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成本分析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分析一般在期末(例如月末、季末、年末),即事后定期地进行。在成本、费用发生的当时就计算其差异的企业中,为了配合成本在事中控制,还应根据这些日常的成本费用差异数据,进行成本的事中分析,以便确定成本,费用超支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应否发生从而及时、有效地控制成本。成本分析提供的信息应该及时反馈。对于实际成本费用中存在的超支和浪费,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消除超支和浪费;对于成本计划、消耗定额本身存在的问题,应该按照规定修订计划定额。通过成本分析,还可以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为未来成本的预测和决策,以及编制新的成本计划提供资料。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利润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分析。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确定企业的盈亏临界点,进而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的影响。它可以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我们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开,以便进行贡献毛益,盈亏临界点等指标的计算,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首先应该用于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还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如果贡献毛益不足以收回固定费用,则企业将发生亏损。盈亏临界点,也称损益两平点或保本点。它是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对成本,销售量,利润三者之间所进行的盈亏平衡分析。所谓盈亏临界点是指在一定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相等,不盈也不亏。当销售量高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时,则会获得利润。可见,盈亏临界点是个很重要的数量指标。因为保本是获得利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要预测利润,从而把目标利润确定下来,首先要预测盈亏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再扩大销售量,才能谈得上利润。我们在分析利润的同时,必须先对成本进行预测。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某一时期要求实现的成本目标。确定目标成本,是为了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活动消耗和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如果目标成本不能实现,则企业的目标利润也就没有实现的基础。目标成本可作为衡量生产费用实际支出的标准,考虑费用节约和超支的情况,以便及时监督和分析脱离目标成本的偏差。所以,目标成本的确定既要注意先进性,又要注意可行性,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企业多方面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和保证目标。从管理角度上看,成本的合理运用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决策,有效经营和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服务。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管理部门为实现有效经营,尽可能提高生产经济效果,必须密切注视产品成本。在经营决策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对“成本”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也就是,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要从许多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优”主要是经济效果,而各种形式的“成本”又是经济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经营决策中最优方案的选择,通常要从各有关方案对于“成本”的影响如何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随着各类精密用电设备的出现, 对供电连续、可靠、高质量的要求变得愈加严格, 近乎苛刻。许多装置要求不间断供电, 一些重要用户的生产机台要求电源几乎没有频率漂移、电压下跌、电涌和瞬变等现象, 对电源的要求非常高, 电网提供的电源的可靠性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为了达到这种要求, 许多重要的政府部门、公用事业部门、工商业企业等增加了应急电源来满足可靠供电的要求。同时, 电力企业也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应急发电车作为紧急出救、重要活动保电和应急抢修的电源。应急电源是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 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对于重要电力用户尤为重要。
本文对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了定义, 对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区别进行了阐述。同时, 给出了不同类型应急电源的技术特性分析与配置要求。进而提出了含重要电力用户的配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对两个典型重要用户供电系统进行了供电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仿真分析。
自备应急电源定义
我国目前很多用户对应急电源的认识比较宽泛, 对不同类型应急电源的作用、性能和适用范围不是很清楚, 常将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混淆。
应急电源
应急电源, 一般是在紧急情况, 主要是主供 (或正常) 电源因故障或断电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用户为避免人身伤害, 保持重要业务正常运行或生产, 根据其对供电连续性的要求以及用户承受断电带来的经济损失或断电影响的能力不同, 为其部分或全部重要负荷所选择的与正常电源在电气上独立的、独立储备有电能的各式电源, 在正常电源突然发生中断时仍然能保持正常供电。
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 在主供 (或正常) 电源发生故障或断电时, 能提供替代电力, 使得用户设备可以继续运行, 是一个独立的电能储备源。备用电源常指电网公司的供电电源, 但供电容量较主供电源小或供电负荷没有主供电源重要, 在主供电源发生故障时, 首先投入备用电源。
自备应急电源的类型和性能特点
应急电源的分类
根据应急电源的发展情况,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应急电源包括以下几种:
(1) 备用电厂。
(2) 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 包括柴油发动发电机组、汽油发动发电机组、燃气发动发电机组。
(3) 静态储能装置, 包括不间断电源 (UPS) 、应急电源 (EPS) 、蓄电池、干电池。
(4) 动态储能装置。
(5) 移动发电设备, 包括装有电源装置的专用车辆、小型移动式发电机。
应急电源的性能特点
应急电源的性能对比如表1所示。
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推荐
重要用户应根据其自身重要负荷的负荷特性来选配应急电源, 具体的指标主要为允许停电时间、应急负荷容量, 以及停电影响这三个方面, 以下根据允许停电时间、应急负荷容量的需求, 综合考虑自备应急电源的技术特性, 给出不同重要负荷的最佳应急电源配置, 具体如表2所示。
应急电源对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可靠性提升的贡献
配电网可靠性的定量评估是配电网停电损失计算的基础。配电网可靠性估算必须从用户出发, 以改善和提高配电网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和质量为目的。本文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 结合概率论方法对配电网各负荷点可靠性进行评估。
辐射状网络可靠性指标估算。根据系统结构、系统和元件的功能及二者间的逻辑关系, 建立系统可靠性概率模型。假设某系统包含n个元件, 且各元件之间有逻辑串联关系, 忽略两重及两重以上元件故障, 对某负荷点i或该系统, 其总故障率为
其总停电时间为
其每次停电持续时间为
式中, λμ和rμ分别表示元件j故障所造成的负荷点i停电的故障率和停电持续时间。
