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课堂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课课堂(精选8篇)

专业课课堂 篇1

临床检验基础专业课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繁杂枯燥、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上课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如何提高《临床检验基础》专业课的课堂授课质量,笔者归纳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内容适当更新;提高讲课吸引力.

作 者:罗春丽 陈宏础 LUO Chun-li CHEN Hong-chu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实验诊断教研室,重庆,400016刊 名:医学教育探索 ISTIC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年,卷(期):6(10)分类号:G642.421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 课堂授课质量

专业课课堂 篇2

教师反馈语, 即教师对学生言语表现做出的回应, 是教师话语中重要的内容,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Horner所说: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和规律掌握都是基于反馈语的[1]。

二、文献综述

有关教师反馈语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很多关注,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反馈语的类型、功能和使用情况。

对于反馈语的分类, 学者们各持己见, Vigil等将反馈语分为情绪反馈和认知反馈[2]。 Nunan把反馈语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3]。 Richard认为反馈语可分为对内容的反馈和对形式的反馈[4]。 最简单明了的分类是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5]。 积极反馈是指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表现做出积极的回应, 而当学习者犯错误时, 教师就会呈现消极反馈, 它被称作纠正反馈。 关于教师反馈语的功能无定论, Cullen把教师反馈分为评价性反馈和话语性反馈[6]。 前者是指教师从语言形式上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 后者则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给予评价。 许多国内学者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和评价研究, 如赵晓红对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的课堂话语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5];周星等人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话语在话语量、提问方式、交互调整、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7];胡青球描述性地研究了优秀英语教师英语课堂的话语特征[8];谢晓燕对大学英语专业课堂中教师反馈的功能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9]等。

综上所述, 很少有研究从教师的年龄视角探索英语课堂教学反馈语的特点。 因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反馈语的实际应用情况, 并得出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地区某师范院校英语系的8名英语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分为两组:青年组 (年龄在35岁以下) 、中老年组 (年龄在35岁以上) 。 每组分别有2名女教师, 2名男教师, 所有参与者均带新生。 每位教师随机选取2节课进行录音, 共16节。

2.研究问题

(1) 教师课堂反馈语是如何分布的? 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反馈语有什么不同?

(2) 教师和学生如何看待课堂反馈语?

(3) 教师反馈语的使用存在怎样的问题, 能提出什么建议?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8名教师的16节课进行全程观察和录音, 并在课下将录音转写为文字, 对反馈语的使用进行归类、统计。 课后还对8名教师、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每个访谈大约10分钟, 以期了解教师、学生对于反馈语的理解与期望。 为了记录课堂真实发生的情况, 保证数据的真实与权威性,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 英语专业课堂教师反馈语的使用情况已很明了。 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笔者将从教师反馈语的类型及分布、教师和学生如何看待课堂反馈语、教师反馈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方面进行讨论。

1.教师反馈语的类型及分布

本研究采用Nunan对于反馈语的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 教师反馈语的使用类型在英语课堂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且使用频率存在差距。 总的来看, 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多, 尤其表现在青年教师群体中。 再具体到每一类型, “简单表扬”在积极反馈中占了很大比重, 其次是“重复”、“评价”等, “鼓励”相对较少。 而在消极反馈中, “请他人回答”、“给出答案”两种类型排名一、二, “直接否定”最少。 上图可直观地反映出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对于反馈语的使用偏好和习惯。 从这些数据可看出, 英语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课堂反馈语的重要性, 他们会在英语课堂上采用一种或几种结合的反馈语形式。

2.教师和学生如何看待课堂反馈语

(1) 访谈结果表明, 青年教师倾向于使用积极反馈, 且类型多样, 这是因为他们更接近现代社会, 了解新时代的学生, 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改变自己的观念。 而中老年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反馈大多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习惯。 但是, 所有教师都表示以后会更多地关注教师反馈语。

(2) 所有学生都认为教师反馈语对他们非常重要, 一些学生认为积极反馈可以促使他们学习并且增强自信心。 假如一位老师给予他们表扬, 他们获得动力, 就会表现得更积极, 还能从教师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的进展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一些学生认为能从消极反馈中获益, 因为这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教师反馈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过多使用简单表扬。 从教师反馈语类型图中可以看出, “简单表扬”在整个反馈语中占有最大比重。 尽管这是回应学生的最简单方式, 且学生喜欢被表扬, 但是如果一名老师总是使用诸如“ok”, “good”, “very good”等简单表扬用语, 学生将习以为常, 那么, 表扬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但这绝不是说简单表扬一无是处, 而是应该做到在需要时使用。

(2) 缺乏灵活性, 尤其表现在中老年教师群体中。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反馈语类型, 其他反馈语也应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如“extend”, “paraphrase”, “clarification request”等。 如果教师能给予多样化的反馈, 学生或许会对学习语言更有兴趣, 在课堂互动中更能主动些。 但这还不够, 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不同反应给予不同的反馈, 特别是中老年教师, 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 加强反馈语在课堂上使用的灵活性, 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反馈。

