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推荐12篇)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1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它既可以帮助儿童与他人交流沟通,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指南》中新增 “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其实这就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线的老师,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掌握知识情况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各个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2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怎样理解《指南》”,第二部分是“怎样实施《指南》”。在第一部分中,参与《指南》研制工作的专家从整体到各个领域对《指南》进行了解读。《指南》的主要撰写人,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从整体上阐述了《指南》的研制背景、目的与作用,回顾了《指南》的研制过程,解释了与《指南》文本有关的概念,如为什么叫《指南》而不是《标准》,并分析和说明了《指南》的架构与内涵。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教师和家长准确地了解和运用指南,李季湄教授还对《指南》实施的基本原则以及《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刘馨教授对《指南》健康领域的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围绕《指南》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刘教授从实践层面上概括了实现幼儿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的基本工作方向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对《指南》语言领域进行了解读,她指出,要认识到幼儿语言发展对全面发展的意义,在明确《指南》有关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掌握住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要求,是每个幼教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对《指南》社会领域进行了解读,冯教授在解读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她特别强调,幼儿园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要注重活动中的体验,要理解社会学习的渗透性、综合性,避免单一的“社会课”,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标,充分理解和注意学习的累积效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周欣教授对《指南》科学领域进行了解读。她们分析了《指南》科学领域的结构,包含着科学探究与数学认知两个方面。但不论是科学探究还是数学认识方面,都强调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对《指南》艺术领域进行了解读,她们阐述了《指南》艺术领域的内容结构,还提出了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以及在艺术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以问答的形式对有关艺术领域的认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怎样实施《指南》”部分,对如何把《指南》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进行了解读。深圳市教学研究室肖湘宁老师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周亚君就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进行了介绍,强调教师要深入、全面理解《指南》的结构和内涵,在头脑中形成幼儿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概念,重视观察幼儿日常表现,并积极看待幼儿每一点进步。李季湄教师在分析了有关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如何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华爱华教授谈论了如何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如以《指南》为依据创设活动区环境,怎样的材料投放能诱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则论述了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使用《指南》。她指出,要全面了解集体教学的利弊,正确运用《指南》,特别是利用《指南》相对具体可操作的特点,提高集体教学的质量。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3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

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的常见标识,让他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

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教育建议:

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2.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4

幼儿园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命运,是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奠基。就像盖房子一样,根基没有打好,盖的房子再漂亮,也不牢固。孩子也是这样。这段话让我感悟很深,让我知道幼儿园老师责任的重大,也让我感到很深的压力。自己的一切行为和语言,行事作风,都是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健康排在了首位。下面我来谈谈对于健康领域这一块的一些看法。

这里所指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因此,为幼儿点亮一盏健康之灯,无疑是为其一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比如,让微笑、鼓励时刻伴随你和孩子,让彼此拥有信任与友谊;比如,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并且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适时和孩子在操场上、草丛中、沙池里,一起尽情的嬉戏、玩耍、探究,既锻炼体魄,又增进感情我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就看你是否愿意用心去做。

在细读健康领域环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又那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午睡起床,老师会三头六臂帮助每个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厕洗手拿杯子,老师都会一把手抓,细致到位每个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画画做作业玩区域,老师帮忙拿蜡笔发作业本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做的方法。或许,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老师一定要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指南》中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在数字或言语上的界定却更加详细规范了,如在动作发展中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又比如说3-4岁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知道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5-6岁主动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在教育建议中提出要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生活在教育的条条框框之中,他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要想摆脱填鸭式的教育,想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5

自从学习了《指南》中的社会领域这一块内容后,谈谈人际交往中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提到的具体一点: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中班下学期,我班的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加明确,有自己的自信一面,也经常会在同伴面前炫自己的长处。例如会说自己绘画好,故事讲得好,唱歌好等,并积极地将这一面展现在同伴面前,并渴望得到老师和小伙伴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征,我会在日常活动中渗透与培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

一、晨间谈话、活动后评价、用餐前、一周评价

在这些时间段里留时间给幼儿,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进行亮点自评。

二、讲故事、值日之星、小小画家、介绍作品等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的优点,及时肯定,让他们获得自豪感。

