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委托单位委托书(共6篇)
被委托人如果没有做出违背国家法律的任何权益,被委托人在行使权力时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在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事务需要用到委托书,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委托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致xxxxx有限公司 :
我司委托本司员工XX性别:XX,身份证号: 4306241983XXXXXXXX 到贵单位办理 消防报警主机面膜更换及调试,费用共计:贰仟肆佰元(2400元)事宜,对受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有关文件,我司均予以认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请贵单位将费用打入以下账户。
账户名称:xxx银行,xxxx支行
账号:622700035XXXXXXXXXXX
名称:xxx
委 托 期 限: ___年9月3日至___年9月30日
委托人(盖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2贵处年 月 日在我店xx费用xxxx元)由xx代收,请将此款转至如下xx私人帐户,由此所产生经济纠纷概由我店负责。
户名:xx
开户行:xxxx
帐号:xxxxxx
年 月 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3xxxx有限公司:
委托人:********公司,地址:上海市********,营业执照注册号:***,电话:** 受托人:***,证件号码:***,电话** ***公司现委托***代办xxx办理业务。
****公司(盖公章)
20xx年x月x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4授权委托书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
受托人: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
现委托___________代表我单位办理_________________事宜,委托权限为_______________。本授权有限期为________________此授权书签发之日起至为止。受托人不得转委托。
后附委托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加公章)、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签名)
委托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
签发日期:年月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5委托人:x
性别:x
出生日期:x
身份证编号:x
住址:xxx
被委托人:x性别:x出生日期:x身份证编号:x住址:xxxxx
委托原因及事项:
本人xxxxxx准备购买xxxxx房屋(房产证号为:x),现因本人xxxxxxx工作繁忙,不能亲自办理相关手续,特委托xxxxx作为我的合法代理人全权代表我办理如下事项:
1:代为办理该房产立契过户,税务登记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手续
2:代为领取房产证
3:代为签署与交易有关的合同文件等
4:代为办理银行放款手续及贷款资金的划转,解冻等与之相关的一切手续
对委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有关文件,我均予以认可,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委托期限:自签字之日起至上述事项办完为止委托人有转委托权
委托人:xxx
x年x月x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6委托人:____________性别: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身份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
被委托人:____________性别: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身份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
委托原因及事项:
本人工作繁忙,不能亲自____________相关手续,特委托____________作为我的合法代理人全权代表我办理相关事项,对委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有关文件,我均予以认可,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委托期限:自签字之日起至上述事项办完为止,委托人有转委托权。
委托人: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7xxxx有限公司:
委托人:xxxx公司,地址:上海市xxxx,营业执照注册号:x*,电话:x 受托人:x*,证件号码:x*,电话x x*公司现委托x*代办xxx办理业务。
xx公司(盖公章)
年 月 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8委托人: 性别: 身份证号:
被委托人: 性别: 身份证号:
兹有 单位/个人,愿意将XX业务往来款项汇入XXX的银行账户(XXX支行),由此产生的所有纠纷由我全部承担。
委 托 人:
年 月 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9兹有XXX委托XXXXXXXXXXXXXXXX付XXX氧气款,金额:14230.0元(大写:壹万肆仟贰佰叁拾元整)。
委托人:XXX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
收款人:XXX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
收款账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银行XX支行)
委托人:
年 月 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0xxxx有限公司:
委托人:xxxxxxxx公司,地址:上海市xxxxxxxx,营业执照注册号:xxx,电话:xx受托人:xxx,证件号码:xxx,电话xxxxx公司现委托xxx代办xxx办理业务。
xxxx公司(盖公章)
xx年x月x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1xx有限公司:
委托人:XX公司,地址:上海市XX,营业执照注册号:XX,电话:XX受托人:XX,证件号码:XX,电话XX XX公司现委托XX代办xxx办理业务。
XX公司(盖公章)
20xx年x月x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2委托单位:___ 法定代表人:___ 职务:___单位详细地址:______
联系方式:___ 邮编:___
委托代理人:___ 性别:___ 身份证号码:___ 工作单位:______
联系方式:___ 邮编: ___
现委托上述受托人在我单位与___中,作为我方参加___的代理人。
受托人:___的代理权限为:___
受托人:___的代理权限为:___
单 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日期:20xx年X月X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3本委托书声明:________系________的法定代表人,现授权委托我公司(单位)________为________的授权代理人,以
本公司名义参加工程决算审计核对工作。
该授权代理人在审计过程中所签署的一切文件和处理与之有关的一切事务,我均予以承认。
授权代理人无转委托权。转此委托。
授权代理人:________ 决算核对人员: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签字并盖章)授权人:________(单位公章)
签署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签署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4委托公司:名称xx市xx区xxxxxxxx有限公司
地址
受托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编号
代理下列事项:
代理人在其权限范围内签署的一切有关文件,公司均于承认,由此法律上产生的权利、义务均由委托人享有和承担。
委托公司:(印章)
年月日
单位委托个人委托书15____________公司:
兹有____________公司注册号为________________,现委托_________公民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办理_____________业务。被委托人根据本委托书办理的所有业务均视为有效,委托单位负责人对被委托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本委托书有效期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单位(公章):______________
