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篇1

A 25~30岁B 31~35岁C 36~40岁D 40岁以上

2、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商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您有参加这些社会保险么?

A 有,单位代买 B 有,个人定期到社保局购买 C不清楚 D 没有

3、您参保的原因?

A 镇村领导要求 B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是看大家都参加,自己也就参加了C交的钱很少,无所谓D 知道好处,了解后才参加

4、您加入了农村医疗保险吗?

A 没有B 加入了C 不知道

5、有了医保,您家里就医情况是?

A 就医方便且便宜B 只是便宜些C 便宜但就医难D 其他

6、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满意?

A 满意B 一般,希望改进C 不满意,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

7您家里几口人?

8、你将来年老后生活费如何保障?

A 靠子女B 现在自己存款C 买保险D 靠救济金E、其它

9、您家里有没有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A 有1人B 有2人C 有3~5人 D 没有

10、您家中(老人)日常开销?

11、(假如有的话)您家中(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保险是多少?

12、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多少?

A 1000元以下 B 1000~2000 C 2000~3000 D 3000~4000E 4000元以上

13、社会救济指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保障,目标是扶危济贫扶持社会最脆弱群体,您享受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或接受过社会救济吗?

A有B 没有

14、您认为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

A 经费短缺,保障和救助水平低B 覆盖面窄C 缺乏制度保证

D 保障和救助对象确定不公正E 下级部门执行不力F 其它

15、您最近两年获得的政府补贴有?(可多选)

A 粮农补贴 B 家电下乡补贴C 农具补贴 D养殖补贴E种子补贴

16、政府定期会支出财政来帮补老百姓的生活,您认为哪些方面更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保障?

A 住房方面B 教育水平C 医疗保险D其他

17、政府政策使您受益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A 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生学杂费 B 农机具补贴C 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

D 医疗保险E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8、您目前比较担心的是什么?

A 家里有人生病B 孩子的教育费用太高C 收入没保障

D做(种)的东西卖不出去E 买到假冒伪劣的种子和化肥F 其他

19、您认为,政府提供的这些社会保障对解决了什么层次的生活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篇2

富顺县位于四川南部, 是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人口大县, 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水平偏低、农业资源不足是富顺县的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后, 富顺县既有执行和落实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 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体制机制障碍。梳理和总结富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经验和教训, 分析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找准问题根源, 提出政策设计和改革深化的设想, 矫正当前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偏差风险, 不仅为富顺县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发挥理论和政策的支持作用, 还能够更大范围内推进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发挥作用。

本研究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变为背景, 通过2012年在四川富顺县农户入户调查问卷数据, 了解农民对现行国家制定的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满意度及评价, 描述、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审视制度体系建设和运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研究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方向。

一、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

1.对象与数据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将研究对象明确为富顺县16周岁以上、户籍为农业户口的人员。

在数据获取上, 设计农户调查问卷, 采取一对一入户访谈方式, 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5份, 涉及16岁以上家庭成员530位。问卷调查日期为2012年1月, 调查内容截至到2011年12月底, 基于问卷所做的分析截至调查日期。富顺县新农保政策的覆盖对象为16岁以上、户籍在县域内的农业户口人员。实际执行中, 60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作为受益对象, 直接进入新农保制度体系。因此, 本研究将16岁至59岁农民作为回归分析样本。

391个样本中, 2011年家庭全年总收入均值为2.84万元, 总支出2.28万元, 户均户籍人口数4.54人, 户均承包耕地和实际耕种土地面积分别为4.02亩和4.07亩。

样本构成中, 男女受访者数量分别为192和199;单身 (含未婚、离异及丧偶等) 和已婚者分别为77和314;健康、患病有劳动能力、患病无劳动能力者分别为352、25和13;16~29岁、30~44岁和45~59岁受访者数量分别为128、146和117;子女数量从0到3个的受访者数量分别为104、95、171和21;小学及以下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的受访者数量分别为290、79、14和4;常年外出和非常年外出受访者数量分别为275和112。

2.农户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

富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是一个根据农民需求不断调整的过程。1991年开展的 “老农保”工作保障力度低, 并且 “老农保”完全是农民自我积累的一种保障模式, 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2008年富顺县开始实施 “中农保”, 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采用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在保障力度上有了很大改善, 是一种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有益尝试。但 “中农保”的参保人数并不多, 其原因就是 “中农保”的缴费额较高, 在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较弱, 人均收入也很低的前提条件下, 对农民的保障意义就不大。“中农保”的参保对象多为农村中收入较高的农户, 因此, “中农保”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农村社会保障的作用, 存在保富不保贫的问题。2009年, 富顺县开始 “新农保”试点, 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做了有益尝试, 重点是将缴费档次细化, 分为12个缴费档次, 其中, 最高缴费档次为2000元, 这个调整能有效提高 “新农保”对农民未来基本生活的保障能力。另一个调整是, 地方政府对农户的补贴最高为70元, 缴费超过1000元的农户的地方补贴不再增加, 一方面能鼓励农户提高缴费档次增加保障力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补贴资金的利用效率。

