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0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选8篇)

0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篇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要点

黄建国

(2009年10月12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论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新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对于做好组织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思想建设,把握正确方向。

思想建设是管灵魂、管根本、管方向的。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一条基本经验。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夏明翰视死如归,就义前挥笔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张志新为了坚持真理,不惜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这都是理

想和信仰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越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行动上的坚定和执着,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难,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决定提出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即“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学习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现在,一些党建工作还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新

形势下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不够不深。在建党88年、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我们既要重自信,也要重自危。我们党执政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我们足以引为自豪和自信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党内一些同志在理想信念、组织纪律、领导工作、党风廉政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党的队伍的主流,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我们党要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员干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必须落实到基层,每一个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

训工作,增强培训实效,更好地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任务。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进取精神,学得更深一些,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努力作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要把组织学习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使党组织既成为党员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又成为党员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要把组织学习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带着问题学习、围绕工作钻研,使工作过程成为努力学习、增长才干的过程。要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在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实效上狠下功夫。

二、加强组织建设,巩固党的基础。

以高举旗臶、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为根本,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

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但不得公开发表和散布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着力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以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

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2010年底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任务。

三、加强制度建设,正确选人用人。

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作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正确分析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增强考察准确性。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深化干部分类管理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符合企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办法。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坚持党管人

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臵机制活力,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东中西部地区干部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切实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严格按领导职数配备干部,切实解决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

四、加强能力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中,要重视思想领先、以德为先,同时也要抓好能力建设,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主线和根本任务。《决定》在分析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讲到了“二个没变”、“三个罕见”、“四个考验”,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

杂的、严峻的”。有鉴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包括执政能力建设。

《决定》讲到要加强和提高的能力有十多种。强调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按照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重大问题研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执政党建设是长期任务,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永恒课题。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

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既要有决心和信心,也要有科学方法,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也要积累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小小电脑,集天地于方寸之内;一根细线,囊宇宙于弹指之间。”全会提出要办好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臵机制等,目的就是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过去讲的“本领恐慌”尚未消除,如今又有了新的“能力恐慌”。我们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运用信息网络进行引导和管理的能力,促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新的成效。

五、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

全会要求,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虚心

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突出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正当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会、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会议数量、经费、规模。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对作风飘浮、敷衍塞责引发重大事件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进一步控制办公经费,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预算建造住房和配臵用车,严格控制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挥霍公款的,必须严肃处理。对党员

干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要及时提醒、批评、制止。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持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领导班子要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民主生活会开展思想交流、提高党性修养、增进班子团结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不准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

把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主要内容。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六、加强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一是高级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以上干部达

100余人,其中因贪污贿赂被查处的占53%。今年以来,又陆续暴露了一些高级干部腐败案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是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违纪违法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三是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导致腐败滋生的各方面因素将长期存在,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全会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旗臶鲜明,立场坚定,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各项部署。

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

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形成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反腐倡廉中作表率,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腐败的主要特征是权钱交易,而权力主要由领导干部行使,领导干部最容易成为各种形式权力寻租的主攻目标,多数因腐败犯罪的领导干部都是在各式各样“糖衣炮弹”进攻下倒下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深渊,不仅个人身败名裂,而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严重影响干部群众的追求和信仰。领导干部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关键是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考验。“内心强大,百毒不侵。”过好这“三关”,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生活情趣,严密防范因在一些所谓的“小事”、“小节”问题上不检点最终滑向腐败泥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定一份好的文件不易,把文件落

0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篇2

中国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 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会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 促进农村和谐,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提出, 到2020年, 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步加强, 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 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 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 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 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 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钵系基本形成, 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学科分析]

(一) 结合经济生活

1.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是我国的根本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2.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全会突出强调, 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 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3. 财政调节资源配置,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会提出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二) 结合政治生活

1.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领导。

2. 全会强调,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体现了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三) 结合生活与哲学

1.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 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 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3. 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全会提出, 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4.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全会强调,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关键在党, 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的建设。

聚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篇3

中国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钵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学科分析]

(一)结合经济生活

1.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3.财政调节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会提出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二)结合政治生活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领导。