被委托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由国家所有, 政府分级监管, 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从经济学的视角上看, 这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表现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即虽然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国家所有, 但实际上是各个单位行使着资产的控制权。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 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权人与控制人存在着利益冲突。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中, 在各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人的潜意识里, 这就是他们部门的财产, 由此形成了“各自所有, 各自为政”的利益分配格局, 这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同时由于我国国有资产还属于分散管理, 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监管乏力, 使得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产权虚置, 管理失控, 出现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第一, 资产配置不合理, 产权虚置, 家底不清。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完善, 没有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 相关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 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 造成配置标准不统一, 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管理与配置管理脱节, 管配置的不掌握资产的存量情况, 管资产的不了解资产的配置情况, 导致“出口”管理与“入口”互相脱节, 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对单位使用非财政资金购置资产不受约束, 一些单位购置资产不顾实际需要, 超标准购建资产, 不仅增加了购置支出, 而且在使用和维护方面每年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虽然财政部门每隔几年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资产清查, 造册登记, 但各个单位和部门敷衍对待, 草率填写, 使政府一直无法核算其真实家底, 即使财政部门拿到资产清查统计报表, 由于没有考虑损失或者增值、折旧等因素, 账面价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经济上的意义。
第二, 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可以无偿占有、使用, 各单位总想方设法多向财政要求资金, 多占用国有资产, 而不顾本单位的实际需要, 由此引发单位、部门之间相互攀比, 使资产配置不合理, 造成单位间办公条件和福利的苦乐不均。由于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管理部门优化配置、调剂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 对使用情况又疏于考核, 所以, 不仅设备重复购置严重, 还造成资产闲置, 利用率底, 损失浪费严重。其中固定资产尤为突出, 部分单位公房闲置或出租、公车私用等, 有的设备每年只使用数小时, 多年闲置, 缺乏保养, 损坏严重, 最后只能淘汰或者以较低残值处理。
第三, 管理体制不完善, 资产流失严重。从宏观上讲, 财政等部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管, 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资产管理的真空地带。管理权和使用权分散在相应的各职能部门中, 管理标准、口径、方法不统一, 管理责权难以划分, 部门之间不易协调,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脱节。“非转经”行为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部门单位为了多给职工发奖金、搞福利, 总是将尽可能多的剩余国有资产对外经营, 形成经营收益, 但由于“非转经”后产权归属不清, 无人向经营者追索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 单位能直接从中得到利益, 这就使得单位争相办经营实体, 甚至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创收上, 这既违背了“非转经”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初衷, 也影响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与管理体制、部门单位制度、管理人员及其管理能力水平、管理方法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 其根本原因还是由委托代理关系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管理部分无法将庞大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静态和动态情况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这是造成国有资产管理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息化则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解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庞大, 分布范围十分广泛, 不可避免的要通过层层委托代理进行管理, 伴随着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而来的即委托方与代理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在现有的体制下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只能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而信息化无疑是一种有效手段。信息化通过统一的技术平台, 用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额操作流程, 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有资产的管理状况, 有利于管理层有效的监控、可以使国有资产的管理相对透明化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以及资产浪费、使用效率低下而引起的机会成本。另外, 从发展的角度看, 管理信息化也可谓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中的有力武器, 通常来说, 管理信息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大大降低因距离和时间而造成的管理成本, 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体而言:
首先, 信息化有助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更合理的配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逐年递增, 公共经济规模、公共部门及公共资产规模也会相应扩大。而公共支出的比重提高必然带来公共部门的扩张和公有资产的增加, 政府对资源 (资产) 的占有和使用过多, 从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福利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国有资产的信息化, 采集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数据, 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 能够将从国有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一直到决策支持等一系列的功能变为可能, 从而能够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层次化和集中化管理, 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 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其次, 信息化有助于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控,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 也是加强财务监管, 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规范管理程序, 细化管理对象, 强化管理力度, 实现资金的有效监控, 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大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管理信息化通过管理审计和跟踪监督等, 能有效降低或消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非客观因素影响, 保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 有效防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流失。
