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1

【主要功能】

实现所有视频信号的转发、存储,报警信息和用户等安全信息管理,监控操作灵活简单,支持移动报警侦测和电子地图、有本地应急信息抓拍及录像功能。在存储及视频资源转发等方面有良好的向上及向下兼容性。视频信号源、本地视频服务器机群与上联服务器集群之间有良好、健壮的通讯模式及架构,在意外断电、视频存储及服务器硬件故障等紧急情况下仍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不影响视频资源转发及其他部门共享。

【架构拓扑】

【系统设计原则】

城管视频监控是建设城市应急联动体系、应对突发事件、实施危机管理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构建平安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因此,在建设城管视频监控时,作为数据核心的服务器、存储系统要注重以下要素:

先进性 服务器、存储技术上的先进性将保证处理数据的高效率、系统结构的灵活性、系统的易扩充和易维护,避免使用面临淘汰技术给我们后期升级带来的成本。

可靠性 服务器、存储等核心设备的冗余性、服务器的可靠性技术和电源冗余备份等方面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主干网络设备的选型及网络整体结构,服务器技术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以及软件开发技术的开放性和对相关协议的支持等方面,来保证视频监控系统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

易管理性 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的管理基于SNMP。合理的网络设计,利用专业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命令,使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强大的可管理性,使网络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便捷和高效。

安全性 内部网络之间、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之间的互联,利用VLAN、防火墙等进行访问控制,确保网络安全。

实用性 整个系统的设计在性能价格比方面充分体现系统的实用性,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又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实现系统建设的目标。

【监控资源】

14路数字城管一期工程建设监控视频源(SmartSight编码协议,摄像机采用艾立克高速快球,内置云台解码,485控制,2兆网络带宽)150路二期新建其中有40路左右是模拟整合信号(CSVision编码协议,摄像机采用亚安一体化快球,内置云台解码,485控制,2兆网络带宽)

【服务器集群】

服务器集群采用上下级联的方式,将整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散到各个上下级服务器中,上级服务器(二级视频转发服务器)负责管理用户登陆并协调下及服务器完成监控操作、将有效信息传入数字城管网络中其他远程的客户端和市级指挥中心。所以上级服务器对自身的网络数据吞吐能力及CPU的运算能力方面性能要求比较高,建议采用千兆网卡,双核CPU频率在2000以上,内存4GB。

在二级视频转发服务器下,逻辑上向下级联4台三级转发及存储服务器,分别负责转发并存储数字城管一期原有信号,二期新建信号以及模拟视频改造信号等编码制式与传输架构互不相同的视频信号源,从而避免了各种传输架构及不同编码制式信号之间在兼容性问题上潜在的隐患,每台服务器根据自身转发视频信号源的多少,连接固定容量的存储设备,并且在每台服务器上添加网络驱动器,作双冗余存储(即当本地的存储设备坏掉时,可以将录像存到其他地方而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和录像查询)。三级服务器将视频信号转发至二级服务器,再向上级联到顶级服务器。服务器之间通过组播传输数据以减少网络拥塞。各客户端通过登陆二级服务器获得注册信息,具体的转发视频录像查询等工作则由下级设备完成。服务器集群拓扑图:

【存储管理监控数据存储系统在视频监控中的特点】

监控数据存储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数据量庞大的精密系统,几百路的数字监控录像每天采集生成的数据量非常大,这些数据需要被及时传送到多级存储服务器,以进行更长时间的存储、调度,并为日后的历史资料检索、回放等提供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软件检索界面,对某路或某个时间段的历史监控录像进行检索、回放。

依据监控对存取速度和存储量的实际需求来选用存储介质,从而使存储系统的成本得以降低,是合理建设监控存储系统的要求。

因为监控数据通常都非常大,而且成像设备提供的数据量往往取决于监控数据的清晰程度、数量和分布情况,所以,监控系统的数据量为存储容量带来了很大挑战。另外,监控数据必须安全地保存一段时间,并且要能够方便地访问,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灵活的大容量存储系统来补充监控系统的存储应用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依据应用对存取速度和存储量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存储介质的类型,从而使存储器的成本得以降低。只有在成本和效率之间达成平衡,才是现实的选择。根据数据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士那里的应用价值不同,必须根据以访问需求为中心的基础架构,根据数据的价值,选择有效的存储技术。

【存储的选择】

目前,存储系统有四种存储接入方式,FC、SAS、SCSI、IP(iSCSI),这四种接入方式目前的带宽分别为FC的带宽为2Gb/s、4Gb/s,SAS的起步带宽为3Gb/s,SCSI的最高带宽为320MB/s,IP的带宽为1Gb/s,从带宽上分析如果采用带宽为4Gb/s 的FC线路和FC存储,数据传输性能最高,但价格也会是几倍的提高,SCSI作为SCSI协议中的并行传输方式,320MB/s的带宽已经达到了SCSI带宽的顶峰,目前面临着淘汰,IP(iSCSI)存储依靠在TCP/IP协议上传输SCSI 协议,性能很大程度上受TCP/IP协议的影响,即使在无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也会产生TCP/IP的网络风暴,在本来不高的千兆带宽上性能进一步受到影响,SAS技术作为串行的SCSI协议新的传输方式,起步带宽即达到了3Gb/s。在成本和效率之间综合考虑之后,推荐采用SAS存储来满足高负荷、连续性的视频监控应用。存储介质建议采用SAS硬盘,存储阵列可支持RAID5、RAID6,有冗余电源的,有1GB以上缓存,并且根据视频软件的要求,服务器的硬盘盘符控制在5个以内。总体容量40TB,扩展后可达到81TB 【视频解码转换】

通过视频设备管理器(即高配置PC机)在视频解码设备与远端视频源之间建立单独的通讯链路,不通过服务器的转发功能单独实现视频流从Smartsight、CSVision两种编码制式的网络数字信号到标准AV信号的转换。将AV信号实时的输出到显示单元的图形拼接控制器及监视器上,要求视频设备管理器的有双冗余电源,1GB以上独立显卡,3GB以上CPU。视频解码器具有对Smartsight、CSVision两种编码制式的网络数字信号的解码能力。

【终端工作站】

终端工作站宜选用有独立显卡512MB的PC机。视频会议功能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2

在美国“9.11事件”、国内2008年1月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意义凸显, 即在紧急事态下城市电网的应急处理, 确保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已经成为电网企业一项重要工作。大中城市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更成为当前该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越发重要, 更是因为随着大中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也使得这项工作的实现越发困难、复杂。为此, 建立有效的城市电网应急机制, 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城市电网应急处理体系不仅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存亡, 而且更关系着国家的国防安全, 这既是电网企业的企业职责, 更是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

在这一背景下, 国家电网公司与江苏省电力公司签订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专项任务合同, 委托江苏省电力公司承担“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创新任务, 并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的应急处理信息平台积累建设经验和推广经验。

1 设计思路

从项目的示范效应、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电网建设特点及电网信息化建设基础等多个层面考虑,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 是江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其电网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500k V跨越长江“O”形双环网、220k V城区双环网、110k V辐射互联、10k V“网格状”供电的坚强架构, 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因此, 南京市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典型示范意义, 为此, 江苏省电力公司确定以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作为省公司试点单位, 率先完成大营销战略为指导的营销一部四中心改革和生产一部四中心改革工作, 并依托该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进行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

在系统建设方面, 以信息系统为手段, 充分利用江苏省电力公司现有信息化建设资源和以往成功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 整合公司各类信息系统资源, 以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组织体系、生产体制改革成果为突破点, 建设一套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以此建立有效的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综合信息平台。

从指挥中心的实际应用功能出发, 系统以“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为设计原则, 并确定如下设计思路。

