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改反思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课改反思(共10篇)

历史课改反思 篇1

随着我校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新模式、新教材„„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学生本位的新模式。但可惜的是在我休息的这一段时间里正是我校课改进行的风起雨涌之时,让我错过了历经课改的最好的一段历练时期,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也让我对我校的课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并尽可能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现就我这学期的课改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心理学观点看,兴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而初中学生学生,活泼好动,爱问问题,有些幼稚,又很可爱,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完成历史学习,改变他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兴趣。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3、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 1

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总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一)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进行一场成功的辩论赛,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首先准备大量的必备材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了证明一个论点,必须运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进行论证;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必须翻阅大量书籍,学生由此增长了见识,强化了记忆,拓宽了知识面。

(二)突出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辩论要出采,往往还需要创造性思维去搜集、占用新材料、采用新途径和新方法、发现新问题和新视角,表达方式上运用新策略和新词汇,从而使立论有新意、论辩有新招并注重在辩论中创新。优秀的辩词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借鉴。学生在短兵相接的辩论中,表现出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态度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大超出我的想象,这点也是我在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之后,颇感欣慰的。此外,还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的增长。

历史课改反思 篇2

一、情境注重包装, 忽视引导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通过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直观感知, 从而更好地进入探究学习。但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创设来看, 教师更注重情境包装, 让学生获得了感官刺激, 却忽视了情境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如“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娜女神来引导学生观察, 并讲授了希波战争的历史, 引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名言来介绍两位名人, 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要么是在看教师展示的图片, 要么是在听故事, 表面上看学生较为投入, 实际上却没有让学生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具有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更深刻的了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借助多媒体、故事、话题等方式来创设情境, 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或知识点,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 教师可用幻灯片展示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 由此让学生了解希腊的首都, 演示课件《古代希腊地图》, 问: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形有利于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由此引入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环节探究中。

二、导学注重结果, 忽视过程

探究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故在实践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从实践情况来看, 在导学环节教师所留时间不多, 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 而对学生如何完成的过程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够重视。其实, 在导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来向学生明确具体任务, 利用课前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课前预测题。在导学案中, 还要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分享自己的收获。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知识目标提出任务来引导学生提前去阅读教材, 初步形成知识构建。以“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的自主学习为例, 对“重农抑商政策”只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其概念、基本表现和原因;对“海禁”与“闭关锁国”则要初步了解其背景, 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概括其表现和评价。在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导学案来向学生展示这些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去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 课堂教学前教师收集导学案进行批阅, 并在课堂中做出反馈和评价。

三、问题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引导方式。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因没有较好地把握问题和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并且课堂中的问题往往过多, 学生只能疲于应付, 而不能深入到问题探究过程中。当然, 问题是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 但问题要能扣住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 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逐渐达成目标。尤其需要注意, 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能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进行知识构建, 更多要关注的是问题的质量。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以《大国崛起》片断来引导学生思考“1929—1933年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对美国的打击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 以罗斯福的总统竞选词来让学生思考:罗斯福为何会在竞选中获胜?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新政准备”, 对于“新政内容”, 先引导学生自学, 然后围绕新政的内容包括哪些?在经济危机下, 罗斯福是如何摆脱危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罗斯福的新政来追问学生“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以问题“所谓彻底的革命”是什么?“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政实质。最后, 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显然, 教学中的问题围绕目标和内容结构来循序展开, 很好地促进了目标达成。

四、探究注重形式, 忽视结果

实施探究教学最重要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和讨论活动, 以此来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实施情况来看, 虽然教师也在努力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活动, 但却不太注重探究结果, 更多注重形式。换言之, 教师在学生探究中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 交流和讨论更多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学生探究后很难得到结论, 显然探究中师生互动不足。

首先, 在学生探究中, 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互动, 引导并帮助学生。如“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学生对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不是很了解, 此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进行补充讲解。其次, 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归纳, 精讲点拨。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中对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的基础上要明确“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是根本原因。

我对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的反思 篇3

一、问题与困惑

1.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和科学知识的有待拓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说实在的,高一第一学期刚接触新课本时,由于对新课改理解不深,更因为受旧的教育观念以及旧教材的制约,普遍感觉课时不足,教师累,学生更累,效果可想而知。而有些历史专业知识大学学过也忘得差不多了,有的知识本来就了解得很少,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2.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1)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我省现行的初中升学考试中,历史课为开卷考试而且与政治合卷才100分,所以学生也不重视,导致进入高中以后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者拔高,尤其人民版教材理论性强,与学生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许多差距,与学生的现有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差距。

