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建设(推荐8篇)

基层建设 篇1

今年,我省进一步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打造农村和谐社会。为此,基层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法治建设,有效增强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存在问题: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含义,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是拒法律于门外的,更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去解决问题。二是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盛行。部分农民存在着有法无法一个样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除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外,社会行为基本上是脱离法律认知而进行的。例如,知道杀人发火是犯法,但是对无照经营等却认为不犯法。三是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仅仅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缺乏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找政府往往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远大于寻求法律途径的比重。

基层建议:一是拓展渠道,强化宣传。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拓展普法工作的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农村普法工作,增强农村普法工作实效,真正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基层建设 篇2

近年来, 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快速变动, 社会利益格局和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农村政策因之实行重大调整。同时,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 给农村基层治理增添了新压力。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认为, 中央重视与强调农村基层建设, 既着眼于应对金融危机, 也是农村整体政策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稳定农村“特殊重要”

进入21世纪, 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行“新农合”、村组合并、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等政策, 对中国农村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村村民自治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 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治理环境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在2008年底, 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将当前农村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归纳为“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冲击和挑战”, 其内涵包括, 一是农村人口流动, 青壮年劳动力流出, 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现象突出, 农村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需要丰富。二是农村社会分层加剧, 农民、工人、私企老板、管理者等群体的利益多元化。三是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农地征用、污染、农村集体经济、干群关系等容易引发矛盾, 急需建立化解机制。

“农村社会变化提升了基层积极性和活跃性, 随之而来也有新的不稳定因素, 比如资源和公共服务稀缺就很容易引发尖锐对立”,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史卫民对《瞭望》新闻周刊说, “基层和高层都看到了这种压力, 基层干部更期待中央对农村基层建设进行新的调整, 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新思路, 指明新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也不断显现。此时, “固本强基”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 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在还没有权威统计数字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但是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而应对危机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还要靠基层组织具体落实, 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当前更显迫切”, 史卫民说。

惩贿选维护选举公信力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以来10年间, 每逢选举大年, 民政部都会下发文件规范选举秩序, 其中非常重要的政策调整, 更会以中办国办文件形式下发。比如2002年中办国办就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 2004年和2005年的选举工作均参照该文件执行。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变化, 此后的基层选举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贿选”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办国办2009年5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 首次对贿选作出了明确界定:“在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 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用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收买本村选民、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候选人, 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的, 都是贿选”, 并要求加大对贿选的查处力度, 因贿选构成犯罪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济快速发展后, 基层资源稀缺性进一步暴露, 围绕资源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增多。在农村, 由于村级组织拥有处置土地、山林、矿产、集体经济等资源的权力, 因此村干部的竞选越来越激烈。

史卫民认为,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选举的贿选问题有4方面表现:一是贿选所涉及的金额数量有所增加。一些行贿者不再满足于一条烟、一顿饭的小恩小惠, 有的个案贿金甚至超过千万。二是贿选由隐蔽走向公开半公开。这种情况只发生于局部地区, 但给群众造成“不花钱就别选举”的印象, 对选举的公信力构成重大的挑战。三是贿赂对象从亲族、同姓、熟人等“小团体”, 扩展到收买对方候选人及其支持者的“大团体”,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与竞争对手“打擂台”贿选的情况。四是一部分宗族、黑恶势力介入选举, 用利诱、暴力、威胁等手段达到当选目的, 性质恶劣。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汤晋苏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电话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贿选现象比以往有所增加, 涉及基层选举的信访、越级上访告状量也增多了。“然而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绝对化, 虽然贿选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但从总体上看仍限于局部, 而不是普遍现象。”

由利益驱动的贿选, 都要算算“投入产出比”。史卫民说:“我们观察到一些原来贿选较为突出的地区, 这两年的情况反倒好转了。这是因为农业政策调整后, 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乡村两级掌握的权力大为缩减, 同时各项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也增加了贿选的风险。”“贿选看上去是一个选举环节的问题, 但是要从根本上遏制它, 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和制度制约上入手, 效果更为明显”, 史卫民认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今后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的6项重大制度之一, 并提出民主选举实践的基本要求是“直接选举、公正有序”。此次下发的文件对选举“有序”作出了细化要求。这一要求中规范了候选人的竞争行为, 提出“禁止候选人或候选人指使的人私下拉票”, “防止出现为当选进行个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财物比拼加码的现象”。“对候选人承诺捐助村集体的资金或物资, 不应由候选人在选举前或选举后私自决定分配方案, 而应交由依法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

