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札记参考(精选13篇)
5月30日晚十一时从祖国北京起飞
飞机在暮色的夜空徐徐而起
东方古老的城市向后移去
天还没有放亮的时候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中东海湾“迪拜”
在停留的瞬间里
我们闻到了阿拉伯的波斯气息
大胡子们娴熟地清扫着机舱里的每一个角落
飞机上浓厚“牛肉酱香味”的早餐
使我连连回想起伊斯兰木兰经的神圣
凌晨
太阳在云层中探头
一个红红的小圆点
慢慢变大
一会儿就光芒四射了
多么神奇
多么美丽
穿过云层
越过大海
非洲大陆慢慢闪现在飞机的玻璃窗上
飞机在拉各斯上空盘旋着
这个号称尼日利亚经济之都的地方
在高空看来
一大片的低层建筑一个连着一个
周围茂密的森林包围了一切
当我们走出机舱的时候
一股热浪汹涌而来
同时一种早就预想的气味充满了呼吸道
机场安检人员慢悠悠干着手中的活
有的哼着小曲
有的扭着的士高
有的大声欢笑
整个就是欢乐的海洋
有人还朝我们大喊:“中国-北京”
同时在摆着功夫的架势
经过几番周折我们终于通关走出机场
原定黑人朋友已经备好了车在外面等着
身边突然多了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
很快
我们被塞进“丰田”汽车
在颠簸的道路上飞驰
司机开车的技术极高、极快
两旁都是破旧的建筑和臭水沟
时时闪现在眼前的是马路两旁高低不一用木头条搭起的小卖部
黑人小老板不停地在自己的店面旁吆喝
看见有中国人过来
热情招呼
远处来回穿梭着头顶物品的人们
他们有妇女、有儿童、有老人
顺着柏油路穿过一片片树林
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尼日尔河
河岸很宽很宽
河水很浑浊
泛着暗红色泥土的气息
河流里飘着一个个小船
我们驱车顺着一座不知道名字的大铁桥开过去
进入一个集市
这里汇集了很多赶集的人们
大家忙碌着自己的活儿
有的顶着买好的物品正往回家的路上赶
有的骑着摩托车,还驮着一个或者两个人在飞驰
有的挤在破旧的中巴里面,欢笑着看我们
还不时伸出“黑手”热情地“哈勒”
有些妇女背上用布带勒着小孩子急匆匆地赶路
车子驶进了一个村庄
道路两旁是居住的人家
老人们带着小孩在门口乘凉
看见远来的客人
都在热情的用本土英语喊着:“HELLO”
非洲人
热情的非洲人
热情地欢迎着我们
一.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为赏诗奠定审美的底蕴。
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审美的趣味无不在诗歌中觅到它们的踪迹, 在学诗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教者应在教诗前上好这一节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有了情感上的动员, 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之意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顔”的铮铮铁骨;“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的兼济天下的气魄……
只有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了做人明理的种子,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学习就一定会穿越时间的长河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只有这样, 才能教出情感, 带出气氛, 学生也才能在不自觉中受到启迪。
二.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 为作品寻找情感的源头。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任何一篇优秀的诗文, 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 这种情感因何而发, 会抒什么情就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 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学诗的重要一环。
比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1188年,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满怀家国之愁, 壮志未酬, 友人离去, 借酒浇愁, 空有凌云壮志, 却“报国欲死无战场”, 闲居近二十年。
只有了解了辛弃疾写作这首诗的背景, 才能透悟辛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悲”和“壮”, 才能体会那种想有朝一日驰骋沙场, 报国杀敌而坐立不安的爱国之心, 也才知道词人为何酒醉了还要挑灯看剑, 睡梦中还要骑马作战。
三.找出诗中所写物象, 发挥想象, 填充空白, 揣摩诗歌主旨。
所谓“物象”, 就是指客观事物, 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错的, 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诗中的物象入手。
诗歌的语言精炼, 是高度浓缩的语言, 诗语讲究简洁含蓄,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而诗歌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 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例:《天浄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极其省俭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寒秋中游子思归的画面。曲中物象“藤、树、鸦、道、风、马”具体却并不清晰, 因此光光找出这些物象还不够, 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 才能透过“形”看到“神”, 挖出作品的主旨。
有两种方法可用:
(1) 绘画法
找出班上善于丹青的学生, 当然教师如有这方面的才能更好, 首先勾出这些物象:藤缠树, 树上落鸦;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 是全曲的大背景, 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 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 这是第一步。然后点染成色, 枯黄的枝藤, 漆黑的鸦, 清澈的小河, 苍茫的古道, 落日的余晖……学生在绘画之时多用冷色调, 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充溢画面, 这是第二步。最后再赋予静态的画面动态感:枯藤是纠缠挣扎的, 昏鸦是瑟缩的, 村居里冉冉的炊烟, 古道上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这样, 整个诗意立即变成活脱脱的画面, 真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学生在绘画中揣摩, 很多东西并不需教者苦口相教而不言自明。
(2) 作文法
确定好物象,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填满作品留给我们的空白, 教师可在此曲基础上适当点拔, 多介绍一些与此情此景相似的佳作, 开拓学生的思维, 只有这样, 无声的铅字才会变成激情的语言, 无形的画面才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诗歌至此才会达到它最大的张力。
正是通过这两种方式, 学生准确把握了作品中的物象, 领略透了作者笔下秋的味道:荒凉肃杀。再来揣摩作品的主题就显得轻松多了, 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巨大反差使游子思归的情绪不言自明, 正是由于前面景的铺写, 才使这一份情感有了依托, 也正是这些物象勾起了游子思归的情绪。
“情景相生”, “由景生情”, 诗歌创作至此达到最大的成功, 而读者也于想象中、作品的再创造中达到欣赏的最大满足。
四.反复诵读,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好的传情艺术, 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准确传神的诵读能很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作的内容, 是诗歌学习中很好的辅助方式。
古诗词讲究韵律, 乐感极强, 平仄声交错组合, 节奏鲜明, 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学诗中对诗的形象、诗的情味、诗中语言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在指导时要教给学生断句的规律, 平仄的规律, 千万不可读破句子, 读错字音。