2.全会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三)结合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3.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4.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的建设。

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篇4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和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形式:观看视频、课件,学习讨论

学习时间:2009年11月22日19:30

学习地点:智轩楼502教室

预期学习效果:全班同学都了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主要内容,领会全会精神,让同学们更加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学习过程:

1、 明确此次团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2、 观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3、 观看《焦点访谈:新形势 新举措——权威解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4、通过观看新闻视频和材料,分别就全会中的“新形势下”—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反腐败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等三个问题分别学习讨论研究;

5、 总结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我们大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 篇5

第一,党的理论建设方面;全会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注重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实现的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三,发展的战略: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

第四,民生建设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文化建设方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六,体制建设方面,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七,党的建设方面: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第八,法制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外交等八个方面,清晰完整的描述了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以及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通过学习发现“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也作为共产党员,在校园这个环境里,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德尔理念。切实加强并完善学生这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同学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为祖国的未来储备良好的人力资源。各个学生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与同学之间的亲密联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努力学习并做好自己所担任的职位工作。

在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后,作为共产党后备军的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党的路线方针的动向并坚决执行,同时多向同学们宣传介绍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会议的议程。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的同时,帮助同学们提升自身理论与道德修养,了解我国的政策走向及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同学们更加热爱共产党,积极加入共产党,为我党的发展储备更多优质的后备人力资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篇6

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会议概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至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温家宝总理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建议》深刻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十二五”期间指导我国推进改革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我认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原原本本地认真学习和领会《建议》的主要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精神实质。

二、回顾“十一五”成就辉煌

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认为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1、发展成就举世公认

全会认为,这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第一,经济发展高速增长。2006年--2009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7%,大大高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7.5%,到2009年底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地提前实现了,在22个主要定量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属于―超额完成‖或―提前完成‖。在风云变幻的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在最为困难的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万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8.7%,人均GDP突破了3600美元,已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预计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左右。回想―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3868万亿元;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7万亿元左右,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对比数据,你就不难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十一五‖的五年就等于再造了一个中国。1957年毛主席曾提出过―超英赶美‖,这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冒进的设想,但如果我们将时间跨度扩展到2010年,难道你能不佩服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吗?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迹。国际上热议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不外乎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惊讶与赞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十一五‖的巨大成就赋予―十二五‖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十二五‖将成为中国超越日本之后追赶美国的起点。

第二,民生改善成绩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有关经济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公共服务人民生活三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均如期实现。在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例如,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中国―种田纳粮‖的铁规远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即使是史书中推崇备至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只能做到临时的轻徭薄赋。给―种田纳粮‖的历史画上句号是前无古人之举,惠及我国亿万农民,必将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流芳千古。在―十一五‖时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般民众都能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涉及民生的2个约束性指标,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都已经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在预期性指标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较好的经济增长,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均已经实现或接近实现预定目标。

第三,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十一五‖结束时,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成了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我国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8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十一五‖规划把节能环保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并将具体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国采取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主要污染物的2个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据测算,―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亦能完成。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45.7%,城镇人口增加到6.07亿,城市化率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当今,世界经济大国都有世界级的城市群支撑,美国纽约都市圈、日本东京都市圈、英国伦敦都市圈等就是城市群的典范,美日两个经济强国的都市圈的经济总量都占了各自国家经济总量的2/3。―十一五‖期间,我国正在形成以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大连、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18个都市圈。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2.6%,2008年GDP总量占全国的1/3,财政收入占全国的40%。

2、改革举措扎实有效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国家总体实力大幅度提升、老百姓生活大幅度改善、国际影响大幅度提高之外,―十一五‖时期在体制改革方面也迈出了较大步伐。回顾―十一五‖时期的体制改革,最扎实有效的举措就是确定了未来政府调控的基本方向。

