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翻译
夜如无风的海面,纹丝不动。我就那么在阳台站着,沉浸在一片无头无尾的怅惘里。
他的影子
十八岁那年秋天的一个午后,有温婉的阳光,柔软的秋风,我在图书馆邂逅了一个“贼”。他眉角的笑意,轻轻勾起的嘴角,拉我手的样子,都让我迷恋,年轻的时候都单纯得厉害,为了他,我放弃了上海的著名高校,留在哈尔滨读一所普通大学。
那天傍晚,他去为我买爱吃的水饺,被一辆大车挂倒。他躺在雪白的病床上,像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医院里安静极了,除了自己“咚咚”的心跳和一遍一遍的自责外,什么都听不到。
他是个孤儿,昂贵的医药费是留住他温暖身体的唯一希望,我不顾众人的反对,背上了所有的医疗债务,期盼着有一天他会醒过来。
大学的日子几乎在没日没夜的打工中度过,就在我快要毕业的那一年,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留给我的只有天文数字的债务和满心的伤痕。
还好,毕业后找工作没有想象中艰难,之前疯狂的打工经验,让我很快在一家经营监控器材的公司面试中脱颖而出。
上班第一天,带新员工的老工程师就给我们出了难题,他要求我们爬上高高的楼顶或者线杆,进行实物安装,看着别人恐惧的眼神,我突然产生了勇气,一口气爬上去,竟然都没有听见他们叫我系安全带的喊叫。我明白,在陌生的哈尔滨,这是让师傅信任你,倾尽全力教你的唯一机会。果然,我开始被默许参与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调试工作,并逐渐掌握了整个系统的安装过程,而那些娇气的丫头还在做打下手的活儿。
没多久,老板把我调到了销售部。
以后的日子里,老板只要会见重要的客户,都会带着我。电就从那时起,酒量和胆量都练出来了,面对客户惊奇的目光,我只是淡然一笑,乘机把公司代理的产品和最节约成本的设计理念一起介绍给客户。
单 干
然而,正当我在这家公司干得有点超色的时候,公司资金开始周转不开。没多久,老板宣布破产,要拿产品抵员工的工资。我期盼已久的三万多元工资和提成在瞬间就变成了一堆机器。
憋了一天,晚上心里实在难受,就去找大学同学董洁波喝酒。
临江的小酒馆里,我对着董浩波自斟自饮,说一声“干”,看都不看他一眼就把一杯杯酒倒进肚子里。就在我快把自己灌趴下的时候,一直默默地看我拼酒的他才说了一句话:“崔丽,干脆我们合伙把你老板的公司盘下来,自己干!靠给别人打工,猴年马月才能翻身啊?”
用报纸裹着董浩波东挪西凑的五万多现金,我单枪匹马去找老板,保证在一年之内把二十万元的积压产品销售出去给他还清余款。出乎我的意料,老板竟然点头答应了。
董浩波辞去了工作,两个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见面连说话都顾不上。然而,任凭嘴皮子说破,得到的都是不信任的眼光。
哈尔滨一天比一天冷,把我的信心也一点一点的凝固了。除夕很快未了,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一个人守在寒风飕飕的办公室兼仓库里,望着一堆堆的纸箱子发呆。
董浩波出现的时候是深夜。看着他带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泪突然就掉了下来。坐在肮脏冰冷的地板上,我哭得声嘶力竭,撕扯着旁边的纸箱子,仿佛用尽了毕生的力气,才把所有的委屈和无奈哭了出来。董浩波坐在旁边也不说话,等着我哭完。当我的嚎叫终于渐渐变成了哽咽的时候,他过来揽住我,抱了我一会,再找毛巾给我擦了把脸:“吃饺子吧,快凉了!”
