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试讲教案(精选8篇)
一、导入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革,而打破战国割据状态,首先一统天下的秦国却没能长治久安,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弱肉强食”自然界这一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打破了。在两千多年前,秦王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孰是孰非,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
二、知识积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少时即以博学能文闻于郡中。河南郡守吴公爱其才,招置门下,后吴为廷尉,荐之于汉文帝。年二十余,后为博士(学术顾问)。因得文帝赏识,一年之中即迁太中大夫。又建议文帝改革制度法令,文帝欲任之为公卿,因遭大臣谗毁,贬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在长沙三年,后召回长安拜为梁王太傅,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后梁王坠马而死,贾谊哭泣岁余,抑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作品有“赋”七篇(存五篇),《新书》五十八篇,明人辑于《贾长沙集》,《过秦论》是代表作。他的“赋”在形式上趋向散体化,句法整齐;他的政论文言辞激切,观察敏锐,分析透彻。
贾谊《过秦论》写在西汉初年,这个时期,因此前的五百年的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来巩固汉朝的统治。他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短时间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以秦为鉴,实行改革。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本文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信息筛选 1.解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四、整体感知 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五、文本解读
(一)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1.教师强调字词: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二)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3.教师提问: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语感;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学习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注意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2.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有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 多媒体 主要学法与教法 讲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
《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二、概括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讲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二)诵读第2段。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三)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的思想。
2. 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 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 品评鉴赏本文艺工作者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沉浸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 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章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 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的具体赏析该文的写作的独到之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投影: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新途径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用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文题:过秦论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言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常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辞赋有《鹏鸟赋》《吊屈原赋》等。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明人辑有《贾长沙集》。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秦末农民起义的动态画面,教师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在作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统一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用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的年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同桌之间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交流看法,逐段翻译课文
七、划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出示投影:
八、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九、布置作业
1. 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2. 完成课文思考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 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过秦论”,即论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中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
学生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小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然而,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朝力量削弱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什么?一个“何也”,终于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域也。”
朗读指出:“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极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易变,攻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学生试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尝试背诵。
2.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前四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出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学生明确:⑴“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议论的是“攻势”,它照应了第1.2段;“以六合为家,肴殳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照应了第3段。
⑵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震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第1段叙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肴殳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第2段叙秦王朝的扩张发展.第3段主体部分突出秦始皇的守政之策,分别从军事(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里)上的扩张之策、文化(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上的愚民政策、经济(隳名城……以弱天下之民)上的弱民政策及政治(践华为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上的防民政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
⑶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1段);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第2段);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第3段);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第4段)。
“攻”是以雍州之的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为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教师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护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应选概括叙述的句子。同样的道理,“亡”指秦的的灭亡,第4段从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而迁徙之徒)、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结果等五个方面铺叙陈涉起义,概述的句子应为最后一句。
朗读指导:第1段以中速读,第2段在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中,语势上扬且由强到弱,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以六国不堪一击突出秦轻而易举,大获全胜。第3段第一层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第二层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第4段“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到“之富”)后扬(“蹑足”到段末),读出对比的情调。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教师示范朗读3.4段,学生循声低声和。
学生反复朗读3.4.5段,尝试背诵。
3.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明确:相关语句有:(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4)士不敢弯弓而报德;(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提问: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明确:①贾谊生活在汉文帝年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地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覆辙。②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设置鉴赏点,对文章作进一步的品评鉴赏,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鉴赏课文
课堂问答设计如下:
1、衰的佳作,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叙事,又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做出论断的?
