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推荐8篇)
【发布日期】2003-07-02 【生效日期】2003-07-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台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台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7月15日起施行。
二○○三年七月二日
台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第三条 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
市财政、经贸、建设、审计、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相关管理、监督、服务工作。
县(市、区)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区域范围内的重点建设项目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保障其顺利实施。
第四条第四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对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下列建设项目:
(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重要项目;
(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重大项目;
(三)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
(四)重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项目;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
第五条第五条 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突出重点。
市重点建设项目的认定标准:
(一)农林水项目,以提高防灾、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增进效益为重点,主要考虑本区域范围流域治理、大中型水利设施、渔港建设、滩涂围垦、现代化农业园区、生态林建设等,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二)交通项目,以对外运输干线、市域重要通道和重点港区开发为重点,主要考虑铁路、民用机场、码头、公路主干线、大型场站等,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三)电力能源项目,以建立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优化能源结构为重点,主要考虑大型核电、火电、110KV以上输变电、清洁能源示范开发等,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为重点,主要考虑城市道路主干网、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型公园等,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五)社会发展项目,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重点,主要考虑科技、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较大设施项目和标志性建筑,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六)工业项目,以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工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主要考虑规划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城、特色工业园区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等。
(七)邮电通信项目,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为重点,主要考虑以公共网为主干,与专用网互联、地面网和空中网互为备份,形成三线合一(电话、有线电视、数据通信)的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总投资1亿元以上。
(八)商贸项目,以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为重点,主要考虑流通设施建设,完善专业市场、特色街、大商场、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利店等多业态互补的商贸格局,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九)其它对于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先导性项目。
第六条第六条 市重点建设项目,按照下列程序提出并确定:
(一)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于每年年底前向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列入下一市重点建设项目;
(二)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及综合平衡后,提出市重点建设项目初选名单,经市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审查,报请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市重点建设项目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七条第七条 申请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由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有关规定向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第八条第八条 重点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按照规划、土地、环保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增加或者减少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
第九条第九条 重点建设项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编报和审批项目建议书;
(二)编报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编报和审批初步设计;
(四)编制和下达投资计划;
(五)编制和审批开工报告;
(六)组织竣工验收;
(七)组织后评估。
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和设计单位编制。
第十条第十条 重点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生态保护规划及相关标准。
重点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依照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法人负责对项目的筹划、资金筹措和管理、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等。
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前,完成项目法人的组建工作。项目法人的组建和机构设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规定项目法人必须取得特定项目管理资质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度。项目法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以及工程总承包等进行招标。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管理监督。招标投标的具体实施工作按照市有关规定执行。
鼓励项目法人通过招标选择社会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招标代理等服务。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重点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建设规模、标准、概算和工期组织实施。因特殊情况需要扩大或减少建设规模、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以及调整项目概算的,必须报请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重点建设项目应当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法人应当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各环节质量控制内容和目标;项目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设计、施工单位在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违法降低工程质量。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分别对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负责。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有关工程质量问题。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依法由项目法人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承担工程质量责任,不因有关当事人工作单位或职务变动、退休或退职等原因免除。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建设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合同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应当与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和供电、供水(热、气)等事项的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其履约保证的要求。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要求公证的,应当办理合同公证手续。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参与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有关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专项工作,并接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政策倾斜,在资金组织、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优惠考虑。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应当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给予支持和协助,并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电力、交通、国土资源、电信、供水(热、气)等单位应当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需要。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重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对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仓库等部位应当加强治安和消防监督管理,依法调查处理阻挠和破坏重点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有权拒绝未经国家和省批准的各种名目的收费。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初步验收(即交工验收,下同)和竣工验收制度。
