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中动画效果的设置说课稿(精选6篇)
2008-09-17 16:07:42| 分类: 信息技术教案(三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初中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节课。本单元主要学习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次课。在前面的两次课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在PowerPoint中输入文本,插入图片,插入剪贴画,插入文本框等基础操作,并且学会了用PowerPoint来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本节课是原有基础的一次提高课。动画效果设置是PowerPoint软件应用的一个亮点,是PowerPoint的重要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
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操作方法。并通过综合实践提高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综合运用动画效果创作作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自己及他人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法和学法设定
1.本节课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形式。本课教学是PowerPoint的动画效果设置,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环节,并借助一幅蝶恋花作品的制作过程设计了三个基本任务,让学生围绕着三个基本任务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本堂课在教法和学法的落实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和伙伴合作等方式,自我探索,顺利的掌握新知,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综合练习呈现作品 归纳小结,课后拓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PowerPoint动画演示---三毛流浪记 观看教师制作的三毛流浪记,并简单发表观后感。
1.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2.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为了使演示时更生动有趣,更有吸引力可以加入动画效果。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任务一: 1布置探索学习任务,让全班学生寻找有关动画命令。2.让找得快的学生口头介绍动画命令
打开PowerPoint,寻找动画命令,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任务一,动画命令的寻找。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完成该项教学任务。任务二:学习预设动画的设置
1、打开 “蝶恋花”练习作品;
2、设置任务将画面中静止的蝴蝶围绕着灿烂的花翩翩起舞,如何预设动画;
3、和学生一起归纳操作的要点,强调在设置动画效果时一定要先选定对象,否则“预设动画”菜单不能使用。观看演示;
寻找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预设动画命令; 和教师一起归纳操作要领; 练习实践;
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画效果的魅力,感受动画设置原来是这么简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任务三: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
问题引入:
1、倒飞的蝴蝶怎么样改变飞入的方向?
2、如何改变两幅图片的动画顺序?
3、如何使动画效果伴随声音出现?
4、出示学生完成的作品,和学生共同归纳操作步骤、要领。
分组探索,共同解决老师布置的三个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讨论,评议,共同解决任务
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
三、综合练习、知识迁移
1、首先展示几个制作精美的多媒体作品。
2、让学生选择其中作品或模仿或自创,老师巡视,个别辅导。3展示学生作品,互相交流 观看欣赏
学生自己设计作品。评议作品
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通过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制作作品的水平
四、归纳小结 课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强调本课学习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布置课后的思考题: 怎样让幻灯片自动播放?
同教师共同小结本堂课学习的重点 明确学习目的和课后作业
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课后思考题的布置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实践,并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信息技术说课教案
教者:张平胜 工作单位:花湖中学 课型:新授课 学科:信息技术 说课题目:信息的合理存放
一、说教材
《信息的合理存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了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的基础之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文件及文件夹,内容直观、灵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如何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并给它取名;掌握资源管理器管理电脑文件的方法;了解一些常见文件的类型。
2、能力: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和有序组织计算机软件资源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做事严谨、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教学重点:熟练使用多种方法完成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难点:加深对资源管理器树形结构的理解,将文件存储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二、说学生
首先我们鄂州市花湖镇毗邻黄石,在九八年被洪水淹没之后,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很多家庭已经拥了有自己的电脑,像我国很多地区一样,这些家里有电脑的孩子把电脑当作了玩具,而并非工具来使用,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对电脑知识知之甚少,电脑知识基础薄弱。其次是七学级学生年龄小,比较善于形象化思维。第三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因此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教师讲授新知识的时间约占总课时的30%左右,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掌握使用电脑的方法比记知识更重要,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领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2、学法:学生上机操作约占总课时的70%,采用练习法、观察法、发现法等进行独立学习。我在上课之前把学生家有电脑的用没电脑的进行适当的搭配,分成几个小组,让有一定动手操作电脑的学生来帮我教,教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既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四、说媒体
教具准备:教师机一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投影设备一套,教师广播系统一套。在每台电脑的D盘根目录准备文件夹“我的电子书包”和“练习文件”(练习文件中包含若干系统文件、文本文件、声音文件位图文件等,文件名都以字母和数字表示)。
五、说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5个环节:
1、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老师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中所学到的知识,各小组在Windows XP 的资源管理器中,找到上节课中的photo.bmp这个文件,结果学生都了现上节课的文件夹中多出了许多不认识的文件,(教师课前准备的)最后学生找了半天才找到这个文件,都感觉到如果文件乱放的话,会感到查找起来很麻烦。(这样引导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如果纯粹地教学生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显得比较机械而带有程序性,创设情景之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2、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时间9分钟——老师演示、学生观察)(1)文件夹建立及文件夹重命名。(采用鼠标右键,提示学生注意文件命名的规则)(2)在D:盘建立一个名为“我的电子书包”的文件夹。(用菜单方法建立)(3)用鼠标右键方法,建立歌曲、图库、网页等子文件夹。(4)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声音等文件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5)了解几种常见文件的类型,对于系统文件重点讲解其作用。
3、学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学生活动、老师辅导)(1)练习实践
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打开资源管理器以及分别采用右键、菜单两种方法完成新建、重命名等操作。(对个别差生老师进行单独指导)(2)发挥小组作用(每组同一任务)
由有点电脑动手能力的学生带头共同协作完成前面交代的操作任务:在网上找到一些图片、声音、网页等,分别保存到已建立的文件夹中。
(3)让学生上台演示其成果(充当小老师角色,选取两个小组的代表)
4、总结各小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作适当讲评(根据优劣评定等级),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勤于动手动脑,充分发挥探索和创新精神。(时间2分钟)
5、课堂小结
总结文件夹的建立方法(两种),文件保存时应注意给文件取个合适的名字。
6、布置课后思考题:在学习了建立新的文件夹之后,如何使用资源管理器来把我们练习文件中的一些系统文件、文本文件及声音文件等进行归类,教师给予一定的暗示,下次课再让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方法(时间2分钟)。
六、说板书
信息的合理存放
方法:
空白处点右键→新建→文件夹 文件→新建→文件夹 任务:
1、新建文件夹
2、给文件夹取名
3、下载文件并保存到相应文件夹
七、说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而是利用学生自己理解再教给其他学生,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锦上添花--装饰网页》说课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初级中学 郭淑杰
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大家×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共同参与本次信息技术教育研讨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锦上添花——装饰网页。【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章网页制作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了网页制作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网页文字进行修饰,并配上漂亮的背景、动听的音乐,以及插入水平线分隔层次,从而完成对网页“我们一家人”的装扮、修饰、美化任务,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本节课内容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中设置网页背景、添加背景音乐和插入水平线的方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美化自己的网页作品。『情感目标』:通过网页制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应突出的重点是:在网页中设置网页背景、添加背景音乐和插入水平线,综合运用素材,使自己的网页更美观。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素材的更精细设置,对各个对话框的具体设置及其功能运用。【教法分析】
针对学生年龄特征,这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设定完成四个任务)、问题探究、教师综合演示、效果对比。【学法分析】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进行小组竞赛学习,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资源准备】
因为教学内容抽象,再加上学生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因此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预先做好以下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一间拥有多媒体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电脑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FrontPage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师制作好的PPT。
『素材准备』:准备两张不同效果的新房图片; 两张内容及布局一样,但效果却不同的网页; 各类背景图片及背景音乐素材库。【教学时间】
本节教材安排内容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将学习前四个知识点:文字的修饰、设置网页背景、添加背景音乐、插入水平线,第五个知识点主题的应用,样式众多,将在下节课详细介绍。【课堂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创设情景1:展示PPT1(两套不同效果的新房,A套刚修好还未进行任何装璜,而B套是已装璜得非常漂亮的新房)。
教师提问:你喜欢在哪套房间里生活呢?为什么?
然后创设情景2:出示PPT2(两张内容及布局一样,但网页A未进行任何装饰,而网页B是经过精细装饰的)。
教师提问:网页A是小明制作的,网页B是小刚制作的,哪张网页更漂亮?为什么?
最后教师引入课题: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生活中寻找美,还可以从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找到真正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来装饰小明制作的网页A,给他的网页锦上添花。板书课题:第五节 锦上添花——装饰网页 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宣布今天的小组学习竞赛正式开始,看哪些同学能为自己的小组锦上添花。
二、任务驱动,掌握新知
出示PPT3:网页A。导入第一个新知识点:小明制作的网页,所有的文档内容已经输入,但视觉效果不是很好,你们能帮他把网页(“我们一家人”)“梳妆打扮”一下吗?
任务一:为网页“梳妆打扮”。
教师打开网页A,引导学生回忆在word中学过对文档的修饰及美化,过渡到网页的文字修饰,方法和Word文档的编排几乎一样。然后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美化网页的好方法。
同时请学生注意FrontPage 2003工具栏中哪些工具栏按钮与Word 2003不同。
(并要求学生掌握技巧:①变化文字大小可使文章更显活泼,便于突出重点。②给一些特殊的文字加上特殊的修饰以进行强调。③改变文字的颜色刺激视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学生亲自实践操作练习,完成任务一,灵活熟练地对网页文字进行修饰。并请优秀作品的小组代表前台演示,教师综合评点。
最后将网页文字修饰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哪个更美。
问题导入下一新知识点:我们刚才已经把网页“我们一家人”的文字打扮得很漂亮了,那么大家能否再给它穿上一件“花衣服”,让它看起来更漂亮些呢? 任务二:给网页“穿上花衣”。
让学生打开网页A自主探究练习,尝试发现新知,深入感知综合实践,完成任务二。然后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设置网页背景前后效果对比,感受“穿上花衣”的视觉效果。第三个新知识衔接:刚才大家给网页“我们一家人”添加了背景、修饰了文字,已经够漂亮了,但大家能否给它再加上悦耳的音乐,让我们的网页“有声有色”呢? 任务三:让网页“有声有色”。
打开网页A,让学生实践,完成任务三,感受其“有声有色”的良好听觉效果。并请优秀作品的小组代表前台展示。
然后对添加背景音乐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
(四)插入水平线
导入第四知识点:我们的网页基本上可以说是“有声有色”了,但看起来布局还有点零乱,各部分之间界限不明确,那么怎样才能使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呢?那就是插入“水平线”。任务四:使网页“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教师温馨提示:在网页中使用水平线是分隔章节、主题和其他元素的方法。如果不喜欢固定格式的水平线,还可以插入图片作为水平线。
让学生实践操作,完成任务四,细心观察插入水平线后的变化
然后展示优秀作品,将插入水平线前后效果对比,深刻理解插入水平线的意义。
三、反馈练习,熟练掌握
四个知识点已学完,最后让学生综合反馈练习,进行小组综合才艺大比拼。P98:T2 ⑴ ⑵ ⑶ ⑷ ⑸
教师提出要求:熟练掌握对素材的更精细设置,对各个对话框的具体设置及其功能运用,完成教学难点任务。
教师对各小组进行个别辅导,并对各小组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展示其优秀的网页作品,鼓励课外制作更精美的网页作品。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网页文字修饰,通过设置“网页属性”、插入“水平线”等操作,把网页变得整洁有序,美观大方,还给网页添加背景音乐,使网页“有声有色”。通过装扮、修饰、美化网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美的愉悦,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五、精当板书,条理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还配上精当的板书,揭示教材精华,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启发学生思维,强化记忆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节 锦上添花
一、文字修饰
任务一:为网页“梳妆打扮”
二、设置网页背景
任务二:给网页“穿上花衣”
三、添加背景音乐
任务三:让网页“有声有色”
四、插入水平线
任务四:使网页“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美,任务中创造了美,掌握了重点知识,完成了难点任务。
本节课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谢谢!《信息技术》说课教案
关键词:公式及函数计算、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数据源、图表类型
教者: 李建新 工作单位: 舞阳中学 课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基本掌握了Excel电子表格的部分基础知识后,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而在计算机应用上的一个小小提升:即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录入、调整、美化、公式及有关函数的应用后,结合实例,绘制统计图,并能够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调整、美化。
二、课程目标确定:
1、认知目标:了解、学习统计图的制作程序,掌握简单统计图制作工具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合理地对一组数据制作较为直观的统计图;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间的友好协作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探索、渗透、创新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创建图表
2、教学难点:修改图表类型、图表的美化调整
四、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素质教育之思想精髓。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贯彻启发式,探究式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最大程度参与教学。同时遵循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点的回顾训练及知识体系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观察、练习等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肯学、会学、学会。
一个布局美观、应用合理、数据完整统计图的制作,牵涉知识点较多,加之本年级大部分学生大部分也是刚刚开始接触Excel电子表格,基础操作应用还不是很熟练,故本次课只是要求学生能绘制一个简单的统计图雏形。而具体到统计图类型的选择及其调整、美观等内容在第二节课时结合具体案例再作进一步的训练、巩固。以求学生最终掌握统计图的制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讲解:
1、兴趣激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问题展示:
①、数据型表格在反映某些事件时存在的缺点;
(不够直观、僵硬等,可由学生结合个人体会自由发挥讲述)②、简单统计图表的演示(股票、社会调查、人口比例等);
(籍此导出图形在反映数据问题时具有的特点:直观、形象、易懂)③、你会吗?
