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精行业报告(精选7篇)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世界酒精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世界酒精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一、全球经济现状及影响分析
二、世界酒精政策状况分析
第二节 世界酒精制造业运行总况
第三节 世界酒精的主要产品概况
一、食用酒精
二、燃料酒精
三、医用酒精
四、工业酒精
第四节 世界酒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 世界部分国家酒精产业运行透析
第一节 美国
第二节 巴西
一、巴西酒精产业发展概况
二、巴西酒精业对外贸易分析
三、甘蔗种植拉动巴西乙醇产业
第三节 其他国家
第三章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酒精产业动态分析
一、酒精制造业逆势上扬态势强劲
二、酒精制造业小型企业发展迅猛
第二节 中国酒精主要消费市场分析
一、酿酒业
二、对外贸易
三、生物能源
四、化工及医药行业
第三节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酒精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酒精行业面临整合三、酒精企业的原料风险
四、废液治理制约薯类酒精行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国际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燃料乙醇原料非粮化
一、中国停建粮食燃料乙醇项目
二、中国非粮燃料乙醇收购制度有望实施
三、木薯是取代粮食生产酒精的理想替代物
第四节 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发展燃料乙醇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粮食安全成燃料乙醇发展瓶颈
三、技术及成本因素制约燃料乙醇的发展
四、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策略
第五章 中国酒精饮料行业市场运行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酒精饮料行业发展概况
一、酒精饮料发展分析
二、中国酒精饮料行业利润分析
第二节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分析
一、白酒产品基本情况
二、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概况
三、白酒产量及价格分析
四、白酒行业消费特征分析
五、中国白酒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啤酒行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啤酒行业已进入全面整合阶段
三、国内啤酒行业竞争格局
四、中国啤酒行业的未来走势
第四节 葡萄酒行业发展分析
第五节 酒精饮料主要产品比较分析
第六章 中国酒精区域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三省酒精产量分析
二、东北粮仓成燃料乙醇重要产区
三、黑龙江向酒精强省迈进
四、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酒精加工
五、辽宁制定《甜高粱转化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规划》
第二节 华中地区
一、华中地区酒精产量分析
二、江苏大力发展甘薯制燃料乙醇产业
三、安徽积极推进秸秆制乙醇
四、河南发展生物乙醇燃料“非粮”之路
五、山东发展甜高粱乙醇
第三节 华南地区
一、云南广西两省酒精产量比较分析
二、广西打造中国最大非粮生物质能源基地
三、广西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策略
四、云南木薯酒精生产概况
五、云南燃料乙醇产业趁势崛起
第七章 酒精行业部分重要企业分析
第一节 南阳天冠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节 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
第三节 四川山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节 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
第五节 龙口市振龙酒精有限公司
第六节 宁津县又一春酿酒厂
第七节 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公司
第八节 天津市冠达实业总公司
第九节 吉林省新天龙酒业有限公司
第十节 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责任公司
第八章 中国酒精制造业原料市场运行局势探析
第一节 玉米
第二节 木薯
一、以木薯为原料生产酒精的优势
二、木薯产业发展概况
三、国内木薯进口量分析
四、中国木薯酒精产业前景及趋势
第三节 糖蜜
一、糖蜜酒精发酵的特点
二、中国糖蜜酒精的市场影响力减弱
三、甜菜乙醇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
第四节 纤维素
一、纤维素乙醇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二、纤维素乙醇不可盲目追求产业化
三、影响纤维乙醇产业化的主要因素
第九章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酒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酒精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酒精发酵工艺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思路
四、中国木薯酒精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第二节 中国酒精行业前景展望
一、中国酒精制造业预测分析
二、中国燃料乙醇非粮原料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中国酒精市场预测分析
一、酒精产量预测分析
二、酒精市场需求消费情况预测分析
三、酒精进出口贸易预测分析
第十章 中国酒精产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中国酒精产业投资概况
关键词:酒精行业,锅炉,沼气,废渣,混烧,循环经济,节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张, 燃料乙醇的旺盛需求推动了全球酒精产量强劲增长。
酒精行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军工、医药等领域。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 以及能耗指标、排污指标的逐年提高, 加之我国酒精生产过程中成本高、能耗大, 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酒精产业出现了较大的调整。酒精生产企业一方面向原料主产区转移;另一方面, 酒精生产企业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内部生产资源, 节能降耗, 减排达标,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1 连云港发展酒精行业的地理优势
目前, 连云港市共有酒精生产企业17家, 各酒精企业在用锅炉31台, 单台蒸发量在15t/h以上。灌云万运酒精厂、赣榆食用酒精厂、东海顺泰酒精厂、东海山口左酒精厂、连云港东城酒业、连云港易达酒业、金山化工等均为酒精产能较大的企业。
