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我发言稿(精选4篇)
新中国成立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禁运、武力封锁、经济制裁等方式威胁着新中国的生存。苏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援, 新中国外交就是如此起步。
对于新中国最基本的外交策略,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就提出来, 即是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这个外交政策在冷战时期是十分正确的, “一边倒”可以依靠苏联的力量抗击美国对中国所构成的威胁, 很好地巩固了国家新生政权。但是在“一边倒”外交战略并没有将中国仅仅拘束在苏阵营中。“1953年底, 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 周恩来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后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 极大地增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6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关系逐渐破裂, 在国际上面临着苏联和美国两方面的威胁。此时中国外交实际上既反美又反苏, 并在1962年、1964年分别爆发了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冲突等热战。在1963年, 时任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出访了亚非13国, 提出了与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和对外援助八项原则, 广交了一批“穷朋友”, 并为我国1971年重返联合国打下基础。
随着冷战的发展与我国“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我国不断推进与西方国家的关系。1972年尼克松秘密访华, 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公报》, 随后即与日本建立了邦交关系, 1978年与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另一方面的是, 中苏矛盾不断加深并愈发不可修复, 我国在1979年与苏联支持下的越南爆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维护了国家安全。
自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 扩张势头开始减弱, 我国也不再像70年代那样面临着苏联极强的威胁。邓小平复出后, 我国外交战略开始调整。邓小平在1982年指出:“中国同任何国家的关系都是从战略观点出发的。中国的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我国调整后的外交战略已经露出轮廓———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并定下了我国外交战略的指导方针: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90年代苏联解体, 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迫切的需要调整外交战略。在邓小平时代所提出的外交战略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战略目标之一, 并保持指导方针不变。
虽然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以前的外交战略总体上是成功而富有成果的, 但我国外交总是被动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发生明显转变是在2000年左右, 从被动更多地转向主动。
二、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
我国虽然在2001年加入了WTO, 但十五年的谈判却十分艰辛曲折, 被迫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在2000年前后, 我国主动提出要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上海合作组织, 可以看出我国外交的巨大进步与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决心。新世纪伊始, 我国外交战略逐渐由韬光养晦转为有所作为, 但韬光养晦仍是主导。
我国外交战略真正从韬光养晦转向积极作为的是在2010年前后。我国海洋领土争端已经困扰我国数十年, 在韬光养晦的指导方针下, 我国在外交上更多的是“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做法处理海洋领土争端。但在最新一轮海洋领土角力之中, 我国的外交战略明显发生了转变。
(一) 南海黄岩岛争端
2012年南海领土争端到了一个高发期。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抓扣中国渔民, 去除岛上有关中国的标志, 申请国际仲裁, 给黄岩岛改名……黄岩岛事件发生后的一个多月来, 菲律宾不断发表措辞强硬的言论, 制造事端激化事态。但是菲律宾等来的不是我国以往惯常的冷处理, 而是等来了我国外交部就黄岩岛事件向菲方提出的前所未有的严正交涉, 2012年5月7日, 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约见菲律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蔡福炯时称“中方做好应对菲方扩大事态各种准备”, 并呼吁菲方“希望菲方不要误判形势, 不要不计后果地推动黄岩岛事态升级”。这是自黄岩岛事件发生以来第三次对菲利宾做出的表态, 措辞之严厉、表态之明确超过前两次。同时, 国防部长梁光烈“军方的行动要根据国家外交的需要”。此番对外举动, 与曾经之乎者也的乏味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对于黄岩岛事件我国外交发言言辞柔中带刚, 领土争端立场明确, 并且有所言既有所为, 为维护我国周边环境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外交手段, 中国也在经济上通过限制菲律宾农产品入境、呼吁国人暂停到菲律宾旅游等方式狠狠地敲打了菲律宾, 使得菲律宾不得不基于我国强大的外交经济压力而缓和下来, 黄岩岛事件的媒体舆论也偃旗息鼓。但是, 舆论停息了并不代表我国的国家力量退出黄岩岛。通过我国国家海监、渔政等部门的努力, 黄岩岛已在我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这已被菲律宾官方所承认。从此事件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海洋领土争端更多地转向积极作为, 利用外交手段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击南海宵小对我国领土的掠夺, 并在合适的时机夺回控制权, 这样的处理是非常明智而恰当的。
(二) 钓鱼岛事件
