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 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
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不可否认,2007年底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改写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华尔街在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无一例外地受到牵连。关于金融危机的讨论在过去三年中充斥了整个世界,关于其原因众说纷纭。不管原因多么复杂,金融危机的结果是导致资本市场交易量的严重萎缩。在此大背景下,交易所并购的浪潮迭起,以规模优势加强衍生品市场。一句话,世界经济格局正因为交易所的并购风潮而被改写。不过,作为读后感,在谈交易所并购之前,我想还是就《伟大的博弈》一书简要谈些自己的读后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延续作者的思路,就交易所的并购简要阐述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学习致用的目的。
1 早期的华尔街充满了利欲熏心的斗争
正如本书名字一样,资本市场从出生开始,便充满了博弈。实际上,博弈的理念充斥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虽然,纳什作为博弈论的创立者直到1994年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博弈不存在。理论上,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体中,博弈并非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多赢的局面,也就是说,可以达到纳什均衡的结果。早在17世纪初期,荷兰人便创建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并因此成为欧洲强国之一,虽然在其发展中曾经出现“郁金香狂热”的金融泡沫。而早期的纽约(被称作新阿姆斯特丹)作为荷兰的殖民地,也继承了荷兰的商业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直到1664年,英国人将其更名为纽约。
在华尔街的发展史中,充满了投机的风气。1666年,菲利普斯通过囤积贝壳串珠策划了北美洲历史上第一场金融操纵案。通过控制货币供应,赚取了不菲的利润。这种没有规则的游戏一直延续了100多年。直到18世纪末,汉密尔顿通过实施联邦税收体系、发行债券和建立中央银行等方式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当然,纽约的各类金融活动大为活跃,同时也加剧了资本市场中尔虞我诈。1785年开始的杜尔投机案导致了1792年《梧桐树协议》的签订,但它只是保护少数会员的协议而已。直到1817年,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成立,但它也只是使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更为明晰而已,并不是保护所有的投资者。
随着1825年伊利运河的修筑成功,美国西部的丰富资源由于运输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顺势开启了华尔街的牛市。此间,华尔街出现了诸如利特尔为典型代表的投机者,他因逼空莫里斯运河而一战成名。华尔街在疯狂的投机背景下出现了狂热,但是随着杰克逊时期推行的《铸币流通令》的推行,投机活动得到严重打击。华尔街牛市得以终结,并引发了美国经济大萧条。但是随着铁路的创建和电报的发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也确保了纽约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此时资本市场的玩家之一———丹尼尔·德鲁,这位发家于牲口贩卖者成为“掺水股”的发源地。1957年,美国经济重新陷入了大萧条。
不过,随后的南北战争为华尔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好因素。因为华尔街的银行家库克利用华尔街为北方政府及时募集了足够的资金,也就是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范德比尔特这位依赖航运业发家的华尔街英雄凭借其聪慧从航运发展到铁路事业,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随着1867年伊利铁路控制权的大战,他也面临了惊涛骇浪般的资本斗争。典型事件是伊利铁路控制权的斗争,这些股市大鳄们肆意操纵,并和立法官员们狼狈为奸,反映了当时证券法规的严重缺失。资本市场的混乱其实又何止股票呢?古尔德和菲斯科随后又利用绿钞和黄金同时流通的背景试图操纵黄金市场,导致了黄金价格的大幅波动,并带来了华尔街的恐慌,随之而来的是股市的崩溃和美国经济长达6年的萧条。
2 后期的华尔街才开始逐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投机虽然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之一,但在19至20世纪之交的华尔街当中,J·P·摩根却改变了华尔街以往以欺诈和投机为主的形象,代之以诚信和敬业。直到今天,摩根系金融机构还在当今全球资本市场中充当重要角色。摩根和其他银行家把华尔街缺失的诚信一旦带回到华尔街,华尔街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便大为提高。虽然,中间仍会发生诸如海蒂·格林那样守财奴般的金融玩家。即便是格兰特总特1881年卸任后到华尔街经营失败,充其量它只算是华尔街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在19世纪末期的几年间,面对黄金不断外流的压力,摩根使用了各种金融工具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持续提升,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此间,《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道·琼斯先生设计了道琼斯指数,为华尔街股市的变化定制了“温度计”,也使华尔街资本市场多了份衡量的工具。道琼斯指数收于40.94,到笔者写稿时,也就是2011年2月23日,该指数为12,106,而在2007年下半年,曾经接近14,100点。
另外,19世纪90年代,华尔街的发展催生了现代会计制度的应用,它直接促进了美国GAAP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从而改变了内幕交易的传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华尔街的进步。
20世纪初期,电的发明导致对铜需求的激增。比尤特铜矿产权之争引发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又是摩根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利用其个人能力和魅力阻止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1914一战的爆发却为美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帮助其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债权国,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20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的兴起,华尔街的重点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不管是投机家赖恩还是通用汽车的创始人杜兰特本人,美国股市经历了连续数年的牛市。但是,这个时期华尔街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在GNP增长不到50%的情况下,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倍,隐含了巨大的风险,最终导致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时隔近80年的2007年的中国也因美国金融危机而导致上证指数大副下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股指已经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当其不能在反映经济实体的状况时,一定会以某种方式自行修复。其实,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虽然导致了长达4年的经济大萧条,却也给罗斯福总统重整经济的机会。也就是罗斯福时期,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并通过了《银行紧急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又称为《1933年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同时,随着惠特尼这位纽交所总裁的下台,华尔街改革的步伐大为加快,真正成为了为公众投资者服务的场所。
