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推荐8篇)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篇1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1

一、心理辅导员在服务过程中要以服务对象为本,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计划,开展工作,解除来者的心理困惑,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心理辅导员要注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服务水平,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

三、心理辅导员要与服务对象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相关人员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心理辅导员要定期对学校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理和心理品质状况的问卷调查,收集个案,定期对学校内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和讲座。

五、心理辅导员要明确公布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和值班安排,利用心理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向学校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协助家长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六、心理辅导员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调节,要严格遵守《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规章制度》,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和平等、尊重的原则。

七、心理辅导员应定期向督导汇报工作进程评估服务效果。要结合村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密切合作,共同进步。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2

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二、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三、辅导人员在咨询或者辅导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四、辅导人员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

五、辅导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六、辅导人员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违者后果自负。

七、辅导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八、辅导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或者辅导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九、辅导人员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医。

十、辅导测量用表由咨询室统一管理使用,不可外借。

十一、辅导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

十二、对非工作人员,非辅导人员要阻挡入室。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三、被辅导者应秉着三“诚”态度即:“诚实”、“诚恳”、“诚心”。不得以玩玩的心态来对待。

十四、被辅导者在接受辅导人员的辅导过程中,应该虚心认真地和辅导人员进行交流,讲述自己即将或者要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3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一、咨询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保持心理咨询室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二、咨询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三、咨询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四、咨询人员在咨询时,须学会倾听,无条件接受来访者,事后做好记录。

五、咨询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六、咨询人员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违者后果自负。

七、咨询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进行约定时间解决。

八、咨询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九、咨询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咨询室统一管理使用。

十、咨询人员要爱护室内公共物,离开时要关好门窗,及时上锁,丢失或损坏照价赔偿。

心理咨询老师工作制度

一、咨询老师应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心理咨询工作,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二、咨询老师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定期参加培训,提高咨询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三、咨询老师应与咨询者建立平等、信任的良好关系,尊重咨询者的人格,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四、咨询老师应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富有亲和力,营造和谐、温馨、安全的环境氛围,充分体现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的“爱心、耐心、诚心、细心、虚心”。

五、咨询老师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咨询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填写“咨询记录”并做好个案的整理、分析积累,及时总结。

六、咨询老师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尽量避免当事人对咨询老师过分依赖,助人自助。

七、咨询老师对学生坚持正确引导,采取启发诱导,杜绝强硬说教或强加于人,咨询过程中不带个人情绪和自己价值观。

八、咨询老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应努力动员与争取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性社会支持系统。

九、咨询老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未经当事人许可,不得随意泄露咨询者秘密和个人信息。

十、咨询老师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或发现无法帮助咨询者,应及时介绍到其他专业机构就医或做好适当的转介建设。

心理咨询室保密制度

咨询人员必须遵守:

一、除征得来访者本人同意,不得向其父母、教师、朋友谈及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和隐私;

二、能在报刊上报道来访者的典型案例分析,但须注意文字技巧,除本人同意外,不得披露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三、除有关心理咨询人员外,不允许任何人查阅心理档案;

四、除来访者触犯法律,并经公检法机关认定证明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借用心理档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1、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2、定期对在校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建立集体心理健康档案。

3、及时提供学生心理健康信息,供学校相关决策、改革时参考。

4、帮助学生解决发展特长、改善交往等现实指向问题。

5、对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咨询,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矫正心理偏差,培养健全个性。

6、初步鉴别中、重度心理障碍学生,及时转介到高一级咨询、治疗机构去。

二、心理咨询员工作职责

1、学校心理咨询员应具备规定的资质,并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能。

2、热爱心理咨询、辅导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咨询人员应接受其专业范围内的个案,并在辅导时严守自己资格的限制。

4、咨询人员在充分尊重来访者的前提下,全面收集有关当事人心理问题的资料,作为咨询、辅导工作的依据。

5、咨询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经常接受上级咨询师的指导和咨询,不断提高自身的咨询水平,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6、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当事人许可,不泄露有关当事人秘密的信息。

三、心理咨询室管理办法

1、心理咨询室由学校教导处主管。

2、心理咨询室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员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校委会批准,

4、心理咨询和辅导人员应严格按照职责要求、保密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的要求开展工作,对于违规操作的行为,将按照情节的轻重,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发展性原则是指心理咨询的目标不应只局限于消除来访学生的心理失调和障碍,更应为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服务,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起内外协调的良性发展机制。

2、教育性原则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必须符合学校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

3、启发性原则

咨询工作中必须充分调动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主动思考,促进自我成长,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4、整体性原则

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把具体问题同整个心理活动整体联系起来,抓住主要矛盾,全面分析问题。

5、协调性原则

心理咨询工作必须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心理指导矫正工作。

6、巩固性原则

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及时巩固咨询成效,避免出现反复。

7、保密性原则

要求咨询人员必须保守来访者的秘密,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

五、心理咨询保密制度

1、心理咨询员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纪录、测验资料、信件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作为档案,妥善保管。

3、除了心理咨询员和档案管理员以外,学校任何其他人员包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都无权查看心理档案室档案材料。

4、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心理咨询室值班工作制度

一、坚持轮值制度、准时上下班。

二、每天上班时,要做好咨询室的内务整理工作。

三、对来往文件、信息要及时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四、值班期间要接待来访者、接听咨询电话、做好记录。

五、认真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

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七、不得随意请假和开放、关停咨询室。

八、值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咨询室。

九、不得在咨询室聊天、大声说话。

十、不得在咨询室接待外来人员。

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工作守则

一、本咨询室工作人员要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格遵守专业操行,要具备优良的个性修养和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应尊重来访学生人格的完整,爱护和关心学生,不得摆老师架子。