三、捕捉幼儿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有一个幼儿特别等。我发现后会立刻对其主动行为进行肯定。因为这是社会性发展中参与公共活动的一种优良品质的体现,应该进行宣扬。这样,这个孩子的劳动热情就会一直保持下去,也带动其他幼儿参与进来。

反思:

但在落实中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班级中一些弱势幼儿对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好,将其某一个进步点扩大化。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小班时手工和绘画等动作很慢,其实他是要求完美的孩子,唯恐一处剪不好或画不好的怕老师批评。经过我们的再三引导、鼓励,现在他的绘画、手工等成了他的一个优势,他可以自信满满的在集体面前介绍他的作品。另外一点我个人觉得不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也很重要。可能工作中会疏忽这一点,无形中就伤害了个别敏感脆弱孩子的心灵,让他有挫败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重视。

2016最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范文二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 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2016最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分为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的一直重视幼儿教育,也为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让从事幼教的我们更加的领会了《指南》的精神。《指南》和《纲要》相结合,都分为5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

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主要可分两大点,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因为各领域的知识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会随之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以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首先,要尊重每个幼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幼儿能寓学于乐。孩子们都有尊严,教师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尊重。按照一桶水的原理,我们每个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在设计活动时,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其次,做好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解幼儿,这是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用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当孩子犯了错,教师要以慈母般的胸怀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一直会看到这样的事例:XX老师,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个都不会,你要有那个孩子那么聪明老师就省力”了。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孩子不会不明白的,老师要去用合理地方式让孩子去明白,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这样会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最后,要有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途径,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环境,这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将“美”的事物都展现给我们孩子,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让幼儿每天都有好心情。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这就看做老师的会不会去挖掘,这就要我们教师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善于挖掘的“手”,教师在挖掘之前首先要付出代价,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美观的外在和内在环境。

3-6岁儿童发展指南 篇6

首先,纵观科学版块的内容,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支持探究”。如:“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这些语句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凸显了“自主”二字。同时也帮助我们教育者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摆正这个“引领者”的位置。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应该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尽一切可能帮助、鼓励幼儿大胆探究,以获得经验积累。

同时,《指南》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3—4岁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知道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5—6岁主动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其次,《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指南》不仅规范、细致、科学,有很强的指向性,而且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然后,《指南》更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更注重健康、人格、心理、道德、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对“起跑线”观念有了针对性的纠偏,严禁了“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指南》建议成年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应根据《指南》的建议,要切切实实的做好引导者,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引发幼儿深入学习,让幼儿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7

随想一:《指南》指明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向与方法

《指南》中艺术领域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感受与欣赏, 二是表现与创造。每一部分用两个要点来阐述。在每个要点里再根据幼儿的三个年龄段设定了“学习与发展目标”, 告诉我们三个年龄段幼儿艺术教育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详细、具体的内容, 为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指明了艺术教育具体的实施方向与方法。教师知道可以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哪些艺术方面的合理期望, 这样实施艺术教育活动时就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也能与家长进行更为科学的互动, 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随想二:在生活中萌发幼儿美的感受和体验

《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的目标提出,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教育建议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 感受和欣赏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当今繁华奇妙的大千世界里, 美无处不在, 关键是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参观、旅行、散步等方式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接触山水、田野、公园、校园、动物、商店、街道、展览馆、民间艺术、节日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以及体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幼儿寻找美的事物的特征, 并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 如颜色、形状、形态等, 学会用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

