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 篇1

海口市第一中学 初三(15)班 王佳、李泽涛、梁振国、李华彬、蔡林宏

一、选题目的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供在厨房。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为了让人们了解海南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我们确定了具体的活动目标:①通过从一些农村的老人嘴里了解海南过年习俗的状况,向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②为了保护和继承海南民间好的民俗风俗,加强同学们保护非物质遗产的意识,同时呼吁全社会都参加到保护继承和发扬海南民间的风俗行列中来

二、活动计划

(1)前期准备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地点、时间和经费,准备好调查所需要的用品。

(2)第一次调查(1月~~1月中旬)

我们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文昌、海口乡村、陵水、三亚的过年习俗,并做好有关资料的登记。

(3)第二次调查(1月下旬至二月)

我们实地去调查了一下各地的民俗风情,收集了有关过年风俗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俗。

(4)总结调查

整理收集的资料,对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进行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三、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1月~~1月10号)到图书馆、翻阅报纸或者通过网络了解各地过年风俗.(2)问卷调查:(1月~~1月15号)制作一些问题,从各地人们手里得到一些关于过年风俗的资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进行实地调查,减少了我们调查的时间。

(3)调查分析:根据从网络、图书上和各地人们问卷调查的情况,确定了我们此次调查的目标,做好有关登记,开始实地调查

(4)实地调查:(1月20号~~2月)

三、结果展示

(1)文昌春节民俗——“送灯”

文昌元宵送灯是当地农村传统项目,大年初三过后,在各个城镇,按照各地不同的吉日,开始“送灯”。这一天,各家各户都杀鸡、杀羊,做好多的当地美食,摆宴席,请各路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

村民们撑着花灯(花灯整个可见72个大小红“喜”字和36个“寿”字。在灯的正面还印有“招财进宝”,“连生贵子”等吉利的词),由一个“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敲锣打鼓,燃放炮竹沿村游行,然后到离村不远的公庙去,把灯挂在庙的内外,灯一挂好,人们便蜂拥而上去抢采花灯,据说,抢到了花灯便能发财,人丁兴旺。

在送灯过程中,跳盅盘舞、演木偶红、琼戏等活动。

(2)海口乡村——采屋·围炉·吃斋菜

海口农村的春节风俗很热闹,说起过年,首先要提到“采屋”(海南话)了。采屋,简单说就是在家里进行大扫除。一般要用青竹枝叶捆成的大扫帚,把屋顶、屋檐及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蜘蛛网等脏物清扫干净,除大清扫屋宅的灰尘脏物外,还包括清洗家具、衣被等。这种习俗在海口乡下很讲究,代代相传。

年夜饭总是过年中不可少的,海口的乡村当然也不例外。传统上,海口人把除夕的年夜饭称为“吃围炉”。全家人围着一个火炉,家人就围在旁边吃饭。鸡肉是必不可少的了。锅汤滚开,用筷子夹着切好的肉和菜往汤里煮,滚熟了就可以吃。

吃斋菜,是流传于海口民间的传统习俗。海口斋菜煲的制作方法非常讲究,先将腐竹、粉丝、黄花菜、冬菇、黑木耳等干菜分别浸发漂洗干净,在开水中过一下,滤干,再分别用热油炒匀,入味煨熟待用;把黑豆芽、甜菜、水芹等分别洗净切好,煸炒入半味;黄豆腐干切成长条状,热油略炸成黄色,再加味料至入半味。接着净锅烧热,油热后将全部菜料放入,下清水,调入适量生抽、味精、麻油,慢火煮透。然后将煮好的斋菜分别按其原料的颜色间隔摆放入砂锅中,用中火煮开即可上席了

(3)陵水——接香·搬年货·拿槟榔拜年

大年三十晚上,新年钟声敲过,家中最重要的男丁就要恭恭敬敬地点上几柱香。这些香就是用来迎接神仙的。负责点香的男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接香”。从大年三十的12点到大年初五,家里的香火一定要延续不灭,也代表着这户人家子孙兴旺。

“搬年货”。海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都会吃一顿斋菜,陵水也有同样的风俗。在陵水,人们管吃斋菜叫“搬年货”。金针菇、粉丝、茄子、腐竹等各种素食材料主妇们亲自烹制,等全家人起床,团团围坐,一人一碗米饭,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斋菜。大人们总会招呼孩子“多吃一点”,这一年就会财源广进、生活富足。

拿槟榔拜年。陵水人爱吃槟榔,像春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更是少不了槟榔。在过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大年初一,每见到一位长辈,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一边恭恭敬敬的递过去。长辈笑着接过槟榔,就等于接受了晚辈的祝福。

(4)三亚——除夕做年糕·姑爷拜年买鞭炮

除夕赶制红糖年糕。说到过年,在海南许多市县都有做年糕的风俗,三亚也不例外。三亚红糖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用水调匀,然后掺入些椰子粉末、花生等再调匀,然后将细碎的红糖拌入水中融化,加入盆中,用力搅拌,直到混合物成为均匀的糊状物。之后将其放入锅中蒸几个小时。吃起来口感像软糖一样,味道极好。

在三亚,姑爷大年初二随同妻子回娘家拜年必须购买一挂鞭炮。这是多年来的风俗。每年陪妻子回外家拜年都必须准备鞭炮,来到岳父母家门口后,将鞭炮交给其他亲属,鞭炮放完以后才能进门向老人和其他亲属拜年。带鞭炮到岳父、岳母家拜年,不仅是一种礼节性的需要,同样也是对长辈和其他亲属的祝福。

