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精选8篇)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则

1、为了加强分公司承建工程水泥混凝土的试配、生产、施工和检验水平,提高结构工程质量,减少因混凝土缺陷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防止出现结构重大质量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分公司所有承建工程的自拌混凝土和采购的预拌混凝土。办法共五章,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3、项目工程师对本办法在项目上的实施负总责,项目试验员对本办法中规定的相关试验工作的落实、检查负直接责任,项目技术员对本办法中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落实、检查负直接责任,项目材料员对原材料采购、合格供方评定、预拌混凝土供应联系单的保存等负责。

4、分公司的技术质量部、安全生产部负责本办法在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1、所有原材料必须根据施工项目的工艺特点、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选用,选用前须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其各项技术指标与预期要求的符合性。原材料选用前的调查工作必须有项目技术、材料和试验的有关人员的参与。

2、原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抽检工作,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特别是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抽检工作,应作为重点予以控制。

第三章

混凝土的试配与开盘鉴定

混凝土的试验室试配工作必须按照现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要求执行。施工项目应委托有资质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对所委托的检测机构按合格供方的要求进行审查,并完善相关手续。

第四章

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

1、混凝土施工前,项目工程师必须根据施工现场作业情况(含人员素质及配备、设备性能及配备、材料技术性能及供应、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条件等)和设计要求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含时间安排),原材料的储备、设备及人员配备和安排;

②、梁、板底模的拆除条件;

③、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

④、混凝土的振捣方法和振捣结束条件;

⑤、混凝土的工作性检验、记录及检验频度;

⑥、混凝土的养护;

⑦、不合格判断及不合格处置;

⑧、对与拌混凝土的使用前尚应符合本办法“第五章”有关规定。

2、混凝土生产前,项目试验员应进行以下各项工作检查,并留存检查记录。

①、检查计量器具的符合性,且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②、检查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设计用材料的符合性,且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主要检查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的生产厂家、品种、规格与配合比单的一致性,检查砂石料的品种、级配、含泥量与配合比单的一致性;

③、应对袋装水泥检查其实际袋装量,若其计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应据此对施工配合比的水泥用量进行调整;

④、应根据砂石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对施工配合比的适用性检查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对每盘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计量,并保存记录,混凝土的工作性检查,应根据每台班的生产量确定检验频度,但不得少于每100m3一次,对自拌混凝土每台班不少于二次;

4、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偏离及时指正,对意外情况及时向项目工程师汇报;

5、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及环境条件对其进行及时养护;

6、分部分项混凝土施工完毕,项目试验员应对生产中出现的不符合/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若有),并对混凝土的生产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必要时提出改进方法。、第五章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

1、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应由项目工程师组织项目技术、材料、试验等人员组成审查小组,审查其资质能力、质量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与业绩。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质能力

主要审查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包括设备配置)和技术力量水平等,要对其试验室的资质能力进行审查,重点是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内容,审查的主要依据是《山西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和《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审查中供方应能对项目部提出的质疑予以满意和明确澄清。

②、质量管理水平

主要审查搅拌站是否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其体系管理方面与我公司的体系管理方面的一致性,并就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向供方征询协调和解决的措施。重点是审查搅拌站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的证据。

③、服务水平

一方面、看供方对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工艺、技术等提出的要求能否予以书面的详尽而明确的合理满意答复;另一方面,看其根据这些特点所采取的质量技术保证措施能否满足项目部的预期要求;其次,还要审查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环保措施以及在工程项目上拟投入的人员和设备等的力度及承诺。

④、业绩审查

审查其近年承接的工程规模和效果以及相关客户对其各项工作的评价资料。审查其与本项目混凝土工程实际特征相符合的其它相关资料。

2、合同的签订

合同签订总体上是各种不同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价格、质量、服务、验收以及违约责任等的明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合同技术要求

项目部应根据项目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工艺等要求向搅拌站提出各部位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级别、强度要求(如早期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长期性能、耐久性能、环保性能、含气量、粗骨料粒径、水泥品种、浇筑性能(如可泵性、振捣性、自流性、自密实性等)、凝结时间等。这些技术要求不仅要在总合同中反映,特别是在日常的预拌混凝土供应联系单(它是合同一部分,不能仅以口头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中应能明确。混凝土供应联系单应双方签字,一试两份、双方各执一份,预拌混凝土供应联系单应由试验人员填写,工长复核,项目工程师审核后交材料员采购。材料员应妥善保存好预拌混凝土供应联系单。

②、合同价格

主要根据我方提供的工艺、技术等要求所采用的原材料规格质量状况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验收方法以及服务水平等,并根据当地预拌混凝土的价格水平与其签订价格合同。

③、其他要求

在合同中尚应明确预拌混凝土的交货地点、验收方法(包括数量、质量)等要求,另外,还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主要指货款支付,技术(包括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混凝土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要求、服务质量方面。对项目部而言,主要是技术要求和服务质量的违约处置,以及履约保证金的处置(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的处理方法)。预拌混凝土的合同签订应采用制订的《预拌混凝土供需合同》示范文本。

3、预拌混凝土使用前的审查、①、使用前对预拌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配合比、拌合物性能、强度等等)、连续供应能力(如工艺条件、设备配置等)、技术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等保证措施进行客观检查,必要时予以验证。

②、项目工程师和试验员必须到搅拌站进行各项保证措施的现场确认。

③、项目工程师和试验员必须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预拌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3、预拌混凝土中间检查

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要把它视作施工现场的一个作业班组一样认真对待,随时并及时与其保持信息沟通并进行监督检查。预拌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时,现场试验员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工程验收标准和合同规定,对其质量进行拌合物性能检验(主要是坍落度和扩展度),供需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书面验收记录,双方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不能使用。对其进行监控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资质、质量的管理体系以及其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时效性(持续性、有效性);

②、原材料的采购、储存等管理水平及技术性能。③、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符合性、并检查原材料的计量方法及计量差值符合性; ④、运输车的运输性能(主要是能否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⑤、试验室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及检测能力的保持性; ⑥、外加剂的掺入量和掺入方法,特别是有二次和多次掺入方法时(如在运输途中的掺入),须对其方法的书面有效证据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进行验证。

⑦、运送频率对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 ⑧、拌合物数量检查,特别是按单车体积进行计量时,现场物资验收部门须采用小感应片等计量方法对单车卸料前后的重量予以严格检查控制;

⑨、搅拌站的人、机、料等进入我方施工现场后的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的工作检查。

