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精选6篇)

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 篇1

相对原子质量:K—39 O—16 H—1 Cl—35.5 C—12Fe-56 Cu-64 Mn-55 Ca-40 Mg-2

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2004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玻璃B.钢筋C.农业上的复合肥料D.机动车的轮胎

3.人类缺碘会诱发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肿大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大脖子病”。为了防止缺碘,我们一般食用碘盐,这里所说的碘所指的是()

A.对应的分子B.对应的元素C.对应的离子D.对应的原子

4.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6D.+7

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6 下列情况下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灭

7、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中缺少下列元素中的()

A.CaB.NaC.FeD.K8、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B.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D.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C.表示向Ca(NO3)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图

D.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第 1 页

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项与填充个1分)

1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食盐C.纯碱D.

1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1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下列物质中的()

A.氢气B.焦油C.二氧化碳D.

14、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滴水成冰C.烛炬成灰D.

15、向右图装置中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能使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右

高左低的是()

A.蔗糖B.浓硫酸C.硝酸钾D.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汞原子②3个三氧化硫分子

③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④铵根离子

17、(3分)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

(1)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

(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

(4);„„

18、(3分)图A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两个圆分别代表金刚石和石墨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部分(不同点)。请你据此在图B、图C中的(1)(2)(3)处填上适当的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2)(3)。

19、(5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

(1)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7(选填“﹤”、“﹥”或“=”)。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选填“升高”或“降低”)。

(2)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和MgSO4 等可溶性盐。烧开水的壶中会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的Ca(HCO3)2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难溶的CaCO3。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电镀前,把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以除去表面的铁锈。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浸泡时间太长会有气泡产生,该化学方程式为:。

20、(3分)今年5月,我国科考队在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时,发现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区面积不断扩大。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使用电子贺卡。

拒绝纸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21、(4从该说明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

上:(1)富含蛋白质的是;富含油脂的是;富含维生素的是。(2)属于无机盐的是。

22、(3分)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

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8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四、分析说明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3、(3分)据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

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2)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24、(4分)据报纸登载,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请分析回答: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时,试验用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稀有气体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气体,其原因是:①。②。

25、(3分)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饱和硝酸

(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 钾溶液

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6、(6分)(1)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第一步操作是溶解。溶解时应在(填一种仪器名称)里进行;第二步操作是对制成的液体进行(填一种操作名称);第三步操作是将滤液加热蒸发,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2)除去下列括号中的少量杂质,应该选用什么试剂(填化学式)。

①N2(CO2),②Cu(Fe)③Na2SO4(Na2CO3)。

27、(4分)有两瓶无色气体,他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他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示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1:。

方法2:。

28、(10分)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正确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在初中化学里,可用A装置进行的实验有(只要写出两个不同的化学方程

式)。

(4)小鹏同学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他选用了C装置,你认为(填“行”或“不行”),行你就说明理由,不行你就加以改

进。

29、(5分)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三种金属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探究】a.Ti金属活动性比Al强。b.Al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钛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C.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原假设中不正确(填“a”、“b”或“a、b”)。

(2)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填“能”或“否”),理由是。

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0分)

30、(3分)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产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求:

(1)丙烯醛(C3H4O)中含有种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丙烯醛(C3H4O)中m(C):m(H):m(O)=。

31、(2分)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g,水g。

32、(5分)镁条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有一根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镁条样品,其质量为2.56g,把该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0.18g。问:

(1)样品中未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多少?

(2)该镁条未被氧化时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4、A5、B6、D7、A8、B9、A10、D

二、选择填充题

11、C氧气(或蔗糖、蒸馏水等)

12、A氢气充气球(或稀有气体做电光源等)

13、B一氧化碳(或尼古丁等)

14、C百炼成钢(或星火燎原、火上浇油等)

15、B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等)

三、填空题

+2+

16、①2Hg②3SO3③Ca(OH)2④NH417、(2)水蒸气(3)物体有热胀冷

缩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4)铁制品在空气中会生锈,说明发生了缓慢氧化。

18、(1)可燃性、还原性、双原子分子、气体、难溶于水等(2)都是化合物、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都能跟某些盐反应、都含有氢元素等(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水溶液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是开放性试题,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9、(1)﹤ ; 降低

(2)Ca(HCO3)2CaCO3↓+CO2↑+H2O(3)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20、(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大量消失。(两点答任一点都可)(2)节约纸张就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节约纸张就可以减少造纸所消耗的木材,从而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只要答出一个即可)。

21、(1)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或奶油脱水青菜或橙汁(2)食盐、碳酸氢钠

22、(1)增大(2)在6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6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2g。)(3)85g