四、收获和体会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 篇2

一、宋代风俗画的意趣

宋代风俗画以田园诗般的生活与亲切题材著称。而宋代婴戏装饰图案、商业文化和民俗生活的绘画作品, 恰恰能满足人们心灵的回归, 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 宋代磁州窑生产的椭圆形瓷枕, 画面是一个孩童临河垂钓的情景, 内容完整且单纯, 以三两根精炼有力的曲线勾画出富有动感的水流, 滋润的笔墨描画出三条生动的游鱼, 人与自然聚散得体, 四周留白, 不作一笔, 整幅构图豁达通畅, 主题突出, 儿童形象在画面上占有控制作用的位置, 其形象、布局产生出最大的艺术效果。可见宋代的艺术家善于在平凡的景物中发掘出其中的诗意, 强调“诗画一律”。这种章法和立意是宋代艺术家们别开生面的艺术处理手法, 因在当时艺术就是诗, 没有诗意就没有艺术。而宋代婴戏装饰图案在内容与手法上追求极度的精炼, 作品充溢着一派生机与野趣, 充满着健康、活泼、明朗的情调。画面虽然简洁, 但是简而不空, 单纯中有变化, 达到了以少胜多, 虚实对比, 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其笔墨节奏中所蕴含着极具生命的动力, 是艺术家对生活、自然的爱与赞美, 画中物象是艺术家精神的体现, 达到了画物亦画我, 物我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宋代风俗画的社会意识形态

宋代风俗画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形态紧密关联。虽然宋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受“存天理, 灭人欲”封建理学的束缚, 但在民间,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足, 人性地位的提高和画院的兴盛, 绘画开始摆脱宗教、王权、礼教的束缚, 绘画的娱情功能走出了教化的阴影, 走向了大众生活。宋代艺术家们对生活具有广泛的观察和体验, 并善于用独特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认识。北宋政治清明, 中原以及江南商品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不仅南北两宋宫廷皇家机构专门设立了画院, 一些画家包括宫廷画师也关注着民间童贞野趣、生活和风俗题材, 使贴近现实生活的风俗画和民俗主题的工艺美术品像诗一样反映出特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趣味。时至南宋, 政治上的腐朽造成了文人难入仕途, “以画自娱”的文人画家, 只能跻身于“以画谋生”的职业画家之列, 他们不得不迎合市场需求, 掌握行家娴熟的技巧, 表现通俗易懂的内容。

风俗画在画法上并不一味尚古拘法, 而有所标新立异。摆脱物象的束缚, 逸笔草草, 善于捕捉孩童们最能传神的瞬间动态以简练概括的笔墨再现出来。它反映出宋代的反对浮华,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追求平易而隽永、淡泊而含蓄、言简而意尽的美学情趣, 强调对隽永意境的直观顿悟和对时空整体的把握, 从整体出发而不拘于细节。可见, 宋代风俗画和民俗装饰品的独特表现手法, 为装饰艺术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种清新的艺术风格对明清两代的艺术有较大的影响。

三、风俗画对民俗装饰图案的影响

宋代民间美术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色彩和风土人情。有的粗犷、豪放、排列对称有序;有的精致、细巧, 简洁大方, 共同之处就是质朴、纯真、内涵丰富, 显示出百姓内心的美好愿望和质朴的审美观念。宋代的风俗画汲取民间美术的淳朴和吉祥之意, 在“形”与“神”的处理上更注重神似, 意象表达是宋代风俗画家的创作特点。比如宋瓷, 纯真质朴的情节影响其审美取向, 自然随意中表现出洒脱自如、情理服从于感情的特点。首先, 由于文化的渗透、艺术的延展, 统治阶层的审美取向也会受到民间瓷器艺术的感染, 陶艺师将富于节奏和变化的民瓷活泼元素注入到相对刻板的官瓷艺术形态中, 使民瓷与官瓷在审美取向上互相渗透, 甚至影响了文学与绘画。其次, 宋代的民间文学诗词也为风俗画提供了创作题材, 比如风俗画和瓷枕上经常题写一些谚语和诗词, 有规劝箴言、悲欢离合的抒情、民谚俗曲等, 构成了民俗文化的一大特征, 常题写的词曲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表露人们的喜怒哀乐, 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社会风俗人情。

总之, 我国宋代朴素和严谨的哲学观和文化思想, 使民间童贞野趣成为画师和画家关注的主题, 而风俗画装饰品和民俗主题的工艺美术品像诗一样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和审美趣味, 使之对明清的绘画影响深远。

摘要:宋代众多画种中, 风俗画在两宋时期尤为凸显, 创作出不少优秀力作而达到嵌峰。追溯宋代风俗画和民俗装饰品发展历程, 从社会学和文化角度来阐释宋代风俗画和民俗装饰品大量兴起的缘由, 以期为现代绘画艺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宋代,风俗画,民俗装饰图案,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影青.《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小议》陶瓷研究.1998.2

[2]雷圭元.《中国图案美》湖南美术出版.1997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 篇3

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中学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可以传承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腐蚀,还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学段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历史教学自然应当承担部分任务,如何完成这一迫在眉睫的任务呢?首先,中学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课前选好民俗史料,认真做好功课;课堂用好民俗史料,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课后开展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一、广泛搜集、精心挑选民俗史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民俗史料浩如烟海,怎样才能选择有价值的民俗史料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与地域文化一致性原则。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这说明民俗有地域性特征,我们选择民俗史料也要注重地域性,不能忽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训,因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

2.与课程目标相吻合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民俗史料的选择,应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吻合,通过民俗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够熟知和理解各类民俗事象的表现。

3.有利于学生发展原则。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民俗史料的价值在于是否适合高中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只有与高中生成长相适应的民俗史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判断与分析尚缺乏理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民俗文化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乏陈规陋俗,所以,民俗史料的选择要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民俗教育

