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倾听素材(精选8篇)
——题记
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川,莽莽苍穹……自然!美丽神奇;自然!博大精深。自然,以她鬼斧神工的魔力,向人类不断地展示变化她俊俏的容颜;以她美丽的音符构成辉煌壮丽的生命乐章,以她青春的活力给人以旺盛的,健朗的生命。
聆听自然,体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闲适淡远;体验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静谧空灵;体验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朦胧中的宁静与欢愉;感受王维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凄美景象中体现出来的沙漠风光。
聆听自然,感受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烂漫画卷中表现出的革命家的睿智与豪放;感受陈毅在“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壮丽画面中体现出来的共产党员所特有的坚毅与雄心。
聆听自然,品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早春的勃勃生机;品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风光。
品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幽深秋色。品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千里雪飘的唯美动人。
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空间,更是我们精神寄托的伊甸园。
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寄托,人类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籍,寻找心灵的洗涤,寻找心灵的精华,关心自然,回归自然,描摹自然,聆听自然。崇尚“天作人合”早已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隐逸侠士们的共同“爱好”,也是今天人类的追求。
一、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现实生活是最纷繁复杂的,它以真实、丰富和情感的特点与初中生的成长形影相随,构成了学生真实的成长环境。教师要引导初中生积极参加现实生活,从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开始,从参加人际交流的活动开始,从发现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开始,从观察感受周围的人的言谈举止开始……感受劳动的伟大、艰苦和光荣,感受人际交往的丰富多彩,感受家乡的巨变,感受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感受人们举止的稳定和变化的美。
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活动中,我要求学生请自己的家长指导做家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和家长走亲访友,让家长带孩子走出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到外省市旅游参观或在自己所在的市参观名胜古迹、风景旅游胜地,让孩子充分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醉人、人文景观的博大精深,感受社会的快速发展,感受时代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借助外出或相关情况,注意观察自然和社会,注意观察风土和人情,注意感受和谐的人情美。并将相关的人和事,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成日记或游记类的征文,每学期开学一两周开展征文评比,评出获奖作品,表扬奖励优秀学生,这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这样便通过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累的积极性,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积累写作材料的活动不断向纵深推进和发展。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北大才子余杰在《欲说还休的“语文”》中说:“我的语言感觉和思维能力,正是在长期的‘随便翻翻’中形成的……”由此看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从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既是对课外阅读的深化,又是真正丰富初中生的各方面的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江苏省教育厅严格执行“五严”,任何义务教育学校都不再利用双休日给学生补课,使双休真正成为现实。这样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渐渐减下来,老师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引导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读以下优秀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飘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爱》、《格列佛游记》、《三国演义》、《伊索寓言集》、《西游记》、《水浒传》、《唐诗三百首》、《朝花夕拾》等,同时把读书和制作读书卡和写作读书笔记结合起来,制作读书卡,写作摘抄性读书笔记。读书卡可以设立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主要内容、精美句摘和阅读思考等栏目。其中“主要内容”有初中学生阅读自己概括或借助书记的内容提要或更改填写。“精美句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填写,阅读思考可酌情填写。初中高年级可以把制作读书卡和写作体会或读书笔记结合起来,一般阅读填写读书卡,自己特别喜欢的或感受较深的阅读写阅读体会。体会式读书笔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提高要求,要求对全书作个性化阅读评价,对具体内容作建议评价,有自己的思考,有恰当的表达等。上述作为自己课内阅读的补充,学生能拓宽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加强知识储备,为写作打通一条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为写作注入勃勃生机,创造出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借助各种媒体积累写作素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视听媒体像雨后春笋般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多媒体融文字、图像和视听于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的信息,活动有趣的界面,以及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态为动态的表现力等特点,能让学生从多通道、多角度感知事物,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而良好的视听可以获得深刻的记忆,赢得学生的青睐。学生借助有线电视、电脑网络、DVD、MP4等媒体,通过视觉、听觉和良好的互动,可以自主收集习作素材,优化积累过程,减轻阅读积累的负担,强化积累效果。初中生往往非常喜欢这种搜集习作素材的方式,而语文教师则可以开辟途径,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学会使用现代信息媒体,为搜集习作素材服务。
