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阅读教学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阅读教学(共12篇)

传统阅读教学 篇1

——听《典范英语》绘本教学有感

摘要:从苏州外国语学校听课引发的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思考:我了解了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育人,从所听的阅读课中体会到要让学生具有英语思维,就必须开展语感阅读,为了培养他们的语感就必须让他们大量阅读,有积累才会有爆发,最后我们要回到课堂,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字:绘本阅读 英语思维 语感阅读 大输入 大输出 学生是主体

今天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到苏州外国语学校听课学习。这次听课的内容是《典范英语》绘本教学,拿到这个内容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以前听过几堂绘本教学课的模式——单词、词组、句子、语法,最后是语篇复述或者表演。一边想,一边跨进了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大门,刚一进门,彬彬有礼的老师们马上把我们领进了活动的大礼堂。在入口处,我们每人领到了一份上课的教案。因为离上课还有十分钟,我便看起了手头的教案。乍一看,两份教案平淡无奇,而且跟我们心目中的详案相差甚远。但是仔细一读,我发现了两份教案的共同之处,这两堂课里居然没有独立的单词教学、句子教学和语法教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请孩子们回答问题,想象故事情节,挖掘故事的内涵,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我心目中的语篇阅读教学吗?这样教能行吗?不会冷场吗?不教单词不教语法到底行不行?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第一堂课拉开了序幕。由于我是小学英语教师,我就着重来讲讲第一堂课的感受吧。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绘本阅读课,课一开始也是传统的free talk和看视频感受地球,让孩子们说说观看后的感受等等,但是越到后面孩子们的反响越强烈,我被学生在课上富有创新的回答,被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给震撼了。这是阅读课吗?没有我印象中的套路模式,没有枯燥的语法讲解,有的只有老师巧妙的引导和学生踊跃的回答。由于他们采用的教材是英国原版引进的教材,是没有被汉语“污染”过的原汁原味的东西,里面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故事背后丰富的内涵,以及留给孩子们的大量的想象空间。上课的时候只看见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这个故事时而展开讨论,时而进行想象,到最后用自己的方式来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整个过程精彩纷呈,不禁让人拍手叫好,连老师们都被故事所吸引了。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故事隐含的道理,学会了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才上五年级的孩子就已经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这源自他们的自信,自信何来,自信从书中来。对比一下自己平时的教学,这真的只能说是“教学”,孩子们从英语课上学到了什么呢?单词?词组?语法?我们教学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这些东西,但是往往到最后孩子们错的最多的还是这些,有些语法点讲解了无数次,但孩子们还是不懂,为什么呢?听了这堂课以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原来孩子们学了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会用啊,没有运用就没有理解,只有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而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之所以有这么出色的表现,有一部分原因是跟他们平时学习的氛围和时间是分不开的,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们的老师们注重教材的整体性,注重语言的自然性。在孩子们的心中,时态是没有难易之分的,但是我们的教材不自然的把英语的时态给分开了,教学的时候也人为的把它分开了。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时态是不会分开的,我们只有遵循语言的平常性才能让孩子们学好时态。如果人为的分开了时态,那么孩子们在说句子的时候就会时不时地去想,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时态来说呢,那么他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流利的语言就戛然而止了。反之,如果把所有的时态都让它以自然的形式存在的话,孩子们说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把他们说出来了,不用刻意去思考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英语思维吧。