白寿彝先生认为:“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社会的存在,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这就是说民俗资源中也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把民俗史料与历史教材有机结合,加强民俗教育。

1.课前对民俗史料进行考证,认真做好功课。

首先,要挖掘教材。教材是民俗文化的物質承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材料依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教材也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要进行民俗教育,就要挖掘教材,对教材中涉及的民俗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规划。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既有衣食住行等物质民俗的介绍,也有婚丧嫁娶等礼仪民俗的内容。另外,高中历史必修1教材中有关于宗法制度及祭祀的相关内容;必修2中有铁犁牛耕的变化,属于物质民俗。

其次,要对选择的民俗史料进行考证,如徐州农村地区,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户户用草木灰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画单不画双,中间放五谷杂粮,美其名为“围仓囤”,祈望当年大丰收。还有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习俗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反映了先民对农业丰收的渴望,在准备中国古代农业备课时,就可将其巧妙嵌入教学内容当中。

2.课堂用好民俗史料,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民俗史料的适当引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引用民俗史料进行教学导入,如在讲授“大跃进”相关内容时,引用歌谣:“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之中。运用民俗解决重难点,借助民俗激发学生兴趣,如“农历正月不剃头”,学生感兴趣的是正月为什么不剃头。讲授“辛亥革命时期剪辫易服”时,引入这个民俗,使学生理解此民俗起源于清朝,清军入关后,为了彻底从精神上征服汉人,发布了“雉发令”,用野蛮手段强迫汉族百姓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剃发蓄辫。清政府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正月里不剃头,是汉族人“思旧”。

但是历史课堂教学,不是以讲授民俗文化作为主要目的,民俗史料的选取不能冲淡课堂教学主题,只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对民俗文化要进行正确解读,如纪念土地神活动,不能理解为封建迷信活动,要正确认识:土地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原始农业产生之后,人与土地的关系更为亲近,所需生活资料都离不开大地,所谓“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走出课堂,开设民俗文化阅读课,向学生推荐民俗阅读书籍,引导学生进行民俗主题阅读,涉及的内容:节日民俗、礼仪民俗、语言民俗、物质民俗等。举办民俗知识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鉴赏能力。另外,还可以设计民俗模拟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俗活动仪式的各个环节,通过切身感受,了解民俗风情。

走出校园,指导学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调查,记录节令习俗,追溯传统节日的渊源、发展、流变,如在寒假期间,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各种年俗活动,收集春节民俗资料,动手制作春节纪念物,亲身体会民俗文化的意蕴。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的历史发展沿革与民俗。然后通过主题班会、图片展览等形式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展示出来。

活动设计要主题鲜明,还要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洞察力、判断力与理解力。

民俗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大中学生要自觉接受民俗文化教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中学历史教师要勇于承担,积极探索,努力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民俗文化教育。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 篇4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 2009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袁建锋 学号:2009010500)摘 要: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江西的中南部的客家文化亦是如此,作为一定区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汇合,它反应了赣中南地区在漫长岁月里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刺激的结果,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关键字: 客家 客家礼制风俗

一、引言 民俗作为一种经久传承的民间文化,其形成、发展要受到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它是历史上该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代的推移、人事的更替、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都能强烈地刺激某一区域民风习俗的发展流变,使之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外在风貌。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江西的中南部的客家文化亦是如此,作为一定区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汇合,它反应了赣中南地区在漫长岁月里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刺激的结果,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

二、赣中南客家风俗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同时又具有非常的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赣中南客家习俗的形成自然也与中原文化、土著文化、政治变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在融合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同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它也体现出独特的风貌。客家文化的精髓仍然为儒家文化。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到了明清时期,东南民风习俗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崇德重礼儒化内核。秦汉以来,随着中原移民不断迁入江西等地。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这种氏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着东南地区的逐步开发,到唐宋时期,中原汉文化在江西地区的传播,已开始传播至多数地区。与此同时,传统汉民俗也日益取代,消化了原有的土著民俗,逐步确立了其主体地位。特别是宋代以来理学的兴起,重振了儒文化,各儒学家、理学家或撰文、或讲学,他们“阐孔孟之徽言,导海滨于洙泗,世传其学,人读其书”,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儒家礼制文化发展。赣中南乃至整个江西“族必有祠,其始祖谓之大宗祠,其支派谓之小宗祠,或谓之几世祖祠”。“各族建大祠,岁时会聚,统于所尊”。在赣中南地区建造了林林总总的祠堂,其功能在于奉行传统儒家礼制宣扬的尊祖敬宗之意,而定期所举行的家族祭祀活动,则起着对所有参加者进行一次传统礼制教化的作用。