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真正进入角色, 诗既可以读得慷慨激昂, 又可以读得委婉含蓄, 只要与诗情诗境吻合教师大可不必强加干预。
正是通过诵读法, 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 增强了艺术鉴赏力, 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 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通过诵读让学生学得快乐, 读得欢畅, 沉浸在诗意盎然的中华文化的氛围之中。
五.总结规律, 注重知识迁移
达尔文在《自传》中说:“我的智慧变成了一种把大量个别事实化为一般规律的机制。”是呀, 教学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门艺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 就是为了不教”, 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 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 辛辛苦苦十几年, 学生只能够记住课本中大部分课文而不能读报、写作, 那我们所花费的大量精力岂不是白费, 这是教者的悲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 古诗词璨若星河, 一个学生不可能读尽所有, 教师必须授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普遍方法, 方可让学生在陌生的诗词面前不至乱了方寸。让学生在学习中概括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的不同材料, 形成普遍规律, 指导课外阅读, 这种概括越抽象就越有普遍意义, 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把剪刀让他学会了裁衣, 还要让他会用剪刀去剪精美的图案, 更要让他在不同的场合, 触类旁通会用手术剪、理发剪……这才是我们这些教者的成功。
诗歌内容虽然包罗万象, 风格各异, 但鉴赏它仍然有它的规律, 这些已在前面叙述过了, 在这里仅作简单概括,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背景, 了解生平。
2.寻找物象, 探究情感, 领悟意境。
3.熟悉诗歌基本结构方式 (一般情况下) :由景入情, 主旨常在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读诗, 更会赏诗, 将来还会写诗。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味和素养将一直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大江健三郎创作的边缘化姿态
边缘是与中心、主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从政治上看,弱势的、无权势的;从经济上看,落后的、不发达的;从文化上看,少数的、可以被忽略的。”大江健三郎出生于四国岛爱媛县森林深处的一个“峡谷村庄”,他的早期作品《饲育》(1958)、《掐去病芽,勒死坏种》(1958)、《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等都讲述了发生在这个偏远农村的故事。大江此时已开始站在边缘立场写作,批判日本社会的不平等状况。20世纪70年代末,大江健三郎从个人的体验、探索、思考出发,总结梳理之前的创作,明确提出了“边缘—中心”的对立图式,并将其作为小说创作的基本方法。
从地域上看,近代以来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远离东京的地区无疑属于边缘。但是,大江主要是从社会—文化结构的视角为边缘定位,而不是简单地仅仅从地理学意义上认识边缘。主流文化大多符合统治者的意志,占据社会的支配地位。在日本长期表现为以天皇和天皇制为中心的文化。大江认为,在社会—文化结构中处于劣势、被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支配的一方,基本处于边缘位置;而其中受灾致残者,更处于边缘的边缘。在这种主流文化支配的社会里,边缘文化和边缘人的声音受到压抑。如果通过作家的想象和创造,使边缘人的形象凸现出来,自然会为稳定的社会—文化秩序引入异质因素,引发出对既成社会文化结构的质疑与新认识。
揭示边缘民众的生存状况
广岛和冲绳都远离东京,处于边缘化的地域空间。大江健三郎从中发现了广岛—日本(原子弹受害者—身体健全者)、冲绳—日本(冲绳人—本土人)的二元结构。如果说大江在早期小说中聚焦于四国的“峡谷村庄”的话,那么可以说他在随笔《广岛札记》和《冲绳札记》中,开始超越四国的森林,由个人的体验上升到民族的体验,从更高的视点描述了广岛和冲绳两地边缘民众的生存状况。
1.广岛民众的生存状况
大江把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看作是“20世纪最残酷最无情的命运”。战后,通过文学作品的描写和新闻媒体的报道,原子弹的威力及其造成的惨重伤亡,已广为世人所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幸存者渐渐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广岛札记》揭示了他们的命运和遭遇,也让世人了解到原子弹爆炸留下的可怕后遗症。
作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描写了原子弹受害者的悲惨境遇:一是病魔缠身,饱受疾病之苦。有一些幸存者因遭受了核辐射而患病死去,还有一些幸存者因不堪忍受病魔的痛苦而选择自杀。二是精神受创,遭受社会歧视。一位女性妊娠后因担心遭受了核辐射会生下畸形儿而饱受精神折磨;一些原子弹受害女性因不能生育而跟丈夫分手;还有很多姑娘羞于原子弹造成的面部疤痕而躲在家中深居简出,不能谈婚论嫁。三是孤立无助,生活困苦。根据相关政策,只有发病致死的原子病,才能得到国库的补贴,这使得一些原子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广岛的原子弹受害者们所遭受的痛苦很少为外人所知。也正因为如此,大江才强烈呼吁日本政府和社会关注这个群体,并亲自参加了起草原子弹受害白皮书的运动。
2.冲绳民众的生存状况
大江对冲绳的造访多次遭到当地人的拒绝,他由此认识到冲绳跟周围世界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带着对冲绳人的忏悔,深入地思考冲绳问题,在《冲绳札记》中论述了冲绳的历史文化、冲绳和日本本土的关系以及战后冲绳人的生存状态。
一是历史上遭受压迫。明治政府试图吞并琉球时,琉球的士族林世功前往中国寻求援助,留下了“一死犹期存社稷”的绝命诗,在北京自杀身亡。大江认为这首诗也是对开始推进“琉球处分”的日本国的抗议宣言。喜舍场永珣先生的《八重山民谣志》(1968)把声讨的矛头指向了日本本土,指出琉球沿袭萨摩人头税的榨取方式,使八重山民众深受其苦。
二是战时的“棋子”。冲绳战役期间,日军强迫大量冲绳民众自杀,“以冲绳民众的死做抵押,赎回本土日本人的生”,给冲绳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1968年冲绳实施的精神卫生实态调查显示,冲绳的精神病患者高出本土2.5倍,其中年龄高发段的男子多是在青春期被迫参加了冲绳战役的人。
三是战后的“弃子”。战后,冲绳作为美军基地被剥离出日本本土。基地常驻有B52型战略轰炸机,并且储藏有核武器和细菌武器。美国和日本政府还计划将冲绳“带核回归”。大江认为,这让冲绳民众遭受对方核报复的威胁,重新把冲绳民众当作了弃子,当作了廉价牺牲品,是对冲绳民众的根本歧视。冲绳回归前,本土革新政党提出了反对“本土的冲绳化”的口号,即反对把美军的核基地和生化部队等转移到日本本土。大江认为,这个口号里蕴含着本土日本的利己主义。美国和日本政府无视甚至压制冲绳民众正当抗议的声音,使得他们无法参与日本国政,无法行使主权。因此,冲绳人始终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到困惑,战后出生的年轻人没有祖国意识。
大江通过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考察,指出了日本对冲绳的歧视、无视和蔑视,批判了其背后潜藏的“认为日本是世界中心,至少也是亚洲中心”的思想。大江认为,日本明治政府以解救琉球人民的名义吞并了琉球,战后日本政府又在以类似新琉球处分的形式进行冲绳回归的谈判,使得冲绳及其住民受到强加于人的“厚意”的颐指气使。这种做法会造成冲绳民众和本土日本人的根本的乖离,冲绳即便脱离美国军事统治之下的“苦世”,也未必能迎来“甘世”。
强调边缘价值,倡导和谐共生
人类文化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经历了多元、碰撞和交融的过程。所谓的“边缘”也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况且处于边缘的非主流文化,往往对推动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具有积极意义。大江健三郎在《广岛札记》和《冲绳札记》中从边缘批判中心的政治体制,凸显边缘的价值,强调对各种边缘性的弱势群体的理解、尊重与宽容。