“贿选给了我们一个警示, 就是要给竞争制定规则和制约条件, 以‘有序’保证‘公平’, 实现公平竞争”, 史卫民说, “对选举规则的重视, 还有一个意思, 就是公民教育。民主的习惯需要养成, 对规则的强调, 就是要群众认同民主的规则和程序, 实现公平理性竞争。”

保经费促进村级组织建设

同在5月由中办国办下发的一份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文件提出, 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 强化监督管理,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 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确保村级组织依法有效履行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后, 在各类集资、罚款、摊派取消的同时,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来源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取消“村提留”, 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级组织经费来源“断奶”、“枯竭”。据财政部门的调查, 当前我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总体较低, 村级组织运转普遍困难。在一些集体经济解体或处于“空壳”状态的村, 村干部能够掌握的经费只是人头费。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屹向《瞭望》新闻周刊谈到, 在她调研走访的一些地区, 由于支付不起村民参加村里选举、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民民主理财工作人员的误工补贴, 导致村庄选举难以按法定程序进行, 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 村民民主理财也流于形式。“村级组织缺钱导致基层民主名存实亡”。

不仅如此, 村组织还承担着上级党政部门安排办理的如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等疫病防治、粮食直补落实、林权证、土地经营权证换发等各项事务, 却缺乏相应办公经费作支撑。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需求的普遍增长,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紧张问题更加突出。同时, 由于投资失误、搞形象工程等原因积累下来的村级债务也令村级财力更加脆弱。因而一些地方出现了村官无人当、不想当或应付着当的现象。

有关专家指出,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来源急需稳定的制度保障, 政府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灌水”机制应该把握4个原则:

一是坚持村级自我积累和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二是坚持基本保障和重点倾斜相结合, 财政补贴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三是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财政补助责任以县政府为主, 上级政府和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奖补资金等措施, 支持引导地方做好此项工作。四是坚持民主理财与监督检查相结合, 经费的使用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决定, 建立严格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监督检查制度, 加强对村级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财政、审计监督。

目前在一些地区试行的“村财乡代管”、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监督检查制度等管理方式, 也得到了高层的认可、推行。潘屹认为, 这些从制度上杜绝和防止贪污、滥用集体资源的探索和方法行之有效, 但并不完善, 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与修改。

“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 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对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潘屹说。

论加强公安基层建设 篇3

一、就边防派出所而言。要把边防派出所建设成为一支能军能警,威武文明之师,必须突出抓好“五化”建设

1.队伍建设正规化

边防部门既要履行部队的职能又要履行警察职能,这种双重职能,基层所更为突出。因此,边防部队首先要按照军队的要求搞好正规化建设,从警营设施到军容风纪、一日生活制度都要进行正规严格的管理、教育和训练,保持部队那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事化生活作风,做到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

2.业务建设警察化

这是边防部队不同于正规部队的又一特点。边防派出所既要守卫边防边境,又要负责打击辖区内的违法犯罪,是穿着军装的警察。

3.军民关系民本化

以民为本,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边防派出所的双重职能,决定了边防部队的官兵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民为本。

4.执勤合法化

边防部门的执勤,不只是履行一般意义上的边防巡逻守卫,而且还要履行治安管理,依法打击边、海防和辖区各种违法犯罪的艰巨任务,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边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5.治安防范网络化

要紧紧地依靠当地党委政府以及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和措施,在辖区构建打防管建防控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有什么问题解决问题,不图形式、不走过场。

二、提高基层队伍整体素质是关系到基层基础工作乃至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成败的关键

这些年来,为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公安部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调研情况看,派出所工作重心的调整,与其说是工作调整,不如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因为,无论是调整还是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关键是建设一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群众满意、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1.必须将派出所领导班子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选拔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会管理的年轻同志到派出所任职。派出所所长要会动脑筋,会想问题,会想办法,要是个“明白人”。派出所所长官不大,但责任重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所长,派出所工作就不可能搞好。要采用专门机构评估、群众评议、领导集体把关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派出所领导干部进行考察。

2.切实抓好派出所党组织建设

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基层所队,切实抓好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在队伍管理中,要从根本上改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

在录用、任职工作中要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管住楼梯。通过公开、公正的考试考核,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使不合格的人进不了公安机关,不称职的人无法留在公安机关。

4.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基层公安队伍执法水平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忠实地执行法律,是公安机关的本职工作、核心工作。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密切警民关系,把公安工作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它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建国以来的公安工作实践证明,我们坚持了群众路线,警民关系就密切,社会治安的群众基础就比较扎实。反之,社会治安的群众基础就会削弱。尤其是当前形势下,整个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人、财、物流动日益加快,如果我们的公安工作脱离群众,丧失群众基础,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要教育基层领导学会借助传媒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扩大公安宣传阵地,强化公安宣传的开放度及透明度

