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革命年笔录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革命年笔录(共6篇)

课堂革命年笔录 篇1

一、课堂教学容量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

1. 确保课堂教学有较大容量,教学过程就不能对学生活动充分开放,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很难得到充分展开.2. 课堂教学容量越多越好的观念正是强制灌输教学模式的产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处处不放心,处处都想帮助学生拓宽加深。

3. 要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教学容量就必须减少.二、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难度在哪里

(一)教育观念陈旧和班级人数太多制约着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1. 教师一般对教室前排和中间几排的学生关注较多,对后几排学生关注较少;对成绩优秀学生和中等生关注较多,对学困生关注较少。

2. 原因:强制灌输的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课堂上只有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接受强制灌输,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灌不下去,会阻碍老师强制灌输教学计划的完成,因而遭到教师有意无意的排挤。

(二)对学生缺乏研究制约着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1.在强制灌输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了整齐划一的要求;缺乏对学生个性的研究。

2.原因: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备课水平制约着对学生的关注

三、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一些学校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 1. 只有上公开课用,花费大量时间,麻烦较多 2. 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落后的课堂教学方式服务 3. 成为学校和老师们对外哗众取宠的工具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能因为没有先进教学手段而停止

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学生虚设主体地位现象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毫无例外的举手

学生发言是学生的权利,同样也应该有不举手的权利。强制举手,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表现,是剥夺学生主动学习权利的表现。

(二)发言很热闹的教室

1. 少数老师在课堂上刻意追求“热闹”的气氛,学生发言踊跃,表面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如果是建立在一味降低问题难度或强制学生大胆发言的基础上,学生成为一种被利用的对象,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处在虚假主体地位上。

2. 教师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者,而不能片面追求把学生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并不是对每个问题都迫切希望有机会回答的,他们常常需要倾听同学和老师是怎么思考的;相反一些喋喋不休发言的学生,过分迎合老师希望教室出现“发言很热闹”气氛的心理,对许多东西缺乏深入思考,因而学习变的浅薄起来。

五、要有什么样的预习观

我们的教学一向重视和提倡预习,对教师来讲善于指导学生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由于对预习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指导越来越细致,带来的结果是:

A、本来要在课堂里做的事情放在课外了,实质上等于是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 B、使学生把全部时间囿于教材的狭小范围内,他们无暇也不愿将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空间;

C、预习常常成为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完成一些指定的学习任务,这种要求上的一刀切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预习;

D、不管什么学习内容总让学生预习一番,有时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失去了兴趣,总也兴奋不起来。

E、学生预习时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等,总要接受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裁决。我们需要知道: A、新课程理念认为预习应该是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每一个学生在预习中都将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作为课堂上交流的材料。学生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资料,都可以看作预习。

B、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形式是多样的,是丰富多采的;预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C、预习既可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又可以是小组行为。

D、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时需要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变的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六、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

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不是也在完成一种任务吗?一种隐性的任务。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增强探究的能力,不断的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多是课前没有也无法预料的,可谓之“生成性”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隐性任务或生成性任务要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

七、“目标教学”的另一面

“目标教学”的课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且教学目标又是十分明确的、具体的,是便于检测的。按照这种目标教学的理念,对学生是“一个也不放过”,把全体学生都能够“达标”作为理想追求。由于目标直接于教材内容的“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学生在不断的“检测”中反复复习,因此对“大面积提高质量”(准确的应该说是“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作出了贡献。这也是它被广为推崇的原因。目标教学也存在不足:1往往从应试的角度确立教学目标,即可能检测什么就以什么作为目标;2常常局限在认知方面的目标,忽视了情感方面的目标,至少不够重视;3过分强调所谓“行为目标”的可见性、可测性,阻碍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发展;4往往只重视教学结果(目标的掌握)而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八、“培养自学能力”的局限性

“培养自学能力”着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随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人们意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做法至少不能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它愈来愈明显暴露出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1、它几乎使课堂教学成为每个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2、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因为学生的自学往往成为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记忆过程,无形中由教师灌输变成学生的自我灌输。

新课改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从一定的情景出发,通过多项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究、发现,以此得出某种结论,获取某种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把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作为其主要内容。

九、怎样看待课堂纪律

我们的教学一向强调课堂纪律,对课堂纪律是常抓不懈的,把课堂纪律视为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很多老师把不少时间和精力用来组织教学——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上。什么是良好的课堂纪律,人们似乎有一个“共识”,良好的课堂纪律无非是学生坐资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随便讲话,举手发言等等。这样的“课堂纪律观”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孩子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做,不举手发言不会受到批评而只会受到鼓励。

十、设计不要太精巧 我们见到许多评优课、公开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学设计的“大比武”,执教者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来显示其教学设计的精巧绝妙、天衣无缝。评价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方面。丝丝相扣、一环紧扣一环、师生配合默契等,都是从设计的角度对课堂教学的赞誉。于是在不少人看来,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极其重要而明显方面是:要向一篇文章那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要向好的戏剧那样“出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如此课堂教学就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了。