三、赣中南客家独特的礼制风俗

1.岁时节庆风俗

在岁时节庆方面,每个节日都要以虔诚的心灵祭祀祖先。年前需组织组人展墓,追悼先人,祭奉祖先,并拖儿带子上坟扫墓,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先人的坟地。尽管“旷野纸钱蝴蝶飞,一文不曾到黄泉”,但代代都免不了这种礼仪。对祖先灵魂倍加礼敬的同时,又强调对家中老幼要尊敬爱护。新年的第一天,要给家中老人祈福拜寿,并给小孩压岁钱;端午节时,例要给小孩艾虎,穿红肚兜,以驱邪避恶。七夕要为未嫁女子准备礼品,拜月乞巧。因此,在一年四季的节庆生活中孝悌仁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此外家族和睦相处也是客家传统节庆的一个中心思想。在除夕一家人设酒聚饮,称为“团岁”,寓意合家团圆。大年初一需给宗族长辈拜年祈福,初二至十五需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清明、中元、冬至各地多有合族扫墓之举,以示家族兴旺发达。同样,这种讲究孝悌和睦的精神也体现在上红丁、冠婚、寿庆、丧葬等各种人生礼仪中,这既是庆贺又一个家族成员成长起来、同时也是对该成员的一种教育,让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而行行于进德修业之志”。体现在这种仪式中的核心内容是对成年子女今后行为的道德约束。其主旨也是要求他孝悌仁爱,和睦家人。正如宋时训辞所言“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皮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2.信仰风俗 在信仰方面,客家人同样表现虔诚,体现了客家人孝悌恭敬的文化。客家人的保护神是“灶王”---土地神。这是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客观表现,古时候农村生产力低下,再加上赋税较重,所以能够吃饱穿暖是客家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土地神的神位设在村口,旁种一棵大榕树,每逢农历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二月二、四月

八、端午节、中元节,客家人都要前往祭土地神,摆上猪头、鸡、鱼(均是熟的),三碗饭、三双筷、三杯酒,点燃香烛,席地而跪,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安好、生产丰收以及其他要求。供品的摆设位置是:香最近神位,酒饭次之,荤菜最远,蜡烛在两旁。另外,谁家添丁添口、出外读书工作,也要祭土地神。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3.婚礼习俗

赣中南各地的婚礼习俗之中也往往渗透着这种礼敬祖先、高堂双亲以及家中长辈、讲求和合圆满的传统观念,如婚礼中的拜天地、拜父母高堂等。赣中南乡村婚礼多在宗祠中举行,新人着红袄,冠群拜神及祖宗,又拜翁姑及亲戚诸长辈,捧甜茶、糖水礼敬一家人,婚礼前一晚,新郎在陪娘陪同下给女方送去肉、酒、水、糖若干,新郎回到自家,第二天,新郎在陪郎陪同下去迎娶新娘,并带去名目繁多的红包,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及厨房理事等。新娘家需煮好荷包蛋等待新郎,新郎必须将荷包蛋全部吃完,若未吃完需给红包。出嫁时新娘家预备好待出嫁的床被,并在床被中放置花生、红鸡蛋、红枣等,表示新娘到男家后能够生后,并且生活丰足。新娘同新郎在女方宗祠拜告女方祖先,意为向祖宗辞行,完后,由新娘家人将新娘背出家门,新郎在用背背或用车轿将新娘迎回家中。到家后新娘和新郎举行婚礼仪式,新郎家中鸣爆竹欢迎新娘的到来,新郎新娘必须在鸣爆竹后才能进宗祠或家门,耳后才举行婚礼仪式。如古语有云“次辰行庙见礼,先拜祖先,次拜翁姑、尊长、次拜戚族友朋,按照名分,谓之‘见大小’,亦为‘拜茶’。来宾均封金钱赠新娘,名曰‘脂粉之敬’。”仪式过后,新娘新郎则进入洞房,人们也迫不及待的涌入新房,进行闹新房等活动。

4.丧葬风俗

丧葬在客家人生礼俗中涵盖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客家丧葬礼俗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程序,并且普遍存在厚葬之风,“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1)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2)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3)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

(4)入材: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

(5)陪夜: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6)闹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7)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8)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

(8)其他祭礼: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坟墓。

透过这些纷繁的丧事礼仪及厚葬之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贯穿于丧事礼俗中的基本精神:追养继孝。传统儒家所宣扬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并深沉体现在东南城乡社会丧葬礼俗的诸多方面。从亲死治丧的哀戚恸哭,到披麻戴孝安葬守灵,乃至代代相传的墓祭祠祭,其中折射出孔孟儒家思想中的重礼仪、重孝悌的传统伦理。在这深厚的儒家孝悌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有着深厚的亲情意识。如在入殓、成服、出殡、下葬,人们谨慎小心,一切追求完美,唯恐出现失误,以免死者在另一世界受罪。在丧葬仪式中人们对死者的身体给予装饰、给死者精神予以升华,以便促使死者的身份尽快转变,希望死者能够在另一世界进行安逸幸福的生活。丧礼结束后一般每隔七天,“逢七”的晚上要到墓地去“送纸”,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在当地叫“送七”或“做七”。在“送七”期间,人们在墓地大哭一阵,钱纸烧完以后,人们又小心翼翼地离开墓地,而且过了“终七”,家里人如果还哭的话,要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在这里既表达了晚辈对死者的亲情,也表现出了对死者的恐惧,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人们期盼将死者灵魂和尸体送走后,则会相方设法熄灭死者停留于人间的强烈欲望,以便与死者断绝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丧葬活动中,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恐惧感,是因为许多的禁忌存在。对禁忌的违反意味着出现灾难性的不可控的后果,为此,人们总是谨慎小心,时刻 防范。当然,这种种的禁忌是特定的文化模式的产物,由对凶死者丧葬的恐惧发展到对一切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恐惧意识,最后发展到对死亡的恐惧。在对死者进行下葬前,客家人需要举办“白喜事”,白喜事会聚集宗族亲戚等,家人尽情的挥霍浪费,这种“白喜事”其实也是儒家孝文化的体现。在丧葬活动中的场面宏大程度意味着对死者“孝心”的浓厚与淡薄,在丧葬仪式中宏大场面的出现类似于人类的狂欢,我想这种类似狂欢活动的存在,一方面是儒家孝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死亡恐惧的宣泄,这种宣泄是人们对死亡的示威,反映了客家人征服死亡的心愿。

