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精选7篇)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篇1

第一阶段复习计划 完成教材,夯实基础

(一)、时间安排:

第1周:中国历史上册 第1单元~第2单元

第2周:中国历史上册 第3单元~第4单元

第3周:中国历史下册 第1单元~第2单元

第4周:中国历史下册 第3单元~第4单元

第5周:中国历史下册 第5单元~世界历史上册 第3、4单元

第6周:世界历史上册 第5、6单元~世界历史下册第1单元

第7周:世界历史下册 第2单元~第6单元

(二)、复习的具体步骤:

课上时间应该做到:

(1)按单元梳理知识脉络,夯实中考基础知识。

(2)分析每课中考热点、重点、预测09年中考试题走向。

(3)学生记忆10分钟左右,夯实基础知识。

(4)课上测试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

(5)讲评试卷,查缺补漏。

(6)每单元集中测试,总结单元内容,弥补知识漏洞。

课下复习安排计划:

(1)早自习再现课上复习的基础知识。

(2)课间抓时间知识点测试。

(3)周周测试以基础知识为主。

(4)抓时间补习弱科生,促其全面发展。

(5)精选试题,面批面改

第二阶段复习计划 专题复习,强化训练

(一)、时间安排:第8周至第9周:

专题

(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专题

(二)、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专题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专题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专题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

第10周至第11周:

专题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专题

(八)、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专题

(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

(十)、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专题

(十一)、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2周至第13周:

专题

(十二)、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专题

(十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无产阶级的斗争

专题

(十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专题

(十五)、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专题(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十七)、二战后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篇2

一、注重实际, 恰当分类

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下, 把本班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 进行不同的复习。首先, 在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方针下, 使程度好的学生在高标准、严要求中加大深度和广度, 使之“吃得好”。其次, 充分发现和肯定中等学生的积极因素, 适时地为之创造发挥才智的机会和环境, 让其“吃得饱”。再次, 对程度稍差的学生,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 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复习指导方法, 让他们“吃得了”。最后作业题分设A、B、C三组。总之, 要让各类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同班异步, 提高效率

当九年级数学课进入总复习阶段时, 如何合理地利用、科学地安排好每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显得异常关键和重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我采用了同班异步的教学法,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 加强双基, 面向全体

每节课的前十五分钟, 面向全体学生, 复习一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题型。复习视每节课的内容不同而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看书、总结相结合的形式。对知识联系性较强的章节, 由老师来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排除学生理解上的障碍。但复习课不同于新课的教学, 也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 如果大量的复习工作由老师来完成, 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再减缩地讲一遍, 学生会感到乏味, 易分散精力, 学生又因失去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使用的宝贵机会而不容易提高能力。所以在复习联系性不太强、较容易的章节时, 采用学生看书自己总结的方法, 以培养学生对章节小结的能力, 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写小结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得看书, 查找有关资料、定理及有关题目, 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看书的积极性, 解题有目的性, 几何题的证明要求每步口述根据 (定理) , 代数题要求说明所用公式, 也就提高了解题的兴趣。很快每个同学的小结就写出来了, 并把程度较好的学生分成几组讨论分析思路, 总结规律。这样, 虽没有详细写证明过程, 但在总结过程中, 对证明垂直的有关定理和方法都逐步熟悉了。我的想法有两个:一是学生看图的能力较差, 定理能够记忆, 但不会使用。如果用图形来概括定理, 在图形中见到什么条件就可根据什么定理得出相应结论, 具备了这个能力, 今后再解题就会顺利得多。二是任何一个图形都是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 在一个复杂图形中抽取出基本图形, 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备能力。

