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理论案例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管理理论案例(精选8篇)

科学管理理论案例 篇1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一、传统教学理念分析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加工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比较、分析、综合等心理操作,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知识处理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一、传统教学理念分析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加工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比较、分析、综合等心理操作,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知识处理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同时以一定的媒体形式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处理,即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知识的加工与处理。由于这种教学设计理念只关注知识的处理,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也称为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己建构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又被称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只重视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度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其结果是,学生自我探索,无法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知识传授。即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都存在明显缺陷,两者都过分强调教与学的某个方面,而将教与学割裂开来。

二、行为理论的教学体系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开始以行为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行为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Leont’ev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行为理论属于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最早被前苏联应用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设备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Bonnie Nardi等人将行为理论引入美国等西方国家。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是人与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人类行为的产生来自于主观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之中。行为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将学生与知识统一起来,实现学生与知识的双向交互,最终达到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

行为理论通过构造行为系统来实现,行为系统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和三个环境元素,三个核心元素是主体、团体和客体,三个环境元素是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环境元素为核心元素提供其赖以存在的环境,构成核心元素之间的联系。在核心元素中,主体是行为的执行者,是行为系统中的个体要素。客体是主体加工处理的对象。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包括现实工具和抽象工具。对于学生来说,现实工具可以是语言、教材、媒体或互联网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规则是客体需要依赖和遵循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是主体与团体之间联系的纽带。劳动分工是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通过劳动分工将单个主体、团体和客体联系起来。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核心元素设计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核心元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团体三个部分。其中,主体是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客体是教学案例,团体是主体学生所在的学习小组。

(一)主体的设计 学生是行为系统中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控制作用。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尤其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由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一,与其他课程相比,财务管理课程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与我国现实存在显著差异。如筹资理论认为,股权筹资方式筹资成本最高,但在现实中,我国绝大多数公司会首选股权筹资。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差异,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有密切关系。仅仅依靠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和案例,学生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难理解这种差异。

其二,很多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没有唯一的答案,站在不同利益人的角度,会作出不同的财务管理决策。如对于公司利润分配,站在股东的角度,当公司有好的投资机会时,股东希望尽量不分配现金股利;当股东自身有好的投资机会或者希望尽早收回投资降低风险时,会要求公司尽可能多地分配现金股利。站在债权人的角度,则不希望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因为公司现金流出会降低债务的保障倍数。对于此类问题的学习,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真正掌握问题的本质。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扮演不同利益人,使学生像相关决策者一样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客体的设计 对案例教学来说,案例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广泛性、亲和性原则。时效性强调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信息媒体掌握当前的热点经济问题和经济事件,用最新事件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同时,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过于陈旧的案例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广泛性强调案例来源要广泛,包括来源范围广泛和来源途径广泛。来源范围广泛,指从古、今、中、外全部空间和时间范围寻找教学案例;来源途径广泛,指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专业期刊和一般杂志寻找教学案例,还可以将学生经历的经济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如对MBA学生所在单位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行适当修改,作为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从长远来看,学校可以考虑建立校内共享的财务管理案例库,并制定一些鼓励政策,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亲和性指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对案例有亲切感,认为案例有实际意义,从而有兴趣了解和分析它。如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时,可以用购房者按揭贷款作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利和年金知识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额的现值,与直接用现金购房方案相比较,对两种购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三)团体的设计 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所在的班级作为一个学习团体,也可以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作为学习团体。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作为学习团体会更有效率。因为小组讨论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既有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督促和带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在各小组内部初步讨论后,要求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并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和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至于小组人数,可根据课时多少、案例大小、具体分工来确定。既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搭配,或者按照住宿相近、方便学习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各小组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不能过大,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人员的安排要有利于对案例的学习和讨论。

四、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环境元素设计

环境元素包括规则、工具和分工。环境元素的任务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提供主体搜集和加工客体的工具,对团体进行恰当的分工,并为整个案例教学顺利进行提供规则支持。

(一)工具的设计 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所能够提供的支持,工具可以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如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搜索引擎、教学多媒体等。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思维能力,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工具等。财务管理课程与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变化、与微观企业的行为关系甚为密切。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各行业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财务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事物和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国内、国际全面有效地发掘更新、更有说服力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分工的设计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和发言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容易滋生某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制定相应检查和处罚规则等监督和约束措施。如检查小组每个成员的笔记,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在课堂讨论时发言,对课下讨论要求有记录,对偷懒行为给予惩处等。这样,通过小组间的合理安排、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以及有效的规则来消除学生“搭便车”行为。

(三)规则的设计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制定一定的规则,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励和约束。这种规则既包括针对个人或者团体的行为规范,也包括案例教学的激励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将学生成绩与其所在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挂钩,分别赋予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一定的权重,计算学生成绩。增加小组成绩的权重,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增加个人表现的权重,有利于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规则,引导学生行为。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同时,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帮助小组实现内部分工,为案例教学提供规则,并向学生传授使用工具的方法。这样,教师就完全融入到案例教学的行为理论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梁国萍、黄亿虹、曹筱春:《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期。

