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精选8篇)
一、沉入语言,细细推敲词语
1.替换比较中领略词语运用的适切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2.增减比较中知晓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如有学生在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去掉“似乎”一词后意思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作者的错觉,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3.褒贬比较中品味词语运用的独创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珍珠鸟》中,“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4.词义比较中理解词语运用的情景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如《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寒”就要从句子中去体会,不能照本意去理解。
二、由内而外,潜心品读句子
1.从修辞比较中感受语句的意境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一句,这里把邱少云比喻成“千斤巨石”,突出了战友对英雄的钦佩。
2.从句式比较的角度揣摩语句的情感
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语句中句子的语气或句式的理解,来体会语言运用的优美。如《忆江南》中的最后一句可让学生换成陈述句表达。讨论之后,学生觉得不要说诗人自己,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就连欣赏佳作的后人都难免会产生欲去江南一睹为快的想法,其作用不言自明。
3.从标点比较的角度斟酌语句的核心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教师要将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让学生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更不能忽视。如《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小学语文课时特训》上就有这么一问:句子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建议学生先谈谈这里的标点有什么特殊之处。“河”的前面有破折号后面又有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在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草原的心脏就是河。
三、把握结构,用心研读段落
1.语段的内容对比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许多文章的前后段落存在很大的起伏穿插,这些内容的强烈反差容易构成比较。如《草船借箭》的首尾就存在着很好的可比性,对比可引发学生的兴趣。
2.语段的详略对比中把握文章的重点
作者在安排文章的详略时都有自己的考虑,其目的无非是突出文章的主题而又不落俗套。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原来教过的郑振铎的《劳动的开端》,文章写了两次挑煤的经历,第一次没有成功但写了近三十个自然段,第二次成功了但只有短短一个自然段。其用意在于突出挑煤的艰辛。
3.语段的形式对比中领悟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的不同段落表达形式反差很大,内容也不一致。
有些写人的文章前面采用的往往是概括介绍,到后面就会出现事例介绍,其详略程度也相同。有些文章前面有意地抑,到后面则充分地扬。此类文章适合对前后段落作表达形式的比较。如《特殊的葬礼》,教师可补充资料,播放视频。在反复的比较阅读中,学生深切体会到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虚弱与无奈以及人们的心痛与遗憾。
四、关注个性,快速浏览群文
1.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比中感受作者的丰厚历程
名家名作因其规范、精彩而特别值得小学生阅读。借助比较阅读,我们可以异中求同、管中窥豹,了解该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乃至个人的思想性格,从而帮助我们在对教材理解上更加准确、深入,达到更高的层次。如在老舍先生的《猫》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他对猫的百般怜爱;在他的《养花》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老舍在养花过程中的丰富情感与收获。“老舍更爱花,还是更爱猫?”将两篇文章放到一起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老舍的生活中充满平凡而又高雅的情趣,他既爱猫,又爱养花;他经历坎坷,又有腿疾,可他始终那么热爱生活,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敬畏与珍惜,而这种高尚的情感正是这两篇作品的灵魂。不经比较阅读,是难以有此深刻感悟的;而这种感悟,又会在老舍的其他作品如《趵突泉》《草原》《林海》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2.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之比中体会编者的匠心独运
很多文章在进入我们的课本前编者都作过改动,这中间有很多修改成功的例子。如萧红的《火烧云》原来是这样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改动后的“红彤彤”“金灿灿”读起来较为响亮顺口,适合学生理解。“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样出现,能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色彩词语的合成规律。
3.同一主题的不同特色之比中领略作者的创作个性
经常性地选择一些相同题材或相近文体的文章进行“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品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学习到风格各异的语言表现风格。如“走近鲁迅”单元,虽然写的是同一个人物,但描写手法、表现形式却存在很多区别,适合进行比较阅读。
一、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1. 静心阅读。
我们教师要通过净化心灵、远离浮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要淡泊名利,通过阅读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素养。我们要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读书制定计划,为自己的身心腾出空间。
2. 广泛涉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正面经典,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中汲取知识的养料,以阅读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要关注当代,要阅读各类教育专家的书刊,如钱梦龙、于永正、李吉林等。我们还要阅读人文书籍,提升我们的审美趣味、人文素养。
二、独立钻研文本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教师理解的通透决定了学生的阅读造诣。如果教师过于依赖教参,囿于网络,就会陷入惯性思维定势,缺少创新的方法,教学也会千篇一律。我们语文教师要独立分析文本、解读文本,获得自己的感受。我们要与学生分享感受,以趣、以美、以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众而能增强阅读效果。
三、建立学生为主体地阅读教学观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改变独霸课堂话语权的现状,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位于学生,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活动。如在《轮椅上的霍金》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自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中认识霍金,感受霍金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霍金的标志性形象的语句,自由交流发言。教师还引导学生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有学生从“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黑洞”中感受到他是一位被禁锢在轮椅上的知识英雄。从“他被选为……”感受到霍金凭着顽强的毅力,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教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让思想产生碰撞,共同建构知识。教师提出问题:“是呀,在女记者的眼里,霍金失去很多,那么霍金失去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残酷”、“完全”,实现心灵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感受其坚强不屈的意志。