再次,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国有资产监管重要指标的资产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 要有根本性的改善, 管理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 国资监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资产的变动情况, 对资产进行适时监督和管理, 及时发现闲置或浪费国有资产的情况, 加强国有资产的调剂或调配, 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分布, 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家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被各级政府所重视。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信息系统, 在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基础上, 将所有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状况统一在一个平台上, 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飞跃。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 我们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统筹规划, 统一运作。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 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财政部门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 进行账面和实物对比, 彻底摸清家底,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资产数据库, 实现国资监管部门与各单位信息化系统相互兼容, 实行统一产权登记、统一处置管理、统一办公用房标准、统一资产经营和统一福利标准, 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 实现对国有资产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二是抓好信息标准化建设, 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 依照标准规范由专门部门实施管理, 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支撑体系, 广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产管理经验和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 在完整的法律框架下, 构建集中统一监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和涵盖资产形成、使用、处置的全过程运行机制。形成运转协调的资产监管机制, 是信息化建设的长久之计。从机制入手、做系统化的整体考虑, 防止只解决一时一事的短视行为, 企图通过一次性的工程行为, 一举解决信息化中的标准化问题是不切合实际的, 而是应结合实际, 确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 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法制化、经常化、科学化、正规化, 建立正常、严格的管理秩序。
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要想顺利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 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国有资产的管理无论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标准化或者智能化, 最终执行的都是相关的人员。而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 更重要的在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是一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工程, 需要复合型人才来组织并承担有关规划、设计、实施、运作等复杂工作。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信息化才能健康发展。因此, 实行国有资产的信息化首先要建立一支紧密协作的团队。另一方面, 委托代理问题往往是由于代理人主观上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客观上又存在信息优势而引致的。归根到底还是受代理人即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人的意志支配的。因此, 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是重中之重。如若没有解决利益的一致性以及实际控制人意识层面的问题, 国有资产信息化最终必然沦落为一个耗费巨大的摆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信息化绝非信息部门或者管理干部的专利, 它关系到全体工作者, 将落实到每名员工的日常操作中。唯有全员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信息化还需注重对全体员工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
四是处理好安全与监管的关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可谓涉及范围广, 信息量大, 有的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因此, 始终要把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始终坚持安全与监管并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 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 (数字签名, 信息认证, 数据加密等) , 直至安全系统, 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控体系、密匙管理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应急反应体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 争取掌握信息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建立确保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做到安全地监管。
总之,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是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重大创新, 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新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可以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 及时、全面地实现信息共享, 有效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控制力, 从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艳杰.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行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
[2].林贻武, 肖光华.行政事业资产监督与管理体制的探索.福建省机关后勤改革发展论文集, 2004