三、热情接待来访学生,消除其咨询畏惧,增进其亲切感和信任感。

四、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在无法提供专业帮助时,应拒绝建立或终止咨询关系。

五、耐心聆听来访学生的倾吐,不得嘲笑学生和显出厌烦神态。

六、认真做好咨询谈话记录,多次谈话要建立咨询个案档案。

七、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答疑、解惑和辅导学生。

八、对特殊的来访学生,要进行家访和个案追踪。

九、保护学生隐私,咨询资料必须保密,教学科研用其资料须觉得保护当事人身份、利益。

十、若当事人可能伤害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自身处境紧急、危险,应及时报知有关部门。

心理咨询室工作守则

一、团体辅导成员的规范守则

1、选择团体辅导成员应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但性格极端内向、害羞、孤僻、自我封闭者和有严重心理障碍者不宜参加团体辅导。

2、为使团体辅导活动更具针对性,在所有报名者的基础上根据团体辅导的内容,进行初选和第二次筛选。

3、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不得把在团体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外传。

4、按时参加每次团体辅导,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如有事需提前请假。

5、参加团体活动时,注意力集中,不接打手机、看杂志、做旁务等。

6、与成员保持团结友好的关系,不攻击、贬损任何成员。尊重他人,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7、广泛交流,避免只与自己喜欢的团体成员沟通等,坦率真诚地与其他团体成员进行交流,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8、服从、配合辅导老师和助手的安排,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任务,如不完成作业,则视自动退出该团体。

二、团体辅导室管理规章制度

1、团体心理辅导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对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时间由辅导老师确定,团体成员要按时参加。

2、团体成员应积极配合辅导老师工作,维持辅导室内正常秩序,禁止大声喧哗、说笑、打闹,讲脏话、粗话。

3、团体辅导老师和学生助理应做好本室的安全工作,下班时必须关窗、锁好门,切断电灯、电视等电器设备的电源。严禁在室内私接电源,否则造成的损失应由直接责任人承担,并追究相关责任。

4、自觉维护和保持团体辅导室公共卫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损坏辅导室内的公共设施。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蛀、防高温、通风换气等安全保护和卫生工作。

三、心理咨询师保密制度

1、师必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时的限度。

2、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

3、咨询工作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象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4、咨询师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象,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四、心理咨询室管理规章制度

1、热爱心理咨询事业,遵守国家各项法规,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热情、真诚、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

2、咨询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咨询师对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不得向来访者索取任何报酬。除每周固定的咨询时间外,来访者可预约时间,也可以指定咨询员,如果预约了时间请守约。

3、在咨询过程中,如感到无法帮助来访者问题已超出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范围时,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转给其他专家或有关机构处理,或发现来访者情绪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学生事务处。

4、来访者应积极配合咨询人员工作,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在室内大声喧哗;来访者须明确咨询目标,并愿意在咨询员协助下达到目标;一次咨询晤谈原则上不超过50分钟,如须延长请适时征询咨询员同意或另约。

5、心理咨询老师和学生助理应做好本室的安全工作。下班时必须关窗、锁好门,切断电灯、空调、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电器设备的电源。严禁在本室私接电源,否则造成的损失应由直接责任人承担,并追究相关责任;如遇未关好门窗,切断电灯、空调、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电器设备的电源等情况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需写出检查,并追究相关责任。

6、自觉维护和保持咨询室卫生,采取坚持经常与定期清扫相结

合,每天清扫一次,一周大扫一次,做到窗明几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清扫的垃圾要及时到入垃圾箱中,每天定时倒掉垃圾,始终保持咨询室的卫生清洁,重点把功夫下到保持平时卫生整洁上。

五、心理咨询员首询负责制

1、负责来访者第一次访谈的咨询员为此个案的首询咨询员。

2、首询咨询员为此个案的负责人,他必须将此个案认真完成,直至结案。

3、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个案,可进行转介。

4、转介工作按要求完成之后,个案的负责人转为接受转介者

六、心理咨询转介制度

1、当咨询员由于工作安排改变等原因不能再继续完成个案时,应提前将个案转介给其他咨询员。

2、在咨询过程中,若发生了不利于咨询进行的因素,或咨询员感到自己无法完成咨询时,应及时将个案转介给其他咨询员。

3、个案转介时应向来访者说明转介原因,在来访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转介。

4、个案转介时应详细填写《个案转介表》,并与该个案的咨询记录一起转介给其他咨询员。接受转介的咨询员应仔细了解个案情况并及时与来访者预约访谈。

心理咨询室工作管理章程

一、总则

第一、本咨询室是为本校师生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场所。

第二、咨询室本着“面向全校,热诚服务”的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热情为广大师生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

第三、咨询室的开办,目的在于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师生员工解决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有关问题。

二、组织机构

第四、咨询室由学校心理指导小组领导。

第五、咨询室由政教处负责管理。

三、工作原则

第六、服务原则。坚持人道主义和科学态度,做到认真负责,热情接待、关心来访者,耐心倾听解答问题,热诚为广大师生服务。

第七、科学原则。实事求是地处理咨询个案,提供科学的咨询。

第八、发展原则。坚持以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工作中心和工作原则,把心理咨询室办好,把咨询工作做好。

第九、保密原则。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操守,认真执行咨询室的保密制度,为来访者保守秘密。

第十、预防原则。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预防性原则,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行为的普查、预测、追踪工作,处理学生处于萌芽阶段的心理问题。

四、主要工作任务

第十一、开展心理咨询教育、辅导服务活动。

1、以开设讲座、报告、黑板报、宣传通讯、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在我校普及心理健康、心理科学、心理教育知识。

2、用个别咨询辅导、团体咨询辅导、通信咨询和电话咨询等形式,为师生提供学习问题、人际交往、职业选择、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3、以门诊咨询、通信咨询和电话咨询等形式,为广大师生进行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活动。

4、在全校开展心理健康普测,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

第十二、创造条件,逐步开展针对我校师生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三、积极组织和加强我校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工作,逐步使全体教师成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人员。

第十四、积极与其他兄弟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并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

第十五、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取得配合、支持和指导,更好地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心理咨询室来访者须知

一、学校心理咨询室是学校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由政教处负责管理。

二、本咨询室的服务对象是本校全体师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实行免费服务。

三、本咨询室为来访者保守秘密,未经得来访者同意,决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泄露来访者任何信息。