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让学生爱上阅读。如在《船长》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今天我们将穿越时光隧道,去认识一位船长。他在遭遇海难时,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他就是——哈尔威,这艘轮船叫——‘诺曼底’号”。教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了解情节、体味人物品质的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立场、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验。因而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要将情融于文本,与文本共呼吸,共同感受人物的命运。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引领学生感知外面的世界,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课外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修身、养性、怡情,活跃思维,培养读写能力。教师要丰富阅读资源,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到底是倾向于“质”,还是倾向于“量”?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读懂,还要会读。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选择,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与手段。
(1)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选择多样化的阅读内容。为小学低年级学生选择的文本可以是儿歌、童话、故事等,要意思简单,学生能读懂,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阅读的方法可以是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还可以加入说唱、表演,融多种活动于阅读之中,让学生能放松心情,表现自我,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存在差异,我们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的目的在于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我们要指导学生会读,会朗读、默读,还有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要将文本的理解与朗读训练结合起来。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以学习多媒体音频、磁带上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让多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朗读文本,理解情感,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总之,如果一个人缺少阅读,那么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阅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吸收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思维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理性分析轻情感体验的现状,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独立钻研文本、建立生本阅读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等途径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82-02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学习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纳了几种较易把握的比较阅读的方法。
一、沉入语言,细细推敲词语
1.替换比较中领略词语运用的适切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2.增减比较中知晓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如有学生在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可让学生讨论去掉“似乎”一词后意思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作者的错觉,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3.褒贬比较中品味词语运用的独创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珍珠鸟》中,“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二、由内而外,潜心品读句子
1.从修辞比较中感受语句的意境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一句,这里把邱少云比喻成“千斤巨石”,突出了战友对英雄的钦佩。
2.从句式比较的角度揣摩语句的情感
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语句中句子的语气或句式的理解,来体会语言运用的优美。如《忆江南》中的最后一句可让学生换成陈述句表达。讨论之后,学生觉得不要说诗人自己,就连欣赏佳作的后人都难免会产生去江南一睹为快的想法,其作用不言自明。
3.从标点比较的角度斟酌语句的核心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教师要将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让学生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更不能忽视。如《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小学语文课时特训》上就有这么一问:句子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建议学生先谈谈这里的标点有什么特殊之处。“河”的前面有破折号后面又有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在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草原的心脏就是河。
三、把握结构,用心研读段落
1.语段的内容对比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许多文章的前后段落存在很大的起伏穿插,这些内容的强烈反差容易构成比较。如《草船借箭》的首尾就存在着很好的可比性,对比可引发学生的兴趣。
2.语段的详略对比中把握文章的重点
作者在安排文章的详略时都有自己的考虑,其目的无非是突出文章的主题而又不落俗套。如《劳动的开端》,文章写了两次挑煤的经历,第一次没有成功但写了近三十个自然段,第二次成功了但只有短短一个自然段。其用意在于突出挑煤的艰辛。
3.语段的形式对比中领悟文章的中心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与写作、理解与鉴赏等能力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加强阅读教学效率势在必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十分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本文将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
一、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引导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这使得学生失去学习乐趣与成就感,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效率。翻转课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它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使语文教学工作变得简单易行,将这一模式应用于阅读教学也可谓是明智之举。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内容综述
(一)概念
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它是指在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重新调整课堂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交付给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时间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项目中,积极探讨项目内容,并将问题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试着分析当今社会乃至未来世界发展将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教师转变角色,不再占用课堂授课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看视频、听博客或在网络上与他人讨论,如此一来,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效果也更加显著。
(二)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掌握课前与课后的关系,预习一知半解,课上吸收效果差,课后面对习题则发蒙,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因此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翻转课堂将课堂变为解决问题与深入研究的环节。在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等软件,对教材内容有了系统的了解,课上学习也更加轻松。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生通过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实际需要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氛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受到该模式的影响,课上与课下学习也逐渐成了当前学生学习的新常态。