(1) 满足省公司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管理要求。营销一部四中心和生产一部四中心建设既是省公司管理扁平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 也是大营销专业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应急指挥中心应集中体现上述管理要求, 其中扁平化、集约化更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危机发生时电力应急指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以确保公司营销、生产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公司本部与生产、营销两大生产基地信息联络为项目实现重点。为满足电力生产和营销管理应急指挥和电网运行管理的需要, 进一步提高改革后公司应急抢修响应速度, 本项目重点实施了生产机构专项改革及生产基地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

(2) 满足极端情况下电力生产和营销服务要求, 确保极端情况下供电保障和服务保证。

(3) 满足电网故障发生后, 电力应急预案启动后的快速应急指挥、系统恢复运行等功能。

(4) 满足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系统在设计、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南京城区地域特点, 并结合已有的电力信息化建设成果, 在南京公司本部设计建设了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直连的电视电话会议中心, 设计建设了具备电视电话会议功能的南京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会议室及晨会会议室, 与城北基地、雨花基地及各区县供电公司实现互动, 信息调阅共享, 协调功能可见, 从而实现了南京电力应急指挥预先确定的覆盖网格化、指挥灵活性、搭建简便性的灵活、实用、经济的设计要求。

以上述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为准则, 从系统实现层面分析, 主要包括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硬件系统及“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软件平台”。其中硬件系统主要实现信号采集、电力营销、生产情况集中展示、命令发布硬件实现等功能;软件平台则重点针对应急指挥和平时应用, 进行指挥系统的功能开发。

为实现上述建设目标, 建成后的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覆盖南京公司本部、城北基地、雨花基地及浦口、高淳、溧水、六合等县级供电公司, 基本满足了应急指挥中心反应迅速、指挥得力的设计目标。

2 硬件系统

南京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包括公司本部、城北、雨花基地、县公司电视电话会场, 考虑战时及其他危机因素, 除南京供电公司设计主中心外, 另设城北基地为辅助中心, 具体部署如下。

(1) 南京供电公司本部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室、电子会议室、晨会会议室, 3个会议室可实时实现联动, 并针对基层县公司、营销和生产基地实现互动, 保证了与上级单位及与各下级单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需要, 并为应急时指挥的即见即得提供了可能。

(2) 电视电话会议室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的分会场, 可同时将视频信息转发到电子会议室以及雨花和城北基地。

(3) 电子会议室作为全公司的应急指挥会议室, 可直接连接晨会会议室, 并实现与城北基地、雨花基地的互动。一般性的生产协调指挥在城北基地生产指挥中心亦可全部完成。

(4) 应急指挥会议室, 即电子会议室所能协调、调阅的信息, 在城北生产指挥中心都可直接查看。

通过上述部署, 实现了应急指挥硬件架构的灵活、实用, 并且由于上述部署最大程度借用了以往电视电话会议资源, 在电子会议室提供了应急指挥中心与其他横向资源等外部资源的互联,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建设资源共享、经济可行的设计思想。

就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硬件系统而言, 其核心内容为应急指挥中心智能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智能系统主要实现南京电力营销和生产即时信息的集中显示;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实现应急指挥系统的视频会议功能。

应急指挥中心智能系统由指挥中心大屏幕系统、辅助屏幕显示子系统、会议发言子系统、扩声子系统、数字音频处理子系统、信号采集与切换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等组成。

以南京供电应急指挥中心城北生产基地会场为例, 系统设计方案中, 大屏幕显示系统由1台103英寸PDP等离子显示器和4台50英寸PDP等离子显示器几部分组成, 其原理及示意如图1所示。

系统通过视频矩阵和RGB矩阵, 直接采集生产数据, 并在大屏幕集中显示, 为紧急状态下的领导行为决策提供依据。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从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分区的需要出发, 会场东西两端各吊装一台高清晰彩色会议摄像机, 作为视频会议的主摄像, 视频终端获取的音频信号则接入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处理。从系统的高效利用和日常功能需求出发, 在非应急状态下, 电视电话会议室主要应用于收看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电视电话会议;应急指挥会议室重点承担重点接待任务, 也可作为主会场召开公司本部的电视电话会议;晨会会议室为公司每日的调度晨会会议室, 与城北基地、雨花基地互动, 同时晨会会议室作为3方会议的主会场;城北基地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主要为生产专业会议室, 同时作为生产各类信息汇总、会商场所。

3 软件平台功能实现

按照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的设计原则, 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在电网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功能; (2) 平时则主要应用于生产和营销的每日管理。

有鉴于此, 系统按照应用模式分别开发了紧急模式、晨会模式、供方会模式、视频会模式、反事故演习模式等各种模式功能, 完成南京市供电公司应急指挥和营销生产日常管理。

3.1 紧急模式

紧急模式, 主要应用于战时及紧急状态情况, 具体实现功能包括:

(1) 形成战时或紧急状态下连接地方政府、市公安局 (交通管理局) 、城市应急指挥部与其他相关各分指挥部面对面的视频图像和语音的同步连接;

(2) 将应急信息平台中的现场故障信息、数字照片、抢修队伍位置、应急物资状况、电网设备情况、电网负荷情况显示在中心指挥部以及相关的基层指挥部;

(3) 可通过移动卫星视频采集系统, 将重大现场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传递到中心指挥部, 并在各相关分指挥部中共享, 同时可以实现视频和语音的互动;

(4) 将远方的各级专家通过会议系统集中在网络上, 形成迅速的技术决策支持;

(5) 通过远程电话接入的方式, 将事件的全过程通过语音的方式共享给远方外出的主管领导, 并接受相关指令;

(6) 可在大屏幕投影上实时进行各种画面预定义组合、切换;

(7) 可实现多路信号在大屏幕系统的切换显示;

(8) 可实现对应急指挥中心灯光、音响等环境设备的集中控制;

(9) 可实现对指挥控制台显示设备的集中控制。

3.2 晨会模式

该模式以市公司晨会会议室为主会场, 城北和雨花基地为分会场。晨会会议室主会场大屏显示控制PC信号, 2个PDP分别显示城北和雨花分会场视频信号;城北和雨花分会场大屏显示晨会会议室主会场控制PC信号, 画中画显示晨会会议室视频信号。

3.3 供方会模式

该模式以市公司晨会会议室为主会场, 市局电子会议室、城北和雨花基地为分会场。主会场大屏显示控制PC信号, 2个PDP分别显示城北和雨花分会场视频信号;市公司电子会议室、城北和雨花分会场大屏显示晨会会议室主会场控制PC信号, 画中画显示晨会会议室视频信号。

3.4 视频会议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可在一楼显示, 也可通过它扩大到雨花、城北基地, 解决南京会场较小的问题。今后, 供电所所长、营销专业的领导、专职等可就近在雨花基地集中收看, 四大生产中心的领导专职可在城北基地集中收看。

3.5 反事故演习功能

公司每年定期举行的电网反事故演习会场可设在城北基地生产应急指挥中心, 在此, 各类信息可随时调阅, 尤其是各种视频信息、DTS、生产MIS、GIS等信息。

3.6 其他扩展功能

利用公司目前多个电子会议系统的功能, 可组合、综合实现各种特殊会议形式和应急指挥之需, 满足多路视频、音频、画面、数据的切换, 从而实现扩展功能。

4 实用效果

系统目前已经在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投入使用, 由于系统在设计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原则, 目前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电力营销与生产的日常管理, 保证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确保了战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

(1) 城市电网应急指挥的硬件环境与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软件平台结合, 构成了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完成了城市电网应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预期目标, 确保了电网突发事件高效、快速的处理。

(2) 促进了公司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系统建成后, 通过系统的晨会功能, 减少了2基地领导在公司与本部间的奔波, 节约了时间、精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企业会议成本。此外每周的供方会也可3地同开, 网、省公司的电视电话会议亦可同步转发到公司基地, 大大减少了基地人员, 尤其是供电所人员来回公司本部的烦恼, 也减轻了公司本部人员、车辆的压力。