眼下投资市场不景气,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些新的投资渠道。特别是近期随着央行的降息,原本收益比较稳定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也出现了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的情况。而委托贷款的利率通常要比普通贷款的利率上浮一定的百分比,换言之,个人投资者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因此,光大银行的个人委托贷款产品推出后,受到了市场各方的关注。
银行充当资金监管平台
不过,个人委托贷款的运行模式与一些个人投资者的设想存在着诸多的差异。“简单地说,在委托贷款业务中,银行的作用更加强调‘监管’、‘平台’这两个作用。”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中,需要委托人预先找到资金投放的对象,包括资金借贷的项目、公司和个人等等,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也都是由放贷人和借贷人进行协商后决定。银行将把委托人存入的资金放贷给借贷人,并由银行发挥资金监管的作用,同时负责资金的回收。
既然资金的借贷发生在放贷人和借贷人之间,银行的参与有什么帮助呢?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放贷人来说,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资金的安全控制问题。与个人相比,银行在资信调查、借贷人的风险控制上具备更多的经验。“放贷人个人很难将借贷人的资信、财务状况、是否有抵押物等调查得一清二楚;而且如果借贷期限较长,借款人钱拿到手后派什么用途、后续财务状况等,放贷人也难以及时掌控;而借贷人如果要卷款逃跑,放贷人大多是收不到还款找不到人时才会察觉。相比较之下,银行的信贷管理体系要完善得多。”他举例说,在借款之前,银行可以帮助委托人对借贷人的情况进行调查,给予评估,并将信息提供给委托人,委托人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确定是否放贷给借款人。同时,在贷款发放之后,银行还将对借贷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后续调查,提醒借贷人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还款等等。
相比较起个人来说,银行的后台系统及贷款运作经验,可以帮助委托人更加安全地进行放贷。当然,作为银行所提供的一项中间服务,委托人则需要按照一定的费率向银行支付佣金。据了解,银行将视每笔贷款数额、期限、利率等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续费,一般为贷款金额的0.1%至3%,最低每笔1000元。
对于单笔贷款的金额,光大银行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工作人员说:“主要视委托人和借贷人各自的需求而定。”
“一对一”贷款模式
那么,在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中,是否有可能由银行提供一些信贷项目,个人投资者进行资金的投入呢?
答案是否定的。光大银行解释说,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中一般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模式,也就是说资金的放贷人和借贷人都是自己进行协商和洽谈,确定后到银行来办理相关的业务手续。对于银行来说,这属于典型的“中间业务”。相对来说,使用委托贷款业务的借贷人,可能在部分借贷条件上尚难以满足银行放款的条件,通过多支付一些贷款利息的方式,能够从民间资源中找到更多的融资渠道。这也是为民间信贷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但是,银行在其中并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这是放贷人和借贷人必须了解的。”
事实上,个人委托贷款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2年,民生银行就率先开展了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并相继在宁波、上海、南京等地开展业务。但当时民生银行所推出的操作模式为“多对一”的形式,也就是由银行牵头,找到一些需要资金的建设项目,如市政建设,个人投资者将资金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借贷给市政项目,获得贷款利息收益。资料表明,2003年总投资7.5亿元的南京绕城公路改造项目,便是通过此种方式向民间融资5亿元,由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和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分别代理,当时拟定的融资贷款期限为3年,每笔贷款起点为1万元,年利率为4%,扣除银行手续费,实际税前年收益率为3.9%。
尽管这一项目在当时受到了较多个人投资者的追捧,原计划36天的融资活动8天就宣告结束,首日融资达到了6000万元。但央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于这种“多对一”的委托贷款模式迅速进行了叫停,央行认为,如果普遍开展这项业务,还缺少成熟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们现在推出的委托贷款,仍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同时业务中的委托人主要针对个人和企业,排除了基金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光大银行解释说,因此在业务的操作上也是符合央行对于风险控制的要求的。
其他银行低调运行
与高调的光大银行相比,其他银行也早有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推出。“早就有这项业务了,一直划分在个人贷款产品中,但是实际业务量并不大。”一家国有银行个人业务部的工作人员说。
如在中行、建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等均可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委托贷款业务,在了解几家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后,记者发现,基本上与光大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没有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放贷人和借贷人初步达成协议后,由银行作为中间人,进行资金的监管和发放,同时银行也将动用其先天的优势,控制贷款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并按照事先所约定的还款方式进行贷款的回收。
对于委托贷款的金额,一般银行的要求为最低人民币5万元,外币贷款则一般不能低于1万美元。事实上,由于担心贷款风险,前来办理委托贷款,涉及到的金额都比较高,远远高于银行所要求的最低资金量。而银行对于手续费的收取,也通常是按照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来收取,“我们也要综合考虑贷款的期限、利率等要素来确定手续费的标准”。光大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但通常对于一次性收取的手续费,银行也都有最低额的要求。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对来说,个人与个人之间办理委托贷款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业务较为集中在个人与企业或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委托贷款业务中。
“一些资金丰厚的个人,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来源,但是通过市场上的小额信贷公司,虽然利息相对较高,但是风险也比较大,这个时候他往往愿意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的形式,把资金借贷给中小企业。银行虽然不能完全规避贷款过程中的风险,但是能够在风险控制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被委托人: _____性别: 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
本人工作繁忙,不能亲自办理_____的相关手续,特委托_______作为我的法定合法代理人,全权代表我本人办理相关事项,对委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有关文件,我均予以认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委托期限:自签字之日起至上述事项办完为止。
委托人:_____
______年___月___日
单位对个人委托书2兹委托×××(姓名、性别、年龄、职务)代表本企业为×××(项目名称)的代理人,其权限如下:
×××(具体说明代理的事项和内容,包括谈判权、签订合同权、代为承认或者放弃一定权利权等)
法定代表人:×××
×年×月×日
单位对个人委托书3致_____:
我司委托本司员工_____性别: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到贵单位办理_____事宜,对受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有关文件,我司均予以认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请贵单位给予协助,谢谢!