第一,由过去的―计划‖调控转变为―规划‖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将从1953年延用至2005年的―计划‖改为―规划‖,纲要这―一字之差‖并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因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政府调控的方式,计划到规划的变革是适应这种需要的具体安排,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政府调控理念的转变。计划包括的面广,而且具有强制色彩;规划更强调了引导市场,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规划要体现国家意志,明确政府做什么,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二是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方式。―十一五‖规划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强调民众的意见,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请人民群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三是体现了政府管理的空间观念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矛盾与问题多发期,其中区域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一般是按条条制定的,而规划更强调空间,因为任何活动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不落实到空间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操作性。由―计划‖到―规划‖,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的规划体系与政府调控进入了新的改革期。

第二,由过去按―条条‖管理转变为按―区域‖管理。―十一五‖时期,中央政府注重运用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指导与管理区域发展,来调控改革的基本方向,先后批准了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6月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4月,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了十多个区域规划,涉及的区域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皖江城市带等。

除政府调控重点与导向的转变外,改革还在许多具体领域展开。例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稅,全面推进增值稅转型;在24个省市区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种种改革举措对规范市场竞争与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机遇挑战同时存在

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正如一辆高速行进的列车,我们最大的隐忧和担心是,它突然失去控制而戛然停止,甚至出现翻车的危险。这种隐忧和担心主要就在于我们也面对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第一,国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机遇和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年增长率可以达到3%,低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根据历史经验,每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几年往往会再度爆发局部性危机。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出现局部动荡。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但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多。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而保护主义只是短暂的逆流。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仅不会逆转,而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三是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将进一步延续,且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复杂。从转移内容上看,传统加工制造业持续减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区域性研发中心等持续增多。从转移方式上看,直接投资方式持续减少,项目外包方式转移不断增加,特别是服务业外包进一步增加;整个产业转移减少,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和多个国家共同承载成为重要形式。四是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若干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五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同时也隐含着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及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增强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国内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归纳起来主要也有五个方面:一是总需求潜力巨大,但有待释放。我国巨大内需潜力的释放,受到一系列制度和结构矛盾的制约。目前,内需相对不足、内需中消费相对不足已经成为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供给方面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的同时新的优势正在孕育和显现。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优势又呈现出高素质劳动者数量多、成本相对低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有可能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我国后发优势的新特点,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约束加强的同时,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更具挑战性。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正赶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挑战更为严峻。四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和基本保障水平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形成挑战。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五是经济体制具有的独特优势仍将继续发挥作用,但深层体制会进一步凸显,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我国发展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都与深层体制问题相关。要把发展切实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保障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除了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外,还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三、展望“十二五”华丽转型

十二五规划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公报是这样概括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这里,可持续发展是得到全体公民认同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愿望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满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手段就是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种核心价值的概括性表述。然而,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中,还包括着公平正义,这到是人们以往所忽略的。公报作出的新界定,无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因为可持续发展只是绝对量的增加,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力领域中,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实现,实际上是更加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体现着生产关系的和谐,所以同样是人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我们如果能够坚定地沿着现有的道路继续前进,克服种种困难,我相信,未来中国还可以保持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公平正义的问题,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公平正义的问题不会因发展自然而然地得以实现,这个问题要通过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调整,才能够逐步得到解决。这也是―十二五‖规划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对于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新中国成立前后经历着三次经济转型。一是指经济制度变迁,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二是指经济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指经济模式转型,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单纯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国将实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华丽转身。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把握以下内容:

1、把握经济转型的―三大要求‖

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往往发生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起飞‖的前夜。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已势所必然。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第一,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着重大转型。据世界银行统计,整个20世纪,人类共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炭、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的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已探明储量50%以上的主要矿产资源。美国目前竟然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世界30%的能源。人类对地球的索取已经接近到了极限。20世纪末,中国、印度等人口超10亿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经济起飞,新增的需求使旧有经济模式的局限全面爆发,当前的世界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着空前的困难。试想,如果中国按照美国模式发展到接近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那么即使再有几个地球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要。因此,国际上有专家学者提出―低碳经济‖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缓解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来,它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就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2008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就是―低碳经济‖。2009年12月7-18日,当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场变成不同经济体之间围绕减碳争斗的―战场‖时,我们惊讶地发现,低碳概念和清洁能源技术也同时成为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前进的一个新的手段。对此,中央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