(3) 目前, 南京市供电公司电网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已全面进入实用化阶段, 在2009年的春节反事故演习中, 表现出了极好的应用效果。在城北基地生产指挥中心, 借助于应急指挥平台、变电站视屏监控系统、供电生产MIS系统、配电GIS系统、输电GIS系统、调度SCADA系统、DTS系统以及鼓楼区城市网格管理系统等多系统联合, 各类信息纷纷汇总至指挥中心, 为电网故障快速处理提供了手段。

在具体开发实现过程中, 本系统的开发选择了有国内电力行业背景的软件公司承担,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未来的安全性和扩展性要求。

就系统而言, 将在以下2个方面开展项目深化工作。

(1) 虽然本系统的研发、设计与应用都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平战结合, 扩大了其应用面, 但系统在软件功能方面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为此, 未来系统将在电子会议的组合功能及应急指挥辅助中心等几方面深化该系统功能, 为南京电网生产和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目前, 系统已经在南京供电公司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并有效促进了南京供电公司大营销布局的营销一部四中心组织体制和生产体制一部四中心的建设。随着江苏省电力公司大营销改革工作的深入, 本系统将在江苏省电力公司13个地级市公司进行应用推广, 并将以此为基础建设江苏省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

摘要:在美国“9.11事件”、国内2008年1月的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建设大中型重点城市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意义凸显。依托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 南京市供电公司开展了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本项目以应急指挥和平战结合为设计原则, 重点进行了应急指挥的硬件环境与“南京城市电网应急指挥软件平台”的建设,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南京供电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 获得了较好效果。从设计思路、系统体系架构及软件实现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南京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说明。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3

[关键词]大数据;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建设

当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大数据时代。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消防综合业务平台、火灾统计系统、灭火救援指挥调度系统、灭火救援业务管理系统、图像综合管理平台等纷纷投入使用,消防作战指挥中心的数据来源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顺应形势,直面变革,树立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才能更好履行岗位职责,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笔者结合对大数据的学习领悟和工作实际情况,就大数据时代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大数据”在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工作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不总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消防作战指挥中心是指挥灭火救援作战的决策部门,需要运用“大数据”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一)研判火灾形势。《大数据》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美国沃尔玛分析他的销售数据,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每到星期六、星期日,啤酒和尿布销量增长迅速。研究后发现,星期六、星期日常常是女人在家做事,男人到购物店买东西。男人通常要买婴儿的尿布,买尿布的时候觉得自己挺辛苦,又买些啤酒犒劳自已,所以啤酒和尿布的销量就一起增加了。同理,消防作战指挥中心也可以对火灾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按照火灾类别、起火场所、起火时间、所属辖区等进行分类,以条形图、饼状图、线形图的方式进行具体化呈现,分析其规律,依此科学预判消防安全状况和火灾形势走向,并结合季节、气候、重要任务等明确火灾防控重点,制定相应的消防演练、执勤备战方案,提升火灾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二)辅助指挥决策。从重点单位熟悉演练到灭火救援作战进行整个过程,作战指挥中心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数据,充分运用这些数据,能够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极大提高部队作战效能。在重点单位熟悉演练中,依托详实的建筑、交通、水源等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数字化预案。在接处警过程中,可以查阅起火建筑内部结构、道路交通、水源分布、处置措施等数据,为作战人员提供信息支撑。在灭火救援现场,通过作战人员传回的灾害事故现场情况,掌握战斗进展和灾情发展,进行远程指挥作战。(三)强化部队管理。当前,随着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部队视频监控从无到有,摄像头从标清到高清,基本实现了对营区重点部位的覆盖。在部队日常管理中,作战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图像综合管理平台的音、视频数据,实现对基层部队的远程监控,检查部队值班备勤、出入管理、岗哨安全、训练实施等情况,强化部队管理。

二、“大数据”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在灭火救援实战中,因数据不准确,影响灾害事故判断,进而误导指挥决策,导致灾情扩大或官兵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确保数据准确是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大数据”建设的第一要务。作战指挥中心在接警调度时,要通过灭火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实时录入警情,避免人工填单、电话调度处警,杜绝接处警工作网上、网下两张皮现象,防止出现漏警漏录、重复录入等情况,保证灾情录入、警力调度、现场信息等每一环节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对人员、车辆、装备、预案等其他部门录入的关联数据,要安排人员进行检查核对,发现有遗漏、失实、不全的要通知录入人及时修正,保证数据质量,防止数据录入与实际应用脱节。(二)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大数据”的建成不易,是各部门、不同岗位人员齐心协力历经多年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结果,要让数据说话,“说”的准确不结巴,就要保管好数据。一是及时备份。在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备份的意义不言自明。二是及时汇总、分类。数据多元、多渠道,是这一时代典型特征,必须对各类数据进行及时汇总、分类,积压的结果是重复与无序,影响运算效率。三是及时清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要,有的数据可能重复,有的数据可能失去时效性,需要人工进行剔除。(三)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是一座丰富的金矿,只有充分挖掘才能发现它巨大的价值。在工作中,对从各种系统、平台中采集的数据要及时研判,发挥其作用。如:全勤指挥部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指挥决策管理子系统化危品目录、危化品处置方法及规程、典型案例等信息数据,掌握辅助决策应用计算,发挥系统辅助决策功能作用。建立健全警情研判机制,坚持做好重要战例处警讲评总结,每日警情及时结案归档,每周警情统计研判,每月警情分析通报,利用数据信息进行接处警战例讲评和警情数据分析研判。

三、大数据时代消防作战指挥中心的建设方向

大数据时代的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应该是整个消防部队的“中枢”、“大脑”,它集报警服务、力量调集、作战指挥、信息综合、决策参谋等功能于一身,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对灭火救援事故处置进行实时跟踪、指挥和处理。

(一)指挥作战的中心。接处警情时,通过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地理信息的自动、手动搜索查询,在指挥中心显示大屏上显示灾害区域的地理地形图、消防设施、水源分布图等数据信息,辅助灭火救援工作。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定位,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将消防行政、战斗车辆的位置信息传输到作战指挥中心,掌握消防车辆行进的实况及车辆状态。通过3G图像传输设备采集灾害现场数据,传送至作战指挥中心,进行远程辅助指挥。通过这些数据的应用,将接警、指挥、调度、处置、反馈等各个环节有序衔接,解决令出多头、各自为战等问题,从而提高程序化指挥水平,使得统一指挥、逐级指挥得以真正落实。(二)数据处理的中枢。信息是指挥的基本要素,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消防作战指挥中心的信息工作是一个不断适应业务工作需要,从部队内外广泛获取信息,通过采编、分析和使用,最终服务消防工作的过程。通过对出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判火灾形势,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对接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灾情等级,调度相应力量处置。查询系统掌握辖区单位人员、车辆、装备等执勤实力,各类型、各等级的作战预案,科学合理调度增援力量。通过采集的灾害现场数据信息,分析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及时有效处置。最终使各种数据经过作战指挥中心处理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三)综合应用的平台。面对日益复杂的灾害事故,必须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没有科学、高效的处置平台是难以应对的。要把作战指挥中心作为综合应用的平台,将通信网络、基础数据、系统应用等高度整合,使整个业务流程按采集、加工、分析、反馈形成环状网络,各项数据在平台上互通与共享,形成横向关联、纵向贯通的数字消防体系,为灭火救援指挥提供便捷、高效的辅助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徐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4)0.

[2]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哲强.浅谈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向导,2010(07).

[4]苏向明.北京消防指挥中心的现状展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5(07).