(2)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升入高中后,出于学分认定或高考考虑,大部分孩子还是愿意学好历史,但由于初中的历史学习现状,学习中就不知如何下手了,部分学生还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许多学生还固守着学习历史也就是上课听一听,考前背一背的老观念,加之学生知识面单一,所以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

3.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无论从新课改的要求来看,还是从这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大量史料的应用是大趋势,而我校是一個山区中学,全校原来只有三个多媒体教室,所以教室基本上还只能是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张嘴,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新课改的效果。

二、成功与喜悦

1.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因此,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我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课前根据课标的要求,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在预习过程中尤其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这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并为学习探索积累经验。

2.构建知识框架,教学中大胆取舍

新教材是采用专题方式编写的,知识集中,条理清晰,但由于时空观较差,使得三本书的内容很难融会贯通,知识的记忆不少,但做题时不会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主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比如在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中,以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线索,以世界市场的形成做主线,把资本主义史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关内容条理化,同时辐射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知识脉络就比较清楚了。

基于“一纲多本”的现状,另外针对人民版教材信息量大,知识丰富的特点,在高三的复习中,我认真研读了多种教材,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三本教材共有之处上。

3.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室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当然是首要的,但只靠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不行的,所以加强集体备课是很必要的。

总之,新课改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坚定信念,大胆实践,努力探索,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学,也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天津高级中学)

高一历史课改观摩课教学反思 篇4

——我的课改摩课教学反思

温春荣

2013年3月27日,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我在高一(14)班进行了一堂历史课改的观摩课教学。我们历史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参加了听课观摩,另有学校彭华书记、陈小华主任、王文昕、廖平平、郭必据等老师也到场观摩指导。课后,我们历史组马上组织了观摩评课活动,汇集各位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本堂观摩课不仅给人本人,也给我们历史组的同仁们以诸多的启示。

这堂课的课题是人民版必修II第三专题的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已经初步讨论了这一课题的教学设想:由我编写本课的导学稿,鉴于前段时间课改推行当中出现的课堂教学操作时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对这一课内容进行了调整,用两个课时完成这一课题的教学。第1 课时完成整个专题的总体结构和1949-1956的建设探索学习,第2课时学习1956-1976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我的课改观摩课是第2课时,课前我把这一课时的导学稿提前一天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课前基本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并思考导学稿上问题。

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是:(1)导入,利用《赣南日报》登载的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人的“中国梦”的论述,回顾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下图第1阶段),并简图示意:

1949 1956 1966 1976(2)在黑板上写出“成功的探索”和“重大失误”,鼓励两个学习小组推选两个成员到讲台,根据导学稿一个解说,一个列出关键词;

(3)点评学生的表现;(4)启发学生得出认识及启示;(5)课堂合作讨论探究;(6)课堂练习,学生出示所选答案,由学生并解决学生的质询。

一堂课下来,教学流程基本上按所设计的在进行,但期间出现了一些课堂生成现象,如第(2)环节本来只让两个小组展示,结果最后又临时增加了一组学生展示,导致第(6)环节匆匆结束。各位同仁在评课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如下:

(1)作这课改课,很多学生已经参与到学习中来了,动起来了,应该说达到了我们推行课改的初步预想;

(2)导学稿的编写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每一目都显示了线索图,比较好。但在老师和学生的使用方面,特别是学生好像没有充分借助导学稿进行知识的消化学习;

(3)本堂课学生发言展示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学生能很积极参与到老师的问题中来,学生在回答课本P58页就表格数据老师所设计的问题时,回答得很有水平,能分阶段分析变化及原因,说明他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就学生能走上讲台,大胆讲述并书写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尽管讲述时条理不是很清晰,重点有时也不突出,但是已经难能可贵了,至少说明学生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另外,点评时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进行,然后老师作小结性发言,有否效果更好些?

