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共13篇)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1

摘要: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当今的英语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英语课堂变得丰富生动。

关键词:提高 英语 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今天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像往日一样,只是为了应付一张试卷的“哑巴英语”。我校学生普遍来自郊区,英语基础较差。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就是在机械背单词,背句子,枯燥乏味的做题,毫无兴趣而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学习就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首先,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按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师也只有俯下身去,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追求与探索,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没有亲切感,缺乏感情,那么学生的接受效果就会降低。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努力找出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主体方法,让学生在融洽的、有利于交往的情境中学习。

在我校,我通过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耐心交流与沟通了解到,学生的厌学情绪主要出自卑。学生若在初中三年时间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面的拓展,单词量的增多,更感到力不从心,不少学生就此放弃英语学习。作为一所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深感我的教学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信心就成为提高学习兴趣和耐力的根本。

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要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鼓励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老师积极、恰当地引导能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坚定信心和鼓舞激励,由此发挥学习潜力。专家指出,选择有意义的、积极的、正面的语言,能激励人健康、进步、向上、成功、成才。常对学生讲“trust yourself ”、“try you best”、“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 ”、“you are the best one”等等激励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他们在课堂上偶尔机灵正确的回答,给予赞赏的“wonderful”;作业批改把冰冷的分数改为 “good”,“excellent”甚至“perfect”,这样我们的学生会由学习进步而产生愉悦和成就感。实践证明,不少原本只会嘟哝着:“老师,英语我们真的什么都不会,也不想学”的学生,建立了学习自信心后,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由被动的接受改为主动学习了。

第二,要把课堂教学丰富生动起来。

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我们要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把枯燥的语言知识传输教学创新为生动有趣的语言欣赏与交流。我在教学中会采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1、我们很多课文是讲人物的,其实单纯的就课文学习学生是很不感兴趣的,我们可以通过课文里有意思的事或和文章中人物有关系的有意思的事情来导入课文。如在讲必修四“Women of Achievement”这一单元的阅读课,讲了Jane Goodall保护黑猩猩的伟大事迹,其实学生对于黑猩猩并不是很不了解,他们只认为就是一群比较野蛮的动物,然而我在备课时看了简.古德尔研究黑猩猩的视频,了解了原来猩猩也是很可爱的。而后,我把视频剪辑让同学们观看,让他们通过视频了解Jane Goodall和黑猩猩的生活,他们非常感兴趣。这是一个英文的视频,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听力。这样使得学生很快投入到课文内容中去了。

2、学习语言,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我们课文中也有涉及风俗人情的。比如必修三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我们可以通过课文引申出更多重要和有趣的西方的节日与文化,让大家了解学习。

3、我们的课堂要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英语多媒体教学法的过程是以视听方式进行的。根据心理学实验,人们获得外界事物的信息约80%---90%是通过眼睛输入,看过的东西比听过的东西更让人信服,且记得牢靠,如果既有视觉输入,又有听觉输入,则接受效果会更好。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电脑动画将单词的含义与单词的空间结构表象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单词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4、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最初学生反映有好些听不懂,要求全讲中文,但听老师解释英语语境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感知英语,把学生放在一个英语环境里,用英语的语音语调还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设法创设英语情景和气氛,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用英语表达思维感情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无意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兴趣也由然而生。此后进行情景对话和故事演绎。笔者曾将一个班分成四组,分别以:1.There was an old woman ……2.There was a deep forest ……3.There was a big castle……4.There was a large desert……为开头让同学们一人一句,一人接一人地演绎故事的发展,每位同学都兴奋地期待着自己发言的那一刻,全神贯注,大胆发言,踊跃讨论,课堂反映非常热烈。

第三,业余生活中的英语学习很重要。

1﹑学习英文歌曲,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设和谐愉快的环境,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意识。

比如课余时,教授学生学唱Country music,使学生充分享受优美乡村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对培养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意识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曾有个学生,以前从来不记单词,但为了方便从网上听英文歌曲,也开始背诵单词了。2﹑关注并收集英语广告。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2

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感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受学校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 历史学科长期处于功能淡化的被动境地。如何推进历史学科课程改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凸现其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作用, 已成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积极交往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现代的中学生有思想, 有自己观察问题的方式,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尊重他们的想法、观点,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如在讲《为民族独立而战》一课时, 让学生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讨论如何评价华盛顿。虽然有的学生的分析没有谈到关键点上或很片面, 但笔者仍对学生给予鼓励, 从而缩短了师生的距离, 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实践表明, 教师多与学生沟通, 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兴趣爱好,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 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学科是十分重要的。

