话题讨论。大家可以自己发起讨论话题,也可以根据我们给出的话题进行讨论。

1.您了解第二反抗期吗?您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反抗行为吗?

2.您知道孩子自由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有哪些吗?您是怎么看待这些现象的?您知道怎么化解这些可能的冲突吗?

3.您了解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吗?您能给孩子以必要的指导吗?

4.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您能否把握相对科学的教育原则、运用恰当教育方法去和孩子打交道呢?

四、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参照《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148页——152页)初中生的自由独立意识增强主要有两大方面原因: 1.第二反抗期的到来

自我意识的高涨导致反抗心理的产生,他们一般会在下列情况下出现反抗行为:

第一,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我们要独立,家长不让我们独立。第二,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我们要做主,家长不让我们做主。第三,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我们想突破一点常规,家长却制止我们。第四,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点。我们要赶新潮,家长非要我们接受老观念。2.人际交往发生变化(1)交友形式的变化

他们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一般是同性别的,因为这样便于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保守秘密。

(2)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变化。(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5)与老师关系的变化

【针对原因,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教育对策】

(参照《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152页——159页)下面我们一块来了解几条培养孩子自由独立意识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1.家长转变思想,适应而不脱节——理解孩子,做民主型家长。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了解孩子内心的发展愿望,掌握孩子的个性特点,从而去因材施教。尝试与孩子交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愿望,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并要给予他们善意的、适时的、必要的指导,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2.坚持因势利导,尊重而不放任——尊重孩子,做权威型家长。

我们这里说的尊重,是父母不以自己的好恶标准来判断孩子的是非曲直,不随便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不硬逼着孩子去做他们实在不愿做的事。但是,尊重绝非放任!也非无原则的退让。

3.强调适时适度,放手而不失控——放飞孩子,做管理型家长。

我们需要放飞孩子,孩子们也需要自由飞翔!但孩子独立意识再强烈,也毕竟生活阅历不多,经验尚少,在认识问题上难免片面,在处理问题上难以把握分寸。所以作为家长,“放”与“控”的度需要我们费脑筋使劲思考,“放”如若说我们还能做到的话,科学的“控”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难题。

4.注重点拨提醒,管教而不唠叨——正面教育孩子,做智慧型家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为父母应首先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帮助他们逐渐学会扬长避短!

“千句唠叨不如一句忠告”,事实证明,随心所欲的不停唠叨,缺乏新意的反复叮咛,孩子觉得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课后作业】

请各位家长与孩子合作完成几项作业,家长得做孩子的榜样,可得好好的做作业噢: 1.《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初中①第162页 自我检测

2.父母与孩子坐在一起,就作业中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达成一致后双方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在今后的生活中严格按此执行。

3.请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牵手两代—亲子成长记录册》初中①第25-28页的内容。最后,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天天进步!祝愿家长朋友们事业发达、家庭幸福!再见。

《牵手两代》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让家长了解孩子爱磨蹭的习惯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办法,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做事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

毛病。

【教学重点】

让家长了解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习惯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针对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形成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谈话法、教师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

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交流:您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不良

习惯呢?教师小结:看来让家长们最头痛的就是:“孩子做事磨蹭”和“做事无法集中注意力。”

第一节

妈妈说我小磨蹭

一、老师可跟学生演绎教材上的情景对话,结束后询问家长,究竟怎样做才能帮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呢?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出谋划策。然后学习课本上家长的成功做法。教师总结:爱磨蹭的孩子现在是比较常见的,磨蹭已经是孩子在学习中比较常见的毛病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成过程,不是哪一天突然磨蹭的。这位家长的做法固然有效,但实际生活中,帮孩子改掉磨蹭的毛病并不能单靠这一个办法就能解决,我们需要找出孩子磨蹭的成因,再寻求相应的对策。

二、与家长一起学习专家讲堂55到59面,请家长发言总结出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磨蹭的几种主要原因:(出示幻灯)