课堂革命年笔录 篇2

今天, 在教育教学深度变革的中国, 有这样一所学校, 正是立足于“自然教育”原则, 展开了一场反响热烈的“自然课堂革命”。致力于在课堂教学领域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的这场学习革命, 其意义不仅仅是实现了从“教的解放”到“学的解放”, 更主要的是还原出一幅最本真的小学课堂教学的靓丽图景。不少人, 正是透过这幅图景, 也展开了自己的教学革命。

这所学校叫河北沧州派尼学校。派尼, 取自英文单词PIONEER, 先锋。

小学课堂原本什么样

派尼学校的“掌舵人”名叫张润军, 年轻的“老教育人”。他的矢志教育的理想和情怀来的突然, 却十分坚定。大学期间, 他的成绩十分突出, 尤其英语一科更为擅长, 大学毕业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为他后来投身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毕业后, 张润军从事过好几份工作, 三资企业的翻译、部门经理、合资公司的执行总经理等等。但在他内心深处, 一直有一种浓厚的教育情结。真正促使他投身教育事业缘于一件小事:一个教育界的朋友找他做“枪手”去参加一次英语考试, 他委婉地拒绝了。这件事让他意识到, 最适宜学习的时机恰恰是儿童时期, 尤其是语言学习, 一旦彼时耽误, 将延误一生。而在当时的小学, 还很少有开设英语课程的先例。张润军果断辞职, 张罗起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小学英语培训班。

短短一年, 他培训班的少年儿童已达700余人, 依靠租赁公立学校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了, 张润军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办一所以英语教学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端小学!

派尼学校拔地而起, 应运而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 成就人, 幸福人”。张润军说, 真正好的教育仅仅追求“三个高”还不够, 还必须能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派尼学校正是在践行这样的目标中一步步成长。

张润军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 尽管我们可以简单地用课堂效率去评价一节课, 用它去衡量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实现的程度。但课堂效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层面上的问题, 放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层面,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年派尼学校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高效率, 还要把课堂作为培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舞台,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派尼人“教育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抱负。张润军说, 不是派尼推陈出新, 造新概念, 而是小学课堂就应该是这样做的, 派尼只是在还原课堂本来的状态。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从1998年创办希望之星 (PROMISING) 英语学校开始, 为了让低龄段、零基础的孩子们学会英语, 派尼学校引进了台湾阶梯美语和以母语教学法为主的一套完整教法, 这套教法到现在仍然是低龄儿童最佳的英语学习方法。2000年派尼英语小学提出“六个学会”, 到2003年派尼学校提出“教育为学生一生负责”, 把办学思想定位在“负责任的学校”上, 到现在把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建设“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学校的发展思路逐步清晰、明确。

张润军说, 学校就是学生们的“家园”。把学校建成“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工都要树立学生即“‘我’的孩子”的观念, 这个孩子不是“人家的”也不是“大家的”, 在“我”负责期间就是“我”的, 这就是派尼人的学生观。

派尼学校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 孩子的学校生活的常态应该是快乐, 而快乐的常态是建立在自我提升、感受成功的基础上的, 没有进步与成功, 孩子是不会有快乐的。故此, 学校要求每一名教职工要在本职工作中, 让每一名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做到用孩子们的一个个成功, 砌筑起孩子的成长, 唯有这种成长才是教师追求和家庭渴望的;孩子们享受了在学校的成功与快乐, 学校才能给孩子以家的温馨和留恋, 校园、环境、领导、教师、同学才能给每一个孩子共同组成一个充满阳光与欢乐的家园。

这个理念的核心词是“家园”,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既是给每一名同学创设的美好愿景, 更是派尼办学的目标。

围绕着“高效学习”, 他们从建设高效课堂出发, 创设出“读写序列化”、“专题知识工程”、“9个1工程”等一系列的高效 (教学) 学习模式;围绕着自主管理, 他们要求孩子:每人坚持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每人学会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每学期读一本名人传记或名著或其他美文、每学期读一本英语课外读物、每学期学会一首英文歌曲、每学期坚持做一件有益于班集体或小组的事、每学期改掉一个坏毛病、每月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每月写一篇自己满意的习字;围绕着“健康成长”、“快乐发展”, 他们创建了以“快乐学习”、“绿色家园”、“艺术家园”为核心的“快乐家园工程”, 从构建学生“多元智能俱乐部”出发, 让学生在寻找知识中拥有广泛的知识来源, 学会学习、学会观察, 读知识、读环境、读社会、读文化。

快乐家园工程, 家园里快乐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老师。孩子快乐、教师幸福是快乐家园的特征, 更是派尼学校追求的教育之魂。