委托期限: 自签字之日起至上述事项办完为止。
委托人(盖公章):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单位对个人委托书4委托单位:___ 法定代表人:___ 职务:___单位详细地址:______
联系方式:___ 邮编:___
委托代理人:___ 性别:___ 身份证号码:___ 工作单位:______
联系方式:___ 邮编: ___
现委托上述受托人在我单位与___中,作为我方参加___的代理人。
受托人:___的代理权限为:___
受托人:___的代理权限为:___
20xx年X月X日
单位对个人委托书5委托人:
性别:
身份证号:
被委托人:昆明吉XXXXXX工程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号:***
本人工作繁忙,不能亲自办理退还北市区蒜村经济适用房: KM0110-1-2302
房的装修押金的相关手续,特委托:昆明吉天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做为我的合法代理人,全权代表我办理相关事项,对被托人在办理在办理上述事 项过程中所签署的相关文件,我均予以认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委托期限:自签字之日起至上述事项办完为止.委托人:
年月日
单位对个人委托书6委托单位: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受委托人:
姓名: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职称: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职称:_________
现委托上列受委托人在我单位与_________因_________纠纷一案中,作为我方诉讼代理人。
代理人_________的代理权限为:_________
代理人_________的代理权限为:_________
委托单位(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单位对个人委托书7委托人: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被委托人: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本人工作繁忙,不能亲自办理的相关手续,特委托 作为我的合法代理人,全权代表我办理相关事项, 对委托人在办理上述事项过程中所签署的有关文件,我均予以认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委托期限:
委 托 人:
一、委托调解制度的概念及其功能的定位
(一) 委托调解概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民事调解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的规定, 委托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至本院的民事纠纷, 在各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 委托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它组织和个人进行调解的制度。其特征有三:1.委托调解的对象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2.委托调解必须经当事人的同意;3.受委托的对象可以是组织, 也可以是个人。
(二) 委托调解的功能定位
1. 有助于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
近年大多数基层法院的民事案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一线办案法官长期高负荷、高强度、高效率地处理纠纷, 但仍难以抑制这个趋势。审判任务繁重与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 司法资源浪费在重审中, 降低了司法效率, 而那些确实需要法院解决的问题却得不到足够的司法解决, 导致人民法官不懈努力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效应。建立委托调解制度, 既能达到纠纷化解的目的, 又能实现分流案件, 减轻法院工作压力的效果, 又使法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处理一些涉及疑难法律问题的案件。
2. 有利于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民事调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二款中规定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一般是指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组织和个人, 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律师、退休法官等, 还包括与调解案件有关的组织和个人, 像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行业专家等, 他们凭借具有的法律知识或专业知识以及调解经验获得法院和双方当事人的信任, 进而接受受诉法院的委托进行调解。 (1) 正是由于调解人员生活背景、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 借助社会力量, 使纠纷的解决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更符合行业习惯、地方习惯、民间习惯, 促进法治与本土特色更好地结合,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3. 有助于降低化解纠纷的成本
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 委托调解不仅满足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需求, 又能减少解决纠纷的成本, 相比于诉讼, 调解不存在严格的程序要求, 纠纷当事人自主性较强, 纠纷的迅速解决, 有利于当事人及早从纠纷中摆脱, 防止诉讼延迟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柔性的调解更能淡化当事人之间矛盾, 促进诉讼和谐。此外, 利用委托调解达到纠纷化解效果, 可使部分当事人享受免费的纠纷解决服务, 如对立案后经委托调解结案的, 对当事人免收诉讼费用。
4. 有利于缓解调解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 受过法律正规训练的高校毕业生大批进入法院, 给法院带来了现代化的法律观念和司法理念, 但另一方面, 与从家门———校门———法院门的“三门”法官的年轻化相伴而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匮乏, 使得很多当事人基于传统观念对他们的信任感缺乏, 容易导致这种充斥着大量的法律专业名词而欠缺人情味与说服力的调解成功率不高。而委托调解中调解人员和组织的多样选择性, 使调解更具人情味、可接受性, 由“刚性”转变为“柔性”解决, 有利于缓解调解解决民事纠纷的社会需求与因审判人员构成变化导致的调解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2)
二、委托调解程序
(一) 委托调解工作程序
1. 委托调解的程序框架
