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工作实习报告(共8篇)
为期不长的企业社会工作实习,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体会。自己的心理经历了几个变化的过程,让我自己重新审视了很多事物,也提醒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点点改进。
一开始,自己热情高涨,信心百倍,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很认真,很漂亮的完成这次实习,结果却以另一种状态告终。这其中有很多不满意,但是也有很多感受。
从面试到最后的上岗,我只坚持到了签约的阶段,后面的岗前培训和正式工作我并没有参与,也没办法看到问题的实质,因此,我的感受也就仅限于前面阶段的体会。
一、面试:
很多人去富士康都是通过劳务公司这个渠道,自己直接去应聘的很少,这说明很多人对于招聘的信息并不是十分了解。每天,在富士康的招聘中心,都有几百人的面试,虽然出现了十几跳的事件,仍然有很多人选择来这里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富士康提供的工资相对较高,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本身的学历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没有职业竞争力,因此也只能选择这种劳动力需求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厂,以此来获得经济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尤其现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让更多的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太多。
面试的程序都是集团统一的规定流程,主要包括形体检测,信息填写,心理测试,常规面试,形体检测,信息录入等基本环节。一般面试过程中,只要心理测试的分数不太高,能够接受集团提供的工资、工作时间安排等事项,都能通过面试,并在隔天参加体检。
这中间,有几个称为“教官”的人在现场维护秩序,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些求职者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所以也谈不上尊重彼此,他们都是大声吆喝着让大家进行面试的每一步,在他们眼里,这些求职者什么都不懂,对于这份工作,有着万分的看重和依赖。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求职者本身,他们自身没有太多文化知识,对自身没有太多的信心,就算他们对这样的环境和
这样的态度不满意,但是他们大多选择沉默。第二,集团管理,他们对于流水线的工人,不存在太多的尊重与平等,把自己的位置放得较高;
二、体检:
体检在集团公寓旁边进行,胸透这一项目是在医院的专用设备车上进行的,其他项目(血压,视力,抽血)在比较简单的一个房间里进行,这个时候,才发现来这里工作的,有很多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比成年人多一项心电的体检)。这些青少年,来到这里工作,他们周围的朋友纷繁复杂,既有同龄人,也有比自己年龄大的,由于工作的忙碌和疲惫,一般都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休闲放松,因此很可能造成青少年的性格孤僻和、交友恋爱困难。
三、物资领取:
由于人数太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整个过程中,很多人没有需要的资料,集团不会提前通知需要准备的资料,一般都是现场说需要什么,没有的再去准备,比如身份证复印件几张,固体胶等等,虽然东西都比较简单,但是当很多人都没有的时候,就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填资料,领临时厂牌,工作服等项目下来,基本上需要3个多小时左右的时间。人数众多,很多人带着行李,有的放在临时宿舍,所以有专门的时间等待大家拿行李,再集体乘坐集团的车到工作厂区。期间,很多时候是在等待,并且不知道接下来的步骤是什么,信息不畅,天气炎热等原因,容易让人浮躁不安。
四、签约:
签约是在厂区的办公楼里进行的,在签订合同之前,有人负责讲解,并在PPT上把需要填写的资料准备好,大家只是负责把信息填在合适的位置,也就是说大家没有自主选择权,合同的签订,都是在集团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中间,有人可能原来有社保卡,有的没有,这样的情况,集团分开对待,有社保卡的继续使用原来的社保卡,没有的则需要重新办理。其实手续很简单,但是因为人数众多,指导人员反复讲述应该怎么样签订合同。在整个大房间里,有很多时候是空余的,免不了大家互相交谈,认识朋友,但是基本上指导人员都不允许大家讲话,并且多次呵斥,这样的氛围中感受不到自由和尊重,只有遵守和服从。冰冷的环境,燥热的天气,愤怒的语气,漫长的等待,早已让在这里求职的人们不安,大家只想赶紧结束这一天的流程,回到家里或者宿舍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在进行。
五、宿舍分配:
宿舍的分配,首先是女生分配,然后是男生的分配。在分配之前,集体讲述了寝室的规则制度,宿舍设备,然后大家签订了合同,最后才领取钥匙,进入宿舍。有很多人领取了宿舍钥匙,但并不一定能马上入住,因为有可能床位还有人住着,但一般会在当天晚上解决好。宿舍为8人间,有空调,电视,宽带设备,但是很有可能一个宿舍来自不同的车间,上不同的班制,因此,宿舍也相对缺乏彼此的交流时间。
参与到这个流程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勇气继续坚持下去,因为带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比较长时间的到岗时间,一个人参与,这些,多少给我带来了些许压力;另外,我自身比较缺乏勇气和毅力,也没有很好的及时与老师沟通,这可能是造成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回到学校,我不断的反思自己,问过自己很多次,是不是做事情半途而废了,是不是没有决心去做好一件事。最后,我明白,不要轻易决定一件事情,如果决定了,那就一定要坚持,不管过程如何,有多少困难,都要努力克服,多给自己一些鼓励,也许就可以走得更远,就能坚持下去。
从面试中,认识了些许一起面试的人,基本都是成家的人了,从她们那里,我看到了生活的无奈,也看到了心灵的阳光和坚强。和她们相比,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一瞬间觉得在学校的日子特别珍贵。每个人,都为了生活在不断努力,因为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让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就算工作环境不好,就算上级不近人情,他们也都可以忍受„„
六、原因分析
富士康出现十几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这里,仅从自身感受出发,试图总结出几条富士康职员跳楼的可能性原因:
1、严厉的管理制度。富士康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太大的弹性。在富士康,基本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得到上一级领导的同意,或者有很多手续需要完成,比如宿舍管理制度等等,因此在里面工作的员工没有太多的自由。长时间的这种模式,容易让人压抑;
2、单调乏味的工作。流水线上的工作,虽然简单,技术含量不是太大,但是单调乏味,工作强度较大。虽然合同和规定上班时间为8小时,但是大部分员工为了得到较高的工资,都需要加班工作,基本上每天工作都在10
到12个小时左右。并且,在工作的时候,员工之间不允许讲话,这基本让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剥夺了人的自由言论权利,很可能造成员工的性格孤僻和怪异,就算有什么问题,别人也不容易发现,自己一个人很难解决的,一时也很难找到帮助途径;
3、昂贵奢侈的休闲。工厂周围,有一些简单的休闲娱乐设施,比如网吧,饮吧,练歌房,台球室等等,但都价格比较高,一般的员工没有太多时间去休闲娱乐,也没有额外的金钱允许有过多的精神消费。大部分员工下班之后,都选择在宿舍睡觉,没有太多精力再到外面去消遣,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这也让很多员工缺乏合理的释放压力的渠道;
4、压抑冰冷的环境。工厂的工作环境,设备密集,带给人压抑的感觉。大家在灯光下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没有阳光,也没有植物,看不到绿色的生命,更不像高层管理者拥有午后咖啡等福利,这些员工,每天面对的都是一样的,没有生命的机器和零件,思维得不到发展,视野得不到拓展,知识得不到更新,无法满足心理的发展和需求,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离开工厂,他们没有相应的竞争力,没有更多的选择权;
5、生活的经济压力。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员工,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是太好,大多家里都是依靠这些员工的工资生活。若是跟线长关系不是很好,或者违反了某些规定,加班的机会减少,那么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保证,家里的生活也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员工也将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6、亲密关系的缺乏。由于工作时间较长,没有太多时间交朋友,谈恋爱,在青年时期,亲密关系无法建立,缺乏朋友、爱人等的关爱与体会,造成人生阶段发展的不完整,缺乏亲密感。
7、员工自身性格原因。有的员工,性格内向,本身不愿与人交流,可能会与人之间疏远,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让人越来越孤僻,不想跟人说话,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因此,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出口,压抑自己,最后选择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8、之前跳楼的人的示范和影响。当没有合适的途径和出口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之前的跳楼起到了示范和影响作用。因为,这样的方式能够引起关注,并能一定程度上解脱自己,这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最简单,最容易实践的方法。
七、应对措施
这样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富士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改变,从招工到员工关爱中心的设立,但这些似乎都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一般的员工不会主动去关爱中心寻求帮助,都会自己解决。那么,到底该如何尽可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首先,富士康集团应该对员工福利(工资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制度的灵活性,食堂伙食,职工免费娱乐设施,职工联谊活动等)进行调整。虽然现在富士康集团在厂区修建了职工运动场,能够真正使用的职工却很少,大部分是一些青年男职工使用,对于青年女职工来说,可以利用的休闲娱乐设施有限。其中,尤其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交流、联谊和工作环境的改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员工的工作生活内容,填补他们单一的精神生活,改善孤独、高压的状态。
其次,员工的家人朋友,应该多关心和关注,时间和经济允许的话,可以合适的去探望在富士康工作的家人、朋友,给他们带去温暖,新鲜的信息,良好的心情,等等,这样,让在富士康工作的家人和朋友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远离了社会,远离了时代,其实自己是被关心,被关注的,这样,当他们遇到问题,也会主动积极解决,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另外,员工自己要学会在自己的同事中交朋友,不要把自己封起来,与大家搞好关系。这样,轻松有利的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压力,宿舍就像家一样,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就会感觉没那么累了。
最后,政府应该增加对工厂员工的技术培训,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整合资源到工厂和工厂宿舍(比如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定期定点到工厂开展活动,包括一线员工,也包括管理者)、加大对工厂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倡导企业工厂的人性化管理和发展,比如,工厂和企业的工作环境轻松优美,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若是不合符要求,政府增加税收或者减少优惠政策,等等。
不仅如此, 社会责任报告曾被视为企业履行社会道德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许多公司已经开始认识到它将成为一种商业需求。无数公司管理层通过分析其社会责任报告数据, 从中为业务发展寻找到了新的机会。
一、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
1. 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体形势。
毕马威 (KPMG) 发现, 继2008年对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调查之后, 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在持续上升。而事实上,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曾经一度被认为不是很好的选择, 但现在对大多数跨国公司来说, 无论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怎样运作,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必然。从世界范围来看, 市值最大的250家公司 (G250) 中的95%披露了企业责任 (CR) 活动。从区域分布来看, 在欧洲, 传统披露企业责任报告的国家继续保持最高的报告率;而美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正迅速取得进展;与此同时, 大约一半的亚太地区公司也开始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从行业角度来看, KPMG研究的100家来自34个不同国家 (地区) 的最大公司 (N100公司)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消费市场、制药和建筑业增加了一倍以上, 但在某些行业的总数量 (如贸易、零售和运输) 仍然落后。从公司性质来看, 69%的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相比之下, N100公司中只有36%的家族企业、近45%的合资企业和46%的专业投资公司如私募基金公司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可见, 在世界各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企业的一个基本要务。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愿意从社会责任问题上去解释其行为。对任何一个希望被视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公司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都是一个基本要求, 尤其是“创新”与“学习”在过去的十年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驱动力。这表明大多数公司通过其商业贸易和产品把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手段来获得更大的创新, 以创造出一个突出的市场竞争优势。
2. 以“象限模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从KPMG在1993年第一次发布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调查以来,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发展了18余年。为了帮助量化其发展的成熟性, KPMG分析了具有市场代表性的34个国家 (地区) 和16个部门, 在研究中创建了一个专有模型对一系列元素进行量化评估。该模型以沟通能力为纵轴, 以过程成熟水平为横轴, 设置四个象限 (见图) 。评估的元素包括信息系统与流程、鉴证水平与范围、重新表述、多通道沟通、使用GRI标准和整合报告。
KPMG的“象限模型”包括四个部分, 即“领先群雄 (Leading the Pack) ”、“起点落后 (Starting Behind) ”、“步入正轨 (Getting it Right) ”、“表面功夫 (Scratching the Surface) ”。各个国家 (地区) 在象限中所处的位置是基于其发布报告的企业的情况。总体看来, 在“领先”象限, 大部分欧洲国家在十年前已经解决了社会责任报告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 这些国家的公司已经具有很强的沟通和专业性能力。印度处于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 显示出其公司对社会责任报告相当重视, 并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治理、控制和鉴证。美洲公司似乎到目前为止都集中在沟通方面而不是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成熟水平, 显然沟通是各地区公司关注的重点领域, 但报告与实际履行情况的失衡, 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声誉风险。一些新兴经济体和贫穷的国家, 迄今为止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报告也只是有限的关注。KPMG认为, 企业能从社会责任与公司业务的合并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象限中可以看到, 我国和韩国企业可以通过关注沟通方面的工作来加强其信誉和声望。
(1) “领先群雄”象限。