1、天生的慢性子。

2、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如何叫“抓紧时间”。

3、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家长要求太严或包办太多。

5、竞争意识不强。

6、注意力容易转移。

教师总结:矫治磨蹭要对症下药。如第三种情况要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责任心上下功夫。第二种情况要在专时专用、提高学习效率上努力。在教育活动这部分,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孩子改正磨蹭的方法,请家长阅读后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谈你想采用的方法。教师与家长共同总结出纠正孩子磨蹭的方法:(出示幻灯)

1、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要想让孩子改变磨蹭的毛病,不能靠大嗓门,更不能打骂。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树立时间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是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珍惜时间取得的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孩子,还可以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总之,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让孩子明白磨蹭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2、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长急得不得了,又是嚷嚷,又是亲自给孩子系纽扣,可孩子却一点也不急。最后,家长还得赶紧骑车把孩子送到学校。其实,家长这种做法正是促成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孩子会觉得,磨蹭点没关系,反正迟到不了,有爸爸妈妈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磨蹭的时候,家长不要急,让孩子自己急。如果孩子迟到,老师肯定会问她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第二天她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3、增加计时性活动。

孩子磨蹭,不光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做作业磨蹭,穿衣、吃饭磨蹭。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孩子做事,家长为她计时,告诉并夸奖她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低 龄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进行计时阅读、计时记忆、计时答题、计时劳动的小竞赛,会有更好的效果。

4、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长期被说成“慢”,孩子会认为自己每次的学习时间都很漫长,自然而然地出现太多的“小插曲”:发呆、玩橡皮、上厕所、喝水等。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表扬她,并告诉她,你可以“快”起来,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

5、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记录单位时间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目。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肯定会使孩子惊讶:我能这么快完成呀!并且让她认识到“快得值得”。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出来的时间如何处理?许多父母会利用这些时间让孩子全面发展:增加练琴时间或者额外增加作业,反正不能闲、不能玩。孩子会觉得: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快任务越多。所以,你得让孩子感到“快得值得”,她才会去“快”。

6、任务适度,留有空闲。

孩子希望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去玩,但许多父母却让他们接下来做其他练习,让他们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们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任务适度,保证孩子会加快速度。多激励,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业的确慢,但可能是作业的难度大,或者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或者是智力有一定问题。如果是这些情况,父母越催,孩子越惊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如果考试时你更快一点儿,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励,就会在下次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教师小结:有些孩子的磨蹭行为还与爸爸妈妈平日里自身的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希望家长们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榜样。

牵手两代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孩子在德、体、智、个性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内容。引导读者认识到,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关心、培养孩子,努力克服片面的“一半的教育”和畸形的“单打一”培养的倾向,为孩子身心协调发展和积蓄发展的后劲奠定基础。

该书自始至终引导读者要认识到,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必须要了解、掌握、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的规律,重点关注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问题,学会动脑筋进行教育的思考,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不要把培养教育孩子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性的问题,不要只是关注培养教育孩子的具体做法和手段。

这套课程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造就“因教育而幸福”的亲子及“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为最终目标,围绕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和家长的期待与无奈,用自然而深情的心灵独白、真实的生活场景下深刻的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的亲子教育故事、典型的教育案例分析和点评,自然揭示并深入解决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所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孩子与自己、孩子与他人、孩子与家庭(家族)、孩子与学校、孩子与社会、孩子与自然等关系和相应的生活情景出发,帮助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家长系统地设计出一系列立足于家庭生活本身、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活动。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家长认识到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2、家长能根据相应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性格特点,设计出简单易行而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

3、能正确认识孩子,进行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运用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中引起家长情感的共鸣

2、情境感受:创设生动情境,加深对事情的反思和感悟

3、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对孩子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4、讲述:结合“专家支招”部分,让家长形成科学而准确的方法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学计划