要宣传公安工作职能,体现公安机关的实绩,在严格遵守内部宣传纪律的前提下,揭开公安工作的神秘色彩,让群众了解公安。

2.明确执法范围,减少、杜绝行政干预

执法范围不仅要在立法上进行明确,在思想上更要明确。属于我们管的就要严格执法,不属于我们管的就不要超越职权范围。

3.深入群众,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要密切警民关系就必须提高民警在社区警务活动中的出现率、知晓率、办事率,因此要继续深入开展“四百活动”,在警务工作中实行办事回执制、回访制、回结制。民警只有真正沉到社区中,与社区居民结成伙伴合作关系,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才能赢得信赖与支持。

4.加强派出所“窗口”规范化建设

基层建设 篇4

按照市局“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有关要求,我局上下积极行动,目前“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动“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的基本情况

1、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于4月上旬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将活动的责任目标进行了分解,按照宣传发动,调查研究,全面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开展活动。同时,建立健全了活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覃澎局长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各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和推动工作。

2、丰富活动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活动中,我局不断创新和完善纳税服务工作,通过开展“送税法下企业”、“税企恳谈会”等活动,利用《简报》、板报、横幅等各种宣传工具,建设了一支充满创新力的知识型干部队伍,广泛宣传了建设年活动,全面报道宣传局内“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为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了税收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二、“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的主要成效

(一)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局发展呈现活力。在两年活动中,我局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紧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把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局重要文件指示精神等,作为学习的主 要内容,同时采取上党课、专题辅导、经验交流、理论学习、业务竞赛等多种方式,深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结合实际着力解决思想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了学习效果,推进了我局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树立了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单位发展呈现活力。

(二)办公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单位形象面貌大幅提升。为进一步完善我局办公条件和办税服务厅设施,按照省市局关于基层设施建设要求,我局有计划地改善办公、生活条件,设置规范了服务窗口、及时公告最新税收政策规定、涉税要求等;备有桌椅、笔、纸、饮水机等,方便纳税人使用;各种涉税文书制作成标准化样本,上墙或摆放到办税服务厅的办税桌上,供纳税人参照填写;备有征管车辆,下企业开展税收业务辅导;配备有各类办公自动化设施,确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营造了和谐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了良好的新形象。

(三)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内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建立健全《工作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使我局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工作任务和职责更加明确,内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税收环境得到和谐发展。两年活动中,围绕“建党90周年”主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保廉洁”活动,继续巩固和扩大创建“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等品牌活动效应。同时建立竞争激励 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人人争先的局面,使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三、“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突出自律精神的培养,打造廉政文化新亮点

为使两年活动取得实效,我局一直注重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既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了责任目标,又从突出自律精神的培养作为廉政文化的新亮点,在局内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一是建立了“廉政预警告”制度,针对不廉洁行为的易发时段和易发部位下发廉政预警文告,并提出具体廉政要求。二是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立了廉政谈话备案制度。三是实施了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有代表性地从有关职能部门和主要生产单位选聘了廉政监督员,制定了廉政监督员议事制度和工作办法,较好地拓展了监督范围,增强了监督的时效性,丰富了廉政制度建设。四是突出廉政法规教育。把廉政法规教育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基本内容,定期举办廉政法规培训班,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学法、知法、守法”,并与管钱、管物的领导干部签订了“廉政公约”。五是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讨、座谈讨论活动,积极组织撰写学习体会、廉政理论文章,既锻炼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理论水平,又促进了我局廉政理论建设。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力打造了廉政文化亮点,大力培育崇廉尚廉的内在文化氛围,用文化的力量推进了廉政建设,促进两年活动纵向发展。

四、丰富“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载体,创建服务QQ群,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把两年活动深入推进,我局丰富活动载体,专门建立了“来宾市地税直属税务分局服务QQ群”,并专门明确1名管理员和3名精通税收业务的能手担任群联络 3 员,负责对QQ群的管理和服务,对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问题即时进行解答,并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税收法规政策。同时,收集纳税人提出的意见及疑点、难点问题,并一一答复。该举措得到了辖区纳税人的积极响应。目前QQ群已加入会员80多人,管理人员解答纳税人咨询100多人次,发布通知公告和政策法规10余条。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同志对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对“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的内涵认识不够,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是研究和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缺乏抓手,活动载体不够丰富。