5.家庭风俗

客家人多聚居,其家庭风俗方面也体现出家族集体活动的形式。整个姓氏,传统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由于重家族重孝悌,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当然睡着经济和水利的发展现代灌溉出现了如抽水机,灌溉水渠等多种方式。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现代肥田除了上述方式大多都采用购买的肥料了。稻谷成熟后,多为一家老小齐出动,壮丁在农田干重活如:运送收割好的水稻等,妇女则在田里收割,老人和小孩则呆在家中晒谷和收谷。一家人团结完成水稻的收割,体现了家庭团结互助,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文化。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捕捞,客家人喜欢摆上最丰盛的饭菜来庆祝夏季丰收。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猪、鸭、鹅等上市。当然随着国家农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客家耕作生产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客家人勤劳致富的文化内涵是不会改变的。

6.客家民居风俗

在赣南客家人多居住房屋多为围屋,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架空地面楼居)居所。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家客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空心式,实心式,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空心式,如杨村燕翼围,面积2500平方米,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如今的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居住着700多万客家人。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形式,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留存人们的心里,构成飘泊他乡客家人梦牵魂绕的呼唤。

客家的种种风俗中不仅包含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同时它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到达江西等地。所以团结和奋进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有很突出的体现。首先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了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客家文化虽然相对于中原地区为边缘文化,从历史上看,边缘文化往往不如核心文化那样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相反,它所蕴含的兼容性色彩更为浓厚,对于土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移入,这种边缘文化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因此客家文化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涵。例如在清代后期属于赣中的吉安地区,相对属于内陆,但民间穿着西装旗袍,高跟鞋、丝袜等新式服饰者已不鲜见。再次,赣中南客家人虽然在明清时期稳定下来,但客家人善于迁徙的特点却一直保留,且由于赣中南地区多山岭,客家人的另一个喜爱就是喜爱零星稀少的群体生活。譬如在清朝后期,有大量的客家人迁往南海一带岛国,并在那里积极开拓。许多资料表明: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地方,客家人的数目,总是越来越少,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爱好迁徙、流动,不愿意以大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客家人往往乐意往山村流动,往边远的山区流动,因为在客家史中,大多数客家人都有过开采矿山、山区农耕等经历,都习惯于偏僻的山区劳孤生活。他们敢于探险,乐意做开拓疆域的先锋,常常往其他华人不敢去的地方迁徙。客家人乐意再迁徙,他们不是迁徙至一处后,就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他们的迁徙都是尝试性的,当地环境不宜,他们就再移往有生机、有兴趣的地方。随时准备再流动也是客家人的特点之一,譬如当代赣中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广东地区输送大量的劳动力等。

7.赣中南客家独特的语言禁忌风俗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中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语言禁忌也称为语讳,它是民俗语言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形式结构和使用规则上都与一般的语言文字成分有很多不同。语言禁忌是一种躲避行为,避免说出招致于己不利的话。禁忌的结果,导致委婉语的产生;破禁的结果,产生了粗俗语、詈语等。赣中南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语言禁忌,并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赣中南客家语言禁忌,从产生、内容、形式、功能、构成等各方面看都有不少特色。从产生的范围看,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年节岁时、婚丧大事、生育疾病、日常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都有语言禁忌。从功能内容上看,主要有趋吉避凶、求洁避污、敬重神灵等。从构成上看,主要表现在词语替换上,有模糊代具体、近义词语替代、反义词语替代等。如:在年节岁时,由于对神的敬重、对吉祥的期望,春节期间说话要说吉利的话,忌说不吉利的字眼。表现为使用禁忌语和委婉语,如:“mao(没有)”要说“有”,“少”要说“多”等;客家人对丧事看得特别庄重严肃,办丧事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禁忌。禁忌语和委婉语有: 归家、转背、老矣、过世、过身、老了人、归西等称老人死,走了、丢了则为小孩死。

8.赣中南客家独特的饮食风俗

赣中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等。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饮食风俗,有的渐渐不合时宜,须予改进。比如,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而客家的喜庆宴席周到趋于繁琐,殷勤接待趋于疲劳“轰炸”,一餐饭有的长达数小时,先茶点,继面点,后冷盘,最后热菜,茶点面点与正席之间百无聊赖,客套话反复讲过,初次见面的人都成了熟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以来,赣中南地区的客家民风习俗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深层精神内涵,其主要表现为重礼的儒家文化内核、艰苦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兼容并蓄的民俗心态。实际上赣中南民俗的这些精神内涵的主要表现,无疑都是汉唐以来就逐步确立的传统儒家礼制文化、团结艰苦奋斗的迁徙开拓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其形成也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民俗文化变异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相互影响。参考文献:

【1】曹保平,冯桂华.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87

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篇5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

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蒸馍花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在北方,就是蒸些豆馒头,我缠着姥姥也要参加包馍馍,磨了好半天,姥姥才同意我包一个,看上去和简单,真的动起手来,可是有些力不从心,要把豆陷包到里面,还要把馒头包圆,不简单。要是平时我还真没有这耐心,不过是过节要做的事情,还是细心,小心翼翼地包着,终于包好一个豆包包,虽然不漂亮,但是我手里的果实。姥姥还给我讲,在南方还有春节包粽子的风俗呢,我的思绪飘到了遥远的南方,看着面板上的馒头,竟都变成了可爱的粽子。

除夕夜:

风俗民俗的调查报告 篇6

前言

姓名:X X X 性别:男

学号:XXXXXXXXXXX

院别:畜牧兽医分院 班级:2010级畜牧X班

电子邮箱:XXXXXXXXXXX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前言

自贡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是闻名全国的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

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和70年建市史,东汉时期已有井盐开采的文献记载。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恐龙、井盐和灯会被称为自贡的“大三绝”,“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江姐故里”等美誉而蜚声中外。

