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1

胡秉彝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一个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们深受鼓舞,完全赞成、完全拥护。

胡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主题鲜明,论述精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实现了思想性、理论性与指导性的高度统一。报告科学回答了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实行什么样的工作方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刻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具体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勇前进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创造性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光辉文献。

胡总书记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给人以信心和勇气,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必将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地相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一定会如期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胡总书记的报告,就是一定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定要注意牢牢把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灵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根红线,牢牢把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立场,真正做到高举伟大旗帜、坚持理论武装、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思想精髓、全面推进工作。

胡秉彝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2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三农”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指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只有理解并落实了十七大精神,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才能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200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86:1扩大到3.33: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实际差距约为5:1~6:1;还要考虑到,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别。全国农村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就是在城乡差距最小的苏南,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也为2.1:1。可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努力发展、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块内容,专门讲“三农”问题。这部分文字不多,但份量最重:更加突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更加明确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明确了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笔者认为,这块内容贯穿了三根红线:

一、第一根红线是打造“两心”:中心、核心

中心讲的是意义和地位。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论断,充分表明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三农”问题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把握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增强农村活力、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消灭城乡差别的公平理念和伟大情怀。十七大报告指出这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还使用了“基础地位”、“首要任务”、“核心”等关键词,充分说明了“三农”工作在党中央心目中的地位。

核心讲的是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江苏省镇江市大力发展基地型、加工型、合作型、观光型、生态型“五型”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良好的统一;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农村居民变市民,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促进了农民增收。2007年,镇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比上年增长19.2%,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7个辖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在15%以上,是5年来的最高增长值。

二、第二根红线是建设“两件”:硬件、软件

“硬件”讲的是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农村工业化等问题。农村占地域绝大多数,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是农业,欠帐最多的是农村,牺牲奉献最多的是农民。现实中,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地区。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过去,我们讲增长方式转变,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的,现在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更加丰富。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软件”讲的是基层民主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农村市场的完善等。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还有“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这些,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经济以及市场保障。

三、第三根红线是推行“两主”:主导、主体

建设新农村,政府是主导。没有政府的主导,建设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增加农业投入”。这就是讲政府主导。政府主导,首先要解决好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问题。这几年,镇江市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幅,但是,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相比,农民收入增长在速度上始终滞后,从2004年~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低1.4、0.6、1.8个百分点,2007年反超了2个百分点;总量上,从2004年~2007年,农民收入分别低5552元、6374元、7573元、8743元,总的差距是一年比一年大。政府的任务就是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加大投入的问题。镇江市各级财政要多安排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用于水利建设、农机补贴、农业保险等。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是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所以中央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要成为主体,就必须解决好农民素质的提升问题,素质提升了,才能为收入增加提供智力支持,才能解决农村全民创业问题。而只有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才能切实加快发展,富裕群众。从镇江实际情况看,凡是民营经济发达、非农产业繁荣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都比较快,农民富裕的程度就比较高,例丹阳市后巷镇,由于工业发达,骨干企业较多,个私经济繁荣,第三产业兴旺,文教水平较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2007年上半年,镇江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60元,其中直接从一产得到的收入为731元,占16.4%,而种田的收入更少,只有350元,占7.8%,农民收入绝大部分是非农收入。在全民创业方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振奋精神,创新思路,狠抓落实,把镇江打造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镇江市在总体上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支撑体系。2007年,镇江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13亿元,人均5500美元,财政收入203.3亿元,城市化率达到6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2%和19.2%。镇江市以市为单位总体已达到江苏省定全面小康标准。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希望,真正落实要靠长期努力。

第一,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环节,实现更加全面的小康。2008年,镇江市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农民收入是小康目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为此,要把全民创业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工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要载体,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技术更新培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提高就业层次,通过市、县两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示范、帮扶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第二,抓住发展现代农业这个重要载体,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农富农”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坚持大规模、多品种、高品质、立体化的发展思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搞好土地流转,建设规模基地;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创建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竞争力。