二、精心巧妙设疑布阵, 激发学生兴趣

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学生的求知规律也是遵循“无疑—有疑—无疑”这一原则的。教材有些内容文字简洁、科学性强, 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因而,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新奇、惊讶、新颖之感, 以引起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如在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笔者首先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 (儿童电动玩具坦克) , 并发出模拟、仿真的枪炮声,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提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风趣、幽默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但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失去了趣味性, 学生肯定不愿意听。学生喜欢有幽默感、说话风趣的教师, 幽默的教师能给每一堂课带来欢乐, 通过有趣又意味深长的话达到教学的目的。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开朗豁达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作为一个历史教师, 不仅要通晓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和典故, 更要有历史教师特有的幽默感。但这种方法不能全程使用, 因为不恰当的使用容易使历史课失去它原有的理性与严肃性。

四、分层教学, 给学生以成就感

研究表明:初中生自尊心强, 但他们心理还不成熟, 学习中可能因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失去信心, 连续的失败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过于深奥, 学生难于接受, 必然造成紧张的气氛, 以致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教学内容要分量适度、深浅适当。除了规定总的教学目标以外, 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规定不同的近期目标, 当这个目标达到后, 再提出一个新的目标。当然, 这些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 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追求之中, 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习充满信心,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五、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根据学校的情况和条件,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实地考察、撰写历史小论文、观看历史剧等活动。如: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等一些历史小读物, 并且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后感, 然后贴在教室后面让学生共享, 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以趣激学, 效果会更好。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影视片段, 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拓宽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 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历史氛围。比如, 笔者在设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 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 把这些历史人物鲜活地表现出来, 并把统治者的统治措施等穿插起来, 让学生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 从而也明白了中国战败的原因, 很自然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篇3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愿学习或不愿学习某一学科,关键是学生对学习或学科不感兴趣。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实行情感教学的关键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做到“爱生如子”。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自己的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个体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循循善诱,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尽量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我经常给学生讲“黄沙永远掩盖不了珍珠的光芒,你总有一天会大放异彩”。总之,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可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学习当作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需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注重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所进行的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培养为自己而学的心态,回报父母和社会的意识,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我要学习的信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成人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教学活动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目标层次化,使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能跟得上,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主、愉悦的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不好,常常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不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以充沛的精力、生动的语言、深切的情感、亲切的教态讲课也时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教学效应。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4

学科类别:英语

姓名:官佩佩

单位:崂山区凤凰台小学

电话87858233

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样事物感兴趣,才能激发他学习的欲望跟热情。学习英语也同样如此。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节课的引入,都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必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浅显的做法

一 把英语付诸于实践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课本中的设计很多事事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比如问路,看病,买东西,早上吃饭,中午上课。这些精彩的场景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变成实际中的生活场景。比如说在五年级下册中的Unit1中就是询问一个人的作息时间。我们通过学习When do you..?这个句型就可以来询问别人的作息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个句型,我让学生回家询问家长的作息时间,然后课堂上让学生来扮作家长做展示。这样学生表演的不亦乐乎,也把本单元的重点句型给记住了。

二 激发兴趣从头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以后的英语学习之路也会走的非常的顺畅。我们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所以在教授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会在激发兴趣方面格外的注重。在平时的备课中也也格外的注意。准备很多的学生喜欢的stickers,如果是讲动物我就会准备animals stickers,讲水果会准备fruit stickers。每节课后都会给他们听一些English songs,有时间还会叫他们来唱。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来讲授课程。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的Unit4(B)let’s learn 的时候我以小灰灰丢失为由,让灰太狼去大森林李去寻找灰灰。灰太狼就要通过用地图来了解大森林的地形,引出了map,有了地图灰太狼就知道如何去营救小灰灰。要营救灰灰就要通过很多关卡,第一关卡,判断两幅图的不同,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第一幅图有汽车第二幅图有船引出了car和boat.第二关卡是姚明喜欢的运动当然是篮球了,引出了ball.最后的关卡就是判断真假灰灰,原来真灰灰头上戴着帽子。这样引出了cap.整堂课一根主线,学生紧紧的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走,在紧张的营救气氛中把小灰灰救了除了又学会了很多的单词。学生的英语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以后每次上英语课之前学生都会提前预习,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这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之路做了很大的铺垫。