学生分析、讨论。
明确:概括地说,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具体地说,本文善于叙事具备两大特点:其一是作者对秦由盛而衰、从攻到守、由兴到亡的叙述运用了“线”“点”结合法。所谓“线”,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条纵线,即从秦孝公至秦始皇七代君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勾勒出了整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轮廓;所谓“点”,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作者用浓墨重彩加以铺陈发挥。这样脉络清析,要点突出贡献。其二是作者善于概括事实,善于从总的、大的方面把握事实。在写到秦的“守”势时,突出写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简明。在写陈涉时,突出写了他出身贫贱、才能拙劣、地位低下、起义军势单力薄等几个方面,这不仅与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反衬了秦朝灭亡之易,可谓一箭双雕。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本文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篇文字。”这个评语是非常精辟的。
2.提问: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毫不给人以堆砌呆板之感。若干对偶组成一组排比,辗转成文,一气呵成,恰似长江大河,激起层层波澜;排比句之间,恰当运用虚词关联,犹如珠滚水溅,既闪耀着光彩,又气势贯注,雄浑有力。
总体看,这种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吞并”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学生诵读相关文句,感受其语言特色。
3.提问:上面所谈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明确:文章写惠文、武、昭襄的武功,不仅用“南取”“西举”“东割”“北收”予以渲染,而且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予以夸张。不这样,就不能显示秦跬一足而震慑的威势。写诸侯会盟而弱秦,先列战国四公子,倍加称颂;再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竟一气写出24个人名,后又列数9个诸侯国名,大有百万雄师压城欲摧之势。总之,贾谊用辞赋的表现手法来写这篇政论文,是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的。
教师总结:《过秦论》这篇华章之所以能蜚声文坛,受到历代学者文人的钦敬,绝非偶然,至今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以上这三点,供大家品味文章的佳美之处,进而提高大家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多媒体逐条显示):
⑴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一样 像席子一样等
2.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等
3.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等
4.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含有动作趋势 在国内、向南
5.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表动作 招致
6.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含有动作趋势 用破瓮作、作草绳系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5、6、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于动词。
⑵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2.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3.约纵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4.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5.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第1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如2、3、6句;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如4、5句。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⑶形容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2.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3.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1、2、3句。
2.请分别说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征。
多媒体显示:⑴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⑶陈利兵而谁何。
⑷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掌握文中重要的虚词“之”“而”“也”
多媒体逐题显示:
⑴对下列各句中“之”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⑥聚之咸阳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④东割膏腴之地
⑤收天下之兵。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⑦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⑧有田忌之伦制其兵。
⑵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⑶下面句中哪一句的“也”字用法与其他各句不同()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B.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三名学生回答。
明确:⑴C(①③④⑤“之”为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②⑥“之”为代词,分别指代秦孝公、天下之兵;⑦⑧为指示代词,“这一类的”)
⑵AC(A、C两项中“而”都是连词,表转折;B、E两项中“而”表修饰;D项中“而”表结果的连词)
⑶C(C项中“也”为表疑问的语气词,译为“呢”;A、B、D三项中的“也”表陈述)
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归纳一词多义
学生逐一回答。
明确:
四、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华无人能比。学习这篇文章,在感受其爱国之情的同时,也使我们得到美的熏陶,在结构美、语言美、手法美的鉴赏中,我们会获得不少的教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铁皮鼓: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学生:可是跟你没关系呀?!(一部分坏笑)祝老师节日快乐!
铁皮鼓:祝所有女同学节日快乐!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男同学可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啊!
(有几个女生已经伸手去捶身边的男生了,气氛非常活跃)铁皮鼓:(示意安静)我们上一节课讲到《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也就是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说过,这句话怎样讲最好?