第三,抓住“双百”工程这个主要抓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4月,镇江市、县四套班子的100位领导,分别带3个部门企业与一个示范村、一个帮扶村紧密挂钩,一挂三年、坚持不变。这个做法被简称为“双百工程”。现在要进一步扩大“双百”工程战果,使之成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和自觉行动,使帮扶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成为各部门、各企业落实支农政策和加快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第四,抓住建设“生态镇江”这一契机,优化美化农村环境。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为此镇江市叫响了建设“生态镇江”的口号,继续抓好以农村垃圾处置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建设。要在前两年基础上巩固并扩大成果,保障资金投入,强化保洁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按要求尽快健全和完善农村保洁各项配套设施,多措并举,尽快真正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加强督查、检查和考核,促进工作到位,防止出现回潮,实现长效管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河塘疏浚和水环境整治,治理农村污染,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农村水土环境;大力抓好农村绿化,新增1 3万亩造林面积,提高全市农村森林覆盖率。

第五,抓住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一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基于’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这一认识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要奋力冲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继续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全年完成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万人;全面开展镇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力争达标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筹资保障水平提升到100元;大力推进“一池三改”工作;加大农村文化投入,用三年时间使全市各镇文化站平均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到2010年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村村通,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 篇3

“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的党,又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党。远的不说,党的十四大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把提出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思想观点和奋斗目标,同总结各自相对应的那一段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期29年来的十条宝贵经验,并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十条宝贵经验的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中可以看到,如何才能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十条经验,都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在当代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些重大问题的。

第一个结合说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这样的结合,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第二个结合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这样的结合,创造了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创造了进一步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既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尊重基层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这样的结合,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导致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整合。

第四个结合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这四个字是画龙点睛而非画蛇添足,是以看得见的手弥补看不见的手,这两手都是不可偏废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第五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党既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又重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而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又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创造了兼具民主和集中两种长处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六个结合说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合,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第七个结合说的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适时地把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使我国社会既持续地充满创造活力,又有助于避免两极分化而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个结合说的是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起来,既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这样的结合,使我们能同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趋利避害的平等竞争中达到平等、普惠、共赢。

第九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注意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样的结合,既避免了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政治剧烈震荡,又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第十个结合说的是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党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主观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样的结合,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不断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为什么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精辟论断,揭示了新时期以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个重要论断是党的十四大报告首先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29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沿用了这个重要提法。这就是说,新时期是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没有新时期,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无所谓新时期。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所以,新时期的鲜明特点理所当然地是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使我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它揭示了改革开放同促进发展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的路线是发展的路线”。这就是说,实行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要“把中国发展起来”,在原来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依次实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是加快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29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在我们党制定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这就把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发展进步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阐明了新时期29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实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深刻变化。由大幅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引发了从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变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的连锁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在领导人民进行实践创造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正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的丰富成果。怎样理解三个“永远铭记”?

当代中国的这一切发展进步,是怎么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做到“三个永远铭记”。这“三个永远铭记”既饱含深情,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生动地体现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薪火相传、接力推进的。

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

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4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胡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主题鲜明,论述精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实现了思想性、理论性与指导性的高度统一。报告科学回答了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实行什么样的工作方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刻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具体明确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勇前进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创造性地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光辉文献。

胡总书记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给人以信心和勇气,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必将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地相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一定会如期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胡总书记的报告,就是一定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定要注意牢牢把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灵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根红线,牢牢把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立场,真正做到高举伟大旗帜、坚持理论武装、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思想精髓、全面推进工作。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一个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教师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2 篇5

