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记叙文小学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写好记叙文小学(推荐9篇)

如何写好记叙文小学 篇1

小学生记事作文以叙事为主,表现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切记一点的是,记事作文与写人作文虽然大体上是相似的,但写人作文最终目标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人,以人为中心。而计事作文则是已事件为中心,重点表现的是这一件事情。

正犹如写人作文是“英雄造时势”,而记事作文则是“时势造英雄”。

记事作文在写之前,要问清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

2、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3、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

注意事项: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一、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三、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范文:

《记一次辨论会》

今天是星期三,我们班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辨论会。班长亮开清脆的嗓门笑着说:“现在是辨论会现场直播,我是主持人周媛媛。”我们今天辨论的主题就是〈〈放弃射门〉〉这篇课文中福勒应不应该把球踢进球门?这个问题展开辨论。这里有正方和反方各八名辨论员,那就先请正方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正方的孙丁程发言,他说:“福勒放弃射门是对的,因为他避免了对手西曼的受伤,是一种高尚的体育风范。”然后反方常建宇反驳说:“我认为他这样做不对,他让利浦队失去了一次成功的辉煌与擦肩而过。正方崔玉娃接下来又说:“我让为他这样做对,因为所以足球运动员都应该有团结精神。”刚说完,反方王巍争着又说:“这样做非常不对,因为这是取得他辉煌的重要时刻。如果不把球踢进了,他就不会成名了。”

这时,正方陈清又说:“我认为他这样是对的,把友谊放在第一,比赛放在第二,这是非常好的足球风范。”正在这个时侯,反方的申海正准备说。王巍又争着说:“我认为不应该,因为他如果把这个辉煌都放弃了,就会让自己队的队员很失望的,队友好不容易把比分打平了,这样队员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正方陈皓祥又接着说:“我同意,他是把团结和友谊摆在了比赛的首位。这是所有运动员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如何写好记叙文小学 篇2

一、留心生活, 搜集素材

有句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换言之, 就是“处处留心皆素材。”写作离不开素材, 现实生活就是一个素材的大仓库, 各行各业, 三教九流, 品行高尚的, 卑鄙下贱的, 大公无私的, 自私自利的……社会这个大染缸能染出各色各样的人, 各种各样的事。人们的喜怒哀乐, 生活的酸甜苦辣, 你想写什么事, 就能从素材库中找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了米何愁煮不出一锅喷香的米饭呢?有了素材, 何愁作文无物可写呢?

二、选材真实, 以情感人

近几年的升学作文命题都很接近同学们的实际生活, 看到题目让你感到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正如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从低年级起就要培养学生的好文风, 懂得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 言之有物, 实事求是。”这话一点不假。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柳青在文学创作时, 需要刻画一个善于骂人的泼妇形象, 可他没接触过这种类型的人, 不知该如何写。这时, 他灵机一动, 在农村体验生活时, 闻知村中一妇女就是这样的人, 在那女人路过他门口时, 随手泼出一盆污水, 那女人顿时破口大骂, 言语不堪入耳。柳青事后道歉时, 说明原委, 惹得对方羞愧难当, 泼辣之气也收敛了许多。不用再说, 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当然会栩栩如生, 真实可信了。

选材真实了, 叙事中的情感才会真挚, “读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句歇后语也不无道理。只有内容真实了, 读者才会动真情, 才会被感动。大家知道, 作文并非是文字的罗列, 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的积累, 思想品德的修养及对所写对象的熟悉程度和表达要求的热烈程度等诸多因素。只有把自己的感受淋漓尽致地书写了, 写出的文字才会有血有肉, 抒发的感情才会浓郁有韵, 真切感人。

三、突出中心, 立意积极

一篇文章, 仅有流畅自如的语言还远远不够, 无论你的语言怎样生动形象, 没有正确的主题思想就如一个人丧失了灵魂一样, 给人以空壳的感觉。记得有一篇名为《捅马蜂窝》的范文, 文中写一群孩子如何捅树上的一窝马蜂, 文笔形象逼真, 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跃然纸上, 结尾却点出文中的XX男孩如何机灵, 勇敢过人。读了这样的文章, 会给那些顽皮的男孩留下什么联想呢?是非黑白他们还能分清吗?所以说, 作文,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然后再围绕这一中心选材, 从而抨击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假恶丑的现象, 进而赞美那些真善美的东西。文章一旦奠定了积极的立意, 使其在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启发意义, 才能令读者为个人行为的言行找到可循的依据, 树立好做人的准则。“好文章能教育人, 改造人”, 这话说得正确。文章一旦发挥了这样的功效, 那谁能不赞其为好文章呢?

