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心得体会发言稿(精选6篇)
用“红烛”之火 点燃广大团员青年青春梦想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重大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代表着青年的盛会,彰显着青春力量。大会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对过去5年工作作了总结,对今后5年共青团事业发展作了部署。学习团十八大精神让我们中职团委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共青团“育人”是第一责任,加深了对我们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么培养青年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中职团委要从“先进”二字想起、做起,不辜负人民群众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多培养“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力争中职三校生高考再有新突破,让更多青年学生考名校上名校,引领更多的栋梁之材反哺临泽、建设临泽。更加坚定学习总书记、听党话跟党走的意志和决心,以我们的“红烛”之火,点燃广大团员青年的青春梦想。下面我就团十八大精神学习作以交流,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领导,青年朋友批评指正。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团的十八大精神热潮。
作为职教中心团委书记,要认真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团的十八大精神,在团十八精神遍地开花上下功夫,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宣传全覆盖,让团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团支部、每一名团员。要紧密结合总书记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教育青年学生要认真领悟党中央领导在致辞中对广大青年的充分信赖,殷殷嘱托和期许,要通过学习大会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团委主体责任,进一步让青年学生明确自身使命,找到中职生涯的根本遵循,化为学习生活的不竭动力。
二、初心不改,使命不渝,坚定不移把政治性作为学校共青团首位属性。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政治性是灵魂,是第一位的。共青团由党缔造而生,肩负着引导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职教中心团委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高度一致,深化学生思想引导,占领学生思想引领制高点,防止把团的工作等同于一般事务工作,不把学校党总支带领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等同于学校团委起的作用,杜绝把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看成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丰富多彩,切实转变学校团干工作作风,要在学生的学习、工作、社会生活中扎下根,大力提升团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团学干部骨干应当起到的作用,避免脱离学生的问题,因为学校共青团无论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还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服务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正确的认识,拥护我们党所走的道路。
三、深化改革,全面从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奋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建功。
职教中心团委将以团十八大精神为今后指引,持续推进团学改革,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始终心系青年学生、竭诚服务青年学生,坚持青年学生有什么需求,学校团委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广泛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让新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抓住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建团100周年等重要节点,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爱国主义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让广大青年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突出典型引路,进一步深化“向上向善好青年”、“美德少年”等活动,挖掘国家及省市县级优秀团干、团员等可信可亲可学典型,引导青年学生从小事做起,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幸福职教梦想和贴心如“一米阳光”般的时代新风;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县域内经济及生态建设,认真做好贫困学生创新创业创优,“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志愿者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电商培训、学生资助、“研学旅”、”三下乡志愿服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挑站杯”等活动,努力让青年学生施展才华; 围绕平安校园建设,提高青年学生守法、守规矩意识,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防范黄赌毒、网络犯罪、校园欺凌等社会问题的侵蚀;充分利用学校新餐厅楼,大力建设“青年之家”,打通与青年学生的“最后一公里”;
一、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形成的集思想、体制、教研、课外活动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1]。校园文化是一种依托于校园而发展起来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 校园是校园文化产生的肌体, 离开校园也就谈不上校园文化,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校园文化又同活跃于其中的师生紧密相连。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甚至是精神面貌, 良好的精神外貌, 形于心, 发于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对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形成一种集体意识, 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会形成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科学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校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的生机与活力, 使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2]。和谐校园要求各方各面协调一致, 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同时也要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和谐一致。和谐校园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是人文景观的和谐, 是办校规模同师资水平的和谐, 是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和谐。
二、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过于关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理念的外现, 其核心内涵依然是校园文化中精神层面[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忠于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 为精神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目前某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单方面强调学校速度和规模。对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关注,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严重失衡。殊不知, 离了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大规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丧失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初意义。
2. 片面追求学术水平高速发展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忽视内涵建设。
当前, 各方积极倡导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但各种不同的理念相互激荡, 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过分提倡实用主义, 弱化人本关怀。[4]学术水平和学生就业是学校两大支柱, 部分高校单纯强调学术水平和就业发展, 这种模式是一种随时都会丧失生机的发展, 它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提升。
3. 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重视不够。