十七大报告强调教育要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我倍感责任重大。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这次,“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样的细节都被写进报告,可见国家已下大决心解决课业负担问题。在深化改革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同时,学校更要实事求是地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教育科研,从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为让孩子负担轻下来、素养高起来而努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人民群众对办好教育寄予厚望,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身为教师,我们自然会关注教育,身为一线教育战线的教师,当然更加关注教育改革。为此,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七大精神,成了当前我们身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使命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创一流业绩,以优异成绩向党汇报。结合师德规范,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同时,积极学习教育整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党员教师自觉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明确各自明确的社会分工,都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一份神圣责任,只有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拼搏争先,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深刻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三个代表”,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要知道“是什么”,充分体现责任感,做到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把十七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保障这一理念的实现,报告中同时提出,要“深化教育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这几项改革是切实把教育理念从增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应对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根本。

从教学理念来看,以我的理解,并不是说留作业越多,效果就越好,留作业越多,有的学校和老师认为,这显得老师对学生重视,学生再学不好,老师就可以摆脱责任了。并不是这样。留作业,是为了在强化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认真度,巩固学习效果。这可以理解。但是,学习关键在于兴趣,在于有意识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关键在于用实际例子、用通俗的道理,启发孩子们对学好文化知识的用处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更多地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和家长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既要通过注入的方式,更要通过激发主体(内因)内在活力的方式发挥作用。学生的主动意识被调动了,就会心情愉快地、踏踏实实地用心去学、去记忆,就是所说的“有意识记”,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是再多的作业所无法比拟的。我接触过一些孩子,他们对老师动不动就要求抄写十遍的作业,基本上是敷衍了事,老师管理着那么多学生,也不可能一一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磨刀不误砍柴工,及时地总结学习方法,全面回顾总结学习过的内容,是更有效的学习手段。所以,老师启发、引导孩子们注重科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创新,是更重要的。还有就是,做家务、做农活或参加社会活动,是一种心情的放松与调剂,是一种开阔眼界,是一种转移注意力,以学习为主,适当参加这些活动,对学习不但没有不良影响,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思维、体魄、品格等的全面发展。所以,各有关方面应该对学生作业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该留的作业,坚持留,没有实际效果的作业,尽量减少,把老师、学生、家长都解放出来,大家都以务实的精神来研究怎样真正把孩子培养成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符合成长规律的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选择清贫,我们应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佳绩。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6

——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领悟十七大的精神。我发言的题目是《用军人的忠诚书写十七大圆满答卷》。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神州大地,同唱欢歌。十七大胜利闭幕,是我党用使命描绘的宏伟蓝图;“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是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奏响的宏伟乐章;而作为军人,就要用忠诚向祖国和人民谱写壮丽篇章。

十七大,令人振奋,令人激昂。十七大,高举旗帜,求真务实。肩负历史重任,昂然开拓奋进。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郑重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从此,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红旗飘飘,又擎起一个新的希望。

曾记得,以毛泽东同志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使千百万被奴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共产主义事业蒸蒸日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短短的二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江泽民同志以“三个代表”阐述建设国家的重要理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一大步。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

如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发展观,提出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新设想,正满怀信心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七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胡锦涛同志再次当选总书记,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领导机构,他们将引领亿万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看重民意”: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大给我们提出了一道道关系国计民生的考题,等着各级政府去落实,等着我们每一名军人以无比的忠诚去应答。

军人的忠诚在于知责思为,爱岗敬业。基层是部队建设的基石,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单元。作为基层干部,不要身处基层轻视基层,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个基层干部都要十分珍视在基层工作的机会,以强烈的责任感干好工作,努力打牢部队建设的基础;以强烈的进取心干好工作,刻苦锤炼成长进步的基础;以本职岗位作为造就和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实现自身价值。

军人的忠诚在于严于律已,独善其身。孟子说过:“守身,守之本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一个人要不为名利所动,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就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净化思想灵魂,培养健康情趣,严守纪律干好本职工作

军人的忠诚在于勤奋学习,提高能力。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定要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能满足现状,再忙也不能忘了学习。要有钉子精神的“钻劲”和“挤劲”,坚持学用结合,注重知行转化,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本职业务技能。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7