[2]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3]田祥宇:《论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4]王延玲、吕宪军:《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赵善庆:《试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10期。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科学管理理论案例 篇2

近年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 呈现频繁化、常态化的趋势[1], 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不遗余力[2,3], 并加大对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急队伍能力;卫生部专门制定《卫生应急人员培训规划》及各类卫生应急人员培训大纲, 强调案例教学应作为卫生应急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4]。

卫生应急培训过程中学员对案例分析的需求量较大[5,6], 为适应卫生应急案例培训的需要, 各级政府组织编写了大量的案例, 在应急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卫生应急案例的编写还缺乏统一的规范, 质量参差不齐, 评价挑选优秀案例的研究较少[7], 而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8.0版本的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极少, 本研究试图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形成卫生应急教学案例评价的原始指标体系, 为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在文献搜集过程中, 本研究主要参考文献包括案例编写、案例教学效果、案例质量评价等检索关键词, 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查阅, 然后对文献进行阅读和总结, 参照王淑娟教授及国外学者Mauffette-leenders等对案例评价的指标, 并参考从国家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搜集到的教学案例, 宏观总结出评价教学案例的四个新维度, 即案例素材维度、结构维度、文学维度及实用维度, 各维度独立性和包含性较好。

2.2 资料收集方法。

2.2.1 专家小组讨论法:

选择国家CDC、北京市及部分区卫生局和北京市CDC的6名卫生应急管理专家, 了解卫生应急案例培训需求、问题及案例评价质量要求。

2.2.2 个人深入访谈法:

选择军队、高校、国家CDC、省卫生厅、市卫生局有关专家10名, 要求具有卫生应急案例编写和培训经验。

2.3 资料分析工具与方法。

此次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 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 提出本研究具体分析过程:以扎根理论为指导, 在充分阅读现有案例评价研究及卫生应急案例的基础上, 形成主题框架;按照整体把握-分解-组合的思想, 依据框架中的各个要素,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重新组合;对每一个要素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形成针对本要素的研究结果, 最终形成卫生应急案例评价的初步框架体系。

研究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中文版Nvivo8.0, 其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编码 (Code) 功能, 编码主要被归为两种:自由节点 (free nodes) 、树节点 (tree nodes) 。研究中的节点是一个关于卫生应急教学案例编写或评价方面的参考点集合。

对整理的访谈资料和专家小组讨论资料导入Nvivo8.0软件中进行分析, 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 (1) 在软件中对资料进行编码, 形成所有的自由节点, 如表1所示; (2) 以指标间的性质联系性或因果关系进行归纳, 或对已有概念进行有必要的修改, 或产生新的概念, 把自由节点归纳在一起, 形成树状节点, 从而使父节点与子节点间产生较好的逻辑性。例如, “案例题目”“事件正文”“案例摘要”“案例总结”“案例附录”“案例使用说明”与“案例结构严谨性”具有包含关系, 而且对于案例评价来讲可将“案例结构严谨性”改为“案例结构价值维度”, 并将其归为树节点中的父节点, 其他六项归为其子节点; (3) 参考文献研究总结的结果,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高包容性、高抽象性的核心范畴, 最终形成案例结构价值、素材价值、文学价值、实用价值四个一级父节点, 以及18个二级父节点和25个子节点, 即卫生应急教学案例评价体系原始的一、二、三级指标。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按照方法中所介绍的步骤对资料进行质性分析, 得到卫生应急教学案例评价的指标体系, 如表2:

备注:“#”中, a表示参考点数, 即该节点的出处;b表示材料来源数, 含有该节点的材料数量。“*”表示由自由节点合并重组所得。

3.1 卫生应急教学案例素材价值维度分析。

从表2中, 我们看出形成案例素材价值维度的参考点较多, 材料来源较广泛, 说明各个专家对素材价值维度的意见比较一致。在此维度的指标中, 材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占有较大比重, 材料来源数分别为5和6, 尤其是“各应急发生过程”这一指标的材料来源数达到8, 在案例编写和评价过程中, 一定要保证案例素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2 卫生应急教学案例结构价值维度分析。

案例素材作为案例编写和评价基础, 而案例结构维度就是从案例规范性角度去评价案例, 案例的题目、附录、事件正文、使用说明、摘要、总结等都被提到, 用于评价案例格式的完整性。

3.3 卫生应急教学案例文学价值维度分析。

如表2中案例文学价值体现在其叙述效果、故事性和趣味性, 其中案例按时间顺序来描写来自较多专家的意见 (材料来源数为4) , 此指标主要是评价案例描述的升华, 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3.4 卫生应急教学案例实用价值维度分析。

纵观表2结果, 案例实用价值所占比重最大, “是否暴露问题”、“是否符合培训对象需求”、“是否有经验可总结”等三级指标的材料来源数均为6, 二级指标案例目的性、掩饰性、启发性、针对性等都有3个材料来源, 这些指标形成案例评价的最后关键。

3.5 各价值维度上出现的参考点 (编码单元) 的数量和比例。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

