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精选4篇)
阅卷分析
2007—2008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试卷按现行大纲和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的内容和要求命题;试题立足高中大纲和教材要求,适当体现高中“课标”精神,逐步走近高考(试卷长度、试卷结构、试题类型与高考语文试卷基本一致,试题容量、试题难易度逐步向高考语文试题靠拢),侧重能力,适当兼顾知识积累,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试卷满分为150分,知识识记积累部分大约为13分,其中识记以上能力考查(含作文)分值大约为137分;这个比例顺应了高考“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我们也希望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这个指导思想,想办法,添措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振兴雅安语文教育作出更大的努力。
现将阅卷中主观试题部分的相关情况附后,供老师们参考;具体数据见市教科所相关统计。
第I卷数据统计
题号 答案 正答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C D C B B C D C A D
a
答a率
b
答b率
c 487 957 2438 3049 2854 1332 1292 2153 1543 3762 451 1038
答c率 8.5 16.8 42.7 53.4 50.0 23.3 22.6 37.7 27.0 65.9 7.9 18.2
d 1457 707 2181 1190 826 518 439 1963 3303 726 1302 2415
答d率 25.5 12.4 38.2 20.9 14.5 9.1 7.7 34.4 57.9 12.7 22.8 42.3 61.1 204 3.6 3489 61.1 59.6 3400 59.6 558 9.8 42.7 347 6.1 670 11.7 20.9 117 2.1 1280 22.4 50.0 245 4.3 1708 29.9 57.8 489 8.6 3296 57.8 66.5 113 2.0 3793 66.5 37.7 300 5.3 1209 21.2 57.9 188 3.3 601 10.5 65.9 811 14.2 303 5.3 55.8 3184 55.8 679 11.9 42.3 393 6.9 1761 30.9
第四题:古诗文主观题
(一)整体情况:
第四大题为古诗文阅读题,总分值为22分,其中文言翻译10分,诗歌鉴赏8分,名句默写4分,就学生作答的整体情况而言,古诗文阅读鉴赏的能力在高一基础上有所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答题技巧,但由于阅读积累不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二)具体分析
1、文言翻译:文言翻译分值为10分,句数为3句,其中一句出自课外文言阅读,两句出自课内,就答题情况看,多数同学课内文言文的翻译比较好,但课外文言阅读翻译较差的学生不能落实一些字词,不能联系上下文来翻译,多数同学连疏通大意都不能做到。
2.古诗鉴赏:古诗鉴赏分值为8分,分为两小题,从学生答题来看,第一小题对诗句的理解基本上不能得分,其失分原因是不能联系前面的诗句来作答,只是孤立地就诗句来回答,大部分同学未能理解命题的指向,因此作答的角度与第二小题重复。第二小题情况较好,多数同学都能知人论世,正确理解诗歌的感情,但也有部分同学在答题时有贴标签之嫌,如“壮志未酬”“思乡”“友情”等。
3.名句默写:整体得分不高,丢分的原因之一为错别字,如“今宵”写成“今霄”“杨柳岸”的“岸”很多同学写成“暗”,“天涯”的“涯”写成“崖”,“沦落”写成“伦落”,“相识”写成“相似”,之二是不能背诵识记,最为突出的是三四两句,很多同学不能背诵默写。
(三)教学建议:
1.注意扩大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光靠课本和课堂是提不高古诗文阅读能力的。
2.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为高三的冲刺作准备。3.注意非背诵篇目中的名言名句的识记。
4.平时注意加强默写训练,应尽量减少学生在错别字上丢分的机率。
第五题:现代散文阅读
第五题为现代文阅读,选文为《感动是一种养分》。第五题总分为22分,平均分约12-13分。第16题要求说出哪些什么样的事物感动了“我”,学生绝大部分能给出正确答案,得分率较高。第17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简答,为什么说“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大多数能根据文章内容找到正确答案,部分同学不能找完,遗漏了两点。第18题本要求学生回答“不知道为什么要感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应从结构上的作用回答,但绝大多数同学错误地理解为从内容上回答,导致此题得分率最低。第19题,基本能按题干要求简述一次亲身经历的“感动”,但未能正确概括出感动的本质,有的叙述完整,但缺少相应的语句来点明感动的原因。
第六题:语言运用主观题
(一)试题要求:六大题共两个小题,20小题要求站在四川旅游业界的角度,就四川省六大世界遗产为“四川世界遗产精品游”活动拟一段广告词;21小题要求为被邀出游却又想在家复习功课的张文同学写一段委婉拒绝的话。广告词要求有文采,能抓住六大景点的独有特色,并且要点出“四川世界遗产精品游”几个字。张文的婉词要求表达出谢意,说明“病未痊愈”或“补习功课”等拒绝的理由,并能祝同学出游玩得开心、愉快。
(二)答题情况分析
1、第20题的广告词能得满分的人不多,失分原因有:
(1)“四川世界遗产精品游”这几个关键字没有点出来,硬扣一分(活动主题不突出);
(2)六大景点名称没有点出来,内容空洞,光说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显得不具体,硬扣3分;
(3)学生答题不重文采,比如:“请到四川来,四川有中国第一大佛 3 乐山大佛,也有人间仙境九寨沟、黄龙,还有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道教名山青城山„„”;
(4)没有点明六大景点的特色。如:“我们四川省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黄龙等世界遗产,我省在组织‘四川世界遗产精品游’活动,希望大家来观光旅游。”
2、第21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替张文找的委婉拒绝的理由没有依据,五花八门,有的令人啼笑皆非,如:“今天是个好天气,就是父母不让去”;“清江水库很危险,前几天才淹死了一个人,你不怕啊”;“我刚从那里回来,一点都不好玩”;“好哥们,不如你们留下帮我补补课,别那么小气噢”;“妈叫我和她一起到姥姥家,我没时间”;“妈叫我看家,我出去玩了,家里没有人会挨骂的,改天我请你们吃冰棍,好吗”等等。看得出来,学生在说话中缺乏诚信,喜欢乱找理由,对人不够真诚,表达不够得体。
总的说来,学生失分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没有吃透题目要求,没有把握住命题人的意图,因而答题时缺乏针对性,随心所欲。其次是表达能力不够,语言缺乏文采。最后是思想修养上有缺失,因而说话不够得体。