要培养英语思维,就必须开展语感阅读教学,学生必须要有大输入才会有大输出。只有大量的积累才会有爆发的时刻,要让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必须阅读大量的好书,等到水到渠成的时候你就会收获惊喜。所有的语言教学都是想通的,好的作品好的语言能启迪人的心智,不但可以从中学到知识,更能学到做人的道理,在美文美词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满口粗话呢,输入的是美好的东西,输出的当然也会是美好的东西,不是吗?说到输入,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书来给孩子们读。我们选择的书首先必须是孩子们喜欢的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他们的书。比如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比较强,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一些书。选书的时候我们首先关注的必须是书的内容,内容必须精彩,有启发性,然后再考虑单词和语法知识,对照孩子们现有的知识选择他们基本能看懂,但是又能学到新的知识的书,这样的书孩子们肯定会越读越喜欢。当他们爱上阅读的那个时刻开始,他们的知识之旅也会随之展开,他们的视野也会随之打开。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是学好所有语言学科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还了解了语感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语感为首要目标,并且采用“基于原版文学作品的整进整出外语教学模式”,融拼读教学,整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和任务教学模式,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我们忽视了语言的最终用途,以及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放眼我们的课堂,几乎都是以单词语法为中心的,就像我上面说的,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法,我们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发现,错的最多的还是语法,还有就是空洞乏味的内容。那么语法到底要不要教呢?回答是肯定的,要学好一门语言,语法知识是必须的。那么问题就出在如何来学好语法呢?事实证明大量的阅读原版文学作品是学好外语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我想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交流的工具。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向语文教学那样,用语言来触发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知识获得学习的力量。

掌握拼读规律是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为了孩子们读不准单词,默不出单词而烦恼,如果过不了单词这一关,那怎么能读懂好词好句好文呢?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不能过分重视它,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它。在英语中很多单词都有共同的拼读规律,如果能让孩子们达到见词能读,听词能拼的境界,何愁学不好英语呢?要练好这个基本功,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单词抓起,每次拼读单词时,如果老师都能适当的引导孩子们去寻找拼读的规律,那么久而久之,这项技能就能被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之所以能表现的如此出色,我想这跟他们掌握了单词的拼读规律是分不开的,课堂上老师的单词教学只需要简单的读几遍,孩子们就可以掌握了,有的甚至是孩子们看着单词直接读出来的。有了这样的基本功,他们才能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单词以外的东西,他们才能做到大输入大输出。

最后,我们得把课堂还给学生,专家的一项实验表明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东西他们只能掌握5%,但是他们自己学来东西却可以掌握10%。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居然还不如孩子们自己学来的多呢。从这几个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想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就都能明白了。我们能做的是引导,纠错,再引导,只有做到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回到今天听的这堂课,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教练,给学生的是任务,学生在完成了四个任务后本课的教学就基本结束了,从头到尾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问题的提出者,主角是学生,他们是课堂精彩的亮点。虽然回到现实后,我发现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但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是细微的改变都是一种进步,都会离我们的目标更加接近。

传统阅读教学 篇2

一、理论的混杂。人们往往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批判别人的“无知”,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知识本身的缺陷所致。如“用保护自然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 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批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用道家的出世观念批判杜甫的《三吏》《三别》;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批判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 用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批判卡夫卡的现代主义……”, 即属此类。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 施耐庵生活的时代有何人知晓, 又有谁提出这种问题;至于后四者, 很明显是将此种流派的理论用来攻击彼种现象的典型问题。而“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的错误, 或者说这种人本身就不懂唯物主义, 因为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不会不懂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评价原则。蒲松龄写鬼写妖的深刻内涵恐怕不是说明唯心主义的真实, 而是在于刺贪刺虐、揭露人性的弱点了。

经过学习, 人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 不是哪一种理论都是精通的。精通的理论在内心深处积淀了下来, 内化成一种审美经验, 然后在阅读时带着这种经验去阅读作品, 并以自己的审美经验作为标准去衡量它们, 凡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东西, 都会受到批判。

二、标新立异的思想潮流。这种思潮发展到今天, 创新是主流, 当然带来的另类产物是随意的批判和批判的随意, 在教育这块天地,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出现, 使得原本就进行着的“标新立异”活动, 找到了新的素材。这种思维习惯发挥到极致, 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无谓的求疵, 无疑是不可取的。

文学作品, 要么是作家通过观察、体验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事景物、民风习俗得来的, 无疑或多或少带有作家主观的人生体验, 表现了作家某种人生态度或情感态度,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寄托了作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要么是作家对他们那个时代人情冷暖、世间百态的反思, 只不过在有的作品中, 作家将这些进行了变通, 从而将此寄托在一些具体化的文学形象中, 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卡夫卡的《变形记》即属此类。他们无疑带有作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影子, 而我们阅读他们的作品, 正是一种间接的人生体验活动, 即透过阅读文本本身去感知、认识从而探索当时的社会现象, 以及人们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存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所面临的诸如能源、环保、野生动物保护等新问题去苛求他们。