(4)课前对学习小组长进行一定的培训,如告诉他这堂课一些问题的提示,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学习;

(5)在学生讲述“成功探索”和“重大失误”知识后,可否设置一个具体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得出认识与启示,而不是直接进入导学稿上的合作探究环节,这一环节在教学时感觉有点生硬,让整堂课显得不是很流畅;

(6)后半节课老师用了8分钟再次讲述了“成功探索”和“重大失误”知识,是否有重复之嫌,有些内容想补充,却感觉欲言又止,是否考虑时间问题;

(7)不是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参与,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老师的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如学生交流讨论时下到小组中具体指导,关注学生的反映,给予简短恰当的点拨等。

通过这次积极的评课活动,加上我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我们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注意:

(1)课改推进过程中,导学稿的编写还应该精细化,老师在教学时,要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溶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比如具体问题的设置,又如本课所涉及的关键词,让学生在导学稿上列出,可看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改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但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有它的优点,有些教学内容以我们学生现在的水平,是无法自主学习完成的,所以有时老师的讲解必不可少。课改课中老师与学生所占用的时间比没有固定,但一般老师讲解时间不能超过半节课的时间;

(3)课改的课堂上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这一点老师对课堂驾驭很重要,但这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各任课老师应加强配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习小组的培养建设很重要;

试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5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性教学其实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一、认识历史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工作多年的历史教师,他们同一个教案用了好几年,同一个历史知识去年这样教,今年还是这样教,教学能力停滞不前。这是缺乏反思的、静态的历史教学,而不是动态的、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历史教学。

1.历史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使用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并且要求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展现主动性,要求历史课堂具有生活化倾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少了一些传统的羁绊,但只有对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增长历史教学智慧,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过去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新课程的挑战。在我们身边,不乏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但教学能力停滞不前的教师,面临新课程他们的教学还是老一套,纵观许多教学名师的成功历程,无不是反思研究所造就。

2.课堂教学的随机性要求历史教师重视教学反思

我们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在不断变化,使得原来自认为很出彩的教学设计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各有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历史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也是动态的,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的。教学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班风、学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教师保持可持续性的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

二、明确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最终目标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说过,历史教育的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是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是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要是懂得做人的道理。现今历史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把这一要求作为自己实施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重点。那么,怎样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呢?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察。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的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美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足、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指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成功感、怀疑感、对成就的欢喜与自豪、以科学的对真理追求等。历史学科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的资源,教师应多探讨如何把情感资源内化为学生自身情感的途径。态度,指人对于种种对象和现象的反映倾向和心理准备,是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给行为的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态度主要体现在社会化方面,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正义感、同情心等。从态度形成的过程来看,良好的态度可以经过学习者的成功体验直接形成,也可以通过效仿榜样而间接获得。而历史教学在后者中作用巨大,较其他学科有更强的优势。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一是学习、理解道德规范,使学生接受;二是引发学生的价值观念,促进其自发的反应;三是让学生进行价值的是非选择价值澄清;四是使理想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仅仅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历史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应少一些历史教育的功利色彩,注意探索利用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反思能促进历史教师的不断进步

教师的实践智慧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生成,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反思”。教学反思的载体可以是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的。历史教师可以写教后感、教学小结、教学日记、教学札记,短到一两句话,长至三五百字,甚至是长篇大论。

历史教师如果能坚持写教学反思,将会形成动态的、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历史教学,必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研究成果表明,教学反思可以在以下方面加速历史教师的发展。

1.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历史教师可以深刻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在反思中,历史教师吸纳了先进的理念,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开始重视过去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更多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此所谓“我思故我新”。

2.增强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最适宜的、最具操作性的草根化研究方式,既贴近教育教学的实践,又能将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可以为教研积累第一手鲜活资料,以后将反思的成果加以整理,形成论文,就可以发表或获奖。教师尝到甜头后,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将会极大提高,持之以恒,学者型的历史教师不再是梦想。

历史课改计划 篇6

第一协作区

荥阳一中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理念,贯彻实施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历史学科课改计划。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练掌握教材。以《走进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为基础,通过研读教材、认真备课,按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的模式合理编写导学案,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突出,目标细化具体,内容深入浅出。简单易操作的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有难度的可以放在合作探究中;课堂检测在选题上要结合学科特点少而精。在编排中可以恰当的使用一些提示性语言是导学案更加有的放矢,指导性更强,让学生学会自学,体验学习的快乐。组内分工要明确,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老师要结合学生程度的参差不齐在分工时更加有层次、有梯度;时间分配要合理,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语言,使合作更加有效、课堂更加高效。