酒精制造业的主要原料原来以玉米等粮食为主, 2006年以来,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政府开始限制粮食酒精的盲目发展, 酒精生产原料“非粮化”趋势明显。目前, 木薯、甘蔗、甜菜、纤维素等非粮原料在酒精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 连云港各酒精生产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港口优势, 从泰国、越南等地进口木薯干作为酒精生产原料,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 食用级酒精产能约100万t, 占全国总产能的1/7以上。港口独特的地理优势, 促成了连云港地区酒精行业现阶段的产能规模和综合经济效益。
2 酒精生产企业生物质能开发进展及存在问题
2.1 开发进展
2009年, 全市17家酒精企业年酒精总产能100万t, 年木薯原料消耗280万t。由于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糟液, 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污染极大, 但经过厌氧处理后, 可产生大量的沼气, 年沼气产生总量为30000万m3, 产生废渣约31.5万t/a (含水率60%) , 各酒精企业锅炉燃烧方式均为链条炉排, 建厂初期, 锅炉原煤和沼气的燃料比为8∶2, 原煤为主燃料。
近三年来, 酒精生产行业根据木薯干原料的特殊性及酒精废醪环保处理后带来的多元经济效益, 已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题。酒精企业为适应环保要求, 对酒精废醪采用厌氧处理技术, 在降低废醪COD的同时, 附产沼气, 并将沼气送往锅炉燃烧, 自此锅炉燃料比发生了变化, 锅炉原煤和沼气的燃料比为2∶8, 沼气为主燃料。每吨酒精生产消耗原煤已从550kg下降为150kg。直接降低每吨酒精生产成本300余元。按100万t酒精产量核算, 全市可节约原煤40万t/a。由此可见, 将沼气引入锅炉燃烧, 可实现较显著的节能效果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但自行改造易造成锅炉安全隐患和能效偏低, 根据对部分锅炉能效测试分析, 由于锅炉燃气系统未经过专业设计计算, 沼气燃烧效率较低, 锅炉热效率小于75%。
2.2 存在问题
目前, 酒精行业的酒糟是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酒糟虽无毒, 但污染负荷高, 并显酸性, 排放严重污染水体。虽然, 酒糟经过厌氧—好氧工艺处理, 其液体成分基本能达标排放, 但在废渣的环保处理上, 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各酒精生产企业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排放。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将可利用资源白白浪费。仅连云港环保处理系统年产生废渣约31.5万t, 如何将废渣和沼气进行混合燃烧, 以沼气、木薯渣为主要燃料, 实现节能目的,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3 技术合作与指导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简称江苏省特检院) 连云港分院和酒精生产企业合作, 在酒精行业应用沼气、废渣锅炉混烧—发电循环节能减排技术。旨在对全省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提供有益的示范, 充分利用港口优势, 使酒精行业沼气、废渣锅炉混烧—发电循环经济推广技术开发成为江苏省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为实现生态发展做出贡献。
江苏省特检院连云港分院对全市酒精行业锅炉燃气运行状况及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系统摸底调研, 统计数据为:酒精产能100万t;吨酒精消耗干木薯量约2.8t;吨酒精产生沼气量约300m3;吨酒精产木薯渣量约0.315t (含水率60%) 。
根据以上单位指标, 计算得知:总沼气产量 30000万m3, 总发热量6.9×1012kJ;总木薯渣产量 31.5万t/a (含水率60%、低位热值1500kcal/kg) ;总发热量2×1012kJ;燃料总热值 8.9×1012kJ;锅炉运行效率75%左右 (改造后可达88%以上) ;锅炉输出热量为8.9×1012kJ ×0.88=7.832×1012kJ。
按中温中压蒸汽与锅炉给水焓差为2842.4kJ/kg计算, 计算出蒸汽量为2.755×106t, 即每生产1t酒精产生的木薯渣、沼气燃料产生蒸汽2.755t。根据实际测试, 连云港市酒精生产企业每吨酒精消耗蒸汽量为2.5~2.8t。
按100万t酒精产能核算, 平均每小时蒸汽量约400t, 可配备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34MW (总负荷) 。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 只要能正常组织锅炉燃烧, 完全可以做到能量的自平衡运行, 实现酒精生产锅炉外购用煤零消耗、外购电零消耗的目标。以木薯为原料的酒精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生物质能加工厂, 确保沼气、废渣、酒精“气固液三态”的优化利用是研究当前酒精行业生存发展的主题。
4 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
4.1 木薯渣燃料的特性分析及技术措施
(1) 木薯渣燃料具有很高的挥发分。
传统的链条炉排下送风的燃烧方式会形成引燃区挥发分燃烧不完全, 锅炉冒烟甚至冒黑烟现象, 采用任何除尘器都无法消除, 烟尘排放严重不合格, 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燃烧效率。
(2) 木薯渣燃料密度小, 燃烧时易飞扬。
传统的链条炉排下送风的燃烧方式, 会在炉排特别是主燃区形成很多火口和燃料堆积, 造成火床不均匀和大量漏风及炉渣燃烧不完全, 需要司炉人工播火矫正, 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很大, 大幅度降低燃烧效率。
(3) 木薯渣燃料灰熔点小于900℃, 易结焦。
传统的链条炉排下送风的燃烧方式会在炉排 (特别是主燃区) 产生大于1200℃的高温, 造成炉排上结渣现象, 严重的结渣会造成炉排机械故障和堵塞烟道, 影响锅炉正常运行。
木薯渣作为生物质能利用时主要可用成分为粗纤维, 需减少其中钾盐等低熔点成分, 采用分级固液分离法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木薯渣的脱水和挤压成型技术是燃烧的关键, 成型后的颗粒燃料可以像煤一样在链条炉排上燃烧, 木薯废渣成分经化验分析, 热值经过实测为 6280kJ/kg (含水率60%) ;即1t木薯废渣的热值约等于0.28t原煤 (原煤热值23023kJ/kg) , 经过多次试验木薯渣的脱水和挤压成型技术已取得成功, 挤压成型机研发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申请号201020605696.8) 。
4.2 二次风改造的技术措施
针对传统链条炉排下送风燃烧方式存在的缺点, 该技术在炉膛前、后拱出口处增设了二次风装置。二次风总送风量约为木薯渣燃料燃烧总风量的50% (根据温度调节) , 采用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
二次风主要作用是加强炉膛前后拱出口气流扰动混合, 降低引燃区挥发分燃烧不完全燃烧损失, 形成完全燃烧, 达到消烟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双重效果。同时在炉内压制渣灰的飞扬, 减少结焦。
采用二次风后, 链条炉排下部送风量降低到原来的50%以下, 炉排上以缺氧燃烧方式运行, 炉排的风速和温度都处于完全可控的低水平, 此时的炉排类似气化炉状态。采用这种燃烧方式可以避免传统链条炉排送风的下燃烧方式所存在的缺点, 大幅度提高燃烧效率。
4.3 其他技术措施