四、心理咨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每一次咨询都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或者彻底解决问题,来访者须对心理咨询老师的工作充满信心与信赖,这是心理咨询获得成功的关键。

五、通常,心理咨询需要当事人与咨询老师的直接交流(电话或者面谈),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以代替别人咨询或由别人代替咨询。

六、来访者可以预约时间。如果你想预约面谈,可以在周一至周五打辅导室的电话预约咨询,我们将会及时给予反馈信息。预约时间确定后应准时到达。

七、来访者来咨询时,应有诚意,并尊重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工作老师,不得无理取闹或纠缠。原则上每次咨询时间以30―50分钟为一个单位。

青少年健康心理标准

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青少年心理健康应具有如下标准:

一、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二、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行为等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三、乐于交流,善于结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沟通心灵,友好相处。面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四、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心境上保持相对的平衡,有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战胜困难。

五、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能确定比较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4

一、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一)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检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班主任、学科教师保持有效地联系,并向学校提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意见或建议。

(二)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着重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方面的辅导,如入学适应性调节、考前减压等,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接待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对有心理困扰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发现和鉴别中重度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向家长或监护人提出建议,将其转介到有关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

(四)帮助教师和家长正确认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向他们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

(一)设施配置

1、心理咨询室的地点。心理咨询室要有独立的专用场地,应该设在既方便学生进出又相对安静的非教学区域,避开主要通道,门口标明开放时间。

2、心理咨询室的名称:应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命名。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心灵驿站”、“我爱我家”、“绿色聊吧”等富有个性特点、文学艺术浓郁的儒雅名称。尽量使用儿童化的名称如:“童心园”、“知心小屋”、“舒心吧”等。避免因“精神有问题”而不敢接受或拒绝接受心理咨询治疗的现象。

3、心理咨询室一般要求有2个房间:个体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至少要建一间个体咨询室。个体咨询室功能单一,不要与其他功能室混用。团体辅导室一般是一个大房间,可以与其他专用活动教室合用。

(1)个体咨询室。一般是套间结构,外间为接待室(兼心理资料阅览),里间为交谈室(兼测试室)。里、外间可用屏风隔断,室内环境力求舒适、恬静、安全、光线柔和,色调平和,布局摆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个体咨询室一般应有以下硬件配备:

①放置桌椅一套,供心理教师办公、学生阅览、开展小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

②电脑一台,供心理测试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使用;

③资料柜一个,供摆放心理健康教育读物,放置有关资料,保存学生心理档案资料用;

④单人沙发两只、茶几一个,钟表一个供个别辅导交谈时用;

⑤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心理健康知识挂图等,根据场地大小而定。

(2)团体辅导室。团体一般应有以下硬件配备:①板凳20—50个,数量至少要保证一个班级的学生使用;②黑板一个,供记录板书用;③音响或多媒体设备一套,在团体活动中播放视频、音乐,用于放松训练;④单面镜1面,用于观察矫正不当行为。

(二)人员配置

学校要配备1—2名兼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都必须接受县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此外,各校咨询室人员还可以包括班主任和热心于此项工作的其他教师。

(三)咨询室管理

1、咨询室有工作规程,并在适当位置张贴。有学年工作计划。

2、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有校领导分工负责心理咨询室的工作。

3、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接待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并有张贴于校园醒目处的开放时间表。

4、心理教师对学生辅导的记录和学生心理档案要保密。

xxx学校心理咨询室

xxxx年xx月xx日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5

1、咨询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2、咨询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还必须熟悉学校的各种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将学校心理咨询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工作。

3、咨询人员要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向来访学生解释本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访学生的自身权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4、咨询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访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尊重来访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来访学生的正当权益;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真诚对待来访学生,接纳对方的各种知识情感困扰,对他们需求达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发展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学生自愿接受服务的权利。

5、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6、咨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不列入学校其他档案;只有在专业需要和必须会诊时,才能和其他专业人员讨论来访学生的案例;不得将学生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研究和写作中需要引用学生的资料时,必须隐去可能辨认出来访学生的有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不得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学生的秘密;出于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帮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学生心理咨询资料时,要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7、咨询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不滥用心理测验,科学、客观地使用测验结果。

8、咨询人员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应努力动员与争取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要时要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性社会支持系统;在向教师和家长提供资料、建议及分析学生情况时,要以保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咨询人员要注意积极地和学校教职员工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9、咨询人员必须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开展工作;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转介,推荐其他合适的专业人员予以解决,或建议学生到校外相关部门接受咨询或治疗,转介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工作,不给他们增添心理负担;对学生提出的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10、咨询人员必须始终注意保持和来访学生关系的纯洁性,不得与来访学生及其家长建立心理咨询和教育关系以外的任何其他关系,不得收受学生及其家长任何物质报酬和馈赠。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6

一、热爱心理咨询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三、忠于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当事人为中心,提供最佳心理咨询服务。坚持整体性、发展性、坚持性、灵活性等原则,保证咨询工作准确有效。

四、明确自己工作性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心理咨询人员只能接受其专业能力范围内来访个案,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询建议。

五、不得应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六、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七、在咨询(辅导)活动中,应注意咨询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咨询(辅导)员的过分依赖。

八、在进行正规心理测试前,必须向来访者说明测试的内容和目的,并在测试结束后作出慎重的专业解释。

九、每次咨询(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咨询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咨询室。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7

心灵驿站是我校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的教师专门负责,须遵守以下管理制度:

一、心灵驿站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专门场所,需要保持安静、整洁、舒适。任何人不能在心灵驿站附近大声喧哗,吵闹。

二、心灵驿站要注意积累典型的个案资料,建立完整的辅导记录,并严格保密。

三、学生心理档案、咨询的内容一律保密,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心灵驿站。

四、心灵驿站开设的一条心理热线(xxxxx)。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五、心灵驿站逢周一、周三晚晚上对全校学生开放,由专职心理老师值班,建立“预约优先”的服务制度,优先约见有预约的学生。