If I could catch a rainbow
I would do it just for you
And share with its beauty
On the days you’re feeling blue。
If I could build a mountain
You could call your very own
A place to find serenity
A place to be alone。
If I could take your troubles
I would toss them into the sea
But all these things I’m finding
Are impossible for me。
I cannot build a mountain
Or catch a rainbow fair
But let me be what I know best
A friend that’s always there。
如果我能留住彩虹
如果我能留住彩虹
我将只为你一个人挽留
在你感到忧伤的日子
与你分享它的美丽
如果我能建造大山
你尽可把它当成你自己的
体验宁静的空间
独处的.地方
如果我能带走你的烦恼
我会把它们通通扔进大海
然而我发现所有这些事情
我都无能为力
我建不成一座大山
也留不住彩虹的美丽
就让我做你最好的朋友吧
物
描
写
辅
导(诗歌部分)
参考答案:
一、村
行
1.He 2.拟人、比喻;把山村的野景描写的色彩斑斓,有声有色有香。3.七言律诗、秋、山野、我、对山野风光的无限喜悦和自己早贬谪的愤慨苦闷。
4.从听觉(有声。晚籁)角度展示动态美,从视觉(万壑、数峰、夕阳)角度展示静态美,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构成优美的秋日山野图。5.尾联首句;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6.比喻对偶句、写出了山野风光迷人。7.先景后情。
8.对山野风光无限的喜爱和对故乡无限思念的感情。
9.翻译:菊花刚刚开放的季节,?骑着马穿过山间小路前行。任马由缰,听凭马随意漫步而走,这山村的自然景色引起我浓厚的游兴。千山万壑,在晚风的回荡中发出了清幽的响声,几座高耸的山峰却默默无语地立在斜阳之中。经霜的棠梨树叶像胭脂般红得可爱,秋风吹来,吹落了片片殷红的红叶;田间荞麦花开了,雪白的一片,晚风送来阵阵清香。为什么吟过诗后忽然又有惆怅的心情呢,因为那村边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太像我家乡的了。10.(.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处处鸟语花香 生活充满阳光 大力增强环保意识 提高全民环保素质 还天地之本原 传人类之文明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开发与环保同步 生产与治污并举 失去生态平衡 人类寸步难行 珍惜水土资源 实现持续发展 一人一年一棵树 绿山绿水绿山河 同顶一片蓝天 共护一方水土 草木皆有生命 爱护方显真情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持续发展)
二、山
居
秋 暝
五言律诗、颔联;景、情、主次;秋天、秋天的晚上、山野、新雨后;静景(物)、视觉;动景(人)、听觉。明月、松、清泉、竹。高洁的人格。对偶和拟人、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的热爱;官场生活;浣女归来,渔舟出去。喜欢自然厌恶官场。
空山秋雨图、清泉映月图、浣洗晚归图、月夜采莲图、王孙归来图;动静结合,视听并用。
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清凉带来了秋意。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洗衣服的妇女们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三、忆江南
白居易
赣、湘、闽、浙;好;中间两句;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对偶、比喻、反问; 追忆、赞颂江南春日美景.翻译:.......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四、钱塘湖春行
描绘的西湖早春景色生机盎然;
画面: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柳阴翻译略。颔联:莺燕争春;拟人和对偶; 花草竞春荣;流连忘返; 小燕子、早莺;赞春情。
早鹰小燕浅草新泥初平;表现了诗人因郊游而满怀喜悦,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初春景色的热爱之情。;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白沙堤。
碧玉妆成....万条垂下....;好雨知时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法特点:从动物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五、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逾::更加。欲:好像。燃:燃烧。过:过去。何:什么。2.拟人;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3.春末夏初(暮春);思念故乡;比喻夸张对偶;写出来暮春时的美丽景色。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我就特别地盼望过年,因为对我来说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过年让我神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年的期盼慢慢地淡了,淡了,甚至有点害怕过年。现在每当年关逼近,我就不禁要想:这一年再也抓不住了,可我做了些什么?过年让我感伤。
真的是小时盼过年,大了怕过年。
对于春节,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和我少时一样了,是吗?当然还有更多的不同:物质生活上不像我那个时代贫乏,而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得感谢背后强盛的祖国和可敬的父母,不是吗?
春节,同学们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课外阅读自然也就必不可少了。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有关春节的美文吧。
梁实秋是我们熟悉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闲适散淡而见个性。在《过年》里,梁实秋给我们娓娓道来他童年过年的“快乐”与“不快乐”,他的“过年”,虽然和现在隔着近一个世纪,但传达的那些过年细节,莫不让我们身临其境。现在我们过年,风俗虽然不尽相同,但那份情趣却是相通的。 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我们读起来更是过瘾。北京人过春节规矩多,腊月初他们就开始为春节张罗了,熬腊八粥、做杂拌儿、赶庙会,过小年,忙大年,按时间顺序,老舍把北京的年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黄秋耘的人生中,三个大年夜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孩童时放鞭炮炸伤手指;逃难岁月饥饿的大年夜;“牛棚”中吃大白馒头过年。现在回忆起来,黄秋耘深感悲凉而辛酸。
《闲说过年》是一篇随笔,作家邓友梅在文中对过年倾注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斯妤写她的《除夕》,细腻而富有女作家的性情。王小鹰的《大年夜的故事》,追忆了奶奶的故去,没有喜庆却也终生难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春节。
时代在进步,同学们现在过春节,自然感觉到了新的生活内容。网上拜年就是明证之一。但春节作为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快乐、温馨应该是永恒的主题。对照这些作家们的春节,同学们不妨也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你们与众不同的春节体验,我们将在以后择优选登同学们的同题来稿。
读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个栏目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我们将在刊登大作家同题美文的同时即开始面向同学们征集同题作文,和大作家写同一主题的文章,比比看,没准“长江后浪推前浪”,同学们的作文更精彩呢?