2.积极进行教研活动,继续发扬我校集体备课、团结协作的好传统,积极参加观摩课,写体会,通过共享集体备课中的资源,对公开课的公正而积极的进行评价,对问题研究中的理性反思,交流协作,共同提高,积极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克服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转变教育观念,转换角色,改变和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生活经验,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实际应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程序安排上,应突出情境的活动、体验、表现等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努力探究,让学生在阅读、观察、思考、讨论、质疑、反思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预习及课前自己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注重学生的课堂展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通过独立学习与合作,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课个性地进行学习。

4.重视历史课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会认识和尊重自己、他人、社会及其他生命,学会以史为镜,以历史知识增长自己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竞争与合作,从而能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益的现代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输,能力的培养,更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常规教学中的潜移默化中接受相应的思想教育,从而健康成长。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评价初探 篇7

一、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 历史教学评价很单调, 就是单一的考试或测验, 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 不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显然不符合课改的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了要求, 这就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我在历史教学评价中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 注重过程性评价原则, 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

历史的内容是丰富的, 外延是广泛的。旧的评价体系要通过一场考试来考查这么丰富的内容, 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考查结果偶然性大。所以, 以过程性评价代替考试性评价是历史教学的必然。

2. 坚持多种评价形式的原则, 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基于这一点, 我在教学往往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以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坚持过程性、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采用以下评价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重视自主活动评价法。

历史新课改设置了大量活动课, 如何对活动课进行教学评价就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的面前。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活动课的评价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总是根据不同活动内容制定活动具体评价方案。如针对讲故事我设计的评价项目有:故事内容语言表达、情感态度、讲话技巧、实际效果等项目。

2. 让学生自我评价法。

新课改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 让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设计出一系列检查表, 在学完一课、一个单元或参加一次活动后, 让学生填写检查表对自己的学习或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做不同的设计, 但评价的导向是一致的, 就是通过每一课的学习, 让学生对照表格评价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做到查漏补缺。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及其成就, 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科学地运用考试评价。

考试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 在现代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考试要做到科学运用才能使其成为促进历史学习和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方法。新课改以来, 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试评价进行探索:

(1) 考试从“以分为本”转化到“以人为本”。以前考试就是简单地看学生的成绩, 学生为考出一个高分而学习, 教师为教出高分而教学。我在考试评价中一改这种极端做法, 从“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出发, 使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 还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力求寻找考查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中学历史教学, 虽然讲授的是过去的历史, 却具有现实功能。通过历史教学,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了解人类的过去, 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生成,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和社会。因此, 在历史教学及考试中, 充分挖掘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历史知识丰富多彩, 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探究, 愉悦学习。

(3) 让学生参与命题。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突出这一点, 在教学评论方面我还经常让学生参与命题。例如, 在学期期末复习时, 我曾经尝试了这样一个考试模式;首先, 让学生对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再让每位学生出一份本册历史试卷, 最后同桌互换试卷进行测试。当我把试卷收回时发现学生的命题都很认真, 有的命题很有创意, 学生得分也很高。这样我就把原来的一场考试变成了一个促使学生自我学习、整理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

历史课改反思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效

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如何适应新课改,探索教学新思路?教师们在一节节示范课的评课交流中碰撞着,在碰撞中感悟着,在感悟中探讨着,在探讨中鞭策着自己。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百花”竞相斗艳,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段让人喝彩。但是,其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些教师往往注重教学形式和手段的花样翻新,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就如何优化中学历史课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作如下阐述。

一、转变教学观念,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新课程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树立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只有具有主体意识,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中的主动权,进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主动性,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授新课时,教师应先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按提纲自己读书,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維能力;学完每节课后,鼓励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归纳,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结构化、系统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学习的指导,引导学生上课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指导,提示学生读报、看电视、上网查询等。例如在讲《洋务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心目中的李鸿章。学生们通过上网搜集、查阅资料等各种方式整理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探讨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探究合作学习,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学生收获很大。

二、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学习活动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活动。学习的目的性会影响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形成,学习动机又会变成学习的动力。目前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厌学情绪,就是对历史课缺乏正确学习动机的表现。所以要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课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关系。中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开始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有所思考和打算,一旦他们认识到历史课对自己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学习内容广泛、丰富,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学生就会产生求知需要,进而形成一种激励和鞭策自已的力量,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多媒体和电化教学课件做辅助,通过大量的事例和生动翔实的资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历史课改心得体会 篇9

杨春艳

在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们都在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教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这种变化是是微妙的,更是欣喜的。

