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精选10篇)
工作开展情况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根据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在天津路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探索建立了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制定了《新和社区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新和社区“单位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近期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有利于社区基层组织的统筹和协调,有利于提高社区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有利于打造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管理更加民主、服务更加完善的新型社区,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社会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现将社区单位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划好网格,定人定责。新和社区位于高新区(新市区)中心区域,辖区居民主要以自建房为主,现有居民楼9栋163户、343人。自建房257栋楼,常住户250户,738人,流动户3092户,流动人口6129人,出租房屋较多、人口流动量大、社区管理任务重。我们将辖区划分为26大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135户278人。网格内的楼栋、单位、店铺、网吧、棋牌室、出租屋和道路、路灯、等设施均纳入网格管理之中,不留空白点和盲区。在划好网格基础上定人定责。我们将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均纳入网格化管理队伍,每人具体负责一个网格,担任网格长。网格再按
楼栋划分为小组,组长由楼栋长、退休老党员、志愿者等担任,初步形成了社区全员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新格局。明确网格长职责,他们既是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员、民情民意传递员、社会事务服务员,又是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综治维稳信息员。我们要求网格长及时掌握网格内动态,并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
二、建立台账,健全机制。一是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资料台账,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将所有楼栋居民户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变动情况及时更新。把区域内空巢老人、低保家庭、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等作为重点服务和管理对象。二是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用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制度来规范,使社区各项管理服务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健全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要求各网格长坚持不定期对网格责任区所有居民户和经营户进行走访,带着目的去,带着问题回。对社区组织需要了解掌握的信息,由各网格长上门全面了解,然后分门别类,再交办给社区组织相应专干。对居民群众和单位反映的事项,网格长能现场处理的现场处理,并在工作台账和民情日记本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事项,及时向社区组织主要负责人报告,请求协调处理。处理时,网格长须全程跟踪,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四是制作网格长服务联系卡,将社区网格服务项目和网格长联系电话及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发放到每户居民家中,方便群众联系。
三、注重宣传,扎实推进。通过宣传单、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意义和主要目的,提高居民对
网格化工作的知晓率。同时,注重加强社区网格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网格长对社区管理服务相关政策规定和所有社区事务都要应知应会,对各自负责的区域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本网格区域内基本情况,群众问题反映和利益诉求情况,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群众事务受理办理及回复情况,重点管理服务对象情况,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等等;建立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把网格化工作实绩与社区工作人员考核相挂钩,充分调动社区网格长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比较明显。
一是社区党员作用发挥有了新的平台。我们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格局,社区党员工作者的岗位职责更明确,强化了守土有则的意识,激发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社区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纷纷向区域内居民群众作出承诺,积极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作风有了新的气象。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变过去“要我上门”为现在“我要上门”,密切了与居民的联系,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促使他们经常进楼入户,了解和听取居民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管理服务的“盲区”和“真空”。网格长王建文在走访中,发现徐州二巷金双喜
家与周围邻居因热力管网管道施工而发生激烈纠纷,他与当事三方多次协商,使问题最终得到比较圆满解决。
随着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逐步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居民群众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的一些事务中来,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和社区居民认可的同时,我们也倍感压力,深知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才刚刚起步,我们在当前许多工作开展中还存在有一些困难。一是由于工作人员有限,辖区人口较多的原因,造成工作量过大,从而导致个别时候入户走访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二是由于辖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在时间上都为早出晚归,所以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致使辖区治安状况不容乐观。目前通过我们社区支部和辖区派出所的协调,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给我们辖区增派一名民警,切实保障“一社三警”的工作要求。
新和社区委员会
“乌鲁木齐市红庙子街道办平顶山社区成立于2001年5月15日, 位于平顶山新南街北一巷一号城乡接合部, 辖区总面积为1.1km2, 总人口2 774户、7 742人, 其中常住居民1 105户、3 286人, 流动总户数1 669户、4 456人;有少数民族700户、1 746人;出租房屋391户。”辖区有武警二支队、高炮旅西营区2个营和市88中学三家驻区单位, 有156个商业网点, 2个物业小区。目前, 社区共有工作人员47人, 其中干部6人、其他社区工作人员14人、社区巡逻员24人、社区民警3人。
2“三化”建设实施于平顶山社区的主要成效
2.1 认真落实“单位化”管理,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其一, 为了使社区居民了解推行“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内涵和意义, 社区印制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和民情联系卡。其二, 社区民警按照要求配备到位, 为确保巡逻工作落实到位, 建立《平顶山社区巡逻员考勤制度》等巡逻员管理考核制度, 规定了巡逻路线, 建立和完善了社区维稳处。
2.2 积极实行“网格化”覆盖, 实现全方位管理
在入户登记、排查房屋的同时, 重点登记流动人口信息, 查验身份证和暂住证。对2个岗亭安装了电话, 并把新南街和15区部分住户联系方式放在岗亭, 方便值班人员核实来访人员、车辆与被访居民的情况是否属实, 如情况属实予以放行, 否则不得进入。
2.3 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 提高居民满意度
目前, 社区各网格责任人共解决居民反映的下水被堵等实事16件, 解决邻里纠纷14件, 为居民代办各项服务37件。此外, 自社区开展“三化”管理服务工作以来, 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 各种偷盗、打架治安事件明显减少。
3“三化”建设在城市社区中所出现的问题
3.1 设施经费不足, 缺少资金支持
由于街道社区还处于完善的状态, 社区数量在不断增加, 有些社区经费不足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 为此社区的基础设施落后, 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 尤其是在一些城乡接合部, 自建房、临时房居多, 给社区的管理增加了很多不便。
3.2 政府包揽事物过多, 公众参与程度低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部分, 对于社区的管理, 本应注重社区因地制宜, 基于社区的不同情况, 体现自治精神, 但目前政府部门并没有积极地大力倡导各种组织和个人真正参与到社区“三化”管理过程中, 重大决策的制定主要还是由政府管理人员解决。并且街道社区的经费是由政府财政下拨, 社区对政府的资金依赖性很大, 因此不利于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社区管理的健康正常发展。
3.3 基层社区管理人员紧缺, 非在编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不统一
