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管理理论研究(精选8篇)
作为高顿财务培训的经典课程,高顿一直关注中国会计准则的变化和趋势,精心研发《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及操作实务》课程通过新旧准则差异对比、新准则的制定逻辑、传授合规实务技巧、做好企业应变准备等方面实时更新课程内容,课程4大篇章,从资产篇入手详细介绍了一般业务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的特殊含义及实务操作,并重点从负债和损益篇、报告与披露篇、特殊业务篇做了全面梳理,并让学员通过系统学习,在比较中掌握准则修订背后的原理,丰富的案例教学,助学员从容应对实务操作难点,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水平,帮助企业改善决策质量,助力企业长足发展。
此外,课程还重点讲授新旧准则衔接及首次执行会计处理,主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的重点难点解读,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易错点分析、新旧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分析、采用追溯调整法的部分事项、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战演练的真实案例等内容。
高顿研究院张老师特此汇编各条修订准则的内容与亮点,以便财务从业人员对照本企业特点提早做好应对,精选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第39号解析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亮点:解决了职工离职后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的问题,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企业应对建议:建议企业尽早开始对各项福利进行梳理和评价,如判断为设定受益计划,还需要与相关专家进行及时沟通。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亮点:正式引入“计量单元”―资产或负债计量的最小单位,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实务操作。企业应对建议:新准则要求企业披露的内容明显增多,企业需要研究这些新增的披露要求,更新相应的内部报告内容和流程以获取这些披露所需要的信息。应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公允价值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方便企业扩展并适度应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作为中国最早推行新准则培训的机构,高顿财务培训再度发力,全国首发推出会计准则最新课程,帮助企业把握准则前沿,提高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和专业素养。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
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 管理会计之所以能够为公司内部高管决策层谋划未来并提供有效帮助,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获得相关资料的多样性,其中最重要的资料是会计核算资料,即财务会计通过固定方法和程序记录的凭证、账簿及报表。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两个分支,它们最基本的信息来源是那些直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所以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是一致的。
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终极目标一致 。 知识经济时代 , 人力资本、 智力资本的管理与创新成为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智力资本的主要价值几乎都在会计报表之外,这就需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目标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共同使命,二者都符合现代会计的总体要求,所以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3.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 。 财务会计的主要对象是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再加工、深加工,是利用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指导、控制、组织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 所以说,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二者在提高效益、维护所有者权益方面高度一致。
4.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 。 经过长期工作实践,广大财务工作者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归纳了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计算、预测分析、投资决策与分析、成本控制等内容,经过科学系统的总结,由此得到管理会计的主体内容。 所以说,管理会计使会计学科的内容得到丰富并拓展了会计视野,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技术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浪潮已从IT界发展至产业界。 原本很难收集和利用的海量数据开始被利用起来,这些数据在合理时间内被撷取、管理、处理,并进一步整理成为帮助公司管理决策的信息。 大数据,尤其是会计大数据,是数据资产更是利润之源。 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会计大数据的整合提供了技术平台,其输出更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人才基础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形成为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国已培养出一大批会计学、管理学专业高级管理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1年开始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全国会计师职称等级考试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参加培训、考试,加之参加职称评定同时需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这些举措促成了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形成,为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价值基础
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一方面,财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是外部利益相关者, 管理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是内部高管决策层,从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提供者监控的力度来看,后者的监控手段更多、监控力度更大,管理会计信息较财务会计信息更为可靠。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有利于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升,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可靠性;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不仅包含货币信息,也包含非货币信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利于信息间的相互稽核,防止错误和舞弊,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可靠性。
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财务会计作为对外会计,侧重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性需求,管理会计作为对内会计,侧重于内部高管决策层的个性化需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能兼顾信息使用者的共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相关性。
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可靠性, 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全面提升。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问题”面面观
会计融合是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不同视角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进行了研究,问题存在于:一是仅有少数学者对融合的模型构建进行了探讨,而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路径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发表。 二是实证研究成果缺乏、深度的案例研究尤其缺乏都将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三是管理会计之所以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协会等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民间组织通过发布管理会计研究报告、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用案例示范等方面,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搭建交流平台,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 四是对会计融合问题的探索主要局限于公司管理层,尚未拓展到外部利益相关者层面。 可以认为,我国对会计融合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路径及对策研究
(一)优质的管理会计外部环境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前提
1. 国家应通过建立健全金融体制和价格机制等外部激励机制,为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从而为管理会计的普及开辟更多的机会。 2. 国家应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管理会计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3. 国家应加快出台相应的细则或司法解释 ,将现有管理会计的有关法律予以细化、类型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 国家应加大违法会计行为的惩罚力度并提高执法强度,不断规范管理会计行为。
(二)“混合型”到“融合型”的转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本途径
当前,我国多数公司的财务部门承担着预算决算、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经营分析、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这其中混杂着管理会计的部分内容, 既增加了财务会计的工作,又使得管理会计无法明确职责。 因此,考虑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即实现组织机构由“混合型”到“融合型”的转型是公司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加大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保障