四、运用描写, 细致有韵

记叙文一味地泛泛而谈, 流水账一样就如饮了一杯白开水, 淡而乏味。只有在叙事中注重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比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 写出的文章才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也会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你只有细心地去观察留意生活, 写出的人或事就会真实可信。所以说, 注重运用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 你才能真实地再现生活, 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感染人。

五、情节曲折, 激发兴趣

故事只有讲得曲折摇曳, 才会给人以娓娓动听的享受, 写文章也情同此理。只有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 才会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君不见古典电视剧中, 在处决犯人时, 当刽子手鬼头刀高举正要砍下时, 剧情中断, 广告开始。犯人的命运怎样?悬念设下了, 观众的胃口吊起来了。这就叫曲折, 只有这样, 才会让观众觉得趣味多多, 耐人寻味。写文章时要让读者产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哪个文学家的长篇小说不是把故事写得曲折又曲折的。说白了, 不能让人一眼看到底, 过于平铺直叙的文章会给人一种嚼蜡之感, 写文章就是“文似看山不喜平”。

六、开头新颖, 结尾精彩

文章的开头各种各样, 或总结事件的主要内容, 或以诗词、歌谣、名言开头, 或以声夺人, 即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或设置一幅特别的景物画面等等。抛开头一种不说, 后几种的开头皆可称得上是新颖别致。“好的开头, 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由此可见, 开头是如何重要。好的开头固然不错, 但精彩的结尾也是必不可少的。文章快结束时, 末尾一段或总结整个事件的内容, 或谈启发感受, 或点明意义, 这只是常规的写法, 方法不新。如果在文末再现开头中的诗词、名言等, 那么这种首尾呼应的结尾也是妙不可言的, 更不用说那些在文末用意味深长的自然景色的描写来寄予深刻含义的结尾了。它们可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让人回味无穷。

如何写好记叙文 篇3

记叙文主题,也称主旨,或称中心思想,一般是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的。任何文章的主题,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的素材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的思考、提炼,逐渐形成和产生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主脑”和“灵魂”。在学生作文定了题目,有了写作材料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立意”,就是确定主题,主题要明确、集中,让学生知道写这篇文章的宗旨,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主题不明确,信笔写来,必然是堆砌材料,不知所云,也就达不到写作的目的。

主题在作文中起指挥全局的作用,决定着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动笔之前,要让学生清楚,这篇作文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问题越明确,目的越单纯越好,动笔写作时要紧扣主题,围绕主题行文,力求不离题、不跑题。在使用材料表现主题上,要做到集中、严密,避免与主题脱节。

材料在写作中十分重要。学生要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记叙文可按写人、记事分类。写人应从教师、同学、父母、朋友等最熟悉的人中去收集,收集能反映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貌的典型材料。记事应从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挖掘,注意掌握一些有头有尾、有情感、有意义的事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备材料。

1、写自己:这是写个人的成长。可以写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好成绩;也可以通过某个人的影响、教育而战胜了自己,克服了缺点;也可以通过某件事或某一经历受到教育、启发;还可以写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困难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

2、写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这可以围绕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事情来写;也可以写家庭成员给我的影响;家庭的幸福、欢乐、忧愁等。

3、写学校:学校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环境。可以写同学之情、老师的教诲、集体的温暖、生活的启示。

4、写社会:重点积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社会上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歌颂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有了明确的主题和具体的材料以后,就可以安排文章的结构了,结松的安排也十分重要。它不单是写作的技巧问题,实质是作者思想方法、认识方法的反映,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结松布局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和严密。结构凌乱、松散,往往是作者思路混乱造成的。只有思路清晰才能表达清楚;只有思路精密,才能结构严谨。就一般来说,记叙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总式:即总起——分述——总收式。它的特点是:开头总起,点明题意;主体部分,分层展开;结尾归纳总结,又与开头相呼应。