1991年以前, 富顺县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尤其是农村养老完全依靠农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1991年 “老农保”实施, 政府开始引导组织农民开始规范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之路;“中农保”的实施也是政府根据 “老农保”的实施现状而做的尽力满足农民社会保障需求、降低“老农保”不足的调整; “新农保”的实施是政府根据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做的进一步调整, 通过政府补贴, 更加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在二十多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过程中, 富顺县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 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影响上, 新农保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在描述富顺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状况上, 重点集中于新农保。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情况。391个样本中, 有156个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占全部530位受访者的47.3%。其中, 参加老农保的11位, 参加新农保的145位, 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29位。

参加新农保的145个样本中, 男性65个, 占44.8%;健康者129个, 占89%, 患病但有劳动能力者11个, 占7.6%, 患病无劳动能力者5个, 占3.4%;16~29岁者26人, 占17.9%, 30~44岁67人, 占46.2%, 45~59岁52人, 占35.9%。从年龄构成看, 新农保参保者在30岁左右呈现出1个波峰, 年龄变化趋势与新农保的 “捆绑政策”直接相关。

(2) 缴费情况。新农保缴费方式主要为村上代办, 参保农户中90.2%的为村上代办, 6.2%交到指定地点。99%的参保农户选择了100元的缴费水平, 仅有1名参保者选择300元缴费水平。参加新农保的被访农户均没有得到村集体补贴。

(3) 政策知晓和评价。农户主要通过村干部宣传了解新农保信息。参保农户通过村干部的宣传得知新农保情况的占81.6%。

农户对新农保政府补贴的了解状况不太乐观。仅有24.8%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新农保中政府有补贴, 但是对于补贴标准、方式等基本都不清楚。

77.2%的参保农户知道新农保的待遇领取标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回答60岁以后能够每月领到55元养老金, 也就是说, 这部分知道待遇领取标准的农户事实上只知道基础养老金部分, 对于个人缴费的积累部分并不清楚。22.8%的参保农户表示不太清楚这方面规定。

107个受访者表示对新农保政策 “满意”, 占有效回答的73.8%;38位表示 “不满意”, 占26.2%。

59.3%的参保者表示政府会按期足额兑现养老金, 40.7%的参保者表示 “说不清”。一方面表明, 大多数参保者对政策预期较好, 但五分之二的农户对政策没有信心, 这对于以保障预期为主要特点的养老保险来说,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二、假设与模型

1.研究假设

无论从哪个视角审视, 当前我国实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具有 “商品”的本质特征。一方面,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强调农民自愿参保原则, 实质上是政府福利下的由农民购买的远期特殊“商品”。另一方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政府以制度方式供给, 由公共财政补贴, 对全体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无差别的保障, 具有显著的公共性。 “商品”属性决定了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有效性评估, 应当以其所覆盖的农户需求意愿和行为作为衡量指标。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发展的关键时期, 发展环境复杂, 未来不确定影响因素诸多, 信息不对称特性显著, 加上农民受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 本研究假设新农保服务对象是有限理性的。农民是理性的, 在已有的行动方案中, 偏好选择最为有利于自身的行动方案。然而, 农民的理性是有约束的, 由于生活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及在空间上的相对封闭性, 农民的理性是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交互的产物, 受意愿支配, 农民参保行动往往会以“稳”而非 “利”为标准。在梳理文献基础上, 本研究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评估, 做出如下研究假设:

(1) 影响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因素, 包括客观特征和认知能力两个方面, 每个方面均有若干影响因素, 影响程度不同。

(2) 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行为影响因素的客观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外出务工及务工时间、家庭规模、子女情况等。

(3) 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行为影响因素的认知能力包括:是否知道政府补贴标准、是否知道60岁以后养老金领取标准、对政府能否兑现养老金承诺的认识、对新农保政策的满意度等。

(4) 干群关系以及乡村治理情况不构成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2.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根据研究思路, 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哪些因素导致有的农户有参保意愿和行为, 而有些农户没有?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农户对社会养老保障的参保行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很难直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只能分析因变量发生概率与诸多影响因素的依存关系。本研究采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β0 (常数项) :当影响因素时Xi=0时, 农户参保概率与不参保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比值。

βi:其他所有自变量固定不变, 某一影响因素改变一个单位时, 农户参保行为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的对数变化值, 即OR或RR的对数值。

三、参数估计

1.变量处理

在对农户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行为评估时, 将“是否参加新农保”作为因变量, 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当农民参保时, 变量赋值为1;未参保时, 变量赋值为0。

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 本研究认为影响农民参保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客观特征和主观认识两部分作为自变量。

客观特征包括性别 (gen) 、年龄 (age) 、婚姻 (mar) 、受教育年数 (edu) 、当年在家居住时间 (t1) 、当年从事非农业的时间 (t2) 、健康状况 (hea) 、子女数量 (chi) 等8个因素。

认知能力包括是否知道政府补贴标准 (lev1) 、是否知道60岁以后养老金领取标准 (lev2) 、对政府能否兑现养老金承诺的认识 (per) 、对新农保政策的满意度 (sat) 等4个因素。

