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法律的认识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我对法律的认识(精选8篇)

浅谈我对法律的认识 篇1

翻译是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一种语言的文字是语言符号,而附着于这种语言文字之上的非语言符号便是文化。翻译便是将一种文字符号转换为另外一种文字符号的过程,但是翻译不仅仅是要替读者解读原文的语言符号,而且还必须破解原文的非语言符号也就是文化内涵,所以只有深刻细致的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讲语言的文化底蕴表达出来。

翻译的分类论述的内容杂而多,包括口译和笔译,口译又包括交替口译、同声传译、耳语传译等等。

翻译按方式来分,有汉语译成外语和外语译成汉语两种。翻译按翻译客体性质或文体分,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强调文学作品文本的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风格、价值观和思想,再显的是原文作者的精神活动和语言艺术美,这些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故事、叙事文学、散文等;非文学翻译涉及的内容和学科知识十分广泛,强调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知识、事实、事件和信息,再显的是实用性事实、信息的交际性和功能功利。翻译按翻译工具形式来分,可分为:口译和听译、手语翻译、视译和笔译;口译是一种促成分属不同语言的人们有声言语交际活动,口译与笔译相对,按传送方式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耳语传译;按场合和内容可分为外交口译、技术口译、学术口译、工程谈判口译、会议口译、陪同口译、法庭口译、媒体口译、商务口译、社区口译;按就工作性质而

言,口译可以划分为外事翻译、军事翻译、商贸翻译、医学翻译、联络翻译、会议翻译、法庭翻译、技术翻译、展览翻译、导游翻译、生活翻译等;听译主要针对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短时记忆和简要的笔录进行即时翻译;手语翻译可分为手译、口译和手语手译三种类型。手译是把健听人的口语翻译成聋人手语传达给听力障碍的人。手译一般用在谈话、开会、讲课、新闻联播等场合。口译是把聋人的手语翻译成健听人的口语和书面语。口译一般用在聋人作报告、聋人企业家的业务洽谈、座谈会等场合。手语手译在使用两种不同手语的聋人之间把一种翻译成另一种,如将中国手语翻译成美国手语等;视译是指同传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边听发言、边看原稿、边进行同声传译。需要注意的是口译、听译、手语翻译和视译均不属于本书探讨的范围。翻译按翻译主体来分,可分为:人工翻译、机器翻译、机器辅助翻译、人机交互翻译,以及网络辅助翻译 等;人工翻译主要是指译者借助工具书,利用一定的翻译知识和技巧完成翻译的整个过程;机器翻译,又称自动翻译,就是利用机械(主要是计算机)按一定程序自动进行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它主要是建立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数学等多门学科基础上,可以分为:语料库辅助翻译、读者型机器翻译、作者型机器翻译;机器辅助翻译,或称计算机辅助翻译,是指“译者运用计算机程序部分参与翻译过程度一种翻译策略” 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翻译记忆技术来实现翻译过程,计算机辅助翻译根据辅助工具还可以分为:电子词典翻译和软件辅助翻译等;网络辅助翻译,也称在线翻译,主要是指

利用互联网资源、在线词典和编程、协议完成翻译的一个实时查询、浏览、翻译系统;等等,还有很多分类。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翻译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翻译的目的是什么?翻译不仅仅依靠语言学,因为第一翻译不单单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的过程,第二,语言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应该按照目的的指引,考虑一切与翻译有关的因素,从而选出最适合的翻译方法,使得译文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中西方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因此翻译者本人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这对推动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词汇翻译、短语翻译、句子翻译等方面分析了文化知识对其的影响,旨在说明英语翻译与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进一步强调翻译者的文化常识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性。

翻译的过程绝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直接转换成另一种文字,它是一个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首先要反复研读原文内容,弄清原文题材、文体、作者写作态度和作品主旨,并借助词典弄清楚那些不太熟悉的诸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名称。科技术语的翻译方式等。不能一拿到原文就下笔翻译,因为准确的翻译必须基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不研读原文便下笔翻译必将会产生以偏概全、译文不自然、欠通顺、前后不统一的错误。接着根据原文作者的思想,揣摩译文中

将要采用的句型,选定译文与原文句子类型相近的句子结构,确定句子基本框架后,初步完成译文,还要运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增删词汇、转换成分等技巧和手段,并使其与原文的韵味基本相同,最后检查译文是否有错误。

