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通用13篇)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小学语文教研计划为依据,结合本镇实际,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在推进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更新念,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教学规范性的指导和科学性的研究,以学习研究,检查督促为主要形式,规范教学行为,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学研究,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我镇语文教学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丰富语文教师知识底蕴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做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健全学习制度,落实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时间,定期组织教研组进行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各小学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本校教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把理解新教材的思想和把握新教材的体系作为学习重点,切实帮助教师确立新课程理念,树立“倡导、务本、求实、有度”的课堂教学意识,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各校每一位教师都定了教育教学杂志,我们要利用好,倡导教师加强学习。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

1、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切实关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改过程中的需求,结合实际制订新的教学常规,真正抓落实。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不能用少数人会了去掩盖多数人不会的事实;加强语言训练,提供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学到活的知识,掌握真的本领;适时引导、点拨讲解,巧妙转换,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克服人为提高要求,随意拓展延伸或是降低要求,能力弱化的`两种倾向;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克服人为提高要求,随意拓展延伸或降低要求,能力弱化的两种倾向;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文本的研读、教学的处理上,防止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等。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训练要扎实,保证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时间,要注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各小学抓教学的行政领导及语文教研组要强化对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要求和检查,了解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考查、辅导等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

3、突破课堂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讲求效益,力戒浮躁肤浅。

(三)、做好教材分析,加强对教材的学习、研究和使用

为进一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理念,提高实施新教材的能力,2月22日我们组织了六年级代表参加市召开的“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培训”。

各小学利用开学前三周的时间自行组织一至五年级的任课教师开展教材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用好教师用书。

(四)、营造教研氛围,激活语文教师研究热情

教研活动要“实”、“新”,突出“有效的”的主题,努力增强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每次教研活动订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要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重点,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教学总结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改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好研究课,评优课,展示课的研讨。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公开课要有科学的东西,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本学期,我镇举行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1973年1月1日后出生)的语文教师参加,各小学要组织好预赛,我镇定于3月中旬举行决赛,推荐一名选手参加片的比赛。请各小学做好参赛准备工作。

2、丰富语文教研的内涵,在听、评课后,及时做好教学的反馈与反思。在教研组听课、评课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教师随堂听课,多听常态课,取长补短。在课堂实践中,在交流探讨中加深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尽最大努力改进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各小学结合实际,推行和落实“四课制度”,即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上岗教师上好“亮相课”,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继续采用“研讨与讲座,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学习,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为巩固上一学年我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的成果,我们镇将结合本镇实际深入开展识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五)、总结课改经验,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小学推行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六年了,为了检验与展示课改实验工作积累经验,推动课改实验进程。教研室将组织举办全市小学课改成果展示交流会。语文科将通过教学观摩、课例研究、经验推价等形式推介语文课堂教改成果。希各小学做好总结,做好相关准备。

(六)、积极参与市教研网络建设

市教研网络已经开通去多年了,我镇教师上传的文章很少,为了分享成果,共同进步,共同进步,本学期希望各小学积极上传信息,可以是论文、课例、经验总结、比赛信息、教案等。如果不会上传,可与中心小学的伦建强老师(镇语文通讯员)联系。资料上传方法。

(七)、其他工作

1、协助省教研室做好《广东教学报》《小学语文》的发行和投稿工作。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2

一、对现代教学手段要广泛运用,更要科学运用

在当前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多媒体手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小学语文学科在多媒体的运用方面较为便利,在教学情境营造、教学信息补充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这样的态势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将多媒体的功能扩大化,将其当作了无所不能的“万能工具”,有些教师更是以多媒体课件替代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导致“电脑指挥人脑”。这样就显得矫枉过正,虽然教师需要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什么教学手段,其发挥的作用都是对教学活动的辅助作用,永远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主观教学活动,因为固定的程序永远无法满足教学对象的发展差异性。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方面,教师要始终遵循“恰当、适度、辅助”的原则,只有在最为恰当的时机运用,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如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在补充教学信息的环节提高教学信息的生动性与容量度等。使用次数不宜过多,坚持在最需要的环节使用,既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又能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秩序。

