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制度落实方案(精选7篇)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主城各区环保局,市环保局北部新区分局,各有关工业企业:
为切实落实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工业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规范工业企业环保行为,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维护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我局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特此通知。
—1— 附件: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主题词:环保
工业企业
达标
方案
通知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2年2月6日印发
—2— 附件:
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
试点工作方案
为切实落实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工业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意识,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确保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符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维护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特制定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
一、试点目标、范围和原则
(一)试点目标:通过开展工业企业标准化达标评估工作,完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行为,建立环境管理专业档案,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增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守法信用,提升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实现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二)试点范围:2011年确定的主城九区、北部新区的408家工业企业。其它涉及危险废物产生、收集、储存、利用及处臵等行为的工业企业或单位与辖区内其他工业企业均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三)试点原则
1.落实工业企业主体责任的原则。污染物排放工业企业是开展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达标评估的责任主体,必须按照《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见附表1、2、3)的 —3— 各项指标达标,并承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工业企业自主选择“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的评估单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受委托的评估单位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禁止弄虚作假。
3.坚持行业监督、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监督和指导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试点工作,牵头指导监督市直管工业企业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的实施,并对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评估工作进行检查;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指导监督本辖区内其它工业企业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的实施。
4.坚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的原则。工业企业对社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自身发现的问题必须主动及时有效整改。
5.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工业企业在2月20日前对社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自身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或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本方案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均可免于行政处罚;对工业企业在2月20日后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中发现问题而工业企业自己未发现的,依法予以处罚;对未按要求整改的,予以按日计罚并追究工业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同时追朔前2年内环境污染或环境违法行为处罚。
二、试点评估内容、方法和级别
(一)评估内容
—4— 试点评估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产业政策执行、清洁生产审核、物料消耗匹配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报告与维护情况、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环境风险防范、环保信访等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
(二)评估方法。
采取从源头、过程、结果等全面评估的计分确定评估等级的办法,实行企业自评、技术评估和考核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分为公共类、危险废物类和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各按100分制计:无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公共类计分占70%,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计分占30%;有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公共类计分占50%、危险废物类计分占20%,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计分占30%。
(三)评估级别
评估级别分A、B、C三个级别:
A级—环保优秀工业企业:考核评估得分95分以上(含95分); B级—环保合格工业企业:考核评估得分85分至95分(含85分); C级—环保不合格工业企业:考核评估得分85分以下的。
三、实施步骤及工作程序
(一)工业企业自查自评主动整改阶段(2012年2月20日前)工业企业接到《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后按照《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立即进行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切实整改,同时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并向评估单位如实提供: —5— 企业基本情况、“环评”、“三同时”相关资料、污染防治设施及其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原辅材料使用清单、产品、产量生产报告表、污染物排放方式去向、工业企业内部监测报告及委托监测报告以及评估所需的其它材料。已开展环评或后环评、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业企业可不再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评估,原环评或后环评单位、清洁生产审核单位有义务和责任按照此方案的要求进行复核评估,并帮助工业企业制定全面、系统、科学与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工业企业应于2月20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交自查发现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工业企业可自主选择持有环评资质、环保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资质、清洁生产审核资质之一的单位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单位接到评估委托后,应按要求及时开展评估工作,编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对照《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的要求,逐项进行调查、分析、论证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科学系统全面具体的整改对策措施,并对企业的评估级别提出意见。