浅谈我对法律的认识 篇2

当然, 梁思成先生说过: 最简单地说, 建筑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 为了解决他们生活上“住”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讲我不否认他所说的, 但我认为那还是片面的, 广场是建筑、纪念碑是建筑、陵墓是建筑, 等等这些都是建筑, 但它们是房子么? 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我之前所讲, 我此处所谈就是认识与体会, 下面我就从对建筑的启蒙开始讲起。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理论课上老师就引用过老子《道德经》中的话: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从这句话中给我们的信息是建筑有其空间上的性质, 那我们讲建筑提供给人的是它的空间, 当然, 这个空间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 但是不是就可以说由物质材料构成的空间就是建筑呢? 那天然山洞是建筑么? 由此可见也不全面, 空间仅仅是建筑的一个方面。

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那是不是说建筑就是艺术呢? 很明显这是不完全合适的, 但有一点没有错, 那就是建筑具有其艺术性。在建筑空间组合论有形式美的规律, 这一点它与其他艺术都是相同的, 但建筑也有异于其他艺术所特有的形式美规律, 像尺度、比例这都是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所以, 艺术也是建筑的一个性质, 建筑需要艺术的手法。

雨果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当然这形容的是西方的建筑 ( 现如今也同样适用于东方) , 但从此也可以看到建筑的时间性、历史性。而建筑的美感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由此体现了建筑美学本身的变迁。 像大斯芬克斯被打掉了鼻子, 如今已仅在传说中的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其他几大奇迹。而建筑的使用原本就是在时间的存在中进行的。我们都知道园林建筑都有空间的变化, 像留园入口大门有一段曲折变而富有变化的空间, 以及之后的“古木交柯”、大水池和涵碧山房等等, 这些空间上的变化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沙利文曾说过“形式追随功能”, 艺术是建筑的表观, 而功能才是建筑的首要目的, 因为建筑首先是为服务于人而建造的, 住宅是给人以居住的、学校是提供人的教与学的场所、医院是为病人治病之所, 等等这些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 所以满足人的功能需求, 给人以适宜的功能感官才是建筑设计的首要目的, 当然沙利文的话过于绝对, 但也影射出功能的重要性, 否则建筑再美, 功能不合理, 就是华而不实的建筑。

我们知道建筑与其他艺术是有区别的, 但最大的区别就是建筑具有高度的工程技术性, 特别是现如今的建筑, 其工程技术性尤为突出。 最具代表的就是现今的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度建筑, 如果没有超高的工程技术的支持, 那就没有现今个逾百层的摩天大楼, 就没有可以容纳几万人的体育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但经济性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像悉尼歌剧院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 矗立在海滨, 像是一座雕塑作品, 让人着迷, 但其远超预算造价十几倍的决算造价, 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这也成为这建筑的不足之处。建筑不仅具有以上说的几种性质, 它还就有文化性, 它会随之地域的变化而变化, 而各个民族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同时, 建筑还会受到信仰的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征。 如同源于基督教的天主教与东正教, 他们的教堂形式也是各具特征, 天主教建筑的主要特征是高直式和尖塔; 而东正教的最主要特征在于穹窿顶。地域性像我国的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皖南民居、重庆吊脚楼等等。

以上我主要介绍了建筑的几个性质, 那建筑的三要素是技术、经济、艺术, 虽然每一点都是单独的, 但它们都是息息相关的, 相互联系的, 都是建筑的一部分, 缺一不可。时间影响艺术、空间, 艺术影响经济、经济制约形式, 他们相互独立、相互影响, 千丝万缕, 而当实际的进行建筑设计时, 无论那一点没有考虑周到都会对建筑造成或多或少的问题。

以前听到这样的一句评论, 大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似乎没就自己时代的东西, 我们不知道在设计什么, 要么是仿古, 像模仿徽派, 模仿国外的建筑风格、形式———什么地中海风格、马尔代夫风格, 但都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意思是我们不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当时给我的冲击还是蛮大的以至于一度都不知道该设计些什么 ( 当然, 当时也包括此时, 一直还是如此, 总是没有想法, 一到做设计时总是无从下手) , 一到老师书风格的时候, 就不知道该怎样进行下去, 如果要做到与原有风格相似, 则是模仿古建筑形式, 做现代的则是免不了借鉴西方的那些建筑大师 ( 主要是迈耶, 因为他的风格、形式给人的观感最就冲击力, 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 所以就与此矛盾, 现在想想, 也许正是因为我不懂建筑, 所以该模仿还是得模仿, 该抄还是要抄, 想来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的风格, 这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处于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各种思想、文化大碰撞, 所以这也是一种探索吧 ( 说的很空泛, 没有佐证, 仅仅是我的一点想法) 。