学生:不施行仁义,没有看到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铁皮鼓:对呀,不要理解成因果关系。我还讲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家把历史教材要与真正的历史区别开来,我们看到的历史教材并不就是历史本身,而是对历史的一种叙述,里面包含着一种视角,一种理解。(有些学生茫然)真实的历史是混乱而丰富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大到秦统一六国,小到刘邦放了一个屁„„(学生轰笑)笑什么啊,假如刘邦放了一个屁,但是这个屁如果没有引起严重的后果,比如吹翻了阿房宫,那一般的历史书就不会记载。为什么?跟我们记日记一样,历史学家也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录,你选择哪些不选择哪些,实际上就构成了不同的历史。当然,还包括你对历史的理解,基本的态度,比如对于抗日战争,日本的历史教材就不同于大陆的历史教材,是不是? 学生:是。
铁皮鼓:所以每个人看历史,总是从当下的现实情境出发的,而古人写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总结秦亡的教训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意义。而贾谊为什么要写《过秦论》呢? 学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
铁皮鼓:对呀!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盛世―― 学生:文景之治!
铁皮鼓:对。在经过秦乱之后,社会终于慢慢地恢复了生机,但是也不是桃源。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依然很突出,百姓卖地卖子的现象依然存在,统治阶层奢侈淫逸之风也开始滋长,贾谊看到了这些,所以提醒要注意秦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总结秦亡的教训,也不是从贾谊开始的。汉初曾随高祖平定天下的陆贾就曾经多次劝说刘邦读《诗》、《书》板书)――要加上书名号,但是刘邦怎么说:“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就是说你们老大凭枪杆子――应该说刀杆子――夺得天下,哪里用得上看那些玩意儿?陆贾就说了,你马上得天下,难道能马上治天下吗?就是说夺天下使用武力,难道治天下也用武力?刘邦最后还是听了他的意见,陆贾就写了《新语》,把教训全写在里面供帝王阅读。但是写得最好的,却是贾谊,所以,这篇千古雄文的写作目的就可以概括为通过总结秦亡的教训,提醒统治者施行仁政。好了,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来写一篇《过秦论》――只是假如,不是真写――你们会怎样写?能不能简单思考一下,给个提纲?想一想我们平时的议论文训练?
(学生思考,有小声议论,一两分钟后)
铁皮鼓:有没有同学能够简要地描述一下自己的作文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没有人举手,有同学小声地说)
铁皮鼓:大家想一想,如果写比较标准的议论文,一开始要怎么样? 学生:提出论点。铁皮鼓:对呀!我给大家即兴创作一篇。第一段,按应试作文的标准写法,应该先提出论点:治理国家必须施行仁政。而且应该在五十字以内,最多不超过一百字里提出来。然后第一段怎么写?应该是举秦亡的教训了,在运用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材为话题服务,紧扣仁政,而且思维要有条理性。比如以《过秦论》为材料,那么课文哪一部分能够提供秦不行仁政的比较充足的材料? 学生:“及至始皇”那一段。
铁皮鼓:对,关键是要条理化。我会从四个方面来谈,一是怎样对待百姓,二是怎样对待知识分子,三是怎样对待英雄豪杰,四是怎么对待自己。对待百姓有两种方式,一是愚民,“以愚黔首”嘛。二是弱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不是不让你拥有武器,既要让你大脑简单,还要让你四肢不发达,手里没家伙。对待知识分子则是――
学生:焚书坑儒。
铁皮鼓:是的。对待英雄豪杰呢? 学生:“杀豪杰”。
铁皮鼓:对待他们自己,一方面是暴虐,一方面是腐败。这些材料理顺以后尽可能用排比句式来铺陈。这样写完了没有?我说过,写议论文要防止三段论,举几个例子就算完了,缺少分析,这是大忌。如果我写,接下来还有一段,说秦国采取这样的政策,是因为没有分清攻守之别,统治思想有问题,守天下依然强调法制,不施行仁政,结果导致了灭亡。好,我的文章做完了,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同样写《过秦论》,我的写法与贾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
余家承:我觉得老师更多地写秦的灭亡,而贾谊更多的写秦的兴盛,最后才点到灭亡。铁皮鼓:说的好!那么,明明要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为什么要大量地写秦的兴盛? 余家承:我想可能是为了跟后面形成落差吧。
铁皮鼓:对,就是形成了对比,你看秦国以前好强大啊,突然就灰飞烟灭了,一下子就引起人的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另外,你看我的写法与贾谊的写法还有什么突出的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记叙、议论、描写等手法的使用上? 余家承:老师主要是议论,贾谊主要是记叙。铁皮鼓:他按什么顺序记叙? 余家承:从兴到亡。
铁皮鼓:是的,他有一个时间线索,大家看,从秦孝公写起,第二段开头就是“孝公既没”,第三段开始是“及至始皇”,第四段又成了“始皇既没”,时间线索很清楚。这简直是在写记叙文呀!哪一段算是议论? 学生:最后一段。
铁皮鼓:是啊,这样的写法很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训练。我经常讲,有的同学在议论文里夹入大量的叙述,结果导致文体不清,四不象,但贾谊居然这样写!为什么啊?(无人应答)我们曾经讲过,议论文里也经常需要记叙,需要讲故事,但是议论文中的记叙必须服务于观点,这才是重要的,而这篇文章记叙上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为最后一段的说理服务,所以也可以说是用记叙来说理。刚才余家承同学已经说了,前面写秦兴,后面写秦亡,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引起读者的震动。(板书:秦兴,秦亡)那么除了这个对比,课文中还有哪些比较? 罗涵钰:还有秦与六国和陈涉的对比„„
铁皮鼓:哦,到底是哪个与哪个比?你这里面好像包含着比较复杂的对比。
罗涵钰:是这样的,在课文最后一段,有六国与陈涉的对比,六国显得很强大,而陈涉很弱小。
铁皮鼓:这个对比的目的何在?
罗涵钰:突出秦不守仁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很轻易地被弱小的陈涉给灭了。铁皮鼓:说得很好。(板书:六国,陈涉)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邹凤娇:还有秦孝公与秦始皇的对比。铁皮鼓:秦孝公与秦始皇?他们有什么对比?能详细地说一说吗?
邹凤娇:秦孝公一开始施行仁政,结果秦逐渐强大起来,而秦始皇则施行暴政,结果导致了秦的灭亡。
铁皮鼓:哦,这个倒是我第一次听见有人提出来。不过挺有道理的啊,秦孝公“务耕织”,对内实行仁政,结果促使秦强大起来,与后文秦始皇的国内政策确实形成了对照。(板书:秦孝公,秦始皇)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人表示反对)还有没有其他的对比?(学生沉默,无人作答)
铁皮鼓:大家看第二自然段,主要交待什么? 学生:六国的强大与秦制服六国。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三
《过秦论》
一、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
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
二、古今异义 1.国家
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2.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⑤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