新鲜与迷惑
春节过后有一个大型的招标会,带着一点渺茫的希望,我们报名参加了。花了十来天的工夫选定了几家公司,并制定了一套符合目标公司使用的产品方案和最低的价格策略。没想到还真奏效,一个中年男人看了几眼标书之后,对我们表示了很大的兴趣。我明白这是一个机会,必须紧紧抓住。当天下午,我换上一套浅色套裙,化了精致的妆,出现在他的办公室。他和我手接触的瞬间,我抬头看见了他笑盈盈的眼。那一刻,我知道应该问题不大了。果然,他不顾手下提出再比较几家的意见,决定采用我们提供的产品和设计方案。
那二十多万的产品终于销售一空。工厂的负责人主动提出,只要是我们预定的产品,都可以先发货后结款。
初战告捷,我们的公司也正式在一个临街的地段开张了。在道贺声中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终于是属于自己的了。
这一年异乎寻常地顺利,渐渐地,我们的小公司竟然也在哈尔滨的监控器行业里占了一席之地。
那年秋天,我和董浩波走到了一起,没有宴请亲朋好友,双方家长也没有见面。
我不知道这是感动还是爱情,总之,我记住了那碗饺子的热气和自己的眼泪。看惯了人情世故的我,觉得这些比一个男人的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要珍贵得多。
在很多人的眼里我们是珠联璧合的一对。我的商业智慧和经营策略,确定了我在公司的主导地位。丈夫在监控器安装调试方面高水平的技术实力,是公司技术信誉的保障。
也在那一年,我拿到了一个电子监控器的知名品牌在哈尔滨的总代理权,同时被评为东三省最年轻的十佳优秀销售经理。
那一年我二十六岁。
也就在这时,同行之间的流言蜚语也蔓延开来,说崔丽凭着自己的漂亮用各种手段进行暗箱操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对于这些流言,我百口莫辩,只想让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遇 见
哈尔滨市场实在太小,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意料之中的停滞。而另一个男人日益频繁的出现更让我心烦意乱。
他叫伍国强,就是那个在春天的招标会上,给过我们惊喜的男人。这时我才知道,同行的传言是无风不起浪,那时伍国强的确是看我漂亮才把订单给了我。他当初的好意就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我脸上。伍国强并不回避有帮我的意思,他说商场就是一张人情关系网,这很正常。他就是心疼我,不愿意一个小丫头吃那么多苦,才会陆续把他来往的客户介绍给我。
说这话时,他的手在我头发上轻轻的滑动。结婚3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董浩波之外的男人。“放弃你那小破公司,跟我去新加坡吧”,他望着我突然说:“我会让你衣食无忧的。”
在伍国强身上,我找到了一种类似亲情的坚实温暖。除了初恋的男朋友给过我之外,我再也没有在男人身上找到过这种温暖,包括我丈夫。但是,我不确定伍国强给我的温暖是不是昙花一现。也许,明天,温暖就杳然无踪了?这些没有结果的问题缠绕着我,折磨着我。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找了个借口瞒着董浩波去杭州散心了。
没想到,这样的逃避在董浩波眼里成了离弃的先兆。
从杭州回来,我已经下定决心整理心情,丢掉对伍国强的幻想。谁知,我还没来得及清理带给董浩波的礼物,他就摔门进来:“你问问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你怎么了?说什么没头没脑的话?”我的惊讶不是装出来的。结婚以来,他从没这样和我说过话。
“崔丽,你开始叫我不放心了。”
“你说什么啊?没事多管管生意,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什么时候我心里装的都是你和咱们的家!”我竭力压抑着。
董浩波没再说话,转身出了门。
我靠在墙上,慢慢地蹲下身,眼泪无声地滑落下来。几分钟之前,我还在盘算着如何给他一个惊喜……
再也回不去
哈尔滨再也无心呆下去了,我决定去北京开拓市场,无论是为了公司的拓展还是为了理清感情的纷扰。清算了一下公司的剩余资金,董浩波留守哈尔滨的公司,我开始了北漂。
北京市场的挑战在我意料之中。签第一笔单子就遇到一个江湖老手,单子签完了,我却迟迟见不到货款。那个老男人不怀好意的目光毫不遮掩的逼视我,我陪笑到最后,终于还是请他吃了一顿饭,可他压根不提货款的事。看着他那张油光光的老脸,我实在憋不住了,在他又要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我提起桌上的啤酒瓶朝那张讨厌的脸抡了过去。
看着鲜血冒出的瞬间,我心里充斥着前所未有的无助和悲凉。
或许是他怕把事情闹大,亦或是他麻木已久的心的确需要暴力来践踏一下,反正北京市场就这样以一场流血事件奇迹般地打开了。再后来,北京的监控器行业也渐渐接受了一个不仅产品好,而且还敢拿酒瓶子砸人的崔丽。
而自从那次算不上争吵的争吵后,我和董浩波就再也没有太多温暖的话可以说,每次打电话都是围绕着生意上的事情,仿佛多说一句都是尴尬。伍国强也在一个电话后,匆匆去了新加坡。
时光消磨女人的生命,比摧残任何东西都无情。
一个人的夜里,我为自己点燃了30根蜡烛,一根一根。看着它们慢慢燃尽、熄掉。泪,终于不能忍住,一滴一滴,落在了自己的手上。黑暗里,我枕在自己的眼泪里慢慢地睡着了。或者,明天会好的……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4)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翻译】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好,但还有残余的酒意末消。②卷帘人:指侍女。这时她正在卷帘。③ “知否”三句:女主人纠正侍女的话说:“你知道吗?海棠不是‘依旧’,该是绿叶多,红花少了”
【鉴赏提示】
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前期作品的反映面比较狭隘,限于闺情一类。后期由于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大都反映南渡人士辞乡别土、破国亡家的`共同哀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首词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翁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扩写】
一、异文的定义及其成因
凡记载同一事物的各种文字资料,字句互异,都叫异文。古代文献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异文材料,这也使异文成为文字学和校勘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校勘学上的异文,是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之间,在本应相同的字句上出现差异这样的一种现象。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异文主要是版本异文。严格地说,异文本应是指偏离著作原貌的一方,而保留著作原貌的一方应称作“正文”。但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出现“正文”的说法,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 探究各类异文的形成,除了避讳等故意为之外,异文的形成更多是由于听错、记错、抄错、刻错。在印刷术还没有或者不发达的年代,诗词靠吟诵,书籍靠手抄,各类古文会因为听错、记错、抄错造成异文。而在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的书籍增多,出现了刻错的现象,有的被发现了,于是在注释中说明原作“某某”误,有的没有发现,流传至今,无从考证,成为异文的又一来源。
二、课文中的异文现象举例