2. 同班异步, 全面提高

在双基复习的基础上, 利用大致二十分钟的时间, 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指导学生做复习。对程度较好的学生, 用模仿课本中的某些例题和习题以及编拟成的新的题目专题训练他们, 如变换题型、变换条件结论、引伸拓展等改变课本练习, 以达到知识迁移、拓宽知识面。学生在做题中遇到疑难问题, 进行个别辅导、点拨、启发。如果其他同学再遇到类似问题, 则由他进行讲解, 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性质, 准确记忆, 灵活运用定理、公式和法则, 让他们熟练掌握数学方法和技巧, 从而增强学生解答综合题的能力。对中等的学生, 重点指导他们做好基础训练、同班异步目标教学, 对他们遇到的难题都做认真细致的指导, 争取做到讲通讲透, 扎扎实实学好每一节。面对稍差的学生, 针对他们总结概括能力不强, 又不能踏踏实实地看书的现状, 可以把每章应掌握的概念公式定理改写成填空的形式, 围绕课本和紧随课本的教辅选择适合他们程度的题目, 印成试卷发给同学, 促使学生了解自己哪一部分掌握得比较好, 哪些内容没有掌握, 做到心中有数。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带着问题去看书, 这样做目的性强, 激发了学生看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 着重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 进行个别辅导, 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不求多与全、但求精与细。

3. 归纳小结, 知识升华

如何组织九年级英语总复习 篇3

【关键词】扣“纲”依“本” 有的放矢 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导控 信息反馈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把新旧知识系统化,并使之得到补充和发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难处,讲究策略、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复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总结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应着重从如下六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一、以“大纲”和“中考要求”为依据,以“教材”为中心,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在考前组织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扣“纲”依“本”,有的放矢。所谓扣“纲”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首先,应反复多次地学习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其精神,并且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的“四会”“三会”知识点(大到语法体系,小到重点单词)编排成一个“知识结构表”,教师依据所编知识网络来制订总复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应讨论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编“知识结构表”,列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其频率和未考查到的知识点,从中领会到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据此揣摩当年的中考命题走向,进而确定总复习的策略和着重点;再次,测试命题也要做到“纲举目张”。每次在自己的测试命题中,运用“双向细目表”确定测试内容要点(体现“双向基”要求)和题型要求及其分数分布。这样坚持下来,测试命题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根据该体系,不仅明确地知道复习中落实了什么和未落实什么,牢牢驾驶复习方向,而且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进行补救。

二、理顺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效果

初三中考复习涉及面广、灵活性大。只有对《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有全面的认识,并据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优化设计,科学训练,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中考提升和考前演练,把单纯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即由点到面,由单元到学科。为此我们可以把中考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课课过关”。通过单元知识要点指导及语言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更扎实地掌握每单元的重点、难点,巩固双基,扩展解题思路,提高“四会”能力。教师把单元的重点、难点编成复习提纲,在课堂上用二十分钟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在十分钟之内独立完成配套练习。最后用十分钟来讲评和总结。

第二轮:“点点过关”。经过全面、系统、综合地复习一轮后,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障碍。分知识点编写专项训练题,对症下药逐点突破。

第三轮: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对学生的复习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并且调整好学生的状态,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技能的提高。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有效导控

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就是“导演”,大到复习阶段安排,小到每节授课内容,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需要教师导控。教师要做到导控自如,就必须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效果怎样以及状态如何。为确保导控自如,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以获取各种信息:1.课代表渠道。将课代表训练成教师的“替身”,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生;2.“三结合”渠道。即定时与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代表进行接触;3.课堂渠道。借助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4.作业、测试渠道。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5.生活渠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关心、感化学生;6.家长渠道。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而了解学生。最后把各种渠道获取来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确保对复习的有效导控。

四、树立信心,注重学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还应多管齐下。如课外活动、互助小组、学法指导、学习目的教育等等。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考试技巧指导,争取学生正常发挥

复习的最后阶段,既要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又要教育他们善于自我调节,从而增强考生的心理承受力度,以便从容应试。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 篇4