(三)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建议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七题:作文
(一)材料分析
本则材料中出现了松树和高山两个物象。高山赞美松树,并且意识到它与自己的关系,对自己的作用;松树对高山同样持赞美态度,并且揭示了自己傲然挺立、永葆青春是得益于高山的负载。两者相互间的赞美都是真心诚意,言之有据的,不是胡吹乱捧,由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思考、归纳本则寓言的主旨。
1.松树、高山互相赞美——怎样看待一个事物?——看长处不要看短处。
2.松树、高山对它们二者关系的认识——事物之间有何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靠、帮助、共同提高、普遍联系。
3.赞美+认识——怎样对待扶持帮助自己的人?——饮水思源。
(二)作文情况
1.审题立意,本次作文,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审题,审清题意,准确立意,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离题:有极少数同学无视作文要求,自由发挥,所写内容与寓言材料完全无关,甚至有的作文还是预作、套作,如谈“成功与失败”“怎样面对困难挫折”。
②偏题:有些同学在审题时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只看到松树,或只看到高山,而忽视了两者关系,导致审题出现偏差。如“站在巨人肩上”,有的看到了两者,但认识不清其关系,就出现了“团结”“和谐”“协调”之类的主题。
③主意不高,思想缺乏深度,文中感性的东西太多,缺少理性的概括和理论的指导。
2.内容: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成规定字数,但内容总让人感到单薄,有的通算一个材料,语言罗嗦,最后好不容易才绕到正题上;有的讲了很多道理,但与主题关系并不密切,然后随便用上一二个事件(不是事例);有的虽然有材料,但材料与观点并不统一。
3.表达:多数作文停留在文从字顺上,缺少文采,而有的却又华而不实,看起来又是比喻,又是排比,但对阐明观点都无多大帮助,当然,也有少量作文连语言通顺流畅都还达不到。
4.原材料的处理,本次作文属于给材料作文,严格说,应该按“引”“议”“联”“结”来布局谋篇,不过既然没有体裁要求,也可以放宽一点,5 但原材料还得要用,要概括地引用,但我们很多学生要么全文照引,要么弃而不顾,背离了给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
5.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美观的作文不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字号过大或过小,字不居中,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三)教学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总 分 |
得 分 |
(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教师要念题,但不得作任何解答性提示。)
一、基础知识乐园[87分]
得分 评分人
1.我会听,我能圈出听到的读音。(6分)
① b d ② m n ③ f h
④ c ch ⑤ ɡ q ⑥ ie ei
2.我会看拼音写字、词,并能把字写漂亮。(15分)
tiān shànɡ bái yún
(1) 的真好看。
xiǎo zì jǐ le fēi
(2)鹰学会翔。
shuǐ ɡuǒ
(3) 我爱吃 。
shān yánɡ xià yǔ
(4) 怕。
3.我会把生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里。(5分)
八 广 两 正 走
4.我会比一比,再组词。(12分)
木 日()升()
本() 目()开()
田() 十()人()
电() 土()个()
5.我会照样子,看拼音连汉字。(8分)
zhǐ é pāi jīnɡ jìnɡ yóu táo shāo qí
鹅 纸 拍 游 惊 静 桃 旗 烧
6.我能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上“ ”。(9分)
半空(bàn bànɡ) 皮衣(pí qí) 左右(yòu zuǒ)
耳朵(rě ěr) 礼物(lǐ nǐ) 格外 (uài wài)
参加(chān cān) 作业(yè yì) 说话(huà fuà)
7.我会连。(14分)
跑 球 弯弯的 星星
踢 绳 白白的 月亮
跳 步 闪闪的 雪花
拔 手绢青青的 辣椒
丢 萝卜尖尖的 锦缎
扔 图画长长的. 西瓜
看 沙包圆圆的 豆角
8.我会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填序号)。(6分)
①只 ②颗 ③头④条 ⑤把 ⑥片
一( )黄牛 一( )猫一( )鱼
一( )树叶 一( )雨伞 一( )枣
9.我会古诗连线。(9分)
平生不敢轻言语, 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 一叫千门万户开。
远看山有色, 八九十枝花。
白毛浮绿水,近听水无声。
亭台六七座, 红掌拨清波。
10.我会连词成句。【只填序号】(3分)
①漂亮的 ②兔妈妈 ③一个 ④雪孩子 ⑤堆了
二、阅读乐园[8分]
得分 评分人
我会读儿歌,完成练习。
bān
搬米
一只蚂蚁来搬米,
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
huànɡ
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
轻轻抬着进洞里。
1.这首儿歌共有( )句。(1.5分)
2.我会根据儿歌内容连一连。(4.5分)
一只蚂蚁搬米 晃来晃去
两只蚂蚁搬米 搬不起
三只蚂蚁搬米 轻轻抬进
3.我会选。(2分)
儿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蚂蚁搬米不容易。B.人多力量大。
得分 评分人
三、看图写话乐园[5分]
我会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写音节]
小朋友,可得看仔细,想清楚哟!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听记材料
说明:念材料的老师应先提示学生注意,然后用普通话、中速将每个读音念两遍。
① b ② n ③ f
④ c ⑤ q ⑥ ie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基础知识乐园[87分]
1.① b ② n ③ f ④ c ⑤q ⑥ ie(每个1分,共6分。)
2.天上、白云、小、自己、了、飞、水果、山羊、下雨。(每字1分,共15分。)
3.答案略。(每空1分,共5分。)4.答案略。(每空1分,共12分。)5.答案略。(每空1分,共8分。)
6.bàn、pí、zuǒ、ěr、lǐ、wài、cān、yè、huà。(每个音节1分,共9分。)
7.答案略。(每连正确一组1分,共14分。)8.答案略。(每空1分,共6分。)9.答案略。(每连正确一组1.5分,共9分。)
10.②⑤③①④;或①②⑤③④。(3分)
二、阅读乐园[8分]
1.3。(1.5分)
2.答案略。(连对一组得1.5分,共4.5分。)
