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共10篇)
--------参加县“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6日,我在马良镇中心学校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数学教师“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三天的学习让我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12月6日的上午,听了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因式分解的复习,教师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认真设计和预习了导学案,课堂上学生们分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你来我往,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向我们展示了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是一节观赏价值高,教育意义强,学生收获多,老师反响好得公开课。课下我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奖,学生听”的老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和学习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午,按照活动要求写评课稿。晚上抽签讲课内容,我第二天下午第一节讲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天上午做了精心的准备---备课和制作课件,晚上组织了说课。三天紧张有序的活动,让我感触颇深。
此次教学比武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紧张而激烈的 “课内比教学”活动终于圆满完成,作为参赛选手的我经历两天的说课和赛课,在这次比武中我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课内比教学”考察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结合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手段必将促进我校教师进一步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我校教师促进专业成长。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几十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课堂中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张口就说,提笔就写”,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教学生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数学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更要能带着学生满载而出,教学环节中的分析例题到拓展延伸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走入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就是让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通过这次的课内比教学听课活动,我了解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投入,要开动脑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切实有效引导学生能够全过程和全身心的参与学习活动,这将是我今后教学改进的重点。
一、以生为本,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缺乏学生参与的课堂不是生本课堂,而是教师专制的课堂。专制的课堂犹如整天有着乌云笼罩着天空,学生透不过气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课堂基本没有互动。教师必须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为学生营造民主学习环境。例如:教师课前布置了搜集花朵的任务,可以是真花,也可以是假花。由于有了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兴致很高。因此,在展示课上,学生都能展示不同的作品。在展示时,教师不时与学生互动,如:你认为这朵花美在哪里?你知道有关这种花的故事吗?等等。此时,课堂真正是属于学生的,学生能够发表个性观点。通过这个途径,教师突出了生本教育,为学生营造了民主的学习环境。
二、以生为本,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是美术教师运用得较多的方法。小学生年龄小,不喜欢单调式的教学。因此,教师要为本身看似平淡的教学添加色彩,将其加工成情境,利用情境吸引学生学习。这样一来,教师真正考虑了学生所需,也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关注,就会成功将其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例如: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组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色彩缤纷的大自然,利用鲜艳的颜色,刺激学生眼球);在自动播放图片时,教师配上与之相符合的背景音乐,渲染氛围,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再次,教师还配上生动的解说,以变化的语调吸引学生。“大自然多神奇,穿着各种颜色的衣裳,迷人极了。看,秋天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天”……图片播放完毕,教师继续利用问题引导:“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这迷人而又神奇的色彩”?同学们大声回答“感受到了”。“那大家想不想学习色彩知识,然后用画笔画出比这更吸引人的图画”?随着一声整齐而响亮的“想”字,教师切入色彩的学习。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迎合学生学习需求,以情境导课;然后,教师再以问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入境学习、思考,形成互动关系。
三、以生为本,搭建合作学习平台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就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可以以任务做牵引,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平台。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安排任务,让学生带纸盒来教室,以方便课堂中运用纸盒,进行重新设计。本次课以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先将学生分组,再出示合作任务,如: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将纸盒“变形”?小组学生将带来的纸盒集中在一起,让小组成员说出看到这个纸盒,想象一下能把它变成什么?集体讨论,运用带来的纸盒进行“变形设计”。小组成员需要说出“变形设计”的创意来源、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等。任务出示后,小组开始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先是交流观点,再进行“变形设计”讨论,形成方案,再利用“变形”方法,将实物做出来。在合作学习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相互讨论。教师做好调控和引导工作,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真正突出了生本教育,学生真正成为了主人。因此,在最后的展示小组合作成果环节,学生作品创意十足。
四、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另一种方式是参与教学评价。这主要是因为评价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以师评为主。这样一来,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课堂的一分子,对于课堂教学动态也不会关注太多。因此,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首先,教师组织学互评。由于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因而以小组成员互评为主。学生可以对组内成员的贡献程度、合作学习的配合程度、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合作学习中的优缺点。通过互评,学生认识不足,及时调整提高。其次,教师对学生评价。在这里,教师要多赞扬,因为小学生需要被人赏识,从而更为主动地学习。当然,针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指出。赞扬,满足了学生心理;指出不足,为学生日后前进指明方向。只有学生参与评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主动性 互动性 问题意识 分层教学 课堂的主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04-0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外利用在线视频让学生学习,课堂上则进行师生协作的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练习。