“领先”象限的公司和行业在其内部系统与外部责任的专业地位中方面取得了最高的评分, 在信息沟通质量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它们通过实施信息处理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很少的社会责任报告重述来体现。处于“领先”象限的公司已经要求外部鉴证, 而且作为全部报告的一部分, 就提供鉴证的范围、广度和水平而言也是领先的。在竖轴上, 这些公司以GRI为指导方针,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好的需求服务并获得了它们的信任。同时, 它们还多渠道获取客户, 并已采取措施, 通过合并社会责任报告与年度报告的信息, 逐步转向综合报告模式。
(2) “起点落后”象限。
处于“起点落后”象限的企业, 在落实和沟通社会责任报告成果上仅获得了有限的指导。这些公司倾向于对报告使用单一媒介, 并且显示的结果并没有反映出它们信息系统和处理过程正在不断成熟。这意味着它们正在严格利用鉴证服务促使系统改进, 但还没有达到领先者在实现信息处理系统时的水平。
(3) “步入正轨”象限。
“步入正轨”的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使自己成为“领导”象限的成员, 在沟通方面已经取得成就, 并首先专注于构建其信息处理系统。因此, 这些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十分重视, 也使利益相关者了解到他们能更好地控制企业责任业绩。最后, 通过扩大外部鉴证的范围和水平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改进。
(4) “表面功夫”象限。
一些公司可能被视为做“表面功夫”, 它们会因为无法实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承诺或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承担着极高的风险。这些公司通过多种渠道把重点放在有效沟通企业责任的成绩上, 并在定期年度报告中整合企业责任, 而不是关注企业的信息处理系统。结果, 它们可能会比步入正轨象限中的企业更有效地接近它们的客户。然而, 它们也冒着从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那里获取反馈消息难度加大的风险。
二、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同视角的分析
1. 国家层面。
尽管欧洲在一直在企业责任报告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 但2011年调查显示, 其他地区也正迎头赶上。欧洲企业目前继续领先, 有71%的公司公布企业责任报告, 美洲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正逐渐增加到69%, 如今中东和非洲地区61%的公司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而,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继续落后于这个比率, 只有不到一半 (49%) 的公司现在向市场披露企业责任数据。
跨越式的全球化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很大, 许多公司现在扩张到欧洲和美洲, 它们发现在这些市场中企业责任活动及报告对于传统竞争对手的竞争都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 欧洲的早期发展有效地证明了成功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可以增加利润的, 也就是现在正在被效仿已取得巨大成功的发展中市场。相比较而言, 亚太地区的企业需要加倍努力缩小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的差距。在某些情况下, 可以用政府干预来刺激企业责任活动与报告, 尤其是一些公司在该地区可能面临的特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 研究发现, 规模较大的公司都擅长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公布企业责任活动的公司中, 收入超过500亿美元的公司是那些收入低于10亿美元公司的两倍。因此, 任何未公布企业责任的大公司, 将会承担着被视为比它们的同行更不透明的风险。这些数据还为小型企业把它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个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并且可以从大公司已实践过的数据中进行学习。
2. 行业层面。
在许多行业,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规范有十多年之久了。特别是那些对社会和环境 (如某些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 最具有影响的行业比其他影响较小的行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同时, 制药、建筑和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33%和29%, 而排名相对较低的其他重点行业 (如运输业) 在将低排放政策纳入到业务之后也取得了进展。对于贸易和零售行业来说, 尽管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企业责任的重要性, 但它们仍将社会责任放在企业规划的底部。应当指出的是, 该行业在最后的调查中, 比例有大幅提升, 比2011年高出26个百分点。
3. 所有权结构。
一个公司的所有权结构直接影响其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倾向。公开上市的公司往往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上比其他类型所有权结构的公司更为积极, 现在全世界69%的上市公司正在公布企业社会责任。另外, 许多非上市企业也在社会中表达了从长远利益出发的观点, 包括关注商业贸易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报告数量上的差异可以解释为, 投资者和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宣传和披露其企业责任活动方面所给的压力较小。
国有企业是排名第二的较高公布者, 达到57%, 高于欧洲平均水平指数。尤其是荷兰、瑞典和丹麦, 这些国家的政策要求国有企业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作为在商业市场上的榜样。同样, 略低于半数的合资企业和略超过半数的基础性企业也开始公布企业的社会责任。
由专业投资者拥有的公司 (如私有股本企业) 和家族企业, 它们迄今为止通过披露信息来公布企业责任活动相对较少,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应当指出的是, 越来越多的私有股本公司已开始考虑企业责任作为它们管理和公布公司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趋势
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背后的商业要求。
(1) 提高企业声誉。
声誉动机推动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同时“创新”和“学习”迅速获得广泛认可。KPMG研究发现, 几乎有一半的大公司已经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获得财务收益, 并以日益重要的“创新”和“学习”作为主要驱动力。
尽管社会责任报告在各公司中重要性不尽相同, 但在2008年, 许多关键商业驱动力促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继续发挥其效果。声誉或品牌动机在全球业务驱动项目中排列前茅, 伦理动机在项目上也保持领先 (58%) 。不过, 经济动机在2008年位居第二, 而如今却很少作为一种驱动力被提及, 反而雇员动机以及创新力与学习能力成为了关键驱动力被广泛关注。
(2) 寻求底线利益 (Seeking Bottom-line Benefits) 。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 节约成本是内部改革的结果, 它往往能够直接受到影响或控制, 以达到企业责任下财务价值的“最低”水平, 即底线价值。将企业责任整合到产品和市场中会增加盈利能力并提高市场份额, 然而, 这就必须要求公司改变其产品开发及供应链效率的程序和方法。
如果底线价值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中获得, 那么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对其产生兴趣。据调查KPMG, 近一半的G250公司 (47%) 公布了财务价值, 其目的最有可能是为了增加收入或节约成本。N100公司也往往将其重点放在增加收入或从成本节约实现直接价值。因此, 企业需要通过更多创新与学习以进一步了解企业责任产生的直接商业影响。
(3) “绿色产品”增长。
“绿色”产品市场的增长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驱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例如, 其产品的可利用性能够提高企业声誉从而增加市场份额与业务收入, 是“创新”与“学习”驱动的结果;其对伦理价值的思考和消费市场细分作出反应。这一趋势在G250公司里显得更为明显, 因为62%的公司公布提供的绿色或可持续的产品, 少数的N100公司 (45%) 也是如此。
种种迹象表明, 绿色和可持续产品的发展不可能是短暂的。在不久的将来, 顾客和股东将期望所有产品能够尽可能的环保并负有社会责任, 有效地规范绿色标签。最终, 产品的可持续利益将成为区分企业声誉的特征之一 (类似于价格、质量和效率) 。
2. 建立社会责任报告的全球标准。
在整个领域内, 依靠单一的媒介来交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正在急剧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使用多种形式的媒介来实现沟通成果。这一趋势表明一个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新时代的诞生, 公司积极鼓励信息使用者检验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数据以适应它们独特的需求和利益。
(1) 建立全球标准的背景。
如果公司继续利用单一的沟通渠道 (比如年度报告) , 它们将很快发现自己编制企业责任报告的质量正慢慢输给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介提供的数据更能吸引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然而,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 设计特定系统和流程来推动多渠道的沟通可能更为复杂。因此, 开发一套标准的度量报告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市场必须能够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者的相关影响和价值与行业部门的竞争对手作比较。标准的企业责任报告准则可以为标准化过程提供一种的方法。
(2) 全球标准的建立。
从2008年的调查就已经显示,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的可持续性报告指南已作为全球企业责任报告的标准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 GRI标准无疑已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80%的G250和69%的N100公司现在正向GRI报告标准靠拢。
GRI是一个网络型的组织, 它产生一个全面的可持续性报告框架, 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其成员主要来自全球企业、社会公民、劳动者、学术和专业机构的精英。GRI标准的核心目标包括在对环境、社会和绩效治理的披露。GRI是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 (IIRC) 的发起人之一, 其坚信整合报告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下一个目标。
GRI在促进世界各地指导方针上做出了重大努力。我国和美国市场已经成为这个标准程序的特殊联络点, 用作连接GRI程序与传统标准制定者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以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的媒介。目前GRI正在起草下一代的指导方针G4并将在今年推出, GRI预期这套指导方针能反映出最新的标准, 以应对报告与监管上的新变化。
GRI指南将继续成为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相信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从深一层的全球标准中受益, 使信息质量和定量性能在企业责任活动中成为可能。
3.“整合报告”趋势。
毕马威的调查发现, 27%的G250公司和20%的N100公司在年度报告中都以某种形式披露了企业责任报告, 18%的G250公司和11%的N100公司的年报中也包含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但没有体现出报告的质量和数据的可测性。目前62%的G250公司把企业责任和财务报告结合起来, 它们决定把浓缩的企业责任信息分离出来, 放在年度报告中的一个特殊版块。可见, 整合报告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 整合报告的概念已经迅速扩大并提上议程。简单来说, 在公司财务报告的过程中, 整合报告越来越多地反映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践信息。其将帮助利益相关者更充分的了解公司的综合业绩。从目前整合报告的水平来看, 其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试验阶段。虽然不断增长的百分比是鼓舞人心的, 但多数情况下, 整合报告仅仅是把相关信息结合到文档中, 而不是完全将其融合到公司的报告框架。调查显示, 每十五家公司就有一家把环境和社会信息融入董事会报告, 在某种程度上, 企业责任信息无法与其他关键商业信息区分。
2010年成立的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 (IIRC) , 使整合报告一跃登上世界舞台。世界各地的公司现在已经对其规范性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由于各公司在努力提升其商业报告的价值, 我们预期在未来几年内所有形式的整合报告将有大幅度提升。目前, 相关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基本形式的整合报告, 最终的状态是将财务和企业责任报告结合起来综合反映公司的全部业绩。然而, 我们也认识到这些步骤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了开发出真正的整合报告, 企业都将经历更复杂艰难的过程。
四、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保障
1. 保障报告数据的高质量。
(1) 保障高质量的原因。
调查显示, 报告的数据质量存在重大问题, 重述在社会责任报告方面非常普遍, 尤其是在规模更大、业务更复杂的企业。三分之一的G250公司发表过重述, 而超过十五分之一的N100集团也发表过重述。这些数据不是简单说明这些企业存在系统性报告缺陷, 而是进一步表明了企业不稳定的状态。
在这些G250公司的重述中, 有42%是为了更新报告范围, 通常是扩大范围;有44%是为了改善评估与计算方法;有28%是为了更新社会责任定义。然而, 在这些发表重述的G250公司里, 有35%的公司承认重述的重要原因是发现报告中的错误或遗漏, 这个比例远高于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在2010年财富100强公司里, 发表重述的比例达到了3.1%。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想达到财务报告一样的标准, 任重而道远。
社会责任报告至今仍是一个刚发展的新领域, 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慢慢发展它们的信息处理系统以适应这个新的、变革性的方法。然而,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重述CR报告的错误或遗漏, 将开始侵蚀投资者的信心。他们将怀疑提供数据的准确性, 也不再相信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机构。如果公司看重CR报告, 就必须加强CR报告信息系统以达到当前的财务报告的水平, 以及加强公司治理、控制和管理质量。
(2) 鉴证业务下的高质量。
大量重述总体上反映了社会责任报告缺乏相应的成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聘用第三方鉴证机构, 让这些专家来评估和验证社会责任报告的控制与流程。因此, 许多重述基于外部验证与检查, 使公司报告质量的得以改善。事实上, 研究也清楚表明, 那些聘用第三方鉴证机构的公司更容易发表重述, 调查显示, 正式从事专业鉴证的报告者是那些没有重述报告者的两倍, 从而也证明了公司报告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这些鉴证机构。
(3) 整合报告对质量的高要求。
整合报告要求公司制定适当的治理与控制机制, 以确保公司作出高质量和有价值的企业责任报告。然而, 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G250公司和40%的N100在它们的报告中没有包含企业责任治理和控制信息。但这并不表明一定是缺乏了这些关键需求, 也可能仅仅是基于披露水平的选择问题。
虽然鲜有公司 (20%的G250和12%的N100) 发现其已经实施了信息技术系统来支持可持续信息的报告, 但企业责任报告仍需要向前不断发展。目前, 大多数公司可能选择重点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程序。然而, 为了在数据质量和价值上进一步提升, 现在许多公司可能会探索如何更好地把企业责任报告整合到它们当前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
2. 保障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措施。
(1) 发展鉴证业务。
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投资者发现企业价值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使得企业必须确保企业责任报告数据的质量与可靠性。目前, 有46%的G250公司和38%的N100公司把验证和评估企业责任数据作为一种策略, 虽然略高于2008年的数据, 但结果依然不尽人意。没有外部保证程序的公司在将来不仅存在报表运行风险, 而且大多数企业通常没有像财务信息那样重视企业责任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鉴证业务发展相对缓慢, 特别是当前许多公司正经受“信任危机”, 人们期望在研究期间看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 加速整合报告的趋势正推动鉴证业务的迅速增长。因此, 许多公司将继续寻找拥有广泛金融和商业背景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不仅成功地整合了企业社会责任数据本身, 而且控制系统并支撑整合报告的全过程。
