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质量起诉书范文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房屋质量起诉书范文(通用10篇)

房屋质量起诉书范文 篇1

原告:,性别:,年 月出生,籍贯:,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被告:,年 月出生,籍贯: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诉讼请求:

1、判令解除原告与被告签订的租赁合同,被告将承租的房产交还原告。

2、判令被告按现有市场价向原告支付从 年 月至被告归还房产之日的拖欠租金;

3、依法判决原告不返还被告保证金 元。(依法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违约金 元。)

4、判令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年 月 日,原被告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被告承租原告所有的位于C小区 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房产证号),租赁期共 个月,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月租金 元,年租金总 元整。甲方向乙方收取房屋保证金 元。合同约定,租赁期间,乙方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房屋:(1)未经甲方同意转租,转借,拆改变动房屋结构;(2)利用承租房屋存放危险物品或进行非法活动;(3)预期缴纳按约定应当由乙方交纳的各类费用;(4)下期房屋租金未提前一个月支付。可是在原告依约将房屋租赁给被告后,被告却屡次违反合同约定,拖欠房屋租金。年 月,被告拖欠一个月工资,经原告追讨后补交上。年 月,又拖欠两个月的租金,原告多次协调追讨都被被告以各种借口拒之门外,甚至还对原告态度粗暴。

原告依照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第5条第4款之约定,行使单方解约权,告知被告1个月后将收回该房产。但被告在接到通知1个月后,拒不搬出。时至今日,仍拒不将房产交还原告,租金自 年 月至今一直未缴纳。

综上所述,被告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现依据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第5条第4款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二百二十七条之规定,请求贵院依法支持原告诉讼请求。

此 致

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 月 日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房屋漏水民事起诉书 篇2

被告:(楼上住户) 性别: 身份:(房号)业主 住所地: 电话:

被告:(物业公司)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被告:(地产开发商)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诉讼请求:

一、要求被告限期修复自己房产漏水处,排除对原告房屋的漏水妨害;

二、要求被告连带承担原告损失共计_____元;

三、要求被告连带承担所有与诉讼有关的一切费用,合计______元。

事实和理由:

原告房产自( )月起室内公用管道破裂开始漏水,由于漏水导致原告(地板、壁纸、餐厅天花板剥落,餐厅电灯 严重损坏),以上有照片为证。

自20月起,原告多次联系被告及物业要求修复,物业与业主互相推诿。至今,被告仍不维修,与3楼业主及物业多次协调无效。由于漏水严重无法入住,十分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特向贵院提出诉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和《民法通则》第五条、第八十三条、第一百三十四条,要求被告于2016年6月1日前,聘请有资质的防治漏水公司彻底排除对原告房产的漏水妨害,赔偿原告全部损失。

有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三十六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民法通则》

第五条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八十三条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原告向物业管理处申请调解,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效果,被告与物业无限期拖延,特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法院依法判决,满足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起诉管辖法院)人民法院

房屋买卖定金合同纠纷民事起诉书 篇3

原告:XXX,男,19XX年X月XX日生,汉族,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职业XX,工作单位白银市XX局,住白银区长安路XX号,联系电话XXXXXXXXXXX。

被告:张明生,男,19XX年XX月XX日生,汉族,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协警,工作单位白银市XX局白银分局,住白银区西山路XX号楼2单元XXX室,联系电话***。

诉讼请求:

1.撤销原、被告之间购房合同;

2.判令被告承担违约责任,向原告双倍返还定金人民币20000元;

3.由被告承担本案所有诉讼费用。事实和理由:

2015年8月初,原告经同事介绍,意向购买被告位于白银西区苹果家园22号楼4单元401室的房产一套,看房过程中,被告介绍,该房产实际所有人为其朋友仙云辉,仙云辉将该房产全权委托给被告,由被告代理出售,房产面积106.77平方米,建造年代为2012年。当原告及家人问及该房屋日后装修能否砸掉非承重墙改造房屋格局时,被告满口 答应可以砸墙,基于建筑常识,原告认为该房屋为框架建筑结构(实际为砖混结构),被告对此持默认态度,没有对房屋建筑结构这一关键性问题履行其如实告知的义务。