蒋立福2011.12.16

一、阅读训练

选择材料主要来源于市、区两本总复习书以及部分评价手册的阅读训练。针对大多数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的现状,把阅读材料按难度分级,要求大多数学生至少能通过训练,完成A篇水平的文章。主要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找细节的能力。然后根据不同同学的水平,再分层次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针对大长句子要教给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把大长句子的主要结构找出来。找到主干结构会很容易明白句子的意思。

二、听力训练

选择材料主要来源于市、区两本总复习书以及《专项训练》里的听力测试。坚持每周不间断的练习,另外要求学生熟悉一些常用话题,适当背些对话。不断培养训练学生在大段文章中听出细节的能力。

三、语法复习

按词法,句法的知识点分项复习,熟悉考纲对各知识点的不同要求。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尽量让学生在语境下进行语法的复习。

四、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

以鼓励为主,不放弃每个同学,加强个别辅导,加强作业的针对性。从最基本的单词,重点句型抓起,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五、对尾部生知识点的落实

尽量通过落实单词,句型,使基础差的同学能够多看懂些词,句,加强中英文的转换能力。用好《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里的一些基础题。提高学生单选题的正确率,第三部分阅读理解,让学生在完成对话上多下功夫尽量减少丢失分数;True or False 尽可能使他们看懂得分。回答问题部分尽力使他们能答出4~5题。

六、写作的指导和训练。

对于大多数同学,先落实平时训练,要求学生注意主、谓、宾的基本结构及时态。培养学生好的书写习惯,如大小写,标点等。教给学生连字成句、连句成篇尽量多得分。

七、教学中适应学生的需要

首先是熟悉每一个同学的情况,课堂教学针对大多数,平常的作业布置,个别辅导尽量分出层次,每个同学该着重训练哪些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

八、复习计划及安排

2014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计划 篇5

许昌市第十九中学李展

一、指导思想

2014届中考复习即将拉开序幕,针对全体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力争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出最佳状态,挖掘潜能,实现同学们心中的美好理想。本着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为基本依据,抓好每一轮的各环节复习,切实落实基础,突出物理教材的特点,争取在稳拿基础分的基础上,在应用(作图、简答及计算)题、实验探究等方面体现优势。

二、复习目标

第一轮:对“双基”进行巩固和提高;(从3月中至4月下旬)

1、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第二轮:专项复习及综合训练(从4月下旬至5月下旬)

1、通过计算、作图、实验与探究等题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综合训练,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第三轮:模拟冲刺(5月下旬至中考)

依据中考命题说明,多方位、多渠道搜集信息,编写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并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三、学生分析

本届学生八年级时由于班级管理不当,造成班级学风差,好多学生文科不好好学,何况难度较大的物理学科基础异常薄弱,实验设计与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相当一部分目标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中考的严谨性,心存侥幸。因此,本次复习应从基础出发,以本为本,逐步提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能力,创新与合作能力。

四、复习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针对上述学生实际及许昌市中考试题特点,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准备处理好以下问题:

1、重视教材功能的挖掘。物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以教材为载体的,再加上近几年许昌市中考命题大多数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能轻视课本,必须深钻教材和课标,要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让学生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每个“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和“ STS”,要让学生将每个知识点都真正弄懂、弄清其蕴涵的物理意义,并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

2、重视画图和识图能力培养,注意作图过程的规范性。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规范作图,还要会识图,能准确揭示图形中蕴涵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重视实验拓展,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复习中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课标和课本规定的实验外,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及课外探究实验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关心国际国内时事、前沿科技和热点问题要到位。每年中考物理热点问题虽然考的内容不多,即使有,得分率也不是很高。因此,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关心各种媒体中有关物理问题的报道,同时还要留意身边的物理,如“校园中的物理”、“家庭中的物理”、“马路上的物理”、“生产生活中的物理”、“自然中的物理”等。

5、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中考失分情况来分析,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生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是九年级复习教学的一大重点。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审题意识,培养审题能力。复习中从三方面提醒学生注意: ①仔细阅读题文,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②善于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③画出相应的图示,反映物理过程的实质。