(3)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 正如Swain提到的, 在一定条件下, 输出能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10]。 换句话说, 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机会越多, 学生的产出就越大。 很显然, 更多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在现实生活中, 当一个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 教师常给予消极反馈 (给出答案、 请他人回答) , 那么, 学生就少有机会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 教师在给反馈时应该尽量做出暗示帮助学生, 而不是快速和简短地评价。

五、结语

教师反馈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年龄对教师话语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教师普遍注重课堂反馈语的重要性, 反馈方式多样化;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于反馈语的使用、认识也不相同;师生对于反馈语有不同的认识和期望;教师反馈语的使用还存在三大问题。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真实课堂环境。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少, 是小范围的研究, 在今后的研究中, 将增大样本数量, 并且本研究只做了关于教师口语的反馈, 而非口语, 如微笑、姿势等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 教师的课堂反馈语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8名英语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录音, 辅以访谈法, 探讨英语专业不同年龄段教师课堂反馈语的使用类型, 以及教师、学生对课堂反馈语的理解和期望, 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反馈语,课堂教学,不同年龄段教师

参考文献

[1]Horner, D.Classroom Correction:Is It Correct?[J].System, 1998:16.

[3]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New York:Prentice Hall, 1991.

[5]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 1998, (2) :18-23.

[6]Cullen, R.Supportive teacher talk:The importance of the F-move[J].ELT Journal, 2002, 56 (2) :117-127.

[7]周星, 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59-68.

[8]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1) :54-58.

[9]谢晓燕.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师反馈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2) :50-55.

专业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 篇3

关键词:专业课;实践教学;习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2-02

一、实践教学

1.生活中想到的实践教学。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数的认识过程非常有趣。对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问2+2等于几,他一定不知道,但要问2个枣加2个枣等于几个枣,他一定会告诉你是4个。还见过一个三岁多的小朋友,把中午在幼儿园吃的五个小包子直接说成吃了两个半,原来自己家的包子比较大,而幼儿园的五个小包子就相当于自己家的两个半。小朋友的直觉让大人惊讶,也让我们这些从事教学的人思考:是什么让小孩子给出正确答案的呢?我想应该是他有限的生活实践。

2.什么是实践教学。从上面的小例子可以看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理论更容易被接受或理解,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个其实是认识的基本特点。大脑中形成的观念、逻辑从来都是来自于客观存在及客观实践。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脱离实际,会使学生的思维“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毫无用处地折腾……学生的意识已经变成了正在干涸的小湖泊,它已经跟思维的永远生机蓬勃的源泉——即各种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世界——隔绝了。”为此,他提出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定义是指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获得包括职业技能、技巧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从业能力,并且有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手段和环节。

3.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大学里,多数专业课要在48学时内完成。每门专业课自成体系,有其要解决的一大类问题,需要用其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要在短短的48个小时内掌握一套特定的知识体系。目前,在时间紧、学生多的情况下,很难走出课堂,去与一门课所对应的实际直接接触,导致教学很容易抛开实际问题,直接拿来概念,搭上定律,建起一个漂亮完美的知识构架,老师讲起来严丝合扣,学生学得有板有眼。这种教学面临的后果可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茫然,有时老师也是茫然的。例如,在讲到半导体器件物理时,一个简单的pn结,就可以制成开关管、整流器、稳压管、变容器、阶跃恢复二极管、发光管、光敏器件……课堂教学中只能从理论上对这些器件作出区分,没有办法让学生直接从电路中识别不同二极管的表现,从而加深理解。这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走入企业后,普遍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充分结合实际,这种适应过程会短一些。

二、习题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

1.习题承担起实践教学的任务。在上述所列实践教学的几种形式中包含有练习,如果把习题做为一种练习的话,这是唯一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与其它形式的实践教学相比,往往被忽视了。现在在学生数量增加、安排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有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习题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加深对理论理解的目的,我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以下是几个例子:等温等压过程中Gibbs自由能最小时系统达到平衡。这个概念用了多年,可是Gibbs自由能的意义在哪里,并没能真正理解。只是最近,在研究材料生长的热力学过程时,回到材料热力学的书中才深刻理解了这个能量的引入。当研究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时,其在等温等压下进行的自发的不可逆过程一定是其本身Gibbs自由能降低的过程。再举一个例子。当年在讲到小概率事件即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一概念时,老师不紧不慢地举了个例子——一个猴子在键盘上打字,结果呢,打出了一本教材——老师话音刚落,整个教室一百多号人哄然笑了起来,而老师也不禁有些得意。至今记得老师戴着老花镜在讲台上踱来踱去的样子,连并这个概念也一起记忆至今。还有一个是我自己教学中体会到的事。扩散方式有二种:固定表面源扩散和有限表面源扩散。一般地交待完二种方式的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及解,给出表面杂质浓度和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就算讲完了这部分内容。有一道题,问有限源扩散法进行结的二次推进中,结深与第一次固定表面源扩散杂质量的敏感度。这道题看起来不起眼,但背后包含着很多信息量。除了能对二种扩散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外,还提供了关于浅结扩散的解决方案。没有实践,提不出这样的问题。