张润军说, 老师也是孩子。学校本身就是教师的家, 教师是“家”的成员, 教师是校长的合作者。这十年, 学校一直坚持在岗培训, 而不是像一些民办学校只重使用不重培养。“既然学校是一个家庭, 就有责任有义务促进每一个教师的健康成长。正如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样, 校长也要关心教师的职业锻造。”

“四课型”高效课堂模式

张润军说, 过去的课堂, 包含太多教师的设计和驾驭, 从孩子真正需要出发, “自然课堂”真的要成为一种共同的追求, 不然对儿童的愈演愈烈的控制和驾驭, 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预见的重要影响。

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派尼学校对课堂的理解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谙合了基础教育的内在本质, 其“先锋”色彩还更多地体现在派尼人先进的教学模式上。

经过多年不懈探索与尝试, 学校终于打造出了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固化科学的学科思维”为内涵的“四课型”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模式。其中, “固化科学的学科思维”是“四课型”的灵魂, 是打造学习力的课堂诉求, “固化”的意义在于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四型”是单元教学的四个课型。即导学课、共享课、训练课、提升课。导学课注重夯实基础, 共享课注重体验、拓展。训练课注重技能熟练和知识巩固, 提升课注重总结、梳理、收获, 四课型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解决了小学课堂活与实的关系, 既达成积极的课堂常态, 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追求。

“导学”的“导”是引导、指导, 是教师的作用。先把学生引入学习, 再进行学法指导;“学”是学习、学法, 学习的工具是教材、起点是学生的现状。“共享”是分享知识理解与知识拓展, 全体同学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训练”是教材单元的巩固性学习, “提升”是结果、是收获、是思维建构。四个课型使课堂立足实然目标, 使学生不断满足小目标达成, 并不断超越小目标, 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体验成功的快乐, 享受满足的幸福。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 还学生主人地位。通过独学、对学、群学, 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精彩、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路。

具体来看, “四课型”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 导学课

1.教师导入, 认定目标。2.学生自学, 勾画疑难。3.小组研讨, 解决疑难。4.全班交流, 巩固基础。5.达标测评, 掌握学情。

(二) 共享课

1.前测, 了解学情。2.自学, 巩固知识。3.研讨, 产生问题。4.交流, 体验拓展。5.检测, 验收效果。

(三) 训练课

1.教师导入, 认定目标。2.学生解题, 巩固双基。3.学生互批, 找出错题。4.全班交流, 明晰错因。5.整理学案, 更正错题。

(四) 提升课

第一课时:1.认读目标。2.学生自学, 梳理构建知识体系。3.小组交流, 充实单元知识体系。4.全班交流, 完善单元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1.学生尝试出测试卷。2.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卷。3.学生互批试卷。4.统计得分与纠错。5.公示所有试卷。

派尼的“四课型”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内在支撑是对各学科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课堂学习的主线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所以, 各学科的相同课型的流程大致相同, 但是,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方法却大不相同。

从引入高效课堂的理念到创造出适用、实用的派尼课堂模式, 派尼学校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问道派尼模式构建的高效率时, 张润军说当认识到教育的功能就是发展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个结论时, 教育就回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力的起点上, 新课堂的构建突然变得非常简捷、简单, 简单而直接地回到了课堂和教育的本质, 一切都成了一种自然。

“自然课堂革命”

随着派尼学校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成熟, 对学生课堂生命力的关注, “派尼模式”受到了基础教育领域一线专家们的交口称赞。不经意间, 派尼人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暴, “四课型”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模式和“快乐成长的家园”办学理念正走向全国各地。

尽管派尼学校已经声名在外, 然而张润军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的思维已经超越了那一间小小的课堂, 他开始思考一种更深刻也更本质的教育形式———生态教育, 一项称之为“自然课堂革命”的探索正在把学校引向课堂教学的第三个阶段。

张润军认为,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系统思考教育问题, 在优化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下实现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和不断创新, 从而为学生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最合适的道路,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在学校范围内打造出教育的理想高地, 成就教育的理想王国。“生态教育符合教育规律,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符合国家和市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要求”, 张润军强调, “教育也要跟搞环境一样, 注意生态效应, 要顺其自然,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否则的话, 孩子的天赋得不到开发利用, 反而会引起恶性循环”。