在当今阅读教学中, 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执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人生体验”呢?我认为, 就体验这个层面来反思我们的当今阅读教学, 是可以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找到许多优秀范例的。我的启蒙老师 (1984年教一年级) 虽名不见经传, 却也可算其中之例了。以下就以本人回忆他的阅读教学实例加以佐证。

一个初冬的早晨, 雾特别大。我来到教室不见一个人影儿, 旁边教室里书声朗朗。我放下书包, 急急地转过一个小山包 (农村小学, 操场与教室隔一个大土堆。) 隐约见操场上聚着一群人, 中间一个特高, 还指指点点的。走近一看, 正是老师和同学。随后便听见老师的提问:观察雾的形状在远处、近处有哪些不同, 颜色深浅有哪些变化?透过雾看到的太阳是什么颜色, 树木、房屋、山梁、山谷能否分辨清楚?仔细观察一下, 随雾的变化, 周围景物有哪些先被自己发现……这样大约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雾变得有些稀了, 学校的钟声也响了两次, 可我们谁也没有提前离开。

回到教室, 老师让我们翻到本不该上那里的一篇课文———《初冬》, 让我们自己读读, 认不得的生字问他或查字典, 并将书中的内容与刚才的所见所闻对照起来, 看看哪些地方我们观察到了, 和课文中写的是否一致?哪些地方不一致?书上多了哪些我们没观察到的内容?哪些我们观察到的内容课文中却没写出来?我们都积极地思考。童年的好奇与虚荣交织着, 因为好奇, 我们认真地听老师点拨那迷雾蒙蒙的初冬晨景。不知不觉的我们对初冬晨景有了些印象;因为虚荣, 我们都努力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积极寻找书中内容的不足而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都用各自纯真的童心, 编织我们心中那幅冬景图。一节课下来, 很多同学课文会背了, 我那时心中还多了许多说不清楚的感觉。

对语文阅读教学传统的思考 篇3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育人目标上,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论述:“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对于培养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创造生活的有用人才,似乎意义不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过分倚重学生个人感悟,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等。本着扬弃的观点,在学习阅读教学传统经验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必须从育人的高度来改革阅读教学

今天的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人显然有别于过去任何时代,面向21世纪的阅读教学无疑要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的任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际工具,因此,今天的阅读教学要培养具有现代社会美德、现代公民意识的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汉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妙的语言之一,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一种对母语深沉真挚的感情。因此,汉语文阅读教学又无疑能提高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可以更好地让下一代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读书

学会学习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一定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自主学习,以掌握语文。这里要把握三点:1.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学习课文有多种目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用他人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思维与人格,以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2.在课外生活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语文学习。可以博览群书,进行社会调查,收听广播电视,等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要强化学以致用的观点。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加以运用。

三、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古人依据实践提出“熟读”“涵泳”的观点,强调语文学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感悟,这在今天仍然值得重视。但一味地多读书未必就能增进理解,也可能出现牵强暗记,甚至死记硬背,这种学习语言的方式好比人在死胡同里瞎撞乱闯,最终尽管也有几个能走出弄堂,学会语文,但大多数则永远走不出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探究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理解,关键语句的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意的分析与把握,等等,都要进行揣摩比较。引导学生去感受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情境,使之清晰而又形象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而不是追求什么抽象的原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学生在进行广泛的课外语文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地指导与引导。比如,多看动画片好不好,应该读哪些有益的图书,等等。