人才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都有着绝对性的领导作用,“专业核算人才”的定位已经不能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1.对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加以变革,各大高校要继续深化推进管理会计学科研究以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高等院校需要与公司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 2.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要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 通过在杂志开辟专栏、 组织会员交流、举办管理会计专题论坛等多种途径,主动融入管理会计改革实践。 3. 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总会计师、CFO等高级会计人才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将现有的业务专长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适应力与竞争力。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胸襟和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方法,拓展管理会计对外交流的平台与载体,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外部靠引进高素质人才,内部靠发掘培养,多个方面、多种方式相结合,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人才保障。
(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条件
1.财务会计的数据采集是会计确认 、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最终体现为总账及各类明细分类账的数据;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是对财务数据进行甄选的过程,最终体现为通过模型运算所得到的管理方案或者报告。 由于两者的数据采集具有同源性,借助于强大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平台完
第三步:建立财务会计模型(主要建立账务处理模型及报表生成模型)及管理会计模型(主要建立管理会计标准及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
第四步:生成财务会计报告(供外部信息使用者以评价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及管理会计报告(供内部高管决策层以管理、控制并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2. 以云计算 、大数据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催生着新IT时代的到来, 而新IT时代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以数据重构商业模式、服务与产品以及经营理念。 现行的以货币为单位,仅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显然很难满足上述需要,我们必须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和输入方式重新设计。
第一步: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备用信息说明栏以及过渡科目转换栏,以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之间全可以通过合并原始信息源的方式来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两套账在这里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变成会计管理的一套账。
第一步: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建立起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原始信息目录。
第二步:结合管理会计的需要,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原始信息进行采集,并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有效衔接建立起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 传统会计凭证的生成主要由 会计人员 在账务处 理时输入, 重新设计后的输入方式可以同时接纳 业务部门 人员实时 现场输入, 如采购部门人员通过供应链系统实时录入库存商品的单价、数量、 规格型号等信息。
第三步: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对象由“账簿”变为“凭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定义的账簿与报表一起变成输出对象, 由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根据需要随时查询, 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
(五)多维度模型的建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体现
管理会计是业务财务的重要内容,基于业务视角提供多维度、精细化的价值信息, 基于支撑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战略的需求,基于公司业务发展与内部管理需要, 产品维度模型的建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体现之一。 公司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与人员支撑,需要实现专人负责制,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优化多维度(产品维度、客户维度等)模型, 以做好管会核算数据的产出、审核、应用、报送等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服务对象趋同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需求增大,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会计体系,基于会计信息价值评价的三个维度:数量、质量和成本,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内在价值,有利于减少会计信息的资源浪费。
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关联 区别 融合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的财务工作模式,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中占据着相同的地位,并且他们也在按照各种的工作体系发挥着作用,但是在企业追求效率的背景下,这样的双重财务制度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会造成会计资源的浪费,因此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联与区别
1.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联 首先它们处于相同的环境中,都是存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它们都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任何企业都需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挥其作用;其次它们的服务目的是相同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以及评价等,通过二者之间的记录等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以此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再次它们的工作内容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的资金情况进行管理与记录。最后它们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所得出的数据信息如果是真实的就会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如果它们任何一方出现数据记录的失误就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决策,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虽然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联系性,但是它们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同:首先它们工作的内容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体现在“管理”二字上,它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分析、控制等,其主要是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上发挥作用,而财务会计则是对企业的各项资产等进行记录,其主要是通过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其次它们的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会计强调的是根据现在的财务会计情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而财务会计则是侧重对企业过去信息的记录,其只需要做好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再次它们的使用对象也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的内部人员所使用的,它为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而财务会计则是对企业过去经济情况的反馈与记录,其主要应用企业的外部信息发布,因此一般被与企业有关联的投资人所使用。最后它们编制的时间不同,管理会计编制的时间没有硬性的规定,而财务会计编制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企业进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意义
它们二者之间的融合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了解会计传统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学习会计管理应用知识,因为二者之间的融合需要会计人员的知识要全面。其次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前二者在没有实现融合的时候,它们都是相互独立完成会计信息记录与核算的,这样的计算得出的会计信息不免会出现错误,而通过二者的融合就会保证会计信息经过多种计量方式的确认,进而在根本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最后二者之间的融合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扩大经济效率。二者之间通过融合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会计建设成本,因为以前单独的会计模式需要企业为其购置不同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因此通过融合企业只需要为其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就可以。
3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措施
3.1 构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体系 二者之间的融合是会计制度改革的创新,是提高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降低企业会计工作浪费现象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对财务工作本身就不重视,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二者之间的融合:企业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二者之间融合的意义,通过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提高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通过扩大它们之间的应用范围,增加它们融合的几率;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此提高他们合理应用二者的能力,进而实现它们的融合。