学生, 是学校根本, 无论是学校建设还是发展都应该以学生为根本, 为基源。问题的解决立足于学生, 在当前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过程中, 部分高校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问题未形成充分认识, 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首先, 学校对不健康网络文化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5]。大学生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不仅掌握先进知识技术, 对网络文化也相当关注。目前网络文化良莠不齐, 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的缺失, 使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学生造成思想冲击和影响, 对健康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十分不利。其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引起学校足够重视[6]。当前, 各大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 未能同时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些高校处理问题忽视学生心理感受, 其实质上掩盖问题, 并没有实际解决, 深刻影响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再次, 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7]。当前“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社会问题引发关注, 这些道德事件表明道德建设和人文素养尚待加强。学校对学生道德要求的提升将成为影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将思想品质和德育建设归为中小学的义务和职责, 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持续培养和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基石, 对广大的师生影响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同时也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其影响能够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从一定时期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引领和谐校园的发展, 从长期看高校校园文化关系到中国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的实现, 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求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是个曲折迂回的过程, 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 必须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凭空臆想就能形成的文化形态, 而是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实践并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形成、定型并不断丰富完善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伴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 各种不健康的意识也日益凸显, 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各种错误的思潮汹涌而至, 扰乱了人们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步伐。各种错误思潮对当前学生的影响日渐明显, 进而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和前途, 这些人才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承担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理应引起高校主管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视。
当前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完善的重要机遇, 抓住机遇建设校园文化是每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 要构建和谐社会, 应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 努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的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的情感技能。值此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契机, 各高校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四、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1. 要提升校园文化示范效应。
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适度竞争有利于高校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也有利于各高校的良性发展, 但是这种竞争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高校间的竞争应表现为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 而这种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 因而各高校应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传统, 并带动各其余高校的发展, 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示范效应, 努力铸就自己的先锋榜样作用。
2.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时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发展变化。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 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文化, 必须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和程度, 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和谐校园不仅是校园物质层面的和谐, 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而言, 它更是一种学生内在个体素质的和谐, 因此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培养发面, 要求学校能够做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3. 加大对不健康思想、低俗文化的监管力度[9]。
加强对腐朽、低俗思想和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的有效监管, 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既有利于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 实现校园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校园文化系统功能, 强化校园文化要素的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各种不同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因此, 一个良性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兼顾各方,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完美的和谐校园。
总之,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当前党中央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积极发展学校特色, 维护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党的十八大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软环境, 对学生素质培养、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直接、间接地影响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和启示作用。值此十八大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之际, 深入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阐明校园文化建设紧迫性, 简要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举措意义重大。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慧.现阶段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初探[J].理论月刊, 2006, (2) .
[2]常一青.构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促进各族师生全面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3) .
[3]杨经录, 王宏宇.基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探究[J].国电力教育, 2008, (6) .
[4]陶成文.理工科院校应强化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4, (2) .
[5]刘志坚.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
[6]刘德宇.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4, (9) .
[7]张建明, 李遵清.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 (1) .
[8]康胜.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7)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十八大与志愿服务这一话题,阐述我们青年的心声。