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 (MLE) 进行参数估计。对农民参保行为的客观特征和认知特征变量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考虑客观特征和认知特征因素对农民参保边际倾向的影响。分析过程由SPSS19完成。

2.模型参数估计和解释

总样本391个, SPSS19选定样本382个, 占样本总数的97.7%。预测有237个 “否” (未参加新农保) , 145个 “是” (参加新农保) 。最初对 “常数项”记性赋值, B为-0.491, 标准误差为0.105, 那么Wald= (B/S.E) 2=21.8668。B和EXP (B) 是对数关系, 将B进行对数转换后, 得到Exp (B) =0.612, 其中自由度为1, sig为0.000, 非常显著。采用向前步进的方法, 综合检验模型系数所有的sig几乎都为 “0”, 而且随着模型的逐渐步进, 卡方值越来越大, 说明模型越来越显著, 在第4步后终止。如下表所示, “是否知道60岁以后养老金领取标准”、“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是否满意”、 “是否知道政府每年的补贴标准”和 “婚姻状况”四个变量对农民参保边际倾向影响显著。

Hosmer和Lemeshow检验显示, 经过4次迭代后, 最终的卡方统计量为2.690, 临界值为CHI- INV (0.05, 5) =15.507, 卡方统计量小于临界值。从显著性来看, 0.748>0.05, 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整体, 不存在显著的差异。Hosmer和Lemeshow检验的随机性显示, 观测值和期望值几乎是接近的, 不存在很大差异, 说明模型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印证了Hosmer和Lemeshow检验中的结果。进一步检验, 在步骤一后, 选定的样本中预测成功率为68.1%, 其中 “未参加新农保”的237个样本中预测成功的有148个, 预测成功率为62.4%, “参加新农保”的145个样本中预测成功的有112个, 预测成功率为77.2%。在步骤4终止后, 总体预测成功率为73%, 预测准确率从68.1%、71.7%、72.8%到73%, 逐渐提升。通过对方程中的变量和移去项再建模的进一步检验表明, 不管移去哪一个自变量, 更改的显著性都小于0.05, 这些自变量系数跟模型显著相关, 不能移去。

得出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

在对模型自变量和模型的显著性的进一步检测表明, 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年数、当年在家居住时间、当年从事非农业的时间、子女数量、对养老金兑现的信心等自变量没有被纳入模型中, 显著性值都大于0.05, 这些自变量都与模型显著不相关。进一步对观察到的组和预测概率进行分析, 预测分布的数值基本分布在左右两端大于0.5的切割值中, 预测概率比较准。

四、实证性述评

就富顺县农户问卷的样本而言, 对农户参保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婚姻状况、对政府补贴标准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结合实地调研情况, 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农村社会养老制度需建立在农户充分认知基础上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 对农户参保行为的4个显著影响因素中有3个来自于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认知。“是否知道政府每年补贴标准”、“是否知道60岁以后养老金领取标准”以及“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是否满意”与农户参保率正相关。农户个体的客观特征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如年龄、健康状况、是否外出务工等。这与实际调查的直观感受是一致的。

新农保作为跨时期交付商品, 在农户参保后至少15年才能见到效益, “有限理性”的农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会在新农保政策执行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富顺县在新农保政策推广之初, 采取“捆绑”政策, 即符合条件的子女必须参保, 老年人才能按期领取养老金。但在实际执行中发现, 严格的捆绑政策会导致农户认为新农保是 “摊派”, 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在少数地方由于村民的不理解而使干群矛盾尖锐化, 社会 “稳定器”反而变成了矛盾“催化剂”。因此, 新农保试点第二年, 富顺县取消了捆绑政策, 变强制消费为诱导消费, 本着 “只有农民亲身体会是好事, 才会积极参加”的原则。给予农民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使农民在实践中认知和理解, 有利于新农保这一社会福利政策更好地推广, 避免因执行而出现政策目标偏差。

2.制度设计对农民吸引力较弱

调查显示, 受访农户人均收入为7509元, 参保农户平均年缴费水平为121.64元, 参保成本远远低于收入水平。从保障水平看, 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仅为受访农户农业收入的五分之一, 新农保对仍然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来说, 保障度远远不及农业生产。

与富顺县超龄保险工作的对比发现, 新农保在宣传、发动上的投入高于超龄保险, 群众对超龄保险的知晓度和积极性都非常高, 指定办理日期里群众会自发到银行排队办理, 而新农保则需要乡镇、村社干部进行大量的动员工作。原因归根结底在于超龄保险的保障水平远高于新农保。

3.婚姻状况对农户参保行为影响显著

在诸多个体客观特征中, 婚姻状况对农户参保行为影响显著, 已婚者比单身者 (包括未婚、离异、丧偶等情况) 更倾向于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同时, 其他客观特征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这与预期形成较大偏差。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分析, 可能的原因与制度设计有关, 即低水平的投入与收益对农民现期和远期生活的影响十分不显著, 农户跨期消费偏好更多地取决于其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和生活信心。婚姻家庭较为稳定的已婚者往往对未来更有信心, 跨期消费选择中不仅考虑现在还考虑将来。调查中的农村单身者一般是两种情况———非适龄单身和适龄中被迫单身, 前者年龄较小往往不考虑养老问题, 后者则受制于现实情况而对未来信心不足, 因此在进行跨期消费时更多地考虑当前的现实需求而非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高血压问卷调查技巧的探究 篇3