四、分析说明题

23、(1)可燃性;2H2+O2 点燃2 H20(2)①密度小 ②性质比较稳定

24、(1)易溶于水,熔点271℃(熔点低等合理答案均可)(2)方法一:取样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如有红棕色的气体放出,则含有亚硝酸钠;反之则无。(不要求文字相同,实验操作表述、现象和结论正确即可)方法二: 取样少量加热到320℃以上,若有臭味气体产生,则含有亚硝酸钠;反之则无。(须答出加热到320℃以上,且现象和结论表述正确)

25、(1)浓硫酸具有吸

水性,可以吸收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的水分;使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溶质析出;(2)等于。

五、实验与探究题

26、(1)烧杯;过滤;熄灭酒精灯(2)①NaOH②CuSO4或HCl等③H2SO427、方法1: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浑浊产生的是CO2;无明显现象的是O

2方法2: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红的是CO2 ;无明显现象的是O2

方法3:用细线系住小动物投入瓶中,窒息而死的是CO2 ;安然无恙的是O2。

28、(1)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③水槽(2)CaCO3+2HCl== CaCl2+CO2↑+H20

△B、D(3)2KClO32KCl+3O2↑(或Cu2(OH)2CO 2CuO+H2O+CO2↑、△

C+2CuO高温

2Cu+CO2↑)(4)2H2O22H2O+O2MnO↑;不行;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

2液面以下,导气管只要露出橡皮塞。29、A(1)a(2)Al>Ti>Cu(3)不能;2Al+3CuSO4 ==3 Cu+Al2(SO4)

3六、计算题

30、(1)328.6%(2)9:1:4(或36:4:16)

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 篇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到下表中)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农夫山泉矿泉水; B.金刚石;

C.清新的空气 ; D.茅台酒。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 )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

3.关于仪器的用途,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

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

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4.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 ( ) 。

A.SO2、NO2、CO; B.HCl、CO2、N2;

C.CO2、O2、N2; D.CH4、CO2、H2.

5. 我国铁路已成功进行多次提速, 提高了铁路使用率, 为保证列车提速后高速稳定运行, 通常采用一种方法是使用铝热剂技术, 将相邻铁轨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undefinedFe, 该反应属于 ( )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 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

A.t1 ℃ KNO3的溶解度是20 g;

B. 在t2 ℃时 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用降温方法可把KNO3 从它的热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D.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 共28分)

7. (4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2个氧原子______; (2) 硫酸根离子______ ;

(3) 2个硝酸亚铁分子______; (4) 碘元素______。

8. (6分)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 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引起的中毒;

(2) 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3) 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 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 (用塑料薄膜封闭) ”, 塑封的目的是隔绝______。

(4) 走进加油站, 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 还多了乙醇汽油, 至2009年1月1日, 包括我省在内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3周年, 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______。最近, 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 作为中学生, 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______。

9. (6分) 从①水, ②纯碱, ③氢氧化钙, ④盐酸, ⑤氯化钠, ⑥高锰酸酸钾, ⑦硝酸钾这七种物质中, 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 (填写序号) :

(1)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3) 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4) 可用于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______;

(5) 生活中用来杀菌消毒的是______;

(6) 为使馒头松软可口且无酸味, 在蒸馒头之前, 可加入一些______。

10. (5分) 下图为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Y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

(1) 反应①属于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2) 写出图中任意一种物质在工农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必须注明物质) ______;

(3) 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 图中Y一定含有碳元素, 原因是______。

11. (7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碳酸氢氨 (NH4HCO3) 是一种氮肥, 与碱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NH3) , 从而肥效降低。碳酸氨受潮时, 在常温下就能分解, 温度越高, 分解越快。

资料2: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 作为肥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其水溶液呈碱性。

资料3:把少量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粉末撒在瓜果叶面上可以有效防治害虫。

(1) 储存NH4HCO3应该注意______;

(2) 某农民在庄稼施肥时, 为了提高肥效, 便将钾肥草木灰与NH4HCO3混合起来施用。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 (填“合理”、“不合理”) , 原因是______;

(3) 某农民经常使用撒一把草木灰或生石灰的办法防治瓜果害虫,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次, 他试着把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在一起使用, 经过一夜露水的作用, 结果连瓜果的叶子都“烧” (腐蚀) 坏了, 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本题共两个小题, 共14分)

12. (6分) 在一节化学实验探究课上, 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 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 我猜想此气体是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 我想制取该气体, 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__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 。

13. (8分)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 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 它能与NaOH反应, 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 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 甲同学认为是O2, 则检验方法是______;

(2) 乙同学认为是SO2, 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 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 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 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 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 若不发出______,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 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 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 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 再次称量装置A, 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思维拓展]

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 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物质。

五、计算题 (本题共6分)

14.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中,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能力, 可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杀灭。工业药品过氧乙酸原液通常是15%过氧乙酸溶液 (密度为1.15g/cm3) 。使用时, 通常取20mL原液, 加自来水稀释至1000mL, 搅拌均匀, 即配制成1000mL (密度约为1g/cm3) 用于空气喷雾消毒、环境地面消毒的过氧乙酸溶液。

(1) 20mL 15%过氧乙酸原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过氧乙酸多少克?