传统课堂以黑板、粉笔与教材为教学工具,学生需要45分钟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一旦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合胃口,学生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翻转课堂将微课程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内容短小精悍,知识点密集,简单易懂,且具有直观性特点,这无疑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外,网络系统支持需要零成本,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网络是公共平台,因此,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不同种类甚至是跨国界的学习材料,并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材料,从而真正地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心准备课前材料
近年来,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信息化与数字化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普及,小学教育工作要想更好的求发展,就要从自身出发,积极探究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创新思维,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工作当中。翻转课堂是现代化教育研究的成功典范,它更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运用翻转课堂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学习、课堂互动与课后复习。课前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重要过程,小学生的注意力时常会受到周边事物的干扰,无法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因此,采用微课预习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此外,课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制定相对应的主题,构建独特的教学场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沙滩上的童话》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与沙滩有关的图片,如贝壳、螃蟹等,教师利用蓝色与金色幕布装饰教室,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图片粘贴在幕布上,教室瞬间变成海边沙滩。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海边的风景、海水、海鸥、白云等制作成PPT,伴随着潮汐的声音,学生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沙滩上,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加强课堂互动
微课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互动,课上教师结合课堂主题提出几点问题,学生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激烈的讨论,实现知识的内化。语文阅读的综合性较强,教师应搭配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上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学生吐字清晰、语速平稳并富有感情,学生自己也要注意对停顿以及重轻音的处理。翻转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翻转,教师只需要充当学生的领路人,放宽课堂时间,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传道、授业、解惑是作为一个教师的根本之道,教师应当端正自己的态度,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做学生的领路人而非操控者。
教材内容虽经过千挑万选,但也存在局限性,教师不应当将全部精力放在教材内容上,也应挖掘深层次的材料,并用浅显的语言输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充分利用课后时间
在课前与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全面地了解阅读知识,但没有最后的总结,知识便无法形成体系,前面的工作也变得徒劳无功。小学生缺乏自我反省与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引导。教师应结合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布置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注重个体间的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显著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落花生》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鉴赏,并分析花生的价值,从花生身上学生可以学到何种品质等等。学生通过吸收他人的观点与知识,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家庭亲子任务,让家长更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帮助?W生回顾课上所学的内容,营造更加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学生更能将阅读学习作为一种乐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当加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与理解阅读,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摘要】当今,语文阅读教学有些令人不安的状况出现,笔者为此做了一些思考,借以抛砖引玉。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避免用大量阅读训练题代替学生阅读体验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最薄弱环节。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差强人意,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同仁能够见仁见智。
一、对阅读教学计划性和层次性的思考
任何认知都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每个教学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换句话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层次性,语文知识和能力要具有一定的衔接并体现一定的梯度。事实上,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注定是低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教学计划。不同年级阶段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同一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初中生也要达到与自身相应的阅读水平。所有这些,教师都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这样使阅读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要达到这种目的,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要以“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目前教材基本以主题组合的方式来编排,这种“主题组合”带有一定的倾向,每单元前面都有醒目名称,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进入文本时的巨大差异性。同一主题在同一单元出现多种文体,知识体系杂乱零碎;单元间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前后单元间纵向逻辑不清,各单元的能力训练序列也存在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教学目标泛化,教师无法三年一贯制的整体把握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学习也无章可循,直接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看,灵活处理教材对语文教师把握阅读教学的计划性和层次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对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的思考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人声鼎沸的读书场景,但这种诵读的教学方法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上被忽视了。现在中小学对朗读环节普遍不重视,师生朗读意识淡薄。一般都是让大家齐读一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来分析文章,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无生气。即使偶有热热闹闹的场景,也是已被新课程理念下合作、探究所代替。这种“重分析、轻吟悟”的状况,愈演愈烈,阅读教学变成了医生在做解剖。