【摘要】目的:问卷调查是调查者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邮寄或其他媒介传送或在专门的场所发放等方式送给被调查者,然而由被调查者填写或由调查员通过询问代为填写,然后将问卷返回给调查组织者,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形式。在社会经济调查中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医学生提前与患者交流沟通。方法:据笔者对某农村地区高血压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归类。结论:发现在调查人的选择、调查的时机、调查表的设计、被调查人所提问题处理的及时性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经过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不准确性。

【关键词】高血压;问卷调查;技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06-02

通过此次关于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知及对药品的认知状况的进行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提高居民全身健康素质的方法!

1.问卷设计中的有关技巧

1.1编写高血压问卷调查问题在问卷设计时所提问题:

应尽量明确基本情况、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相关行为危险因素、高血压管理要求对高血压管理的建议等等问题。问题的含糊容易产生很大的歧义,例如“您过量饮酒吗?”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清晰的主题,被调查者就可能会有四种不同的见解和答复:①一直都过量饮酒;②偶尔过量;③以前过量现在戒了;④从不。另外,在使用时间上也不是很明了:上一次?上一周?上一月?或是更长?

1.2问题的排序:

在设计问卷调查时:为了能让被调查者乐于回答,提高问卷的可靠性和答复率,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①在问卷的开头要写上一封信: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及对调查内容的保密、感谢回答等,以消除被调查者存在的顾虑,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②要做到先简单后难,被调查者容易回答、比较熟悉的问题放在问卷调查的前面,而要经过认真考虑回答的则应放在后面,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应当做到保密。

2.调查实施中的有关技巧

2.1問卷发放的形式:

要提高问卷调查的回收率和质量,就要使被调查者注意和重视,这可通过适当改变问卷发放的形式来实现。优惠形式:就是给被调查者一点小小福利,此次问卷调查附送一些夏天解暑的常见药,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从而很好的完成任务。

2.2访问员的挑选:

访问员是问卷调查实施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精挑细选。此次高血压问卷调查活动成员大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党员,其优点是理论素养较高、成本较低、做事积极性较高且容易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缺点是缺乏社会经历、做事不够老成,吃苦和敬业精神略有不足。

2.3上门调查的技巧:

上门访谈是实地调查的关键之一。①如何接触被调查者?可通过下列途径:由当地政府机关或街道小户、农户介绍;或由被调查者的熟人或朋友介绍;自我介绍,这是我们此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方式。②如何入户?在敲门时要注意轻缓,要富有节奏感,声音和次数要适中;入门之后要有礼貌,要注重礼仪,说话要注重语气。③如何营造和睦的气氛?与被调查者建立认同感;利用人们对才华的敬仰心理;了解被调查者,注意满足其心理需要;发现被调查者的优点,以被调查者的事为话题;真诚关心被调查者等。④如何结束访谈?结束访谈时,要留给被调查者一个提问的机会;要感谢被调查者,让其感到花费时间被访是值得的,事先给被调查者准备好的一件礼物、慰问品,如我们此次发放特意为其订做的夏日用的小扇子,还有夏日解暑用的小药品等等;离开现场时要表现从容,彬彬有礼。

2.4充分利用当地风俗、活动进行问卷调查:

此次活动首先做好充分的宣传活动,现在农村都流行赶集,一般以五天一个周期,农村赶集特点:人流量大且人口密度高,我们此次就借此抓住此类机会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大大缩短问卷调查时间,还可以起到呼应效应。

3.整理分析中的有关技巧

编码和录入,编码是将调查资料转化成为符号或数字的资料简化过程,通过编码可使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更为简便、有效,同时也是对统计计算和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对于封闭式问题在设计之时便应考虑编码问题,而对于开放式问题因其答案有很多,所以在编码之前,要先将全部答案翻阅一次,归纳成几个大类,然后将被调查者的答案分别归入各类,最后再进行编码。录入问卷时,对同一问卷应在不同机上分别录入两份,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便于核对、保证质量。

4.分析与结果

调查发现摄入过量钠盐、大量饮酒 、长期吸烟、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锻炼过少、精神过于紧张、大量饮酒 、过度肥胖、对于高血压管理缺乏、对高血压的认识过浅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和高血压病情的加重。对此我们要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大健康宣传力度,尽早的发现高血压,控制好血压的水平,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整体生命质量。

问卷调查整个过程中存在影响问卷调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而采取一定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WG科克伦.抽样技术[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2]谢邦昌,市场调查实战手册[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马岚,谈问卷设计的几个技巧性原则[J].,统计教育,2005(8)

[4]童云娟,郑萍.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方案设计与统计技巧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4):58-60,68.