(2) 配制成的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 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7. (1) 2O; (2) SO32 ; (3) 2Fe (NO3) 2 ; (4) I .

8. (1) CO; (2) 浓盐酸因挥发使溶质质量减少所致;

(3) 空气 (或氧气和水) 使照片免感氯化侵蚀;

(4) 节省石油资源,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随手关灯 (或使用节能灶具等)

9 (1) ③; (2) ①; (3) ⑤; (4) ④; (5) ⑥; (6) ②;

10. (1) 分解反应; (2) 略; (3) 略;

(4) ;因为Ca (OH) 2和Y能生成的CaCO3中含有碳元素, 而Ca (OH) 2没有碳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11. (1) 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2) 不合理, NH4HCO3遇碱性物质反应后放出氨气, 使肥效降低;

三、实验与探究

12. (本题可有多种答案) 答案一: (1) O2; (2)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undefined;

(3) B;C.

答案二: (1) CO2; (2)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CO2。

反应方程式为:undefined2↑;

(3) B, E.

13.[方案设计] (1) 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undefined; (3)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酸性。

四、计算题

14.解: (1) 20ml 15%过氧乙酸原液质量为:

20cm3×1.15g/cm3=23g ,

其中含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3g×15%=3.45g ;

(2) 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undefined

答: (略) 。

注:1.计算结果为0.3%或0.34%或0.35%均给分:

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 篇3

根据对2005年全国各地30余份中考英语试卷完型填空题目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以历年真题为依据

首先,同学们还是应当以本地中考英语的历年真题为依据,在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分析出题思路,把握题目常考的要点。但由于各省的试题结构、分值比例、内容难度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慌乱不安的感觉。所以,面对大量的试题,我们要有所选择,要抓住重点,要学会将刀刃放在点子上。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将本省历年(至少5年)的中考英语题反复看几遍,通过纵向的比较,去体会命题者思路的变化和考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短时间内做大量同一类型的题目,做题产生的困倦和乏味的感觉会使大家失去对该类题目的兴趣。

通过对2005年各地试卷的分析,笔者认为,完型填空试题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命题思路,分值和题目数量与前几年相比保持不变,而文章来源、体裁、形式出现一些新颖化的趋向。如今年陕西省中考试题给文章配了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往年以记叙文为主的命题思路也逐渐灵活,一些简单短小的说明性、评说型文章也被引入到了完型填空中,如2005年天津卷考的是一篇关于如何建造房屋的文章,河北卷考的是如何记忆词汇以及熟能生巧的内容。

真题与模拟题相结合

把一定数量的真题和可信度较高的模拟试题结合起来,分时分段进行测试,通过不断的练习、改错、订正、复习的过程提高分数。根据笔者学生反馈的信息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整套试卷模拟与分类分项模拟结合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就是说,大家可以在每月的某个固定时段里安排一次详细完整的模拟考试,一定要限制时间!练习中,不要借助任何的工具,要靠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的语言环境去推断一些陌生词汇的含义。完型填空属于阅读理解范畴,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或者语法试题,而是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评。因而它的难度也往往大于阅读理解,学生的失分率较高。

分类分项模拟,就是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专攻某种类型的题目,横向或纵向展开,每天都要坚持训练,短时期内熟悉该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注意及时总结。例如,我这两周专门复习完型填空,就可以在第一周每晚9:00~9:30定时定量完成历年我省的中考完型填空真题,这是纵向;下一周可以在相同时间段完成同一年七个省市的完型填空的题目,这是横向。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对比,比较直观地掌握完型填空的主要做题方法。

解题秘诀

到底完型填空试题有没有一些技巧可循呢?作为一种综合性较高的题目,它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一般情况下,完型填空的文章首句是完整的,这能帮助大家定位文章的体裁,理解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思路。以下是本人总结且经部分同学使用比较实用的解题方法,仅供参考:

1、快速浏览全文

首先,努力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者主旨词(key words),这类词的出现频率较高,而通常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实词,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往往能帮助大家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这个步骤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大家用“跳读”(skimming and scanning)的方式去搜索,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定时,对于不同长度的文章都要保证速度和质量,也就是说,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最有效的词。

2、顺序做题

按顺序做题,从含义和语法两个角度选择正确答案,即要保证所选的答案 semantically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顺序做题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最好能将自己选择的答案直接代入原文中。

3、避难就易

通常情况下,有些题目是不能直接做出选择的,因为有的题从语法和含义角度,似乎都至少有两个选项都合适,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继续在这个题目上耗费时间,就要直接进入第三步,也是解析完型填空最为关键的一步——避难就易,暂时放弃模棱两可的选项。因为完型填空就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文章的能力,很多题目是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前后文相互对照,所以按照顺序原则并不能直接选择出答案,我们也就视具体情况而有所选择。