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 但是由于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 使得钓鱼岛在2012年显得更不平静。针对日本政府一系列的“购岛”动作, 我国政府作出了严正声明:“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 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 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遗憾的是, 日本并没有正确看待中国人民保卫领土的决心, 仍然一意孤行地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国人民保卫领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2012年9月10日, 日本政府正式“购岛”, 中国政府则针锋相对地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 并在随后发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洋环境预报, 组织中国海监开展钓鱼岛领海基线巡航, 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对峙。为了配合海监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 我国政府于9月16日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主张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 从中国领海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这份大陆架划界案是对日本一系列“购岛”动作的强有力回击。
2012年12月13日, 我国组织海监编队及飞机队钓鱼岛领海内进行海空联合维权巡航行动, 日本政府迅速起飞F-15J战斗机进行拦截, 并且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在2013年1月15日首次明确表示, 如果中方飞机进入钓鱼岛“日本领空”, 且警告无果, 日方将可向中方飞机发射曳光弹进行“警告射击”。面对日本政府如此狂妄的挑衅, 我国政府回以更猛烈的回击, 2013年2月18日, “中国海监50”等3艘船组成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最近距离钓鱼岛0.8海里。
面对日本政府窃取我国神圣领土的无耻行为, 我国政府利用外交手段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 控制事态发展, 防止事态过度升级, 避免中日擦枪走火。同时我国强烈谴责日本政府公然否定二战后签订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成果的行径, 通过占领国际道德的制高点, 以获得国际上的支持。除了外交手段, 我国海上执法维权机构在钓鱼岛海域不断组织维权巡航, 以已成事实的对峙状态迫使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 达到我国政府所希望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总之, 我国在这次钓鱼岛“购岛”风波中, 外交言辞强硬、折冲樽俎, 通过巡航、公布领海基线、发布天气预报等积极作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 一改我国以往只停留在外交辞令层面上的尴尬局面, 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国民的爱国热情。这是日本政府始料不及的。
(三) 朝核问题
朝鲜半岛是东亚的火药桶, 随时有引爆的可能, 而朝鲜核问题更是整个火药桶的导火索。朝鲜分别在06年、09年进行了两次核试验, 在2013年2月12日,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的反对强行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使得朝鲜半岛的局势更加不明朗。中国作为朝鲜的陆上邻国和传统盟友, 对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的态度却与之前十分不同。依照惯例, 中国对此发表了第三次的声明。而这第三次声明对照前两次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即在最后一段“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 坚持通过对话协商, 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中删除了前两次声明的最后一句话“中国将继续不懈地为此做出努力”。可见我国已经彻底放弃将朝鲜拉回六方会谈的圆桌上来。面对不断升级的朝核危机和变动的地缘政治, 中国对朝鲜的外交政策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就在核试验当天, 外交部长杨洁篪紧急召见朝鲜驻华大使池在龙, 就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提出严正交涉。如此迅速的召见, 实属罕见。
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公开会议, 一致表决通过新的决议, 对朝鲜近期第三次进行核试验之举予以严词谴责, 并出台新的制裁举措, 以进一步遏制朝鲜的核武器及弹道导弹项目, 及其核扩散能力。面对国际社会如此严厉的制裁, 朝鲜更是悍然废除《朝鲜停战协议》, 切断韩朝直线电话等板门店联络渠道。如何解决朝核问题, 将考验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大国的外交智慧和能力。
三、总结及对未来我国外交战略的展望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切外交活动都是建立在经济实力之上的。在二十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欠账太多, 必须奋起直追。韬光养晦为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环境。到了二十一世纪, 我国经济上的崛起已经无可阻挡, 并且我国海外的利益已经深深融入到经济命脉之中, 以韬光养晦为主导的外交战略可能已经不能很好地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由韬光养晦转为积极作为迫在眉睫。
军事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积极作为的外交战略需要我国军事力量作为后盾。2008年我国海军开赴亚丁湾进行护航, 2012年我国首艘航母公开亮相等正式我国军事实力快速上升的表现, 我国以积极作为主导的外交战略是具有经济与军事双重基础的。
美国在2012年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 我国在未来十年面对的国际环境将会更加恶劣。面对各种势力咄咄逼人的态势, 我国绝不会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再退让。在南海领土问题上, 我国更多会采取“黄岩岛模式”, 通过外交上的施压、高压政策以及经济上的打压, 迫使南海宵小放弃对我国海洋领土的侵占。对于那些顽固的流氓国家, 我国应坚守不开第一枪的原则, 通过经济、军事渗透等手段, 获得对岛屿的实际控制。在东海与日本的纠纷中, 外交上要控制好事态升级, 保持大局上的对峙状态, 避免擦枪走火, 当我国综合实力到了完全超越日本的时候, 东海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在保护海外利益上, 我国应坚持海军的护航行动, 并尽量争取在印度洋获得一个港口作为海军的补给基地。在陆地上我国加强与盟友的合作, 如上海合作组织, 稳定我国边境地区, 打通我国到中东的陆上能源生命线。同时对朝鲜施以适度的压力, 稳定朝鲜半岛的局势, 努力使朝鲜半岛无核化。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六十四年,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年轻的共和国的外交之路也是风雨兼程。回顾我国外交六十年, 无论是其中的辉煌还是失策, 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反思的。没有过往一步一步踏实的脚印, 就没有今天我国外交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简略回顾我国二十一世纪以前的外交历程, 并着重以黄岩岛、钓鱼岛以及朝核问题三个例子分析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最后简单分析我国未来的外交战略。
关键词:外交发言,黄岩岛,钓鱼岛,朝核问题,战略
参考文献
[1]张蕴玲:《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003页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 (1975——1997) 》, 第242页