(2)注重解题技能的训练,培养应变能力。复习中要有一定的难度意识,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处理各类较为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举一反

三、举三归一”方式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向深处钻研,向广处联想,注重物理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要巧做习题,不搞“题海战”。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就不会悟出熟练的解题技巧。但题目必须精选,教师在学生练习前必须先对练习进行筛选,要注意题目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想性,劣质习题,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习题不仅浪费学生时间,更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决不能进课堂。

7、注重解题规范化指导,培养规范意识。复习教学中可以依据许昌市近三年来的中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总结出解题规范化的一般模式,并作为学生平时解题要求的准则。结合试卷的讲评,从物理符号的书写、作图的一般要求到文字说明、反映过程的表达式,最后到结果的陈述,逐个环节提醒学生引起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也是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途径之一。

五、复习措施

1、加强复习课的研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探讨每周复习课的策略,提高复习课的效果。重视对试题分层次的补充和课外作业筛选的研究,尤其要重视研究“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

2、整合课本知识,扩大每节课的容量,力求层次分明,使学生方便掌握且有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按册、按单元复习,并适时的对章节进行整合,采取 “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教材复习。通过整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由点成线,由线成网。总结出规律,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促进消化运用。

3、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优选出一定量相关练习作为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从中发现问题,以便查漏补缺。

4、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这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制胜点。

5、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能力。审题要善于审“关键词、句”。解题要培养学生答题的准确性。还要加大力度训练材料分析题。这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增长点。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总复习资料 篇6

第1课:“电气时代”到来 第2课:工业革命的新发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19世纪上半叶,电磁学完善,为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电力广泛运用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②标志(核心):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③意义: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④发源地:英国和德国

4、电力应用的领域:照明、电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和日常生活等。

5、电力应用的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②形成了电力工业、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四大新型支柱产业。

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③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改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注入了动力;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8、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1、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另一标志性的动力机

2、让现代汽车工业起步的是:德国人本茨和戴勒姆:美国福特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汽车的影响: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活动半径,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出行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内涵。

3、飞机:是人类发明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时间:1903年,人物:莱特兄弟宣告了航空时代的到来。飞机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用于战争;宣告了航空时代的到来,伴随民航事业的发展,飞机成为最便捷的远程交通和运输工具。

4、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生活质量;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要热爱科学,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

第3课:科学的长足进步第 4课:欧洲启蒙运动 第5课:文学艺术的繁荣

牛顿的贡献:1687年发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明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

达尔文的贡献: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系统阐明了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爱因斯坦的贡献: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为人类研制核武器和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1916年,他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地点:欧洲大陆。性质:思想文化运动。内容: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抨击,对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意义(作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心:法国。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其主张: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影响:他的思想对法国影响最大,后人称“18世纪时伏尔泰的世纪”。

孟德斯鸠: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理想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指导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宣称人生来自由,人民的主权高于一切;他提出“社会契约论”。

1、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

就,悲剧《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仲夏夜之梦》和《威尼斯商人》。托尔斯泰:他的作品堪称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美术: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梵高: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后人称为“狂人”画家。代表作《向日葵》。

3、音乐:德国的贝多芬,交响曲作家,被后世尊为“乐圣”,代表作《英雄交响曲》。

第7、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德、奥匈、意大利;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的目的: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3、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强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直接原因: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争霸斗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依据: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而战)。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4、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是西线战场。

5、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时间:1916年2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

6、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有:1917年4月,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②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大战;③1918年,奥匈帝国投降;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7、一战的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8、一战的教训:以协商与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恐怖活动,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第9课: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 10课: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月革命:1917年三月,彼得格勒的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临时政府被推翻,国家政权归工兵代表苏维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世界意义: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它使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实践,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国家生活转入战争轨道。作用(评价):集中全力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对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具有重大作用,但这一政策的实行也存在不少弊病和错误。