4、根据上下文信息攻破难点

当我们继续做题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信息点是与上下文相对照的,通过这种呼应关系可以从答案中选择出最适合的一个。这时候要特别注意一些代词、连词的使用,注意其表达的转折、原因、结果、让步、方式等关系,并据此推断文章大意。

5、有效检查

很多同学都忽视了检查这一步。在做题之后将它作为一篇完整的阅读理解文章通读一遍,看行文是否流畅,表意是否明白,逻辑是否清楚。这时候,最好不要再考虑题目中的其他选项,避免干扰;发现有不顺的地方,立刻做上标记,以提醒自己是否出错。

实战演习

下面我们将一篇2005年北京市中考完型填空的真题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以帮助大家理解以上提到的解题技巧:

Mr. Klein told the class that a new student, Inez, would join them soon. He (39) that Inez was deaf. She “talked” with others by using sign language. Mr. Klein knew sign language, and he decided to teach (40) students so that they could also “talk” with Inez.

First, they learned to sign the letters. Some letters were hard to (41). Other letters, such as C, were easier because the shape (形状) of the hand was the same as the shape of the letter.

The (42) thing they learned was fingerspelling. They signed one letter after another to spell a word. They (43) with two-letter words such as at and on. Then they spelled (44) words.

Finally, Mr. Klein showed that (45) one sign could be used for a whole word. To make the sign for the word fine, a person spreads out(张开) the fingers on one hand, (46) the thumb(拇指) to the chest(前胸), and moves the hand away from the chest. Signing is not just (47) with the hands. Expressions on the face are also (48). The students learned to sign a question mark by using expressions on the face.

When Inez first entered the classroom, she looked (49). But the students signed, “Good morning, Inez.”She gave the class a big smile and signed back, “What a wonderful (50).”

39.A. hopedB. said

C. guessedD. thought

40.A. hisB. myC. herD. our

41. A. spellB. checkC. rememberD. write

42. A. firstB. onlyC. lastD. next

43. A. metB. startedC. agreedD. helped

44. A. newerB. easierC. longerD. nicer

45. A. neverB. perhapsC. stillD. just

46. A. joinsB. fixesC. touchesD. ties

47. A. madeB. doneC. givenD. chosen

48. A. importantB. different

C. difficultD. strange

49.A. seriousB. surprised

C. frightenedD. nervous

50.A. welcomeB. congratulation

C. progressD. success

考生浏览全文过后应该了解到,这是一篇讲述关于Klein老师、学生Inez以及其他学生的故事,然后进入顺序做题阶段。

39题,在上文有明显的对应,应该选B. said。有同学如果不认识deaf(聋的)这个词,也应该能从后文的“talked”推断出来,加上引号表明她不能真正说话,只能使用sign language,既然是聋子,肯定是用手语来和别人交流了,所以sign language的意思也比较好猜。

40题选A。

41题稍微有些难度。老师开始教大家手语,首先学的是如何用手表示字母。很多同学容易选成A. 但实际上,拼写是第三段才讲到的,这里只讲到他们在学习第一步,那应该是记住手形所对应的字母;下一句有提示,C字母比较容易,因为它和手的形状很相像。答案选C. remember。

42题与第二段的first对应,选D. next比较贴切。

43题考查语法,短语begin with /start with是固定用法,表示“以……开始”,例如The teacher began the class with an amusing story。

44题要注意then表示递进;他们先学两个字母的单词,然后肯定学更长的,选C。

45题选just表示“仅仅”。为了表达fine这个词义,我们需要用伸展开(spread out)一只手的全部手指,(46)前胸,然后移开。Move away这个短语告诉我们,在移开之前肯定应该是将手放在胸前,因此通过后文的呼应选出C。

47题考查语法,做手势用do来引导do the signing, 用make则有创造的意思了。

48题难的是expressions这个词大多数同学不认识;尽管如此,大家也要学会通过语法知识、语境含义来猜测词义。比如说我们能迅速肯定,这个词是可数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它表示脸上的某种东西。再根据语境就知道expressions表示表情。本句中的also一词提示我们,A是最合适的。

49题选D最准确。

50题,welcome 在本句中做一个单数可数名词,表示欢迎。

这样,做完了所有的10道题目,最好将我们选择的选项带入到文章中通读一遍,如果完全通顺且语义表达流畅,应该说明你已经全做对了。

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 篇4

41、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年底我市在全区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

()①废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饭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

A.①③⑤⑦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①②⑥⑦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D.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

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B.稀释浓硫酸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B.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

C.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5、2012年12月31日,山西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漏事故,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苯胺的化学式C6H5NH2下列有关苯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N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氢原子和1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93D.苯胺中的C、H元素质量比为72:76、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

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7、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B.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8、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A.浓盐酸B.氯化钾溶液C.浓氨水D.氢氧化钠溶液

