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推荐7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 篇1

1,我国古代汉语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即通常所说的文言文。

2,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字典是许慎著的《说文解字》。

3,《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4,扬雄编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

5,两个汉字为 一个汉字注音叫做反切法。

6,《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

7,现行的《礼记》是汉人戴圣辑录的《小戴礼记》。

8,东汉末刘熙《释名》是一部解释名词的书,是第一部语源学。9,古今汉子的分水岭是隶书。

10,六书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熟悉汉字的几种造字法。15分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

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词类活用30分:

1,名词用如动词。例如,‚从左右,皆肘之‛、‚衣冠而见之‛、‚故脯鳄侯‛、‚秦师遂东‛。

2,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怎么样。

3,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怎么样。‚甘其食,美其服‛认为食物甘甜,认为服装美丽。

4,名词用作状语。‚天下云集而响应‛,像云一样响应。‚各鸟兽散‛像鸟兽一样散去。

5,动词做状语。‚生得一人‛,活捉一人,强调活的。‚争割地而赂秦‛,争字。

举例说明宾语前置的类型及语法条件。10分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

是必须是否定句,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介词宾语提前: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5、普通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被动式的表示方法。10分

1,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 篇2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 独立的财产私有者和劳动者出现, 由此产生了新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随之产生了与“学在官府”相背离的民间私学。同时“礼崩乐坏”, 周代的文化意识形态逐渐衰落, 原先的思想束缚开始被打破, 精神自由创造的空间愈益增大。一个新的摆脱王室贵族具有独立性的又充满独立人格精神的士人知识分子阶层诞生, 并催生出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文化黄金时代, 诞生了孔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左丘明、屈原、宋玉等文化巨人, “标志着一个以独立人格的存在为前提的、以独立的精神创造为基础的、以个人的姓名为标记的学术文化时代的诞生” (佘树生) 。在这样一个文化黄金时代, 文学也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 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为代表的议论性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叙事类散文、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诗歌创作, 都成为后世不朽的文化遗产, 并成为后世文学诗文创作的范式。

作为文学辉煌时期的春秋战国, 其间形成的文学形态、文学体例奠定了后世文学地发展基石。

在散文创作方面: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诸子说理散文, 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严密, 注重谋篇布局, 结构严整, 浑然一体, 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成熟, 后世论、说、议、对之体无不溯源于此, 《庄子》散文想象奇特、奇崛伟丽、思想深邃、情感奔放的浓郁抒情色彩, 成为后世抒情散文的先河, 同时在诸子散文中包含的浓烈文学色彩, 如采用寓言式的说理方式, 讲究文辞的修饰和语言的华彩, 其中形成的叙述、描写、排比、对偶、夸张、“寓言”、“重言”、“卮言”等文学手法都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基本手法;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叙事散文结构完整、形象生动, 极具故事性、戏剧性, 不仅奠定了后世叙事散文的基础, 成为后世史书的体制范例, 更成为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的远源。

在诗歌创作方面:收录在《诗经》中的部分春秋诗歌, 继承了先前诗歌的特点, 立足现实、情感真挚, 与前世的其他诗歌一起成为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则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典范, 屈原的楚辞作品不仅开创了以杂言为主的新的诗歌样式, 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其作品中蕴含着复杂激烈的感情、奇崛瑰丽的想象和浪漫奔放的精神气质, 将铺陈叙事和浓烈抒情融为一体, 成为后世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其衣被词人, 非一代也” (《文心雕龙》) , “逸响伟词, 卓绝一世” (鲁迅) , 其后宋玉不仅将楚辞进一步发展, 其赋的作品更开汉大赋之先河。楚辞精丽的语言风格也成为古代诗歌雕琢词义、求精逐丽风格的源头。

春秋战国文学真正开始注重作品的内容结构、谋篇布局、语言雕琢和思想内蕴, 诸子百家作者不仅在作品内在思想精神上, 也在其外在形式与体例上施心用力, 原始文学简朴古拙的风格开始向繁精丽转变。