作者简介

1指挥中心建设概述 篇4

第1章 概述 1.1.序言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海峡西岸中部经济繁荣带的枢纽城市和集工业、贸易、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港口城市。中心城区由鲤城、丰泽、洛江三个行政区构成,是泉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66万。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古代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唐至明代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祖籍泉州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约624万人,港澳同胞约70万人。近年来,来泉州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日益增多,泉州市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

泉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也是福建省确定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九五”期间,泉州市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向提高素质阶段的转变和市民生活水平向初步富裕型转变,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设一个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是泉州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城市公安、交警管理服务的系统化、智能化涉及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被提到重要日程。

1.2.项目背景及建设意义

泉州市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截至2003年,泉州至厦门、福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漳(平)泉(州)肖(厝)铁路投入营运;港口码头泊位38个;泉州晋江机场1996年正式通航,现已开通十几条内地航线和香港、马尼拉包机。

泉州市中心城区是整个泉州的交通枢钮,324国道,306、307省道交织其中。经过多年建设,市区逐步形成了“六纵五横”结合闭合环状快速干道的网络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状布局。但是,泉州市中心城区的路网密度、人均道路拥有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车多路少,日常行车及出行秩序难以保证。现有道路状况、交通管理系统、警力不能满足机动车辆数量近年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老百姓购买力的增强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机构预测2003~2008年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将连续保持每年20%以上的高增长率。泉州市交警支队的如下统计数据反映出这一突出矛盾:

道路总里程(Km)路网密度(Km / Km)人均道路拥有量(m2)机动车保有量(万辆)

摩托车占机动车保有量百分比(%)每日机动车平均流量(万辆)

过境车辆占每日机动车流量百分比(%)高峰时过饱和及近饱和路口比例(%)机动车平均增长率(%)

单位面积警力数量(人/百平方米)每万人警力数量(人/1万人口)每万车警力数量(人/1万辆车)警力平均增长率(%)

虽然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远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目前,泉州市机动车辆拥有量连年快速增长,道路通行压力呈上升趋势。从历年来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来看,交通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现有的警

2117.24 5.12 4.37 21 62 16 44.5 46 21 1.8 3 13.4 2.1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力和公安交通指挥设施已经无法适应交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协调处置突发性事件,缓解交通拥堵,增强交警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泉州公安交警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随着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和枢纽的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公安机关‘三台分设’的状况已经难以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此加以整合,将三台合而为一。” 省厅对此也高度重视,将厦门等三个地市列为试点建设单位。

泉州市中心市区目前已分别设立“110”、“122”、“119”三个报警台,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障安全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也为公安机关赢得了荣誉。但由于相互间相对独立,不仅各自建设、重复投入,分散了资源,而且不利于联合互动,形成合力,同时还存在接警处警环节多、层次多、效率低等现象,服务群众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泉州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在整修和扩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的同时,建设“三台合一”的中心市区报警服务台。经过充分的调研,提出泉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暨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整修升级工程设计任务书。

专家论证认为,项目的立项从政治上、经济上符合泉州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符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践证明,要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管理压力,维护人民群众安定平和的出行和治安环境,快速接警处警,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仅靠增加警力的数量扩张是远远不行的,必须走质量扩张即科技强警之路,实现管理模式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管理方式由经验型向科技型、管理手段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和飞跃,才能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保持同步,更加密切把握住社会进步的脉搏。本项目包含的内容,是城市各项功能主体中一项必须的基础性建设。国内外均被看作城市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标志之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发掘泉州市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1.3.立项指导思想

项目名称: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 项目性质:整改升级项目

项目指导思想:整体先进,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高可靠、高稳定 项目指导思想从系统论和实际出发,高度概括了项目从论证设计到长期使用的基本原则,是整个设计过程从宏观到细微必须牢牢遵循的准则,整个指导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整体先进是从全局出发,整个系统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包括管理经验,立足长远规划,在系统各层面的设计、设备选型、集成软件技术等各方面体现整体先进性,不但要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而且要具有发展潜力,保证在5~10年内居于主流。在软件设计规范方面,严格参照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项目建设在国内同等规模城市中具有一定指导、借鉴和带动的作用。

适度超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比选系统、设备在先进与经济实用、稳定可靠之间的平衡点,在整体先进的前提下保证投资效率,体现最优性价比。另一方面把握适度超前的尺度,可以保证系统平滑升级,从系统技术本身和对象管理上不会出现断层。

功能完善首先是符合实战需要,也是系统智能化的基础。功能是多方面的,如系统功能、设备功能、使用操作功能、管理功能等,人的认识不断进步,功能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设计中系统的逻辑功能应该是从公安交警各级指战员多年实践经验总结提出的全面应用功能基础之上的概括。整体设计至少要将公安部建议的指挥中心各个子系统包括进去,系统设计尽可能将建设方提出的功能需求充分考虑进去,系统集成软件接口相对完备,预留足够的扩展接口。

高可靠、高稳定这一指导思想是长期以来的经验和教训换来的,明确要求系统长期日常运行中和一旦出现紧急突发事件时必须高度稳定、可靠,特别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时不可以出现任何纰漏。设计中要从极限环境条件;极限负荷;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安全、稳定、可靠特性;合理冗余备份;设备的防护等级;可靠性管理预案等诸方面形成有力保证。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1.4.项目现状分析

1.4.1.市局指挥中心现状分析

1.4.1.1.市局指挥中心一期工程

1998年市公安局一期工程包括110紧急报警电话受理子系统、350M无线集群通信子系统、公安综合信息网络、道路及重点部位图像监控子系统。

110紧急报警电话受理子系统在公安指挥中心使用管理。该系统包括由公安部一所承建的110接处警平台;GIS警用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由西安宏源公司承建的大屏幕显示控制系统。

接处警平台运行在公安信息网络上,软件系统结构采用C/S方式,接处警信息数据库用ORACLE7.3建立,软件系统运行在NT4.0、windows9X平台,接处警应用软件是专门开发的。通信调度机选用大唐电信生产的DJX30,租用中国电信的一路单向2兆PCM通过中国No.1信令接入公众电话网,调度机与接处警平台的通信接口采用公安部一所开发的通信管理软件。无线通信调度采用市局350M无线集群系统,采用同组呼叫方式与巡警直属大队联系;有线调度通过接处警调度机的模拟环路中继与接处警单位联系,不具备透明调度功能;开通以来一直采用一级接警、直接指挥的接处警模式,对于非紧急警情特别是涉及联动单位的求助也采用三方通话转接联动单位的处理模式。GIS警用电子地理信息是基于微软的Mapinfo软件平台上运行的平面矢量图,其图源来自泉州市规划局1995年测绘图。

图像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来自于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矩阵主机,物理容量32路,分4路光纤传输,控制信号原为双路单向光纤传输,2000年改为单路双向,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相对独立;大屏幕控制显示系统包括服务器、控制机、矩阵、画面处理机、4台投影机(原为‘三菱’后改为‘宝石玛’)及2×20台普通电视机组成的电视墙;文字屏为双基色长条状点阵屏幕,其控制软件是基于DOS平台上运行的,独立于其它软件系统。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1.4.1.2.市局指挥中心二期工程

1999年的二期工程包括技术防范自动报警系统、内部图像监控系统。技术防范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设、维护、管理已于2003年移交市保安公司。内部图像监控系统由8进16出矩阵构成,该矩阵数路输出与大屏幕控制显示系统的矩阵连接,与一期工程的图像系统相对独立。2001年,由DJX30调度机更换原长期工作不稳定的调度机。2003年,建设GPS卫星定位报警服务系统接警平台,该系统与运营商的系统联接,两者关系类似110服务台与电信运营商。