3.2 合理构建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 企业的财务会计应该对现有的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进行改变,因为只有对这些基础性条件进行改变以后才能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在财务会计确认基础时需要分析现金流量,形成现金流量与责权制相结合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计量方面,财务会计需要使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现净值、现行市价等多种计量模式相互配合。随着新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企业财务会计计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单一计量基础逐步扩展到物种不同的计量基础。
3.3 运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有效衔接 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变动成本资料,有利于管理会计的量本利分析与盈亏临界分析,能够为成本控制、计划以及经营决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变动成本还能够和责任会计、弹性预算、标准成本等直接结合,从而在生产经营与计划控制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将变动成本法引入到财务会计当中,能够促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衔接,促进企业运用会计更好地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秦高翔.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
[2]王静.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10).
一、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1.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战术计划,从而可排斥企业管理的短期目标,促使企业在全面了解预期的结果之后,采取准确的战术行动以确保在取得短期业绩的同时实现企业原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 战略管理为企业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变幻无穷的,这种变幻既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又给企业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迎接这种机遇和挑战,分析和预测目前和将来的外部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优化企业在环境中的处境,使企业有能力迅速抓住机遇,减少与环境挑战有关的风险,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命运。
3.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规律化。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动荡不安。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化,任何企业都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适应。非战略管理的企业,只能采取被动防御决策,仅在环境发生变动之后才采取选择,显得十分被动,成效有限。而战略管理的企业则可采取进攻防御决策,通过预测未来的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
(一)传统管理会计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1.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企业自动化方面,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zms)的使用日趋普及;在管理方面,采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哲学,包括各种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如:零库存、慎选供应商并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提高。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新制造环境改变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企业的大部分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种制造环境的革命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如何评价企业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如何完善控制系统,如何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使之激励管理者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管理会计对新制造环境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成本计算系统。现有的成本计算系统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被严重扭曲,不仅不能帮助管理者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而且限制了对这种变化的适应。(2)成本控制系统。现有的成本控制系统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在新制造环境中的作用也值得怀疑。对于短期成本控制而言,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就没有多大意义。大多数制造费用与短期的业务量变动不具有相关性,所以传统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不能为短期成本控制提供特别有用的信息。(3)业绩报告系统。传统的业绩报告一般是一月、一旬或一周编报一次,时效性较差。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的制造周期一般是很短的,通常要求在问题发现之时或当天就能取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传统的业绩报告中缺乏与企业战略直接相关的非货币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等。因此,管理会计也必须来一场革命。
2.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管理会计重点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管理会计系统没有能够提供,这就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
3.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此外,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有用的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企业管理已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其过渡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是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1)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相对成本优势。在相同条件下,谁拥有了成本优势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重点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其相对成本,使企业管理者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进攻防御措施,通过占优势的相对成本和庞大的市场占有额,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大量提供了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它是反映企业战略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3)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而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实际上,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即在“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的条件下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的变化,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利用战略业绩评价,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4)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当今信息时代,多数企业都建立了信息系统,这大大方便了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来监控各种资源的运用。电脑化的信息系统为数据的综合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编制管理会计业绩报告的时间也大为减少,使得管理会计在问题发生的当时或当天就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进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供了可能,为会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更易于取得时效性和相关性更强的信息。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对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意义。因此,应首先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与企业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自本世纪中期以来,多数企业把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总目标,因为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缺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认为,目前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的目标问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企业应在哪些市场竞争?要与哪些产品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其竞争目标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是保持较高的竞争地位还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职能战略目标所要明确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与内部搜集各种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高层管理者选择。