自贡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介绍:

自贡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位于东经104-105度,北纬28-29度之间,东西相距约117.39千米,南北相距79.46千米,面积4372.6平方公里。自贡市北靠内江,东临泸州,南接宜宾,西连乐山、眉山,位于“川南五市之中”。

自贡市是闻名全国的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

“川南五市”是指自贡市、内江市、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它们不仅在地域上相连,而且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内部联系紧密。

二、自贡的历史沿袭:

自贡历史悠久,因盐建镇、置县、设市。建市前,自贡地区分别归属荣县和富顺县。今日自贡的行政区划,系由古代的荣州和富顺县的部分盐区组成和逐步发展而来的。自贡市的称谓沿于自流井和贡井两个地名的合称。

* 富顺县和荣县的由来:

富顺县: 南北朝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因“富世盐井”(井址在今富顺县城关镇)在四川已负盛名,因而以“富世盐井”为中心,以井名命名,设富世县。唐朝贞观二十三(649年),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升为富义监,后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富顺监。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为富顺州,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富顺县,沿袭至今。

荣县:北周武帝时,大约在今贡井东岳庙处的“大公盐井”远近闻名,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设“公井镇”(即今贡井区辖区内)。唐朝位于德元年(618年),在公井镇置荣州,并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属荣州,州县同治。以后,公井县和荣州的名称几经变更,至明朝共五九年(1378年),将荣州改为荣县(治所在今荣县城关镇),沿袭至今。清初,改为贡井镇,仍属荣县。* 自贡设市和自贡市区域的发展:

明朝时候,在富顺县所管的荣溪水滨(今市中区一带)开凿出一批称为“自流井”的新盐井。至清朝乾隆以后,自流井已被作为地名而用来泛指现今市中区一带地方。“因利聚人,因人成邑”。随着盐业的兴旺繁荣,自清末以来,自、贡两地多次酝酿和筹备单独设县、设市,并于1939年最终因盐设市,由富顺县划出以自流井、大安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加上荣县划出以贡井为中心的部分地区,以两地名称的第一个字——自、贡组合,正式成立自贡市。成立之初的自贡,辖9个区,面积160多平方公里,人口23.5万。解放后,将原来的9个区合并为4个区,并分别以地名命名,即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和沿滩区。1978年4月,又将荣县全部和富顺何市区划归自贡市。1983年3月,又将富顺县全部划归自贡市,至此,自贡市共辖四区两县,面积4373平方公里,人口277.6万(2002年《自贡年鉴》记载:自贡总人口达314.98万人),1999年12月市人民政府由自流井迁至汇东新区。

沿袭

(一)从远古到公元1912年:

1、远古时期,四川东、西部分属巴国、蜀国,荣县归蜀、富顺归巴。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伐蜀。是年冬,蜀平,兼取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蜀仍为侯国),置巴郡,时荣县境归秦之蜀国,富顺县域属巴郡治理。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诛蜀侯绾,国废,改立郡,是为蜀设郡之始。荣县为蜀郡辖区。

2、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巴割蜀及新型地置犍为郡。犍为郡领江阳、南安、武阳、资中、符、南广、汉阳、朱堤、堂琅等县,富顺归为江阳、荣县境属南安县。

3、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析江阳县北部富世盐井及其附近地区置 郡、富世县(以井名命县名),是为富顺境域立县之始。同期,在荣县境东部建公井镇(因附近有著名盐井曰大公井,故井名命镇名),是为荣县境最早设立行政建制单位之始。

4、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原郡废,富世县隶属泸州。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安县置大牢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镇为县,时荣县境在大牢县内。

5、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资州大牢、威远二县置荣州,治公井镇,公井由镇升县。

6、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大牢置旭川县(因附近有盐井号旭川,取以为名),治今荣县城关。时荣州领县六;旭川、应灵、公井、威远、资官、和义,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时荣县境主要为旭川、公井二县。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富世县改名为富义县。

7、北宋初年。富义县升富义监,隶属潼川路;荣州辖旭川、公井、应灵、威远、资官五县,荣州隶属东川路。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赵义讳,富义监易名为富顺监。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置富顺县(今县名始于此),隶属富顺监。

8、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县改名荣德县。熙宁元年(1068年),富顺县废存监;四年(1071年),公井县废并入荣德县。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升荣州为绍熙府。

9、嘉熙元年(1237年),蜀乱。咸淳元年(1265年)富顺监徒治虎头城。南宋德祜元年(1275年),知监王宗义举城降元,监废,治所由虎头城迁回原地。

10、端平三年(1236年)绍熙府择地侨迁徒治鸿鹤镇(今自流井区鸿鹤坝);宝祜六年(1258年),府废。

11、元朝建立行省制。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顺安抚司,二十年(1283年)升为富顺州,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叙州路。元末,复置荣州,属嘉定路。

12、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顺州为县,归属叙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荣州为县(荣县县名始于此),属嘉定府。清代因之。

(二)从1912年到1949年:

1、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以道统县,荣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称建昌道),富顺归下川南道(次年改称永宁道)。

2、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复省,富顺、荣县隶属四川省。

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推行行政督察区。

4、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济楚,富荣盐场在保证瞎转民食和支援前言抗战方面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克服两县长期分治盐场的弊端,加速盐业经济发展,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荣县第二区两者紧密相联的的主要产盐区,面积160.9平方公里,新成立市,市名取自流井和贡井之合称名自贡市。同年九月一日,自贡市正式成立,隶属四川省政府。

(三)从1949年到现在: 1、1949年12月5日,自贡市和平解放。解放初期,隶属川南行政公署。2、1952年川南行署撤销后至今,自贡市一直隶属四川省人民政府。