9、分离氯化铁、氯化纳、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得到三种纯净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稀硝酸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钠、稀硝酸 D.水、氢氧化钾、盐酸

10、(1)生石灰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生产原料,举出一例生石灰的应用_____________;生石灰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是用石灰石经高温煅烧得到的,煅烧的同时还得到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据此写出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化学元素有C、H、Na、O、Cl,用这五种元素符号,按下列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 一种不需加热、仅需一点催化剂就能分解放出氧气的物质:_____ _____;

② 一种在胃液中存在的,帮助消化的酸性物质:_______;③ 一种叫“纯碱”但不是碱的物质:______;

(3)写出上述②和③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1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

(2)若要想在2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措施是:

(3)40℃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物质都是易溶物B、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a、b的混合物

C、a的饱和液从40℃降温至20℃后仍然饱和

13、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和。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BaCl2;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猜想④:。

【实验探究】

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猜想成立,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分类就是按照事物不同的组成、特点、性质进行分类,以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规律。化学学习中我们就初步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蔗糖属(填写“无机物”或“有机物”),有机物中一定含有元素;

② 无机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写出硫化亚铁的化学式,该物质属于前面四种物质类别中的;

③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请任意写出一种酸式盐的化学式,带有结晶水的盐也可叫做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其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5、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 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结果为33.7 g。

(1)若二氧化锰的质量是0.5 g,则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g。

(2)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2006年中考化学模拟 篇5

阅读《马说》,完成 11—— 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 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 “ 临 ” 字与 “ 执策而临之 ” 的 “ 临 ”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2其真无马邪? 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1、A

12、(1有时(2喂

1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2(难道真 的没有千里马吗?

14、(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

2006年曲靖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12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不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昔有大长者子 ① ,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 ② ,当 如是捉 ③ ,如是正,如是住 ④ ,语众人言:“ 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 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 ⑤ 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 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

注:①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②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驾驶。④住:停止。⑤唱言:高声说。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虽有千里之能((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译文:(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译文:(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11、“ 大长者子 ” 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答:

12、甲文强调了 “ 按规律办事 ” 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 “ 生搬硬套规律 ” 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 的理解。(2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 “ 大长者子 ” 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答:(一

9、(1即使(2等同(3擅长(4都

10、(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2大 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11、①凡事 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②任何 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12、不矛盾。①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②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 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 1分

13、×××:你敢说敢做 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

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一(10~13小题,共 12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 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 故, 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 子奚哭之悲也? ”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 “yuè”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11、通过 “ 识马 ”、“ 相玉 ” ,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答:

12.《马说》以 “„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 “ 王乃 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 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答: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 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答: 《马说》中,面对 “ 天下无马 ” 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13.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参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 思对即可

2007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文: 10.在作者看来, “ 伯乐 ” 与 “ 千里马 ” 哪个更重要 ? 为什么?(3分 答: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 “ 千里马 ” 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4分驾驭(鞭打 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 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l0、4分 伯乐更重要。(1分 因为先有 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分 11、4分 为 “ 千里马 ” 的被 埋没鸣不平。(或:为 „„ 千里马 ‟‟ 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统一考试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妈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皇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 真不知马也。

⒖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一食或尽粟一石(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执策而临之(⒗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③其真无马邪

⒘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①衹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枥之间。(2分译文: ②策之不以其道。(1分译文: ⒙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3分

①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1分 ②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1分

③有一位哲人说过:“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 一句话?(1分

㈠(13分⒖①这样 ②有时 ③即使 ④面对(4分,各 1分⒗① “ 食 ”

通 “ 饲 ” ,喂、喂养 ② “ 见 ” 通 “ 现 ” ,表现 ③ “ 邪 ” 通 “ 耶 ” ,表疑问,相当于 “ 吗 ”(3分。各 1分⒘① 只是辱没在养马的仆役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②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 方法。(3分,① 2分,② 1分⒙①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②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③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分,各 1分(①②题意思接近参考答案即可。

2009年黑龙江大庆市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 飞曰:“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 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 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 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 帝称善, 曰:“ 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 ·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执策而临之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C.初不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C.驽纯之材也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答: 7.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8.这时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 尚那样启用自己呢?(也可以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朝廷的重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典雅。9.D 第

一个 “ 善 ” 是 “ 好 ” 的意思,第二个 “ 善 ” 是 “ 擅长 ” 的意思。10.B “ 以 ” 都是 “ 按照 ” 的意思。A 项,在 /项。C 项, 的 /助词。D 项,它 /表反问语气。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 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12.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 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 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 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 爱卿有没有获得过好马? ” 岳飞道:“ 臣原有二匹马, 每天各吃数斗刍豆, 各饮一斛水, 但如果草料不精, 水质不净, 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 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 擅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 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 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喜欢逞能炫耀力气,但容易穷尽力气,实在是笨马一匹啊。” 赵构道 声 “ 好 ” ,说道:“ 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