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的,项目法人应当向项目初步设计批准部门提交初步验收合格报告;初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法人应当责成有关单位返修,直至合格。
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的消防、环保、人防、档案、水土保持等专项验收,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进行。对有条件进行联合验收的工程项目,其专项验收应当联合进行。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重点建设项目在初步验收合格并按规定经过试运行后,由项目初步设计批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工程档案;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明或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消防、环保、人防、档案、水土保持等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专项验收合格文件;
(六)有经计划、财政、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定的社会中介机构审验的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文件;
(七)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后评价制度。项目竣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并经过一段时期运营后,应当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等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项目初步设计批准部门报告,但非经营性项目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后评价。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建设标准和规模的控制、招标投标工作的实施、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监理等进行稽察监督。
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财政出资的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审计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对稽察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发出整改通知书;发现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开展稽察监督工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稽察单位提供与稽察事项相关的文件、合同、帐册及其他有关资料;
(二)要求有关人员就稽察事项作出陈述和说明;
(三)进入施工、办公、仓储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或调查取证;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稽察监督工作应当支持与配合,不得拒绝或阻碍稽察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稽察监督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依法执法。
稽察监督人员不得泄露在稽察中知悉的被稽察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项目法人违反本实施规定的,由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处罚。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和罚款的收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当事人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侵占、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采取地区保护、行业垄断等手段,干预合法的招标投标活动的;
(三)未经国家或省批准,擅自对重点建设项目收费、摊派的;
(四)工作严重失职,导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不予批准或验收,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予以批准或验收的;
(五)泄露工作中知悉的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六)违法实施检查或行政处罚的;
(七)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贿赂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因项目法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过失造成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事故或者人身、财产损害事故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涉嫌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对重点建设项目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本实施办法由台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自2003年7月15日起施行。
一、设计理念
重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本系统) 是电子政务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集便利性与展示性于一体, 其“联网直报”的方式让领导可以通过本系统直接与项目单位一线工作人员“面对面”。系统运用内部程序嵌入的分层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到“权限分级, 各司其职”的效果, 通过“流水线分工”的方式将重点项目信息统计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分配到个人, 做到权责分明、奖罚并重, 以减少技术环节和培训成本, 节省操作时间, 最终做到各层级无缝衔接、资源优化、高效利用。另外,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将建立并积累大量的项目统计档案, 综合分析辖区项目建设的各种建设环境与政策信息, 可为主要领导的决策提供详实有效的参考信息。
二、结构模式
本系统由展示页、系统库和管理页三个部分组成。
展示页设计主要为主要领导查阅使用, 页面信息与项目进展情况系统库无缝衔接, 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反馈和展示;相关单位可利用展示页监督自身工作, 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外界可通过网络搜索进入此页面了解辖区项目推进的相关情况 (可设置相应的权限) 。
系统库设计为项目信息统计报录的储存单元, 除此之外还可用于信息档案中一些关键数据的统计、分析、汇总等工作。全程由程序自行处理、自动生成, 可大量减少人工环节, 缩减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页设计为重点项目办系统管理层及各相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信息采集员使用。系统稳定运行方面包括软、硬件维护, 登入人员分工与权限的及时调整、增删等;日常维护主要对信息采集员所报录项目信息的审核, 以及录入条目的增删和管理。
三、系统运行的作用和意义
1. 参谋助手。
该系统实现了坐在办公室就能及时查阅项目推进计划目标和最新进展情况, 通过现场照片直观感受项目形象进度, 了解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解决程度, 从而达到“网尽项目、运筹帷幄”的效果, 彻底改变了以往需要阅读大量纸质文件, 还不能系统了解项目进展的弊端, 为领导决策提供快捷、翔实的参考。
2. 综合协调。
通过“联网直报”的方式, 各相关部门和项目单位都能随时输入、更新项目进展情况等信息, 彻底解决了传统项目报表中信息更新不及时、重复统计、无效统计等问题。领导根据各部门上报信息, 能宏观掌握辖区项目情况, 明晰项目推进中出现的症结具体在哪里, 把突出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
3. 督促检查。
系统提供了一个项目建设目标、项目进展情况的直观展示平台, 涉及项目的各项工作都可以“比一比、看一看”, 可督促项目相关部门关注项目, 形成合力解决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 主要领导可随时了解各单位推进工作的力度。这都将进一步提振各级各部门项目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 对辖区项目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保障机制
系统采用内嵌信息采集员激励监督机制, 信息采集员所报录的信息、简讯经系统管理层采纳后将于展示页显示, 并在信息显著位置跟缀信息采集员和经手审核人员的单位及个人姓名等非隐私内容, 以达到监督、激励同步进行的目的。在内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以制度确立各部门和项目单位的信息采集员, 由重点项目办和信息中心组织对负责信息报录操作的信息采集员进行培训, 并结合系统自身“权限分级”和“流水线分工”的运行模式, 以“一人一账号”方式将权责明确到个人。
五、成效评估
重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运用, 通过各级保障激励机制将重点项目信息收集管理工作定额定量进行分解, 提高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减少项目信息上下传递的障碍, 使领导及时掌握项目最新进展与信息, 确保重点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在系统发挥设计效果并且平稳运行之后, 将形成“向心力”, 由监督激励机制和各层级之间相互牵引, 最终形成工作惯性, 成为重点项目信息管理方面的常态机制。
六、系统筹建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1.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系统顺利筹建和使用的根本保证。
重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安排专人专款投入此项工作, 从主页面的设计到各个模块的设置, 从基础信息录入到各单位工作的协调配合, 以及系统内容同设计单位的沟通修改、系统服务器的购买, 领导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使得系统的筹建能够顺利向前推进。筹建过程中, 局领导听取上级领导及多方意见和建议, 对模块优化和系统更具实用性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2. 基础信息的完整、准确录入是系统运行的基础。