一、诗歌语言赏析
鉴赏离不开诗歌语言赏析。我们可先从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运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例如:李白《望天门山》一诗,“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断”“开”,就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声势浩大,而“碧水东流”和“两岸青山”中的“碧”“青”,则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江水碧绿的图景。
二、作品形象与表达技巧赏析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是对语言进行分析后必做的一步,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诗中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衬托、对比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以及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技巧,以此来分析含义,探究作用。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就是以夸张的手法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高洁。
三、作品思想内容评价
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步,是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赏析时,我们可以从主旨句、情感句入手分析概括,也可以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人生哲理;可以从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类别入手,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从诗人或豪放或婉约的语言风格入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我们还要注意分析试题的具体要求,把握解答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同时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仔细诵读,品味诗句,寻找到答题的最佳角度,推断出理想的答案。
我们在答题时,一般可以从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分析写作(修辞)手法、剖析作者情感四个方面来进行回答。
例如:鉴赏王维的《鹿柴》,我们可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摹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然后简洁地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情境的氛围特点——幽静,分析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以声衬静,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再根据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来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每次乘车总喜欢看窗外的一切
倚在窗前
看过往的人群匆匆地走着
窗外的风景在退后
而我又该如何退后
曾经的往事不堪回首
我却还在傻傻的坚守
我在等待什么
是一个确切的答案吗
还是一个背影的.转身
我不了解
是我学不会珍惜
是我失去的太多
还是我挥霍的太多
我又该何去何从
未来的路该怎们走
我陷入深思
……
到达目的地了
我该下站了
可是我人生的下一站
又在哪里
迷茫着,
失去着……
时装衍生于服装,时装审美是在服装审美基础上的变异形态。时装的出现,被人认为与商业资本主义兴起有关,它最初是西方服装文化与消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为当时欧洲的经济状况为文明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时装被认为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表现。所以,它一方面延续了传统服装作为权力、地位、身份表征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现代人变动不居、求新逐异的文化心态。但是,时装并不单指高级时装(高档时装或精英设计师设计的时装),同时还有日常时装。两种时装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共同构筑了时装世界的审美空间。它们有一个彼此一致的共通的特征,那就是“变化”:新的风格和款式以连续周期的方式出现并使以往的时装成为过时现象。这也正是时装现代性的特质。
时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的流行与审美趋向,是受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制约的。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从而形成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时尚与风习。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时装。以中国当代服装演变为例,建国初期的工人装、列宁服,反映了当时人们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向苏联学习的热忱;后来人们普遍穿的是中山装、干部服,中国曾被讥为“蓝蚁之国”,但它潜含的却是人民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即使“文革”中,红卫兵绿军装的风行,从中也可看出那时的人们的历史情绪。这就是说,时装的更替,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中人们的某种文化需求。
时装,实质是时尚化的服装。因而,它具有一切时尚的特征:一方面是流行性,相对短暂的时效性和周而复始的轮回性;另一方面,它也总是以先锋的姿态出现,永远追求新异、独特、不同寻常。标新立异,是时装的独立价值。所以,时装设计,常常在异常规范和日常规范的种种不同之间寻找灵感和动力。为此,它往往从其他“装束”和时尚中,掠取“奇异“的技巧和规则。诸如,传统服装的改造,过时服装的重新起用,其他民族服饰特点的某种蓄意的融合,乃至“异国情调”的借鉴,等等。在中国有“唐装”、旗袍,少数民族华美服饰中某些因素的选择性的融入,以及受环保文化的影响,时装的款式和色彩对大自然动植物的仿生,等等;在西方,时装更是讲究新奇、怪异、花样频出。这些都反映了时装的时尚性。
时装与女人,是时装美学中一个凸显课题。对时装的深厚兴趣几乎是女人的一种天性,一种她们无法克服的特点。她们的自我形体和举止需要时装来予以表现。身体通过服装、服饰、化妆等方式显示女人的个性、性别特征和社会身份。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女人已不在只是男人眼中的观赏物,而具有了完全独立的品格和地位。这样女性时装就更多地含纳了现代文明的质素。女性时装的设计,需考虑三个因素和取向:①要依据女人的生理特点:母性、柔美、曲线、健康;②要极力展现女性的特殊魅力:窈窕、靓丽、温婉、清新;③要在内涵气韵上表现她们的个性、爱好、内心愿望和梦幻,以使她们的精神得到升华。所以女性时装的制作,就不仅是裁剪、缝纫并销售的一般服装,它向人们提示的是一种女性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人们热心消费的情势下,购买时装成为流行于妇女中的一种消遣。一种新的时装理念和风格出现,在形成潮流的过程中,大约只有少数人成为领先者,如果她们接受了一种新的时装,这种时装就会得到普及并被修改成大众消费的时装。
时装,不管怎样式样翻新,纷繁竟丽,也不论是男装女装(一般情况下男性时装较少),但都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它们都必须基于一个原创时的基本原则:人体工程学。时装的审美效应是建立在它的实用功能之上的。人体工程学的中心是人。它研究的是人体自身的特性:人体构造,人体生理系统及其特征。而与时装设计密切相关并对其有根本影响的是人体静态与动态的生理构成。这就是说,设计时装时,要根据人体的身高、胸围、躯干四肢的比例,以及在动态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虽然时装对人体有某种规范和规约,但最主导的要求还是合体、舒适、入时。当然,时装设计有它的社会性,如显示身份、地位和职业特征,但从人类着装的原初意义上看,时装还是对人体的一种美化。时装之所以成为审美现象,是因为它以人体为表现主体,离开了人体,时装之美就丧失了凭依和存在意义。
时至今日,如果要考察时装整体趋势,那么我们在花样繁多之中,不难发现它有两种主要的流向:一是强调实用性、职业适应性的工作服装;一是带有放松、娱乐和闲适特点的休闲服装。从而形成了当下时装的两大主题。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看到,各行各业都有具备各自行业特点的服装,而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休闲服装,更是广泛流行。人们通过时装设定自己的形象,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这不仅仅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折射出人们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勿庸讳言,时装中也有欲望化的奇装异服,但它不是时装的主流。主流仍是健康的、审美的,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中国的时装业和时装系统,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消费的拉动,一方面受先进的现代文化的引导,一定能逐渐地走向成熟,走向繁盛。时装之花,也必将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装点我们的时代!