⑩、对其实际所采用的技术等措施与其预先的书面承诺一致性予以核查。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篇2

全球各地遭受地震、台风、豪雨及土石流等自然环境侵害频繁, 不论是台湾集集大地震、四川汶川地震、日本福岛地震海啸, 或美国卡翠纳飓风等, 对人的安全及财产侵害不容忽视, 更是大自然对工程技术的考验。同时, 全球人口快速成长, 于2014年4月已达约72亿, 2050年全球人口更可能至90亿。新生人口中有57%在亚洲, 26%在非洲, 9%在南美;人口最多的5国依序为中国 (14亿) 、印度 (12.6亿) 、美国 (3.22亿) 、印度尼西亚 (2.52亿) 和巴西 (2.01亿) 。人口成长带动都市化基础设施需求, 预估在2015年, 全球超过千万人的城市将有27个 (15个在亚洲) 。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城市地区将形成, 城际交通与住宅规划成重要课题。面临全球经济衰退隐忧, 各国无不思考加速或扩大基础建设, 此将对混凝土产生大量需求。混凝土生产需耗费许多自然资源, 除对土地与生态有不利影响, 并产生大量CO2, 导致温室效应, 影响包括气候异常、粮食水源供应不平衡等。预拌混凝土业在主客观条件下, 除努力提升质量及性能外, 引入经营管理策略, 迎接跨世纪挑战, 亦为刻不容缓的事宜。

“创新 (Innovation) 管理”在各行各业早已兴起一波波热潮, 前仆后继, 不论是全新发明、现有产品及系统的改善、或将现有创意应用到新领域, 皆可视为一种“创新管理”。将创意产生延伸到制造产品、提供服务的一连串过程, 透过管理手法结合, 已使“创新管理”成为企业显学。预拌混凝土业不论在经营管理或产品改善, 已有长足进度, 然能否再透过“创新管理”, 在产品及生产系统改善、新领域应用或提供新服务上有所突破, 关系产业的获利与存续。预拌混凝土业有其特性及经营条件, 要导入“创新管理”似有其困难度, 惟在竞争愈形激烈, 生存条件愈形不利下, “创新管理”是企业永续经营可选择的策略。

二、预拌混凝土业特性

1. 加工产业报酬低

预拌混凝土 (Ready-Mix Concrete) 一般指在工厂内先将胶结料、砂、石、水及化学药剂等, 依一定比例关系计量后倒入固定式搅拌机内拌和, 使其具有一定工作性, 经卸料入输送车后, 运至工地使用。因此, 业界有自称其经营方式如同加工业, 因为生产者多向原料供货商购买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 再加以混和生产成混凝土及运输交货。此外, 预拌混凝土厂又会产生噪音及环境污染, 须投入环保成本, 故其投资报酬率与其他产业相比, 似多偏低。

2. 产品受地域限制

预拌混凝土因受凝结时间、工作性及运输成本等因素限制, 有其供应的经济距离。混凝土公司供料量也受限于设备产能及场地容量, 纵景气好, 也无法提供超出其可供应量, 何况机械设备扩充受市场景气循环、成本、场地及环保条件等约束, 非短期可达成。因此, 预拌混凝土厂设置地点与规模多已固定, 产品供应量更受制于公共工程建设时程与规模、民间投资景气度及服务地区范围等。此外, 公共工程推动上, 施工单位又可能在其工区附近自行设置预拌混凝土厂, 也衍生与当地业者竞争局面, 更不用说尚有未合法登记的混凝土厂存在之问题。因此, 预拌混凝土的供需能量多半是可预测, 会有旺季及淡季情形, 当然更无法如其他民生消费企业可进行促销活动。

3. 质量难差异化

混凝土质量主要以抗压强度为主, 多以符合最低门坎 (设计强度) 为标准, 惟需待28天后才得确认强度是否合格, 故不易短期内对质量做出评断。消费者仍多存有对“有名气”混凝土公司的信赖习惯, 近年有经“优质混凝土标章 (Good Ready-Mix Concrete) ”认证的混凝土厂出现, 且渐为政府机关所认同, 然尚未普遍获民间业者了解, 致市场上对质量认同形成两大区块 (认证的与非认证的) 。预拌混凝土送抵工地, 尚须经输送、浇置、捣实及养护等作业, 当混凝土硬固后若产生裂缝、蜂窝或强度不足等缺失, 质量责任有时难区分。市场机制下, 多认为混凝土公司应负责, 混凝土公司也多半接受, 此已为数十年来的惯例, 也是预拌混凝土厂的无奈。预拌混凝土业除无法建立专业形象, 也因业者间竞争, 形成混凝土质量优劣似未为购买者所关心, 因购买者签订的购买契约常是要低价且要质量保证无上限, 预拌混凝土业界所提供的混凝土质量其差异化常难区隔。

4. 道德责任太沉重

混凝土价格在供过于求下, 降价求售及业界整并, 造成部分的预拌混凝土业者生存已比质量来得重要。价格竞争下, 屡有听闻将售价下杀近材料成本, 则混凝土公司的加工管理成本如何摊回, 也多不为购买者所关切。质量与价格显不对称下, 不符质量规格的混凝土所衍生的安全风险恐将留给无知的业主或未来的使用者承担, 开启另一潜在争端, 此可由台湾集集大地震后, 倒塌建物中有相当比例的建物之混凝土强度不符原设计, 衍生施工者责任承担的刑责。另外, 台湾在1980年代兴建的建筑物, 后来发现许多为“海砂屋”, 纠纷不断, 更让许多屋主用一辈子的积蓄换来的却是“危险建物”。商业行为过程中的道德责任, 要如何界定、厘清与承担, 恐非局外人所能理解。

5. 财务风险高

各行业有其交易风险, 在预拌混凝土业当原物料采购处于卖方市场时, 多有须先付款再取货的成规。然在混凝土供应市场上, 购买预拌混凝土的买方, 反却能等到混凝土龄期达28天, 强度合格才有可能付出货款, 有些则要2~3个月后才能收款, 来去间至少要有三个月的现金调度能力, 收不到货款的情形, 更常有耳闻。因此, 混凝土业若仅为“加工者”角色, 其财务风险实属偏高。