从表3中, 我们可以看出, 在四个评价维度当中, 案例实用价值维度被提到的次数最多, 其次是素材价值维度和文学价值维度, 提到次数最少的是案例结构价值维度, 说明了案例实用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 案例素材价值虽比实用价值提到的次数少, 但在访谈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素材是案例成功的基础与前提, 其重要性仍不可低估。

4 讨论

4.1 卫生应急案例编写过程困难重重, 现有案例不能满足教学。

案例编写的素材一般有两种方式获取, 一是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二是从新闻媒体报道等途径获得[8,9]。访谈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 进行调研过程中由于信息的机密性、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案例调研者有时不能获取真实完整的素材, 而且新闻媒体的报道有时也会出现错误或不真, 所以这给案例编写者收集到的案例素材的真实性带来了很大挑战。在卫生应急案例编写过程中, 需耗费很大的人力、财力, 现阶段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卫生应急案例库, 案例采编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程度不够, 经费支持较少, 制约着案例的总体质量[10]。

目前, 我国存在丰富的卫生应急案例编写素材, SARS、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以及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为卫生应急案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但是由于我国案例教学发展缓慢, 卫生应急教学案例的编写及其案例库的建设仍处于很薄弱的阶段。在查阅文献和专著过程中, 有关卫生应急方面的优秀案例集或专著极少, 访谈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国家行政学院在建的应急管理案例库, 其案例虽有涉及到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内容, 但其案例都是综合性的案例, 没有专门的有关卫生应急的教学案例。案例编写缺乏规范性和实用性, 而且本土化的案例发展比较缓慢[11], 在卫生部网站上, 我们看到少数的卫生应急案例, 但是其内容具有工作报告的性质, 不足以进行教学使用。国家及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卫生应急案例编写的投入, 提高政府的透明性, 保证财力支持, 成立有效的卫生应急案例编写队伍等, 以加快案例库建设, 为卫生应急案例教学提供优质案例。

4.2 此次研究卫生应急教学案例评价指标体系优势与不足。

国外学者Mauffette-leenders从案例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认为案例会在表述维度、分析维度、理论维度三个维度有所不同。案例的表述维度主要是识别与判断案例中重要、相关及缺失信息的难易程度, 分析维度与案例中所需决策的呈现方式有关。理论维度涉及案例分析中所需的理论、概念和工具[12]。Reynolds从数据维度、分析方法维度和价值维度三个方面阐述了案例特征[13], 大连理工大学王淑娟教授[14]同时参考专家学者及案例教学对象的需求和意见, 得到的教学案例的规范性指标分为选题、结构、表述和理论四个维度, 对比国内外教学案例评价指标研究和访谈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 对于案例质量的优劣评价是具有主观性的, 而本研究所形成的案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能够涵盖其绝大多数指标, 并且在一些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级指标, 更进一步提高了案例评价指标的客观性。本研究在各个指标确立过程中没有具体针对描述性和决策性案例, 或长篇、中篇和短篇案例进行区分评价, 而是最终形成共性的卫生应急教学案例评价指标, 对于个别指标, 比如“案例的掩饰性”这一指标, 虽然在其他评价指标体系中少有提到, 但是在访谈过程中, 主要是基于多位专家提及过, 而且案例的基础是真实的素材, 在对素材调研过程中, 有些由于政治原因等会被隐藏, 在案例编写过程中, 做好掩饰工作, 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再如, 对于王淑娟教授中“决策点的恰当性”指标, 本研究中没有这一指标。总之研究结果指标体系为卫生应急教学案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 应进一步进行专家咨询, 提高其适用性。

4.3 对卫生应急教学案例编写过程中的启示。

4.3.1 提高案例素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 为案例编写提供坚实依据。

优秀卫生应急案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案例编写的基础是优秀的案例素材, 在素材收集过程中, 要针对研究的问题, 尽量进行现场调研或对亲生经历人员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并获取全面的卫生应急事件有关各方的资料, 以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典型性等, 为卫生应急案例的编写提供依据。

4.3.2 保证案例结构完整性及描述的文学性, 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卫生应急事件。

在有优质案例素材的前提下, 要把素材资料合理的整理与描述, 如表1所示, 案例要有题目、附录、摘要、正文、使用说明、总结等, 在此基础上表述应用词规范、思路清晰, 加之悬念的设置等, 提高案例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等, 提高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

4.3.4 不断回顾编写过程, 把握案例的实用性。

环境审计理论与案例分析 篇3

摘要: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方向,受到格外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环境审计的定义、主体、目标、评价依据进行理论阐述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资金审计的案例分析,对环境审计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面介绍。

关键词:环境审计;受托责任

一、 环境审计定义

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是:“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管理部门可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在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规章和内部政策的要求上是否充分。”国内学者陈思维(1998)认为,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积极、有效、得到控制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审计活动。学者李雪和杨智慧(2004)将环境审计定义为:“环境审计是为了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依据环境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鉴证”。

因此,笔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前提之上认为,环境审计是有审计权利的单位机构对环境管理系统及其活动进行鉴证,看其是否符合规章政策并给出建议的审计活动。