2.国内外的习题课。看了节麻省公开课,他们的课程由lecture和recitation两部分组成。在lecture中由主讲老师讲述,在recitation中由助教回答学生的任何问题,应该相当于我们的习题课或答疑时间,这个对学生也是固定的,不是可去可不去的。在我大学读书期间,不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基础课还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这样的专业课,都安排习题课及答疑,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楼每一层都有一个小房间,主讲老师和研究生在这里答疑。由于习题课老师(多由博士研究生承担)与学生年龄相仿,接触比较多,二者可更好地沟通。但现在,少见这样的习题课。我一直承担专业课的教学,曾经不重视这个问题。近年,我做了点调整,基本每二周都抽出一个小时时间,专门做练习题及解答学生的问题。再加上课后作业。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让习题承担起一部分实践教学的任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习题来承担起一部分实践教学的功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习题课在中小学阶段很好地被用来作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习题同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整体把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有些习题就是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际问题的抽象或概括。要发挥习题的功能,习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大学专业课的教学课时本来就紧,课上用于完成习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当然课后也可以安排些习题,但不易过多。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选择,让习题发挥作用,通过习题的解答加深其对专业的理解。比如,二极管电阻,教材中只给出了微分电阻的定义,即r=(dI/dV)-1,可是(I/V)-1也是电阻的概念。不通过习题的进一步分析,学生记住的只是概念。通过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到微分电阻用于小信号电路,与二极管工作频率有关,而(I/V)-1是静态电阻,用于二极管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它决定的是二极管的功率特性及开关特性。当然专业课的学习,首先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习题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有一种现象是学生为了考试,把习题当成主要的学习内容,忽视了对课程整体的把握,这个问题是当今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有时会遇到的,需要防范。

专业知识是合格人才必需具有的基本素质。专业课教学也是实现高校的三大任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基础。在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之下,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作用,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http://baike.baidu.com/view/589356.htm.

[3]JamesD.Plummer,Michael.D.Deal,Peter B.Griffin.Silicon VLSI Technology Fundamentals,Practice and Modeling[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专业课课堂 篇4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 精讲多练 适当置疑 创新精神 作业评定

【论文摘要】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VB.NET程序开发》为例谈如何组织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课与其它科目的不同在于它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撑握操作技能,把理论知识变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首要任务。技校的学生多为中考落选生,还有一部分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他们与普通的高中生相比,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文明修养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他们与高中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在于主动性差、好奇心强。鉴于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教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讲多练,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技校生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置疑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前提。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具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才能主动地参于到学习中去。因此,计算机专业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

在组织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时,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创情境,适当置疑,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新内容的导入时举一些趣味性的实例,并适当置疑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尽管教师都在逐渐改变教与学双方关系,但要让学生真正走向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自由王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而又急切渴求寻根问底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状态,这时候,学生的情绪将是高涨的、思维将是活跃的,他们将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自觉地、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教学达到理想境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每一个新知识点开始学习前,根据课程内容,列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性的事例,创设“置疑”情景,导出新内容。如:在《VB.NET程序开发》中讲到很多程序中的快捷键,可以举例:“比如QQ聊天时,只要按‘Alt+S’,就能发送信息,那么如果正在玩QQ或游戏,突然老板来了,能不能设置一个快捷键,快速关闭该程序呢?”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有的同学小声说“老板键”,这时再导出新课,“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编写如何按一个键而退出该程序的程序,你们这些设计师可要努力学习啊!”。如:在学到新建窗口时,运行一下程序,结果显示两个窗口,教师可提问:“为什么运行时多一个窗口?你能不能让它不显示窗体?请大家认真思考。”

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回顾所学知识,可采用提问总结的方式

总结性的提问,要精练,要提问主要的知识点,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要有正确的总结答案。切忌把总结性提问变成自问自答的一言堂。

如:“上节课练习了什么?”学生集体回答后,教师做总结。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如:“窗体是一个类,对吗?”学生回答不一,教师做出肯定,并做总结

说明,“类就是方法,就有属性,如外观等。”进一步做出提问,“标签是一个类吗?”这次由于刚才老师已对该知识点做出总结,学生回答很统一,教师再做总结:“也是,就像人类一样是一个大类,所有的类都有它的共性和方法。”这种环环相扣的递进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3.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个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要有效地控制就离不开反馈,反馈来源之一就是提问

如讲到窗体时的提问:“窗体的大小怎么修改?有几种方法?”“如何把控件放到窗口中?”适当提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的思路紧跟课堂。