时间过得很快,党代会五年一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规划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都有体现。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了,根据当前国家形式和政策,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青年的首要任务。十八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论述令我们印象深刻,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广大青年要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深情厚望,是历史对青年的召唤,更是时代对青年的殷殷嘱托。
我们在思考着,正值青春的我们,沐浴在十八大的春风中,到底能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把我们青春的正能量释放出来,传递党的温暖。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立足自身岗位,谈谈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第一、以“SRTP”项目为抓手,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也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可见,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的时代最强音。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将创新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细节,比如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之更适合自身的特点,以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积极参加创新型学术科研竞赛,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今年,我院为响应学校提出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联动的改革试点工作思路,结合“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我院将全面开展实施SRTP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从而积极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融“教”于“研”,融“学”于“研”,通过SRTP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了解和掌握交通工程专业方向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该项目要求交通学院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全部参加SRTP项目,特别优秀的大一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大四学生也可申请参加,同时鼓励其他学院的学生参与到我院的SRTP项目中来。原则上要求学生以3人为一组组成项目组,并以项目组的名义开展项目,每个项目组设一个项目负责人。并要求每位学生在学期间至少需担任一次项目负责人。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质的提高。
第二,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学习工作热情
我们要进一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础课程和形势教育课程的学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对这两门课程闻名色变,而要转变观念,认真投入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培养自己对这两门课程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开阔自己的政治眼界,摘掉“政治盲”的帽子。同时,也要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在中国的国情大背景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而不要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
在专业学习中,更应该主动思考,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进取,要求自己向更高的知识层次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内涵,提高以后为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党性认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工作中践行“十八大”精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第三,结合节约型校园建设,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重点谈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战略指导思想。这在我党历次的党代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
我认为最好的实践就是自觉投入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来。在寝室中,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养成“人走电器关”的良好节能习惯;在食堂就餐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点菜点饭,不能点的过多又吃不下,最后只能倒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购物时,我们要选择低碳产品,环保购物,理性消费。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认识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你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让自己成为引领建设“两型社会”的生力军。
作为当代大学生,光做好本职工作还谈不上是个优秀的青年。人的一生,在一直追求光明和希望。青春,没有你理想中的那么完美,但也没有你眼中的那么不如意,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存在各种坎坷,挑战,但总会有一种力量将你摇摇欲坠的心扶起,这种力量,就是我们的青春正能量—志愿者服务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由此可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大力倡导志愿服务活动,并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能够方便群众,服务社会,我感到自豪。这不仅是我们的一种幸运和骄傲,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是群众心底的呼唤,是这个时代迸发出的动人的声音。
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下我院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的情况。
一直以来,我院秉承“助人自助,提升自我”的服务理念,本着服务、自愿的原则,将服务事业从小做到大,在探索中不断开拓前进,始终抓好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大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在学院团委中成立青年志愿者中心,在各班级中成立志愿者中队,每班选拔一名中队长,实行三级管理。我们建立注册制度,对全院的志愿者进行实名登记注册,每位志愿者都拥有志愿者服务证、志愿者徽章及志愿者注册编号。
为丰富志愿活动内容,创新志愿活动形式,我们采取“全面开展、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确保各种常规志愿宣传服务活动做好做全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对中华慈孝节、交通志愿者、爱心支教、环保护绿、爱心助老助残等方面的关注力度,形成自己的志愿服务特色。几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夯实基础,完善规章制度。
我们采取部长提议,周例会讨论的方式,逐步细化了《交通学院青年志愿者委员会章程》,修改和完善了《交通学院青年志愿者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交通学院志愿者中队条例》,创新地实施了《交通学院关于评定“百时奉献”星级志愿者暂行办法》,设立“百时奉献”星级志愿者之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志愿者,一星志愿者:校、院级志愿者活动时数不能低于50小时;二星志愿者是100小时,三星志愿者是200小时,四星志愿者是300小时,五星志愿者是500小时,我们每学期评定一次,及时表彰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优秀志愿者,并要求每位星级志愿者持证上岗服务。凡获得星级志愿者称号的志愿者,将在校院级各类评先评优中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可以根据星级等级加上相应的德育分数。
为了培养青年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青志中心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使大家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从全局上去把握工作,开展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不断抓紧实现青志中心职能的转变,把青志中心由一个专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部门向一个广泛团结并动员全体同学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践行志愿者精神的大集体过渡,我们通过飞信,微博,QQ和人人网等平台,为更多的班级和广大同学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同时,我们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扩大青志中心的影响力,增强青志中心的辐射力。
2、拓宽宣传渠道,架起合作桥梁。