二、 环境审计的要素分析

1、 主体

环境审计主体在此主要指环境审计的受托人,即进行环境审计的专业人士。一般而言,我国的环境审计人员通过两种形式产生,一是直接将单位的审计部门中原有的审计人员额外进行培训,形成新的审计小组进行环境审计;二是由与环境、审计有关的经济学家、环境学家、计量学家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组成环境审计小组,对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的项目进行环境审计。目前,我们两种形式都有涉及,还有专门成立环境审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2、 目标

环境审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完善。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环境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主要是指对环境经济活动进行鉴证、评价、报告而达到的预期目标。例如,重点调查单位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否有效合理利用资金。具体目标则是根据具体的项目而特定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

3、 评价依据

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主要指环境审计准则以及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等。环境审计准则是对环境审计原则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对环境审计人员的能力认证(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是否具有基本的道德素养等)以及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两个方面。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中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国家指定的环境标准等。

三、环境审计案例分析

1、 审计项目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资金审计

2、 项目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规律,决定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大格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不合理大面积垦荒,草原过度超载放牧,加之开发利用过度,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内蒙古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风蚀、水蚀和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自治区政府还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九个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

3、 审计目标

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检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揭露并剖析在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中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损失浪费以及在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我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 审计和审计调查对象

自治区本级、12个盟市及101个旗县发展和改革、财政、林业、水利、农牧业、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以及其他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相关部门、单位,实施项目的苏木乡镇以及嘎查村,项目覆盖的农牧户。

5、 审计调查重点

(1)计划执行情况。重点审查项目主管部门是否按照规定程序立项、申报和批准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批复的计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作业设计并组织施工;是否存规模、在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2)资金的管理、使用及钱粮兑付情况。重点审查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有无平衡预算、截留、挪用、抵扣等资金问题;项目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是否严格实行规定,是否存在提供虚假会计资料、虚开发票等弄虚作假行为等等。

(3)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项目实际完成的建设任务是否与计划一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造林种草成活率、保存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有无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4)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国家制定的政策、对顶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和农牧民的意愿,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农牧民增收是否能有机结合,实施退耕、禁牧后农牧民的经济来源有无保证等等。

6、 审计评价标准

(1)国家级管理办法。《退耕还林条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等。

(2)自治区级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

7、审计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在4个月内,300多名审计人员对44个旗县的七项生态建设工程(分别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治、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进行了环境审计,采用“上审下”与“同级审”、“交叉审”相结合,单一项目审计与多种项目审计相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查出存在恶意挪用资金、资金拨付延迟以及国家要求与地方执行脱节等问题资金5.5亿元,还存在对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不合理、虚假财务报告来虚增利润、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考核体制以及侵害个别牧民利益的现象,引起了自治区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责令期限改正,对严重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措施。(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吕靖原. 内蒙古环境审计的实践与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2.

[2]崔献华.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3]吴俊峰. 环境审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

科学管理理论案例 篇4

案例一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

试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建立业务档案,说明校长重视教师的工作成就,以教师的工作实效对教师进行评价。

2.建立业务档案,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工作本身,增加责任感。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高层次的需要尤其是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注意提供自我实现的途径。

4.双因素理论中更多地着眼于满足激励因素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包括工作本身、工作成就。

5.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对人的成就需要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的报酬。

案例二

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

你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可以肯定的。

2.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青年教师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命令式”布置任务,教给方法。中年教师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校长对他们采取的是“参与式”,经常听取他们意见。老教师已进入很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授权式”。

案例三

一所学校领导决定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两位年轻教师的教案,条理分明、语言漂亮,可称一流,但教学效果不好;两位老教师教案简单、间用符号、不合规范,但他们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另有一位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份“板书设计”和一份“双基归类表”,而他讲课时用这两份“自行设计”的板书和图表,再加上教学参考书,教学效果非常好。以上情况使校长遇到了难题。

试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论述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参考答案:

1.领导对于不同的教师,要求和管理的措施应不同。

2.对待教案的要求也应不一致。对待新教师应要求比较详细、具体,而对于老教师就应大胆放手,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案例四

张校长上任后,大张旗鼓地强调竞争。他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就不能前进。于是在管理

活动中开展各种名目的竞争。一开始,学校人心振奋,但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许多教师为提高教学成效,争占学生的时间;一部分教师热情减退;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为争先进,扯皮揭短。该校的王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提倡竞争以来,积极性很高,所教学生本学科分数上升。但其他教

师都来找张校长,不愿与王老师同教一个班。以上的问题使张校长陷入了思考:该不该鼓励竞争呢?

请分析教师竞争中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如何采用有效管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竞争有积极作用:激励作用,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人才;选拔骨干;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竞争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保守封闭;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加剧;

个人发展停滞;产生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态度。

管理上的建议:应根据任务性质和教师状况确定教师工作的目标结构(竞争、合作与独立);

在竞争的同时,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适当交替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式。

案例五

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

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

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

职工大会,而去听音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教育。

其原因如下: 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其对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需要有积

极作用;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消极型等不同类型,本案例不能简单扣为“小团体”或“小集团”帽子; 对不同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积极型应支持鼓励,对消极型应引导转化。

案例六

冯阳生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对他真是宠不得又横不得。冯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

力极强,地区、省里都有名气。学校交给他的工作都能按质按量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领导不舒服。

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

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冯老师。冯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冯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

如果你是校长会如何做,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冯老师的要求是正当的,校长应给予一定的权力,可以考虑让他担任实习小组的副组长等职

务。

2.这里涉及领导用人原则的问题。领导用人要用人不疑,并用其所长,重在使用。注意责、权、利的结合。

3.案例中的冯老师是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的老师,对这样业务成熟的教师,领导要适当授予一

定的权力,这样既利于工作的完成,更利于教师的成长。

案例七

例1.