其实,诵读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法,也是成功的教法之一。语文是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感知,才能深刻地捕捉到,才能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初中语文背诵内容比较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教师要提倡反复朗读,自然成诵,为写作积累素材。对文本的解读,也需要以诵读为基础,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诵读的形式多样,教师对诵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地悟读。悟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读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感悟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又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
三、多媒体对阅读教学负面影响的思考
多媒体拥有自身的优势,可以广泛搜集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直观而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甚至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交互,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事物总是具有双面性的,多媒体也不例外。有些教师以多媒体的展示来代替对文本的解读,这种以媒体的欣赏掩盖文本语言品味的做法,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造成了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课件通常是预先制作好的,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势必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被动,师生情感交流被冰冷的人机对话所取代。所以,教师要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有选择性地恰当运用。
四、对阅读教学中出现偏颇的思考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开始重视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值得教师注意和思考。
首先,避免追求形式,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有些老师过分重视课堂的形式,追求标新立异,却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如以小组讨论代阅读,华而不实。真正有价值的小组讨论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讲究讨论的价值,反对难易失度、大小失当的满堂飞式的讨论。讨论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巧深。
其次,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师讲生听,以讲代读;二是生讲师听,华而不实。前者学生扮演了接收器的角色,缺乏学习的感悟、探究和发现。后者导致缺乏阅读教学的实效。为解决这两种倾向,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
最后,避免用大量阅读训练题代替学生阅读体验过程。阅读训练本来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诊断和测试的手段,但教师往往本末倒置,舍弃了学生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通过大量做题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重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需要我们教师共同思考的地方,只有深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不断地开拓与发扬光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培育。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客观地分析,阅读教学仍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笔者在此略述浅见,愿抛砖引玉,共同探究,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是前提
目前,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学中,有些教师嘴上喊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际却搞知识的灌输;也有教师忽略阅读方法的渗透、归纳和阅读技能的训练。这就充分暴露了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多数教师阅读教学目标仍不明确或不甚明确。教师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不甚明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懒。部分教师不能主动对《新课标》进行深入地分析钻研,而是按惯例或想当然地进行教学,使阅读教学出现了最大的盲点。
二是盲。受局部小环境影响和短期利益驱动,教师对素质教育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致使教师在学生能力与教学质量关系的理解上产生了认识偏差,形成了阅读教学目标的错位。
三是畏。一些教师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存有畏难心理,教学活动中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致使阅读教学过程和目标相脱节。
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首先根治教师的这三种心理,使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树立起教学的“能力本位”思想。通过内外“加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外部加压是指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学校更要扎实搞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注重对教师进行教研和教改工作的引导与鼓励,在广大教师中真正掀起教研、教改热潮,并持之以恒。内部加压是指教师自己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改革教学思想,把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道德紧密联系起来,正确认识学生能力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苦学《新课标》,精研教材、教法,练好内功。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内外因结合,阅读教学目标才能落实到“教会学生自能读书”上来。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关键
教师应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组织好各阶段的阅读教学程序。注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阅读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悟阅读方法。如三年级要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教师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力求教法服务于学法。概括地说,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是: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懂整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其中“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是基础,“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关于“读懂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学生虽已有一些基础,但教师仍须作适度点拨。“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则是新的阅读方法,教师须紧扣教材内容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分析领会诸如总分、并列、因论文格式果、转折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句子问的关系来确定自然段的意思,达到“读懂自然段”之目的。又如:四年级关于分段的阅读教学,着重要渗透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根据内容划分;二是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根据内容划分,要给学生讲清,一篇文章有数个自然段构成。自然段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的可划为一个结构段。当然,如果一个自然段独立讲了一个意思则可以独立划成一个结构段。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要给学生讲明:不同形式的文章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次,鉴于不同年级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彼此间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注意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做到各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做好阅读方法的拾遗补缺与强化渗透。第三,有了阅读方法的渗透,还需要适时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会更容易地掌握阅读方法,也为进一步的阅读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生学完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六单元课文后,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回顾,让学生说说这两单元我们学到了哪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把每个段落大意连起来”及“借助课题”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说说可怎样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文章该选用哪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比较正确方便。