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篇4

您好!我是武汉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队的调查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红安县经济发展的暑期实践调查,旨在了解农村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能真实的反应您的现状和想法就达到了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

您的参与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感谢您!

1.您的年龄段是

A.20岁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50岁E.51~60岁

2.您家一个月的总收入大概是多少

A.1000元以下B.1000元-3000元C.3000元-5000元D..5000元以上

3.您收入的主要来源

A.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本地乡村企业收入E.外出打工F.自己的企业G.其它

4.您家一个月的总支出大概是多少

A.500元以下B.500-1000元C.1500-2000元D.2000元以上

5.您所在的村子的经济状况与过去的十年相比

A.改善很多B.改善一点C.没有明显变化D.不如过去

6.您认为您所在农村经济改善最多的地方在A.交通设施B.住房条件(包括用水、用电的方便程度)C.家用电器

D.家用或农用交通工具E.孩子教育

7.如果您曾经有过贷款,那么您取得的贷款费用一般用于哪个方面?

A.种植业B.养殖业C.家庭消费D.孩子交学费E.其他

8.你觉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什么可以改进

A.进一步减免营业税、所得税B.完善信任等级制度

C.拓宽生产经营渠道D.建立信贷风险制度

9.您的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是:(多选)

A.子女的婚姻B.子女的教育C.医疗D.房子 E.购车F.家庭日常开支G.购买生产资料

10.如果您有余收入,想提高您的生活质,您会选择

A.温饱B.房屋建设C.子女教育或家庭成员的学习

D.婚嫁E.家用所需的其他物质消费

11.在您家每月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必需品B.供孩子读书C.赡养老人D.农业成本E.其他

12.您在农村花钱消费受到哪方面因素的限制

A.消费环境(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农村市场秩序下的流通体系是否健全,生态环境)

B.您的主观愿望影响您家庭的消费(如您由于某些原因有目的的限制消费)

C.您所在的地区关于农村信贷、社保等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您的消费

D.农村市场缺乏适合您的合适产品E.其他方面的因素

13.新农村建设中您最关心的事

A.收入增加、生活改善B.民主管理C.村容整洁D.乡风文明

14.您认为您所在农村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劳动力短缺,青年人多进城打工B.国家的政策扶持缺乏C.缺乏人才

D.交通不方便E.农村基层干部不干实事不为农民谋福利

F.市场信息获取滞后,导致盲目种植,最后价格太低,卖不出去农产品G.人均耕地少,种植作物单一,收入少H.其他

新农村建设情况社会调查问卷 篇5

您好,我们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07—2班的学生,为了了解您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的情况,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来填写这份调查问卷,我们非常感谢你的参与与配合!以下就是我们调查小组的调查问卷:(请您在所要选的选项后面打勾)

1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B 21-30岁C 31-40岁D 41-50岁E 51岁以上

2您的家乡所在地------省--------市-------乡(镇)---------村

3您是否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状况?

4一直B 经常C偶尔

5您当地是否已经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

A 有B 没有C仅实施几项基本政策

6您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公路,公厕等)有没有基本建设完成?

A已完成B正在建设中C没有建设

7新农村建设是否提高了您的生活水平?

A 有B 没有C 没有比较过

8您家乡的村容村貌(如环境卫生,草地绿化等)是否有所改善?

A变化很大B变化不大C基本没有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没有给您的生活带来干扰或不便?

A 有B 没有C还好

10您家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操作是否规范? A很规范B 基本规范C不是很规范

11您满意您当地村委会实施的新政策吗?

A 满意B勉强满意C不满意

12所在地近几年是否有建立大型企业?

A 有B没有您的家乡都已经实施哪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措施?(没有实施的地区可以不写)

14您认为您的家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哪些措施的实施不够到位?您对您家乡的建设及新农村政策的实施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

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篇6

您好:

我是安阳工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对一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您的回答无谓对错,但希望您认真填写,能反映您的真正的想法就达到我们的这次调查目的。希望您能积极配合,您的回答我们会完全保密。调查会耽误您10分钟左右得时间,请您了解。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1.您的政治面貌:(单选)

A中共党员B 共青团员C民主党派D群众

2.文化程度:(单选)

A大专B大学本科C硕士研究生或以上D大专以下

3.您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了解多少?(单选)

A很了解B了解一点C不了解

4.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目前您认为哪个应该优先解决?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多选)

5.您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主要依靠什么?(多选)

A靠政府项目资金扶持B发展农村集体经济C靠村民自身努力 D村民和政府 集体努力E靠招商引资F靠国家政策正确引导

6.您认为针对本地特点,最适合进行的生产是:(单选)

A农作物生产B经济作物生产C旅游业D畜牧业E其他副业

7.您目前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多选三项)

A家里有人生病B孩子的教育费用太高C收入没保障D孩子不孝顺E买到假冒伪略的种子、化肥F治安状况不好G社会风气变坏H其它

8.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么:

A重要B不重要C无所谓

9.您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没有:

A 有,满意B有,但不满意C没有

10.您对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无信心:

A有信心B没有信心C不好说

11.组建村办集体企业,您最担心的是:(单选)

A村民不齐心B经营亏损C领导干部贪污

对于您所提供的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与详实,请您花一分钟认真核对,看看是否有填错、漏填的地方,谢谢!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

农村社会保障调查问卷 篇7

装备保障人员是我军装备保障力量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装备保障的质量和效能[1]。对装备保障人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准确评估,对于分析人员绩效差距,找出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都具有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法是教育训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获取信息,问卷的质量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适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正式形成调查问卷之前,应当对问卷进行试测,并根据试测结果筛选问卷选项,调整问卷结构,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 SPSS简介和分析实例描述

SPSS(St at i s t i cal Package f or t he Soci al Science)软件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因其友好的界面和与Wi ndows相同的操作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教育学、医学等各个领域[2]。用户按照规则输入数据,然后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就可以得到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操作只需单击鼠标就能完成。它提供了包括均数比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信度分析在内的多项统计分析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其中的均数比较功能、信度分析功能对装备保障人员素质评估调查问卷进行检验和调整。

在装备保障人员素质评估调查问卷中,从“知识、“能力”、“素养”3个方面对装备保障人员素质进行测评,每个大类又下设若干小项目。调查问卷的测评项目如表一所示:

2 利用SPSS分析调查项目

2.1 分析方法及原理

调查项目分析是指对调查问卷的题项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删除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的调查项目[3]。首先,将所有被测者按照总评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排在前1/3的列为高分组,排在后1/3的列为低分组;然后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个调查项目上的均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即t检验。

t检验的原理是:首先对总体的分布规律做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将计算得出的两组数据均值的差异水平与假设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作比较,然后决定“接受”或“拒绝”原假设。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原假设H0,假设两组数据没有差异,即它们的均值相等,记为μ1=μ2;

(2)设定显著性水平的α值;

(3)计算原假设H0成立的概率P;

(4)比较P和κ的大小,判断原假设H0是否成立。

α是假定的H0不成立的概率,一般取0.05或0.01,P被称为观测的显著性水平。若P≤α,则拒绝原假设,H0不成立,否则,接受原假设。

2.2 建立数据库文件

首先进入SPSS操作界面,在变量编辑窗口“Var i abl e Vi ew”中输入变量名称,每一行可以定义一个变量。然后在数据编辑窗口“Dat a Vi ew”中输入每名被测者在每个变量上的实际得分。数据输入界面如图一所示:

2.3 准备t检验的样本

计算每个被测者的总分,并按照总分降序排列。在20组数据中,取前7名为“高分组”,后7名为“低分组”。为了将两组变量加以区分,添加变量“组别”,高分组对应的组别值取1,低分组对应的组别值取2,这两组数据将作为对每个调查项目进行t检验的样本数据,如图二所示。

2.4 t检验操作步骤

点击“Anal yze”—“Compar e Means”—“I ndependentSampl esTes t”,在出现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中将“基础知识”添加到“Test Var i abl es”中,选变量“组别”为“Groupi ng Vari abl e”,点击“Defi ne Groups”,在组变量对话框中将两个组的值分别设为1和2,则独立样本t检验参数设置完毕,如图三所示。点击“OK”,SPSS将自动计算基础知识,即变量X1对应的P值,其它变量的t检验设置与此相似,各变量对应的P值如表二所示。

2.5 分析结果解释

在此检验中,显著性水平设为0.05,由表二可以看出,X8、X9、X10所对应的P值大于0.05,应接受原假设,即这三项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应考虑删除或修改。其它变量对应的P值小于α,应拒绝原假设,说明这些变量中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应保留。

3 利用SPSS分析问卷的信度

3.1 信度概念及分析方法

信度是指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它是衡量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4]。信度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内在信度是指问卷中的一组问题或整个问卷调查表测量的是否是同一个概念,内在信度高意味着一组问题或整个问卷的一致程度高;外在信度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克朗巴哈(Cr onbach)系数[5]常用来测度调查表的内在一致性,它通过各调查项目的相关系数的均值来测量各项目的内在信度,系数位于0~1之间。当评估项目数一定时,系数越接近1,则各项目相关系数的均值越高,项目的内在信度也越高;反之,系数越小,项目的内在信度越低。通常,系数在0.8以上认为其内在一致性较高;系数大于0.7(小于0.8),则认为调查表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而系数小于0.7,则认为调查表的设计存在很大问题应考虑重新设计。下面主要介绍如何使用SPSS来检验问卷的内在信度。

3.2 信度分析操作步骤

在图一所示的数据输入的基础上,选择菜单“Anal yze”—“Scal e”—“Rel i abi l i t y Anal ysi s”,在出现的窗口中,分别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10个变量添加到“I t ems”栏中,模型选择“Al pha”,信度分析界面如图四所示。