除文学体制外, 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创作更为重要与丰富的是其思想风格、作家的人格精神、创作意识, 这些无不奠定了以后文学创作发展的基础与脉络。这一时期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特别是其中的儒、道思想,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基石, 后世作家大都围绕着这两大思想属文成篇。而这一时期作品中各具特色的风格, 则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汉初贾谊、晁错的政论文取法《荀子》, 唐宋古文家则深受孟子影响, “韩文出于《孟子》”, “东坡文亦《孟子》”, “王介甫文取法孟、韩”。 (刘熙载《艺概》) 庄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更为深远, 后世的玄言诗、游仙诗、田园诗, 曹植、陶渊明、李白、李贺、苏轼等词赋家的作品, 无不与其有着渊源关系。同时春秋战国时的文化人格精神: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旷达豪逸、韩非子的刚强进取, 屈原独立的人格、高洁的情操、自由的思想和浪漫的情感, 无不为后世所敬仰, 由此而形成的独立文化人格传道后世, 成为后世作家的精神支柱和创作的源泉与主题。

“周衰文弊, 六艺道息, 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 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 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 (章学诚《文史通义》) 春秋战国文学包含着后世所有文体的先例与萌芽, 是古代各种文体名目及其体制的萌生期, 而其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 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和修辞风格, 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 确定了后世作家的人格理想和后世作品的审美风范。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文体形态、文学思想、文学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 后世文学在此基础上才得以不断丰富发展。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 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巨变, 文化也由此发生了巨大转变。独立人格的产生促成了富有独立精神的独立文学的出现, 形成了独立丰富的文学创作精神、文学思想和文学风格, 产生了较为完备的文学体制与文学形态。春秋战国是文学由原始的简、朴、拙到繁、丽、精的重大转折过渡, 奠定了后世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春秋战国文学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内容形式、思想理念、精神风格的基础。

关键词:春秋战国,文学繁荣,巨变,奠基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2]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3]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54.[3]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 1954.

[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5]《左传》与传统小说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5]《左传》与传统小说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6]游国恩.楚辞论文集[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6]游国恩.楚辞论文集[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读《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 篇3

本书所论述的是二十四年的历史(1840—1864年)。共分七章。除第一章谈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国,第七章集中谈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化和思想外,其余五章主要谈两个问题,即鸦片战争(包括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全书有一条主线把它提携起来,即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书中有插图二十一幅,图版十五幅。书后还附有大事年表和外国人译名对照表。

本书的一个特点是,简明扼要,史论得当。它没有大段大段的引文,也没有空泛的议论,而是夹叙夹议,把史料和论点糅合在一起。例如,第五章第二节,谈到叶赫那拉氏等中外反动势力的结合时,既根据可靠的史料来说明有极强烈权力欲望的那拉氏,擅长搞阴谋诡计,她和得到外国人支持的奕勾结起来,搞宫廷政变,排除载垣、肃顺等八大臣的权位,把皇帝的年号棋祥改为同治——表示太后和皇帝一同治理天下,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评论说:“那拉氏、奕当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彼此结合的道路。清政府在更大的程度上变成了外国资产阶级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在那拉氏作为这个反革命政权的象征的近半个世纪里,中国越来越深地陷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

这部书还注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关于洪秀全之死,以前的有关历史著作,都沿袭“服毒自杀”的说法。这种谬误乃出于曾国藩的伪造和篡改。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曾国藩,为了向清廷报功,在奏折中称洪秀全在“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不久,曾国藩见到了李秀成的《自述》。《自述》中清楚地说明,洪秀全是病死的:“四月将初……天王斯时病已很重……此人之病,不食药方,……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奸诈的曾国藩怕犯欺君之罪,把《自述》中的这段话加以篡改。自从李秀成《自述》影印原稿出版后,真象大白了,曾国藩的鬼把戏被揭穿了。洪秀全“服毒自杀”的谬误近年来已经得到澄清,本书也吸收了这一新的研究成果,明确地说“洪秀全因病逝世”。