(1) 沼气的燃烧效率主要与配风有关, 通过自动调控沼气与空气的混烧比例, 实现沼气燃烧系统的优化配置。酒精生产线启动阶段无沼气生成, 锅炉无法使用沼气为燃料。锅炉必须具备以煤、沼气、废渣作为多种燃料的适应性, 燃烧设备采用链条炉是最佳选择。
(2)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余倍。通过合理的沼气燃烧设计, 使沼气完全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废渣作为生物质能的一种, 可实现碳循环, 不增加温室气体总量。
沼气燃烧温度约2000℃, 当废渣在850℃左右燃烧时, 形成低熔点物质, 造成锅炉低温区结焦等危害。因此如何控制炉膛温度场尤其是废渣、飞灰的温度, 是锅炉炉膛改造的重点。
(3) 燃烧器改造后装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自动吹扫、火焰检测、熄火报警及熄火保护装置, 燃气压力超限及欠压报警和保护调节装置、燃气泄露监测报警装置和故障停运报警等安全保护装置, 以确保燃烧器的安全运行。实施能量梯级利用, 采用中温中压以上参数, 进行热电联产, 背压汽 (压力0.5MPa、温度小于200℃) 可完全满足酒精生产用蒸汽需求。
5 节能效果分析
连云港市酒精行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后, 锅炉燃烧效率从75%左右提高至85%以上, 沼气燃烧部分相当于节煤6.4万t, 木薯渣利用后相当于节约原煤8.6万t, 合计15万t, 节约原煤采购成本1.2亿元。按目前每吨酒精生产消耗原煤150kg计算, 基本能达到酒精生产用煤的零消耗。
实施热电联产后, 平均每小时蒸汽负荷400t, 可配备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4MW, 按电净收益0.6元/kWh计算 (外购电价0.85元/kWh, 沼气生产及发电成本0.15元/kWh) , 全年电收益1.43亿元。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标煤耗约180g/kWh, 外购电供电标煤耗约360g/kWh, 按34MW发电量、100万t酒精产能核算, 背压发电后年节煤量约5.46万t。
连云港市酒精企业年产沼气30000万m3, 其中甲烷含量56.5% (密度0.717kg/m3) , 12.15万t甲烷, 相当于减少255万t二氧化碳排放 (甲烷的增温潜力值 (GWP) 是二氧化碳的21倍) , 相当于减少107万t原煤的碳排放 (煤含碳量65%) 。
年消耗木薯280万t, 产生木薯渣31.5万t (含水率60%, 低位热值1500kcal/kg) , 折合原煤8.6万t, 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t (煤含碳量按65%计算) 。
综上所述, 全市酒精行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后, 节约原煤20.46万t, 节约生产成本2.63亿元,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75万t, 并可实现酒精生产用煤、用电的零消耗,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案例1:2013年6-10月间,福建省南平市B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康某在分别查处吴某、徐某、赖某三人醉驾案件中,明知三人的血液酒精含量分别达到283 mg、140mg、106mg /100ml,均已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情况下,采取隐匿、变造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伪造现场检测记录的手段,将血液酒精含量数据均变造为低于80mg /100ml,致使三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均逃避刑事责任追究,直到2015年12月被清查发现。2016年4月6日,B区人民检察院在未能核实徇私的情况下,对在逃的康某以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立案侦查。
案例2:2012年8月,南平市A区公安局某派出所民警方某在查处郑某醉驾案件中,经检验郑某的酒精含量为89 mg /100ml,已构成危险驾驶罪。方某应郑某的请求并接受吃请、礼物后,将郑某叫到食杂店购买一瓶啤酒饮下,再到派出所对郑某进行吹气测试,生成一份50mg /100ml的现场酒精测试单,对郑某予以行政处罚,使郑某逃避了刑事责任的追究。2016年4月19日,A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徇私枉法罪对方某立案侦查。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公安派出所或交通警察本身并无刑事案件的侦查权,采取隐匿、变造证据的方式,对应当移交的刑事案件当作行政违法案件处理,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或交通警察作为有查禁犯罪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采取隐匿变造证据的方式帮助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责任的追究,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公安派出所民警或交通警察作为司法人员,徇私情私利,隐匿、变造证据,将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刑事案件作为行政违法案件处理,致使有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受刑事责任的追究,涉嫌徇私枉法罪。
三、评析意见
本人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公安人员隐匿、变造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为醉驾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的渎职行为定性分析
1.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相比较,关键在于前者的犯罪主体不具有刑事司法权,公安人员在查处醉驾案件中的渎职犯罪是否适用该罪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刑法》第402条及高检立案标准的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执法人员,即依法具有执行行政法职权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从司法实践上看主要是工商、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当然也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公安人员。其与徇私枉法罪中“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行为在客观上有极为相似之处,关键性的区别在于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必须是司法人员,而本罪的主体仅限于行政执法人员。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兼具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国家职能,由此导致公安人员身份的法律性质不同。