四、必须坚持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

传统阅读教学 篇4

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数字阅读不敌传统阅读

昨出炉的淮安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数字化阅读尚不敌传统阅读在娱乐方式多元、网络深入生活的今天,淮安市民的阅读状况和阅读习惯如何?淮安天天红红火网昨日发布《新媒体环境下淮安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下简称《调查报告》),为新闻出版从业者提供了风向标。新兴工具使用率低有66.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作用越来越大;26.2%的人认为阅读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有7%的人认为阅读越来越不重要。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包括书、报、刊)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认为网络读物和电子读物等数字化产品具有最佳阅读效果的受访者分别只有14%和10.5%。“不使用阅读器”的市民占35.9%,各媒介的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图书、网络、杂志、报纸、手机、手持阅读器。传统纸质媒体平均使用率最高,新媒体中网络使用率很高,但手机使用率较低。近年来的新兴阅读工具--手持阅读器,使用率最低。网络阅读被指肤浅看书是为了什么?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45.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开阔视野。四成受调查者认为阅读的另外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对于数字化的网络阅读,选择“快速浏览、扫读”选项的高达51%,这体现了当今网络阅读的快餐式特点,也表明数字化阅读比起传统阅读来说,更具有娱乐化和浅阅读化的倾向。被问及“数字化(网络)阅读的主要缺陷是什么”时,29.2%的受访者选择的`是“阅读疲劳”,21.60%选择“不适合精读”,11.50%认为“没有古色古香的实体触摸感”。另外,网络阅读还呈现出“内容浅薄简单”“权威性不够”“不容易记录学习”等缺点。19.50%的受访者在需要精读或者深度阅读时,偏向于选择纸质阅读。在阅读书目权威、学术,阅读环境安静、舒适的情况下,更多读者会拿起传统读物。动态反映阅读倾向这份《调查报告》是今年淮安首次就市民阅读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后公布的。淮安天天红红火网,今后每年都会进行市民阅读状态大调查,并在每年上海书展开幕前公布,每一年的报告对来年具有参考和对比意义,动态及时反映淮安市民的阅读倾向。去年开始,淮安市新闻出版局即委托专业机构设计调查问卷。课题组在预调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共发放调查问卷数千份,基本覆盖各个阶层和年龄段。

一种快要断绝的传统阅读答案 篇5

①我对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这回重读汪曾祺的《文与画》和《五味》,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②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火腿……都是家常物什。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抖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③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④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诚挚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应该说是中国文人一种不坏的传统,可惜到了汪曾祺这里,看样子要成绝响了。

【问题】

18.通读全文,说说文题中所说的“快要断绝的.传统”是什么?。(2分)

19.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追求“气派”,那么他追求的是什么呢?细读第②段,结合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2分)

20.请你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替换第②段中加点的成语“大快朵颐”。(2分)

21.汪曾祺作画,与“传统文人画的路子”有什么不同?(2分)

22.积累链接:请根据提示,默写《五柳先生传》中的相关语句。(2分)

好读书,【 】,【 】,【 】。

【参考答案】

18.(2分)中国文人的“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19.(2分)他追求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

20.(2分)满口生津

津津有味等

21.(2分)汪曾祺作画,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或汪曾祺作画,入画的对象完全地生活化、平民化。)

传统中国乡村阅读题及答案 篇6

传统中国乡村,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年高望重者)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职思其居”“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就可以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而现在“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传统的风雅。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失去了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从事农业的人群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变成了城市人。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

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

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原来的“革命理想”却被“享乐主义”所取代。“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们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尽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为,但只要身影出现在乡土上,那曾经有过的荣誉就会发出光芒,激励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

(选自2015年12月16日《中华读书报》,作者刘毓庆,原文有删改)

6.下列关于“乡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原文说“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C“乡绅即士大夫”错;D“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的应为“这一传统”)

A.乡绅由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和未曾出仕的读书人两部分人组成。

B.乡绅代表一方的风气和文化,对一方社会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

C.乡绅即士大夫,一部分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D.乡绅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周代就已经出现。

7.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D(“呼吁人们回到乡村”错)

A.历史悠久的乡绅群体为乡村发展做出了贡献,作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

B.面对乡绅群体的消失和叶落归根观念的日渐淡化,作者表现出无奈之情。

C.乡村文化开始沙漠化,甚至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作者深表担忧。

D.乡村的优秀人才流向城市,作者呼吁人们回到乡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错;B以偏概全;C“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错)

A.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原本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乡绅,都变成了城市人。

B.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反差,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