二、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结构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结构。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听讲和操作的有效组合,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操作熟练的基础上的,没有上机操作,计算机课就等于空话,学生通过动手练习,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明白知识的内涵。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必须当堂巩固,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时间。四十五分钟的教学结构安排应为传授新知识为十五分钟左右,二十五分钟学生自己掌握新知识练习,总结本节要点约五分钟,同时着重讲清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当然,教学结构设置也因章节课程特点不同而不同,也可以采用边进边练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小问题,就让学生练一下,教师总结一下。

每堂课的内容不要太多,教师既要讲清新知识,又要讲清操作要点及步骤。对于学生还没有完全弄清的问题,教师应在学生课堂练习中加以指导,及时解决。同时计算机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的能力。

1.教学过程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讲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控制学生端进行演示,并讲解,讲后,马上让学生进行实战练习。学生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走下讲台,细心地辅导每个学生编程。了解学生在编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刚开始学习Windows窗体程序时,学生分不清窗体加载事件、lable标签的触法事件与Button按钮的单击事件的区别。要细心地指导,演示不同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懂得这些基本知识,以求把每个学生都领进编程的大门。

等大部分同学都完成相应练习后,教师要做出相关总结,告诉大家一些需要注意事项,比如:窗体加载事件、lable标签的触发事件与Button按钮的单击事件在输入代码时的输入位置是不同的。把一些知识点讲清楚了,学生才能学好学会。

2.讲练结合,练习设计是关键,分层教学是升华

教师在讲课时要把每节课的重点知识列出来,不要多,两三个就可以,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设计紧扣该知识点的练习的内容。如学了“数据类型”,可以故意把程序写错,出现错误的结果,让学生找出错误。比如:定义错了数剧类型,把“3和2”定义成字符型,“3+2”就成了结果是“32”,结果数学运算符“+”变成了字符串连接运算。在找错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写程序时的变量名学生总是记不住,要么写错,要么写不出来。告诉大家可用简单的字母来代替。因为技校生一般英语不好,切记照抄代码,要把每句代码的意思讲清楚,要用自然语言能够描述每一句话。较难的算法语言,不防变通成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较长的英文变量名,不防改为学生自己标识的变量名。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分层设计练习内容,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差生找到自信,又让优生满足了胃口。如对于已完成练习的优生,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编写程序,培养创新精神。如:在讲《VB.NET程序开发》控制台程序的过程与函数时,可以把过程改为函数、把函数改为过程来写程序,如课本上是把求三个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是用函数写的,要学生

尝试能不能用过程来写。

三、讲一些难懂的概念的时候,要多举例说明,把难懂的问题浅显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列举一些典型事例进行解说,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抽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便是举例教学法。可见,举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配合对学科内容的教学,通过举例使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

在《VB.NET程序开发》中,如在谈及编程中的“对象”前,先来看看现实世界的对象,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实体都是对象,对象具有一些特征:有属性用来描述对象的状态;有方法用来决定于对象的一种行为。属性方法总结在一起构成的独立的实体就是对象。一个人、一辆车都是一个对象。“类”指用于指定一组相似的对象,如:文艺界、体育界,也可以举些有趣的例子,如人和猪是两类。对象是类里的具体实体,如:人类、人,如王东是人类的一员,王东是一个对象。“方法”就是对象可以进行的操作行为。如气球是一个对象,破了就是漏气的方法。

四、对于实习作业必须科学地布置和批改,要从学生的作业中了解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进而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评定要进行认真的评分记录,让学生对练习的重要性重视起来。课堂上,特别是在学生上机练习时,应该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要搞好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重课堂结构的设置,讲练结合,并设置合理的练习内容,精讲多练,适当置疑,注重课堂练习的总结,认真进行实习操作作业评定,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给以赞扬和鼓励。只有注重了这些才能搞好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实现理论知识向操作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幼教专业模拟课堂教学法总结 篇5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都处在“老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听”这样一种尴尬的状况之下。其实,不仅仅是在课堂,就连许多教辅书都像严肃的老师,板着面孔,不厌其烦地讲解。近几年来,幼师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们也注意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什么是模拟课堂教学模式

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依据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目标和新的课程标准,把教学实操课设计成为虚拟的幼儿活动的教学过程,同时强调这个过程的模拟性。这种课堂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灌输授课方式,而是通过直观的教学、现场模拟来进行的。让学生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及教育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教学的全过程,认识教学的特性,从而深刻了解教师和孩子的关系,领悟教书育人的思想,掌握幼儿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提升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的管理能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快乐的模拟课堂

(一)、传统幼儿教学法课堂存在的弊端:

回顾传统的幼师学习的幼儿教学法课程,学生在指导策略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1.教师是活动的绝对主宰者。教师引领多,学生发挥少,给学生发展和表现的空间不够。

2.学生对组织幼儿活动学习大都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教师缺乏对学生幼儿活动组织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表达不能完全得到满足。