自然课堂是追求课堂生态的结果, 尊重生命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教育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从孩子出发, 向孩子学习, 做孩子的朋友, 倾听孩子的心声, 尊重学生的智慧, 关注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把孩子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生命个体。”这是派尼学校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你看, 森林里总有高大的乔木, 丛生的藤萝, 也有不起眼的小草, 更有见缝插针生长的苔藓等等, 每种生命都各得其所, 各安其身, 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同自然界一样,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生命的一个永久的奇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生命特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学校、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 然后,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一开始就设计好孩子的人生, 而应该在一种自然宽松的环境下让他自由成长, 逐渐发现他的天赋, 然后才有的放矢地施肥灌溉。在他的观念里, 世俗的成才观是一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成才观, 他极力倡导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成才。自然的成才观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而不是任何别的。张润军说:“自然课堂是回归教育本质、回到教育起点、落实课标要求、践行素质教育的课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自然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可否认, 人的天赋有高低, 个体智能也有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在每个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张润军认为, 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像自然界一样, 学校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条件,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优生和差生总是相对的, 素质教育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 单纯以成绩评定优劣的标准本来就是片面的, 优生有不足之处, 差生身上也有潜在的优点。在派尼学校的课堂上, 没有优生、差生之分, 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也会主动为那些接受有困难的学生设定梯度问题, 在实现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派尼学校异彩纷呈的校园大课堂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各种活动课程的设置为孩子的特长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武术、音乐、绘画、剪纸、摄影……, 课内课外两种课堂都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

师生共生是自然课堂追求的目标。生态教育思想不仅强调了学生的自然生长, 同时也重视了教师的和谐共生。张润军认为, “自然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相融共济的”。派尼学校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动态生成, 合作学习是课堂的主要学习模式, 学生的座位不拘一格,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发言, 还可以通过表演、歌唱、绘画等各种表达途径强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没有预设的教案, 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甚至连很多学校引以为豪的“师生互动”都不多见, 有的只是教师作为“掌舵人”的画龙点睛式的纠偏、引导和点评。在派尼学校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上, 学生的潜能被发掘,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 各种创造性思想和突如其来的巧妙问题层出不穷, 这既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 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的动力, 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思想在派尼学校的课堂上已无立锥之地。为了提高自然课堂的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派尼学校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注重教师的共同提高, 同时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国外考察、名校交流、教育培训机构进修研修, 参加各种全国性名师课堂观摩会、研讨会等等。在派尼学校, 我们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教师队伍, 一支不断进步、斗志昂扬的教师队伍。我想, 也只有这样的队伍, 才能打造如此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四年来, 已经有来自广东、江西、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辽宁等省份的几千名校长、教师到沧州派尼学校参观学习, 派尼学校也先后派出近百人次教师分赴广东、河南、安徽、江苏等诸多省市讲学, 传授课堂教学改革“真经”。派尼的课堂建设经历了积极课堂、理性课堂之后, 已经开始构建自然课堂。课堂的自然按照张润军的设想就是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和生命发展呈现一种生态的、自然的生长状态。

课堂革命年笔录 篇3

此前, 早在2014年6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带动产业升级。以绿色低碳为方向, 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行动计划》正是为落实上述要求而诞生。这份纲领性文件涵盖了能源领域各个行业的前沿技术,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 该文件“为能源企业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助于能源企业转型发展”。

《行动计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 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 我国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 建成与国情相适应的完善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 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支撑我国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 《行动计划》列举了包括“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先进储能技术创新”“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等15项重点创新任务, 《路线图》则进一步明确了上述15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创新目标、行动措施以及战略方向。

课堂革命年笔录 篇4

欢迎来到数字汇流时代

新科技的发展往往能带动新学习方式的演进。加拿大教育家Marshal McLuhan曾说:“New technologies are always usedto do old tasks, until some driving forcecauses them to be used in new ways.”数字学习的发展, 从197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到今日的“整合式学习-HolisticLearning”或“e-Learning2.0”的时代, 近40几年的演进, 已带给人类社会很大改变。

你可曾察觉从Baby-Boom战后婴儿潮世代 (1946~1964) 到今日GenZ世代 (1998~) 的学习方式究竟有多大不同?你又能想象未来10年后, 人们将会如何学习吗?

依据2009年3/4月号《未来人杂志》 (The Futurist) , 人类2010~2040年之间科技革命的描绘, 可看到数字汇流 (Digital Convergence) 大约落在2010年之间。数字汇流时代的来临如一刀两刃, 它为人类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却也重新定义许多新形态的商业行为;对某些产业具有推波助澜之效, 却也让另一些产业面临经营上艰巨的挑战。而搜寻网站Google则“计划于未来, 将所有的服务放到影音与手机等更多的电子平台上, 它要超越网络, 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领域”。因为Google这样的计划, 让现在占有丰厚广告来源的电视等影音平台、手机业者, 都开始绷紧神经。

优越的便捷性

当学习突破时空限制, 任何人都可以anytime、anywhere的学习, 这样的便捷性将是现今以及未来的主流。随着各类型载具的发明与应用, 加上相关服务价格的合理化, 学习也将更普及在你我之间。

增强的时效性

今日新闻已不容易看到“独家”两个字, 原因在于一有新的信息, 大概几小时内就能散播到世界各地。美国911事件、朝韩会谈、汶川大地震事件, 甚至某个巷弄的美食, 借由“实时”的信息传播, 现代人几乎是一天24小时、随时随地都可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最新消息。