这部书与以前的同类历史著作相比较,是有它自己的特点的。但是在挖掘新史料、阐述新论点方面并不多,对有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还有值得讨论研究的地方,例如,对李秀成的评价,对韦昌辉前期和后期功过的论述,就是如此。

对于李秀成的评价。书中第五章第三节有这样一段论述:天京沦陷,“李秀成突围后被俘,在囚笼里写下了一份长达几万字的供状,对曾国藩阿谀谄媚,献计招降太平军,成了一个可耻的叛徒,随后被曾国藩处死。”本书作者把李秀成定为“叛徒”,是沿袭以前的一种说法。如何评价李秀成的问题,以前史学界讨论过,最近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推动下,又重新热烈讨论起来了。评价李秀成的功过,应从他的全部历史来分析,还应该看到其阶级的局限性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李秀成《自述》中对敌人的软弱表现,是他在政治上的一个大错误,也是他一生中的污点。但是他视死如归,“死而足愿,欢乐归阴”,在狱中的十四天(即自一八六四年七月二十二日夜,李秀成在方山被俘,至八月七日被杀害),并没有在敌人面前乞求一命的表现。李秀成写完《自述》的当天傍晚,曾国藩下令把李秀成“处死”。临刑前,李秀成还写下了就义歌——绝命词十句,对太平天国仍表“尽忠之意”。仅凭一纸供状定他为“叛徒”,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由于作者把他定为“叛徒”,因此对于这个从十几岁就参加革命,由一个圣兵一直提升到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被天王洪秀全封为忠王)的人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的赫赫功绩,如痛打洋枪队和天京保卫战中的作用,不敢加以赞扬。其实,对李秀成应该肯定的就给予肯定,这样做绝不是为所谓“叛徒”唱赞歌。

对于韦昌辉的评价。作者在谈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时,严厉地鞭挞韦昌辉的错误是应该的。韦昌辉奉洪秀全之命杀了杨秀清,但是他扩大事态,滥杀无辜,这一罪恶行为是不可宽恕的。作者却由此而不敢肯定韦昌辉在革命初期的作用和贡献。韦昌辉是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地主兼典当商,并捐得监生。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在金田村宣布起义之前,劝韦昌辉入会,借他的绅富名义和资财,组织保良攻匪会,掩护革命活动,贪官污吏指为谋反,韦昌辉愤而加入拜上帝会。可见,太平天国能够在金田发动起义,同韦昌辉的毁家发难,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本书作者却对这些加以回避。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当前史学界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第一册中国当代诗四首-教学教案 篇4

二、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赏析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用两课时教读和自读。这一课中包括四首现代诗,不必每一首诗都讲透讲深。

一、教读《再别康桥》,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

二、《死水》这首诗在教学时,教师着重介绍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吟诵来领悟其中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三、《我爱这土地》和《赞美》两诗则让学生尽可能结合背景资料,动用关于意象概念和象征方法的知识,揣摩诗句度尝试自己进行评价。

(一)背景材料 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1922年2月,徐志摩离英返国的前,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友人,遗憾的是,他要寻找的友人谁也不在,吸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情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同年11月,诗人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死水》一诗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1922年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曾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伐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现实冷却了他的爱和期望,面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二)赏析资料

1、《我爱这土地》作于抗战初期。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驻足观望,凝神沉思。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他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吟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可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韵,而是全靠诗人在无所依傍的财政部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止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艾青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2、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到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状况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沉思(如他对战时中国农民非凡的忍耐力的注意)。《赞美》充满了对坚韧的民族生存力的礼赞。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和讲析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来体味其中的诗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就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二、教师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