在中职语文通用的教材中,出现的异文多是因版本不同而造成的。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苏教版)为例,出现的古文异文就有多处。比如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为“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常见版本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中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句子,又有版本作“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苏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中“高低冥迷,不知东西”,人教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为“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在“渑池之会”中有一段话“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另有版本为“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等等。
这些出现异文的古文可以说都是古代散文或者是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他们之所以出现的异文主要是版本异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人间如梦”的版本有唐圭璋编《全宋词》、毛晋刻《宋六十名家词》、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等,作“人生如梦”的有《宋词鉴赏辞典》、《宋词三百首》等。
一般来说,异文中有一个相对比较流行、读者比较熟知的版本,因此对异文进行比较优劣评判高下时,也就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认同感,觉得家喻户晓的版本更合理更优秀;同样,在求新求异的思想下,会觉得不为人知的版本更新颖更别致。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欣赏解释异文所描绘的不同的美。现在见不到原始手稿,见不到作者本人,已经无从考察推断,对于异文我们只有承认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欣然发现这竟成新的审美天地。
三、异文现象的教学对策
作为古典文学的传承者,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异文并且将异文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没有确凿证据确认某一版本是古文的本来面目之前,绝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取舍异文,随意肯定某个版本或者否定某个版本。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既可以遵照教材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普及文学知识即可;也可以让学生开展讨论比较教学,拓宽学生发散性思维。
1.按照教材开展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具有初步的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根据这一目标,无论教材是采用哪个版本的异文,教师教学时应该以教材为本,在明确相关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该版本所阐述的内容,没有必要在个别古文异文字词上大费周章。更何况作为职业学校的基础课,中职语文中的个别词句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六国论》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学习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而对于文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异文,只要让学生明白翻译这句话意思是“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便可,无须学生考究异文之间的区别。
2.开展异文比较教学
除了按照教材开展教学外,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学生的古文基础较好学习兴趣较浓,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讨论式的异文比较教学。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古汉语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同时还能给以方法上的启迪,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在比较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放”,变“灌”为“引”,放弃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情境,介绍异文的情况后,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相互切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充满民主气氛的课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积极作用。
字数:8900
蓝朵朵推荐:
高考之后我也差点去复读,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没能去成。偶尔也会小遗憾,如果当初去复读了,会不一样吧。
Apple一直擅长写生活中的故事,像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青春。如果你现在还未高考,不妨像故事里的学生一样,写一封信给自己,写写你们此时的心情,写写你们以后的梦想。
然后装进信封里,等到高考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再把它们打开。
又或者,你可以永远封存,当作给自己青春的礼物。
邓雨霖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给了郑依宁一个温暖的笑,郑依宁知道,她也是在这一刻,真正觉得之前所有人的冷漠都消融了。
1.她站在白花花的太阳底下,全身湿透,像棵失去水分的绿色植物。
这个夏天的风奇怪得很,好像格外湿热,什么都粘粘的在身上,郑依宁的裙子怎么看都不合身,她拎着一个菜篮子一样的藤编包,蹲在中山东路的马路牙子上哭。
很多人从旁边走,很多人回头看她,还有人拿出手机对着她一顿拍,大概当她是那种在路边写着牌子说迷路没钱回家求十块钱路费的骗子了。
最后是一个戴红袖章的老头儿跑过来,问了一大堆问题,郑依宁都不想回答,老头儿几乎要将她扭送去警察局。人们已经从给回头率上升到了围观,郑依宁很快被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
那么热的夏天,法国梧桐的树荫笼罩在头顶上,烈日的光芒从树叶的缝隙溜出来,白花花的,浓烈得很。
郑依宁想着也是这样的夏天,她跟黄叙第一次遇见,也是在一群人中间,她也被人围观。那次是她的手机被人偷了,她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刚出火车站,还没有走出一千米,就发现手机不见了。
不记得要来接自己的亲戚的电话号码,要去的地点存在手机备忘录里面,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除了门口的指示牌能够指到的地名儿,其他一无所知。
她站在白花花的太阳底下,全身湿透,像颗失去水分的绿植。
是黄叙帮了她。
郑依宁想着问谁借个手机打回家来着,但是人来人往,要不然行色匆匆,要不然一脸戒备,要不然那表情比自己还疑惑呢。她也想着去打公用电话来着,但眼前看到的都是用卡的,连个报刊亭都没有。
黄叙主动跟她说的话。
后来她拿了他的手机打回家重新问了电话号码,打过去问了亲戚地址,黄叙送她走到火车站西广场去坐了公交车,告诉她从哪里下,然后原地再换一趟,再坐个四站就到了。
不远的。黄叙说。郑依宁至今记得他对她说这句话时候的嘴型,黄叙长得实在不那么好看。
郑依宁在等车的时候一定要给黄叙十块钱,算是电话费,黄叙怎么也不肯要,最后一个站在旁边的大叔插嘴,你俩要是都不要的话,我替你们拿了。
郑依宁这才不好意思地把钱收了起来。黄叙突然说你等我一下,跑到旁边的临时哨岗,不知道说了什么,回来拿了个小字条,记住我电话,等你安顿好了,请我吃饭,算是谢谢我,好不好?