2、知识点的横向联系:
统计图与我们的数学教材紧密联系,回顾数学课堂上绘制统计图时应注意的要点,从而加强学生在利用计算机制作统计图过程中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问题展示:
①、统计图类型的选择(常见的折线、条形、扇形等); ②、统计图标题栏;
③、X、Y轴代表的意义; ④、单位长度的选择——>刻度的调整(合理性);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名言》
(二)、学生训练:
1、基础知识回顾训练:
简单电子表格的制作(要求学生能快速制作教材46页的表格)(细节提示、指导)① 货币格式的设定; ② 计算公式的设定; ③ 序列的快速填充; ④ 格式、文字等的调整;
2、统计图表的创建: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47页步骤完成(重点要求)
①、单元格的选择(教材06页)选定G3:G8单元格;
②、图表选择:除却教材47页步骤2提供的方法外,另外“单击„插入‟菜单——》„图表向导‟——》”亦可;
③、“系列”选择及更改;
④、“标题”、“坐标轴”的定义;
3、图表位置、大小的调整
(此项内容较为简单,按照教材提示稍加提示指导即可)
4、修改图表类型:(重点提示)
①、“图表类型”的选择、切换; ②、“数据源”的展示; ③、“刻度”更改;
④、统计图的美化(字体、字号、颜色填充等)
(三)总结与交流
1、学生成果交流小结
(学生演示其成果并就有关问题演示回答,互动交流;)
(本环节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制作统计图知识点的重点环节,此时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身对问题及有关知识点的探究能力,从而较熟练地完成一个完整统计图的制作。注意对学生的充分肯定和及时辅导,最终树立学生主动学习和圆满完成任务的信念!)
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统计
(由学生小组汇报本小组完成情况,列举并演示本小组“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区别确定下次课程的任务目标)
3、课堂小结
结合学生在统计图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问题,指出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的欠缺之处,提请学生注意!同时充分肯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探究、协作、创新精神,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只能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从而将探索的空间延伸到课外……
4、作业布置:(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四)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一味的“讲知识”,而是应利用启发式的原则,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去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点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同时,统计图的制作是一个需多次反复训练的课题,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时间,以加强一些知识点的巩固和熟练!
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发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对整个过程充满激情!
课堂教学,最终是让学生摆脱课堂,独立学习……
一位哲学家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美丽的家园——画图的使用》说课稿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椒园中学 张碧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美丽的家园——画图的使用》是湖北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windows98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让信息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身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教材编排思想是通过创作一幅实际的电子图画作品,让学生掌握画图工具中喷枪、文字等工具在画图中的使用,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步骤。
(二)教学重点:
我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画图程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对图画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的体现。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我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了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通过阅读课本、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节的课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画图程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图画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的体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体现了以下三个教学理念: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2.体现了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学科的整合;3.贯穿了学生探究和乐学的学习方式.四、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发现新知——成果展示、总结拓展这三个主要环节。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教师首先示了几幅主题为《美丽家园》的电子图画作品,让学生尽情的欣赏,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当学生们对刚欣赏的作品产生兴趣后,我便鼓励他们亲自尝试一下这样漂亮的画是怎样一步一步用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了任务,也顺利的切入到本课主题:自主探究、发现新知。本环节以完成三个具体的任务而展开教学: 第一个任务: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带着好奇心,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阅读,掌握了画图的基本知识,有利于他们在后面的创作过程中就不会盲目地尝试,也认识到了利用电脑画画简单易学,接下来就请学生大显身手、施展才华,在画图程序中,创作出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第二个任务:相互探讨、创作作品 学生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让学生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提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共同研究。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也对学生的画图方法进行了仔细观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学生在探讨、尝试、摸索中学到了新知。
对画画还比较生疏的同学进行了鼓励和指导,告诉他们工具的使用是熟能生巧,但画的质量重在创意。对画得不错的同学指点他们从多种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画,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创意倍出的效果,并给学生以自我展示的机会——当当小老师,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画法,因为计算机的学习重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目标,因而在学生创作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占主体地位,教师只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利于程度不同的学生按各自能力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果。
第三个任务是:观摩协作、互评互学
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大胆地走出自己的座位,去观摩其他同学的作品,虚心向画得好的同学求教,引导学生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作品内涵等几方面展开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肯定性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使学习不仅尝到了创作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动眼观察、虚心好学的习惯、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
(三)成果展示、总结拓展 在最后的成果展示、总结拓展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中收集了几幅不同层次的作品进行了展示,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创作成果。并提出了希望,让学生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然后向他们介绍了在下次的画图中即将学到的图像翻转、图形复制等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和持续创作的欲望。
五、教后感悟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亲自尝试,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2006.12 制作名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你,记住我”,我主要从教材与学生、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步骤以及内容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与学生
本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名片。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学科、思想政治学科以及美术学科的一些相关知识。涉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是能在文字处理软件中完成基本文字输入,能进行简单的单个对象(如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特殊符号等)的插入。涉及政治学科的知识点是在名片中要体现健康思想,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涉及美术学科的知识点是在对名片进行美化修饰时要有一定的艺术功底。适合于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它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学生由于电脑的普及程度不一,相互之间存在个别差异,部分学生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这要求我们老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注学困生。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情分析,立足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的视角,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中页面的设置、图片和艺术字以及文本框等对象的添加、版面的修饰与美化等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应用能力。
2、让学生经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经历灵活应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奥妙和巨大作用。
其中第一条目标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三、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以探究发现法、任务驱动法、合作交流法为主,把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思考、研究、合作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尝试――理解运用――创新实践”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教程中辅之以迁移类推法、操作练习法、赏识教育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引导学生观察名片样本→发布任务和评价标准(任务包括:设置页面→添加内容→修饰美化)→学生作品展评→小结”作为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经常会参加一些聚会,会认识一些合得来的新朋友,这时就需要认识别人,也要别人记住自己。怎么办呢?(学生会说出一些方法)。老师总结引出名片这一内容。那么名片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请学生观看一些名片样片,师生总结名片至少要有姓名、单位、联系电话,还有体现自己个性、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二)任务探究,学习新知。
刚才我们已经观看了一些名片,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制作自己的个性名片。任务一:请同学们打开文字处理软件添加自己名片的几个要素。在添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名片和大家自己做的名片有什么不同。老师展示的名片上用到了背景图、页面边框、符号、艺术字和文本框等内容,请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名片上应用这些内容输入名片要素。看看效果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为帮助学困生,大屏幕可同时展示操作步骤。在这个环节,评价标准是学生输入的名片要素是否健康全面,是否能熟练完成文字处理软件中对象的插入操作,在此环节,发现一点创新,一同学插入符号时在智能拼音方式下使用v1键也能完成特殊符号输入。
任务二:对自己的个性名片进行美化修饰,使名片美观大方,能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在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借助工具栏中对齐与分布、格式菜单中设置对象格式等命令美化自己的名片。评价标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来探究新知,是否能相互团结协作。在此环节中,也有创新,一位同学发现绘图工具栏菜单中绘图网格命令,也可以用来对图形排版。
任务三:在完成前面任务的基础上,制作自己有创意的、体现个人特色的名片。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能在原有基础上升华提高。在此,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名片。
(三)作品展示,师生共评。
学生离位,巡回观看同学作品,然后请同学说出作品创意,同学互评,老师总评。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a.任务的完成过程:任务难度、工作量、技巧运用、研究方法、学习效率等因素。b.成果:内容健康与否、创新性、美观性、进步程度等。c.态度:包括学生是否积极探索、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善于合作等因素。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有人色彩搭配好,有人使用了别人没想到的操作技巧,有人单位标志设计有特色,还有人效率高制作了两张等等。尽量多地发掘学生的优点,适当提些建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这样被老师和同学赞赏的目光鼓舞了。
(四)小结 课程结束时,先让学生谈谈今天学习的感受和收获。然后老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结束语:有了名片这个工具,在以后的交友中就能“认识你,记住我”了。这样,既可以巩固今天的知识点,又可以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渗透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用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其创新。
整个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及动手能力,整节课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联系生活、渗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中学 肖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肖丹,我说课的题目是《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PowerPoint的应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三章《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前三节学完后的综合运用,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步骤,掌握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的插入以及幻灯片的播放,能够发送电子邮件。但不能完整地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独立地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系统地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主题是《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既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教学目标指出:“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电子礼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处理的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和评价的影响,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幻灯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他人作品正确地评价,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 熟练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制作出主题鲜明、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幻灯片。
二、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主导教学,同时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⑴ 直观演示法 ⑵ 兴趣激励法 ⑶ 分层教学法 ⑷ 协作学习法 ⑸ 赏识教学法
三、说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采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实践操作法 2.寻求帮助法 3.合作交流法 4.问题解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展示实例,激发兴趣 2.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3.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4.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5.归纳总结,知识整合
在上课之前,我先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班上哪位同学要过生日。教学环节一:展示实例,激发兴趣
“咱们班某某同学快要过生日了,老师想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学们观看后,我问问大家:“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你想送给好友一份电子礼物吗?”回答是肯定的,我顺势导入课题:《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导入新课,更具有亲和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求知欲望。
“电子礼物可以是什么形式呢?”同学们讨论后,我提示大家,前面我们学过一个软件,我们可以用它来制作电子礼物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可以,于是我导入课题的副标题——PowerPoint的应用。
接着,我就直接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入手,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任务驱动,自主创造。教学环节二: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我设计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制作电子礼物,而是提示学生送一份好友喜欢的礼物。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不同基础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任务。任务规定了至少有四张幻灯片,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我给他们设计的任务是四张幻灯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制作几张幻灯片,更加丰富地展示送给好友礼物的内容。任务驱动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帮助,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制作礼物,我提供给学生五步操作法。第一步:明确主题。主题就是送给好友一份电子礼物。第二步:确定内容。第三步:写出脚本。脚本包含作品的流程、每一个界面包含的对象,每一个对象的呈现形式。第四步:组织素材。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完成任务,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素材提供给同学们使用。同学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作品需要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析和整理,使之符合我们的设计。
第五步:制作礼物。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有以下几种求助方式:(1)在教材中寻求帮助
(2)在PowerPoint的帮助菜单中寻求帮助(3)在同学中寻求帮助(4)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我始终活动在同学们当中,及时地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地完成任务。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这一教学环节,强化了知识点的落实和技能的应用。