浅谈我对历史教学的一些认识 篇3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手段;课程标准

在新课改深入进行中,涌现出很多讨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文章,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这些做法都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为实施新课改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实,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在教学上有着共同的属性,那就是课前做哪些准备工作和上课时注意什么问题,课后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去做。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一些常涉及的历史教学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钻研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所授课程的内容在全册教材或某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及依据。只有确立了该课内容的地位,才能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确定本节课程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为教师在备课、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以及在对学生各种能力达到的层次预设中奠定基础。比如,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的分裂局面,重新完成了统一以及隋朝统治的特点即繁荣而短暂。要了解这些就要求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精髓,搞清知识的前后联系,摸透教材的前后连贯性、发展性。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主观条件决定取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采用精心选择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掌握知识方法和技巧,即学法指导。众所周知,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会历史”,而更应该是“会学历史”,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更要考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本组织、基本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有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媒体引进课堂,如:挂图、幻灯片、录音带、电影片段、新闻图片等。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性强、适用性大,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述“隋朝大运河”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隋朝大运河图,从图上找出大运河的走向,重要的地点、分段、沟通了哪些河流,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提高学生兴趣,容易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需要,准备采用哪些教学手段,当然,切勿为手段而手段,一定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出发。同时,教学手段的选择也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

四、编制目标测试题

结合所授课程内容应达到教学目标所编制的练习题。目标测试题一般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编制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巩固已学的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能适度地把学生的掌握程度反馈给老师。因此,它也应该是上课的重要环节。但是,教师编制的试题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体现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的要求。教师在编制试题时,应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上学期以来,我校学习东庐中学,各科采用讲学稿,讲学稿中的测试题都是各科老师精心选择的,题目中既有基础题,也有拓展题,既联系实际,也包括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长期坚持,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能力也不断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掌控教学过程

教师对所授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有清晰的思路。如应如何导入新课,传授新知识,如何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等等,这一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讲述“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时,学生了解了这一时期日本侵略者抢占我们的国土,中国人民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屠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必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建设祖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所以,教师要紧紧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切实处理好各教学环节的关系,进行精炼。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熟悉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切实的教法、学法和手段,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达到教与学的双重目的尤为重要。

浅谈我对旅游的认识 篇4

目前学界流行的对旅游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 1、1941年,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在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对旅游的概念做了诠释: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概念到19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采用并向世人推广,故又被称为“艾斯特”概念,这是目前全球旅游界公认的旅游的概念。(“关系论”“综合论”,强调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

2、美国旅行代理商协会(ASTA,1964)对于旅游的定义非常简短和实用,即旅游就是个人或公司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旅行和游览的活动。

3、法国文化学者让·梅特森(1966)认为,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文化内涵)

4、美国文化人类学者贾法利(J.Jafari,1977)认为,旅游是离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以及游人、产业和旅游地三者的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5、1979年,英国旅游协会(BTS)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与人们离开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地点向目的地做暂时的移动以及在这些目的地做短期逗留有关的任何活动。

6、世界旅游组织(WTO,1991)的旅游定义是,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

7、美国旅游学者戈尔德耐和里奇(C.R.Goeldner&J.R.Brent Ritchie, 2005)将旅游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和访客过程中,由游客、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8、于光远先生(1986年)的诠释:“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生活方式说)

8、郭来喜先生(2002年)认为:旅游是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人类以 1 旅行游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休假疗养、消遣娱乐、体育锻炼、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宗教朝觐、出席会议、购物纪念、品尝风味、文化交流及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非定居的暂时性移居,都叫旅游。(目的说)

9、谢彦君老师在其《基础旅游学》中认为,“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

目前学界对旅游的认识都有范化的倾向,而本人对旅游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也不系统,对各位大师的概念有所了解后,尝试浅谈一下个人的肤浅的认识。旅游具有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已得到普遍认可,个人也容易理解与接受,这里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对一些有争议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以及感受:

1、旅游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旅游业而产生的。旅游是先天的,并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们旅游的方式。在原始社会旅游都已出现(比如部落首领巡游),我们的祖先早就靠他们的双腿开始了旅游,因此,旅游并不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只是使得旅游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廉价、更加舒适、更加大众化了,直至能够成为一项经济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这项产业就是旅游业,因此,我们只能说,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作为人的基本需要的旅游则不是。

2、旅游以寻求愉悦体验为目的。这一点上,我很赞同谢彦君老师的观点,旅游应该是以愉悦休闲体验为目的,没有了愉悦这个目的,充其量也只能是旅行。旅游与旅行的共性体现在都具有异地性和短暂性,区别他们的根本在于是否是以愉悦体验为目的。所以,纯粹的会议旅行不叫旅游,纯粹的政治游说也不是旅游。

3、旅游具有享受性。旅游是人们为了逃离现实生活工作的压力、自我放松,通过旅途中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经历,追求愉悦身心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超越于时空的情感宣泄与心灵感应。旅游的享受性既可以是身体的生理的享受,也可以是情感的无拘无束,充满想象。因此旅游是具有享受性的,让人们真正融入到旅途中,享受旅途快乐。而当前社会,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的不成熟,很多方面面临着前所为有的考验。旅游已经不是让人处处感觉享受了,不是大家所希望的样子,而是出现了很多让人痛苦与难受的地方。景区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交通持续堵塞,住宿条件达不到,旅游地 2 人满为患,旅游途中的欺骗行为等,都使大众旅游者对旅游失望甚至恐惧,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后应该致力于改善的问题。

4、旅游的意义在于有所发现,然后提升自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于丹曾接受了中国旅游报记者的专访,就中国旅游日的概念与内涵还有对旅游的理念,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理解的旅游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邂逅了一个未曾到过的旅游目的地,在这种全然陌生的旅游过程中获得一种惊喜。比这更高的一层境界是在一个旅游目的地获得一种生活方式。邂逅一处风景只是外观,但是邂逅一种生活方式,会让人们反思现有的生活方式。我所企及的最高一层境界是,在旅游中终于邂逅了全新的自己。因为穿越了景观与生活方式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可以像孩子一样烂漫天真,像诗人一样多愁善感„„所有这一切,实际上是通过旅游,找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发现的生命特质。于老师的这段话让我认识到,旅游的意义不是踏遍千山万水,而是从千山万水的旅途中有所发现。旅途中我们所遇到的情况都是不确定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时会给我们惊喜,而更多的则是让我们从已有的经历中开始重新认识思考自己。旅游让我感觉有种闹中取静的意味,当我们穿梭在旅游地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中时,我们很难融入进他们的生活,则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去静静思考我们原有的生活,甚至思考生命。

宋代大文豪苏辙对旅游意义的论述中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的确,旅游是成就人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一个饱览名山大川、眼界开阔的人肯定会比一个整天足不出户、孤陋寡闻的人更容易成才!

旅游者游走在不同的景观,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总会让人的情感心灵发生碰撞,让人的心倾刻宁静、胸怀广阔、思绪明朗,发现平时所发现不了的东西。旅游中得来的这些感悟是难能可贵的,它常常是我们对自己、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这也正是旅游的意义所在。

个人觉得,对旅游这个词,是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它的内涵,而要用语言比较全面严谨的界定却是很难的,我只能说旅游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体。

关于旅游学学科构建方面,个人觉得旅游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没有哪 3 一门学科能够包含或者替代旅游学。旅游学是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旅游现象的学科。但旅游学目前没有达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很多学科基础问题学界还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比如旅游学科的学科属性,对于旅游学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边缘学科”,甚至是否是一门“学科”的问题都没有得到一致的理解,这些都阻碍了旅游学科独立性的构建,旅游学是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旅游学与文化人类学有密切的联系。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由于旅游对象物的吸引才使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把动机变成旅游行为。旅游对象物吸引旅游者的类型很多,如自然生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奇异风光可以满足探险、猎奇的心理需要,或者是文物古迹可供观赏、研究,此外可能还有出于怀旧而故地重游等等。但无论是哪种动机的旅游活动,本质上都是人类的文化活动,而这些文化活动也正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文化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这明显看出,旅游学与文化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浅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篇5

班主任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还要培养出一个好的集体,给学生创造出一个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良好环境。那么,怎样才是合格的班主任呢?