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都涉及到项目的名称、位置、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额、年度投资额、施工单位、项目每月进展情况等基础信息, 这些信息的完整、准确录入, 需要项目单位、项目所在镇办和重点项目办协同作业。2014年, 辖区筛选项目共124个, 分为重点推进建设和前期谋划两类。其中, 重点推进建设项目86项, 包含续建项目30项、新开工项目56项;前期谋划项目38项。重点推进的86项建设项目中, 四类社区项目21项, 产业项目18项, 基础设施项目23项, 社会事业项目9项, 房地产项目11项, 农林水项目4项。项目涉及领域广泛, 基础资料非常繁多, 如基础信息存在误差, 将严重影响后期考核和数据汇总系统的数据生成。
3. 专业人员培训是系统筹建和运行的支撑。
重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筹建和使用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系统设计单位针对系统的板块构建, 数据输入方式、后台管理等进行了6次专题培训, 系统在辖区投入使用前, 先在部分单位进行了试运转, 使用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又在与项目关系较大的部门进行试点, 进一步提建议再完善。经过反复几次的修改、完善后, 系统整体框架基本稳定, 根据最终的模块设计情况在辖区举办了系统使用培训大会, 面向全区各单位进行推广。
4. 绩效考核方案的推出为系统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由于是新生事物, 部分单位对系统的使用有抵触情绪, 而绩效考核方案的推出, 明确各单位对本系统的使用情况将计入季度和年度考核, 各单位还是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 认真配合系统的使用。同时, 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案还督促各单位提高录入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促进系统的平稳顺利推进。
关键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67-02
一、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现状
1.建设程序有待完善。
对于投资资金较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基本的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的审核、以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建设单位还要做好投运试车以及竣工验收工作,但是针对一些投资数目比较小的而建设项目和改建工程需要简化建设程序,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投资数目比较小的项目,受到集团公司繁复的工作流程的制约,以及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图纸滞后于工程建设的现象、挂账工程以及年底不计划的违规现象,影响了管理的效果。
2.项目组织与管理形式存在漏洞。
随着我国项目工程数量的增加,为了能够完善项目管理,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建立建设项目组,对于工程的实施有效的监管,对于工程的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资金的有效运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管理人员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检测手段以及专业知识的限制,工程建设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建设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比较薄弱。
3.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的选择不科学。
目前建设单位工程在选择施工单位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招投标、内部配额管理、资质审核确定方式;在选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合作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在工程建设前需要双方签订合同,对于资金周转、工程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过规定,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障工程的质量;内部配额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能够扶持内部专业的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资质、工程难易程度选择适当的施工单位;资质审核方式主要是运用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综合性较高的实践施工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恶性竞争的事件越累越多,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贪污受贿,不能够根据施工单位的相关要求进行选择,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例如重视理论忽视施工质量,影响了施工评价。
4.工程建设前期论证与投资控制。
很多重点、资金投入比较大的工程建设和工程改造的项目,其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范围比较广,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专业的论证和对比,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前期的论证和资金控制多数是定量、静态的分析,经验不足,论证不够充分,各部门之间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了投资规划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建设管理人员方面不够完善。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管理知识,还需要具有资金控制方面的内容,以及较强的技术水平,但是目前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沟通能力有限,宏观控制能力弱,缺少全面的掌控的能力,随着市场进一步的细化及发展,工程建设的先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完善,因此需要不断的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二、提高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
管理制度和市场行为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建设单位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首先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手段,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保障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其次还要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在设计阶段完善前期的设计方案、施工监督以及后期的评价,规范相关建设单位行为,最后还要强化工程建设管理考核制度,对于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和分级,提升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设单位的人才对于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单位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筛选,首先要选择具有较强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管理人员;其次,建设单位还要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工作,积极组织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员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的技术水平;最后,要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库,储备不同的管理人才,这样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选择相适应的人才,保障项目工程的质量。
3.完善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以及后期评价体系。
首先需要根据建设单位投资管理的模式建立专业的咨询机构,这些咨询机构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项目进行前期的分析,施工方案的审核和对比,对项目进行分析按评估,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其次要根据项目等级进行项目前期的论证对工程的难易程度,以及技术要求分级,然后根据不同的级别进行不同的管理工作,并形成资料汇总,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最后针对项目的不同的项目进行后评价,总结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对于以后的项目工程进行指导。
4.强化项目过程管理。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需要协调生产与施工之间的关系,制定完善的工程建设与生产的管理制度,找到合适的切合点;其次要完善监测手段,建立工程的实验室、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智能化的检测系统,保障工程质量;最后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工程信息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工程中合同的执行程度、质量以及进度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三、结束语
建设单位属于基层单位,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监督者,因此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建设单位良好的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强化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解放思想,充分的运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保障工程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顺利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参考文献:
[1]陈玉恒.中国现代项目管理新动向[J].中国工程咨询,2004(11):18-19.