原来他是去找纸笔写号码去了。郑依宁将字条郑重地收起来,说好。
2.有点落寞,有点绝望,又有点报复的快感。
郑依宁是高考失利才来投奔亲戚的,其实也并不是太差,只是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倒不是郑依宁不愿意去上,反而是那些亲戚朋友甚至很多平时都很少联系的人一窝蜂跑出来,在郑依宁面前指点江山,个个都像要当家作主的样子。
最后的决心是郑依宁下的,她要去复读,一是不想就这么委屈了自己去上个二流大学,二是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人看着是为她好,却一副看笑话的样子,大概是说你看老郑家姑娘,平时成绩那么好,捧得跟什么似的,到头来不就上了那么一所破学校吗?这辈子全家都要变成他们的笑话了。
刚好有个亲戚认识专门带高考补习班的老师,说是特别牛,每年这个时候门庭若市,要来上他课的家长和学生能排出几里地去,郑依宁也不想再回自己的学校复读了,到处是认识的老师,脸熟的同学,太知根知底,让她觉得别扭。这个决定在全家人投票之后,就通过了。
郑依宁收拾了行李,捡了重要的课本儿参考书试卷什么的,动身去了另一个城市。那种心情,说不上来,有点落寞,有点绝望,又有点报复的快感。
3.这要不是碰巧遇上,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再联系了吧。
郑依宁初来乍到有些不适应,正是夏天,这个城市的夏天好像特别燥热,是那种发自内心的不舒服。到那儿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也考得不怎么样。
那个补习班的同学,一个个低眉顺眼,没精打采蔫儿了吧唧的。女孩儿多男孩儿少,严重阴盛阳衰,很少的几个男孩儿,不是面色惨白,就是细胳膊细腿儿。还有两个非常胖的胖子,一人一个单独的位置,坐下来的时候,就是一团肉,课桌就是案板,整个教室就好像一个屠宰场。
刚开始的几天郑依宁感觉特别不爽,有一种被背弃的挫败感。一直到第二个星期,开始有了一个朋友,每天同一路公交车回家结上的,叫邓雨霖。
邓雨霖长得娇小,说话细声细气,走路喜欢挎着对方的胳膊,还喜欢扬起脑袋特别无辜地问,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呢?郑依宁也不知道,她就盼望着这种日子快点过去,快点到高考的时候,快点让她去重新考一遍,考上自己想上的学校,向大家证明自己,也满足一下爸妈的虚荣心,这接下来的一年,她没有别的可想,也没有除此以外别的生活。
如果没有再次遇到黄叙,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风平浪静,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
黄叙的出现纯属意外,那天郑依宁本来应该跟平时一样在学校门口坐车回去,但是邓雨霖说想去另一条街上的小店吃芒果小丸子,那条街上没有站台,要回去得走回学校门口,要不然就再过一条街。郑依宁不愿意再走回学校了,俩人就往另一条街走。
还是黄叙先认出郑依宁来的,他一下子没有喊出她的名字,大概只是觉得面熟。但郑依宁还记得他叫黄叙,当初写他名字的时候,印象特别深。黄叙见她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郑依宁想起自己答应了人家有了新号码会联系请吃饭的,事情过去快两个月了,也不曾有过音讯,人家心里一定是觉得自己忘恩负义的,这要不是碰巧遇上,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再联系了吧。
但黄叙丝毫没有要让郑依宁难堪的意思,也没有再提上次帮忙的事情,只是问了一些学校功课同学之类的,最后告别的时候郑依宁把自己的号码告诉了他,说下次一定喊他吃饭。
黄叙没有回答,笑着说,好好学习。
4.每个人的眼皮子都是朝下的,根本不打算正眼看你。
郑依宁终于在第三次月考中考了第一名,对郑依宁来说,这是三个月来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了。虽然以前她一直觉得这些并不重要,但目前来看,这是自己唯一的安慰。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班级,四十多个人都是拼凑起来的,相互漠不关心,也许是还没有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也许是对未知未来的恐惧,总之,每个人的眼皮子都是朝下的,根本不打算正眼看你。
郑依宁想了很久,还是约了黄叙,郑依宁说自己每两周休息一个星期天,到时候去大学找他,刚好看看那边的环境,看看大学是啥样儿的。
黄叙当时一口答应了,说要领她去熟悉熟悉校园,那边是大学城,还有其它几个不错的学校,黄叙说也一并看了吧,刚好给你增加点儿动力,大学校园都特美好,跟公园似的。
跟公园一样的大学,郑依宁之前也听其他人说过关于大学,大都用“无聊”“烦躁”“郁闷”“自由”这些词来形容。黄叙说的公园一样的大学,郑依宁好奇得很,约了邓雨霖,因为觉得自己一个人不太好。
但是黄叙在见面前一天发来了短信,说明天不能带她们去学校玩了,老师安排去外地参观,全班都去。郑依宁有点小失望,不过,这倒让大学生活在她心中有了一个虚无的概况,忙碌的,奔波的,有意义的,有目标的,总之,比现在要好得多很多。
现在的生活,除了上课和考试,预测各种考试题,而且那些冷漠又被动的脸,看着心里说不出来的憋屈,大概别人看自己也一样吧!