三 英语备课要充分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的Unit3(A)Let’s learn 中,有四个单词 thin,fat,short,tall这四个单词我本来就放在文本中讲,但看到下面有一个Let’s do我想不如把Let’s do 中的内容放到讲单词的时候。每次讲完一个单词就做一个Let’s do 结果我上课就这样干了,没想到学生在学单词的时候兴致很高,尤其是在做Be fat befat,Be fat fat fat.Be thin,Be thin,Be thin,Be thin thin thin.Be tall Betall Be tall tall tall,Be short Be short.Be short short short.学生每次学完一个单词都喜欢跟着老师做这个动作,而且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这样这个单词就在愉快的运动中完成了。学生的记忆过程又不是非常的枯燥。学生当然很乐于接受。所以在以后上课之前我都要精心的备课,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课上起来就不是非常的枯燥了。

四 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展开

在学习Unit two Let’s learn 中。我找了学生熟悉的一家人来教授出示刘星的一家人的图片。Liu xing’s father.Liu xing’s mother.man woman.Liu xing’s sister Liuxing’s brother.Liuxing’s grandma,Liuxing’s grandpa.通过刘星一家人把第二单元的两个课时的Let’s learn 进行了整合。学生学非常的带劲,又不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在第二单元有一个重要的句子就是Who’s that woman/man/girl/boy?就可以用卡通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的卡通人物。这样学生上课踊跃举手,发言很积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 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和评价语言

说到体态语言,作为英语老师我们的课堂要求丰富多彩。老师的体态语言也要非常的夸张。比如在学习动物的时候我们就要在课堂上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他们的动作。老师就要在学生面前表演非常夸张的动作。这样学生才易于参加。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也要丰富多彩。不能一味的光说:“good,very good”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感觉的话语。在三年级的一次单词的教学中有个学生把thin 给读错了,我脱口而出”NO”这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了一个极大的伤害。课后我做了反思。应该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话语比如说:“Can you have a try again?” 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我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学生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的微笑。可见老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评价语可能会影响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如果你挫伤了他的英语积极性可能他这一生都不会对英语产生兴趣,反过来如果你鼓励他他可能以后的英语学习会就此改变。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5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鼓舞学生认真而愉快地学习。语文和各学科相比在现实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有着较为特殊现实的意义。不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其它各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因此,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兴趣提高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孔老先生至理名言。这句话对我们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很适用。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今天有人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美国心理学家BLOOM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语文和各学科相比在现实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

1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二、应付老师,平衡自己。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

三、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初中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中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结合几年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一、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以前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我曾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材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想:作为教师,真正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在于课堂上他们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留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和竞争意识。语文课本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入泪下的戏剧文学,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布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箱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而忽视学,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因而强调自主学习。在教与学、在学与学的关系上,应试背景下的竞争机制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隔阂,不仅带来了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而强调合作学习。在接受与探究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无暇顾及学生的发现和探究,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而强调探究性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每一个学生都或强或弱地好胜心理,心底里总不甘落后于人;很多人都喜欢跟着潮流走,快乐地融入团队共奏的主旋律。当学生们已走近阅读,参差不齐地喜欢阅读时,教师应该再次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一个个与阅读相关的大舞台。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好书推荐”的演讲,让学生初涉鉴赏性阅读形式,充分秀出自己的好学与博学,一堂交际课下来,几石击水,阅读的浪声即时可闻。丰富而多彩的语文活动还如有课前三分钟演讲,诗歌朗诵比赛,时文名段品评,讲故事,语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讲述、竞赛、品评、交流等活动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进而纳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语文学习,兴趣为先。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创吉中学语文兴趣教学经验谈,语文教学通讯,1989(7)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篇6

几节课上下来,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是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是不敢?不会?还是不愿?带着这个问题,我询问了几个学生,和请教了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林老师。他们给出的答案令我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所在。

•初中阶段的学生课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初中时减弱,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只要我会,举不举手都是一样的。或是存在侥幸和懒惰心理,觉得反正我不回答,也会有其他同学回答。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问题出在了我对问题的设置上,太简单的问题,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不愿或不屑举手回答,较难的问题又不知如何回答,或是生怕自己回答错了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

针对以上两点,我有几种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

•渲染气氛,引发兴趣。课上,自己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的英语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要善于使用微笑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发言,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沟通情感,培养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关系到对这个科目的喜爱和投入。所以自己要在情感上多付出,对学生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真切的感到老师是真心的要帮助他。他们才会大胆的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灵活,保持兴趣。这里面,我主要指对课文的处理和问题的设置,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少设置过易和过难的问题,多提开放性和发散性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积极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7