2009年内蒙巴彦淖尔市

阅读《马说》,完成 11— 13题。(7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1.选出与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中 “ 而 ”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学而时习之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 D.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著称。B 食:通 “ 饲 ” ,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相等。D 策:马鞭子。

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

A.“ 千里马 ” 比喻人才, “ 伯乐 ” 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 其真不知马也 ”。

C.作者借 “ 千里马 ” 不遇 “ 伯乐 ” 的遭遇 , 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11、B

12、D

13、D 2003年浙江省丽水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7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 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 • 燕策二》 〔注: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说称自己为 “ 臣 ”。③还:音义同 “ 旋 ” , 围绕,绕圈子。④朝(zhāo:早晨,也指一天。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才美不外见(⑵愿子还而视之(⑶不以千里称也(⑷去而顾之(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⑵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译文: 25.[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乙]文介绍这匹骏马 “ 一旦而马价十倍 ” 的原因的一句话是。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3分 26.我们常以 “ 千里马 ” 比喻。(2分

27.从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3分

答: 23.见同现,显现 希望 著称 回头看

24.(1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2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与我交谈。2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6.人才 27.略。

2003年福建省厦门市

阅读有关 “ 千里马 ” 的两则文言文,完成 16— 19题。(15 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 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 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侍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艄;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执策而临之(②才美不外见(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17.下面句中加点 “ 之 ” 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策之不以其道

C.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1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译文: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⑴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 千里马 ”。(2分 答: ⑵如果让你给涓人的 “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 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 10分,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 样评分的理由。(3分

答: 16.竹制的马鞭子 见同现,显现命令 丢掉,白白扔掉

17.A 18.(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氢它当作普通劳动者马来喂养。(2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 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 19.(1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2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很多年仍找不到。国君的侍臣对国君说:“ 请让我来 找它吧!”

国君派遣他出去寻找了三个月,之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 500金买了 死马的头颅,回来报告国君。国君非常生气地说:“ 我要的是活马,你白费五百金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 用 ? ”

侍臣回答道:“ 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 况且是活的马呢?天下人都一定会认为大王是用重价 买千里马的。很快就会有人献马!” 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得到了多匹别人献来的千里马。

2004年浙江省绍兴市

(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 ? 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或:(2食:(3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 译文: 3.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答: 1.(1有时(或许(2喂养(或通 “ 饲 ”(3等同(或 “— 样 ” 2.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 3.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4年吉林省长春

阅读《马说》,完成 6— 10题。(16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 邪?其真不知马也。

6.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一食或尽粟一石(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虽有千里之能 B.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而攻之而不胜 学而时习之

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 “ 千里马 ” 喻指人才, “ 伯乐 ”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 ”。(4分

10.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 …… 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 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分 答:(一 6.①安求 /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 /不能尽其材 7.①这②同 “ 饲 ” ,喂养 ③鞭打(驱使 ④有时 8.C 9.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10.略。

2005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二 阅读《马说》,完成 8-10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8.作者借 “ 千里马 ” 不遇 “ 伯乐 ”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译文:(2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 ? 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分 答:(二(10分 8.(3分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9.(4分(1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2难道果真 没有千里马吗 ?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每句各 2分。大意对即可,如第(2句译为 “ 真的没有马吗 ? 是不知道马啊 ” 就应给 2分。10.(3分(开放性题目, 考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 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2005年四川省广安市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 35— 39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5.对第二段中的四个 “ 食 ” 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①和②读音相同,含义不同。B.①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36.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食 之 / 不 能 尽 其 材 3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这 ②食马者(同 “ 饲 ”, 喂养

③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3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袛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3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和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马厩里 , 不因日行千里而闻名.(“ 骈 ”“ 槽枥 ”“ 以 ”“ 称 ” 等词语翻译准确 , 译句通顺 得 3分.否则 , 酌情扣分

2005年广西桂林市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 8— 12题(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8.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① “ 食 ” 通 “ 饲 ” , ,意义:通喂养(1分 ② “ 见 ” 通 “ 现 ” ,意义:表现(1分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0.将句子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策、道、食、材 ” 均译正确,且 句子通顺者得 2分,否则酌情扣分

11.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 “ 千里马 ” 的才

能 ……………………………………………………………………………………………(3分

答:“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 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 “ 知人善用 ” 之煮 2分。

12.如果你是一匹 “ 千里马 ” ,而尚未被 “ 伯乐 ” 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答: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分 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1分(言之成理可给分

2006年北京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 9分

阅读《马说》,完成 11—— 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 其 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 “ 临 ” 字与 “ 执策而临之 ” 的 “ 临 ”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2其真无马邪? 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三、11、A

12、(1有时(2喂

13、(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14、(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6年浙江舟山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9-25题。