如果他们是依据刑事诉讼法、刑法对犯罪负有侦查职责的人,如刑事警察等就是司法工作人员,在负责经办具体案件时,徇私将明知是犯罪的案件作为行政违法行为处理的,则涉嫌徇私枉法罪;如果他们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执行行政法实施的人,如治安警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明知他人的行为已涉嫌犯罪的,应当移交刑事侦查部门进行立案侦查,但徇私舞弊不移交,仅给予治安处罚的,则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但是,在近些年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过程中,各警务机构的职能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如2003年以来福建省公安机关在各地陆续实行派出所、交通警察、治安巡逻警察的三警合一体制改革,赋予了本来不具有刑事侦查权的派出所、交通警察等职能部门对盗窃、轻伤害、危险驾驶等轻微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权。2012年2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闽委[2012]18号文转发《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关于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整合交警、巡警的路面勤务职能和警力到派出所,打破警种界限,实行网格布警、综合用警;科学合理确定县级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和派出所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职责分工。”因此,福建省范围内的派出所、交通警察大(支)队等职能部门被赋予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的双重职责,其民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涉嫌危险驾驶罪等轻微刑事案件应当依法进行立案侦查,不再向刑事警察部门移交,如果采取隐匿、毁灭、伪造、变造证据的方法作为行政违法案件处理的,涉嫌徇私枉法罪;对遇到的其他刑事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等案件,仍应当向刑事警察部门移交,如徇私不移交,由于民警已被赋予刑事案件的侦查权,作为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仍涉嫌徇私枉法罪。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公安机关内设职能部门如果没有变更调整的,对于具有刑事立案侦查权的刑事警察等可构成徇私枉法罪,其他内设职能部门如只具有行政执行法权且未被赋予刑事立案侦查权的,可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2.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与徇私枉法罪相比,在犯罪主体外延、主观故意和刑罚轻重上都不尽相同。根据《刑法》第417条及高检立案标准的规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该罪的帮助对象为犯罪分子,不限于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也包括有证据证明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该罪的主体为对具体犯罪具有查禁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刑事司法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司法人员,这两个罪的犯罪主体都涵盖刑事司法人员,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犯罪主体外延更大。因此,刑事司法人员之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采取隐匿、毁灭、伪造证据的方式帮助被追诉的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的,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这也是立法机关为了严密法网而作的制度性設计,以避免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包庇犯罪活动时出现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怪现象。但对于公安派出所民警、交通警察采取隐匿、毁灭、伪造、变造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等方式,将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作为行政违法的治安案件处理的情况,此时仅凭犯罪主体身份就无法区别二罪的适用,必须考虑采取其他标准进行区分。
其次,徇私枉法罪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相比较,更多地体现在犯罪主观故意上的不同。根据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判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的“徇私”应理解为徇个人私情、私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而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97条第1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二者主观上虽然都是故意,但徇私枉法罪必须查明犯罪主体具有徇私情私利的事实,而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在主观故意上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或者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在客观上实施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事实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就可以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这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受贿罪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关系,受贿罪必须查明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的事实及收受贿赂的具体数额,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财产与其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且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犯罪嫌疑人说明了巨额财产来源于受贿行为,但按照受贿犯罪的证明标准不能查证属实的,对差额巨大的不明来源财产就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条件的客观推定。可以说,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在某种程度上是徇私枉法罪的垫底性的补充规定,也是立法设计上的严密法网意思。
再次,从《刑法》第399条第1款徇私枉法罪和第417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刑罚幅度上看,徇私枉法罪最低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最低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刑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二者相比较,徇私枉法罪为重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为轻罪。公安派出所民警、交通警察如果采取隐匿、毁灭、伪造、变造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等方式,将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作为行政违法的治安案件处理,在一行为都可以构成二罪的情况下,按照法条竞合时重法优于轻法的适用原则,应当以徇私枉法罪定罪处罚。