一、身正为范、严于律己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带头人,你的言谈举止都在学生的眼中心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要事事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新事物,不要轻易对学生看不惯,便于和学生沟通。要养成终生学习的品格。班主任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学习新课改的理论实践和一些本专业的书籍。一方面不断完善丰富自己、开拓眼界,一方面影响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品格。

三、关爱孩子、理解宽容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严爱优等生,普爱中等生,偏爱后进生,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四、抓住教育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在教育实践中,要抓住一切可教育的机会,比如班队会,运动会、演讲比赛等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合作意识等的良好的教育机会。

五、多方联合,共同管理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积极共识。

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在21世纪呼唤一支素质高、师德优、业务精的班主任队伍的今天,我们班主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修养呢?

(一)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个品德高尚的班主任,可以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奋发向上、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尚品德传授给学生。

(二)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班主任的要求再也不能是“一桶水”了,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请教,实践,并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只有重视学习、提高的人,才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班主任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责任感,自觉树立服务意识。教育就是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为他们提供最恰当的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关注、被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

(四)要有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

班主任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班主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承担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学生探讨知识时的引导者;学生疾苦时的关怀者;与学生交往中的好朋友;学生犯错时医治者。班主任能否承担好这不同的角色,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的知识与能力。班主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并把知识内化为能力,这对我们做班主任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会更高了。为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要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学生

要知道人的感觉是双向的,或爱或恨,总会在不自觉中传递给对方,你对学生的真诚付出、全身心的爱,必定也会换回学生同样的爱。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尊重不仅可以赢得尊重,生成无数的精彩,还可以让孩子们幸福地学习。只有在班主任老师尊重的目光的关爱下,课堂上的孩子才会小脸通红,两眼发光,双手直举,笑口常开。

(六)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主动教育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义。在实施这一教育的过程中,班集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而班主任通过对班级施加种种影响,在创造班级气氛上拥有巨大的权威。所以要管好班级,班主任就必须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七)要有健康的心理

教育中有笑容、有爱心、有亲情。班主任应该是积极向上、乐观好学、团结协作、容易沟通的。要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健康的教师人格。教师要有宽以待生的心胸,要有调节自己心态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快乐与学生分享,但决不可以把自己的痛苦感染给学生,把自己的不满带到教室,我们以一种健康的、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那么,班主任怎样做到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呢?我们一直深思着,探讨着、摸索着、努力着。我不能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要让他们都成人。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带头人,你的言谈举止都在学生的眼中心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要事事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但班主任工作更要有人情味。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心中。在生活上,时刻惦念着他们,天冷了,提醒孩子们多加件衣服;学习得太紧张了,带着他们狠狠地玩上一玩;学生迟到了,少批评,只是询问昨晚是不是睡得太晚了?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和他促膝谈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生了病,帮助学生寻医问药,送上一杯热水;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给他耐心辅导、帮助他……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有心人。

1、爱心 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法宝,因为教育者,爱胜过一切。“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地学习、生活。即使是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他的,爱护他的,是为他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的。只有这样,对老师的“严厉”他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不良情绪,进而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有爱就没有心灵相通,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赞许的话,一束信任的目光,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温暖和快乐。

2、细心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因此,班主任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身体、情绪、表情等。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共同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多反思、多积累、多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因情施教,使班主任工作有针对性,有理有据,有实效。

3、宽容心

宽容是对别人宽厚、容纳、谅解、同情并且寄予期望的心理表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中小学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又是世界观和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的时期,就难免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就应该看到,他们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始终是“波浪式的前进”的“螺旋形的上升”的。因此,班主任对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个别在前进中犯了错误的学生,要抱定宽容的态度,予以关心、给以同情,并且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助他改正错误,鼓励他继续前进。

4、信心

“只有你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和你一起干的人才会有信心,有兴趣”。作为班主任,无论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差,纪律如何松弛,学生如何调皮,自己决不能气馁,更不能让学生觉察到你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少运用批评,大量运用的是“表扬”。表扬各方面的好人好事,遵守纪律的、刻苦学习的、拾金不昧的等等。结果越是表扬,大家的劲头越足。其实细细一想,在这无数的表扬中,也蕴含着不少的批评,那没受到表扬的就好向受到无形的批评一样,但这种批评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孩子们都在暗暗使劲,争取得到更多、更大的表扬。