结合本节课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和突破难点,接下来,进入到第三个教学环节: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教学环节三: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学生基本完成作品后,我将优秀的作品上传到我们学校的网站上,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欣赏,同时借此了解其他同学的制作方法与技巧,达到互学互进的效果。我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了一份评价标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网上评价,并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建立评价标准。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对网上评价标准进行创新,也可以制定各自的评价方案。这样的评价,尊从了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第二步,互评。对照第一步的评价标准,小组同学对网站上的作品进行评价,我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既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他人作品正确地评价,又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第三步,自评。这一步我采用了赏识教学法。并不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反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网站上的优秀作品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评价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接下来,为了促进教学和落实评价的影响,进入到第四个教学环节:自主改进,送给好友。教学环节四: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首先我让学生制定作品改进方案,然后自主地修改作品。特别注意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
接下来,同学们将电子礼物以不同的方式送给好友,有的同学的好友就在本班,邀请好友来欣赏;有的发E—mail,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好友;有的用mp3保存下来,准备亲自送给好友。同学之间的友谊之花在课堂绽放开来。看到同学们高兴的样子,我也感受到了教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学生给我带来的快乐。教学环节五:归纳总结,知识整合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归纳总结,知识整合。学生通过制作礼物的过程,已经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他们用语言总结出来,更加牢固地记住了制作方法。然后,我对制作多媒体的基本方法进行小结。
最后,我展示学生中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以上就是我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设计的五个教学环节。
五、说教学反思——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架建平台
上完这节课后,经过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应该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架建平台。在学生制作电子礼物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也就是“手把手”地教学。结果,学生制作出来的电子礼物和我讲解时的范例有许多相似之处,我明白了我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一个模仿的领域。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发挥,违背了现代教学的理念。
因此,后来我再上这一课时,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创造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主地创造,虽然制作所花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内容却丰富了许多,形式也多样化。
这告诉我,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应该从学习中得到锻炼。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插入影像 设置动画》说课稿 黄石八中 王靖
一、教材分析
《插入影像 设置动画》是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的第九课。这一章从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多媒体组成要素中,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基本知识,以及处理这些对象的工具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通过PowerPoint软件,让学生实际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本节课是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第四个课时,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即由单纯的文本、图片为主体的演示文稿变为具有多种形式媒体的多媒体作品;将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要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协作创新的能力。所以,本节课采取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
当前,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侧重选取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⑴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声音和视频素材的插入方法。⑵自定义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⑵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发展目标
⑴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作风、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⑵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
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插入声音和视频素材。
●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
2.教学难点
●设置不同对象的播放顺序和效果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经验交流——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并在分组评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操作的经验,取长补短,获取新知。以下是教师活动图: 设计任务——启发讨论——组织互评——归纳问题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四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从设计任务开始,教师从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完成任务的办法,对比较集中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通过学生自己相互评价的过程,提示大家找出问题的关键,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最后同学生一起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五、学法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学习成为了学生的苦差事,不愿学、不会学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以下是学生活动图:
思考讨论——探索质疑——笔记心记——自主创造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从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开始,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找到正确答案之后,把它牢记下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创造。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课前任务:(上节课学习内容)
请自己定一个主题来制作演示文稿,将上节课已经做好的演示文稿进行完善和改进。
学生活动:复习、实践,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提示:编辑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教师适时播放演示范例,采用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播放精心准备的范例,创设优美的情景,当学生还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这个演示文稿和我们自己做得演示文稿相比,更加具有作品的表现力,更能体现作品的思想呢?学生回答:因为这个演示文稿中有视频、背景音乐和动画效果。教师紧接着问:那想不想把我们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达到示例作品的效果呢?回答回答是肯定的,教师顺势导入课题:插入影像设置动画。
2.新课
任务一:将自己在课前准备好的声音、视频素材插入至自己的演示文稿中合适的位置,以衬托自己演示文稿的主题,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相互协作、实践,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展示一个学生已经完成任务的演示文稿,给予肯定评价,并要求学生介绍自己作品中声音、视频素材的插入方法,其他同学观看展示,并对比自己使用的插入方法,当出现问题或者出错的时候,积极指正错误,这样,采用学生相互协作,分享自己的成功,弥补自己的不足,完成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插入声音和视频素材。
总结归纳:在PowerPoint中声音和视频素材的插入与Word中插入声音和视频素材方法差不多。注意比较其中的异同点。
教师质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演示文稿对比教师所播放的示例,提出自己的演示文稿有何不足之处,学生指出:缺少动画的效果,因而自己的作品不够活泼生动。由此教师顺势引出下一个任务。
任务二:请你为自己创作的演示文稿的各个对象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深入探究,分组协作,完成任务二。
教师活动:展示其中已经完成动画设置的学生作品,由作者自己来介绍自己设置各个对象动画效果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的方法,激发学生相互竞争,敢想敢做和对未知领域大胆尝试的能力,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以完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
归纳总结:要设定一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必须先选定对象,再进行设置。
教师质疑:展示一张学生已设定好演示动画,给予肯定评价;同时指出其中两个演示动画顺序设置不正确,需要调整。
任务三:请调整幻灯片对象呈现的顺序,并尝试将几个对象设置成连续呈现的方式。
学生活动:尝试操作、协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三。
教师提示:以上的设置都是相对于图片和文字,如果有声音或视频,它们的设置是不是一样?
教师活动:巡视、答疑,效果评价。师生小结:多媒体对象的设定除了需要在效果和顺序项里设置以外,还必须在多媒体项里进行设置。
任务四:三个小组选出自己小组中最好的演示文稿作品,通过转播,展示给每位同学,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指出作品的优点,讲出缺点的改进方法。学生活动:组内评选、组间评价、指出优缺点,完成任务四。
教师活动:组织各个小组进行互评,并在评选中提示性的指出一些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并由学生自己找出解决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作自己的老师。师生小结:演示文稿中各个对象需要进行合理的动画设置,才可以达到播放顺序准确、自然、加强作品表现力的目的,否则就会画蛇添足。
3.归纳总结
本节课要点:
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声音和视频素材的插入方法;并掌握自定义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学会设置文字、图片、多媒体的动画,调整顺序。声音和视频素材的插入方法:
同Word中声音和视频素材的插入。自定义动画设置的一般方法:
选定对象——>设定(调整)——>预览——>确定。
4.课堂练习
在各个组进行讨论评选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完善自己的作品。(第一层次要求)。已完成同学,可以相互协作,也可尝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并设置成连续自动播放的形式(第二层次要求)。
5.效果评价
通过网络点播几位同学的典型作品,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先请各组同学互评,并请每组的代表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七、设计说明
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采用分组互评的竞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添加文字 美化文稿》说课稿 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 龙小强 内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七课——添加文字 美化文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添加文字 美化文稿》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七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会从网上获取信息、学会了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和了解了多媒体方面的基础知识,在上一节课里了解了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掌握了创建新的演示文稿的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修饰、调整文字对象的基本操作方法,能恰当应用模板,合理调整配色方案,美化演示文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有关文本框的各种操作,能恰当应用模板,合理调整配色方案,美化演示文稿。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以及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修饰、调整文字对象的基本操 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恰当使用模板,合理调整配色方案来美化演示文稿。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启发式教学法 演示法 讲述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教学。为此,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当时实际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讲述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获取知识,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提高上课效率。
2、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这节课的具体实现是在我校的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借助“红蜘蛛”这个电子教室软件来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也能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自主探索 协作学习法
学生根据任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既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思维随学习内容而转动,又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知识的使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时,拿着一份《东楚晚报》,读一则消息给学生听: 2006年5月15日凌晨,黄石市团城山地区一名14岁的女中学生,因成绩达不到母亲的要求,遭到批评后想不开,竟从7楼跳下身亡。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引起他们关注起自己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想想自己曾经或者现在有没有一些心理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问题,有了之后自己是怎么排解的?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一下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学生都获取了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之后,抛出主题:今天学习第七课《添加文字 美化文稿》。任务是给空白的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创作一个至少由5幅幻灯片构成的介绍有关我们刚才从网上获取到的相关的信息的演示文稿。同时出示我课前已经做好的一个有关介绍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演示文稿,让学生浏览。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照书上介绍的方法,学习插入文本框的方法,然后把相关的文字内容添加到文本框中,再动动脑筋,学会调整文本框的位置和格式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以往在word里面学习到的方法和书上介绍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相关标题设为艺术字。这样做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学生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文字也是媒体的一种,和word不同,幻灯片只允许在文本框中添加文字,同时提醒注意教材中的“提示”和“注意”。
通过做这个演示文稿,让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修饰、调整文字对象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师讲解,知识拓展
由于学会调整文本框的位置和格式的方法,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于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完成得比较好的同学向全班演示如何调整文本框的位置和格式。
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讲解一下文本框的其它操作,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文本框的三种不同状态。然后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和讲解模板和其使用方法。指出模板是指一个演示文稿整体上的外观设计方案。如果觉得用模板制作幻灯片样式还可以,但是颜色却不是太令人满意,可以通过修改幻灯片的配色方案来解决。
(四)综合练习,巩固升华
“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性应用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在学生学习了以上的方法后,立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去恰当使用模板,合理调整配色方案来美化演示文稿。
(五)激励评价,总结归纳
把学生完成的演示文稿收到教师机上借助“红蜘蛛”电子教室软件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通过作品的交流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弘扬,使学生得到激励,还可以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提高自己的美感,体现学习过程的创造性。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今天通过做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演示文稿,希望大家在了解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具体内容后去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同时我们学习了如何在幻灯片里添加文字,应用模板对演示文稿美化的方法。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学习的新知得到升华、提高。
五、说课小结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同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学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
(说课稿)
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 周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组编的《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第六章《设计个性化的工作环境》第1课的内容,是以美化Windows界面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使用者个性化设置,充分尊重用户个性发展。这对于学生培养对电脑的感情是非常有益的。
2、教学重、难点及成因分析
重点: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
难点:通过校园网,提供相关信息,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3、环境与素材
1)多媒体网络教室(含大屏幕),保证教室网络正常
2)准备几张精美的壁纸以及有许多壁纸供下载的网站,供学生设置个性化壁纸 3)小的屏幕保护程序,屏幕保护制作软件 4)题签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显示属性的设置方法。
2、掌握更改Windows桌面背景的方法。
3、掌握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方法。
技能目标:
1、通过探索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2、通过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知识的迁移和转化,逐步变兴趣为探索的动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教育学生维护好计算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保持微机室电脑的整体美。
三、教法分析及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显示属性的设置在教材中是作为系统设置的一部分来讲解的,占的比重并不大。在教学中,我采取顺次进行任务驱动、启发探究、难点讨论和知识延伸的教学模式。
(1)首先我创设了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我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学时,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为了能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要求,我将知识点做成网页,学生可以进行多次点播,自主探究学习。
(3)我把知识点形成多个任务,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操作。
2、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升学生的素养。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程序是: 通过游戏全面理解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将教师机的桌面设置演示给学生看。(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2)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分别用ACDSee看图软件出示几幅桌面背景画。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这些桌面背景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引出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装饰你的“桌面”。
2、合作交流 探求方法
(1)请会的同学在座位上讲解演示。(操作方法,步骤:在桌面的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属性。)(2)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要求:①改变桌面背景(要求掌握改变桌面背景最基本操作)②“居中”、“平铺”与“拉伸”有什么区别?