江阳市一中心理辅导中心

xxxx年xx月xx日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8

1、咨询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保持心理咨询室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

2、咨询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3、心理咨询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来访者自助。

4、咨询人员在咨询时,必须学会倾听,无条件接受来访者,事后做好记录。

5、咨询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和总结。

6、咨询人员要严守个人秘密,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7、咨询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需查阅相关资料后在进行约定时间解决。

8、咨询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归档,以便今后查阅。

9、咨询室人员要爱护室内公共财物,离开时要管好门窗,及时上锁,丢失或损坏照价赔偿。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9

1、自愿性原则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心理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完全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学生必须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咨询。

2、交友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要从尊重信任的立场出发,努力和咨询对象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教育性原则

教育者在进行咨询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中肯意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素质发展与道德品质相互促进,统一发展;要重视正面的启发教育与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4、发展性原则

咨询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学生获得发展;要以辩证的方法看待学生的特点,正确对待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鼓励和助学生战胜困难,促进自我发展。

5、坚持性原则

在咨询过程,咨询人员要引导求询学生充分认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特别要对心理障碍的矫治问题树立坚持不懈、不怕复的思想。

6、保密性原则

咨询人员有责任对求询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求询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必须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7、诚信原则

求询学生和咨询人员都必须“诚信”地进行心理咨询,做到“守信、守纪”;做到“真心、坦诚、友好”。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10

第一条:咨询室的宗旨是辅导学生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为教师、家长服务。

第二条热爱当事人,用爱去感化当事人,帮助当事人,用爱给当事人力量,让当事人信任,使当事人恢复自信和自知。

第三条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来访者以自助。

第四条对于求助电话和来访人员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妥善处理。

第五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第六条: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发现咨询者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咨询工作者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七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第八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工作原则在于指导来访者自立自强,从正面促进其成长。

第九条:对来访者认真负责,咨询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咨询记录卡。

第十条咨询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进行约定时间解决。

第十一条咨询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第十二条咨询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保持心理咨询室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第十三条咨询人员要爱护室内公共物,离开时要关好门窗,及时上锁,丢失或损坏照价赔偿。

第十四条热爱心理辅导工作,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咨询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11

一、咨询人员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二、咨询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还必须熟悉学校的各种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将学校心理咨询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咨询人员要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向来访学生解释本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访学生的自身权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四、咨询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访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尊重来访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来访学生的正当权益;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真诚对待来访学生,接纳对方的各种知识情感困扰,对他们需求达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发展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学生自愿接受服务的权利。

五、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六、咨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不列入学校其他档案;只有在专业需要和必须会诊时,才能和其他专业人员讨论来访学生的案例;不得将学生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研究和写作中需要引用学生的资料时,必须隐去可能辨认出

来访学生的有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不得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学生的秘密;出于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帮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学生心理咨询资料时,要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七、咨询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不滥用心理测验,科学、客观地使用测验结果。

八、咨询人员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应努力动员与争取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要时要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性社会支持系统;在向教师和家长提供资料、建议及分析学生情况时,要以保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咨询人员要注意积极地和学校教职员工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九、咨询人员必须了解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开展工作;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转介,推荐其他合适的专业人员予以解决,或建议学生到校外相关部门接受咨询或治疗,转介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工作,不给他们增添心理负担;对学生提出的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篇2

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设施过于简单,只是随便腾出一间房子,摆上一张桌子、椅子,然后在门口挂上一块牌子,并临时指派几个教师“兼职”心理咨询师……如此简陋的咨询室,是根本没法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又怎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服务呢?

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心理咨询室,室内各种心理测评设施也是应有尽有,但却无人管理,大门平时亦总是紧锁,只有在迎接上级检查或有人前来参观时才会临时“开门展示”一下……以至于咨询室演变为装点门面的“参观展览室”,而其本身的教育职能则消失殆尽。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心理指导,而心理咨询室则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知心理咨询室的校园价值,珍惜资源、规范管理,让其有名更有实,进而为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首先,学校管理者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正确认知心理咨询室的意义与价值。一是,要清醒认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重要性。心理障碍是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大敌,学校心理咨询室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室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要及时纠正其思想上的认知偏差。心理咨询室既不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临时设立的“敷衍花瓶”,更不是为展示所谓的校园特色而筹建的“宣传花瓶”,而是学生“舒缓心灵的家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只有认识提高了,学校管理者才会真正把心理咨询室建设看作是学校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尽最大可能地建好、用好心理咨询室,为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其次,学校管理者要严格创建标准,规范建设心理咨询室。一是,要做好硬件建设。要将咨询室选址于校园内较为安静又便于寻找的地方,按要求配备必需的设备、设施,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规划、布置其背景、设施,要让学生一进去便有舒适、 放松的感觉。二是,要做好软件建设。学校管理者要对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技巧培训,要让学校每位教师都成为心理“咨询师”,并在此基础之上及时选拔、安排一批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危机干预技术的教师充实学校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学生前来咨询,并切实做到只要学生愿意咨询、想咨询就能咨询上。如此,学校心理咨询室必然不会流于形式,成为摆设。

再次,学校管理者要规范“管理环节”,充分还原其应有教育功效。一是学校管理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多层面、多角度地向学生阐明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的本意是给他们创建一个倾倒心灵垃圾的地方; 心理咨询其实就是给自己、给心灵合理减压,通过心理咨询能及时有效解除自己内心的困惑或障碍,这样,学生才不会排斥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二是, 学校管理者要科学制定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措施, 要把心理咨询室管理纳入学校教学常规,并切实做好心理咨询教学管理、质量考核与评价工作,确保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并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咨询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去、爱去心理咨询室;也只有如此,心理咨询室方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效。