[2]保冠雄.浅谈业主的建筑管理方法[J].施工技术,2003,32(12):3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指在我区行政区域内列入国家、省、市、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下列项目:
(一)能够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完善提升区域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区域开发和综合改造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中村改造项目;
(二)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现代制造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能够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特色农业科技示范项目。
(三)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四)能够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城市价值充分兑现和经济发展成果群众共享的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各类社会事业项目。
(五)国家和地方鼓励的其它大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外商投资的重大项目;
(六)产业类项目要求计划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房地产类项目要求计划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要求可适当降低。
第三条凡国家、省、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我区行政区域内的均须纳入我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凡区重点建设项目在各街道、未央湖旅游开发区、未央工业园、浐灞生态区未央区域内的均须纳入本辖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各街道办事处、未央湖旅游开发区管委会、未央工业园管委会、两区一项目办应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各项服务协调工作。
第四条区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发改委)。区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重点项目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省、市、区有关投资项目的方针政策,监督区重点建设项目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和基本建设程序;
(二)负责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动态督查、检查、考核及警示通报;
(三)负责对各项目责任单位全年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四)随时了解全区重点建设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区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通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五)组织策划、包装重点建设项目,参与重点项目前期工作、重大问题的调研和竣工验收等。
第二章项目的确定
第五条区重点建设项目分为重点在建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两类。
重点在建项目是指已经完成建设项目的各项审批手续并且在当年内施工建设(包括续建、新开工)的项目。
重点前期项目是指在当年内报批前期各项文件和办理各项手续的项目。
第六条区重点建设项目每年确定一次,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区重点项目办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全区公开广泛征集重点建设项目;
(二)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项目的隶属关系及属地原则,编制本地区、本部门建设项目列入区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按规定时限报送区重点项目办;
(三)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级各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策划包装项目进行筛选后,于当年10月底前将次年重点项目报送区重点项目办。各街道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25%;
(四)区重点项目办根据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联合有关方面策划成熟的重大项目,可直接纳入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并根据项目的隶属关系及属地确定项目责任单位;
(五)区重点项目办根据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征集的项目进行审核,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向社会公示,经区政府研究审定后,下发全区执行;
(六)在坚持保证项目总量的原则下,区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策划和储备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潜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重点建设项目。对手续健全、开工条件具备的重点产业项目,可不受年初项目选定限制,通过特定审批程序将其纳入重点项目管理;重点前期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后可及时列入重点在建项目计划;对确因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项目无法实施或无法完成当年计划的项目,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单位可书面提出申请,经区重点项目办审查并报区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调整出区重点项目计划。
第七条建立区重点项目策划、包装、储备制度,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各界策划、包装项目。全区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策划、包装和培育后续重点建设项目。区重点项目办要定期汇总和发布项目信息,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将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储备工作成效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目标考核。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门费用用于重点项目策划、包装及管理工作。
第八条申报列入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须按规定申报格式填报,并附下列书面材料:
(一)项目概况和项目法人情况;
(二)项目审批或核准、备案的有关文件;
(三)项目资本金和其它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的有关文件;
(四)项目规划选址、土地审批或预审、环境评价等有关文件;
(五)招标核准和招标投标实施情况的有关文件。
第九条申请列入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项目由区重点项目办按有关规定程序申报。
第三章政策措施
第十条区重点项目实行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和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区、街各有关部门应优先和加快办理重点建设项目的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区级各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单位报请审批的事项,手续完备、资料符合要求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结;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要求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明确提出补办手续、补充资料的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规划、土地部门应积极做好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优先办理项目选址和安排建设用地。
第十三条区级各有关部门在争取国债及中央、省、市预算内建设资金和安排本级财政性资金以及银行贷款贴息时,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第十四条区级各有关部门应优先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推介,区发改委可采取组织召开银企推介会等形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区重点建设项目。
第十五条区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交通、电信、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在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同时,优先满足区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保证区重点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区重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应切实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协调征地拆迁等有关事项,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区重点项目办要会同监察、司法等部门严厉查处、打击破坏和扰乱区重点项目建设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区重点项目办同意,不得对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评比。