第二,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来看,中美两国都在争创新优势。从今年1月初到现在,中美关系中接踵而来的纷争冲击着中国人的眼球:美国对台军售、谷歌威胁退出中国市场、双边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问题、奥巴马计划会见**,等等。最激起中国人义愤的,是1月底宣布的新一轮对台军售案。于是,―中美关系跌到谷底‖、―中美要陷入新冷战‖的担忧,又一次浮现于报端和网站头条。当我们把眼光移到国内,胡锦涛总书记2月3日的讲话主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这个关键词,累计用了50次,凸显中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与紧迫感。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美**频现,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我的回答是:联系太密切了!胡锦涛在这个讲话中指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这就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特点紧紧抓住了。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那儿,大局意识也十分明确。1月30日宣布对台军售无疑冲击了美中关系的稳定,遭到了中方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也必然会付出代价。但这绝不是奥巴马政府的工作重心之所在。就在1月27日,奥巴马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强调―将就业列为2010年头等大事‖,为此要增加失业补贴、鼓励创建小企业、扩大出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推动医疗改革等等。奥巴马还以―中国没有等待,进行经济改革‖和―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来激励他的国内听众。虽然没有使用―加快经济转型‖这样的中国式概念,奥巴马想带领美国做的头等大事,同样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争创新优势‖。

