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例分析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课例分析(精选8篇)

历史课例分析 篇1

初中历史教师:周杨

时间:2011年6月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

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二、教法过程

1.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及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

2.“郑和下西洋”一目。充分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的挂图,或投影片、计算机课件等,明确地讲解出“西洋”的历史范围。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史学界对此争论虽多,但都不否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最基本的目的,对此不必做过多的补充。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适度加以引导,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用以分析出当时远航已具备的物质前提和技术条件。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也是远航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指导学生观察《郑和》像,并阅读该页的小字部分,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以此让学生对郑和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明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和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随后,师生共同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枚),请学生结合各枚邮票的内容,弄清各幅画面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对郑和航海的事迹做适当补充,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郑和不畏艰难险阻,将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作为一个宦官,史书上对他的家世生平并没有多少记载,但他的名字却在他留下的足迹上生根发芽。今天,在郑和曾经到过的亚非一些地方,仍保存着他留下的遗迹,当地人们也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友好使者。3.“戚继光抗倭”一目。

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挂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戚继光抗倭斗争的经过:先指导学生观看《戚继光》像,然后让学生阅读戚继光的生平事迹,再结合“动脑筋”一题说一说从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关于“戚家军”的编练,可以补充戚继光严于治军的小故事,如条件允许,可尝试着在课下排练“鸳鸯阵”,然后拿到课上表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士兵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因为这些都是“戚家军”得以战胜倭寇的重要因素。利用《戚家军抗倭形势》图,简要介绍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台州九捷”。在基本荡平侵扰浙江的倭寇后,“戚家军”又开赴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一起剿灭了那里的倭寇。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评价:请学生结合所讲过的内容,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基本概括为四点: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对比一下“岳家军”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对戚继光及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正确评价,需要明确的是,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此时可补充一些民间纪念戚继光的童谣、民间故事、传说等,使戚继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由此反衬出戚继光人格的伟大,使学生进一步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4.“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一目。

也可师生齐唱这支歌,或播放歌曲录音。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可提示学生在课下看自由阅读卡内容,然后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可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断,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5.引导学生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走势加以分析。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三、教学反思

优点:1.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极大增强。

2.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正趣味和学习历史的很多方法。

3.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了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缺点:多媒体使用过度,导致学生容易走神,学习不认真。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

时间方面把握不够好,让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太少。

备课不是很充分,引入不够新颖。

教学语言显得较为平凡。措施:

1、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列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2、抓好学生的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3、加强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 初一的教学工作是直接面对中招考试。做为初一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师要多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招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4、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例分析 篇2

1.雅典民主政治

【解释】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限于城邦特定范围公民的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 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职的原则等。

例1 (2016·江苏·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12) 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 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决, 具有最高权威。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主权在民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D.依法执政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题干中“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的信息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主权在民, A项正确;B、C、D三项不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错误。

【答案】A

2.万民法

【解释】万民法是罗马帝国时期逐渐形成的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体系。万民法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 突破其局限, 变得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二是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适应了帝国发展的新需要。在罗马法体系中, 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 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成为巩固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

例2 (2015·浙江·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15) 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元前89年, 《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予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 恺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 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述市民权的授予行为 ()

A.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

C.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公元前89年、公元前49年和公元212年三次扩大享有罗马市民权的对象范围, 体现了罗马法适用的权利主体不断扩大, A项正确;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 前两次公民权的授予与罗马帝国无关, B、D两项错误;公民权的授予是罗马疆域扩大的结果, 不是罗马统治范围扩大的原因, C项错误。

【答案】A

3.英国责任制内阁

【解释】责任制内阁, 是指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由于责任制内阁对议会全权负责, 因此也被称为议会制内阁, 议会制是一种和总统制相对的政府组织形式。英国责任制内阁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内阁表面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二是全体阁员对首相负责,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例3 (2012·海南·历史·11) 1841年, 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 我在乎的是, 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 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 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 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掌握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根据题干中的几个重要信息——内阁成员对外要说同样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首相个人辞职可知, 内阁其他成员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集体负责, C项正确;内部意见一致只是内阁制的一个方面, A项不全面;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 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说明首相与普通阁员掌握的权力不平等, B项错误;政党的竞选决定首相去留, 但不能决定内阁政策, D项错误。

【答案】C

4.联邦制

【解释】联邦制, 即“联合的国家”, 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 各联邦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而存在。联邦成员在统一的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后, 虽然不再拥有完全独立的主权, 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 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美国、德国和苏联均是联邦制国家。

例4 (2015·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29) 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九款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 在1808年以前, 国会不得加以禁止, 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 唯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

B.当时各州的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

C.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依旧存在

D.此项规定是当时南北双方妥协的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宪法与联邦制。根据题干中“《联邦宪法》”“1808年”的信息可知, 美国已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联邦政府的权力大于地方各州的权力, 故“当时各州的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的说法错误, B项符合题意;“可以对入境者课税”违背了保护自由等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 A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宪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C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该规定是北方各州对南方蓄奴州的妥协, D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冷战”

【解释】“冷战”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成为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 美苏势均力敌的态势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美苏等国为谋求竞争优势, 注重各自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从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也迫使美苏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加强了联合与团结。另一方面, 长期的“冷战”使得美苏为争夺霸权大搞军备竞赛, 干涉别国内政, 甚至发动局部战争, 从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与紧张。