二、对课堂教学氛围要努力营造,更要有效控制

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派热烈景象,学生发言踊跃、讨论积极,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处在积极的氛围之中。其实,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一些示范课、公开课的教学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表演,有些教学内容事先已经进行了巩固与强化,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氛围,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浓厚的教学氛围,但是这种氛围要积极服务于课堂教学主题,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而不是为了表演而刻意开展。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牢牢控制整个教学氛围,做到“合适、恰当”。在一些情感深厚的内容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感知体验程度,但是这种氛围的营造不能超出一定的“度”,千万不能让这种教学情境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合适的载体,营造与课堂教学相吻合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让整个教学氛围牢牢掌控在教师的手中。

三、对自主探究学习要大力倡导,更要收放自如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了知识性与能力性目标的全面实现。但是,在这些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把握不够准确,只是落实了“放”的环节,对于如何有效“收”,思考与探究得不够,或是成效不够明显。如有的教师制定了全面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设计了逐层深入的探究题,也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学生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学习活动,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将“收”的环节落实好。要想提高“收”的成效,教师必须在两个方面努力:首先就是发挥好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在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学习的同时,要针对学生认知基础与能力限制等方面的现状,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重在引导学生思维向着更深层次迈进,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其次,教师在最后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以及归纳总结、开展点评活动的环节,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对表扬激励手段要充分运用,更要掌握标准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渴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表扬与肯定,适当适量的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增强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成效提高。出于这样的目的,许多教师将激励手段作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但是,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好“度”的问题,表扬激励过多过滥,动辄表扬:有进步的表扬,没有什么进步的也表扬;同样难度的问题,后进生回答出来了表扬,优秀生回答出来也表扬。这种做法降低了表扬的激励性成效,学生会对这样的表扬激励逐步降低积极情感体验。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表扬激励的“度”,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分别确定相应标准的表扬门槛,表扬频率也要适当控制,既不吝惜又不铺天盖地,让激励评价手段发挥出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对课外拓展活动要丰富多彩,更要紧扣主题

课外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教师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巩固教学成效。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来培养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开展背诵、写字等方面竞赛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开展实践活动来增加作文写作素材积累,等等。但是也有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外活动的组织中,没有紧扣主题,或是对语文教学促进作用不大,让语文课外活动演变成为娱乐性质的活动,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时候,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尽量与教学活动同步,相互补充,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立足实际,简便可行”的原则,让语文课外活动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工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工作

小学语文学习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因循守旧,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漠视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这势必会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创新,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找到适合现代学生的新型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的创新观念淡薄。这是因为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这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效率十分低下,没有真正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再加上创新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失败,教师需要承担后果,所以不少教师选择因循守旧,不愿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让学生服从自己的想法,教师牢牢地把控了课堂,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得不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行动,对于教师特别强调的知识点,学生也能够较好地掌握。而这也是教师想要的结果。但是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思维,使得学生成为只会解题和按照教师的要求行动的考试机器,严重阻碍其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一旦碰到问题就束手无策。

二、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工作的建议

1.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核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对学生提出要求,而是应换一个方式,给学生一些建议,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可以去咨询教师,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方向性建议,而不必告诉学生具体的做法。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不断探索,自主掌握知识。

2.教师要勇于突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勇于突破,不要被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束缚。创新虽然有一定的风险,却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好的出路。为了控制风险,学校可以组织各个教师进行试点工作,找到创新路上的障碍,然后解决好这些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进行推广。设问是引导学生最好的办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设问引导学生,而不是强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如教学“推敲”一词时,教师不要急于下评断,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到底用什么字比较合适。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会得到明显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力不从心”,教师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针对现代社会的需求,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志刚.谈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4,(27).

[3]王燕.脚踏实地 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4]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指导思想

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和思维。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的情趣。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2人,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对语言方面的知识较为敏感。有个别学生的习作能力已经远超同班其他学生。当前,他们正处在从低段到中段的一个过渡期,他们需要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较快的适应转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握准确的心里定位,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和积淀丰富的知识经验。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学习习惯不好:字迹潦草,作业不按时完成,平时没有预习习惯,课外书看得少,日记写得2、3句的流水帐等等。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同时他们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如何辅导好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成绩是重中之重。据我的观察了解,本班是具有一定潜力的.,本学期将针对本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教材主要内容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

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识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6、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7、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篇5