原、被告双方于2015年8月11日就购房一事再次进行坐谈,期间原告多次问及被告,购买此房产除购房款、过户费、税费外是否还需原告承担其他费用,被告称再无其他费用,双方于当日晚达成口头购房协议,约定房屋总价为41万元人民币,为表购房诚意,原告当即付给被告购房定金1万元,由被告开具标注有“定金”字样的1万元借条一张留存于原告处。

2015年8月13日,原告筹备房款之余在苹果家园物业管理处询问苹果家园22号楼4单元401室房产情况,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告知原告,该房产为砖混式建筑结构,绝不能砸墙改变原房屋格局,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整栋楼的住户安全,除此以外还拖欠物业费用6000多元。原告立即给被告打电话进行交涉,但被告坚持自己隐瞒房屋建筑结构及物业费用的行为没有过错,极力主张让原告忽略房屋结构问题并由原告承担6000多元物业费用,交涉无果。后原告多方联系被告,提议协商解决争端以继续履行合同,但被告寸步不让,坚持由原告单方面承担全部责任。2015年8月27日晚,原告再次电话联系被告,被告明确表示已将此房产在白银区某房产中介登记出售,即将与他人签订购房合同,无意向原 告出售此房产,并拒绝退还原告支付的定金,此事实有当晚电话录音材料为证。

综上,原告认为,原、被告之间虽未签订书面房屋买卖合同,但被告出具给原告的借条及2015年8月27日晚电话录音材料,可证实交易双方、交易标的和交易价格,已经形成合法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被告在房屋交易过程中违背诚信,不履行其如实告知房屋情况的义务,刻意隐瞒房屋建筑结构、拖欠的物业费用等关键性问题,产生分歧后,被告推卸己方责任,以定金为要挟,迫使原告接受其无理条件,为合同进一步履行制造障碍,合同目的落空;另一方面被告在未撤销与原告已形成的购房合同情况下,又将房屋登记出售给第三人,事实上已购成“一房多卖”。被告的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原告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利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至贵院,请贵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XXX

2015年9月28日

附:1.本起诉书副本1份;

房屋租赁起诉状 篇4

被上诉人:平顶山市陆顺商贸有限公司,住所XXX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经理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新华区人民法院(2014)新民初字第154号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一、撤销一审判决第一项,改判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于2012年6月6日签订的《平顶山市陆顺商贸建材二期协议》无效;

二、撤销一审法院判决第三项,改判被上诉人双倍返还上诉人房屋租赁定金40000元、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损失900000元;

三、本案一审、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上诉理由

一、一审法院没有对上诉人的反诉请求第一项及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第一项进行确认是错误的。

一审中,被上诉人诉求第一项为“判令原、被告解除合同关系”,上诉人反诉请求第一项为“确认原被告租赁协议无效”,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均对合同的效力问题提出了请求,这也是一审庭审的争议焦点,故一审法院理应在判决时进行确认,而一审判决却故意回避该核心问题,这是明显违法的!

二、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平顶山市陆顺商贸建材城二期协议书书》为有效协议,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该协议应为无效协议。

1、一审判决第一项要求上诉人向被上诉人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实际上已认可该协议为无效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房屋租赁合同无效,当事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的,人民法院一般应予支持。而占有使用费也只能在合同无效时才会产生。

2、2012年6月6日,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平顶山市陆顺商贸建材城二期协议书书》一份。后上诉人依约对该房屋进行装修,装修期间,上诉人发现陆顺建材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被上诉人是否取得上述证件就是本案的关键,2014年5月26日,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出具证明显示,陆顺建材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一审判决中,法院仅以“陆顺公司和陈相刚于2012年6月6日所签订的《平顶山市陆顺商贸建材城二期协议书》,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情况下签订的,是各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法法律规定,为有效协议”。本案中依照现有证据,被上诉人并未取得上述证件,故其与上诉人签订的上述协议,因明显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协议。