高度的互动性

在不久的将来, 有没有可能透过电视的遥控器, 在远程完成某个讲师所指定的作业?或是透过电子纸看电视?还是利用公车上的无线网络与国外的老师学英文?互动一直是学习很重要的元素, 未来的高度互动性将使学习更活泼也更有效率。

多元的选择性

无论是想透过手机、电视、电子纸、电子书包还是网络学习, 各类型载具以及网络服务的多元化, 让学习者可针对个人需求做更多的选择。

资策会数字教育研究所目前积极推广的“未来教室”概念, 虽仍处于萌芽阶段, 但最后目标就是希望能将课程设计、教学情境与电子白板、电子书阅读器等新科技作更完美的结合, 让未来的学习除了虚实整合以外, 更能将传统训练转型为更便捷、更具时效、更高互动以及更多元的教学形态。

免费内容/工具将是王道?

成立于2001年的网络维基百科全书 (Wikipedia) , 目前拥有370万笔文章, 涵盖200多种语言;结合众人的智能, 短短几年内内容累积已超过大英百科全书。Nature科学杂志针对Wikipedia的内容与大英百科全书进行比对, 指出Wikipedia与大英百科全书的可信度差不多, 更令人雀跃的是, 不需要支付一毛钱就可以拥有这些知识。

另一个著名的新形态数字学习服务案例, 则是苹果计算机的i-Tune U服务模式。随着i-Pod的普及, 苹果计算机结合自家产品i-Tune推出此一完整数字学习方案;借由与iPod的结合, 学习者可透过i-Tune下载学习内容, 实践了行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 让学习者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甚至不需网络也能学习。目前已有如麻省理工学院、史丹佛大学等数十所北美知名大学加入iTunes U的行列。

课堂革命年笔录 篇5

一、辛亥革命史事的阐释

抗日战争爆发后,暂时弱化了政治分歧的国共两党携手对外,按照政治协商框架,双方统一于中华民国统治体系之中。此种政治情势下,象征中华民国的“双十节”被纳进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节庆序列中,受到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每逢节日,中国共产党都会组织庆祝活动,通过党报刊登关于辛亥革命的社论、宣传大纲、领袖讲话等不同文体的纪念文本。然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是要再现革命往事的情景,而这种出于崇敬的再现意味着回忆原先的情景,而不是仅仅为了纪念。”[1]因此,基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体系的纪念文本不仅要通过回忆和讲述再现辛亥革命的历史情景,还要从中寻求自身政权与辛亥革命的关联,最终达到感化社会群体的历史认知、获取政治认同的政治功能。

1938年“双十节”是国共政治关系理顺后的第一个国庆日,重现辛亥革命的历史场景成为中国共产党各种纪念文本的开场语。一份纪念宣传大纲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辛亥革命的史事:“从前的满清政府,是帝国主义压迫与剥削中国民众的工具,是最腐化的一种官僚机关;在它的黑暗野蛮的专制统治下,出卖了不少的民族利益,榨取了大量的民众血汗,使得国势日危,民不聊生。因此,于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所组织的同盟会领导下,新军的一部分首先起义于武昌,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不及一月,革命军已占有十余省,满清政权即随之瓦解,后即于南京成立临时政府,选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即由此出现于世界。”[2]上述描述基本上界定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过程,集中表现出两层意涵:一是强调辛亥革命发生的民族因素,将民族危机视为革命发生的原因所在,视辛亥革命为挽救民族、推翻外来侵略的革命,将满清政府斥为“帝国主义压迫与剥削中国民众的工具”和出卖民族利益的“最腐化的官僚机关”;二是强调孙中山的革命领袖地位, 不仅将其视为革命力量的“领导者”,还突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领袖地位”。这样的史事阐释有意识地突出辛亥革命中的“民族矛盾”,弱化其他矛盾 ,显然与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紧密相关,实质是借助“民族矛盾”将辛亥革命事业与抗战事业联结起来,暗含从事抗战就是延续辛亥事业。同时,对孙中山领袖形象的阐释表露出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虽是南京政府统治下的合法政党,但认同的是以孙中山为中心的辛亥革命。在这种阐释体系下,此后在中国共产党党报上发表的各种纪念文本对辛亥革命史事的描述基本延续了此种精神,只是文字表述详略有所差别,比如对辛亥革命发动者的表述,不是沿用“孙中山先生所组织的同盟会”这一说法,而是或使用“孙中山先生等先烈”,[3]或使用“孙中山先生”。[4]