三、创新管理面向

市场永远充满变化与竞争, 没有进步是退步, 创新是创意加上变革, 扩大经济不仅仅是再生产更多同样的产品, 而是生产更多具有高价值的产品。过去一些大企业的变革策略有“主动改变 (提前因应) ”、“不得不变才改变”、“非变不可时还不改变”。要不要创新完全在于主管抉择, 而主管只要想十年前的生活与现在有没有变化, 那十年后呢?预拌混凝土是历史悠久且非常传统的产业, 在了解其产业特性后, 秉承创新管理精神, 提出几项浅见与大家分享:

1. 经营集团化趋势

混凝土公司经营方式, 依现况概分为集团式及独立经营式两类。集团式多由水泥厂主导, 以水泥厂牌自设混凝土公司, 自行经营数家或数十家, 再融入一些所谓的“加盟店”, 即以其厂牌称号经营, 但仍由该加盟厂人员及设备自行经营, 形成在各地都有据点, 如同7-11便利商店式的连锁店。此种经营, 确有相当优势如使用自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质量好控制, 成本也低;其他原物料以集中大批采购, 价格也可较低;经营人才及技术, 可互相调度、支持、训练、开发及分享, 形成另一种“蓝海策略”思维。混凝土公司采独立经营式, 多以单一厂或拥有二~三厂的方式存在, 今多以进入家族第二代经营, 有些则是过去在混凝土公司工作, 离职后自行开业创设。这类独立经营的混凝土公司, 局限在固定地区, 多因伴随经济成长而出现, 经营上易受景气影响, 多倚赖老本, 再加上地点优势、人脉关系与同僚情感, 纵在不景气中, 只要能得温饱, 也就一步一趋的继续经营, 惟难以再扩张事业版图。

集团化经营显具竞争力, 当独立经营的混凝土公司失去竞争力时, 终将考虑加入所谓的“联盟”来降低经营成本, 或为其他公司代工, 或径委托予他人经营。联盟的经营模式, 必然为未来趋势, 只要竞争存在, 跨地域的结合会自然形成, 资源集中, 统一分配与分享, 多角化经营, 将使强者更强, 市场大者更大, 预拌混凝土业的版图亦将在缓慢中产生明显的变化。

2. 设备与人材提升

混凝土生产技术发展多须配合市场需求, 生产设备规格提升, 是提高生产能力及保持质量稳定性的利器。现今业界的设备水平差异性, 在大多数公司间不易突显, 重点仍在技术人员对材料性质掌握度, 配比经济性及有效性的提供等。对特殊规格产品的提供如高强度混凝土及自充填混凝土等之高性能混凝土, 人才必是决胜关键。因此, 混凝土公司工作人员在职训练, 包括拌和操作手, 品管试验人员及品管工程师的技术能力教育及个人认证是重要的工作与投资。

3. 降低原料及管理成本

为降低经营成本, 愈来愈多的混凝土公司除水泥外, 都尽量采自有砂石矿场, 自己的化学药剂厂, 以降低原物料取得成本, 有称之为“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另外, 预拌混凝土厂因应环保法规要求, 清洗产制设备及运输车辆所用过的水, 都已无法排出厂外。因此, 使用回收水成为拌和用水的一部分, 已为必要的。混凝土运输车辆也渐采外租车, 除易于管理, 也减低人事成本。亦有混凝土公司另成立运输关系企业, 将购买的各项原物料由自己来运输取得。为掌握运输车辆动向, 对各式车辆装设GPS定位器, 也是提升管理效率的方法。此外, 内部管理流程改造如调度作业, 客诉事件处理, 买卖契约签订流程管制等, 也是提升公司企业形象, 并降低管理成本, 达到不能开源, 也要能节流的目标。

4. 开发高价值产品

营建工程随经济发展、空间条件与功能需求, 构造物型式朝高层建筑, 长跨径与高桥墩桥梁, 海域构造, 大型地下结构及长隧道等方向发展, 对混凝土性能也产生新需求, 如早强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高流动混凝土、自充填混凝土 (Self-Compaction Concrete, SCC) 、高耐磨混凝土及耐久性混凝土等, 都是普通混凝土性能无法满足的规格, 除突显技术能力的重要, 也能让生产者取得相对的价格优势。混凝土生产成本, 很大一部分来自原料成本, 因此, 产品创新除可创造价格, 也可从降低生产成本方式来获利。现今大部分预拌混凝土业者的混凝土配比组合, 仍偏保守, 亦多不愿在质量上创造其价值。生产者应定期检视配比中水泥、水淬高炉石粉及飞灰等胶结材间用量的优化比例, 胶结材最低总用量, 水胶比容许的最大值, 砂石比等, 是否仍有改良空间。在台湾, 部分预拌混凝土业者推出高坍流混凝土 (High Flowing Concrete, HFC) 及自充填混凝土 (SCC) , 来改善普通混凝土长期以来在工作性方面的缺失, 除提高产品价值, 更争取新客户与得到较高利润。

5. 产品加值服务

(1) 提供养护服务

混凝土硬固后常发生裂缝, 甚有贯穿楼版产生渗水, 虽对混凝土公司可归责性低, 但为服务顾客及降低纷争, 有混凝土公司提供养护材料及雇请浇置施工人员协助进行养护工作, 已见成效, 也取得业主好评, 不失为争取客户的权宜之策, 亦为预拌混凝土业的服务延伸。混凝土养护一直难落实, 若从人性观点出发, 果能开发使混凝土免养护的技术, 以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自动化的最后一哩路, 则前述问题就可解决, 然这条路恐将遥远。

(2) 提供技术服务

愈来愈多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在学校对混凝土工程未加学习或略知皮毛, 实务上遇到混凝土问题 (如坍损、析离、蜂窝、裂缝、强度不足等) 多无从得知其原因及提出因应;对材料特性与机理, 如掺料性能及用量关系、混凝土工作性的意义、泵送加水影响、养护重要性、如何控制早期强度、巨积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重点等, 亦多无法掌握。为提升混凝土公司经营及服务, 可朝提供买方有关混凝土技术咨询服务, 以扭转形象, 成为真正的专业厂商, 而不是仅为卖材料及负担施工瑕疵的角色。

(3) 取得质量认证

近年来, 许多食品安全问题, 促使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安全性及认证的必要。混凝土公司的质量认证, 将成为市场竞争必备的条件之一。