4.学生缺乏对关键经验的理解和把握。

5、以理论学习为中心,实际工作中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

(二)、突显模拟实操课的功效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种状况?在多次日常与幼儿园教师交流中,我有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模拟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来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模拟组织幼儿活动中,感受活动过程的趣味性,形式多样性。鉴于此,我在教研活动时,提到了模拟教学法,并鼓励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实践中提高。

幼儿教学法是包含多种学科的综合的特殊学科,对学生的直观影响很大,单凭老师的一已之言和一些图片已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加上幼儿教学有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要懂得其理论,还要掌握实际组织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些环节.而由学生自己组织模拟幼儿活动教学,大大的加深了对组织活动方法、贯彻及综合问题的处理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也可以使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感兴趣,比如音乐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由老师单纯教是很难预想学生组织次环节的效果和问题,而由学生自己在课堂中扮演教师和孩子很容易将教师讲解的理论理解再现,并进行再创编。学生们则把一环节安排的有声有气的,让同学们在欢乐之余又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和了解,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有那几个在课堂中扮演的学生,也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了自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模拟课堂教学是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强化其实践能力训练,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内容的需要、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还采用了讨论法、模拟情境练习、教育实践等教学形式。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下自学、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训练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再者,通过将课堂搬到幼儿园、校内模拟情境练习等方式,充分利用了校内与校外教学资源,实现了学生将所学幼教理论与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情境、生动活泼的学前儿童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生互评、师生共评、教育反思等,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理论,又锻炼了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为毕业后较快、较好地适应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三)模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针对模拟实践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活动实践、讨论法、合作学习、问题提升等教学教学策略。

1、全班同学都做备课,课堂随机安排一人做主班教师,一人做配班老师,其余同学扮演孩子。需要强调的是,在这种体悟式的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独特,不再单单是讲解者、示范者,而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调动者:为了营造逼真的模拟环境,教师常常担当调动者的角色。安排授课环境,认真准备教具,提高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如:把课堂带到户外,每个人戴一个小动物的头饰,这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观察家: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判断哪个动作是难掌握的,哪个孩子是学得慢的,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选择最有利于其快速学会的讲授方法。

由于该课程是学生在进行模拟示范,大多数学生都会把模拟过程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并且会把以往所学的知识以特定的思维方式展现出来。这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并引导学生进入更高层面的思考。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胆量、经验不同,其兴趣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幼儿舞蹈模拟课堂教学摒弃了原有的固定程序、模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顾问,教师不能仅局限在课程中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提出必要的建议。

2、共同讨论、交流、评价

每次模拟课堂结束后,马上进行讨论、交流和评价。指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针对上一环节的幼儿活动分小组讨论、汇总经验,充分发挥积极参与性,最后集体探究在活动中优缺点)。

在讨论、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和认识的机会,也要求每位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观点不急于做出对与错的判断,允许见解、观点有矛盾。之后,由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各种观点,对刚刚实施的模拟教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全面、科学,从教案、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到实施过程以及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把握“三个不重”,即不重对错,重在锻炼组织能力;不重经验,重在培养教学意识;不重讲授,重在学生的参与程度。这种总结提供了开放的环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情绪情感。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评价他人,可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而倾听他人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促使了传统教学方法与个性、特色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认知升华,拓展综合能力培养部分(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幼儿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未来,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原则。结合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注重学生本身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及教师素养)。

教学中学生、教师积极运用电化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积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手段。此外,配备了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丰富的音像资料,如《幼儿园音乐活动优秀案例》、《幼儿园快乐教学》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效性,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还要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与探讨。

二、模拟课堂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然由学生自己组织课堂教学只能是正常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方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中都适应,在实际的过程中也有几点要注意的。

(一)、模拟课堂充分配合“幼儿园纲要内容”为指导:

模拟课堂的最大特点,它选择根据学生理论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实践活动除掌握应会的理论知识,方法外;所设计的主题要以幼儿园纲要为指导、幼儿园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准。

(二)、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将教师“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重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去怎样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做做,讲讲,玩玩,看看,比比等轻松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得这个模拟课堂气氛活跃而融洽,从而让学生能对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及曾经出现的问题有更深刻的印象,有效地防止再犯同类错误。并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情感。

三、幼教学生模拟课堂教学给我现在的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现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是摆在许多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由学生模拟课堂教学也给我们现在的传统课堂教学几点启示:

(一)、在教学中,应摆正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直是处在主体的地位,学生都是在下面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大大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上都是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一直在固有的模式上学习。少了推陈出新和提出见解独到的勇气和能力了。而在学生模拟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大胆地进行创新和表演强化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在教学中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中不仅要动脑,动口还要动手,要求全方面的发展,有条件的话在一些文化和艺术课上,可以有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也可以模拟活动,让幼师教学成为一门实实在在的而不是漂渺,空洞的课。

(三)、培养学生对组织幼儿教学活动的兴趣对于将来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能不能学好一门课程和他对这门课有没有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除了模拟课堂教学外可尝试用其它办法比如进行幼儿园活动观摩,小片段讲解,学生相互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进行幼儿活动教学法教学。