(二)现场检查督促整改阶段(2012年3月31日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试点工业企业开展全覆盖的现场检查,对照《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逐项提出现场检查意见,与工业企业和评估单位交换意见,并将现场检查情况反馈工业企业。工业企业要会同评估单位及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
(三)环保部门考核评估阶段(2012年3月31日前)
—6— 各工业企业于2012年3月20日前提交评估报告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考核评估。各级环保部门接到工业企业的评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开展现场考核评估,1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核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在现场和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公示期间应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对经核实反映问题属实的要重新进行考核评估,对经核实反映的问题不属实的,说明理由并出具考核评估意见和评估结论。考核评估结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书面告知工业企业。
四、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
1.被评为A级的工业企业,由考核评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环保诚信友好工业企业称号,在项目资金安排给予优先考虑,在各级各类先进评比中予以优先推荐。无主观故意违法环保法律法规且危害后果轻微的,可免予经济处罚。
2.对在评估过程中工作认真负责和评估结论真实可靠的评估单位,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原评价单位、清洁审计等单位主动自查并纠正错误且高质量重新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免于处理,表现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
3.在评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扬。
(二)惩罚
1.被评为B级的工业企业,由考核评估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下达限期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未达标要求的企业实行停产整治。
—7— 2.被评为C级的工业企业,2年内不得安排环保专项资金;由考核评估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下达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决定,在限期治理期间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限制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排放量,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的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关停并转。
3.被评为A级或B级的工业企业,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直接降为C级:
(1)发生或引发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及环境污染事件;(2)工业企业外排污染物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是连续两次监督性监测不能达标的;
(3)有直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4.工业企业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提供数据或资料不实等致使环境影响评价、后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等结论错误或措施与实际不符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考核评估结果优于实际情况其评估结果无效,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工业企业负责,并依法追究工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建立环境保护管理黑名单制度。环评、后环评、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等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等致使其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有明显问题的,原环评、后环评、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单位不主动自查,也不主动纠正问题,不按有关规定修正或重新编制环评、后环评、清洁—8— 生产审核报告和污染治理方案的,或评估单位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评估结论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考核评估等级不符并造成危害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发现一次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直接给予评估单位、法定代表人与直接评估人员通报批评;发现两次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有关部门按规定降低评估单位相应资质;发现三次及以上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有关部门按规定取消评估单位相应资质,并将评估单位、法定代表人与直接评估人员记入环境保护管理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对考核评估工作不斗硬影响创模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纵容包庇评估单位或工业企业弄虚作假的人员,年终考核不称职,并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是一项创新的工作举措,也是顺应“创模”指标考核的要求,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业企业和评估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确保此项工作的按期完成。
(二)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现场检查制度。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要建立完善检查记录台账。工业企业加大检查、巡查力度,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现场检查发现涉嫌环境违法行为 —9— 的一律要立案调查取证,并现场发出处罚告知书,采样样品交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分析,并收集在线监控数据,市环境监测中心5日内出具监测报告。对立案的案件5日内提交市环境监察总队,除符合免予处罚条件的案件外,其他案件市环境监察总队必须在15日内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已立案又符合免予处罚的案件,执法人员要收集证据,工业企业应及时向市环境监察总队提交免予处罚的证据材料。
