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精选7篇)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 篇1

公共关系主要讲述社会与其公众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专门为协调这些关系而进行的活动很工作,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以这些关系及其沟通协调工作为对象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实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诞生于19世纪末,那是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时期。20世纪的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门学科也在中国生根发芽。这是一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今我们说,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存在着公共关系问题,公共关系是形象、是舆论、是评价、是信誉度;公共关系是科学、是艺术、是职业。随着公关时代的到来,公共关系更加受到世人的青睐。

公共关系字经历的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也不断的进行研究.在现代公共关系学中不断出现新的学说,(公共关系),(基础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与成功企业管理)........公共关系从人与人之间开始向企业与企业,甚至到国与国之间,可见公共关系学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公共关系调研的主要特点:公共关系调研需要借助的运用社会调查的很多方法,手段,要求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准确,系统.在这些方面它同别的调研有相同之处.但它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有别于一般的社会调研活动.公共关系调研活动的主体是某个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或该组织所委托的某公司.其对象主要是该组织的公众,以及与该组织有关的各种机构,媒体和信息网络.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需要,了解,辨别很分析该组织的公共关系信息以及与该组织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信息,为该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和各项决策提供服务

此外,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组织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和多种类型的信息来源和接收途径.公共关系人员在自己的调研工作中应充分注意和利用组织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与组织其他部门的调研活动保持紧密联系,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做到这一点,公共关系调研就事半功倍.公共关系调研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一.访谈法,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又最方便的调查方法.它通过对调查者对调查对象进行有计划的调查和访问来得到信息,具有双向沟通,调查者可以主动控制气氛,成功率比较高:二,观察法,这是调查者通过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工具,对被调查者进行直接观察以得到信息的调查方法.其好处是,能在被调查者处于自然状态很正常活动中,观察,收集到现场的大量即时性信息.三,问卷法,他是根据调查的课题和方案,请调查对象回答或填写预先设计和复印的问题表来收集信息的调查方法.他主要分为,1调查问卷的类型与内容,2,调查问卷的设计,3,问卷的发放,回收与资料分析.四,文献法,他也称引证法,是公共关系人员从有关的各种文献中为组织及其公共关系工作收集信息调查方法.五,信息网络法,他是利用当前国内外各种有关的信息网络,查询,获取所需信息的新型调查方法.(课本:公共关系学)

现在我来具一些例子来说明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

一:对商业银行开展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关系分内外两种:即纵向、上下隶属的关系和横向、平行协作的关系,内容包括:指导性、宣传性、交际性、服务性、公益性、征询性等多种形式。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是大量的、不确定的社会公众。要使少数的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公共关系主体)同大量的、不确定的社会公众(公共关系客体)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就必须采用社会公众能普遍接受的传播方法和手段,进行真实的、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对内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商业银行要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公众顾客和内部员工的关系,从而得到来自各个方面包括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根据WTO协定中有关银行方面开放的承诺,人世5年后,中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经营国内业务为主,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规则、经营方式、产品研发、客户结构、客户需求等还缺乏更多的了解。通过开展公共关系,主动进行各种传播沟通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广泛收集国内外信息,掌握谈判技巧和主动权,了解市场需求和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我们采用外国人的行为方式来宣传介绍中国、提升商业银行的形象,并以外国人的传播方式和他们进行交往,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营特点,消除国外顾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偏见和无知,拓宽经营渠道,扩大影响范围,加快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满足市场和公众的各种需求。公共关系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连续每年保持7—8%的高增长速度,200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3562亿元,同比增长9.9%。以此伴随的是居民对信用卡、住房汽车贷款、抵押和财富管理等金融产品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快自身发展,第一、应主动采用现代公共关系等先进手段对市场进行全面地调查分析,提出决策计划。第二、迅速调整经营策略,明确市场定位,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并进行持续不断地协调、完善银行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活动。通过银行和顾客的交往、沟通,将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等信息及时地反馈到银行的经营服务过程中,成为银行新的增长点,在满足市场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二: 现代公共关系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对于把美国的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进几年的开展中,党从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成效.进几年相继出台了很多惠民的政策(养老保险),(农村儿童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大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以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成效.在今后的日子里公共关系学还会的到更好的发展.从上面的几个例子都可以看出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他不紧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中,还解决了很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个人的公共关系是很重要的,大学生掌握了公关礼仪与形象塑造,就等于手中握有一吧人生成功的钥匙 现在,我想对这一个学期来得到的收获和感想,细细地和老师谈谈.首先,我觉的谈话在公关方面很重要。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