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变为课前学习和课堂研究,教学内容由知识讲解传授变为问题研究。课堂上增加了自助学习、交流反思与协作讨论,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变为学习指导者、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研究者。这种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间互动的频率和深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的兴趣。 “翻转课堂”做到了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对“翻转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初步收获。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利用教学微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紧绷神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现在的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我在《原电池》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经验,设计以下问题:1. 原电视的反应原理2.原电池电极反应规律3. 重要原电池的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式的书写4.原电池的应用等,让学生根据所需进行翻转学习,并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真地听,仔细地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法、内容与进度。“翻转课堂”教学学习气氛宽松、广阔,学生无拘无束地置身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焕发了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了课堂的主角
二、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是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当教师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如胶体的教学,在引出胶体的概念之后,学生普遍觉得胶体很陌生、很抽象,此时可简单介绍一些主动探索新知识,提出三个问题:A、我们使用的钢笔墨水属于胶体,大家都知道,不同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则就会使钢笔堵塞,这是什么原因?B、豆浆是胶体,豆浆里放入盐卤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浆?C、血液也是胶体,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里取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什么?我配上一些现实生活中胶体应用课件让学生翻转。这样拉近了“胶体”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到胶体并不抽象,其实胶体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
目前,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基础相差较大,而怎样在课堂上落实分层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翻转课堂”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翻转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每 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虽然我们早认识到这一点,但传统教学统一的课堂却无法真正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每 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帮助。初期的“翻转课堂”仍然要求学生在同一天晚上看完同一个视频,回到课程完成同样的活动或作业。而进化的“翻转课堂”将改革这种统一的部署,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安排学习和完成与之匹配的作业。当然这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教师进行翻转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在存在差异的学生中寻找他们的共性,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尺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必须要明确一点,给学生分层的本质目的不是让学生之间区分出优等生与差等生,分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合适的学习计划,灵动地掌握教学进度、学习的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氨、硝酸、硫酸》一课时,分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理解能力好的学生让其选择较难的问题,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不要强求,只要求能够分辨出几种物质即可,使得学习目标呈现出梯度性。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来,形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体和主人。
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 刘 皓
[摘要] 本文论述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得以形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服务 自主
习惯
方法 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惊人,科技信息瞬息万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能力,探索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路子,更成为教学研究的首要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将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更能证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从小学会自能读书的本领,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契机,促进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生为学主人,教为学服务。
小树小的时候,常常需要人们的扶持,但其生长的过程却主要靠自己,没有人能代替它去生长。“外因的力量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地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不应成为一句空话,或是贴在墙上成为人们口中念念的标语。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也应该成为传递治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学到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二、读说议演画,生在乐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在浓厚的兴趣中才能产生乐趣。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活动往往和兴趣密切相关,电影、录象、VCD、DVD、多媒体课件,可谓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可为学生提供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努力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并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读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则是 1 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问题,从读中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获得读书的本领--“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品味语言,克服摒弃过去教师包办代替式的重讲轻读方法。.说说——存乎于心,在乎语言。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物的经过,提高儿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月亮湾》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讲述“月亮湾村前的景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都能围绕着“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的顺序有条理的说出月亮湾的美丽景色。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的学习态度。.演演——身临其境,物我两忘。