下午4点A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即将开始,与会者面前摆着笔记本,两个座位空者。

差一分四点,张校长进来说:“现在开会了,大家都很忙。这是会议议程,每人取一张。大家都知道,教委将在本市选择一些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我打算争取试点的机会。我相信大家都已看过教委的文件,以及我为本校拟订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计划。”

这时门开了,迟到者小心翼翼进来,关上门,座到空位上。校长看了他一眼,继续说“对于我所拟订的改造试点计划表,以及对你们年级和教研室的要求,有什么困难吗?”

会议如此继续下去„„。

例2.

B中学的年级组长、教研室主任会议将在5分钟后开始。王校长在室内一角,正热心地与位教研室主任交谈。四点零三分,校长看了一下室内说:“我们再等宋老师一会儿,我知道他对这个议题很有兴趣。”

四点零八分,王校长建议会议开始。大家随便围成一个圆圈坐着。王校长说:“我希望了解各位对教委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计划的看法,我们学校是否试点,有什么意见。”大多数与会者都发表了意见。大家都同意学校试点,并提了改革试点的建议。王校长正要说话,宋老师进来说:“抱歉,迟到了。我与家长谈话,多用了一些时间。”

“没关系。倒杯茶,拉把椅子来坐,我们告诉你刚才谈了些什么”校长说。

宋老师坐好了,会议开始讨论校长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拟订学校的改革计划”,试描述这两个学校校长采取的不同领导方式?两位校长领导方式有哪些主要差异?你认为那一种领导方式较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B中学的方式较好。A中学:张校长是采取任务型的领导方式;B中学:王校长是采取以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

从本例来看A与B两校的校长在召开会议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不同:对成员的态度及与成员相处的关系不同;决策与采取决定的方式不同;会议召开的方式及时间要求也不相同。

B校王校长的领导行为方式要优于A校张校长。学校是非生产任务型部门,人际取向的领导应优于生产(或任务)取向的领导。

案例八

某校新来了一位安校长,他的做法和前任校长形成极大的反差。前任校长比较专断,大事小事都一人说了算。而安校长到校后就和四位副校长开会。他说:论教学,我不如老赵;论后勤,我不如老钱;论小学部,我不如老李;论初中部,我不如老孙。今后你们要各司其职,大胆工作,干好了是你们的成绩,出了问题,大家研究。这时,大家面面向看,心里都在问:那你校长,干什么?之后,三个月后,安校长在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改革措施,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校长受到教师的尊敬的好评。

试用领导风格理论分析、论述安校长为什么“安乐”而有成绩。

参考答案:

1.简要说明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的表现。

2.本案例中的安校长属民主型领导作风。

推销方格理论案例 篇5

在沿海的一个大城市,一个穿着疲塌的老人来到某百货公司的高级化妆品专柜。他的到来显得与这里的环境极不相符,因此也没有服务员主动上前招呼他。总算有位牢记“殷勤接待任何人”这个推销信条的售货员,在接待完其他顾客后,以职业敏感发现那位老头手里拿着一张纸条,猜想准是妻子或女儿写给他来买什么的。结果不出所料,纸条上写的三款东西,每款都价值300多元,根本就不必花费唇舌,几分钟的时间就把生意做成了。

思考讨论题

1.案例中的那位销售员属于什么类型的推销员?其他售货小姐们又属于什么类型的推销员?

2.从这个例子,你可体会到在貌似非购买者的推销对象面前,推销员应该怎么做吗?

分析:

1.①案例中的那位销售员属于解决问题导向型(9.9型)的推销员,这类推销员既高度关注自己的销售业绩,有高度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需要是他们的中心,超额销售的业绩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类心态的推销员工作积极主动,又不强加于人,他们善于研究顾客的心理,发现顾客的真实需求,把握顾客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推销。在顾客解决问题、清除烦恼的同时也完成自己的推销任务。他们既了解自己,也了解顾客;既了解推销品,也了解顾客的真实需要。这种推销心态是最佳心态,处于这种心态的推销员是最佳的推销员。

②其他销售货小姐属于事不关己导向型(1.1型),这类推销员的心态是既不关心自己的推销工作,也不关心顾客的需要和利益,好像都与己无关。这种人一般不热爱本质工作,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对顾客毫不关心,缺乏热情,本着“我将产品放在顾客面前,产品能卖掉时它自己就会卖掉”的心态。

2.面对貌似非购物者的推销对象面前,推销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 推销员应该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对走进商店的每一位顾客即使是穿着不雅、长相难看,貌似非购买者也要主动积极的、微笑与热情的接待客人,细心询问、倾听顾客的需求,以给顾客提供适当的帮助。

TRIZ理论案例分析 篇6

问题描述:现代战争中,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装备车辆的装

甲越来越厚,性能也越来越好,如坦克,装甲运兵车,突击战车等等,士兵们就像躲在一个个的乌龟壳子里,如何提高武器性能威力来打破这些壳子呢?.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消灭敌人,获得胜利。.理想解是什么?