社区工作人员主要由干部、委员、社区工作者、公益性岗位、巡逻队员和见习大学生组成。随着上级各项业务工作的拓展和延伸, 街道、社区工作更加繁杂, 工作量不断加大, 超负荷和超强度的工作运转使得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精力上无法保证圆满完成工作的需要。社区工作比较辛苦, 社区工作者、社区委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待遇又普遍偏低, 致使社区工作队伍稳定性差, 招聘人员难, 留住人才更难。
4 针对城市社区“三化”建设所提出的对策
4.1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加强软硬件建设
新疆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社区的建设密切相关, 社区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单位化管理, 网络化覆盖, 社会化服务”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 要不断完善各街道、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社区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配备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逐步增加社区居委会的经费, 以便各社区能及时购置社区所需, 更好地规划社区发展, 为群众创建有利的交流平台, 拓宽交流渠道, 稳定社区秩序。
4.2 转变政府角色, 认识非政府部门参与的重要性
成功的社区管理依靠社区成员的相互合作, 为此要使社区管理更加奏效, 需要培养社区成员的公民意识, 使社区成员参与其中。政府在社区“三化”管理中应充当协调者, 而不是主要的管理者。政府应当下放权力, 使社区成员能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将社会创新管理的所有权转交给社区居民。
4.3 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
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 并尽可能地做到同工同酬, 将社区委员、社区工作者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统一, 以便于街道、社区管理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升服务效能。并使用业绩考核的方法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创新性,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促进社区的发展。强化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从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群众宣传、文明礼仪等方面, 开展素质教育, 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学习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化”管理就是从细节出发, 实现科学的无缝隙管理, 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促进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使其紧贴居民群众的生活, 有效地解决城市管理难题, 为老百姓办实事。但现阶段由于“三化”管理还在探索时期, 缺乏充足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因此其研究成果还待进一步验证有效性和实用性。
摘要:2011年, 平顶山社区作为市、区重点复杂社区在街道15个社区中率先推行了“单位化”管理服务工作, 此举措加快了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三化” (简称) 管理的建设步伐, 体现出各级领导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现代意识, 对维护乌鲁木齐市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化”建设,平顶山社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桔, 李静.乌鲁木齐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2, (3) :27-29.
[关键词] 社区管理模式;建设实体化;党建社会化;网格化管理;西格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95-1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发展的基本情况。1.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概述。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依托统一的城镇社区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内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社区管理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社区管理方法体系。2.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在网格化的探索过程中,A社区将街道作为网络运行的主体和信息化支撑的平台,按照“尊重传统、界线清晰、任务适当、便于管理、方便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将X 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区域分为四个子网格,辖区6个居委会分别划入其中,整个辖区划分为四个子网格。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优越性。1.工作效率高。问题从发现上报到结案仅用50分钟,从受理至派遣到位仅用10分钟左右,其它个案一般耗时最多也在20分钟左右。2.经济效益好。考虑监督员定期巡视、问题精确定位及快速传递,部件维修费用、部门处理成本及协调成本当有较大改善。3.服务效果佳。权责清晰化和流程规范化解决了社区管理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等冗杂问题,大大加快了问题处置速度和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管理法规的缺席问题。2.社区功能主体职责的不明确。3.社区组织活动缺乏经费。4.社区各类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5.上情不下达的现象严重。上情不下达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网格之间在协调上断裂现象的存在,致使上一级层面的指令和意图下一级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领悟。
三、完善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西格玛管理模式建立的进程。要制定和完善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责任问责制、监督考核、问题处理和反馈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来填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制度缺失,为西格玛管理社区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推行;还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自愿积极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
(二)多方筹集资金,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政府有责任加大财政的投入,全力支持社区的改革与发展。2.多方筹集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社区建设的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資金、土地、房产等多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吸引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共同推动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应大力发展社区工作教育事业,解决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积极引导与鼓励社会组织致力于发展社区事业,让更多的组织能服务社区,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建立西格玛管理的激励机制,构建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塑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建立健全西格玛管理社区的激励机制,通过社区居民民主推荐,组成评选小组评定,民主评选出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的社区成员,在社区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颁奖等奖励,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西格玛管理的最大效用,进而真正体现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最高目标的优越性,使得城镇社区能持续、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通过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加强社区外与社区内、社区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解决上情不下达的信息断层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紧跟城镇化步伐,使社区管理能担当起重任,就必须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这既是对社区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现代社区管理主要以社区的基本信息化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社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和解决,以维护和强化社区管理的功能。鉴于西格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的优点,对社区实行西格玛网格化的管理与服务,无疑是现代社区管理改革的方向,应当大力推广并加以发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2]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3]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韩正.考察长宁区后召开工作会议[N].浦东信息化政务公开,2006,(04).