当一个小演员,是每个儿童的心愿。孩子都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组织儿童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课文中“人物”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如《小河与青草》这一课,通过小河与青草的对话,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按小组分别扮演“小草”和“小河”,表演他们对话的经过。比一比,谁能把小草对小河的感激之情和谦虚谨慎的美好品德的动作和语言表达地准确、充分。学生便在这样愉快的学习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小草对小河的感激之情和与小河同样具有的谦虚的美好品德。.议议——伶牙俐齿,闪烁智慧。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他们的各自智慧火花相碰撞,达成共识。如教《三袋麦子》一文,我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的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畅所语言……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场面,连平时胆小的学生也不甘示弱,跃跃欲试,参与唇枪舌战,气氛十分活跃。.画画——熟读成诵,化文为画。
教师要紧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画一画关键的词语,唤起合理的想象,加深对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如教学《雨点》一文。学生需要消化、巩固、积累所学的知识,就需要熟读成诵,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字中蕴藏着的美。我在教学本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散步”、“奔跑”、“跳跃”等词语来补充我黑板上的画面。让学生尝试以画画的形式生动地再现文中的内容,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
三、方法是引领,能力为开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标准答案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给正确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如《秋姑娘的信》一文,2—5段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信的内容,结构相似,语言表达形式也完全一样:秋姑娘写信给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材特点,先精心地教学第二段,从中总结学习方法。第三、四、五段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教师只要适当的指导、点拔。这样,就是实现“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四、实践是基础,习惯靠养成。
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课堂,绝非一堂课所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的观点,让学生从传统那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走向开放型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们有充分的实践空间,广泛地接触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课堂走向课 2 外,从校园走向校外,或到效外游玩,或上树林原野采集本,或参观工厂,或学雷锋做好事。也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设立图书角,推荐好书让学生阅读,教给阅读方法,开展读书竞赛,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学会思考,学会联想,学会表达,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经过长期的重复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不会轻易改变的行为。从生理机制方面说,它是一种后天获得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中确立起来。小学生不良习惯表现在写字不注意笔顺、没有正确的姿势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有极大可塑性的特点,及早着手,经常训练、严格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及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现代案例教学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被广泛运用医学、工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和教学之中。有人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与举例的区别
在初二教学中,常听到有的老师脱口而出,“举个例子”说,而我们觉得案例与举例尽管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都是帮助论证说明某个问题的,但两者间有较大的差别:
(1)两者的作用不一样。举例是教师讲评知识点的手段,是教师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而案例是培养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动学习的一种方法。
(2)两者的地位不同。初二教学中案例教学是教学的核心,是以案例贯穿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围绕案例展开;举例是一种论证问题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的地位很明显没有案例重。
(3)教学的手法不同。举例是知识型教学,是为了解释社会问题和现象;而案例教学是创新型教学,是通过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形成独特见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案例教学的好处已成共识,但不少老师苦于在教学中没有案例去用,这就涉及到案例的收集方法。
1、笔记摘录法。在阅读报纸、教参、刊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将一些有助教学的案例及时收集,做好笔记,必要时可写出提纲和心得。
2、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有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有的家长在某些法律方面是专家,如前言的实话实说“问问你的家长或亲友,他们在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和用到哪些法律?这些法律给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老师布置这一问题,就是学生与家长共同学法,共同提高的过程。有的家长是税务干部,可以帮助你提供法律打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典型案例,再如让学生调查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既可培养学生的参与实践的能力,而在学生调查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也一便解决,无需教师多言。
3、上网搜索。如xxx上就有许多经典的案例。
4、做好编辑和整理归档工作。可用卡片分类编号,分类排放,还可编制一个目录,做好索引;或利用电脑创建文件夹加以储存。这样可随用随取,也有利制成课件。
5、充分发挥一例多用的效能。有些案例是可以一案多用的。如第一课中的活动“法庭内外”中的‘张老汉的抚养问题’这一案例,我们可用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密切联系”、“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规定精神文明建设”、“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公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家庭生活离不开法”等框节,这样可大大减少了工作的强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会。
四、案例教学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
华师大课堂与教学研究所赵中建教授认为,应用质量原则于课堂,就必须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做能做的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案例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无论是学生收集案例,还是让学生参与讨论、辩论,都有着师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在互动中使学生走进社会,领悟道理,增长知识,增加情感,学会认知、做事和合作,并使学生由那种没有选择、被控制的状况,变成知识的探索者,甚至感悟到学习中充满乐趣。