5.她们习惯用送东西去表达我喜欢你,不像男生,大都放在心里。
邓雨霖被车子撞的那一天临近圣诞节了,是个周六的放学。本来是郑依宁、黄叙跟她一起去看电影,这么长时间,他们都是三个人行动的,郑依宁基本上没有跟黄叙单独待过,每次都带着邓雨霖,虽然邓雨霖并不特别愿意,但是郑依宁都会开条件,比如把她一直想要的KITTY玩偶送她,那套无印良品的彩色笔也是郑依宁交换用的,还有棒棒糖毛巾,小熊的裙子……女孩子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她们习惯用送东西去表达我喜欢你,不像男生,大都放在心里。
那天就是那么巧,快到电影院的时候路过一家小超市,郑依宁说我们先进去买点水,省得在电影院买贵。本来邓雨霖是一定会跟她一起去的,但是她突然喊肚子疼,斜对面是个肯德基,她说我先去上个厕所,你买好了别走,一会儿我来找你。
郑依宁买了水,还买了一份爆米花,让营业员在微波炉热好了,站在门口等邓雨霖。大概一刻钟过去了,邓雨霖都没有出现。郑依宁跑到门口去等她,等着等着还没有过来,电影快开始了,电话打过去也没有人接,斜对面的马路上闹哄哄的,好多人往那边走,很多车堵在那儿,郑依宁往那边走,越走越觉得心跳加快,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心跳加快了。
郑依宁走到人群簇拥的地方,突然觉得呼吸都呼吸不过来了,使出全身的力气往人群里挤。挤到圆心的时候,郑依宁愣住了,邓雨霖倒在地上,黄叙一手托着她的肩膀,一手拿纸巾捂着她的头,那块纸巾已经被鲜血染红了,邓雨霖没有知觉,郑依宁愣在那儿,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邓雨霖被送到医院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黄叙没有跟去,只郑依宁一个人跟着救护车去的,黄叙说今天是逃课出来的,怕被学校知道不好说,在救护车来之后就跑了。郑依宁也没有来得及问他怎么回事,他就一溜烟消失了。
附近最近的医院只要十分钟就到了,邓雨霖被推进手术室,郑依宁一直不敢走,怕邓雨霖醒来说出她们约了黄叙去看电影的事,虽然没有什么,但是别人知道了一定要大惊小怪,说三道四,所以郑依宁想守着邓雨霖,万一她醒过来,好跟她套好词。但邓雨霖的家人很快就过来了,对郑依宁问了一通,郑依宁没有说看电影的事,只是说路过那儿,进去买水喝,邓雨霖说想上厕所,就分开了。她没有提电影,也没有提黄叙。
邓雨霖没有生命危险,但头上划了一道很长的口子,其它情况还不知道。她的家人一个劲儿让郑依宁回去,怕耽误她第二天上课,郑依宁没有再留下来的理由,只好心神不宁地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郑依宁给黄叙发了一条短信,到底怎么回事儿啊?黄叙一直没有回。郑依宁又打了一声他的手机,还是没有反应。郑依宁觉得自己生气了,她很奇怪自己为什么生气,但是,确确实实是生气了。
6.她本以为,这个班上的人,都是不会笑的。
邓雨霖出车祸的事第二天就传遍了全班,老师开了安全动员会,提醒大家一切小心,毕竟,大家再等一年不容易,这一年,其实比第一次高三更难熬。这是郑依宁听老师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心里酸酸的,整个教室鸦雀无声,静得好像要撕裂一般。都还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这样的压力,确实压得太重。老师见大家都没什么兴致,说要不然这节课不上了,你们都想想自己是为什么来这儿,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我不需要你们交给我,但是每个人都要写,我相信你们不会骗我。
那一节课一直听得到笔尖与纸摩擦的声音,还有人在小声吸溜鼻子,郑依宁一开始不想写,后来写着写着,心里觉得释放,竟然洋洋洒洒写了两页纸。郑依宁将那两页纸撕下来,放进书包。旁边的同学看到郑依宁的举动,也将自己写的撕了下来,就这么一个传一个,全班同学都将自己写的东西从本子上撕了下来。
老师看到大家这么做,想了一下,好像想到什么似的,走出了教室,一会儿又回来了,手上拿了一个快递用的大信封,老师说,同学们,如果你们信任我,就把自己今天写的内容放进这个大信封,我用胶带封起来,等你们高考完了,我们一起拆封,到时候,你们是愿意在毕业典礼上读呢,还是愿意自己拿走留作纪念,还是愿意送给老师留作纪念,随便你们,好不好?
竟然有前所未有的默契,所有人一个一个走上讲台,将自己写的纸片放进了那个大信封。郑依宁也在其中,那天的气氛很怪,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凝重,却又感觉说不上来的温暖,那天是郑依宁来这儿这么久第一次对着那些同学笑,也是第一次看到全班同学都在笑。
她本以为,这个班上的人,都是不会笑的。
7.这头发是小事,脑袋才是大事,知道吗?
黄叙回短信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他解释说被老师喊去弄论文,手机没有带。那天他在电影院等她们,快到点儿了人还没出现,看到马路上围了很多人,就跑过去看看,没想到竟然是邓雨霖。就这么简单。
黄叙在最后加了五个字,就这么简单。
郑依宁先是没有看到短信,后来黄叙又发了一条,最近你要一个人放学回家了,路上要小心,安全地考上大学,证明你自己,小傻瓜!