3.B。(2分)
三、看图写句子[5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诅咒(zǔ)佝偻(gōu)扶掖(yè)灵柩(jiù)狡黠(xi
á)
B骈进(pián)喑哑(yīn)阴晦(huì)伫立(chù)汲取(j
í)
C襁褓(qiáng)睿智(ruì)庸碌(lù)恣睢(suī)诘难(ji
é)
D拮据(jū)妖娆(ráo)嗤笑(chī)颓废(tuí)抽噎(y
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神情恍忽荡然无存花团锦簇棱角分明弥留之际
B、恪尽职守自知之明恼羞成怒重蹈复辙味同嚼蜡
C、与日俱增断章取义强聒不舍心无旁骛廓然无累
D、锲而不舍涕泗横流怒不可遏歇斯底理孤军愤战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只要人人都能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C.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D.小明同学到现在还没来参加比赛,带队老师断定他大概放弃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是指今天的人民大
众。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稿,文中用了大量的事实论证了乐业比敬业重要的观点。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
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
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5.根据要求默写:(10分)
(1)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壮志难酬的句子(主旨句)是:。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诗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
是。
(4)《醉花阴》中形象的写词人身形憔悴,愁思之重的千古名句
是:。
(5)刘方平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1)、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分)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逗,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我说:。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3分)
材料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材料二: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
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
材料三: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
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
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告诉我们:。
7、名著阅读: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下面两个人物在被
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按情节的先后顺序概括填
在括号里。(4分)
林冲:误入白虎堂→()→()→怒杀王伦
鲁达: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二、现代文阅读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
“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
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
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
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
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
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
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
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
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
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2009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有改动)
8.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2分)
9.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2)
10.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2分)
11.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12.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2分)
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张丽钧
(1)那天,我正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丢掉了手里的家务。
(2)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l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3)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啥两样。
(4)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开始。
(5)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问,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器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秀”。
(6)观众一片欢呼!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用时仅仅95秒钟!