第十七条严禁对区重点建设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法律、法规规定外向区重点建设项目收取费用。
第四章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区重点建设项目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按项目法人负责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的要求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第十九条重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采购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及相关规定,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依法择优选择中标人。
第二十条区重点项目办会同区级相关主管部门对国有出资和使用政府性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重点建设项目的正常招标投标工作。
第二十一条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区重点建设项目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项目法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投资额进行建设,严禁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规模;
(二)项目的建设资金应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或挪用;
(三)项目建成后,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和省、市、区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四)政府投资数额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由财政部门负责对其工程预算或竣工决算进行评审;
(五)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项目业主应形成项目的后评价报告,报送区重点项目办和项目主管部门;
(六)项目法人应主动接受和配合国家、省、市、区的稽查工作,真实反映和提供有关资料及情况。
第二十二条建立和实施区重点建设项目动态信息反馈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法人须严格执行重点项目建设统计制度,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准确地向区重点项目办、区统计局报送重点项目建设的工程形象进度、投资完成情况和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等有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建立区重点建设项目协调机制和督查制度。区重点项目办要定期组织和召集有关单位、项目法人召开重点建设项目协调会议,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四条区重点项目办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定期编发重点项目动态;区宣传部门要会同新闻媒体及时报道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第五章工作考核
第二十五条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考核在区重点项目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区重点项目办组织实施,区重点项目考核结果纳入区级目标责任综合考评范围。考核对象是指在项目实施中承担主要任务的各街道办事处,重点项目办于年终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考核排名。区级各有关部门和各直属机构,有负责项目的作为工作目标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施效果作为工作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工作依照《未央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考核(试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考核实行月抽查、季通报、半年公示、全年总结的形式进行。
(一)月抽查。由区重点项目办按月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抽查,以重点项目动态形式向区委、区政府汇报。
(二)季通报。由区重点项目办会同有关部门按季度对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排序并予以通报,并有权要求没有完成计划进度的项目责任单位向区重点项目办写出书面情况说明,对完成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不能按进度完成任务的予以警示。
(三)半年公示。由区重点项目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将结果报告区委、区政府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布。
(四)年终总结。由各项目责任单位提供全年完成情况总结,区重点项目办组织有关单位结合月、季、半年考核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形成全年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第二十七条区重点项目的责任单位和项目法人应按照项目计划任务的要求,抓好所负责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确保目标的完成。
第六章奖惩
第二十八条区重点项目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取消重点建设项目资格,终止其享受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关政策:
(一)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以及调整项目概算的;
(二)项目实施中出现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
(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未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和扰民事件的;
(四)年中被调整出区重点项目计划的;
(五)违反国家和省、市、区关于投资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第二十九条区级各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承担连带责任,建议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提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一)侵占、截留、挪用区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无故或以不正当理由延迟区重点建设项目财政资金拨付,影响项目工程进度的;
(三)在对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核准)过程中,无故延迟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批复(核准),影响项目实施的;
(四)由于行政不作为或越权行为影响区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
(五)违反国家或省、市、区有关规定,擅自对区重点建设项目收费、摊派、罚款的。
第三十条在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有关单位和协作单位未能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或项目单位管理不严、弄虚作假,造成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不能完成或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建议由区委、区政府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当事人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加大对扰乱重点项目建设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十二条各责任单位需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区重点项目办提供相关材料,作为考核依据。区重点项目办按照要求,对各责任单位报送的有关材料的真
实性进行实地检查及审核。被考核部门一经证实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其当年考评资格。
第三十三条区重点项目办每年组织专门会议对重点项目工作进行总结表彰,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对各责任单位进行通报,对落后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分设项目组织管理奖和项目法人奖进行奖励,项目组织管理奖主要奖励项目责任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奖依据项目规模、投资完成情况、形象进度、项目管理等综合情况奖励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费用用于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切实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考核,确保重点项目考核在街道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中的分值不低于15分,逐步增加重点项目考核在街道目标责任综合考评中的分值。区级各部门重点项目列入工作任务,其项目实施情况作为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区重点项目办负责解释。