在二战期间,美国依然受益。美里尔开创了连锁的经纪业务模式,使其称为华尔街最大的经纪公司。而对于个人投资而言,则要归功于本杰明·格雷厄姆。他通过分析股票价值为普通投资者服务。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的理性成长,华尔街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繁荣,直到60年代初期结束。此后,华尔街进入了一个变革期。投资者逐步变为机构投资者为主,计算机也为证券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1975年,《梧桐树协议》终结,《证券法修正方案》得到美国国会的通过。在纽交所壮大的同时,纳斯达克也逐渐成长,称为美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新生力量。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随着投资者的理性增强,虽然中间出现了金融危机,但由于政府的及时介入,并未发生严重的后果。同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加上杠杆收购业务的兴盛,导致金融工具的泛滥,道琼斯指数也随之大涨,道琼斯指数在1999年首次突破了10000点大关。华尔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去参与到前途未卜的博弈中。
21世纪初,“9·11”的发生导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2002年安然公司的破产更加引发了大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安然的倒闭直接催生了萨班斯法案的产生,为企业加强内控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保障。
3 近期华尔街上各类权益工具的泛滥使用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
由于本书最早写于1999年,后应译者要求,虽然增补了2000年至2004年的相关内容,但今天读起来仍然觉得有必要将其续写到现在。
由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随后的2005到2007年,全球经济都在突飞猛进地增长。道琼斯指数更是在2007年下半年接近14100点。但是,正是由于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随着美国房利美和房贷美(也称“两房”)次贷危机的发生,由于流动性不足而逐渐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随后导致了华尔街上一系列重大机构的变化。比如,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被称为“债券之王”的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的倒闭,美林的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转型等等。对于实业界而言,克莱斯勒曾于2009年4月30日申请破产保护,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向法庭正式申请保护等。
实际上,这场危机主要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那些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关于金融危机,近两年的讨论已经很多而且比较全面,在此,不做深入探讨。但是,为了拯救这次金融危机,全球花费了不可计量的代价,包括金钱和信心。直到今天,金融危机是否已经安全度过还备受争议。
4 交易所并购是近期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动向
面对金融监管的日益加强,交易所仅仅依赖传统的盈利模式很难支持其发展。同时,新型的交易平台开始挤占其市场份额。纽约泛欧交易所、纳斯达克OMX集团(Nasdaq OMX)和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等全球最大的证交所最新的业绩报告显示,期权和期货等利润丰厚的新业务成为亮点,而传统的现货股票业务则饱受股市成交量下滑及电子交易平台激烈竞争之苦。同时,与Chi-X Europe和Bats Europe等另类交易平台的竞争又令它们丧失了不少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之下,全球交易所的整合趋势愈演愈烈。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驱动下,掀起了一股“合并潮”。2003年至2007年发生的比较的交易主要有:北欧OMX收购8家交易所;纽交所与泛欧证交所合并,后购入印度交易所5%股权;纳斯达克收购费城交易所、波士顿交易所,出售伦敦交易所股权;纳斯达克收购OMX;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收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交易所收购意大利交易所;东京证交所购入新加坡交易所4.99%股权;美国国际证交所与欧洲期货交易所合并。2008年之后,愈演愈烈,比如2008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收购纽约商品交易所;2008巴西圣保罗交易所与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合并;2008马来西亚交易所向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出售25%衍生品交易业务;2009伦敦交易所收购当地另类交易平台;2010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道琼斯成立金融指数服务公司;2010新加坡交易所收购澳大利亚交易所(尚未获批);2011巴西圣保罗交易所与巴西商品期货交易所合并;近期报道的纽约泛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等。
由于需要巨大的固定成本,金融类交易所是一项具有“规模经济”的业务。加上有限的资本密集度和强劲的新鲜资本流,业界普遍相信这一行业的整合趋势将持续下去。而那些管理良好的衍生品交易所尤其拥有稀缺价值,因为它们通常具有极高的抵抗力、更快的产品种类增速。
但交易所巨擘的合并也难逃“垄断”之嫌。一些反垄断专家认为,纽交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潜在交易可能会面临欧洲严格的监管审查,因为横跨大西洋的新公司将左右欧盟以及美国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但是,既然整合是个趋势,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应该可以做到的。