教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要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设计时,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组织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为顺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给了未来的这些幼儿教师们以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将会带领学生遨游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模拟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实际仿真,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亲自体验教学中的快乐与收获、心酸与眼泪,其目的是通过此教学手段,使学生领悟作为教师所应掌握的综合素质。

模拟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其在教学内容的选材、处理及情景的设计和教学思维的导向中,促进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求设计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四、模拟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初步成效

我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的幼儿教学法模拟课堂教学的改革,发现近几届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实践教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明显都比以往的学生强,学习教法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更高了,而且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也增强了。可以预见,模拟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加优化完善这种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专业课课堂 篇6

当前,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被摆在了明确、突出的位置,也提出了更高、更明确要求。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一、加强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专业意识、品质和能力

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课前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结症,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反思实质上就是关于“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有效,或者为什么高效、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因此,我们在每一堂课结束后,都需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撰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过程和结果,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案,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但它重在课前预设,所以难以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及时思考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促使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新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这种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4.加强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拓展教学反思途径,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1.撰写教学反思录,养成良好习惯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处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长年累月,水到渠成。其次,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提炼。教学反思有其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溜掉,甚至捉也捉不回来,想记录的事实材料也容易忘掉。最好是当时记,记当时,不过夜。反思记录可以对一堂课或一课书整体内容作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作记载和探讨。建议教师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经常及时地记录所感所思。教学反思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时间上看可以“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可以是“月后思”、“考后思”。

2.同事间观摩讨论,确保教学反思及时有效

了解同事的感受也是帮助教师反思的有效策略,而且同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经常上公开课,邀请同行和专家听课评课,创设良好的交流研讨的氛围,认真听取同行专家专业化点评,摈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倡导深度的反思分析和交流,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做一个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的新生代教师是当前的必然要求。

3.擅用先进信息化工具,加强教学反思交流

专业课课堂 篇7

《蛋白质化学》这段内容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生物化学》第二章。在这一节教学内容中,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层次和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 同时也为后面的《基因的表达》奠定基础。而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氨基酸的缩合方式, 以及氨基酸的数量、肽键数和失水数之间的关系对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是至关重要的。

2 案例描述

本节课上得比较成功,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等环节, 运用小组合作、情境表演等形式,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把原本单调、枯燥无味而又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得有声有色。笔者仅截取其中的几个场景与大家共赏。

场景一:“看一看”体形展示, 引出通式

在讲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时, 如果教师单纯地板书出来, 学生觉得陌生, 不想去看。这时候, 笔者将课前准备的道具发给每一小组的学生, 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结构通式自己拼接出来。然后邀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 两臂左右伸直, 两腿合拢, 成“十”字形。在他的头上戴着标有“—R”的纸帽子, 左右手分别套着标有“—COOH”和“—NH2”的纸手套。纸套上分别写着中文字“羧基”和“氨基”。按要求摆成“十”字架势则构成了氨基酸的分子式。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看到结构通式的组成, 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场景二:“想一想”缩合反应

在这个知识点的突破上, 笔者依然使用了前面的道具, 请各小组成员讨论, 如何直观地把这个化学反应式表达出来。这时, 全班的动手表演热情已经被激发调动起来。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 学生已经能够表演出这个反应过程。笔者又邀请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过程。一位学生戴着标有“—NH2”的纸手套和另一位戴着标有“—COOH”手握紧, 代表了氨基酸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 (—NH2)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COOH) 相连接。同时, 两个紧握的手中掉下一瓶水, 表示同时失去一个水分子。意味着两个氨基酸分子结合产生一个水分子。这时候, 老师说, 两个氨基酸只能流下一滴水, 握紧的两手即是肽键 (—CO—NH—) , 并且只有一个。现在他们已经产生了肽键, 没有特殊的外界因素干扰, 他们是不会分开的, 这就是——二肽。由两个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称为二肽, 三个氨基酸缩合成三肽, 以此类推。一般由十个以下的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统称为寡肽, 由十个以上氨基酸形成的肽被称为多肽或多肽链。

场景三:肽键水解反应

肽链是由一个个氨基酸连接而成的。链接氨基酸的是肽键, 肽链水解实际上连接氨基酸的肽键水解。在本知识点的讲授中, 笔者依然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两位学生先是把紧握的手分开, 忘记了需要有水的参与。这时候, 老师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刚刚在缩合反应的时候掉下来什么啊?他们恍然大悟, 先捡起地上的水瓶, 然后分开双手。

场景四:“想一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在这个知识点中, 笔者侧重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的讲解。在课堂上, 教师分别向大家展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图片, 让学生动脑思考, 如何才能直观形象地展示这两个结构图。各小组的学生思考讨论了一会, 就由几位同学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并排站立, 组长在台下来导演台上的同学交换位置。螺旋、折叠方向不同, 从而展示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整个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浓郁。