计及负荷转移的影响, 当通过后备馈电线可转移的负荷量没有限制时, 计及各个元件的故障, 受到影响的各个负荷点的故障率不会发生变化, 但这些负荷点的停电时间会因负荷转移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当转移受限制时, 与故障事件相关联的负荷点停电时间在负荷能转移时等于开断所有开关的时间, 当负荷不能转移时则等于维修时间。对于转移受限制的情况, 受影响的负荷点的停电时间可以用期望的概念算出。
当重要电力用户配置自备应急电源时, 计及各个元件的故障, 这些重要电力用户的故障率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其停电时间会因应急电源的接入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应急电源所带负荷的停电时间为应急电源的接入时间, 剩余负荷的停电时间则为维修时间。
含有重要电力用户配电网的停电损失估算
对含有损失巨大的工业类重要用户的系统, 由于此类用户的停电损失函数曲线比较特殊, 单纯根据其停电持续时间和频率等可靠性指标并不能反映出此类用户的损失情况。而将费用损失构造成缺电量函数, 即可得出各负荷点的停电损失评价率 (Interrupted Energy Assessment Rate, IEAR) , 从而计算整个系统的损失。这种方法既能客观反映每个负荷点的损失情况, 又能避免采用系统指标时的模型缺陷。对于用户组成为普通用户的系统, 此方法更为灵活, IEAR指标的制定既可以针对配电网某个母线点或母线点下一级各个供电点, 也可以针对配电网中某一供电区系统。IEAR的定义为
为了充分考虑电力系统中各部分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本文采用故障列举法构造负荷点的IEAR。
对于某负荷点i, 估算使该点发生停电的各种故障事件的发生频率i、持续时间ri及年无效度Ui。
对于负荷点, 它所连接的用户类型相同。对于故障j, 其停电持续时间为rj, 利用与该负荷点i相对应的用户停电损失函数 (Sector Customer Damage Function, SCDF) , 即可求出时间为ri的单位损失费用值Cl, i (ri) 。
对于某个负荷点, 如果该点中断供电, 则该点的缺负荷量为连接在该点的所有负荷之和, 于是在故障j下, 负荷点i的损失费用期望值和电量不足期望值可表示为
=式LiU中j, =Lav, iU为j连接在负荷点i的平均负荷值。
考虑所有故障事件的作用, 按照定义, 评价负荷点i的停电损失程度的IEAR为
式中, n为使负荷点i发生停电的所有故障次数。
采用此方法估算负荷点或母线系统的IEAR最准确, 但它的计算相对复杂。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近似方法估算网络中各负荷点的平均故障率和平均故障时间。
算例与结果分析
应急电源对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以供电可靠性很高的供电模式三路电源来自三个变电站, 全专线进线为例进行仿真计算。
模式1:无应急备用电源, 如图1所示。
模式2:有应急备用电源, 如图2所示。
图1所示为三路电源来自三个变电站, 全专线进线供电模式, 该供电模式由三条专线对重要用户供电, 各条进线互相独立。图2所示的系统在图1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应急备用电源。进行两种供电模式在不同运行水平下供电可靠性的对比分析。架空线路可靠性仿真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仿真结果可知, 系统配置应急备用电源时, 各条低压母线的故障率都没有变化, 但是它们的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持续时间都有明显减少, 且应急电源热备用时的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持续时间小于应急电源冷备用时的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持续时间;低压母线b的供电可靠性高于低压母线a和低压母线c。
应急电源对系统经济性的贡献
本文以IEEE-RBTS母线2配电系统为基础进行仿真计算。参考文献[11~14]的仿真数据:母线2的年平均负荷为53.78MW, 有22个负荷节点, 负荷类型包括大工业类重要用户、住宅类、商业类、小工业类和政府机关类;各类用户停电损失函数值SCDF见表4, 综合用户停电损失函数CCDF见表5, 对负荷点的IEAR进行估算见图3。
对IEEE RBTS母线2系统进行改造, 仿真计算不同模式下系统的经济性。
模式1:IEEE RBTS母线2系统, 增加LP9大工业类重要电力用户负荷, 年平均负荷为42.64 MW, 峰值负荷为65.59MW。
模式2:IEEE RBTS母线2系统, 馈线F4和馈线F3之间设置联络开关, 馈线F1和馈线F2之间设置联络开关, 负荷可以转移且负荷通过正常开路点转移到另一条正常运行的馈线上是不受限制的。
模式3:IEEE RBTS母线2系统, 在LP9重要用户处配置自备应急电源, 假设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能满足重要电力用户重要负荷及特别重要负荷的容量需求, 且分布式电源可以在15 s内投入运行。同时, 按照模式2对IEEE RBTS母线2系统进行改造。3种接线形式下系统的停电损失比较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
(1) 当系统负荷不能转移时, 停电损失最大。
(2) 当系统负荷可以转移时, 停电损失减少203254元, 增加收益1.46%。尽管负荷能够转移, 能够适当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 但还存在1h以上的倒闸时间, 对于有允许停电时间很短的重要电力用户来说, 1 h的停电时间损失已经非常巨大。
(3) 当在重要电力用户处配置应急电源后, 系统停电损失迅速下降, 比负荷不能转移时减少了11400944元, 增加收益81.87%。
(4) 用户应急电源的周期寿命成本约为每千瓦1000元, 一般分布式电源的投入在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之间, 而停电损失却减少了上千万元。显然, 系统改造的投入成本要高得多。因此, 对于有允许停电时间很短的重要电力用户的系统, 在用户处配置应急电源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结束语
“具有自备应急电源的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评估与经济损失模型的确定”研究一直处于空白。本文首先给出了重要用户配置应急电源的技术要求, 进而给出了重要用户配置应急电源前后, 典型供电模式供电可靠性的变化趋势, 最后提出的计及应急电源和负荷转移影响的评估方法考虑了应急电源接入配电网后, 用户在不同停电时间段下的停电损失和相关供电可靠性指标变化, 应用该方法对一接入应急电源的含重要电力用户的配电网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接线方式下的配电网可靠性及损失情况,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并对3种接线方式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结果表明:
(1) 系统配置应急备用电源时, 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特别是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持续时间都有明显减少, 且应急电源热备用时的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持续时间小于应急电源冷备用时的年平均停电时间和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2) 应急电源的接入使负荷点可靠性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整个配电网增加收益81.87%, 损失减少了11400944元, 在用户处配置用户分布式电源可有效减少系统停电损失。
关键词:铁路;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5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51-2
0 引言
铁路的投资比较大,而且涉及了许多复杂的知识和工程理论,技术难度比较高,但是,铁路的收益回报的周期却是比较长的,为了让铁路在服务人民的同时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我们必须要进行铁路成本和经济收益的研究,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让铁路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在激烈竞争的运输行业中如何保障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提升成本控制是铁路经营管理的重点,因此铁路经营管理需要在关注优质服务和技术的开发和创新的基础上,用新技术和创造性管理带动铁路运输的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提高。其次需要铁路经营管理中不断研究成本的控制,力求在铁路运输和管理中通过控制成本实现经济价值。两种方法都是非常可取的,前者能在铁路经营管理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技术活力和经济增长点,而后者则是改善铁路运营成本管理水平,从成本角度直接进行有效措施,实现了铁路的资源成本控制,增强经济效益。
在铁路运营的各种建设和维护活动中要想高效的进行成本控制,则必须在充分认识“成本”的意义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措施才能真正做好相关工作。我国铁路运营活动中对成本方面的管理是非常散乱的,大多数情况下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却在成本管理上出现严重的问题。这充分表明在我国铁路运营的成本控制环节做的很不到位。那么具体应该进行成本控制的办法是什么呢?