(2) 形成鉴证市场。
公司为寻求鉴证, 提高信誉是最常见的驱动力, 紧随其后的是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超过70%的G250公司和近65%的N100公司聘请专业会计服务公司对其进行鉴证。我们相信保障机制的使用对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鉴证业务保证了被审查企业的相关利益。大约三分之一的N100被调查单位认为这种确保被审查的能力会加强利益相关者和投资集团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任, 提高报告信息的质量。
在提供保证服务的机构中, 专业会计服务机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其他类型服务机构的市场份额在专业技术公司失去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出现小幅度增长。2008年的调查显示, 大约四分之一的G250集团的报告中有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某种形式的评论, 这些机构不是专业的保证机构, 比如非政府组织、学术专家或利益相关者专业小组。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专家学者所估计的观点和以非政府组织为主的第三方评论机构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宋献中, 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会计研究, 2007;2
中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述
总体上讲,2006年以前,中国企业对综合性非财务报告的了解并不多,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较早发布关于这方面报告的中国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发布了《2000年健康安全环境报告》,并延续发布到《2005年健康安全环境报告》,从2006年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随其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道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到2006年,中国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明显增加,2006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元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中国中央企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的鼓励和支持。
据《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7月10日,在中国发布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内的综合性非财务报告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44家,它们已经累计发布的报告数量则超过170份。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全年共有19份有关2005年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向社会发布,是2000年到2005年共6年发布报告数量的近2倍。而有71家企业发布了2006年度的报告,截至2008年7月10日,发布2007年度报告的企业已达88家,已超过2007年总数,预计到2008年底,这个数字还会有比较大幅的增加。
已发布报告的144家企业的属性构成见表1,从表1中我们看出,发布报告的国有大型公司和上市公司数量比较多,这与自2006年以来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规定的出台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表1中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国有大型企业/国有控股公司、民营企业发布了报告,它们又同时是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重复统计,我们将国有大型企业/国有控股公司中4家发布报告的上市公司,以及民营企业中4家发布报告的上市公司统一都归类于上市公司统计。
表2给出了这些企业的地区构成,从数字中我们看出,发布报告企业数量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福建、上海、广东和浙江,均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发布报告的企业已经遍布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表3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划分标准(2006年)制成,表3反映了发布报告的企业的行业分布,其中一些企业经营业务比较广泛,跨越了几个行业。对于跨越了几个行业的公司,我们将其归入占公司业务比重最大的行业。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力分析
在以中国业务为主要报告内容,并且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关的报告发布的驱动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为公司形象,其次分别为支持政府政策、企业领导者意识和舆论压力,而消费者压力、非政府组织力量、社区影响和供应商要求处于最后四位,见表4。
2007年7月,《WTO经济导刊》对近50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展开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访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华跨国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依次为:1、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2、中国区领导的远见卓识;3、总部要求;4、企业形象。
这表明,在华跨国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原因为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而对于已发布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来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并不是其所特别关注的;但发布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则把“企业形象”看得相对重要。
国有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动力可概括为:1.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政策:中央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2.响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第十八条特别提出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即“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同时,一批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也通过报告的发布,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良好效果。3.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突出主营业务、加强联合重组和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企业效益水平有了突出的提高,先进的国有企业开始全方位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则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4.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交流的客观需要: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在海外拥有业务,在业务、交流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海外利益相关方需要了解更多的非财务信息。
中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依据和审验情况
我们选取了15家央企和国有控股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样本,对这些报告的审验情况进行了统计。
1.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有5份报告说明了公司在编制报告时依据了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虽然比例仅达到33%,但是从这些报告发布的时间来看,凡是在国资委出台该意见后发布的报告均说明了依据国资委意见来编制报告,预计在该意见出台后,将有更多的中央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他们必然会依据国资委的意见来编制报告。
2.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参考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版)的企业有13家,占比高达87%,还有一些报告中指出了对联合国全球契约和其他行业指标的参考,可见中央企业在参考国际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3.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版)进行对标的企业有11家,占比达73%,一般在报告编写参考了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企业都进行该项对标工作,因为这也是G3版指南中的一个要求。
4.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包含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审验机构进行审验的报告共有3份,仅为20%。
原因分析如下: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企业对报告审验还不了解,对审验机构也不熟悉。其次,企业对报告审验的作用还不清楚,也看不到审验能够产生的作用。再次,审验需要费用或许也是目前较少企业选择对报告进行审验的原因。最后,目前中国企业还处于发布首份报告的阶段,进行规范的报告审验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5.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包含利益相关方评价(有的报告表述为专家意见、第三方评价、相关方证言等)的报告有8份,超过一半的报告选择了这种方式。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评价对企业发布报告来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表明了这些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重视。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第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将不断增加。
首先是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列中。
其次,已形成倡导发布报告的积极政策环境。例如前已介绍过的国资委《指导意见》中的倡导要求。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明确上市公司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对职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指引》采取了自愿信息披露制度。2007年4月,上海银监局正式印发了《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开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提高透明度和银行信誉等。
最后,已经发布报告的企业通过报告的发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更多的企业发布报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报告内容、质量、规范性将逐步完善。
已经发布报告的企业通常都已经建立了定期发布报告的制度,那么随着这些企业发布第二份、第三份报告,在报告内容、质量和规范性方面都会有所进步。随着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发布报告提出要求,企业迫于压力也会对报告的内容、质量和规范性方面下功夫。
第三,在华跨国公司发布CSR报告也呈现出新趋势。
根据《WTO经济导刊》的调查,在华跨国公司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数据收集及编写技术。而从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践的分析看,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推广中,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公司对于在当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还逊色于他们的全球理念。
推进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XX年工作报告
全体员工同志们:
为了更好地完成XX年的工作任务,克服消极影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轻装快速前进。我想在总结XX年工作和安排XX年工作之前,谈一谈“如何正确认识xx集团股权变动后对企业的影响”;“如何正视过去”;“如何面对现实等问题”。以利于我们能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xx集团股权变动后对企业的影响
xx集团股权变动后,对我们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股权的变动,造成了股东排序的变化,失去第二大股东的位置,xxxx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样整个xx集团就由集体企业控股变为民营企业控股,而董事长的易位,则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核心层的变化,必然带来集团所属企业的变化,这是不用置疑的,要很快地转过这个弯并非易事,这是一种影响。
其二,担心企业直接被现有大股东接管,对现有的经济体制、经营机制运行方式进行改造、裁减人员,使我们的生存基础丧失,保不住饭碗,存在这种心态的人在员工中占很大比重。就是在各级干部,包括总部领导层,也存在着等待、观望的心态,寄希望于新一届董事会的召开和新的董事长的产生,避免出现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思路上、作法上的冲突。因此在XX年的工作上表现出来的是松散、消极、缺乏进取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我们领导层是有责任的。这也是一种影响。
其三,由于上述原因而产生的对企业的前景和个人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消除,任其漫延,它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会使我们的目标丧失,工作消极,会使员工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使企业失去已经形成的凝聚力。
所以消除这些影响,对于我们做好XX年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我要对大家说,就股份制企业来说,股权的转让是常有的、很寻常的事,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但股权的变动,对我们确实有一定影响,这主要是控股企业(也就是大股东)由国有变为民营,这种性质上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我们企业运行上的变化,在这件事上我们无法进行控制和干涉,也就是说我们既始料不及,又无可奈何,而这个现实我们必须面对。必须承认,它是经济体制、经营机制转化的开始,民营是我们必须接受的选择,这就是企业今后的走向。
二、如何正视xx的昨天
xx的昨天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特别是从一九九三年至今的XX年中,由于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方向,高起点经营、超常规发展,因而走出了一条不断超越自我的奋进之路。XX年来经过顽强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使企业实现了五次历史性的跨越。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工业生产资料经营,还是电子、电脑经营,在xx市来说都是最大的,经营品种最多,占有份额最多,对外影响最大。可以说不仅站稳了脚跟,挺立了潮头,也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并赢得了市常我们的企业已成为知名度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省内较有影响和声誉的市级先进单位,并被省工商局授予二星级市场,三星级市场的申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通过了省工商局的检查验收,成为我市星级最高的市场也指日可待。