2.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影响动因,动因影响成本。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企业生产作业有关的成本动因,如存货搬运次数;另一类是与企业战略有关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经营多元化、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进行成本管理,可以避免企业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成本浪费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适度的投资规模、市场调研、合理的研究开发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战略成本。
3.经营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信息的。因此,它在提供与经营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简单化的缺陷。它应以战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方面应摒弃建立在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模式,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长期本量
利分析是以企业的产品成本、收入与销售量呈非线性关系,固定成本变动及产销量不平衡等客观条件下,来研究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其关键是应用高等数学、逻辑学建立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数学模型与关系图,从而确定保本点、安全边际等相关指标,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在长期投资决策方面,应突破传统的长期投资决策模型中的两个假定:一是资本性投资集中在建设期内,项目经营期间不再追加投资;二是流动资金在期初一次垫付,期末一次收回。把资本性投资与流动资金在项目经营期间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化而变动的部分也考虑在内,此时的现金流量与传统的现金流量有所不同,其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现金流量=第t-1年销售收入××第t年销售利润率×+第t年折旧额-×
将上述现金流量折现就可得出企业长期投资的预期净现值。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更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前者主要是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规划。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
5.风险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可能因冒风险而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会招致巨额损失。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企业的生存。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其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五、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为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还须有一定的方法加以保证。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作业成本法。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作业成本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2.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3.预警分析。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问题。预警分析可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市场占有率;内部分析主要分析劳动生产率、机制运转效率、职员队伍是否稳定等。
价值利益的最大化一直以来均是各类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由于众多企业没有将会计管理目标进行准确、清晰的定位,判断发展方向不明确,致使企业的会计管理与发展不均衡,处于不良状态。这一现状对企业会计管理实践的健康、有序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更谈不上企业对业务经营管理中各类风险的综合防范与强化控制了。另外在企业追求整体利益与价值化发展进程中,倘若会计管理目标仅注重对企业某一层面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与其他层面的利益共享,那么便会与企业的现代化综合发展需求产生矛盾,无益于其构建公平、综合与全面的发展环境,一旦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令企业陷于风险之中,对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发展十分不利。
1.2 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秩序混乱
由于企业发展方向与会计管理目标不够清晰与准确,加之企业管理层、领导层重视不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形同虚设,其内部的会计管理效能较差,秩序混乱,企业的管理目标无从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一些企业管理者正是看到了市场发展渠道不断拓宽,空间领域持续扩大的机遇,利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秩序的混乱与制度的漏洞,以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企业账目管理不清,催收账款不力,令各类资金周期不良延长,致使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在这样混乱的管理体制下,企业会计人员基本上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进行精细化的核算、科学的指导、综合的控制与全面的监督管理。松散与混乱的环境进一步令企业各发展环节相互脱节,引发这样或那样的不良风险,甚至令企业陷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尴尬境地。
1.3 企业会计管理手段滞后
虽然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企业实现了创新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多数企业的会计管理始终沿用传统落后的观念、思想与方法,令实践管理进程无法充分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综合发展需求。再加上部分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保守、观念更新较慢、自主转变意识不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弱,致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环节始终较为薄弱,各项管理职能不到位、不良行政干预现象尤为突出,令各项企业内部制度与会计监督管理被架空,仅仅是流于形式的摆设。随着现代化企业向着多元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企业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从健全管理体制与机制入手,彻底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手段与方式,持续探索企业会计管理的发展模式,才能彻底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需求。
1.4 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有待提升
在企业综合、全面发展进程中,其强效的管理控制与综合的风险评估机制是企业合理防范、抵御与控制各类经营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全面提升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效益的基础环节。目前,由于各类企业管理层、员工层思想意识转变较慢,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风险认识有待提高,进一步导致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力,各项评估工作开展得不够科学与合理,使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只有科学、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有效提升企业抵御风险与变化的能力,令其尽可能地将风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切实促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5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
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管理问题的思考方式更广了,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课程的学习心得
通过老师这几周的教授,我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管理会计的历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师重点从成本角度讲授了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以专题形式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并配以课堂讨论,使我们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但有有所联系。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侧重规划未来的预测,其职能重于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管理会计。
我国企业正处于改制的关键时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尚处于构建之中,大多数粗放式经营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艰难,迫使企业必须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管理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制度。无疑,管理会计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加强管理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
但是,我国管理会计水平依然存在明显的弱势,比如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管理会计的性质和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仍需进一步清晰界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较低,缺少专职管理会计师职业人员。只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转变观念,积极地吸取成功管理会计的先进成果,2012级在职MPAcc《高级管理会计与实务》
在生产管理中加以广泛运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管理会计水平更加切合实际更有效。
二、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老师对这门课程的教授非常值得称赞,通过老师对本课程的教学,使我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了解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对我们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老师还让同学结合自身情况展开经验分享,与大家进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效果非常不错!