郑依宁盯着那个“小傻瓜”看了很久,心里好像被放了一粒跳跳糖,又好像有团火,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很想笑出来,有时候又觉得好像全身充满了力量,有时候患得患失,有时候浮想联翩,日子不知不觉就这么好过起来。
邓雨霖醒过来了,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因为缝了八针,要把头发剃掉。郑依宁去看她的时候,她的头上缠着纱布,脸上有一些蹭伤涂着药水,结了疤。邓雨霖看到她就说那天要是听你的不走那条路回家就好了,都怪我自己不好。
这话是说给郑依宁听的,郑依宁听明白了,邓雨霖是在告诉她她没有说电影,也没有说黄叙。郑依宁笑了笑,假装责怪她,不过这下好了,你可以放假,我看你是故意的。
邓雨霖却是真的懊恼,医生说完年就可以去上学了,马上是寒假,功课倒是耽误不了多少,只是,到时候头发肯定没有长出来呢,我可不要光头去学校啊!
郑依宁说戴假发嘛,我帮你买个假发,现在假发也很漂亮啊!
邓雨霖大叫我才不要戴那个,你还记不记得那个恐怖片,我不要戴啊!
郑依宁先以为邓雨霖是说着玩的,没想到一会儿邓雨霖竟然哭了,弄得她妈心疼得要命,赶紧过来打圆场,哭什么呀,到时候说不定头发都长出来了呢,还早呢,你先养好身体再说,这头发是小事,脑袋才是大事,知道吗?
郑依宁在那儿杵着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里也有点歉疚,要不然自己喊她去看电影,也不会遇到这件事,现在虽然别人不知道,可是她郑依宁心里是清楚的,难过得很。
没待多一会儿,郑依宁就走了,在旁边的麦记叫了杯热饮,给黄叙发短信。现在的郑依宁,每天都要给黄叙发短信,有什么不高兴的,不顺心的,或者没什么不高兴的,不顺心的,都会跟他说,郑依宁想着自己大概是太寂寞了吧!那些先前的同学,都上大学去了,谈恋爱的谈恋爱,享受生活的享受生活,听他们讲述的大学,就是个放纵的国度,自己都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坚持要复读,要不然,现在的自己也不是这样一颗上了堂的子弹。
已经没有人可以诉说了,除了黄叙。
8.虽然麦记人声鼎沸,跟菜场一样,可是郑依宁依然觉得安静。
整个冬天郑依宁都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度过,有时候去看看邓雨霖,但是她妈妈好像不太喜欢别人去她家,去了几次之后,就不太去了。作业很重,那些卷子上的一些题目,郑依宁已经做过二十多遍了,有时候她觉得这样的日子真的有意义吗?在这么美好的年纪,做着这么枯燥无味的事情,唯一的好处是让人学会忍耐,若学不会这一点,都得疯。
黄叙说,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是没有回报的,小傻瓜,珍惜你所有的一切,要不然,后悔就晚了。
有时候黄叙说的话郑依宁不太能明白,觉得很高深。那个寒假郑依宁总共见过黄叙两次,有一次是坐在市民广场的台阶上,阳光满满的下午,行人很多,快过年了,到处充满着喜庆的味道,又有一种时光匆匆的警觉。郑依宁好像满腹心事,问他,他说是因为要毕业了,工作的事情还没有眉目。
郑依宁又问他过年回不回家,他说谁过年不回家啊,是过年呐!说完他伸出右手握了握郑依宁的左手,问,冷吗?
郑依宁一下子就血压上升,回答不出来冷还是不冷,动也没有动,僵硬在那里,却假装镇静,他们就那样手牵手坐在市民广场的阳光里面,像两尊年轻的雕像。
另外一次是在麦记,市民广场的地下两层,空调打得很足,暖和得让人觉得困,他们聊了一会儿天,黄叙就睡着了,郑依宁坐在对面写作业,带着耳机,那是郑依宁觉得最安静的时刻,虽然麦记人声鼎沸,跟菜场一样,可是郑依宁依然觉得安静。
再后来黄叙就说他回老家了,再也没有约郑依宁见过面。过完年没待几天就从老家过来的郑依宁在火车站附近的马路上看到一个骑着车子送外卖的人很像黄叙,想要追过去打招呼的,行李太多,而那个人骑得很快。后来郑依宁发短信问他,他说没有的事,他还在老家呢,大概是认错人了。
9.她也是在这一刻,真正觉得之前所有人的冷漠都消融了。
还没有到春天,郑依宁他们补习班就早早开学了,这个学期的开始意味着一切进入最后的阶段,这个班上的人,大都都是经历过的,倒也显得十分淡定。老师每一节课结束都会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给大家减压,班上的同学经过上次那件事,交流也多了起来,郑依宁也有了别的朋友,下课会聊天,说八卦,讲明星,老师有时候还会分拨请同学们去家里吃火锅,或者带个自己做的蛋糕过来给大家分着吃。
郑依宁觉得,如果这不是高三,如果没有高考,大概,这样的学生生涯,是谁也不想结束的,回忆起来,都有浓浓的巧克力的香味。
过完新年,黄叙一直没有音讯,郑依宁一开始觉得他很少主动给自己发短信,也就憋着不给他发,想着他会发过来,可是大概有半个多月,手机就好像坏掉了一样。郑依宁一开始真以为是手机坏了,但是可以收到其他同学的短信,那些骗子汇款的短信也天天不间断,看来,是黄叙消失了!