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 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 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必须增强对文化和文化发展的新认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 切实增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自觉性、坚定性, 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十七大报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强调,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特征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近年来, 我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同经济迅速发展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 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重心由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产品领域转移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产品, 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和打造、作为软实力来培育和提升, 文化输出已经成为其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占经济总量的1/4、成为其第一大产业, 日本的卡通片、游戏业风靡全球, 英国艺术产业规模已与其汽车工业不相上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 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在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 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进行文化创造需要坚持前进方向

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 是进行文化创造必须高举的旗帜。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为文化创造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 感受实践的脉动, 吮吸生活的醇香, 倾听群众的心声, 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三、传承与调适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 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 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

首先, 对于文化艺术而言,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 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 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 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 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 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其次, 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 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 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 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 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 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 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 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总之,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 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 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 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 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摘要: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应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 为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 采取措施狠抓落实,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里, 我结合工作实际, 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体会。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篇8

城阳区流亭街道王家女姑社区党委书记——王克涛

全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了。十七大是我们党继十六大以后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所作的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党的工作,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内政、外交、国防以及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战略任务。总书记的报告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既高屋建瓴又全面深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贯彻落实。

总书记报告的题目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书记代表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提出的,这关系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根本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不改变党的性质,我们党才能不辱历史使命、真正成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总书记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有机地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并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把这些理论当作一个整体认真加以学习和在实践中贯彻。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树立崇尚与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全党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书记的报告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各项方针政策的深入阐述和进一步部署,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以使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为党和国家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做出了部署,我们感到十分鼓舞和责任重大。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通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我一定继续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内容,深刻领悟重要内涵,一如既往的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十七大为指引,干好本职工作,做好人民公仆,为社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奋斗不止。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论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实

际情况看,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难点,一般集中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以及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冲突上,越是基层部门这种冲突就越加明显。因此,基层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确立大局意识,自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这是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立足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部门职责与统一规划的关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大局意识不仅是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且是判断轻重缓急和实行科学决策的一种智慧。马克思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工作规划和安排上,始终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既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要牢记部门职责,在整体推进中促进部门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十分重视,并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这无疑给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今年春季我县旱情严重,县委政府及时作出各部门精简会议文件、结合部门工作全力以赴支持抗旱的决定。恰恰就在这时,上级计生主管部门下达了计划生育“四清理三落实”的任务,而且时间要求相当严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形势,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计生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自觉坚持以大局为重,除经批准召开了简短动员会之外,此后的工作安排全部通过网络或电话的方式下传,并组织干部职工带着支持农村抗旱和开展计划生育清理工作的双重任务,全部深入基层,在为群众抵御旱灾排忧解难中增进感情,深化宣传教育,使群众加深了对计生工作的理解,不仅圆满完成了支农抗旱任务,而且有效地加快了计划生育清理进度。实践证明,在现代化建设速度日趋加快的今天,部门工作与地方统一部署出现暂时矛盾是正常的,职能部门既不能因为统筹规划带来的暂时困难而怨天尤人,消极应酬;更不能背离统一规划,我行我素,因为牵动全局的主要问题不解决,局部工作的开展就无从谈起。

着眼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权益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已经全面纳入法制轨道的情况下,要全面完成人口规划,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都是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并用以保护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人口无限制地过快增长,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相对匮乏和环境破坏,以致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级行政干部严格依法行政,这本身就是对最广大群众利益的有效保护。当然,严格执法并不意味着执法过程的冷酷无情,更不能对群众的合法权益置若罔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这就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履行法定职责,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各类行政执法的首要位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又好又快”的要求,虽然与过去的“又快又好”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却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指导思想的升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这一论述对于基层行政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我们在行政执法中,总是习惯地把“严”字摆在首位,近日通过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合法权益在行政执法中的地位必须大幅度前移,及时提出了“严格执法”与“有情操作”有机结合的执法新理念,并采取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实效。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10

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时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胡锦涛在报告中阐述了过去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完善。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胡锦涛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时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胡锦涛在报告中阐述了过去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十七大学习体会 篇11