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和经营风险的防范方面, 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传统的财务会计从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方面可以准确和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外部经营形式的变化, 利用管理会计的思想解决企业产能高的问题和财务杠杆高的风险, 有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此背景下, 本文从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 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 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帮助企业改变管理的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下面对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加以界定。
(一) 会计概念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会计的概念界定从会计的产生以来从来就没有停过, 会计概念已经出现了两种主流的观点。第一种认为会计是企业的管理活动, 会计除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工具以外, 根据会计属性和会计的职能角度来说, 会计是企业一种管理活动;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信息系统, 既将会计整体视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集合。虽然很多学者关于会计的认识究竟属于哪一种观点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 但是从会计本质确认和计量上是具有一致性的。首先, 会计的计量单位是货币, 其次, 会计职能主要是执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为公司的管理层、监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企业一方面完善自身经营管理,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理解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我们可以将会计划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管理会计, 另一方面是财务会计。
(二) 财务会计
研究人员将财务会计界定为:依据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准则, 在遵守国家会计法的前提下, 企业的财会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全面、准确和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财务信息使用人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监管层, 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政府职能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因此, 财务会计除了对内承担提供财务信息以外, 还承担对外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职能。
(三) 管理会计
研究人员将管理会计定义为:依据相关的管理方法和财务会计准则, 在遵守国际会计法的前提下, 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 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薄弱环节, 采用必要措施和或者执行相应的计划, 为公司的高管层进行经济决策或其他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 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旨在完成企业对内部的管理责任和相关的目标。
三、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
企业会计的两个分支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两者既存在相同点, 也存在不同点, 两者相辅相成。下面从关联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一)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我们从企业的价值指标和财务核算方法两个角度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从企业的价值指标角度来说, 企业利用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财务数据, 同时这些财务数据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会计的测试的基础, 也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的基础。从财务核算方法方面来看,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具有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方法的体系, 但是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又不能相互独立,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合和交叉, 并且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目标共同是将企业经济最大化。
(二)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性研究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 企业财务会计的任务是向企业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所需要的财务信息, 而企业的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的高管层和监管层提供经济决策或者其他管理决策方面作为重要的依据, 财务会计的直接目标和管理会计直接目标具有差异性。第二方面, 企业的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并执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在规定的特定时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向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企业的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数据为基础, 通过一定的方法反映和预测企业的信息活动, 发现企业在经济决策或者其他方面是否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存在差异, 出具的管理会计报告格式和内容没有限制性。第三方面, 企业的财务会计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并且通过财务会计的信息具有全面、准确、真实和完整等方面的要求, 而企业管理会计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时提供信息不具有限制性, 除了提供货币单位的财务信息外, 还提供非货币单位的相关信息, 同时该信息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有用的信息。
四、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整合性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和财务会计的发展日益急迫, 作为企业各方的利益相关者来说,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 他们对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从本质上来说是具有一致性的,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整合趋势越发明显。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整合性发展加以分析和研究。
第一方面, 随着国内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财务专业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当中, 站在了财务会计工作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前线, 他们将日常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去, 他们成为了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复合型人才, 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二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壮大,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 包括国内比较知名的用友软件供应商和金蝶软件供应商, 国外比较知名的SAP软件供应商和Oracle软件供应商。他们很好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企业可以将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的需要做好相应的关联, 在企业需求特点的管理会计信息时, 软件系统通过自动取数的功能满足信息的需求, 同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的相互交叉的部分在软件系统中关联存在, 避免出现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发生。第三方面, 企业利益相关者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趋于一致化, 即企业内外部信息需求者对综合性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日趋一致。第四方面, 从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整合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随着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整合, 简化了财务职能部门的设置, 减少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 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荣恭成本, 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虽然如此, 但是对于两者的真正整合还是存在相当的难点的。归根结底, 其主要是由于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对成本的界定和认知是不同的, 若想完成两者的真正结合则需要完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之间对应关系库的建立, 才能使整合更具可能性。
五、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国际间交流日趋频繁,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不但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 更要做好管理会计工作, 这不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现如今, 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优化资源的配置, 减少资源的浪费, 企业需要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 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有机的融合, 今年来, 我国企业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减少, 提高了管理水平, 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融合。本文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从关联性与差异性两个角度加以比较研究, 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整合性发展趋势的分析, 旨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都爱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05) .