C.乡绅群体的消失摧毁了传统价值观,这是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造成的。

传统阅读教学 篇7

一、熟读

古人的所谓“熟读”, 包含了这样两层意思:一是要“读”, 二是要读“熟”。前者包含“多诵读”, 后者则含有“多背诵”的意思。

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朱熹的这段话可谓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遵循的原则。这里强调读的要求是:第一, 要大声诵读;第二, 要读得准确;第三, 要多读, 达到纯熟, 以致能背诵。其目的是:第一, 能够上口;第二, 能够记住;第三, 通过熟读更好地理解。我们知道, 培养语感最重要的途径是诵读。因此, 古人要求“熟读”, 无疑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条途径, 一个窍门。这正是当下语文教育需要向传统语文教育学习的地方。

传统语文教学在强调多诵读的基础上, 还强调要“多背诵”, “多背”, 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法宝”。清人陆世仪在《论小学》一文中曾说:“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 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这里的“熟读”, 就有熟读到背诵的意思。按陆氏的意思, 就是说所有“当读之书”都要在十五岁以前做到能熟读到背诵。为强化这一观念, 他又进一步解释道:“凡人有记性, 有悟性。自十五以前, 物欲未染, 知识未开, 则多记性。”不难看出, 陆氏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要趁少年时期的大好时光, 多记多背。

古人这些关于阅读的做法及要求也许有些呆板、苛刻, 但广泛的阅读则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一点早已被广泛认同。为此, 我们不妨学学古人的做法, 吸取其精华, 结合语文教学实践, 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阅读的方法, 寻找出一条适合学生阅读之路。

二、精思

古人所倡导的“读”, 并非糊里糊涂地读、糊里糊涂地背, 恰恰相反, 他们主张在熟读的基础上透彻理解、深入领会, 即所谓“精思”。他们认为, 读书应该首先“求明, 不先求熟, 明则自然易熟。”所以古人主张先把文章讲明白, 然后要学生读, 并且要他复讲, 讲后再读, 读熟再温。在这方面朱熹提出了著名的“三到”, 即:心到, 眼到, 口到。这里的“眼到”是看, “口到”是读, 而“心到”就是理解领会了。他说:“读书须随章逐句, 仔细研究, 方见义味。读书须痛下功夫, 须要细看, 心粗性急, 终不及事。”他又说:“看文字须入里面猛滚一番, 要透彻, 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 恐终久不能得脱离, 此心又自不能放下。”将这些意思归纳起来, 就是朱熹再三强调、宋元以来人们所一致奉行的“熟读精思”原则。

教学实践表明, 读书时的“精思”非常必要。其一, 只有精思, 读书才有所收获。对此, 孔子早有先见:“学而不思则罔”, 可谓一语中的;其二, 精思可以使读书者获得读书的本领和技巧;其三, 精思还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心。精思是要沉下去、深下去的, 是过程性的, 只有不断地“沉”, 不断地“深”, 不断地“过程化”, 人的毅力与耐心也就“生成”了。

三、博览

古人强调熟读、精思, 也同样重视博览。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中就说过:“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帮故国照之象, 务先博观。”后人也一再强调博览之重要。明末清初的语文教育家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 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的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 识古今之典故, 欲作经世名文, 欲为国家建大功业, 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 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 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 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 (《读书作文谱》) 无论从读书内容, 还是读书的风格, 古人都提倡广、博:“学者读书, 不可专趋一体, 必清浓虚实, 长短奇平并取。……韩、柳、欧、苏之称古文大家者何谓也, 王、唐、归、金之称制艺名家者何谓也, 以其集中清浓虚实、长短奇平, 无所不有, 故称大家名家也。” (《读书作文谱》) 为了达到博览群书之目的, 古人还主张蒙馆里要多藏书, 使学生从小就能熟悉书的情况,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前人有这样的见解, 就今天看来, 实在难能可贵。

古人所倡导的“博览”, 即为“广读书”的意思, 这是传统语文教育中阅读训练的一个要点,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历来流传着许多有关博学强记、苦思精研的千古佳话, 而那些故事正好反映了当时的读书风气。时至今日, 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里, “博览”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阅读经验。

传统阅读教学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典诗词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古典诗词作为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艺术魅力是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在实际教学中,可借助古典诗词的特点,制定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水平。