(二)公安派出所民警、交通警察采取隐匿、毁灭、伪造、变造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等方式,将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作为行政违法的治安案件处理,应当以徇私枉法罪定性处罚
根据《刑法》第399条第1款的规定,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其犯罪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94条的规定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其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并出于徇私、徇情动机。其犯罪客观方面表现形式之一是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即对明知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进行追诉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1]
就本文的二个案例,从犯罪主体身份来说,康某身为交警大队的民警,方某为公安派出所的民警,他们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具有行政执法权,在福建省实行三警合一的改革下,交警大队和派出所都被赋予了对轻微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权,他们的职责包括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个方面,在查到醉驾的犯罪嫌疑人时,他们具有行使刑事立案侦查权的职责,已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符合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身份。
从犯罪主观方面来说,康某明知醉驾犯罪嫌疑人吴某、徐某、赖某三人经检测的血液酒精含量分别达到283mg、140mg、106mg/100ml,方某明知醉驾犯罪嫌疑人郑某经检验的酒精含量为89mg/100ml,均已构成危险驾驶犯罪。方某应郑某的请求接受吃请和宴请,其徇私情、谋私利的动机是非常明显的,具有枉法的主观故意。康某多次帮助他人逃避刑事责任的追究,如康某归案后检察机关能查清其徇私情私利的情况,应认定其具有枉法的主观故意,否则,只能认定其具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刑罚的主观故意。
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和客体上,康某、方某违反法律规定,采取隐匿、伪造或变造醉驾犯罪嫌疑人血液检测报告的方式,将他们的血液酒精含量数据变造成低于80mg /100ml,从而作为行政违法案件处理,明知是有罪的醉驾犯罪嫌疑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严重侵害了刑事追诉活动的正当性及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方某作为被赋予刑事追诉职责的司法人员,在徇私利、徇私情的情况下,采取隐匿、伪造或变造醉驾犯罪嫌疑人血液检测报告数据的方式,明知是有罪的醉驾犯罪嫌疑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严重侵害了刑事追诉活动的正当性及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应以徇私枉法罪定性处罚。康某多次帮助他人逃避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有徇私情私利的情節,应认定其构成徇私枉法罪;如无徇私情节,应认定其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注释:
辉县市酒精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注册资金3500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8万吨食用酒精。
2014年10月22日,辉县市环保局和邀请的有关专家听取了我厂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介绍,并对我厂各个工段的环保情况进行了勘察,共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无初期雨水收集池;
2、酒精储存场所无消防废水收集池;
3、酒精储存场所无泄漏应急收集池(罐);
4、原料卸料时,粉尘无组织排放较大,无防护措施。排查出问题后,我厂立即组织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当场将发现的问题公布出来,并将问题及整改内容落实到人,要求在12月15日全部整改完毕。12月25日公司领导重新对全厂各个工段进行排查,并就上次专家组排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逐个进行查验,具体整改情况如下:
1、在厂区西北角最低洼处,新开挖150立方雨水收集池,满足厂区前30分钟雨水收集。
2、在酒精储存区域开挖50立方消防废水收集池,并建设完善的引流渠道。
3、增设一20立方酒精应急收集罐,配套相关收集管线。
4、在粮食储仓前新安装袋式除尘装置,增强卸料员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整改结束后,公司重新研究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会议上公司员工纷纷发言,深刻体会到了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最后,总经理郭长年做了重要部署,要求成立环保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对全厂进行常态化巡查,每月巡查力度不少于两次,要将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等影响环境的违规现象发生。
秸杆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用木质纤维素作为糖源生产燃料酒精,目前糖的利用和转化率还很低,通常只有百分之十几。在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紧密结合而成的木质纤维,占秸杆总重量的约70-90%左右。植物中三者各占的比例随不同来源的植物或植物的不同部分而有所区别,大概的比例数字为:
纤维素 30-50% 半纤维素 20-35% 木质素 20-30% 灰份 0-15% 其实纤维素的非结晶结构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它可以完全降解成葡萄糖,后者是发酵乙醇的原料。
目前遭遇的主要问题是,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难以被破坏,致使人们无法完成后续处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难以降解的木质素包裹,使得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无法接触底物,这构成了木质纤维素利用的重大障碍。只有经过有效的预处理方法,破坏了木质纤维素的高级结构,实现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才能使木质纤维素作为自然界里最大宗的资源,像淀粉一样被人和动物完全利用。