第四,业户经营实力弱,难抗风险,与市场的发展不相称,特别是家电城。在我们市场经营的业户有千余户,按照经营好、一般、差来划分,其比例为15:40:45;按所获利润(万元/年)划分,分别为9:3:负数。在这个比例中,生产资料经营和电脑经营的业户相对好些,电子和家电经营的业户还达不到上述比率。也就是说,我们以上述数字为基础,仅有近150户业户的经营尚能继续发展,有400余户业户可以保持温饱,处在微利不亏的状态,而有近一半的业户处在惨淡经营之中,挣出费用是一大关,很难谈及盈利。它与我们市场的规模、知名度及辐射能力相比是一个较大的反差,同时也反映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基础还不牢固,还缺少必要的抗风险能力。
第五,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还存在问题,制约企业发展。
管理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管理观念的滞后上,部门、部位之间的协调上,工作的有效衔接上,合同执行情况出现的偏差上,招待费、旅差费、修理费、水、电费等可变费用的有效控制上,已有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上,企业凝聚力的逐渐弱化上。诸如此类管理上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从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既表明我们在管理上没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缺少力度,也表明管理上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拿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否则,谈企业的创新、谈企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目前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不仅仅是这五个方面,而是说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同志们:XX年已经开始了,随着中央扶持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们面临的经济大环境要好于前几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要很好地把握这历史的机会,我们就要从以下方面把XX年工作抓好。
二oo四年我们总的工作目标是:继续夯实资产租赁这个基储壮大房地产开发这个龙头、激活物业公司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上水平、管理上层次、经营上效益。形成小管理、大经营的氛围。
全年实现租金收入1016,房地产销售696万元,物业收费133.13万元。费用总额1386万元,并力争在~年的基础上节约40万元。
为全面完成二oo四年总部工作目标,我们必须着力抓好如下工作。
一、着力突出重点,抓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企业的核心能力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凡有生命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是靠核心竞争力支撑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产租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资产租赁经营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使资产租赁经营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支撑点。
第一,就商城整体而言,要开拓创新经营模式。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市场的经营模式,走创新之路是我们现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建好一个市场,带活一方企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这已是我们大家的共识。我们市场十年多来,无论其经营规模、品类、辐射能力、成交金额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作为办场的我们,应冷静地分析我们市场的今天,找准市场发展的突破点,准确制定企业在市场经营品牌的定位尤其重要。
当前,我们的市场,摊位密集型布局的交易占主导地位,缺乏良好的经营和购物环境,已不能满足一大批具有经营实力的经营者产品的形象展示和销售,从而制约着市场的发展。目前,我们市场绝大部分系多种经济成分构成,(不单体现在我们业户主体上,而院内小商小贩随处可见)偏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利益,重收费、轻管理和服务的现象较为突出,这就必然导致管理水平和服务措施参差不齐,阻碍市场的发展和业态提升。同时,我们同一市场内经营品类杂乱,消费者群体细分不明,相当一部分经营者层次低,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个别经营者缺乏以德经商的品质,不讲诚信经营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市场的信誉。
我国加入wto后,日用品、工业用品、家电等开始已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大多数产品将以国际通行运作方式寻求优秀的代理商或建立大型超市和连锁经营机构。传统的市场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发展机遇。因此我想,作为办场的我们只要调整好市场结构,搭建好市场这个商业平台,重视培养一批优秀的代理商,建立一批具有良好信誉的品牌管理机构,赋予市场全新的经营观念,市场才将会迎来新的明天。
在此,商城今年`仍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要坚持四项基本方针:服务零距离、管理零缺陷、购物零风险、
售后零投诉。在具体工作上,要突出专业市场细分,建立起全新经营格局。这里要求市场定位准确、经营格局新颖、服务措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也可以说为商城的总体工作目标。
一是,制定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认真分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一个消费亮点。努力培植一批有一定相当大的市场开发前景的产品。名优产品最低省级以上。要树立这一经营观念,不懈努力,要在厂家及驻场经销商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二是,要创建全新经营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多功能作用。为适应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需要,满足一大批具有经商远见和经营实力的总经销、总代理商经营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传统市场的经营模式,将商城建设为集产品展示、经销、信息发布、中介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商务平台。
三是,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塑造市场新形象。建立品牌商城和经营理念能否得实施,严把经营品牌的进场关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则。要根据国家《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和有关规定对入场经营者提供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产品注册商标、近期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总经销授权证书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应制定出《品牌商品审查、管理实施办法》,从而有效地维护品牌市场的良好信誉,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商城,这是与传统商城管理手段的重要区别(可搞个试点)。
四是,推行诚信经营,建立先行代赔制度。为了维护品牌商城的良好信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在商城对经营者大力开展以德经商、诚信经营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经营者的法律、道德意识。商城要建立产品质量先行代赔制度,向经营者收取一定数量商品质量信誉保证金,一旦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由商城直接向消费者先行代赔,避免消费者与经营者直接发生纠纷的现象。
行政事务部:今年要推行工作单制度,就是说为了便于总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使工作更加规范化,总部要求统一使用“备忘录”(工作单)。这个工作联系单包括部门内部工作排序编号、发件部门、需联系部门、所要说明问题的概括、“抄送”、“正文”、所需表述的内容。“回复意见”、“处理结果”,返回发件方填写。作为事件的完整记录,由发件方保存。总之,工作联系单中各项内容要填写齐全,体现出事件处理时主观性、完整性和工作的规范性。
为把总部工作落到实处,总部成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由行政事务部、财务部组成,办公室设在行政事务部。其职责行使对计划、安排、目标、工作落实情况等,对总部所属部门例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总部的全方位工作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各环节工作的衔接要落实内容和责任。会后行政事务部将要拿出总部监督检查考核标准。(在这我说一句:各部门、部位要在3月底前将你部门及部门每位员工的详细的岗位工作职责报到行政事务部,便于监督检查考核。今年我们将以总部的名誉每月召开一次中层管理人员会议,实行这每月一次例会制度,目的就是加强上下勾通、衔接,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结合企业改革股权变动等情况,继续开展员工系列思想教育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做载体,抓好企业工会、共青团活动。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平台,抓好企业文化的培树工作。
首先,要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员工,要搞学习讨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增强政治知识、大局意识、政策意识,特别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在围绕主题教育下,~年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主题,有的放矢。我认为,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主题有两个:改革和发展,为此,党办要紧紧围绕两个主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xx总部真正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经营的好氛围、好局面。
第三,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企业也如此。为提高职工的思想境界。~年,针对企业实际,我们要以强化职业道德为重点,着力培养四种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负责精神、进取精神,要搞些专题活动使员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思想得到升华。
第四,创造条件稳定人,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对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倡导讲奉献的同时,应把解决思想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每季召开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会,党办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和急盼解决的难点问题,要继续实行为员工过生日活动,员工家中的红、白喜事领导必到,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做到暖人心、稳人心,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自2012年10月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有色金属市场价格“高台跳水”,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考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同心协力度难关,共建和谐谋发展。公司研究制定了“ydj-1预警方案”,于2012年11月4日全面启动实施,并制定了“实施细则”,成立了11个管控中心,确定了有效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系统的工作策略和措施,明确了具体的“控亏增盈”目标。围绕“挖潜增效、控亏增盈”,适时动态调整生产经营组织措施,“因市生法”与“因矿生法”互动结合,实施动态管理,实行全面管控,保证了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目标有效推进,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最终取得了“挖潜增效、控亏增盈”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略)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略)
(三)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两公司全年销售铜精矿含铜43360吨,铁精矿52.03万吨,锌精矿6852吨,铁球团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338万元,完成预算19600万元的114%。
玉溪矿业公司全年销售铜精矿含铜34465吨,铁精矿52.03万吨,锌精矿6852吨,实现销售收入13.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318万元,完成预算15000万元的102%;铜精矿含铜单位制造成本18164元/吨,较去年同期31468元/吨下降13304元/吨;三项费用合计30261万元,较去年同期39993万元下降9732万元;上交各种税金19763万元。
云南达亚公司全年销售铜精矿含铜9704吨,铁球团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3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020万元,完成预算4600万元的153%;铜精矿含铜单位制造成本 24918元/吨,较去年同期35911元/吨下降10993元/吨;三项费用合计7548万元,较去年同期8379万元下降831万元;上交各种税金6752万元。
两
公司合计总资产53.96亿元,净资产33.69亿元,资产负债率38%。其中,玉溪矿业公司总资产41.27亿元,净资产25.18亿元,资产负债率39%;云南达亚公司总资产12.69亿元,净资产8.51亿元,资产负债率33%。
(四)安全环保指标完成情况
玉溪矿业公司实现“四无”;发生重伤事故2人次,重伤2人,千人重伤率0.88‰;发生轻伤事故3人次,轻伤3人,千人负伤率1.32‰;呼尘合格率96.6%。
云南达亚公司实现“五无”;发生轻伤事故2人次,轻伤2人,千人负伤率0.96‰;呼尘合格率95.7%。
两公司污染物综合排放达标率100%,无环境污染事故。
(五)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
玉溪矿业公司综合能耗累计完成23251吨标煤,比去年同期下降2165吨标煤。其中原矿综合能耗完成1.22千克标煤/吨,比考核责任目标3.0千克标煤/吨下降59.3%;选矿综合能耗完成2.4千克标煤/吨,比考核责任目标2.88千克标煤/吨下降16.7%。
云南达亚公司综合能耗累计完成8539吨标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593吨标煤。其中原矿综合能耗完成2.12千克标煤/吨,比考核责任目标3.37千克标煤/吨下降37.1%;选矿综合能耗完成3.2千克标煤/吨,完成考核责任目标。
(六)地质找探矿计划完成情况
2012年计划安排坑探工程3695米,钻探工程10355米,计划投资1825.9万元。全年完成坑探3491米,完成钻探7348米,完成投资1487.34万元。
新增(333)+(334)资源储量:矿石量1355万吨,品位0.726%,金属量98290吨。其中,(333)资源储量:矿石量578万吨,品位0.77%,金属量44457吨。
(七)投资管控情况
玉溪矿业公司计划投资15532.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5983.4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89%。云南达亚公司计划投资10963.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0446.9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5.29%。
(八)科技工作完成情况
实施16项科技进步项目,取得科技成果10项;投入科研专项经费1451万元;成果推广运用预计创效2800万元;完成矿山研究院项目工程建设。2012年取得的22项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运用,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创效2812万元。
二、控亏增盈各项工作强力推进