6. 永续发展的内化

永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指“能够满足当代的需要, 且不致危害到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过程”, 反应在预拌混凝土领域的手段可以是减少环境负荷、减少材料使用及减少废弃物产出为主要方向, 如提高混凝土强度, 可减少构造物尺寸;使用SCC, 有利混凝土施工自动化;使用控制型低强度混凝土, 可使资源再利用;炉石与飞灰取代水泥, 减少水泥材料使用等。永续概念纳入混凝土工程生命周期的作法包括降低水泥用量、降低天然粒料用量、废弃或残余的有用资源再利用、施工对环境的友善化及混凝土配比设计优化等。此外, 建立及推动『绿色混凝土』标准, 使用对环境冲击较小的水泥 (使用混和水泥及胶结材、增加使用替代性原料、发展低耗能水泥) 、减少水泥用量 (以飞灰, 高炉石粉取代比目前更多量的水泥, 或使用石灰石粉水泥) 、使用回收水、用无机残余品及废弃焚化炉灰等, 并订定量化指标, 都是可努力的课题。

四、结语

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 篇3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6-0074-02

随着我国房地产的迅速发展,预拌混凝土需求迅猛,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大大促进了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混凝土质量的监督管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许多问题常常困扰着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通过对几家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及工地所做的调查采样研究,系统分析了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及专家的关注,为进一步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混凝土在交货后坍落度的控制问题

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既是监督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又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坍落度控制偏大或偏小,不仅影响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也影响到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结果势必危及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3明确规定了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与合同规定值的允许偏差。

笔者从调研中了解到,预拌混凝土公司在混凝土出厂前,都要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以确定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等重要参数;一旦用水量确定,绝不允许随意改变。因此,《预拌混凝土》等许多规范都明确规定,严禁给运输车内的混凝土加水。尽管已经三令五申,混凝土中外加水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而且多半发生在混凝土的接收单位。

我们注意到,预拌混凝土公司运送到交货地点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一般均能控制在规范和合同要求的范围内,而且往往都控制在允许值的上限。但是,部分施工单位的具体操作人员为了施工方便,即使浇筑基础底板,也偷偷地或明目张胆地往混凝土搅拌车中加水。结果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增大、拌和物的和易性变差、试块强度下降、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或蜂窝麻面、实体检测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对此不严格要求,预拌混凝土公司为了减少损失,派出技术人员到工地巡查,但收效甚微,这给建筑工程的混凝土产品安全使用和强度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如何杜绝预拌混凝土的外加水问题,维护水灰比定则的科学性,已是有关管理部门丞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1.2预拌混凝土试件取样、制作和养护不规范

众所周知,混凝土质量评定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而这些试件必需用标准方法取样、制作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然后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许多工地都比较重视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但也有一些工地不按规范去做,造成扯皮现象,使预拌混凝土公司的质量管理人员深感困惑。一般工地都缺乏混凝土标养室,多数施工单位认为,混凝土质量应由混凝土生产企业负责,从而把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制作、养护让普通民工去完成或全部由混凝土生产企业代劳;而个别承接混凝土试块检测的试验站,不管试样取自何处、试块由谁制作、养护条件是否标;见证取样的红章照盖不误。施工单位只要混凝土公司提供“合格”报告单,就万事大吉。使工程质量的见证取样失去了意义,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

1.3混凝土浇筑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裂缝是其最常见的现象。发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但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是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温度变化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7条、《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第4.5.5条、《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第5.0.5条对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以及混凝土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修补均做了规定。但根据调查所知,能按规范要求执行的工地并不多。《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3规范的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预拌混凝土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也就是说,预拌混凝土的所有权在交货地点交货验收后就由供方转移到需方了。这样,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就很难分清责任,经常发生扯皮现象。

1.4工地施工管理人员对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认识不足

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预拌混凝土有关知识的认识较肤浅,特别是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对预拌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认识不足,使他们处理问题时的理念还停留在原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基础上。这给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目前有些规范的修订跟不上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实际工作中仍用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还有的标准和规范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也给质量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解决方法

2.1供需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相关义务和责任

例如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制作和养护问题、结构混凝土的现场养护问题等,都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2.2供需双方要做到“知己知彼”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需方在选择混凝土供应商时,要提前对其进行考察,然后再通过招标或综合考评来选择。而混凝土公司对施工单位的详细情况了解得并不多,这就需要混凝土公司对混凝土的需方进行考察和了解,如:该施工单位的信誉度怎样、曾建设过哪些工程、施工质量如何、施工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怎样、工地是否有混凝土标准养护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3混凝土公司应不定时地派人到施工工地加强交流

到工地后,除了观察本厂混凝土工作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了解混凝土在工地的浇注情况外,最主要的是与工地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具体操作的一线工人,都要在听取他们意见和看法的同时,恰当地交流有关预拌混凝土的规范、规程和操作方法,有利于对方很好地使用本公司的产品,尽可能避免扯皮现象的发生。

2.4建立工作联系函制度

对于一些不能按照规范、规程操作的施工单位,混凝土公司有关人员要耐心地与施工管理人员、监理等沟通,必要时用书面的形式,如工作联系函、温馨提示、建议或意见等方式来提醒。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处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最主要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几方主体要加强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做到明确责任、相互监督。同时,作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也要关心和重视这个问题,既要宏观调控,也要细化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划分责任界限,使预拌混凝土市场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 黄子春、董 锐.混凝土质量事故鉴定案例分析[J].混凝土,2008.09

2 顾书俊.谈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建筑工人,2008.10

3 徐金荣.水泥质量品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J].福建建材,2008.05

Mix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crete Quality in Advance

Shen Jianwen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system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ix concrete quality in advance in norm, investigation through sampling on the spot with mixing the concrete production unit to the building site in advance of this text, have analyse that mixes the question existing in concret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in advance, has explain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综合素质,促进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西安市散装水泥管理条例》和《西安市建设工程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信用评价,是指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的诚信体系、质保体系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

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信用评价的范围为,西安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工商营业执照、并且资质证书在有效期内的商品混凝土企业;西安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工商营业执照、并且备案登记证书在有效期内的预拌砂浆企业。

第四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资质管理和信用评价工作、预拌砂浆企业的备案登记和信用评价工作由市建委负责。

第二章 信用等级及评价内容

第五条

企业信用评价等级按照与动态评价的实际分值划分为AAAAA级、AAAA级、AAA级、AA级、A级和B 1 级六个档次。

﹙一﹚AAAAA级评价分值在95分以上;

﹙二﹚AAAA级评价分值在90—94分; ﹙三﹚AAA级评价分值为80—89分; ﹙四﹚AA级评价分值为70—79分; ﹙五﹚A级评价分值为60—69分; ﹙六﹚B级评价分值为59分以下。