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的反应通常又称为糖化反应,水解的主要产物是单糖。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所包裹,不利于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进攻。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聚合而成的一种非多糖物质。由芳香烃的衍生物以-C-C-键、-O-键纵横交联在一起,其侧链又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个十分致密的网络结构,将纤维素紧紧包裹在里面。所以,要彻底降解纤维素,必须首先降解木质素。未经预处理的植物纤维原料的天然结构存在许多物理和化学的屏障作用,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低,仅为10%~20%。
禾本科植物秸秆含有的半纤维素一般为木聚糖,占干重的25-30%。半纤维素能被木聚糖酶(xylanase,EC3.2.1.8)——半纤维素酶,降解成木糖。
天然半纤维素水解产物的85-90%是木糖。以植物纤维素原料中的木糖发酵生产酒精,能使纤维素原料的酒精发酵的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25%。因此,木糖发酵生产酒精是决定植物纤维资源生产酒精经济可行的关键因素。酵母木糖代谢的途径比葡萄糖代谢的途径复杂得多。在代谢的过程中部分木糖转化为其它副产物。因此,酵母木糖代谢产生酒精的理论得率为0.46克酒精/克木糖,低于葡萄糖酒精发酵的理论得率为0.51克酒精/克葡萄糖。
代谢葡萄糖和木糖产生乙醇的总反应式如下: Glucose ADP Pi->2Ethnanol 2Co2 ATP 3Xylose 3ADP 3Pi->5Ethnanol 5Co2 3ATP 理论上1吨葡萄糖可生产539公斤的酒精(180份C6H10O6在酶的作用下生成88份CO2和92份C2H5OH)
许多细菌、丝状真菌和酵母菌均可产生半纤维素酶。由于丝状真菌产生的胞外半纤维素酶便于分离和提取,产酶能力比一般酵母菌和细菌都高,并可以同时产生降解半纤维素支链所必需的多种辅助酶等优点,便于工业化推广应用。因此人们对丝状真菌的产酶研究较多,尤其是对木霉属和曲霉属的研究。同时,对这两种菌属产生的木聚糖酶的基本性质和降解产物特点也研究得较为透彻。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具有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和高产半纤维素酶的能力,但由于同时含有纤维素酶基因,生长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会同时产生较多的纤维素酶。
木糖一直被认为不能被微生物发酵转化成酒精。直到1980年科学家发现,一些微生物可通过发酵木糖产生酒精。如细菌、丝状真菌和酵母菌。至今已发现一百多种微生物能代谢木糖。细菌能发酵的糖类物质较多,除了单糖外还能发酵纤维素、生物高聚糖等,但细菌发酵的缺点是副产物多,酒精得率低,同时,高pH条件下的细菌发酵容易引起杂菌污染。与细菌一样,真菌不仅能发酵单糖,还能发酵二糖、纤维素和木聚糖等,真菌的这种特性特别适合于植物纤维原料的同步糖化发酵。有6个种的酵母菌能通过发酵木糖产生大量的酒精(嗜鞣管囊酵母 Pachysolen tannophilus、休哈塔假丝酵母 Candida shehatae、树干毕赤酵母 Pichia stipitis、季也蒙毕赤酵母、酒香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
与细菌的酒精发酵相比,酵母菌具有酒精耐受能力高,副产物少等优点。同时,经酵母菌发酵过的木质纤维素原料能直接用于饲料而不会产生毒性。酵母菌酒精发酵不易被细菌和病毒污染。
酿酒酵母是工业上生产酒精的优良菌种。但酿酒酵母不能发酵木糖,只能发酵木糖的异构体——木酮糖。因此,人们正在设法构建能共发酵木糖-葡萄糖产生酒精的工程菌。
瑞典科学家对酿酒酵母菌进行了基因工程重组,把参与木糖代谢的全套酶基因从不生产酒精的真菌中克隆出来,整合到酿酒酵母菌的染色体中,从而使它能够把木糖转化为酒精。
运动发酵单孢菌(Zymomonas mobilis)的研究较为引人注目。这种菌虽是原核生物,是厌氧菌。但它的功能与酿酒酵母一样,它的酶系统能将己糖高效转化为酒精。酒精产率、得率高(1 mol葡萄糖可生成1.9 mol酒精),耐酒精能力、抗纤维素原料水解液中的抑制物能力强。菌体生成少,代谢产物少,发酵温度高,不必定期供氧,酒精生产强度高(能够在相同原料条件下,产出的乙醇比酿酒酵
母菌高出8倍多)等优点。但就是不能发酵木糖。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Zhang.M)把大肠杆菌的戊糖代谢途径的基因组克隆到运动发酵单孢菌中,使之能将含25%一40%木糖的生物质发酵制成乙醇。正是由于这点差异,用运动发酵单胞菌来制取酒精能使生产成本降低。
工程微生物是利用基因移植技术构建的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也称其为转基因微生物。用这一方法生产酒精,不仅酒精纯度可达100%,而且生产效率也比酵母发酵法高出30%。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构建的工程克氏杆菌,在将废纸转化为酒精时,产量达到了理论极限值的80%。
半纤维素发酵制酒精:我国半纤维素水解,不论酸法和酶法水解,均有成熟经验。半纤维素水解液制木糖、木糖醇,均有一定工业规模,但是没有半纤维素发酵制酒精。国外有报道,利用特殊的酿酒酵母菌可使木糖发酵成酒精,也可以使木糖转换成木酮糖再用普通酿酒酵母发酵成酒精。美国Purdue大学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利用基因工程发现了可将五碳糖转化为乙醇的转基因酶,使技术难度极大的“五碳糖发酵制乙醇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为燃料乙醇生产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据1996年报道,稻草半纤维素水解液,用假丝酵母发酵,每克水解液中的还原物,可获得0.37~0.45克的酒精,即对糖得率37%~45%。植物废料半纤维素水解得率一般为20%~25%,玉米心达35%,即每吨植物纤维废料半纤维素水解后,可获得对原料10%~15%的酒精。
植物纤维原料制取酒精包括4个过程: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脱除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糖化、糖液发酵和酒精蒸馏。由于戊聚糖占植物纤维原料干重的10%~40%,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液中含有戊糖和己糖,其中戊糖(主要是木糖)占30%左右。因此,戊糖、己糖同步转化成酒精是决定植物纤维原料制取酒精经济可行的关键。
利用可再生的植物纤维资源制取酒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偏高。选择性能优良的纤维素酶生产菌种和戊糖发酵菌种,以及进一步完善工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是未来该领域努力的方向。
目前国内外利用秸杆物质生产酒精的技术水平还是停留在先用纤维素酶产生菌株(或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秸杆物质产生戊糖和己糖,再由乙醇发酵菌把单糖转化为乙醇。不管是分步发酵还是混合发酵,人们都必须提供两种菌生长所需要的时间、原料和设备,其生产成本必定高于传统的淀粉发酵。因此,有必要使乙醇发酵菌获得分解秸杆物质的能力。人们多年来一直设法把一系列编码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基因重组进能利用单糖发酵生产酒精的工程菌中,使之能直接将秸秆分解成单糖,进而转化成酒精。近年来美国能源部鼓励采用具有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整套酶类、能发酵戊糖产生有机酸的某些极端嗜热细菌,设法引入乙醇发酵途径的基因,同时敲除细菌中的有机酸发酵途径,构建利用秸杆发酵乙醇代谢工程菌,这方面的前景非常诱人。