3加强阅读实践是保证
如果把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则前者是领悟方法的阶段,后者是应用方法的阶段,也即实践的阶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离不开阅读实践。教师对实践活动应有全面的认识,要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机会。比如利用新旧知识之间总是有联系的特点,合理地组织与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预习课文,可以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识字、理解词句、分段、归纳段意)。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注意多进行阅读点拨、引导,也可以起到直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作用。而课后阅读则犹如实战,是检验和巩固学生阅读所学的好时机。一篇篇的课外读物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自己解答。如理解难理解的字词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其阅读能力能否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一、教师倾听意识淡薄
《辞海》中把“倾听”解释为“用心细听”。也就是说, “倾听”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 用耳朵听, 用身体听, 更要用心灵去听。倾听孩子有声和无声的语言, 听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并帮助他们完善, 。这样既是对孩子的肯定, 也是对孩子的激励。左藤学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教师倾听、接纳和欣赏学生的发言, 就好像“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 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 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 教师倾听的现状又是如何呢?不少教师拘泥于自己的教学预设, 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他们失去了倾听学生发言并进行思考判断的耐心, 当然也就不能准确地“接住”学生投过来的“球”。
一位教师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时问:“谁还有更好的办法记住‘狠’字?”学生高举小手道:“我不喜欢这个字。”教师:“我是问怎么记住这个字!”学生无语。教师:“那请你坐下吧。”初一听, 这位学生答非所问, 可是如果老师仔细倾听这个学生的回答, 就会发现这个学生把“狠”字的感情色彩说出来了。然而教师却充耳不闻或置若罔闻。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此宽广, 他们的回答透露出各自思维的独特性。如果教师此时适当加以引导, 创造一个平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定能在这貌似离题的回答背后发现精彩。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该学会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生命之音, 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不仅用耳朵工作, 更多的应是心的敞开与吸纳;不仅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去体味言辞背后激荡的思维、炙热的情感, 捕捉学生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并加以热情的呵护和细心的引导, 与之心心相印,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引发更深层面的思考,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构建。
二二、课堂缺少深度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 发挥学生主动性, 激发学生潜能, 提高课堂效率,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审视现今的语文课堂, 一些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 常常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 交流的内容很多是质量低下而肤浅的。反思原因, 是教师未能提出有思考价值、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过多低层次的问题, 由于问得简单、直接, 学生很快能找到答案, 师生间的交流也就难以深入下去。
就目前停留在一问一答层面的语文课堂来看, 事实、记忆、理解类的问题占大部分, 综合运用型的问题、阐述观点的问题、分析比较的问题较少。比如在《水》一课的教学中, 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哪些词描写了有水时的快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用太多的思考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励学生高层次思维, 无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深入交流, 无助于了解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度, 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概括、推断、评价等能力。其实, 《水》这篇课文中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并不少, 比如, 作者将一绺滑过的水说成是“像一条小溪流”, 仅仅一勺水怎么可能像“小溪流”呢?再如, 文末, 母亲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俗话说, “人是铁, 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 明明是“渴”, 为什么说“饿”呢?
语文课堂中, 教师多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维, 才能更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三、信息技术运用不当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多媒体以其形象性和直观性, 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 扩大了教学容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使教学充满了生机。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在理解文本时,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 缺乏相关表象的积累。多媒体的运用如果恰到好处, 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 帮助学生体验文本内容。正因如此, 一些教师往往喜爱使用多媒体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插上翅膀。然而过犹不及,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 架空了文本, 限制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悟。
一位教师在教学《梅兰芳学艺》一课时, 前后共用了7分钟播放梅兰芳表演的京剧片段。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 学生也兴趣盎然。然而过长的京剧片段, 实质挤占了学生宝贵的研读文本、透过语言文字体悟人物精神的时间。
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过分依赖从声、色、形态上去吸引学生的注意, 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喧宾夺主。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根本目标就决定了语文课必须对文本加以深入的研读, 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咀嚼中, 感受语言的美, 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进而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陶冶。