例5 (2015·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22)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论古巴导弹危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B.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

C.美国在危机中的决策是错误的

D.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客观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根据题干中“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和“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的信息可知, 导弹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A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说明苏联处于劣势地位, B项错误;C项不是麦克纳马拉的主要意思, 错误;麦克纳马拉意在说明美苏双方防止核威胁、核战争的必要性, D项错误。

【答案】A

6.不结盟运动

【解释】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由独立于美苏两大集团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成立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 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即在外交上信守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同时也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例6 (改编) (2013·湖南·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35) 1956年7月18—19日, 铁托 (南斯拉夫) 、纳赛尔 (埃及) 、尼赫鲁 (印度) 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政治会晤, 主张各国之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坚持民族独立, 反对加入军事集团。这表明 ()

A.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的酝酿已经出现

B.不结盟运动已经形成

C.不结盟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起来

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1956年三国领导人的主张反映了不结盟的原则, 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A项正确;1961年6月,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形成, 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与题干时间不符, D项错误。

【答案】A

7.多极化

【解释】多极化是指世界格局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和趋势。多极化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格局瓦解后进一步发展, 但多极化并没有定型。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多极化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 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成为多极世界的基本组成力量;在国际经济格局中, 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区域形成鼎立之势。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有助于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 有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例7 (2016·全国·名校联盟高三第一学期联考·历史·23) 英、法两国的前领导人都曾说, 离开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重大国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美国资深外交官乔治·凯南生前也告诫说:“这个星球绝不会由任何一个单独的政治中心来统治……不论是美元还是刺刀, 都不能保证成功。”这说明 ()

A.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基本终结

B.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C.未来世界将成大国政治角逐的舞台

D.世界政治中心已向发展中国家偏移

【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题干强调了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和互动对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重要性, 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也反映了霸权主义的衰落, B项正确;美国霸权地位尚未终结, 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并未反映, 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但并未说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世界政治中心, D项错误。

【答案】B

二、经济文明历程

1.商业革命

【解释】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出现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贸易范围和规模的扩大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促使西欧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

例8 (2015·浙江·杭州市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16) 《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带来的时代剧变中, 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 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 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出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

(1) 商品种类增多 (2) 贸易范围扩大 (3) 贸易中心转移 (4) 经营方式转变

A. (1) (3) B. (2) (4)

C. (1) (2)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革命。根据题干中的“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可知, 贸易范围扩大, (2) 正确;根据题干中的“《公司的力量》”“传统商业组织, 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可知, 商业经营方式转变, (4) 正确; (1) (3) 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 均排除。

【答案】B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 原来相互分割孤立的各国、各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后,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完成时,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20世纪初, 一个以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例9 (2016·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19) 19世纪末经济的发展, 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的技术革命, 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 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 同时欧洲资本也投向了世界。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根据题干中“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 同时欧洲资本也投向了世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欧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者, C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A项错误;题干反映出初级产品流向欧洲, 而资本从欧洲流向世界, B项错误;题干中展示的贸易和投资结构体现了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 D项错误。

【答案】C

3.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解释】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工业革命时期亚当·斯密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自由市场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而政府的干预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 故而主张政府做好国民经济“守夜人”的角色, 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它是在工业革命发生后, 工业资本主义需要获得大量的原料、劳动力、资金和广阔的商品市场的背景下出现的。

例10 (2014·广东·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21)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主张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几种重要的经济理论。重商主义是工场手工业时期出现的经济思想, 为商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的经济思想, 它促进了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束手无策, 主张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成为克服经济危机的良策。因此, C项正确。

【答案】C

4.斯大林模式

【解释】斯大林模式是指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政治上高度集权, 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文化上个人崇拜严重, 学术文化受行政干预严重。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也深刻影响了战后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根本问题, 成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历史根源。

例11 (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23) 20世纪30年代以来,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斯大林模式下 ()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根据题干中“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的信息可知, 材料强调在斯大林模式下,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 忽视了对民生状况的改善, 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均排除。

【答案】D

5.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该体系是按照美国利益、根据怀特计划而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直存在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并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两大金融机构, 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促进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也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例12 (2016·云南·玉溪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34) 美国出口金融产品, 印钞票, “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6美分, 利润为99.4美元……对美国来说, 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 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C.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根据题干材料中“美国出口金融产品, 印钞票, ‘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6美分, 利润为99.4美元”的信息可知, 美国凭借自己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而掌握的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 C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排除;题干信息未体现美国操纵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信息, B、D两项错误。

【答案】C

6.经济全球化

【解释】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两极格局的结束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则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 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商品流通渠道。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发展创造了机遇, 从长远来看, 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但它也加剧了南北国家的贫富差距,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和生态危机。

例13 (2015·福建·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24) 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一幅思维导图。最合适在“ (2) ”处填入的内容是 ()

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欧共体的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可知, 互联网正是出现在这个时候, 也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技术条件, A项正确;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在1947年, C项错误;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 D项错误。

【答案】A

三、思想文化历程

1.人文主义

【解释】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 注重维护人的尊严, 提倡宽容, 反对暴力, 主张自由平等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西方人文主义发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此时人文主义的内涵主要是关注人和人类社会, 主张以人为中心, 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近代人文主义形成于14到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时期, 其内涵是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神学对人和人性的束缚,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强调人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和人性解放;近代人文主义发展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 其内涵是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例14 (2016·广东·潮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32)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