三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操作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检查讨论结果,让学生们清楚说出“居中”、“平铺”与“拉伸”之间的区别。(3)教师机桌面展示,引入屏保的学习
(大屏幕出现保护程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
你希望学习“屏幕保护程序”的哪些知识?小组讨论。(作用、启动、结束、设置)(4)合作探究,尝试练习要求:①屏幕保护程序定义 ②屏幕保护程序作用
③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小组讨论,代表演示讲解,教师整理总结
3、做游戏
我这里有一些小纸条,每一张上面写着一个任务,那么下面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来抽,抽到哪种就请你们组的成员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下面大家快抓紧时间去完成你们的任务吧!(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的任务完成得都很出色,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在美化桌面和屏幕保护时,都没有找到很多的素材,是不是?那老师的那些素材又是在哪里找到的呢?
(引导学生上教师网页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并完成网页中布置的课外任务,让学生自行设置,鼓励他们相互协作,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 感悟提升
(1)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哪些方面的进步?(2)给你印象最深的问题是哪一个?你有什么看法?
(3)指出在公共机房,为了人人能正常使用计算机请不要设置屏保密码。为了保持微机室的整体美,请将桌面变回原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5、布置作业 拓展新知
为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我设计了几种类型的作业: 可不可以自己创作一幅图,当作桌面? 可不可以让桌面上的图片动起来? “滚动字幕”程序设置 三维文字的屏保效果 改变显示外观的设置 设置显示器的最佳状态
屏保制作。目的是满足学有余力的同学,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深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以上是我本人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教学方案,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评委、各位同仁们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电子表格综合练习二》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是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华中师范教版第三册第一章第九节的教学内容。本教材第一章学习利用EXCEL 2000来处理数据,依次介绍了表格的输入、修改、美化、数据排序、数据的筛选、数据统计图表的制作,而这一课就是这些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自拟主题,利用网络收集相关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这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为主题,搜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届夏季奥运会的比赛成绩,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感受中国健儿团结拼搏的精神,感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瞩目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搜集、整理中国参加历届夏季奥运会的有关信息
2、根据需求设计表格、对表格进行数据汇总、排序、制作数据图表、美化等处理
3、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爱国情感、拼搏奋进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对表格数据进行汇总、排序、制作数据图表等处理,分析表格数据 教学难点: 制作数据图表 第二部分:说学生
随着电脑迅速的普及,网络日益密切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许多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电脑对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面对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能做出理智的分辩和取舍。这一课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所应用的知识是对第一章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这一课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障碍。当他们学以致用以后,觉得电子表格既神奇又实用。第三部分: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创新的能力。
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创设某种情境,少讲多练,通过让学生自究、讨论、操作实践、以生带生、教师提示等方法去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己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和方法。第四部分: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归结评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自我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第五部分:说过程
一、喜谈2008,激情导入。(由2008北京奥运会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 天了,中华儿女祈盼了多少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每当我们想到2008,每个人脸上总是喜气洋洋!那么,你知道关于2008北京奥运的哪些信息呢?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00米跨栏中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了冠军。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奥运会上空时,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感到无的骄傲与自豪!我们不禁会大声呼喊: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这节课我们将用EXCEL对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信息进行处理。你们有兴趣吗?(有!)环节分析: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此环节设计目的,利用学生对2008北京奥运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明确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任务驱动,学生活动。
活动一:自主探究:给2004雅典奥动会各国成绩排序,看看中国排列第几?
1、探讨排序方法:先展示某一届奥运会奖牌榜,找出排序特征,再依据这个特征排序。
2、学生操作后汇报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哪些国家?并对咱们国家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发表看法。
3、请一位同学来教师机上将刚才的排序操作,重新演示给大家看,以教会少数几个后进生。(学生上台演示时控制学生屏幕)
4、对上台演示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鼓励!活动二:合作探究:分析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榜。
1、导入激趣: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进行大生产运动,积极恢复国家经济,35年后,在1984年,中国组团参加了第23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现在为止,中国参加了其后的6届夏季奥运会。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怎么样呢?请同学们两人合作学习,搜集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奖的信息。学生活前教师可指导:(1)用哪些搜索引擎网站?
(2)以什么作为关键字搜索?当关键字搜索内容不多时,要缩小关键字范围。
2、设计表格。
教师指导:在制表之前,一定要弄清我们为什么要制表,需要表格反映什么信息。表格的样式,可横排,可竖排,表格内容要详实。学生设计后展示所设计的表格。教师展示自己所设计的表格:
中国代表团近6届夏委奥运会奖牌榜
届次 年代 举办国家 举办城市 金牌排名 金牌 银牌 铜牌 23 1984 美国 洛杉矶 24
1988 南朝鲜 汉城 25 1992 西班牙 巴塞罗那 26 1996 美国 亚特兰大 27 2000 澳大利亚 悉尼 28 2004 希腊 雅典
学生录入数据。
3、这个表格能看出历届奥运会的金、银、铜牌数,但不能看出各届奥运会的金银铜牌总数。请同学们补上“总数”这一项,并算出结果。
学生操作后询问:有哪些“小算手”算出了结果?请学生来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学生的操作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教师进行总结:(1)输入公式的方法 =f3+g3+h3(2)用“自动求和”按钮
(3)用插入函数中的“SUM”函数
(4)求出一个和之后,用“序列填充”功能,拉动填充句柄,可“拉”出后面的和。(5)双击填充句柄,也可求出后面的和。
(6)选定所有要进行求和计算的数据及后面要填写结果的单元格,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可一下子求出所有的和。
教师对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给予称赞。
4、图表比数字能更直观的反映数据变化的特征。现在请同学们将“总数”这一列数据做成图表。
如果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教师以一种图表为例作一番提示。学生操作后展示学生们的图表并进行评价。
当这一难点完成后,对学生的学习劳动进行鼓励: 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我除了为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感到骄傲外,也为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表现感到骄傲!
5、从这个图表上,我看到:除了第24届奥运会上,中国排第11位外,其它几届奥运会上中国分别取得了第4、3、2名的好成绩,而且成绩上升的幅度大,可见,中国的体育事业在不断发展提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6、将表格进行美化,可以使表格变得美观、亲切。
7、小结用EXCEL处理信息的几个步骤: 分析需求 创建表格 录入数据 统计数据
美化表格
活动三: 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临近,中国健儿备战情况怎么样呢?如果你有兴趣可在课外分析我国奥运会体育强项和弱项。环节分析: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任务是课堂的 “ 导火索 ”,教师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活动一”和“活动二”的任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因为有了活动一和活动二的训练,学生形成了方法和能力,解决活动三的任务也就不难了。
三、归结所学,祝福2008:
1、你在这节课上复习巩固了EXCEL的哪些操作?