[6]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
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根据《中共x市委办公室 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相关运行保障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宣传动员全市网格参与,合理推进,重点围绕全面开展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进行网格事件上报,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网格化中心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为成员的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百日攻坚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强化网格员能力素质提升。深入街道(社区),召开了“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专题培训会x次,重点对网格员在微信事件处置、典型案例的标记、新增房屋地址和平台图片导入、数据分析研判等进行了集中培训和现场操作指导,解决了日常困扰网格员事件上报、处置、流转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网格专干、网格员对信息系统平台事件接收、处理、流转方面的能力,真正提高网格人员的业务能力,强化了网格员排查问题隐患,上报问题的质量。
(三)强化事件处置力度。一是加强与“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综合协调组、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工作交流和协调对接,确保排查的网格事件得到及时办理,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及时推送信息。结合“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共编发工作简报xx期,向《x之声》、《x网》等媒体报稿,已刊发xx篇信息,向“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组报送信息xx篇。三是及时汇总数据,为职能部门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治阶段,全市网格员通过“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上报事件xxxx条,已办结xxxx条,办结率xx.xx%。其中,消防隐患xxxx条,处理xxxx条;治安隐患xxx条,处理xxx条;社区设施突出问题隐患xxx条,处理xxx条;食品安全隐患xxx条,处理xxx条;重点人群稳定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xxx条,处理xxx条;环境卫生隐患xxxx条,处理xxxx条;乱搭乱建事件xx条,处理xx条;交通安全隐患xxxx条,处理xxxx条。
(四)强化工作督查。一是制定了“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事件质量考核标准,由市网格化中心安排专人每天对网格员上报的事件进行严格考核。二是依托“大联动·微治理”平台系统,加强了对网格员发现上报问题隐患的线上督查,确保全面完成各类问题隐患的排查、上报工作。三是领导带队分成四个督导组,深入社区、网格开展工作督查,确保问题和隐患及时解决。
二、存在问题
(一)个别职能部门处理事件存在滞后情况。网格员将排查的隐患事件上报到平台后,市网格化中心经过分析研判将事件推送到相关部门,个别部门签收后,迟迟未处理。如上报的道路坑洼问题,报送至相关部门后,问题未能及时处理,影响了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群众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质疑。
(二)牵涉到多个职能部门的事件处理力度不够。如网格员上报的老旧小区停车占用消防通道、违规搭建物拆除、电线乱牵乱搭等涉及多个部门处置的信息,部门有相互推诿现象,造成事件不能得到处理。
(三)网格员业务能力需要加强。开展“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涉及部门多、业务量大,个别网格员在报送事件上分类不清楚,未及时上传有价值的图片以备存档。
三、下步打算
(一)继续发挥网格员履职作用。继续发挥网格员“眼线”作用,紧紧围绕“x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xx类xx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排查上报,对前期已上报、但未及时处理的事件动态性梳理,要求网格员继续通过“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上报。
(二)持续开展“x+x+N ”专群联动联勤。督导网格员参与辖区民警(辅警)、社区两委成员、综治巡逻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持续开展走访、排查、宣传,广泛动员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持续为广大居民营造安全生活环境。
员考试
关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1、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其基本思路,就是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基层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2、社区网格化管理,源自北京等城市对“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从发达城市多年来的实践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条件
已基本成熟,社会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社区党建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为社区管理网格化提供了丰富经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3、自2000年以来,我市围绕社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社区“有人、有钱、有章、有地方”办事,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各街道、社区为延伸社区管理,在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为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区一些职能部门在社区搭建工作平台,也力图以网格化管理来解决自身人手不足等问题。
4、针对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有清醒认识。一是社区事务繁杂,各方面工作都要进社区,既各自为政,又重复浪费,资源整合不够,条块结合不够,属地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二是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管理手段落后,综合效率不高,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三是社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四是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较为突出,社区工作者考评机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5、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据了解,铜官山区已将该项工作纳入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将启动建设。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作为基本框架。今年,我市还将进行社区规模调整和社区居委会换届,如何对
2500户左右的“大社区”提供有效服务,开展长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和谐社区,把“四有”夯实,向“四优”迈进,更需要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因此,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
6、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是基础,网格是关键,服务是本质,管理是核心。关于网格的划分,外地有不同的模式。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可把街道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这两级网格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都覆盖到这两个层面。有些城市或有些工作的网格划分,就是把社区作为基本单位。针对我市目前的“大社区”设置,社区内的管理构架,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因此,可借鉴外地经验,在社区内划分若干责任区,作为网格单元,可称为“责任网格”。这样,“街道-社区-责任网格”,就构成了城区三级网格体系。从延
伸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的角度,社区责任网格,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7、社区责任网格,是对社区事务的责任承接。通俗理解,就是“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目前,我市的社区事务主要集中在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管、创建、综治、党建等方面,并有进一步拓展的趋势。社区内的居民楼院、商务楼宇、街区、市场、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及驻区单位、公共服务站所、物业管理机构、社区民间组织等,均可归致各个网格。因此,将社区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一个网格,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条线上的职责,还应该在网格内找到自己的任务。专职社区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清洁工,以及各方面的社区志愿者等,共同构成了各网格的责任主体。总之,参与公共服务,促进依法治理,保障群众监督,履行社会责任,是社区
网格的主要职责。
8、社区责任网格,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居民区网格,即以居民区为主体的责任网格。第二类,单位网格,即以辖区单位为主体的责任网格,以及属于非居民区类别的其他网格。从街道、社区的主要职责看,目前的管理重点是居民区网格。而涉及计生、综治等方面的社区事务,还需要单位网格发挥作用,以达到“共驻共建”的要求。单位网格的划分,应符合以下条件:区域相对完整;具有较大的占地范围和管理规模;以非居住功能为主导;与居民区边界清晰;有独立设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能切实履行网格内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对于那些占地较小的单位,则以就近纳入居民区网格为宜。
9、社区责任网格,在具体划分时应注意衔接以下因素。一是居民小组和党支部管辖区域的划分;二是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三是市容环境卫生和城管执法区域的划分;四是社区卫生服务区
域的划分;五是治安及户籍管辖区域的划分;六是小学学区的划分。总的要求,就是促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覆盖到社区、延伸到网格。按户籍人口统计,每个居民区网格以“250户以上、500户以内”为宜。这样一片区域,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包干负责,上门调查,面对面服务。