以上陆续建设的系统在泉州市公安指挥中心工作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均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在长时间运行使用过程中,设备老化问题逐渐突出,部分设备经多次维修,已难以继续使用,随时都有报废可能。同时由于业务量的逐年上升,系统运行日趋缓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安全性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尤其经几年系统运行和经验的积累完善,指挥中心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业务流程,但由于建设时,受到当时客观条件、思路的限制,该系统越来越不适应指挥中心接处警和信息处理、指挥调度的业务需要,指挥中心日常业务流程处理劳动强度高、重复劳动多、效率差、质量低、管理不方便等问题愈发突出。

1.4.2.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现状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始建于1998年,是当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项工程之一。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开通6年来,在日常交通管理、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等级警卫、社会治安管理活动以及处置群体性上访等突发事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交通指挥中心日平均处理交通违章行为40余起,指挥处置交通拥堵等交通异常行为30余起,受理人民群众交通咨询及报警求助20余起,每半小时向社会大众实时播报中心城区交通路况。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已成为中心城市治安防控及交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4.2.1.通信系统

有线数据通信系统,与市局和直属大队采用100M以太网连接,与10个大队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及高速大队通过电信2M线路连接,各中队通过64K帧中继与大队连接。有线语音信号通过公网传输,无线语音信号通过常规电台及350M集群传输,另有一套数字微波试验线路可传输数据与视频信号。视频监控信号已与电信协调可免费使用电信光纤资源。

1.4.2.2.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全部采用美国PELCO的设备,支队指挥中心控制设备为PELCO9760(48×72),市局指挥中心为PELCO6800,前端设备为PELCO-DD14大型球机共32套(目前由于城市建设原因已拆除19个,正常运行的为13个),视频信号与反向控制信号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9/125µ-G.652单模光纤采用美国IFS光端机传回支队指挥中心,并全部上传到市局指挥中心。另有7个分控(指挥中心2个,各级领导5个)。

1.4.2.3.显示系统

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显示系统中心大屏幕为西安宏源3×2幅 60”DLP大屏幕系统,采用三菱投影机;两侧各有一面4×4电视墙,采用厦华MT-2922TS多媒体电视(550线);电视墙和大屏幕上端为单色LED显示屏。

1.4.2.4.信号控制系统

目前市区内交叉路口共设置信号灯22套,其中有6套采用的是较为先进的智能自适应信号控制机,其余为多时段定周期老式信号机。

1.4.2.5.电子警察系统

已建设17个路口,采用电子警察系统共29套,其中19套为线圈-摄像机模式,10套为纯视频模式,通信方式为ISDN,部分路口受线路限制采用定期(一周)更换硬盘方式获取数据。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1.4.2.6.卡口系统

共有三套卡口系统其中两套自建,一套省建(带号牌识别)。

1.4.2.7.交通诱导系统

现有交通诱导屏共7块,其中5块为F型(5.25㎡,2750点/㎡)滚动显示交通信息,另在丰泽广场和阳光广场各有一块T型(8㎡,4096点/㎡)显示宣传信息。

1.4.2.8.指挥系统

目前各大队共有六个指挥中心,其中南安、石狮、晋江三个中心比较完整,原直属大队122接处警采用深圳乾鼎公司系统,共有2个一机双屏多功能席位,采用数字调度排队机。通过PCM 2M线路单向与公共电话网连接,信令为中国一号信令。晋江已建成二级接处警系统。

1.4.2.9.指挥中心GIS系统

已有1:5000市区图,系统暂无。

1.4.2.10.移动信息查询系统

拟委托第三方承建。

1.4.2.11.其它

车驾管系统,交通违章信息系统,交通事故管理信息系统,警务管理信息系统已有。

现有的泉州市交警支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及电视墙、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系统、道路卡口监控系统、122接处警系统、LED交通诱导屏、有线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环境以及车驾管、交通违章、交通事故、警务管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理信息系统等等现有系统经过公安交通干警几年来的努力已经从架构上基本建立起来,系统投入运行时间最久的近6年,但受历史和技术发展等制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控制区域不足:首先城市建设速度快,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道路不断延伸,原有32个监控点因各种原因被拆除十余处,原有系统的控制范围远远的不能满足需要。

●设备老化:前端视频设备老化严重,图像质量下降;部分设备技术指标已落后,数字化信息处理水平低,运行效率不能满足要求;设备维修、系统维护费用逐年加大,有些设备已停产,备品备件无法获得,失去维修价值。

●系统功能和手段单一,不能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子系统关联度低:已有的交通管理技术设施,为单点独立应用,控制覆盖面小,信息资源不能高度共享,造成信息采集层、决策指挥层、调度执行层这三个层面协调部分脱节现象。

1.5.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一个统一高效、反应灵敏,具有较高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既能满足日常信息处理的需要,又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实时指挥的现代化三台合一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计算机指挥调度系统是整个指挥调度系统的神经中枢,它负责接处警、指挥调度、警情采集、辅助决策、统计查询、总结报表等的任务。要求具有强大的资源管理功能,丰富的通信调度能力,多样的统计查询功能。通过对各种业务信息的高度集成,建立共享的数据库,实现定性管理与定量分析管理相结合,为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并提高对城市各类事件的预案报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初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视频、检测、监控、诱导等技术为手段,同时,配之以先进的警务管理机制,使三台合一指挥调度高效、统一,进一步实现指挥调度信息化。

对泉州市中心区信号灯实现中央集中控制,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交通控制系统,并通过视频监控和微波车辆流量监测等技术手段,在控制范围上实现常规控制与优先控制相结合,协调、优化交通流,从而提高点、线、面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基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本实现交通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使泉州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最终目标是改善泉州现有路网运行状况,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率和道路通行能力,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和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并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通过全市公安综合信息网络,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的有机连接,市局指挥中心接受报警,需要交通管理指挥中心或消防指挥中心配合时,可以直接实现数据交换,反之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一旦出现警情,三个指挥中心密切配合协调运作,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建设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平台,通过规范的系统接口,集成指挥中心各个分子系统的功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桌面计算机进行可视化的监视、控制、指挥调度、管理的功能。

1.6.设计依据

本方案设计主要依据(见附件二,但不限于已列出的内容):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任务书》

《110/122接处警工作规则》公安部

《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导则》公安部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公安部 《警用专题地理信息属性结构》公安部 《警用地理信息图形符号和图例符号》公安部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3-2000)《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制指南/GB9385-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0-2000(ISO9000:2000)1.7.设计原则

1.7.1.先进性原则

充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泉州市社会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到工程中。系统设计、建设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要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要具有发展潜力,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居于主流。在软件设计规范方面,严格遵守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与其它相关系统联网和通讯;支持标准的应用开发平台,系统软硬件平台的良好扩容、扩展能力,可方便地与外部设备/系统连接。

1.7.2.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产品选型应具有很强的实用针对性,既考虑先进性又要考虑实用性,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1.7.3.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是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各个子系统的建设设计必须充分体现资源共享原则。

1.7.4.可持续性

设计、建设除了考虑先进、实用,还必须考虑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系统接口设计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1.7.5.开放性和标准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要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不建议采用独家垄断性技术,任何系统都必须按照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设计和提供全套的技术资料和全面的技术培训。

1.7.6.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1.7.7.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统设计、建设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安全体系应该独立提出,提供整体的安全解决方案。

1.7.8.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可扩展性的基础是开放性、标准性和技术的可持续性,应该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保证可扩展性,包括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理论、系统论,以及分层和代理的方法等多种方法来保证扩展性。

系统的软硬件的升级换代、系统使用中的易损件及耗材的更换,须方便操作,易于掌握。对部分系统的常用数据,具有自动导入功能,以便节约时间,把操作使用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1.7.9.功能完善与资源整合相结合

既要在充分了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消防支队指挥中心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的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建设,保证总体功能完善,又要尽量考虑原有设备的合理利用。