2、在制作、处理这以上表格时,当你看到了那一个个令人惊喜的数字后,你想学习中国体育健儿的什么精神呢?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处理分析了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体育事业的蓬勃的发展。我们期待中国健儿再接再厉,在2008年奥运会上再创辉煌,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祝愿望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祝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在孙楠的《红旗飘飘》的歌声中结束)环节分析: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祝福2008,升华爱国情感。
此教学环节不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还帮学生总结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方面的收获,从而真正完成了知识、能力、情感上的建构。第六部分:说理念
信息课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重在寓教于乐,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学习,完成一些实用的操作,以活泼,有序的方式,训练计算机操作技能。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这一节课不但是一节信息技术课,同时也是很好的爱国教育素材。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抛出一个任务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分层教学的实施。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5、教师适时适当的鼓励与评价,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精美门票 浓浓乡情》说课稿 京山县实验中学 王治容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荆门市京山县实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王治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精美门票浓浓乡情》,这是一课综合实践课,可能与其他教师选题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参赛的目的,向大家学习。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以后的综合实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同样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有人说,优秀的教学将不是去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建构更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精美门票浓浓乡情》是在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之后的综合实践。下面,我将具体阐述一下我设计这课的思路并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精美门票 浓浓乡情》是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为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所编写的综合实践课题,此课题是在前面学习了金山画王、看图软件、Photoshop初步以及Word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后设计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本单元教材一直围绕着“图文并茂”为主线,逐步深入细致的进行了各部分内容的学习。我认为,本课题是全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对学生前面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Word软件提供了高效图文处理的功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应当作为重点内容来学习并掌握,也是学习信息技术技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课题要求以身边家乡的美景为依托,结合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一张主题突出、美观适用的门票,通过实践,鼓励学生运用已知解决问题。使同学们更加熟悉Word及图像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进一步培养团结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努力保护大自然,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所以该课题的学习,意义重大。
二、学情分析:
此课题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能灵活使用鼠标,而且已经掌握Word中的图文混排、艺术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Windows的有关知识和因特网的相关操作,为了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情况,能让学生更好的将信息技术课中所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分析了学生实际与教学实际之后我决定利用我县优胜景点空山洞作为学生训练的材料,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所以对学生能完成此课题比较有信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Word中的图文混排、艺术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掌握Windows的有关知识和因特网的相关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通过实践活动,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努力保护大自然,并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②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体验自身的价值,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③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Word中的图文混排、艺术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使他们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整理有关空山洞景区的图片资料和制作相关网页;(2)学生较熟悉Word的有关知识和图像处理、因特网的有关操作;(3)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第二部分:说教法:
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自主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当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之规,每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基于学生对本课题认知的特点,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现有空山洞风景区门票,并让学生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分析信息的能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教师网页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部分:说学法
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也就是“学会不如会学”。那么由此可知,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七年级学生自主性已经较强,但还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教师网页:http://wzrtyq.51.net,获取有关门票设计的知识以及空山洞风景区景点相关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我应用到了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团结协作,完全任务。
3、操作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操作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硬件的支持,再好的理念也是没法实现的,此课题的重点也是让学生自主操作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增强综合能力。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问: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到过哪些旅游景点? 接着发问:你是否把这些旅游胜地的门票收藏起来了呢?为什么要收藏门票?由此引出制作一张精美门票对景点的重要性。再此进一步出示空山洞门票,让学生谈体会,激起学生想要设计新门票的欲望。提出利用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技能为家乡的风景名胜空山洞制作一张门票。由此导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明白了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二、自主探究,收集信息。
由于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家乡的景点为体裁设计门票,首先要了解景区的特点,而且要了解门票设计的基本知识,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在课前专门收集了景点图片、景区介绍及门票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制作成网页形式上传到Intel网上,此时,我将指导学生打开教师制作的网页,了解空山洞、查看门票范例及门票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从中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http://wzrtyq.51.net 这样有征对性的设计网页,提供信息资料,避免了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搜索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收集有用的信息,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处理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提出要求,共同创作。
在学生浏览教师网页后,对景点及门票设计的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我将紧接着提出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协作创作: 要求:
(1)确定门票的幅面大小:20cm(宽度)×7cm(高度);
(2)门票的主副标题应做必要的修饰,应有背景设置,使主题更加突出,门票更加美观。(3)利用Word软件制作(对于Photoshop非常熟悉的同学,也可利用此软件进行设计)。(4)门票中必须含有景点图片、名称、价格、编号等基本元素。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将巡回指导。设计过程是这节课的重点,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同学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指点,并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集中用投影仪为学生解决此类问题,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这样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体现了师生互动全员参与的课改理念。
四、结对共享,进行交流。组与组之间可结对共享,进行门票作品的交流,提出意见和看法,以便更好地改进设计方案。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活动,意在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创作,包括信息技术技能、审美能力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等方面,这样提高了审美能力,也培养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五、展示新作,总体评价; 我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也将关注那些设计较好或设计有特点有新意的同学,将作进一步展示,并由他们说出他们的设计意图,好的设计将会演示设计过程。这样的课堂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又共同巩固了所学知识点。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在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布置作业,收集家乡其他旅游景点资料,制作一张精美门票,发送至教师个人电子信箱E-mail:wzrtyq@163.com 第五部分:说教学反思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中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而能将这种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的方向。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1、教学设计尽可能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是他们熟悉的环境,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2、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差异,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在做设计时,我尽量分配基础差的学生做较容易的活动项目,逐渐增强难度,增进其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大胆放手让其担负有挑战性的活动,并能积极帮助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同学。
3、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1、选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2、自主探究,共同创作,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愿学。
3、多样的形式和适时引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能学。
4、层层递进,适时反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活学。
当学生乐学愿学,能学活学时,就将学会学习,将学习当成乐趣,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处,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没有预见到的问题或出现突发事件,这时教师要沉着冷静,力求把问题或突发事件变为课程资源而为教学服务。总之,本课是以实践活动为中心,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的。
以上是我本课的设计过程,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和同仁们不吝赐教,谢谢!湖北省2006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竞赛说课稿 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 李 勇
一、课程标准及教材
局域网技术既是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教学中使用十分频繁,而且高效、快捷、安全。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主要功能,在教室局域网中体验实现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过程”,这一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课——网上邻居好交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局域网的存在。
2、知道“计算机标识”在局域网中的“唯一性”。
3、掌握“只读”共享模式的应用。
4、探求其它共享模式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在局域网中快速查阅资料。
2、体验局域网的功能——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具有主观的学习愿望。
2、增强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
3、增强净化和维护周围信息环境的责任感。
4、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及相关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一组秦始皇兵马俑的精美图片,学生产生很浓烈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浓烈的兴趣后,教师马上提出“大家不离开座位可不可以欣赏教师机上的图片呢?”,从而顺理成章地让同学们结识“网上邻居”。2)认识局域网
这里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打开网上邻居后,所看到的是每台计算机的“计算机名”,如s01、s30、teacher等。
3)任务一:设置共享、构建欢乐大家庭。
第一个环节中安排了一个学生小表演——借书。
学生会发现“能不能看到教师机的图片,需要教师许可”。进而教师再演示如何设置共享,学生既轻松知道了为什么要设置共享,也学习了如何设置共享以及设置共享后产生的结果。有了第一步的铺垫,教师才指出每台电脑都有一些不同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图片。每位同学将“自己的好东东拿出来”——设置一下共享。每位同学就可以欣赏到许多组图片。这时,学生设置共享就不会觉得莫名其妙。而且体验了共享所带来的乐趣。4)任务二:探究其它共享模式及其应用
有了“支架”,学生的学习自主、有效,并最终完成了探究任务。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权限下,网络用户操作得到不同的限制。完全共享模式下,信息环境的破坏,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伤害。5)知识应用
教师设疑:某同学在课堂上画了一幅图画,保存在本机的“我的文档”中,现教师机连有一台打印机,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图片打印出来?通过师生讨论,将本课的学习学以致用。6)教学评价
没有评价的教育将没有生命力!这里的评价既是本节课的终结性评价,又是本学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局域网不仅可以共享资源,还可以高效、实用、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处处理。7)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一节堂的结束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更应该是新的学习的开始。由此,设立了结语、课后思考、资源链接。结语
本节课显性任务是教师从互联网上下载了“部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源,由学生通过局域网进行浏览;并进行共享权限的探究;最终完成在线评测。并自然隔入了德育教育点。隐形任务而在于让学生理解一句话:局域网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计算机主机的秘密》的说课稿 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张开平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张开平,来自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主机的秘密》。今天我跟大家汇报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探索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秘密-----计算机主机的秘密》这一节中的内容。学习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构建完整计算机系统概念,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主机的组成有直观的认识,同 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与实物的正确对接。2.(2)通过浏览教学资源专题网站及相应的教学视频剪辑,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3.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 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我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水果湖地区省直机关的子弟,对计算机接触较早,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主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接,教学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作用。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教法: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由于初二年级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我首先采用创设情景法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然后用演示观察法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和对信息的思维、理解能力。以任务驱动贯穿整节课堂内容,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又采用了网络资源学习法和分层教学法及竞争激励法,使得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等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第四部分:教学媒体手段分析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2、自行设计的专题学习网站
3、辅助教学的视频剪辑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以展示实物、回答问题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不断答问、质疑、总结的过程向大家说明现今计算机主机的组成。
2、竞赛分组,协作学习以4—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将全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台事先打开了机箱盖的主机。让学生边观察边动手边思考,进一步了解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认真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计算机主机的秘密。看哪个小组表达得更准确、更详细。
3、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看书、浏览专题学习网站和教师机上共享的视频剪辑进一步学习主机各部件的作用。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情况,辅导少数学习困难的同学。
4、谈收获,自由学习
让学生自己小结这节这节课获取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在学习上还存在哪些困惑和疑点?可以与旁边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向老师举手提问。
5、总结归纳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了解,教师再对学生普遍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着重讲解,理清学生思路。比如说“内存与外存有什么区别,它们的服务对象分别是什么?” 在授课时我重点突出内存的“中转站”作用。总结内存的服务对象是计算机本身,而外存的服务对象是用户。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在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专题网站和视频剪辑进行自主学习,分组竞赛答题,体现了分层次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课后经过认真分析,我感觉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1.在学生分组和任务布置上仍显粗糙,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对评价重视不够,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或鼓励。我的说课完了,感谢各位专家和同仁能给我今天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个个精彩──为幻灯片内的文字、图片等设置动画效果》 第一课时 说课设计 十堰市第六中学 纪宏润 说 课 提 纲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课前准备