三、协议无效,被上诉人应双倍返还上诉人房屋租赁定金40000元。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协议签订后,上诉人向被上诉人交纳了定金两万元。被上诉人作为房屋的出租人,没有尽到法定和约定义务,陆顺建材城迄今仍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安全检查,且《城市房地产经营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开发商应在工程竣工后,进行规划、人防、消防、质检、供水、供电、供气等专项验收后,验收手续齐全后报市建委备案,须取得《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备案证》后,方可交付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收受定金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而陆顺建材城在不具备上述出租条件情形下,却依然违法出租,明显违反了该法律规定,故其应双倍返还上诉人房屋租赁定金40000元。

四、因协议无效,上诉人应赔偿被上诉人损失共计900000元。

上诉人曾对租赁物进行装修,期间共投入装修费用9000000元。根据《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赔偿因合同无效受到的损失,人民法院按照合同法和本司法解释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其中第九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租赁合同无效时,未形成符合的装饰装修物,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可由承租人拆除。因拆除造成房屋毁损的,承租人应当恢复原状。已形成符合的装饰装修物,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由双方各自按照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分担现值损失。另,《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没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乙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上诉人依约对租赁房屋进行装修,因被上诉人所建房证件不全,具有重大过错,才导致租赁合同无效,故被上诉人应赔偿上诉人的全部经济损失900000元。

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均有错误,恳请二审法院能认真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维护上诉人的合法权益,纠正一审错判,做出符合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公平、公正裁判!

此 致

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房屋漏水起诉法院的处理案例 篇5

消费者钱先生于2010年6月购买了江苏金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清扬康臣花园的期房。在验房签收时,钱先生发现该房屋客厅顶部渗水,当即要求开发商进行修补、解决问题。开发商三番五次敷衍了事地进行了维修,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大面积漏水的问题,且态度蛮横,漠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致使消费者至今不能入住。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商品房是大宗消费商品,消费者购买是为了入住使用,而经营者却敷衍、漠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经营者理应赔偿消费者的损失。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诉讼维权。

起诉撤销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协议 篇6

《华民共合同》第百零七条规定: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符合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据知违约向守约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能免除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守约方可否直接起诉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欠款民事起诉状范文【范文二】 篇7

法 人:*******

地 址:***********************

被 告:************************有限公司

法 人:*******

地 址:********************

案 由:合同纠纷:

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支付下欠工程结算款:*******元

2、要求被告支付拖欠工程款,利息及违约金

3、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及其它费用。 事实与理由:

*****年****月***日原告中标承建被告二期**********工程竣工,经被告组织五方主体单位并由*****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验收合格,同时并投入使用。*****年***月***号被告********工程的合法备案手续办理完毕并交付,被告当年并投入使用直至现在。

双方合同约定,工程完工决算后工程余款扣除百分之二的保修金后一次性付清,保修金年满一年后在一个月内也一次付清。

时至今日,原告曾多次到被告单位要求结清下余工程款及

利息,被告无正当理由,拒绝结算。到现在还欠*******元及利息未结算。被告却一拖再拖,不承担下余工程款,原告无奈只有求助法院,依靠法律程序解决被告欠账问题。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房屋质量起诉书范文 篇8

杨丽蓉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刑事诉讼不起诉是当今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酌定不起诉的价值优势,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酌定不起诉;和谐社会;适用条件;正义;公共利益;经济利益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刑事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是极不和谐的因素。刑事司法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即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变化,人类对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化,由强调有罪必罚的报应刑罚观念所支配的追诉思想,而让位于预防主义的刑法思想及非刑罚政策紧密联系的更加注重实现具体正义及诉讼效率的追诉思想,绝对的起诉法定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司法实务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追诉裁量的挑战。为了减少社会中的对抗,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笔者拟从刑事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为起点,着重探讨酌定不起诉的价值观念,以期推动不起诉更好地为和谐法治社会服务。