B.开启了对不可知论的探讨

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

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题干中“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的信息, 体现了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文主义思想, 智者学派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 肯定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地位, 否定了神的意志和权威, C项正确;虚无主义不是智者学派的主张, A项错误;“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并非不可知论, B项错误;智者学派没有提出过专制理论, D项错误。

【答案】C

2.“因信称义”

【解释】“因信称义”源自《圣经》, 是基督信仰中一条重要的教义, 16世纪的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进一步发挥了其内涵。其含义是人只需要有虔诚的信仰, 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这一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简化了宗教仪式, 解放了人的个性。

例15 (2016·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26) “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的重要口号, 其意义在于 ()

A.宣扬“因行称义”

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的权威

【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圣经》至上”等主张的意义。题干中“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等宗教改革主张旨在肯定《圣经》、上帝的恩典、信心、基督、上帝对人获得信仰、获得拯救的重要作用, 以此否定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 D项正确;“因行称义”是天主教的主张, A项错误;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的是启蒙运动, B项错误;创立新教教派只是宗教改革的表现, 不是其意义, C项错误。

【答案】D

3.理性主义

【解释】理性是指人独立思考, 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 它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崇尚理性, 向往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想社会, 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例16 (2015·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27)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 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宗教势力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共和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同时启蒙运动还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倡导科学、自由、民主和平等, C项正确;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对政治、经济运动只能发挥引导作用, A、B、D三项均错误。

【答案】C

4.分权与制衡原则

【解释】分权与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政府组织的重要原则, 分权原则 (学说) 最早由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 他主张国家权力应分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项大权, 立法权由议会掌握, 行政权和外交权由国王掌握;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分权与制衡学说, 主张国家权力应分为由议会掌握的立法权、由国王掌握的行政权、由法院掌握的司法权, 三权独立平等, 相互制衡。

例17 (改编) (2015·上海·知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18) 同样是主张政治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主张和洛克相比, 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认为立法权是最高权力

B.强调权力的制衡

C.以司法权取代外交权

D.强调司法的独立

【解析】本题考查分权与制衡学说。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与洛克相比, 有两个主要不同点:一是用司法权取代了外交权, 外交权归入行政权;二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制约平衡, 制约平衡是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主要特点, B项正确;立法权是最高权力是洛克的主张, A项错误;以司法权取代外交权是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特点, 但并非最主要的特点, C项错误;D项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错误。

历史课例分析 篇3

【关键词】抗日战争;高中历史;资源;开发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点,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下,改革才是切实有效的教育实践;而课程资源为上述两种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要途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资源的支撑很重要,才能以课程理念为指导[1]。在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素质教育也紧随而来。当前在时代价值指引下,教学的科学性被提了出来,满足了新课程改革对理想追求的要求。文章接下来以“抗日战争”为例,浅谈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师在开展“抗日战争”这节课时,要让学生获得三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国际和民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指引学生正确看待战争,形成积极的战争责任感;抗日战争鼓舞了民族士气,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分析了甲午中日战争、七七卢沟桥事变等,文章接下来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強化问题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日本侵略东北事实

新兴的南京国民政府也是积贫积弱,成立后不久,迫于日本的淫威,不得不忍气吞声和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倘若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提出的要求稍有不满,日本就蛮横地提出要诉诸武力。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日本一步步开始了侵略中国的丑陋行径,并在侵略战争的第一步将我国东北囊入其中。制造战争条件,霸占了东北,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件。九一八之后,大量的日本关东军进驻东北,顿时,形式逼人,似有侵略北平之事态。而此时的国共两党忙于民族内斗,对突如其来的外来侵略措手不及,结果可想而知,卢沟桥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正式开始,一场抵御外侮侵略的全民族战争全面爆发。

(二)问题引导,开发课程资源

2.1 问题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原因

有效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主动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及提升教学效益提供重要保障[2]。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使培养的学生满足价值观的需求。对教学思路有自己全面的认识: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上,高中历史课程以《马关条约》为指导,指引学生更好地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使学生明白《甲午中日战争》的本质原因,教师通过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将东北地图呈现在多媒体中,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东北在我国重要的战略地位,蕴含的丰富资源,从而得出,东北是日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的第一步,并依此作为跳板,实施对整个中国的侵略,日本为了侵吞东北,便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教师将这些内容详细讲解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

2.2问题二、中国坚持抗战的缘由

无论是苟延残喘的清政府,还是新兴的南京政府都许诺给日本在华一些政治和经济特权。事实上,条约的制定只是表面形式的规定,并没有什么实质效益,中国政府并不愿意去履行这些承诺。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上,教师以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将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清晰地表现出来。教师还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看到那段历史中的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呈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2.3中国抗战胜利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在与列强的交战中受尽了苦头,每次被打败,都卑躬屈膝地求和。然而,这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们首次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材,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在反抗法西斯斗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心。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争取了民族独立,有助于我国的工业发展。