2、整体性和民主性原则。
案例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给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克服了政治课空洞的原则,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把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提高。无论是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都给每个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创作平台,有利于整体推动。而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自觉性,由“要他学”为“他要学”,使师生之间成为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师生活动中,使学生畅所欲言,不仅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提升,也使学生的品德意志得到了锻炼。
3、创造性原则。
陶行知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环境问题的案例”就是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创造性灵感不断出现,使学生出现“奇思妙想”,又使过来使案例不断被扩展、延伸、升华。如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对电脑污染、太空污染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还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想,而目前的中考开卷和答案的不唯一性就是需要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灵活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独特见解能力的培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德育功能性原则。
初二的法律教育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主要的是在于提高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不损害别人的合法权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体现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如老师在讲噪音污染,妨碍他人的学习和休息及身心健康案例时,教师在讲后、设计问题:“你觉得你们班有哪些同学大声喧哗?”“你觉得该怎么办?”使活动中体现了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性原则———既教了书,又育了人。
可见:案例教学应把握好设计悬念,诱发感情;以理激情,陶冶情操;以例传情,内化品格;落实行动。
五、案例运用方法
1、穿插案例,讲清原理,例证观点。案例的引用是证明一定的观点、辅助分析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前,应设计好案例呈现的时机和方法,可用案例引出本课知识;可用案例化难为易;可用案例总结提高。千万不可为了说案例而说案例,没有一定的问题是达不到目标的。案例提出后,要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总结结论,提出观点。
2、讨论案例、师生互动、合作研究。案例讨论一般4-6人一组。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其他补充。教师还要参与讨论,与学生融为一体,不可袖手旁观,要让学生围绕问题讨论,教师还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对有些问题允许学生提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案例的讨论应是师生的合作过程。有些讨论步骤如加上老师的活动会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如对禁毒活动在让学生说出警示语后,老师再说出一两句,会加强师生的融洽程度和合作程度,能达到合作中学,合作中提高,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目的。
3、创设情境、课堂演练、分析点评
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既定环境下将自身投入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增强真实感。而课堂演练就是一种较好的情境,可让学生在演练中领悟道理,增加感性认识。但老师要及时从学生的演练及对案例分析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当然,这种点评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学生分析的简单罗列,而是师生共同讨论下的分析后对问题认识的升华、创新。
4、同时案例也可用于课后作业、讲学稿、试卷中
备课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由于每个教师的语文水平、教学素质不同,备课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当然也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以及如何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应精心备课,而教学设计的新颖,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江璐老师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首先体现在其简明而科学的教案上。无论是目标设置、重点把握、难点确立、还是教法与过程都设计得科学合理。尤其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三个环节:自主学习,不看不讲;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巩固练习,不练不讲。体现出教学的规律性和其表述的新颖之处。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江璐老师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主要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三,注重学生合作探究。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在这方面,江璐老师首先设计了几个问题:
1.父亲为什么要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这几个问题设计得简要明确,符合目标要求及课时要求。其次,合作探究的形式是小组内讨论小组间竞赛,既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又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
尤其应该一提的是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能及时给予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等。并设计了专门的表格进行分数评价,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节课在某些方面也稍显不足,如字词教学用时过长,前松后紧,竞赛结果不明等,但瑕不掩玉,总的说来,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多样,气氛活跃,效果良好,不失为一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2015/10/28
课改理念是地理教学的航标, 地理教师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后如何结合自己教学展开实践是关键。地理知识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地理知识要为学生以后的生活服务, 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汲取知识, 开拓视野, 增长技能, 服务生活在地理学科中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 地理课堂的课程教学资源来源甚广, 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更为广泛, 改变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方式, 结合课程改革融入课改的理念, 我们的地理课堂就会精彩纷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处处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思学生之所需。想学生之所想。课堂里他们要收获什么知识和技能? 都需我们考虑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下, 如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中体验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 有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地理课堂的教学就有章可寻。笔者认为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的导入要贴近学生生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导入犹如舞台上大幕开启时婉转的乐曲, 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 选取素材广泛, 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 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中, 导入方式可以结合学生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衣着变化的观察, 思考原因, 顺势导入认识天气和气候, 切忌选择理论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去背概念, 让学生缺失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细心揣摩就会发现地理课程导入时找到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非常多, 如何去发现需要独具慧眼, 细心品味。