二、教法选择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探究欲望
(二)任务设计,培养探究能力
(三)课堂小结,培养归纳能力
(四)巩固新知,培养创新精神
(五)效果评价,培养反思意识
(六)布置作业,培养应用意识
五、设计说明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十堰市第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纪宏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个个精彩──为幻灯片内的文字、图片等设置动画效果》的第一课时,它是选取华师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三章《美丽的湖北我的家》的第四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等五个部分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从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PowerPoint软件,让学生实际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美丽的湖北我的家”。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这节课可以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所以,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为“二桥风采”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等对象加上精彩的动画效果。“二桥风采”幻灯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的精神,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2.教学难点: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演示文稿(导入新课所用的范例)
二、教法选择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归纳汇总──效果评价”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输灌者。以下是教师活动图:
设计任务──启发讨论──讲解辅导──归纳问题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一要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二要注意分层要求学生,不同基础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任务。
三、学法指导
一是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二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好习惯,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四是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以下是学生活动图:
思考讨论──探索质疑──笔记心记──自主创造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从思考讨论开始,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找到正确答案之后,把它牢记下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创造。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探究欲望
课前任务:请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师主机上搜索并下载相关的图片,创作“二桥风采”幻灯片。学生活动:复习、实践,完成课前任务。教师活动:巡视、答疑。
教师提示:编辑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教师适时播放演示范例,导入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上课后,我直接播放精心准备的范例,创设优美的情景,当学生还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时,我紧接着问:想不想把课前准备的演示文稿设置成如此优美的演示文稿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顺势导入课题。
(二)任务设计,培养探究能力
任务一:请你为自己创作的演示文稿的各个对象利用“预设动画”命令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实践,完成任务一。教师活动:巡视、答疑、辅导。
师生共同小结:要设定一个对象的动画效果,必须先选定对象,再进行设置。
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
教师质疑:利用网络展示一张学生已设定好的作品,给予肯定评价。
任务二:请你为自己创作的演示文稿的各个对象利用“自定义动画”命令设置不同的动画效果,观察“预设动画”与“自定义动画”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分组协作,思考、讨论、实践、观察,共同完成任务二。教师活动:巡视、组织讨论,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预设动画”的操作比较简单、快捷,选择的效果较少;“自定义动画”的操作较为复杂,选择的效果也较多。
教师质疑:利用网络展示一张学生已设定好的作品,给予肯定评价。同时指出其中几个演示动画的顺序设置不正确,需要调整。
任务三:请调整“二桥风采”幻灯片中各个对象呈现的顺序,并尝试将几个对象设置成连续呈现的方式。
学生活动:分组、分层协作,思考、讨论,尝试操作,共同完成任务三。教师活动:巡视、组织讨论,辅导、答疑,发现典型问题。
师生小结:要调整演示对象的顺序,该对象也必须首先选定,再通过调整顺序的上下按钮来调整各个对象播放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培养归纳能力
请学生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此环节强化了学生对活动探究过程及所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印象,培养学生及时回顾的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激励学生增强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与愿望。
(四)巩固新知,培养创新精神
请继续完善你的幻灯片的动画设置(第一层次要求)。已完成的同学,鼓励相互协作,尝试一下若幻灯片内有图表、声音或视频,它们的设置是不是一样?(第二层次要求)
(五)效果评价,培养反思意识
通过网络点播几位同学的典型作品,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 让学生形成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培养应用意识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索有关武当山风光的图片和对它相关的文字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武当山风光”幻灯片,并为幻灯片内的各个对象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
五、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1、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教师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来完成任务,知识目标完全能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也能基本实现。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勤于动手、敢于创新。
3、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通过创作“二桥风采”幻灯片,在选择图片和设计的过程中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在以家乡景色为主题的幻灯片创作过程中形成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给日记化妆》说课稿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 曾 丽
《给日记化妆》是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的第五节。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文字录入、修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在word 2000中对文字进行修饰,使得文章的结构分明、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美观大方。它是对前面学习过内容的进一步加深,又为后面学习word其他功能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文字的输入、修改的基本方法,对文字的个性化设置充满了强烈的设计欲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理解在word 2000中进行文字修饰的目的; 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给文字加上动态效果
课堂上我将采用 “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教法上,我预采取
1、小组合作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2、情境法,注重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
3、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学法上,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将教学思路拟定为五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课件,展示两个文档,一个无任何修修饰,另一个做了丰富的修饰,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文档漂亮、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三个任务,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讲解,采取“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任务一:请你做个设计师给日记化化妆
首先给学生一个提示:曾经在第一册中学过在写字板中对文字进行修饰,想想是如何操作的?能不能把这个方法借用到word2000中呢?然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并动脑思考、尝试操作、共同协作,找寻在word 2000中给文字修饰的方法。教师则边查看学生操作情况,边给遇到困惑的学生指点迷津。
接着展示学生自学成果。让学生派出代表,展示作品,说出找到的方法,教师则根据情况适当给予表扬或鼓励,并进行补充说明。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word 2000中给文字修饰的方法及在操作时应注意的地方。任务二:你能给文字加上特殊效果吗? 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文字特殊效果的制作。首先我展示一幅作品,指明用了哪些特殊效果(如:阴影、上标、双删除线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特殊效果,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在任务一里学到的方法,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给文字添加特殊效果。并且这部分内容课本中有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教师则在一旁指导。接着通过点名的形式找学生演示操作的步骤及展示其作品,教师给予表扬或鼓励。任务三:你能给文字加上动态效果吗? 学生在学习了前两种设置后,听讲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了,所以在讲授在讲授这个内容时我先展示一幅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给学生简单的提示,演示一部分的操作方法,留下悬念,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动脑发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会更有成就感。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则四处查看学生操作情况,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三)综合练习明确任务: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美化文章,将进行全班展评。
(四)展示作品,课堂评价
投影学生典型作品,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归纳小结
在结束本课前,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内容。
为 日 记 做 个 封 面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随州广水市应办中心中学的教师程甦,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为日记做个封面 —— 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为日记做个封面 —— 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二章第七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WORD2000的入门篇,本课的学习,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为以后学习图形的绘制和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依据《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本第二册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WORD2000在文字和图片处理上的功能;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编辑方法;会应用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以具体任务日记本封面的设计为主线,通过教师的演示和指导,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合作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和领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成就感;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艺术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根据艺术字工具栏的特点和作用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够根据需要修改艺术字。难点是:使学生正确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比较法、演示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我采用设情景法,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基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学习本课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三、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是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演示讲解,渗透方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交流互助,赏析评估--提炼主干,归纳总结--注重实践,强化运用”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首先我拿出两张设计好的黑板报挂图让学生做比较,一张是用普通的字体做出来的,另一张是插入了艺术字和图片后做出来的,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张图片的效果。借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利用课件展示两幅漂亮的封面,让同学们获得感知,紧接着教导学生,只要认真学好这一课,你也可以设计出这样精美的版面,成为小设计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演示讲解,渗透方法
由于刚开始学习,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易于冲动,都急于动手,但又不知如何操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老师演示,针对本节教学内容,以制作日记封面为例,讲解艺术字的插入步骤和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接受知识,学会方法。同时我依据注重实效的原则,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又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对于任务1:我采用师生互动法教学。通过对比两副艺术字(图1;图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出不同。学生陷入思考,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发现这两副艺术字的内容都是一样,只是字体、大小、方向不一样。然后提问学生:那怎样才能实现(图2)这个效果呢?学生自然会想到“编辑”这个词,然后让学生在艺术字工具栏里探索性的寻找在那个选项中,学生不难找到在“编辑文字”中可编辑艺术字的字体和大小。然后提示学生,使用“艺术字竖排文字”选项可改变艺术字的方向。图1: 图2
对于任务2:给已经插入艺术字的日记本封面再插入图片。此时,学生会对该任务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感。该内容的教学(图片的插入和编辑)与艺术字的插入和编辑及其相似,所以,没有必要在详细讲解,它更适合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交流互助,赏析评估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团结协作的原则,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时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欣赏、评价。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有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等,让完成得好的同学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让那些做得不足的同学看到自己的缺陷并加以修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之目的。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提炼主干,归纳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我装备在大屏幕上展示三个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你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以巩固知识,提炼主干,让学生课后拓展,反思再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目的。
(六)注重实践,强化运用
为了把课堂知识尽快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为今后实际生活服务,并且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所以在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以下作业:
1、让学生以《我的家》为题,设计并制作一份有艺术字的小报。
2、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个宣传图片。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总之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在创作过程中充分的展现自我,进而诱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欲望和对艺术的诚挚热爱,以达到新课程所设想的目标。
四、教学反思
1、我的设计思路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升生活的工具。
2、从七年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入手,把单纯研究教法与研究学生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任务驱动的方法设计课程,创设主动、协作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
《INTERNET》说课稿
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中心学校
蔡波林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随州曾都厉山中心学校的蔡波林,随州是古乐编钟之乡、炎帝神农故里,今天能代表随州来参加说课比赛,我很荣幸。我说课的题目是《INTERNET》,其内容包括四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国际互联网,是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鄂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的第八,九两课演化而来的。
2、三维目标:
A、知识目标:我设计这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INTERNET的基本知识,消除网络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B、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网络的能力。C、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上CCIE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
2、通过《焦点访谈》的播放,让学生远离网吧,远离网络游戏。
3、重难点:
1、重点: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网络的连接图和带宽的概念。
二、说教法
1、培养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讨论INTERNET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北京到台湾的路由有几种,有老师讲述,有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2、以现场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1、结合实际,精细地讲解。当讲到TCP/IP,把其比做交通规则。INTERNET就像是道路,数据就像是车辆。
2、合理引导学生。
3、适时变换教学方式。以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部分进行: A、引入(3分钟)
1、以跨国公司的网络拓朴图为引子,让学生写出由北京到台湾有几种方法,来引出今天的课题:INTERNET。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
2、引出INTETNET的概念、然后讲到他的起源,发展。把INETNET比作公路,车辆比作数据,那么数据是怎么传输的呢,比作像交通规则一样的TCP/IP协议。
3、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分析比较,说明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4、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家里是怎么上网的,小组进行讨论,归纳上网的方式,老师总结四种上网方式。
5、以现实生活中道路的宽窄引出带宽的概念,字节这个单位,展示中国互联网连接带宽图,进行细致讲解,说明网络的复杂性。那么这些网络是怎么组建起来的呢,由此引出CCIE,展示CCIE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说明的称谓来之不易,培训学生的上进心,立志成为CCIE。C、联系实际。(22分钟)
6、然后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就他们所知道的,网络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推一个人出来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并分条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深的印象。D、进化主题。(5分钟)
7、播放《焦点访谈》,通过重庆两名学生因为上网困了,在铁轨上睡觉被撞死这一血的教训,让学生远离网吧,远离网络游戏。
最后让学生针对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感想。
我的课就说到这儿了,谢谢各位老师和专家评审,欢迎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到随州去指导工作。