一、古典诗词教学特征

首先,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是文化传承的教学。纵观中国文学史可知,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哲理感悟、道德情怀、审美情趣、万事万物皆入诗中。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借助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可起到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成熟的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起到文化润化的作用,借助诗词中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古典诗词无处不渗透着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是诗人对自然、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然中的某些事物意象经过历代诗人的想象和创造,逐渐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比如“梅兰竹菊”在古典诗词中象征了民族坚强的意志、高尚的人格等。

其次,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是体悟意境的教学。古典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意境的展现,深邃悠远的意境美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古典诗词用最简洁的语言创造了最为广阔的意境,尤其是山水田园类诗词,其类似我国山水画中的留白艺术,在似有似无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古典诗词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入意境,感悟诗人创作时的意境,品味诗歌所传达的意境,然后悟出自己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最后,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是和历史对话的教学。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因此,阅读过程应是与古人的思想交融和碰撞、与历史的沟通与对话的过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在阅读中,要想感悟到诗词真正的意蕴,必须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想象,必须结合诗歌创作时的历史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悟到作者酣畅淋漓的真实情感。

二、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实施

(一)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典诗词具有极强的思维跳跃性,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开始前巧妙地创设一个或一组诗歌意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诗词境界,与诗人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课堂诗歌情境的创设通常可借助音频、视频、画作、语言等媒介。诗词是诗歌的一种,诗歌最早是以吟唱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诗词本身具有音乐性的特点,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李白的《将进酒》等。老师在课前结合所讲诗词寻找相关视频与音频资料,作为课堂诗词阅读教学的背景音乐,或者将相关视频作为该诗词阅读教学的引导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诗里有画,画里有诗,老师可借助画作或照片等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比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

(二)品味诗词韵律,涵咏吟诵

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兼而有之。诗词阅读需要心、眼、口、耳并用,从诗词字面不但要了解诗人说的什么,还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方可获得莫大收益。涵咏吟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于古典诗词阅读教学,应着手于以下几点:其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诗词格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诗词格律,老师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举例法巧妙地将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从诗词中提出来,反复引导学生感受格律韵味;其二,通过诗词的通篇阅读,先从整体上感悟诗词的整体韵味,比如可采用齐读、跟读、单独诵读、对比诵读、竞赛诵读、小组诵读等方法;其三,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每一次阅读中感悟到不同的诗词意蕴,逐渐创设诗词意境,不要过于追求快速背诵,应将负担转换为享受;其四,自觉悟读,陶冶性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感悟。

(三)辨别流派,比较欣赏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纵观我国古典诗词可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诗人的不同性格等因素使得诗词具备不同的诗风,形成不同流派,甚至同一诗人不同时期所创作的诗歌亦风格不同。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区分诗歌流派及同一流派或不同流派间进行诗歌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对诗词的对比欣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展他们视野。诗词对比欣赏可分为同一时期不同风格流派间诗人诗作比较欣赏,不同诗人同题材诗词对比,意象相同情感不同诗词对比等几类。

(四)充分发挥想象,感悟诗词意蕴

诗词的思维跳跃性以及大量的留白,使得诗词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简洁的意象组合与深厚的诗韵延伸都使得诗词在创造力培养上能够占据重要地位。在实际诗词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将时间和自由返还给学生,使其自由阅读与想象,放弃传统内容分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自由的想象空间自主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意蕴。古典诗词具有极其凝练的语言,越是凝练的语言反而越能表现无限的意蕴,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情随境生,使学生真正沉醉于自己想象思维与诗词意蕴共同创造的意境之中。

参考文献:

[1]施春晖.在古诗词教学中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J].教学与管理,2008,(1).

[2]路良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多元性与认同性[J].文教资料,2004,(5).