新经济政策(1921—1929):背景: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为了恢复进一步恶化的国民经济,1921年3月,列宁断然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内容:实行粮食税收制;多种所有制,商品买卖制,按劳取酬制。作用: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列宁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启示: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国情的需要。②要勇于探索和创新。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化:1926年,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成就:不到10年时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德、法、英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农业集体化(1927—1932):特点:通过行政手段组建集体农庄;认识:经济建设必须符合客

观规律,不能虚假、冒进。

五年计划:1928年起开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体制:国家计划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影响: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制定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和认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②要注重农、轻、重平衡发展,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③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④顺应时代潮流,实行积极有效的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开拓创新。

第11课:西方世界秩序的调整与世界经济大危机

巴黎和会(1919年1月—6月):实质:大国重新争夺世界霸权。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会的主要目的: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按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分为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合约两部分)及其他一系列和约,和约对德实行严惩。巴黎和会的作用:暂时调整列强在西方的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期间,无视中国收回日本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等正当要求,引起了国内的强烈不满,最终引发了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922年2月):原因:巴黎和会后,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十分尖锐。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美、英、日等在亚太地区的关系及限制海军军备。实质:资本主义大国重新分割中国。操纵国:英、美、日三国。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和《五国公约》。《九国公约》影响:使中国由日本独霸的局面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的作用:暂时调整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以大国强权政治为基础。这一体系被列强标榜为“和平”体系,实际上它隐藏着难以克服的新老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仅仅维持了20年的和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开始:1929年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影响:引发了各国的国内的政治与社会危机,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西方世界面临新的变革与动荡。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通过对内改革,即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而德国和日本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

第12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从整顿银行业开始;②实施事业救济和“以工代赈”;③整顿工业,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这是整个新政的基础和核心;④颁布《农业调整法》,调整农业生产;⑤实行累进所得税制,抑制巨富,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罗斯福新政的作用(评价):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使美国避免了法西斯道路,并为美国以后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罗斯福说,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应用”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和指导(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3年1月,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30年代中期,确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

法西斯专政的特点:资产阶级实行的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统治。

第13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慕尼黑会议内容: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南部慕尼黑开会,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使绥靖政策达到顶点。

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英法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其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以期达到英法“避战求和”、“祸水东引”苏联的目的,绥靖政策的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深了苏联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影响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形成,使一些中小国家倒向德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二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于9月3日对德宣战,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14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世界法西斯同盟形成原因:共同的斗争目标,面对共同敌人,使反法西斯各国逐步走到了一起;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45年春,苏美英军队协同作战,完成对德国军队的分割,并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苏联红军、美英军队和中国军民相互配合,对日本法西斯实施最后打击,迫使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1943年的欧洲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红军取胜),1942年夏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战役(美军取胜),1943年夏英军在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英军取胜)。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显示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城市,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是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最重要的会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会议内容:彻底打败德国,战后由苏美英法死过分区占领,进行民主改造。②缔结了《雅尔塔秘密协定》,规定了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归苏联,维持外蒙古现状,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英美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德国战败投降:1945年4月,苏军和美军在易北河会师,4月30日,苏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屋顶,5月8日,德国正式向同盟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结束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家的胜利,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二战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行动,共同战胜邪恶的法西斯。其他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反法西斯同盟的总体实力大大超过法西斯。

第四单元: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

第16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美国经济的发展与演变: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

行财政赤字,扩大社会福利,刺激投资与消费。发展情况: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②1973年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③80年代后,实施经济复兴计划,美国经济走出“滞涨。经济发展的四个变化(特点):战后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部门的比重不断下降,服务行业比重迅速上升。②美国企业出现了以“混合合并”为主的第三次合并,大公司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③垄断企业和小企业并重的发展道路,出现了生产集中与分散并存的发展趋势;④经济发展与世界市场关系密切,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欧洲联盟:成立原因:战后,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极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走上了联合的道路。欧洲联盟形成的经过:1951年,西欧六国组建“欧洲煤钢联营”,从经济联合着手,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②1958年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③196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此后,欧共体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组织规模逐渐扩大,二是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从关税到经济、货币联盟;④1993年11月,欧共体十二国正式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建成欧盟)。⑤1999年初,正式使用欧洲国家统一货币欧元。性质: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结成的高度一体化的经济政治联盟。作用: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它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加强了西欧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了国际格局想多极化趋势发展。