一、以乐引趣, 抑制疲劳

这是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学习。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则不注意这一点, 只管赶进度、讲授知识内容, 课堂平铺直叙, 语言缺乏生动和谐;有的教师上课时则对学生要求甚严, 造成课堂气氛紧张, 学生不敢发言;有的教师过于放任自流, 学生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造成课堂纪律松散现象, 当学生失去自控时, 教师只好不管。以上种种, 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谨慎重视, 不可轻视, 必须注意及时改进教法, 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备课时必须备好这一环, 特别注意课堂中段时间 (上课15分钟以后) 学生容易疲劳, 情绪不稳定, 教师应做好调控角色, 注意动静结合, 紧张活泼结合。即尽快从感观、知觉、表象等去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必要时可以介绍有关数学知识的发现的历史故事,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或做适量的课堂练习等, 尽量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二、以惑引趣, 解决疑难

三、精心设疑, 诱导兴趣

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恰当的质疑问题, 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 诱导学习兴趣,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精心创设求知环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 诱导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产生于求知的情境, 因此, 在教学之前, 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问题。如在讲解“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时, 先进行分解因式的练习: (1) x2-3x+2 (2) x2+5x+6 (3) x2+ (a+b) x+ab (4) 4x2+8x-1。由于学习了十字相乘法, 所以 (1) 、 (2) 、 (3) 轻易地解出。而 (4) 总是解不出来, 这样我就及时告诉学生, 要想把 (4) 解答出来, 我们就要认真一个新知识, 也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这样不但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 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激发起他们去探索的热情。

2. 注意运用“观察”“联想”,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巧妙的联想是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结合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联想、选择、综合的能力。对几何图形, 要求学生从观察已知条件中产生一系列的联想, 并从联想结果中得出由条件推出的结论, 再从多个结论中选择有用的部分, 这样循环反复就会找出一条由条件到结论的通道, 然后加以综合理解使问题得到解决。通过这样训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善于发现, 激发兴趣

美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 如果说数学也有美, 学生也许会感到惊讶。的确, 数学也存在着美。比如, 在设计工艺品或和日用品的宽和长时, 常设计成宽与长的比近似为0.618, 这易引起美感;在拍照时, 常把主要景物摄在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处, 会显得更加协调、悦目, 舞台报幕员总是站在近于舞台的黄金分割处, 这样音响效果比较好, 而且显得自然大方, 讲到这些, 学生会认为数学不再那么枯燥, 认为自然界还有那么多美妙的事情。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以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都:难找到工作的今天,我们就要从现在起除了掌握在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能够继续学习的本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知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换句话说,教学主要不是把现象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终身。我:在专业课教学中一直给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上课要紧跟老师思路,主要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对于容易理解、不是重点的章节,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讲练”结合的方法。即: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课下预习全节内容,上课时把本节内容分成六部分。每个小组一部分,组长领着再学习一遍,找到重、难点内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讲解本小组学到的内容,学生学习自己任务的同时,还要找出其他小组的问题,以便在其他同学讲解完后进行提问。(提问主要根据重、难点进行发问)。学生自学时,我就在每个小组间进行巡回指导。学生讲解完毕,对讲的好的学生,我及时给予表扬,并将课文内容总体讲解。

2.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我常采用“提问法”。首先,我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讲解中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然后对自己的理解内容通过提问的方法,促使学生加强记忆,并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

此外,对于没有习题册的课程,学生经常感到学习内容无从复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在每章结束后,六个小组每组出一套小测验题,利用辅导时间进行组间交叉测验。交叉测验时,每个小组围坐一起进行讨论,由一名学生执笔写出正确答案。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目前的学生都是小学生,平时贪玩、任性,文化素质不怎么高。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始终抱着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和他们相处,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信任的氛围。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我教的班级有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因所处环境的影响,在性格方面,多数表现为内向、不善于表达,课堂上不爱回答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在教他们之前我已有所了解。所以,从一开始,我就鼓励学生要勇于发言“不要怕说错”。在课前提问时,一改以往指明提问的方式,而变为将问题提出后,指定一排学生回答。哪一位学生会哪一道题即可站起来回答。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到学期结束时,我发现本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很大改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三、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由于很多学生的情况不同,文化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别,成绩相差有一定的距离,有的90多分,有的不及格。在讲课时,一旦教学不当就可能造成学习好的感觉哆嗦,学习差的却仍然听不懂的两难局面。那么,我就采用对成绩相对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行之有效的教法。比如,我在教学中一步步细致的讲解后,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而当我观察有一小部分同学面部表情时,就发现他们没真的听懂,怎么办?再讲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同学烦。我就请不懂的同学举手,指定就近的好的学生帮助他们再学一遍。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同学都听得懂,学习效率也就好了。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9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其性质决定了大部分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轻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就趣味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谈谈几点看法。