3、解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78年4月荣县划归自贡市,1983年3月富顺又划归属自贡市管辖。

风俗习惯

自贡春节风俗:

自贡的春节习俗除了传统的放爆竹、拿压岁钱、倒贴福字、吃年糕等,自贡还有一个最独特的项目是看——国际恐龙灯会。这是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春节习俗。

一、南国灯城——灯会——自贡彩灯博物馆

(一)、灯会历史背景:

自贡地区灯会的成型是在清明时期,逐渐衍展为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并在特定时段进行的并有一定传承线路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南国灯城的主要内蕴内核,是名闻遐迩、蜚声中外的自贡灯会。南国灯城的形成,是以自贡灯会的兴盛发展为其主线,并在城市建设、街景民居、会节庆典、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被注入了灯文化内涵而逐步成型在。自贡灯会的历史沿革与演进发展构成了南国灯城的历史文脉。

据史籍记载,唐宋时自贡地区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灯、元宵节前后张灯节彩的习俗。唐宋时期的自贡地区,新年和元宵放灯、燃灯之时,民间杂技、杂耍等表演活动亦尽现其间,深得观灯民众的喜爱。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其写下的《沁园春》一词中写到:“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可见当时自贡地区新春张灯、放灯已为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当然,这与生来形成的灯会尚有差异。所以,唐宋时期应为自贡灯会的萌芽时期或初始阶段。

自贡地区灯会的成型是在清明时期,逐渐衍展为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并在特[定时段进行的并有一定传承线路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荣县志》记载:“正月人日后,各祠皆燃火树,各门首皆点红灯,谓之天灯,富人寿年丰之意。兼仿古人礼鸣金执铤,以驱瘟疫,谓之狮灯场市。”“新年火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楼,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沪所不见也。”以上证明清道光以后的灯会已崭露头角,其场景已甚为壮见,灯彩已甚为绚丽,较之京城大邑亦毫不逊色。

在明清时期自贡地区灯会的衍展和传线线路上,尚有几个节点,成为了自贡灯会地方特色和亮点。

其一是天灯会。每年正月初七开始,各祠庙均要立灯竿,悬红灯,举行祭祀活动,时称天会,亦称天灯节。庙内均张灯结彩,庙前均竖立灯竿,燃灯33~36盏。其余的小庙宇则点“九皇灯,即灯竿两边各持灯九盏。燃灯时间,少则三天,多则一月以上,视善男信女们所捐灯油之多寡而定。

天灯会的高潮是在元月十五日元宵之夜。入夜除燃灯于高矗的灯竿,庙前庙内灯笼高持外,还要燃放鞭炮、焰火,耍龙灯、狮灯,各种杂耍。牛儿灯、车车灯的表演常常通宵达旦。自贡天灯会的遗址甚多,至今在城乡保留着众多以灯竿为命名的地名。在自贡地区中,灯杆坝即近十处,此外尚有灯杆冲、点灯山、灯会山、灯夹林、点灯坡、五里灯、万年灯、红灯山等等,由此可见清代自贡地区灯会之盛。

其二是五皇灯会,系天灯会的延续。贡井地区有庙名“五皇洞”,传此处原为一山洞。五皇洞建立后,香火甚旺。每年冬至至春至春节,庙内张灯结彩,前来祭祀五皇,许愿还愿者抬着供品,络绎不绝。正月初八起竖灯竿,点红灯,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活动达到高潮。入夜施放烟火,鸣放鞭炮,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其三是漂河灯,又名放河灯。据史籍记载清乾隆年,贡井贵州庙即有办盂兰会之举。办会5至7天,有放河灯、放焰口等活动。自贡地区举办盂兰会、漂河灯一般是从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前两天开

始。设斋供佛、祈祷叩拜,以求大慈大悲菩萨救渡祖先、超度亡灵。诵经施法,做水陆道场,以求野鬼孤魂不要扰搅凡间。僧众人等,聚集在河边塘口,在一片诵经祈祷声中,将众河灯放置水面,任其漂流,统称“莲子灯”、“鲤鱼灯”等漂在最前面,称为“头灯”。其余则多用红色在厚纸做成斗型的灯,尾随其后,一任漂放。放河灯有时亦在晚间进行,河灯盏盏,灿若星河,缓缓流动,发人遐想,甚为壮见。

孟兰会期间,还有一种名为“放焰口”的习俗,老百姓直呼为“放烟火架”。焰口的形状一般为各式各样的“伞”,“伞”中结彩灯、盘烟花,晚间张放,焰光四射,响声震耳,令人眼花缭乱。《宋县志》中对此有精妙的记述:“七月十五,各乡馆举行盂兰佛事,夜张花散,其制不一。火之发也,瑰怪溢目。”

其四为“瞒天过海”,其规模最为宏大的是清末宣统元年(1909)的“皇会”。是年光绪帝驾崩,宣统即位,醇亲王摄政。自贡办了一次盛大的灯会,称为“皇会”。祀光绪皇帝的灵堂设在西秦会馆,遍馆皆挂彩灯,并以此为中心,分成三条线布置“瞒天过海”。几乎囊括了自流进地区的所有街道,可谓规模空前。入夜张灯时,徜徉穿行于街道令人流连于十里灯河之中。此次“瞒天过海”活动,白天五彩缤纷,夜里灯光耀眼,游人如织,欢乐嬉笑,热闹异常。

二、现在的灯会

新中国成立后,彩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翻新,奇招频出,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将电子、建筑、机械、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灯的设计制作,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自贡灯会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自贡灯会也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娴熟起来。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由不动发展为联动,布局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至2008年,已在本地成功举办了十四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并应邀赴北京、广州、武汉、上海、香港、泰国和新加坡展出,所到之处,无不获得盛誉。

1988年6月北京展出期间,邓小平同志、杨尚昆同志等115名党和国家领导人观了灯,得到了他们的首肯。后来江泽民总书记也认为:自贡灯会是成功的。新加坡总统黄金辉亲临在该国展出的“中国自贡灯会”开幕式,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精美的自贡彩灯。该国前总理李光耀在欣赏彩灯后,欣然题词:“美不胜收,名不虚传”。自贡灯会在此得到了“天下第一灯”的美誉!