1 支出和节流
在铁路运营中成本控制不是单方面的不花钱就能做好的,也就是说单纯的节流不是一个控制成本的好办法,而是应该在铁路运营中把花钱和节约的意识相结合,该花钱的建设和维护一定不能忽略,而不该花钱或者能尽可能节俭的一定要做具体的控制,提倡节俭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我们一定要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让铁路服务变得达标,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有一些资金的节约短时间内看起来比较可观,但是会给铁路服务造成一定的隐患,就导致后来铁路部门还需要花费额外的资金来对服务进行改进,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这也是当前铁路运营改革中经常探讨的哪些钱应该支出,哪些该做节流措施。在传统思想观念上铁路运营的成本控制强调的是节约,尽可能节约成本,避免浪费,而在新时代的企业思想观上铁路运营的成本节约不仅仅停留在节约一个层次,已经逐渐发展为研究如何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恰到好处的地方。而且节约被认为是吝啬的一种表现,会严重影响材料的使用和职工们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铁路运营的人心统一。所以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管理需要从成本控制战略和方法等方面开始,把成本管理当作铁路企业运营项目进行统筹。归根结底,在铁路运输中成本管理应该做到的是在不削减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用各种科学的措施结合消费和节约意识,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在运输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即部分管理人员已经看到了成本控制对于铁路运营的发展是有利的,进而开始着手实施成本管理的办法,对成本的削减逐渐加强,力求尽可能减少成本支出,久而久之对于超载运输都视而不见,当作是少运输几次减少成本来对待。甚至降低工人的工资,这样大大减少运营的成本,短期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有效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能清楚预测到未来铁路运营的维护工作会因为超载而变得繁重复杂,员工们的积极性也将大大减低,这样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不利影响。而另外一部分有远见的铁路管理人员则采取了改革的办法,通常是以有效的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的积极性,然后对铁路设施等进行技术革新,加大运输管理的效率,看似短期内的支出增加,但是这却使得在未来的发展中保证设施的质量,同时又有员工的积极支持,各种建设活动或经营活动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经济效益也就逐渐提高。
2 成本控制的计划
所谓成本控制,主要就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事务进行统计和计算,从而对各种资金的耗费进行控制和调节,进而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国跨国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比较先进的,铁路运营中应该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第一,分析铁路运输项目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对不同运输材料等的价值做好成本预计统筹,同时,对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价值链做出具体而详细的了解,结合铁路运输的特色情况,制定发展战略以及与之一致的成本控制目标。发展战略是铁路运输改革的重要环节,制定好的发展战略才能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指明方向,能统筹各部门的目标,做好成本控制,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不断降低成本。而铁路运营的战略目标必须是和运输的材料相结合的,根据不同的运输材料的价值制定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对于价值高的、需求量大的优先制定运输计划,可以适当增加运输的成本,而对于价值较低、需求不大的则制定简单的运输计划,适当节约运输的成本。加上参考其他运输方式在行业方面的发展情况,企业能有准备的制定出有利于铁路运输和占领市场的运输价格。若是在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件事情、每项活动都做好成本分析和节俭目标,再明确每个部门的成本目标,最后明确员工个人的成本目标,就能很好的在运输中做到成本控制。同时,铁路运输的项目是多变的,每一个项目对应的运输战略也不完全相同,但是成本控制却可以根据该项目实施的过程做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规划。比如,在铁路运输管理中需要根据运输市场的情况做出今年完成5项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然后通过任务分析,让每个单位和员工都拿到自己负责的任务目标,这时就可以通过对每个任务进行成本经费的合理预算,也就能大致测算运输后的效益问题,控制支出成本,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价值。
第二,从以下四个步骤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能进一步实现铁路运输的经济价值。一是根据运输的实际情况,略去不必要的任务目标,目标的制定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而且应当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二是将全员成本目标作为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未来的工资改革也用成本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励的管理机制,能使各部门和员工间分摊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三是精细化管理在铁路运输中的各项成本支持,包括日常的吃、穿、住、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切实落实成本控制,比如,易耗品的消费预算,严格根据票据进行核算,避免浪费,提前预算消耗成本,从而做到对资金的严格控制,做到成本节约。四是加大检查和监督,通过核算控制采购成本,防止违规舞弊行为,同时对运输中成本控制目标的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不合格方面的改进工作。
3 结语
总之,铁路运输管理对于成本的控制能很好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做好成本的控制还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从传统狭隘的成本思想中解脱,然后利用科学有效的上述几个措施,结合运输项目的实际情况,才能实现成本控制,进而促进铁路运输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赵学友.关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与经济效益的探讨[J].
铁道货运,2014(01).
[2] 文健儒.关于解决粤海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突出问题的调研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05).
[3] 杨萍.铁路货运成本与经济改革初探[J].职业,2013(08).
[4] 刘萍.铁路运营活动与运输成本关系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05).
一、公车改革的背景和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国家机关现行的以公车配给为基础的用车管理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上千亿元的国家财政支出和由此滋生的公款消费、车轮腐败等重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公车改革的呼声近些年来此起彼伏。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现在约有400万辆公车,每年耗资高达30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每年财政支出中教育费与卫生费的总和,足以再建设3个三峡工程了。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04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2009年全国公车采购量创历史新高,将一举突破700亿元。西南某贫困县算过一笔账,每年用于公车的开支,竟占全县行政开支总数的40%;而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县公车数量已超过200辆。公务用车的高额支出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使公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014年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公车改革的大幕由此拉开。
本次公车改革的要点主要有: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同时,将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将有三类人群受本次公车改革影响,一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编在岗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二是地方地厅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省区市厅局正职的主要负责人,县市区乡镇(正职)主要负责人,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参加车改。确因工作需要,也可以采取实物保障的方式;采取实物保障的不能再领取补贴;三是司勤人员:对于因取消公车而失去岗位的司机和后勤人员,主要采用内部安置的办法,不能简单推向社会。可以安排转岗,提前退休,适当提高退休待遇。
二、我国现行的公车制度存在很多弊病
1、居高不下的公车费用。自2011年起,中央政府连续多年公开三公经费。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为61.69亿元、59.15亿元和40.67亿元,虽然公务用车的费用在逐年下降,但是,公车消费占三公经费支出的比例,三年来均超过了50%。一辆公务车的年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可达5万元以上,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至12%之间,有的地方甚至更高。
2、漏洞百出的运行制度。(1)公车超标超编
2011年,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但是遵照执行的却很少。
这是某单位公务用车自查表,该单位工作人员40人,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公车数量确定的标准是每20人不超过1辆,配备公务用车应严格执行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1.8 升(含)以下的轿车和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然而该单位全部违反了。这还只是全国1735个县无数单位中的一个。
(2)公车数量虚低
网易曾公布了一个以北京为例做的统计。2011年北京统计局公布,截止2010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总量为480万辆。央视在2010年11月报道北京市公务用车有70万辆左右,占总量近15%,而在2011年4月,北京财政局公布公车数量为6.2万辆,仅占总量的1.25%。
某单位自查表中,5辆车只有2辆在编。一般统计公车数量时,就只显示编制内的车。这就形成了怪圈,似乎你永远无法摸清公车到底有多少。
(3)公车私用严重
在公车使用中,有的地方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共财政为个人消费买单,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也破坏了党纪政纪,仅2014年4月一个月,中纪委4周报通报的719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中,有134起是公车私用的案例,占比达18.64%,位列违规事件榜首。
(4)公车使用率低
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各单位的一般公务用车配备,因为数量上的限制,很多都成为领导用车。而在领导开会或在班处理日常公务时,公车多闲置,处于待命状态,使得公车的使用率很低。
3、问题凸显的公车特权
公车数量过多、档次过高,容易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产生优越感和特权感,滋生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倾向。公务车成为了“特权”的象征,官员的特权思想滋生。公务用车的特权思想作祟,更不容忽视的是对交通规则的破坏。违规使用警报器、鸣笛,闯红灯、超速现象严重,使用警车开道、特殊时期道路管制等等,都是无视交通规则的行为。