四四、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许多教师青睐运用小组讨论这种方式推动学生思维的碰撞, 从而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然而有的教师却为讨论而讨论, 忽视了讨论的根本目的, 成了变相的“拉配郎”。
姑且不论这些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 先看看学生小组讨论时的状态:教师提出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后, 几个学生立即按日常分成的小组围成一团, 整个教室看似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几分钟后, 教师面带微笑示意讨论结束, 于是讨论声戛然而止。仔细观察,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学生是沉默不语, 只是充当一位“听众”而已, 甚至还有借机谈论与学习无关内容的, 而某些优等生在高谈阔论的同时, 缺乏与小组成员的互动, 整个小组讨论成了他个人的展示舞台。到了集体交流时, 有的教师只放不收, 致使有些讨论走向歧路。这样的课堂活动为“放羊式”讨论披上了“自主”的美丽外衣, 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 可细细推敲, 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壳。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进行合理分组, 优化组合, 明确每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的任务。在进行小组交流前, 应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小组交流时教师应该作为助学者, 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 了解小组讨论的成果与困惑, 及时表扬激励精到而有创意的发言, 点拨纠正出现明显偏差的观点。否则, 看似热闹的满堂式的讨论, 反而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浮光掠影, 成了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五五、情境创设矫揉造作
借助表演、音乐、绘画、辩论等多种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思考, 提高课堂效率;但使用不当, 就会把课堂搞得花里胡哨, 学生跟着老师闹闹腾腾一堂课, 语文素养却未必得到提高。
一位教师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 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了“王二小带路”的表演, 由于学生没有充分触摸文本, 没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 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 因此对课文人物形象的感悟不深, 而且教师也没有做必要的指导, 学生的表演并没有表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鬼子的“昏头昏脑”,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鬼子那滑稽可笑的模型化举动, 整个课堂欢笑声一片, 热闹非凡。如此矫揉造作、为创设而创设的情境, 看似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而愉悦的学习状态, 其实是浪费了学生课堂宝贵的感知语言文字的时间, 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情境创设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影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情境创设是否恰当, 又与教学设计者能否首先从文本出发有密切的关联。因而, 笔者认为, 文本是情境创设的出发点, 无论采取哪一种手段去创设情境, 都要根据文本内容及学生状态, 灵活、恰当地运用, 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为主要目标。
六六、文本拓展随心所欲
文本拓展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拓展思维空间, 提升思维品质, 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但是拓展应当立足文本, 适时而有度。所谓适时, 是指在恰当的时机, 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拓展;所谓有度, 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目标, 见好就收, 不能放出去收不回来, 如果收不回来, 那么语文主体教学任务用什么时间来完成?
一位教师在教学《望月》一课前, 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 搜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诗歌、散文、歌曲、人类登月的有关资料。于是, 每个学生带着搜集来的各种资料走进课堂。整堂课相当一部分时间, 学生忙着吟诵有关月亮的诗歌, 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朗读月亮的散文, 交流探月的资料, 师生无暇顾及文本, 对于文本的研读只能走马观花。这样脱离文本的拓展, 很难想象其实效。
阅读教学应注重对文本本身的解读, 文本拓展理所当然地应该立足于文本, 不仅要超越文本, 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只能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学生只有在亲密地与文本进行了接触之后, 在真切地赏析、对话文本的基础上才有超越文本的可能。语文课不仅要大量积累, 联系生活与实践, 更应上出浓浓的语文味。脱离了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中心, 就背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课堂再怎么生动活泼都是舍本逐末。
七七、课堂评价一味赏识
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 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催人奋发向上。然而, 我们也发现, 不管学生回答什么, “你真棒!”“回答得很好!”“读得太好了!”等评价用语经常被一些老师挂在嘴边。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要让学生通过评价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 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当学生肤浅地诠释作者的写作意图, 或不切实际的拔高、降低甚至曲解作品的价值取向时, 老师应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 启动学生的思维, 不仅让学生明确回答内容的对与错, 而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对和错, 架设文本与学生生活与情思之间的桥梁。
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 让学生谈谈对本文的初步理解。一位学生提出, 狐狸开动脑筋, 最终得到了那块肉, 他多聪明呀!老师赞扬说:“你的感悟很独特, 原来狐狸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固然这个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但是无论如何, 这个独特的感悟是让人不能赞同的。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公认的价值取向, 很显然, 这个学生在文本解读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偏差。执教老师却没有对这种问题答案给出否定性的评价, 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所传达出来的真实内涵, 反而推波助澜, 从求异与创新的角度对这种错误观点加以肯定和赞赏。
教育本来就该赏识与批评、奖励与惩罚都有。如果表扬成为教师课堂的一种习惯性语言, 那么这种泛滥的表扬还有多少实质性内容?这种廉价赏识对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能起到多少促进作用, 对学生的成长又能起到多少激励与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何时当表扬, 当怎么表扬, 我们应当多多思考。该指正时还须就指正。
以上是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误区。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思考与探索仍将继续。只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根本目标, 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才能跨越这些误区,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理想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才会拥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表现为教师倾听意识淡薄、课堂缺少深度交流、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信息技术使用不当、情境创造矫揉造作、课堂拓展游离文本、课堂评价一味表扬。笔者对这些误区作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误区,思考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 (9) .