一、第一节课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好第一节课是很重要的,因此应在第一节课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了解生物学,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所以给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简史、最新成就、远大的发展前景,以及人类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既使学生对该学科有个大体了解,对其绚丽多彩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又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联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利用生物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和生产实际,不但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紧迫感,从另一角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渴望了解生物学、认识生物学。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学实验已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教育功能,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初中生有好奇、好动、探索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可动手、动脑,可从中获得满足感,可把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观察,多让学生动手,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比如在讲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提前一周先布置给学生课余时间观察与饲养,课前老师带着部分学生一起在校园找蚯蚓,学生很有学习的兴趣,实验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良好。

三、广泛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袋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关注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由学生和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是专心致志,全力投入;情绪低落,是窃窃私语,是我行我素„„作为教师不仅授课,还要关注四周,切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据学生的课堂状况,适时调整情感运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视、听、思、说、议、写,使学生能愉快地投入,达到师生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这样学生才有兴趣、主动的去听课。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始终想到学生这一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愿意自己动手、动脑解决知识难点,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中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10

花溪区麦坪中学

杨从丽

初中英语教学,是提高我国整体外语教育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现状

对处于落后地区的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当前的英语学习是强迫性的。如果英语不是中考统考科目,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学英语。即使现在正在学习英语的一部分学生,也是被动而无奈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差。这一学习现状对新课改无疑是极大的障碍。

二、农村中学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目前,在西部农村初中,由于缺乏优秀的英语课改骨干教师和缺少音像设备和音像资料,课堂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的课堂依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较差,有些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过好语音关,不考虑音、形、义以及语境的联系,单词、短语和句子全靠死记硬背,学习上自然很吃力。也有些学生不善于归纳总结,没有将新旧知识联系的习惯,学习亦步亦趋,不讲究学习策略。还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心,胆小不敢开口,害怕犯错后老师批评或和同学们取笑。学生成绩差,自信心受挫 学生对自己是否有学习能力的评价是考试成绩,初二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坎,如果连续几次测试不如初一,学生体会不到成就感,自信心受挫,学习兴趣下降,学生的成绩跟着更差,自信心更受打击,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学习兴趣就在这个循环中消失殆尽。英语学习环境差,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无法与城市学生比:首先是缺乏语言学习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环境,无从谈英语口语练习。另外,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辅助条件也跟不上,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复读机、磁带和英语学习碟片,他们只能依靠朝读课或课堂上老师有限的几次录音机播音来模仿学习。师生关系不够和谐,在农村学校,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威信,将威信等同于威严,因此习惯于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要求和管理学生,而多数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不得不服从,但他们是口服心不服,因而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

三、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措施

为配合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我认为,除了适当地强化基础知识,保证学生们具有扎实的基础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情。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要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懂得学习科学的道理,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与向心力,以此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如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呆板,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教他们怎样有效地记忆单词;怎样加强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效率;怎样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如何预习、复习、做作业;如何发现难点;如何听讲、做笔记等等,并请成绩优秀的学生介绍经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科学,更为有效。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习现状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中职学校的发展还没有进入被普遍认可的阶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读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只有无路可走时家长才会百般不情愿把孩子送去职业学校上学,这样一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就很差。笔者班里的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最基本的单词都不会读,甚至有的学生连26个字母都记不全,词汇量极少。另外,进入职业学校后,学生对文化课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他们觉得学好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高中前就没有好好学英语,日积月累,到现在已经根本听不懂英语课,因此就在课堂上睡觉、开小差、看小说等。而英语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就业联系不大,且有时讲得过难,过于强调语法、词组等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不合理。结果就是:教师教得心力交瘁,学生学得毫无滋味。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重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怎样才能重新燃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的呢?笔者将从下面几方面进行阐述。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应牢骚满腹,而应该耐心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积极钻研合适的教学方法,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基本听得懂、说得出、写得对的时候,才会建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接近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班里的后进生,他们学习差,不受老师待见,因此在学习上他们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教师应主动接近他们,用真诚的态度来感化他们。比如笔者班里(15级数控模具班)有个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差,但是他很热心,总是笑嘻嘻乐呵呵的。为了接近他,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笔者都亲切地叫他小胖,并在课后经常与他聊天。慢慢地,他对笔者没有了距离感,变得喜欢与笔者说话,喜欢上英语课,喜欢在课堂上发言,不会读的会主动问笔者或后排英语比较好的同学,一学期下来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进取心,都有各自的优点,只是某些原因造成了他们成绩差。教师对具体学生要做具体分析,逐个击破。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中间, 与学生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改变一贯说教的姿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个性发展,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多多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宽以待人,尊重为上