2、播放录音,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做了哪些事(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四、再次朗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读,在组内评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训练学生揣摩《我爱这土地》和《赞美》的诗歌意象,读出诗歌意韵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死水》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柔美,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字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讨论)

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象征黑暗的中国。

四、让学生结合赏析资料自读《我热这土地》。提示:注意读出其中缠绵而深沉的感情。诗的第一节使用了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诗意层层深入。第二节陡然来了一个大转折,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五、做练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9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0题)

1、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灯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 篇5

【教学设想】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之一。主要讲授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重点是“三曹”和阮籍、嵇康的作品。教学时要注意将文学史知识和具体作品结合起来;还要了解清楚作家的生平、性格,以做到“知人论世”;本时期历史比较复杂,要弄清楚文学发展的线索;对一些名家名作,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1、曹操的生平

2、曹操的诗歌创作:(1)诗歌的内容类别)一是用乐府记时事,反映汉末的社会**和人民的苦难;二是用乐府抒己怀,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2)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富有喜悦创新精神; 第二、语言古朴率真,风格悲凉刚劲,跌宕慷慨;

3、曹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建安文坛领袖

【作品讲读】《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小结]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悦,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 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喜悦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

1、曹丕的生平

2、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文学价值的重视。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所说的“文章”,指广义上的文章,既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著,也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它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喜悦兴盛,必然起到积极喜悦的推动作用。

第二、对建安七子作了评价,指出各人的长处和短处。

第三、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它所说的“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导致作品的风格就不同。

第四、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2)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3、曹丕诗歌的类型

4、艺术成就(与曹操相比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作品讲读】《燕歌行》(其一)

第二节 曹 植

一、曹植生平。曹植(192—232,41岁)字子建,曹操第四子。

“三曹”中,曹植在政治上虽然满怀抱负,然终无成就,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诗赋俱佳,尤以诗歌见长。主要原因是跟他的诗人气质有关,再者跟曹丕的嫉妒和政治陷害有关。

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严,與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二、曹植的诗歌创作

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他的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明显不同。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

三、曹植在文学是上的地位和影响

1、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之杰”

2、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品讲读】《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小结]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喜悦的代表。

第三节 王粲、刘桢和蔡琰

一、“建安七子”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1、王粲的生平

2、王粲诗歌创作的内容和代表作品

3、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感情深沉,慷慨悲壮 【作品讲读】《七哀诗》其一

三、蔡琰与《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

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

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补充扩展:刘师培把“建安风骨”总结为四个方面(见《中古文学史》):

1、清峻。曹操以刑名法术治理天下,于鞍马间为诗为文,用语简洁,词气峭厉,不傍经典,直抒胸臆,故文风清峻。

2、通脱。即随便之意。诗文的随便由思想的随便而来。这跟汉末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有关。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积极建功立业的乐观喜悦精神,也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感叹。但总的看来,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最终导向及时建功立业、追求人生的不朽的精神。所以,慷慨悲壮,乃成为建安文学的又一风格特征。

3、骋词。即气盛词壮。建安文人思想束缚较少,精神比较自由,故其议论时事,抒写情志,无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现自我,由此形成“骋词”的艺术风格。

4、华靡。即华丽。曹操尚质朴为文,而注重诗文华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 植兄弟。建安文学之渐趋华靡,表明文学已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始受到文人的自觉重视。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司马氏擅权,大肆屠杀异己。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谓“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晋书•阮籍传》)。活着的人,或放浪形骸,或寄情山水,借以逃避祸端;或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二、“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参见颜延之《五君咏》、《世说新语•刘伶病酒》,见作品选。]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 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三、阮籍的诗歌创作