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

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

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讥笑、讽刺他人。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来源:公共关系礼仪)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 篇2

一、公共关系融入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 理论层面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 公共关系并没有设为必修课, 只是在一些相关专业中有所涉及。公共关系是当前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综合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的重要学科, 当前很多高校的公共关系学科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 缺乏对学科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二) 实践层面

公共关系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理论知识只有同实践活动充分结合, 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但是当前即使是一些公共关系专业院校也只停留在服务礼仪方面, 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同时, 设备缺乏、资金不足也是限制公共关系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

二、公共关系融入素质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 引入先进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 只有树立先进的理念才能正确引导教育实践。作为教育者, 要具备一定的加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不断学习, 充分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和本质。

(二) 加强师生沟通

理论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 公共关系学科教师只有对公共关系的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 并且将其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际中, 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当前, 虽然教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 对专业知识缺乏相关了解, 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获得学生的认可、支持和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程度的公共关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如果教师可以熟练掌握公共关系的知识和技巧就可以更好地同学生进行沟通,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为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 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认同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提高专业素养。

(三) 塑造教师形象

在大学期间学生与教师每天相处的时间较长, 教师的言行必然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教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塑造良好形象, 给学生带来正面和积极的影响。首先, 教师要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 根据自身的性格、年龄以及气质打扮自己。其次, 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奉献精神、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 这些优秀的品质会成为学生追求以及模仿的对象,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四) 举办主题班会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观念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因此, 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 在教学中融入公共关系教育, 采取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手段,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 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举办主题班会, 营造民主、愉悦以及轻松的气氛, 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精神,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 开展文体活动

体育竞赛和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 在文体活动中融入公共关系的理念和思想, 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形象意识, 例如, 重视参赛语言和衣着, 获取学生喜爱等, 这都充分体现了公共关系观念、意识的传播。开展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加快校园文化以及学风建设。

三、结语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公共关系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将公共关系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心镜.公共关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关系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31 (5) :37-39.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 篇3

关键词:自我分化;人际关系;人际信任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日益成为衡量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当代主流群体的青年大学生,尚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因此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尤为关键。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分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它由Bowen在系统家庭理论中提出,反映个体在家庭中情绪依恋与独立自主的程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能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状况[1]。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必要的人际信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其中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反映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信任是指个体与他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对交往对象品质、情感和行为倾向的评估。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人际信任更多倾向于一种对于他人的具体的信念,即好的信念;而人际关系则比较宽泛,泛指与他人之间的一切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强弱与好坏程度并未作出区分。当前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信任的研究大多从个体生活的外在环境与社会角度来探讨,即关注于人际关系和人际信任的外部影响因素,较少从个体自身因素出发。因此,本研究旨在从个体自我分化水平的角度探讨其人际关系和人际信任,进而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2 方法

2.1 被试

河北某大学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其中男108人,女165人;大一49人,大二59人,大三165人;文科85人,理科188人。

2.2 工具

2.2.1《自我分化量表》[2]

该量表包括27个题目,分为情绪反应、自我位置、情感断绝和与他人融合四个维度。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按1-6级计分。原量表信度α=0.896,本研究的测量信度α=0.810。

2.2.2《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3]

该问卷共包括33个题目,分为师生人际关系、同学人际关系、生活人际关系构成的现实人际关系和虚拟人际关系两大类。按时间频率从“经常”到“从未”1-5级计分。原问卷信度α=0.922,本研究的测量信度α=0.728。

2.2.3《人际信任量表》[4]

该量表包括25个题目,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按1-5级计分。原量表分半信度α=0.760,间隔3个月的重测信度α=0.680。本研究的测量信度α=0.631。