三是工作中亮点不突出,只是抓了一些常规性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照“基层建设”“和谐建设年”全面实施阶段和检查总结阶段的要求,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组织点的方法,认真查摆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切实抓出成效。

基层建设新变化 篇5

三年中,山东省地税局总投入达到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来到临邑县地税局

基层税务所,只见新建的办公楼新颖别致,地税形象标识庄严、美观;室内室外清洁整齐,环境

优美;办证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功能齐全;公告栏里,办理各类业务的条件、程序、时限、收费

依据及标准等让人一目了然。着装整齐的税务人员正在热情地为纳税人服务。在外部形象设计上,按照“明亮、简洁、庄重、严肃”的标准,按照省地税局要求进行重新设计装修;在庭院绿化上,按照因地制宜,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了绿化、美化;在办公用房的建设上,着重完善功能,配

齐设施;在信息化设备配置上,达到在职人员人均一台计算机的标准;在生活设施上,配置了消

毒柜、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取暖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

改造后的基层税务所完全达到了省地税局提出的“功能完善、执法规范、管理有序、整洁美观”的要求。昔日办公场所拥挤、办公条件简陋、计算机配置抵下的旧基层一线单位,通过重新建设

装修和配件设施的配备使我眼前一亮…回眸弹指一挥间的“十一五”,山东地税开启了崭新的航程,它将是荣县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必将载入城市发展的历史史册。

基层建设年活动汇报 篇6

自年初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以来,我们局认真发动安排,扎实开展工作,通过帮扶对象情势,深入基层,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门问题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题,收到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第一阶段总结如下:

一、迅速发动,加紧工作

根据县委的安排布署,我局于2月12日上午迅速召开了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发动会,教导局局长崔一层做了发动讲话,下发了《××县教导局关于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实行方案》、《××县教导局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驻村工作队由督学主任李富平带队进驻闫油坊乡××乡开展工作。

二、懂得民情,谋求发展

为了保证基层建设年开展的扎实有效,办事办到点子上,实事办出实惠来,教导局驻××工作组一进村就集中时间,统一命题开展了大调研、圆梦大讨论活动。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查看村容村貌,访问老党员及部分农户,与当地群众面对面交换、心贴心沟通,倾听农家心声,共谋发展对策。

工作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请求,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三名工作组成员尽职尽责、履行承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驻村工作中,把全部智慧凝聚到各项任务中。

三、按照请求,积极帮扶

1是按照“六必访”请求,深入农户,做到“六有数”,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策划思路,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门问题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题。2是召开党员、群众等各种情势的座谈会以策划联系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为重点,把党的声音和温暖带下去,把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摸正确,把各种问题解决好。个人年终工作总结3是记好民情日记。驻村工作队员每天记好民情日记,既有访问记载又要有工作安排,又有工作领会、思想感悟等。4是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记好大事记,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策划发展、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等工作详实、正确地反响出来,让村级大事记真正反响活动过程及效果。

2012年乡基层建设年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自从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以来乡党委认真开展工作通过安排发动强化责任目标现已基础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再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情况

【范文网】

2月10日乡党委召开了发动大会转达县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发动大会精力对全乡党基层建设年活动进行了安排安排会上明确了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在这一阶段中各党支部认真制定支部实行方案开好支部发动安排会议讲明确党基层建设年目、意义、步骤和方法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工作活动开展中个党支部和宽大党员认真学习《**乡基层建设年活动实行方案》积极开展第一阶段各项工作通过发动安排全乡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断进步工作作风不断转变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为开展下阶段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责任心不够、宗旨意识浅

一些村干部遇到工作中一些复杂问题和艰苦就产生畏惧情绪对工作搪塞推诿甚至置之不理导致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不好党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不好

(二)后备干部队伍难以稳固

我乡外出人口流动量大村级干部队伍中有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村级工作效率难以保障大部分青年农民常年在外打工流动性较大无暇顾及政治进步在发展党员上不够主动、积极部分农民价值观产生了变更加上组织本身对农民尤其是亲年农民吸引力不强导致了农民入党人数减少农村党员队伍年纪偏大党员后备起源趋于减少很难做到“选优配强”后备工作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012年乡基层建设年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三)阵地建设有待迅速

我乡现有村级办公场合已远远适应现代办公需要有些村还未建立“两室”由于办公室设施不全要召开村党员学习活动场合都所有阵地有待建设

(四)集体经济单薄运转艰苦

由于我乡是范例农业乡乡镇企业不发达许多村经济实体谈不上村级经济积累村级干部报酬较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半脱产”村干部多为“全脱产”工作现有报酬实在难保持家庭生计必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工作积极性