一、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一规定是人民检察院适用酌定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对酌定不起诉适用条件的规定。如何正确认识酌定不起诉的条件,是正确适用酌定不起诉的关键。目前争论的焦点之一就在于“犯罪情节轻微”是否是酌定不起诉的前提条件。

第一种观点认为,“犯罪情节轻微”是适用酌定不起诉的前提条件,不具备该条件不能适用;“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是适用酌定不起诉的必要条件。只有同时具备“犯罪情节轻微”和“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这两个条件的案件才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观点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一方面区别于刑法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区别于情节不轻微的犯罪行为。犯罪情节是否属于“轻微”应当综合案件的各种情况辨证地看待,原则上应是法定最

[1] 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微案件。第二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法规定142条规定酌定不起诉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人民检察院才可以作出不起诉处理。但这种观点认为上述酌定不起诉很狭窄的,因为据此只能对犯罪情节轻微案件中的一部分,即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才可以作出酌定不起诉处理。犯罪情节虽然很轻微,但不具有法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或者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但不是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均不能作酌定不起诉处理。这种条件设置不能充分发挥酌定不起诉的作用,应当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放宽,即适当突破“犯罪情节轻微”的界限,适当突破依照刑法规定不需

[2] 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界限。第三种观点认为,“犯罪情节轻微”只是不需要判处刑罚而不是免除刑罚的的前提条件。不论情节是否轻微,都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如果加上犯罪情节这个前提条件,不但没有必要,反而却容易限制公安机关的手脚,使其不敢大胆使用不起诉决定。这样,实施重大犯罪但有法定免除刑罚情节的犯罪人也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

我赞同第三种观点,因为犯罪情节轻微就是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反之,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不一定就是犯罪情节轻微。既然犯罪情节轻微的认定与依法是否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密切相关,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作为犯罪情节轻微的限制性要件就不具有合理性。“从实在法规定看,‘不需要判处刑罚’所蕴涵的外延要大于‘犯罪情节轻微’,因为在法定减轻、从轻处罚情节下,即使犯罪情节不显著轻微也

[4] 可能不需要判处刑罚。”我国立法机关通过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作为情节轻微的限制条件,本来是为了限制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本身内涵于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作为犯罪情节轻微的限制条件不仅无法达到限制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的立法宗旨,反而使得犯罪情节的规定虚无化。另外,即使是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根据法律规定,也只有在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下才有起诉便宜主义原则的适用。所谓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是指刑法规定应当或者免除刑罚的不同情况,如犯罪后的自首、中止犯等。如果某一犯罪情节轻微,但没有法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情节,即使具备酌定免除刑罚情节,也不能适用起诉便宜主义。这样一来,犯罪情节轻微和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互相制约,人为地限制了起诉便宜主义的适用对象,使得我国的酌定不起诉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也与国外普遍扩大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的立法趋势相背离。在德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扩张到所有轻微刑事案件,并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限制。其他国家基本上将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扩张到除严重犯罪外的所有刑事案件。日本《刑事诉讼法典》第248条规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年龄及境遇、犯罪的轻重及情节和犯罪后的情况,没有必要追诉时,可以不提起公诉。”我国台湾地区检察机关1995年以前酌定不起诉范围限于其刑法规定第61条规定的微罪案件,后扩张至“第376条所规定之案件”,包括“