随想三:正确处理美术技能与自主创造的关系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部分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平时我们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发现, 有些幼儿由于缺乏对事物的认识, 又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做基础, 他们内心丰富的想象难以用美术的语言进行表达, 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审美表现力与创造力难以得到发展。实际上, 创造力是整体, 技能是这个整体的部分, 创造力与技能决不是互相排斥的。我们反对重技能轻创造, 不赞成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幼儿的作品, 把让幼儿创造力得到发展放在首位, 同时也要兼顾技能的训练, 使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潜在的能力。如:大班美术活动“创意沙画”, 幼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在幼儿初次自主探索和尝试用沙子作画后, 教师展示幼儿创作的沙画作品, 引导大家讨论、交流探索到的堆积、沙漏、撒、拨以及变化手指接触沙子的部位或变化手指多少造成线条粗细变化等作画方法及经验, 为幼儿第二次运用已知经验和技能进行高一层次的构思和创作奠定基础。接着, 幼儿在又一次的探索尝试中不再胆怯、观望, 胆子越来越大, 创作欲望越来越强, 创作的手法越来越多, 获得更加具体的操作经验, 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8

一、优化一日活动,赋予幼儿游戏自由

1.调整一日活动时间。

以前的一日活动安排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活动环节过多,一天18个活动环节。为了完成这些环节,教师必然会对幼儿进行高度控制,幼儿自由、自主空间极少。二是每个环节时间都较短,活动转换频繁,节奏过快。导致幼儿始终处于紧张忙乱之中,无法充分感受和体验每个活动过程,无法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三是过渡环节安排过多,导致幼儿出现紧张、拥挤、消极等待现象,影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针对这种“碎片化”问题,我们重新调整了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把零碎单一的活动有机整合为10大活动环节,把盥洗、喝水、早点等生活环节安排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分散、自主的方式进行如厕、饮水等活动,使幼儿在大时间段充分参与游戏活动,自主地玩与学。现在,幼儿一日活动形成了“自由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活动——餐后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这一室内外交替、动静交替的活动序列,增强了时间安排的弹性,给教师和幼儿充分的自主权,也让幼儿拥有了连续完成一件事件的可能性。

2.尊重幼儿自主游戏。

以前幼儿游戏类型相对单一,多以集体性、规则性游戏为主,幼儿自主的空间和时间很少,教师对游戏具有明显的“高控性”,导致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现在我们的游戏以区域游戏为主,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内容及伙伴,促进自主发展。同时,我们尝试本班区域、跨班区域、共享区域相结合,打破了原来班级为单位的区域活动形式,构建同龄、混龄跨班区域,在固定的时间内,班级幼儿交换区域进行活动。我们利用走廊、大厅、操场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共享区域,如一楼的生活馆、二楼的美食城、三楼的汽车城,不同年龄段、班级的幼儿同时开展区域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扩大了游戏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材料和空间的利用率,真正实现材料、经验的共享。同时也让幼儿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

二、记录学习故事,理解支持幼儿学习

1.关注幼儿自发的学。

原来我们每周撰写一篇教育故事,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支持、合作与引导。存在的问题是描述过于笼统,高度概括,缺少幼儿在情境中的反应,以及同伴之间和师幼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很多的案例反思当中没有对于儿童观察的分析,没有体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学习故事,主观猜测较多。现在我们调整为记录幼儿学习故事,进行幼儿学习故事培训,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故事的分享交流。从幼儿的“积极行为”切入,从教师主导的“学”转向幼儿自发的“学”;从特定活动中的“学”转向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寻常时刻的、富有个性的“学”。记录的是幼儿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识别,这样教师就必然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幼儿的自然智慧与能力。如在“小风扇转起来了”这一学习故事中,轩轩和晨晨两个小朋友在科学区尝试插接线路,想让上面的小风扇转起来,可是反复尝试好多次后,始终没有成功。老师并没有告诉幼儿答案,而是引导幼儿说:检查一下线路,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教师只为幼儿创造进一步学习的可能,接下来做什么仍由幼儿自主选择。这些做法不仅可以使教师的儿童观发生根本的转变,而且很容易将这种转变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

2.促进教师对儿童发展理论及《纲要》、《指南》的学习和理解。

“学习故事”需要教师认真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加以分析和解读,还要想出下一步的支持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决策能力,还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儿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从“学习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教师“尊重幼儿”这一观念的落实,看到了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还看到家长与教师共同完成幼儿评价,这样一种“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三、多彩户外活动,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指南》强调“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我们尝试从合理规划环境,创新活动内容,开发活动器材,优化组织形式四个方面开展户外活动研究,打造一个自然的、真实的、开放的、探索的、运动的、科学的、挑战与趣味并存的户外环境。