弹簧振子制作说课武汉市第19初中 徐白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选择:华师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第四册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图层、元件概念及使用方法;熟练运用动作补间;加深理解关键帧(2)能力目标:学会动作动画的制作,多图层动画制作,培养勤动脑,善于思考科学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精彩的动画制作,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3、教学重难点
(1)图层、元件概念的理解(2)变形工具、动作补间的运用
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只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弹簧的绘制工作,并没有具体讲弹簧振子这一动画具体制作。教材难度比较大的,有些内容很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而本节的标题却要求的是制作弹簧振子的自由振动动画。针对初二的学生了解了Flash变形动画,并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简单的绘画能力,于是我在教学中对教材大胆的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完整的弹簧振子动画。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处理得是非常到位的。
二、设计说明
这堂的重点是多图层动画制作,导入部分我分别演示一个球和一个人的动作动画,提问学生能否将这两个动画放在一起,从而引出多图层动画的概念,既吸引了学生,也给了学生一个悬念,学生能很激情的和我一起进入课堂,就这机会导出我的新课。新课动画里有三个图层,我将三个图层进行分解。弹簧制作是基础,其中第一帧我又分解出来,通过网络教室演示,学生的动手情况都非常好,学生完成第一帧后我接着讲叙弹簧后面帧的制作,完成第一图层,此时推出辅助网页,并明确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学生第一图层完成的非常好。再观看弹簧振子演示,并调出网站里弹簧和球的位置的结构图,演示添加图层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辅助网页学习,自己完成第二图层,更好的学生完成第三图层,我巡回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做关键性的提示,在这里我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任务驱动学习,不用面面俱到的讲,也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并逐层深入,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当然收效也很好,学生作业完成非常好。为巩固这堂课知识点,我设计了在线检测。我整堂课层次非常清楚,学生思路上也不走弯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信息技术课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这也是查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最捷径的解决方式,在最后7分钟我和学生一起点评了学生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并将有创意的作品着重点评,学生信心倍增,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最后针对弹簧振子实际运动情况对学生提出拓展思考:如何调整弹簧的快慢?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我的整个课思路清晰,教学完整。
三、课件制作
这堂课我用Frontpage做了辅助网站,充分的运用了Webquest和Miniquest的教学模式。在网页里,我除了抓静态的图片外,还用了视频捕捉,学生能充分的运用辅助网页来完成任务。页面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为分解难度,我将三个图层的制作分别做在不同的页面上,学生一目了然。页面之间的链接也很顺畅。在线检测即时打分,学生兴趣特别高。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初中组选送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巧用透视表》的说课稿
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 张姣莲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巧用透视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节课。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是我基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信息技术》第三册EXCEL部分补充的一节内容,是对EXCEL中的公式、函数及数据筛选内容的延伸,是一节实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内容。透视表具有分类汇总统计和灵活数据筛选功能,能将一种杂而乱的表格按用户需求整理出所需样式表格,达到清晰美观、层次分明的效果,是EXCEL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
1、激励学生所学要所用:将学生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三者交融。
4、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参与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三、根据本节课内容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㈠知识教学点:
1、掌握透视表中的主要术语:数据源、字段(页字段、行字段、列字段、数据字段)、项、汇总函数
2、熟练掌握在拖放区域中添加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方法。
3、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透视表布局对表现数据的意义。
㈡能力训练点:会在透视表中分析数据及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㈢德育与美育渗透点: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㈣教学重点:在拖放区域中添加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方法
㈤教学难点:在透视表中分析数据及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包括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过程:分别说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说每一个环节的同时说“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㈠、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故事短片(自制Flash动画短片),看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有谁能说说短片中在说一个什么问题?(学生举手回答),老师简述故事短片梗概:家乐福董事长要看本月的电器销售帐,但负责帐目的小梅面对杂乱无章的流水帐一下就着急起来,自已熬了一夜,经理还不满意要让她返工,她向我们发出了求救的呼唤,我们能帮帮这位小梅小姐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帮帮小梅小姐:巧用透视表(提出主题)请大家打开本节课的主题网站:http://×××.×××.×××.×××
设这样情境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武汉家乐福每天销售电器的情况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它的帐目是以流水帐的方式呈现的,它的特点就是源数据比较乱,需要整理分类后才能了解电器销售的市场行情,以利于进货的计划,这种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㈡、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所以老师首先讲解透视表作用,然后演示如何使用透视表(对空的透视表如何添加数据和对现有的透视表如何删除数据)。指出点击透视表的什么区域内可以更改统计方式和对数据进行筛选,以此提高学生对完成本节课任务提供了基础。
㈢、学生两人一组,分析整理数据、填表,达到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
1、使用主题网站
2、同学之间协作学习
3、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通过两个空表,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表格,从而测试学生是否学会了用透视表整理数据,用填完的表格数据结果检测学生学习过程。㈣、学生数据整理后作品评价:
评价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上面的评价方法,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㈤学生留言:
让学生在主题网站留言板中,留下对本节课感想,以利于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有个充分的了解,学生彼此之间也能相互了解,是学生思想真实的展现场所。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间互学。创造学习,用所学的东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初中组选送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课 题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 单 位
仙桃市第二中学 教学内容 信息搜索进阶 说 课 曾文芳 课 时 1课时
说课类型 课前说课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
——信息搜索进阶 仙桃市第二中学 曾文芳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信息搜索进阶》。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信息搜索。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流程、设计理念等方面阐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理论依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信息搜索》是华师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搜索与交流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这次课是在上一节课《信息就在你指尖——信息搜索入门》的基础上对信息搜索的进一步的学习。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深化,同时为本章第三节(下载软件)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之一。学习本节,对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理念,确定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进一步熟悉不同的“搜索引擎”。
⑵能正确使用各种符号缩小搜索范围,准确搜索信息。
根据《指导纲要》中: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以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 增强学生在信息交流中的责任心和道德观。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③ 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大家下午好!本节课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题目是:《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本课选自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XP及Office 2003》这本书的第五章。该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拓宽、发展自身专业的能力。本课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对演示文稿添加动画效果, 学生通过对PowerPoint的操作, 知道在使用幻灯片时如何设置动作, 以增强演示文稿的互动性与可观性。演示文稿可应用于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工作汇报等多个方面, 所以掌握PowerPoint的使用, 对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我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同学们掌握幻灯片的切换及动画效果的设置, 理解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2) 能力目标:
掌握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动画效果的多重设置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确定依据:根据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 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是对设置幻灯片动画产生感性认识, 能够根据编排的幻灯片制作出富于变化的演示文稿来。
难点:
(1) 区分幻灯片动画与幻灯片切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幻灯片动画设置可以使用“动画方案”“自定义动画”, 这两种方法各具特色, 但“自定义动画”方法设置更灵活, 功能实现也更丰富。
(3) 如何用“超级链接”与“动作设置”使幻灯片的放映更具交互性。
二、教法阐述
使用教学微机和投影仪, 将学习内容以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的方式传授于学生, 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本节课内容讲述的特点, 主要采取“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自学指导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接受, 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 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在这里, 简要介绍“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借助现代化教育提供的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采用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和素质基础。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将“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我的首要教学目标。课前进行教学目标分析, 主要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给学生布置任务。设计一些操作性强, 有针对性的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在“任务”设计时, 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 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 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该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处理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学法指导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操作性比较强, 而且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具体的操作, 或几种软件的使用, 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 协作交流等方式,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教学用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 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03, 自制导课课件, 相关实验素材。
五、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在幻灯片放映时, 演讲者与幻灯片演示所展现的良好交互性, 靠教师简单枯燥的讲述, 学生是不能深刻体会的, 所以我使用教程附带的实验素材, 结合所讲内容, 引出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对幻灯片是否启用动画方案实验的前后对比, 让学生对动画的使用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 使得课堂教学在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二) 教师引导, 探究新知:
通过讲解动画方案的设置, 使学生对动画产生兴趣。下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定义动画”可以针对幻灯片中的每一个对象添加上动画效果。在此预留三个小任务:
任务一:将插入的剪贴画启用一个“强调”效果。
任务二:对幻灯片设置不同切换效果。
任务三:对选择的对象设置超链接。
以上三个任务都要在幻灯片放映视图状态下, 观看动画效果。
(三)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四) 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素材提供的幻灯片, 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参考文献
[1].鲁燃主编.山东省教育厅组编.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七版
[2].张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S1
[3].姚琴.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PPT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 PPT中的文字、图片等动画技巧制作高质量的课件,让读者对整个PPT课件的制作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关键词:PowerPoint;动画效果;演示型课件;制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2-0054-02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用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已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高质量PPT课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PPT课件效果做得不好可能适得其反,其中的文字、图形、图片的动画设计对提高PPT课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字、图形、图片的效果设计
文字、图形、图片是PPT课件的主体,它是帮助老师讲述知识、同学们理解知识最容易的手段。制作良好的文字、图形、图片效果是制作高质量课件的最基本要素。
1.文字视觉效果设计的必要性及方法
在一般的课件制作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选择了一个自己满意的PPT模板,但在插入文字时,文字的颜色和模板的颜色对比不明显,使得视觉效果整体并不理想,而且即使改变字体的颜色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时就要求我们寻找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发现,利用添加基本图形制作课件,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使得文字效果更加美观大方。
PPT中的自选图形很多,首先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合适的图形,例如为了书写一个数学公式,我们可以选择长方形图形。插入图形之后,需要在图形上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的属性。文字处理完毕之后,我们再根据需要设置图形的颜色、大小、阴影样式、三维效果样式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图形、图片视觉效果设计的必要性及方法
PPT中的自选图形,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文字和背景对比不明显时所遇到的问题外,它们还在PPT课件制作时有着更大的作用。
首先,自选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强调重要的文字,在这一点上的操作方法和上面提到的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陈述。
其次,自选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图形、表格等的制作。例如我们需要制作一个计算机里面的流程图,我们就可能会用到如图1所示的图形,而这些图形在PPT的自选图形——流程图、连接图里面都有,这为我们制作PPT课件提供了方便,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更改属性,使得课件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通过改变亮度使得PPT课件的整体协调、美观。值得一提的是,利用PPT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插入图表、插入表格等,插入一些我们常用的表格,对PPT课件制作可谓锦上添花,当然这些图表也是可以修改的。例如:插入一个柱状图,但我们想修改柱的形状,可以双击柱状图,打开数据系列格式进行相应的修改。
对于图片的视觉效果设计基本上和图形的效果设计类似,这里也不再详细介绍。只是图片更加注重版面的设置,特别是当一张PPT页面上插入多张图片时,巧妙的排版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感觉。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双击插入的图片,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选择尺寸,修改旋转度数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旋转效果。另外,笔者认为亮度、对比度对图片的影响比对图形的影响更大,因此读者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应加以注意。
三、动画效果的设计
1.动画效果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常使用的图片动画都采用的PPT中自带的动作,如切入、棋盘、向内溶解等。此类动画操作方便、效果简单 ,只需要选中相应的菜单命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正式的课件,单张幻灯片中图片的效果不宜过多,而且同一个内容当需要多个动作完成时,动作效果须一致。整个PPT文档中图片的动画效果也不宜过多,尤其是前后有一定连贯性的图片。应用的动画效果一般应该相同。但如果是非正式的或者是特殊的因素,PPT课件效果需要活泼、搞笑等时,在制作PPT课件时就不必遵循上述的规则,需要因地制宜。
另外还要推荐一种动画设计就是“动作路径”,它指定对象或文本沿设定的路径前行,它是幻灯片动画序列的一部分,PPT本身自带基本 、直线和曲线、特殊三类共 64种“动作路径”,它们可以供制作者在添加动画路径时直接使用。制作人还可以通过“绘制自定义路径”来绘制“动作路径”。可以创建直线、曲线、任意多边形、任意曲线。这样,插入的图片就可以根据制作者的需要进行设计了。一个对象我们可以同时为其设置多个动画和动作路径。例如:在PPT中插入一只爬行蜗牛的GIF动画,想让其先飞入指定的位置,然后在其他一些动作执行后希望蜗牛再爬行一段距离,那么我们就可以先为其设置一个动画动作,在其他一些动作之后再给它设置另一个动作路径。
2.特殊效果的制作
(1)连续闪烁文字的制作
创建文本框,设置其中的文字格式和效果,其动画效果选择【强调】,设置为【忽明忽暗】,并把【计时】中的【重复】设置为【直到幻灯片末尾】。另外,还可以通过【速度】来改变闪烁的速度。
(2)制作双环套连
首先,新建一个空白演示文稿,单击【开始】,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空心弧”。在空白演示文稿中画出一个标准的半圆弧(按Shift键),复制已画出的半圆弧,再粘贴,第二个半圆弧出现了。如图2(2)所示。
其次,选中第二个半圆弧,通过【绘图】中的【排列】找到旋转按钮,选择垂直翻转,即可得到图2(3)的效果。
第三,单击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点击其中的“全选”,右击,选中“组合”命令,再次复制并粘贴,第二个圆环出现了,填充异色,调整好位置。
第四,选中第一个圆环,右击,选择“设置形状格式”,选中“线条颜色“,设置成圆环本色。
第五,选中第二个圆,右击,选择“取消组合”命令。再选中上半圆弧,右击,选择【置于底层】中的【下移一层】,重复此操作直到能看到两环相套连了,然后按第四步分别把两个半圆的“线条”颜色改成圆环本色。(以上右击出现的功能菜单,在工具栏中也能实现)
四、结束语
PPT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功能,熟练地掌握并巧妙的运用其中的实用技巧,对我们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崔阳华.PPT课件设计的框架式构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6): 44.
[2]鲁松.基于PowerPoint的演示型课件中图片、图形的使用技巧[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 ,Vol.4,No.21.