1.7.10.协调顺畅性、简单易用性原则

各指挥中心接警人员不可能完全掌握系统相关的专业技术,因此,各子系统应有机结合,协调工作;系统要流程正确、顺畅、人机界面清晰、操作简洁明快。

1.7.11.保护建设方投资及效益

具有异构软硬件适应性。项目的建设应保护建设单位已有投资,保证系统建设效益。系统建设的经济性也是本项目建设的重要方面,系统建设的效益性将从充分集成应用建设单位已有资源和合理规划新系统两个方面得到保证。

1.7.12.确保新旧系统平滑过渡

新系统的建设应保证新旧系统的平滑过渡,不应造成对用户服务的中断。保证现有数据库数据的移植、有效利用。

1.8.设计层面和界定

本设计针对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和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建设,按逻辑关联关系、设计内容和委托方具体需要分为两块各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层面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整修升级总体设计方案

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各应用系统、基础设施设计 应用系统与基础设施设计

第二层面

软件程序设计

软件程序设计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可用于实操的施工图设计

第三层面

工程量及概预算

可用于实操的施工图设计 工程量及概预算

第一层面:以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和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为依据,项目建设范围框定在泉州市中心城区。在总体设计方案中通过对需求的概括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形成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和范围内的总体系统构架,并进行全面、合理的总体框架性的描述。同时涉及到总体构架下的各个应用领域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既包括以往陆续建设正在运行的、已经立项准备实施的,也包括能预见到并可能实施扩展的。系统构架与这些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逻辑,这一层面设计框定以总体技术路线为主。

第二层面:在第一层面所涉及的范围和建设项目中,根据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和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经交流并进一步明确)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各个部分应用系统(子系统)与基础设施设计,涉及平台的,软、硬件分别提出设计方案。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和公安指挥中心“三台合一”两块建设设计内容均以独立章节描述衔接的物理方式、接口和协议。第二层面以详细功能、系统原理、系统配置、技术指标等达初步设计要求,基本满足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和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基本要求,软件进行概要设计并分模块展开。

第三层面:可用于进入实施操作的施工图设计。界定内容包括细化技术指标,主要系统原理图;软件逻辑、结构图;主要设备平面(立面)安装(或布置)图;外场设备分布示意图;主要接线图。结构计算;工程量列表及工程量定额概预算。

上述三个层面之间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宏观到深入、逐步递进的关系。

1.9.设计方法和步骤

设计中采用先进和传统结合的方式,系统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技术:(OOT)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OA),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OD);与分层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建模方法(UML)有机结合。

遵循以下设计步骤,设计过程PDCA化 调研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 准确理解目前泉州市公安局,泉州市交警支队,泉州市消防支队三个指挥中心所有现有软硬件系统的现状。

- 准确理解目前泉州市公安局,泉州市交警支队,泉州市消防支队三个指挥中心的业务流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 深入透彻理解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用户的真正需求。- 按照建设内容,对所有子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勘察。

- 组织由设计单位、业主和业主专家顾问组成员参加的设计研讨会,研究关键技术方向和部分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及其解决方案。

设计

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系统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关键设备选择建议,土木工程、电气、防雷施工规范和工程量进行全面、准确、尽量细致的设计

初步评审

在设计方案初稿完成后,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设计修改

按照初步评审会的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初稿进行修改,形成设计方案第二稿。

最终评审

组织专家小范围的评审设计方案第二稿,按照最终评审会的专家意见修改设计方案,完成方案设计。

1.10.设计书文档结构

设计书的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卷包括内容 第1章:概述 第一部分:

第2章~第6章: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项目设计书V3.0 第二卷包括内容 第一部分:

第7章~第21章: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项目设计书V3.0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第三卷包括内容 第二部分:

第22章:公安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方案V3.0(含附录和图纸)第三部分: 第23章:项目管理 第四卷包括内容

独立装订:附录和图纸(本卷目前仅为部分图纸、附录,在项目竣工时形成完整的齐套文件)

1.11.设计任务

根据“项目范围”和系统设计要求,对项目的系统功能、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管理体系等进行全面、可行、详细的设计,包括土木工程、电气、防雷、接地、承重等方面施工规范、工程管理规范等设计,制定项目所需的主要软硬件设备和材料清单,以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参数和接口规范,对项目所需的应用软件部分进行详细功能设计,以便项目施工招投标时能适用福建省计委推行的“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办法”。

编制系统可靠性及预防、排除、纠正系统缺陷、错误的质量保证方案,提出项目质量验收的标准与依据;

制定项目施工和系统移交过程相关人员的责任、职责及应遵循的规定和程序;

制定项目交接的范围、步骤及交接后的售后服务等的规程或规范; 项目所需的备品、备件及相关工具的设计;

1.12.系统建设内容

泉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工程及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立足于系统整合,在尽量利用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完成设计,系统建设包含以下内容:

泉州市110/122/119“三台合一”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整修升级暨指挥中心三台合一工程设计书第一章

泉州市城市道路(含治安及消防)视频监控系统 泉州市公安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地理信息系统 泉州市公安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系统 泉州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应急移动通信指挥车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5

2011-03-10 10:44来源:厂商投稿

指挥调度中心是对系统中分散的多条线路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评定之后进行指挥调度的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监视和控制的中心机构,它根据各种系统当前运行状况和预计的变化进行判断、决策和指挥。指挥调度中心在指挥调度和危机处理等事件中起着领航导向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部队、铁路、公路、银行、医院、水力、电力、矿山、石油、冶金、化工、航空等企业与单位,类似110指挥调度、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监狱指挥调度中心、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中石油调控指挥中心、三防指挥调度系统等,都是各个集团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核心保证。

随着工业步伐的前进和国民经济的提升,各集团和企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如日中天,团队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调配难度都在增加,指挥调度中心程序运行的复杂程度、信息量等都在持续膨胀,调度中心配置在线调度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对的监视控全系统的分析、计算、监视和控制。为了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求调度指挥系统功能的复杂性、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大屏幕显示系统在整个指挥调度系统中扮演着“眼睛”的角色,它的稳定性直接的决定了人机交互的实现状况,大屏幕显示设备的选择也是整个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调度中心大屏幕系统概况---以中石油(广东)调度指挥中心为例

中石油(广东)调控指挥中心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该项目使用了56台46寸的液晶超窄边拼接单元,外置SMS 5032工控式处理器,以及一台SMT RGB2424矩阵,拼接方式采用中间4X8拼接,两边分别4X3拼接,并以15°角的弧形设计与中间部分衔接成一个4X14的大屏幕显示墙,整体显示面积达到2319.2X14359.8mm²。

此工程要求大屏幕显示系统具备如下功能:

显示效果清晰自然,动态效果流畅,能实现单屏显、组合显、整屏显、叠加漫游等功能,让调控指挥的抽象过程实现可视化、计量化。科学、高效、节能的实现调度和管理:大屏幕显示系统与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将整体提高中石油(广东)公司调度管理能力,通过大屏幕系统和调控指挥中心的建设运营,逐步实现资源统一调控、运输过程统一监控、信息集散共享,从而构筑运转高效、成本节约的物流调控体系。

工业实时监控系统整合计算机系统、网络、实时视频(如会议场景、远程视频)等多种应用处理和集成功能,完全满足信息集中显示、大数据量处理、实时准确显示的需要

配合GIS、GPS系统显示控制提升数据集成水平,把调控指挥所涉及的油库、加油站、运输、地理信息等业务数据统一集成、合理展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成品油在途运输和在库管理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 2 调度中心大屏幕系统功能---以东莞三防指挥调度系统为例