最后,学校管理者要创新心理咨询模式,切实增强心理教育效果。一是,变被动咨询为主动咨询。一方面学校可以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是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专题、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健康心理调节的方式与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尝试将心理咨询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将心理教育有效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关注、指导学生心理成长。二是,变直接咨询为隔空交流。平时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心理疏导多为直接、对面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不仅要受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在这种方式下多数学生也很难完全敞开心扉,这就导致我们的心理疏导在很多时候收效甚微。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和电脑已普及,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开通“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师生不用见面,也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心理咨询室的开放率和使用率,而且还会让学生放下所有的负担和顾虑倾诉衷肠,接受治疗,更为有效地发挥出心理咨询室应有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委员     中職学校

长期以来,在中职学校班级中设有各种各样的班干部,但唯独缺少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委员,而目前有心理问题的中职学生在逐年增多,校园也时有因心理因素引发的恶性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先后在自己担任班主任的几个班级尝试增设了心理委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经过一段时间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班级心理委员的模式介绍如下,望能给同行以借鉴。

一、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的意义

班级心理委员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目的是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做到提前防范、及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及时疏导,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刚步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尚处在情绪波动比较大的青春期,容易产生各类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提前干预,最终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班级心理委员每天和同学们吃住在一起,和他们接触频率较高,因此能更容易、更早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将心理学知识普及到班级每一位同学身上,并挖掘他们心理成长的潜力,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发展。

二、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组织与培训

在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上,要考虑所选取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另外,由于心理委员主要从事的是人际沟通工作,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组织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1.班级心理委员的编制。原则上每班设2名心理委员,男女各1名。

2.班级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心理委员应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有服务意识,热心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为人乐观、开朗、自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善于与人沟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愿意接受一定课时的心理知识培训;能坚守心理委员职责的相关规则。

3.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产生程序。心理委员依据学生个人自荐、班级推举、班主任考察、心理专业教师培训的程序产生。每个班级学生首先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申报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候选人要接受班级同学民主选举并获得多数同学的支持,然后由班级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推荐。最后,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对各班级推荐的心理委员候选人从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后就初步确定为心理委员,名单由心理咨询中心备案。被初步确定为心理委员的学生在接受岗前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成为正式的心理委员。

岗前培训可以帮助心理委员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身份认同、明确责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委员的职责与如何开展工作;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完成新生适应;中职生的生涯规划及时间管理以及朋辈辅导的基本技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

三、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让心理委员明确他们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职责与角色定位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具体来说,班级心理委员有以下几项职责:

1.积极向本班同学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本班同学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对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做到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

2.按照学校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对本班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提供帮助,发现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时汇报,特别是当同学中出现下列心理危机突发症状时,应迅速地上报班主任和心理老师:

(1)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2)因心理问题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者;(3)因心理问题离校出走、离家出走者;(4)因心理问题出现自残、自杀、杀人或实施其他过激行为者。

4.心理委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随意泄露同学们的心理信息。

5.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四、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

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每周向班主任、辅导员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表》,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一周心理状态进行报告;

2.通过讲座、墙报、心理沙龙、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形式,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对有心理需求的学生配合老师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工作。

4.结合工作实例,积极撰写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稿件,投到校广播站或校园网,让更多的同学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5.协助学校和心理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五、思考与展望

1.实践证明,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对于提高班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优化班级学习氛围,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2.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可以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调节学生情绪,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变得轻松。

3.心理委员制有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朋辈互助的作用,心理委员在从事心理工作中锻炼了自己与他人协作、沟通的力,自身得到了成长。这项制度也有助于学生在校园中养成和谐相处、朋辈互助的良好氛围。

4.班级心理委员制是一种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尝试,如何加强组织建设,细化管理制度,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技能技巧,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庚,周少贤.当前大学生个案心理咨询状况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6).

[2]刁静,成琳,陈正芹.心理委员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7).

学校心理健康协会管理制度 篇4

管理制度

第一条 协会主席职能

1、负责确定本协会各个阶段的工作和任务。

2、领导各部门及下属组织的日常工作,主持协会例会。

3、监督各部门工作,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评。

4、负责协会重大活动的筹备和组织。

5、加强内部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

第二条 理事长主要协助主席处理日常工作,做好分工负责非各项工作,主席不在时,代理主席工作。

第三条 部门负责制:协会各项事务按各职能部门分工管理机构制定决策。

第四条 档案制度:秘书处具体负责档案管理,对协会的各项活动和人员信息要及时记录、整理、存档。

第五条 财务制度:协会经费原则上自行处理,由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老师协助监督,主要由主席和理事长领导,理事长组织同学们开展各项活动,对各笔经费的来源、管理和用途进行详细的记录,资料保存一年。

娄底市卫生学校心理健康协会

章程总则

第一条:本协会全称“娄底市卫生学校心理健康协会”,名称“清馨心理协会”。第二条:本协会性质:本协会是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并批准,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指导下,由全校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自愿帮助全校师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群众性的学生协会组织。

第三条:本协会宗旨:自助助人,发展兴趣,激发潜能,传递快乐

第四条:本协会的工作目标: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带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全面推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为培养素质全面、心身健康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做出有益的贡献。

娄底市卫生学校心理健康协会

简介

心理健康协会成立于2013年10月,协会在组织上由学校教务科领导,在工作上接受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指导的学生团体。

心理健康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预防学生中各类心理疾病的发生,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协会面向全校师生,真诚的为大家服务。

在活动方面定期组织心理讲座、心理电影、心理培训、心理话剧、心理交流会以及户外拓展等活动。

贵州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5

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园)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级领导、各个学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和广大教师都应重视并支持该项工作。

第三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科学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矛盾和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能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统管,以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为主导,与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与各系辅导员紧密协作的工作体制。

第五条 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实行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

第六条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为理论基础,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第二章 工作机构

第七条 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落实编制配备专职人员。

第八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学校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业务机构,挂靠学生工作部门,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管理,接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指导。

第九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

第十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排解、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进行危机干预,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了解个人能力、兴趣、人格、气质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服务,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以及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

(三)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和资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建设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四)进行心理保健培训,建立和完善学校、学院(系)和年级三级心理保健网;

(五)进行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学校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提供信息、对策和建议;