这几天很会想
想那些曾经的一切
曾经的.我
只知道,欢笑是最美丽的
现在的我
只知道伪装
因为伪装,不会让我受伤
会让我更坚强
就像一棵大树一样
他是可以给人乘凉
给人以最可口的果实
但人们也许不知道
在他茂盛的枝干,树叶里
有多少风雨,多少沧桑
在他可口的果实里
留下了他多少努力
留下了他多少悲伤
但他给予别人的
永远都是笑容
也许没有人想过
他看起来那么坚强
其实
他也有伤痕
只不过是伪装得太好了而已
大树也有思想
我是多么爱它啊!
蓝天白云,
看那翠绿般的草地,
有遍地的牛羊。
看那清澈的小溪,
有许许多多的小鱼。
看那蔚蓝的天空,
有像棉花糖的白云。
走进郁郁葱葱的森林,
就像天然的保护伞。
一直保护着我们!
走进无边无际的草原,
就会被一阵阵花香包围。
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花朵,
每到天亮时,
太阳都会准时上班。
而且在冬天时,
它是那么的温暖。
但在夏天,
它是多么的调皮。
总是那么的炎热,
每到晚上时。
月亮总会准时上班,
安安静静的守护着我们
有关爱国的现代诗歌: 航天梦,我的中国梦
航天一甲子,辉煌六十年。
星梦千百载,一曲东方红。
弹箭每升空,艰苦铸恢宏。
五六十月初,京西五院成。
学森任院长,思礼控研究。
东风红旗展,鹰击长剑空。
伟杰壮牺牲,壮烈航天雄。
时光流转快,精神弥坚重。
勇攀天梯力,如同圣火传。
记得有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高秀敏、范伟合演了一个小品。节目结束时,赵本山一面走向台侧,一面玩着手里的帽子,说:“送我的帽子还是绿的。”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全笑了。因为,“绿帽子”是啥意思,国人皆知。
“绿帽子”这个词儿,颇为不雅,故一般词典都不收入。“绿”,本是大自然昂扬生命的本色,怎么配上“帽子”就变成了骂人的话呢?
凡物稀则贵,多则贱。也许是因为绿色太普通、太常见,所以在帽子上染其色作为低贱职业的“工作服”。其发轫至少在西汉。
《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一件颇具情趣的事,事情有关馆陶公主的私生活。馆陶公主是窦太后之女、汉景帝的姐姐、汉武帝的姑妈。她在丈夫、堂邑侯陈午死后即寡居。后来,她包养了一个十三岁的美少年董偃。董偃十八岁时,馆陶公主已五十余岁,两人同居了。揆之以当代流行语,董偃就是“家鸭”。他颇为神气,“出则执辔,入则侍内……号曰董君”。这可谓我国古代“富婆与少夫”之一例。汉武帝这人很有意思,得知此信息后,居然提出要见见姑妈的这位情夫。汉武帝很尊重姑妈,提要求时说“愿谒主人翁”。虽是亲侄儿,但是贵为天子,馆陶公主不得不听命,不得不尽人臣之礼,“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之后,“之东厢自引东君”。董偃惶恐无状,着工作服来拜见皇上:“董君绿帻傅(按,戴绿头巾,着袖套子),随主前,伏殿下”,随即自报身份:“馆陶公主庖人臣昧死再拜谒。”汉武帝其实就是见一见,把个老妻少夫吓了一身汗。请注意,“主人翁”这一长期流行于政治、文艺领域的词语,系汉武帝“御撰”,它的初始意思是“馆陶公主的老公”。
着帻者在西汉已是身份低贱的人。蔡邕《独断》引应劭《汉官仪》:“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帻染绿色,更为低贱。唐朝颜师古在《汉书·东方朔传》中“绿帻”作注曰:“绿帻,贱人之服也。”
董偃大约是我国古籍中第一个有名有姓有事迹的戴绿帽子的人。
唐朝时,如手下吏员违法,则主管官员要被“问责”,受到的惩处之一,是用绿布裹其头。到了元朝,绿帽子开始反映在家属关系上。《元典章》载中书省所上折子云:“娼妓穿着紫色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按,青头巾即绿头巾,《说文》:“绿,帛青黄色也。”)到了明朝,规定乐人用绿巾裹头;官府设妓院,隶属乐籍。推而广之,人们遂称妻子有婚外性行为之丈夫为戴绿头巾。清末郑志鸿《常语寻源》一书有“绿头巾”条,说:“《国宪家猷》: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倡夫,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国宪家猷》笔者未曾谋面,所言春秋之史实亦不知是否可靠,但至少在清末,绿头巾之义已广泛为人所知,该词成为“常语”,则是可以肯定的。
英语亦有词汇“绿帽子”,甚至与男女之情也有一点关系。不过,这帽子是女人戴的。它源于1920年英国出版的一本畅销小说Green Hat(《绿帽子》),作者是原籍亚美尼亚的迈克尔·阿伦(Michael Arlen)。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位喜欢戴绿色时装帽、为人放荡不羁的潇洒女性,结局是因爱情而死。后来,小说被米高梅公司拍成电影,由嘉宝扮演戴绿帽子的女主角。一下子,在欧美,女性戴绿帽子者多多,颇有哥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饮誉文坛之时,男青年著维特自杀时的服装——“长靴、青色燕尾服、黄色背心”成风之势。
还可一提的是,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生前读的最后一本书就是《绿帽子》。据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拉娜在《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一书回忆:“我看到他(斯大林)在拼命寻找原因——寻找,然而没有找到。忽然间他会开始谴责那本‘罪恶的书’,她死前不久读过的一本书,当时十分流行的,迈克尔·阿伦的《绿帽子》。他认为这本书在她身上起了重大作用。”是不是书中戴绿帽子的女主人公之死启诱了斯大林的妻子而使她选择了开枪自杀?其心理,当时和现在均无法揣测。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若迈克尔·阿伦居住在原籍亚美尼亚的话,斯大林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的。
榆槐之误
俞平伯先生的书斋名“古槐书屋”。这当然是就地取材、因树名斋,与清人之寒松堂(魏象枢)、二十七松堂(廖燕)、紫竹山房(陈兆仑)、红榈书屋(孔继涵),今人之三松堂(冯友兰)等相同。而且,俞先生有几本书也与槐树有关,即著名的“三槐”:《古槐记梦》、《古槐书屋词》、《槐屋梦录》。所以,黄裳先生一篇记俞先生的文章,题目就叫《古槐书屋》。
黄裳先生这篇文章收在《榆下说书》里。书名为什么叫“榆下”呢?该书《后记》说:“榆,说的是我家后面的一棵参天老榆树,它的树梢比四层楼还高。”原来,也是因树而名书。《榆下说书》是本颇受称赞的好书。舒芜先生说:“整个《榆下说书》,好也好在它善谈‘世道人心’,都是好杂文。”马茂元先生谈及书中一篇《关于柳如是》时说:“几笔就把一个柳如是写活了。真没想到,天下文章,竟可以写到这样活的!”(以上二例,均见舒芜《书与现实:谈〈榆下说书〉》。)
但黄裳先生很快就发现自己把树认错了。书出版后,他寄了一本给俞平伯先生。在附信中,他写道:“我家屋后的那株大树,被我一直当成了榆树的,后来发现好像并不是。”因为,他在几处发现相同的树,问园林工人,知道都不是榆树;又从苏州拙政园里树上钉的牌子上得知,树实为“枫杨”,还从园内游客口中得知,此树北方俗名“平柳燕”。俞先生很快复信了,原来俞先生有着同样的失误。信中感慨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诚非易事。”说自己也把树认错了,把榆树认作槐树,但俞先生“责己重以周,责人轻以约”,说:“若吾兄之误枫杨为榆,枫杨冷僻,固属无妨,弟之不辨榆槐则其事颇怪。”对于早年几本书以“槐”为名,则云“今不可复正矣”,深深地感到遗憾(黄裳《珠还集》)。
很有意思,两位大学者都把树认错了:一位把榆树认作槐树,一位把枫杨认作榆树。
文人学士不是专门家,误认“鸟兽草木”的事并不少见。就笔者所知,杨花柳絮不分,梅和蜡梅相混,自古及今多矣哉。以传世名句论,韩愈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把柳絮误作杨花;杨万里之“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睡起》),把杨花误作柳絮。梅花和蜡梅是两码事,前者属蔷薇科,后者属蜡梅科。古人诗词中,咏梅花特多,咏蜡梅极少。
《论语》有云:“君子坦荡荡。”乾嘉大师阎百诗云:“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俞、黄二先生关于误认榆槐的通信,堪为文坛佳话。笔者读时,禁不住为二位先生虚怀若谷之气度、光风霁月之胸怀而逸兴遄飞,以为反映了他们的文品、人品。
这里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备课组的做法和反思。
一、处理教材的想法
(一)、蓦然回首,还是“寻觅文言的津梁”——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联系 误区一:误把选修教材与必修内容割裂开来
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还是不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学生是有惰性的,这就要我们老师做好引导。怎么引导?钱梦龙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了好几遍才读出好的,就是我要导读的地方。”
要注意“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而合情的教学环节是:由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由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由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