5、恒心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两天可以做到的事。做人的工作是极其困难和复杂的,尤其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总之,在工作中,我们做班主任的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有“阳光的味道”。殊不知,培养这种“阳光的味道”它需要你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情感的投入,但是,一旦阳光温暖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你就会感的无比幸福。为了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了解学生,为以后开展班主任工作作准备。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刚接任的班级,尤其重要。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时,要慎防出现片面,尽量避免各种不良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做到客观,深入。班主任可以通过了解前任班主任,调查相关的学生,个别谈心等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学生。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和气质,学生的学习态度、现有的智力状况和已有的基础知识水平,初步了解每位学生家庭的各种境况,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班主任要通过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状况,了解他们每一位的经历,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以及对将来的态度,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教育好学生,搞好班集体。

二、组建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要达到的蓝图,是“班成员聚结的一面大旗”。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只把目光盯在班级整体上,还应同时注意到班级成员个体的愿望和需要。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目标,教育学生把集体的共同目标放在首位,以集体利益为重。努力把学生的个体目标引导到与班集体的共同目标相一致,以保证既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又满足学生的个体目标。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左右手。班主任不仅重视选拔班一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当班干部。并向班干部提出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牢记自己是一名班干部,要为集体树榜样,在班集体中能团结互助,努力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取得全体学生的信任,去树立威信的严格要求。还要注重对班干部进行传、帮、带。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既交任务又教方法;既检查他们完成工作的情况,又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更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知识以及培养能力,充分发挥骨干和模范作用。

3、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在一个先进的班集体中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执行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制度,不仅可以使学生按一定的生活秩序有节奏地学习、劳动、休息和参加各种文娱活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有利于形成他们的集体观念及文明礼貌习惯;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在实施的过程中,实行人人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提倡互相监督,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殊化。班主任必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时时以模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班主任的模范行为,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声的教育,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无形无声的教师,它的影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时无地不发挥作用,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向上。”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正面引导。

苏霍林斯基说:“从儿童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东西,如果相反,教育者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到根除恶习,那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抓住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应以鼓励表扬为止,善用表扬的艺术,以多树立新形象、新典范、新榜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因材施教,做好各个层面学生的辅导工作。

辅导,并不是专门指后进生或差生的辅导,而对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该进行辅导。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做好个别辅导工作的关键是:查找“病根”,对症下药。

五、联系家庭,力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

家庭是班主任教育好学生的最可以依靠的力量,班主任要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力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在联系的过程中,互通情报,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争取家庭教育的正面力量,共同教育好学生。联系家长的方法很多,如家访、信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等。

浅谈我对计算机仿真的认识 篇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

0 引言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建立被仿真对象的模型,并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动态实验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具有高效、安全、受环境条件的约束较少、可改变时间比例尺等优点。仿真技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仿真技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从辅助学科到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必要手段。仿真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处理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支持、交叉、融合下,逐渐形成了一门交叉科学,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计算机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试验性科学。仿真实习技术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教学实习的一门新技术。仿真机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部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的设备,同时也是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运行的环境。动态数学模型是仿真系统的核心,是依据工业过程的数据源由人工建立的数学描述。这种数学描述能够产生与工业过程相似的行为数据。动态数学模型一般由微分方程组成。用于仿真实习的动态数学模型应当满足:数值求解的实时性、全量程随机可操作性、逼真性和高度可靠性。

2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历程

2.1国外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历程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到四十年代末期首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就被用于三自由度飞机系统的仿真。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由于宇航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科研人员又创造了混合计算机系统,这使得人们能对较复杂系统的行为进行仿真研究。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动控制领域首先采用仿真技术;60年代,在开展连

续系统仿真的同时,开展对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进行研究。近20年来,随着系统工程与科学的迅速发展,仿真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展到非工程领域,在社会经济系统、环境生态系统、能源系统、生物医学系统、教育训练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我国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历程