三、重要做法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艰苦和问题是发展中问题成绩中不足如果不对这些艰苦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时采用应对措施必将影响党政策在农村贯彻实行动摇党执政基础

(一)切实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肖国成同志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宋广斌和政府乡长张凤禄为副组长个党支部负责人为成员两道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政府抽调了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缭绕基层建设年活动文件盒领导讲话认真开好党支部发动安排会议为了在这一阶段性保稳重视实效不走过场乡党委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还组成了小组深入各支部督促领导基层建设年活动工作深入懂得各党支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赞助支部、党员解决工作中存在困惑和难题有力地增进了党基层建设年活动有序开展

(二)积极提拔基层干部

村级党组织书记不仅是组织内党员干部带头人更是全部村民带头人和引路人因此造就、提拔好组织带头人是解决当前组织建设难题要害

(三)强化管懂得决问题

首先是明确职责要明确村党支部领导职责和领导作用村其它各种组织要分辨通过各自章程、条例规定来明确职责同时要理顺关系明确村党支部与其它村级组织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四、初步成效

基层建设 篇7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一) “和谐”的哲学含义。

当矛盾双方相对稳定地处在统一体中, 一方的发展对另一方的发展有利, 即呈现“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利双赢” 的状态, 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和谐”。由此可见, “和谐”就是事物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 并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特殊状态。

(二) 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和谐校园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五大特征。民主法治, 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 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为了让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 是为了让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学校和个人能够共同发展;诚信友爱, 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 是为了让广大师生员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 增强学校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充满活力, 就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让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 就是学校的组织机构健全, 制度完善, 秩序良好, 环境安全文明, 师生员工安居乐业, 学校协调发展。和谐校园建设反映了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 它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工程。和谐校园建设除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外, 它还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营造舒心、协调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和谐校园建设和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的辩证关系

目前, 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 尤其是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中, 一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 和自身的工作结合得不紧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 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个别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素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党建工作精力投入不够, 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据此,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到创造和谐的环境, 引领共同目标, 凝聚广大师生员工, 团结一心, 努力奋斗,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强化创新意识, 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大胆创新实践, 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和方式创新以及服务功能创新上。和谐校园建设着眼于学校发展、师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环境、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 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

三、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创新思路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造性开展营造了很好的环境, 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做法, 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完善机构设置、健全工作制度、改进活动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整体素质等途径, 努力建设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富于创造的党的基层组织, 使其真正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具体来讲, 有如下工作思路:

(一) 创新观念。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是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创新的前提。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大胆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强化和确立五个观念。第一, 服从和服务的观念。服从全党工作的大局,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 把完成学校中心工作的情况作为衡量和检验支部工作成效大小的标准和尺度。第二, 改革与创新的观念。确立改革与创新观念是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的迫切要求。树立党建工作新观念, 改变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观念。第三, 民主与法制, 依法治校的观念。积极推进依法治校, 健全党内民主, 拓宽党内民主渠道, 用党章和党规来规范支部的各项工作, 确保日常党务工作和支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第四, 开放与竞争的观念。树立开放的党建观念, 紧紧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使党支部的工作积极主动地、有机地渗透结合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中去。以本单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管理服务的业绩作为衡量党支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让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五, 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人心的凝聚, 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党组织工作的一个基本点。要发扬党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切实发挥政治优势, 从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入手, 为党员、群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创造条件。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人、凝聚人, 激发广大党员和师生群众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核心。

(二) 创新工作机制。

制度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开放式过程, 基层党组织要勇于探索和实践, 并及时加以总结, 推动自身工作机制的创新, 通过完善基层党支部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 协调机制, 明确基层党支部的职责任务, 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完善目标机制。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来抓党建, 抓好党支部建设工作来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二是完善决策机制。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 决策过程及结果充分体现民意。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参与所在单位重要问题的讨论决策;三是完善组织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突出党组织在推进改革发展中的思想、组织和人才保证作用;四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整合党组织与行政、群团组织资源, 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 形成合力。高校要强化院系党支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使之由学校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变为院系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三) 创新工作方法。