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至少用这种理念去授课,学生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非常配合。
(二)、花开四季,各有千秋——注意选修特性,选修≠必修 误区二: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
“诗歌与散文欣赏”“ 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的多元化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果完全照搬必修的上法,或者像上必修课一样一篇一篇地上过来,那自然也是不合时宜的。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要围绕六个单元的知识点展开教学,而“寻觅文言的津梁”的三大版块理念也只能是辅助手段,重在灵活运用,自主选择了。
(三)、走近高考,随时调整——注意与专题复习的挂钩 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选修课与复习课的关系
高三的主要任务是高考,这点谁也不敢否认,而我们这一届偏偏又赶上了新课改,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怎么办呢?只好两者兼顾。关键是新考纲没有出来,又该参考什么呢?所以,在此,我建议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好好研究一下《学科指导意见》,这样至少不会走弯路。为此准备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的方式,这样一则给学生种紧迫感二则也避免了教学单一的枯燥。所以在诗歌部分,是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相配合上;散文部分,则准备与古文阅读相配合上。
有两个做法,和大家探讨一下: 1.两者兼顾型:
选修的诗歌部分+高考专题复习的诗歌鉴赏分; 选修的散文部分+高考专题复习的文言文阅读
(这是从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出发,力求系统;当然如果从由浅入深的角度出发,先上高考专题复习再上选修的,也未尝不可。)
2.两者结合型:单元内容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 一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表达技巧
二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形象(意象、意境、情感)三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语言(兼及其他)
四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实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
五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虚词、句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六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断句、翻译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避免教学的单
一、枯燥。要注意的上,以上的分法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分得太明确,也不能分得过细。否则的话,就把知识点..
联系割裂开来了。我曾想把07年的诗歌鉴赏题按考点来归类,后来发现没法分,因为现在的高考题综合性都很强,几乎每个考查点都涉及到了。教学上也同样是如此。)
个人的看法,第一种方案比较好处理;第二种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些。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注意与写作教学的渗透 误区四:不能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所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在学生的每天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所以再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在我们每节语文课的背后,正有一双60分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呢!
1、积累(素材):作者魅力;诗文光辉。作者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作品世界本身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因而可以倡导学生重视积累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
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
“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2、模仿(语言、构思)
模仿有高下之分: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膝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就古代散文来说,可模仿的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散文的“形散神聚”和语言的抒情性„ „
语言如:仿《如梦令》写的《高三剪影》:
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
结构如:仿《项脊轩志》写的《老屋》
3、创新(局部、整体)①.“文本素描”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
学生习作:
„„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
悠扬的啼声擢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②.“文本改编”
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请你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说明写作。(6分)(改编自台湾高中写作教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说明:
①本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文,宜讲求文字的精致与文气的流畅;
②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文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要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
③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文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相映。
命题说明:改写是一种以某篇现成作品为基础,按照写作要求,在对原文形式或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后,所写出的新作品。改写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改写文示例:
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相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
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
③.“我最喜爱的一句诗”征文活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
清馨怡人,淡远悠扬。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
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
王维安在?问石泉,无语,只是默默流。④.“感动中国”古代诗人颁奖辞写作 豪放不羁的诗人:
一壶清酒,挥洒出一片豪放,一支墨笔,涂抹出大唐的盛世之风。在文学的长河里,你是一朵奇葩,你的诗,是这奇葩永久的芬芳,踏着水中的月华,你已远航。
醉卧长安,那是你的无奈;壮志难酬,那是世俗的失败。淡淡墨痕,抒写着前无古人的豪迈;滴滴香酒,浸润着失落的雄心。把酒问天,叹人生无奈;豪情一笔,诗传万古流芳。„„
诗坛霸主谪仙人:
一星升起,他灿烂得是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 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李太白,谪仙哉!
他是盛世游子,拿着酒杯走遍了大江南北。把酒望月,昨天他被风风光光迎进皇宫,今天他却挥了挥衣袖,潇潇洒洒在外得自游荡。举杯消愁,玉盘珍馐他不看一眼,仕途与他无缘;对酒当歌,诗,酒才是他的挚友。他是中国诗史上的辉煌篇章,他是中国诗的代言人!