5 中西对比的模式引发读者思考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祁斌先生在每一章后面增加了“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就同一时期美国与东方国家(主要是中国)的大事件进行了提要。通过对比,我们不但可以回顾当时美国的发展脉络,也增进了我们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发人深省,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光耀中华的责任感。同时,在本书的最后部分,美国纽约大学金融系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梅建平教授通过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失利引发了诸多思考,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战争中两国财力由其是战时的融资能力非常重要。清政府由于财政收入仅靠苛捐杂税这一单一渠道,很难在战争时期及时有效地筹集军费。反观英日等国家,其税收制度不但完善,而且有先进的资本市场作为募集军费的重要平台。读史可以明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建立证券市场的重要性。
13级行政管理(专升本)
133330105 王晓骊
由罗豪才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学》,是我选择写读后感的书籍。作为行政法,其核心是要调节个人与公众间的利益,要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在本书的第五章以行政法律责任命名,在本书的第十五章以国家赔偿制度命名。这两章是比较突出从行政过程中行政主体的责任、以及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造成伤害后需要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入手,对理解整个行政法的初衷有重要意义。
“行政”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含义较多,一般是指“执行事务”、“政务的组织和管理”等,在此意义上,行政又通常可分别表示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和社会组织、企业的行政。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相对社会组织、企业的“私人行政”而言,通常为“公共行政”。最为典型的公共行政,当属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领域广阔、层级结构分明的管理和服务。但是,公共行政除了国家行政以外,还包括其他非国家机关的公共组织的行政,如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政。
根据我国对“公共行政”意义上的行政概念运用的实际情况,行政可指两个彼此相关的事物:一是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一是指承担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这一类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
读完罗豪才主编的《行政法学》后,我的第一个重大的启发在于我对什么是法以及为什么要创制法这一问题的思考。法的探源绝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过程,关于法也有很多令人神往和崇尚的故事。苏格拉底临刑前有朋友曾想劝说和帮助他越狱出走,苏格拉底认为这是违反公民对城邦和法律的责任和义务的。出于对法的尊重选择了对最后的牺牲。也有人讲法的缘由归结为博弈,认为是公民与国家权力的一种博弈,在一个国家的法的创制中,想必必是凝结了平等、自愿、自主、自由、契约乃至法制等思想在里面。①譬如,对于平等,民主为其提供保证。
只有在一个民主的法治体制内,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权力机制,保证公民在立法上和司法上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实现平等权利。②对于自愿,民主可以为公民提供自愿字表达自己的志愿和意志的机会,自愿地从事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的事项,免受外力的强迫以逼使公民自己去干所不愿干的事情。③对于自主,一个体现民主化原则的法律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公民以及法人的自主性,充分行使其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等自主权,使公民和法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对于处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各类企业事业等市场主体尤其显得格外重要,充分实现的自主性也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之一。④对于自由,民主机制本身便意味着将公民行使自由权利提供保证。没有民主,便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机制的确认和保障,一切自由权利便要落空。与民主相对应的专制,只能扼杀和窒息自由。⑤对于契约,它天然地就是民主、平等、自主、自愿等的产物。契约是意志自由的代名词,但若在一个缺乏民主保障的法律体制和社会环境中,契约各方的意志自由也无从谈起,即便有一些意志自由,也只能局限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和领域里。⑥最后,对于法治,民主就显得更为重要。法治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一种治国方略,一种价值选择,其本身就是民主的产物。没有民主,何谈法制,只能导致专制。当然民主的实现,也离不开法治。民主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形式,为法治奠定基础;而法治则是民主的实现状态,是民主的最后结晶和形态。
对于一个国家的法的创制,贯彻和体现民主化原则非常重要。法律的根本在于受到人们的拥戴,否则,这个法律便是一个劣法,便是短命的,便会受到人民的最终抛弃。温州7月23日20时34分,D3.15次动车在行驶至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发生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造成35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24日,铁道部给出初步判定,动车事故是因自然天气导致动车系统运行失灵,最终造成事故发生。这一草率的结论导致了网络上民怨沸腾,关注动车事件真相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个重大的感受在于我对为什么有对行政权力单独创立法律以及它的必要性这一问题的思考。随着自由法治国向社会法治国的跨越,以及干涉行政向给付行政方式的转变,现代国家为适应国民生存照顾等行政目的之要求,行政活动的内容空前庞杂,行政活动的领域空前广泛。同时现代国家又面临着时间紧迫性、空间不足性以及财源有限性的三不足状态。因此要求行政权必须集中、高效运行并合理配置资源,规划就成为一种不得不做的选择和最优化的选择。因为“没有计划的行政,其最大毛病在力量分散,劳而无功或资人作弊。”日常生活的复杂化,行政的触角不断地伸向私人活动的领域。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行政的时代、规划的时代。行政规划在纯粹的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更是不能取代,它是行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是要在未来的各种行为过程中做出抉择,没有行政规划,则其他的行政管理活动如组织、人事、协调、控制等都无从实施。“现代政府的所有行政行为,都和计划行为分不开。”