3 案例反思

3.1“新型课堂”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新型课堂”就是要使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 关注学生学了什么, 关注学生是如何学的, 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更需要任课教师的关注。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 教师要树立“三个本”:人本, 即在教育思想上要以人为本;学本, 在教学关系上要以学习为本;生本, 即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本。人本、学本、生本加起来支撑起新型课堂。教师的教不再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3.2“新型课堂”要利用学生的特长,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得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习惯差, 文化基础薄弱, 甚至部分学生存在“混时间, 换文凭”的思想, 导致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特长, 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仔细钻研教材, 把学生的优势运用到课堂上来。本课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学生表演能力强, 乐于钻研。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用动作表演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缩合反应等。在课堂中, 学生的表演既生动形象, 又富有趣味。通过表演,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 而且学生自然地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缩合反应等知识了然于胸, 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3“新型课堂”要由“填鸭式”变为“导练式”

众所周知,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始终是任课教师不断钻研的内容。知识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如果对职校学生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 往往事倍功半。在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下, 笔者探索了“导练式”教学模式。“导练式”的教学在指导思想上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作用的体现在于:一是引导学生“乐学”;二是引导学生“活学”, 即告诉学生“方法” (即给他一支枪, 而不是一个面包) , 让学生在做题或动手时会思索问题。在准备本节课“角色表演”的教学时, 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 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 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开拓了创新能力, 提高了表演水平, 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到了表演的快乐,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也是新型课堂的体现, 只要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拘泥于形式。

3.4“新型课堂”要善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交往能力, 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面对学生, 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 发挥潜能, 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思维的检索频率, 使思维异常活跃, 启迪学生的灵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 中等生得到锻炼, 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同学之间互助、互动、互补,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5“新型课堂”还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备课

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找准教学中学生的“拦路虎”, 针对重点难点, 有的放失, 精心设置情景, 学生才会轻松而又容易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案例中, 笔者认真钻研教材,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与学生的合作, 转化成简单而形象的知识点, 学生能够理解, 接受。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 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对于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新的教学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该放下教学“操纵者”“主宰者”的旧思想包袱。在“新型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为红花, 自己为绿叶, 当好配角, 当好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抓住学生的特长, 引导他们主动去学习, 把课堂当作学生展示个性与特长的舞台,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得, 有所悟。如此, 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文国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卢长堂.生物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专业课课堂 篇8

【关键词】 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性 电子技能实训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68-02

0

课堂教学有效性,其实就是要完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无论教学内容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如何更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上来。而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又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实施与否密切相关。无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只会让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从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对所选用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组织方式和教学学法等环节是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同并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为了研究电子技能课堂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提出“四增四减”教学策略:

一、课前合作备课策略:集体备课能减少个人备课的单一性,增加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课前,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让教师减少备课的单一盲目性,做到优质教学资源之间的共享,我们组共同制订了集体备课的计划和要求。

集体备课组分为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备课大组,备课时间是每2周一次,由备课组长牵头,分配好各章节的内容给各主备教师。具体的备课流程是:备课→共享→初稿→实践→搜集意见→正稿(入资源库)。首先指定几个主备教师,按计划轮流在集体备课日的前一周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备好教案后通过校园网共享给本备课组所有成员,备课组成员浏览后给出修改意见,然后形成教案初稿。接着备课组成员依据初稿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后分别提出修改意见,在集体备课日提出交流并讨论。主备人此时需要收集各教师意见并对教案进行再修改后形成正稿。最后主备人把教案上交给备课组长,等待学校验收入库。

每次备课流程都这样进行,每个学期约有20个左右主备人,能完成20个左右的课时教案。虽然整个备课流程环节较多,表面上好像增加了主备人的工作量,但是经过三年的实践发现由于每个教师所担任的“备课课时”大大减少了,在备课总量上反而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集体备课的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教师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所长,并且这样形成的教案更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中创设情境策略:创设情境能减少学生“被动”学习,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

根据心理学原理,“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能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及时进入角色,以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学习。

1. 精设情境,导入新课

如在《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项目实训中教师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小王家冰箱的稳压电源坏了,作为电子专业的你能否制作一个电源送给他?”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学生的肯定回答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的去了解今天要做什么,怎么做。

又比如一位老师在讲《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项目实训时,是这样设置问题情境的。上课伊始他就问学生:“你们见过升降机吗?”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纷纷表示看过。接着老师又问:“那升降机的上升和下降是如何实现的?”这个问题问得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开始思考讨论说:“我看过里面有个电机,应该是那个在动吧”“是电机在动,而且会不同方向动”教师肯定地回答说:“对,是电动机在不同方向转动,我们称之为正转和反转。”回答对的学生很开心。这时教师话锋一转,又问:“电动机又是如何实现正转和反转的呢?”如此的一问一答可以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今天的新课中来。

2. 情境导入,巧分任务

教师精设的情境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接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该怎么做?