2.并列式:就是文章各层之间是并列、平行的关系,但各个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总括起来表现或说明一个中心。如《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这一类型。

3.递进式:就是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的,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必要准备,后部分是前一部分的必要发展。全文起承转合,逐层递进,最后点明题旨。如《白杨礼赞》《爱莲说》等类型。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通过结构训练和辅导,使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学会“搭架子”。但文章的结构应当服从于内容,同时各种结构形式也不是灵妙药,不可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领会要点,灵活运用。

怎样进行记叙文的练习呢?按照记叙文文体的基本要求和表达方式,首先,可以把它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几个类型。然后将它再分解,如写人的可以进一步分为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等。然后根据各人片断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列举范文进行示范,再辅之以报刊文章和习作的引导,让学生按照练习范围,进行片断仿写和独立单项练习。最后,在完成各项片断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整篇训练、整篇写作。

如何写好记叙文作文 篇4

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作文 记叙文。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或某种情趣;写景,要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个人某种感情或深刻的感悟;咏物,或透露出世间人生的某种乐趣,或托物言志,表现对社会上某种人某种现象的情感。因此,我们写记叙文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串于文章的始终。没有明确主题的记叙文,只能是一篇流水帐,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就必须要明确“为何叙”,即主题要明确。要主题明确可注意三点:第一,要有积极意义,即确定的主题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B,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有的同学作文时,既想写这,又想写那,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漫无中心,就是几个中心,多中心则无中心。

如何写好记叙文2[本站推荐] 篇5

编写人:淄川一中 田雷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通过具体材料,了解高考作文的要求,体会高考记叙文的写法,掌握技巧,打开思路,灵活运用。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捕捉多种感受点,自主提高认识,重点掌握记叙文写作模式。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写作模式。

考纲解读:

《高考说明》要求作文“结构完整”,指的是文章的布局要有头、有身、有尾,全篇贯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日本的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这样写道:“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大意就是:写文章时,在立意既定的前提下,首先就要考虑叙写的次序和全文的布局。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最好能够成竹在胸。只有这样,写起来才能像行军布阵一样,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能像攀登阶梯一样,逐层升高,有所遵循。汪琬的《答陈霭公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后之作者,惟知其字而不知句,知句而不知篇。于是有开而无合,有呼而无应,有后前而无操纵顿挫,不散则乱。譬如驱乌合之市人,而思制胜于天下,其不立败者几希。”就是说:有些作者只注意遣词造句,而不注意谋篇布局。于是他们的文章不是有分析而无综合,就是有伏笔而无照应。因之疏漏百出,不是松散,就是混乱。不管布局,就像驱遣乌合之众去作战一样,只能失败;即或有成功的,那也是偶然的。

高考老师阅卷时对结构的等次是怎么评定?

通常分为四个等次:一等是结构严谨,二等是结构完整,三等是结构基本完整,四等是结构混乱。

高考阅卷老师提示就阅卷的视觉美感而言,文章以四至五段为宜。记叙文当有起因、经过、结果三大部分,但过程部分适宜按进程切分成二至三段。各段意思要相对完整,各段字数要相对匀称。

范文欣赏1

隔着代沟 我望见了您(2003年高考范文)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这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您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时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不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总结记人记叙文模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的关系,重点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即主题。如“他是一个勤奋的好同学”。一般写熟人:老师或者同学、亲友。

【中间】

写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最好点出主题。写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范文欣赏2

握住我的手

灯灭了,宿舍里一片寂静,静得可以听到室友们的呼吸声。

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因为明天我们将展开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寒窗苦读了十二年,也许只为了高考这一仗能一炮打响。今晚,我没有任何压力,我让自己的思绪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我的胸前,好漂亮„„渐渐地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床猛地震动了两下,随即传来室友的呕吐声。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她蜷缩在床头,呼吸急促,不停地颤抖,嘴里还不停地说:“怕,我怕„„”

我飞快从上铺下来,给她倒了水,递过去一条湿毛巾。就在我递过去的瞬间,她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话没来得及说,又拼命地吐了起来。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只能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慰她:“不要紧张!每个人都要过这一关的,勇敢一点!”