传统阅读教学 篇9

A.这一创作态度和理念是文艺创作规律对作者的必然要求。

B.在观照中物我既两忘又相离的境界,正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C.在创作中首先要“于相”才有可能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

D.“召唤结构”能使观者参与作品再建构,它强调的是鉴赏中的“离相”。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观者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构,从而发现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

B.中国画里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是“留白”,它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锐。

C.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人在审美过程中,体认真如本性,体悟生命的律动,从而渐入审美佳境,

传统阅读教学 篇10

何谓华教?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道教和佛教外,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宗教。它不但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而且一直高居国教的地位,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如果说道教和佛教是一种团体性宗教,只为部分中国人所信仰,那么这种宗教则是一种全民宗教,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因此,我依照犹太教、印度教等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先例,称之为“华教”。

华教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上天崇拜。“天”不仅是自然之天、宗教之天,也是义理之天。它是信仰和理性的统一体。第二,祖先崇拜、民族始祖崇拜与圣贤崇拜。祖先是我们生命所由来。民族始祖崇拜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民族祖先就像家族祖先保佑其家族成员一样会保佑民族。圣贤崇拜的对象是往圣先贤。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祖先,故圣贤崇拜仍可看作祖先崇拜的进一步衍化。第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这些都可归为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而社稷崇拜的对象则为土神和谷神。至于日月、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都可成为自然崇拜的对象。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第四,巫术、卜筮和方术。第五,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第六,经典。华教的经典为孔子编订的六经。《庄子•天下》曾说古之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这里的“古之道术”实际上就是中国原生态的宗教母体。从《天下》的描述看,六经为华教之载体。第七,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这是上述种种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蕴涵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华教的至上神是天,而只有皇帝才可称为“天子”,有权力祭祀上天,所以皇帝不但是最高的政治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权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教又衍化出许多自成一体的宗教形式。可以说,中国本土宗教多与华教存在血缘关系,属华教支裔,应归为华教家族,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和道教,但更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儒教”这个概念。“儒学”和“儒教”这两个概念并行不悖,“儒教”不能代替或涵盖“儒学”,因为儒教和儒学有各自的界限,二者的关系犹如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即儒学是一种学术体系,而儒教是一种宗教。就像佛教有庙宇、道教有道观一样,儒教也有宗教场所孔庙(文庙)。

儒教和道教一方面孕育于华教,另一方面又分别是儒学和道家的宗教化,所以有两个源头。因此,既可以归之于华教系统,又可以归之于儒家或道家系统。

儒、释、道是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已经为华教、儒家、道家和佛教所浸润,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信仰系统的表现形式,所以也起到了信仰的作用。当遇到挫折时,人们去拜神,但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却去读《庄子》、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和欣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从中获得精神寄托,这样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到信仰里边了。

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一方面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中国的宗教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则是一种宗教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分别成为不同人群的主要信仰形式。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上层多倾向于人文信仰,而以百姓为主体的社会下层更青睐宗教信仰。

问题:

1:根据本文的内容,下列分析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人文,因此,中国传统信仰的地位高于其他民族信仰的地位。

B.儒教是一种脱胎于华教的宗教体系,儒教又孕育了儒学这种学术体系,因此,儒学包含于儒教的范畴之中。

C.无论是华教、佛教,还是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都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D.因为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常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寄托,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入信仰之中。

2:下列关于“华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华教即中华民族的宗教,如同印度教、犹太教一样以民族命名,是与其他民族宗教并列的主体宗教。

B.华教、道教、佛教为几乎所有中国人所信仰,是一直高居于国教地位的全民族性的宗教体系。

C.华教中的自然神灵崇拜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祖先崇拜衍化出圣贤崇拜、民族始祖崇拜。

D.华教以天为至上神,以孔子编订的六经为载体,以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等为表现形式。

E.华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人文信仰,两种信仰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3: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信仰“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请作简析。

4: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述“儒学”与“华教”的关系。

答案:

1:C

2:B.E.