二、课堂学生的活动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要为 学生设计 符合学情 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让学生超水平发挥。地理课堂活动在发扬传统课堂启发式、问答式、自主学习式的基础上, 一定要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利用已有的地理图表、课 外实践中地理 观测、社会 生活中地理调查、旅游观光中收集的地理景观等形式, 充分调动学 生热爱自 然、关心身 边地理事物的热情, 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 提升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 关于“土地生产力的差异”的活动讨论, 教师事先设计分 组活动 , 在四大区 域以农场 主 ( 面积一千亩 ) 的身份做规划 , 以种植业为主 , 经济效益最 大化为原则 , 结合该区 域的地形、气候 、农作物孰制 等地理要 素先展开讨论, 后汇总意见, 在各小组的交流展示中, 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了本小组对该区域“土地生产力”认识。其中还谈到许多地理成因的问题,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地理环境的问题, 所讨论范围以远远超出教师预设的范围, 达到了预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课堂活动设计的重要性, 因此, 教师要多从学生学习需要入手设计教学。
三、对学生的引导点拨要精准
引导者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地理课堂的引导重在方法和思维 , 可以表现为 启迪 , 也可以表 现为激励 , 点燃学生内 在的精神 力量 , 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路。 如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交通运输业》一节的活动设计中, “选择不同交通运输工具”活动设计时 ,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例出发, 提出同学们上学时选择乘坐的交通工具;外出旅游选择的交通工具;大宗货物异地运输选择的交通工具;紧急状况下选择的交通工具等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极具 生活化又具 挑战性 , 活动中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 提出了选择不同交通工具的理由, 表明了自己对交通运输在生活中如何使用的观点, 通过学习活动体现了多方面的 价值 , 由于教师引 导得当 , 将生命中寻常小事变成课程资源, 课外活动在课堂展现, 学生愉快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引导得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善于去反思, 反思如何让学生愉悦的接受知识。
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点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寻找创新点, 教学目标是教育理论家的第一活动要素, 教学目标如何达成见解各异, 教学目标的内涵在不同的章节中有所不同, 主要看教师如何把握, 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 找到教学的创新点, 避免学生按常规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知识点, 产生厌烦的学习情绪, 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上册第一节《天气预报》教学中, 可以引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 , 火烧曹营”的故事 , 揭示江南地区冬至前后特殊天气的反常现象来自于生活中细致入微的天气观察, 认识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的诸葛亮的形象, 让学生体验一次当军事参谋分析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预报的过程, 学生乐听乐学, 寓教于乐。不难看出, 寻找教学的创新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的案例很多关键看教师如何寻找。
五、关注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 我们还没有抛弃学习结果的终 结性评价 , 往往是以 测验、单元检测为主, 这些只是面向“过去”的评价, 多以知识技能为主 考查学生 对知识的 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 然而, 我们是否考虑到学习过程中课标要求的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四节《美国》一节的学习设计中, 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他国家相关地理事物, 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 间, 展开想象的 翅膀 , 学生滔滔 不绝讲述了几个欧洲小国的风土人情, 地理趣事。在欣赏学生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教师不要忘记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性评价, 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评价更不可缺少, 要实现对学生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鼓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显得更加重要。
利用教学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插图,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直观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四季》这一课时,先出示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们分辨季节,并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出示描写这一季节的课文,让学生图文对照。这样,同学们对课文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并且学得兴趣盎然,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要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简笔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引情激趣的手段。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要学生记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四幅简笔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学生看得高兴,学得轻松,教学目的也在不经意的一勾一画中完成。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和鼓舞。”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结合能很好地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而使语文课变得更加精彩。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兴奋点。利用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达到此目的。