2.3 程序

将《自我分化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统一装订成册。在测试问卷的指导语中向被试说明测试目的,并保证对其答案保密;采用集体施测,测试时间为15分钟。

2.4 数据处理

数据全部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

3 结果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分化与与先前研究[1]的结果较为一致,且人际关系水平良好,但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也表明了本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在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467,p<0.05),理科生的自我分化水平显著高于文科生的自我分化水平。此外,尽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维度上,如虚拟人际关系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3.395,p<0.001),女生的虚拟人际关系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而师生人际关系水平和现实人际关系水平在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大二年级的师生人际关系得分最高,大一、大三年级次之;大二年级的现实人际关系得分最高,大一、大三年级次之。

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分化的情绪反应和与他人融合两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与自我位置维度显著负相关。同时,大学生被试的人际信任与自我分化显著正相关,并且与除了自我位置维度外的其他三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

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情绪反应、情感阻绝和与他人融合进入了人际信任为指标变量的回归方程,且情绪反应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最大,可解释人际信任的8%,情感阻绝和与他人融合联合解释人际信任的7.9%。此外,与他人融合和情绪反应均进入了现实人际关系、同学人际关系和生活人际关系为指标变量的回归方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大,其中可联合解释现实人际关系的4.9%,同学人际关系的6.7%,生活人际关系的5%(详见表1)。

4 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能较好预测人际关系水平和人际信任水平,即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越高,其人际关系和人际信任水平也越高。

5 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本研究的结果为提升大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信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提升自我分化水平出发,具体可从其四个相应维度入手。

5.1 遇事客观冷静,降低情绪反应

当前社会信息繁杂,相应的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对此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放松,客观冷静地对待各种事物,克制自己过分的情绪反应,给自己和他人都留出一定的余地。

5.2 坚定个体信念,去自我中心化

面对压力与困难,要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在重压之下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同时,又要拒绝盲目的自我中心,自傲自大带来的往往不是崇拜,而是疏远。这就要求个体有较好的权衡能力,适时灵活改变。

5.3 接纳亲密体验,与人和谐相处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接纳自己和他人,正视自己的亲密关系,多与重要他人进行必要的沟通,减轻自己的不适感。在群体活动中能够正常表现自己,培养与他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与人和谐相处。

5.4 拒绝过度依赖,独立不失亲密

在维持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中,不能过度依赖他人,也不能极端孤立化。要明白一段感情的维持,并不是一方的过度投入或表现,所以当有自己的想法时,要注意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能过分自我而直接;当体验亲密关系时,不要怀疑会因此而失去自我的独立性。只有正确认识到这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而不会患得患失。

参考文献:

[1]姚玉红,刘亮,赵旭东.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自尊的调节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1):856-861.

[2]吴煜辉,王桂平.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的初步修订[J].心理研究,2010,3(4):40-45.

[3]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大学生应具备的公共关系意识 篇4

摘要:公共关系意识是构成现代人思想观念体系的核心,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现代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公关意识,因而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已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材与就业。本文主要就大学生生应具备公共关系意识的具体内容、重要性及其培养完善的方法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字:大学生;公关意识;培养

大学生走出校门后,要想尽快地适应社会环境,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树立起公共关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人才市场脱颖而出。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是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就大学生而言,公共关系是指大学生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整体形象建设的要求,自觉的设计个人和群体形象,并通过自身的品格和行为树立良好形象的一种思想观念。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与公众意识

公共关系最主要的是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以提高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塑造良好地形象,养成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的意识。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公众意识就是指尊重他人,重视他人的意愿和舆论,把他人的意愿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重要依据。大学生是年轻气盛的群体,特别有个性,往往忽视大众群体。如在某个公司,小张是新招聘的职员,很漂亮,外表形象很好。却觉得自己是时尚派的,不愿与老员工交流,对于老员工的建议也不予采纳。这就使得她在公司很不受欢迎,很快便被同事们孤立了。

因此,大学生要具有公众意识,多注意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否则很容易被孤立。

(二)传播与沟通意识

大学生将来在职场上要有如鱼得水的效应,与是否具有传播与沟通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学生要想立足社会,将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自己应首先被社会所接受。把自己展示给他人,更多地了解他人,这样他人才能认可你及你的技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传播与沟通意识。