2012年,是公司抵御金融危机,实现平稳持续发展的一年。在困难面前,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司干部职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抓住机遇,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同心同德,谋求发展,公司的生产经营及党委工作目标实现情况良好。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按照云铜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公司党委从2012年3月起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全司上下更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公司科学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公司团队高度统一并形成了“严冬可以冻结制约我们生产经营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冻结制约不了我们的思想和智慧”的坚定意志与共识,从而更加树立了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找出了影响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了认识和遵循矿业发展规律、企业一般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调整完善了公司八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一是企业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二是产业结构优化;三是资源整合优化;四是矿业开发技术及工艺流程优化;五是经营预算管理模式优化;六是发展方式转变;七是提升管理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现实转化率;八是强化企业团队应对复杂经营环境的意志磨砺和应对能力提升。
(二)围绕ydj-1预警方案,措施配套有效
根据云铜集团“挖潜增效控亏增盈”和2012年预算编制的工作部署,为积极应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化解风险,度过难关,公司制定了《全面预算化管理ydj-1预警方案》,并与《公司2012生产经营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全面预算管理bie指标管控模式相配套。公司机关各部门、各系统和各专项管控责任工作组按照预警方案的部署和要求,贯彻“方案科学、行动快捷、措施有力、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遵循“抓关键、抓重点、解难题、重指导”的工作原则,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管控措施。公司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深入各基层单位,有效地帮助各单位确立“控亏增盈”目标,推进各项工作管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坚定了全司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度难关的信心和决心。各二级单位围绕ydj-1预警方案管控要求,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制定了对应的管控措施,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各项工作理性推进。
(三)安全生产管控进一步规范
公司安全环保工作起步早,目标高。一年来,各项安全工作运行平稳。一是将3s系统安全评价级别考核纳入目标管理,是公司安全管理领域自主创新、管控集约化、系统标准化、执行规范化的标志;二是“三体系”创建和标准化认证工作有序推进,以“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现代矿业理念规范公司的安全管理;三是现场管理、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职责进一步明确与落实;四是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党、政、工、团、纪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整体安全环保管控目标处于正常管控状态。
(四)科技进步工作有新成效
2012年科技管理工作以矿山研究院建成和全面投入运行为载体,提升了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动力,实现了科研成果进一步向生产力的转换。主要项目有三维矿业开发软件已在矿山的生产建设中得到实效运用;dimine软件开发调试工作进展顺利,为井下资源有效开采和综合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运行正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议综合效果。
(五)劳动用工进一步规范、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逐步完善、人才战略工作推进有序
公司所属各单位认真执行公司预警期人员控制措施,坚持依法治企、以人为本,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严控职工人数的无效增长。
为充分激励、调动各单位及广大干部职工责任与激情,公司围绕云铜集团公司“控亏增盈、挖潜增效”工作目标,建立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利润或费用控制为重点,坚持效益优先、一厂一策、兼顾公平、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月考核、月兑现、季平衡、年结算”的bie管控模式系统性评价,确保了各分支目标与总体目标的高度统一与实现。
2012年,公司在极其艰难、复杂的经营形势下,仍然将人才开发战略列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加大三支人才队伍的“外引内培”工作力度,充分重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量与质”的提升,为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及“十二五战略规划”创造了人才竞争优势。
(六)重点项目、持续工程建设完成较好
根据上级公司对2012年投资管控要求,遵照“一保、二压、三从紧”工作原则,公司全面预算管理ydj-1预警方案制定了项目管控实施细则,实施项目分级别管控,确保科研项目、安全工程、持续工程以及当期能有效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技改项目投入,兼顾中长期可持续项目投入。规范管理,严格招投标管理工作,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各项计划工程完成较好,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红山铜矿低品位铜铁资源综合利用3万吨/年精矿含铜技改项目,201
2年12月已完成项目的安全、环保、消防、档案等专项验收工作,计划在2012年一季度进行项目的总体竣工验收。
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采矿工程,已完成项目核准需要的矿权、环评、水保、地灾、安评等工作,目前正在国家发改委办理项目核准工作。
龙都尾矿库中后期排洪系统建设,于2012年2月28日开工,2012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际完成3640.2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1.34%,预计2012年4月底竣工。
狮凤山铜矿深部1718持续工程,于2012年1月7日开工,2012年完成投资3193.33万元,至2012年12月累计完成投资6797.06万元,2012年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
狮子山铜矿深部持续工程可行性研究已通过云铜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审查,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七)全面预算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
效益为主、量力而行、稳中求进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意识和稳健方略;以效益为中心、控制成本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资本运营、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预警和绩效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以效益为中心的主要结构体系。公司高度重视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加速健全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预算的执行力。
公司已经建立了以预算编制为主题的决策机制,以预算执行为基础的管控机制,以ydj-1为标志的预警机制,以bie指标管控模式为代表的执行机制及模拟法人核算为基础的考核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在控制成本,抵御风险,稳健发展中发挥了管理效应。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全面涵盖和全程管控的系统工程,公司各单位层层分解落实生产经营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每月坚持编制资金预算,做到有计划安排使用资金。在安排生产时生产与经营互动,坚持每月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全面、快捷、精确地把握指标组合运行过程各时效段内的执行状态,并针对状态的差异性采取对应策略,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增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管控执行力,体现了经营是方向,生产是基础,营销是手段,效益是核心的管理理念,确保了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目标按计划实现。
(八)实施资源战略有新突破
矿产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公司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根据公司三年发展规划的资源战略目标,在“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的现代矿业理念指导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导向,科学管理,整体规划,强化地质找矿和资源整合工作,全面贯彻公司的资源战略目标,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
在实施资源工作过程中,以资源“增量和增效”互动统一为原则,以各矿山权属范围为重点,立足深部及近外围地质找矿,增加经营性资源储量,加大资源
储备。
通过整合或多边合作方式,提升新增资源控制总量,根据整合进度适时安排地质找矿工程,扩大资源储备;按照省政府、国资委“优势资源向优势行业集中”的战略部署,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快速推进元江矿区资源整合进度;完成大红山铜矿采矿权变更事宜(扩大矿区范围,办理西部矿段采矿权),于2012年11月24日取得采矿许可证;积极推进狮凤山铜矿和狮子山铜矿采矿权证变更事宜(扩大矿区范围,开采深部延伸),扩大矿区范围(开采深部延伸),已获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于2012年9月28日取得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意见书。
(九)完成了规范职工持股及四级公司清理工作
根据云铜集团公司云铜[2012]310号《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规范职工持股、投资的通知》,公司组织了对职工持股和四级公司的清理工作。此项工作涉及人员多,涉及历史问题复杂,自然人股权清理工作又与四级公司清理工作交叉,工作难度大。面对诸多问题,相关部门不怕繁、不畏难,积极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和汇报,探索工作方法与思路,认真做好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工作,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规范了职工持股和公司投资行为。
(十)非公开发行股票联动工作有序推进
云铜股份公司定向增发的资金,一部分将投资到大红山西部矿段建设,这对于解决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意义十分重大,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按照云铜集团公司、云铜股份公司的部署,公司与上级公司和券商积极配合,相互联动,提供大量尽职调查资料,对券商提出需要完善和整改的工作进行了完善与整改。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矿权办理基本结束,项目立项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十一)公司团队凝心聚力,亮点纷呈
大红山铜矿以“稳安全、保生产、提品位、降成本”为工作主题,围绕ydj-1预警方案,建立了“预警令”发布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积极探索“因市生法”与“因矿生法”互动结合,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严控生产成本;积极开展全尾砂充填工艺应用和研究,加强钻孔充填工艺推广应用,解除采空区橙色预警;全力攻克生产难关,米底莫矿体、主矿体东部完成运输、通风、充填等系统建设,实现规模开采;龙都尾矿库排洪系统等重点工程完成了建设计划。同时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实行小机关大工区建制,形成了机关精简高效、基层责任效果相得益彰的扁平化管理格局。
狮凤山铜矿针对资源条件差,经营困难,持续工程建设工期
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组织思路,设立四大管控中心进行目标分解管控,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修旧利废、削峰填谷等多项经营举措,实现当期生产经营扭亏为盈。在当期生产组织压力大的情况下,抽调采掘力量,强抓强干,有效推进“1718持续工程”建设,创造出“一年建成一个中段”的好业绩,为矿山生产持续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家厂铜矿床接替资源勘查项目通过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初审。
狮子山铜矿以“先算后干、边干边算、反复预算、动态调整”为原则,促进经营、技术、生产组织有机互动。当期生产经营与持续工程并举,有力推进了深部持续工程建设,当期生产经营效果显著。坚持科技兴矿战略,完善“精确化装补球技术”,实施“提高选矿经济技术指标综合研究”技改项目,选矿回收率显著提高。积极加强地质综合研究,加强边角矿体、低品位资源回收利用,完成危矿项目深部找矿工作,增加矿山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思茅山水铜业公司按照“两级治理,统分结合,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组织架构,理顺管理关系,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排土场临时排洪隧道已峻工,永久隧道工程现正常施工;选厂三车间技改扩建项目现正进行最后收尾工作,将于2012年1月底建成投产;110kv变电站正抓紧建设。公司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红山球团公司制定“灵活实效、适应市场”的产品营销方针和策略,采取多种措施寻求各方支持,千方百计组织开展原料采购工作,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创造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公司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组织实施了高压变频残碳回收等节能减排技改工程。通过外部采购、营销工作的有效实施,内部挖潜增效、成本控制,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生产经营指标。
飛亚公司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巩固内部市场,突破外部市场。进一步增强施工项目、管理项目的规范性,公司制定了内部模拟法人经营承包管理办法,明确公司与施工项目部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具有飛亚特色、适合飛亚发展的项目施工管理机制;通过cm模式及p6项目管理软件的网络应用,有效实现投资、工期、质量、安全、廉政五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大理红蜘蛛矿业公司不断争取政府支持,强化股东各方对重大决策的统一,进一步凝聚员工,加强管理,调整生产组织,完善生产工艺和安全治理,改善安全生产环境、设备性能,严控成本,有力地保障了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南亚公司强化内部管理,加快软、硬实力建设,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逐步增强了公司发展
实力,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目标。
晨兴公司严格管理、强化标准化作业、加大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力度,以现代化标准配置了试验设施,业务拓展成果显著。
河口亚丰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化,确立以“出口贸易为主、兼营矿产品”的经营策略,转变经营思路,拓宽经营渠道,清理了亚强公司股权,降低了投资风险。
云铜技校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创新办学模式,全面启动技师学院申报工作,已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进入国家认定阶段。
玉溪矿业医院正努力争取玉溪市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定点机构的资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外部医疗市场得到拓展,企业医院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社保办事处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部分实现了原易门矿务局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的社会化管理移交,老工伤医保实现省级统筹;12月31日,职工医疗保险移交玉溪市医保中心管理工作全面启动,为构建和谐企业,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公司机关部门积极创新管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管理、学习、责任、服务意识,强化各项职能,细化工作规程,密切协作,深入基层,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不断提升,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