敌人全部死光了(或被擒),而且缴获敌人所有装备。.达到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

敌人躲在厚厚的装甲里,不露面。.出观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

一是有的武器威力不足以打破装甲,而是打破装甲后就得不到敌人的装备。.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

武器可以无视装甲(透过装甲且不损坏装甲)而击毙或使敌人晕倒。.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人本身与装甲的不同性:人很脆弱,特别是神经系统等。

理想解是:

发明一种武器,该武器可以无视装甲、穿透装甲摧毁人的神经系统或则暂时使人的神经系统紊乱,同时该武器不会毁坏装甲。(如声波攻击武器,脑电波攻击武器等等)

SF物场分析法解决问题分析

问题描述: 我们平常用的飞镖,由于一般人只是业余玩家,各种

姿势都不是很标准,因此常常出现飞镖飞中镖靶但却钉不住的情况而脱靶。那么怎么才能让初学者也能很轻松的不会因这种钉不住的原因而脱靶呢?

1.相关元素为:S1——镖靶;S2——飞镖;F1——机械能(手扔)

2.3.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有3个解法。

(1).用另一个场F2代替F1,但考虑到实际,我们不可能代替掉F1,因为

(2).加上另一个场F2来强化有用效应。

(3).但考虑到加入S3后必定会改变飞镖,这会影响玩时的手感等。

最终解决方案:

在标靶中加入永久性强磁性物质,飞镖的尖部也采用磁性物质制造,这样只要飞镖钉在标靶上,即使钉得不稳,也会由于磁场的作用不会掉.冲突矩阵解决问题分析

问题描述:在交通事务中,为了节省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我们要求车速越快越好,但为了防止发生车子相撞的事故,又要求车速

越慢越好,怎么解决这个冲突矛盾?

1.对应39工程参数:一个是9——速度,一个是27——可靠度。

2.转化为TRIZ问题:如何既保证速度快又保证可靠度高?

3.运用冲突矩阵,可以运用的发明原理(原则)有以下4个:

(1)11——进一步缓冲。

(2)35——转换物体之物里、化学状态。

(3)27——以便宜物体取代。

(4)28——置换机械系统。

4.各原理对应可能解决方案。

(1)11——在车上增加各种防撞装置,如安全气囊,还可增大车子空间

尺寸以增加缓冲空间,减小伤害,但这些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该矛盾。

(2)35——改良车体材料性能。但这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该矛盾。

(3)27——暂未找到可行解。

(4)28——改公路交通为轨道交通,这样无论车速多快也不会增加因相

撞而造成事故的几率。

最终解决方案:

科学管理理论案例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

“05”方案实施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 的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高职院校的改革建设思路并不太明朗。因为高职思政课的改革, 必须着眼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探索出的“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的教学模式, 是涵盖“专题学习、实践体验、案例教学、多维评价、学生社团”的综合性教学改革方案。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 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思政课是全国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无疑有其共同的要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应当积极贯彻这些要求。但高职教育自身的定位又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 但“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也属于高等教育阶段, 那么这种“高技能人才”就内在地具有了另一个特点———“高素质”。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 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期盼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而多元的价值观、荣辱观、是非观又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思想疑虑和困惑, 这种状况决定了思政课教学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 理解大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如果我们依然按照“课堂讲授—理论考试”的传统封闭模式进行教学, 依然把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作为评价教与学的唯一标准, 而忽视现代社会对于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忽视整个社会大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多角度冲击, 我们的教学就会特别苍白无力, 更不要奢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学生放到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开展教学, 形成讲与做良性互动、知与行有机统一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的内涵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正是基于此, 在专题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实践体验、案例教学以及社团活动等参与式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激活思想, 引发思考和讨论, 并切实转化为现实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 专题系列的理论教学

陈秉功教授指出:“教材体系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是为实现课程标准服务的。但它的作用和功能是潜在的, 它本身不能自发地实现作用和功能, 教材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必须依靠教学体系来发挥。教材体系的作用和功能能否发挥?能发挥多少?主要取决于教学体系的设计和运作, 即取决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第二次转化和飞跃。”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尊重教材, 不能偏离教材;应该消化教材, 不能死套教材;应该超越教材, 不能局限教材。同时, 思政课使用全国统一教材, 注重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逻辑性, 但并未区分本科生和高职生两类不同的授课对象。我们不能忽视高职学生的生源实际和学习基础, 求全求多, 空洞说教。所以, 我们在明确课程主旨和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高职生的理论基础、心理状况等设置了科学的专题体系。既与教材的基本体例和基本观点一致, 又能紧密结合党的创新理论、社会发展现实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 突出重点, 抓住难点。目前, 我们的专题教学已经开展多年, 教研活动也以此为依据来开展。从教学实践来看, 专题的划分使授课内容更加精炼, 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 多样的实践体验学习