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好志愿者工作宣传和落实制度,在夯实志愿者服务基础的前提下,配合各级新闻媒体展开宣传报道。同时,我们努力从根本改变青年志愿者工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状况,在敬老助残、爱心支教和交通志愿者方面,努力做到常态化、固定化的活动模式,坚持把活动做实,做大,做强。让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会各个领域。几年来,我们与市交通委、市文明办、市汽车中心总站、市公运集团、团市委、团区委、交警大队、敬老院、街道、社区等众多部门和团体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不仅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更让我们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完善工作思路。
3、积极探索新思路,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在日常活动上,我们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各类主题活动,利用好展板、横幅、橱窗、网络等阵地,营造优良志愿服务氛围。如“中华慈孝节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学习雷锋精神,引领时代新风”、“慈善夕阳行”、“文明与我同行”、“地球关灯一小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2009年9月开始,我们一直与江北区政府、团区委合作,开展中华慈孝节专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几年来,不仅我们慈孝服务队伍扩大了(从20名到108名,从协助志愿服务单位到主要承办单位),并且服务项目也由之前的在机场迎接嘉宾,扩大到后勤服务,礼仪服务,慈孝人物接待等等。志愿者从招募到面试以及到各个部门的培训,都是积极配合、服从组织,以最热情的微笑和服务向社会充分展现宁工学子的靓丽风采!在活动中志愿者们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责任意识给主办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受到了江北区政府、团区委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我院青志中心被江北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多名志愿者被评为江北区十佳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从2010年3月开始,我院正式实施“百时奉献”志愿服务专项活动,该项活动要求全院90%以上同学大学四年期间累计志愿者服务时间达100小时以上,要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两年内累计志愿者服务时间达100小时以上。该活动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改变以往志愿者活动临时性、无系统性的特点,从志愿者培训、建立长期服务基地等方面,提升我院志愿者服务水平,扩大志愿者服务范围,挖掘志愿者服务深度,争取做到建立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勤于助人的长效机制,号召青年学生把自己大学四年投入到“为社会和谐激扬青春”的志愿服务中。让广大的在校学生接触社会、服务人民,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变原来被动地“要我做”为现在主动地“我要做”,促进了学生奉献意识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几年来,我院的志愿者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得到了上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先进志愿服务站、宁波市专项活动志愿服务贡献奖、校“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月”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望明天,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深知,志愿者活动不是短暂的一瞬间,而是厚重的积累,我们志愿服务活动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事实证明,只有把活动做实做牢,才能将爱心洒满全社会,才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作为当代青年,承担着建设祖国未来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的净化自我,升华自我,在各个方面奋勇争先,力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释放。勇于在黑暗中发现那道认清自我的轨道,释放青春正能量,我相信,你、我还有他都会是温暖世界的正能量!
按照县委统一要求,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变工作作风会议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现就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等方面查摆出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汇报如下,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虽然平时比较注重学习,集体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都能积极参加,但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平时自己挤时间自学不够,有以工作代替学习的现象,对上级的方针、政策等文件看得多、听得多,认真坐下来思考少,特别是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学习少,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当好参谋、搞好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是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做了多年的机关工作,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经验,到政府办工作之后,办公室在政务、事务等方面的工作有了一定提高。但平时忙于具体性工作、应酬性事务,对办公室工作在机制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上深入思考与分析的还不够,很少有意识地去针对具体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方式,工作上缺乏新意,缺少亮点。
三是宗旨观念还不够牢固。在“三个服务”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总认为服务搞好了,工作就做好了。有些工作习惯于按部就班或等到领导过问时才安排,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对来反映问题的基层群众,总认为是信访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事,有时怕影响机关工作,表现得不耐烦,耐心细致的服务做的还不够。
四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到政府办工作以来,对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安排能做到高效、严密、科学、有序。但客观地讲,离“严、细、深、实”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在“深”字上没有下“真”功夫。平时忙于办公室具体事务,对政府推进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完全伏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二是在“严”字上没有下“硬”功夫。有时认为同志们很辛苦,经常加班加点,压担子,磨性子做得不够;对同志们的要求还不够严,管理还不到位。三是在“实”字上没有下“苦”功夫。特别是在效能建设方面,还有许多提升空间,办公室机关高效运转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一些需要督办的工作,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刻苦勤奋,强化学习意识。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研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务实肯干,强化宗旨意识。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和优势,及时了解情况,多协调解决问题。在处理好日常事务的同时,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紧紧围绕全县的一些重大问题、发展问题等进行调研,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始终把基层满意不满意、群众受益不受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领导满意、让基层和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做到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谋划能力、协调能力、落实能力。
三是勇于开拓,强化创新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工作标准,敢于想大事、抓正事、解难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带好队伍,努力做到立足本职,创一流业绩,搞一流服务,做一流奉献。要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路,自觉地超越过去、超越自我,开创工作新局面。
2012年11月8日上午,社区组织我们在会议室收看了十八大开幕式。开幕式上,胡锦涛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令我心潮澎湃,斗志昂仰,同时也感触颇多。
第一、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有力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第二、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本职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