1940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1受此影响,中国共产党党报上的纪念文本对辛亥革命史事的阐述有了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革命策动者的描述上,暂时弱化了“孙中山”等英烈,突出强调“革命党人”的作用。比如,1945年“双十节”,《抗战日报》刊登了一篇纪念文章,文中指出:“武昌起义是由革命党人策动下的新军的一部分———工程营首先发动的。[5]那么,为何要强调“革命党人”呢? 文中表述到:“革命党人”不仅包括“资产阶级、华侨资本家、商人以及一部分同情革命的新官僚”,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广大的下层群众、工人、农民、手工业者、贫民”,正是这些群体组成了“参加革命的三合会、哥老会和新军”,这就是说,“下层群体”也是发动辛亥革命的主力军。[6]此种阐释最大的不同是引入了符合中国共产党政治属性的阶级话语,更加注重辛亥革命的发动者,突出革命中的阶级因素,将辛亥革命发动者进行阶级分层,不再只限于资产阶级,还有下层劳动阶级,而下层劳动阶级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相吻合。通过“革命策动者”将自身革命事业与辛亥革命联结起来,自是表明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渊源。

二、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阐释

节日纪念过程中,阐述纪念对象的目的在于突出其意义,而这种意义总是服务于纪念活动组织者的政治需要。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阐释辛亥革命史事是从历史渊源上将自身与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阐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则是进一步的逻辑推演。

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 各种纪念文本阐述一致,均是成败参半。对于成功和失败的认识,文本的描述也较为一致:成功之处是“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失败之处是“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民国有名无实”。然而,纪念文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阐述前后变化明显。

抗战初期,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边区政府均会隆重地纪念“双十节”,其中,总结辛亥失败原因、吸取教训是纪念活动应有之义。此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维护统一战线、开展政治动员工作, 辛亥革命败因的阐述也围绕这一任务展开。1938年10月5日,《新中华报》刊载了《“双十节”国庆纪念宣传大纲》,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统一战线的破裂”;一是“没有认真地去组织与领导广大民众到革命运动中来”。[2]1939年“双十节”,在日军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 ,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投降份子日渐增多,国共统一战线也由于两党摩擦出现裂痕,纪念文本对辛亥革命败因的阐释又集中到反对破坏统一战线的分裂份子上来。《新华日报》的一篇纪念社论直言辛亥革命败因在于“革命阵营中某些分子与反革命势力妥协”,[3]同样,在中国共产党庆祝“双十节”的大会上,领导人朱德发表演说,进一步阐述此种认识,认为失败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力量之强大和一部分革命势力在帝国主义面前的软化”。[6]《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后,对辛亥革命败因的阐释有了新的认识,1940年“双十节”, 许多纪念文本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无产阶级在当时还未形成为独立的力量”,[7]“更没有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8]只是这种认识并没有成为此后纪念文本普遍使用的阐释模式,待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存环境好转时,才逐渐成为较为固定的言说模式。

囿于抗战大局和政治局势,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败因的解读,有意识地突出统一战线和时政大局。但是,1941年“双十节”后,国共关系日益紧张,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阐释辛亥革命败因时将焦点逐渐指向统治集团——中国国民党。曾是国民党核心政治领袖而后公开叛国投敌的汪精卫是最先被挞伐的对象。在关于纪念1941年“双十节”的决定中,中共中央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当时革命阵营中包藏着投降袁世凯的妥协份子,例如汪精卫之流。”[9]汪精卫毕竟背有投敌罪名,且又被国民党除名,所以各种纪念文本在讨伐汪精卫时虽涉及到国民党,但并不直接。

随着战局的发展和政治生存环境的变化,国共双方间的政治裂隙愈来愈大,纪念文本中开始出现将辛亥革命失败归于国民党的言论。1944年“双十节”, 边区政府在延安筹备纪念会上指出:“是那时的豪绅买办出身的国民党人中途与袁世凯辈妥协,致使革命失败”。[10]一位边区政府的副主席在国庆座谈会上发表演讲时,甚至指出辛亥革命失败就在于“国民党内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断和北洋军阀等封建余孽妥协。”[11]辛亥革命是中国国民党取得政权合法性的政治象征,纪念文本将辛亥革命败因归于国民党无疑会削弱这种政治合法性,无形中是对中国国民党独霸辛亥革命政治遗产资格的审判,尤其是当此种认识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后。当然,此种阐释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图, 这在1945年“双十节”的一篇宣传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材料中有所表露。“当时人民的不觉悟, 还没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它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所以结果除了推翻帝制外,并没有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这两个反革命势力。”[5]由此看来,经历过“反革命势力”、“妥协投降份子”和“国民党”等文本阐释后 ,中国共产党将辛亥革命败因最终归结到革命领导权上,认为正是由于缺乏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先进阶级政党,辛亥革命才会失败。换言之,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能够避免革命失败的执行者,才是真正能完成辛亥革命任务的领导者。在此种解释体系下,中国共产党自身与辛亥革命的关联显然易见,而中国国民党不仅被排除在辛亥革命领导者行列外,其继承辛亥革命事业的合法性也受到挑战。

三、辛亥事业继承者的阐释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历史中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中华民国宝贵的革命遗产,更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珍贵的历史资源,任何政治力量都以继承这笔革命遗产为政治目标。如果说纪念文本阐释史事、败因是突出中国共产党自身与辛亥革命关联的话,对辛亥革命事业继承者的阐释则是逻辑推演的最终归宿。