[3]王诚君.中文 PowerPoint2003 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一、教材分析
Powerpoint是微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00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它可以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作品中,用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简单方便,较容易微学生所接受,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Powerpoint也将成为学生今后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展示作品、学习成果的强有力工具。而且,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Word2000的操作,对Powerpoint的许多菜单、工具的操作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轻松进入Powerpoint的多媒体世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幻灯片上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能力目标:能用Powerpoint制作两页幻灯片;具有一定探索新应用软件的能力;培养自主、协作能力。情感目标: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产生愉悦并受到感染;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教学重点:初步制作两页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教学难点:“新建”命令和“新幻灯片”命令,背景颜色设置。
二、教法阐述
对于新的应用软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Powerpint与word同属一个家族,非常利于学生比较发现它们相似的地方,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取“情境法”、“比较发现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从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位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核心,便学生为知识的灌输对象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PIII级别以上标准机房。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也可等同于此的其他软件)、Powerpoint2000、集图文声像于一身的优秀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为学生展示Powerpoint生动实例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的广泛应用和魅力,在欣赏、赞叹之余,教师顺势提出:这都是Powerpoint的功劳,这里面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非常好,你想不想也来用Powerpoint做一个电子幻灯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制作出更精美的幻灯片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必将力排外界各种干扰,发挥个体强大的内驱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学生机广播,教师介绍Powerpoint与Word都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2000办公组件,有很多相同之处,你能联系Word的启动方法来启动它吗?交流启动的几种方法。任务二:新建幻灯片。教师紧接着启动界面,在“新建演示文稿”的窗口演示建立“空演示文稿”,在弹出的“新幻灯片”对话框内选区自动版式中的“标题幻灯片”,学生比较“新建演示文稿”和“新幻灯片”,讨论交流;学生操作,在第一张幻灯片上的相应框内输入文字(以“我的焦小我的家”为题作为本课任务,介绍自己的母校,本页添加校名、班级、姓名等文字),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对其方式等完成本次任务。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学生评价。
(三)、引导自学,探索发现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说明优秀的演示文稿要充分表现某一主题往往需要多张幻灯片,学生自学课本P156页第二节,同桌合作,交流,完成插入第二张幻灯片,指名完成的出色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全班交流。任务四:给幻灯片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内容为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亲密的伙伴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小标题)由于学生已有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基础,因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是独立自学课本,可以是4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可以是主动邀请老师加入探讨等。选派代表演示,学生总结评价。任务五:设置背景颜色。对初步完成的作品进行美化。这一部分对于学生熟悉的Word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可把操作录制成教学软件让学生自学尝试,也可直接演示。任务六:保存文件。
(四)、个性练习,提高技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让学生制作两页简单的演示文稿——个人简介。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题目可以自拟,幻灯片内容可以自定,充分体现个性,展示学生个性。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反馈、指导激励指名学生展示作品,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学生评,教师从主题鲜明、内容生动、色彩协调、操作正确、叙述有条理等方面指导学生评价,最后教师评价(还可进行优秀协作小组评选)。纵观全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初识Powerpoint2000》教案
一、教材内容简析:
PowerPoint是小学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用它可以制作各种优秀的演示文稿,它可以为我们的学生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电子作品提供平台。所以学好PowerPoint至关重要。
二、本课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 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 2000选择幻灯片版式的方法。
2、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
3、学生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
4、能用PowerPoint 2000制作两页幻灯片。
(二)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幻灯片。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他人的版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制作两页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
2、小组合作、研究、制作出作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初识PowerPoint 2000.ppt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案例教学主要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调节以及控制能力都相对比较差,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PowerPoint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该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初步自学PowerPoint。基于以上思考,我拟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的科技特色吗?是风筝。每年的三、四月间,我校都要举办“风筝节”,大家亲手做了许多漂亮的风筝,老师把它们放在了电脑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作品。(观看课件)
你们看到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回答问题)它们都是用PowerPoint 2000这个软件制作的,它的中文名字叫“电子幻灯片”。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教学新课
1、启动PowerPoint 2000
PowerPoint 2000和我们前面所学的Word 2000都属于office办公软件之一,它们在操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学们能不能用启动Word 2000的方法找到它?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给学生看。(板书:启动)
2、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1)师说明: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PowerPoint”的对话框,我们一般选择空演示文稿,再单击“确定”按钮,就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
在这个框中列出了各种幻灯片的版式。今天,我们选择“标题幻灯片”版式,师用鼠标单击左上方的“标题幻灯片”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在“PowerPoint”窗口的编辑区中就出现了所选版式的第一张幻灯片,师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现在就可以制作幻灯片了。
(板书:新建)
(2)我们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框,输入文字“李老师欢迎您!”。再单击“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框,输入“作者:城北学校 李老师”。我们还可以选定文本,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按钮,对字体、字型、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进行设置。这样,第一张幻灯片就完成了。大家有没有看明白了?想不想试一试?下面请大家自己动手作一张幻灯片。
三、总结
一、活动分析(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我的动画乐园”的 “活动1 探索动画奥秘”。本活动通过上网欣赏、收集动画作品,了解常见的网页动画,然后,通过分析生活中实例和动画作品,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即欣赏网上动画、下载并分类保存动画和探究动画原理。本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活动2制作我的动画的前提保证。
二、学情分析
教材为非零起点,对于非零起点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特网的基本应用,则可以适当扩展,增加任务的难度,例如让其自行上网查找下载flash动画的方法,并在课下进行尝试。网上搜索一节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关键词搜索的使用较熟练,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搜索关键词的选择上还不够准确,教师应适当点拨。本节课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网络动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学生兴趣很高,但学生在网络上易受无关信息的影响,容易脱离课堂,对此教师要布置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完成本课学习。动画原理的日常应用也很多,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对“视觉暂留”现象的理解很重要,但该现象对初一学生有点抽象,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直观的、容易理解的内容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因特网上常见的两种动画类型;flash和gif。
2、掌握搜索网上flash动画及gif动画及保存gif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3、了解“视觉暂留”原理,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搜索引擎,搜索flash动画的过程。
2、体验搜索、保存gif动画的过程。
3、通过分析“视觉暂留”现象,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搜索flash动画和gif动画,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下载并分类保存gif动画,培养学生下载保存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动画的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审美能力及对动画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网络搜索、保存和欣赏flash动画及gif动画。
2、了解“视觉暂留”原理,理解动画产生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视觉暂留现象及动画产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法、学生互助学习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实例研究法、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环境:传奇网络教室软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5分钟左右)
课件展示课题
导入:师述:童年时精彩纷呈的动画片常常让我们留恋往返,那些经典的卡通形象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请同学们举例。
生举例,教师课件出示活动目标。师展示电脑中所存flash动画及gif动画并阐述这两种是因特网上常见的两种类型的动画。师述“在因特网上有许许多多异彩纷呈的动画,同学们能找到它们吗?下面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到因特网上去找到它们”。
二、师生合作、展开活动(35分钟左右)
1、搜索、欣赏flash动画
任务驱动:师述“首先,请大家在因特网上搜索flash动画,你觉得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flash动画嘛?”,生参考课本47页步骤,搜索并欣赏flash动画。(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师述“我已经看到好多学生已经找到了flash动画,哪位同学愿意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喜爱的flash动画呢?”,教师选择一至两位同学到前台向大家展示其搜索到的及喜爱的flash动画。
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强调学生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例如搜索引擎和关键词的选择。
2、搜索、保存gif动画
师述“现在大家都掌握了在英特网上搜索flash动画的方法了,相信大家也一定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所喜爱的gif动画,那你想把它们保存下来吗?如何才能把它们保存下来呢,请学生依照书本48—49页内容,练习搜索以及保存gif动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个别同学展示其搜索到以及保存好的gif动画,并请其他学生对其操作进行点评。
教师评价、小结并阐述分类管理文件的必要性并穿插向学生传授网上浏览、下载信息要注意的事项。
3、探索动画原理
师导入:“在欣赏了因特网上的动画作品后,大家在对那美轮美奂的画面、惟妙惟肖的动作赞叹不已的同时,是不是有了亲手制作动画的冲动呢?,而想制作动画首先要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那动画是如何产生动态效果的呢?”。
学生阅读书50页“大观园”、51页“知识库内容”,自由讨论如何回答51页“讨论会”1、2题。教师请个别同学回答并点评。
师播放两段有关翻页形成动画的视频,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从静态的图片到动态的动画。师述“这两段视频都出现了静态的图通过翻页而形成了动态的效果,而形成这种效果需要什么特定的前提呢?”。师提示:一、图片出现要有一定的顺序,二、翻页的速度要合适。师出示教材所附光盘中的“海豚”、“小猪”两组静态的图片,利用GIF ANIMATOR 软件,现场制作一个gif动画,利用制作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动画的理解。
师请同学试说“讨论会”第三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把若干静态图像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的播放时间有机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动画”。电影、电视的动态效果与动画产生的原理相同,但影视内容播放速度一般在每秒24幅,而flash和gif动画,只要每秒播放6—12幅画面,就可以获得理想的动态效果。
教师指导同学阅读52页“藏书阁”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知道三维动画的特点以及网页中常见的gif动画和flash动画都是二维动画。
三、评价活动(5分钟左右)
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情况及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按照课本53页“活动评价”进行自我评价。
九、课外拓展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的第三课《设置页面与分栏》。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WORD板块中的一课,是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等相关操作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概念和美化版面的相关操作能力。在本课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来完成版面的综合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页面设置的方法;(2)掌握分栏工具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与技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作用,对信息进行发现、获取、参与再创造;
(2)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4、行为创新 养成主动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学会页面设置、分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文档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课堂的导入
展示一幅精美的已经设置好的WORD文档,通过作品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感受到WORD的相关操作设置所带来的美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页面设置和分栏
页面设置和分栏是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首先是突破页面设置第一个教学重点。由教师演示页面设置的相关操作,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一起来探究完成页面设置,通过学生对教师演示的模仿,学生很快就能够完成此项任务。但是页面设置的对话框中还有其它功能,这时可再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交流,然后来汇报各自小组的发现。
而对于解决分栏这个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有了前面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所以在这个板块的学习上,就省却了教师演示这个过程,直接由学生分小组合作,按照书本上的提示一起来探究相关的操作,并尝试其它选项的作用,然后由各小组组长展示自己组上完成效果最好的作品。用过作品的展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版面的综合设置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有了前面教学重点的突破,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操作的经验,所以在这个板块的设计上是这样的。首先是把课前导入使用的WORD文档再次展示,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作品相比较,学生很快会发现自己的作品在版面上与展示的WORD文档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他们也会明白要把版面设置美观,就要把图片或者点缀用的图形进行复制、粘贴或移动的相关操作。
【PowerPoint 中动画效果的设置说课稿】推荐阅读:
设置动画效果教案05-26
《演示文稿自定义动画的设置》的教学方案06-15
逐帧动画说课课件07-14
光影效果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10-16
幻灯片中动画制作教案09-26
剪纸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效果09-21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09-13
动画的制作流程10-13
简单的动画人物图片10-05
动画片的发展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