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运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和推动各类规章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加强对残疾人的走访和服务质量;保障人民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以更好的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真正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当中。
1.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改变镇江市城镇化落后局面的要求。2012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时说,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中国要继续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 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从世界上看, 已经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 城镇化率很高,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 因此, 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何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 而是农民市民化的转型;不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 而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推进;不再是工业化被动牵引下的人口候鸟式迁移, 而是通过移民化人口迁移积聚来推动工业产业布局;不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而是打造绿色生态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镇。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刚过50%, 其中还包括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若按城镇户籍人口统计, 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 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2011年镇江市常住人口达到313.43万, 城镇人口达到197.52万, 城市化水平达到63%, 比2000年的50.4%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增加1.15个百分点, 比全国平均水平的51.3%高出11.7个百分点, 比全省的61.9%高出1.1个百分点。然而, 镇江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化进程与苏南各市均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城市化水平分别达79.7%、71.3%、72.2%、65.2%, 分别比镇江高出16.7、8.3、9.2、2.2个百分点 (见下页图1) 。另外, 无论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还是从对周边的地区的吸引力、聚集力来看, 镇江同这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与省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标值 (≥68%) 还有较大差距。唯有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才能不落后。
2.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提供镇江更大投资空间的需要。因为, 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让农民进城, 它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 它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 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于城市环境的形成。在这种过程中, 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 并在这种人口在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同时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周边扩散, 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过程中形成新的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等。有研究认为, 中国近十年年平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中, 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 而每提高一个点, 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元。鉴于镇江市目前城镇化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推进, 可为提供镇江更大的投资空间。新型城镇化不仅将带动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 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医疗设施、排水系统、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未来将会持续进行医疗、教育、居住、养老院建设、生态环境改造等领域的大量投资, 还将推动节能环保、智慧城市、城市污水处理、消费等多重产业链的发展。就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而形成的智慧城市而言, 将使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以及安防等产业都获得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3.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启动镇江消费的抓手。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在未来二三十年里, 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可吸纳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城, 带动逾千亿元的消费需求。城镇化会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 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将带来巨大内需,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 未来十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 按较低口径, 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就镇江市而言, “十二五”期间农业从业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从“十一五”末的27%降至20%左右, 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万人。近十年镇江市平均每年城镇化率增加1.15个百分点, 即每年增加城镇人口3.6万人。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5 513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 136元,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多6 377元。就每年进城的3.6万人农村居民而言, 如果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仅此一项每年就多消费2.3万亿元。推进新型城镇化, 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创造新的需求,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拉动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能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明显提高, 从而显著提高居民购买力;大量农民进城落户, 其生产方式、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拓展巨大消费空间;城镇空间扩大促进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还为农村带去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多, 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消费会真正成为镇江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因素。