企业也是一样,他们需要具有传播与沟通能力的人才。如某电器公司,在事后发现卖给顾客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这时就需要相关人员去解决这件事。作为代表企业形象的你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向顾客表示歉意,并分析失误的原因,然后在产品保障上给予优质服务。

(三)互惠与责任意识

大学生应该培养互惠与责任意识。大学生在社会中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应该要考虑双方的利益,使合作的双方在互惠中达成一致意见。同时作为一名社会人,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在最大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充分的利益,才能确保自身的利益得以充分实现。

如北京东方饭店,他们的员工具有互惠与责任意识。某外国女士入住该饭店,一名女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看到床头的书,她立刻做了个温馨的纸条写道:夫人,您昨天看到这。我想没有哪位顾客不喜欢这样的服务,没有哪个公司不想要这么有责任心的员工

(四)协调与团体意识

个人与所服务的组织能融合为一个协调的、良性发展的团体,那么这个组织是强大的。个人的作用因为组织的发展而得到发挥和放大,以至最终达到自我超越。因此协调与团体意识也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

二、大学生具备公关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培养

首先,大学生具备公关意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形象。当代大学生是处在温室里的花朵,殊不知企业尤为看重自己的形象。当然,企业想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就必须要求自己的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而大学生一旦具有公关意识便会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打下基础,同时为自己今后的工作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其次,大学生具备公关意识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进入社会,企业相当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修养,一个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市场急于争夺的宝贵财富。大学生一旦具有公关意识,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专业能力。同时也能够从各方面了解当今市场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以便自己去培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的时代,公共关系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已成为影响他们成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如何培养公共关系意识变得尤为重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

首先,学校设置公共关系课程。如《公共关系》这门课,可以让大学生从课上到课下都有公关意识,并在生活中纠正并完善自己在公关方知识与能力方面的不足。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传播公关意识,并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编制有关企业公关方面的剧本,然后编排。通过在多次的编排中找出不足,并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 篇5

姓名:

系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摘要】:形象制胜的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公共关系和公关礼仪作为塑造组织形象和个人形象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习和了解一定的公共关系知识是未来社会对各类从业者共同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了解这两者,往往只是导致我们的自信被挫伤,影响我们的形象。但如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行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否因此改变呢?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礼仪;大学生;未来;就业;命运

大学生公关意识不仅直接来源于实际的公关状态和理论的渗透,而且也来源于自身的实践理解,这为影响和指导大学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选择取向,为社会实用公关的操作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历史已迈向新时代,公关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公关意识刻不容缓。

同时,在我们大学生的领域内,礼仪礼貌也是举足轻重的。在人才招聘会上,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一、公关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公关意识,是指一种自觉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指导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观念,又称“公关观念”,是某些公众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把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化为自己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而作为大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将来置身社会,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团体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现实活动在人际关系中代表的是个人,而在公共关系中就代表其所属的群体,属于集体行为的一部分,其言谈举止除了代表自己外,客观上还代表着其所在的群体。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日,公关素质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关能力已成为人生成功的一种武器,而公关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对于当代在校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关意识。

公共关系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大学生公关意识不仅直接来源于实际的公关状态和理论的渗透,而且也来源于自身的实践理解,这为影响和指导大学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选择取向,为社会实用公关的操作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大学生公关意识不仅直接来源于实际的公关状态和理论的渗透,而且也来源于自身的实践理解,这为影响和指导大学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选择取向,为社会实用公关的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所以具有良好的公关意识,有利于在校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二、大学生所需求的公关意识类型

当代大学生的公关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种:

形象推广意识:组织形象的优先性,相当多的学生社团,特别是新成立的社团都拥有象征组织形象的徽记、章程、甚至口号、旗帜等;强调其的个性化,突出其的与从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和企业的组织识别系统有效的联系并运用起来。其次,个人形象,“形象第一”成了很多大学生处世交往的首要法则,社会的开放、人际交往的频繁,原有的传统伦理教育模式遵循的“心灵美”为主导的大众审美观;“外表”的追求成为人们“承受社会压力的一种壮举”的情形,这种格局的变化是在告诉我们,现代公关意识已经在消消地占据着同学们的意识世界;现代公关意识已经在默默中影响着同学们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对社会的看法。