(一)教师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做好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课、背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3、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具体说来,教师是从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

④注意学科间的结合,尤其是文史不分家,正确运用诗词、俗语、典故、成语等进行教学

⑤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二)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系统等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切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历史新课改教学体会论文 篇10

六盘水市五中:代红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些话已经回答了我们教育的重要性,哪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往哪里走?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学习?三年的高中生活结束后他学到了什么?这三年的学习对他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有这样的一幅漫画,学生在进校前,脑子里有各种图形,有的有三角形,有的有正方形,有的有矩形,有的有圆形,可是经过教师的调教,出校时所有学生脑子里都只有了椭圆形。把学生培养成同一个想法、同一个模式,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吗?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民族发展所需要的吗?

纵观历史,但凡有作为的王朝、民族,都是思维活跃、才能各异、人才辈出的。所以,我们现行的教育出现了大问题,走进了死胡同,必须要改革。教育改革已经推行许多年,许多地方已经初见成效,而我们贵州2010年才参加,虽然有了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个地区的学情、生源不一样,所以实践起来难度还是蛮大的,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体会新课改的意图,并努力地将新课改精神贯彻下去。在这里简单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叫“填鸭式”教学,一堂课全由教师在讲,讲少了会被认为教师业务不精懂得不多,所以一上课就拼命地讲,从打铃的第一分钟一直讲到最后一分钟,还不愿意下课。说得是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但同时也疲劳之极、嗓子冒火。同事见此情此景还嘻皮地说“这就是历史教师的本色,能说会道。”听到这样的话我通常会冷笑一声算作回答,感觉我们历史教师就是只会耍嘴皮子。学生听一节课后又怎样呢?由于课堂上老师讲太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听的内容太多了记不住,有的干脆不听反正历史考试都是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而且教学中会脱节,高一时会考简单,讲的也简单,有时还会考前勾重点,学生没有形成历史的思维,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会考也就过了。高二时开始向高考接轨,试题灵活、上课难度加大,学生就不适应了,也就不喜欢历史了。为了分数,压学生背书,考完后什么都记不住。学生对历史老师也没什么印象,下课后像不认识一样,也不会和老师打招呼,师生之间谈不上有什么感情。课堂上,老师也不注意学生的反映,抱着“有效无效责任尽到”的心态,把教学内容讲完就算,关注的是教材不是学生,教的是教材不是学生,备课也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几年下来,学生换了几届,对教材滚瓜烂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知识却没更新。学生毕业后得到一个毕业证,上面写:历史合格或良或优。再回想学到什么了?只记得参加了考试,其他什么也记不得。换句话说,对历史的记忆只是一个成绩和一次考试,仅此而已。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不容学生半点挑衅,因此闹了许多不愉快和笑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但一下课学生就生龙活虎。这些问题可能许多老师都遇到过,问题可能就出在教师的观念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提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标。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光靠教师“填”是不行的,得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学生提问题才说明他在思考,思考了才有可能创新,才有可能实践。我们的学生基础都比较差,发现问题不可能由学生独自来完成,也就是说需要老师引导,既要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又要发挥老师的主导性,所以我们应该由教师的“一个主体”观念变成“双主观念”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导,把“双主”

