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典散文阅读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经典散文阅读(精选10篇)

高中经典散文阅读 篇1

这是一本有关人类生死的书,这是一部沉重的历史大书。这本书我读了已经有五十多年了,至今仍没有读完。

每天躺在床上静静翻开这部书,看着看着有时我会哭会笑;会苦恼,会迷惘;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高兴快乐,悲伤难过。自打出生的那天起,我就拥有了这样一部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部书,只是我们有些人不大在意,没有好好阅读罢了。

只是,面对这样一部大书,直至临死,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读完、读懂它?一部书看了几十年没有看完?这会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每一个有机会接触或读到这篇小文的读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以为我是在买官司。

不是,真的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中外历史图书目录里,它是不存在的,可它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时时刻刻地鼓励或警示着我们。人们习惯阅读由专家学者推荐阅读的书籍,但却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去好好阅读这样一本书。因为有时候读着读着,我们可能会更迷茫更浮躁。所以,一部人生最最重要的书,就这样地被我们忽视了。

这部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平淡。它记述着每一天发生的平凡琐事,书里也没有主角和配角,一切都随着场景的转换而变化。睁开眼,我们醒来了;闭上眼,我们睡去了。我们跳舞,我们歌唱;我们愤怒,我们嚎叫。死了又活了,活着的又死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如此社会进步了,猿变成了人。是的,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有人说,活着就好。但我们却天天在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谁能告诉我?

提出这个问题很无奈,是因为活了大半辈子了,有时候反倒是越活越糊涂了,我们总是想在现成的书本里找到答案,总想快一点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看个结果。只是我手里的这部书是那么的厚重和珍贵,以至于我不敢随意地翻动它。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那时候我们每天学习《为人民服务》,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长大了,改革开放了,商品交换条件下,金钱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时就有人送来了一本《厚黑学》。吃喝玩乐,没钱不行,想要有钱就好好学习,即便做不了官,也能挣点钱不是?有了钱就有了权力和地位,人就会高看你一眼。

现实中,金钱似乎成了社会衡量一个人高低贵贱的唯一尺码。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活着就要拼命挣钱。随着国门打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随着所有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随着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冲击渗透影响,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看着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进步、迫切要改变自己,我们自己还坐得住吗?生存空间被压缩了,想象空间却越来越大,看着国家一天天的强大,看着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看着周围的人们日子越过越好,反倒衬托出自己越来越寒酸,我们还会满足于那种平淡乏味、穷酸低下的生活吗?

一切都在变,我们当然也要变,在孤独和寂寞中让自己变得鲜活起来,去适应这变幻的世界,去体验去追求去享受,去和永远的无奈告别。这时候我们似乎找到了自己为自己活着的`理由,找到了生命抗争的力量和支点。

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似乎感受到了周围的种种变化。从小到大吃穿住行,方方面面都在变化。过去洗脸用香皂没什么牌子,也不分好坏,现在得用奶液;过去吃肉专买肥的,一是便宜二是解谗,现在吃肉专挑瘦的,为得是健康长寿;过去一双鞋穿五年,现在一年穿五双;过去几个月洗不了一次澡,现在隔天不洗澡自己都烦;过去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一个小屋里,一大一小两张床,迈脚都难,现在一家三口人,一人一个屋,客厅厨房还分着;过去出门多数情况下走路,后来骑自行车,后来打的,再后来就自己买车了。

比较而言,生活是越来越好,变来变去大家仍是一个水平,这变化就有些微不足道。如果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还不足以叫人头脑发热颓废堕落忘乎所以,那么物质与精神,灵魂与肉体的剥离,才是问题的根源。

过去是自己跟自己比,有种满足感自豪感,如今是跟别人比跟大款比,跟国外的阔佬比且只比吃喝挣钱多少;过去讲精神多于物质造成物资匮乏,如今讲究物质不谈精神人变得精神空虚;过去是有德没道人乱打乱斗瞎忙活,现在的人是有道没德太精明太功于心计;过去人想自己少想别人多,如今的人就剩下照顾自己了,连生孩子想得都是以后能为自己的脸上贴金;过去的人缺魂,现在的人怕鬼。比来比去,比到最后感到很无聊很可怕。活来活去,活到最后是越活越糊涂。我在慢慢地读着,想着。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活着?这样的问题,常常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对着我的那本书问,你能告诉我吗?