[2]曹改燕.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并存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2) .
关键词:网络环境;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概述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对于自身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企业的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相平衡的目的。企业对于财务的管理能够使企业随时掌握自身的运营和经济状况以及获得的利益,避免了企业的利益收到严重的损失。
二、网络环境下对于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作用
(一)多元化的目标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商标、信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的结构和范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仅股东占有着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其他主体也享有企业的利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再是个人的目标,而是所有和利益有关的主体的目标。这使得企业的目标更加的多元化。
(二)虚拟化的主体
传统的财务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指物质的利益,但是,网络环境下出现了大量的虚拟公司。这些虚拟公司利用网络技术将公司的业务外包和集成,及时的对市场的环境变化做出反应。这些虚拟公司的成立使得财务管理的主体朝着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三)管理对象的转变
传统的企业运营受信息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但是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企业也受到供应商、经济等的影响。因此,各方面的因素的信息对于企业的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也从对于资金的管理转变为信息的管理。企业对于信息的管理能够加强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
(四)智能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我国企业通过网络技术来加强对于财务的管理。管理人员将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制作成表格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对于财务的管理更加的智能化。
(五)组织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的模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的虚拟化促使财务的组织结构向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组织结构的转变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使得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都面对着更多的管理。
三、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网络下的管理模式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
目前,我国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化。但是我国部分企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种现象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阻碍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忽视了财务信息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而我国大部分企业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忽视了传统的财务信息数据的重要性。这使得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缺乏了对于财务信息数据的应用。财务信息并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
我国部分企业没有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作出相应的规范,缺乏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致使工作在应用网络技术时会出现大量影响会计信息安全的问题。而企业对于出现的问题却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了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
四、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实现创新的措施
(一)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企业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对于自身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地监控。而财务集中式管理的应用使企业对于财务的核算、控制和决策的情况能够进行更详细的了解。这样能够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得到高效的利用,也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管理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来进行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应当运用计算机来代替工作人员的工作。这种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能够为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另一方面对企业实行了信息化的管理,实现了企业的整体目标,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管理层次的提高
企业在过去实行的是一资金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层次得不到提高。所以,为了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应当从流程、管理内容、风险管理等方面来实现对于管理层次的提高。企业不仅要重视财务的资金,还应当加强对于企业财务的信息、风险、知识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开拓财务的管理层次,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四)预算控制体系的健全
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于财务的预算控制。网络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却无法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很好的预算,通过网络技术对于这些预算实行有效的控制,时刻监督企业对于各方面的费用以及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的情况,能够实现对于企业资金的流向的更好的控制。
(五)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企业在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实现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工作的创新能力。首先,财务人员应当树立具有网络意识的财务观念,使自身的意识和思维得到很好的创新。其次,企业应对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财务人员在掌握了财务的基础知识之下,能够更好的掌握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财务人员的创新能力。最后,企业应努力完善各个方面的机制。这样能够为企业挑选出素质较高的财务工作人员,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的创新思维。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目标更加的多元化,主体向着虚拟化的方向转变,管理对象也由资金转向了信息,管理方式也更加的智能化,而且其组织结构趋向于扁平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仍存在着大量的不足之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忽视了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使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为了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应当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层次,建立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促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国.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1)
[2]刘泽亮,李齐.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02)
[3]张艳.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09)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管理理论研究】推荐阅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06-10
浅谈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10-29
1Z10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11-27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10-18
财务会计的定义与分类06-14
财务与会计心得体会06-14
合并会计报表对财务管理的影响11-02
财务与会计基础练习题09-29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