一、最重本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专科罚金之罪。

二、‘刑法’第320条、第321条之盗窃罪。

三、‘刑法’第335条、第336条第2项之侵占罪。

四、‘刑法’第339条、第341条之诈骗罪、五、‘刑法’第342条之背信罪。

六、‘刑法’第346条之恐吓罪。

七、‘刑法’第349[5] 条第2项之赃物罪。”因此,我国应当适当扩大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使得国家公诉权的干预强度与社会公益成适当比例,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具体而言,酌定不起诉的范围可以确定为:(1)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从犯罪嫌疑人年龄、动机、目的、手段、危害结果、认罪态度、一贯表现、社会和被害人的反映等因素综合考虑,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从犯,预备犯等。如果犯罪行为不具备法定的免除刑罚的情节,该犯罪行为不属于犯罪情节轻微,不能适用酌定不起诉。(2)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不起诉更符合公共利益的案件。这是在法定刑上限制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所谓公共利益就是指从公众利益考虑,被告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对被告人起诉是否符合一般民众的需要。具体而言:一是出于国家安全、国防、外交和其他国家政治需要的考虑;二是出于社会效果和民意趋向的考虑;三是出于预防犯罪维护适合治

[6]安效果的考虑;四是符合被害人的意愿和要求。(3)对于初犯、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偶犯以及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不起诉更符合公共利益的案件。这些特殊群体主观恶性较小,通过非刑罚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因此存在酌定不起诉的空间。

[3]

二、酌定不起诉在和谐法治社会中的价值

尽管我国的酌定不起诉在立法上存在瑕疵,在司法实践中使用率偏低,甚至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影响其质量和效率,但仍有其不可掩盖的魅力和价值。随着法治国际化的趋势的加强,有罪必罚的报应刑理念和重刑主义的法律传统日益摒弃,尤其是程序正义、诉讼效率、人权保障、轻刑化、非刑法化等观念已渗透刑事司法领域。酌定不起诉的价值是评价和判断其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是否正当合理的伦理标准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伦理目标。下面具体陈述其价值:

(一)正义价值

酌定不起诉源远流长,其自身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会对正义构成实质性的损害。其实正义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样的。关于刑罚的目的,古希腊柏拉图先主张刑罚的目的在于对犯人的威吓、改善、保安,刑罚应在改善人与剥夺犯人生命的过程中,达到威吓与警戒世人,遏制犯罪的目的。贝卡利亚、冯·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相对主义刑罚论者,他们认为适用刑罚并不是使人受到折磨和痛苦,也不是要使已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存在。刑罚的目的只是阻止有罪的人再使社会遭到危害,并制止其他人实施同样的行为。因此,确定刑罚与犯罪的比例尺度应该是预防。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报应刑主义者认为根据理性和正义的要求,恶因有恶果,恶行必有恶报,刑罚就是犯罪人因犯罪而引起的道义责任所施加的刑罚和报应。他们主张谋杀人者必须处死。刑罚实证学派中龙勃罗梭,李斯特等代表人物反对罪行法定和罪行相适应,也反对罪行报应主义,他们特别强调刑罚个别化,认为对犯罪有同样罪行的人判处同样的刑罚,是愚蠢的做法,应当着眼于犯罪的特殊预防,采用教育刑和社会防卫来预防犯罪。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采取了折中主义的刑罚目的论,即把犯罪一般

[7]预防、报应、威慑、犯罪人改造等都作为刑罚的目的。正义观念的理解多元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酌定不起诉。同时对一个确实实施了犯罪的人来说,一旦实施强制措施将会感到法律的威慑和尊严。

约翰·R·戈姆主张恢复正义,他认为恢复正义(restorative justice)的理论特征有三方面:首先,恢复正义理论强调犯罪不仅是法律的违反、对政府的侵犯,更是对被害人、社会甚至犯罪人自己的伤害。其次,恢复正义理论还强调刑事司法程序应有助于对这些伤害的弥补。第三,恢复正义理论反对政府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回应方面的权力独占,提倡被害人