如果你说,我活着就是要改变自己,就是要让自己吃好喝好,让自己的家人幸福,就是要挣钱,那挣了钱自己吃好喝好,家人也有钱了,你以为那就有了幸福了吗?如果你说,我追求的就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享受和寄托,那我问你,这种追求的落点或者说是归属又在哪里?如果你说,我是为别人活着,假设你说的不是假话,那一个人生下来,是否就该为另一个人去承受苦难?如果是那样,我们的人类真的能走到今天吗?如果你说,你只为自己活着,那你结婚生子,又是为了什么?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是由于人类的出现,仅仅用了数千年的时间竟霸占了地球陆地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和40%的资源,直接的后果是:草原化为耕地,森林夷为平地,地下含水层干枯,工业废物化学污染,入侵的物种及生物大量绝灭气候反复无常,如此下去,地球将是很危险的。

这时候我想,假如地球上没有了人类,地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但作者却在最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地球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暖化。那意思好象是在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最后也是要毁灭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这听起来好可怕啊!

人的生死不是由人类自己所能决定的。如此,我们生下来是否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是否就可以为自己为人类的作孽寻找到一个理由?这让人感到很悲哀。如同我们坐在屋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这时候说不上又有多少人已经死去,或者是又有多少人又来到了这个世上,显得我们这种探讨是那么的可笑,但是不要忘记,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可以无限地扩展自己,我们确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有趣。回过头来看,其实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人类的短视、贪婪,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又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祸根。

我们自认为强大就可以胡作非为,其实即使跟其它的生灵比较,人类也还是有很多差距的。比如,我们的嗅觉不如狗,我们的听觉不如鼠,我们的视觉不如鹰,因为头脑的发达,结果我们成了地球上唯一的主宰者。如此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我的探讨可能会到此为止,但后一辈人可能还会继续着这样一个话题,说不定有一天,在地球毁灭之前,我们就真的找到了人类活着的出口。

说到这,有人可能还会问,你看的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啊?怎么说呢?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部属于你自己最后珍藏一本书。你的经历体验、分析判断等,构成了这部书的内容,同时也是你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部书,我们没理由不好好阅读。

高中经典散文阅读 篇2

教材中散文选文的选材广泛, 题材多样,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 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史铁生《我与地坛》等, 是对自我历程描述的散文。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散文取材的多样性有较大的差距, 反映到教学课堂当中是不愿意深入理解。所以首先要激发的就是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 借助学生对客家散文取材的认知感, 激发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例如, 我在讲授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前, 先让学生阅读客家题材散文, 陈桂峰的《故乡的叫卖身》和杨丽平的《客天下客家情》。这两篇散文所描述的是围龙屋的情景、客家民谣及其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表述作者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由于学生对客家题材散文中所写的人物、景色、情感都非常熟悉, 因此能够较好地把握客家散文主旨及情感。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仔细阅读《故乡的榕树》。有了客家题材的散文阅读基础, 学生发现两者的手法和主题具有高度的相同性, 都是借助了对儿时生活、村民习俗的描写来抒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于是对阅读课文《故乡的榕树》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为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客家题材的散文,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题材, 让学生在散文这种文体的作品中找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题材, 在降低了学生阅读散文的难度同时, 激发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大力促进了散文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结合客家散文的意象特点, 指导学生体会散文美境

散文是侧重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字里行间充溢着真切诚挚而浓郁之情, 具有一种意境美。一篇散文是否韵味独特, 是看该文有没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 说到底是看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作者所设置的“地坛”这个意象, 是被作者细节化了的景物与细腻传神的虚写, 是作者把自己的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再现, 更体现的是作者内心感受的体现。

同样, 客家题材散文中的意象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如陈彦儒的客家散文《印象兴宁·春天的味道》, 文章所设置的意象“萝卜糕”, 不仅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怀, 更是对客家妇女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精神的赞美。通过这些熟悉亲近的意象, 学生容易体会到散文特有的意境美。

例如, 粤教版课文张洁的《捡麦穗》, 作者设置了两个意象, 即“烟荷包”和“红柿子”, 但是较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扒开迷雾, 看不清两个意象所蕴含的感情, 更不用说体会课文的内涵了。

于是在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阅读陈彦儒的散文《印象兴宁·龙灯》, 让学生思考意象有何作用, 蕴含怎样的深意。文中写到“舞龙灯舞醒狮, 是老家广东兴宁市过年的娱乐节目。春节时分只要一听到铿锵锣鼓声, 我们往往会抛下玩得正起兴的游戏, 冲到围龙屋前的禾坪, 抢到最佳观赏视角。”因此, 文中“龙灯”这一意象, 传承了客家人祈福消灾的古旧方式, 以示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历经千百年的流传。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意象“龙灯”是客家人心中的传统文化象征, 寓意客家人对祖辈文化的传承。如此可见, 文中的意象是一种情感体验。散文中的意象, 其实就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寄托的外化体现。