例如另一位老师在讲《电容滤波电路实验》项目实训时用示波器把电路中各点波形直观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动手的欲望,为任务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

又例如,在《日光灯电路的制作》项目实训中,电路的安装过程是重点,通过小步子教学巧分任务,可以把整个安装过程以画一画、排一排、列一列、测一测、做一做、查一查这样几步来完成,化整为零,直观浅显。

(1)画一画,要施工队给业主提供布线图。

(2)排一排,施工队要给业主列出元器件清单并购买。

(3)测一测,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4)做一做,根据布线图完成任务单中的任务三。

(5)查一查,做通电前检查。

我的指导老师曾经说过:“千言万语说不清,一见实验就分明”,电子技能实训教学的特色就是要通过巧设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眼等多种感官的活动来直观发现、比较、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电子技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中有效评价策略:适度有效评价能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学生自信心

“有效评价”,就是表扬或批评要适度合理,关注学生的需求与状态,使评价能真正有效地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

1. 对于不同场合要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

其实不同的人对于表扬的期待和反映是不一样的。比如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成绩好的学生对于老师的肯定评价往往表现得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于后进生而言,即使他们答对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也能为此高兴一番。另外,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和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如成绩好的学生在解出难题或者对某难题有新的解法时,如果此时老师能对他进行适度有效的表扬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理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比如一位学生回答的问题非常完美,而且充满自信,那么我们可以微笑着说:“恩,某某同学回答的很棒,表达内容清晰明了,而且语言感悟能力很强”说着的同时可以给他竖个大拇指,相信那位学生看到这种评价一定会很自豪。而且像这样自信的学生会把自己的自信传递给其他学生,从而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

又比如一位比较害羞的同学回答了一个问题,可能她的声音不够响亮,但她已经能突破自己做到主动举手发言,那么这是她的进步,这时候我们教师更应抓住契机进行表扬:“某某同学,你今天的声音真好听,回答的也很棒,我们能再一次听你讲述一遍你的答案么?”相信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让害羞的小姑娘越来越自信。

总的来说,适度合理的表扬一定要是学生需要的,要是学生在乎的,才会真正起到作用。

2. 对于批评,一定要做到委婉含蓄

批评往往会给人负面的影响,有时候教师的一个不适当批评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所以对于批评,一定要做到委婉含蓄。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有两种方式的批评效果很好。

(1)幽默式批评。作为学生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教师能用一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还能让他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而然的他们会在上课的时候做到争先恐后地发言。

(2)自省式批评。批评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己批评自己,所以教师的智慧就在于如果能让学生成为自我的批评者,那么该教师就是最成功的。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往往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会比较持久。

3. 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加主动、更加理性、更加持之以恒的学习,我们更应该注重多元化评价,积极构建多元化互动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更能从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1)学会自评,建立自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自评有利于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利于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不断的改进自我,从而激发学习自信心。

(2)多元互评,共同发展。我们现在在电子技能课堂中倡导多元互评的方式,包括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第三方评价。其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时,要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避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时,总是挑对方的“刺”,老师的评价语言引导他们慢慢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第三方评价包括:技能等级考试评价和企业实习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知道自己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尽量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课堂的有效评价必须注重人性化,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这才能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同时必须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夸评价,而且还应注意在我们不断创新评价形式的同时,不要忽视了一些传统的评价方式,比如:点头表示肯定、给大拇指表示很棒、握手表示友好、微笑表示喜欢等等。

四、课后作业布置策略:通过减少统一的作业,增加弹性作业,以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可以这样说,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教育的学生面越广,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为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获得个体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及分组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间的水平差异。

电子电工实训课的作业不同于语数英,我们一般以任务的形式出现。

例如,在《读色环电阻》项目训练中,把不同的任务难度分层布置给学生,当你达到一定程度是给予适当奖励来激励学生去完成。

基础任务:请读出以下表格中各色环电阻的阻值。

提高任务:请读出以下各色环电阻的阻值。

拓展任务:请在1分钟内读出10个色环电阻的阻值。

为了增强课后任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其中一或两类。两类题一般为基本题(基础任务)和提高题(提高任务)。拓展任务一般在提高任务上增加难度要求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基础任务是人人必须掌握,提高任务是80%的同学必须掌握,拓展任务只要求少数学生做到即可。只有这样明确作业任务,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效的完成。另外根据职高学生自主性不强的特点,不管是完成哪种任务都要在课堂或课余时间采取师生互评或生生互评的形式进行评价检测。

总之,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决定做与不做,能让学困生吃饱,也能让学优生吃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表扬、加分等办法激励有困难的学生尽量努力去多做,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多做,还要有创造性地去做。

简而言之,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实”与“活”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创设和谐的课堂效应,达到学生思学、乐学乃至贪学的目的,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体现。只有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的四十分钟时间内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程秋荣.讲学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苏州大学.2012.2.

[2]许怀权.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师生互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5.

[3]陈忠.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小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

[4]朱艳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J]《学周刊:C》.2012.6.

上一篇:什么叫主题词下一篇: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