10、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同时也是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型。“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有可能成为社区工作新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努力方向。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数字社区、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和谐社区、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社区责任网格,就是要关注民情、关怀民生,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使其真正成为“百姓网格”。
11、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我们对
于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选聘分离”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工作站设置,社区主任和书记“一肩挑”,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社区平面图上墙,责任小区划分,计生“户况图”绘制,“1890”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共驻共建”长效管理机制,社区议事委员会监督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等等,都应予以巩固和完善。总之,要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内,围绕“四优”建设,进一步拓展网格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形成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
三
12、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来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整合社区工作资源,强化综合管理,不断夯实“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社区工作机制。同时,有必要研究和深化“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社区网格化的要求,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在
不影响专职工作的情况下,至少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巡查一次;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强化“社工”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矛盾和困难。
13、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街道作为一级网格,负有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的责任。主要的工作:一是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坚持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依托,高效率办事,高质量服务,让群众满意。三是合理划分社区责任网格,建立分类指导和科学考评的新机制。四是设立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平台。五是推广“民情日记”工作法,夯实社区管理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六是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以活动为载体,彰显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群众
性、公益性和人文性。七是加强街道、社区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建立社区工作者“薪级补贴”等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一个是社区工作“准入制”,作为一项具体职权,可放在街道,与属地管理职责相适应,以促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的逐步形成;一个是社区党建工作,要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放在突出位置,并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党建全覆盖”。
14、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方式等应与之相适应。一是区级行政职权和资源要继续下沉到街道、覆盖到社区,夯实社区工作基础。二是各条线的工作进社区都要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规范工作机制,推动长效管理。三是各项公共事务落地社区和网格时要加强协同,促进资源共享。四是各类统计、报表等应纳入统一的平台,有利于社区信息化的推进。五
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投入、支持,增强保障能力。六是加强与市直部门、系统单位的沟通协作,促进共驻共建。七是按条线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经常性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水平。八是组织开展一些全区性的活动,营造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氛围。总之,城区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强大合力。
15、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要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考察,制定出一个总体方案。目前,我市铜官山区已被省信息产业厅、省信息办纳入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区,尤其要加强项目研究和包装,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其次,要着力开展对铜陵市“百姓网格”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尽快将该软件系统在试用的基础上投入运行。某种程度上说,该软件系统是社区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从实际出
发,从细节着手,并将网格的概念融进去,在全面、精细、有效、快捷上下功夫。第三,要设立市辖区公共服务信息中心,推动区级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实施区街居三级联网基础工程,促进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对接,确保信息畅通与安全。第四,要在市辖区行政区划图的基础上,绘制一张“铜陵市中心城区网格地图”。实际上是三级网格地图,区级,标到每一个社区;街道,标到每一个责任网格;社区,标到每一栋楼房、每一条道路、每一项设施。此外,还应建立社区责任网格编码制度、社区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以及加强市辖区政府网站、社区服务中心网站建设,搭建区街居三级办公业务平台,等等。
16、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培育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
人开展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就铜官山区来说,当前必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区社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尽快组建;三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要大力开展。
17、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快建立社区监督体制。所谓社区监督,是指社区居民和社区党员,围绕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区,而开展的群众性、综合性、有序性的民主监督。具体来说,一是对延伸到社区的政府工作的监督;二是对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义务的监督;三是对群众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如何开展社区监督,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社区工作创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必要对建立社区监督体制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总之,要创新方式方法,顺应网格化管理要求,搭建社区监督平台,尤其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同志的监督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在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在社区扩大、群众自治在社区加强。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年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社区网格主要平台有:
1、功能模块基础数据平台
(1)地图信息模块;(2)小区信息模块;(3)楼栋信息模块;(4)房屋信息模块;(5)人口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查询、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保人员);(6)单位门店信息模块;(7)校园信息模块;(8)党建信息模块(党员信息、社会职务、少数民族、宗教信息);
(9)计划生育信息模块;(10)特殊人群信息模块;(11)治安信息模块(值班室信息、巡防队信息、红袖标信息、案发情况);(12)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生产);(13)统计分析;
2、统计分析平台
(1)智能化统计当前系统内所有数据;(2)柱状图一目了然;(3)饼状图全盘分析;(4)案情分析,疏而不漏;
3、社情民意平台
指对街道、社区、网格以内发生的事件、民众的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的调处整治、督办督察等。
4、督办督查服务办事平台
(1)排查登记模块;(2)待处理事件管理模块;(3)事件列表管理;(4)事件统计管理。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办事的流程和事项的管理。各个网格的信息事件,如果处理不了可以随时逐级上报到社区工作站、街道服务指挥中心、区级服务中心,各级再进行分流处
理,完成后通知上报人核查,核查满意结案。不满意服务中心人员再进行分流处理,直到核查满意再结案。
5、考核评比平台
(1)日志管理模块;(2)绩效评估管理模块。
6、指挥中心平台
(1)公告管理模块;(2)个人通知管理模块;(3)通知管理模块;(4)短信管理模块。
二是协调处理机制。按照“前台一站受理、后台协调解决”的原则,社区落实专人及时登记收集到的信息,按轻重缓急原则建立特事特办、急事即办、限时办结等制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三是督查反馈机制。对社区承办的事件实行全程监督,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在登记册上“销号”;对因客观条件制约未能及时办理的问题,协调有关单位继续办理,使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
一、熟悉掌握网格内基本情况,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