人民造就了灯会,灯会造福于人民。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自贡灯会必将以新的胜景奇观、异彩神韵出现在海内外,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辉。传的大窗口,一个客商云集、招商引资的大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自贡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

二、千年盐都——井盐文化——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西秦会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建于1959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目前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

春节前我们摄制组到了一趟四川省自贡进行拍摄采访,自贡市是座人文荟萃的城市,它有二千年井盐生产历史,它有八百年的彩灯文化,亿万年恐龙之迷,塑造了城市的形象,使它以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卓立于中国西部,四川之南。所以这次我们把拍摄对象放在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于1959年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里专门陈列收藏及研究中国的井盐资料,搜集了不少中国盐业历史文物并珍藏及展出了我国唯一一套中国古代井盐钻治井的工具。这套钻治井工具共有一百三十余种,大约四百多件,它们的形态各异,轻重、长短比例悬殊,但是它每一种工具都有独特的用处,来处理钻井过程中,井下错综复杂的情况。

自贡盐业历史悠久,自贡市的名字也是因盐而得名的,自贡其实就是自流井和井两个著名产盐区的合称,它的产盐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东汉章帝时期,自贡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产盐区域,所以在自贡盐场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直接或间接从事盐业生产的人。如今盐业博物馆的馆址就建在了一个古建筑物里面,叫西秦会馆,这个会馆是乾隆年间,由陕西的商人共同耗资数万两白银共同合资修建的,当时叫“同乡会馆”。由此呢就可以想象的出来,当时自贡盐业的发展是相当的繁荣。在我们拍摄这个博物馆的时候导游就告诉我们,自贡因为它的地下有着丰富天然气资源,所以这里这里都是以打井资源为主的,打井资源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呢是要凿井,第二是提取地下的盐卤,第三才是制盐;这个过程说起来轻巧,听起来也简单,但这个过程对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任何机械化的年代,他们都是用双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完成打井制盐的全部过程。我在拍摄过程中还听到了一段有关打井治盐的真实故事,因为它过于沉重,所以我在做节目的时候没有加进去,在这个馆里有一套古时钻井所用的工具实物。它是利用了足踏的方式,带动锉头上下运动,利用锉头在运动中形成的动力来冲击岩石和破碎岩石的,而当时的盐工所站的踏板只有六七米厘米的宽度,因为在他们的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所以盐工们随时都会有坠入深渊的危险,当时盐商们为了鼓励盐工们的劳动就规定了如果盐工们在上面踏几脚就给几个铜板,所以在当时把这种做法称为“脚脚红”它的意思就是说每踩一脚除了会得到铜板之外,每一脚过后,都在踏板上留下鲜红的血印。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就用这种方法钻凿了一口千米深井,这在世界上也是举无先例的,这口千米井现在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现在到自贡去旅游,一定要去看一下这口千米井,因为它不但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与汗。

天车

三、恐龙之乡——恐龙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在世界上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

一.馆址位置: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自贡市东北郊大山铺恐龙化石发掘现场,距自贡市中区11公里。是中国继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现场博物馆。博物馆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馆舍、绿化地带和附属建筑3部分。主体馆舍内设有化石埋藏馆、中央大厅、化石装架陈列馆、报告厅和恐龙生态环境厅。恐龙埋藏遗址有1900平方米,可见到多种恐龙的骨骼错落交织,分布在近水平延伸的砂岩层中,是巨大恐龙墓地的缩影。在装架馆内,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龙”和多具恐龙的复原骨架组合,以及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馆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块堆垒而成,使整个建筑与恐龙发掘现场相协调,立意新颖,造型独特,引人入胜。

二、恐龙动物群: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是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的遗址。在已发掘的280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现200多个个体的上万件骨骼化石。其中有恐龙及鱼类、两栖类、龟鳖类、鳄类、翼龙类、似哺乳爬行类等18个属21个种,20个种为新种。在恐龙化石中有长达20米的食植物性长颈蜥脚龙、有保存完整的短颈蜥角龙,有凶猛的食肉恐龙,也有仅1.4米长的鸟脚龙,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原始性剑龙及其伴生的我国首次在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翼龙,有生活在河湖中的蛇颈龙等。由于化石埋藏集中、数量多、门类全、保存好,且由于其产出时代为中侏罗世,从而也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这一时期恐龙化石材料匮乏的空白,因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化石遗址之一,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恐龙动物群”包括了3个纲、11个目、15个科的属种,既有陆生、水生、两栖类,又有空中飞行的古脊椎动物;有长达20米的草食长颈椎蜥脚龙、凶猛的肉食恐龙和数量多而完整的短颈椎蜥脚龙,也有仅14米长的鸟脚龙。最珍贵的是目前世界上发掘 最早的中侏罗纪剑龙和首次发现的翼龙,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

由于化石埋藏集中、数量多、门类全、保存好,且由于其产出时 代为中侏罗世,从而也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这一时期恐龙化石材料匮乏的空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上一篇: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下一篇:分层教学法问卷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