二、以史为鉴,加大历史资源应用

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上,课堂教学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历史资料的途经。历史资料多是通过前人不断搜集整理得来的。这些人有学生、记者和学者等,他们通过文字记录或者是录像输入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内容保留下来。和传统历史授课相比,口述式的历史授课为学生展现的是鲜活的历史场景,学生学习起来也容易接受,并认可这种历史事实。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过门。我国近代历史是一步屈辱史,在八年的抗日侵略中,以中国中国人民为主战线的东方抗日战场,为我们呈现了反抗法西斯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日本经过民治维新后,以一种窥视的目光审视国际社会,却发现这种这个看似庞大的国家是如此的弱小,这更加剧了其殖民扩张的步伐。日本在接受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将殖民思想融入民族意识形态中,着力推行侵略扩张的道路。事实上,日本只有选择侵略扩张的道路吗:当前不断崛起中的中国,应该如何找寻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这次高中新课改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全面发展[3]。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上,高中历史课程资源以有效的价值为导向,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指引学生融入问题的探究中,分析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积极的学习热情,主动投入到深层次的体验中,推动学生的能动性发展。

结语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看似简单的问题,事实上却涉及了教学的各种层面,如,利用新的历史观点看待问题,正确理解并把握课程标准等。探究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抗日战争”,能使我们窥见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大致过程。文章希望自己的探讨能对抗日战争方面的教学起到推动作用,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性帮助,也希望让广大高中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全面正确地认识,从这个基础上,正确看待历史问题,不忘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以此为鉴,不断努力,为构建富强、民主、和谐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沈建军.小议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J].基础教育研究,2012,(12):30-31.

历史课例分析 篇4

史记载:起源于商代二十世君主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是壬戌六年(即公元前一三一九年),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夜梦得圣人名“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于是乃使百工营之野,得“说”于傅岩中,是时“说”为胥糜(刑徒)筑於傅岩,见于武丁,武丁曰:“果是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以傅岩赐姓,号曰“傅说”。至今三千三百四十年,后裔繁盛,星居海内外。所以说天下无二傅,尤其是黄河南北更是一家人。

沾化始祖正、通二公。于前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拨民之令旨搬迁数次,后由直隷永平府乐亭县于家寨入籍山东,定居沾邑久山里傅家庄(今冯家镇傅家村),迄今已近六百余年。

自始祖迁来,原有之谱,因兵燹焚毁无可稽考,近三百余年,至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由十四世协理公第一次创修,据口相传说上推仅到七世依次试修。

时隔四十六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士刚公第二次续修。又过四十二年,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德新公再修,以上三次续修,皆以七世祖而后历叙,虽世次井然,有序、有传、有图、有考、凡例、弁言等等,然七世祖以上世次仍无可考,至此当属于不完整之族谱。

六十七后,即中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第四次当盐、棣、沾三县族众倡议傅氏联谱之机。俊德、同兴、元海诸公积极响应,谋划重修,为此与乐亭县于家寨族人联系,穷追谱源,幸得重三公发来一函,并寄来沾支谱牒,方知正、通二始祖至七世祖,世次分明,一目了然。

通过来函,方知旧谱云,当永乐二年奉拨民之令旨,族众及其他姓氏由山后刘州横河县至此,自是转拨者若干人,但皆以大槐树为记,而始祖近宗同来者八人,居直隷者三位,其余五位讳烈、英、正、通、清及远宗族众与他姓氏随入山东境内。

更知我支失考的原因,我始祖与乐亭县于家寨始祖支派最近,故昔日往来不绝,而谱书之修亦在此地,自沾二始祖“通”公之后裔九世祖学林公自北返里,道经于此,遂籍便续修,乘风船回家,中途不幸路遇海盗,因财重废命,船主不敢复往,自此披此往来中断,族谱毁无可考。又据联谱名誉录云,烈、英、正、通、清昆仲五人同占棣县之坨地,我始祖曾三移始居于傅家庄,均确有据,独三人失考,利津、蒲台、东昌诸地,也皆说是傅家庄人,总之彼三人失考之结果终于不详。

又过六十年(公元1994年)第六次又修,在这个时期内,族众繁衍,居住变迁,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巨大变化,为不失良机记入族谱,为此再续,并从始祖至今到二十五世,重新编写,以及序、传、图等等各方面编写成册,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比较翔实的家族沿革史料。

傅家村现实概况,居民一千零八十六户,人口三千三百三十余人,从本村迁出者,星居在三十余村,人口昌盛,不计其数,现村貌一新,公路纵横,线杆林立,电线交织如网,村民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土地广阔,生活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尤其是渤海之滨,海产丰富,市场繁荣,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傅元赏 谨记