[8] 和社会对司法权的参与。恢复正义理论旨在重塑一个和谐的社会。正义的实施途径不再是刑罚与服从,而是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正义的评价标准不是有罪必罚,而是被加害人破坏的社会关系是否得到恢复。恢复正义所追求的是全面的平衡:对被害人而言,修复物质的损害,治疗心理的创伤;对加害人而言,向被害人、社会承认过错并承担责任;对社会而言,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社会关系得到改善。因此,在酌定不起诉中,对于罪行轻微,犯罪嫌疑人已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使轻微犯罪的人有感于国家的宽大处理,悔改自新,提高守法意识,将功补过,尽快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

刑诉法142条第2款的规定赋予检察官适当的不起诉自由裁量权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符合刑罚个别化和轻刑化的刑事政策,体现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诉讼理念。但是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保护正义的时候又极易伤害正义,如果被滥用将成为作恶的工具。为了确保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符合正义的要求,有必要建立自由裁量权行为的监督机制。对不起诉案件进行程序分流前公开审查,让老百姓看到公正、感觉到公正,正义要以人们看得到的方式实现。

(二)公共利益价值

公共利益是作为社会有机整体的公众所共同享有的权益、福利和价值。它一般包括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财产、公共安全等。法律的终极原因和终极目的是社会的福利,司法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与商业交往所要求的诚信以及实际生活的需要相和谐;而在掂量相

[9]互冲突的利益时应当帮助那些更有理性基础并且更值得保护的利益。“两权相利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保护公共利益以实现最大幸福应是应是酌定不起诉的基本价值追求。在外国刑事诉讼中,有的国家规定了因公共利益考虑而对轻罪不予起诉。英国皇家检察官在决定是否起诉时,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检验证据;二是检验公共利益。在完成证据检验后,起诉通常会继续,除非存在阻止起诉的公共利益因素,并且这些因素明显压倒支持起诉的因素。最重大公共利益因素是犯罪的严重程度。即使有充足证据要起诉,也必须满足公共利益标准。因此公共利益是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所谓公共利益检验,就是要从公共利益考虑,看被告人是否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公众是否有兴趣对被告人起诉。德国刑诉法也将追究刑事责任与是否有益于公共利益联系起来予以考虑,倘若追究刑事责任于公共利益毫无意义,检察机关有权决定撤销终止刑事诉讼。

我国刑事法142条第2款的规定中有对公共利益的考虑,但过于抽象,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笔者认为我国不起诉制度应明确规定,对于酌定不起诉案件,检察机关一定要进行法律审查,二要进行公共利益衡量。因此可以根据公共利益原则指导检察机关依法作出准确的不起诉决定。公共利益的细化规定建议如下:(1)被害人的的合理要求是否得到满足;(2)当地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法律感情容忍程度;(3)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回归社会,对其本人和家庭今后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4)对于无直接利害人的轻微刑事案件,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及其他相关人的正常生活;(5)被害人的态度;(6)当地媒体对案件的关注程度;(7)不

[10]起诉是否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等等。

由此可见,国家是否提起公诉,不仅要考虑被害人的利益,还要权衡起诉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这样在有被害人的案件中,往往存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起诉与不起诉实际上是公诉机关在权衡公共利益后的抉择,如果不存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共利益,即使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也可以酌定不起诉。但社会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检察机关在作出起诉与不起诉决定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作出最优化选择。

(三)经济效益价值

酌定不起诉具有诉讼经济效益价值,不起诉经济效益追求诉讼效益最大化。诉讼效益起源于60、70年代,经济分析学派开始应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学问题,诉讼经济效益随之产生。伴随着犯罪数量的不断增长,诉讼成本日益成为设计法律制度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效益指的是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使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同样多的效果,或同样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在经济法律学家看来,所有的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都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所有的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效率是衡量一切法律乃至所有公共