自古以来,我的祖先就有天海、补天、射日、奔月等美丽的幻想。今天,当电话、电脑悄悄地走进我的生活时,当我们坐在家中观看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关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时,当我们乘机翱翔在万里长空、乘船遨游在千里碧波时……也许你会觉得这一切都很平常,因为我们已经跨入了科技时代,科学使梦想变成了现实。

本单元就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就连“语文园地”中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示查阅的科学资料。这样的意图,就是要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平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展。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习,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4、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5、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6、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7、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三 、重 点、难 点:

认识本单元的65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4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四 、课时安排

《识字8》 2课时

《我是什么》 3课时

《回声》 2课时

《太空生活趣事多》 2课时

《活化石》 2课时

《农业的变化真大》 2课时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

教学重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认读347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27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16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7

一、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在对学生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后, 我认为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外在因素 (如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 ;二是内在因素 (包括心理障碍、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因素) 。只要了解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就能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班里的王某同学, 上学期语文评价检测成绩较好, 几次单元测试都考到了前五名。可到了这个学期语文评价检测, 成绩一落千丈, 上课无精打采, 长期打瞌睡, 作业马虎且有时不完成。我多次找他谈心, 他总是低下头, 一言不发。后来我发现他的书包里有一部电子游戏机。我把他的这些情况告诉他的父母亲, 密切与家长联系督促, 找出原因, 对他进行正面教育, 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现在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事实证明, 只要准确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再做此项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与学困生进行情感交流, 是做好转化工作的保证

有些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 也被教师指定为班级的“包袱”, 在社会上受到冷眼, 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 有厌学情绪。我就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当我看见学困生抄袭他人作业时, 我不但不责备, 还主动将最好的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 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 有意识地叫后进生站起来口头说一遍, 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的单元测验, 我将成绩有进步的学困生名字提出来及时亮相, 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有些学困生的头脑反应得慢点, 有时一个词语讲几遍还不理解, 我就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 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 学困生有消极性, 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 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孩子, 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 一句体贴的话语, 一个会意的眼神, 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教师要为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学困生也不例外。在班级中他们往往因某个方面的缺点而后进, 所以他们敏感于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师老是对学困生这样说“你是班上成绩最差的”、“你是我们最讨厌的”“惹麻烦的处处是你”等, 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削弱自信心。与优等生相比, 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课内外活动中, 教师应多鼓励学困生, 多留些浅显的问题给他们, 让他们在心底产生一个信念——“我相信自己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提高”。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常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录音机等, 为学生创造语言情景, 增强语言操练的真实感。

2. 使用简洁、明了的课堂用语, 力求生动活泼。

用幽默有趣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听好课, 使学生在笑声中、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3. 在课堂上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 采取了词语接龙游戏、朗读比赛、即兴表演等活动。

4. 建立互助小组, 发挥集体作用, 来提高学困生的兴趣。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多学生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智力方面的原因, 而是因为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低效的学习方法。从对学生仔细观察中发现:有的学生早自习一节课坐在那里却看不完一页书;有的高声朗读, 却一个词语也记不住;还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时一问三不知;有的问题老师反复强调以后紧接着提问, 学生仍然出错。这些都属于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不好。作为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运用思维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感到语文难学, 就指导他们根据读音、词义和构词法的知识, 借助比较、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记忆的困难, 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不仅教知识, 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六、充分发挥家访的优势,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儿童与父母朝夕相处, 关系密切。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来说, 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我们执教的是一群群农家子弟, 不免有些家长素质低。一种表现为整天抽烟、喝酒、打麻将, 这就导致了部分孩子也染上了不良习惯;另一种则表现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过分溺爱孩子, 没有意识到这样对孩子发展不利。鉴于此, 教师应坚持家访, 使家长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以便及时改正, 以影响带动孩子;二是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 互通情况, 积极与教师配合, 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生本;小学语文课;高效课堂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正在持续推进,语文课改内容要推陈出新,其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根据小学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语文基础来进行。不仅要让小学学生学会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同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点,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创新理念,奠定课改实施的理念基础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去一味灌输,要把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语文基础安排课程进度,把内容的难易程度、逻辑关系、时空顺序与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整体布局,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把机械重复的教学方式转化为重在引导、启发、反思、体验的方式上来,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创新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主实践,跳出课文的束缚,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思索、尝试和实践,对于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样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有益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会显著提高。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我身边的语文”的自主调研活动,布置学生进行到化工厂、商店、博物馆等地方进行现场参访活动,创设学生语文进行交流实践的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对语文的运用技巧进行深入探讨,结合自身学习体验,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材料,进行阅读与写作创作,促进学生语文素质提升。