科学发展观,创新创业的双创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之一。创新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为何要创新?身为一名教师,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不创新行吗?创新的好处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创新?讲了很多年,为何十七大又提出来了?是我们的创新做得很好了吗?还是我们的创新远远不够?对于一名教师来讲,什么是创业?如何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这些具体的问题值得我们再次深入思索。

创新首先需要主观上愿意创新,想要创新。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没有创新是不行的。我们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人。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没有重复性,天天都是挑战,天天都得创新。同样的年级,同样的教案具体落实到每个平行班中,也会因为当时的情况不同和班级情况不同而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能让我们使用很多年。自从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教育设备不断地应用于教育实践当中。我们不少教师总感觉教师越来越不好当了,书越来越不好教了。但,书还是要教,教师还是得当。套用一句时髦的句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教育?从一个普通教师个体的角度出发,我的回答只能是:我拿创新来拯救你,我的教育。在创新的主观意愿上,不仅仅是我想要创新,而是我十分迫切地想要创新,创新才是我的救命稻草。不创新,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就会被淘汰。

主观意愿有了,只能讲有可能在实际行动中进行创新,也可能只停留在嘴巴和意念上。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发展和改革,你首先要在原有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感觉到原有的那东西已经有太多的局限和不足了,这就需要创新了。课程改革以来,各门学科都有了新的教学目标,因为社会在发展,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才。在新的教学目标下,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会不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了,你得创新。单单从艺术课程上来讲,音乐不仅仅是简单来学几首歌,美术也不仅仅是简单来画几张画了。小学作为一个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基础的基础。小学教育一定要有一个发展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也就是说,精神和习惯的培养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全体性的,小学艺术教育不是培养未来的少部分艺术家为目标,而是提高全体儿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在具体每堂课的教学中,如果全部沿用老的教学内容,老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够的。再则,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了,他们有他们时代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不能不考虑到这点。所以在课堂上,我一直很留意扶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你所教的课程有兴趣了,他才能学得好。兴趣也是一种很强的可持续性的动力。一个儿童在童年时期建立的对艺术的兴趣很可能会持续他的一生,那么他的审美会在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得到无形的应用。

当然,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创新需要基础,就是学术和研究的基础。创新不是你想创就能创出来的。所以平时的学习积累是第一步。网络,报刊,书籍都可以广泛研究。平时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反思和总结,我们现在的反思录,课后反思,正是基于这点。反思和总结积累多了,这就为论文和课题做了初级准备。要写论文,只要一翻反思录就会有材料和思路了。有的教师说写论文搞课题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不是我们普通教师的事,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当然也要写论文,也要搞课题,但他们研究的内容和我们普通教师有所不同。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大的方向和大的理论。专家固然有专家的优势,我们普通教师也有我们的优势所在,就是我们长期在一线工作,我们有的是实践。我们研究和思索的内容就是基于教育一线,针对教育一线工作的。有时候可能会很具体,立足点很小,但却很有实用性。再说了,谁说一线普通教师他同时不可以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呢?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专家一定出在教育一线。目前国内学术上假大空的问题就是因为有着太多脱离一线工作的假专家,假学者。

有了迫切想要创新的观念,有了研究和学习的基础,有了对原有事物的观察和反思,这样你一定会有创新的思路了。在教育工作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当然不是我们一个普通教师所能解决的,但我们的作用也是很大的。网上查的资料,到~年,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1.4万人。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有107.1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有25.8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有19.9万人。技工学校专任教师有12.6万人。全国初中专任教师有346.7万人。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有570.3万人。基础是相当大的。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去着手解决自己能解决和必须由自己来解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创新,去改革。比如首先改革你的上课的理念,去改革你的教学内容,你的教学内容是不是切合时代的要求。