3、日本成为经济强国:日本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日本从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原因: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独占日本后进行民主改革,在冷战的背景下对日本进行积极扶持。内因:日本政府与人民自身的努力,经营管理的不断改善;提倡“教育立国”、“科技立国”、“贸易立国”。

战后,美欧日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和平发展环境;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重视教育;③都吸取了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第17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渐影响苏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1953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期的一些路线政策作了调整,揭开了苏联体制

改革的序幕。内容:其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上,提高农业经营投资,改革工业管理体制;②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凡冤假错案,加强民主与法制;③外交上,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有明显的应急性、局部性和肤浅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包括: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三个改革的共同点:都想突破斯大林模式;②经济改革受到阻碍,没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③政治改革导致社会混乱,矛盾激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6—1990):背景(原因):苏联政治经济危机相当严峻;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宣布对国家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上,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以根本变革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纲领。②政治上,1990年,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③苏共二十八大确定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结果: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停止苏联的存在,12月25日苏联国旗降落,标志苏联正式解体。解体原因:根本原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使经济缺乏活力,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导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匈牙利改革: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局势发生变化(受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走上改革的道路,其中,匈牙利改革具有代表性。②内容:政治上,1956年卡达尔上台后,采取宽容政策,稳定社会秩序,为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经济上,1968年元旦在全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将计划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③结果:失败。1990年匈牙利社会党(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党地位。

东欧剧变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各国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先后发生了巨变,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接连丧失政权,改换国名,社会制度发生蜕变。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内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使经济长期处于困境;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失败,政治混乱,社会动荡。②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先后席卷亚非拉各洲,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印度:印度人民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1947年8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河巴基斯坦宣告独立。印度独立后,走上了民族振兴道路。90年代后,政府大力调整政策,实行开放和经济“自由化”政策,印度成为亚洲举足轻重的力量。

新加坡和韩国迅速崛起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抓住西方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地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非洲: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因为这一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1990年,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

拉丁美洲:二战后,巴西、墨西哥等国曾出现过“经济奇迹”;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亲美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12月31日,美国把运河及运河区正式交还巴拿马政府。

第19课: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是世界各国人民严重关注和忧虑的国际冲突的热点。从1948年5月以色列国宣告成立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家之间发动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及影响: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家都认识到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为中东地区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

1964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等8个组织联合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运动获得新的发展。

中东问题的焦点和关键:巴以之间的冲突与和谈。

巴以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人民要求恢复原属自己的土地,以色列则用实力维持现状。巴勒斯坦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大国的插手,②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战略位置重

要,石油资源丰富。③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矛盾更加复杂。

第20课: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原因):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冷战的概念:指二战后,从1947年到1991年,美国带领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武力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冷战开始的时间、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美苏冷战的表现: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而苏联则联合东欧各国在政治上建立了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美苏冷战激化的表现: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1949年)导致两个德国的诞生。第二次柏林危机(1959—1961)的后果是“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成为美苏冷战加剧的标志物)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被美国发现,美国即封锁古巴,美苏之间战争一触即发。结果:美苏双方都作出让步,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保证不侵略古巴,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

东西方之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20世纪70—80年代的美苏关系:由于战略核力量基本接近,形成了“核均衡”。导致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80年代初,美国里根总统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使双方关系再度紧张。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89年下半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总结:20世纪是人类社会饱受苦难、历经曲折的年代,其具体表现有:20世纪上半叶连续遭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下半叶又陷入长达40多年“冷战”的磨难之中。