(六)协调和指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讨论,传授心理调适知识和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会心理自我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第十一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既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应当发挥其在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心理自助与同辈咨询的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为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进行见习或实习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加强与年级辅导员的沟通和联系,各年级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

第十三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加强与各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其他心理学教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开展合作与交流。

第三章 心理咨询服务内容和形式

第十四条 心理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发展咨询。即帮助心理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能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以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二)适应咨询。即帮助心理比较健康、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烦恼和心理矛盾的学生解除困扰,减轻压力,改善和提高适应能力;

(三)障碍咨询。即帮助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理健康。第十五条 心理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一)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

(二)个别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辅导;

(三)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和网络咨询;

(四)专家现场咨询;

(五)心理健康普查与心理测量;

(六)心理健康档案;

(七)心理行为训练和团体培训;

(八)学术与科研活动等。

第十六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广播、影视、计算机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和第二课堂活动等途径,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十七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四章 工作人员

第十八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包括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两部分。第十九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人员选聘应符合如下条件:

(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健全的人格;

(二)热爱并乐意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有开拓进取和创新意识;

(三)心理咨询或医疗心理保健专业毕业并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确因工作需要,特别优秀的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或心理学、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心理学教学、学生工作、医疗心理保健工作多年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者可以放宽学历条件;

(四)具有较强的心理咨询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十条 学校心理咨询专职人员是学校教师的组成部分,是组织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的主要力量,享受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待遇,符合条件者可以申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第二十一条 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心理咨询中心可聘任本校心理学任课老师、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学生政工干部作为兼职心理咨询员。

第二十二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任思想素质好、经培训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心理咨询中心兼职接待人员,可以聘任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比较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学生作为文秘、编辑和技术等兼职人员。

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必须恪守如下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

(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禁止宣扬和采用迷信、虚幻、神灵等一切非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热情、真诚、耐心、认真地为来访者服务;

(三)尊重来访者的人格、权利和隐私,对来访者个人的信息和资料予以保密,确因工作或研究需要而使用咨询资料时,应以确保当事人的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不受损害为前提;

(四)在实施有关人格、智力、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心理测试时,均应向受试者说明测试的目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测试后应结合测量工具的信度、效度及适用性将测试结果向受试者作出反馈和客观适当的解释,但解释时不得使用极端的词汇,不得夸大心理测量工具的效用,不得随意给来访者作出有关精神疾患的诊断,不得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乱下结论;

(五)在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或实施心理治疗之前,应告知来访者此次咨询或治疗的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对问题的界定、预期的目标、采取的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应当告谕当事人,并与当事人协商以求达成一致意见;若治疗属实验性或研究性的,应经当事人同意之后方可进行;

(六)在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情绪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学生工作处;

(七)在咨询过程中,如感到无法帮助来访者或来访者的问题已超出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范围时,应及时终止咨询关系,转给专家或其他有关机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或通报;

(八)在咨询工作中坚持客观性原则,注意保持角色的一致性,不将个人的情感、好恶掺杂在工作之中,不代当事人作决定,不与当事人发生非咨询的或不正当的关系。

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二十四条 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学生讲解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遇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点拨,激发学生心理训练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十六条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节学生的心理机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

第六章 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咨询人员采取团队式管理。

第二十八条 每学期初制定计划,学期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考核。第二十九条 咨询人员按时上岗咨询,无特殊原因,不得迟到、早退。

第三十条 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纪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第三十一条 对来访者的咨询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一)心理咨询人员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二)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应采取及时危机干预措施,防止意外发生,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有关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中。

(四)心理咨询人员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的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讨论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第三十二条 定期举行心理咨询人员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个月举办一次。第三十三条 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兼职教师提供业务培训机会,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有关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第三十四条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科研工作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确保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第三十五条 心理咨询专、兼职人员可以为学生开设和讲授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咨询人员也可以为学校学生工作人员举办心理辅导工作的相关培训。

第三十六条 心理咨询教师指导校学生社团心理学社的日常活动和心理社刊的编排,培训会员、举办讲座、参加学社主题活动等等,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开展相应的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第三十七条 本校专、兼职教师进行咨询、教学、举办讲座、培训、指导学生社团等,按照时间、频次等列入日常工作量。

第三十八条 做好平时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专栏定期更新。

第七章 保障条件

第三十九条 心理咨询专职人员由学校给固定编制。学校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第四十条 设立心理健康专项经费,该经费列入学校预算。

第四十一条 加强对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老师的培训以及对学校政工干部进行心理保健的业务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第四十二条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和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

第四十三条 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工作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根据本制度和工作实践需要,制定具体规章制度。

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 篇6

根据市督导整改建议和外出学习情况,制定出了本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参考方案:

心理咨询室

1、功能:接待个体来访者,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2、环境设施:采用安全、柔和、温馨的布置格局

(1)一套颜色柔和的布艺沙发,斜角而置(约90度)

(2)一个小型茶几,上置面巾纸,装饰用花

(3)饮水机一台,一次性茶杯若干

(4)资料橱若干,心理健康书籍、光盘若干

(5)地面要稍加装饰,建议可用仿木质或木质地板

(6)门窗户玻璃及门框上玻璃用带图案之类的纸或布挡住,并设一门牌“交流中,请勿打扰”。

(7)配置适当的墙壁挂画和装饰

(8)应在醒目处标注《咨询守则》

(9)心理信箱一个

(10)沙盘游戏器材一套,需从市里购买,费用5500元左右

(11)电脑一台,测试软件一套,软件需要从市里购买,费用8000元左右

团体活动室

1、功能:兼有心理活动课教室和团体辅导室的功能,是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活动课教学和针对某一心理问题进行室内团体辅导、游戏辅导的场所。