4.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是调整镇江经济结构的依据。经济结构不合理, 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和根本性矛盾。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 有利于加快城乡结构调整, 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 带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地区结构调整, 促进丹阳市、扬中市、丹徒区与句容市这四个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 (区) 的城镇化水平提高 (见图2) 。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数据来源:镇江市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 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新增长点, 必须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1.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决不是孤立前行, 单向运行。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结伴而行, 同步发展, 实现城乡共荣。农民能成为城市居民, 一是他们本人自愿, 二是城镇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对农民来说, 只要城镇条件具备, 他们还是愿意成为城镇居民的。要想让农民进城并转换身份, 就必须让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提高, 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让广大农民自觉地进入小城镇, 最终成为小城镇的一员, 而不是都涌向大城市。同时, 要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水平, 让农民不为土地所捆绑, 也不为土地的无法流转所困扰。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对农民承包的土地的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 释放了土地流转的“活力”, 应当说, 这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处理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专业镇建设的关系。根据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确定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各辖市 (区) 为基本划分单元, 合理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 各乡镇 (部分城郊结合部的街道办) 也应有类似划分。“重点开发区”设立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工业。“限制开发区”是一手抓特色工业发展, 一手抓特色农业增收, 形成各种专业镇或特色镇。“禁止开发区”以生态保护为主体功能, 经济发展主要被限定在涉农特色产业上和生态旅游方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还要推动专业镇建设。专业镇是以镇级经济为单元的新型经济形态, 是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镇江市已经形成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镇, 例如司徒镇的眼镜、皇塘镇的床上用品、后巷镇的工具、新桥镇和界牌镇的汽摩配件、新坝镇的工程电气、茅山镇的旅游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乡镇干部在做好本份工作的同时, 仍然可以招商引资, 跑项目, 发展“飞地”经济。招商引资到工业园区落户的, 采取可异地招商实行税收共享办法, 既补偿了生态保护为重点的镇, 又调动了镇政府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扩大了税源, 增加了财政收入。
3.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管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建设, 还是目前新一轮的城镇化热潮, 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形成了“一任市长, 一个城市规划”、“规划规划, 纸上画画, 墙上挂挂, 不如领导一句话”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和市场谁是城镇化的主角?我认为, 政府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该发挥显著的主导作用, 同时在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方面承担起政府职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 政府主导应让位于市场主导。温州苍南龙港模式就是市场主导的典范。改革开放初期, 温州苍南县的龙港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股份合作企业制度“三大改革”, 成功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 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 为中国农村城市化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或者可选择“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混合型”的城镇化建设模式, 实施工业小区、市场建设和城镇发展“三位一体”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政府在推动小城镇建设上可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推动个小城镇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良好的文化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等, 让城镇生活成为广大农民的向往。要让农民进城, 政府就得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只有对现有的土地进行重大改革, 农民对土地有交易转让权, 让农民进城及创业有了资金保障, 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 户口制度的重大改革, 保证农民进城自由迁移, 让农民能够自由进入适应其生存的城镇。
4.处理好“四先四后”的关系。当前城市建设规划普遍重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功能设施, 往往忽视地下管网、支路及绿地、湖泊、河流等能够拦储雨水的设施, 到处出现没完没了折腾的“拉链工程”, 建设的是“好看、不好用、低效”的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城市规划“一管百年”的思维, 以城市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为导向, 是以人们的生活便利、效率优先为导向, 以交通高效率为中心来规划城市结构和功能, 即建设“好用、高效”的城镇。要处理好“四先四后”的关系:即先规划后建设、规划优先, 维护规划刚性;先地下后地上, 打造城市共同管沟, 确保地下管网几十年管用;先道路后开发, 拉开城市建设的框架, 再开始开发建设;先绿化后发展, 构建城市生态空间, 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
5.处理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本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扩张了50%, 而城镇人口只增加了26%。这意味着, 中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了近一倍。2011年镇江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3平方公里, 比2001年的104平方公里增加了69平方公里, 增加了63.3%。而同期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50.4%提高到2011年的63%, 只提高了12.6%。这都表明土地城镇化速度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了5倍, 镇江市人口城镇化严重滞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不能再走大占耕地、大搞房地产、推高房价、大造空城, 使得几亿农民失去耕地却没有工作、没有就业、没有城市市民待遇、成为城市农村两不管的边缘人的城镇化城市化之路。这个道路对耕地竭泽而渔占用和开发, 引发了拆迁、占地补偿等许多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更加重要的是, 使得大量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边缘人, 或生活工作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口和待遇。造就了许多空城、荒城、鬼城, 不少沦为贫民窟, 城市出现了新的二元机制现象。我认为, 城镇化的实质应该是,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变为有就业、有住所、有社会福利和高素质的市民, 并且逐步成为中等收入者。要尽快提高人口城镇化, 应解决进城农民市民化问题, 避免城市内部出现新“二元结构”。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以解决人的问题为根本、不能拔苗助长的城镇化之路。这条路就是就地城镇化, 把现有农村村镇就地改造建设成城镇城市, 就地消化转移农村劳动力;这条路就是先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然后自然而然地带动农村城镇化, 带动农民自然而然地通过在工厂、企业、公司稳定就业后转化为市民, 城市市民待遇随即享受到。要走这条城镇化之路, 就应出台相关区域、产业扶持政策及财税补贴措施, 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近发展,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工厂、企业、公司以及为之配套的各类第三产业就业, 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协同推进, 以此带动城镇化城市化之路。当然,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 不是通过土地征用、村庄合并等把农民的身份转变城市居民就了结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应重点强调以人为核心, 实现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迁移与人口从农民到市民职业身份转换同步推进, 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 让迁移到城市的居民能够在子女就学、各种公共服务上要与当地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享受到城镇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和服务, 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事实上的城市人, 农民户籍彻底转变为城市市民。
【十八大心得体会发言稿】推荐阅读:
十八大心得体会党员06-25
干部十八大心得体会09-10
十八大会议心得体会11-01
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12-09
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12-15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文档11-26
团十八大代表学习心得06-26
组工干部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05-31
学习十八大新党章心得体会06-16
预备党员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