二、负责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创建、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
三、网格责任人每天到网格责任区内巡查一次,及时了解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居民情况动态信息,并对自己所管辖责任区的档案进行即时和定期完善。
四、在网格责任区中如发生一般性事务当场处理,并记录在工作日志中。涉及到政策性较强的事务,自己不能当场解释或解决的上报社区处理。遇突发性事件,立即上报社区,涉及街道相关科室的应紧急处理,并同时上报街道领导,网格责任人要现场跟踪。
网格责任人工作例会制度
一、例会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下午,如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二、参加人员:街道各位领导、各科室、社区工作站负责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或办事处主任主持工作例会。
三、例会内容: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阶段性重点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以及对全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
四、具体要求:各科室、社区会前要有准备,要把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文件和指示精神与网格化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上月的工作情况,明确下月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汇报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网格责任人学习制度
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二、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定期集中学习由党工委副书记牵头,党政办组织实施,时间为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下午,全体责任人都要积极参加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笔记、有心得、有记录。
三、学习使用统一的学习笔记本,党政办负责集中学习的记录和学习笔记的检查。
四、建立集中学习点名制度,由党政办指定专人负责记录(含参加学习的人数、缺席者姓名及缺席原因等),以便查阅。
五、建立补课制度,对因事请假未参加学习人员进行补课,补课由党政办指定专人负责。
网格化管理宣传制度
一、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负责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全街道网格化管理的推广宣传工作。
二、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各社区、科室要及时报送有关网格化管理的相关信息,扩大宣传面。
三、充分利用辖区资源,通过黑板报、简报、网站、新闻媒体等积极宣传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
四、巩固文化阵地,活跃街、居两级文化市场,倡导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全程办事代理制度
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受理群众办事申请后,代替申请人办理需到街道办理的一切事项,通过内部有机的运作,由工作人员为办事申请人全过程代办服务。全程办事代理的程序由预约、受理、承办、回复四个环节。
1、预约环节:对于群众无法在上班时间前来办理事务的,可以采取电话预约具体经办人员在八小时以外的休息时间或法定节假日前来办理。
2、受理环节: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受理窗口,受理居民办事申请,答复办理结果。对于申请材料齐全,当日即能办理的事项,即收即办属即办件;当日不能办理的,先登记《青江街道办事处全程办事代理承办单》,属缓办件。对于申请材料不齐的,应向申请人出具应补材料清单,待材料齐全后受理;对于不属于街道和社区受理范围的事项,告之申请人向有关单位申办;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事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解答,直到申请人理解为止。
3、承办环节: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有关材料后,按照内部运行程序,转具体办事人按照承办的事务给予办理。不能办理的,具体办事人员要在承办单上写明原因。
一、例会由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指挥中心,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分级按每月、半月、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如遇紧急事项,可临时召开。
二、例会分别由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指挥中心,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负责人召集。
三、例会主要学习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会商有关案件。
四、布置的各项工作应明确、具体,各参会人员应积极接受任务,按要求和时限保质保量完成。
五、参会人员由召集人确定,不得无故缺席,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履行请假程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2013年开始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组织机构基本成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基本成立,如市金水区住宅区每栋楼房都悬挂了楼栋长、综治管理员、宣传员等人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既能深入联系群众,为居民提供方便,又能充分了解群众的动态信息。
(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各社区都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的管理制度,对工作职责做出了明确要求。如金水花园社区详细制定了《文化路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制度》、《社区网格化管理入户走访制度》、《楼栋长管理制度》、《综治网格化职责》等相关制度。
(三)信息采集工作全面铺开。部分社区已经做了详细动态的信息统计,如金水花园社区,对辖区内的住户、流动人口、重点关注对象都有详细的信息数据,高效便捷。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城市社区网格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网格管理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试行社区网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目前还有少数居民不知道什么是网格管理,对网格管理员的身份以及承担的工作不够理解,有事不关已的现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调查还存在不开门、不配合的情况发生。
(二)网格划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多数社区都存在单位和居民并存、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混杂,网格内部人员结构复杂,个体利益诉求差距大的现状。按照规定,一个网格600-700户,人口2000人左右,但目前标准不一,有的网格规模偏大,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较大,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利于各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利于网格管理各项细化工作的落实到位。此外,对于辖区内的单位住宅区,社区仍然采取交给单位管,社区基本不介入,实际管理还是无法落实。
(三)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区社区网格管理员没有确定工资待遇,相关工作依然是社区工作人员在落实。过去在社区中发挥自治作用的是社区小组长和楼栋长,网格化管理员在网格化管理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没有界定。此外,社区管理需要居民的参与,但是较普遍的现象是居民的自身素质不高,参与自治管理缺乏积极性。网格管理员既没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又不熟悉专业化的工作方法,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技能,不利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全面落实。
(四)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网格繁多未整合。因工作需要,我区设有多种网格,而且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要求。以一个社区为例,有创文网格、计生网格、综治网格、卫生网格等,没有自上而下地将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很难落到实处。二是权责不统一。社区不是行政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且人员少,工作量大,对于信息采集、社区管理等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三是信息技术推广力度小。目前全区只有人民路街道东风社区等少数社区拥有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软件,并进行了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其他社区都是实行人工采集信息,纸质化存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化管理。
三、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新手段、新趋势,面临的是新格局,鉴于我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的情况,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高效。
(一)搞好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社区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广泛运用宣传媒介,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激发社区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热情,营造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础,科学划分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首先必须科学规范地划分网格。一是注重完整性。要以社区、单位为基础,将街道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建立纵横有致、节节相连的网格体系,既要边界清晰、无交叉,又要避免遗漏、无盲点。二是注重便利性。依据地理状况、道路走向、区域属性、人口分布等要素,合理划分,确保管理便利。三是注重均衡性。既要考虑好网格面积的大小,又要兼顾网格内人口数量和实际工作量。四是注重差异性。根据网格内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的不同状况,可以将网格评定为一般管理、重点管理、综合治理等不同等级,以突出管理重点,提升管理实效。