⑤其它(综合等)
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诗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
„„
示例:高考作文《诗人•明月•黄花》片段: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的。
(五)、瞻前顾后,融会贯通——注意与整本书的融合 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文本只是范例,只要典型,皆可以为我所用。学科指导中即非常重视单元与单元间的整合,如古诗部分第二、三单元的自主赏析第一条明确规定与前一单元的联系。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积涓涓细流,成滔滔江河。用足教材,为学而用,从古人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二、单元解读
(一)关于前言:教材在卷首编写了《致同学们》。这不仅仅是写给同学们看的,也是教师要潜心咀嚼的。个中精要地交代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册选修课的三维训练要求。学通了它,教师才能“心明眼亮”,胸有成竹,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以学定教”。而教材中的“前言”部分,更应该看成是教师执教本册书的“教学目标”。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与学的重点都被一一廓清:这本教材,从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从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跟两种文体本质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在具体步骤的安排上,是从学习过程着眼。具体来说就是:
(二)单元内容设计:每章的第一项是“欣赏指导”(短文),就这一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主要起总领作用。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作),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 4 鉴。第三项“自主赏析”(诗文作品),是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欣赏的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同学们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这些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
(三)每一单元的教与学:综上所述,就每一个单元而言,教材编写者已经把教与学的“纲”、“点”、“面”、“线”交代得清清楚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纲”,知道每个单元应该学习什么;抓好“点”,重点解剖经典篇目,以求得变教为导、以点带面之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铺好“面”,在重点理解“点”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而不必再篇篇必帮扶,步步不松手;理清“线”,当学生学完一“部”后,附有“概述”,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时代作品的解读感悟,在文学史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于这条“史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即可。
(四)单元设置及课时安排:诗歌部分:14课时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示例:2课时 自主赏析:3课时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示例:2课时 自主赏析:3课时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
赏析示例:1课时 自主赏析:3课时 说明:“推荐作品”部分也要教师适当的指导,仅仅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是不够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语文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
A、《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
(一)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
1、以意逆志(从读者与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探讨诗歌欣赏的方法)a.“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b.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鉴赏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呢?
鉴赏时不妨多问问: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感(愿望)?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要正确把握一首诗歌的主旨,就得从正确解读诗歌文辞入手,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或人生体验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2、知人论世(从作者层面探讨了诗歌欣赏的方法)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说明:①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如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②尽量积累诗人写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作品,全面掌握诗人一生的思想变化流程,以及由此而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③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力求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3、探究诗旨的步骤 在背景中理解文本 在文本中推敲语言
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而把握其意境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
说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抒发感情的。诗歌欣赏中,我们要把从诸如表现手法等形式之美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变成一种习惯,由习惯升华为一种能力;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领会诗歌的意境,把握文本的全部内蕴。
(二)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
1、置身诗境:主要从诗歌形象(意象)特点入手探讨诗歌意境的方法 “置身诗境”的赏析方法: ①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
②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
③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如:
a.针对意象较为丰富或典型的可采用抓典型意象分析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如《春江花月夜》《扬州慢》《菩萨蛮》);
b.对整篇优美、浑成的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
c.对诗中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的可采用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说明:有些诗歌写的不是生活中的实物、景色,而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诗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体验过的。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力求与诗人取得共鸣。因为传说也好,诗人的想像也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
2、缘景明情:主要从想像中的意境入手,去感受、体会、推想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诗人的情感的方法。
“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
(《旅夜书怀》)① 描绘自然图景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② 想象诗人形象
似沙鸥(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③ 追溯诗人感情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④综合表述本诗的意境
概括+具体描绘(采用总分结构)
3、把握诗境的注意点
①、”置身诗境“必须通过诵读来实现。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古体诗用韵自由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全诗换韵共11次。随着韵脚的一次次的变化,诗歌的内容层次也一次次变化,从而笔到意随地表达了他的追求和理想。在朗读时,换韵处可作适当停顿,韵脚要读得响亮,要用心领会诗句的内容,读得节奏鲜明,这样才能充分感受李白诗歌中那份浪漫主义的激情,欣赏虚构出的这个神仙世界的异彩缤绩和诗人不受礼法约束的狂放不羁。
②、”缘景明情“则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本中诗人述志达情所借助的意象,并且根据连缀的不同方式,借助联想、想象来实现对诗境的品味。
《夜归鹿门歌》作者借山寺的鸣钟、月照的鹿门、岩扉松径等意象和庞公的典故来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作品篇幅短小,意象典型,基调一致,意境浑成,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意象连缀,通过吟诵、联想来品味诗情。
《登岳阳楼》前两联描绘江山的壮阔,颈联却极写漂泊无归之苦。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个极大的转变。一般来说尾联就很难安排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这样的胸襟就和”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的意境衬托起来,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全诗意象之间跳跃性大、色彩不
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这样的作品就要教会学生或根据诗词中的”一鳞半爪“,或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用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再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③、有些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对这类作品,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炼字“"炼句”,感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比如《菩萨蛮》其二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
④、有些以景语作结的作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揣摩、感悟来品味意境和诗味。比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方能体会诗境之隽永。
把握诗歌内容,抓住诗歌意象,想像诗歌意境,根据诗中所描绘的种种图景,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其境,感同自身,去窥测诗人的内心世界,分析诗歌思想情感。
(三)第三单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欣赏指导”栏目里所提示的学习要求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解读:在“指导”中,教材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 7 韵等方面”,“把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句中节拍、句末韵脚和章节间节奏的把握上”,并列举了五言诗、七言诗一般有的节拍,从而“按节拍朗读”。
可能存在误区:我们可能依然用自己惯有的 “经验”,仅仅关注于对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分析,却忽略如何去“因声”和“涵咏”。窃想,设若在高考时出了让学生“划分诗句的节拍、韵脚,诵读时的轻重急缓,标出分节来”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学生能完成的好吗?
看《单元指导》课件:参考无忧无虑网站:http:// 点评江苏省公开课《登高》,带学生用吴地方言上,真正做到了语文的本真。
B、《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总体设想:
利用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的方法来上,只是重点有别。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因声求气→仔细理会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融会贯通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四)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误区一:眼中只有形象,忽视手段创造 创造怎样的形象?怎样创造形象?
我的理解是,不仅是创造怎样的形象,还应是如何创造形象。如《项羽之死》,既要通....