1、生平、性格

阮籍(210-263,52岁),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人,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之子。其人“才藻艳绝,而倜傥放荡喜悦,以庄周为模则”(《三国志•阮籍传》)。为人则“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三国志•阮籍传》)。司马昭当政时,“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三国志》本传引《魏氏春秋》),遂世称“阮步兵”。阮氏对司马氏的拉拢利用虽持敷衍的态度,内心却极度痛苦,终于忧愤而卒。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喜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是总 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形成了隐约曲折的诗歌风格。【作品讲读】《咏怀》其一

3、阮籍诗小结:

(1)、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2)、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的厚重了。(3)、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四、嵇康的诗歌创作

1、生平、性格

嵇康,字叔夜,正始年间诗人,竹林七贤的领袖。父早卒,依母兄长大。康风度极佳,“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引山涛对嵇康的赞誉是:“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将崩”。魏晋人推崇形体美,嵇康又是当时的名士,故引起不少人的崇拜和追随。成年后,娶沛穆王曹林女为妻,曹林与曹丕、曹植是异母兄弟,这样,嵇康便与曹氏政权有了分割不开的关系,自然被司马氏集团划入曹氏集团之中。由于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虚伪与残忍的厌恶,决定了它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再加上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决定他只能是个悲剧人物。

公元262年,嵇康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xun)所诬,吕巽欲夺吕安妻,反诬吕安不孝,吕安入狱,供词中涉及嵇康,康遂被捕入狱。其实,吕安事件只是一个借口,直接的导火索是他写的一篇书信体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再加上钟会进谗言,最终为司马氏集团所害。康临刑时,“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环顾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嵇康传》)嵇康与吕安死后,向秀作《思旧赋》悼念他们。

初康居贫,常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恨)之。(晋书•嵇康传)

2、嵇康诗歌创作 “使气命诗”(《文心雕龙•明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风格清峻。他的四言诗(如《忧愤诗》)成就较高,诗经之后,唯曹操、嵇康和此后的陶渊明,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但总的看,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如散文。

3、嵇康的散文创作,最著名的是就是那篇曾经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这说明“竹林七贤”发生了分化。山涛举康代自,嵇康得知消息后,于是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要与他绝交。这封信在中国书信史上是继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之后的又一篇力作。

信中反复申说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的性格、爱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为不能出仕的理由,说自己不能舍其所乐而从其“九患”。信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喜悦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这正是魏晋文学最显著的特色。

写法上,主要用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笔调进行反语讽刺。体现在两点:(1)故意以言过其实的言词,放纵的态度,极度的丑化自己。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丑化自己,就越反衬出自己的清白、山涛的堕落;二是他丑化自己——那“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让明眼人一看就是虚假的,自己并非没当官的素质,而是官场太腐败,太黑暗,这才是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理由,即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骂槐,出语鄙俗,毫无礼节,表示出对受信者的极大不恭敬。有时用比喻愤怒的责骂对方(如“自以嗜腐臭,养鸳雏以死鼠也”)。其实,骂山涛变节只是个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马氏集团的虚伪和官场的腐败黑暗。

中国古代文学史3 篇6

1.诗经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国风产生的时期是西周 2.屈原的作品写作最晚的作品是《怀沙》 3.贾谊的散文集是《新书》

4.《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内容是剖析士人在太平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状况 5.东汉最早的文人诗----班固《咏史》

6.上古神话资料保存最全面的作品是《山海经》 7.宋玉的作品有哪些?《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8.东汉《史传散文集》最有名的是《汉书》 9.东汉抒情小赋的名篇是张衡的《归田赋》 10.分别指出下列作品的特点,《庄子》:汪洋恣肆,《孟子》:雄辩正义凛然,赋体作品(大赋):歌功颂德,《史记》: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两汉乐府诗的特点

11.汉书的作者----班固 《潜夫论》的作者----王符 《楚辞》的作者----刘向 《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 《春秋繁露》的作者----董仲舒