(三)提供保障,配齐配好人财物。要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必须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一是人力保障。要充分整合各类有效力量,包括整合人力资源,增强工作合力,强化协作氛围,提升网格运行效率。切实解决因多头管理造成工作合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二是财力保障。给予网格化管理员适当的工资待遇,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特点和需求,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配备管理服务人员,形成一格多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于社区内的动态信息及时采集,对于社区内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三是物力保障。要做到社区内的单位、楼房、个人都有动态的详细的信息统计,全区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这个系统为平台,建立“信息采集——建档立卷——调度派遣——案件处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七个环节的网格工作流程,为建立全市乃至全国的统一的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四)健全机制,明确各项职责。一是建立网格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街道为主与共建共管相结合,政法、城管、计生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对口业务的督查和考核。邀请驻区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居民代表等参与网格管理与监督,督促工作落实。二是建立互动机制。健全管理服务网格之间、管理队伍之间的互动机制,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助。三是建立岗位考核机制。要实行“四权下放”,将“社会管理工作者”的事权、财权、人事权、考核权等管理权全部下放给街道,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岗位、调整人员,负责对“社会管理工作者”聘用辞退、日常管理、岗位调整和绩效考核等工作。要建立网格化管理考评办法,对各单元网格进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评比、年奖惩,对检查考核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检查考核不达标的分别予以扣发绩效工资、通报批评、待岗、停职和辞退等处理。
篇一
一、聚焦“三个突出”,夯实基层基础,激活网格服务“红细胞”。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资源下沉网格,推动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一是科学划分网格,突出精细化。按照常住居民150—200户、商户100—150户为单元,重新划分城区基础网格1504个、专属网格312个,乡镇基础网格723个、专属网格146个。二是强化党建筑基,突出引领力。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网格内党员编入楼栋党小组,把党员中心户设在单元中,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目前,全区共建立423个网格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三是探索网格服务站建设,突出实效性。依托居民小区红旗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等资源,在新区街道探索建立社区网格服务站,打造集网格党建、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
二、聚焦“三网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网格服务“硬内核”。
进一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突出协调联动,强化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推动网格化与智慧**建设相融合。整合智慧东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源,建立区综治中心,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推动网格化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对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矛盾调解中心相融合,推动矛盾在线化解,群众难题在线解决。三是推动网格化与网格员服务终端相融合。网格员依托网格服务终端对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等基础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服务终端上报事件38万余件。
三、聚焦“三化一体”,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网格服务“原动力”。
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促使网格治理更高效、更便捷。一是推进网格队伍职业化。从退役军人公益岗、劳务派遣、警务助理等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人员中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2227名,其中本科学历1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社工专业资格65人。二是推进下沉力量专业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推动150名区直机关干部、98名镇街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员,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服务机制。三是推进网格团队规范化。按照“1+1+N+X”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和若干执法队伍),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23个,吸纳91名人民调解员、104名法律工作者、107名“两代表一委员”、1203名物业人员等参与网格工作。
四、聚焦“三制联动”,注重高效运转,贯通网格服务“内循环”。
坚持以“格”为工作基础,以“网”为依托,建立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问题的网格工作机制。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出实招”。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和APP服务终端,建立“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行机制。二是在议事机制上“下功夫”。以社区网格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健全由网格服务站、红旗驿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参与的议事协调协商机制,实现“社区一张网,小事不出格”。三是在保障机制上“提动力”。将网格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2500余万元用于网格员基础绩效工资,投入180余万元用于奖励优秀网格员。关心关爱网格员成长,对表现优异网格员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优先推荐为社区工作者。同时,每年分批次对网格员进行业务轮训,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篇二
X县城X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创新网格服务模式、搭建网格共治平台、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坚持网格覆盖、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协同发展,以“小网格”激活了城X社区治理“大合力”。
一、构建新格局,实现精细化管理。
为了提升网格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X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建立了1+10+X的特色服务体系,1是一个社区,10是十个专属网格,X是若干个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兼职网格员)和专业服务团队。创建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的党建引领格局,实现网格化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按照县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因地制宜将城区21个社区共划分为246个居民网格,共选出了890个楼栋长,切实做到了纵横覆盖、不交叉重叠,确保网格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务密度。同时实施制度上墙、工作流程上墙,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二、织密一张网,打通最后一公里。
把各级组织联起来,把各方力量统起来。开展“四化覆盖,先锋到格”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构筑社区与共建单位“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新的工作格局,“平战结合”工作模式,将共驻共建单位下沉党员充实到辖区网格当中,建立“驻格先锋队”,实行“N+1”多名党员驻一格、“1+N”一名党员包多户模式,切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建立网格党支部,确保战斗堡垒在网格覆盖、党员力量在网格集结、先锋作用在网格体现,形成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网格服务队伍,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一网融合”。
(一)创新网格服务模式,变单项服务为专业力量,拧成“一股绳”。
针对网格内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每名党员的特长,设立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等岗位,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职责。健全专业力量与网格员队伍联动协作机制,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让更多的专业化帮办力量直接下沉到网格,从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环境美化等多个角度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建立“逢五进格”工作制度,成立“社区周五志愿服务队”,每周五为辖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开展爱心服务,对小区内的垃圾、小广告进行清理,受到居民一致好评;组建文明劝导队,主要对外出不戴口罩、扎堆聚集、不文明养犬、乱丢垃圾、乱摆摊点、出点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各社区联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爱心医疗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知识讲座,义诊等常态化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普及养生知识。辖区各社区书记担任指挥长,每个社区选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协管员,广泛发动共建单位内部具有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的党员群众共同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充实志愿者队伍,沟通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为民帮办合力。