(7)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的小椅子放在地上,然后,单
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
(8)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速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9)不由想到我圆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
(10)在尘世间,“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做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神倏地变了!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翩然而出!......
(11)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年第11期)
13.请概述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什么绝活。(2分)
14.作者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5.第(9)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品味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3分)
17.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3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1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吴广素爱人 ________________(2)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________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1、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2分)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22、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1分)
(二)阅读《渔家傲 秋思》完成下列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3、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3)
24、自选角度,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
四、写作。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梦想,拥有激情,有时我们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乏味。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很多很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青春、幸福、知识、激情、健康、荣誉、友情”等词语。)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答案:
1、A2、C3、B4、B5、略
6、略7略
8.“弯腰”就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说一个成熟的心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选择“暂时的放弃”,以弹性和韧性,求得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睿智,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9.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要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
10.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
11.蝉蜕是为了新生,“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比喻“弯腰”也是人的一种新生方式,通过“弯腰”这种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12.示例:我从来就是一个莽撞之人,眼里夹不得沙子,对别人“侮辱”之事,非要争斗得你死我活方可罢休。有一次,一个我经常看不惯的人口出狂言,侮辱我妈。我火冒三丈,提起凳子就像那人砸去,结果将那人砸得鼻血长流。万幸的是,没有砸出大问题,现在想来就后怕,如果砸出大事来,后悔的一定是我。这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莽撞成分,我要改改自己了,要学会弯腰,训练自己的韧性,磨砺自己的好性格。
13.用95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14.“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府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
15.胸有成竹用大家熟知的故事,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
16.这些词语把木桩、椅子和电锯都拟人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创造力可以把庸常的 “木桩”变成精美的“椅子”。(意思对即可)
17.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回答能扣住文本,清晰地阐释自已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因我们的熟视无睹而变得平庸。我们若能时时以新鲜的目光和灵动的心去看待平凡的生活,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生活就会充满诗情与画意。②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用心观察、研究,考虑成熟之后再实施,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也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18、略
19、素:向来 坚:指铁甲 锐:指武器 20、略
21、C22、义军的胜利进军及诸郡县的响应
23、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推翻封建统治
24.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的特点;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苍苍竹林寺,。,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
人》)
(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
西涧》)
(4)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wú kuì。()
(2)于是,我唱了五年的lí gē,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ì bàn,容不得闭塞。()
(4)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风寒中没有一点zhē b
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的美;直线是()的美,曲线是()的美;喧闹的城市
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
悟美的心灵。
A、流畅流动淡雅婉转B、流动流畅婉转淡雅
C、婉转流畅流动淡雅D、流动淡雅流畅婉转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
为“审议并通
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5、仿照下面句子,请以“困难”或“忠言”为话题写一句话。(4分)
例句:挫折是一块石头,弱者总是把它当作绊脚石;只有强者才把它当作垫脚石。。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孙权劝学》,根据要求作答。(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当涉猎(应当)B、见往事耳(了解)C、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非复吴下阿蒙(收....
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8、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二)善呼者(9分)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
孙龙顾谓弟 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
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 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
9、解释加点的词。(2 分)
(1)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2)公孙龙顾谓弟子曰()..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 分)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B、给他弟子的身份。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D、给他弟子的书籍。
11、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4 分)
(三)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
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
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
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
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
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
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
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
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
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
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
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
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
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4分)
1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何表达效果?(3分)
14、从选段中,你发现斯科特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
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
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
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
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
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
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
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
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
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
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
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5、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6、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4分)
⑴——议种瘪种 ——⑵给儿新生
17、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
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8、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
呢?并说明理由。(5分)
三、作文(50分)
19、我们的生命由一天一天的时间组成,留心每一天,感受每一天,生命就会丰富多彩。请以“今天,我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小茨冈听音乐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全神贯注,他把手指插进乌黑的头发里,眼睛盯着屋角,鼻子
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有时他突然叫起来,惋惜地说:上帝啊,要是给我一副好嗓子,我也来唱一个!”
外婆这时叹着气说:好啦,雅沙,你弹得让人心里难受!凡尼亚,你来给大家跳个舞吧„„”
这时候,外婆的请求不是马上能够得到满足的,不过乐师往往是忽然用手掌按住琴弦,停一秒钟,然
后握起拳头,往地板上重重地一甩,仿佛把一件既无形又无声的东西从自己身上甩掉,神气活现地喊道:“扔掉忧愁和烦恼吧!凡尼卡,出场!”
小茨冈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
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到:“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于
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小茨冈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
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
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2.结合全文,说说茨冈是个怎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4分)
3.选文选自哪篇名著?作者是谁?这部小说是作者自传三部曲之一,请写出另外两部小说的名字。(2
【2007—2008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推荐阅读:
学年上期八年级体育教学总结06-23
高一上期语文期末考试02-14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15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卷分析02-22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