“05”方案实施以来, 实践教学就成为了思政课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这个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含义:一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 它既可以在课上进行, 也可以在课下进行;二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必须是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三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与课程内容相关, 但又极具“社会性”, 即必须着眼于现实社会, 反映社会现实。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在具体地实施实践教学时, 既要便于操作, 力求实效, 还应尽可能提高覆盖面, 使全体同学参与、受益。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目标, 必然要求教学过程密切和专业结合, 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打下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教学占教学总额的40%—50%, 并且各个专业都有自己多个稳定的实训基地。应当充分发挥基地优势, 依托基地, 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社会建设成果,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 在实训基地深刻理解职业、职业道德、人生价值, 感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了解农村发展现状, 了解企业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 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案例采集、热点辨析、实训归来、职业道德标准制定等多种形式, 将亲身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重点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进一步深入体会、了解行业, 在思考与实践中廓清学生思想中的模糊认识,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情趣爱好等, 达到真心信仰、努力践行、全面提升素质的教育目的。如通过访谈有关部门, 了解我院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通过“随手拍校园”, 发现校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通过制定“职业道德规范”, 启发他们初步的职业意识等。这些实践活动, 都和学生的发展以及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改变了他们对思政课枯燥、乏味的固有认识, 不仅从思想上触动了他们, 更促进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改变。

(三) 鲜活的案例教学

鲜活生动的案例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说服力,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具体的个案之中, 提供拟真情境, 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场景,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 激发学生采集身边的典型个案。学生对身边同学的了解既是了解专业的机会, 也是重新定位自我的良好契机。第二, 个案采集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 这样的个案更加贴近于学生的专业学习, 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和讨论的兴趣。第三, 我们更多采用贴近学生的优秀个案, 避免了案例主角“高、大、全”的特点, 学生感觉亲近随和、有优势也有不足, 自己和案例主角有了“可比性”, 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案例的主角。如我院一个五年一贯制的学生, 在26个字母甚至都不能完全清楚的情况下, 如何努力奋斗完成本科教育, 最终考取研究生的典型个案, 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原本自我评价低, 甚至比较自卑的高职生, 启发了他们对自己未来的重新思考。

(四) 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根据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 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如要客观, 必须多面。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不仅可以科学综合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效果,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及学习积极性。

我院学生思政课的成绩评定遵循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在评价主体方面, 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在评价内容方面, 涉及评价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课堂发言、实践体验成果、开卷 (闭卷) 考试等多样化内容;在评价标准方面, 也有标准评分和鼓励评分等不同参考。这样的方式, 引入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即实现对自己的总结, 明确差距。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则是要尽可能让学生的“多元智能”都有表现和提升的平台, 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喜欢实践、也有习惯用笔来表达思想等。如在进行实践作业的汇报时, 学生表现出的课件制作水平、良好的口才、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常会丰富老师对他们的全面认识, 小组之间还会形成良性的竞争, 这些都是通过理论考试难于展现的内容, 但恰恰符合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要求。

(五) 社团活动的有益补充

社团作为高校生活中的活跃力量,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引导学生成立的“红色社团”, 是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开展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下活动, 起到进一步巩固、延伸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适应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有极强的表现欲、喜欢直观和感性的教学方式的特点, 教师的指导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 从而影响更多的学生, 最终实现课上课下的良性互动, 这种“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的方式,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多次举办活动, 如“理想, 照亮前行的路”大型讲座;“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捐衣活动等等。不仅让社团成员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也辐射了全院学生, 促进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气氛。

三、“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拉近了理论和现实的距离

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比较注重向学生介绍基本原理, 就理论而讲理论,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缺少必要的联系。而“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则首先关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从高职生的理论基础、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这一现实出发, 又把当前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社会现实通过鲜活的案例折射出来, 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学生对于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既尊重了教材, 也兼顾到了学生所处的鲜活的生活环境, 有的放矢地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惘, 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突出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这里的“高技能”, 则是指较高的专业技能, 这也正是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这样的目标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求, 实现角色转换。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 通过专题教学, 联系专业和行业实际;通过实践体验, 调查行业就业状况;通过对行业重大事件的案例搜集和学习, 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等。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高。

(三) 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自“05方案”实施以来, 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对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进一步锻炼自己,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教学模式则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案例采集等) ,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实践教学的经历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触动了思想, 更加有利于实现书本知识和学生认知的碰撞和交流。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通过“理论+实践, 专题+案例”的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社会, 实现了课程的教育目的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陈秉功.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9) .

[2]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 2007 (2) .

[3]王海丽, 徐英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2) .