第六条 信用评价内容包括: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质保体系建设、专用运输与输送(储存)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绿色生产措施等五个方面。

第七条 诚信体系建设包括下列内容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范标准执行情况; ﹙二﹚销售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

﹙三﹚售后服务情况; ﹙四﹚统计资料情况; ﹙五﹚员工工资保障情况; ﹙六﹚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八条

质保体系建设包括下列内容

﹙一﹚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及标准化生产情况;

﹙二﹚企业的实验机构建设情况;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情况; ﹙四﹚生产过程规范化管理情况。

第九条 专用运输与输送(储存)设备管理包括下列内容 ﹙一﹚专用车辆及储存设备情况;

﹙二﹚专用运输与输送(储存)设备统一标识情况;

﹙三﹚车辆进出厂区冲洗设备情况;

﹙四﹚专用运输车辆及储存设备卫星定位系统安装情况。第十条 安全管理包括下列内容 ﹙一﹚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二﹚安全警示标志设立情况;

﹙三﹚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制定情况。第十一条 绿色生产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一﹚生产过程中防污染情况; ﹙二﹚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利用情况。

第三章

信用管理

第十二条

信用评价实行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无论集中评价或不定期抽查均按分值计算,其中一个企业接受两次及其以上评价或抽查的,以最新评价结果确定信用等级。

第十三条

市建委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及企业信用的评价工作,信用评价工作每集中进行一次,由市建委统一组织实地评价,并实行量化打分;动态信用评价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

第十四条 每次评价工作结束后,由市建委颁发《企业信用等级证书》,并将评价结果在市级媒体和市建委政务网站()上向社会予以公布。

第四章 信用奖惩

第十五条

企业信用实行差异化管理,其中:

获得AAAAA级信用等级的企业,除特殊情况外一年内免于动态信用评价;

获得AAAA级信用等级的企业,除特殊情况外半年内免于动态信用评价;

获得AAA级信用等级的企业,除特殊情况外三个月内免于动态信用评价;

获得AA级信用等级的企业不定期进行动态信用评价; 获得A级信用等级的企业常年重点监管;

被评价为B级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经市建委组织验收整改仍未到位的,依法降低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等级或吊销其资质证书,注销预拌砂浆企业备案登记证书。

第十六条

企业当年获国家级表彰的在信用评价分值的基础上加5分,获省部级或省部级部门表彰的加4分,获市级表彰的加3分,获市级部门表彰的加2分,使用建筑垃圾、尾矿等可再生骨料的加1分,同类型奖励分值不予累加。获奖企业可在集中信用评价时提供获奖文件和证书原件予以加分,也可持获奖文件和证书原件到市建委修复当年信用记录。

第十七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信用等级直接确定为B级:

﹙一﹚因产品质量导致发生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 ﹙二﹚非法挂靠、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

﹙三﹚内发生重大或较大安全事故一起、或内累计发生两起以上一般安全事故的;

﹙四﹚拖欠员工工资,造成集体上访的;

﹙五﹚被国家、省、市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 ﹙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不到位的; ﹙七﹚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八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将作为企业晋级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企业信用评价的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者按照有关规定查处。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二○一二年二月一日起施行。附件:

1、西安市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篇5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水平,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规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评价标识是指对自愿申请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评价、确认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评价标识。

第四条 评价标识遵循自愿申请原则,并应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

第五条 标识评价的技术依据应符合《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 328,标识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两部门)负责全国评价标识的监督管理,指导各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两部门明确日常管理机构,由该机构承担评价标识日常实施和服务工作,以及两部门委托的具体事项。

第七条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部门。两部门和省级部门统称为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和组织开展本地区评价标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承担省级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

(二)对评价标识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报两部门;

(三)监管本地区评价标识应用;

(四)在两部门建立的统一信息平台上发布本地区评价标识信息等。

第八条 评价标识工作的具体实施由评价标识机构负责。评价标识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混凝土行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二)不少于20名熟悉我国混凝土行业生产工艺、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6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不得低于30%;

(三)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办公场所和其他必要办公设施;

(四)组织或参与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编制工作,或从事过相关建材产品的检测、检验或认证工作,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影响力;

(五)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第九条 评价标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评价标识的申请受理、申报资料审查、生产现场核查、公示、出具评价报告及颁发证书。评价报告应经评审专家签字并加盖评价标识机构公章;

(二)负责对取得标识企业开展随时抽查和评定性复核;

(三)建立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技术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并进行归档管理;

(四)提交评价标识工作总结和下工作计划;

(五)完成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评价标识机构的评价结果,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形成评价报告。

评审专家不得少于5人,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得低于2人。外单位专家应从两部门联合组建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中聘请。

本单位专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混凝土及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熟悉混凝土及相关专业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熟悉《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相关规定;

(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

(五)没有参与被评审的评价项目;

(六)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第三章 申请条件及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申请标识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当通过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申请,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预拌混凝土专业从业资质;

(二)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正常使用;

(三)一年内未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年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五)申报材料真实、完整并符合相关格式要求。

第十二条 申请企业向评价标识机构提交申报材料。

评价标识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认其标识等级,并进行生产现场核查。评价标识机构对通过评审的,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向省级部门出具评审报告,向省级部门申请证书编号,给申请企业颁发标识。

第十三条 省级部门对评价信息予以公布,必要时可进行抽查。

第十四条 省级部门负责将本行政区域内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报送两部门。

第十五条 标识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可申请评定性复核,评定性复核程序与初次申请标识程序一致。

第四章 日常监督

第十六条 取得标识企业每年年底前应向评价标识机构提交自查报告。

评价标识机构对企业自查报告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抽查,并将自查报告和复核结果报省级部门。

第十七条 主管部门可根据评价标识监督管理要求以及社会监督等情况,对取得标识的企业开展随机抽查。对于不满足相应星级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应要求评价标识机构降低标识等级或撤销标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已取得标识的企业自降低或取消标识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标识。第十九条 相关机构或企业对评审过程或结果有异议的,可向省级部门申诉。省级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60天内将调查核实结果反馈给相关机构或企业。

第二十条 评价标识机构应接受省级部门监督和管理。评价标识机构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不按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申报资料审查和生产现场核查;

(二)泄露申请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

(三)伪造评审报告或者出具虚假评审报告;

(四)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标识管理

第二十一条 标识包括标志和证书。由两部门统一制定式样与格式、编号和管理,根据省级部门申请进行发放。

第二十二条 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冒用。

第二十三条 申请评定性复核时,应将原标志和证书交还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停使用其标识:

(一)实际生产控制指标与要求指标不一致;(二)证书或标志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其标识:(一)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或质量事故的,或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转让标识或超范围使用的;(三)以虚假材料获得评价标识的;

(四)拒绝相应机构监督检查和抽查的,或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评价标识结果可作为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依据。各地应统筹协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 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依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则 篇6

湘建建〔2008〕111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技术规程》等法规及规范标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使用的预拌混凝土从采购、生产、运输(送)到现场施工等环节。

第二章

采购管理

第三条

采购单位应当向取得预拌混凝土生产相应资质的生产单位采购,签订采购合同之前,应查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

第四条

采购单位应当与生产单位签订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采购合同中应当载明预拌混凝土以下技术和质量内容:

1、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使用的工程部位,用量,强度等级,坍落度。

2、对原材料品种、规格的要求;对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掺量和掺入方式的要求;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技术要求(如抗冻、抗渗、抗折、氯盐含量、缓凝、早强、无收缩等)。

3、供应方式,交接地点、日期、时间,小时供应量,运距等。

4、专用生产配合比,指定的外加剂、掺合料和专用材料以及技术条件。

第三章

生产质量管理

第五条

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单位必须取得有权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并在核准的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停业整顿期间及整改限期内不得生产或销售预拌混凝土。

第六条

生产单位应当健全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原材料(水泥、骨料、水、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生产设备、产品销售等台帐。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要求生产和运(输)送预拌混凝土。

第七条

生产单位应当加强对生产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对所有使用的原材料按不同规格、批次及批量进行检验检测。其中不少于30%的试件、试样、试块应送有见证取样检验检测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原材料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用于生产。

第八条

生产单位应当建立预拌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检验检测的档案管理制度。使用的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应具有验收、检验检测记录及检验检测合格证明等资料,使用的水泥应具有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明等资料。所有资料应完整无缺、一一对应并及时归档备查。

第九条

生产单位建立的混凝土专项试验室基本条件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并取得省建设厅核发的“专项试验室”资质证书。专项试验室应实行主任负责制,并设有专职技术(质量)负责人。

第十条

专项试验室应根据采购合同规定和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经过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严格控制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用量,确定能满足设计强度及耐久性、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预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报告应经专项试验室主任确认签字。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报告应当送工程项目的监理、施工单位审核,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生产。

第十一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专项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执行,并做好生产记录,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生产配合比。

第十二条

生产单位应对预拌混凝土主要生产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保持设备完好。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计量器具除按有关规定及时委托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外,还应做好企业的自检工作,并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

生产单位应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的运送时间,当混凝土因凝结或冰结而降低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和使用。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有疑异时,应抽查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设备计量检验记录和抽样检测报告,生产单位应当予以配合。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作出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四章

检验与验收

第十五条

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负责。交货检验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预拌混凝土生产、工程监理单位旁站见证,由施工单位按规定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和制样。预拌混凝土质量判定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交货检验的检验检测报告是工程质量判定与验收的质量控制资料之一。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采购的预拌混凝土,施工单位应当在预拌混凝土进场以前查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拒绝无相应资质或处于停业整顿期(包括整改限期)内的生产单位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进场。

第十七条

出厂检验。生产单位应根据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合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检验检测结果存档备查。坍落度、拌合物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预拌混凝土不得出厂。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采购及使用单位(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供下列出厂资料:

1、原材料检验检测报告及生产配合比报告;

2、《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及预拌混凝土合格证。

《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应做到一车一单,随预拌混凝土送料车送达工地,作为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的依据,其中到达时间应由采购单位在施工现场如实填写。预拌混凝土合格证应按出厂时间即时签发。第十八条

交货检验。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生产单位对进场的每一车预拌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交货验收合格后,施工、监理及生产单位应当在《预拌混凝土送货单》上会签。交货验收内容包括:

1、查验预拌混凝土的出厂时间,记录搅拌运输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拌和后至进场),超过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的,禁止使用。

2、测定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不能满足规范和合同要求的,预拌混凝土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认为合同规定的坍落度无法满足泵送要求而需增大坍落度时,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征得工程监理单位同意后,书面通知生产单位作出调整。

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后,在工程监理、生产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并制作试块,经各方签字认可。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试块应在监理见证取样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送至有见证取样检验检测资格 的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试块接收记录由三方共同会签。必需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和氯化物总含量时,应按有关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

第五章

施工质量控制

第十九条

生产单位如对所提供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有特殊要求的,应对施工单位作出书面技术交底,施工、监理单位应将交底文件存档,并按照交底要求组织施工。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预拌混凝土的特点按照有关规范确定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方案并严格实施,同时要确保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对施工质量负责。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卸料后,严禁加水,严禁进行二次运转、二次搅拌,严禁将已经初凝的混凝土用于工程。

第二十一条

工程交工时,施工单位应将以下资料作为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资料:

1、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及其专项试验室资质证书复印件;

2、预拌混凝土生产配合比报告;

3、预拌混凝土所有原材料的合格证和检验检测报告;

4、预拌混凝土强度检验检测报告;

5、混凝土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检验检测资料(如膨胀、耐酸、耐碱、耐热、防辐射等)。

第六章

工程监理责任

第二十二条

工程监理应当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进行审核,参加预拌混凝土的交货验收,对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和送检实施见证,并履行签字职责。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查验工程所用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三条

工程监理单位可以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及试配、运输方式、运输时间、生产质量控制等实施延伸监理。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公布的必须对其实施延伸监理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实施延伸监理。

第七章

质量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生产单位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含泵送)质量负责,因预拌混凝土存在缺陷造成质量事故或他人财产损失的,生产单位应承担经济赔偿及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施工单位对下列情形引起的质量纠纷、问题、事故负责,承担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

1、未按规定对进场预拌混凝土进行交货验收、见证取样、标准养护、见证送检等交货检验;

2、浇注、振捣、养护违反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或浇注、振捣、养护不当;

3、对进场的预拌混凝土加水、二次运转、二次搅拌,将已经初凝的混凝土用于工程;

4、使用无资质或处于停业整顿期(包括整改限期)内的生产单位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第二十六条