新形势下, 党员的思想日趋活跃, 学生党员思想尤为活跃, 如果还是采取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 就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 也不符合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基层党组织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总的指导原则是:适应高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变化,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行政、群团组织的工作程序;改进思想、政治、组织领导方式;党建工作进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使之成为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集体。通过“主题创建活动”、 “先进党支部建设”、“弘扬先进典型”、“校园文化建设”、“开设党建网站”、“党建专题研究”等方式方法, 再配合以现代化的党建工作手段, 以党内和谐来推进整个校园和谐建设。如以学生所在的社区为例, 公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 应该及时在公寓成立党的工作指导委员会, 把支部延伸到学生宿舍,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带头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精神, 促进学生公寓的日常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 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通过创新服务机制, 凝聚群众, 凝聚社会一切力量, 使基层党组织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具体讲就是做好四个服务:第一, 服务社会。进一步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尤其是地方高校, 更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的活动中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提高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服务效益。第二, 服务基层。要指导好基层工作, 帮助解决基层如班、团的实际工作的困难, 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第三, 服务群众。要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 了解他们的想法, 协调各方机制, 把服务师生、教育师生、组织师生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 服务党员。结合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 为党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舞台。关心党员的思想状况, 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认识上的一些困惑;同时, 关心党员的业务发展, 为他们的业务发展创造条件, 提供机会。当然, 我们也要加强党支部内部建设, 选配好支部书记, 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口碑”好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促进党支部书记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结语

总之, 和谐校园建设, 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 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另一方面又增强了高校创新活力, 保证学校安定有序,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和谐校园, 又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贴近师生的优势,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建设办学理念更加先进,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办学规模、结构、速度、质量更加协调, 校园文化更加繁荣, 师生员工关系更加融洽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 2007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

[3].刘云山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4].邢宝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5

基层建设 篇8

一、整合执法资源。提升执法效能

(一)整合机构编制。一是科学合理整合工商所布局。根据监管执法实际需要,坚持以经济区域设所的原则,继续调整工商所的布局。实行“小局大所”,对全系统工商所机构建制进行调整、撤并和重组,工商所由738个减为534个。进一步整合重组工商所布局和监管区域,重点解决部分工商所事权划分不清,县城设所过多的问题。二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按照小局大所、精局强所和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加强工商所的人员配备。在全省工商所全部升格为副科级后,整合人员,充实基层工商所,要求除偏远地区外每个工商所达到10人以上,确保一线有足够的执法力量,实现工商所职能分工、人员组合的最佳整合配置。三是统一明确工商所内部职能分工。工商所岗位设置突出监管职能的综合性,设立登记注册员、案件主办员、巡查监管员即段(片)长、法制监督员等岗位,建立岗位评价、考核、聘任机制,根据工作岗位和人员专长,合理安排人员上岗,实行AB顶岗制。在内外勤人员力量的分配上,突出监管工作重点和主要方向,即巡查监管、执法办案工作应一岗多人重点保障,以切实保证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内勤工作可多岗合并,一岗多责。工商所工作岗位实行聘任制,工商所长、政治指导员、副所长由市县区工商局组织实施聘任,工商所具体工作岗位人员,由工商所长组织实施聘任。明确聘任人员岗位责任,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绩效考评管理。

(二)整合执法职能。为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印发了《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扎实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工商所工作水平意见》,《意见》按照事权与职权一致的原则,一是界定了工商所基本职能。即:工商所应以建立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巡查为重点。规范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办案,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工商所基本职能概括为准入职能、监管职能、执法职能、保护职能四大部分,并明确工商所工作职责。二是明晰工商所执法权限。在省局制订的《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的权限的规定》和《关于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所行政处罚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商所执法权限的定位,扩大了工商所的执法办案范围和权限,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将执法重心下移,统一规范向工商所授权行为。以最大限度发挥工商所的执法主动性和执法效能。

(三)整合执法力量。建立工商所日常监管执法机制,是实现工商所监管职能到位的有效形式。省局下发了整合执法力量。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的意见,明确了全省工商系统执法办案主要依托检查大队和工商所,机关业务部门一般不再办理适用于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较好地防止了因职能交叉,发生多头执法和越权执法的现象,使工商所的综合监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2005年全省工商系统工商所办结案件27700件,入库罚没款7359万元;2006年工商所办结案件28853件,入库罚没款7473万元。

二、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水平

为加强工商所监管执法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基层监管新方式,将基层工商所监管方式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我局确定了全面推行“以实行片区段(片)长责任制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主要内容,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以工商所规范达标为主要载体,以长效监管为主要目标”的基层监管新方式。