借助这一点, 回到课文《捡麦穗》, 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因此我们结合课文可知“烟荷包”既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的缅怀, 又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追念。这样, 学生就很容易把握散文的意象及感情了。

三、结合客家散文的审美品格, 提高学生的散文赏析能力

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这是散文最重要的审美品格特征, 也是散文创作自我性的体现。例如在粤教版中的散文冰心的《巴金这个人》等, 除了在材料的剪裁、细节的描写上作必要的艺术加工以外, 散文中的写实仍占主导地位。在客家题材的散文中, 陈彦儒的《印象兴宁·龙灯》对“舞龙灯”这一古老风俗的场面描述, 杨永强的《月光下的围龙屋》对客家人在月光下的劳作场景描写, 都是作者切实的体会, 都是较为真实的。由此可见, 讲究真实, 体现自我的审美品格在散文中是较为典型的。

提高散文的有效教学, 必须要使学生对散文的审美品格有一定的了解, 而客家题材的散文具有的审美品格与现代散文是相一致的。在散文教学中结合客家题材的审美品格, 有利于提高学生赏析散文的能力。

例如, 我在讲授粤教版散文老舍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时, 在课前让学生阅读客家题材散文, 如陈彦儒《印象兴宁·春天的味道》。文中描述的客家人酿酒的场景:黄酒酿造无非是选料浸泡、蒸糯米、加酒饼、红麯发酵, 燃谷壳炙烤酒坛等流程。作者儿时观赏舞龙灯的场景:元宵时节, 我们跟着表演的醒狮队串村走巷, 一直走到高碑里。学生阅读后, 最大的感触是“太真实, 太贴切, 太熟悉了”。学生都说原来散文创作如此真实。

在此基础上, 我再讲授老舍的散文《我的母亲》。这篇散文集中展现了母亲与“我”几十年的生活。作者通过描写母亲为支撑家庭帮人家洗衣服, 帮人做针线活的苦难与艰辛, 借助母亲生活忙碌但还保持了勤快、好客、热心助人等优良品质, 来说明母亲对“我”生命的教育以及对“我”性格的影响。文章的审美品格如同《印象兴宁·春天的味道》一样, 贴近生活, 感情真挚, 自然流畅, 很快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而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客家题材散文的选材广泛、多样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结合客家题材散文熟悉、亲近的意象特点, 指导学生体会了散文美境;结合客家题材散文讲究真实、体现自我的审美品格, 提高了学生散文的赏析能力, 实现了高中散文阅读有效教学。

高中考场散文阅读策略 篇3

[关键词]散文;意句;象句;圆形结构

一、高中散文阅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写作技法的鉴赏

(三)语言组织的问题

二、散文阅读的思维特点

散文阅读思维是圆形结构:从局部的字词句到整体的段篇章结构,再从整体的篇章结构主题理解到字词句的语言咀嚼,一遍遍螺旋式加深理解。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构成散文阅读思维的圆形结构。

三、散文的特质

广义散文是指韵文之外的所有文章。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散是指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文章主旨(情怀、志向、哲理)集中。

四、散文阅读方法

一般散文的阅读方法是:1.解题→了解作者;2.归纳段意→梳理结构(找出线索);3.把握主体→理解主旨;4.分析写作技巧。根据高考散文特点,探讨考场散文阅读方法的操作步骤:

(一)抓住意句,把握主旨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语言是散文的载体,阅读的首要是语言的阅读,因此在散文的阅读中我们需要关注关键语句:意句、主旨句、过渡句、哲理句……

1.学会判断意句、象句。文学的本质是表现,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散文也不例外,高考散文选材大多以文化散文和哲理散文为主,选文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文情并茂,具有很高的文学、文化品味,多为名家散文。如:全国卷1萧萧的《灯火》、全国卷2张承志的《大河家》、北京卷季羡林的《海棠花》、湖南卷洛夫的《一朵午荷》、天津卷迟子建的《寒冷的高纬度》、福建卷林斤澜的《春风》等,散文的主旨指向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散文阅读的第一步是把握散文的主旨,而主旨的把握离不开文本中直接表露情感的句子,我称之为意句。

散文同诗歌在表达技巧、抒情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解读诗歌的方法把握散文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诗歌阅读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意象,意象即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即情感,象即客观物象。于此相通,我把散文中直接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句子称之为意句。散文中寄寓作者感情的描绘物象的句子称之为象句,象句具有形象性。透过纷繁的象句,直击意句,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理解文章主旨。例文:

回忆黄昏

韩东

①黄昏太美了,落日,晚霞,沉郁的大地。鸟儿归巢,工作一天后人们拖着沉重的步履回家。黄昏意味着休息、放松,意味着归来,和家人团聚。在黄昏中我们会忧伤,但这忧伤很难说是指向什么具体事物的。有一种和此时的天地一样辽阔丰富的情怀,忧伤变成了慈悲,黄昏变成了教育。

②我认定黄昏的正宗在乡村,在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它每日在那里的平原上上演,农人们肩扛农具身心疲惫地走回村庄。西天上云霞满天,奇幻不已,但我看不清他们模糊的面容。只有小水坑闪闪发亮,等待已久的村庄里传出一片嘈杂……有时我独自一人待在临高的河堤上,眼望西方,直到那殷红的太阳只剩下半个,小半个,最后只余一抹。当它没顶的一瞬间,世界变成了青灰色,我周身一凉,嘈杂声也随即停止了。这是孤寂自在的好时光。最后真正的夜晚来临,波动悬浮着内心沉落下去,终于稳定了。

③黄昏之美无以伦比,它是活生生的过程。从西天金红的晚霞到浑圆的落日,到空寂无染的天空以及稠厚苍茫的大地,仿佛一切都在降落、收缩、凝聚,又于黑夜中消融,消融于广大的黑暗。自然界的一天结束了,也是一个工作日的结束。辛勤劳作的时间告一段落,这世上为生存而有的搏斗也暂时中止。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躺下吧,放平吧,欣赏吧,除了欣赏我们一无所用。这黄昏的教育从未止歇,这本伟大的奇书被一再翻阅。这美丽得过分的画卷,这画卷中我们卑微而现实的生命……

④我爱黄昏,又怎么能不爱呢?不因为我是一个所谓的诗人。我早年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这“乡村生活”中就有黄昏的照耀。写小说的时候我也特别偏爱晚霞夕照的描写,曾写到一对男女知青于傍晚时分在河提上散步,西天上留下了他们剪影。我的一本小说集就取名为《西天上》,后来虽被出版方否决,但我一直得意于这个书名。不说不知道,看来我对黄昏还真是情有独钟。

⑤城市生活中,黄昏的感受减弱了。天光还很亮的时候街上就华灯齐放,遮蔽了黄昏特有的光线散射。加上高楼大厦的阻挡,西天的面积越来越小。我们从白天直接进入到人造的白昼,生活于不夜城中,黄昏作为昼夜之间的过渡变得多余。我不禁想起,为了使母鸡产蛋更多人们发明了用灯光照射的方法。我们就是那些通夜被灯光照耀着的母鸡,为了工作和效率,为了产蛋,甚至只是为了娱乐。这该是多么的悲惨呀!

⑥黄昏每日降临,但你已难得一见。但即使是在城市中,关闭视觉,你仍然可以听见黄昏的声音。渐渐的,我养成了傍晚时分“午睡”的习惯。当我躺下时,闭上眼睛,就听见了那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孩子们放学的尖叫,下班的车铃之声,街上车轮滚动,上楼梯的声音,关开门的声音……所有的这些声音都裹在城市厚厚的尘埃里,既近在咫尺,又恍若隔世。在黄昏的听觉中映现出视觉,一个黄昏成为另一个黄昏的回忆。

划横线的句子都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可以判断为意句,其他语句围绕这些意句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抓住这些意句就把握了这篇散文的主旨:赞美乡村黄昏带给人的休息放松归家团聚的美好感觉。

2.抓感情的凝聚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回忆黄昏》表达了作者对黄昏的喜爱,黄昏意味着黄昏意味着休息、放松,意味着归来,和家人团聚。认真辨别意句就会很容易把握散文的主旨。

此外,抓文章关键语句,概括主旨。包括中心句(概括凝练)、矛盾句(表面自相矛盾,实则内涵深刻)、主旨句(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描写句(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抒情句(表明感情,富有感染力)、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过渡句(承上启下)、修辞句(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整散句(句式整齐、节奏和谐;错落有致、抑扬顿挫)。了解这些句子的一般作用,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对理解散文的主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牵出线索,剖析结构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议论性的文章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阅读时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我们把握文章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是很有益处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抓中心句,概括段意。先抓各段中心句,概括出每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各段的中心句一般都位于段首或段尾。