一年来,公司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依靠管理创新、科技进步、文化引领、团队素质等软硬实力的培育与提升,依靠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信心、意志和智慧及其在各自岗位上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公司战胜了困难,顶住了压力,实现了工作目标,在此,我代表公司向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危机依然存在,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的一年,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先进的文化、集体的智慧去迎接新的挑战,再创佳绩。
第二部分 立足稳健持续发展,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和三年发展规划实施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个企业都面临众多的风险因素,除了火灾、财产损害、业务中断等传统风险以外,还有不断出现的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人员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因素,企业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不仅要关注独立的、个别的风险,更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它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持续生存与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证。
为固化公司《全面预算管理ydj-1预警方案》在抵御经营风险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办法,使公司风险管理实现从感性管理提升为理性管理、从阶段性管理转化为全过程管理、从自发型管理固化为机制型管理、从个案管理转化为系统性全面管理、从措施型管理转化为制度型管理、从当期经营管理拓展到发展战略管理及文化管理的转变。公司通过对“ydj-1预警机制”的系统总结与提炼,提出在全司范围内持续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并组织制订了《ydj全面风险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始于公司战略目标制定之初,所以,我们要结合资源型企业的特殊性,对规划实施期内外部环境、执行体系构建、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项目配置、执行要素、总投入与总产出、风险预测与规避策略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与论证。
公司2012年至2012年三年规划是云铜集团公司三年规划的组成部分。三年规划遵循云铜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金融危机为背景,以公司2012年末基本状态为基础,以未来三年发展内外部预测要件为前提,以全面风险管理为保障,转变增长方式,追求稳健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战略愿景。
三年规划发展内涵定位为自主创新,效益主导、以人为本、稳健持续。规划目标为“1945821”— 保有铜金属资源190万吨
— 年自产精矿含铜4.5万吨— 年产铁精矿80万吨— 年产精矿含锌2万吨— 年产铁球团100万吨
三年规划力求准确把握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抓住国家建立矿业经济新秩序的机遇,结合资源型企业特点,确立了指导思想、战略内涵、编制原则,对规划实施期内外部环境、执行体系构建、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配套工程项目配置、执行要素、总投入与总产出、风险预测与规避策略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与论证,以期在今后三年实施期内有效推进规划目标的实现,并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规划目标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规划期国家矿业政策将在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地质勘查准入、地质资料服务、提高资源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调整,资源增值税的上调,资源权属办理社会成本的增加,对规划期经营加重了压力。
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严格,对废弃物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与风险也将同步增大,办理矿业开发行政许可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增大了三年规划目标实现的行政难度。
公司生产经营压力大,产量任务重,资源消耗快,持续衔接紧张。规划期资源增量虽然确定了找矿靶区,但勘探风险客观存在,尤其是权属内非生产性区域及新整合的空白区,风险概率更大,存量资源消耗速率加快而增量资源补充存在不确定性,对持续工程的建设时效及各当期生产组织带来一定风险。
规划配套工程项目较多,总投资较大,资金筹措压力大,投资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大红山铜矿西部持续工程14亿元资金,融资工作的时效,将对项目建设造成重大影响。
面对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公司唯有实行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资源,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高水、电利用效率,减少废石、废水排放,努力实现“零外排”,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才能规避行业的资源、环保、安全等风险。加大对政策和市场信息收集和研究,依法高效经营,才能规避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加强项目投资全过程科学管理,积极推进三年规划配套项目有效实施,才能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志们,今年是“xxx”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三年规划的实施启动年,各单位和各部门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推进公司三年规划的实施。
第三部分 2012年工作部署
云铜集团公司把2012年确定为“调整发展”年,旨在全方位、深层次调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等不合理方面,以调整促发展,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调整发展”年工作要求,结合玉溪矿业公司、云南达亚公司工作实际和发展愿景,必须对公司2012年目标任务进行认真策划与部署。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司“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公司“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现代矿业理念,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启动ydj2012全面风险管理方案,把握市场脉搏,探索经济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公司2012年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方针:把握机遇,调整巩固,创新管理,效益主导,稳健发展。
一、2012年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
(一)产品产量
(1)铜精矿含铜36500吨
玉溪矿业公司29500吨。其中大红山铜矿22500吨,思茅山水铜业公司7000吨。
云南达亚公司7000吨。其中狮凤山铜矿3200吨,狮子山铜矿3400吨,大理红蜘蛛矿业公司400吨。
今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面临严重的困难。江门市质监局坚决贯彻省局、市委市政府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要求,在不放松质量监管、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落实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企业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的健康安全的“三服务”工作方针,服务先行,帮扶企业应对危机。出台十六项措施如下:
一、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在全市产业集群的园区和专业镇推动建立“联盟标准”,规划建立质量计量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实现检测服务前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服务。
2.在江门市标准与产品信息网开辟“标准咨询”在线免费查阅栏目,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全文内容,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题录。
3.在全市商贸行业全面推行建立计量诚信工作机制,免费帮助企业建立诚信计量档案和诚信计量信息库,提高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
4.每年免费培训20xx名中小企业经理、厂长及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标准、计量、质量管理、特种设备知识及法律法规。
二、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服务企业发展需要
(一)服务企业办理行政许可。
1.对需要进行行政许可审批的企业,各级质监行政机关和技术机构必须坚持做到“履行职责,服务先行”。进入正常审查程序之前,提前介入,为企业做好引导工作,一次性清晰地提前告知其办事程序、所需提交资料及咨询联系方式,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强化全过程跟踪,限时办结。
2.提高效率,缩短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时间,切切实实为企业服务。组织机构代码办证(含申办、变更、换证)时间由原来5个工作日缩短为2.5个工作日;年检、注销现场受理并审核无误的,即时发证。
(二)服务企业夯实质量基础。
1.建立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在行政许可及日常监管中,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或涉及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抽查及执法检查不合格等问题出现后,由企业所在地质监局约见企业负责人谈话;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由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约谈。约谈主要内容是说明不予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的原因,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听取意见,帮助整改。
2.组织技术专家服务队深入企业免费提供节能降耗、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管理评价、认证等服务。
3.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免费举办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服务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1.各级质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挂靠的协会(学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生产许可证咨询服务、标准备案服务、采标审查服务不收费。
2.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样品数量不得超过检验需要和抽查规范规定的数量。食品定期监督检验不收费。
3.扶优扶强,推动技术标准化战略,培育行业龙头。为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开通标准信息服务“绿色通道”,为其免费安装“标准查询系统”,实现国内外标准题录的快速查询。
(四)服务企业规范经营。
1.与各直属事业单位(市质计所、特检所、编码所)的全体业务人员签订“服务承诺保证书”,保证规范服务,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并接受企业的监督。
2.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采取重教育、勤指导、少处罚的原则,重在提醒整改、提醒防范,并采取处罚前“约谈制”。对取得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和个人(指依法取得了营业执照和相关行政许可)在无主观故意、未造成社会危害情况下出现的一般产品质量问题,经指出能及时改正、主动召回的,不予处罚。
三、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1.开展服务计量走进社区乡镇、诚信计量走进市场、健康计量走进医院、光明计量走进眼镜店活动。实现民生计量、计量惠民,在社区、乡镇免费提供血压计、人体秤等家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眼镜的计量检测,珠宝玉石的鉴定等服务。
2.“ 12365”举报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接听,做好打假治劣工作。加大对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特别是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经12365和其他形式举报投诉的有功人员按案件处罚金额给予奖励。
帮扶企业工作报告2
20××年,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帮扶重点企业的工作部署,按照“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出实招、求实效,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帮扶工作
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局将帮扶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企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布置,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把握服务重点,提升服务效能。
二、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推进企业帮扶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重点工业项目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工作中,我局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帮扶取得实效。
(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机制,实行服务督查例会制度,每个季度组织一次现场汇报会,交流经验,相互促进。随时掌握项目进度状况,专人报送信息、报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对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做到及时上报。建立企业联系制度,派专人跟踪联系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并归纳、汇总各帮扶企业情况,保持沟通联系。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帮扶工作时间要落实,解决问题要到位”的工作要求,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做到每周对接一次,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情况,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
(三)加强沟通交流。局主要领导深入帮扶企业进行座谈和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局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双方座谈,贴近了企业,搭起了桥梁,拉近距离。通过真心交流,诚心服务,加强了双方的互相信任和沟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我局帮扶企业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沉下身子,及时了解和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落实企业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帮扶企业工作报告3
一、帮扶救助工作中的做法及基本情况
在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单位在实施“送温暖工程”中以帮扶救助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竞争能力低的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工作,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脱困。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准确知情,为帮扶救助工作奠定基矗