近年来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无常,国家对防汛、防旱、防风等气象灾害的处理非常的重视。东莞市三防指挥中心对其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升级,该系统用于防汛、防旱、防风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抗灾减灾决策支持和调度指挥,在三防会商指挥系统工程中,会商视频指挥系统是影响整个决策支持运作的重要工作环节。

大屏幕系统在东莞三防调度中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辅助决策,高清显示系统所收集信息:将系统所收集、整理的各种信息,以及各类模型的分析计算结果,按三防决策的需要,以最简明直观的形式展示给三防决策者,以利于决策者快速准确地了解三防形势,分析判断各种调度方案的利弊,辅助他们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实时监控,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督:三防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控制程序是整个三防工作中的重点,大屏幕显示系统需7x24小时可持续工作,以保证三防工作的及时性与控制力。

会商系统,视频会议会商辅助调度指挥工作:视频会议会商系统的建立旨在实现直观高效的调度指挥工作,避免了电话会议无图像模式不够直观明了的缺陷,也能更加及时的对三防突发事件等进行有效危机处理。

作为整个系统最前端的显示系统,广州赛普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以其超大屏幕、丰富信息显示以及7x24的卓越显示性能成功应用于东莞市三防指挥系统中。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由46寸超窄边屏体2x3拼接,配套相应VGA、AV等信号切换矩阵。系统运行稳定,为三防指挥调度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保障。

中石油(广东)调度指挥中心现场图 大屏幕显示系统在指挥调度中的工作流程

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显示屏幕、信息处理设备、信号源、连接线。其中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图像拼接器、矩阵、大屏幕控制软件等,信号源用来提供监控、视频、音频等信号,包括PC、摄像头、播放机等。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指挥调度的工作流程如下:

信号源收集各种视音频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利用自身的功能分别将信号转换成大屏幕可接收状态,并通过传输线输入到大屏幕;

经过处理的信息传输到大屏幕,实现人机交流,指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计算、监视和控制,并根据所获取信息实施管理调度。4结束语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走进音乐世界 享受快乐生活 成就不凡人生 建设和谐社会。

二、活动目的: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为了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家,我校以成立“乡村少年宫”为契机,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村孩子的艺术素养,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改善农村教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全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本学期学校推出社团活动,增加了合唱与指挥兴趣小组,将以发展学生兴趣,提升合唱技巧为主,掌握简单的指挥方法,让学生在社团里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相互合作与协调能力。这个兴趣小组的建成,不但为热爱音乐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而且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校园快乐地翱翔。

三、活动内容

学会欣赏合唱歌曲,在教授学生演唱一些合唱曲目的同时,穿插一些简单的指挥,使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及方法来演唱,并且能独自指挥两首简单的作品。

四、月活动安排

九月份:学习欣赏合唱,认识基本音阶并能熟练演唱,了解简单的合唱指挥知识。十月份:认识五线谱及简谱,并能熟练演唱,同时进行相关乐理知识的渗透,熟练掌握2|4、4|4拍子的指挥图示。

十一月份:继续学习一些切分、附点等节奏,学生能够自主唱简单的歌谱,带歌词,简单指挥2|4拍子的歌曲。

十二月份:演唱的基本方法指导,继续学习2|4拍子歌曲的指挥。一月份:学习两声部合唱及指挥。

五、兴趣小组成员名单

申亚迪 刘益冰 周冰艳 李晓月 张思远 王雅晴 申培龙 徐卓帆

六、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一、周三下午第三节

七、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八、指导老师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7

为推进全国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 整合应急资源, 加强应急预测预警、信息报送、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应急管理工作, 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依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的精神, 应急指挥中心得到了全面、积极的建设[1]——主要是以国家、省、市 (地) 级等应急指挥系统, 形成了各部门的系统内外、上下贯通, 左右衔接,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互有侧重, 互为支撑的应急指挥体系。

在中国指挥中心建设发展历程中, 公安应急指挥系统也得到极大发展。公安应急指挥是公安机关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快速反应、有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措施, 是新形势下建立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手段, 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维护党和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指挥中心的建设须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依靠信息技术和安全科技, 建设综合平台体系, 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为全面提高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出贡献。

目前指挥中心的建设面临着各种问题, 比如标准规范缺失、法规滞后等。这些问题给指挥中心建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将就指挥中心的基础环境建设提出一些观点。

2 指挥中心机房建设缺乏统一规范

2.1 现行标准系列有关内容

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中, 对于指挥中心的建设, 没有统一的定义, 没有统一的建设要求, 甚至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

关于指挥中心, 行业内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 仍然依赖于约定俗成, 仅在某些特定领域有一些专有定义。

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中, 监控中心被定义为具有指挥中心的功能。该标准对监控中心的术语定义是:“安全防范系统的中央控制室。安全管理系统在此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 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2]”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GA/T445-2010) 中提到了指挥中心, 但是没有给出定义:“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大厅、会议室、机房、备勤室、显示系统及其他系统构成。[3]”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Q/GDW Z202-2008) 中提出:应急指挥中心是电网企业对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或重大电网事故、信息安全重特大事故等而导致的电网生产经营遭受重大影响、大量电网设施损毁、大面积停电等严重问题进行综合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场所[4]。该标准提出了一些环境建设的要求。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中, 基本没有明确提及有关指挥中心的概念以及技术要求。

2.2 指挥中心定义探讨

经常被相关标准规范提及的专业术语没有定义,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笔者拟结合各专业标准及有关探讨提出一个定义:

“指挥中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 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 具有高度智能化的作战指挥、调度、决策功能的综合功能平台, 包括基础环境、基础支撑和综合应用系统。

“指挥中心针对特定的功能定位形成专门的应用, 如应急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监控中心等。

“应急指挥中心是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整合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和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建立的, 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 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应急系统。”

2.3 指挥中心的组成

指挥中心包括基础环境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应用系统三部分。

基础环境系统包括指挥、会商、值班所需的空间场所, 满足应急培训、应急演练以及基础支撑系统设备安装需要的空间场地等。指挥中心区域设置应相对独立于其所处建筑物内的其他功能区域, 一般可划分为指挥区、会商决策区、接待区、备勤区、值休室、控制室、设备间等, 部分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共用。

基础支撑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拾音及扩声系统、会商决策系统、视频采集及显示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机电设备集控系统、指挥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应用系统包括指挥调度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系统等。

3 指挥中心基础环境建设中应提起重视的问题

指挥中心基础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有指挥中心的墙面、地面、窗帘、桌椅等的风格和色调和谐, 达到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环保性的协调统一;空间应实现功能分区, 布局合理, 满足连续值班的需要;选址应在满足防洪抗震要求且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域的建筑内。

基础环境系统建设是指挥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结构、布局, 以及水、电、暖、消等的建筑部分。在指挥中心建设中应该对以下几方面问题提起重视。

3.1 指挥中心建筑结构

指挥中心大厅和会商决策室一般设计在一起;考虑到显示大屏的高度和观看距离, 大厅高度一般达两层以上, 前部设计为显示大屏, 后部空间分隔为夹层, 作为会商决策室;决策室与大厅上空部分采用玻璃隔断。

对于此类建筑结构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有:

◆建筑内净高宜设计在7.5m以上, 保证夹层去除大跨度大梁的净高达到3m左右, 以避免使工作人员感觉压抑;

◆宜进行观看视角模拟 (如图1所示) , 综合考虑会商决策室隔层进深与显示屏全高对后排指挥席的限制;

◆建筑结构承重方面, 由于指挥中心主要供办公使用, 动、静负荷均不大, 但是在显示屏区域, 由于全高5~6m的显示屏负荷大, 宜在建筑结构上进行局部加固, 或者在后期装饰工程施工中采用散力架分配载荷;

◆指挥中心高度、面积应根据显示屏幕尺寸确定[6];要求显示屏幕尺寸大的指挥中心, 对高度及面积均有较高需求, 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对其而言较为理想。