从实践中看, 委托调解的程序主要为:一是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委托调解:当事人享有诉权, 在当事人将案件诉至法院, 符合立案要求时, 法院应当受理。因此, 是否接受委托调解, 当事人有决定权。二是组织调解:若当事人同意调解, 则案件进入调解程序。调解程序相对灵活, 由调解员根据具体纠纷类型, 进行灵活安排和组织。三是调解协议的确认:对于当事人在委托调解中达成的调解协议, 若要求法院制作调解书时, 法院需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对调解协议的审查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 调解协议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第二, 协议的内容是否合法。
2. 委托调解是否以立案为前提
委托调解在实践中简单地分为诉前委托调解和审前委托调解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委托调解中, 是否需要以法院先立案为前提, 值得探讨。
依据《民事调解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委托调解的界定, 其应当是对已由法院受理的案件, 再委托于其他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调解。委托调解在性质上应当是一种法院调解。除私力救济外, 国家为纠纷解决提供了多元化的救济方式, 人民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纠纷的途径。委托调解的前提是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选择了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纠纷。在当事人选择了一种救济方式后, 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 但是法院可在立案前向当事人发放诉前调解指南, 促使当事人能重新考虑救济途径。在立案之前, 当事人若暂时放弃诉讼这一最终救济途径, 而选择先调解, 这里的调解笔者认为不能被称为“委托调解”。因为该调解与当事人未向法院起诉而寻找相关单位和个人对其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情形类似, 并无实质区别。委托调解应发生于立案后, 是诉调对接机制的延伸。
三、对构建委托调解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 明确委托调解案件类型
民事纠纷主要涉及当事人之间的私权利, 且绝大多数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但是并非所有的民事案件都适合委托调解。若不明确委托调解案件类型, 允许对所有案件进行委托调解, 则不仅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反而损及司法的权威和公正。委托调解案件类型范围的限定, 也体现法院在委托调解上的慎重态度。
首先, 适用委托调解的案件必须属于可调解案件的范围, 对于可调解或应当调解的案件类型, 我国的司法解释已做了较明确的规定。
其次, 结合各法院受理案件的实际情况, 明确委托调解的案件类型, 具体如下: (1) 当事人双方一起至法院要求解决纠纷的案件; (2) 未经过基层组织调解而直接起诉至法院的婚姻家庭、相邻纠纷等; (3)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纠纷; (4) 现阶段不宜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纠纷; (5) 其他通过委托调解解决效果更佳的案件。如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相邻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简单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及其他小标的的商事案件等。
(二) 受托调解人的选择
委托调解中, 受托调解人是委托调解制度的核心, 他们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也要具备过人的调解能力, 并且委托调解其实是一项与调解者个人经验、能力、知识乃至人格魅力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法院作为委托人, 如何寻找适当的受托调解人员, 是委托调解制度具体操作中的难题。
从委托调解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些法院的情况看, 除委托组织外, 法院聘请的调解员大体上由以下三种类型的人员组成:一是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 二是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调解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 三是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熟悉某一方面的法律和技术问题、有处理纠纷和代理诉讼经验的律师和其他人员。笔者认为, 调解人员宜以较早退居二线的法官和聘请的人民陪审员为主, 退休法官时间充裕, 他们参与委托调解, 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法官多年审判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深厚的法律功底, 使所调解的民事案件处于一个较高的质量水平。同时大量退休法官在具体案件处理中言传身教, 也起到对其他调解员的示范作用。此外也可适当吸收热心于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作为补充。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法院内部可设立专门的“委托调解办公室”, 这样既便于法院对该组织的指导, 又便于当事人利用委托调解, 同时也可以方便快捷地移送案件材料, 节约案件材料在法院与调解组织之间转移所需的时间, 既容易为法院所认同, 又为当事人所欢迎, 更符合民事诉讼中的“两便原则”。建立调解员名册, 扩充调解人员和组织的选择范围, 并由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员, 扩大当事人在委托调解中的自主选择权, 增强当事人在调解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使当事人更愿意选择以委托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三) 细化委托调解程序
建章立制, 促进委托调解程序的规范化, 提高调解效率。概括而言, 可以将委托调解分为庭前委托调解和庭后委托调解两种形式, 具体的委托调解流程如下:
庭前委托调解:法院在送达受理、应诉材料的同时, 征求当事人是否同意委托调解, 如同意, 则由立案法官联系适当的受托调解人对该案件进行委托调解, 由调解员行使调解职责, 委托调解时间宜以15天到20天为妥, 因考虑实践操作, 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大部分以简易程序审理, 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少于15天。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到开庭审理之间一般会有20至30天左右的间歇期, 而这段时间正好给了委托调解制度以足够的时间。并且15天左右的委托调解时间及一般1至3次的委托调解次数对于一个能够调解的案件而言已经足够, 过长的委托调解时间可能会使当事人讼累, 不能做到及时化解纠纷。