1.合理规划环境,将户外场地分区。

将户外场地分为九大区域:挑战区、沙水区、车类区、球类区、角色区、美工区、建构区、种植区、大型玩具区,并把活动区扩展延伸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使这些区域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形成动态的多样化的活动区。

2.开发活动器材。

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和身边废旧物品制作游戏器材,探索一物多用。收集轮胎、木块、pvc管、玉米皮等各类废旧材料丰富幼儿游戏的材料。如:用木块作建构材料;将一些废旧的饮料瓶和塑料瓶用松紧带连接起来做成拉力器;用各种易拉罐做成高跷;用轮胎做小车等。孩子们用玉米皮制作的蒲团自由进行抛、接、跳、投、转、顶等,进行过湿地、跳荷叶、抛接飞盘等合作游戏,探索出了二十余种玩法。

3.创新户外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生活化、本土化、童趣化,富有挑战性。儿童最喜欢模仿,对于成人所做的事,如工地里的建筑、田野里的耕种和收获等,都想尝试一番。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定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经验。为此我们可以结合本地资源开展一系列本土化的户外活动。如:组织幼儿去采摘;结合幼儿园盖新楼,开展“小小搬运工”活动,帮助建筑工人搬运砖头、瓦片。另外我们尝试将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之中,赋予老游戏以新的生命力,开展了优秀民间游戏征集活动,发动教师向自己的长辈、幼儿的家长请教,把一些有教育意义,又有多元价值的民间游戏引入。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贴膏药”“编花篮”等,通过教师与家长、孩子共同参与、改编和创新,使民间游戏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幼儿的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素质。

4.优化活动组织形式。

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增强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责任区管理”方式加以管理活动区域,即让每位教师负责1~2个运动区域,以确保幼儿在每个运动区均能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帮助。通过开展户外游戏展示活动、专题竞赛活动、亲子活动,有效地促进户外游戏的开展。

落实《指南》,我们相信“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给幼儿提供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天性充分绽放,让教育崇尚天性、回归自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篇9

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最大的感触就是,既适用于幼儿园教师,也适用于广大家长,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可以让老师和家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更加科学的实施保育和教育。

一方面,《指南》中的两大板块: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按不同的年龄段再进行细化,对三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简洁明了通俗易通,对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来说,这些指导和建议是具体、可操作。另一方面,我觉得《指南》给广大家长和教师带来的是“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这样一种教育观念上的引领,我们的幼儿教育要真正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以往幼儿教育总是以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作为了重点,使得幼儿园教育总是不时的具有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指南》犹如指南针为迷茫的我们指明方向,在每个具体目标后提出了适宜的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指出了我们一日活动的注意点,有利于我们组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对照指南我们了解自己所带年龄班的孩子哪方面

发展适宜,哪方面是滞后的需要多加强引导的,哪方面是好的,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感触最深是观摩了中班组的一课三研《小小超市送货员》。一备课老师的目标制定的很宽泛,对已中班孩子来说快跑多少米比较适宜,所以一备时老师对具体目标没有明确,使得活动准备的场地距离布置的很短。在认真学习了指南提出的指标后,我们重新调整了目标,同时结合目标,重新布置场地等,让孩子们尽可能的技能达到做大程度的练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篇10

3-6岁是儿童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时期;是词汇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语言应对能力初始发展的时期;是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时期。在这些发展周期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这一阶段儿童语言潜力巨大,因此3-6岁是一生中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

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语文就会充实而生动。在孩子刚学说话时起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随地进行词汇教育。上动物园、参观博物馆,教他学会形容各种动物、人物、事物。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使孩子能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