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酶的总称。它不是单一组分的酶,而是多组分的复合酶系。纤维素酶主要包括3种组分:内切型葡萄聚糖酶(EC 3.2.1.4,EG),外切型葡萄聚糖酶(EC 3.2.1.91,CBH),纤维素二糖酶(EC 3.2.1.21,CB,或称β-葡萄糖苷酶,β-G),每一组分又由若干亚组分组成。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的过程必须依靠这3种组分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许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能产生纤维素酶。目前应用于纤维素酶生产的菌种主要是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镰孢菌属(Fusarium)的菌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木霉属中的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近几年来,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来改良纤维素酶生产菌株的研究日益增多。美国Cetus公司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产纤维素酶的“工程酵母菌”获得了成功,该公司将里氏木霉的产酶基因移入酿酒酵母细胞中,通过这种“工程酵母”可由纤维素直接发酵获得乙醇和甘油。
用纤维素作原料时,酿酒酵母菌很难施展它的发酵本领。但是,微生物中的球菌、杆菌和一些真菌、放线菌等,能分泌出能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酶。用纤维酶先把纤维素分解成单个葡萄糖分子,然后酿酒酵母菌再把单糖发酵成乙醇。日本和韩国等国微生物学家,利用木霉和酿酒酵母菌的联合作用,也成功地用纤维素生产出了乙醇。有一种叫嗜热梭菌的微生物,它能够直接以纤维素作碳源生产乙醇。日本曾从温泉中分离出1株高温型产酒精细菌,它能利用稻草和废木材的纤维生产乙醇,也能把半纤维素,木糖等五碳糖发酵为乙醇。
1996年,美国可再生资源实验室(NREL)研究开发出利用纤维素废料生产酒精的技术,由美国哈斯科尔工业集团公司建立了一个1MW稻壳发电示范工程:年处理稻壳12,000吨,年发电量800万度,年产酒精2,500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加拿大的Iogen公司,利用从遗传工程真菌所制成的纤维素酶有效地使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和其它糖类。同时,采用常规的酿酒酵母使葡萄糖发酵为乙醇。专用的菌种还可使酵母发酵困难的其它糖类如戊糖进行发酵转化。Iogen能源公司拥有一套市值2230万美元的示范设备,用于以生物质原料生产乙醇的装置,该装置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装置中规模最大的。验证装置可使1.2万“1.5万吨/年麦秸转化为300万”400万升/年燃料级乙醇。采用这一新技术,可使生产费用减少到约0.23美分/公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纤维素酒精示范设备(pre-commercial demonstration scale facility),日处理麦秸40吨(用酶来自于邻近的本公司的产酶厂)。该厂操控了涉及纤维素酒精生产的所有工序,包括接受和预处理每日达40吨的麦秸原料, 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发酵和蒸馏。雇员20人。燃料使用加工中的副产品--木质素。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几十套植物纤维原料经纤维素酶水解成单糖的中试生产线或试生产线,大部分是以酒精为最终主产品。这些试验或试生产机构包括美国陆军Natick研究发展中心,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莱实验室,美国阿肯色大学生物量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Iogen公司,加拿大Forintek公司,法国石油研究院,日本石油替代品发展研究协会,瑞典林产品研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芬兰技术研究中心,印度理工学院等。
根据荷兰政府2003年5月生物酒精研发概况的报告
2002年全世界生产了211Mhl(450PJ)生物酒精(bioethanol),巴西59%,美国36%,欧洲2%,中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各1%。这些生物酒精都来自于传统原料(甘蔗,玉米,甘蔗,甜菜,小麦)。成本价是0.34欧圆/l(=16.2欧圆/GJ),是汽油的两倍(7.3欧圆/GJ)。原料价格占总成本的50%以上。并且由于传统原料获取有限造成大规模实现以酒精作为运输燃料的障碍。用木质纤维素作原料生产酒精在技术上目前遵循着用甜菜和富含淀粉的原料相同的途径。两者主要的区别是1.原料的预处理,2.木糖发酵酒精。用木质纤维素作原料生产酒精当前技术应用的障碍是产生大量的无机废物(石膏,硫酸钙)和高成本(0.35欧圆/l)。主要是酶解成本过高,占总纯生产成本的40-55%。另一个大障碍是缺乏经济可行的木糖发酵技术。虽然在运动发酵单孢菌(Z.mobilis)和E.coli研究上取得实质进展,但仍然还没有得到足够皮实的适合发酵五碳糖的微生物。上述过程改进后,预期将来的成本能降至0.23欧圆/l(=11欧圆/GJ)。预计用成熟技术从木质纤维素原料中制取酒精的商业化运作得到2010-2015年。
2、多吃葡萄:葡萄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果,对于解酒非常有帮助,因为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这样就可以解酒。而且,葡萄还有预防醉酒的作用,在饮酒前吃一些葡萄,就可以避免醉酒。
3、吃芹菜:如果饭桌上有芹菜,那就多吃点,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分解酒精。对缓解醉酒有帮助。
4、食用橄榄:橄榄较酸,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如果不怕算的可直接食用,怕酸也可加冰糖一起炖服。
5、香蕉:如果感觉喝多了,酒后就吃一些香蕉,香蕉可以增加血糖浓度,从而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它还能改善因为喝酒导致的心悸、胸闷等症状。
实验目的运用药物注射模型,熟练使用MATLAB曲线拟合方法,解释饮酒驾车的一些实际问题。
实验原理
由于酒精不需要进入肠道即可被吸收,且胃对其吸收速率也非常快,本题应采用“快速静脉注射模型”。酒精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故本例应计算吸收室的血药浓度c1(t)=A1e-αt+B1e-βt,因A1,α,B1,β之间有关联,为提高精确度,重新解微分方程得和题目对应的模型拟合计算。
实验内容
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阀值与检查》国家新标准,新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克/百毫升为饮酒驾车(原标准是小于100毫克/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就驾车(原标准是大于100毫克/百毫升)。
某人在中午12点喝了一瓶啤酒,下午6点检查时符合新的驾车标准,紧接着他在吃晚饭的时候又喝了一瓶啤酒,为了保险起见他呆到凌晨2点才驾车回家,又一次遭遇检查时却被定为饮酒驾车,这让他既懊恼又困惑,为什么喝同样多的酒,两次检查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1)某人中午12点喝了一瓶啤酒,下午6点检查合格,晚饭又喝一瓶,次日凌晨2点检查未通过,请对此情况做出解释。
(2)短时间内喝啤酒3瓶多长时间之后才能驾车?
(3)怎样估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什么时候最高?
(4)如果天天喝酒,是否还能开车?