第一章 重点项目的筛选确认
第二章 重点项目的管理
第三章 重点项目的服务、保护措施及优惠政策
第四章 重点项目的考核与奖惩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德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州市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十一月九日
德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考核办法
为加快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达到工程质量、建设速度、投资效益的统一,膨胀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素质,推动我市经济超常发展、跨越前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德州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重点项目的筛选确认
第一条 市发改委是市政府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全市重点项目的筛选、储备、论证、确认、上报、建设环境保障、招投标管理,履行协调、调度、稽查、审核等,具体工作由市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承担。
第二条 市级重点项目及重大储备项目的申报条件
(一)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
(二)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
(三)政府投资及国债项目;
(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四高”(高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项目;
(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关系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公益性项目。
(六)凡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前期工作项目可申报重大储备项目。
第三条 市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市级重点项目每年确定1次,由市发改委筛选、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公布。对已确定的重点项目,由市发改委调度、督查,每年组织1次考核。有关县(市、区)、部门要创造条件,确保按期开工、按期竣工。经考核,对不具备重点项目条件的,实行淘汰制,报市政府同意后,下年度不再作为市重点建设项目。对重大储备项目,要做好谋划,搞好论证,每年确定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组织、筛选重大储备项目,建立储备项目库。
第二章 重点项目的管理
第四条 加强组织领导。市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建立健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做到机构、编制、职责、经费、任务“五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要实行法人责任制,建立项目建设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项目全过程建设。
第五条 严格重点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市发改委根据国家发改委《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对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核和验收工作。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概算,不得任意变更建设规模。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适时、视情按国家稽查办法进行稽查,并及时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对验收中达不到标准的部分要限期整改。
第七条 建立重点项目日常管理网络,实施信息员制度和月报制度。重点项目单位应定期向市、县发改委报告项目建设进度和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每月月底前报送当月项目建设进度统计表,年底报送全年工程建设情况总结。市发改委根据项目进展及时编辑、发放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简报。
第八条 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季度分析、半年检查、年终总结考核制度。市发改委要经常深入工程建设一线,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断研究分析重点项目建设新情况、新特点,及时提出工作措施和建议,全面汇总掌握工程进度和情况,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第九条 实施重点项目分管领导办公会议制度。办公会议由市分管重点项目的副市长主持,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项目单位负责人参加,每季度召开1次。对重点项目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难点和需要协调的问题,市发改委要及时归纳整理、填好《议题报告单》,提交重点项目办公会议研究解决。
第三章 重点项目的服务、保护措施及优惠政策
第十条 对列入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坚持依法办事,充分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保证用足用好国家有关企业改革和发展政策,保障项目建设和经营的合法权益。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收费项目及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明确规定的检查评比外,有关部门不得对重点项目单位进行检查、评比、收费等活动。坚决杜绝以任何借口对重点项目进行乱检查、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市项目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重点项目单位接受行政部门不合理行为的次数进行统计,并报请市政府在全市范围进行通报。对于违反规定的有关部门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切实保护企业权益。
第十一条 实行市级领导人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由市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对项目实行全过程服务,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服务到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条 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优先协助企业从快办理规划、立项、开工、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环保、消防等手续;对遗留问题,符合条件需要补办手续的,要限期补齐。市发改委对重点项目审批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调度,重大问题及时报市政府处理。
第十三条 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各级金融部门优先给予扶持。市发改委定期协调金融单位优先推荐项目,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银企合作会议。各金融单位积极介入企业投资项目,主动参与项目评估和论证,根据年度信贷计划,确定对重点扶持企业年度贷款额度。对上级银行批准项目,要按授权授信,及时做好资金兑现。对需合资合作的重点项目,作为全市对外招商的重点招商项目推荐。
第十四条 重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享受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项目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四章 重点项目的考核与奖惩
第十五条 考核的范围。市政府每年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 考核的主要内容。重点项目的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数量、项目规模、项目形象进度、项目竣工情况、项目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具体指标为: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开工建设的项目数量、年度实际完成投资额、竣工项目数量、项目质量等。