12.《哀郢》的作者----屈原 《五蠹》----韩非子 《西京赋》----张衡 《二京赋》----张衡 《三都赋》----左思(西晋)《两都赋》----班固 《鵬鸟赋》----贾谊 《谏逐客书》----李斯 《硕人》----《诗经·卫风》 1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初年的赵晔,《洞箫赋》的作者是王褒。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东汉的史传散文集,最有名的是赵晔《吴越春秋》 10.两汉时期第一批写京都赋的是杨雄的《蜀都赋》 11.荀子的五篇赋:《荀子·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个小赋 12.东汉政论文散文集有名的是王充《论衡》 13.“叙事之最”是对哪本书的评价:《左传》 14.韩愈“诘屈聱牙”是对《尚书》的评价 15.“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是对哪部作品的评价:《古诗十九首》

二.名词解释

屈宋----文学史上“屈宋”并称。因为:1.尽管宋玉在抗争黑暗现实上,难以与屈原相提并论,但是他对现实不满,身遭迫害,怀才不遇,确与屈原有相似之处;2.《离骚》《九辩》这两篇代表作,艺术上各有千秋。

辞赋----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称为骚体赋,因此,辞赋是新体赋和骚体赋的总称。

扬雄的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风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它们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风,是指十五国风;骚,是指《离骚》。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骚是中国诗歌的两种形态。

七体----《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专门单设一类体裁“七”,号称“七体”。

扬马----“扬马”是指扬雄和司马相如。扬雄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扬马”并称,说明二人在汉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秦汉文学的概要----A.汉赋成为主流,在帝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产生了歌功颂德、铺张扬厉、凝重板滞的大赋,成就不大。B.诗歌领域出现了杂言、五言、七言新体诗,特别是汉代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清新有致,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七发》所说的七件事----“七发”就是以七件事启发太子。七件事分别是: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妙道。文章的重点在妙道,写得精彩的是观涛。

三、简答题

1.《诗经·邶风·新台》的诗旨是什么?

讥刺卫宣公,揭露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生活的腐朽

2.先秦散文的特点 《春秋》:叙事之祖,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 《尚书》:佶屈聱牙 《左传》:叙事之最 《国语》:记言为主,说辞谨严有致,步步为营 《战国策》:长于辞令,语言“辩丽横肆” 《论语》:语录体 《老子》:韵文体,富于哲理的短句韵语,词约义丰,流畅顿挫 《庄子》:汪洋恣肆,寓言多,且艺术性强,大胆奇特的想象,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以寓言说理的手段,“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其主要特征

《荀子》:议论文论旨明确严谨,善用类比,造语简约 《韩非子》:峻峭,锋芒毕露 《孟子》:长于论辩,雄辩正义凛然,气势浩然,言辞犀利,又善用譬喻说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史记》:不虚美,不隐恶,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秉笔直书

3.司马迁《陈涉世家》,《孔子世家》堪比王侯的原因

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但情况又不尽然。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堪与王侯相比。司马迁的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

4.先秦文学概要(包括内容,发生,成熟等的过程,文学地位)

1.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2.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3.在散文领域文史哲不分,在诗歌领域诗乐舞结合。

5.屈原的美政理想(神末规章制度,削贵族,联齐抗秦)

1.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2.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3.修明法度,使国 2 政清明,国家富强.6.新体赋(大赋的特点)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新体赋篇幅比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请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分较多;在内容上以实物为主, 歌功颂德,主要用于正面的赞颂讽喻;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词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7.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a.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的最突出特色,是叙事成分的增强

b.汉乐府艺术上的又一特点是,在叙事或带有叙事性的作品中,对话描写大量出现,还时常出现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c.汉乐府的语言率直自然,表现出民歌民谣特有的清新质朴的风格。

四,论述题:

1.庄子,韩非子都以寓言说理,请举例分别说明。(《庖丁解牛》《滥竽充数》)

庄子:

1、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征文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时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史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已,神出鬼没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2、寓言数量多,这些审议表现出了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庄子》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常常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