与此同时,现代国家的行政规划无论是拘束性规划还是非拘束性规划都广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或许行政法的学科的出发点,在于检讨行政如何受到法的拘束,以确保人民的基本权利。因此,行政机关的行为中,凡涉及人民权利或义务者,均应成为行政法学科讨论课题。这可以说是对行政法学研究范围的一个精辟阐释。在以人为本的价值模式和人性尊严理念的关怀下研究行政机关的行为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护,应该成为行政法学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这也与行政法学自身的发展相契合。因为不仅行政法的产生与人性尊严理念有密切关系,而且国家各种行政领域,举凡行政组织、行政作用、行政救济等,亦皆须从维护人性尊严的观点去加以体认与运作。行政法学科由于长期形成的类型化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容易造成自恋式的自我欣赏,而客观上形成研究范围的自我封闭。法治实践的发展和人文关怀的需要,就成为打破这种封闭性的有效钥匙。行政法学对于行政规划研究由最初的简单拒斥,到现在有关研究逐渐升温,就是行政规划的运用日益频繁和人们面对行政规划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在行政法学研究领域中的投影。
但是行政规划在行政法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与其在实践中的地位和影响远不一致。“行政规划在现代行政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在行政法学中的研究却起步较晚,尚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具体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从宏观的理论体系上考察,国内行政法学研究中,行政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行政法学教材和专著中很难寻觅到行政规划的踪影;在行政行为的理论体系中也未给行政规划留下一席之
地。现在有关研究情况虽然稍有改变,但由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也不能完全回应现实的要求。
然而,虽然身处时代漩涡之中,对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却并没有足够清晰深刻的概念。继年初干活科普书《风口上的猪》问世,号称一书读懂互联网经济,提纲挈领,理性而简洁,只在概念上浅尝辄止。作为悟性不够的非专业人士,仍处于云里雾里状态。而当阅读完《社群经济》,心中的困惑有所减少,对于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经济现状,终于有了一次感性多方面的认识。
《社群经济》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短篇论文集,书中辑选了聚力集团创始人陶闯、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李天田等新兴企业高层与部分高校专家教授、新闻记者对于社群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经济格局的主题书写。这些文章共同的特色是篇幅精短,基本控制在十页以内,可以一口气轻松读完;此外,这些文章绝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或是空对空的高谈阔论,相反以例证贯穿,大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企业作为鲜活案例,感性呈现、理性解读目前的经济局势与时代变革。
通过阅读《社群经济》,首先可以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理念提供了基础思路。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被陶闯概括为:“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链,其人群关系组织特征体现为社交、本地、移动、个性。”寥寥数语,互联网经济与社群经济的概念皆得到了解释。而对于成功社群的特征,在李春光这里得到了精彩的三点总结:“它本质上是聚焦于某个心灵次元的意识群体;它在现实物质效应上会表现出一种“非线性成长”的方式;它必然具有高概念与高感性的文艺模块。”由此可见,社群经济不仅聚焦于产品与服务,更依赖于情感体验,在交易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社群经济》不同于大部分经济著作引进于国外,因此在例证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更为亲切接地气。书中所举例子集中于小米、逻辑思维、360、阿里巴巴等耳熟能详的国内企业,讲解了这些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经济运作模式,更直观易于理解。同时,这些作者大多擅长讲故事,跨界举例,连《哈利波特》和豆瓣小组都露了脸,让此书在生动性上颇有特色,而他们本身的专业性保障了内容的到位深度与可读。本身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无界、精益、媒体化。合上书本,我仍记得李天田分享的故事,他把企业竞争比作机场安检排队,当队伍过长,互联网社群模式就像队伍旁边新开的窗口。当窗口打开,原来队伍末位的人了无牵挂地跑了过去,排头兵按兵不动,而位列中间的企业受到了改革的最大阵痛。这个故事触动了我,它简洁却深刻,形象地勾勒出了企业的状况。这样的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着实值得细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5%。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尽管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诸如失业下岗增多和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但其增长的高速、健康、稳定性质毋庸置疑。但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的确是世所罕见。
在《中国经济》一书中,就整体性的分析和总结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与发展空间。该书没有试图系统性的回应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GDP统计的怀疑与批评,也无意掩饰中国统计中存在的问题,而仅仅尝试通过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观察,做了较为准确的分析与总结。首先,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5%。一些年份的增长率极高,在15%上下,增长率最低的年份为1990年,略低于5%。沿海省份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速度。物价指数的年增长率大多数在10%以下,只有个别年份在15%以上。1997年以来,物价指数的增长率一直为负值。总体来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中,在没有恶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多数国家未能做到的。
经济增长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1978—2000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7%、11.4%和10.3%,三种产业的增长率都较快,但相比起来,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最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较高,都超过了10%。正是由于斯密—配第—克拉克法则或农业份额相对下降规律的作用,使得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即农业增长相对慢,第二产业增长快,而第三产业有越来越增强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的产值份额及就业份额下降,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规律。几乎所有的社会在从不发达到发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相应于这个趋势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