第三,从我国社会和谐来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迫在眉睫。2009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达3.33倍,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国际上用基尼系数来测量(其数值在0–1之间),0.4以上为收入差距警戒线,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7,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数字。由于经济转轨中存在的资源高度集中、资本的内控性以及多元垄断等原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更为迅速:一是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二是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三是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劳动保障部人士透露:―我们的统计结果更加让人吃惊,多数垄断行业的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达到20倍以上,72%的员工认为分配不公。‖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现在的劳资冲突、突发性群体事件等与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密切相关。对此,胡锦涛同志十分清醒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2、把握经济转型的―五个坚持‖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我们看到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都伴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包括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创新、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的提升、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降低、社会福利和居民生活的改善等等。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正如全会所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提法早就有了,但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好像这是第一次,并强调贯彻―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具体来讲:一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这是公报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来的,改变了―三架马车‖的排序,把消费放到了第一位。由过去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对扩大消费,我们提了多年,长效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而那种用一些短期政策来刺激消费有一个某个时点上的快速增长,则是不可取的。所以公报提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应该是个新提法。我们扩大消费要着眼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这样一个目标,让它可持续、可保持的扩大起来,这是最重要的呀。它理应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一方面,要调整内外需结构。1979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高达92.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只有7.4%。即使近几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91.9%。2009年,在出口下降16%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却增长了16.9%。而且,我国今后仍然能够主要依靠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来推动发展。另一方面,要调整消费与投资结构。有研究表明,我国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将提高1.5—2.7个百分点。提高消费率,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从2000年至2004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远远高于美国的3%、世界平均的2.4%。但我国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使投资与消费出现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从消费领域自身来看,消费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这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就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上,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这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从产业关联角度看,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针对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来的。与此同时,也是针对着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了偏差,二产业增加值一路攀升,三产业增加值一路走低,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在更高水平上的协同发展。其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从产业创新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政策将向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激光显示、现代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以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再次,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未来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例如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个重要的突破口,并通过生产性服务向制造业渗透,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含量,使之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突出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其次,建立健全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体制和政策体系;再次,扶持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只有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的技术约束非常突出,一方面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至今仍未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国情和现实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大量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长期沉淀在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中,难以真正为农民所用。而高新技术的注入,科技文化的注入,已经发起了绿色革命,改变了农业的品质,出现了第二产业性质的大农业,兴起了第三产业性质的大旅游,还兴起了第四产业的知识农业、智能产品,比如信息农业和林业、试管畜牧业、基因养殖业等等,我们不能就农业抓农业,而应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和关键,要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一是要以科技力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针对我国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再也不能过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二是要抢占高新技术战略制高点。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国家,将领导21世纪的全球经济。‖当前,发达国家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在率先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知识经济后又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科技与低碳经济的浪潮。我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将面临绿色能源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将面临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新的竞争。我们抢占绿色能源科技的战略制高点,理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保障就业,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第二件大事是社会保障和医药卫生事业,它关系带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第三件大事是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此为根本目的,全会公报也以此为显著特点。它集中体现在:一是从―强国富民‖转变为―富民强国‖。这决不是位置的简单颠倒,而是―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的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强国富民‖,―十二五‖规划则追求―富民强国‖,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使之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但不能由此而把―国富‖与―民富‖对立起来,因为当今世界仍然是依靠经济实力来说话的,如果国力衰弱、国家不够强盛,―民富‖根本没有可能;同样单纯只有―国富‖,老百姓生活改善不快,那也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应该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是收入分配当中的一贯主张。因此既要注意国富,又要注意民富,这是一个辩证关系。根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际情况和当今社会积累的一些矛盾,提出要更加强调民富应该是非常适时的。二是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二元化‖转变为―均等化‖。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一五‖期间也有所提及,但本次公报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了―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前提,这就改变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结构,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更具体化,操作性更强了。三是从―逐步提高‖转变为―努力提高‖。公报在收入分配改方面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个提法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七大报告有所不同。上述两个报告都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10月16日举行的中过改革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也提出,上述两个比重也是要―逐步提高‖。全会公报的措词变化意味深长,这反映出国家将出台提高居民收入的相关政策。但媒体广泛提到的―国民收入分配倍增计划‖没写入公报、也不会写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因为这是个舶来词,是日本上世纪60年代时的一个说法,也是口语化的提法,而不具有政府文件的行文风格。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两型社会‖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将当代人的发展与下代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全面推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实现低碳转型。这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因此被誉为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新的生态文明。比如,为实现低碳转型,就要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竟成了炫耀性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这是与倡导低碳生活背道而驰的。二是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范式,它可以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反馈式良性循环,实现低碳的节能减排目标。比如,在节约与和谐思想指导下,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生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食粮,蚕的排汇物为鱼提供饲料。20多年前中学地理课本上介绍过的珠三角地区鱼塘桑基模式,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对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我国学术界却很少总结它,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以至于我们现在非常遗憾看到的循环经济案例大都是发达国家的案例。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经济转型要以破除体制性障碍为根本出路。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已经提了好多年了,但长期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在哪?是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原来一些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革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形成的某些体制随着形势变化,也有的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例如:各级政府依然保持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很多地方仍然把GDP增长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现行财政体制和支出责任过于下移使各级政府将财政税收和物质生产的增长紧密地联系;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尚需推进,等等。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过程中,原先计划经济的靠行政定价、人为压价的情况普遍存在,它所造成的价格扭曲,又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造成稀缺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大量浪费。所以,破除体制性障碍,既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按照全会公报的说法,―十二五‖期间改革将重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攻坚,我重点讲三大改革: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转换角色,从追求短期GDP最大化从而自然倾向于粗放扩张,转变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环境,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重重阻力,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使政府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应进一步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投资应继续主要投向民生工程,所有政府收入包括土地拍卖收入一律进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不搞―小金库‖。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配套改革试验,如省直管县和乡(镇)财县管等。实行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如提高资源税、推行物业税、完善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财税改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特别容易见效,应该抓紧推进。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和损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些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剥离了不良资产,充实了资本金,资本市场挤掉了不少泡沫。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源高效配置,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应发展中小银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应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把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公报有这样一句话,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意义基础‖。怎么理解这个―决定性意义‖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就是到2020年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发展水平更高的这样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面向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的总量,在经济的规模扩大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实现更高水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的小康目标,仅仅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是不够的。它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包括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一些经济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的不断推进和提升。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综合考虑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地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大目标和十大任务。

第一,今后5年发展的九大目标。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与以往的5年规划相比之最大的不同点是,在发展目标上―十二五‖规划《建议》没有提出―数量型‖的指标,全部是方向性、战略性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具体的指标将在全会之后,由国务院根据中央《建议》来编制,并将于明年―两会‖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讨论。具体来讲,这九大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0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篇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具有深远意义。