南邵小学

四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篇6

文家街道仉家小学

2014.7.4

第七讲

接纳别人很重要

【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10岁左右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从而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通过具体案例让家长切身体会到如何化解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学会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并主动接纳他人。3.通过互动环节,给家长提供反思自己行为的空间,加强教学效果。【教学重点】 掌握批评孩子的艺术。【教学难点】

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接纳别人。【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互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学教材144页“情景对话”,并互动交流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明明身上发生的事情,您觉得在自己孩子或者周围的人身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家长自由发言)谈论孩子类似的表现,并要求家长谈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或者当时自己是如何处理的。2.案例分析:

象明明这样不容易接纳别人,不喜欢跟调皮,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玩是现在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孩子,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当然,在其他孩子身上同样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其实,归根结底是孩子们缺少一颗宽容别人的心,所以不会接纳别人,尤其是当对方

有缺点的时候。当然,这些现象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家长担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的孩子跟表现差的同学在一块,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甚至为此找到老师„„

殊不知,这种做法反而不利于孩子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走进专家课堂:如何让孩子接纳别人?

1.要孩子愉快的接纳别人,首先父母要接纳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用时间与你的子女在—起。

如果父母没有用时间在子女身上,他们便会用时间发脾气、打架,或有其他忿怒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对他的关注,甚至有的孩子用离家出走的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孩子没有这些过火的行为发生,那么他的内心一定会有积怨,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即使再忙,每天抽出几分钟静静地跟孩子聊几句家常,聊聊孩子在学校里的见闻,孩子就会非常地满足了。这些都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聆听孩子的感受。

真正的聆听是表示“我接纳你”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当父母用时间聆听,孩子就会感到被接纳。对孩子来说,爱就是时间。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接纳他们本人,会感到自己的独特和被欣赏。孩子眼睛的颜色、身体是矮胖或是高瘦,个性好动或好静,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接纳。

因此,善于倾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接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长互动调查2:

您觉得您的孩子喜欢他自己吗?如果喜欢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如果不喜欢,您又是怎么察觉到的?(家长自由发言)

小结:有时候与学生谈心,觉得一部分孩子竟然找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这说明孩子连自己都不接纳。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接纳的人,能接纳别人吗?

孩子良性的自我接纳,对自己优缺点的准确认识,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形成是接纳别人的重要一环,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性活动,甚至是让孩子“吃苦”的活动,就如教材中明明的妈妈一样,(见教材126页教育故事)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他人和自己的优缺点,使孩子能够准确的评价自我,积极而全面的评价别人,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使孩子接纳别人。●掌握对孩子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及艺术。

我们既不要一味地表扬孩子,也不要经常批评孩子。一味地受到表扬的孩子会很骄傲,不愿意接纳别人。经常被批评的孩于会感到失败、被拒绝和无能。所以批评孩子时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允许孩子做出解释,批评过后还要给孩子一定的感情慰籍,(俗语说的“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吃”)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错了事情就不爱他。2.孩子需要被接纳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学到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学到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里,他学到羞怯;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愧里,他学到内疚;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里,他学到忍耐;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学到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里,他学到欣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学到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里,他学到保持信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里,他学到喜欢自己;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里,他学到这个世界有爱。

3.让孩子知道接纳别人很重要。事例说明

四、家长必须掌握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1.要有明确的目的。2.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3.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批评。

4.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5.要注意态度,要取得批评的效果。

6.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因为教材中已经说的很详细,所以不多做赘述。)

结合以下几个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交流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 【事例一】摔碎花瓶的故事

心平气和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教育态度,充满智慧的表扬比直接的批评收到的效果会更显著。【事例二】四块糖的故事 【事例三】摘玫瑰的小女孩 课堂小结:

这一系列故事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批评孩子是教育的方式而不是目的,这点我们应该牢记在心。掌握批评的艺术,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维护孩子的自尊,相信孩子一定会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建议,并积极改正错误。

当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后,定能用从家长身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别人的评价中,从而学会愉快的接纳别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就形成了具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每个人身上也总有些长处和短处。正如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又缺一不可,世界也是这样,正因为有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才有了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世界才如此的千奇百怪,精彩绝伦。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出自己的精彩。因此,让孩子知道愉快地接纳别人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交往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孩子懂得接纳他人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孩子善于体会别人的感受,并学着付出自己的支持和关怀,锻炼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孩子能逐渐接纳别人,尤其是能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

五、作业设计

1.家长怎么科学的批评孩子?