二、着眼目标,打造课改实施的内容支撑

学习的过程,发轫于特定的学习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语文素质提升越来越加以重视,相对于“师讲生听”的内容性灌输,“生学师导”的生本性课堂,更能够推动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单纯注重知识性灌输忽视文本阅读能力培养、人文思想熏陶的目标定位缺失,重新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视角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再次审视,结合字词、语句、阅读、作文等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着眼学生不同年级的认知能力的变化,立足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对语文学习目标进行重构,以推进原有的填鸭式、机械重复式的教学目标实现根本性改革,把灌输式的语文教学目标改变为师生共同学习、探索、交流、实践的发展指引,达到在原有基础上的完善和创新。而且在实施中,要结合语文教育实际,开展基于特定学习目标的合作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增强对于语文知识的内心体认,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从而强化语文主体意识培养,将“教学”转化为“学教”,进而提升语文课教学质量,形成学生个体化、多元化情感与思维认知,培养独立与健康人格的重要突破口。

三、师生互动,优化课改实施的良好氛围

互动意味着分享,探究意味着坚持,这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以深切感悟的内容。因此,在特定学习目标的导引下,学生们从自身认知能力出发,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活动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了解其他组员的所思所感,收获其他组员解读问题的视角与方法,达到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良好目标。当学生经过讨论收获一定成果,而又对诸多问题有所疑问时,教师通过相应的点拨引导,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达到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语文素质提升进行教育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诸如古诗词等内容比较重要但又相对较难记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诗词记忆达人”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去分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当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当堂游戏环节。环节内容可以包括:“诗歌对对碰”、“大家来说诗”等等环节,使枯燥的诗词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将活动转为学习,将学习转为教学,将教学转变为思辨,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将兴趣带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

四、创新模式,激发课改实施的内在活力

小学语文课改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完善促进学生语文素质提升,然而许多语文课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让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认知学习,而对于由课本外的知识难以实现突破,获得新认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注重发挥学生首创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推进特定目标指引与特定任务驱动下的课程内容设置与优化。语文学科有着自己特定的规律,学生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要因人而异,切不能千篇一律。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要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知识结构相适应,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进程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一致。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主体的知识体验、能力培养与情感生成,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范式中激趣质疑、主题探究与情感认知,使不同特点的学生扬长避短,同步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要以生为本,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来改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上做足功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耀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明轩.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主题发展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四年级很关键。

二、基本情况

学情分析

我们班有名学生,男生名,女生名。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地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热爱劳动,思想品质优秀。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学习,上课铃声响了以后,还迟迟不进教室,集体观念不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因此,导致了成绩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成绩很优秀,有的学生成绩却很差。

三、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本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

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园地有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2、教材的主要特点

加强目标意识,全面、标准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这本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上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1、让学生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字典查字词,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练正楷字。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6、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7、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清楚,比较具体。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五、方法措施

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情景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让学生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得到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产生问题,达到预期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篇10

本班共有学生40人。从上学期的成绩看,大部分同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五个学困生的语文能力明显很差,其中一个学生语文识字能力基本没有,是这学期的重点助学对象。从阅读的角度来观察,这班学生爱阅读的比较多,其中有五名学生的阅读范围非常广,带动全班形成了读书的风气,是学好本册语文的优势。从实际情况看,阅读能力是急待培养和提高的`重点,这需要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作为重点来处理。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学生不会观察也不善于观察,对身边的事情比较迟钝,感到没东西可写,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只会简单地叙述事情的经过,感觉只有筋骨没有血肉,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听”的方面,由于上课的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很大部分学生不会“听”别人“说”,也影响了自己“说”的能力,开学的前几周在提高语文能力的

二、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继续识字200个,会写15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

3、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4、用好配套的《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仿影教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8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六、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七、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八、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