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成效。很多中职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有偏差,无论何种情况下教师都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学生,绝不要使用训斥或侮辱学生的话语。很多中职学生在初中学校里就被认为是班级的“败类”“累赘”,在家经常被家长批评训斥。因此,一直以来他们的唯一感受就是挫败。教师应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肯定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然后进行及时、恰当的表扬。细心观察,教师会发现中职学生有懒惰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有若渴的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对于他们来说,在校生活是艰难的。所以,教师真诚的微笑、体贴的话语、会意的眼神、轻微的触摸等,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学习动力。

三、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折翼的天使”快乐飞翔

1.让英语课堂教学有“故事味”

现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教科书中每个单元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以实现教学目标。在很多教师眼中,将一节英语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是值得褒奖的,也是一直推崇的。然而在单元教学中,若仅仅追求一节课教学环节设计的完美,而没有从整个单元的话题出发,必然会使这个单元的教学变得片段化,缺乏连贯性。教学也只是停留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上,缺少了情感的共鸣,以致学生觉得英语课堂就是学习英语知识,没有一种可以吸引人的东西牵着主动往前走。因此,学生会觉得英语课枯燥、没意思。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跟着走呢?

可以把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放在一个故事中完成,淡化常规英语教学环节。为了整个故事的合理、流畅、完整性,教师有时要放弃“一节课一定要完成某些任务”的观念,要学会该停就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并不代表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因为一个单元上完后,学生会觉得他们一直是在故事中学习语言知识,而不是纯粹地、机械地学习英语知识。例如,笔者在上高一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时(是一个以旅游为话题的单元),笔者以自己的一次泰国旅游经历为课堂教学的依托,整个单元的任务都放在讲述笔者的泰国旅行中完成,学生对笔者在泰国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所吃所玩非常感兴趣。在第一课时中,笔者呈现了去泰国旅游所乘的交通工具、在泰国时可用的交通出行方式的照片,并让学生猜猜旅行箱里装了什么、还应该带些什么等,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学习和运用了一些新的单词。在第二课时中,笔者说在泰国时弟弟给笔者打了个电话,让学生想象一下笔者弟弟会问些什么。这时笔者把对话的重要句子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与同桌编一段对话,模仿笔者和笔者弟弟的通话。在第三课时里,笔者呈现了一些在泰国参观过的景点、所吃的食物、品尝的热带水果等,重点展示的是泰国曼谷的风土人情,在展示时将教学的内容和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其中。这样,学生对笔者的这次旅行有了真切的感受,学习因此也变得有滋有味、开心无比。

2.贴近生活,感受真实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后要收集发生在该班学生身上的或是发生在其他学生身上的真实事件,根据上课内容选择合适的事件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如果课堂教学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不会产生现实感,学生必然会觉得学习活动毫无滋味。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建立在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学生就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会觉得很轻松、自然、愉快。以饮食这个话题为例,笔者先调查了班里不同体型和不同饮食爱好的学生的饮食习惯,比如小胖等学生,叫他们准备好在课堂上介绍自己一日三餐的安排和自己喜欢的食品。在学生说的同时,笔者在黑板上分组板书他们所吃的东西的英文单词,然后让班里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胖胖的原因和小陈瘦的原因,并给出建议。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轻松地说出了很多关于食物的单词,如hamburger, cheese, fried chip, steak, porridge, sandwich等, 也学会了一些英语表达,如be rich in, be good for, be high in, as a result等,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整堂课轻松愉快。

3.搭建支架,梯度深入

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从多维度着手,在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各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逐步铺垫,搭设恰当的支架,分解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Unit5 Section C,在pre-reading阶段,教师可以搭建合理的预热支架,结合课文内容,呈现笔者在泰国曼谷拍的照片,一边呈现照片一边叙述笔者当时在这些地方的所见所感,让学生在笔者回忆中一起感受泰国曼谷的风土人情。此外,还可以通过课文插图和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有效的课前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激活课文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储备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知识做好预热铺垫。在while-reading阶段,教师可以试听为支架,通过播放多媒体试听材料,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语篇学习所要获取的信息和知识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可以任务为支架,逐步解读信息。任务的设计要有梯度,分解难点,任务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沿着“支架”主动逐步攀登。在post-reading阶段,教师可以图片或关键词为支架让学生复述课文,提升能力。另外,还可以功能句和情感为支架,让学生仿写再交流。总之,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搭建合理有效的教学支架,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小结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否有兴趣学习英语,会直接影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改善中职学校学生当前的英语教学状况做出一点贡献。笔者认为,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国忠.英语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篇12