2.依据线索,分层概括。依据行文线索将文章划分为几个层次,并归纳各层意思。

3.依据规律,准确定位。开头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五种:提纲挈领,统摄全篇;引起下文,作好铺垫;对照下文。突出强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在初步分析开头段与下文内容的联系后,判断开头段的作用应属于五种作用中的哪几种。

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种:卒章显志,升华主旨;首尾互应,结构圆合;总结全文,深化主旨;言尽意余,含蓄隽永。过渡段在全文中主要有两种作用:承上启下,衔接自然;前后照应,结构严密。

4.全面分析,简明表述。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出各段意思,进而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然后高屋建瓴具体分析开头段的作用,最后按“总括语+分析语”的总分式结构描述分析的结果。总括语就是“统摄全篇、对照下文”等概括开头段作用的术语;分析语就是简明表述出具体分析结果的语言部分,如果是铺垫作用就以“为下文写……作铺垫”的语言格式描述出来,如果是对照作用就写“……与……对照”,如果是渲染气氛就用“为全文渲染……的气氛”,等等。

(三)细化分类,抓住规律

根据散文文体特点阅读散文。根据表达方式散文可分为:记叙抒怀类、托物言志类、议论说理类。

1.记叙抒怀类散文特点及阅读方法

2.托物言志类散文特点及阅读方法。

3.议论说理类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这里不再赘述。

(四)辨明手法,反观内容

文学借助艺术手法表现思想内容,阅读散文需要理解艺术手法的运用,加深散文的主旨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不同的文体应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1.从表达方式角度:主要包括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2.从修辞角度:比拟(拟人、拟物)、比喻、对比、借代、对偶、排比、夸张、反复修辞的判定及其表达效果。

3.从表现手法角度:想象、联想、象征、衬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

4.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放飞经典高中散文 篇4

一个夏日的黄昏,雨过天晴。西边天上的乌云渐渐散去。夕阳温和的照耀着大地。霞光映照着人们的脸,显得越发透红。空气里透着一丝丝的凉意,沁人心脾。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天空是那样的清丽,大地是那样的焕然一新。思绪是那样的亲切清晰。

在我居住的楼下,还有一洼洼没有流走的积水。土地上的闷热的气息,早已飞散到空中去了。

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早早下楼去了。调皮的摇晃着绿化带里的樱花树。他在玩人工降雨的游戏。一树的雨滴纷纷扬扬的落下来。轻轻柔柔的雨丝,伴着孩子们的笑声。飘落到树下的草坪里。

忽然,儿子按响门铃,要我赶快下楼。我想也没有要紧的事,有些毫不在意的样子。经不住儿子一遍遍的`催促。我才缓慢的走下楼来.

原来,是儿子捉到了一只刚刚学飞的小麻雀。一只鸟喙刚刚泛黄,尚未硬化的麻雀。也许是它的翅膀不够坚硬,也许是它的身体不够强壮,也许是她尚未学会飞翔的本领。

被儿子追逐了几次,就成了俘虏。儿子找来一根红细绳,拴住小麻雀的一根腿。任凭它怎样挣扎,也无济于事,不能逃脱。

我想让儿子把麻雀放飞,难度的确非常大。儿子一心想把小麻雀喂养大。约我去花鸟市场去买鸟食。

我对他说:“大多数的鸟类都能养活,唯独麻雀这种鸟养不活。它气性大,个性倔强。被人逮住后,便绝食,既然失去了自由,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直至饿死也不肯进食。宁可终结生命,也不愿做一名毫无自由的囚徒。”麻雀这种宁死不屈的天性。值得引起人们的无限思索。儿子听了若有所思。

“小麻雀,怎么才能活下去?”

“没有什么好办法?把它放飞是唯一的办法。”

“再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没有了。”

“你想让小麻雀死去还是活下去?”

“当然是活下去!”儿子坚定地说,他好像拿定了主意。

晚饭过后,儿子和我相约来到楼下,他拿出小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掉麻雀腿上的毛线绳。他伸开左手掌,把麻雀放在掌心里。小麻雀抓住他的一根手指不肯离去。儿子就把麻雀放在樱花树的树杈上。“叽——”的一声长鸣。小麻雀高兴的飞走了。消失在茫茫的夜空里。

“小麻雀会活下去吗?”儿子有些疑惑的问。他对小麻雀长生了无限的留恋与牵挂。

“有你的放飞,他一定会坚强的生活下去的。”我肯定的说。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方法 篇5

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中心句和点睛句。

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高考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常见提问方式