从70年代开始,我国训练仿真器迅速发展,我国自行设计的飞行模拟器、机车培训仿真、化工过程培训仿真器等相继研制成功,并形成一定市场,在操作人员培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后来随着仿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建设了一批水平高、规模大的半实物仿真系统。从90年代我国又开始了对分布交互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仿真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时期,计算机仿真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是:陈宗海、戴路、沈廉共同研究的一种化工过程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开发平台。他们针对当时石油化工过程计算机仿真培训控制系统开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智能工程技术,在一组486微机上建立了一套新型的仿真开发平台,全套系统用C语言编制,通过多次应用知识库系统已初具规模,在对苯二甲酸,对二甲苯工艺计算机培训系统的开发中全面应用,使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二,人工工作量减少了百分之七十。计算机仿真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及其他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航空、航天、兵器、国防电子、船舶、电力、石化等行业,特别是应用于现代高科技装备的论证、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

3.1 国防领域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武器装备设计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维护的全过程。在设计论证阶段,需要在实物实现之前通过仿真模拟进行预先验证,降低项目风险;在研制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试验进行调试、测试,避免弯路,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在生产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测试完成部件测试、工位测试和出厂测试,以保障参与组装的设备或部件达标,生产出合格装备;在使用维护阶段,需要通过仿真模拟训练,建立保障预案、进行使用效能评估等。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保障武器装备的成功研制,降低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提高武器装备的使用效能等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2 工业领域

由于工业领域中大量系统、项目具有复杂性和大型化的特点,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能源、电力、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多个领域,在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系统和项目建设之前的概念研究与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电力系统、化工系统、船舶等领域使用仿真技术比较早,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目前投运的这类仿真系统大多属于模拟培训系统。

3.3 其他应用领域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向医学研究、交通运输、供应链与物流、市场分析、战略管理、教育、通讯、社会、经济、娱乐等多个领域扩展。

4计算机仿真应用的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如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异地仿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的虚拟制造等。

4.1 网络化仿真

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仿真系统,多数不能相互兼容,可移植性差,实现共享困难。较之于开发的高成本和长时间,实在物未尽其用。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就是采用兼容性好的计算机语言编写仿真系统,第二就是采用网络化技术实现仿真系统共享。尤其是后者,在将来的仿真系统开发中有着重要地位。实现仿真系统的网络共享,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开发以节约社会资源,又可以通过适当收费以补偿部分开发成本。

4.2虚拟制造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的另一大方向就是在虚拟制造技术领域的深入应用。虚拟制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出厂以及企业各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制造的本质。这使得制造技术不再主要依靠经验,并可以实现对制造的全方位预测,为机械制造领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结论

与传统数学方法和物理实验方法相比,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面对复杂并且不宜用传统方法解决的问题,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实际系统物理模型或数字模型进行试验,通过这样模型实验来对一个实际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当在实际系统中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时, 仿真技术就成为必然选择。因此,计算机仿真技术必定因为它的独特魅力而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午云 郭维强,计算机仿真的发展方向[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

【2】梁波,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篇7

关键词:秦腔,小生,舞台表演,认识

秦腔小生是通过表演来对人物进行表现,以求成功地刻画人物。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具有较为扎实的艺术功力,相应的洞察力,以及对人物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对人物情感表达的内容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人物进行全面的展现。一个优秀的小生表演者能够借助于外形的洒脱去挖掘人物灵魂的内质,在舞台上呈现鲜明、生动的人物的风格和特点,从而成功的刻画人物形象。

秦腔对角色有着严格的划分,所谓生、旦、净、丑,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风格的表演体系,即不同的程式规范。小生角色归属于秦腔生行类型,以青年男性为表演对象。还可细分为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以及娃娃生等。它的基本表演特征是洒脱飘逸,灵动舒展。从这种特征出发,又带出了它的表演模式,像台步、手势、眼神等的规范要求。同时还衍生出扇子、翎子等基本功。我是主工文小生的,所以就在研究文小生的表演特征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文小生的扮演对象是青年男性,而我却是女性。这就要求我首先要向男性特征靠拢。平时,我注意男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在家中观察丈夫的一些细微动作,研究他处理问题的心态。在遇到问题时,尽量用男性的思维去考虑。这样,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所积累的生活素材,便可作为创作原料,开展创作想象,以便准确地创作出未来舞台上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形象。另外,文小生所扮演的一般是有知识的青年男性,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所以我也在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传统国学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多看书,多读古诗词,不懂就问,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体会角色,演好古代男性知识青年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拾玉镯》中傅朋一角为例,正是有了日常生活的储备,才使我较好地刻画了这一角色。