团体向心意识:一是对内强调组织内部关系的和协调的优先性;其二,对外强调行动的一致性。校园公关意识行为中的团体意识、整体意识,体现在内部的协调与联系当中。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明显,喜欢自我意识的表现以达到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实现。

对外传播意识:在内容上,突出强调触角的广泛延伸;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哲学,从美术到音乐,从伦理道德的彰显到街巷陋习的鄙弃,将视野扩展范围远远超越了高校本身;在形式上,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注意色彩的组合,商品广告手段的运用;在结构上,突出多媒体传播形式的组合,强调效果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公关心理意识:公关心理意识决定于公关心理素质的完善、健康;它是公关意识走向成熟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公关意识不仅要具备形象意识、传播意识、向意识、更重要的是公关心理意识的具备。公关心理意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系统理论,愿意接受新兴事物,喜欢革新与变化;

2、良好的竞争意识,注重能力的发挥,主动寻找拓展自己的能力发展范围;

3、善于营造比较满意的人际关系。

概而言之,以上诸多意识观念在大学生们的脑海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和团体建设。力图为所属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毋庸置疑,这是公关意识在大学校园里的体现,也是公关意识在校园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直接结果,它的作用及结果是良性的;即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能将积极的作用效果循环到社会中去。

三、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至今有着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礼仪不仅可以美化人生,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性,同时还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孟德斯鸠曾说:“我们有礼貌是因为自尊。”“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礼貌招待的人喜悦。”生活中有许多口角、摩擦、矛盾、争斗,都是起因于对小节的不注意。而文雅、宽厚能使人加深友情,增加好感。注重言语礼仪,可以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可以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可以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

普及大学生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普及大学生礼仪,将直接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具体来说,加强礼仪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普及大学生礼仪,将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从检点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逐步提高其自身修养;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形象。在社会上,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所以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形象的维护;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

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大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大对知识广泛涉猎,锐意进取的精神。所以在校大学生们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首先应该是在思想上使自己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有意识的去培养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可以在思想上甚至在实际中锻炼大学生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时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

首先,端正思想,正确理解公关的涵义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公关的正确认识,是大学生能否提高公关意识的关键。其次,应用公关知识,树立形象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公关礼仪知识。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社会人端正自我修养和品格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必备要素。再次,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和提高公关意识,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活动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由于各种社团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专业学习实践和学生兴趣而自愿组建的。因此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宣传、自我发展的格局,这比其他的途径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时,显得更加有效。这种意识一旦培植起来,必将使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受益无穷。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 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 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看来,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在一个人开口说话前映入他人眼帘的是你的整体穿着打扮。在很多求职节目中第一关就是评委老师对参赛选手第一印象打分选择他的去留。不难看出,那些穿着得体大方干净的选手都能顺利晋级。

仪表礼仪的总体原则是整洁,面部要干净,头部要发整,手部要甲洁。毛发的修整干净整洁,化妆化妆上岗,淡妆上岗,首饰(符合身份,以少为佳),毛发的修整:包括胡须、鼻毛、汗毛、头发(干净、适度)。忌讳在公务场所浓妆艳抹、当众化妆,公务场所不应佩带有突出性别特征的饰物。着装礼仪的原则:雅致。要求做到:色彩少(三色原则)、款式雅(脱俗为美)、点缀少(简洁为美)、做工精(质量保证)。着装的基本原则:和谐。要求做到:符合身份、扬长避短、区分场合、符合常规,切忌:乱、艳、露、透、短、紧。

其次就是更能反映一个人涵养的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人际交往,始自介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之桥。所以我们要懂得更好的用简洁明了得体的言辞介绍向别人介绍自己,介绍的表达方式要温和,切忌过分自大会让人产生反感情绪。