(二)搭建网格共治平台,变社区独唱为社会合唱,同下一盘棋。
强化区域化理念,网聚资源、互联互动,调动各方积极性,由网格党小组牵头,统筹共驻共建单位力量,积极参与网格治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由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党支部牵头,把网格责任单位、在职党员、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组织发动起来,共同抓好网格区域内的基层党建、创文明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工作,切实推进城X基层治理精细化,真正实现共治共享。建强网格党支部这个核心,引领网格居民自治,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积极带动群众参与到社区网格治理工作中,使社区服务更接地气。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由网格员担任群主,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惠民政策、办理业务所需资料、公示信息等发布于群内,居民有问题也可以随时在群里反映咨询。通过网格模式,单一扁平的政府管理变成了多元参与、多维立体的社区治理,形成共治合力。
(三)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变临时支部为常驻队伍,结成“一家亲”。
探索建立了网格连心工作机制(日汇总、周会商、月分析、季考核)、网格暖心服务机制(日上门、周反馈、月问记、季评议)等网格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以明确责任促进精准履责。组织党员以社区志愿者身份到网格内认领岗位,以贴心服务赢得群众支持,按照队伍不散、人员不走、服务不断的要求,打造一支群众身边守望相助、暖心永驻的志愿服务队伍。将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整合起来,变原先的“各自为战”为“兵团作战”,实现“一条龙”“一站式”志愿服务,把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集中式、个性化服务,构建了立体化志愿服务模式。开展上门入户结对服务,建立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信息库,由党员志愿者带头就近结对帮扶,开展帮扶结对工作,与帮扶对象结成“一家亲”,关爱保障常态化。
三、创新工作法,提升居民满意度。
XX县综治办
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安排部署,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管理网格化创新实践探索,为提升社区综治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积累和有效做法。最近,我们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深入部分镇、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发现了一些有益做法,查找出工作中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社区52个,其中城市社区10个,共有13166户、39593人;农村社区42个,共有26019户、86833人。城市社区均为县城所在地各社区,农村社区均由乡镇所在地或原撤并乡所在地村委会改制而成。我县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化工作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综治工作楼院长制为推进网格化管理进行了有益实践探索。上世纪90年代末,我县积极在社区大力推行社会治安中心户长和楼院长制度,当时全县共有5个社区,每个社区根据楼栋和居民院落分布情况,在每栋楼选聘一名楼长、每个院落选择一名院长,全县社区共选聘治安楼院长680余名。楼院长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及社区调委会、治保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宣传普及法律常识、排查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报送社会治安情报信息、积极防范治安刑事案件,同时兼顾水电费收缴和环境卫生整治等社区日常工作。楼院长制度是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也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原始萌芽和雏形,这种制度在特点历史时期为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今我县还在坚持实施这一工作机制。
2、新形势下我县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稳步推进。2012年底,我县根据中、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将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县委、县政府也随即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
3、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全县镇都印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或实施意见,全面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52个社区有一半的社区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采取以村庄院落、小区楼盘为单元,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服务网格,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人员的作用,聘用党员干部、优秀分子和精壮劳力担任网格管理人员和网格服务人员,选聘配齐了网格化管理人员。社区两委还专门制定了网格化管理专项制度,明确了《会议制度》、《台帐制度》、《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培训制度》和《奖惩制度》,实现“定格、定人、定责”,整合社会资源,聚合工作力量,划定责任单元,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服务,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梯次管理、逐级负责”的为民服务新格局。二是网络管理服务人员选聘基本到位。为了进一步充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力量,全县52个社区共明确网格责任管理人员156名,主要由村两委会班子成员担任;明确选聘网格长280名,主要由原社区各居民小组组长担任;我县公开招录了30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全部分配充实到10个城市社区;招录57名正式社区专职民警,全部分配到社区警务室;公开招聘104名协勤人员,全部充实到各社区警务室。选聘网格员890余名,主要由楼院物业管理人员、单位卫门人员、楼院长、治安中心户长和治安防范红袖章自愿者等人员担任。网格化管理服务力量得到进一步保障。三是硬件设施基本配备到位。全县绝大多数社区按照 “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功能定位配套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设置,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办公用房平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广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初步实现了有室议事、有章管事、有人理事、有钱办事,社区内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市场经营、规划管理、文明创建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群众直接享受到方便的基层公共服务。四是管理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实行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后,各社区基本形成了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格局,即挂联包抓镇干部、社区两委班子、“三官一律”工作室为一级网格,居民小组组长为二级网络,楼院长、物业管理人员、红袖章志愿者等网格员为第三级网格,形成了综治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大大提升了社区综治工作成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今年以来,全县52个社区共收集社情民意3261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2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预防民转刑案件78起,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特别是白柳社区今年上半年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52件,同比上升53%,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0%,刑事案件下降5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社区综治工作网格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了工作的有效推进。
1、全县上下对社区管理网格化的认识还不高。社区管理网格化是一项近年来刚刚推行的一种社会治理工作新模式,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的广大党政工作人员和社区管理服务人员都没有认清这个工作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存在按部就班的经验主义,认为过去的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可靠,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形式主义,存在抵触情绪。还有一些同志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宁愿少一事不愿多一事,怕费力、劳神、不讨好,存在怕干事、不想干事的心态,宁愿当懒和尚。
2、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并推进。县委、政府虽然在前述几个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的有关要求、规定和措施,但是,还没有把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单独上升到县委、县政府重点推动落实的总盘子,这几年仅仅由县综治委牵头组织推进,无论是号召动员、组织协调还是落实推动的能力均显不足,尚不能引起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贯彻和认真落实。同时,现在网格化管理还处于一种探索实践过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范设计,导致各地在推行过程中缺乏统一模式,存在各行其是的状态。