2.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接受批评?

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

[教学目的] 1.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重点] 1.让家长知道应该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2.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

[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家长自由读文的第一个案例: “我和她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交流感受,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自己应借鉴文中母亲的哪些做法。

2、解读本学段孩子的一般心理特点:

10~11岁的孩子,离进入青春期还有几步之遥,仍然表现出儿童的基本特点,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的意见和观点,但是不可否认,个别发育早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所以,在他们进入青春期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有关的科学的性知识。

三、走进专家课堂

1、专家建议:

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男孩女孩有啥不一样?”等类似问题的回答,家长不要采取回避的方式,更不要通过编故事来糊弄孩子。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科学的性教育。由于性问题的个别性和隐私性,家长不要寄希望于老师对你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才是最好的途径。

2、家长的困惑:①家庭中的健康教育到底应该讲什么?②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么讲)

①家庭中的健康教育到底应该讲什么? ●讲授科学的性知识。

对孩子性健康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开始,比如男孩子穿男孩子的衣服,留短发,玩汽车、枪炮,女孩子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布娃娃、小动物,留长发等。等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让他看到异性小朋友的生殖器官,他知道字的和别人的不一样,并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科学的回答是“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当孩子问“妈妈,你到底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就告诉孩子,生孩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剖腹产,另一种是自然生产。可以借助图片等让孩子获得直观的认识。如果孩子再继续问“妈妈,我是怎么到你肚子里去的”等更深入的问题的时候,也要正面回答孩子。当女孩子11岁男孩子13岁进入青春期前,妈妈要悄悄告诉女儿月经初潮是怎么回事,爸爸要悄悄告诉儿子遗精是怎么回事。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些性征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特别庆贺,庆贺孩子长大了。只有当孩子真正知道了自己真实的生命起源,他才可能更尊重妈妈,更爱爸爸。

●让孩子了解身体的隐私,防止性侵犯。②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么讲)

●自然交谈 ●书面交流 ●提供书籍

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谈性色变,要以平常心对待。②夫妻在孩子面前要亲近得体。

③及时给孩子讲一些与他们年龄、理解能力相符合的性知识。④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⑤帮助孩子正确接纳自己。

四、教师讲读或家长阅读第二个案例“他们嫌我娘娘腔”及相关的教育故事。

告诉家长教育故事中孩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呢?

1、造成男孩子女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庭教育里,男性教育的淡出是重要原因。(2)家庭对孩子的期待有变化

(3)目前中小学女教师过多是造成男孩子女性化的原因之一。(4)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性别教育教材和课程,对学生传统的评价体制缺乏“性别体制”。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杜绝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严重缺失 ●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性别教育。

2、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家长对男孩子的“娘娘腔”问题不能大惊小怪。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生活,要尽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事情,使他们不过分依赖父母,让他们在生活中取得经验,特别是对男孩子,更要多多“放开”,多让其“独立自主”。

●父亲应尽可能多的跟孩子在一起,多陪孩子玩。即使没有时间,也应该通过电话、书信或邮件的方式互相交流。

●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娘娘腔时,一定要循循善诱,不能责备呵斥,最好做到不 留痕迹。相信这只不过是孩子“成长中的烦恼”而已。●不要强调刻板的角色扮演,不要把父母对于性别的既定的观念强加给孩子。