采购单位因未按本细则第四条规定与生产单位签订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的;未按规定在采购合同中载明预拌混凝土技术和质量内容的;采购合同中载明的技术和质量内容不当或违反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的;采购无相应资质或处于停业整顿期(包括整改限期)内的生产单位的预拌混凝土的,对由此引起的质量纠纷、问题、事故负责,承担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省建设厅负责全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单位进行抽查,检查生产单位对原材料检验检测的批次、批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重点检查水泥、砂、石、粉煤灰、掺和料、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情况,必要时,应按规定进行抽检;定期组织比对试验,生产单位专项试验室比对试验结果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内不得承担相应的试验和检验检测项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管理权限内工程项目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生产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责令限期整改,认定上报其不良行为记录,整改期限内不得生产预拌混凝土。

1、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人员、设备、管理不能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要求的;

2、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或使用已淘汰、禁用原材料的;

3、未按照规范要求的批次及批量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的;

4、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计算不严谨或不按照配合比进行生产,偷工减料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行为。

对拒不整改或在限期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在整改期限内仍然生产预拌混凝土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其作出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的行政处罚,或者向有权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超过自身行政处罚权限的)。

因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还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

采购或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或处于停业整顿期(包括整改期限)内的生产单位的预拌混凝土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责令纠正,认定上报其不良行为记录,按照违法分包或发包对其作出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或拒不纠正的,应同时作出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的行政处罚,或者向有权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第三十条

工程项目使用了无相应资质生产单位的预拌混凝土的,不得评定为合格工程;未经检测鉴定或检测鉴定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投入使用。

第三十一条

生产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生产并提供预拌混凝土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按照无资质承接工程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其相应资质申请一年内不予受理。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发生本细则第二十五条所列情形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责令改正,认定上报其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应同时作出停业整顿和停止执业的行政处罚,或者向有权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第三十三条

工程监理单位未严格履行本细则规定的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理职责的,或因监理的失职造成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的,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责令改正,认定上报其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或拒不整改的,应向省建设厅提出停业整顿和停止执业的行政处罚建议。

第三十四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设立分站(场)时,必须报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分站(场)条件不得低于相应资质等级要求。

第三十五条

本细则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预拌混凝土的管理办法 篇7

一、人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试验室对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各种认证条件都明确了试验室人员数量及技术负责人能力的要求。试验室人员的成熟与稳定是一个企业所要重视的。核心人员稳定的重要性对企业毋庸置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的试验人员并不是很稳定。这与各方面都有一些关联。但关键还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从内心中是否真正的重视技术人员, 了解和理解试验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贡献。只有足够的重视, 才会提供给技术人员各方面的支撑, 保证试验技术人员的稳定。

作为试验室的工作人员其对技术有着特殊的要求。从实际出发, 目前各个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的原材料进厂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 尤其是砂石料。这就要求试验室人员能第一时间针对不同的原材料做适当的调整。这对试验室的人员的考验无疑是巨大的。首先要懂得各个原材料的各项基本性能, 并熟练掌握混凝土、砂浆配比等系统的知识。对原材料的影响方向有预判, 对相互的作用有掌握。

当前的工作更多是团队的合作完成, 试验室也不例外。那么试验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就非常重要。Robert L.Katz认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有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要求, 如图1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管理岗位需要对应不同的技能要求。其中高级管理者对技术能力要求最少, 概念能力要求最高。而基础管理者则相反, 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会更高。但是不管在什么岗位上, 一条相同的要求就是人际技能。这包括对平行部门的沟通, 对上下级部门的沟通, 包括对外部的沟通等。所以虽然试验室主要从事的是技术工作, 但是沟通能力一定不能或缺。

二、机

试验室有许多的仪器设备, 要按照试验室所承担的职能配备相关的仪器。在原材料的相关检验过程中, 仪器应配备充足, 并能很好地规划设备的摆放位置, 使设备之间不应有干扰, 对数值无影响, 操作起来顺手。

保证仪器的运行有效。仪器设备的档案要清晰明了, 包含足够的信息。设备的接收、验收、启动过程应有记录。基本信息、位置、在控状态都应非常的明确。每年的检定/校准、保养都应有完备的记录。除了按要求去进行检定/校准, 试验室还要会用检定/校准报告。尤其是校准报告, 不是报告一拿了事。对里边的数据要进行分析, 合理运用报告检测结果。仪器设备应该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并有明确标示证明仪器状态。要推断检测值的区间来合理利用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保管员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不是一个虚职。对设备的日常保养, 检定/校准周期, 液压油的更换要制定计划。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做到真实有效。在做实验前要真正的做到空运转, 看设备是否一切正常。否则一旦破坏性试验中发现设备有问题, 检测值就不能真实体现。在试验后也要做好仪器使用记录。真实有效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在发现设备有问题时, 可以迅速对哪一批次试验的值造成影响作出判断。

三、料

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对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把关。只有“好”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好”, 既有原材料本身的性能好, 也包含适合试验室技术调整的方面。预拌混凝土、砂浆都是硅酸盐制品, 离不开水泥等产品。目前水泥的质量整体可控, 但部分企业的材料没有从厂家直接购货, 而是通过供应商来采购。或许就会存在着偷龙换凤, 以次充好的隐患。而现实中像水泥这样的原材料, 因为检测周期长的原因, 检测结果出来后往往企业生产的混凝土和砂浆都送到使用现场使用完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试验室通过多种途径来规避风险。像有些大的水泥厂在出车的粉料罐车就有封签, 起到了一定的防止“掉包”现象。但试验室如何针对自身做出快速的检测也很关键。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简单谈几种小方法。一是做水泥净浆, 看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工作性;二是拿两块10cm左右的玻璃片夹住薄薄的水泥, 来看水泥的颗粒和颜色;三是拿一恒定标准的外加剂来看此批水泥的流动度变化。上述三种快速检验方法都要与前期的水泥进行做比对。然后再按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

现在的假煤灰也比较多, 用磨细的石粉, 煤矸石等代替层出不穷。试验室可以采取滴盐酸, 用显微镜看玻璃珠状态等方法来快速检验。

试验室对这些试验周期较长的原材料除了标准规范外, 要有一套自身的试验检测方法。试验室人员必须掌握每种原材料的组分组成及作用机理, 这样才能明确地判断原材料的好坏。甚至用一些“土办法”来快速检验原材料。这样才能取得一个收料、判定、使用之间的平衡。