第十七条 考核的组织。项目考核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考核班子,按照制定的考核标准,年终进行统一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的方法步骤。按照日常管理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原则,以年终考核为主,结合一年来平时掌握的情况综合平衡,按照《德州市建设项目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评分标准》(详见附件)统一打分,得出各县(市、区)、部门总分值,然后据总分值进行排序向全市通报,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重点项目的考核结果将纳入各县(市、区)部门年终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评体系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十九条 奖励措施。根据年终考核结果,按照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对获得第一名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予以记功。对获得前三名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颁发奖牌及奖金。对表现突出的项目单位和法
定代表人,项目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做出贡献的金融部门及有关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奖励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发改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1996年4月10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德州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德政发[1996]35号)同时废止。
附件:德州市建设项目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最高分值评分标准合计100分
一、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保障措施15分 1.设立项目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计2分;
2.落实项目责任人和领导人联系项目制度,计2分;
3.及时报送新增项目及项目进展情况,计3分;
4.谋划重大储备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计5分;
5.项目单位的管理措施,计3分。
二、开工项目数量20分新开工1个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计2分;新开工1个超亿元建设项目,基本分计3分,每增加1个亿投资加1分。
三、开工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
25分本年度建设项目实际投资额每完成1000万元,计1分;实际完成投资的考核以项目单位资金到位证明,施工形象进度表和建设单位实际支出资金为依据。
四、竣工投产项目数量20分竣工投产1个5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计3分;按规定建设期(或以内)竣工投产项目,每个加2分。
五、项目质量
20分每开工建设1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财源支柱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国家专利项目、高出口创汇项目、投资少效益高的项目,增加农业收入,带动产业发展的项目,加2分。
审批
事项性质
行政许可事项 事项名称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 行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申请条件
1.建设及其他活动不影响河道堤防安全、河势稳定、防洪安全;
2.具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建设方案
3.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了技术审查,并提出评价意见。前置条件 无 服务对象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申请材料 1 申请书;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及所依据的文件; 3 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 4 如影响第三人权益,还要有与第三人的协议文件; 5 有关经济主体或有关部门的意见或协议文件。法定期限 2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 3个工作日 是否踏勘
是 收费标准 无 办理主体
承德县行政审批局 办理科室
社会事务审批股 办理地址
下板城镇市民广场对面政务服务中心二楼 联系电话 0314-3116031 办理流程
申请(提交材料)----社会事务审批股窗口受理----外业股进行实地踏勘----社会事务审批股审核---主管局长审批----下发审批文件。办理结果
批复 监督电话
一、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工期脱节
从我市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看, 大多数工程量大、工期长、涉及的部门多, 档案形成的数量也多, 导致建设项目前期资料散失, 施工过程中资料不全等后果。因此想在工程结束时一次性将工程资料收集齐全, 绝非易事, 结果是“积重难收”, 不能保证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
(二) 建设、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重实体建设, 轻档案管理的现象
建设单位负责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跑项目、跑资金上, 由于自身条件限制, 不能有效地对建设项目档案的编制实行控制、监督。施工单位则注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并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缺少档案专业人员, 忽视工程档案管理。因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从开始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所以难以顺利开展。
(三) 建设单位不重视项目竣工验收, 影响档案的接收
在我们了解的重点工程中, 有少部分建设单位没有组织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 至今仍属在建工程。出现上述情况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是建设单位质量意识, 档案意识不强, 从客观方面看由于资金紧张等情况, 导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两不找”, 即建设方以工程尾款抵销施工方应移交的档案。
(四) 建设项目档案归档、整理不规范
近几年, 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受各种因素影响, 个别报送到石河子城建档案馆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不符合要求,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资料残缺不全, 尤其是凭证资料、监理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二是复印件较多, 字迹模糊;三是书写案卷题名、案卷目录内容等不规范;四是案卷内容排序不对;五是竣工图更改不规范及图纸破损严重。上述种种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案卷质量。
(五) 相关部门对重点工程监督检查指导的力度不够
对重点工程负有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 各行其事没有形成合力, 对重点工程档案工作大多是点到为止, 未能采取有效的办法。这样有些工程档案没有及时得到档案部门的指导, 难以达到规范要求。
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和有效利用, 给建设单位对该项目的使用、管理、维修、改建、扩建留下隐患。
二、如何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为重点项目档案是企业生产、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是企业极为宝贵的财富, 它对维护企业利益, 发展企业生产, 进行技术改造都极为重要。凡是负责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关部门都应将项目档案工作摆上项目管理的议事日程, 吸收城建档案部门为项目领导机构成员, 大力支持城建部门参与对项目的管理、检查、业务指导、验收和考核等工作, 从而使项目档案工作始终处在城建档案部门的监控之下。
(二) 加大工程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石河子城建档案部门应按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检查力度, 对违反《档案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行为严肃查处, 并请新闻媒体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 使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引以为戒, 增强做好档案的自觉性, 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三) 必须做到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