公元一九九五年春节

木不揣本不知本,水不探源不知源。缅怀祖先原籍处,前闻哲人有序言。始祖出生山西省,居住刘州横河县。永乐二年搬迁令,是在一四零四年。令旨拨民各姓氏,均以槐林为记点。我祖近宗有八位,迁移直隷乐亭县。永平乐亭于家寨,五位又迁三位在。始祖五位是昆仲,名讳烈英正通清。同占棣县之坨地,长途跋涉入山东。三移沾化久山里,定居傅家后裔兴。三百余载渡过完,人丁衍世泽绵蕃。搬迁频繁星居住,支派世次说不全。国有史记家有乘,唯有谱书方得明。以前有谱续得清,兵燹战乱全失踪。九世祖公傅学林,敬宗睦族油然生。北上籍便把谱续,始祖分手居处行。他与我宗支派近,屡次修谱在乐亭。修好雇船返故里,不幸海程祸事生。海盗因财把公害,船不返里人不明。从此双方信息断,失绪原因方才明。一七七七年太平,四十二年是乾隆。十二世祖傅协理,试修族谱来担承。往上僅推到七世,一至六世讳失名。四十六年已过完,士刚又修遵父言。一八二三公元日,道光三年接续完。追溯上世憾无考,只续下代世次全。四十二年似指弹,族谱再修不容缓。一八六五是纪历,年号同治第四年。三次德新始修日,尚以七世而后续。一至六世虽无考,增写序传图考例。虽说不是完整谱,支派世次井然序。六十七年好快天,一九三二民国间。四次续谱是元海,机遇联谱盐棣沾。诸公集会共商议,运筹谋划又开端。邮去乐亭追源信,重三公来函一件。寄来沾支旧谱牒,敬展欣赏大家看。方知正通二始祖,一至六世从此见。

一部翔实沿革史,阖族欢庆仁人赞。完整家谱不平凡,前辈功绩说不完。后人钦佩绳祖武,遵嘱承志勇向前。族谱支派世泽全,家族供奉三十年。日久年深恐断续,按例再修大家谈。日以继夜责任尽,废寝忘食採写联。数月之久齐努力,五次续修工程完。成册待印时动荡,一火焚之不週全。隨潮闭目任它去,时在一九六三年。春夏秋冬三十年,政局稳定不以前。改革开放覆天地,经济持续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日,时在一九九四年。安居乐业社会强,人生思本聚一堂。共商六次续谱事,仁人赞同把手扬。村中两委支持下,郁文主持策划良。条规传序章规定,职员乐捐把名扬。具体分工心有数,各员其责称栋梁。村中资助节约讲,自发联络採访忙。缮写校正义务尽,紧张有序干劲强。同心协力有数月,修谱成绩真辉煌。年深失续不合算,任何沿革难体现。谱能显视人昌盛,族人分布详细见。

英贤倍出人尊敬,文化层次有贡献。先人奋斗苦创业,爱国爱家祖训传。优良传统广发扬,思本溯源经常讲。尊老爱幼是美德,遵纪守法记心房。三十年例谱再续,祈望后人齐努力。承先遗志下一代,族谱永久传世纪。

傅元赏

谨记

历史课例分析 篇5

中蒙的历史渊源,算得上是举世共知。清朝时,内外蒙古均被纳入中国领土。但随着工业时代来临,华夏文明整体衰落,北方的俄罗斯却逐渐崛起,在这种格局下,沙俄开始盯上蒙古这块肥肉。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沙俄操纵外蒙分裂势力趁机脱华独立,转受俄国控制。虽然北洋政府时期,曾趁着沙俄倒台,苏俄与白俄内战之机,一度恢复外蒙主权;但随着苏联重新统一全俄和中国军阀混战的白热化,这种光复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逼迫民国政府同意放弃外蒙,蒙古独立在法理上成为现实。

当然,这种所谓“独立”不过是表面上的。虽然在上一节《地缘政治39:为什么俄罗斯不吞并蒙古》一文中,云石君已经解释:鉴于俄蒙地缘关系及双方地缘格局的限制,导致苏联无法将蒙古直接纳入版图,但终整个冷战时期,蒙古都不得不成为苏联的附庸。但是政治上受苏联高度控制,对华也采取敌视态度。

不过随着冷战结束,苏联土崩瓦解,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元气大伤,对蒙古的控制能力大不如前。而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开放日见成效,国力不断增长,已足以和俄罗斯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中俄关系也大幅回暖,交流合作成为两国交往的主旋律。

按常理说,这时候的蒙古应该改变对华的敌视态度才是。

毕竟,在中俄关系日趋亲密,甚至抱团取暖的大背景下,蒙古已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被迫选边站;而随着俄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蒙古也获得了摆脱俄国钳制的战略空间——一旦俄国胆敢因此威胁蒙古,蒙古完全可以引入中国势力制衡;而且,从政治的角度而言,如果蒙古在保持中立的原则下左右逢源,中俄出于彼此顾忌,都不得不对这个夹缝中的缓冲国大肆拉拢,这对蒙古来说无疑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最后,作为一个资源大国,与中国的深入经济合作,更是蒙古其摆脱贫困,一举致富的关键途径。

有了这么多好处,蒙古完全应该改变立场,从亲俄反华,变为两头并重。

但现实却截然相反:政治上,蒙古继续坚决亲俄,对华戒备重重;文化上,蒙古仍极力煽动对华仇恨,导致民间反华情绪持续高涨;就连在能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经济合作层面,蒙古也是顾虑再三,两国经济合作一波三折。

为什么会这样?