在引导小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的过程中,我多次借助学校微机房教学生上网搜集作文素材。我指导小学生使用浏览器搜集青少年喜欢的文学网站、故事网站,并将自己喜欢的网站名添加到收藏夹,便于自己下次快速浏览该网站的内容。如学生在“百度”里输入“少年文学”,搜集到“红袖添香———http www.hongxiu.com”和“榕树下”等全国知名文学网站,有选择地浏览,通过下载或建立新文档复制粘贴等功能,搜集到若干自己喜欢的习作素材,打印素材册便于反复阅读或同学间交换阅读。这样,不仅促进了学作生自主合作学习,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搜集和使用习作素材的效率。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71-01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为学生创新提供广阔天地,同时也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俗语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如此,学生没有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突破作文难,必须引导从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通过观察,同学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向广度、深度发展,才能积累独到的、富有特点的作文材料。那么,我们该怎样积累作文素材呢?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学生自己的眼睛好比一架录相机,把见到的事情一一录下来,经过思考、分析,记在心里,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活水源头,泉涌不止。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时常与留俗,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观察的方法也很多,如追踪观察,就是对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人物,进行多次的、反复的观察,从而获得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会观察的初始阶段;定向观察。也叫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习观察的第二个阶段。
二、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写作者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就是自己的见闻和感悟。只要是能够触动心灵,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间接经验就是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
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用心记,用心思考;第二,用笔勾画、用笔记。在这两种方法中,用心记、用心思考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直接经验方面的素材还是间接经验方面的素材,都应尽力地用心把它记住;用笔勾画或作笔记是辅助的积累方法。用笔记只能够作为临时之便,用笔记录过后仍然需要用心去记。只有储存在自己大脑里的才真正属于自己的,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写作活动中运用自如。
三、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素材
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是把已有的素材原封不动地抄写到文章中来,这样写是无法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连接上的,更不会写出不出好文章。因此,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以后,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素材。其方法主要有:1、将原本比较复杂的、比较长的故事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叙述,加以压缩;2、对原来比较简短的素材加以扩展,使之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3、结合所需要表述的观点对所选用的素材加以分析,让文章的材料和观点结合得更加紧密等。其原则就是根据文章的主旨和材料的性质来予以选择使用。
四、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在阅读中积累,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去直接观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其他手段来间接观察,比如通过阅读、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等方式来认识事物,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的形式。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别人的提问“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阅读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阅读,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科学常识、思想观点,又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写作知识和方法。积累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认真细读、熟读全文(或其中某一部分),准确理解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然后,还要反复推敲,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积累。积累的具体方法有:写读书笔记、做剪报、做读书卡片。
早已过了懵懂的年纪,却不经意间在别人的梦中悲情的客串。黯然走过那段不堪回首的回忆,勇敢的选择回归到真实的生活。记忆,是一道不可见的伤痕,每每想起,不过是再次揭开已然愈合的伤口罢了,不想刻意回首,也不想对世人多加解释,所以,宁可选择淡忘。只是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不经意的某个场景,被无情的质问,被迫再次回首。
原来,有些事,不是一个人想遗忘,就可以将一段过往埋葬一辈子。时光的隧道里辗转,慢慢的学会掩埋记忆的碎片,那曾散落一地的殇,痛过,伤过,也不过如此,当一个人失去到没有什么还可以再失去时,要面对的,就只是重拾起生活的勇气了。
时光飞逝,弹指流年,深陷在伤感音乐和文字的转换空间,我想,我并不是贪恋所谓的光环,真正离不开的,不过是心情文字,给心灵深处捎来的慰籍罢了。在世人面前,我,应该是一个善言之人吧,可是,却鲜有人知道我内心的纠结。想说的话,或许会在心里诉说无数次,却很难,也不想用语言表达出来。所谓完美,许是希望自己不用说,身边的人就能明白自己想法吧。不过,这种怪诞的念头,却是害苦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外表坚强,内心却没有匹配的坚强来支撑,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在这一片天地流连忘返不肯离去吧。在这里,可以随意的诉说,关掉了评论,也就此关掉了所有的声音。闭上眼睛,这里,就是我在这喧嚣世界里最后的净土。
时不时的,会有朋友让我开评,或许,也是时候开了吧。可是不知不觉中,这,竟然已经生成了一种习惯挤进了我的生活。虽然关评有点不近人情,也凭空让人多了几分猜测。可是,评与不评,现在的我并不在乎,我的文字,我的心情,朋友感受到了就好,去到朋友们的空间,我的只言片语,朋友的回复会让我感受到同样的温暖。真正意义上的关怀,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吧。
我从来学不会倾听雨声。
在我眼里,雨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辣手摧花的残忍;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长叹;夏雨如洪水猛兽般倾盆而下,而冬雨则落雨成冰,寒冷得让人心烦。
可是啊,雨却有幸成为文人墨客的诗言。不管是什么样的雨,不管它有怎样的“罪过”,在文人笔下它总是那么释然。
第一次感受到雨的美,是在余光中的著名散文《听听那冷雨》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带着那种让人沉醉的清淡的美感,如诗一般。那时我还在想,雨有什么可听的呢?《听听那冷雨》中如是说:“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是呵,若换了个心境,雨也会不同。辣手摧花的残忍就会变成“润物细无声”的温柔,而“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愁也会变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妙境。这种轻柔的笔触,让我不禁想去看看那座丹青碧墨的雨巷,会会那位撑着油纸伞结着哀怨的姑娘。
雨也真的代表了一种忧伤的浪漫的情调。它是《诗经》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思念,也《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哀愁。
于是我也爱上倾听雨声,我也学会在雨季里,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手托腮下,静静看雨水冲刷万物,静静地倾听雨声。
听说文人在雨天都是静默的。观雨,感雨,听雨……天公都是要化雨作弦,在烟波上脉脉地弹奏着的。
又何况是我?