3岁是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日常用语已经满足不了宝宝语言的发展要求,爸爸妈妈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诗歌、童话故事等有情节有图画的语言材料;此外宝宝动手能力开始增强,家长要给宝宝准备可拆可画的东西。如:涂鸦,方块玩具等。3岁是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的时期,因此如果手中有了打击乐器,其他打击乐器就暂时不要出现,以防孩子三心二意。如:手中有摇铃,就应引导孩子专心运用摇铃进行节奏练习,待孩子已熟悉摇铃后,再给他铃鼓、响板等乐器,孩子就会产生更浓的兴趣。

4岁儿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那样是反抗意识强烈,反而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只不过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被人认为喜欢反抗。爸妈可以开始放心让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事事都包办代替;当宝宝兴奋地要和你分享事情时,不要有过多的拒绝,就算拒绝也要和宝宝说明清楚原因;由于宝宝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不是分很清楚,家长对于宝宝对事件的描述不要过分肯定和否定,要慢慢引导宝宝对事件真相描述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宝宝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准确表达的发展

5岁的宝宝已经逐步开始了自己的社会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宝宝与别人交往,注意帮助宝宝接受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教导宝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促进宝宝社会性的发展。与此同时宝宝探索的大门已经打开,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更多的视觉刺激,多带宝宝到不同的地方游览,例如书店、古迹、画展、公园等。同时肢体的充分活动能激发大脑的活力,父母要尽量给孩子创造的机会。多陪宝宝进行体育运动,例如:跳绳、跑步等等。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11

一、《指南》的含义

《指南》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3~6岁儿童在学习与发展上应遵循的方向与应达到的水平的合理期望;也反映了国家对早期教育应遵循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质量的基本要求。《指南》不仅指出不同年龄幼儿应该学和应该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同时指明怎样支持和指导幼儿的学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指南》能够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引导全社会形成关于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正确认识。

二、《指南》与《3~6岁幼儿发展纲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使用对象不同:《3~6岁幼儿发展纲要》指向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向家庭与幼儿园教育。

2.功能不同:《3~6岁幼儿发展纲要》是较宏观的课程文件,把握教育的大方向,规范幼教机构的教育。《指南》在微观层面上指导,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各个领域上应该达到的学习与发展,并给予具体的教育建议。

(二)联系

1.共同的目标指向:提高我国3~6岁儿童的教育质量。

2.思想一致,功能互补。

3.实施指南应坚持的原则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三、《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

艺术是幼儿的一种语言,也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幼儿用绘画、肢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在大量游戏化的表现中会发展起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反思:范画是要教会幼儿画各种事物的形象吗?如果教师不教,幼儿自己会画吗?范画是要教会幼儿绘画的技能吗?这些技能是老师教得会的吗?

当然不是。幼儿画画不是教会的,教师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所教的技能也是很难迁移的。幼儿的技能是在大量表现表达的机会中自然成熟的。如果没有教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的幼儿天生都会画任何幼儿需要表达的东西,而教师即使教得再形象也不可能把幼儿所需表达的内容完全表达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临摹范画之后,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最后就会说“我不会”。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幼儿的画看不懂究竟意味着什么,看不懂他们是想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想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境。他们的作品表面上看“形”不似,但只要听他们解释自己的作品,立即会让人感到一种“神”似,也就是幼儿内心世界的一种灵性。我们应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如果对儿童进行模式化的训练,将削弱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给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为写生、美工活动提供创造机会条件,让幼儿自主表现与表达。当幼儿说某种东西不会画时,最好的办法是把这样的东西拿给他看,而不是直接教他如何画。

总之,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给幼儿提供更多让幼儿感受与表现的机会,在感受的基础上表现,为幼儿创造更多自由表现的机会,必要时才给予指导,充分理解幼儿艺术的表达功能。

《指南》犹如一盏“指明灯”,它为我们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照亮了孩子人生的起点。这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必读的一本书,有了这本书,幼儿教師就有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以上是我学习《指南》解读的一点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 篇12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

一、早期阅读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特别是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中, 他们的倾听、表达、社会交往等各种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很好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提出要为儿童做好“阅读与书写”准备。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 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幼儿阶段的早期阅读, 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兴趣入手以图画书为主, 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 通过游戏为主的方式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丰富幼儿想象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社会性发展, 为后继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正确的阅读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阅读