第21课 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课本121——126页)

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其特征: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政治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多个综合实力强的国家和国家联盟)。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力提高。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WTO)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于1948年在日内瓦成立的关贸总协定(GATT),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目的: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世贸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其职责主要是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中国于2001年的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中国的加入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这有力的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趋势走向是: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演变;在多极化趋势形成的过程中,“一超多强”态势最突出的表现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一超多强”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局面。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欧盟等。

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了代号为“联盟行动”的科索沃战争,战争以北约占领科索沃战争,战争以北约占领科索沃而结束。科索沃战争说明了:科索沃战争史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目的没有实现。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最大威胁。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二是进一步对外开放,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三是要深化内部改革,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面对政治多极化趋势,我国最主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综合国力。

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地球生态环境危机、核战争的威胁、人口爆炸性膨胀、资源日益匮乏、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

等);其中,人口过度性膨胀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健康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措施):依靠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协调行动。具体办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通过科技进步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防止核武器扩散;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单元 20世纪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课本133—139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主要标志: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首先兴起于美国,随后扩大到西欧、苏联、日本等一些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由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1942年底,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如核电站)

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1957年10月,苏联成功的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空间技术的发展历程: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船—宇宙空间站—航天飞机等,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已实现。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篇7

I love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 music. 我喜欢自己写音乐的歌手。

【点拨】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定语从句,定语所修饰的词叫先行词。当先行词是指人的名词时,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一般要用who;当先行词是指物的名词,关系代词要用that。

2. What does it remind you of? 它使你想起了什么?

【点拨】 remind是及物动词,意为“提醒、使记起”,一般用remind sb. of sth. (使某人想起某事),或remind sb. to do sth. (提醒某人做某事)。例如:

The film reminded him of what he had seen in China. 这个电影使他想起了在中国所看到的一切。

3. I prefer classical music to pop music. 我喜欢古典音乐而不喜欢通俗音乐。

【点拨】 prefer意为“更喜欢……”,prefer ... to ...结构表示“喜欢……胜过……”,两个词后面可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I prefer the town to the country. 我喜欢城镇而不喜欢乡下。

I prefer walking to recycling. 我喜欢步行胜过骑自行车。

4. I hope to see Niagara Falls some day. 我希望有一天去看看尼亚加拉瀑布。

I hope you can provide me with some information ... 我希望你能给我提供一些……信息。

【点拨】 1) hope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希望、盼望”,后面可接动词不定式或从句作宾语,不可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hope sb. to do sth.)。例如:

I hope that he will come tomorrow. 我希望他明天来。(不可说:I hope him to come tomorrow.)

2) provide意为“提供、供给”,常用句式为:provide sb. with sth. = provide sth. for sb. 向某人提供某物。例如:

He said he would provide us with a car. 他说他要为我们提供一辆小汽车。

His father provides food and clothes for their family. 他的父亲供给家里的衣食。

5. For your next vacation, why not consider visiting Paris? 为什么不考虑下一个假期去巴黎观光?

【点拨】 consider意为“考虑、思考”,后面可以跟名词、动词-ing形式、疑问词+不定式或从句作宾语。例如:

I am considering going to Beijing this autumn. 我正考虑今年秋天去北京。

6. No, we cant put off making a plan. 不,我们不能推迟原计划。

【点拨】 put off意为“推迟、拖延”。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Well put off the meeting till next week. 我们将会议推迟到下周。

7. I take after my mother. 我像我妈妈。

【点拨】 take after意为“长得像”,与look like的意思相同,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look like多指外貌,take after多指言行。例如:

Mary takes after / looks like her mother. 玛丽像她妈妈。

8.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我想它是在1876年发明的。

【点拨】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的构成为“was / were +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

The car was made in 1995. 这辆小汽车是1995年制造的。

9. Its used for scooping really cold ice cream. 它是用来铲起非常冷的冰淇淋的。

【点拨】 be used for意为“用于……”,表示某物是用来干某事的,即某物的用途,后面常跟动词-ing形式。例如:

The machine is used for cutting things. 这台机器是用来切割东西的。

10. The potato chips were invented by mistake. 薯片是由于偶然的错误而发明出来的。

【点拨】 by mistake的意思是“错误地”,是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例如:

Im very sorry I took your umbrella by mistake. 非常抱歉,我错拿了你的雨伞。

11. ... and the number of foreign players in Americas 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has increased. ……美国NBA中的外国的运动员的数量增长了。

【点拨】 a number of 与the number of后面都可接复数名词,a number of意为“很多……”,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the number of意为“……的数量”,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例如:

There are a number of people on the playground. 操场上有很多人。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s about two thousand. 我们学校学生的数量大约是两千。

12. And by the time I got up, my brother had already gotten in the shower. 我起床时,我哥哥已经在洗澡了。

【点拨】 过去完成时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动作,其构成形式为“主语+had +过去分词+…”。例如:

By the time I got home, the rain had stopped. 当我到家时,雨已经停了。

13. I only just made it to my class. 我刚好赶上上课。

【点拨】 make it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按时到达某处;规定时间;获得成功”。例如:

—When shall we meet? 我们什么时间碰头?

—Lets make it half past seven. 我们就定在七点半吧。

14. He asked her to marry him. She was thrilled, because she really wanted to get married. 他让她嫁给他。她非常激动,因为她确实想结婚。

【点拨】 marry作及物动词时,意为“和……结婚、嫁、娶”。例如:

The girl married a teacher. 那个姑娘嫁给了一个教师。

He wanted to marry his daughter to a rich man. 他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

get / be married意为“结婚”,但与表示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时,要用be married。例如:

When did she get married? 她什么时候结婚的?

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five years. 他们结婚已五年了。

巩固练习

()1. This is the question _______ we are talking about now. (2008吉林省)

A. that B. who C. whereD.when

()2. To my disappointment, the teacher _______ when I _______ at his office. (2008甘肃兰州)

A. left; had arrivedB. left; arrived

C. had left; had arrivedD. had left; arrived

()3. —Tom prefers _______ to _______.

—Lets ask him to take part in our dancing club! (2008黑龙江鸡西市)

A. singing; dancing B. dancing; singing

C. to sing; dance

()4. The charity _______ the children with new books and backpacks. (2008湖北孝感)

A. providedB. offeredC. gaveD. brought

()5. —Why did you come back so early?

—The English party has been _______ till next Friday. (2008湖北武汉)

A. put onB. put offC. put awayD. put out

()6. Lily takes after her twin sister. (选出与划线部分意思相同的选项) (2008四川巴中)

A. looks afterB. be similar toC. looks like

()7. —When _________ the car _________?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ago. (2008湖北孝感)

A. did; inventB. was; invented

C. was; invent D. did; invented

()8. Sunglasses are used for _________ your eyes. (2008甘肃省嘉峪关)

A. protectedB. protect

C. protecting D. to protect

()9. —How long have Mr and Mrs ___________?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2008江苏无锡)

A. married B. had married

C. got marriedD. been married

()10. —A number of students _______ in the dinning hall.

—Let me count.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_______ about 400. (2008黑龙江鹤岗市)

A. are; isB. is; areC. are; are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那首歌总是让我想起我们的英语老师。(2008江苏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根据A句完成B句,使其意思相同或相近,每空填写一词。(2008四川巴中)

—My classmates and I hope we can visit Beij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 this summer vacation.

—My classmates and I hope _______ _______ Beij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 this summer vacation.

13. 根据下列句中的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一词。(2008山东枣庄市)

Why not consider __________(参观) Paris?

14.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对不起,我错拿了你的书。

Im very sorry! I took your book __________ __________. (2008甘肃兰州)

上一篇:失物招领中心规章制度下一篇:关于大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