句、段作用分析: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变式提问:开头为什么从__写起??作者写这些句子(节)的用意是什么?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目标 篇6

要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做到“明确”。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小露珠》一课中要求学生阅读两个例句,“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了。”并用“越来越……”造句。对于这一项“用词造句”的教学目标,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到什么水平?并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心中有数的。比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完两个例句后,就问学生:“越来越……”这个词语表示什么?当学生知道“越来越……”表示“事物的变化”之后,就让学生口头造句:“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了。”“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了。”……教师很满意。这样的教学达到既定的目标了吗?显然,学生的口头造句是原有水平的重复再现,并没有提高到新的水平。因为教师并不明确用“越来越……”造句的实际教学目标。仔细研究一下教学内容,就会发现两个例句中所含的“越来越”是有区别的:“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这里的“越来越”是指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发生了变化;“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了。”这里的“越来越”是指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了,另一个事物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简单地让学生运用“越来越”说一句话,仅仅满足于“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了”这样简单的句子,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有层次、有坡度的有效训练。如: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一段话,让其他学生听他每次读有什么不同。学生就会发现这位同学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更流利、更有感情、声音更响亮、更自信……这时候,再让学生运用“越来越”说话,学生就能将这些变化用“越来越”这个句式串联起来:“这位同学的朗读越来越流利,越来越有感情,越来越有自信了。”……内容丰富了,语言也丰富了。进而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学生会说自己练习书法的时间越来越长,字就写得越来越漂亮;自己学习越来越用功,成绩也就越来越好……“越来越”就不再是书上的词汇与句式了,而变成了学生自己的生活工具。这才是真正的训练,才是真正的发展。而流于肤浅,或者流于“走过”的教学,永远是在低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又怎么称得上是“有效”呢?而决定是否有效的关键,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明确而恰当。

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应该建立在对“课程目标、教材价值、学生实际”的研究与把握上。课程目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将课程目标体系化、具体化。这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长远的方向性目标,也我们制订具体课文教学目标的凭借与依据。当然,语文课程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中的关键概念的内涵、外延,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和具体化,使之成为可以把握与测评的教学目标。

教材价值从实质上规限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研透教材”意味着我们要发现教材课文的阅读价值,即课文的思想内容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导等,体现教材的人文性;意味着我们更要发现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即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与艺术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由此,我们必须具备相关的学科知识,并从思想内容、言语形式、学习方法等多个视角去开掘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教学目标必须切合并体现一篇课文实质上的教学价值,没有教学价值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会偏失方向。建立在教材阅读价值与教学价值基础上的教学目标,就是一种“价值宣言”!一篇课文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项目也很多,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发掘与提炼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逐步明确与定位的过程。

学生实际对定位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过高,则造成教学中的“越位”,强人所难;教学目标过低,则造成教学中的“滞后”,低水平重复。所以,我们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要上来。由此,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必不可缺的工作。“了解学生”意味着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发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发展的空间。把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需要,课就能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还意味着我们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察言观色,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揣测学生的心理,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逐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抑或调整教学的目标。但事实是,我们对学生知之不多,了解甚少。许多教学目标都是教师一相情愿、闭门造车的结果,学生不清楚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不知道教师到底要他们达到什么,自然学无目标、学无动力。

要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还应该做到“集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因而教学目标的相对集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贪多求全,样样都要实现,其结果就是蜻蜓点水,样样都没有达成。如一位教师教学《忆江南》、《渔歌子》两首词,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意目标: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3.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且不论这7个教学目标在表述上是否科学和恰当,仅在短短的两节课80分钟内,是否就能够达成?就“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这一个教学目标而言,要达到“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不是几十分钟所能奏效的。何况,7个教学目标,平均1个目标只有10多分钟的教学时间。事实上,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理论参照,而不能直接作为我们制定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教材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加以整合、提炼而明确的。简单套用“三维目标”,必然使教学目标模糊,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也难以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集中一些,教学过程就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学得就可以相对透彻一些。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个两个就可以了。教学集中在一两个核心目标,花时间,花力气,通过组织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它。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它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这个核心目标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实现。毛泽东主席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打仗要打歼灭仗,要集中力量把敌人彻底消灭,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

浅谈高中生如何高效阅读经典名著 篇7

一、宣传发动, 寻求支持

高中生阅读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学校的忽视、家长的漠视是很重要的原因。学校、家长是功利的, 他们关注的是分数、排名。所以, 打动他们得从功利入手, 从分数谈起。随着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变化, 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高考中, 语文试卷分值已增加到160—200分, 绝对分值增加了, 相对分值增加得更多, 语文分值已由原来占总分值的五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强, 文科更是占五分之二强。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科类考生直接考名著阅读的分值在15分以上。这种形势的变化,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校领导和学生家长, 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注, 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尤其是名著阅读的轻视态度, 获得他们对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的支持。