“你,你不要走,陪我睡!我怕„„”我愣住了。因为我很了解自己的癖性———一旦跟别人挤一张床肯定是睡不着的。明天是高考的日子。休息不好一定会影响发挥。怎么办„„我的心怦怦直跳。夜真的很深了,我也真的困了。于是,我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早点儿睡吧,一定能考好的。”就在我刚触到床铺时,她又吐了,这一次比以前更厉害了,借着走廊里微弱的灯光,我看到她煞白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不安,她的呼吸更加急促了,眼里只有无助、失望却没有泪水。

我的心像被割了一道口子,很疼。我知道我不能再那么自私了。同窗三年,今天也许才算是患难见真情。我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我要让她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支撑她,有一颗炽热的心在温暖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在给予别人生的希望和勇气。她蜷缩在我怀里,用她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真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正从我的体内注入到她的心房。她的呼吸渐渐趋于平缓,不再抽搐了,也许她已经进入了梦乡„„

这一夜我真的彻夜未眠。此刻坐在考场里也还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但我一定会振作精神,争敢发挥最佳水平。同时,我也真诚地祝福室友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我无悔我的选择!

总结记事记叙文模式

叙事模式(在考试题中最多)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事情。②议论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意义。如“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中间】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最好点出启发意义即主题。

【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范文欣赏3

一件小事---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您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

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

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总结议论抒情记叙文模式

【开头】(1)叙述自己与论题的关系。(2)议论、说明论题的作用。

【中间】(1)围绕论题,分出几个层次,细致动人。注意抒情。(2)结合自身和现实,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

范文欣赏4

芬香永存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你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我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总结借景抒情记叙文模式

【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2)议论景物。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

总结概括:

作业:

如何写好记叙文小学 篇6

【摘要】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第二,观察要细致。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我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叙事要具体真切: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关键词】 观察生活 要求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学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突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个性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刘安琪同学,在描写数学张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张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张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张老师反会问上一句:

“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张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得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刘安琪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张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了。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张舒粉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班主任,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班主任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冬天的一个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以后记得穿厚点。”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班主任。等同学们都到齐了,便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这篇作文,注重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王顺贤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字读成了?”王顺贤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有查到。王顺贤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 ‘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词典高兴地叫起来,说: “哦,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引导学生写好记叙文方法探析 篇7

一、通篇设置悬念,一波三折

巧设悬念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不仅可以用在文章开头,也可以贯穿于全文中。贯穿于全文的悬念可以不断吊起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不至完篇便不能罢手。优秀作文《遗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父亲临终前留下了一个铁匣子,父亲对儿子张悟 只说了句 “给你,等过六七,打开……还给……”就咽了气。铁匣子里所装为何物?不免引起人们的猜测。过完“六七”,张悟打开铁匣子,里面有一本写满字的笔记,他的父亲是位经销商,自然又引起人们产生新的猜疑,这样悬念继续加深。张悟不能立即弄明白真相,读者也难以猜透。经过仔细研究,张悟才明 白了真相,原来隔壁赵奶奶托父亲带回一件衣服,本来是29.15元,可父亲收了人家30元,一时没有 零钱找给 人家。不料,还来不及给赵奶奶找 钱,父亲就病 倒了。至此,悬念才得以消释。文章的主题“父亲留下的清正廉洁的精神遗产远胜过金银财宝”也深刻地突现出来。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安排,使文章结构紧凑,故事跌宕,富有艺术魅力。

写记叙文要巧妙构思,对所写的故事进行“增肥”或者“瘦身”,把一些简单得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讲完的故事叙述得繁复丰满,并在读者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反差,形成强烈的碰撞,从而鲜明地凸显文章的主题,使读者受到感染。

二、安排主次情节,有机映衬

记叙文中的次要情节往往触及主要情节或丰富 主要情节,不可忽略。在叙述主要故事情节之前,精心设计一系列次 要的情节,与后面的 主要情节 作有机的 映衬,这样可以使叙述的故事情节更加厚重。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感人的记叙文,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车站分别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个片断。文章之所以如此有感染力,显然是因为作者在写这个情节之前写到了自己惨淡的家境,父亲老迈的年龄与颓唐的人生 境况等次 要的情节,这些情节 为父亲“车站买橘”这个主要情节做了充分的铺垫,才使读者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作者只是孤立地写车站“父亲买橘”的故事,就不可能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因此,记叙文中精心设计次要情节往往能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依据,为高潮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主次情节有机映衬,可以凸现主题,产生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三、采用细节描写,打造亮点