(一)推行辖区段(片)长责任制。坚持“辖区管理、主动巡查、动态监管、综合执法”的原则。规范“监管区域制、监管片(段)长负责制、监管职能集中制、监管活动巡查制”的运作模式。一是建立“属地监管,科学划片,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岗位责任机制。工商所在工作人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在监管人员分工上以路(区)设段(片),以段(片)设岗、以岗定责,将大片区划分为若干个小片区(路段),每个片区(路段)指定一名片(段)长负责日常监管巡查,对片区(路段)实行“五定”管理,即定片区(路段)、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把路段(片区)的巡查、监管、执法、服务工作等细化、量化,责任到人。二是建立“互动巡查,巡办分离,内外协作,运作规范”的巡查监管机制。工商所充分运用基层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段(片)长与内勤、窗口之间的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内勤、窗口人员及时提供市场主体变动情况,及时移交受理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情况,段(片)长及时认领新增的市场主体,并拟定监管级别和定费标准,及时向内勤、窗口人员反馈市场主体的动态记录以及消费者申诉处理情况。在日常巡查中对人员较少,监管区域大,市场主体较分散的农村工商所,实行互动巡查,交叉协作办案制度,即由相邻的两至三个片长组成联动巡查小组,巡查监管责任由所在片长承担,巡查资料由所在片长录入和归档。查办一般程序的行政违法案件,由相邻的片长承担案件主办员,所在片的片长为案件协办人,负责案件的查处,案件终结后,由案件主办员负责录入案管系统和对受处罚当事人进行案后回访。对人员较多,市场主体较集中的农村工商所或城区工商所,在日常巡查中实行互动巡查。巡查办案分离。由相邻两个或三个片区片长组成一个互动巡查小组,由工商所所长或副所长挂钩负责一个互动巡查小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本片区巡查时挂钩负责的副所长或相邻片区片长即承担案件主办员职责,共同实施巡查执法,段(片)长不直接参与本监管辖区案件的查处。在巡查中发现需依照一般程序进行立案处理的案件线索交由行政执法组(或办案组)的案件主办员立案调查:三是建立“综合整治,联动办案,统一执法。形成合力”的执法办案机制。在日常巡查监管中相邻片区的片长相互配合对片区简易程序案件进行查处,主要侧重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事前和事中的监管,并针对监管难点、重点,在负责本片区的案件主办员组织下,联动相邻片长,实行跨片联合行动,主要侧重事后监管,同时,工商所也根据中心工作适时组织辖区范围内的统一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形成合力,确保监管职能到位,主要侧重对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以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四是建立“目标量化,失职追究,综合考评,绩效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工商所具体划定岗位,工作目标,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量化考评细则。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

人员,实行行政问责。同时,把工作责任与绩效考评相结合,实施奖优罚劣,实行绩效考评,即县级局对工商所、工商所对段长实行监管、执法、服务、内部管理等全方位的考评,层层签定责任书。确保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二)完善以企业信用监管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方式。实行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所面对量大面广的各类市场主体而采取的一项科学有效的监管措施。过去,实行市场巡查制,工商所要么户户必查忙应付,流于形式:要么巡而不查、查而不纠,做表面文章:要么只查个体户,不查企业,巡查不到位;要么以收费代替巡查,走走过场。我们按照“教育引导为本,制度规范在先,巡查监管到位,违规查处从严,信用披露锁定”的要求,探索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开发运用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四级三星信用监管系统”,全面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建立完善的“经济户口”信用档案,分别采取“三种距离”实施四级三星分类监管,按照企业类别实行日巡查、月巡查、年巡查。同时,推广工商所办公平台和移动办公巡查系统,通过无线上网的形式,直接把巡查信息输入到日常工作系统,使监管手段由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有效地提高监管效能,降低监管执法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监管的实时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监管网络化,提高基层监管科技含量。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执法、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始终把信息化工作放在工商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第一位,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在市场监管执法领域的运用,大力推进以市场主体登记和监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户口数据库建设。积极构建综合监管信息化网络,运用科技拓展执法手段、增强执法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先后开发应用了工商综合业务管理、工商所经济户口管理、案件管理、办公自动化、法律法规库查询等软件。在完成了省一市一县一工商所四级联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又开发建设工商所办公平台,工商所能够综合运用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经济户口管理系统和案件管理系统,对辖区市场主体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了“日常工作电脑化、信息传递实时化、内部监督在线化、绩效管理公开化”,使工商所整体工作达到了“三个提升”的效果,即在管理对象上从对市场主体的单一监管提升为对市场主体和执法主体的双重监管,管理手段上从单机式管理提升为网络化管理,管理方式上从单项管理提升为综合性管理,实现了对经济户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使经济主体始终处于工商部门的长效监管之中。