一开始郑依宁是生气,再后来,想着要不然自己主动一下吧,可是又觉得凭什么呢,再再后来,就开始给他找理由,比如工作的事情又有了麻烦,论文有了麻烦之类的。到最后,郑依宁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个叫黄叙的人出现过,但是之前的一些短信有的没有舍得删,赫然写着黄叙的名字,郑依宁甚至怀疑,是自己杜撰的。
正月结束了,邓雨霖可以来上学了。郑依宁提前给她送去了一顶帽子,叮嘱她一定要戴上,因为会有惊喜。邓雨霖一点兴致也没有,虽然拆线了,但是头顶的疤痕还是清晰可见,头发是长出来了一些,但是距离一个女孩子的标准,还是差太多。
邓雨霖来上学的那天是整个补习班最温暖的一天,邓雨霖一进教室就呆住了。班上所有人都戴着跟自己一样的帽子,包括郑依宁,包括所有的老师。
大家看书的看书,做试卷的做试卷,谁也不说话,只是在她进来的一瞬间都朝她微笑,谁都能看出那样的微笑是发自真心,这么一个特殊的氛围,又没有让邓雨霖觉得自己特殊,她不过是几十个人里面普通的一个,马上要高考的所有人里面普通的一,没人在意她头上的伤疤,也没有人在意她有没有头发。
邓雨霖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给了郑依宁一个温暖的笑,郑依宁知道,她也是在这一刻,真正觉得之前所有人的冷漠都消融了。
10.我多希望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而我,却永远没法证明自己了。
黄叙真的消失了,他在三月的开始给郑依宁发了一条短信,说签了上海的一家单位,很快就过去报到,没有时间来告别,让她好好的,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
郑依宁对这样的结局很不满意,她觉得黄叙的今后应该是有自己的,至少,不是这样一条短信就打发掉的。她向邓雨霖哭诉,觉得世界都要毁灭了。
一直有三天,郑依宁都毫无状态,那些她做过几十遍的题目,也错得一塌糊涂。直到黄叙又发短信过来,说小傻瓜,你一定要努力,等我在这里稳定了,你也来,好不好?
这条短信让郑依宁又活了,邓雨霖嘲笑她是个喜怒无常的小女子,那些爱情小说里说的都是真的,女人一旦遇见爱情,就再也不是自己了。
郑依宁陷入了爱情,这是毫无疑问的。
六月来得非常快,这个城市似乎没有春天,从羽绒服直接到了吊带衫,于是,六月就来了。黄叙在高考的前几天每天都有短信过来,鼓励郑依宁好好考,证明自己,这是黄叙最喜欢说的话,也是郑依宁最想做成的事,自己喜欢的大学,郑依宁不知道考上了之后有多美好,总之,她幻想过一万次自由地跟黄叙走在大街上,想到这个,就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张开了。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来的时候,郑依宁差点当初晕倒。
那是肌肉太久紧绷突然松弛的不适应,她站在人潮汹涌的考场外给黄叙发短信,黄叙没有回。打他的电话,也没有人听。
郑依宁正要向邓雨霖抱怨黄叙动不动就玩消失的事,邓雨霖却先开口了。他不会再出现了,他早就不是大学生,他在大二那年,就因为拖欠学费且挪用学生会公款而被勒令退学,这两年来,他在各个网吧帮人练升级,当网管,还在网吧旁边的餐厅送餐,他对你说的那些,都是骗你的。
原来,邓雨霖一早知道黄叙不是大学生了,邓雨霖的堂哥就在黄叙的学校,黄叙是被全校通报退学的,基本上全校人都知道。邓雨霖出车祸那天是黄叙找她,让她不要跟郑依宁说,大不了自己消失,本来黄叙那天就会消失的,但是没想到出了意外。
邓雨霖受伤之后,一直没有机会跟郑依宁单独说话,手机也因为妈妈怕对她眼睛不好,给没收了。当邓雨霖想跟郑依宁说的时候,发现郑依宁已经喜欢上黄叙,她就不敢说了,怕对她打击太大,影响她高考。
后来黄叙再次出现是邓雨霖找他的,因为她看到郑依宁因为他消失情绪失控,才让黄叙发短信鼓励她。
郑依宁不相信,她还是给黄叙发了短信,如果他亲口承认了,她才会信。黄叙真的给她回了短信,黄叙说后来我有点爱上自己在你面前扮演的这个角色了,我多希望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而我,却永远没法证明自己了。
11.如果就这样死了,他怕是再也不能证明自己了。
这个夏天的风奇怪得很,好像格外湿热,什么都粘粘的在身上,郑依宁的裙子怎么看都不合身,她拎着一个菜篮子一样的藤编包,蹲在中山东路的马路牙子上哭。
那是她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四天,她终于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
她从老家跑过来,参加补习班的毕业典礼。老师真的拿出了那个信封,但所有的人都让老师不要拆封,他们想把那段回忆尘封,当作是一件青春的礼物。
郑依宁不太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只记得有那句话,要证明自己,努力证明自己。现在想想,有点好笑。
郑依宁身上穿的裙子是为了这次聚会买的,因为是新衣服,感觉特别不合身。中山东路那么繁华,以前她跟邓雨霖常常从这条路走,人来人往,车子也特别多,经常有小碰擦,车主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这一天大概也是那样的吧,前面围了好几圈的人,将整个马路堵得严严实实。
本来郑依宁看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走开的,但是这一天她不知道怎能的就走上去了,还一直挤进那个圆心。她觉得这样的情景很熟悉,半年前的那个冬天,她也是这样挤进圆心,看见邓雨霖。而这次,她看到的是黄叙。
是一辆货车撞翻了一辆外卖车。