3.2 指挥中心环境

指挥中心的功能及使用方式决定了指挥中心24小时有人值守, 建设理念要“以人为本”, 着重考虑处于其中的工作人员操作控制的方便和舒适性[7]。

(1) 装饰工艺

装饰用材力求色调令人感觉舒适, 适合长期有人值守工作。

(2) 照明

指挥中心的净高一般在4m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7m以上, 因此使用普通格栅灯盘很难达到500lx的照度要求。建议使用大功率筒灯——在满足照度要求的同时, 其安装高度可以使得眩光程度降低到可以忽略的水平, 并且其天花嵌入式安装形式也十分整齐美观。另外, 在显示大屏幕后方的墙体中、上部应安装带状灯具以满足维修照明需求。

(3) 空调

指挥中心设备数量较少、功率较小, 空调侧重于人员使用, 因此在设计时应以选用舒适性空调为主。日常工作时可以采用中央空调, 在大楼中央空调停机时采用吸顶式舒适空调做应急备份。决策室可以安装柜式舒适性空调, 以减少安装高度限制的影响。

(4) 新风

指挥中心长期有人值守, 因此新风系统是关键系统之一, 宜采用换气式系统, 新风量按照每人每小时40m3计算, 新风口、排风口应合理分散布置, 不应直接朝向值机人员。

3.3 指挥中心布局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指出, 指挥中心一般由指挥中心大厅、会商决策室、机房、备勤室、显示系统及其他系统构成。

(1) 入口布局

由于指挥中心是重要保密单位, 在入口处应设置玄关式的Logo墙进行阻隔, 以减少指挥中心工作情况及大屏显示信息的泄漏。

(2) 数据机房位置

一般指挥中心的后台必然设置较大型的数据中心机房, 应将数据机房设置在大厅附近。

(3) 参观通道

指挥中心作为重要的指挥决策部门, 在应急状态下, 常有各级部门领导、新闻媒体代表等处于现场;为了减少对指挥值机的影响, 建议设置外置式参观走道。

3.4 指挥中心消防

指挥中心应建立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由于其容积巨大和24小时有人值守等原因, 采用气体灭火或者超细水雾灭火都有一定局限性:一是气体灭火系统、超细水雾灭火系统投资较高、灭火成本高;二是24小时在岗的值守人员不会听任火势蔓延, 势必在刚起火阶段就会采取行动将其扑灭, 因此气体灭火系统、超细水雾灭火系统应用价值不高;三是气体灭火系统不宜用于人员聚集的指挥中心, 而细水雾系统不宜用于电子设备区域。所以, 综合考虑下, 宜使用手推式干冰灭火系统。

指挥中心内几乎遍布电气设备, 因此不允许使用水喷淋灭火系统。在显示屏隔离墙后部区域可以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但是要对气密性进行充分考虑, 以防对值机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5 指挥中心安全

指挥中心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建设时应予以重点考虑。

(1) 供电

指挥中心电气负荷一般按照A类标准设计。由于指挥中心对电源供应的不间断性要求极高, 应配备双电源供电和备份式的UPS配电, 并做好防雷系统、接地系统。

(2) 数据备份

指挥中心大厅的后台数据存储、运算等应该设置在独立的数据机房内, 条件允许的话宜建立备份数据机房。

(3) 信息安全

指挥中心主要的信息风险来自于值机者。为了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应严格遵守“一机两用”以及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6 指挥中心运维

指挥中心需要7×24小时不间断运转, 因此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为此, 应建立系统自动运行监测系统 (如图2、图3所示) 。

对指挥中心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目的, 是为了实时掌握设备工作状态、网络通信状态、设备工作环境状况, 及时发现各类异常情况, 以便能快速有效地排除运行风险, 提高系统运行正常率。同时通过对系统及设备故障率、故障原因的统计分析, 评估系统设计及选用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 为提高系统运行质量提供依据。

3.7 指挥中心人性关怀

指挥中心大厅24小时值机, 虽然实行倒班制度, 但是由于警情紧急, 指挥人员往往须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势必对其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一些人性关怀设施。

(1) 休闲茶歇区

近年来, 各地新建的指挥中心越来越重视指挥人员休息的重要性, 公安部孟建柱部长就曾提出要建设“快乐工作”环境, 建议大力推广休闲茶歇区的建设。

(2) 多屏系统

指挥中心大屏的大面积使用, 方便了观看, 但容易造成长时间值机人员的视觉疲劳, 操作也非常不便。因此, 在建设中要多采用值机台的一机多屏系统, 方便操作和就近观看。

4 指挥中心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下面对指挥中心的建设在几个方面存在的误区加以分析。

4.1 集中显示大屏的选配

笔者曾经参与调研、走访的多个省市公安监控中心, 显示大屏的开用率非常低, 日常多处于关闭状态。经过询问得知, 大部分监控中心的显示大屏仅在领导视察、应急指挥以及有客人参观考察等情况下才开启。

笔者认为, 电视墙的集中显示大屏尺寸的选择应该面向应用, 而非立足于服务“面子工程”。在笔者调研的几个应用非常成功的监控中心, 警情研判、追踪等主要依托于桌面多屏控制终端, 而在集中应急指挥的时候也确实需要使用带有灵活拼接功能的显示大屏 (拼接区域大小的选择须以适用、够用为前提) 为多警种集中研判、决策和指挥提供支持, 并配合部分桌面多屏终端作为有力补充, 以图像共享的模式分散显示, 提高分辨率和操作便利性。

在此笔者要指出, 在指挥中心,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时刻盯着显示大屏幕, 更多的信息是由桌面系统传达的, 分散显示和处理才能提高效率。

笔者也曾考察过某地的指挥中心大厅——大厅四面遍布显示屏, 有拼接的也有不拼接的;算上桌面显示屏, 指挥中心值机人员人均屏幕数达5~6块以上;这些屏幕时刻显示着各种视频信息, 但是指挥人员却无法兼顾各个屏幕。按照浙江某地公安监控中心的经验, 人均6路视频可以获得较好的实战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 桌面显示系统是可以满足这种程度的应用需求的, 操作和观看也比较方便。

4.2 功能区的划分

指挥中心由大厅、机房、备勤区等场所组成。在指挥中心大厅的功能布局中, 可以进行一些功能区域上的分割 (比如以公安系统为基础平台的指挥中心可以考虑划分出接处警、指挥调度、联动响应、综合研判、集约办公、指挥长席等区域) , 但这并不是指在物理上进行隔离。

4.3 决策指挥室的功能定位

决策指挥室主要供应急处突时使用, 必须具备支持研判、表决、指挥、决策以及信息发布的功能, 所以其核心是数字会议系统, 包括信息采集、图像推送、视像集显、拾音扩声、会议表决、远程会议以及面向社会的信息发布系统等。

在决策指挥室, 警情就是命令, 但是拉锯战式的突发事件对决策指挥的领导班子、专家团队的精力消耗是个严峻的挑战;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就地休息的沙发甚至行军躺椅的部署, 以保证不解决问题绝不收兵的作战形势得以支撑。

5 结束语

按照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定义, 可以明确地把指挥中心定位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它是有人机房, 是服务于人的场所。但是该标准并没有对指挥中心提出详细说明条款, 所以笔者建议, 在对该标准改版、修编时添加指挥中心相关的章节, 或者另行制定指挥中心的专门规范。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安监总应急〔2006〕211号)

[2]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S]

[3]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S]

[4]Q/GDW Z202-2008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S]

[5]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

[6]GB/T7269-2008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S]

【南岗区指挥中心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红花岗区残疾人扶贫工作调研报告05-31

上一篇:钟山老乡会策划书下一篇:二年级部编版教学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