(四)推行行政指导制度,促进和谐监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我们坚持规范与和谐相统一,按照“立足职能、全面导人、因事制宜、和谐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在日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管理实践中运用行政指导柔性管理方式,进一步营造宽松和谐的执法环境。在具体行政指导工作中推行“工商所能、企业所愿、政府所想、法律所依”的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借助社团和中介机构等外部专业辅助力量,努力在实现职能到位和政府、企业、群众满意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增强人性化服务内涵,全面推进企业规范发展。基层工商所按照《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在全系统全面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建立登记事务助导制、查处违法疏导制、规范经营劝导制、维权兴企引导制等工作机制和台账。推行“一所一项目”的方法,把行政指导自觉地贯穿到工商行政管理全过程,做到行政指导日常化、业务化、规范化、长效化。

三、突出基础建设,提升保障水平

(一)扎实抓好工商所基本建设。体制改革前由于长期担负着市场建设的繁重任务,把大量资金投人市场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严重滞后,普遍存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不足、简陋的情况,严重影响工商管理职能的发挥,制约工商事业的发展。在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我局以全省急需建设和改造的136个无房、危旧房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工作为突破,积极向省政府汇报,与有关部门沟通,全省136个工商所办公用房问题由省政府全面解决。一是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工商所建设工作。省政府先后召开四次专题会议,针对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问题形成了专题会议纪要,确定了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经费、建设用地和相关税费减免等具体事项。随后省工商局、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基层工商所建设工作进行部署。省领导始终关注、经常过问并亲自督查落实这项工作的进展,要求加快基层工商所建设步伐,用2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省发改委、财政厅、工商局,专门组成4个工商所建设调研督查组深入29个县、38个基层工商所开展调研督查,并主持召开全省基层工商所建设现场会,对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加快工商所建设进度。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积极支持工商所建设工作。省发改委、财政厅和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及各级发改、财政、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在出台政策、部署工作、经费保障、审批建设项目、审批闲置资产盘活等各项工作上予以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经费保障上:根据《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工商所建设所需资金近1.2亿元,由工商所所在的设区市和省一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省里承担的资金总计8430万元,其余建设资金由设区市政府承担。同时,采取按工商收入超收比例拨补,工商收入超额部分按比例拨补省工商局。在建设用地上,全部实行行政划拨,征地费用由所在地县(市)区政府解决。在建设项目审批上,相关审批部门按照政府要求,本着“特事特办、能快则快”的原则,尽量缩短相关手续的办理时限,有力地保障了工商所建设进度。在税费减免上,对工商所建设中涉及属地方财政收入的有关税费,采取免收或先征收后返还等不同形式给予减免:对用于弥补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闲置资产处置涉及到的有关税费,采取按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减免营业税等形式予以返还,弥补了工商所建设资金的不足。三是全系统上下齐心扎实推进工商所建设工作。省局党组将136个工商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会议解决工商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局领导按分工深入基层工商所调研督查,协助协调当地政府解决资金来源、建设用地、手续审批等各种问题。并实行工商所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各部门分工,落实选址、征地、报批、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项责任到人。排出各建设项目倒计时时间表,适时跟踪通报建设进度,每月一督促、每月一检查、每月一落实。近年来,全省系统共投入工商所住房建设资金26994万元。

(二)执法装备保障水平逐步适应监管服务需要。省局采取“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办法,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强对基层建设的重点投入,有计划逐步地改善了工商所的执法装备和生活条件。近年来,全省系统共投入工商所执法装备建设资金6021万元,不断提高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使工商所达到执法装备精良,办公设备齐全。基础设施配套,行政保障有力的要求。做到“四有”,即:所所有房子、所所有车辆、所所有简易检测设备、人人有电脑。目前,全省系统工商所共配备汽车556辆,电脑4135台,人机比例达到1:0.9。全省系统26个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的办公场所和执法办案设备均做到功能齐、装备齐、设施齐:有多功能演示系统、每段有一手提电脑和数码相机、每人有一台电脑,并设有约谈室、健身房、阅览室、休息室、食堂等配套设施。

四、推行规范达标,提升规范化水平

(一)推行分类达标考评制。全面提升工商所规范化水平。为增强工商所规范达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分级分类的工商所规范达标考核评价制度,全省工商系统规范达标工商所考核标准划分为“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和“规范达标工商所”两个类别。自2004年起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工商所规范达标活动。“规范达标工商所”按照《关于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工商所规范达标活动的通知》的考评细则实施。2005年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创建活动。“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按照省局《关于开展创建“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工作的通知》的考评细则实施。到2005年底全省工商系统评定14个“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有70%的工商所达到“规范达标工商所”标准:到2006年底全省工商系统评定26个“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全省工商系统全部工商所达到“规范达标工商所”标准,推动了基层建设上新台阶。

上一篇:思品时政下一篇:在这快乐的日子里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