有了创新的思路了,再到实用。也是段过程。创新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成的,有时是曲线上升的,在困难和困惑时,能否坚持到底,能否寻找突破口,是个关键。2002年我有篇论文获得了省级一等奖,我其实写这篇论文的初稿是在两年前。写了初稿之后,对此问题一直在思索,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拿到平生第一个论文省级一等奖时,我已工作十一年了,可以讲这篇东西是我十一年工作的结晶。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论文的成果一直得以很好地应用。但再写这样的第二篇,自我感觉没有这么厚实的基础了,也许再要等个三五年吧。有的专家一年里面出多少成果,成果多少丰厚,我还是认为值得怀疑。成果的水分有多少?分量有多重?都是问题。所以,我认为创新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研究和实践的过程。

双创里面,除了创新,还有创业。我认为创业和创新是分不开的。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成功的创业。对于教师来讲,教育就是他是事业。教师的创业就是当好一名好教师。创新成功了,创业不成问题。教育是一种事业吗?有人认为这好象很崇高。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也要拿工资要养家糊口,是有偿劳动,这没错。但教师的职业有其特殊性,前面已经讲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很难,的确很难。但再难也要去做,而且劳动成果不能有次品和废品。责任很重大。所以,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要把教书不仅仅当成是一种谋生的饭碗,更要当作一种社会使命,是一种事业,这种事业还很光荣,很体面。至少,我们晚上睡得着,饭吃得下,博客上留真名不怕,手机号一辈子不用换。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有了自己的创新,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为了学生,为了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教育方面。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也就是可持续的终身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不可能教一个学生一辈子,他总有脱离学校进入社会的一天,学校里学的远远不够他一生所用,唯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这是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强弱,我们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多少,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发展。但目前来讲,我们中国的教育从上到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搞得太好,而是很成问题。所以,党的十七大还是要提出创新,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当前社会十分迫切需要创新。

党的十六大早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的双创就是十六大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创新,不是乱创新,而是坚持科学的发展。创新离不开科学,我们搞教育改革的创新,就是种科学,教育的科学研究,简称教科研。但科学在国人的心目中,分量有多重?还是个问题。身为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很必要的。比如我就很热爱科学,从硬科学到软科学。比如,太空科技知识,这是种硬科学,而大到社会体制,小到生活观,就是种软科学。我们许多教师一谈到科学,往往想的是硬科学,很少去想到软科学。但硬科学和软科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小学科学课上,其实就是通过对一些硬科学的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就是种软科学。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创新创业的双创思想,是当前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身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事业上,创新非常重要。创新不是一种口号,创新是一项科学,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有可能成功的。教师们,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双创精神指引下,为祖国教育事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吧。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篇12

●举世瞩目的十七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我们学习领会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又一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书,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次会议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次会议将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将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为特点载入史册

举世瞩目的十七大,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胜利地召开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我们学习领会这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这次党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盛会呢?

这次党代表大会承担了五项重要任务:一是听取和审议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是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是选举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五是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中,体现这次党代表大会的主题和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的,是胡锦涛同志代表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即我们常说的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主题和贯穿这个主题的整个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

第一,这次会议深刻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五年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

十六大以来这五年,是我国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也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进一步联系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我们的体会更多更深刻。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76万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实际增长都在4倍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2000万人。胡锦涛同志在总结这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时候,深刻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第二,这次会议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就成了许多人关心的根本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而且,他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他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可以这样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又一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书。

第三,这次会议全面地部署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

我们注意到,胡锦涛同志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包括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十七大报告专门论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论述了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且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具体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防建设以及推进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各项工作。这对我们今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四,这次会议系统地阐述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最后集中论述了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关键问题。他强调,我们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还根据这一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对今后五年党的建设作了具体部署。这一切,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五,这次会议突出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的党内民主。

我们高兴地注意到,这次会议将是一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将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为特点载入史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的党内民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和推进。在这次党代表大会筹备过程中,无论在党代会议题征集和文件起草、讨论过程中,还是在党代表选举和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在不断完善。

这次会议还将进一步展示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后继有人。大会将选出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继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可以说,这次党代表大会,已经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这是

上一篇:《小英雄雨来》读后感下一篇:联建房买卖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