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动画(下雪了,各种小动物在雪地里走過,留下了各种脚印。)然后提问:“画面中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在雪地上留下了什么?” “它们的脚印像什么”?有创意的学生给予热烈的表扬,然后再重放动画,让孩子加深印象,并提出深入问题“人类的好朋友青蛙呢?它怎么没来雪地上玩呢?”这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干枯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以演助学,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如寓言、传说、神话等)故事性强,感染力大,深受学生的欢迎。利用课本剧表演的方法来教授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不仅能恰当地体现课文的情境,还能以演助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小壁虎借尾巴》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准备有关资料,再分小组编排课本剧,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潜能,创设情境,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如何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孩子们对表演兴趣浓厚,纷纷要求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其中扮演蛇的孩子特意准备了蛇的头饰;扮演老牛的孩子准备了牛角,并把声音压得很低沉;扮演小燕子的孩子不但声音清脆,动作灵巧,而且还准备了一段出场小舞蹈呢!总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把一个经典的儿童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妙趣横生。因此说,课本剧是创设语文环境,驾驭课堂的好方法,老师通过课本剧表演,使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师生互动,延伸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的过程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节课中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让孩子写一写:(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你哪些内容掌握得好?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3)你最想对教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来后,就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在每个孩子的自评后写上几句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有鼓励性的、有指导性的、有诊断性的等等。多元智慧理论认为,反思出智慧。反思不仅是一种外显行为,同时学生在反思中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了隐性的评价,因此,它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向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调控自己。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更是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在现阶段,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围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这一核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觉性
凡是有群体的地方,就始终离不开管理。初中班级管理永远是一个活动的流程,班主任在正确认识班级学生的基础上,科学而艺术地利用人、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引导全体学生学会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功能,以便顺利地达到班级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民主与法制的观念,这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舞台上的演员,班主任仅仅是幕后的导演。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班级管理才会有声有色。因此,要创造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参与管理。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制订班规,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规大家定,是学生成为主人的第一步。因此,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让同学们讨论商量,制订出班规内容,主要包括纪律、学习、生活、劳动等各个方面。由于学生自己参与了班规的制订,他们会更乐于遵守,自己管理自己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形成自觉意识,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目的。
二、采用全员值日班长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责任感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可采用让学生按学号轮流当值日班长的做法。值日班长每天检查和督促课间自习纪律、卫生清扫、自行车摆放、上操情况等,并自行处理和解决班内的偶发事件,最后总结反馈一天的工作,写好班级日记。每周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每个月召开一次“班委会”,小组长要对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学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肯定或指出不足,以促进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理学生问题
教师处理问题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处理问题的语言和方式是有差别的,换一种做法,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既是教育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彼此都受到教育:自己的行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从而形成“班级建设,人人有责”的良好班风,使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比如,班上有位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下课不做作业。班主任多次个别谈心、家访,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于是改变做法,让学生干部处理此事。后来,发现该生迟到、早退的现象开始减少,也开始交作业了。原来,有几个班干部在对该生谈话时说:“如果你再影响班级的形象,你将被全班同学孤立;如果你能下决心改正,我们就能帮助你改掉坏习惯。”
四、改善班级活动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的班级活动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因为这种模式基本上是学校布置任务,班主任确定内容形式,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把班级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方式,自己组织,自我表演,自主进行活动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比如,学生提出的“值日班长制”的实行,不仅让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同学参与了进来,那些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学生,也因按序号实行“值日班长制”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人人热情参与,出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中学生实际的班级活动,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五、尊重学生个性,善待每一名学生
学生的个性没有好坏之别,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要使学生健康成长,首先要从尊重学生个性方面去努力。初中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期,渴望得到尊重,但他们又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常常会心血来潮、招惹事非。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有耐心,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去改正。可以在班上开展“无批评日”“无批评周”活动,如果哪个学生无意中犯了错误,则让他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在欢愉的气氛中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六、多开展集体活动,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的主要途径。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大课间和活动课时间进行拔河、踢毽子、打沙包、写作、演讲等各项比赛,定期召开总结表彰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管理的能力。