[11]政策适当与否的根本标准。美国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理查德·波斯纳曾对诉讼程序进行经济分析。他认为,经济学是对法律进行规范分析的有利工具,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效益是公认的法律价值。法律程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经济资源。因此,刑事诉讼程序也要追求经济和效益,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件尽可能采用简便、迅速、节约成本的方式加以解决。刑罚的适用是高成本的,一个国家现有的控制犯罪的资源投入总是有限的,并且其缓慢增长总是落后于犯罪数量的增长。在英国,虽然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皇家检察官在决定是否起诉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诉讼经济效益则是确定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时无法回避的要素。在立法上明确规定起诉法定主义的德国,由于犯罪率剧增,新型犯罪和复杂犯罪不断出现,导致可能经费日益紧张起诉法定主义开始受到挑战,起诉便宜主义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当今司法效率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所以赋予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从而有效地节约诉讼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总之,和谐社会中的酌定不起诉要求不应对所有的犯罪实施追究或者实施同样的追究,在刑事案件中应有所取舍。既要弘扬中国以“和为贵”不起诉的优良传统,又要放眼世界,借鉴国外刑事和解,辩诉交易等简化公诉程序的做法,逐步限制起诉法定主义的适用,扩大起诉便宜主义的范围,顺应国际社会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司法改革潮流。同时,提高诉讼效益,能够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社会、司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伟:《公诉业务教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2]武延平:《不起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载《诉讼法学研究》第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221页

[3]汪建成:《起诉法定主义和起诉便宜主义的调和》,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4]刘磊:《论起诉便宜主义》,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报》2001年第4期 [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6]陈光中、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7] 陈光中主编:《辩诉交易在中国》中的李建明著《辩诉交易中的正义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8]马建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载《法律科学》2003年版第4期

[9]刘作翔:《遵循先例:原则规则和例外》[A],《比较法在中国》[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第92页

[10]樊崇义、冯中华、刘建国中主编:《刑事起诉和不起诉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6页

房屋征收补偿纠纷(范文) 篇9

房地产律师靳双权作为从业十余年的资深房地产律师办理了大量房地产纠纷案件,积累了大量办理房地产案件的经验,现在房地产律师靳双权将这些案件改编为房地产纠纷案例,如果和你正在经历的纠纷相似,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本案件是一起政府征收土地补偿纠纷案件,现在我把这个案子改编为案例的形式,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全部使用化名)

一、基本案情

2011年9月8日,东城区政府作出3号征收决定并同时将征收补偿方案在征收范围内进行了公告。刘襄樊所有的203号房在第3号征收决定征收范围内,该房屋系某部委于2000年11月3日以成本价出售给刘襄樊的,双方签订了公有房屋买卖合同,该房建筑面积53平方米,该址现场户籍1户6人,即户主郜仓平、之妻刘襄樊、之子郜彤、之孙女郜丹丹、之外甥女张莹莹、之岳母徐织锦(已故、未销户)。2012年11月2日,评估公司以2011年9月8日为估价时点,对上述房屋作出《住宅房屋征收估价报告》,确定该房屋建筑面积53平方米,房屋拆迁评估价款为228万元。2013年1月21日,评估公司受东城区征收办的委托将该《住宅房屋征收估价报告》送达到刘襄樊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家中。因刘襄樊拒收,评估公司工作人员留置送达了《住宅房屋征收估价报告》。刘襄樊在法定期限内未针对《住宅房屋征收估价报告》申请复核。

因东城区征收办与刘襄樊未能在规定的签约期限就补偿安置事宜达成协议,东城区政府遂于2013年11月12日作出第102号征补决定并进行了公告。该征补决定内容为:“被征收人刘襄樊在约定期限内未能达成补偿协议,东城区政府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补条例》)第四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决定如下,一、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228万元,或者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回购原址新建住宅楼或回购别处现房。自补偿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提出申请,逾期不申请予以货币补偿;

二、自补偿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被征收人刘襄樊一家完成搬迁;刘襄樊一家可在昌平区某323号房屋临时周转。”刘襄樊不服第102号征补决定,向北京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于2014年4月2日作出维持第102号征补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刘襄樊仍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另查明,东城区政府所作第3号征收决定已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认合法,同时认定选定评估机构程序合法。