要确保投资大、工期长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成, 准确、齐全, 必须与其实行同步跟踪管理, 也就是工程建设起始同步、过程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一是从源头抓起。源头控制工程档案产生、收集、整理, 也是石河子城建档案部门的一项首要任务, 石河子城建档案馆于2001年就实行了同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档案交验责任书》制度。二是抓好“中途”业务指导工作。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资料内容庞杂, 图文并茂,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坚持项目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工期同步, 尤其是施工技术员要认真详细地编制资料, 保管好工程项目各环节形成的资料。石河子城建档案部门要经常下工地检查, 指导档案资料的收集等工作, 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三是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石河子城建档案部门坚持实行有档案管理部门参加的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石河子城建档案馆在石河子建设局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助和重视下, 一直参与石河子重点项目的验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指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所存在的问题, 以便整改, 使合格的重点项目档案移交到石河子城建档案馆里, 将来才能有效的发挥其档案价值作用。
综上所述, 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档案专业尤其是工程建设一线的档案工作者永远不断地探索学习、甄别提炼、交流共享、努力奋斗。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小学教育的综合发展,必须要重视后勤管理的教育,后勤管理为推动学校的综合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后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后勤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提高对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为校园的和谐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当前小学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后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后勤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基础课的教育中,从而忽略了后勤管理。一些领导认为把学生成绩抓好了,就实现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后勤的管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学校为了节约开销,对后勤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从而阻碍了学生文体素质的培养。
2.学校后勤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
由于学校对于后勤管理的疏忽,导致后勤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首先,由于学校没有制定相关的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呈现松懈的状态,也为工作的推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使后勤制度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管理。其次,有一些学校没有设立相关的后勤部门,致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混乱。最后,由于后勤部门管理松懈,后勤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影响了后勤的综合管理。
3.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才被人们重视起来,受传统管理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不重视后勤的管理,导致了后勤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首先,由于学校综合条件的影响,后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通常都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临时担任,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其次,在人员任用方面,没有聘用相关专业的人员,大多都是职工家属等,导致整体素质偏低,思想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最后,由于后勤部门的人员流动性较小,导致人员年龄偏大,不能够及时接受和实施新的思想观念,这些都阻碍了后勤管理制度的发展。
二、加强后勤综合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是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执行能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落实岗位职能分离制度,使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分工明确,并实行奖惩制度,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执行能力的提升,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要对管理人员灌输竞争意识,实行优胜劣汰的方法,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察,表现好的予以表扬,表现不好的采取淘汰的形式,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后勤的工作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建设后勤综合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后勤的管理水平,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后勤综合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学校现阶段管理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管理系统的内容,这样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才会有据可循,能够为后勤的有效管理提供前提条件,并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使原来以人为管理主体的形式转化为制度管理,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提高了师生的组织纪律性。其次,应该设置后勤管理中心,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这样更能够增强后勤管理的权威性,也有利于后勤工作的有力开展。后勤制度应该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而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保证制定出来的制度适合学校当前的发展。只有后勤管理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有机统一,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基础的保障。再次,应增强后勤部门对学校管理成本的监控,建立资金审核体系,对学校的成本进行综合的审查,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资源配置的最大利用率和最大使用化。最后,应该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核制度,对于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应该进行详细记录,明确每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以保证资金的可追溯性。同时还要对各项资金的明细实行透明化的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为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保障。
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想使小学后勤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管理队伍,通过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定期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定期的岗位培训和完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综合管理水平,不但为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保证,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结语
总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必须制定后勤管理制度,坚持科学的管理观念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后勤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推荐阅读:
重点建设项目工程07-06
公路重点项目建设总结06-13
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制度10-31
苏仙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09-29
县委重点项目建设大会讲话稿11-29
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7-14
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06-04
市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表态发言稿06-13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方案06-21
建设工程计价重点学习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