抗战初期,各种纪念文本对辛亥革命事业继承者的阐释都肯定了中国国民党的合法地位。1938年“双十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的讲话,认为“历史的任务要求国民党恢复辛亥及北伐的精神,来完成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 ”表示“我们共产党人,愿追随国民党之后,号召全国人民帮助国民党,一致地为战胜日寇,建立三民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12]在肯定中国国民党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忘记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正如有的纪念文本公开呼吁的:“在我们华北敌后坚持抗战的抗日军队,却是高度地发挥了辛亥革命殉国诸烈士的奋勇精神”。[13]此外,在阐述中国国民党政治主张的时候,各种纪念文本总是将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一同阐述,彰显国共两党政治主张的一致性。比如,一篇纪念社论如此描述:“今年‘九一八’蒋委员长昭告国人:‘誓死恢复我们东北失地’;中国共产党历次号召:坚持抗战到底,打到鸭绿江边”,“蒋委员长‘九一八’‘自立抗战’和‘自力更生’的昭示,是克服困难,坚持持久战争的钥匙,中国共产党中央‘七七’宣言,关于坚持团结与实现民主政治的号召,更是渡过难关,积极准备反攻的不二法门。”[14]由此可见,此时期的纪念文本对中国国民党继承辛亥革命事业表现出了政治认同,同时也强调中国共产党自身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作用,将辛亥革命视为国共两党共同拥有的政治资源。

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事业继承者的阐释,注重突出自身继承的合法性,弱化中国国民党的继承地位。在各种纪念文本的思想逻辑框架上,中国共产党开始强调抗战事业与辛亥革命事业的一致性。如《抗战日报》的一篇纪念社论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今日的抗战与辛亥革命是一脉相承,不能分开的。”[15]同时强调,抗战开始后,只有抗日根据地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事业,认为“壤地虽小,却因为发动了民众,实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却表现了极大的抗日力量。”[16]在中国革命历史逻辑的推演上,中国共产党开始将辛亥革命纳入属于自身革命历程的言说模式中,以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历程为逻辑点推演中国革命进程。1941年“双十节”,中共中央指出: 中国革命进入反帝反封的新阶段后,才有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然后就有了与国民党合作,共同进行北伐革命战争和红军的英勇奋斗,才有了现今国共两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的最忠实的继承者,对于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真诚革命志士一道继续奋斗”。[9]1942年“双十节”,《解放日报》刊发纪念社论,吸收和运用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辛亥革命的理论分析, 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才是辛亥革命遗产唯一的继承者,又指出辛亥时期的志士如朱德、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李六如等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先驱者,而且有不少在今天还是我党的干部和领导者。[17]在论证自身继承合法性的同时,各种纪念文本开始质疑中国国民党的继承者身份。1944年“双十节”,《解放日报》的纪念社论将国民党当局与满清政权相提并论,认为“今天的国民党当局和辛亥(革命)时的满清政府,在其压迫人民、危害国家和顽固不化的程度上, 既不说是超过, 至少也是‘何其神似’。”[18]辛亥元老续范亭发文明言:“今天中国这一副危急存亡的重担子,国民党实在早已担不动了”,奉劝国民党“要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决心”。[19]

解放战争时期,各种纪念文本不仅继续强化中国共产党继承辛亥事业的合法性, 还强调唯一性,公开批判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继承的合法性。1947年“双十节”,《新华日报》的一篇纪念文章公开呼吁:卖国贼蒋介石所作所为,完全背叛了总理,侮辱了三民主义,玷污了革命。[20]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纪念宣言中也明确指出: 早在1927年,蒋介石就忘恩负义地背叛了国共两党的革命联盟,背叛了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21]类似的纪念言论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报上较为常见。与此不同的是,纪念文本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继承辛亥事业合法性的言论增多。曾任民主建国军第一军军长的范龙章指出:“辛亥之役,孙中山先生领导人民推翻满清, 现在我们要反对法西斯独裁,赶走美帝国主义军队,这个希望就寄托在人民领袖毛泽东和朱德司令的领导上。[22]诸如徐特立等同盟会元老也纷纷表示:“只有出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 百年来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才有正确的领导,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也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得到彻底的实现”,[23]“真正继承辛亥革命精神的只是中国共产党而非其它,同志们,中国的解放历史任务,过去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是落在我们的肩上了! ”[24]甚至莫斯科广播电台评论员马西努也表示:“中共实现了孙中山对他们的希望,当他逝世后,国民党领导机关被反动份子夺取,和他的学说被放弃时, 中国共产党把执行三民主义的事业,拿到了自己的手中。”[25]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纪念言论对辛亥事业继承者的阐释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即由国民党独自继承,到国共两党共同继承,再到中国共产党独自继承的话语转变。这种阐释体系的变化,固然与中国共产党渐趋成熟的话语操控能力有关,也与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日益壮大密不可分。