3:①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华教和佛教属宗教信仰,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属人文信仰;②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③中国传统信仰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有的阶层倾向于人文信仰,有的阶层青睐宗教信仰。

传统阅读教学 篇11

关键词:传统读书法;循序渐进;居敬持志;语文阅读

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取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既是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也是分析、判断、推理和创作的心智活动过程。中国历代的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十分注重“读”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如何将传统读书法应用于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各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宋代的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按照他的观点,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六大原则,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在此,仅以循序渐进和居敬持志为例,简单分析传统读书法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滥觞于孔子“欲速则不达”和孟子“盈科而后进”的阅读思想。在朱熹看来,书本文章有着深浅难易的不同,作为阅读者的学生有着长幼敏钝的差异。“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所以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来进行。

阅读理解的层次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特征的变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掌握学生的读书进度,逐级提高。要警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急功冒进的现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匆促急迫,知识就不能融会贯通,拔苗助长势必会事倍功半。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点来,不失为一种良策。循序渐进的道理不仅适用于语文阅读,也适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用来对照古今的语文教学,更有批评匡正的作用。

居敬持志:专心,沉静。朱熹认为居敬持志是读书之本。所谓“居敬”,敬,恭敬,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也是要学生对经典文章及师长的敬仰持敬畏之心。“持志”则是说读书要有坚定纯洁的志向,正所谓“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所以说,读书必须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呼唤师道的恢复,对经典进行弘扬。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道出了师道的纲领。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对经典、对大师、对长辈都心存敬畏之心,尤其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更加要心存敬畏之心,须知五千年来传承的文化,是何等的宝贵。同时要告诫学生“立长志”,而不要“常立志”,“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达到自己想要攀登的高峰。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确读书的目的。学生“好知、乐知”才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锤炼,传统读书法充分显示了它们的价值,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而传统读书法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学工作者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更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就一定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目标,梦想的实现便不再遥不可及。

(作者单位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

打破传统模式提升阅读能力 篇12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乐知”, 兴趣被激发出来, 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教学活动是双向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很重要的。古人云:“教人而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我就深切地感到, 传统的语文教学法, 有其长处, 也存在极大的弊端, 如果教师不能够积极调动学生, 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 将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学生的学习情趣荡然无存, 因此, 在课堂上, 老师一定要采用多种新奇的方法, 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例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声情并茂和抑扬顿挫的朗读, 充分表现和渲染出文章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和品位。又如范读《春》中“盼春”那一段时, 我就通过语调、表情等变化, 让学生感受春的秀美以及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 能获得自信、快乐、成功, 那他们对语文还能没有兴趣吗?

二、教会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 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细说和表达, 进而综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是读、写、听、说的基础, 由于只有善于阅读的人, 才能从各种书本中获得精神的养料, 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才能自如地写、说, 因此,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文体阅读。依据不同的课文问题, 以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诗、词、散文要先读, 读懂了意思, 再进行赏析;记叙文要先把握整体, 然后再赏析局部, 探讨话题, 把握写作特色等;议论文要先从整体把握论证和理解语言, 接着分别找出如何提出论点、如何论辩等;说明文的重点在于把握有关知识以及写作技巧, 而不是文章的内容;文言文则先根据积累的知识, 弄懂文章大意, 再按上述文体阅读方法对号入座。

三、提升自我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因素会影响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例如, 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自觉性, 只有教师监督时, 学生才会进行阅读。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当前中学生阅读教学的需求, 认为学习就是教师教, 学生按照要求学。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了改善中学阅读教学的这种现状,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 制订计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可操作的、具体的、翔实的计划。然后, 教师监督学生严格执行计划, 并且确保长期坚持阅读计划。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片段时间阅读, 通过长期的积累, 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另外, 教师还可以和家长合作, 引导学生在周末、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 并写读后感,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指导做好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的一个目的是积累知识, 培根曾说过:“做笔记使知识准确。”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笔记, 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将阅读的体会立即记录在小卡片或者小册子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摘抄好句子之后, 既要进行反复地阅读、朗诵、揣摩和领悟, 也要分析和发挥原文中的某些观点, 批评或者商榷原文, 比较和分析原文与类似文章的内容或者观点, 这样学生就能增加自己的阅读经历, 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作品。

3. 指导学会交流

这种方法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领会作品的意思, 从更多的角度理解文章。而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层次、知识水平、思维方法都会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言。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 从多个角度认知作品, 也从多个层面发现作品的意义, 甚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启发, 通过观点的碰撞, 发现文章的本质, 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讨论的阅读方法, 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 也促使学生能以创造性思维评价作品。

上一篇:特别繁体字对照表下一篇:最感人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