笔者理解,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面对国内各种思想理念多元化, 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 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 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在当前关键时期, 摆在所有中国人民面前的严峻课题。

可喜的是, 《决定》从8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 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等, 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 明确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和重要举措, 再一次表明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饱满的文化自信。

正如《决定》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这一重要论述,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

其实,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组织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从精神成果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 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 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等, 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及载体。前者是文化之“魂”, 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 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 是一个民族、国家或者具体组织的精神家园, 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 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 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灵魂附体”才是关键。只有安“魂”立“体”、健“体”强“魂”, 才不会让文化建设“空洞无物, 失去思想性和生命力”。离开了“魂”, “体”就失去了精神价值的支撑, 就会空洞无物, 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离开了“体”, “魂”就无所依附, 难以传播, 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 就难以发挥教育引领的作用。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从微观组织层面, 就是要立足中国大量组织历经30余年改革开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做好文化管理工作, 将中国大量组织的管理由规范化制度管理阶段提升到文化管理阶段。

谈到“魂”和“体”, 我突然想到两段有关组织文化管理的论述, 一是IBM前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坚信, 任何一个组织为了谋求生存和获取成功, 都必须拥有一套健全可靠的理念信念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各种策略和各项行动方案。我认为, 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 始终恪守这些信念。”与此类似, 还有WANO (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 谈到安全文化的一段话:“组织中各级别的人员都将核工厂的安全作为首要优先的。他们的决策和行动都以这个优先权为基础, 并跟踪确认核安全相关事项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个人的工作环境、态度和行为, 组织的政策和程序都鼓励这样的安全文化”。这些论述都在反复强调组织文化管理当中的“灵魂附体”的关键性。

其中, 健全可靠的理念信念体系或者安全文化就是魂。相对而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抓不住这个“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不管是在国家文化建设层面, 还是在具体的组织文化管理层面, 对于我们到底要倡导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1、需要清晰化, 而不是模棱两可。比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底包括什么内容, 需要准确的说清楚。对于具体的组织或者企业而言, 更需要用高度凝练的表述, 清晰、简单、核心突出地阐明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理念。

2、需要遵循民意, 比如, 民众强调民主、强调以人为本, 社会和组织就应该倡导这样的文化。总而言之, 当组织面对管理的各个方面时, 都会有价值观的判别问题。但我们一定要牢记, 价值观体系一定要系统、简明扼要、符合民意、实用实效。否则, 很难在“体”中得以体现。

我们可能注意到, 即使是我们政府资助的、在其它国家不断放映的国家形象片, 效果也不是很好, 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蕴含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价值观。相反, 很多人喜欢一些美国电影, 原因何在?因为里面经常传达出很明确的价值观, 善战胜恶, 美德终究会有报偿等, 某种意义上更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价值观, 这才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所在。

一旦拥有了自己公司的“规则”或价值观, 那才是刚刚完成了1%的工作, 另外99%的工作就是:努力让这些价值观在员工身上得到生动的体现。这是一个“重复”和一贯坚持价值观和文化的过程, 也是最为艰难的过程。这就必须涉及“灵魂附体”中的“体”的问题。

谈到“体”, 《人民日报》相关文章指出: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 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如小说、电影、戏曲、动漫等) 。个人认为, 上述这些“体”重要, 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最为重要的, 在于执政党、各级官员带头怎么去做, 在于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向哪个方向引导, 在于各级政府到底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氛围, 这是“体”的核心。《决定》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做到这一点, 非常关键。

从大量民众关注新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的行为 (从他上任时被人拍到拖家带口坐经济舱, 并身背双肩包, 排队用优惠券买咖啡, 到全家人挤旅行车去大使馆等“平民秀”行为) 等来看, 各级官员、政府的行为很关键, 因为民众不但关心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官员说了什么, 他们更加关注、更加看重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官员在做些什么!其实骆家辉宣扬的不是美国价值观, 是我们丢失的曾经的美德。发展文化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 但是如果“体”仅仅是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文化产业, 而不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 离开各级政府、官员的带头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旧会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很难取得实效。