庭后委托调解:在案件开庭审理后, 如承办法官认为委托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纠纷, 息诉宁人, 可以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委托调解, 调解时间以10天为限, 且调解时间不应计入审限。
如调解成功, 则以原告撤诉或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的方式结案, 承办法官要对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后才能出具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 则受托调解人在委托调解期届满后将案件交还法院, 由法院尽快审理判决。
委托调解制度作为新生事物, 是法院调解工作方式的创新, 是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力延伸, 对于化解基层矛盾, 推进和谐司法,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法院在建章立制的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 营造委托调解的良好社会氛围, 消除当事人对委托调解制度的疑虑, 增强信任度, 让当事人信赖委托调解这一新的解决纠纷途径, 进而促其能主动选择委托调解, 最大限度地发挥委托调解制度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①参见杨润时主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调解规范化研究课题组编著:《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第46页—第47页。
关键词 任意解除权 违约责任 损害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量的逐年上升,关于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而引发的纠纷最为常见。针对此类纠纷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笔者愿与各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一、什么是委托合同当事人的任意解除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委托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委托他人处理事务,他人同意为其处理事务的协议。在委托合同关系中,委托他人为自己处理事务的人称委托人,接受委托的人称受托人。
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受托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委托人之所以选定某一特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情,是以了解并相信受托人的品行,能力,经验为前提的,受托人之所以接受并愿意为委托人处理事物,也是以了解并相信委托人的信用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双方的信任与自愿,委托合同不可能成立。因此,委托合同只能发生在双方相互信任的特定人之间。没有当事人双方相互的信任和自愿,委托合同关系就不能建立,即使建立了合同关系也难以巩固。
由于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和受托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一方不守信用,失信于另一方,继续履行合同已无必要,因此,法律赋予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即只要一方想终止合同,就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而且不须有任何的理由。
由此可知,任意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不管相对人是否同意,委托合同有无期限,委托事务的处理是否告一段落,委托合同是有偿还是无偿,也不管是否具有一定的理由,双方均得以随时解除合同。
二、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是否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是《合同法》从实际出发,对合同解除的效力所作的比较灵活的规定,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指根据履行部分对债权的影响。如果债权人的利益不是必须通过恢复原状才能得到保护,不一定采用恢复原状。当然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的部分,对债权人根本无意义,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指根据合同标的的属性。根据合同的属性不可能或者不容易恢复原状的,不必恢复原状。就诉讼委托合同而言,合同解除后,如果允许将已办理的委托事务恢复原状,就意味着委托人与第三人发生的法律关系失效,将使第三人的利益失去保障,因此不必恢复原状。
那么,诉讼委托合同解除后还能否请求损害赔偿?我国法律承认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依据本条规定,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因为,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解除不溯及既往,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请求赔偿损害,那么一方当事人在不利于另一方当事人的时期解除合同使另一方当事人受到的损害就无法补救。因此,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解除后,确因一方的过错造成另一方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向受害方赔偿损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应负的赔偿责任。
正因为上述原因,《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对于委托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责任作了规定:“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三、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中预先约定的抛弃任意解除权的条款是否有效
诉讼委托代理合同是委托合同的一种,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约定由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诉讼委托代理事务的协议。在司法实践中,一个诉讼案件从启动到终结往往耗时数年。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了维护合同的稳定性,通常会在合同中作一些特别约定,对合同解除权作出限制,规定任何一方不得无故终止或解除合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抛弃任意解除权的条款是否有效?