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 入的描写,包括动作、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描写。它是表现生活环境,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 性格的重要因素。指导学生写好细节,我认为应该采取递增式分类训练,效果会更好。例如,从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方面将“他夸她能干”这句话的内容进行细节扩展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添加“语言描写”———他向她夸奖说:“你真能干!”

第二步,添加“动作描写”———他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第三步,添加“肖像描写”———他深深地被她的才学所折服,于是满脸兴奋,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第四步,添加“心理描 写”———他满脸兴 奋,深深地被她的才学所折服,心想:“这个女孩,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超人的写作才华,实在少有呀!”于是他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第五步,添加“场景描 写”———在2011年中国少 年杯作文竞赛现场报告会上,来自各省市的资深作家对她的作品做了极高 的评价。面对 如雷的掌 声,如潮的鲜花,他满脸兴奋,深深地被她的才学所折服。他内心想:“这个女孩,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超人的写作才华,实在少有呀!”于是他用 手拍着她 的肩膀夸 道:“你真能干!”

这样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扩展地训 练,既可以让 学生真正体会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记叙文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如何引导学生告别写作平淡,写出有可读性的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在记叙文写作指导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巧妙地构思,从情节的波澜、主次映衬和细节描写等方面下工夫,这样才能够写出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摘要:当前,有不少高中生写出来的记叙文还是平平淡淡,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引导学生写出艺术性较强的记叙文,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巧妙构思,从情节的波澜、主次映衬和细节描写等方面下工夫,才能写出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 篇8

【关键词】小学生;记叙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53-01

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章体裁。记叙文是中小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作文体裁。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写好记叙文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级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经常要做的工作。

二、重视低年级的说话练习

一二年级,能够独立地写一些句子。能够长短句子变换,在一句话的基础上可以拓展至一段。我们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要做的是:和孩子交流。利用一切机会煅炼他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在煅炼孩子的口才,同时也是在为写作打基础。如果连说也说不好,那写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孩子进行写话练习。一句话,比如:我有一只小猫。老师可以试着让孩子添加内容。什么样的小猫?孩子会说:可爱。老师可以再问,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孩子想了一会儿,可能会说:淘气。试着让孩子变换词语形容同一件事物,这为他今后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词语打下了基础。这是词语变换练习的问题。再就是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深入,围绕猫来思考,进行写话训练。你口气很轻松地追问:小猫哪里可爱?孩子就会歪着小脑袋想想以后说:“它会捉老鼠。”“它的眼晴还会变呢!”这时候你可以指导孩子把它写出来。那么原本的一句话就慢慢地在孩子笔下成为一段了。老师引导的次数多了,孩子的写作思路就形成了,以后再写就知道怎么下笔了。

三、鼓励学生多读多记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采的花多了,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到的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确实,指导小学生写记叙文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无论用词,还是造句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我们都应提倡多读多记,博采众长。做到“读书破万卷”,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关于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抓住身边的条件多读。比如学校图书室上的图书,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强烈的求知欲被完全调动,各自投其所好,积极性非常高。此外,为了给学生尽可能多创造条件,在班上办文化广角,为学生提供多种报刊。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专备一本笔记本,把阅读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记录整理,并定期组织展览,这样便使得学生有了写好记叙文的扎实基本功。

四、指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步骤

第一,确定所要刻画的人物。在确定表现的人物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影响大、和自己交往多的人;同时,还要搜集典型的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这样写起来才易于把握人物形象,才能做到真实可信。例如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朝夕相处,写他熟悉的方面。这样文章才能充实,不空洞,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具体可感。

第二,精心选材,确立中心。“文章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确定写作对象后,想一下此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事件当中,哪些事件你准备选用,对这些事件加以思考,从中找到这些事所反映的共性,这个共性恰是要通过所写的人物来表达的中心思想。确立了中心思想后,再从所选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有些事例可能很新颖,对你的影响也大,但如果与你确立的中心关系不密切,不能支持中心,也一定要删去。