黄叙的外卖专用车和保温箱倒在马路边上,食物撒了一地,那些本该被放在餐盘里让人饕餮的食物,现在给车轮子压得肮脏和恶心,行人都绕着走,黄叙倒下的地方还有他的血迹,红色的帽子被远远地摔在马路边上,压得一道一道痕迹。
大概事故发生有一段时间了,救护车已经到了,有人将黄叙抬到救护车上,郑依宁好像看到黄叙睁了眼睛看到自己,她想跟他说点什么的,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嗓子里好像干得没有一滴唾液,什么也不能说。
路人渐渐散开,有人在说死了死了,郑依宁不知道站了多久,最后才哭出来的。她想,如果就这样死了,他怕是再也不能证明自己了。
郑依宁坐在中山东路的马路牙子上,乞丐一样。
法国梧桐的缝隙里投下来大把大把的日光,自己第一次来这个城市的那天也是这样的。
这一年的时光是真的吗?黄叙,邓雨霖,补习班,所有的温暖和悲凉,郑依宁狠狠地掐了掐自己,一点也不痛。
大概,只是一场梦吧。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位居“婉约之首”的李清照,词作柔美、精致,读来如同潺潺的泉水溅在山石之上,碎玉飞散,正像她的词集名:《漱玉》。这首《如梦令》是她在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作。
落日的余晖,将温柔的光芒铺洒在一片美丽的荷塘上,夏日凉风从溪边的亭子里穿过。十五六岁的少女泛舟赏花,饮酒诵诗,醉意蒙眬,忘记了回去的路。沉沉暮霭中,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行走,不想却误入了荷花丛的深处,进退不得,怎么办呢?奋力划船的时候,只听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是一群鸥鹭受惊飞了起来……
这首小令如同一幅自然清新的画,粉红的、白的荷花,摇曳在田田的荷叶间,凉亭安静的剪影投射在微微荡漾的水面上。此时,如花的少女来了,银铃般的笑声醉了一池的荷花。画面就这样缓缓生动起来,最后竟飞起了一群洁白的鸥鹭。此情此景,迷离而蒙眬,不正如梦一般吗?也难怪李清照会对这样美好的记忆深深怀念!
《如梦令》这一词牌名,原名《忆仙姿》,最早见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词: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李存勖本是习武之人,却也通晓音律。他虽不如南唐后主李煜一般在词作上享有盛名,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如此美好的词牌名——《如梦令》。
而将这个词牌填写得淋漓尽致的,却是感情真挚、语言清丽的李清照。她的另一首《如梦令》自然也是婉约词的代表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的广为流传,为李清照在词学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宋代王灼称赞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暮春时节,群芳正浓,无奈风雨来得急迫。词人从沉睡中醒来,昨夜的酒还没有消,却想着窗外的海棠花,于是问随身的侍女。侍女说,海棠花没有任何改变。词人听了感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已落了不少,叶子却更繁茂了!”
短短几十字的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虽然化用了唐代韩偓的《懒起》:“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却足以表现出李清照卓越的才华。一个“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不失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惆怅。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其实是以花自喻,慨叹青春易逝。这如梦一般的小令,带着幽远的意境,让人读它千回不厌。
人几许,梦几许。粉黛曾湿缠绵雨。
烟雨徘徊,胜似凉秋,吹冷美人颜。
孤愁犹存,今兮何许?
空多了喃语。
寄雨作弦思无度,一盏梁梦凭栏倚。
转瞬间,七月至。我想挽住那如云般的日子,却挽不回渐渐逝去的回忆。
七月始,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满满的浇灌了我思念的种子,彻底催生了它蠢蠢欲动萌发的欲望,这股潜在在身体最深处的原始力量,安然的等待要被释放的这一刻,竟会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无法竭制,它悸动的小手是如此狂热地拍打着我澎湃的心,渐而慢慢占据了我身体的全部。
七月。像是一位绝伦美奂的美人,曾让我如痴如醉,我更贪恋她玄冰似水的冰骨。小心翼翼的触摸着七月的娇肤,那颗早已不在动荡的心竟会不觉像触电般的微微颤动,像是和一个时隔多年的恋人相拥般那样期盼和惶恐,说不出来的是熟悉还是陌生,内心万千感想积汇在重逢的那一刻,那种情愫是无法用文字概述的。然而,我触碰到她跳动的气息,却触及不到她深藏的灵魂。
【如梦令翻译】推荐阅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词赏析05-26
成长如梦散文10-30
相思如梦诗歌10-31
忆往昔,岁月如梦作文700字10-12
早安晚安温馨如梦问候语-早安晚安问候语07-26
翻译硕士散文翻译07-12
蒹葭翻译全文翻译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