2、面积:约60平方米

3、环境设施:采用轻松、活泼的布置格局

(1)活动桌椅若干套,现代化教学仪器一套

(2)根据活动主题适当配备挂画或其他装饰品,并定期或根据需求更换

(3)墙壁、窗帘等大块的颜色以偏明亮的暖色系列,如淡黄色或粉红色

(4)地板可用耐脏地毯,方便开展室内游戏活动

(6)沙盘游戏器材若干、团体活动器材若干

(7)在醒目处标注《使用守则》

师资配备方面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篇7

一、校领导重视是预防教师出现心理疾病的基础

1.作为学校的领导者, 要努力为教师营造温馨、和谐的内在环境。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源, 更要主动深入到教师中去,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 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 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管理层面上, 应有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进而走向“文治”的意识。“文治”是学校管理的最高文化境界, 管理者要让教师感受到管理层面的尊重、关心、培养、激励、合法, 也要善于有用“法”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2.学校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少些浮躁与功利, 多些恬静与守望。让教师从“追风”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追求教育的本真之道, 遵循学生的成长之道, 让教师“专业”地发展, 幸福地成长。

3.学校要尽量减少可能干扰和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之事。让教师少参与或不参与与教育无关的活动, 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纯形式的会议, 减少毫无意义、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的, 所谓的“高大上”的“专家”讲座、培训或以收费为目的的“继续教育”等活动, 想法遏制“应付主业, 忙于副业”的不良现象愈演愈烈之势。

二、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建立、健全学校良性竞争评价机制, 用发展性、差异性、多元性评价观考核教师, 让教育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是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1.改变评价标准, 进行个性化评价。每位教师都是个性迥异的个体, 他们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思想阅历、性格爱好、特长见识不尽相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处。要想人尽其才, 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管理者就不能因个人喜好与一部分教师过于亲近, 也不能因为主客观原因与另一部分教师疏远, 更不能拿成绩高低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管理者要把教师的个性差异视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采用个性化评价方式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努力让每位教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 以多把“尺子”衡量教师, 尊重个体, 承认差异, 是进行民主管理的重要体现。

2.改变评价方式, 进行多样性量化评价。除了对教师进行个性化评价外,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如教师的工作量, 承担的公开课, 外出学习, 个人成长, 特长展示, 学科团队建设等进行弹性评价。

首先,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 但除了公开课, 教师在课堂上下的工夫是有限的。如果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评价依据, 可加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其次, 学校可将教师工作态度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教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 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 学校应将教师生涯发展规划, 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 主动进行教育研究和系统化的教学反思, 踊跃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等成长行为也纳入量化评价之中, 让教师自觉挖掘自身成长潜力, 拒绝职业倦怠, 形成健康心态。

3.改变评价主体, 进行多元化参与评价。在多元化的时代, 对教师的评价也应百花齐放。除管理者外, 同事、家长、学生、自我都可参与评价。

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 为其提供多角度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教师在参与中感受到存在感和尊严感, 并对此做出发展性评价。此外, 管理者不妨将评价权交给教师、家长、学生个人, 让教师从不同层面多角度认识自我, 减少迷茫和无助。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多元化参与评价中, 评价者要尽量给予被评价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其内心获得满足和充实感, 充分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生活的幸福。

总之, 评价科学、合理, 教师的心理健康指数也就相应提高了。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效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保障

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身心愉悦, 工作效率倍增。但由于学校有些不合理评价和竞争机制的存在, 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成为影响教师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首先,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确保教师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其次,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从传统的物质刺激奖励方式转向提升精神愉悦奖励。最后, 管理者要端正作风, 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 注重沟通、协调方法, 务必做到让所有教师心服口服。

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 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 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概率也就会相对降低。

四、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掌握压力应对策略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根本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 外力充其量也只是“助人”。从根本上说,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还是要靠自己。

1.教师当树立高远的教育理想。教育理想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的确认和信奉。高远的教育理想可赋予教师无穷的力量, 催发教师无尽的动力, 促使教师自觉、主动的强化教学技能, 掌握教育智慧, 做时间的管理者, 高效率的践行者, 帮助教师走向“省时———高效———省时”的教育境界。

2.教师当一定的“抗压”技巧。无论哪个时代、何种职业, 不可能不存在压力。教师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压力, 正确对待挫折和困惑, 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抗压”能力, 才能精神不倒、信心不败、奋斗不止。

3.教师当有锻炼意识与心理调适意识。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保证, 教师要定期抽出时间刻意“关照”身体;当心情不适时, 或锻炼、或宣泄、或K歌、或会友, 或购物、或读书、或旅游……迅速调节郁闷情绪, 让健康愉悦充斥身心。

4.教师当定期反思。师者要善于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个人效能感, 自觉“维修”心理健康之路。学会定期反思也是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五、团体辅导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助力器

面对教师心理状态不容乐观的现状, 学校应支持有资质的心理教师对全体教师定期进行心理讲座、团体辅导、沙盘游戏等活动。实践证明, 这些活动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强大助力器。

1.心理讲座。教师心理不健康, 怎么能教出心理健全的学生?因此, 学校领导要支持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或邀请心理专家每学期定期按计划、按需求为教师进行心理讲座, 让教师准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会掌控情绪, 善待自己, 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2.团体辅导。学校是集体场所, 但又是以每个班为单位的独立“个体”。大多时候教师都“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 互不往来, 即使某些教师出现心理问题, 也无人帮助解决, 只能独自默默承受或任其“病情”发展。在这种情势之下, 对全体教师定期进行心理团辅是非常有必要的。团体辅导不仅能为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互动的融洽氛围, 还能为传输丰富的心理健康辅导内涵开辟专门渠道, 有效为教师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在团体情境下进行辅导, 可以让所有教师的人际交互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自觉调整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同时, 有效帮助“单打独斗”的教师融入群体, 将独立的个体变成团结的整体。

3.沙盘游戏。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调节与治疗工具, 对矫正、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指数有积极作用。在游戏中, 个体为照顾全局, 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自己的想法, 并正确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以增加团队之间的默契和共通感。随着团体沙盘游戏次数的增多, 成员就能将沙盘世界中所获得的人际互动成功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促使其社会性成熟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最终实现个体、团体的成长。