介绍完后就是交谈,话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要会审时度势抓住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他人的隐私敏感话题要懂得回避。谈话时要学会聆听,不打断、补充、纠正、质疑对方,根据沟通视窗理论,妥善处理谈话中说、听、问的比例。还有在谈论的时候要先动脑子再动嘴,学会察言观色,这样方能进行一场愉快轻松的谈话。

举止即一个人的体态,包括:表情语、手势语、身体语、空间语。身体语言会泄露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我们要会根据肢体语言读懂他人所想也要学会掩饰自己,不要让不经意的肢体言语泄露自己的内心真正想法。真诚的微笑是人际交往中很有用的一式,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展示自己的甜美微笑。身体语还包括一个人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这些都是需要那女区分对待的,总之,要站得直,坐的稳,走的好,不要有过多的不良肢体语言,这样才能宣示一个人高雅的内涵。除此,日常公关礼仪还包括餐饮礼仪、接打转电话礼仪等等。餐饮同样也区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要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遵循餐饮礼仪5M原则,知道入座的时候坐哪个位置合理,餐具、器皿的选择及如何正确入食,接听电话要及时、礼貌、耐心。

五、结束语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到一个好的公关人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从细小点滴做起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进自己的公关交往能力。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公关礼仪是一种学问,我们都应该重视它并让它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公共关系论文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构建

一、引言

2005年1月17日,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 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强调“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 掌握现代化所需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完善。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 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 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主要包括形象推广意识、团体向心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公众意识、创新能力意识。

形象推广意识包括了大学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和个人魅力的展示两个方面, 旨通过良好的个人形象的塑造和展示, 去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团体向心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它是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是指大学生传播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感知能力, 它是公关工作塑造组织形象争取公众合作的基本手段。服务公众意识是指大学生为公众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把自身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公众的基础之上, 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创新能力意识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在这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最终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

三、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构成分析

(一) 形象推广意识是大学生公共关

系意识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的竞争中, 形象已成为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形象是社会组织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可以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形象通常展示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力量、能力、精神, 它并不仅仅反映在对别人的视觉效果中, 它让人对自己的言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能立刻唤起人们内在沉积的优良素质, 通过穿着、微笑、目光接触、握手, 一举一动、言语表达, 让人浑身都散发着一个成功者的魅力。这就说明了, 在现代公关意识中, “形象第一”成了人们处世交往的首要法则。

大学生形象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包括内在的更包括外在。内在形象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等, 这些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得出来。外在形象表现在大学生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 这些在现代的交际中很容易识别。因此, 大学生的形象推广意识尤为重要。以大学生就业为例, 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 大学生在就业中除了通过书面材料强调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结构, 完成自我形象的公关策划以外;更应注重了自己的形象推广, 仪表装饰, 这是对社会开放的一种适应, 更重要的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形象推广意识是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基础。在公众中塑造、建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 而这种形象既与组织的总体有关, 也与公众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直接相连。良好的形象是组织最大的财富, 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他们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潜在人才, 要造就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公共关系的设计塑造, 就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培养出良好形象推广意识, 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

(二) 团体向心意识是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灵魂

团体公关意识的体现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强调组织内部关系的和协调的优先性 (这是组织公关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人和) ;二是对外强调行动的一致性 (团体行为的整合一致性) 。台湾著名公关专家祝振华先生认为:公共关系是“内求团结, 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这说明, 对内组织成员的和谐和对外团体行为的一致性, 恰恰是团体公关意识的辩证体现。在现代社会中, 精英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只有团队共同的努力, 才可以取得成功。团队意识是现代人的意识, 是理性人的意识。而团队意识又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意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 也指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八个方面的不足, 其中包括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较差。一项由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持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12%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团队精神。但遗憾的是, 只有2%的大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做好“教书”工作的同时, 也应也应把培养团队意识作为工作重点。

在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中, 团体向心意识是灵魂。人是社会的人, 不可能孤立存在, 只要将个人置身社会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 团体向心意识的核心是协同合作, 将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大学生具备团体向心意识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三) 传播沟通意识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内核

传播沟通是公关工作塑造组织形象争取公众合作的基本手段。在信息的时代里, 每一个人都要不停地与外界沟通交流以传播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 特别是要与公众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一方面可以通过传播使公众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知晓, 增加公众的依赖感, 提高信任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来自外界特别是公众的信息, 做到“知彼知己”。