对应到组织管理层面, 要确保“魂”发挥重要作用, 真正做到以德治企, 用文化管理企业, 组织行为的方方面面落实“魂”的精神非常之关键, 而不仅仅在于我们要求普通员工怎么去做。这些组织行为包括:我们的组织架构、我们的机制、制度和流程、我们各级领导者的言行、我们考核及激励的重点文化能否发挥作用、文化管理是否成功, 不是看我们的文化活动搞得多么热闹、多么具有吸引力, 而要看我们的文化是否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创造价值, 员工更加热爱公司、热爱上班。

文化就像磁场, 它影响到组织中的一切, 把组织中的一切都排列起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摆脱文化场的影响。如果我们通过组织行为改变了文化场, 也就改变了其中的所有人、所有的事物。

总之,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必须从微观组织层面有效落实文化管理,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 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文化管理的过程中, 明确清晰化组织的“魂”, 始终牢牢抓住文化的“魂”, 创新和用好各种文化的“体”, 尤其是组织行为层面的“体”, 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做到强“魂”健“体”, “灵魂附体”。如此, 文化强国的战略就能实现, 文化管理促进组织管理提升的理想就会成为现实。

0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篇8

[关键词]和谐;和谐文化;和谐理念;核心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和谐文化,它是支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运行机理,是体现和谐、和睦、和平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及人际关系和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不少人却感觉“幸福指数”降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精神上不健康的因素一旦导致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的身心和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但有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和谐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因此,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时候,以和为贵,和睦相处,使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做起,构成一个和谐社会。

(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建设的任务,同时也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认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努力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这样做,首先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培育自然资源能够自觉节约、自然环境能够友好相处的和谐文化。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是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样的深刻见解远远早于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出的惊世危言。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也应该包括人与自然友好相处这一非常古典又非常前卫的思想,并且应该在全社会努力普及这种文化理念,以此来约束我们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规范我们对自然的行为。

(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其独特的说服力和强大的劝导力有效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空前的深刻变革,必然导致处于不同经济形式中的利益群体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差异。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可以进一步形成共同價值观,有助于整合社会。

(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和平、和睦、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也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建设和谐世界是时代的呼唤。当今世界,亟需建构一个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以促进世界格局的公正、公平、平等、合理,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符合人类整体发展进步的趋势,又能满足各个部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合理需求,使全球化真正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共享的全球化。和谐文化提倡用和谐、和平、和睦的理念处理人类的各种复杂关系,包含着人类对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方向,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一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建设和谐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建立未来新型的国际关系与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注意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行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党的十七大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认同。

(二)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一度引起人们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帮”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近几年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让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合理的思想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优秀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目标前进。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中至少应该包涵三个“一”。首先是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利益决定我们会共同选择一个目标。其次,和谐文化应当有“步调一致”的理念。方向选对了,如果步调不一致也不行。再次,和谐文化应当有“统一指挥”的规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交响乐。一场交响乐的指挥只能有一位。没有这三个“一”的理念就谈不到和谐文化。“一”是主导文化。

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多种所有制并存必然决定多元文化同在。和谐文化之所以会在今天应运而生,就是为了开发多元文化的功能,发挥多元文化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和谐文化使和谐社会更加丰富多彩,和谐社会也在为和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那种处处强调一个样,一个腔调的做法,决不是和谐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也不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即使是实现了所谓“和谐”,那也是虚假的和谐,短暂的和谐。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有句古谚语这样说过:“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二)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和谐文化的建设,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单体上说,我国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性觉悟的人,这样才能贴近生活、切合实际,也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了。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润心灵的“润滑济”和“减压阀”。一部优秀的电影让人享受,给人感慨;一首好听的歌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乐,给人启迪。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着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建设和谐文化要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涌来。往小处说,它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往大处说,它对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

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已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诱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造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方法

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通过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许多形式和内容,但必须把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培育和谐的价值取向,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制度、道德的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固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涛.浅谈和谐文化建设.学园(教育科研).2012,(01).

[2]陶国相.和谐文化建设成当务之急.人民论谈,2006,(22).

上一篇:医院院长办公会议纪要下一篇:群教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