二、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经典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需要高中三年的统筹规划。结合高中生的实际、《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江苏省《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 我们给学生做了三年一贯的规划, 详见下表: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利用每天中的时间。我们的口号是“事情做完就看书”, 无论什么时候, 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就看书, 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的量, 比如一天读20页。2.设立早读、午读制度, 保证一周中有不少于两次的课外阅读时间。3.课上时间。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 每星期抽出课表中的一至二节课, 专门用于课外书的阅读、指导、活动。4.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每学期读书不少于2本。

三、兴趣激发, 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能太过功利。对学生来说, 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 他们渴望自己喜欢读的书, 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它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 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 满足个人情趣, 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因此, 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目标要求的功利性, 让学生自由地读书。

1.激发读书兴趣, 培养读书习惯。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当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让学生阅读兴趣持久而浓厚, 避于媚俗追求典雅,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2.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家作品。

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并且表现为他能用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谈话, 诉诸自己的良心, 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3.指导读书的方法。

多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 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必须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读的积极性有了, 还存在一个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喜欢读书, 但多数学生并不会读书, 有不少学生仅仅追求一个情节, 有的读了不少书但收益并不大,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我们对学生要少一点方法论, 多教给他们一点“渗透术”。要致力于整体领会, 通过阅读充实学生心灵, 让他们心无旁骛, 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领悟。大致的方法如下:

(1) 浏览了解。先看看作者是谁, 写作的背景如何, 再读读序文以及跋语, 了解一下名家对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价。然后通读一遍作品, 感知作品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命运。 (2) 宏观阅读。俯瞰作品全貌, 把握作品的叙事技术与结构布局或者叫写作模式。 (3) 微观精读。细读文字, 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人画物的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4) 随时进行勾画摘抄。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要标出精彩词句、语段, 课余进行诵读, 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 (5) 做好读书批注, 制作卡片。 (6) 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学生可以在习作里评价作者、分析作品, 也可以引发联想、提出观点。 (7) 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在专门阅读自己喜欢的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后, 要广泛阅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专门阅读可能受益比较大, 较明显地接受其风格与思想的影响, 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广泛阅读, 可以了解多种写作风格, 从中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 便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健全机构, 丰富内涵

1.健全学校课外阅读的组织机构, 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 主抓教学的行政领导担任副组长, 并设立相应的组员。课外阅读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进行。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办学品味。如建立古诗长廊、读书园、读书角等。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寝室”,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设立班级图书箱, 每年尽可能多补充新书。班内设置图书角, 制定具体的借书、换书、捐书制度, 以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加入到读书活动中, 与学生一起看书, 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等。

5.学校、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 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长积极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 陪子女多逛书店、多买书, 常谈论书本内容、交流读书体会。

6.让学生制作“读书卡”, 记录阅读过程。“读书卡”的内容包括:书名、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日期、读完整本书时的日期、推荐这本书给同学阅读的理由、家长签名;背面记录哪一天从哪一页读到哪一页。“读书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性材料”。学生可以把它作为书签用, 教师又可以把它作为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凭据。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可以交一张“读书卡”, 负责收“读书卡”的学生会及时将书名登记在“本学期已读书目”的表格上。

7.成立“阅读小组”, 交流阅读心得。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阅读小组”, 各小组推选小组长, 小组长负责登记每个成员所拥有的课外书目, 组织小组成员制定读书计划。小组成员若能按计划完成阅读任务, 在一定时间后, 他们就可以交流大家都读过的这几本书的心得体会并互相促进。

8.以班级、学校为单位,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推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维持学生阅读的热情与兴趣。譬如:定期举办 “好书推荐”活动、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知识竞赛、古诗背诵竞赛、读书笔记评展、手抄报展评、读书沙龙、评选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积极性。

总之, 提高高中生经典名著阅读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需要我们常思、常辩, 更需要有心人为之奋斗不息。

我国著名女作家茹志娟读书十分讲究读懂、读熟、读透。在她家书房的墙壁上, 挂着这样一幅条幅, 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煮书”。她对青年人说:“对于读书, 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 等于囫囵吞枣。读, 就仔细多了, 然而读还不够, 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烂熟、透彻, 不是一遍两遍可熟的。”