二、庭审过程

2014年6月2日,刘襄樊不服该征补决定向法院诉称:其在收到征补决定前未收到评估报告,申请复核及专家委员会鉴定的权利被非法剥夺。该征补决定称逾期不作出选择的,直接给予货币补偿有违《征补条例》的规定,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征补决定让其一家在昌平区周转的决定美誉法律依据;原产权单位建宿舍不属于公共利益,东城区政府实施房屋征收后,交还发原产权单位福利房的行为完全违法。因此要求撤销该决定。

三、法院判决 一审判决:

判决驳回刘襄樊要求撤销东城区政府所作第102号征补决定的诉讼请求。二审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四、律师点评

知名房产律师靳双权点评 知名房产律师靳双权点评:

根据《征补条例》第四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根据上述规定,东城区政府具有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法定职责。《征补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本案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以下简称东城区征收办)与被征收人刘襄樊在签约期限内未达成补偿协议,东城区政府作出第102号征补决定,对刘襄樊的房屋进行征收并予以补偿,符合上述规定。

《征补条例》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还规定,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并应包括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产权调换房屋、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本案中,东城区政府作出的第102号征补决定中,包含有被征收房屋价值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等内容,为刘襄樊提供了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补偿两种可选择的补偿方式。其中,被征收房屋价值是依照经合法程序确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确定。第102号征补决定符合《征补条例》的上述规定,亦符合征收补偿方案。

房屋委托购买合同(范文模版) 篇10

编号:

委托人:(以下简称甲方)受托方:(以下简称乙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方与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房屋购买的委托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委托事项

甲方委托乙方为其购买房屋提供以下服务。

第二条 房屋状况 :

甲方对购买房屋的基本要求是:坐落范围:

户型:面积:

交付日期:

其他

第三条 甲方委托乙方购买的房屋参考价(含设施设备及装修)人民币大写元,¥元。

其他要求:。

第四条 委托期限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超过以上期限仍需要委托服务的,双方另行签订委托合同或以书面形式将本合同委托期限延长。

第五条 现场看房

乙方应派注册经纪人带甲方到房屋现场看房,对房屋装修及设 1

施、设备情况进行核实,并签署现场看房记录。

第六条 甲方义务

(一)应出示身份证或等真实有效的身份资格证明;

(二)应对乙方的经纪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与配合;

(三)不得在委托期限内及期限届满后___个月内与乙方介绍的客户进行私下交易。

(四)乙方完成委托事项,应按约定支付佣金

第七条 乙方义务

(一)应出示营业执照、房地产经纪机构资质证书等合法的经营 资格证明;

(二)应尽力完成甲方的委托事项,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甲方如实告知,为甲方签订买卖提供联络、协助、撮合等服务,促成买卖合同的订立;

(三)收取佣金应向甲方开具合法、有效的收费票据;

(四)本合同签订后,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甲方收取佣金以外的任何费用。

第八条 佣金

佣金是指乙方完成委托事项后应得的报酬。

当乙方完成甲方委托事项的,促成甲方与第三方订立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生效后日内,甲方应按照房屋成交价格的%向乙方支付佣金。

第九条 违约责任

(一)在本合同第三条约定的期限内,甲方与乙方介绍的客户私下成交的,应支付违约金元;

(二)甲方未按约支付佣金的,除继续支付佣金外,还应支付违约金元;

第十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如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或申请调解;协商或调解解决不成的,按下列第种方式解决(以下两种方式只能选择一种):

(一)向常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 其他约定事项:

第十二条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十三条 合同一经生效,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或对未尽事项做出补充规定。变更或补充规定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乙方(公章): 住所:住所:

身份证号码: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电话:电话:

日期:日期:

上一篇:银行副行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施工方周会材料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