二、公车改革成本—效益分析
公车改革涉及到众多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对这些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改革给政府带来的收益 1.经济收益
公车改革是政府为主体的改革,也是主要发生在政府本身的改革。对于政府来说,是要通过改革降低成本,节约财政支出。这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实行公车改革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何通过自身的改革,减少财政支出,成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事。实行公车改革,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减轻财政负担。已经实行公车改革的地方取得的成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较早实行改革的大庆市,车改缓解了财政压力,车改后与车改前相比,“市财政当年节支293万元,加上收缴上来的196台车辆变现收入700多万元。当年财政可直接节约资金1O00多万元,连同不购买新车所减少的3300万元财政支出合并计算。当年仅车的因素即可减少地方财政支出4300多万元,占大庆市财政总收入的近1/5”。
2.政治收益
政府通过制度改革期望赢得广泛的政治支持,保持其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有效地排斥对其产生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国内外的反对派势力。政治支持最大化是政府实行制度改革的有力保证。
通过公车改革。政府的政治目标是遏止腐败、纠正不正之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获得人民的更大政治支持。群众一直对公车中的腐败问题尤其是公车私用意见很大.老百姓称这种腐败为“马路上的腐败”或“车轮上的腐败”。在近几年的政协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上,公车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在2003年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上,政协委员呼吁:公车与腐败亲密接触,公车改革势在必行。而公车改革一方面克服了干部及其家人、朋友坐车办私事的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政府人员“公私分明”的习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因车而产生的领导者为政不勤、为官不廉的问题。实行改革,那种买车坐、抢车坐、没有车不工作的坏毛病和买车、卖车、修车过程中捞好处的现象将会逐步减少直至消失。从而推动“官念”进步.拉近政府与百姓的心理距离。从上面可以看出.公车改革能够给政府带来经济和政治上两方面的收益,那么根据财政收人与政治支持最大化目标决定制度改革的政府将成为改革的最主要主体,公车改革将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革。
(二)改革给政府中个人带来的收益
政府是由政府中的个人组成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私欲,都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些人组成政府.那么改革能否为他们带来收益也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现行的公车制度中,公车主要是给部门的领导使用。政府的中层干部和一般公务人员从公车中获得的利益是非常有限的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制度改革给享受公车待遇的官员和不享受及很少享受公车待遇的公务人员带来的收益。对于部门的领导来说,他们是公车制度的直接受益者,许多部门的公车很大部分成为他们的专车。改革应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适当保障他们的利益,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改革中应该有一定的交通补贴保证他们的部分既得利益,使他们不至成为改革的反对者;对一般的公务员来说,传统的公车制度对他们的好处甚少,而改革后的补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收益,即使是没有补贴.通过改革消除公车制度的等级色彩和用车中的不平等现象,也是他们所希望的,所以一般的公务员将是公车改革的坚定支持者。一些地方的公车改革反映了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在不增加财政总支出的前提下,提高官员的工资。把工资之外的待遇货币化进入工资,由暗补变为明补,这保证了官员的既得利益。又符合国际潮流。
(三)改革给人民群众的收益
人民群众对现今的公车制度意见甚大.这种公车制度浪费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人民群众是财政收入的纳税人,也就是公车浪费的是人民群众的血汗。因而公车中的腐败更是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的。而公车改革会间接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一方面它节省了财政支出,使财政支出能花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花在能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改革消除了官员的特权,拉近了官员与群众的距离,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和官员的了解和信任。所以人民群众会成为公车改革的忠实支持者。
(四)改革有利于轿车进入家庭
轿车业是与公务用车息息相关的产业。进入家庭是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的公车制度主要从两个方面阻碍了轿车进入家庭:第一,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虽然轿车进入家庭取决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但是,如果不改革公车,即使家庭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具备了买车的能力,在有公车可用时,人们是不会购买私车的。第二,公车抬高了轿车价格,使轿车朝档次高、排量大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不仅与国际上轿车日益小型化的潮流相左,而且也大大地脱离了我国的国情现实,既不利于国内私人购车市场的发展和成长,也阻碍了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行公车改革,使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000年全国轿车销售65万辆。其中公务车占34%,私家车占37%、出租车占29%。目前正处在轿车进入家庭的导入期,国家明确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并写进了“十五”规划。那么改革公车,改变轿车单一由公款购买的消费结构,将给生产轿车的企业敲响警钟,使它们真正按照市场的规律和需要进行生产,而且取消公车.个人福利全部货币化,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为国产轿车进入家庭创造条件,从而启动和繁荣轿车市场。全国人大代表、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张世端呼吁,应大力推进公车改革,为国产轿车进入家庭创造条件。
二、公车改革的成本分析
公车改革能够带来上述的一系列收益。同样,公车改革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对于公车改革来说,它可能需要支付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计并实施新的公车制度的费用 这是公车改革必须支付的成本,也是任何一项制度变革需要支付的费用。我国的公车改革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展。现行的公车改革主要是在一些地方的试点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在众多的改革实践中寻找一套好的改革方案和设计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车制度。这些改革试点所支付的费用也包括在设计并实施新的制度的费用中。
(二)消除改革阻力的费用
公车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革。它总是要改变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如果它使一部分人从改革中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受损者就会起而反对。如果改革使获益者的获利机会不均,那么获益少的会认为自己吃了亏.也会表示异议或消极反对。为了消除改革的阻力,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对反对者实行强制措施和引诱手段所花费的成本,也包括对变革受损者的补偿。对于公车改革来说,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改革的最大阻力将是来自于各部门的领导的反对。他们是现今公车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公车改革将损害他们的利益,如果不对他们进行补偿,他们会表示异议或消极反对.而他们又是公车改革的执行者,因此对他们的补偿是必需的。现行许多地方的公车改革中,对领导的都有一定的交通补贴。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必需费用。另外一个阻力来自公车司机。司机是公车制度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公车是他们的金饭碗,改革公车必然会损害司机的利益。司机的安置关系到改革的顺利进行,成了改革的重要问题。安置司机需要花费的费用构成消除改革阻力的费用。最后一个阻力是改革的受益者之一,即中层干部和机构的普通人员。照理说。原有的公车制度给他们的收益甚少,他们是公车改革的受益者。不会成为改革的阻力,但是如果对他们的交通补贴标准差别太大,或者得不到补贴。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那么这一群体也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公车改革必须合理地确定补贴的对象范围,科学地制定补贴的标准,使它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从而消除改革的阻力,使改革的利益受损者不会成为改革的反对者,使改革中的受益者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三、对策建议
公车改革关键是要靠制度变革,公车改革困局的破解,在乎公权而不在公车,应把制度的设计转向对公权力的约束和规范。让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渗入到公权力运行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中来。而公车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要在制度设计上将公车与官员的地位、身份脱钩,恢复其“公务”的本来面目。
公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问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采购源头制约,降低公车交易成本。•
严格公车购车预算管理 •
严格公车统一购置 •
严格界定公车配备级别 •
细化公车自主创新品牌标准
明确公车的保养、维修及报废规定。
第二,完善使用运行体系,降低公车监督成本。•
民牌公务车辆一律喷涂公车标识
公示公车的号牌、车型、所有者和监督电话 •
统一安装定位系统
对于违反规定使用公车者一律从严从重处理 第三,引入服务外包模式,降低公车管理成本。•
培育租赁公司租用礼宾车及大型车成立 •
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统一调配剩余公车资源
落实公车使用提前预约及领导审批制度,保障公车因公出行。
第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公车环境成本。•
加大政府间转移支付
加大对公交、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设置绿色环保自行车出行方式
第五,兼顾公平效率需求,降低公车社会成本。•
严控公务人员数量增长
强力推进政府机构和运行改革 •
统筹推进车改配套工作
增强公车改革的社会认同和制度基础
看公车改革是否有实效,主要把握三个评判标准:是否能降低行政成本、能否真正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涉及公车的腐败问题、是否保证工作效率和行政效率不受影响。
闫凤翥
我国现行土地补偿采用不完全补偿原则,与公平补偿相距甚远。这其实是剥夺了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的机会,严重威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刺激了政府过度征地,导致农地资源严重浪费,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为了统筹国家、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三者利益,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应尽快确立公平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它国经验,渐进地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征收土地公平补偿制度。