四、结语

话语是政治权力进入社会层面的重要载体,权力只有进入特定的话语系统后才能发挥出政治效力。因此,对于重大历史事件而言,谁掌控话语权,就意味着拥有一笔宝贵的政治资源。至于辛亥革命的话语权,中国国民党长期以辛亥革命事业继承者自居,无论是在政治威望上,还是在社会舆论中,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而处于弱势的中国共产党要想得到广泛的政治认同,击败远远强于自己的政治对手,获取辛亥革命话语权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强化自身与辛亥革命的逻辑关联,还需要削弱国民党与辛亥革命的法理基础。为此,中国共产党要努力构建一套符合自身政治文化思维的辛亥革命阐释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对辛亥革命史事、败因和继承者等问题的阐述,强调中国共产党自身与辛亥革命的关联, 推演中国共产党继承辛亥事业的合法性。当然,该体系也是与中国共产党所处政治环境和政治力量密切相连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阐释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中,表现出抗战初期强调民族革命、突出统一战线,中期注重将辛亥革命纳入到自身意识形态模式中进行解释,后期强调政治革命、论证继承辛亥事业的唯一性等特征。

应该指出,“从纪念文本话语中再现历史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材料组合和粘贴”,[26]因为纪念文本不仅是一定政治语境下的具体产物,还是文本作者思想意图的集中表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为满足中国共产党现实政治需要,各种纪念文本在阐释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种对史事有所选择、提炼和裁剪的阐释方式,这种话语权的阐释看似没有战场胜利来得畅快,却在无形中塑造出一种符合中国共产党革命叙事的舆论氛围,当所处生存环境逐渐好转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然获得了掌控辛亥革命的话语权,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性向执政型政党转变提供了法理基础,也是其高超政治智慧的一个侧证。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历史中重要的政治事件,任何政治力量都以继承这笔革命遗产为政治目标。1937—1949年,基于政治生存环境和自身实力,中国共产党将辛亥革命纳入到自身革命历史逻辑中,通过阐释辛亥革命史事、败因和继承者等问题,强调自身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论证其继承辛亥革命事业的合法性,从而获取辛亥革命话语权。这为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性向执政型政党转变提供了法理基础,也是其高超政治智慧的一个侧证。

课堂革命年笔录 篇6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标, 但长期以来却在进行着“去问题教育”。教师通过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 说明学生对教师讲的知识都掌握了, 也就没问题了。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 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即“去问题教育”。学生在心理上已经习惯了接受老师的答案, 而不是向老师的答案提出挑战, 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简意赅地说,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 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 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 而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在于教师。

二化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

知识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恰恰相反,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在于它的不断变化, 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推陈出新。教师总是在教导学生, 学习科学知识很重要, 殊不知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所谓科学态度, 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 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不可能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缺乏对知识来源的必要认知而不断重复错误。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 是已经获得的结果, 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 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 但在知识、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 教师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 更希望学生能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 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 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三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传统教学过分关注学科, 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经常把整体性的事物分割开来, 进行抽象分析,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 导致了受教育对象思维能力单向、狭隘, 所学知识杂乱无章, 缺乏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以至学生考试成绩普遍不低, 但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曾指出:“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 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不分立就无从指导, 无从学习。但因为分立的缘故, 某种课程往往偏于一种境界, 如数学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 历史地理偏于记忆的境界, 公民训练偏于道德境界, 等等。”“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 就是说, 使每个分立的课程, 所发生的影响, 纠集在一块儿, 构成一个有机体似的境界, 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在其中。”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在其中”, 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摒弃学科本位的观点, 在开展学科教学的同时, 注意综合导向, 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和整合能力。实施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关键是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努力使自己学养丰富、一专多能, 并率先形成强烈的综合意识。

四设置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

在学习鱼鳍的作用时, 生物教师取来几条鱼, 分别用胶带固定鱼不同的鳍, 再将鱼放进玻璃水槽里, 让学生观察。这样的教学情境设置,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生动, 又深刻, 教学难点得以浅化。

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于教学会使教学过程更接近现实生活和现实过程, 这不仅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了学科知识, 更大的意义在于使课堂教学延伸到了学生生活、生长和终身发展的实际情境之中。显然, 这对解决“高分低能”问题很有价值, 是学生具备日后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 更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追求。

相比于传统课程, 新课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开放性, 它所需求的教学方式, 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正如我们强调重过程的教学, 并不是抛弃结果;我们强调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应用于教学, 并不是抛弃接受性学习。同样, 新课程倡导差异性教学, 并不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新课程倡导跳跃性教学, 并不是不要循序渐进……没有绝对, 只有相对;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遵从规律, 以人为本, 以独特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美]比格、谢米斯.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 (徐蕴等译)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1][美]比格、谢米斯.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 (徐蕴等译)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办公室文员个人简历表下一篇:人道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