五年级牵手两代心得体会 篇7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自古以来为人父母的期盼。尤其在今天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这个愿望更加迫切。但是,家庭教育如何做到有利于孩子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发展,我觉得教育方法至关重要。父母、老师如果对孩子事事管、时时管,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期望的效果并不好;当然,如果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结果更不好;但是如果管得适当、管得合理,切中要害,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太保庄小学组织的“亲子共成长”活动中,我作为一名五年级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和孩子们、家长们共同学习了《牵手两代》一书,觉得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在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上午举行。家长到会很积极,学习讨论过程中也都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我们学习了第一讲《帮孩子解除烦恼》和第二讲《换个角度看孩子》,总体来说,两讲都是围绕孩子的交友方面进行的。孩子之间的交往涉及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那是一个我们大人容易忽视的情感世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造成关系紧张,产生郁闷或烦躁的情绪。如何重新交往,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老师与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友谊发展:

一、及时发现,并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交往;

二、作为师长,可以提醒孩子,在寻求友谊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交往的圈子不要太小,不要讲“哥们义气”;

三、当孩子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给孩子提出以下建议:宽容、平衡、淡化、主动。

不管孩子是同性还是异性交往,我们教师与家长要做到的都是关注,但不可横加干涉,要正常化视角对待孩子的变化,相信孩子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不要过分紧张,还有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尊重孩子,给他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接受孩子情感的变化,为孩子的情感发展做好参谋。

从参加活动以来,更加深切感受到教育孩子是一门太深的学问,相信在家长的配合之下,我们会携手教育好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在我们的呵护下正常健康的发展。

家长课程总结及反思 篇8

我们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1人;这半学期,学生才从各自的班级,学校聚到一起来,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相对其它班级迟到早退现象较少,无故旷课的没有,大部分同学有事能较自觉做好请假工作.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这半学期以来,就成绩而言并不是很理想,这次期中考试平均成绩139.3,是全年段第五名.但就学生素质来说,每位同学学习,做事均能尽力而为,班级同学团结,和-谐.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当然,我们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放学后做一些违反纪律的事……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Ⅰ,如何与孩子相处.1,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必太苛求.2,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3,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4,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Ⅱ,请不要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朋友们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Ⅲ,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1,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体,也同样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墙壁上悬挂着字画(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字画),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声,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却没有读书声,似乎是不可取的.2,精神文化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围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正如杜威所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Ⅳ,爱,不可忍辱负重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子决不等于教子,在爱与教的问题上,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点.①爱子要理智,“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在于怎么爱.有些家长宁可刻薄自己,一日三餐吃或不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宁可自己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也要让孩子穿得体体面面,漂漂亮亮.这种“忍辱负重”的爱,除了能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好处.②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害”.天下父母一定要深谙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的真谛.要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子.③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按照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建立一种习惯就是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的建立往往是从破坏以往的定型为前提的.而这种过程并非一时可以完成.何况中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1,抓作业.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2,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3,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4,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Ⅵ,关心孩子的双休日

时今,双休日学生不得留校补课,很多学校都能遵照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业余时间的确多了,但这业余时间是否丰富呢为此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双休日过问一下,关心一下.经常能看到每逢双休日,游戏厅生意特别红火,仔细一瞧,围着游戏机玩得满头大汗的,大多是中学生,他们沉浸在宇宙大战,枪杀打杀片之中,试想,如此双休日,孩子能得到什么相反地有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双休日极为重视,除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之外,带子女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间的亲情,同时也会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所以,家长有必要在双休日尤其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妨过问一下: 1,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 2,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 3,双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样

如果在这三方面家长能适当关系指导.那您的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将受益匪浅.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家庭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二,培养孩子的“肚量” 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己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们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一点儿事就钻了牛角尖.三,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根本用不着自己去努力,去进取.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一些孩子缺乏进取心.其实,家长也不可忽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肯定孩子的才能,如孩子确认要干某件事时,做家长的应给予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会倍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其次,当孩子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方法.试想,如果孩子稍有不顺父母就谴责,这样的孩子日后他的进取心会上哪儿呢第三,对于一些特别胆小怕事的孩子,家长应多加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上一篇:(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下一篇:北京北大方正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