一、现行征收土地补偿制度
我国关于征收土地补偿的法律性条款,最早见于1944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中,之后1950年的《铁路留用办法》和《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1962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1982年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都对征收土地补偿的问题做了或多或少的规定,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后以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为征地补偿制度正式法律化被固定下来,该法随经几次修改,但该制度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征收土地补偿制度设计法律条款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中,该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依据该法条规定征收土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三项内容。二○○六年四月十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明确提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办法和养老保障办法。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已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的地区,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要按规定纳入救助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范围,通过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城市规划区外的被征地农民,凡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要按有关规定将其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没有建立上述制度的地区,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当地的社会救助范围。”8月3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第二条规定: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上述规定征收土地还应给予农民社保补偿,从而使征收土地补偿项目增加为四项。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照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倍数进行确定,总和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从法律的规定和征地实践来看,这种以产值标准确定补偿的制度,实际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补偿,而对与被征收土地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土地收益毫无关系。
二、现行征收土地补偿制度设计成本大于效率
现行征收土地补偿制度设计属于不完全补偿制度设计,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不能匹配,以耕地产值确定补偿标准不能反映现实农村土地实际收益。在86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生产,是以单一种植为主,而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体制是以土地为主的多种经营,完全参与了市场竞争;耕地年产值已经不能完全的反映农民土地的实际收益价值,耕地年产值只是农作物产量与价格的函数,其高低与被征土地地区的建设用地土地供求关系、城市等级、土地利用、被征土地位置、当地经济状况、土地供应市场价格等众多因素无关;农产品的市场供求价格与建设用地供求市场价格没有必然的联系,且是不稳定的指标,两个价格的市场溢价也没有必然联系。耕地年产量受自然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果前三年连续遇到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年产量必将为零或下降,从而直接影响产值,如果此时被征收补偿岂不是为零吗?实践中按年产值计算出来的补偿标准根本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从理论上讲,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与被征地所处的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基础设施条件等紧密相关,而与土地年产值的关联性并不明显。概括的说,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游离于土地市场价格之外,已产生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权益。建立市场补偿制度,不仅要补偿所征收土地本身的通常价值,还必须补偿其“特别价值”(1794年《普鲁士一般邦法》)以减轻日益加重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成本。
年产值是农作物产量与价格的函数,其高低受所处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与被征地的区位等地价因素无关。农产品价格是不稳定的指标,农业生产受自然界因素影响较大,前三年中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年产量下降直接影响产值。实践中按年产值标准计算出来的补偿标准根本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从理论上讲,土地补偿费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与被征地所处的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基础设施条件等紧密相关,而与土地年产值的`关联性并不明显。概括的说,现行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游离于土地市场价格之外,严重损害了农民权益。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征收土地补偿制度设计滞后,许多地方掀起了以兴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为名义的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收用于非农建设,农民集体土地加剧流失,大量失地农民生存状况急剧恶化。据统计,每年我国因征收土地征用约近30余万农民失去土地,农民土地权益损失近20000亿元。在众多的上访案件中,近三分之二的案件是由征收土地征用而引发的。由于征地补偿制度设计不合理,政府以十分低廉的补偿费就买断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而倒手出让给开发商换取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农民丧失土地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的基础。对于很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就业技能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来说,在当下严峻的劳动就业形势下明显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谋求新的职业。而且许多地方的失地农民并未获得必要的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障等社会保障,于是成了“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加之对征地纠纷的处理、征地执行等,法律规定远不完善,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难免产生愤懑怨恨对立情绪。在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下,至今存在歧视、轻视、忽视农民的现象,缺乏自觉维护农民权益的观念。因此,造成征收土地社会效益低下,形成成本高于效率的被动局面。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征收土地补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宪法层面上明确肯定了国家动用征收土地权时的补偿义务,意义重大。但遗憾的是《宪法》未就征收土地补偿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均采用了相同的立法技巧,即在有意无意之间回避了征收土地补偿制度的设计修改或重新确立。
我认为:应尽快确立征收土地市场补偿制度,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现行征收土地补偿以年产值为标准的补偿制度设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征收土地公平补偿制度。
一是摒弃“产值倍数法”,建立与市场相联系的征收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无论是征收耕地、园地、林地还是建设用地均将土地所有权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残余地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统一采用市场定价补偿制度。
二是确立以被征地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征地补偿参考值,在确定补偿比例来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的市场补偿制度。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征收程序,即先行组卷上报审批―批准征收后组织土地评估上市挂牌交易―交易成功收取土地出让费―按法定比例支付补偿费―交付土地。根据地块所处的位置、所征地块的用途、基础设施条件及相同水平地块的使用权出让价格等因素,得出征收土地补偿的参考价格。
三是把征收土地补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分离,针对农民失地后生活没有保障,工作很难落实的现状,不少学者提出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社会保障并轨是失地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并提出从提高的征地补偿或出让收益金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社保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从形式上看,这种思路似乎是在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把农民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农民和城市人一样,都应当享受同等的待遇和保护,无论是失地农民,还是没有失地的农民,都应当享受社会建立的保障制度,而不能拿农民的土地补偿金建立所谓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必须扭转观念,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征地补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分离。
四是丰富补偿方式,征收补偿市场化后,征收土地补偿方式的丰富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对农民遭受的损失进行切实补偿,避免使其因此无法生活或者生活水平下降。
建国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大致经历了重安置轻补偿――招工安置与货币补偿并重――单一货币补偿的变迁过程{18}。近年来我国虽然提高了征收土地补偿标准,但是由于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不能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住房和保障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征收土地补偿方式进行新的探索。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2011月发布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已经为这种探索指出了方向。实践中也有极大的尝试和创新,如苏州工业园区以公寓房作为对失地农民的补偿,通过发展“房东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还有的将征地费入股收红利,有的政府留地安置收益归农民,改变了过去那种货币支付的一次性补偿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生活来源和长远的发展问题,值得肯定和推广。
四、结论