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⑦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既、已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4.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快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⑥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利润
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胜利 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有利于 5.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④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给予,赠送 6.度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尺码、尺度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规章、制度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①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② 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③ 聚之(于)咸阳(省介词)④ 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学生课堂演讲训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谈谈感受,受到什么启发,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评使口语表达训练落到实处,这是本节课第一个教学环节。分析文章思路是教学课文的第一个内容,通过学生读课文,思考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概括思路。全文思路如下:1:秦创业(雄心勃勃)2:秦强盛(所向披靡)3:秦统一(势如破竹)4:秦灭亡(一败涂地)5:秦教训(不施仁政)。结合思路对全文总结,分析以叙述推论点的特点。《过秦论》的语言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只有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研究语言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归纳,归结本文语言特点如下:1善于用叙述推出观点。2多用排比和对偶。3极力渲染夸张。对于这样精彩的语言,不能不背诵。所以,背诵课文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堂练习检查当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强调理解课文。
本节课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主体性发挥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作到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但是,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后,发现一些问题还不尽人意:
1、整体效果不错但个别问题明显。有的学生上课还停留在听、记、背的学习状态,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处于被动局面。
2、学生课堂演讲训练基本上达到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同时,其他同学的中肯的点评,也使演讲的学生获得很大的收益。学生参与演讲活动比较积极。不足之处是演讲时间略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按计划完成。
3、分析课文思路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思考问题比较主动。讨论问题达到了自主解决,自主创新。体现出来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还要加强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要作到合作互助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秦孝公占据着险固的崤山、函谷关,拥有雍州的土地,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伺机夺取周王朝的政权,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
怀有象席子那样卷起天下,象用布包一样占有九州,象用口袋装一样统一四海,吞并全国的雄心,正当这个时候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顺连)
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的策略,
斗(使动)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修饰)取西河之外。
来使诸侯各国互相争斗。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秦孝公已经死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原有的基业,沿袭先人留下的策略,向南攻取了汉中,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向西占领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重要的城邑。各诸侯国惊恐害怕,以开会结盟来谋划。
弱(使……削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通“纵”)缔交,
使秦国的力量削弱的方法,不吝惜珍贵的器物珠宝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贤士,订立合纵策略缔结盟约,
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
互相结合为一个整体。正当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主,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通“纵”)离(使……离散)衡,
都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宽厚仁慈又爱护他人,尊敬贤才又器重谋士,他们相约以合纵,击破秦国连横的策略。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
(他们还)同时拥有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力量。在这时,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
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
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外交家)
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递进)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
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而进攻秦国。秦国人打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
逡巡而(修饰)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
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以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的.耗费,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在这种情况下,合纵解散盟约破裂,