From:缪晓俊(作家,著有《我们是糖 甜到哀伤》《你好,我们的故事》等 )
我一直觉得人类长大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我觉得更遗憾的是,一个人只在童年才拥有童心。
缪林同学:
受编辑老师所托,我在给未来的你写一封信。
我是一個喜欢写信的人。我喜欢这种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像是面对面地说话。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写信了。想起年轻的时候,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那是一个没有电话、手机和电脑的年代,唯一的联系便是写信。那个年代的人,对待感情与生活,有着字斟句酌的谨慎。
感谢“信”,让今天的我与未来的你可以如此相遇。
这应该是你一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信吧,我将它写在《花样盛年》,然后我们慢慢地等,等排版,等校对,等印刷,等邮寄。现在电子资讯越来越迅捷,可人们却忽略了,信之所以美好与珍重,恰是因为那份等待的心情。
编辑老师说,要在信里给你讲一些人生的道理。忽然想起一句电影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也不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但我还是要对你说说,为什么呢?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道理,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写作要听编辑的话。
关于理想——
在你四岁的时候,我曾经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说,想做小白兔。我又问你,做小白兔干什么?你说,蹦。而现在,你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这让我很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合作一个绘本。
其实理想这东西,能不能变为现实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理想本身,它让你有了灵魂,有了方向。但是你要记得,别让理想变成谋生的技能,那样你会失去很多乐趣。
关于成长——
你总是问我,爸爸,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我一直觉得人类长大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我觉得更遗憾的是,一个人只在童年才拥有童心。
希望你能一生都保有这份最初的纯真与快乐。
关于爱情——
每次参加婚礼,看到新娘的父亲亲手将女儿交到新郎手里,你妈都会幸灾乐祸,“有一天,你也会将女儿这样交出去。”是的,这是我最恐惧的一天,因为在一个爸爸眼里,似乎什么样的男生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但,这又是我最期待的一天,我期待你能遇见一个优秀的男生,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世事漫如流水,还有什么比爱情更动人的事情呢?
关于爱情,我只想对你说,爱若卑微,便不再是爱。一定要耐心等到那个愿意“高攀”你的人。
最后,我希望你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就像爸爸这样,开车连虚白线都不压,编辑老师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
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吧。你之所以叫缪林,是因为爸爸姓缪,妈妈姓林。许多人觉得,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的女儿,你的名字应该《诗经》般美好。可是他们不知道,缪,古意缠绵,林,树木丛生,它让我想起一首民歌,“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亦缠。 ”
看,这就是生死相依的爱情,你因爱而生。
好吧,就写到这儿,要等到你的回信,想来也是十年之后的事了。我喜欢这样的等待,清澈又充满希望。
缪晓俊
梁
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似流水般流逝了。一眨眼,10年过去了。未来的我以是一名 世界知名的科学家。
未来的我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评为“世界第二莎士比亚”。伟大的我,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穷人,住上了高楼大厦;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犯人,走上了道德的道路。
我发明的产品,差不多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用。我使未来的人类的寿命增加了10年。那多亏我发明的‘10年寿命增长丸’。它能将人类体内的毒素化为营养,让人们健健康康的度过每一天。我使动植物生命更顽强了,随便往城市的一处看一眼,都会觉得自己的身体舒服很多,即可感到神清气爽。
未来的我住的房子特漂亮,可根据我的要求变换颜色,城堡一般美丽。
每天早晨起来,我都会往自己建筑的快乐小区散步,边散步便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小孩。这种习惯使我名声远扬,身体更好。
未来的我长得很漂亮,世上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我的名字。我非常讨人喜欢。
未来的我,名声还很大。以前有人说日本天皇游行,吓
死几个人。迈克尔﹒杰克逊一登场吓晕几个人。可我一出门,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围上来,欢呼大叫,有的献礼物,有的要求照相等等。忙得我手忙脚乱。
希望未来快点到来。
我向往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我想,未来的我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当农忙之季,我定能深刻感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而更警戒我心。若耕种所获很少,我心亦会“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每当先闲来,我可坐于树荫之下,品佳茶,与山中老叟对弈,不亦乐乎。又或静静的坐在竹室之中,细细的回忆和品味自己的人生。每有所获,也让我今后的人生路更好走。这样悠闲的生活不免让我想起孔明“南阳有隐者,高眠卧不足”。即使我不能与世隔绝,我想我也可以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喜欢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现代这个被人类文明所糟蹋过的土地,在喧闹之中我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我想只有远离人群才能回归我自己。未来的我若是能够踏入世外桃源,也许不会出来。因为我欣赏里面的山与水。试想,在一个有雾的早晨,我孤身一人穿过桃花林,望见远处的大山竞相向上,高入云端;近处的水,回环往复,流入低谷,定会产生吟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绝美诗句。倘若在山中能够遇到高人闲聊,那我便领会到“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真正意趣……
【未来的我发言稿】推荐阅读:
写给未来的我作文10-14
领导年终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发言稿10-05
写给未来的我750字作文07-01
未来的我作文300字11-27
小学生作文之未来的我10-10
致未来的我一封信书信作文11-29
未来的我小学优秀作文550字11-12
未来科幻作文未来的房子09-08
未来的什么想象作文:未来的衣服07-18
未来的校园_未来想象作文500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