从表面上看,蒙古警惕中国有充足的理由:

历史上,中蒙曾经是千年宿敌,清朝虽将二者融为一体,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然对立,决定了他们在文化上依然各行其是;而清朝政府对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的残酷限丁政策,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国的仇恨。

而就现实而言,蒙古在地缘属性上其实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与中国本部核心区也非常接近,面对实力不断壮大的中国,蒙古难免会担心会有被“吞并”的可能——毕竟,清朝就曾“吞并”了喀尔喀蒙古。

当然,蒙古的这些担心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依据。但云石君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中蒙历史上的确积怨不少,但与中国有历史矛盾的多了去了。别的不说,就是蒙古步步紧跟的俄罗斯,就直接霸占了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连蒙古国本身,都是俄罗斯从中国身上割出去的肉。可如今中俄两国照样称兄道弟,抱团取暖。

当然,俄罗斯是世界级大国,蒙古难以比肩。但同样是中国周边的小国,越南、缅甸、甚至泰国都与中国有历史矛盾,甚至中亚的哈沙克斯坦,都还占着当年清朝的巴拉喀什湖以东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与心怀戒备的同时,依然深化与中国的经济、乃至政治合作。

至于中国的收复故土,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理论可能,但就现实而言完全站不住脚:

首先,鉴于中国早已承认蒙古,如果自食其言,将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当代国际政治规则,必将遭致多方责难,并会引发中国周边一众弱小邻邦的集体恐慌——这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造成巨大冲击;

其次,俄罗斯也不会答应。虽然俄罗斯早已没了苏联的能耐,但仍然是响当当的世界级大国。蒙古作为中俄这两大世界级大国之间的重要战略缓冲,一旦中国有意吞并,将引发俄罗斯的强硬抵制。

所以,除非中国已强大到在被世界孤立的同时又彻底压制住俄罗斯,或者俄罗斯再次分裂解体,否则中国不可能有强行吞并蒙古的打算。

退一步说,如果中国真的在将来清除了俄罗斯影响,回过头来打蒙古的主意,那蒙古不管反哺反华与否都毫无意义——悬殊的实力差距,决定了它本身态度如何,对中国的企图都毫无影响。

所以,就算蒙古对中国心存猜忌,那它至少也应该在政治靠俄国的同时,经济上与中国合作——毕竟谁也犯不着跟钱过不去,而蒙古要想将地下资源变现,唯有指望中国。

可就连这种政治靠俄国、经济靠中国的务实选择,蒙古都干的不情不愿。这又是为何?

中蒙的地缘格局分析

从地缘结构上看,蒙古高原位于东亚大陆北部边缘的正中,直接塞入北中国腹心,东、南西三面皆被中国包围,是连接中国东北、华北、西北、新疆四大板块的地缘中心区域。

在农耕时代,这种地缘中心的位置,使聚居于此的游牧军事力量,可以同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北中国任意板块发起攻击,而中国不仅防线漫长,而且各版块间难以互相联通支援,只能处处设防,在极大消耗国力的同时,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也是塞外游牧民族成为中原王朝千年梦魇的重要原因。如果它只是从单一方向威胁中国,那以华夏文明的超强实力,就算无法将其制服,但抵御起来也容易的多。

当然,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游牧文明迅速没落,而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能力远胜农耕文明,使得蒙古高原不能再像古代那样,凭借自身的特殊地缘条件维持独立性。

这下蒙古的麻烦就来了。在工业时代以前,不管华夏文明如何让强大,但农耕文明的局限,决定了他不可能在文明体系上将蒙古征服。即便是清朝时,蒙古被纳入中国,但也不过是化为内藩而已,政治上依然保留部落制,经济上依然是游牧、文化上也是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总而言之,那时候的中原和外蒙,仍旧是两个南辕北辙的文明体系。

但工业抹平了这种界限。与蒙古高原相比,中国核心区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更适合工业和贸易的开展;而蒙古高原的海拔又不足以阻挡工业文明体系的进入;这也就意味着,在文明体系上,中国第一次有了将蒙古彻底同化掉的可能。

这就可以理解蒙古的担忧了。凭借丰富的地下资源,以及沟通东北、华北、西北、新疆四大板块的地缘优势,只要与中国强化经济合作,蒙古的确可以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一举进入现代文明。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这种交流,蒙古也会不可避免的会在各方面深受中国影响。

由于蒙古原生文明体系极端落后,规模又非常有限(总共300万人口),所以在先进的现代文明面前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而身居内陆,被中俄包夹的地缘格局,又阻断了蒙古从其他国家吸收给养的可能。再加上蒙古自身地理环境太恶劣,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工业化,所以蒙古想发展经济,只能依靠与中俄的合作。

当然,蒙古可以亲近俄罗斯,通过与俄合作来发展经济。

但这只是想想罢了。在现实中难以做到。

首先,现在俄罗斯已不是苏联,经济实力已是世界二流,而且发展前景不佳;

其次,俄罗斯与蒙古毗邻的西伯利亚是其边缘地区,本就经济发展落后,而且蒙古国土向南嵌入东亚大陆腹地,仅北面与俄接壤,这又使它很难大规模承接西伯利亚铁路这一远东交通动脉的辐射;

最后,蒙古最大的竞争力是地下的丰富资源。可问题是,俄罗斯资源多的是,现在也要靠资源输出维生,在经济上不仅无法与蒙古互补,反倒构成竞争。

基于以上三点,俄罗斯在经济上帮不了蒙古,能让蒙古实现代化的就只剩下中国一家。可选择中国,也就意味着蒙古所获得的现代文明,完全是华夏文明的翻版——换句话说,蒙古将彻底中国化。