为加强对帮扶救助工作的领导,单位于1997年就成立了扶贫解困和再就业领导组,由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责成工会直接负责此项工作。要求厂单位所属各个单位相应建立机构,工会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基层工会主席亲自挂帅,制定计划,调查研究,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使送温暖工作形成了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的领导体系。做到了上可参与决策,下可有效开展工作的`局面。单位定期召开帮扶救助工作会议,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做到资金到位。与此同时,职能部门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努力准确的掌握单位困难职工情况,摸清底细,统一印制困难职工登记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由专人负责,实行科学规范的动态管理,并为行政领导对帮扶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建立档案的基础上,单位先后制定了“送温暖工作实施意见”、“扶贫基金管理办法”、“定期分析和信息反馈制度”、“领导干部一帮一结对子”以及最近出台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单位开展帮扶救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二)、认认真真做好帮扶救助工作。
(1)、坚持不懈送温暖。单位从1992年起,响应全总号召,在职工中组织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在职工生活遇到困难时,及时送去党和企业的温暖。每年元旦、春节、国庆、中秋节期间,单位都要拨付专项资金,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几年来,单位各级党政工团领导共走访困难职工3500余人次。救济生活遇到暂时困难的职工达到3572人次,救济金额到达3482万元。对身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单位除从帮扶救济资金中拨付救济金外,同时号召职工献爱心。如:先后为二分公司职工张宝贵(肾衰竭)捐款36500元;电动公司职工阎海风(肺癌)捐款7000余元;六分公司职工刘银芬(癌症)捐款58100元;九分公司职工渠秀清捐款8500元。特别是单亲职工阎海风去世后,工厂责成工会担负起帮助抚养其孤女的义务。
(2)、协助社区做好低保。单位在经济十分困难坚持做好帮扶救助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做好低保工作。由工会负责,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职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每季度和社区取得联系,为符合低保条件的职工提供便利条件。目前,单位有937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3)、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基金。在原来建立的“送温暖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根据公司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基金。从组织到资金重新进行了加强和充实。
(4)、扶贫解困结对子。建立扶贫解困结对子活动在单位已经形成制度。单位领导十四人和工会专职工会干部分别和特困职工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活动。如:工会副席xxx、干事xxx分别和工厂三个孤儿结成对子,从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帮助,使他们顺利和正在完成学业,并积极主动为毕业的孤儿联系工作,解决住房,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困难。
二、对帮扶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国家应该向困难群体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使他们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面能够得到改善。
(2)、民政部门应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花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规范的政策,使真正困难的职工和居民能够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 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首次提出, 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了社会责任报告的雏形, 直到21世纪初, 才出现综合性的社会责任报告。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下, 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逐步深化并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良好沟通,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主动选择。2009年11月润灵公益事业咨询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371家发布了CSR报告的企业研究, 发布了《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 (以下简称蓝皮书) , 向社会各界传递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 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2009年12月, “第二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会议结合国内企业实践现状, 进一步帮助我国企业解读政府相关政策要求及背景, 分析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趋势, 探讨责任沟通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并发布了《2001-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以下简称“报告研究”) 。报告研究揭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四大发现”, 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发展状况发布的研究报告。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
社会责任报告也称企业公民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安全报告、HSE报告、三重底线报告、环境报告等。我国出现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是1999年壳牌 (中国) 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2005年江西移动发布《200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 宝钢、中石油、中国平安、国家电网、中远集团等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6年国家电网正式发布央企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性, 并逐步认识到报告作为全球化中通行商业语言的巨大价值, 将报告作为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工具。我国2009年发布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582份, 是2008年169份的3.44倍, 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 占全球报告总数比重由2008年的5%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15%。根据蓝皮书资料显示, 371份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43%的报告体系独立于企业财务报告;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发布CSR报告数量最多, 占到了报告总量的17%;在371份报告中有13%的企业高管发布了相关致辞, 体现了企业高管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15%的企业在CSR报告中将社会责任提及企业发展战略高度;26%的企业公开披露了自身的履责计划;多数报告都用60页~70页的篇幅重点介绍了公司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以及在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方面所展开的实践活动;从报告内容上看, 主要包括:董事长 (或总经理致词) 、公司概要、公司社会行动、未来展望、社会各利益关联方评价及附录等几个方面。如中国移动《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包括总裁致辞, 公司概况,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与管理, 相关方沟通与回应等共计74页。中石油《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包括总经理致辞,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展望2009等共计66页。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
从2009年11月5日发布的蓝皮书中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在近几年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责任报告起步较晚, 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 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内容与质量参差不齐。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 内容详细程度、侧重点和规范性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从内容属性看包括经济贡献、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产品、客户或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活动及社会捐助、雇员发展与培训等内容。而根据毕马威公司2005年分析全球1600多家大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调查报告显示, 除了环境因素外, 发布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主题主要涉及劳工标准、工作条件、社区活动和慈善捐助;虽然近年深交所等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并未做出规范, 造成相关利益者评估报告时由于缺乏可比性, 评估困难。事实上, 报告内容质量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理念的不同认识和文化氛围。
其二, 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不多。日本与英国2005年的100强企业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71%, 我国上市公司50强中到2008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才只有40%。2009年我国企业发布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582份, 是2008年269份的3.4倍, 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 但是从整体来看, 我国很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编制社会责任报告。
其三, 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各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公司年报中披露, 成为公司年报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发布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 与年报一样定期发布。根据蓝皮书的统计, 在371份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 43%的报告独立于企业年度财务报表。
其四,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行业与地区分布不平衡。蓝皮书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类, 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资料如下所示:371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于采掘业、金融保险业、食品饮料业等20个行业。其中, 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发布的CSR报告数量最多 (62份) , 占17%;金属、非金属行业次之, 占14% (51份) ;交通运输、仓储行业与石油化工、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占到9%左右;发布CSR数量最少的行业是木材、家具行业, 仅1份。机械设备等重工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绿色生产”, “保护环境”, 国家环保和社会人居要求日益严格, 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 面对环境污染, 处于社会责任顶端, 企业被迫更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报告。
各地域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如下:371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30个省 (含直辖市及自治区) , 即除西藏, 香港, 台湾, 澳门四地, 全国各省均有企业发布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广东地区CSR数量最多, 为53份;北京、上海、浙江依次次之;数量最少的是甘肃和内蒙, 两地均分别只有一家上市企业发布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广东、北京、上海这些地区改革开发领先于全国, 是经济发展速度快, 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 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责情况也领先于其他地区。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善建议
其一, 完善CSR报告的内容。200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从8个方面概括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即“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内容作了一个概括性指导。同时借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简称GRI) 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框架, 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特点, 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高管致辞及企业的经营宗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披露企业的经营宗旨, 阐述企业的经营理念, 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企业的经营目标及经营业绩,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便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 增强企业的信心。
(2) 人力资源开发的情况。首先应包括企业的劳工标准和劳工条件;其次包括对职工的招聘和选用, 教育和培训;最后还应披露福利待遇, 职工的劳动保护条件和工作环境等方面, 增加企业的透明度, 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3) 对于环境的影响及做出的努力。企业履行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保护环境,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提高生态效益。在反映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时, 披露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做出的努力, 企业未来的环境政策及态度。反映和改善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是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
(4) 社会贡献的情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反映企业在提高效率, 节约资源, 为社会发展做的贡献, 还包括企业在慈善、捐助和其他参加公益活动的方面的信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还应包括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集团的利益情况, 涉及股东、消费者、债权人、合作伙伴、社区等, 应对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体系、履行绩效作出具体披露。