四、法

试验室应该具备齐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并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目前很多的试验室在编制和执行质量手册存在编制和实际操作中脱离的现象。本身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提高试验室管理水平和起到规范试验室管理的作用, 但现在往往成为了应付检查的一套资料。很多试验室的人员也不具备编制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要重视试验室的管理, 如自身不能编制很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就要向外部寻求支撑。而不是简单在网络上下载一些资料, 东拼西凑出一套不适应自身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既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去做, 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能落地、好执行。

标准规范的学习施行是试验室的基本功。但往往有部分试验人员不能很好的掌握标准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判定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随意性大, 甚至完全不符合标准规范的做法都有发生。这就要求试验室要加大自身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的学习, 外派参加正规组织的培训, 还要参加一定的能力比对试验。

在实际工作中, 因各种原因, 进厂的原材料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可能不会完全达到试验室的要求。比如砂、石的剧烈变化, 粉煤灰断货、外加剂断货等。这就要求试验室要提前配置很多非正常情况的配合比, 并试配验证之。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能及时地拿出相应的配合比来执行, 做到“有法可依”。

五、环

试验室的环境很重要。一是整洁的办公及试验场所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整洁也是一个试验室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准。二是一些试验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比如像胶凝材料的成型及试验, 混凝土、砂浆的试配等。三是养护的温湿度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这样我们的数据才有真实性、可比性。随着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试验室“三废”的排放要有基本的渠道。固体废物可以随着公司一起处理, 但像一些废液要先做酸碱中和处理后, 再统一安排处置。

试验室存有大量的资料, 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不少于6年。这就要求试验室要配备专门的档案室。档案室要具备存储档案的环境, 保证资料的完整。

石屑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篇8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石屑在预拌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它对预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石屑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性能;石屑;混凝土

0 引言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精神,鼓励支持有能力有技术的企业加大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引导预拌混凝土行业向着绿色、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石屑就是废弃资源的一种,它是碎石在破碎过程中筛下的最后一级含有石粉的碎屑材料,其中往往含有原石料中的一些易碎、脆弱成分。在我国每生产1立方米碎石,大约产生0.2~0.5吨不等的石屑,在采石场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场地、产生粉尘污染,而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就我国对环境保护以及现有天然砂相对短缺的现状来看,把石屑作为混凝土的一种组分进行研究利用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由于采石厂的生产工艺流程、石材石质不同。石屑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变化范围也较大,其粒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5mm之间,细度模数在1.7~4.0之间,表观密度在2.65g/cm3~2.85 g/cm3之间,空隙率在42%~50%之间。表1列出了几种哈尔滨地区出产的石屑性能指标。

表1 石屑的物理性能指标

编号细度模数石粉含量

/%表观密度

/(kg/m3)容重/(kg/m3)空隙率/%

松散紧密松散紧密

石屑-012.812.22700158016704138

石屑-022.99.52650147015904640

石屑-033.25.52750151016304541

石屑-043.43.62820157016604441

1 材料及试验方法

1.1原材料的选择

石屑采用哈市阿城生产的石屑-03,其性能指标见表1

水泥:亚泰集体哈尔滨水泥厂生产的天鹅牌P·O42.5水泥,28天抗压强度为48.9MPa;

砂:哈尔滨堤管砂厂,细度模数2.5

粉煤灰: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细度13%;

外加剂:哈尔濱顺发外加剂厂生产的脂肪族泵送剂,减水率为23%。

1.2试验方法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石屑对中砂和碎石的取代率,针对C25~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试配,分别检验混凝土的工作性、工作保持性,及强度发展情况。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均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按照GB/50080-20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操作。24小时拆模,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一定龄期测试其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测试按着GB/50081-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操作。

2 试验研究与结论探讨

2.1配合比的确定

石屑混凝土主要是石屑中的含泥量和石粉含量控制难度大;石屑混凝土稠度大;坍落度经时损失快,不利于施工。试配时对石粉含量加以控制,适当增加外加剂掺量,减小经时损失。表2和表3分别为普通混凝土与石屑混凝土配合比的对比情况。

表2普通混凝土

序号强度等级水泥粉煤灰中砂碎石外加剂水初始/mm强度/MPa

坍落度扩展度7d28d

1C252807081010506.3518022056017.529.5

2C303108078010607.6017522055022.136.5

3C353407075010707.9817022557025.141.6

4C4038080700108010.3516623059028.646.8

表3 石屑混凝土配合比

序号强度等级水泥粉煤灰中砂石屑碎石外加剂水初始/mm强度/MPa

坍落度扩展度7d28d

1C25280705805007307.3518023057018.433.1

2C30310805605007709.0217522055023.039.5

3C353407053050072010.317323057026.145.6

4C403808055045072011.517024060027.647.6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掺入石屑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而且单方混凝土的造价要比普通混凝土的低,从而实现了技术经济环保都可行的效果。石屑中含有石粉(0.075mm以下),它的加入充分改善了混凝土内部孔结构,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大孔得到细化,密实性增强,进而时强度增强,同时石粉的加入增加了混凝土浆体含量,保水性、抗渗性得到增强。但石屑掺量在20%~30%为最佳,大于50%时性能劣化。

2.2石屑混凝土的应用

石屑混凝土配合比经过检验和相关性能检测合格后进行了生产,C30石屑混凝土配合比与前文一致,共生产石屑混凝土150立方米,初始坍落度和扩展到分别为230mm和560mm,2h后分别为200mm和510mm,拌合物坍落度与扩展度2h经时损失分别为30mm和50mm,满足工作性要求。

从施工过程看,石屑混凝土和易性要好于普通混凝土,易于施工。成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混凝土表面的可见裂缝没有,与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值相当。石屑中颗粒状固体以及石粉的存在,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结构密实,从而抵消石屑混凝土的体积收缩,使石屑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体积稳定性。28天抗压强度为38.1 MPa,比初始设计值高3.1 MPa,其它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石屑混凝土的收缩、抗裂、抗渗、抗氯离子渗透,以及碳化试验研究,证明石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多;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优于普通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3结语

1合理利用石屑取代部分碎石和砂掺入混凝土,能很大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降低混凝土泌水离析现象产生,能很好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抗压强度。

2石屑中石粉含量过多,会使混凝土拌合物过于干稠,流动性变差不利施工。因此,应对进场的石屑增大检验频次,石屑中石粉含量不应超过20%,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性能。

3生产石屑混凝土时应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并应缩短浇筑成型时间,加强早期保湿养护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明贵,姚利群 石屑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J] 江苏建筑,2003(1)60-61

[2]安文汉 石屑混凝土强度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1989(02)19-27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培训计划下一篇:高考语文论语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