一旦文明体系被中国化,那么蒙古维持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基础也将土崩瓦解。

在《地缘政治41:俄罗斯为什么不吞并蒙古》中,云石君已经说道:蒙古在地缘属性本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人种也与中国不存在太大差异。这种情况下一旦在现实层面的经济、文化上也与中国深度融合,那后果将极其严重。

虽然中国绝不会强行吞并蒙古,但如果蒙古人民主动“心向中国”,那蒙古想继续维持国家独立可就难了。

这当然是蒙古掌权的精英阶层极力反对的。

只不过,他们也没有好的办法。靠俄罗斯不顶用,靠中国又怕被同化,至于靠其他国家——蒙古倒是一直极力推动与第三国的关系。可身居中俄夹缝的地缘格局,使任何引入第三方势力的努力,都注定只是镜花水月。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精英阶层要保证国家和民族的延续,就只能有一种办法:坚决反华,绝不给华夏文明“改造”蒙古的机会。

高中历史试卷分析 篇6

本次考试的26题3一问,内容包括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部分,现对其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一、试题质量

本次命题总的来看难度是比较成功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内容上看,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针对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未出现超纲现象,且对于文艺复兴知识点的考查,重点突出。

第二,从考试题型方面看,材料分析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分析,总结归纳和文字表述能力等;题型的设置依据传统,与高考接轨,比较合理。

第三,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难度但不很大,高分段学生不少,但不得分者也不少。6分的满分,全市平均3.38分。其中0分卷1784份;1分623卷份;2分卷822份;3分卷1022份;4分卷1724份;5分卷4364份;6分卷几乎没有,总体情况可以,难易适中。

二、个别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一是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尚可,但落实有差距,错别字百出,(萌芽)蒙牙,萌牙等。

二是考生学习方法,考试能力不佳。

1、理解能力,比如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内涵的考查,换种说法或以材料形式出现就理解不了

2、概括能力,材料最后一句话几乎概括不出来。

从老师角度看,落实情况到位不够,概括能力训练少些,尤其是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训练的还少。

夏津一中高二历史备课组

历史课教学的有效情境例谈 篇7

不可否认,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历史经验的欠缺,很多历史事物学生无从理解。因此,如何在学生的既有经验和探究的历史对象之间创设一条沟通的渠道,让学生身历其境,理解、建构历史知识的图景和全貌,成为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点所在。

例1:从“奥运”看“国运”

耳闻不如目睹。我们每个人总是对自己亲历的人和事记忆深刻。如2008年北京奥运让我们不经意间来到了“历史现场”,成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获得了特殊的历史感悟。

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召开前,国际奥委会曾向清政府发出过邀请,但是,处于内忧外患、不知奥林匹克运动为何物的清政府与奥运会“擦肩而过”。“中国何时能派代表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这是1908年《天津青年会报》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的文章中,向所有中国人提出了这样三个尖锐而沉重的问题。24年后的1932年,中国人终于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但这是一次让人潸然泪下的悲壮旅行——偌大中国,竟然只派了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在海上飘泊20多天后,刘长春终于到达洛杉矶,疲惫不堪的他虽有一定的实力,却无缘复赛。4年后的柏林奥运会,更凝聚了中国人的血泪——运动员回国没有经费,全靠华侨捐助,途经新加坡时,当地媒体画了一幅漫画:一群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抬着一个大鸭蛋,标题是“东亚病夫”。

一百多年过去了,历史来到了21世纪。2008年,奥运会来到了北京,中国人民用满腔热情兑现了庄严的承诺。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通过奥运,“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奥委会主席罗格闭幕词)。毫无疑问,奥运成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窗口,奥运成为了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舞台。回首历史,从“单刀赴会”到“奥运军团”,从“东亚病夫”到“奥运健儿”,从“奥运悲情”到“梦圆北京”,奥运凝聚的“情结”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百年奥运浓缩了百年中国历史变迁的沧桑记忆。

因此,从“奥运”看“国运”,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现场”的角度,从自身亲历的“历史情境”出发,在身临其境中反思百年国运的沧桑,感悟近代中国走过的一段曲折艰辛的黯淡岁月,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从而完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建构:从“西方列强的侵华”到“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揭示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复兴”、从“堕落”到“崛起”、从“传统”到“现代”的进步历程,进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体认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伟大奋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重塑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例2:解析历史的“抛物线”

在人类历史上,“公众之志愿”和“集体之行动”的交集,酿成了形形色色的“运动”。运动总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有始有终,跟踪运动的“兴衰走势”,追摹历史的“运行轨迹”,有助于我们更清晰、更简洁地解析历史的内涵,领略和把握历史的“风流潮变”。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老话题,能否让这一段历史经过重新诠释,焕发新意?我们不妨从运动的“特征”出发,从历史事件的一般发展线索入手:这是一场影响深远又“注定”失败的政治运动,其发展包括了“兴起、发展、军事全盛、衰落、失败”的全部过程;“军事全盛”意味着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顶峰,以此为界,太平天国运动即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后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落和灭亡”。这样,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走势”开始有了清晰地呈现。

根据这一“走势”,我们可以顺“势”描摹,进一步揭示太平天国运动具体而特殊的“运行轨迹”:

显而易见,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抛物线”。笔者趁机引导学生在他们熟悉的“数学语境”中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抛物线上一一显示,以更好地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抛物线是学生在数学课堂经常碰到的,但是在历史课堂上却很罕见,学生们怀着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对太平天国运动展开了自主探究:

学生的探究非常出色,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脉络”有了一个基本的描述。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前期的“迅速发展”探究兴起的特殊背景:既有传统农民起义的烙印——阶级矛盾的激化,又承受了时代嬗变的悲剧色彩,“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从其“必然失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所在,得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至此,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貌毕览无遗,学生从中获得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全景透视”。

例3:以“诗”证“史”

“诗史互证”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影响深远的史学研究方法,即以诗证史,以史释诗。胡守为先生曾对之加以总结:“先生倡导的诗文证史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以诗文为史料,或补证史乘,或别备异说,或互相证发;另一种方法是以史释诗,通解诗意。”[3]这种方法将文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研究视野、材料和方法上,都开拓出新途径。故胡守为先生认为,陈先生“继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后,又以‘诗文皆史’,开创了一种新的史学方法,为历史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中国的文史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关联密切。诗、史都是我们熟悉的“语境”,在中学历史教学天地中,透过唐诗索“隐”,同样可以证实和说明历史,并使历史课堂生动丰满、文采飞扬,增加历史的意涵,现以下题为例予以说明。

隋唐时期的知识分子有可能经历的事情,包括()

①空闲之余品茗茶、葡萄酒②参加科举考试,向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生活③空闲时可以逛夜市④访朋问友,吟诗作画⑤平时可以看看杂剧,吟吟散曲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⑤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知识分子可能经历的事,很容易排除“⑤平时可以看看杂剧,吟吟散曲”,因为“元曲”是元朝的文学特征;而“科举”“夜市”“吟诗”也容易判定属于“隋唐时期”的社会状况。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确定“①空闲之余品茗茶、葡萄酒”是否在隋唐(之前)已经出现?

茶在唐朝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地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为唐朝陆羽所著证明了这一点。最后,解答本题的突破口集中在:隋唐时期是否已能品饮“葡萄酒”?

重理思路,既然是“隋唐时期”,又与“知识分子”有关,则结合“时代特征”,两者关系最密者莫过于“科举”与“诗赋”。众所周知,唐代诗歌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创作繁荣,风格多样、流派众多、量多质高,题材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酒更为历代才子喜爱,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因此,如果当时已有“葡萄酒”面世,那么,在唐诗中应该也有所体现,应引导学生向熟悉的唐诗索“隐”。

一旦切换到唐诗的“具体语境”中,学生就充分调动自己的语文知识,“搜索”到与“葡萄酒”相关的诗句——唐朝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社会存在的“倒影”或“反映”,以“诗”证“史”,“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美妙意境证实了唐人已经能够品饮葡萄酒的真实生活。[5]

在上述的三个教学实例中,无论是最直接地对“历史现场”的见证和体验,还是数学和语文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都创设了有效的情境,帮助学生“化陌生为熟悉”,交接心灵,触动感悟,激发思考,从而完成了在情境之中对历史图景的自主建构。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3]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106.

[4]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4.

历史人物类试题例析 篇8

考查历史人物是历史中考的一个重要方面。纵观近年的历史中考试题,其对历史人物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类:通过历史图片考查历史人物;采用诗句考查历史人物;根据特定称谓考查历史人物;根据史实,让考生区分历史人物;根据一定的材料,让考生判断历史人物。

解答历史人物类试题,首先要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历史人物所在的时段、国家以及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史实,同时对历史人物的外貌特征要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解题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通过历史图片考查历史人物

例1(2008年无锡市试题)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画中人的微笑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知道此画出自哪位艺术大师之手()

A达·芬奇B拉斐尔C米开朗琪罗D拉伯雷

例2(2008年茂名市试题)以下四位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你判断他是谁()

解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展示单幅或多幅图片,要求考生结合题目要求作出正确选择,重在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例1中的图片是世界著名油画——《蒙娜丽莎》,出自达·芬奇之手,选A。例2中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选A。

二、采用诗句考查历史人物

例3(2008年常德市试题)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禹B炎帝C黄帝D舜

例4(2008年天津市试题)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解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以诗句为铺垫,引出历史人物,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例3中“轩辕”指的是黄帝,选C。例4中《忆昔》描写的是“开元盛世”的景象,“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选D。

三、根据特定称谓考查历史人物

例5(2008年威海市试题)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袁隆平D李四光

例6(2008年贵阳市试题)在中国近代史上。踏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张謇D严复

解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给出特定的历史称谓,让考生选择历史人物,重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例5中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选c。例6中状元实业家是张謇,选c。

四、根据史实,让考生区分历史人物

例7(2008年茂名市试题)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以下四组人物中,只有一组的所有人物都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请你看看是哪一组()

A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B周恩来、朱德、贺龙

C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D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

例8(2008年三明市试题)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采用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解析:此类题型的特点是:给出相关的史实,要求考生依据史实选择历史人物,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例7中南昌起义的领导者是周恩来、朱德、贺龙,选B。例8中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采用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选A。

五、根据一定的材料,让考生判断历史人物

例9(2008年山东省试题)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B李冰C商鞅D李春

例10(2007年南京市试题)1831年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后来他当上美国总统,真的实现这个伟大的抱负。他是()

A华盛顿B林肯C杜鲁门D尼克松

上一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