茹志娟对读书的理解, 就是“看”—“读”—“煮”, 这样就做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初步了解到透彻理解。我们在读书时, 也要把读的书“煮”烂, 记在心中, 千万不要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的实施途径 篇8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我国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推进,自从新课改在我国中学教育中实施以来,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升了课堂活跃程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高中语文课堂已经不再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语文课堂逐渐焕发着新的活力,在具体的教学中产生了一批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的创新是语文新课标中所倡导的一大理念,但是在实施中很多教师只是依葫芦画瓢并没有真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在实施中很难收到相应的成效。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教学容易走进以下几种误区:一种是“放羊式”教学,主要的表现为,课堂氛围看起来十分的热闹,但是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少了,课堂上出现的乱哄哄的状况,看起来似乎是在讨论,但是实际上学生讨论的内容没有实际的主题,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自由的状态。这是一种流于形式比较肤浅的,没有深度的“热闹型”教学模式误区。其次是对语文中的人文过于关注的误区,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深挖语文的人文精神,对于“字词句”等不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收获最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淡化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出现极大的缺陷。

二、在新课改下实施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的途径

1.阅读教学和互动表演——《氓》

比如在必修二的第二个单元中的《氓》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重点比较突出。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学生的学习——先背课文、再为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详细地分析,学习两种手法,最后便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学习后让学生将其改变为一个剧本,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表达,文章的改编效果、人物内心活动、表演中需要具有的情感等,都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很好阅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生将整个文章改变成话剧表演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成果展开相应的评价,并最终揭示整篇文章的中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篇经典的古诗文就在学生的阅读和表演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要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成功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在课程的设置中多动脑筋,想办法研究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并顺利地找出各种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互动表演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互动,共同讨论,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一种享受。

2.阅读教学互动讨论——《鸿门宴》

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的第二单元《鸿门宴》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文章中的各种文言文字词以及鸿门宴的历史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对本科进行阅读,在相互地讨论中分析课文中不同人物的具体形象。同时教师还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将整个故事发生的情节通过板书展示出来。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后,再让学生对整篇文章展开阅读,这样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帮助学生初步对整篇文章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教师可以引出学生需要讨论的话题,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项羽所说的——“天亡我,非战之罪”含义,让学生分析项羽的死到底是因为什么。随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设置需要讨论的问题“项羽的死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项羽没有死,故事的情节将会怎样发展呢?”“如果在鸿门宴中哪一个环节改变一下,刘邦就必定会死呢?”这样的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再一次对文章进行详细的阅读,结合自身的观点,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论述自己的观点。

综上可知,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高中语文学习带来极大的改变,高中语文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很容易走进不同的误区,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高中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 篇9

到今天,我已经读过了很多诗。有的诗激情澎湃,像大海里的惊涛骇浪,有的诗亲切自然,像小溪里的水平如镜;有的诗温情细腻,像春天三月的和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诗——《赠汪沦》。它写汪沦对作者的情谊,深于千尺潭水。虽然这是十分夸张的比喻,但我也觉得丝毫不勉强。情感之深浅,本就非尺所能量。诗中说了汪伦特地地送别李白,这样事让李白很感动。就这样,这位唐代颇负盛名、也最狂傲的大诗人写了这首诗给一位普普通通的酿酒村民,表达了李白对汪沦送别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自然、纯朴,富于诗意,因此被后人广为流传。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李白乘舟欲远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源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听了李白的《赠汪伦》,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呢?有一次,妈妈的一个朋友要出国移民,带着我一起去为她送行。妈妈给了她很多祝福,一直面带笑容。朋友登上了飞机,妈妈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一面愁苦,久久不肯离开。因为那一次,我就即兴高声朗读《赠汪伦》这首诗,顿时,让大家都颇受感动之余,还赞扬我聪明乖巧。让我从此爱上了诗经,也让我明白了诗经也有了真情,有了感动。比起用“泪雨”、“愁肠”之类是不是让人觉得更亲切呢?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练习题 篇10

10.油画中对囚室的描绘过于“理想化”,与苏格拉底真正被囚处的逼仄、简陋作对比;引出下文对苏格拉底被囚时残酷的生活境遇的想象;赞美苏格拉底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坦荡的襟怀。(4分。意思对即可)

11.运用想象、排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2分)以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集中展现了苏格拉底被囚时的生活情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强化了作者对苏格拉底的敬仰之情。(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冤”在他“对希腊城邦充满感情”;“冤”在他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和庸众的反感、敌视;“冤”在一个思想者因为他的思想不被当时所容而被处死。(3分)

上一篇: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下一篇:果蔬种植培训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