一、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冲击着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经济活动的运作手段,它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市场机会,也缩小了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市场地位的差距,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竞争的机会。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电子商务的导入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电子商务巨大、开放式的环境,将促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广告,进行网上市场调研、信息交换和网络营销等等;可以利用网络加强与上下游厂商的联系,从而改变采购与销售的互动模式;可以通过网络看样品、谈价格、签合同、付价款,依靠网络与客户进行双向互动的沟通,增加彼此的互动、了解,加强客户的忠诚度与购买力,电子商务使传统的商业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使其更加适应于网络经济的环境。
(二)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的影响,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也受到较大的冲击,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整体战略和策略上的调整,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要改变,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企业间的业务单元不再是封闭式的金字塔式层次结构,而是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网状结构;工作流程自动化,人为控制的机会减少,误差降低,让企业整体流程更加精确而快速。企业高层领导者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经验传承的角色,而是大方向的指引者,领导企业在网络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占领更大的市场。企业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符合电子商务特性的运作工作架构,直接与市场接轨,并以市场的最终效果来衡量流程的组织状况。
(三)改变了经营运作手段,提高了经济效益。
首先,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例如,利用因特网进行网上促销活动,降低了企业的促销成本;利用电子商务采购系统,企业可以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将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制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从而降低了采购成本。其次,电子商务的运作手段减少了企业的库存。例如应用电子商务的计划系统,可以准确地依据销售商的需求来生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使库存总量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从而把库存成本降到最低。第三,可以利用网络快速地调研市场,迅速了解产品的市场反馈和最新的需求,随时改良开发中的产品;利用网络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最新情况,从而适当调整自己的产品。此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使得电子商务不受时空的限制,企业必须连续不断地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从而增加企业交易的机会。
电子商务的导入使中小企业的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得以较大增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趋势报告》显示,2004年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方面的投入达到126.7亿元,同比增长31.7%。可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求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实惠也越发明显。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和技术的日益开发和完善,中小企业必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力军。
发展电子商务是降低中小企业成本的领先战略,国外企业应用表明,采用电子商务手段可以使成本降低5%—10%。因此对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成本和效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对开展电子商务的认识,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环境,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企业效益。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本分析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传统企业,其特点是规模小,资金少,人才缺,管理手段落后。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中小企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近年来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来看,往往面临机遇和挑战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电子商务先进的技术和开放式的环境,将促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使中小企业可以随时掌握市场和顾客需求、缩短业务运转时间、降低业务处理差错、降低贸易管理成本和库存成本、改善服务质量、加快资金流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财力、信息技术等实力较弱,因此从各方面来说,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更大,相对效益而言,成本也许更高。
据调查分析,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构建成本
这是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主要包括系统环境构建的人、财、物投入成本。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必须具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首先是基础设施的购建,如电脑、服务器、交换机和网络及其他设备、线路等硬件作为载体,这些均属于固定成本。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电子商务软件,才能正常运行并完成其所需的功能。硬件成本除了购置所需的费用之外,还有日常维护、维修以及损耗、升级等所需的成本。软件也同样有购买、开发、维护等方面的成本,而且,为了赶上时代的潮流,抓住商机,必须适时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更新换代,而这方面所需要的成本是难以估算的。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大约占实施电子商务全部费用的60%以上。这一成本一般在早期阶段一次性投入,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据对广西的梧州、百色、北海等地的一些中小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不少企业都因巨大的构建成本而对开展电子商务顾虑重重,望而却步。
(二)技术支持成本
技术支持成本包括对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所需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代价。从中小企业的情况来看,90%以上的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人才资源匮乏,在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方面往往没有自己专门的技术队伍,大多数企业需要以租赁的方式求助于计算机软件公司或近年新兴的ASP,因此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高昂的。此外,技术支持成本还包括应用信息技术后必须发生的各种支持服务费用等等,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大笔开支。
(三)运营管理成本
运营管理是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并获取企业利益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发生的成本主要有交易成本、人力投入成本、系统管理成本和配送成本等等。
交易成本指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环境与交易对方或其他企业进行商务贸易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这一过程中所需的费用主要有组织网上交易、对交易对方的调研费用、交易双方协商、起草和签订合同、监督和实施合同等。例如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产品信息,向交易商提供交易结算、货款收付等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大约占整个运营管理成本的20%。
人力投入成本包括为了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除了构建系统时所需的技术人员之外,在投入运行后必须配备相关人员、对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以及支付人员的工资等方面所花的费用。这一成本必不可少,约占整个运营管理成本的25%以上。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最后的环节,也是个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有商品的存放网点、需要增加运输、配送人员的开支,由此而增加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大约占整个运营管理成本的30%以上。
管理成本是指为了正常应用电子商务系统,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制度,对运行系统进行各方面的计划、协调、控制,对交易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所需要的成本。这一成本无法准确估算,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尤其重要。不少中小企业投入巨额资金,好不容易建立起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却由于管理不善而将设备闲置、系统丢荒,电子商务成了一种摆设,流于形式,且这种浪费对于经济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必要的管理成本是必须投入的。
(四)安全成本
与大企业一样,中小企业在具有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商务活动,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例如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交易方身份的真实性、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等等。为了企业能安全地实施电子商务,必然要制定必须的安全标准、开发安全技术,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而这些交易安全的协议、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措施的使用及其学习和操作无疑增加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成本。
(五)风险成本
这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时不可避免的隐形成本。例如由于病毒的入侵、黑客的袭击、人才的流失、软硬件的更新换代等不好确定、不易把握的因素构成的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的实力较薄弱,风险更大,因此在这方面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
(六)其他成本和费用
除了上述成本以外,在实施电子商务过程中还会发生其他一些成本和费用,例如入网费用、注册费用、与应用技术有关的人员费用等等。还有些间接发生的成本,如操作技术不配套而发生的成本、对信息处理不当而间接产生的成本以及对新设备和新技术不适当的引进造成的浪费成本等等。