[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2 (6) .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71—02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分析,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特点和优势[1]。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案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因而仍有必要结合案例教学模式的形成,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本质与要求。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创立了案例教学法。兰德尔认为,法学教学应摆脱从案件到案件的经验式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具体案例、推广个别决策来归纳与总结法学的理论逻辑,通过对法律规则的一般化理解进一步把握美国法律的精神实质。1910年,哈佛商业管理研究生院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授课,工商管理行业人员走进课堂展示管理中的问题并提供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起初较为缓慢,随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德汉姆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案例教学管理系统。20世纪30年代,案例教学逐步扩展到管理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传入我国,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学认为,案例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传授教育对象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并由此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资源的开发应用,设定、模拟、重现、复制现存的生活场景,引导、激励、帮助学生介入案例场景并积极参与讨论或研究,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并实现教学目标,构成了开展案例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案例组织的情境性

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依据而加工整理的教学资料。案例是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通常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以叙事的形式呈现。人们编制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案例描述中一般不会加入编写者的意见和观点,编写者仅仅客观地描述事实发生的情节和过程。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否在教育者指导下介入案例研讨,依托案例探究建构教学共同体,并达成获得新知、自觉学习的美好愿景。

(二)教学目标的内隐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在营造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塑造教育对象的案例角色,使之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分析、思考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转化。案例教学既包括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为特征的外显学习,更包括大量的潜移默化接受为特征的内隐学习。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充当了教育主客体双方理解教育环境和分析教学内容的触媒,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参与案例分析,通过案例研讨丰富对知识与学习本身的理解,成为拓展与深化案例教学的根本指向。

(三)教学效果的生成性

与传统的单向讲授不同,案例教学通过“注入式”教学向“参与式”教学的转变,尊重和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启发式、亲验式学习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和解决案例情境所包含的矛盾,在教与学的矛盾生成转化中实现认识的深化发展。因而,案例教学既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是预定的,而是生成的,案例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案例创造受教育者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持续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自实施“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编写教学案例、建设网络案例平台以及开发多媒体教学案例中积累了丰硕成果,深化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操作模式、教学评价的基本认识,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媒介的多样化、案例效果评价的多元化、案例资源开发的课程化等基本经验,案例教学已成为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然而,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客观上存在着被“简化为事例论证,泛化为生活事件,固化为教育程式”的突出问题。一些教师缺乏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和全面的思维应变力,在案例教学中缺乏教学设计和方法论意识,不能充分考虑思想理论与案例之间的合宜性与复杂性,将案例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举例说明,简化为事实和材料的堆砌。作为案例教学被简化的表征,许多无丰厚思想理论内蕴的日常生活事件被泛化为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变身故事沙龙、小品欣赏,案例教学蜕变为艳丽而浅薄的课堂花絮。在长期的简化和泛化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固化为原理加事例的教育程式。更为突出的是,一些教师仍然将受教育者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用灌输和辩驳取代沟通和对话。或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忽视案例与思想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或随意拔高和夸大案例的教育功能,将牵强附会当作理论注释。程式化的案例教学排斥了思考、交流、碰撞,忽視了深度访谈和有效沟通而产生了受教育者的接受疲劳。由于案例教学的情境性、内隐性、生成性受损,案例教学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工具,游离了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宏阔价值视阈。

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深化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教学为保证,以案例的深度开发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资源的精心选取、多维应用、深度开发、全面评价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为此,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应把握教学案例的总体性、动态性、生产性特征,重视案例的情境创造与深度开发。

(一)总体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案例”不同于“事例”,“案例”是具有一定情节和理论逻辑的事实,它包含真实性、问题性、目的性、典型性、陈述性等诸多要件。列宁在论述唯物辩证法时指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2]这一精辟的论述表明,孤立的、随意的事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案例应是“从其整体上、从其全部联系中把握的事实”,案例教学不能归结为说明某个观点或原理时“举了个例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当教学触媒的案例应有着完整的理论内涵,它不是简单的事例或典故,而是“作为矛盾聚焦点的事实”,也即有着整体性的社会事实。

(二)动态性

案例教学是师生围绕某个特定的案例事实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包含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作出相应决策的过程。案例教学的过程本质表明,通过案例创造教学情境并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客观上必然要求教学中案例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作为教学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只有在充分利用中才能活化为丰富的教育生活,并物化出崭新的思想观念。好的教学案例“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应该……’的罗列式所带来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读者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熟悉环境中”[3]。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以较高的教育智慧,精心构筑以教学案例為第一元素的课堂生活空间,始终关注案例教学的问题解析与价值引导,在充分考虑教学背景、研究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艺术的同时,实现案例的精心选取、多维应用、立体呈现与过程评价。

(三)生产性

作为“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不仅要激活概念与理论,还要在交流研讨中增添新的理论内涵,使最初的理论得以深化、延伸。案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案例的深度开发必然面临着种种复杂的教育冲突。随着案例教学的进展,教育者需要重新总结和反思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实现对原有案例及其教学的深度开发。这些关于案例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促进了现存案例的分蘖再生,形成了以既有案例教学为支持的新的课堂教学案例。作为“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3],教学案例的深度开发既形成了教育者的专业成长意识,也丰富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和发现学习的情感体验。因此,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专业发展意识,重视通过案例库的形式加强案例资源建设,并以此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的质量。在这一意义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往往展现为教育者的生命叙事,教学案例的积淀和升华最终形成了教育者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戴艳军,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15.

[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3]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上一篇:word中添加背景音乐下一篇:稍复杂的方程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