4、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1、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2、初步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五、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本学期将围绕“高效习作评价”展开课题研究,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鼓励学生习作的信心,通过丰富的评价形式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教师也应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六、工作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本册写字150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

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后进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60

一、后进生概论

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一些不求上进的学生,在以往这些学生被人称为差生,现在被称为后进生,总算为这些学生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把他们叫做差生实在有些不公平,因为他们跟同龄孩子是一样优秀的,之所以沦为后进生,通常是由外界环境造成的。

所谓的外界环境主要分为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小学生来对社会的接触很少,所以他们经常接受到的环境就只有学校与家庭。在家庭中,大多数的后进生是因为经常受到训斥、打骂,缺少父母的关爱。受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许多的家长都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旧俗,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极端,对孩子缺少关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离婚率越来越高,就导致很多孩子成为单亲孩子,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关爱。另外,生活节奏加快,父母都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导致孩子心理创伤。在学校中由于长久以来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即便我国很早就开始实行素质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采用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些后进生大多都是承担着心理创伤和精神压力去学习,承担着种种的困难与压力来面对学习,就是这种痛苦和折磨为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压抑,他们就会用种种不良行为来抒发自己心里的压力或者采用不当的办法来申诉自己的不公。后进生的表现主要有:行为表现消极、上进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下滑;经常违反纪律、经常受到处罚;公然与家长教师敌对,不听教诲;嫉妒心较强;也比较自卑;有明显的逆反心理与过激的行为。

二、在语文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科目较少,其中语文、数学是最重要的两门课,转化后进生这种细腻的工作,属于文科的范畴,所以语文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转化后进生呢?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转变后进生就要从兴趣入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从多方面进行的,首先就是语言激励,后进生有一些自卑心理的,所以教师不能对后进生直接进行语言批评,声色俱厉的批评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后进生,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肢体动作上,都要积极地鼓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的动力。

除了语言上的激励可以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是枯燥乏味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小学生的身心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如他们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孩子进行引导,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入到学习中来。

(二)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条件

后进生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自信心不足,为了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为后进生创造有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首先,后进生由于成绩不好,知识基础不高,很难理解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他们适当地降低学习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照顾大多数的学生的进程所以会忽略底子较为薄弱的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再次,适当的减少后进生的作业难度,这样就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缓解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减少后进生的逆反心理的发生。

三、结语

后进生与普通的学生一样,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只是他们通常比同龄的孩子承受的压力更多,所以说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语文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要有很强的耐心和毅力,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多多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变化,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及时调整策略,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艳.为后进生烹制“心灵鸡汤”[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2] 王建华.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N].周口日报,2009.

[3] 黄定魁.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N].黔西南日报,2009.

[4] 李永桥.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

[5] 周素环.后进生学习心理优势分析[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

[6] 罗益品.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N].黔西南日报,2011.

[7] 王翠珍.谈后进生转化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

[8] 王涛.转化学困生的点滴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

[9] 魏济华,许高厚.关于后进生的自尊心及其教育[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12

关键词:语文阅读,生本理念,教学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没有足够的阅读量是不行的。因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不容小觑。然而, 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①生本理念下的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特长, 以语感培养为主, 感情培养为辅, 促进学生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生为本, 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教学要以生为本

1.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 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 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教师在示范朗读时, 要将句子、段落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流露出来,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用心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中心思想,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②生本理念下的教学, 教师只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把学生作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2.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并且给学生相互交流和探讨的时间, 让学生交流心得, 互相取长补短。教师在学生交流探讨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适时地进行引导, 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此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通过课外阅读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 并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课外学到的知识和其他学生一同分享或探讨, 在读与说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使其拓宽了视野, 增加了知识量。③此外, 对表现较突出的学生, 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 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

3.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定期地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测试, 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并且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不同文本的理解能力进行考察, 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

1.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辅助教学设备,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抽象的事物,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阅读文本抽象性的表达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的图片、动漫、音乐等向学生展示文本内容, 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能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的特点,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展示给学生。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 应确保其承载更多的信息, 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理解, 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1.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要以引导者和指引者的身份,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并体会到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放手给学生展现的机会, 把课堂变成展现他们阅读的舞台, 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我, 快乐阅读, 积极思考, 从而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2.合作学习, 积极交流探讨。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分享并探讨阅读心得, 取长补短。在学生交流时, 教师应积极参与, 认真聆听, 并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有差异, 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 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还能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教师也应适当汲取学生的想法, 将其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从而提到阅读教学效率。

生本教学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以生为本,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和交流探讨, 让学生在相互探讨中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做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从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并且愿意与人分享阅读感悟, 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注释

11 刘珍芳.论对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J].电化教育研究, 2009 (5) :77-80.