传播沟通意识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内核。良好的形象推广意识和团队向心意识为大学生传播沟通意识培养奠定了基础。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给北大师生做《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演讲时指出全球化浪潮下的学生们应应对五大挑战:一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必须加强沟通意识;二是知识更加实用化, 应该坚持广泛学习;三是应该更关注人文科学, 关注人本质的内在的东西;四是知识快速发展和更新, 学科划分越来越细, 应该对知识慎重选择;五是在不停变化的大环境中, 应该具有主动意识, 把学到的知识“释放”出去。这五大挑战中的第一条和第五条, 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沟通和传播。由此可见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传播与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

(四) 服务公众意识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主导

所谓公众, 即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在著名的《原则宣言》中明确指出了公众的重要性。现代公关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重视公众、尊重公众的发展史。尊重意识反映了公关主体对公众价值的心理、意识水平的认可与接受程度, 尊重主要是对公众人格与权利的尊重。

服务公众意识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主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影响着大学生服务公众意识。大学生应该自觉地树立起服务公众的意识, 时时处处为公众着想, 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地生存和发展。个人对社会整体系统来说, 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与他人之间的信息、物质、活动的交流与沟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实施五年多来,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的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 自2003年起已累计有10万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5.3万名大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 超过10万名大学生正在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

(五) 创新能力意识是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培养之本

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组织或个人为自身与公众之问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采取的沟通手段以及遵循的行为规范。其核心是社会组织及个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具备了形象推广意识、团体向心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公众意识之后, 并不代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为, 创新和创业需要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法的使用。创新能力意识为大学生各种内化的意识向创新意识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 从而使形象推广意识、团体向心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相融合, 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 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普遍较低。正如扬振宁所说: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钻研书本理论知识。提倡稳扎稳打, 知识积累丰富, 在这样的教育方法和训练下的学生基本功扎实, 善于考试, 但难以自主创新。因此, 在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中, 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 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 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推陈出新。大学生要敢于突破常规, 大胆设想, 能设计或提出有助于组织形象的富有新意活动, 使公关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谭昆智, 孙哲.大学生公共关系扫描[J].公共关系, 2000 (2) .

[2]、汤帮耀, 彭希林, 旷浩源.大学新生团队意识培养之研究[J].教书育人, 2007 (12) .

[3]、田芸.试谈当代大学生的公关意识以及现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小学生同学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7

关键词:同学关系;心理健康;同学接纳;教师接纳;学习成绩

在调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有几个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进攻同伴行为较多,男孩经常攻击身体,嘲笑,欺负其他弱小的孩子,女孩经常嘲笑、言语讥讽、挖苦其他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爱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及其思维不连续,无纪律,无组织,爱特立独行,常常幻想,白日梦;情绪都比较激动,紧张,自我,孤独,不合群,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内疚、紧张和过度恐惧、恐惧等。

一、小学生的孩子道德认识水平有限,判断力较差

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而目前的电视媒体往往是暴力的,有些是家庭的长的教育方式让他们的孩子更为粗糙、坚韧,这些会逐渐让孩子学会进攻性行为。现在小学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一个小皇帝,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事情上容忍的事情安排好,听话,处处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娇气和任性,发脾气,一旦他们的愿望无法实现就,哭,扔东西。这也被带到校园,在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中,他们想成为同伴的焦点,希望处处以“我”为中心,但缺乏社交技能,不能容忍其他孩子的过错和过错,不想站在彼此的立场上问题的角度来看,所以它是不受点像的,在这一点上,学生感到沮丧的自尊,然后采取的从同伴身上出气,欺凌的儿童。从日常观察的作者,以及学生愿望很强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只要老师没有要求他回答问题,他就想老师不喜欢他,故意的嘈杂,甚至他的表现与其他孩子不是同类类,但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老师的麻烦,只希望老师能把重点放在他身上。