(一(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 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1.作者借 “ 千里马 ”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2.如果你是一匹 “ 千里马 ” ,而尚未被 “ 伯乐 ” 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答:(二(9分阂县林琴南孝廉纾 ① 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 ② 归,以袜实米, 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 ③ 之礼? ” 即呼备 ④ ,赍 ⑤ 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 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⑴从师读()⑵以袜实米()⑶负以致师()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 分)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译文: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答:

三、文言文阅读(20 分)

(一)(11 分)19.⑴通“饲”,喂养(喂)⑵鞭打(驾驭)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对 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 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 光。

(二)(9 分)23.⑴跟从(跟)⑵装满(装)⑶背(背着)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 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

物吗?”)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 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 的人。2006 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6~8 题。(共 6 分 , 每小题 2 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 间 ,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不饱 , 力不 足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 “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 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 C.才美不外见 A.而伯乐不常有 B.虽有千里之能 C.策之不以其道 D.骈死于槽枥之间 称 : 扬名)或 : 有时 策 : 鞭子)B.一食或尽粟一石 见 : 通“ 现 ” D.策之不以其道 广起,夺而杀之 以君之力 成 , 将以攻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7.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议论。B.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无知的 “ 食马者 ”发 出了强烈的谴责。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D.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9.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分 译文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 分 译文 :

二、(6 分 , 每小题 2 分 6.D(“ 策 ” 应为 “ 用鞭子抽打 ” “ 用 ” 之意 ;D 项前 “ 于 ” 为 “ 在 ”, 后为 “ 与 ” 之意 乏的不是人才 , 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 7.B(A 项前 “ 而 ” 为 “ 可是 ” 之意 , 8.D(与原文意思不合 , 应为 “ 世上缺 后者为顺接连词 “ 就 ” 之 意 ;B 项均为结构助词 “ 的 ”;C 项前 “ 以 ” 为 “ 按照 ” 之意 , 后为

三、(共 12 分 9.(4 分(1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 喂养马的人不知 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去喂养它。(译出大意得 1 分 , 落实 “ 食 ” 意思的得 1 分 落实 “ 材”“通” 意思的各计 0.5 分 2006 年江苏省泰州市

(一)(10 分)马之千里

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 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 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① 介:披上战甲。② 褫(chǐ):解除。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4.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译文: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2 分)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答:

南昌市中考满分作文-2006年 篇6

迪斯尼乐园

今年暑假你去了哪些地方呢?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是盛产美味椰子的海南,是祖国心脏的北京,还是繁华都市的上海?如果

读《绿野仙踪》有感

我读了《绿野仙踪》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女孩罗茜、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为实现各自的愿望,我想出去游玩

我的一生有一个愿望,去环游世界。我想感受世界花边的芳香。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世界上那么多的地方,美国,法国,意大利等。

我的暑假我做主

盼呀盼,盼呀盼,总算盼来了我期待已久的暑假。刚想好好地放松一番,却被老妈用书山压住了。我只好整天趴在书桌上,做着没完没了的作 斑斓之夏

夏姑娘踩着快乐的步子,看着春姑娘编织的大地,想了又想,觉得少了点什么。走到瓜田,神奇的魔法棒一挥,西瓜、香瓜、...春天的话

慵懒的冬天在震天的爆竹声中渐渐远去。在欢乐的波浪里,在吉祥的祝福声中,春天悄然而至,在这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每一个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最近,我读了《五百年后的奇遇》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地球母亲已将离我们远去。现在有一些人一点也不懂得环保,工厂的大烟囱正冒着,...一夜醒来

一夜醒来,树木没有了绿色。一夜醒来,小草失去了颜色。啊!

世界掌握在我们人类的手中,如果我们人类不爱护地球,那么世界就会灭亡,如果世界灭亡了,我们还可以住在哪里呢?如果住在月球我们就...渴望伤心的我

为什么快乐这么难寻求? 为什么? 却是一些嘲笑与伤害。难道他们没有一颗善心?

从论生命的价值到生命的可贵有的人,觉得自己是为别人而活的。比如,为了年迈的父母,比如,为了年少无知的孩子。<...我想要的世界

似打翻了的蓝墨水,朝四周渲染出千丝万缕的张狂颜色,嚣张的涂抹着天际遥远的底层,晚霞扑灭,铺满天的那头,像是天堂失了火。

今天,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进入了梦乡,梦幻般的梦世界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瞬时间,我来到了一片绿地上。这里好像桃源...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远的东西

纯真是一种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渐渐失去了孩子的纯真和善良,对世界看久了,认识“深”了,眼睛也变得“俗” 我的世界离不开她

我是鱼,她是水,鱼水之情天地可鉴。可是,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却离不开水。——题记 寂静的房内,我坐在窗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的世界阳光灿烂;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的世界芳香四溢。—— 童话青春

十六岁——花一般的年纪,她可爱·美丽·充满活力。她的贞洁胜过花园中的任何一朵奇葩。童话般的世界,带给他们纯...明天

现在我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但长大后是要为社会贡献,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人。新的明天,我们将在拼搏、学习、快

科技创造世界,同时带走了绿色!