朋友,你见过雨吗?你听过雨的声音吗?每到下雨的时候,我都会站在窗外,倚着书柜,手中捧上一杯热茶,闭上眼睛,对忙碌不停的人们说-----听,那是雨的声音。
-------题记
春、夏、秋、冬,四季的雨往往是不同的,春天的雨是温和的,伴随着温和的风;而夏天的雨多半是狂躁的,相随而来的同样是脾气不小的狂风;秋天的雨是腼腆的,一个秋季也下不了几场雨,秋雨,秋雨中的风是沁人心脾的微风;在冬天,雨,便不是雨了,是雪。闭上眼睛,心中思索着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雨若是迅猛,那心情必是沉重的;雨若是温柔,连心情也会被这好天气所渲染,这边是雨的魅力所在。春雨来临的时候,空气中还夹杂着新鲜泥土和迎春花的味道,“春雨贵如油”,春天的雨仿佛是一个小姑娘,邮箱是新生儿那么嫩白的小手,挠得心里痒痒的,连呼吸也变得轻快了许多,一场春雨过后,土地便冒出了新芽儿。夏季的雨说来就来,没有什么预兆,只有远方那几声轰隆隆的雷,夏天的雨可不再让人有好的心情了,狂风怒号皮,沙尘漫天,只让人心中有想逃的冲动,思绪也是乱的,大地上像是笼罩着一层灰色的丝巾,暗暗的。又是几声闷雷,雨渐渐小了,停了,再睁开眼睛,大地已被冲刷得干干净净,空气也不那么污浊了,天空中若隐若现一道七色的虹,那是风雨席卷大地后所遗留下来的。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常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语言贫乏, 无话可写, 没处下笔, 好不容易拼了全身的劲“榨”了一篇作文, 全文却空洞无物, 有如“流水账”。因此, 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不但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有技巧地完成一篇作文,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作文重在积累, 要学会丰富作文素材。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学会积累和灵活应用写作素材呢?
一、注重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 点滴积累成素材“江河”
学习和生活中很多细节可以作为作文的重要素材, 如课文中很多精美的语段、重要的古诗词、典型人物特征、重要又有趣的小知识等等, 这些内容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陶冶学生的情操, 又可以作为作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材, 如可以引用为议论文的重要论据, 可以作为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或事物特点的重要联想等等。当然, 除了教材中的这些素材,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地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作文即生活”, 生活里鸟语花香、亲朋往来、人间真情等现象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因此, 生活素材也是作品增光添色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作文中运用了生活素材, 才会充分显示作文的生活气息, 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真实。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让作文溢满内心的灵性, 闪耀思想的火花。值得强调的是, 对学习和生活中细节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学生天长日久的积累, 只有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 点滴积累才会成为作文素材的“滔滔江河”。
二、注重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书卷积累让笔下如有神
书籍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读书不管是对人的成长, 还是对作文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古今中外, 无数成功的名家大师都谈过“开卷有益”。通过长期的读书, 洗涤我们内心的灵魂, 让我们的思想充满内涵, 同时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学生作文来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书读得越多, 越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表达方式, 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 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 往往都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语文教师, 自己首先要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以自身的读书气质带动和鼓舞学生的读书热情。除了教材中的文章外, 我们还要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搜集、书店购买、邮局订阅、自助交换等途径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如流传甚广的名家经典、富含思想的人文杂志、体现成长的励志文学等等。我们要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读书计划、有目标地完成读书任务, 并为学生读书提供尽可能的协助。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如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成果展览、书市交流、读书演讲等等, 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多地积累书中优美的语言、有感染力的故事、典型的人物形象, 从而在作文过程中更加随心所欲地运用, 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注重对视听素材的多练多思考, 让“死积累”变为“活性素材”
学生通过多种积累手段, 将作文素材积累到大脑中后, 这时的素材还处于“死积累”的状态, 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积累的、看到的、听到的素材进行充分的思考, 达到通过积累来阅读生活、阅读社会的效果, 从而增加素材积累的思维印象, 做到作文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因此,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多练笔, 坚持写日记, 让日记陪伴学生人生成长的同时也成为提升作文水平的一种高效手段。对于学生的日记训练, 我们要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本是学生的自由日记, 要本着尊重学生隐私、信任学生的原则, 鼓励为主, 不收上来批阅。另一本是素材日记。素材日记要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 遵循一周一素材原则, 创作素材可以由教师提供热点话题或班级搜集整理的方式依次进行。对于素材日记, 我们要当做作文要求进行常规批阅、评讲处理。文中的好词好句要及时圈点鼓励, 打分遵循就高原则, 评语要真诚中肯。只有这样, 学生才有认真作文的动力和积极性。