总之,学生最了解学生,学生就生活在学生中间。由学生进行的自主管理,有其独特的优势。来自学生的管理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特点,也使得他们愿意参与、配合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真正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
摘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谈了一些方法。首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善于采用人文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学习;学生;主人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和活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充实。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我做过一些摸索和努力。
首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长期以来,“灌输-训练”的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居高临下,学生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成为一个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亲切友善的学习氛围。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我经常告诉学生们,这个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标准的、唯一的;我也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我会这样告诉他们,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你们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我还会很自然地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要不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在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我发现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师生之间有着相互的尊重与理解,有着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这种平等的对话中,我觉得自己也得到了发展,而学生专注的目光又激励着我去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其次要善于采用人文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机器。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必然体现以人为本,多为他们着想。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教学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唤起求知的欲望,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我在语文教学中有如下一些方法:
1、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习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特别是一些小说、戏剧等。学习此类课文时,我往往采用角色变换训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习《守财奴》时,我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故事情节,对葛朗台的形象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上公开课《雷雨》时,我也采取了此种方式。当时有同事说:“《雷雨》不大好演啊,学生演不好,公开课的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哦。”我虽说有一些顾虑,但还是认为表演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在表演中,学生会主动地去把握剧情冲突,也自然会去揣摩语言,认识人物。所以即使演得不好,但学生主动去学了,积极参与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实不仅是小说、戏剧适合角色扮演的方法。许多课文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也可以使用此方法。比如我在上《登泰山记》这篇古文时,就采用了学当导游的方式。导游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内容,还给了他们很多创造的空间。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现在,学校的教学条件逐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经非常方便。用课件上课,有声有像,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我还下载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们欣赏,比如小说《陈奂生上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雷雨》等我都找到了相关的老电影,有的是课后放,有的是课前放,对课堂教学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还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每周两节的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比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我告诉学生李白到过黄山,还留下了一些诗歌,我把上网查阅这些诗歌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而学生也非常乐于通过这种方法去了解、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语文教学使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开阔,思维也变得活跃,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丰富和快乐。
3、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
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其实也是关注学生主体性的表现。现在,我经常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比如作文教学,在适宜的时候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比如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我采取了分组轮流出卷、阅卷、评卷的做法,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我发现每一次的卷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对题型、题目的难易度等方面也把握得越来越好。学生成了能掌握自己学习进程的主人。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加强。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我总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我总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努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让他们找到快乐和自信。比如我现在任教的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并不是很好,但我却很高兴地看到他们在学习语文时所投入的热情和专注。而其中一些被其他教师认为根本就不学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却有着不错的表现。像陈同学,许多教师提到她都头疼,但她在语文课上却是能积极、主动去学的。她在《守财奴》一课的表演被同学们评为“最佳女主角”,在不久前开展的辩论赛中又被评为“最佳辩手”。成功的体验反过来又更激励着她,让她找到了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快乐。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推荐阅读: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07-10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魏书生)10-10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07-28
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游戏的主人06-17
让语文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09-29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中的热点07-11
让英语课堂成为快乐的源泉(教学设计)10-20
让师生成为自己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