解答:
建立常微分方程模型,假设喝进去的酒精从胃吸收的转移速率与胃里酒精含量成正比;血液代谢酒精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
如图所示:
X
胃
C
血液
代谢物
K1
K2
设胃里初始含量为X0,血液中初始含量为C0=0
则
即
即
解得
题目所给数据的C0=0,即此时
MATLAB命令:
T=[0.25
0.5
0.75
1.5
2.5
3.5
4.5
16];
C=[30
4];
cftool打开曲线拟合工具箱,X
data选择T,Y
data选择C,拟合方式选择Custom
Equation,拟合,参数如图
拟合得:a=2.273,b=0.1822,c=103.4
即K1=2.273,K2=0.1822,X0=103.4,可以发现拟合的比较好。
第一题
喝一瓶啤酒时X0=51.7,此时
而,故符合驾车标准
紧接着又喝一瓶,此时X0约为51.7,C0=18.8367。到凌晨二点过了8小时,此时
可以发现并没有大于20,但是当过后7.2小时时,略大于20,属于酒驾。题目所给情况可能是晚上喝酒不是快速喝下导致的误差。
第二题
短时间喝三瓶啤酒时X0=155.1,此时
MATLAB命令:
T=0:0.1:24;
C=168.616*exp(-0.1878*T)-168.616*exp(-1.971*T);
plot(T,C,’r’)
hold
on
plot([0
24],[20
20],’g’)
得
可发现与C=20相交于11、12之间
T=11:0.1:12;
C=168.616*exp(-0.1878*T)-168.616*exp(-1.971*T)
输出:
C
=
至
列
21.3665
20.9690
20.5789
20.1960
19.8202
19.4515
19.0896
至
列
18.7344
18.3859
18.0438
17.7081
故11.4小时后驾车不会违反规定
题目三
观察上图可知最高点在1-2之间
T=1:0.1:2;
C=168.616*exp(-0.1878*T)-168.616*exp(-1.971*T)
输出:
C
=
至
列
116.2545
117.8569
118.7560
119.0852
118.9541
118.4526
至
列
117.6543
116.6193
115.3972
114.0283
112.5457
故在喝酒后约1.3小时后血液中酒精含量最高
第四题
为简化问题,假设一天只喝一次,每次快速喝下n瓶,则
要求:,依此类推
考虑到48小时后的影响很小,故只需在数日内符合即可认为符合,这里取十天。
考虑到平常人的酒量,为排除呕吐等不正常代谢酒精方式和脏器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误差,只考虑小于等于10瓶啤酒
MATLAB:
建立函数
function
C24=CalcC24(n,C0,i)
T=0:0.5:24;
C=(C0+56.2053*n)*exp(-0.1878*T)-56.2053*n*exp(-1.971*T);
C24=(C0+56.2053*n)*exp(-0.1878*24)-56.2053*n*exp(-1.971*24);
plot((T+i*24),C,'Color',[((-1)^n+1)/(2*n)
((-1)^(n+1)+1)/(2*n)
((-1)^n+1)/(2*n)])
hold
on
end
输入命令:
hold
off
clear
clc
C0=0;
for
n
=1:10
for
i=0:10
temp=CalcC24(n,C0,i);
C0=temp;
end
end
plot([0
264],[20
20],’r’);
得:
可发现若每日喝十瓶啤酒的情况下经过18小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能降低到20mg/100ml以下,即若早上八点喝十瓶啤酒,凌晨两点驾车即不违反新交法
若每隔12小时快速饮酒n瓶,同样考虑十天
MATLAB
建立函数:
function
C12=CalcC12(n,C0,i)
T=0:0.5:12;
C=(C0+56.2053*n)*exp(-0.1878*T)-56.2053*n*exp(-1.971*T);
C12=(C0+56.2053*n)*exp(-0.1878*12)-56.2053*n*exp(-1.971*12);
plot((T+i*12),C,'Color',[((-1)^n+1)/(2*n)
((-1)^(n+1)+1)/(2*n)
((-1)^n+1)/(2*n)])
hold
on
end
输入命令:
hold
off
clear
clc
C0=0;
for
n
=1:5
for
i=0:20
temp=CalcC12(n,C0,i);
C0=temp;
end
end
plot([0
264],[20
20],'r')
得:
可以发现喝完2瓶啤酒可以在9.8小时后降低到20mg/100ml以下,而喝完三瓶仅在喝完11.94小时后降低到20mg/100ml以下,也就是仅有每十二小时3.6分钟符合要求,忽略不计。
故每12小时可饮酒2瓶可以驾车不违反新交法
综上所述,每12小时可以和2瓶啤酒,每24小时可以喝10瓶及以下的啤酒不违反新交法。
模型评价与改进
1.解得对应模型,综合运用MATLAB软件,准确求解,在运用MATLAB进行数据拟合时,得到了较理想化的曲线。
2.本模型引用了医药动力学的二室模型进行计算,可靠性较高
3.从问题出发,分析了应该考虑的各种情况,建立了一般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从而证明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模型的缺点
1.本文的模型参数仅是依靠一组数据拟合求解得出,有一定的偏差。
2.模型为使计算简便,使所得的结果更理想化,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因素。
3计算所得.和题目所述不尽相同,不过因拟合得较好,只能考虑本身操作的误差。
—
END
【中国酒精行业报告】推荐阅读:
酒精性心肌病病例分析09-12
酒精对驾驶员的十大影响06-11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06-12
中国社交媒体报告06-27
中国电力行业浅析07-23
中国安防行业分析报告05-24
中国养老行业研究报告07-02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07-12
中国证券行业调研报告10-05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报告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