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 篇8

无法长大的孩子

这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专门从外地来找我。从外型上看,他的身高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他又瘦又小的妈妈看上去很畏缩地藏在儿子的肩膀下。可是,一谈起话,高高大大的男孩就立刻变成了妈妈脚下的一只小绵羊。瘦小的妈妈反而变成了一头威严的大老虎。

原来,这个孩子一直跟着妈妈长大。爸爸在这个家里可以说是时有时无。因为工作的关系,爸爸经常出差。从孩子出生,爸爸和妻儿就是聚少离多。

孩子的问题是从接到一个女孩的纸条开始的。这个女孩想和男孩交个朋友。男孩开始很好奇,可是又觉得不妥,便开始犹豫。女孩威胁说如果他不同意,她就会找高年级的哥哥打他。

男孩惶恐地回到家中,和妈妈商量对策。无论妈妈怎么安慰,男孩都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后来竟然发展到失眠,不敢去学校,经常面部潮红,手心出汗。

其实,男孩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是他们母子的表达方式。

男孩满口的专业名词:”我很焦虑,后来开始失眠,感觉内心压力很大。”完全不像十二岁孩子说出来的话。想必他被妈妈带着四处求医,已经学了不少专业术语。

更有趣的是妈妈,说着说着竟然拿出来一张纸。按照纸上的记录,她告诉我孩子某一天几点开始紧张,几点开始睡觉,睡到几点起来,醒了多久又开始睡。哪几天不能上学,哪几天能回到学校。

我听了觉得心里好沉重。我问妈妈:“为什么您对他了解得那么多?”妈妈这才告诉我,她一直睡在孩子的身边,为了好好照顾他。

无微不至的妈妈,长不大的儿子

我听了心头一寒。也许,正是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才维持了孩子的问题。

不过,既然他们千山万水地赶来,我就不能再“稳坐钓鱼台”了。也许,当头棒喝对这个不能在京城久留的家庭作用更大。

我对妈妈说,问题出在您对他了解得太多了。可能,当您对他不是那么了解以后,孩子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听了我的话,妈妈连声说:“不行,不行,我就是这样帮助他,他还是不能回到学校去。如果我不帮他……”说着,她的脸上露出了惶恐……

这也许就是天下太爱孩子的妈妈们的悲哀。孩子长大了,又很早熟。他要做的是寻找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替代爸爸的角色,与妈妈朝夕相伴、耳鬓厮磨。如果他必须留在妈妈的身边,那就只有长不大。最后,男孩本来应该用作成长的能量,都会变成症状表现出来。

我提醒妈妈,您看孩子现在这样怕东怕西,惶恐不安的样子像几岁?怕同学求爱,怕同学打他,只能寻求妈妈的帮助。这像是几岁孩子做的事情?妈妈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应该是刚上小学时做的事情。孩子在后面补充:“上小学的时候我已经不害怕了。只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才会怕被小朋友打。”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让自己回到了幼儿园时代?“孩子张大了嘴,不知道怎么回答。妈妈也开始了思考。

家庭治疗理论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出现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这个家庭处理问题的方法才酿成了更大的问题。”

和同学之间的交往遇到了一些困难,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大部分孩子都有办法自己慢慢解决。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在妈妈的眼里,这些常见的事情变成了天大的困难?

为了孩子,妈妈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最后甚至求助于巫医神汉。说来也怪,每一次求医问药后,孩子都会有明显好转。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旧病复发,甚至日渐严重。

父亲被“排挤”,儿子长不大

我提起孩子的爸爸,妈妈开始稍有微辞,说他从来就不把孩子当回事。妈妈说连孩子这次的病,爸爸都觉得不以为然。他觉得不用过多地关注孩子,过一段时间孩子自己会好,情况完全没有妈妈说的那么严重。

我心里知道,正是这个病,才让妈妈和儿子变得难分难解。如果妈妈不能留给儿子发展的空间,儿子的病或许真不会好。那么,这个妈妈口中不负责任的爸爸在哪里呢?

让人惊讶的是。这次爸爸的表现和妈妈说的完全不一样。接到我的电话,爸爸特地从另外一个城市飞来,就为了这个出问题的儿子。

原来,爸爸也有自己的苦衷。孩子出生后,他因为工作太忙碌,被妈妈判定为一个不合格的爸爸。即使回到家,妈妈也不允许他插手孩子的问题。妈妈总是批评爸爸的错误,可又不给他改正的机会。最后,爸爸实际上成了一个“回不了家”的人。在这个家里。他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就算是给孩子看病,他也只能一直遵从妻子的安排。

也许妈妈不知道,这种父权被削弱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孩子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男孩子想代替爸爸来陪伴妈妈,就只有一个办法:不让自己长大。到头来,不长大的孩子又变成妈妈的困扰,变成了妈妈离不开孩子的一个原因。

从深层心理学看来,成长中的孩子必须经过来自父亲的否定和拒绝,长大后才能建立起原则性,遵守规则。如果在这个家庭里,父亲被剥夺了权利,没有否定儿子的力量,那么,儿子以后就会在接受社会规则时出现困难。

在一个父权被削弱的家庭里,父亲的规则往往被母亲的严格要求所取代。但是,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父亲的规则在孩子的眼里是有差异的。在他们看来,母亲的要求是可以”打秋风”4的。父亲可就不那么好糊弄了。

在这个家庭里,由于没有爸爸的严厉规则,因此造就了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如果不加处理,这个孩子会穷尽自己的一生,去做妈妈难分难解的伴儿。

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坚定地守护多愁善感的妈妈,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长大以后在接受社会规则时会出现困难。主要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总是在想如何钻规则的空子。不是故意,是不经意。因为有了这种想法,他们会不停地在生活中给自己制造麻烦,总会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很难控制一些突然而来的情绪。

我告诉这个家庭,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关键是爸爸怎么帮助妈妈对孩子放手,爸爸和妈妈怎么去建立两个人的世界。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发展出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这才是让孩子长大的路。

上一篇:《认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下一篇:关于现阶段粉煤灰砖的销售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