还可以点击“St at i st i cs”按钮,在统计对话框中选择要输出的统计量。选择完毕后点击“OK”,输出结果如表三至表五所示。

3.3 结果解释

通过表三可以看出,整个问卷的内在信度系数为0.801,说明该问卷整体的内在一致性较高。表四列出了各项目的相关系数矩阵,其中,“专业知识”和“装备知识”的相关系数(0.876)最高,“工作态度”与“团结协作意识”分别与其他几项出现了负相关,说明这两项在测量装备保障人员素质时所得结果与其他项目相悖,应考虑对这两方面的调查项目进行修改或删除。表五表明了剔除某项目后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变化情况,通过表五可以看出,剔除前面几项后,信度系数比剔除之前的0.801都有所下降,因此应保留这些项目。而后两项被剔除后,信度系数分别增加到0.815和0.830,说明这两项与其他项目的相关程度不高,与前面所得结论一致。

4 结束语

一份好的调查问卷不仅要有较高的信度,还应具备较高的效度,本文仅就如何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内在信度进行了介绍,并根据结果对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价,为问卷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建议和方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SPSS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具有很强的优势,且操作简便,不仅可以用于调查问卷的分析和处理,还可以用于装备保障人员素质测评以及装备保障训练效果的评价上,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统计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1]赵武奎.装备保障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2]吴占福等.统计分析软件SPSS介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6):67.

[3]齐建国.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9(2):54.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66-370.

中国社会科学的确立与农村调查 篇8

这段充满感性的记叙,出自因其对中国农村生活的描述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自传。女作家在这里提到她的第一任丈夫、农学家John Lossing Buck(通译作卜凯)作为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的教师,指导其学生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五年进行的大规模农村调查。赛女士的叙述很快转向了对她所知道的中国农民饱含感情的评论——就像在她数年后开始写作的、后来名满天下的小说《大地》三部曲中一样——而对丈夫的工作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事实上,这个规模空前的调查影响广阔而深远,它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涌现的中国农村调查的典范和代表。正是在卜凯及其拥护者和批评者所塑造的一个新的传统中,产生了中国的社会科学——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这包括界定其研究范围,确立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形成一套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叙述形式。

卜凯及其反对者

卜凯是美国农民的儿子,一九一四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专业是农业经济学。一九一六年他作为农业专家受雇于长老会传教使团,被派到中国。虽然赛女士那拥有高端文化背景的父母甚至不认为农业学院是高等教育,但卜凯的确是这种美国特有的新兴学科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过,他在中国最初几年的工作并不顺利——安徽北部农村的景况对他来说过于陌生,这位单打独斗的年轻外国专家又没有什么来自官方的支持。就像赛女士回忆的那样,卜凯发现“他很难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助中国农民”。一九二一年,他受聘于金陵大学,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业经济系。在使用美国农业经济学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时,他感到这些教材不大适合中国国情,为了取得更切实可用的教学材料——也许真的是采纳了他那在中国农村长大的妻子的建议——他开始指导学生暑期回乡进行农村实地调查。

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五年,卜凯指导学生对我国七省十七处二千八

百六十六个农家进行了经济状况调查,一九三○年他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农家经济》。其汉译本于一九三六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他又主持了对我国二十二省、一百六十八个地区、一万六千七百八十六个农场和三万八千二百五十六个农家的调查,写出《中国土地利用》。有学者指出:“这两次调查是西方学者利用实证方法对我国农村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典范,除东北地区、新疆和西藏等边缘地区被省略外,调查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其调查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度前所未有。”

卜凯不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开展农村调查的学者,曾有统计表明,在一九二五至一九三五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可能超过九千次。事实上,对农村的调查和分析可能是当时学术界最热门和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陈翰笙及其领导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是卜凯最激烈的反对者,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批评卜凯“自封于社会现象的一种表面,不会企图去了解社会结构的本身”,“着重研究生产力而不研究生产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所在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年组织了对江苏无锡、河北保定和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三次农村调查,其成果由陈翰笙写成英文著作发表,同样影响巨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调查得出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结论,并以为农民受到地主、外国资本和本地官僚买办的三重剥削压榨,已经完全破产,除了造反别无出路,从而为农村革命提供了学理上的合法性依据。

卜凯、陈翰笙以及其他从事农村调查的学者,提供的数据经常有许多差异,得出的结论有时大相径庭。考虑到中国幅员之辽阔及各地农村千差万别的复杂情况,这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而重要的是,虽然不同学派(可能还包括政治立场)的学者论争时往往表现出一种你死我活的气势,他们的研究理路和叙述方式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学者们挨家挨户调查农村的人口和劳力、地权、土地利用、经营和负债状况、作物、家畜、消费、生活程度等内容,制成各种统计表格,并用文字加以概括和说明。除了叙述行政上的疆界和沿革时,几乎没有人引用历史材料、典籍或前人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使用和卜凯等人不同的概念和分析模式,但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他们是参与创造并分享同一传统的同盟者。换句话说,这些社会科学家们理所当然地打败了中国本有的传统,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西方的社会科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新传统已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至于在这个时代之前关于中国农村的观点或被彻底遗忘,或被重新诠释。