其次,存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怀疑看法。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受到国内外有关研究者的质疑。在《中国经济学》一书中,也曾提讨论过相关内容,关于中国近年来GDP统计数据可靠性问题的文章。其中表述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各种指标数据的不一致。例如,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很不相配。在能源效率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的GDP在1997—2000年问增长了24.7%,而能源消费下降了12.8%。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罗斯基将中国经济与东亚国家经济作了比较。在东亚国家和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增长都伴随着能源使用的增加,就业的增加和消费价格的提高。但关于中国最近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却与此趋势冲突。
二、对于统计数据的“假报和浮夸风”。其结果就是普遍地统计歪曲,出现统计泡沫,为决策层提供错误的信息。这些观点认为,虽然中国的国家统计局为创立绕过地方和省政府的统计网络作出了努力,但统计局至今仍然缺乏收集正常信息渠道之外数据的能力。
三、利用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诸如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等指标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出不同于官方统计的替代估计。例如,罗斯基认为中国民航为重估最近的GDP增长提供了参考。乘飞机的人大多是高收入者。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票价的下降,旅游者的交通消费增长应该快于可支配收入和总消费的增长。然而数据表明,旅游者的国内航线里程只增长了2.2%,总里程只增长了3.4%。因此,1997—1998年的实际GDP增长的上限为2.2%,实际值可能远低于此,甚至可能是负的。
四、由于多数人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很高,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遭遇到的困难以及出口形势的恶化,都会很自然地制约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因而,目前国家统计局报告的GDP增长率数字被认为是不可靠的。
关于怀疑问题在本书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解释,即便是中国经济存在多处怀疑的地方。中国经济的可信度、真实度,依然是很高的。中国经济在亚洲乃至世界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西方人认为,中国的繁荣是靠外资支撑的。但从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看,外资的重要程度并不是那么高。中国多样化的物质资本积累来源可以保障资本的供给。
我们应当提取中国经济的优势,并发挥优势,在未来的20年中,谋经济、促发展。中国经济自改革以来的持续、快速增长业绩是不容怀疑的,许多用来证明中国经济增长数字不真实的方法,可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必须加以改进,过去20余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不会耗竭,仍将支撑今后的高速增长。此外,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统计应该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透明性,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
一、来源及含义
(一)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 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 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 (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 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 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 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 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 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 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 当然也各具特色。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 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 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 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 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 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 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 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2]、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6) .
[3]、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4]、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5]、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 2004.
[6]、陈建国.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J].江西社会科学, 2000 (7) .
【经济法学后感】推荐阅读: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06-13
我的经济适用男观后感07-27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06-20
经济类学术论文读后感09-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07-20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06-09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07-01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07-16
区域经济经济运行分析06-22
《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