3、基层基础工作保障还存在不足。一是社区建设运转经费严重不足。一个社区每年必要的办公经费至少需要3-5万元(不包括人员经费)。目前,我县社区每年工作经费全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拨付的5000余元,市、县资金配套不能到位,社区建设缺口资金及社区办公经费无着落,特别是一些偏远的镇,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硬件设施不配套,工作运转无经费,制约着的社区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员报酬待遇严重偏低或没有落实。目前,我县社区干部人员工资根据社区人口规模不等在6000—8000元之间,核算下来每月只有6-700元,社区干部为了保障家庭基本生活,只能把社区事务当副业,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工商业甚至外出打工,导致社区工作空壳现象严重。调查中,我县只有5个城市社区的社区干部没有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其他社区干部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选聘的广大网格长和网格员根本没有相应的报酬待遇,工作全屏一腔热情和一时兴致,无法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导致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落实机制。三是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调解差。目前,仍有有18个社区没有规范化的办公场所,更谈不上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
4、社区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缺乏热情。除了10个城市社区,其他社区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农业户口,仍然从事农业生产,部分虽然脱离了农村生活,但是,生活习性和心理均为农民的生活习惯,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支持配合不到位,认为搞社区网格化管理意义不大。现在社区事务繁多,检查频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制度落实不到位,加之社区干部待遇低社区居民要求服务内容多了,工作量大了,干部工作任务重了,社区干部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不想多干事。
5、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不规范。一是社区职能存在错位。社区实际成为镇政府的“下属单位”或“派出机构”,代替政府承担着党建、计生、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等大量行政管理职能,加上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和考核等,社区干部难以抽出时间、精力抓好网格化管理工作。二是社居委网格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绝大多数社居网格管理人员都是原村委会干部,他们一时还无法适应由“村”改“居”带来的管理变化,依旧沿用原村委会的工作方式方法。三是社区和物业管理、环卫、保洁、保安人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物业管理归属住建部门管理、环卫工作归属县环卫所管理、保洁人员归属物业公司管理、保安人员归属县保安大队管理,这些人员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对与其无关的事情不问不管也不想参与。四是社区警务室工作不够规范。目前社区警务人员虽然实行了专职化,但是,仍然存在专职不专的现象。所有社区民警办公、生活均在辖区派出所,现在基层派出所业务工作繁忙,特别是遇到处警人手不够时,都存在随意性的把社区民警派驻各个专案组,参与办案活动,导致一些社区民警对社区基层基础工作研究不深,情况不熟,工作成效不明显。五是工作考评机制没有建立。大多数社区没有制定网格化管理的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以致管理不能有的放矢,这就造成了工作态度的不端正,工作不积极主动,出现问题也不及时整改。
6、社区管理网格化存在政出多门现象。目前,社区管理网格化是个热门项目,各个部门各个系统都在推进,而且工作的措施方案和具体要求都不尽相同,导致基层镇党委政府特别是社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贯彻落实,也导致工作存在混乱现象。我县目前在推进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主要有组织部在组织推进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综治部门组织推进的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安监部门推进在安监工作网格化管理、林业部门推进的护林防火工作网格化管理。这些工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沟通协调,标准、规范和要求都不一致,有的考核考评还比较严格,这些网格化管理工作对接到基层,只有社区一般人马,但是,各个系统的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都得贯彻落实,导致基层无所适从,工作疲于应付,也抓不出成效。
三、意见和建议
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当前,加强社区管理网格化需要顶层设计,详细规划,结合实际,齐抓共管,抓好落实。
1、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自上而下推动落实。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必须由当地党委、政府统筹规划设计,统一组织实施,整合多个部门多个系统的规定和要求,自上而下组织推动,加强督促检查和保障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加大硬件设施配置,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要把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社区人口状况和社情民意复杂程度,每个社区每年预算3-5万元工作经费,保障社区正常运转。逐步提高社区负责人报酬待遇,积极推行全脱产职务制度。按照每个社区2-3名工作人员的标准,从大学生中公开招录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事业管理,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实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按照每人每年500-1000元的报酬待遇,落实基层网格员的工作补贴,并为其购买相应的意外伤害保险,解决网格员工作的后顾之忧,激发其工作活力。对社区标识标牌、服务设施及办公活动场地进行规范设计,实现社区形象和网格化服务内容的规范和统一。在每个网格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网格责任公示牌。把网格长的姓名、手机号码、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四至边界都进行公示,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
3、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管理互联互通。增加电脑数量,通过互联网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高效运作、资源共享的网格信息管理平台。网格信息管理平台要以街道为单位,建立集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状况、住房、就业、计生、党建、教育等信息资料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便于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准确归类汇总。居民办事也不用再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在本网格内基本就可以得到解决。
4、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实施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大力引进培养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提升网格服务能力,丰富网格服务内容,强化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涉及到行业管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体育保健、社会公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领域,尽量将不该管的事交由市场、社会组织等承担。
5、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拓展部门合作力量。目前社区承担着更加明确的协调和管理职能,但是由于社区资源有限,流动人口较多,卫生环境、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弱,在工作范围内有时无法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很多诸如小区停车难、基础设施改造、老城区线路老化等无力解决的难题,急需多部门联合办理。而上面流下来的行政职能、群众自治组织地位的异化都造成了街道的运转不良和认同危机。社会管理和服务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可以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通过各种手段,如政策扶持、评比奖励、新闻宣传等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整合行政体制外的各种治理资源,例如单位、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与市场的资源,积极参与到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之中。这一整合,可以实现网格中的行政体制内资源得到合理整合,体制外的社会与市场资源也得到有效利用,有助于解决目前社区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6、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提高网格管理人员能力和水平。县直部门和各镇要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这种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工作例会和经验交流会的方式来进行,把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向全社区推广。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的原因,解决的难点,全员建言献策,争取在社居委的层面上把问题解决掉。
7、加强责任考核落实,逐步建立全责统一落实机制。加强责任建设,下沉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建立问责制度;做好联合执法前的信息摸排工作,在社区管理中的确存在只有通过执法才能解决的问题,社区要把这些问题集中梳理分类,确定执法部门,报告功能区,由功能区牵头组成联合执法组;跟踪督查及时到位,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设立考核小组,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考核细则,做到考核不留空白,才能促进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推荐阅读:
社区网格化管理例会制度07-21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09-07
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设计参考07-11
新和县农业局2011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06-25
开展社区党员干部监督工作情况09-27
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制度10-19
社区网格员工作总结09-23
社区党员服务站工作情况汇报材料10-31
鄂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结情况汇报07-20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情况介绍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