1 通过社会调查, 诱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在政治课中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复杂的社会现象, 辨别判断真伪、美丑、善恶, 培养这种能力的较好方法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 组织他们进行社会调查。中学生, 他们对社会上出现很多东西感到好奇, 对社会上出现的某些现象又似懂非懂, 还想弄个究竟。政治课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的特点。放学生出去, 睁开眼睛看世界, 体昧人生, 他们觉得其乐无穷。为此, 我曾多次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比如, 在讲述社会主义社会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大力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 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等问题时, 学生不太理解, 我就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学生社会调查的积极性很高, 不几天, 大多数同学就选准了调查对象, 有的还到离家几十里的亲戚家去调查, 有的觉得一次调查的材料不够充分又进行第二次调查。调查的材料既有城镇的又有农村的, 既有个体的, 又有集体的, 内容涉及到工业、农业和商业。通过社会调查, 学生深受教育, 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提高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如杨然同学, 她对社会上兴起的个体摊贩总是持有偏见, 她认为他们姓“资”不姓“社”。她通过对她姑妈家附近的一家批发铺的观察和调查分析, 觉得他们的“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富”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勤劳致富。因此, 他们的“富”不是姓“资”。这次调查, 她还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社会主义不是“穷过渡”, 不是要勒紧裤带过日子, 社会主义鼓励大家勤劳致富。因此, 她坚信了党的路线方针的无比正确。

2 利用课堂讨论, 强化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对于学习效果、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重要作用。杨振宁博士说,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 “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可见,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成功的先导。特别是让学生充分“讨论”, 是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好方法。这种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发言的主动性,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逻辑标准。因此, 我经常组织学生就学过的内容, 进行课堂讨论探讨。例如我在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时, 学生对有的家长拷打子女, 个别教师体罚学生现象不满。提出这样的口号:“我们有了保护法, 家长教师把我们没办法。”我将此编成思考题, 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我一讲完讨论要求, 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 大家摆事实, 讲道理, 辨是非, 还有的陈说自己心中的委屈与对家长、教师的不满。通过激烈地讨论后, 同学们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学校, 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无疑是正确的。有的家长拷打学生, 有的教师体罚学生是错误的, 甚至是违法的。但如果学生把法律当作自己违法违纪的“挡箭牌”, 那是极其错误的。又如在学完《治安管理处罚法》后, 我列出了讨论题:“我大法不犯, 小错不断, 忙坏公安, 气坏法院”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之后, 克服了“犯小错误不要紧”的错误思想, 加深了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又如林忠同学, 平时常与一些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有小偷小摸行为, 讨论之后, 他找到我, 讲了心里话, 还坚决表示今后再也不干违法乱纪的事了, 争取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通过这些争论, 学生们克服了疑虑, 矫正了偏差, 明辨是非, 找到了人生的坐标。通过讨论, 同学们积极参与, 各抒己见, 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3 开展能力考核, 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一直以来, 学生不爱劳动的现象十分严重, 虽几经整治, 仍收获不大。为此, 我在讲要“热爱劳动”问题时, 设计了《家务劳动竞赛考查表》, 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填写。“劳动目的和劳动设想”、“劳动过程和劳动体会”, 还专门列了“家长评价”、“老师评价”二项指标, 考查表发到同学们后反映强烈。开始有个别不爱家务劳动的同学发愁, 继而听说用劳动取代死记硬背的考试后, 又表示积极参加。许多同学回到家中不仅主动干家务劳动, 而且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办法, 改进家务劳动的条件。不仅如此, 有的同学还搞起小发明, 小创造来, 有的学生发明了“海绵擦窗器”、“衣架摘取钩”, 有的学生还将废物利用做出“再生皂”、“米汤清洗济”等, 即节省了劳动时间, 又节省了生活用品, 还开发了智力。

这样的能力考核活动, 能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有位家长在评语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太好了, 以前家长讲许多遍孩子也不动手, 经老师这一布置, 孩子干的特别积极, 希望学校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4 营造和谐氛围, 实现学生持久的兴趣