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实践的教学中,不把考试分数放在第一,而是把学习过程放在第一,课堂上会先设置一个与课堂相关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然后见机抛出一个问题(一般在书上可以找到的)给出一定时间让同学们找,有时点名回答,有时师生一起归纳。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会给出材料,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材料共同得出答案,绝不会一下就给学生讲答案,如在讲“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节时有这样一个思考题:通过查找苏格拉底有关资料,思考古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弊端。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提前一周布置。等到我检查时,没几个查资料的,就是查资料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幸好我多一个心,我已经将苏格拉底的资料整理好印刷出来(学校没有多媒体,无法投影展示资料)每人一份,内容包括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审判,苏格拉底的几个小故事、服毒时的一张油画、几张头部图片。先让学生读资料,让后让学生说说对苏格拉底的印象,大家共同的印象是:博学、睿智、胸怀宽大、乐于助人、关心别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简朴、乐观、视死如归,一个伟大的人。显然同学们喜欢他。我们再提示:他怎么死的?学生说:被500人陪审法庭判的死刑。再提示:等于是被他深爱的人民杀的,如果是你,你舍得吗?学生:舍不得。老师:哪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学生思考。我提示在书上什么地方找。学生看书后回答:被人利用了。然后自然得出“暴民政治”。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记住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也提高了问题分析能力,还受到了伟人人格魅力的感染,在学生心理上留下良好的影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这也正好符合“人文精神”的教育,完成了三维目标的教学。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往教学一般只用讲授法,老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的听。现在教材变了,给了我们很多自主的空间,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更加突出重点、难点,对重要问题可以补充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总之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讲解,不像老教材面面俱到。所以在教法上就多样和灵活,一节课往往采取多种方法并用,如讲“1787年宪法”时,我先设置情境:美国广场上(没具体广场)竖着一根旗杆,飘着美国的国旗,这是由什么图案组成的国旗呢?学生会马上回答:由条形和星形组成的。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又问:这有什么意义吗?学生:代表美 国的州。讲:这里包含了美国两段历史·······这里要求学生看到书上的地图,找出独立时十三个州的位置和西进运动后得到的领土,让学生形成一个动态的空间意识,树立发展观。之后我加了一个内容,给学生介绍了印第安人的情况,向学生展示了他们独具魅力的文化,之后再发感慨:文化的不可复制性,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的情感。在学生对美国有兴趣时切入课文内容,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中。分析完“年轻美国窘境”后,明确美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再次树立发展观、奋斗观。在分析宪法时加入材料(材料:华盛顿在遗嘱中要求夫人在他死后将家中的奴隶给解放了,问:华盛顿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帮助学生理解三权分立,在处理材料时先让学生思考并让同学说出他的答案,然后再由老师分析。学生会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好。宪法里的权力制约、利益平衡,是要防止暴民政治(这一点讲苏格拉底时学生印象很深,一下就可以理解)说明制宪者想要建立一个人类理想的社会、公平的社会,他们的胸怀是广大的。这里对学生进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在讲到宪法影响时,再次用美国地图发展过程,说明总统共和制的作用,前后向呼应。在这节课用到情境导入法、问题启发法、地图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分析归纳法、资料引入法,培养了学生多种情感,不单为讲知识而讲课。知识记住了,能力培养了,情感烘托了,三维目标基本实现。

教育中众多问题不可能一下解决,改革的路还很长,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每天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每天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这将是我们教育改革成功的开始。全体同仁努力,我们的学生进校时头脑里有各种想法,出校时头脑里有更多的想法。思想不是被钳制了,而是被激发了。这时教育有望,民族有望。

历史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素材浅析

六盘水市五中:代红信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些规定:

1.在“前言”中,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课程性质”中,进一步提出历史学科要“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历史学科的功能在于“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4.“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必修课的功能是“进一步提高人文含养”

5.“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再度强调,“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念”,并强调要求“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6.“内容目标”上增加了有关人文主义的历史内容:“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等。

7.“实施建议”中,再次强调“发挥历史课程独特的教育功能,加深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

不难发现,人文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新“课标”的灵魂。历史课堂教学不应只看作是知识点的传授过程,更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回归与不断生成。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成为政治的宣传品,漠视“人”的存在,无视“人”的尊严,无视“人”的情感,以至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每每“谈史色变”。新课程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凸现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把“历史”从“政治”中解放出来,注入人文主义的新鲜血液,历史教学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并实践人的价值与需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的精神。人文精神既注重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又关心他人、社会、人类的进步事业,关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未来命运的追求和思考。总之,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善人的人格,提升人、发展人。

历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处于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学习“隋唐经济史”时,唐朝为进一步开发土地资源,采取防火烧山、围湖造田的做法。我们可以就此为切入点,启发学生“防火烧山、围湖造田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一般会回答:良田多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老师肯定学生答案,这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和精神;接着又问有没有消极影响。学生恍然大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这样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改造自然和保护环境应协调一致”的道理。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时,通过列表归纳科技成果,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通过叙述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进取、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通过诺贝尔发明炸药,指出“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危害人类”;以日本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会,迎头赶上,指出“科学家有国界,科学无国界”的道理。认真回顾“二战中日本给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法西斯处置不彻底”这段历史,就能理智地分析“当前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和发表对中日关系发展不利的言论”一事,从而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萌发对祖国、对人民、对未来无限崇高的责任感。在学习“司马迁与史学巨著《史记》”时,补充一段司马迁为写《史记》历经千辛万苦、忍辱负重的史料,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奋斗不

上一篇: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下一篇:火电厂脱硫技术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