争割地而(顺)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来制服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倒下的尸体上百万,
流血漂(使动)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凭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割土地。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入秦朝拜。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统治国家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伟业,挥动长鞭来驾驭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使诸侯国灭亡,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顺)鞭笞天下,威振(通“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
登上皇位从而统治全中国,用刑具来奴役天下百姓,威势震慑四海。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
以(之)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把它命名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捆着脖子,交给秦国的小吏处置。(始皇)就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顺)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修)牧马,
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胡兵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在这种情形下,秦始皇废除先王的治世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以此来使百姓愚昧;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以弱(使动)天下
毁坏名城,杀害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老
(名城:六国旧都,一面被收复国之人睹物思人。豪杰:六国的有识之士。)
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百姓的力量。然后踏着华山,把它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墙,面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
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
把它作为坚固的屏障。又派优秀的将领,拿着强劲有力的弓弩,守卫险要的地方;忠臣精兵携带锐利的兵器,
而(顺)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里自认为关中的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秦始皇死后,余威还震慑到边远的地方。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着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
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一个被征发的农夫;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的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
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置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不堪的士兵,带领几百人,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掉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举着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象云那样聚集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和着,赢粮而(修)[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使动)秦族矣。
担负着粮食,如影随形般那样紧紧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和他一起使秦王朝灭亡了。
且夫(发语词)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至于那)秦王朝的势力,并没有缩小变弱啊。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i棘矜,
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
[非尊于:没有比……尊贵;于,在形容词后表比较。锄i棘矜(qín):指武器简陋。]
非(xiān)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士兵,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
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e大,
也不如从前九国的谋士。但是成功和失败却发生了不同变化,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假使拿崤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度长e大:同义复词,比较大小。)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
较量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国凭借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帝王的权势,统治八州,
朝(使动)同列,百有(通“又”)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使同等的国家来朝拜秦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宫殿,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被动)天下笑者,何也?
(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自己(指秦二世)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什么原因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不一样了啊。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2、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3、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f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
⑴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的正确理解。特别是:亡、制、兵、策。
⑶掌握以下词类活用的词:席、囊、弱等。
【写作背景】
【过秦论试讲教案】推荐阅读:
过秦论一课时教案07-16
《过秦论》阅读答案12-13
过秦论获奖教学设计09-26
贾谊《过秦论》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07-21
蜀道难试讲教案06-06
试讲教案模板范文11-14
高一数学试讲教案12-23
高中英语阅读试讲教案10-13
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全英10-10
记念刘和珍君试讲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