尽早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就像给他们播下一粒种子, 在未来的日子里, 吸收阳光雨露慢慢发芽, 幼儿园提供的阅读环境便是适合幼芽茁壮成长的沃土。

1. 利用集中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带领幼儿走进书的乐园。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阅读指导是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经验水平, 为幼儿选择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并指导阅读。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游戏、谈话、讲述等形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图书的兴趣,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学会认真观察, 进行大胆想象, 逐步提高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引导幼儿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特点。

2. 教师亦情亦趣的指导给幼儿一把爱阅读的“钥匙”。幼儿开始接触图书时, 教师要告诉幼儿取放图书的常规, 认识封面、封底、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接下来学习在阅读中观察画面的有序性, 如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的顺序, 再逐步指导观察故事的角色、背景、画面, 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情节结合提问, 引导幼儿仔细阅读, 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从而理解图书讲述的内容;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想象对话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结合主题活动, 教师借助声情并茂的讲述, 将阅读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 既完成教育目标, 又培养引导幼儿对优秀图书的阅读兴趣, 如关于爱的主题教育中可阅读的图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妈妈》《我爱妈妈》。

3.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幼儿打开一扇窗。图书选择要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 要能贴近幼儿实际生活, 画面简单易于幼儿观察理解又具有趣味性。

早期阅读应该从“图”入手, 如以经典绘本入手, 幼儿通过看图、说图、读图的过程, 学会观察、理解、归纳, 培养对图画书的兴趣。

在内容选择上还要能对幼儿具有一定挑战性, 故事的讲述形式采用结构重复性, 或者在情节之间具有逻辑关系, 便于幼儿的阅读与理解, 如小班的《藏在哪里了》整个故事以幼儿玩过捉迷藏为经验, 以“藏”字为线索牢牢地吸引幼儿的目光去阅读去发现, 结合幼儿已有的对动物外形特点的认识, 进行阅读和理解。

通过阅读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品质, 逐步产生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幼儿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力后, 可根据活动内容自己制作图书,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创编的故事, 实现为前书写做准备的教育目标。

三、丰富的活动方式是幼儿葆有阅读兴趣的最佳途径

1. 利用晨间环节, 幼儿每天入园后等待早餐时段, 到班级阅读区自由选择图书进行阅读, 在轻松自主的状态下与书做朋友, 同时幼儿之间还可以进行自由交流, 日积月累中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美丽的种子。

2.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班级图书区的设立是为幼儿提供自主阅读的最佳途径, 营造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 让幼儿爱上这个小世界;定期投放适宜的图书, 可激发幼儿对新图书的好奇心主动去翻看、阅读, 教师用图书角的书来给幼儿讲故事, 幼儿围坐在教师的身边, 和教师与同伴一起倾听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一起咯咯笑的时间都是他们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时间。

四、指导家庭亲子阅读拓宽教育空间

如果幼儿在识字之前就在听故事和欣赏故事中受到熏陶, 体验到欣赏到美丽语言和故事世界里的乐趣, 知道书里有不尽的乐趣而能主动去阅读, 那么他是幸福的幼儿, 因为他在故事里找到幸福的种子。松居直在《谈谈图画书》里说, 他小时候长在大家庭里, 只有临睡前时听妈妈给他一个人读图画书时, 才能独占妈妈, 从而感到极大的喜悦和安慰, 所以说, 指导家庭阅读也是幼儿园责无旁贷的职责, 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延伸。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我园通过多渠道做好推广阅读活动工作, 首先, 建立家长学校, 以“蒲公英家长工作室”为平台, 定期开展早期阅读的家长讲座, 如“早期阅读亲子同行”“读书沙龙”等一些列活动, 借此, 推荐优秀的儿童图书, 倡导科学的早期阅读理念, 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亲子阅读的必要性。其次, 创建图书漂流站, 投放大量的中外优秀儿童绘本, 供家长和幼儿借阅, 定期进行交流分享。

上一篇:2022年二季度思想汇报下一篇: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