[2]王盛科.认识课程改革误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课改进程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2008, (1) .
将“比较”这一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把内容上、主题上或形式上有一定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加以对比,形成反差,找出异同,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理解与感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阅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本领。现行语文教材特别注重以相似主题的方式构成单元,这种组合方式也为开展“比较阅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比较阅读”的有效实施关键是要找到比较的核心,然后根据这个核心有效整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以表现手法为核心进行比较阅读
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自身情感的寄托,思想的凝聚,信念的投注。但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不同的;而相同的事物,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也往往不同。把这样的作品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同时感受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例如,《船长》和《印度洋上生死夜》这两篇课文都是写船长,都是写船长为了他人安危而自我牺牲的故事,要讴歌的主题思想也是相同的,即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因此,我们可以将表现手法作为核心,将两篇文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比可见,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典型事件、典型环境来表现典型人物的。不同点在于:《船长》一文侧重于从语言、动作和神态来表现人物。具体而言,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在危急情况下,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非常精练的对话以及沉入深渊时凝重沉着的神态,于是,哈尔威船长那忠于职守、沉着镇定和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便跃然纸上。同时,这篇文章还在叙述中恰当地融入议论,其中几处深刻的议论讴歌了船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发人深省。而《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则主要以心理描写来刻画皮埃尔船长。例如,当感觉到所处的位置要发生海啸时,皮埃尔的内心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是“立即离开这儿”,还是“向来往船只通报信息”等,这些心理描写使得皮埃尔船长的形象鲜活而真实。通过这一比较,学生对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就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
二、以思想感情为核心进行比较阅读
不同的作者在同一事物中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在现行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有很多文章就属于这种情况,即内容题材相同,但是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教学时把这一类文章整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量、增强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鉴赏中提高鉴赏力,获得深刻的启迪。
例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和吴伯箫的《早》这三篇文章。同是写梅花,但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不同的。王安石的《梅花》,通过写洁白无瑕的梅花在严寒中怒放,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定不移的品格。王冕的《墨梅》,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赞美了作者淡泊名利、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而现代作家吴伯箫的《早》,则通过梅花来寄托作者“时时早、事事早,要做‘东风第一枝’”的情感。
再如,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作者独善其身道路的自觉选择,其孤芳自赏、寂寞忧伤的情调呼之欲出。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是梅花,一个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另一个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个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另一个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样的对比阅读,是不是意犹未尽?
三、以前后反差为核心进行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既可以在不同作品之间展开,也能够在同一作品之中展开。不过,这更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能找到文本前后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在这方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表现突出。王老师非常善于抓住文本前后所呈现的不同意象,审视其鲜明的反差,以收到激荡情智、叩动心弦和契合心灵的效果。
例如,教学《长相思》这篇文章。王老师先请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纳兰性德在行军征程中的一幅幅画面;然后在《琵琶语》的乐曲中,引导学生想象纳兰性德以前在家乡与相亲们在一起、在故园与家人们在一起时的种种生活画面,于是,纳兰性德一路征程的艰难场景便与其往日身处故园的美好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反差。又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同一间房子,在以往,它是摄政王富丽堂皇的宫殿,有奢侈豪华的摆设,而现在却成了总理的办公室,设备极其简单,以往和现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总理办公室里应该有的设备与实际有的设备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如,教学《二泉映月》这篇文章。昔日,师父带着阿炳来到惠山二泉旁,那如银月光、静影沉璧的美景与如今双目失明、一片漆黑的凄惨、坎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还有,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那昔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繁华宏伟与如今的残垣断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文本中的一系列对比: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展现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图画,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情境和意蕴;另一方面,这些对比投射到人们的心灵上,不得不让人的情感随着画面意象的变化而时起时落,在情感的“翻江倒海”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吟唱一曲或悲或喜、或扬或抑的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对比,才让课堂教学变得荡气回肠、诗意流淌。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推荐阅读: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阅读策略11-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论文12-16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09-19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4
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07-10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06-23
《对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2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07-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