第三,恰当地安排详略。详略,指对所选材料安排时的处理。好的文章应该详略有致。在具体安排详略时,可以围绕中心,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之较详,较略。这样安排结构,不但可使文章内容丰满,而且还会使中心思想更鲜明、更集中,更能恰当地表现人物形象。

第四,合理安排结构。材料的详略考虑好以后,就要合理地安排这些事例,找出最佳的排列顺序,以及考虑如何过渡、衔接等。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收束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将材料串连起来等等。在此基础上,列一个提纲,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最后是下笔成文和修改。根据提纲,书写时,一边写,一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与事件的经过。在写的过程中注意带着对人物的情感来回忆事件,边忆边写,力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成文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修改。在修改时先以读者的身份来默读全文,改正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和需要调整顺序的材料,力求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修改无误后,再清晰地誊写。

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 篇9

湖北省郧县城关一中刘峰

记叙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文体,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表达一定的中心意思和感情。它在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练习其它各种体裁文章的基础,它的基本表达方式、写作思路和结构特点等对于别的文体,都有普遍意义。下面就如何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教学谈谈我的看法,以便同行们指教。

记叙文主题,也称主旨,或称中心思想,一般是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的。任何文章的主题,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的素材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的思考、提炼,逐渐形成和产生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主脑”和“灵魂”。在学生作文定了题目,有了写作材料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立意”,就是确定主题,主题要明确、集中,让学生知道写这篇文章的宗旨,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主题不明确,信笔写来,必然是堆砌材料,不知所云,也就达不到写作的目的。

主题在作文中起指挥全局的作用,决定着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动笔之前,要让学生清楚,这篇作文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问题越明确,目的越单纯越好,动笔写作时要紧扣主题,围绕主题行文,力求不离题、不跑题。在使用材料表现主题上,要做到集中、严密,避免与主题脱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在写作中十分重要。学生要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记叙文可按写人、记事分类。写人应从教师、同学、父母、朋友等最熟悉的人中去收集,收集能反映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貌的典型材料。记事应从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挖掘,注意掌握一些有头有尾、有情感、有意义的事件。

可以从以下必个方面来准备材料:

1、写自己:这是写个人的成长。可以写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好成绩;也可以通过某个人的影响、教育而战胜了自己,克服了缺点;也可以通过某件事或某一经历受到教育、启发;还可以写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困难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前途等。

2、写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这可以围绕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事情来写;也可以写家庭成员给我的影响;家庭的幸福、欢乐、忧愁等。

3、写学校:学校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环境。可以写同学之情、老师的教诲、集体的温暖、生活的启示。

4、写社会:重点积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社会上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歌颂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有了明确的主题和具体的材料以后,就可以安排文章的结构了,结松的安排也十分重

要。它不单是写作的技巧问题,实质是作者思想方法、认识方法的反映,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结松布局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和严密。结构凌乱、松散,往往是作者思路混乱造成的。只有思路清晰才能表达清楚;只有思路精密,才能结构严谨就一般来说,记叙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总式:即总起——分述——总收式。它的特点是:开头总起,点明题意;主体

部分,分层展开;结尾归纳总结,又与开头相呼应。

2、并列式:就是文章各层之间是并列、平行的关系,但各个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总括起来表现或说明一个中心。如《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这一类型。

3、递进式:就是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的,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必要准备,后部分是前一部分的必要发展。全文起承转合,逐层递进,最后点明题旨。如《白杨礼赞》、《爱莲说》等属类。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通过结构训练和辅导,使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学会“搭架子”的本领。但文章的结构应当服从于内容,同时各种结构形式也不是灵妙药,不可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领会要点,灵活运用。

怎样进行记叙文的练习呢?按照记叙文文体的基本要求和表达方式,首先,可以把它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几个类型。然后将它再分解,如写人的可以进一步分为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等。然后根据各人片断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列举范文进行示范,再辅之以报刊文章和习作的引导,让学生按照练习范围,进行片断仿写和独立单项练习,最后,在完成各项片断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整篇训练、整篇写作。

上一篇:面试时怎样缓解紧张情绪下一篇:内部控制专题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