总之, 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必须日积月累, 深入生活,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教师要用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耐心、细心来影响学生的学习, 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立作文素材库,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作文创作中灵活运用素材, 凸显自己的特色, 写出一篇有新意、有思想、有深度、有生活的高水平作文。
摘要: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必须日积月累, 深入生活,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我们要用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耐心、细心来影响学生的学习, 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立作文素材库,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作文创作中灵活运用素材, 凸显自己的特色, 写出一篇有新意、有思想、有深度、有生活的高水平作文。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作文素材 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42-02
常言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样,作文也应该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善于把它积累成作文素材。要让学生注意到作文素材的存在,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用思想的锤、感情的镐去采掘生活中所隐藏着的丰富素材宝藏,采集有血有肉,有情趣、有个性、有灵性,带着生活露珠的作文材料。
一、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传媒获取与时俱进的新鲜素材
我们如今面对的学生是“00后”的孩子,他们思想鲜活、富有个性、眼界宽阔。“00后”的孩子们早已和以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今我们再去和这些孩子们讲志愿者救火的故事,可能已经很难吸引学生了。毕竟当网络、电脑、手机、ipad普及的今天,如果没有快捷、新鲜的信息吸引他们,很难让他们记住并运用于作文中。
学生毕竟生活简单,范围小,没有丰富的材料可以获取。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困难。那么我们就要另辟蹊径,通过电视、网络来收集、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学生要多看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这对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央视热播的《超级减肥王》中总决赛那场,当选手和家属会面时,有位选手激动地说:“爱,不是生日蛋糕,越切越少;爱,是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越燃越多。”我在课堂中,就和学生分享了这句话。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活看活用,把这句话应用于写作中,难道不是很精彩的一笔吗?我们积累一句话,一首诗,一段优美的文字时,如果可以在一边休闲,一边娱乐的同时,多留心,多记录,不正是快乐学习吗?
二、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①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②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錄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三、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和家庭里,有丰富的学习和情感生活素材;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但是初中生因为学业紧张,往往忽略了丰富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狭窄的文化知识学习圈里固步自封,导致他们作文素材库的枯竭。
学生要丰富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此时,语文教师就应该借助语课堂,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注意,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语文早读时,可以专门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前一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利用好语文课预备铃的五分钟,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好的作文材料(散文,中高考文章,自己的佳作等),进行美文共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迅速平静下来,进入到学习的良好状态中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别人的佳作,为自己平时的写作积累材料,另外,如果朗读的是自己班上学生的佳作,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强化练笔训练,学以致用
上述各种途径的材料积累,均属无形积累,储存在大脑中,使用时不仅要再现、梳理、选择,还得考虑材料的文字表达。有形的文字材料积累(除动笔墨读书外)被忽视了,即练得太少。因此,要提倡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上述途径的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练笔的形式一般有:阅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实践证明,在平时的教学试验中,经过作文素材系统积累训练的学生,都能积累一定量的作文素材,对作文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好转。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基本能做到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感情真挚,中心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付永锋.学以致用点石成金——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积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5.
[2] 龚雷花.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素材积累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2.
【初中作文倾听素材】推荐阅读:
初中生优秀作文:倾听09-15
倾听历史的声音的初中作文10-28
初中作文题材素材09-24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课09-17
写勤奋的初中作文素材05-28
留香800字初中作文素材09-12
初中作文素材最美的馈赠09-20
写选择的初中素材作文09-28
初中生作文精彩素材10-09
关于读书的作文600字初中作文素材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