只有一个和谐、民主、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 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心理”, 学生才可能去多想、多问。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第一, 放下教师架子, 建立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消除害怕心理;第二, 要向学生强调言者无罪, “鼓励质疑”、“善疑”, 提倡大胆提问;第三, 教师提问要态度和蔼, 面带微笑, 绝不能板着面孔, 无论是什么问题, 都要认真对待, 无论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 少批评, 力求避免伤学生自尊, 挫伤其积极性;第四, 民主平等, 政治上、人格上、真理面前民主平等;第五, 尊师爱生, 学生对教师尊敬, 有礼貌, 虚心听教诲, 服从正确的指导, 教师对学生应关心爱护, 以真挚的情怀善待,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第六, 教学相长。师生之间互动交往, 相互学习, 教师改变以往的“我讲你学”, 居高临下的态度和认识, 在新课堂里, 教师不是知识权威, 不是主宰者, 而是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盲从、大胆求异、大胆创新、不断超越。让学生有敢于怀疑, 敢于批评的精神, 有挑战权威, 质疑前人定论的勇气, 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对此, 教师绝不能压抑, 应正确引导及积极鼓励, 如果不然, 于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就不相符, 也培养不出真正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13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激发兴趣 培养兴趣 参与实践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

一、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我在初中二年级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第二,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诗文名句导课。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以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我以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引语,立即唤起了学生的一种亲情回味,带着这种亲情回味和反刍之心阅读课文,他们的情绪就既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2、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狼》第一课时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狼是阴险狡猾的,但另一面它又是可笑的,甚至让人觉得是荒唐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奇怪,它又怎么可笑呢?为什么让人觉得荒唐?让我们一起来看《聊斋志异》中的 《狼》吧”。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用讲故事作导语。议论文旨在说理,而结合故事说道理就是这种文章的常用方法。因而,以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导语,就极能唤起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观点的理解。例如教读吴晗的《谈骨气》,可以设置这样的导语--“有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位青年有骨气,而有些人则说„只要有钱,跪一次又有什么不可以?‟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不仅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谈骨气”,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4、使用道具、插图导入新课。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有插图,是作者精心绘制而成,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我在上课时,出示一根火柴,引起学生的注意,借题发挥说,“火柴,就这么一根小小的火柴,貌不惊人,微不足道,但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却发生过一个关于火柴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此导题,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5、利用语文贴近自然和生活的特性导课。语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很多文章来源于自然,可以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我充分利用这点,以自然特性,生活问题为相关课文的导语,就会顺利导入课文内容。朱自清的《春》我是这样导入的--“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以多数同学的回答顺利导入课文。

6、渲染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在为教学气氛酣畅、激情荡漾的文章设计导语时,我力求创设以情动情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能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的导语是:“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我们,噩耗传来,举国哀悼,人民悲泣。可是,“四人帮”却阻挠人民悼念总理的活动……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听吧,全国人民都在呼喊:„周总理--周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紧接着是老师的表情朗诵,渲染追悼、怀念、歌颂的气氛,一下子使学生进入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之中。

第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例如在教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时,我抓住课题中的“飞”,深入主题。课文生动描述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是动物世界的一种奇观。学生意想不到,个个目瞪口呆。学完这篇文章,我让学生自己谈感想,深化主旨: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可敬的老斑羚们,为了种群的繁衍生存,甘愿从容赴死。在飞渡过程中,没有一只老斑羚企图苟且偷生,临阵退缩;没有因为出现求生的机会而互相拥挤,争夺。整个飞渡秩序井然……令人悲痛的是,这群斑羚“恰恰是奇数”。当所有老斑羚葬身悬崖,小斑羚逃出厄运之后,“镰刀头羊”却孤独地站在伤心崖上。因为它没有可以搭载的伙伴。终于,它在祝愿生者的同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教室里气氛热烈,圆满完成新课的传授。教师还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兴趣盎然。

再如,在进行《幼时记趣》的教学时,教师如果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学生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如果抓住一个“趣”字,让学生找出作者所记叙的几件趣事:张目对日、观蚊如鹤、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并体会作者乐在其中的情趣;然后,让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搜寻自己陶醉于自然的趣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同情弱小的情操。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努力构建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学生乐于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达到了“我要学”的学习境界。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鼓励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形式,由其他组员带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例如在表演课本剧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都参加,不能让某些学生“被遗忘的角落”。

第四,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 《幼时记趣》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童年有兴趣的事情记下来,课尾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二、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做过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学生有许多兴趣、爱好,他们喜欢踢足球,喜欢下棋,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看课外书报,喜欢看电视……可就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课文,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写作文……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

其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①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如教完《西门豹》一课,在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的同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②还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③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机会。创办班级板报。学生自己结伙,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

④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开展“中学生该不该早恋”辩论赛。因而,有人把课外活动又叫第二课堂,其实,语文学习中的许多硕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再次,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才能。

实施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语文课从课内走到课外,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

2、环境考察: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可以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并举办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表达他们对于理想环境的憧憬。

上一篇:校园广播材料下一篇:管廊监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