上述各种成本中,构建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所占比例较大,也最基础、最直接;而安全成本和风险成本相对隐形,但却不可忽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各种成本的结构及比重也在发生变化,例如构建成本中的硬件成本会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降低,而软件成本却随着网络环境下商务活动的功能需求变化而不断增加;隐形成本也因信息安全、技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经营风险等问题日益凸现而不断增加。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信息化的成本较高,在构建系统和运营管理等环节往往存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困难,有些企业因此失去信心而放弃电子商务的应用。因此,中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实施电子商务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认真分析研究,了解哪些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哪些成本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以哪一种方式实施电子商务比较适合自己,以便以低成本获取应有的企业效益。
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效益分析
企业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理由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虽然需要花费不小的成本,但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也由此为中小企业带来了直接、间接和潜在的效益。
(一)直接效益
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主要是指具体的营运效益,如成本上的节省或生产上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建立企业网站,利用网络宣传树立企业形象、传递产品信息;在网上做广告可以将企业的促销信息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潜在顾客,增加企业的销售机会和消费者的购买机会。
2.利用网络进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营销效率。传统商务中,供应链耗费25%的运营成本,而电子商务由于利用网络的便利,改善了供应链管理,从而使成本降低了10%以上。
3.由网络和计算机来传送文件,大大加速文件的处理速度,降低文件处理的成本。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分析,应用网络传输可以使文件处理成本降低近40%;用电子文件替代大量的纸质文件,使纸张的成本显著降低。
4.计算机自动接受和处理信息,可以减少工作量,减少员工成本15%—20%。
5.合理地安排原材料进货和按订单生产,从而减少库存,加快了资金周转。
6.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信息成本,为企业及时地获取准确的信息创造了条件。
例如,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GSEC)由于实施全电子化的交易模式,因此至少从三方面获得直接的效益:(1)大幅度降低了工商企业的交易成本,吸引全国涉糖企业广泛参与,大大提高了产销衔接速度;(2)GSEC 提供的第三方结算,有效避免了购销企业之间三角债的产生;
(3)GSEC 还与有关银行合作为交易商提供融资服务,交易商交存交割仓库的仓单,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获得银行提供的质押货款,有效加快了资金周转。目前,GSEC交易商数量已达500余家,已实现网上交易白砂糖 600 多万吨。
(二)间接效益
间接效益是指那些不容易被具体量化的利益,可以说是层次较高、布局长远的企业利益,它通常是策略性、导向性的。电子商务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间接效益主要有:
1.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扩大业务范围与规模,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据统计,这种间接的效益能达到其全部贸易额的3-5%。
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从而扩大市场规模,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这种间接的效益能使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15%左右。
4.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企业服务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5.以先进的交易模式和管理模式获得社会和交易商的认同,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例如小鹏旅游资讯有限公司,利用网络环境推出的“旅游行业信息在线管理与营销DIMOS系统”,已覆盖广西全区旅游管理部门及旅行社,实现了全区旅游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了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使旅游行业的业务量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这些效益虽然并不那么直接和明显,但从企业和社会的总体效益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更大的价值。
(三)潜在效益
有时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某些利益是眼前暂时看不到的,但却存在潜移默化的效果及强力的后劲,从宏观上讲,这就是潜在效益。例如,开展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逐渐转向先进、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乃至国民经济高效化、节约化和协调化;可以提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等等。潜在效益对于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长期目标、长远利益具有深刻的意义。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例如南博网以“博览东盟、网尽商机”为宗旨,通过网上网下、国内国外相结合的服务手段,为从事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营销服务及交易服务,帮助中国企业走进东盟、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全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门户网站。不少中小企业利用“南博网”这一特殊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其崭新的理念,精心的设计,为广大客户提供真诚、周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因此正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不断扩大影响,逐渐赢得客户的信任,不久的将来会获得预期的效益。
从目前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分析,也许有些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与所投入的成本并不成正比,甚至从短期来看也许看不到明显的效益。但从长远利益看,电子商务是企业的希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1世纪,电子商务将是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不具备先进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具备网上运营的能力,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电子商务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和商务环境,因而不能完全按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它的投入与产出,不能精确测算它的成本与效益之比,而应当把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它的真正价值要从长远的企业利益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效益分析
1.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必然产生大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时的成本, 主要有: (1) 建立分离核算体系成本, 如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要分离, 税务会计需要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涉税会计核算体系, 能明确地对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界定、协调与处理, 企业进行纳税处理时遇到的难点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核算标准, 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2) 处理成本,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 会增加日常处理成本, 企业不仅要进行会计核算, 还要进行税务核算。 (3) 人力成本,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 企业需要设置专职的税务会计人员, 税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会比以前有所增加。 (4) 其他成本,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 可能存在其他具体成本开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度越高, 这些成本的开支就越大。
1.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收益分析: (1) 如果企业是通过对外筹资建立, 需要对外提供法定报告, 存在公众利益, 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程度越高, 取得的收益就越大。具体表现在:首先,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后各司其职, 企业的税务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都将比分离前得到较大提高, 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 进而增加决策效益。其次,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能增强企业的涉税核算能力, 有助于企业开展更多的、有成效的纳税筹划, 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损失, 并且在企业面临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 而规范的税务会计核算有助于企业正确纳税与诚信纳税, 树立良好的纳税信用, 提高纳税企业的信用等级。 (2) 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对外筹资建立, 经营者就是投资者 (例如国营企业、个体企业) , 企业不存在对外提供法定报告的需要, 没有公众利益问题, 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否分离取得的收益无明显变化。若强行将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 分离成本将远远大于分离收益。
二、成本效益的进一步分析
2.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是收益成本分析:对于需要对外筹资建立, 需要提供对外法定报告, 存在公众利益的企业, 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程度的加大, 企业收益随之增加, 成本也随之增长, 两者之差是企业最终获得的结果, 只有它是正值才是企业希望得到的结果, 也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的前提, 如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使得企业入不敷出, 则企业最终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甚至倒闭。随着分离程度的增大, 分离成本会不断增长, 而分离收益却会随着分离度的增加而变得增速迟缓, 所以就存在一个“收益一成本”的最大值, 这个最大值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最大值会在0-1之间并靠近1的位置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的向会计靠拢的企业, 此类企业分离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 因此适宜采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关系模式。