过阅读,分析出项羽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要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误区二:眼中只有文没有诗,忽视诗与文的有别。
学习本单元有两个重点,既要求在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的“形象创作”,同时又要求让学生理性地区别“诗文”是如何“有别”的——因为前三个单元学习的全是诗歌,而这个单元正好是由诗歌到散文的过渡,十分有利于区别。
A、创造形象
1、散文类别不同,艺术形象的表现形式不同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过小孤山大孤山》)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项羽之死》《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③说理类散文——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④叙事类散文——细致生动的事件(《项羽之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⑤抒情类散文——真挚感人的情感(《祭十二郎文》)
2、形象不同,方法不同
山水游记类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情景交融的意境,灵活多变的笔法,多角度多侧面细致真实的描绘。
哲理型散文——《庖丁解牛》——用寓言故事来讲道理,生动的场面和传神的神态描写。史论散文——《阿房宫赋》——铺叙、夸张、渲染的赋体特征,形象描写对说理的重要作用,描摹形象的手段(如繁笔和简笔的配合,运用排比、对偶、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人物传记类散文——《项羽之死》——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形象刻画;精湛典型的场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B、诗文有别
注意教材“赏析指导”第二段中“诗文有别”这一教学提示,重视赏析示例文后导引分析的这一段文字:
作为散文,所描摹的山水形象,与用诗歌写出的山水形象是有差别的。文贴近山水的本 来面貌,而诗则是写意的,境象与情思都升华得更为高远一些。在陆游之前,苏轼有咏大孤山小孤山的著名题画诗《李思训〈长江绝岛图〉》:“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陆二家,一诗一文。苏诗凌空飘扬,所展现的形象,真有“山苍苍,水茫茫”“沙平风软望不到”的感觉,而陆文脚踏实地,从多种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苏诗能启发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陆文则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对比之下,可以显见其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体现着文学艺术手段的丰富多样,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在此建议许多教师在教一个单元、乃至一册书之前,悉心地去研读教材,去吃透教材的编排体例、意图,以及教学要求。
(五)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要提醒学生: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
如何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脉络?
提要钩玄
因声求气→仔细理会
沉思力索
融会贯通(探究·讨论)
反复推敲
关于提要钩玄: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语出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指学习记载史事的书(资料性的书)必须提出它的要领,学习立论的书(理论性的书)必须探究它的精义。这是一种在阅读中抓要点、找本质的读书方法,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读书过程中抓知识的要领,抓精髓之所在,探索其精神实质。如此,所读之书就是再多,也能若网在纲,被系统掌握。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
1、注重章法。反复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文章中的流动、起伏和回旋,这是把握文章气脉的前提条件,是挖掘文章思想价值的基础。章有章法,读有读法。朗读时,要“因声求气”,慢慢地将身心沉浸到作品中,从音节字句中感受文章的气韵。比如《六国论》和《祭十二郎文》都是值得反复诵读的名篇,切不可把疏通词句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对这些文章的品读。
2、注重学法。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脉络的方法,练习归纳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理清全文的结构。比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文章的结构看似闲散随意,但是如果逐段理清主要内容就不难发现,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二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文章始终都是以画竹及苏文二人的情谊为中心点的。
3、注重积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比如苏家的一些情况等。这不仅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需要。
4、注重比较。本单元所选文章都较为经典,可以在比较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体味作者的感情,尤其要充分重视文后的比较类型的“探究·讨论”题。
5、注重模仿。本单元是一个非常适合学生写作模仿谋篇布局的好散文!
现在的学生似乎真的不会写作文,翻来翻去总是那统一的格式:若是议论文,则是先摆出观点,接着就是举例1,所以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举例2,所以观点是正确的„„还可以再举下去,一直到800字为止。学生作文问题是很明显的:缺少分析,没有论证过程。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学生就不想分析?我说,不是的,是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分析,更不知道怎样去分析。然后我们再想想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是不是只在作文讲评的时候强调一下“要分
9 析”,学生就真的会分析了呢?是不是只给学生读个一两篇范文就能解决问题的呢?我的看法是,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还是离不开课堂上的点点渗透。
怎么模仿?——尝试是条思路。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都很典型,结构完整,感情充沛,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这种“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妙处,还要教学生尝试着去模仿。
议论文性散文可尝试学写《六国论》和《伶官传序》的框架结构和论证过程。如《六国论》,虽然我们在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已经学过,学科指导意见里也没有要求上,但本文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如文中的总分式结构,对比、假设、举例等论证方法,其论证周密、说理清晰的逻辑性和文中从开头一直贯注到结尾的沉痛激切的抒情文气完美融合,对那些不会写议论文的人来说,再带着新眼光来读肯定是不一样的,定会在温故知新中提升。
抒情性散文可尝试学写《祭十二郎文》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抒情线索。如《祭十二郎文》以情感领起全篇,以骨肉至情贯串始终的写法。
记叙性散文可整合第三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叙事)《项羽之死》(写人)的写法。
怎么模仿?——仿写是条思路。浅层的可以仿其形: 例如:“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过清论》这段文字显然仿写了《六国论》的第一段,显得新奇独到。
高明的可以仿其神:
早在1980年高考作文《读〈画蛋〉有感》时,有位考生立意与众不同。别的考生大多谈的是达•芬奇的坚持与毅力,而他说的是名师与高徒的关系。开篇第一段是这样的: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这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正面阐述中心论点,第二句将中心论点拆分成两个分论点,第三句从反面阐述论点,第四句简明扼要概括命题材料,搭设材料与中心之间的桥梁。四句活层次清晰,笼括全篇,堪称读后感开篇的经典,它就明显有《六国论》首段的影子。
再笨一点的,先让他背出来再说 „„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多动脑子,肯定可以找到许多路子。
(六)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 “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
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散体,也有骈体。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前面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本单元鉴赏角度是 “文无 10 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韩大胜)
三、对教材内容调整的想法,意在“抛砖引玉”
一是选择——从各单元(专题)中选择最经典或最具学习价值的篇目;二是选择后重组——打破原来单元或专题的安排,选择相关篇目自组单元或专题,可以选择后重组来教学。选择相关诗文,组成如下单元:
一是按照 文学史线索 来安排——“先秦诗文”“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文”“唐宋诗文”“元明清诗文”,一是按照 写作要素 来安排——“立意篇”“形象篇”“意境篇”“手法篇”“语言篇”,把诗文合在一起,再把鉴赏方法揉进去来教学。
【诗歌札记参考】推荐阅读:
青春札记散文06-30
四下教学札记09-13
田野在召唤教学札记09-24
教师 教育故事 教育札记09-27
《弟子规》德育教育札记10-12
《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札记07-23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1500字07-23
诗歌鉴赏之诗歌题材06-02
经典诗歌:永恒的诗歌09-13
少先队建队60周年诗歌:关于红领巾的诗歌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