中国化的社会科学

关于农业问题的探讨和这片土地上最早产生的思想一样古老。“重农”是传统时代所有经济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赵丰田在《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中说清季重农思想,“诸家之说,大同而小异。虽其间不无详略轻重之别,而其始终重农之精神,则前后若一。盖直迄清末,尚不乏所谓‘天下之大利必归农’者。晚清士大夫于变政问题,有唯有否,独至兴农治地之业,则举国若一,人无异议,盖农业国家之国体、文化、思想使然也”。政体的改换并未改变农业国家的现实——这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社会科学家们所面对的现实。

与他们曾蜂拥到东邻日本去寻求最直截了当的救国方略的前辈不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陆续从欧洲和美国回国的许多留学生首先选择了致力于教育学术界,把他们在西方学到的“纯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植根于中国。初出茅庐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很快意识到他们必须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讨论中国的现实情况,否则他们甚至很难被自己的学生理解。在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对中国大学里那些年轻学科的教学表示不满的声音从未止息,不断有人指出新鲜的西方理论和中国现实之间的紧张冲突。一九二六年,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费舍(Irving Fisher)教授钟爱的弟子何廉受聘于南开大学,雄心勃勃地企图创建他理想中的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模式。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心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以得到可以用来开展研究的材料。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心目中的工厂工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画面上是无足轻重的。因此到一九三一年秋,我们决定把实际考察的重点转移到乡村经济情况。我们同时开展三项课题的研究,它们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为的是完整地了解中国的农村生活与组织,这也是研究所的主要实际考察项目。这涉及到华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特别是土地所有权、农业信贷与市场以及合作事业),乡村工业以及地方行政与财政。

何廉曾领导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及其前身),运用他娴熟的统计技巧调查天津这个新兴工业城市中所有的工厂、实业家和工人的状况,而之后他也转向农村。可能现实是,在当时的中国,如果不处理农村,就等于承认自己的研究只以社会的极小一部分为对象——这不符合这些社会科学家对自己学科的基本认识。于是,以现实数据为基础的科学只能在形形色色的农村调查中生长出来。

一九三三年,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的社会学家李景汉把对河北省定县调查七年所得的材料写成《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出版。除自序外,书前还收录了晏阳初、陶孟和、陈达、何廉和陈翰笙这些当时中国社会科学界极具影响的专家的五篇序言。所有序言都强调实地调查的意义,指出这是“系统的科学研究”所不能缺少的方法,并赞扬李书对于筚路蓝缕的“中国化的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序言不约而同地表达出一种“前无古人”的当然认知,其实是引人注目的。这些知识精英中没有人认为,自己与过去两千多年中在各种文集、笔记、奏议和论辩中谈论农村和农业问题的书生和士大夫们有任何共同点。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全新的。早在乾隆年间,朝野对于人口增长和人地矛盾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由于问题从未得到解决,所以相关的议论也一直延续到清末。传统的读书人,如洪亮吉,他借以议论的知识,混杂地来源于编撰地方史志的经验、实地观察和对古代典籍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这种传统可以追寻到明末清初、再进一步上溯到宋代甚至更早。清朝末年的读书人把从不同途径得到的西方知识纳入到这一传统中来,并且往往着眼于国计民生的整体来发表议论。例如在甲午战后发表一部奇怪著作《续富国策》的书生陈炽,他基于农业国家的现实创制了面面俱到的系统理论,几乎对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表达了意见。但是,他和以他为代表的许多关心农村经济状况的清末文人的见解,在不到二十年后就都被年轻的社会科学家们斥为“鳞爪断碎”、“缺乏系统”,并且充满空洞的想象。

不能仅仅用传统的议论“不切实用”来解释这种现象。晚清士大夫和普通读书人的见解有很多收录于贺长龄、魏源主编的《皇朝经世文编》及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的各种续编当中。那些文章的作者中有主持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僚,也有负责经营乡族生计的绅士,而且很多人对于各种知识具备开放的心态。即使只是从古代典籍中吸收来的解决方案,也不见得都比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抽象理论更加不切中国农村的实用。更好的解释是,所有和传统有关的知识系统是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旧口号一起被中国新一代的知识精英抛弃的。当时代思潮确定“中学已不能为体”时(参考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载《近代史研究》一九九五年第三期),必须有一个新的传统被建立起来,就像幼苗在一片从未被开垦的旷野之上破土而出,它的土壤是不包含任何知识的裸露的“中国现实”——不管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养料和种子则是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科学”——不管它们来自西方的哪种传统。

被重写的农村

从农村调查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科学家,通常只关心如何“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中国农村的现实问题,而不注重划分具体学科之间的界限。这是因为在以取得材料为目的的调查实践中,他们很快就知道“学科”的苍白之处——农村问题需要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学者必须运用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科学方法”,并互相协作。只有“不科学的”才是敌人,并且已经被打败。那个时代最具雄心的一批学者可能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因为他们擅长总结各家各派的特点并一一指出其“不够科学”之处,最终证明自己的观点与方法具有“更科学”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取得成功之后(这些人大多数后来都投身其中),他们的基本观点被制度化和官方化,这种对学术史进行线性评述的习惯也被发扬光大。

上一篇:锐器伤处理方法下一篇: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