笔者认为,既然任意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权利的行使显然不可能构成违约,法律上是不承认解除委托合同有违约责任问题的。即使当事人特别约定合同成立后,一方不得解除合同,但该特约有违于委托的基本性质,也违反法律规定,特约应无效。
四、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后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是什么性质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即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侵害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前提与基础,根据不履行民事义务的表现形式,可以把民事责任分为三类:第一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即违约责任;第二类:侵权的民事责任;第三类: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
既然法律赋予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任意解除权,合同中预先约定的抛弃任意解除权的条款无效,那么当事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并未违约,合同解除后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性质也就不是违约责任。
笔者认为,《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赔偿损失”的责任应为民事责任的第三类——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委托人在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尚未完成前解除了合同,使受托人不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而少获报酬,在可归责于委托人的情况下解除委托合同,显然意味着委托人不履行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义务,委托人应当承担对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受托人造成的报酬减少进行赔偿的民事责任。
五、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后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数额是否应包括受托人的可得利益损失
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解除合同后给受托人造成的损失分为两部分,即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实际损失即受托人因已完成的这部分诉讼委托代理事务而应得的报酬。可得利益损失即因为委托人在诉讼委托代理事务完成前解除合同使受托人不能继续履行义务而少获的报酬。
结合《合同法》第一百四十条及上述《合同法释义》对该条款的解释,笔者认为,对于受托人的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应由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合同法释义》中对《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作出如下解释:委托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时期解除委托合同而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谓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时期,就委托合同而言,是指由于委托人在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尚未完成前解除了合同,使受托人因不能继续履行义务而少获的报酬的情形。委托人除对受托人已履行的部分给付报酬外,对在可归责于委托人的情况下,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受托人造成的报酬减少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托人处理事务不尽注意义务,怠于委托事务的处理,委托人无奈而解除委托合同,虽会给受托人造成一定损失,但因解除合同事由不可归责于委托人或者不能完全归责于委托人,委托人对受托人因合同终止而遭受的损失不予赔偿或者只赔偿其部分损失。
具体到诉讼委托代理合同而言,笔者认为,应针对两种情况分别作不同的处理:
第一种情况,如果委托人解除合同的原因不可归责于其自身,而是受托人或第三人的原因,或是不可抗力,则委托人不应支付受托人对未完成事务部分的报酬。即委托人不须赔偿受托人的可得利益损失。
第二种情况,如果委托人解除合同的原因可归责于其自身,换句话说就是委托人对合同的解除有过错,则基于公平原则以及禁止利益损害原则,委托人应当将未完成事务部分的报酬作为受托人的损失予以赔偿。例如,双方在诉讼委托代理合同中已对报酬支付的时间及比例作出约定,而受托人已经基本履行了诉讼委托代理事务或即将完成诉讼委托代理事务,委托人依约支付所有的报酬为受托人完全可期待的利益,如判决即将生效或者已经确定能够取得执行款项但未真正取得时,而此时委托人为了逃避支付委托人报酬而解除委托合同,显然委托人对合同的解除存在过错。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依据公平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判决委托人赔偿受托人的相应可得利益损失。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
[2]王利明.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江平. 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吴庆宝,赵培元,孟祥刚.委托类合同裁判原理与实务[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个人委托单位委托书】推荐阅读:
个人委托单位付款委托书09-12
单位委托个人授权的委托书07-08
委托个人收款委托书07-16
授权委托书个人委托12-01
公司委托个人委托书汇总07-19
【精】公司委托个人委托书09-08
个人授权个人委托书09-21
个人对个人委托书范本10-05
【热门】个人委托书05-29
个人工资委托书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