傅朋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正值朝气蓬勃的青春期。当他路过孙家门前,猛见门首打座着豆蔻年华的孙玉姣时,一下子被她洋溢的青春丽质所吸引,不禁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傅朋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并非浪荡之辈。他既想与孙玉姣搭讪,又不得鲁莽,有失身份。即随机应变,想出了购买雄鸡的由头。当他与孙玉姣交流时,眉目传情,看到孙对自己似也有意时,便又进了一步,故意撒落玉镯,让孙拾去,以作定情之物。在这里,傅朋内心世界的发展,是通过他的手势、眼神、形体动作以及手中道具扇子,一步一步递进的。他的一招一式,落落大方;一笑一颦,脉脉含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如饮甘泉,如沐春风。我在演这个戏时,每每提前酝酿感情,站在幕内已完全化入剧情之中。把握动作尺度,注意表演分寸,既准确到位,又不能过头。精彩处,观众往往发出会心的微笑。

浅谈我对法律的认识 篇8

关键词:诗意 语文课堂 艺术 魅力生活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进行了改革,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却在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只是注重形式上转变,走偏了课程改革的道路。

语文本是诗意的,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将语文课堂建设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地方,给学生营造一种诗意的美。诗意的情景是一种理想的富有人性化的教与学的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审美活动。(1)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解答,让学生有说话的权利,教师要以诚相待,让学生享受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进而学生才更加自信、积极地探索。(2)要调控平等对话的方向。虽说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但我们不能忽视课堂的主要话题。只有话题明确、重点明确,一堂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才可以成为学生心灵的诗意栖居地。(3)要保证平等对话的时效。对话,是教师和学生有意义的对话,并且在对话中能“娓娓清谈”,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有效率地“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如何学习。

每次上语文课时,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带着愉悦的心情想给孩子们上一堂神采飞扬的课时,却总也点燃不了学生心灵的火花,与学生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激不起平静课堂的丝丝涟漪。这让我常常感到无奈、困惑。其实理想的课堂就是诗意化的课堂。在这课堂中,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过“让儿童诗意地栖居,是语文老师的天职。”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栖居的主要圣地,所以更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弥漫着诗的芳香,流淌着诗的旋律。

什么又是诗意化的语文课堂?诗意化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以下就是我对诗意化的语文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诗意化的语文课堂是洋溢着诗的浪漫与精彩

新课程呈现的语文教材,是艺术化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就像诗一样优美生动,富有韵味。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教学资源——可爱的头饰、精美的课件、琅琅上口的童谣、形象直观的简笔画,都可以变成课堂上灵动的字符,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这时的教师也更像一位诗人,用诗人的浪漫和激情来催生学生的才情。如优美生动的语言,活泼大方的仪态,横贯东西的知识面,多才多艺的专业技能,都会使自己在驾驭课堂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诗意化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语文课堂相对于学生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渺小、狭窄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感悟生活。我们可以带学生去欣赏大自然,聆听大自然。也可带学生听讲座、逛书店、看展览、观影视,乃至游山玩水,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倡导学生到生活中识字。大街上的商店标牌、电视上的广告用语、墙壁上的宣传标语、报纸上的特大标题……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乐园。我们还可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教室可以是一家“超市”、一个“花园”、一个“舞台”,学习活动可以是唱一唱、画一画、尝一尝、做一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陶冶情操。

三、诗意化的语文课堂是飞扬着生命快乐

有人说课堂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而诗意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如我在上三年级的语文课《春天的手》时,先创设情境,通过一组优美的风景图片和一首欢快地歌曲《春天在哪里》,把学生引领到诗情画意的美景中,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总之,快乐的语文课堂是由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合作谱写的一支快乐的交响曲,师生都将是那跳跃的快乐音符。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诗的历史、诗的海洋,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诗的国度里,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就更应营造这诗意化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徜徉在诗意的课堂中,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润泽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人格砥砺人格。也许只有这样,才会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才会拥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才会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才会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的心灵释然。

参考文献:

[1]陆其勇.关于语文课堂的“数字化”思考——谈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语文课[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9).

[2]赵雪芬.学生辩起来,课堂活起来——论语文课堂的生机与学生的参与[J],新课程:上,2011(3).

[3]黄云龙.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4]唐旭芬,让学生走进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J],考试周刊,2009(43).

[5]吴玉平,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应对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除陋习、树新风方案下一篇:不死鸟和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