伴随着时间从身边走过的脚步声,岁月一天天在流逝,科技取得的成果也日益高升。然而,这却给地球带来了灾难——大气层、臭气层...印象中的珠江

还记得几年前的暑假,我随父母到广州,父亲带我们一家人一同参观了广州的许多旅游景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北京路和珠江夜景。北京路给我的感觉 夜微凉

一【孤单是要等的人还没来,寂寞是等来的人已经从心里走了出去】今天很闷热,空气中有压抑的味道,我拿着扇子拼命的扇 爱,有时很简单

桌上放着一杯茶。辗转的茶叶,青翠得亮人耳目,飘散着落入水面,泛起点点涟漪,荡起一圈圈的水纹。蜷卷着的茶叶犹如重

我能?我能!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问自己,你能行吗?跨过一道道思想的障碍,我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能,你能吗?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17岁,墓苜

17岁的青春在彷徨与无助中惶恐永生弦音。留下漂浮的层屑,一步一步走入死亡的深潭。直至散尽灵魂中的涅盘。在这个不属于YOUSELF的世界 至此为安

看了别人的日志,才发现自己的文字是这般幼稚。

(一)突然懊恼自己在睡前喝了几杯咖啡。

夏小调

白白的宣纸点点的墨细细的痕淡淡的香 ····&middo...夏曲

白白的宣纸点点的墨细细的痕淡淡的香 …… 那夏...永恒世界

永恒世界第一章恐怖末日 “轰隆隆”的巨响将蓝色星球上的人们从睡梦中拉回了现实,他们茫然地起...《阿甘正传》观后感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幸福的人,一种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存在就是一个永久的奇迹,而这就是人生。每个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的奇迹,我

我——天边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但我却会发出无限的光芒;我——大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我却也是构成浪花图景中不 好书伴我成长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使我 珍惜我们的生命

弗罗姆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既是无与伦比的快乐。飞蛾为了生命努力挣扎;一棵小种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水

期盼和平

期盼和平原本种满大树、鲜花的大地去哪里了?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地去哪里了?四处

雨的随想(续)

心晴时,站在雨中看世界,听雨拍打万物的声音,犹如画般美丽。心雨时,站在雨中看世界,听雨拍打万物的声音,却是如此...我要谈谈2011 “人”,一瞥一捺,似乎挺容易,挺简单的。即使是从生物的角度解剖的时候,或许也就那么一回事--有鼻子,有眼,会跑会动,最重要是

走过四季

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历了无数的春夏秋冬。它们用画笔为我们的心灵增添了一份成熟,为我们的人生绘出了精彩。四季走过,留下了一道又一 让世界充满爱

爱,这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创造出了人类五彩斑斓的生活。爱的世界到处充满了阳光和色彩,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爱,那将会是 我遇见了时间老人

时间无声无息慢慢的流逝着,视时间为生命的人才能有所作为。——题记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映

我,为何而活

地球就是森林,中国就像森林中的一棵树,而我,就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嫩叶。本来自己就有够平凡了,可偏偏地球与宇宙的相比之下,它也只

创新学习敢于竞争

世界在发展这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发展飞速迅猛,人类不断地在历史文明的伟大尺标上奋力刷新、突破着。归根揭底,世界的发展和繁荣离 蚂蚁的团结精神

周末妈妈带我去公园玩,玩累了,我们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休息。妈妈给了我一块面包,我吃的时候不小心把面包渣掉在了地上,不经意往地下 曾经 我说过

曾经我说过 2011没人在乎自己 就自己在乎自己曾经我说过 我是冷血的 可我依旧舍不得曾经我说过 我会

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格外的温暖;爱是沙漠里的一口清泉,使口干舌燥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爱更是久旱大地上的一场倾

这个世界需要爱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你是青松,我是白杨,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爱的阳光”是啊,这个世界

爱的世界

爱是爸爸额头上的皱纹爱是妈妈嘴角上的微笑爱是当你身陷困境时从四面八方伸过来的手臂...家乡的四季

我的家乡,算不上桂林般的美,算不上大城市的繁华,算不上世界的奇丽景观。虽然家乡只是个小村子,可是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地方,尤

谈美国 美国,现在世界的霸主,野心与狂妄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世界面前。贪婪的他们,为了什么而争夺?是因为人口太拥挤了吗?不...100年的命运

最近读了余秋雨写的《山居笔记》,看了其中的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使我的感触很深。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童年,不浪漫

他们繁华之下的容颜

这个世界有许多心灵手巧的人,这些人创造了许多奇妙的小动物,今天我也做一回手巧的人,创造了我心中的太阳!创造美妙的世界!

上一篇:企业清理整顿方案改下一篇: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