其二, 完善CSR报告形式。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 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应采取自愿加强制的原则, 首先在一些大型上市公司中推行, 有点到面逐步扩展, 而不能急于求成, 强制所有企业都披露, 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对于小型和一些中型企业可以适当采用文字叙述模式,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对于有实力的中型和一些大型企业可以采用依附传统报表披露模式。企业在另外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有困难的情况下, 可在现有的传统三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对一些大型公司, 尤其是上市公司可采用独立报告模式, 定期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方面, 各地区分布不均, 从我国具体国情来看, 可以让各个行业领头羊, 区域龙头企业, 规模大、业绩好的企业率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对其他企业起较好的带头和示范效应, 待社会责任披露积累了经验、形成趋势时, 进一步扩大披露主体的范围, 逐步推进。
其三, 继续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策的有力引导。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高度重视, 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得到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社会力量的积极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等各类机构, 也通过发布指引等方式, 推动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其四,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多的实践及研究证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是成正相关关系的, 企业重视社会责任, 并把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 有助于企业了解和跟踪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助于加强企业与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促使其主动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及时的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 政府及相关机构才能更有效、更全面的对企业的业绩及社会贡献做出评价, 从而制定出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 起到优化社会资源分配, 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为此, 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才能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2009》, 《润灵公益事业咨询》2009。
[2]徐炜:《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施的现状》, 《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吴丹红:《我国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解析》, 《财会通讯》2009年第6期。
[4]丁燕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对策》, 《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4期。
[5]薛文燕:《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7期。
[6]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邵毅平、高峰、:《关于我国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财经论丛》2004年第2期。
[8]温素彬、张建红、方靖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比较研究》, 《管理学报》2009年第2期。
[9]李正:《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研究》, 《经济经纬》2006年第6期。
与历经百年发展历史的财务报告制度相比,以企业自愿披露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等非财务信息为基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制度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但是近年来发展迅猛。因为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压力要求企业不但要在实际的生产运营中承担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还要企业更加透明化,要向社会公开披露和反映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和实践。很多国际组织所做的调查和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来实现上述要求,将发布报告视为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实践活动。同时,实践表明,发布报告也对企业自身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目标,明确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毕马威全球可持续发展服务部主席George Molenkamp
毕马威自1993年起,即开始对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给予关注,每三年开展一次针对企业责任报告的调查,挑选了全世界超过1600家公司,其中有98%做出了回应。同时毕马威全球可持续性合作部门还联合了阿姆斯特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商学院来支持这项调查工作。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独立的企业责任报告
毕马威进行了二条平行研究:即针对财富500强中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G250)和16个国家中排名前100位的公司(N100)開展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最大的250家公司中, 大多数企业单独发表了企业责任报告: 由2002年的45%相比提高到2005年的52%;64%出示一份单独的报告, 或者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了企业责任资料;企业责任报告已由单纯的环保报告发展成可持续性报告(社会,环境和经济报告);在被调查的国家中,平均有33%的公司分别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数最高的两个国家分别为日本(80%)和英国(71%),增长最快的国家为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法国;最引人注目的行业是金融业,比起2002年已有超过二倍的增加。
报告内容反映对传统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新议题的关注
在公司发布的企业责任报告中,最重要的问题包括了环境方面的环境行为指标;社会方面的多元化、均等机会、人权、集体谈判、童工和强制性劳工、结社自由;工作条件方面的健康与安全、培训、工作环境、员工满意度;社会参与方面的学校/教育方案、员工志愿度、项目保健、艾滋病、水利工程;慈善方面的慈善事业和慈善基金;经济方面包括财务报告的基本资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税务问题、公平贸易和公平竞争问题。
同时报告也反映出目前企业关注的一些新问题:例如在利益相关者参与方面,报告提及关键的利益相关者,与利益相关者有建设性的对话,咨询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责任报告的意见,对利益相关的公开回应以及根据与利益相关的对话来衡量公司责任报告的影响;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报告会提及在供应链管理中关注企业责任,许多公司要求有供应商声明,一些公司开展物流审计;在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许多企业汇报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些企业还开展了CO2交易结果的调查;在公司治理方面,提及公司的行为守则/道德守则,公司治理的内容,描述企业责任和公司治理之间的联系,提及独立的监督机制,与贪污和贿赂有关的守则,以及企业责任与Sarbanes-Oxley(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联系。
调查显示,企业责任所处的最活跃的地区在西欧、北美、南韩、日本、巴西、智利、南非和澳大利亚。企业责任的关注点也存在区域性差异。
报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带来的几点启示
1、 企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以经济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已成为主流。
2、 企业责任在公司内激发创新思维并有助于开拓新的市场。
3、 通过供应链所带来的压力,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将激励采用符合企业责任的做法。
4、 在近几年,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企业责任表现的兴趣也急剧增加,从财务角度给予了更突出的关注。
5、 将企业责任(可持续)融入到公司的发展战略、日常运营和信息沟通中,对跨国私营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和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更加成功至关重要。
6、 公司建立自身的企业责任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过程,公司应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并开始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责任团队。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现状与展望
美国商业社会责任组织(BSR)咨询服务总监Dunstan Hope
从一些调查分析的数据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因此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因为事实表明这是公众对大公司的一种期望和要求。没有例外的,只要是跨国公司,人们就希望它公开这样的信息。因为,这些报告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报告的发布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决定
社会责任投资分析家将社会和环境因素纳入他们对投资决策的分析和考虑之中;员工和潜在的员工则通过报告对公司进行判断;民间团体利用报告中的信息来决定他们开展工作的优先重点,如何进行咨询设置、公布文献和信息摘取;消费者,特别是消费者组织,利用报告中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购买决定;地方社区从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在他们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政府和规则的制定者从报告中看到他们所期望的公司的透明度。
多元化期望给报告的编写带来挑战
由于利益相关者使用报告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因此公司在起草报告的时候,就会面临要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达到多种目标的挑战。报告的不同受众有不同的要求,他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因此需要从报告中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时他们的需求水平和层次不同,有的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非常了解,有的人却觉得陌生,他们对报告的期望值不同,对报告信息披露的程度要求也会不同。由此,报告越受关注,一份报告让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满意就越困难,这成为未来公司编制报告的一大挑战。
未来最好的报告将在三个不同层面阐释可持续发展
第一个层面是绩效。最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详细解释绩效的趋势,要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公司报告的数据,为什么这些数字会上升,是否是好的趋势,这些问题需要公司在报告中进行解释。同时还应该将公司的目标或者要实现的期望值报告给读者,从而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第二个层面是重要议题或者要点。报告应该覆盖最重要的议题,尤其是一般的读者和分析家运用报告时需要的信息。公司要描述这些议题将给公司带来哪些机遇和风险,而公司是如何管理和运用这些机遇和风险。第三个层面是深度,公司在报告中披露绩效,报告自身具有优势的领域,披露对公司而言重要的议题,还要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公司不能随意地、不加组织和不加选择地把大量信息扔给读者,要针对特定的读者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达到与有特殊寻求的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效果。
全球契约促进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联合国全球契约理事会理事陈英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0年倡导全球契约,从2001年开始中国企业联合会在陈锦华会长的领导下,开始向中国的企业介绍全球契约。两年后,中国企业联合会成立了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主要目的是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加入全球契约,并对加入全球契约的企业进行了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参与了它们撰写报告的过程,截止到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加入了全球契约。
中国企业联合会选择“全球契约”帮助中国企业提升
推荐中国企业加入全球契约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在各种各样的标准进入中国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联合会认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目标是追求公平化,这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同时联合国不是一个商业性机构。第二,全球契约是全球统一治理机制的雏形。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且目前全球化的程度已经很深,大家都在国际上做事,需要有统一的规矩。中国企业加入全球契约以后,可以直接在联合国的平台上,和其他很多企业对全人类的共同性问题进行探讨。第三,全球契约原则是中国企业把本地化和全球化结合的最好的工具,全球契约的十个原则,尊重人权,反对使用童工,环境保护等,这些都是口号、目标,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它所处的行业、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应该如何落实就需要考虑具体化和本地化的因素。第四,全球契约原则给了我们一个空间和时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给企业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改变、去改善,全球契约要求加入的企业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做得好,每一年都要比前一年做得好,要不断的进步,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第五,全球契约原则具有灵活性和自愿性,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创新性。第六,全球契约为企业和政府对话,企业与社会伙伴对话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
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得到提升的有效手段
【企业社会工作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1-07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样本10-13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企业10-24
优秀外贸企业社会实践报告10-10
企业信息规划社会实践报告10-16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社会调查报告07-04
关于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社会调查报告10-05
企业社会责任汇报05-30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06-29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