二、加强孩子的意志培养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不注意占主导地位,自愿注意只在学习状态很少一部分,加性状弱,活动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稳定定性不高,注意持续时间不长,有教师讲课内容不够体现儿童心理发展,造成在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低年级学生爱分心,易打扰别人学习。对此,我想我们可以建议增加活泼的教学内容,也应通过直观的教具,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有效有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有效提高自主注意的稳定性。当然,老师与学生将承担复杂的工作,并且坚持工作质量是必要的。

三、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调整机制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不同年级的不同心理问题。在低学生的水平没有完全融入小学生活,没有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能,所以在人际关系交流更多的问题,如社会交往退缩,沟通不畅等,以及年轻儿童的积极,违反校规校纪更多。与较低年级的小学生相比,作为生理成熟的高年级学生,能够继续增加交流和活动,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独立性,即使成年人出现也是萌芽的开始密切关注他人自己的评价,当社会评价可以满足个人的自尊的需要时,产生积极的自尊,促进儿童的积极性,追求更高的社会和社会需求,但是学生因为他们的评价不稳定和准确,一旦在学习和人际互动中的挫折,容易发生心情症状如,焦虑、内疚、紧张、自卑,所以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多的抑郁症状与强迫症。

我们还发现,小学女生的低年级是不同的,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更符合女生身体发育的特点,朦胧期的身体发育,低年级女生逐渐对性别问题敏感,他们会提出“男孩不能进女厕所的什么?为什么邻居小弟站起来小便?这个问题,一些女孩子喜欢和大孩子一起玩,也显示了很多话,这些特点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

鄙视来源于教师、小朋友与小同学和家长的眼中,只有成绩好的儿童才是好学生,好孩子。有些孩子不能承受负担,造成学习障碍,如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有精神分裂症的严重倾向。从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来看,学生仍然必须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进行人生的各种转折,大众还是把学校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标准质量的标准。虽然小学生可以直接到中学,但有些家长继续给孩子吃“点心”,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因此,学生除了应付这些课外活动外,每个人都要预订自己的辅导内容,因为他们害怕父母骂,怕鄙视,尤其来自老师和同学,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眼睛,只有好的学习成绩才是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孩子。有些孩子不能承受负担,造成学习障碍,如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有精神分裂症的严重倾向。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

对子女的心理健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更多的攻击性,男孩经常人身攻击,取笑,欺负其他小的孩子,女孩是常见的言语反讽、讽刺其他的孩子;更叛逆,逆反心理强烈,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小动作多,注意力不能集中,老走神,开小差,常常幻想,梦想;情绪激动、紧张、烦躁、哭闹、爱发脾气、扔东西,如:过分依赖父母,学习障碍,孤独的人,有很强的自卑感,罪恶感,紧张感,和过度的担心,恐惧,等等。

作者认为,作为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不高,判断能力差,他们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当前电视媒体经常暴力,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在相对粗糙,蛮横,这些会让学生获得微妙的攻击行为。但是现在,学生们正在家里的唯一的孩子,是一个小的皇帝,父母的安排一切都服从的宽容,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的脆弱和反复无常,一旦他们的愿望未达成,发脾气,哭,乱扔东西。这个习惯一直带到校园,与同伴的互动,他们希望成为希望各位小朋友的焦点,以“我”为中心,但缺乏一定的社交技巧,不能容忍其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爱,因此不受同学重视,孩子们会感到自我挫败感,然后欺负同学,拿对方是撒气。从每日观察我发现,学生的表现非常强劲,想确定老师,只要老师不让他回答问题,他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说话,吵闹,甚至无法上课,他真正的目的不是麻烦老师,只希望老师能注意他。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不注意占主导地位,只有在次要位置有意注意,再加上性格懦弱、活动能力、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不高,注意持续时间不长,有些老师讲课不够生动有趣,在课堂上容易分心,开小差的低年级学生,太多。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增加活泼的教学内容,还应该通过直观的教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参与,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无意注意,提高有意注意稳定性。培养小学生要吃苦耐劳,当然这种素质也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周宗奎编著.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程利國著.皮亚杰心理学思想方法论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5]程利国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6]莫雷等编著.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7]陈永胜主编.小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8]王耘等编著.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上一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下一篇:班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