《 韩非子》的审议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的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奇幻玄虚,怪话神奇的审议故事相比,风格截然不同。

2、韩非审议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活动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他也像庄子一样,取材于历史,让历史人物说话,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使之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

3、而取材于现实社会和民间故事的审议更是韩非对社会现象深入仔细观察后提炼出来的,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具有的讽刺力量表现出的哲学智慧,都是韩非审议思想深度的反映;

4、题材平实,但寓言在艺术上绝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2.以婚恋作品为例,说明汉乐府诗与诗经十五国风中婚恋诗的变化(表现,感情,形式上说明)1.从内容上看,汉乐府主要表现女性在爱情婚姻上的反抗意识,而诗经国风中大多是表现婚姻破裂后的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

2.汉乐府中表现出来的爱与恨中始终受到封建礼教的压制束缚,而诗经的爱情不像后世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压制束缚。

3.从艺术特点来看,汉乐府有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侧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性格。诗经善用“赋。比。兴”

4.从句式上看,汉乐府受《离骚》的影响,通常每句六言或七言,七言句最后一个字往往是语气词,还有后来歌谣中的五言。而诗经的句式是以四言为主。

3.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是怎样表现思妇之情的。

《古诗十九首》所展示的思妇心态也是复杂多样的.盼望游子早归,这在《古诗十九首》众多的思妇诗友中没有一首命名.然而,盼归而不归,思妇的反应却大不相同.有的非常珍视自己的婚姻,对游子的爱恋极深,远方捎回书信,她会置之怀中,”三岁字不灭”;又如《行行重行行》中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殷切怀念,诗以反复低回的咏叹调,倾吐别易会难、长久相忆的缠绵思绪,笔触重叠回环,层层推进,最后结以无可奈何的深情宽慰。思妇觉察到“游子不顾反”的苗头,日感衰老、消瘦,只好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通篇“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4.结合《左传》,分析描写战争方面的不同手法(战争结果,方式)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500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2. 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3. 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4. 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5.分析诗经与乐府诗艺术形式的不同(五言诗,长短句)从句式上说,《诗经》基本上是四言体,汉乐府则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诗已不和见,但一般是杂言,杂言乐府诗句法自由多样,整散不拘,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了自由奔放的“歌行本”。五言诗虽比四言仅多一个节拍,但却能够把单音词和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寓变化于整齐之中,适应了当时社会语言的发展,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乐府民歌开五言诗先河,扩大了到整个诗坛。

6.东汉五言诗和古诗十九首所取得的成就。

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巨制。《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刘勰曾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选用典型的事、物、景,委屈婉转,反复低徊;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专写梦境、幻境、孤独境,造成朦胧凄清之境;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质朴语句写出细腻之情,达到“一字千金”之效。

7.古诗十九首后人是怎么评论的?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钟嵘《诗品》)“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五.判断

1.汉代大赋中有一类作品是九章成篇,名目相似被称为九体(错)(大赋由三大部分组成,面目相似)

(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2.张衡抒情诗(错)张衡----抒情小赋

3.先秦孟子散文的文格特点(X)(气势恢宏、词锋犀利、善用类比)4.司马迁将孔子世家列入····(X)

5.张衡的《四愁诗》是东汉诗歌成熟的标志。(X)

《四愁诗》在体制上,通篇用七字句,是古代较早的一首七言诗诗作,表现了作者的艺术创新精神。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六.翻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那样容易。

《吕氏春秋》: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尝鼎里一片肉的味道,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论贵粟疏》: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要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于重视粮食。重视粮食,就要在老百姓当中,采取把粮食作为奖赏和惩罚的手段。

张衡《鹦鹉赋》(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心怀回归的愿望却难达目的,只能躲在角落里怨恨哭泣。

七.背诵

《楚辞·九章·哀郢》----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粤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百尺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枚乘《七发》----客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浩蜺,前后骆驿。颙颙卬卬,椐椐彊彊,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傍,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初发乎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赵壹《刺世疾邪赋》----伊