2.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 (或者分离程度低) 时收益成本分析:对于不需要对外筹资建立, 经营者就是投资者 (例如国营企业、个体企业) , 不存在对外提供法定报告的企业, 其没有公众利益问题, 分离前后该类企业的收益将无明显变化, 但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程度的加大, 所花费的成本却在不断增长, 成本大于收益使企业得不偿失。因此企业没有必要非得增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程度, 完全可以向税法靠拢。因而该类企业的“收益一成本”最大值会出现在0-1之间靠近0的位置。这也就是在前文所谈到的向税法靠拢的企业, 所采用的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关系模式。
三、综合分析两种模式
英国、美国经济高度自由, 政府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生活, 在宏观上通过经济政策进行间接调控。英国、美国证券市场发达, 民众风险意识强, 偏好股票投资。公司股权分散, 筹资主要依赖证券市场。在英国、美国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必须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满足股东的需要。同时政府也参与到公司利润分配中, 但美国税法异常繁杂, 按照GAAP确认的财务报表可以满足股东的需要却不能满足税法的规定和政府宏观调控需要;按照税法编制财务报表恰恰与前者相反。正是由于英国、美国主要企业是对外筹资建立, 需要对外提供法定报告, 存在公众利益, 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英国、美国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才需要必要的分离。而法国、德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通过“经济计划”与“国有化政策”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影响。这两国的证券市场不发达, 没有形成证券投资的大众气候。这与英美刚好形成相反的状况。于是, 股东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的要求很有可能与政府重合, 它不存在公众利益, 不需要提供法定报告, 企业没有必要浪费人财物再分别按照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两张报表。因此法国、德国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呈现合一的模式, 两国的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
摘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理论分析。本文围绕成本效益原则展开论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问题, 通过介绍国际间模式比较, 引入成本效益原则分析两者的关系, 而后又利用该原则对各国的模式选择进行解释说明。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德国税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2]、盖地:《税务会计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版
一、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在制订计划过程中,通过对成本和收益的综合比较,帮助决策者对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抉择的一种工具。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水利和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的制订,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逐步推广到各个经济领域。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所有有远见的企业都将建设信息系统作为左右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大计。对于这些身处市场经济实践的企业来说,最为现实的目标莫过于“利润最大”。利润是收益和成本之差,追求利润无非有“开源”和“节流”两个切入点,开源涉及增加收益,节流涉及降低成本,“开源”与“节流”一并着手、相互配合,即为“成本效益管理”。而成本/效益分析正是这一管理的核心。实施成本/效益分析,首先应分别测度各个计划方案的成本和效益,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二、成本测度分析
在一些信息系统实施的案例中,合作双方在对项目范围以及解决方案的评价上出现意见的差异和不统一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个当然是和双方各自考虑问题的观点和角度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对“成本控制”的理解是导致双方在工作上出现“推卸责任”的原因之一。
在信息化建设中,新实体系统的成本包括:(1)直接成本———可直接归属于新系统及其改进的各种耗费,诸如需购买的系统设备、人员薪资、各种原材料和办公用品等。(2)间接成本———不可直接归因于新系统及其改变的耗费支出,比如系统操作和其他辅助人员的各种福利费用、水电费和管理费用等。我们按照成本评估的要素,包括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和难度,分别从工作量评估、资源评估和可行性评估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最后综合得出一个总体成本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得出该项工作的总体成本,为效益的分析奠定一个基础比较值。另外,在系统开发的早期可能不易于准确地估算各种成本。例如,计算机系统硬件的成本将取决于下一个系统开发阶段(即系统软件、硬件研究)的分析结果。有些无形成本也无法估算。重要的是,系统分析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识辨的成本,尽可能避免遗漏。例如,参与系统开发的使用者的有关费用应属于系统开发成本的一部分,但在事务中往往可能被忽略了。
三、效益测度分析
效益的分类和成本相似。归因于新系统改进的结果,如交易作业人员薪资费用或硬件成本的减少,输出信息可信性的提升等。间接效益则不能简单归因于新系统或系统改变的结果,比如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提高可能与对顾客服务改善有关,但是却较难确定对顾客服务的改善究竟可提高多少销售收入。以下就从这两方面分别探讨一下它们的指标。
1、与直接效益有关的指标。①系统投资额: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另外,企业内部投入的人力、材料等也应计入。较精确的计算还应考虑资金投入的时间和占用时间的因素。对验收评价后所作的阶段评价还要包括系统维护所投入的资金。②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消耗性材料有存储介质,纸张与打印油墨等。由于信息系统的技术成分较高,更新换代快,一般折旧年限取5至8年。另外,系统所耗用的电费,系统管理人员费用等也应计入系统运作费用。③系统运行新增加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的减少等方面。新增效益可采用在同等产出或服务水平下有无信息系统所致的年生产经营费用节约额来表示,也可分别计算上述各方面的效益,然后求和表示。由于引进企业效益增减的因素相互关联错综复杂,新增效益很难作精确额计算。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经简化后不考虑贴现率的投资回收期可由下式计算:
T=t+I /(B-C)
其中:T为投资回收期,年;t为资金投入至开始产生效益所需的时间,年;I为投资额,万元;B为系统运行后每年新增的效益,万元/年;C为系统运行费用,万元/年。
2、与间接效益有关的指标。间接效益是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提高人员素质等途径,促使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而逐渐地间接的获得效益。由于成因关系复杂,计算困难,我们只能作定性的分析,所以间接经济效益也称为定性效益,尽管间接效益难以估计,但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要大于直接经济效益。一般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的变革会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与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扩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通过这两方面的指标,我们可分别从企业、部门以及个人三个不同的维度去评估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部门和个人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而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效益评价体系,能够为企业、部门和个人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四、成本/效益分析及其应用
为了有效的开展成本/效益分析,促进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我们应该遵循下面几条原则:
首先,企业必须独立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这是成木/效益分析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应划定评估分析的“禁区”,不准评估人员涉足;更不能事先划框框,定调调,左右评估人员的行动,与此同时,评估人员自身也应坚持专业职责和道德,不接受“禁区”,更不自立“禁区”。科学的评估分析,有赖于上级主管部门与计划评估人员的密切合作,有赖于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料。应当指出的是,独立的评估分析并不等于公开的评估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会有口味不同、层次不同的主顾。有些成果资料对高层次的主顾很重要,而对中间和低层次的主顾并不一定重要,也不一定要公开。然而,独立的评估分析却是绝对必要的。其次,在效益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不一定非选用效益率最高的那个方案。某些专家指出,效益率相差10—20%的方案,并不足以断定它们之间的优劣。因为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信息资料的质量以及估算方法和技术是否恰到好处,但在这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难以测定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因此,行政主管人在对各种选择方案做出决定时还必须借用其他标准,例如,计划推行难易程度,企业员工接受计划的准备程度,企业在这方面有无经验等。一个不受企业员工欢迎的方案,实际执行时必然遇到很大阻力。原先没有预料到的“监督成本”可能会很大,否则,要么计划推行不下去,要么走样。当然,如果效益率相差几倍,甚至更大些,决策者无疑应当优先考虑效益率最高的方案。假如经过检验,证明估算并未有差错,而效益率高的方案仍弃置不用,那就说明决策偏离了理性方向。
最后,决策者必须考虑,所采用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成果是否恰好代表计划方案的规模水平。团为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规模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实施方案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降低。与此相关,还有一个问题即所采用的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外推,即超出这一规模其结论是否继续适用的问题。一般说来,如果在考察的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数量变化不太大,是有可能将研究结论外推的;如果数额变化比较大,就应当搜集资料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而不应贸然外推。
【用户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推荐阅读:
公司成本效益分析06-0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12-05
责任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06-25
移动用户的安全与隐私07-20
流失用户行为分析09-16
用户购物行为分析12-12
网站用户体验分析报告07-26
web用户访问行为分析06-02
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10-20
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