22 李永军.基于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考试周刊, 2013 (17) :21.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计划 篇13

1、课前查阅搜集资料。

2、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

3、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

4、考试评价。三.· 实施要求、方法、途径

(一)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信息点,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时要善于发现,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养成搜集资料,练习查阅的习惯。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样,如上网、去图书室、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二)阅读教学1.课堂阅读教学突出以读为主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基本训练之一,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分析讲解所能代替。成功的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动形于外”的境地。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强化朗读感悟――以读促解,以情促悟以读为主,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理念。(1).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 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和答。通过多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2).主线推进,横向联动,加强整合。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 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少慢差费。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观照,将识字、词句体悟、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等都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的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 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3).调动情感参与,深化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强化朗读感悟的催化剂。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潜力,有活力,他们对课文的主体感受和感悟理解才会更真切,更深透,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2,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课外阅读,重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标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标准》分阶段作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按每学年40个标准周计算(两学年80个周,以下相同),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应在100字左右,小学工作计划《*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计划》。第二学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应在700字左右。第三学段,《标准》就阅读总量作了大幅度的提升,规定不少于10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在1800字左右。当然,上述日平均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受识字数量,阅读能力、兴趣,文本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可能呈“波浪状推进,这些都是正常的。《标准》除了在阅读数量上给出了具体要求外,还就阅读兴趣、习惯等综合阅读能力的形成分年段作了一些要求:低年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使用普通话,一年级时能由图读文,二年级时学会默读并在阅读中尝试积累。中年段除了“普通话”、“默读”等基本要求外,还要注重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领悟。高年段则在中年段的基础上,要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注重了阅读速度的培养,并强调了阅读的选择性,提倡广泛地应用现代资源“扩展自己的阅读面”。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 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单从数量的安排上看呈递增状,所以我们在内容的确定上也应有个层级性。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适宜从简单的趣味性的配图注音读物开始,从单幅图一句话到多幅图一段文,逐步发展到二年级时的每天一则小故事。阅读的内容以童话、儿歌、民谣及浅显的配图寓言为主,强调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篇幅力求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画面的设计要求鲜艳、漂亮、直观。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应逐渐由“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注音读物过渡到纯汉字读物。内容应以童话、寓言、浅显的古诗文及反映儿童生活的现实作品为主,同时,我们还要更新阅读观念,适当指导学生浏览(含视听)有关的新闻媒体,把阅读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倡学生订阅或购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报,并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对于尝试阅读长篇小说的学生,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指导,对于学生阅读不适合的课外书籍时,应给予引导,切忌方式简单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确保学生健康地进行课外储存。,至于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既可依托学校的图书室,也可向当地的图书馆去借,当然更要发挥学生家庭藏书的功能。·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桥梁。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第一,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生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亦如此。首先校内要开设好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品质。其实,有些课外阅读内容本身就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比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布置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狱中联欢》,引导学生读《红岩》;学习了《景阳冈》,安排学生尝试阅读《水浒传》……。第二,自读与交流相结合,课外阅读虽多为自读,但适当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一周一次的课外交流活动,一是对课外阅读具有促进作用,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有话可言,而未读或少读的则有口难开;二是激发兴趣,学生读到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通过交流,既使本体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又促使客体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三是通过交流,能澄清一些较模糊的认识,引导学生健康的读书和读健康的书;四是通过交流,一些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能得到张扬。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交流的机会,从量到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地把握课外阅读的状况,以便指导和调控。第三,课外阅读要讲究因材指导。,完成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读有所获。总之,课外阅读,既要保证一定的阅读总量,又要通过对阅读目的、阅读方法、阅读资源的深刻领会与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形式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学习,每学期必须完成三至五项学习活动。·

上一篇:店铺出兑协议下一篇:党员学习廉洁自律心得体会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