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日:“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日: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报任安书》----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

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篇7

1 传统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赋予古代文学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凝重的伦理品格,儒家道德主义理想的生死观,重视丧礼和祭祀,并且把道义作为判断生死价值的标准,精神上追求道德、人格和事业的不朽。道家开启一种自由的艺术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道家追求自然主义的生死观,追求“长生”。佛家促使士大夫文学中幽深清远的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了通俗文学中因果报应模式的形成,它讲究生死轮回,灵魂不灭的生死观。三家思想共同作用导致抒情文学中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产生。

2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儒家思想凝结了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特征,并且受道家的影响,产生了对生命沉重的忧患意识和不为现实所屈服的浪漫主义色彩。墨家思想,主张要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反对战争,要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其关注的焦点是人间而非天国。其次,“文以载道”的道教传统,其内涵是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具体发展阶段为,由春秋儒家的诗教启蒙,后由唐宋古文家明确提出的“文以载道”奠定了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宋代的理学“文以载道”是指文学价值凸显其社会功利性,近代(梁启超等)强调文学对社会人生的影响,通过形象评价人生,发挥文学的感化教育功能。“文以载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使得作家更加重视国家和人民的群体利益,文学开始沦为政治的附庸,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限制因素太多,导致这个时期的文学不能自由的发展。

3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论述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比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更为活跃,并且开始用古代文学观念解读现代文学,但是对古代文学观念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仍缺乏深入的研究。

3.1 文学观念概述

文学观念是指对于文学普遍本质或基本属性的理性认识,回答“文学是什么”和“文学做什么”的问题。它是文学理论的核心,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一般来说,我国的文学理论家对文学观念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理性方面。致力于揭示文学的本质,用其涵盖一切文学现象,解释一切文学内涵,指导文学的创作。现在的形势已经演变成为用现代文学的观点和概念去解释古代的文学现象,考察古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学的研究,可以构筑现代文学的思维基础,为建设现代文学界的交流提供平台。就文学观念发展的历史逻辑而言,一个民族最早形成的文学观念,往往包含着这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学思想和最重要的文学精神,也是这个民族后来不断发展的文学观念中最深厚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

3.2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是以人的文学观念为基点,追根溯源,寻找符合各种要素发生的证据。用古代的实例说明现代的观念,这种观念有其明显的缺点,它不能使今人真正地了解古人,也无法向今人提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和实质。此外,另一种思路和方法是尽可能地收集中国早期的文学观念信息,包括一些古代的参考文献,以及一些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分析总结,从中探寻出可以揭示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逻辑思路和方法,所揭示的文学现象也可以放到当时的文学环境中去,对结论进行验证,从而研究出真正的科学规律。

4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播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当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只有一些文学因素和文学萌芽的存在,这些因素一般隐藏在其他更为重要的活动(如宗教活动)中,或者作为这些比较重要活动的一部分因素存在。独立的文学活动在西周时期才出现,而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明确表达一直到春秋末期才比较完善。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包括主体因素的演变、知识储备的积累、话句语法的转换、文化涵养的转型、观念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等。

4.1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例如,从传播学的立场出发,儒家所提出的传播思想为“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要求社会成员通过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以“文”为道德观的体现。“再次立言”是先秦提出的传播思想。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还有“比乐弦歌”,将诗、词配上乐谱,通过传唱进而传播开来。“吟”限于发表、传播的媒介及传播技术水平,前秦时代的文学大都通过吟诵的方式进行传播。此外,“游仙与隐逸”,是与吟相似的传播方式,游于山水之间,从而传播古代文学。最后,也是最为高效的传播方式,是“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春秋战国之际,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为发布和传播自己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意见,大多采取聚徒讲学或周游列国的方式。

4.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上一篇:美术功能室自查报告下一篇:注会综合阶段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