2.建立日通报制度:对主城各区、北部新区开展工业企业标准化考核评估试点实行每日通报,每个检查组和各区环保局于次日上午10时前将前一天的检查情况汇总反馈市环境保护局污防处。反馈的文书格式由市环保局统一制发。
3.建立周调度会制度:每周日上午9:30在市环保局一会议室召开调度会,主城各区环保局、北部新区分局、各现场检查组按时参加调度会,对本周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本周各区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措施。
4.建立月考评制度:每月对工业企业达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排名。
本方案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表:1.《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
细则》(公共类)
2.《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
细则》(危险废物类)
—10— 3.《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档案考核评分办法》(档案类)
4.《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公示规范》
5.《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 试点名单》
6.7.联系人:刘邮 箱:
(另行发文)(另行发文)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潭 联系电话:89188787,*** cqhbwkc@126.com
关键词:防洪,标准化,程序化,安全
1 狠抓防洪制度标准化, 全面卡控防洪安全
1.1 制订和完善各项防洪工作制度
根据路局《关于做好2012年防洪工作的通知》《太原铁路局防洪标准化管理办法》、局长2号令等文件精神, 结合我段实际情况, 制订、细化了《秦皇岛西工务段关于做好2013年防洪工作的通知》《秦皇岛西工务段防洪奖惩考核办法》《秦皇岛西工务段防洪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秦皇岛西工务段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局长2号令的通知》《防洪应急抢险处置流程图》《秦皇岛西工务段Ⅱ级防洪地点临时看守制度》《秦皇岛西工务段Ⅱ级防洪地点应急处置程序》《秦皇岛西工务段雨量计使用和管理办法》等, 使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对文件的学习, 涵盖了防洪工作全过程, 懂得在什么时间节点, 执行什么流程, 遇到什么情况, 干什么工作。通过制度的不断细化和完善, 使我段的防洪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1.2 加强对防洪地点的动态管理
通过汛前防洪大检查确定本年度的防洪地点, 科学评估危险等级, 段、车间分别建立台账, 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了突出重点, 防范有力。根据水害发生及设备变化情况, 汛期及时对防洪地点进行增减调整。
1.3 严格降雨过程的盯控
根据近几年来的降雨量和发生的水害规律, 对管内雨量计的出巡、限速、封锁警戒值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使其更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我们按照“抓小防大”的工作思路, 汛期内每天24 h设专人监视雨量监控系统, 并及时解决雨量监控设备存在的问题, 防洪办充分利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气象手段, 密切关注管内天气变化, 实时监测雨情, 动态掌握雨情发展趋势, 严格闭环考核, 确保降雨的过程控制, 同时将雨量警戒值及警戒办法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卡片, 每名干部职工人手一份。
汛期内预报有大雨及以上降雨时, 段领导亲自对降雨范围、强度、持续时间等进行分析, 结合管内的设备状况、抗洪能力, 做好针对性布置, 统筹全段力量, 由防洪办利用局域网通知各级包保人员提前赶赴包保车间、班组, 包保人员到达后向调度汇报到达时间及位置;安排人员进行添乘检查;要求各车间对防洪抢险机具、材料等进行检查, 做好各项抢险准备工作;各科室值班人员到调度待命, 随时准备前往水害地点;降雨过程中设专人每30 min在互联网上收集管内各市、县的降雨量, 当降雨量距离封锁雨量值5 mm时, 由调度提前通知相关车间, 做好封锁登记准备, 做到信息传递快、到达现场快、方案确定快、组织实施快、销记开通快。
1.4 严格落实防洪值班制度
我段自6月1日开始防洪值班, 段领导双岗值班, 车间每天有一名车间领导值班, 遇降雨双岗值班;工区每天有一名工长或班长及半数以上职工值班。
2 加强雨中雨后检查程序化
雨中雨后检查是及时发现水害、减小水害损失的有效措施, 全段干部职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局长2号令, 实行地面检查和添乘机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在关键时段 (一般为18时至清晨6时) 对重点设备、重点区段和薄弱环节, 真正做到检查全面覆、不留死角, 使所有水害均在有效掌控之中。重点突出在落实上, 做到了雨中不间断检查。
2.1 雨中雨后检查
1) 雨量达到出巡值时, 车间立即向车站派驻站联络员, 按照规定在“运统-46”上进行登记。
2) 检查人员安排。驻站联络员由车间统一安排, 各工区检查人员由工长统一安排并责任到人, 实行记名检查, 以2人为一组, 严格执行1人检查, 1人防护, 重点地段车间干部参加, 每组的检查长度3 km~5 km, 检查人员应沿路肩进行检查, 不得在线路上行走, 盲区段时需要增加联络员。
3) 检查人员携带的工具。每组检查人员携带铁锹1把。
4) 检查人员携带的防护用品。对讲机1台、响墩12个、红色信号旗1面、黄色信号旗1面 (白天) 、信号灯1盏 (夜间) 、火炬2支、短路铜线2根。
5) 车间主任、副主任首先赶到Ⅱ级防洪地点进行检查, 确认无水害时, 对其他地段进行检查。Ⅱ级防洪地点要执行雨中及雨后至少48 h临时看守, 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段调度和防洪办。
6) Ⅲ级防洪地点由工区的工、班长带领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职工负责进行检查, 确认防洪地点无水害时, 再从防洪地点向两端进行检查, 每次的检查结果及时上报车间, 车间汇总后上报段调度和防洪办。
7) 如果工区管内没有防洪地点时, 按照责任区段由工区向两端进行检查, 每次的检查结果及时上报车间, 车间汇总后上报段调度和防洪办。
8) 雨后第1天每3 h对管内设备全面检查一遍, 每次检查结果上报车间, 车间汇总后及时上报段调度。
9) 雨后第2天每4 h对管内设备全面检查一遍, 每次检查结果上报车间, 车间汇总后及时上报段调度。
10) 雨后第3天由巡视工负责全面检查一遍, 检查结果报上车间, 车间汇总后及时上报段调度。
11) 对Ⅱ级防洪地点, 车间主任或副主任雨后3 d内每天检查2次, 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段调度。
2.2 雨中雨后检查发现水害的处置程序
1) 检查人员及时汇报给工区 (车间) 和段调度, 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时, 应坚决执行“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 及时采取慢行、封锁区间或拦停列车等果断措施, 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
2) 工区接到检查人员报告的水害后, 立即上报车间并启动防洪抢险预案, 组织抢险人员及时前往水害现场进行抢险。
3) 车间接到工区报告的水害后, 立即上报段调度及防洪办, 并通知驻站联络员, 启动防洪抢险预案, 组织抢险人员及时到达水害现场。根据水害情况组织联系抢险队伍, 做好抢险人员的后续补充。
4) 现场负责人要在15 min内将水害发生时间、地点、灾害类型、慢行或封锁情况、抢险方案、抢险人员等信息反馈给段调度及防洪办。
5) 抢险完毕, 车间安排人员对水害地点进行看守观测, 同时统计抢险材料、抢险用工等, 连同水害地点照片一并上报防洪办。
3 积极部署, 抓好水害抢险、复旧工程
1) 针对发生的水害处所, 我们不等不靠, 对于小型水害, 及时组织进行处理, 对于投资较大、水害严重的处所, 积极与路局主管部门联系, 加强沟通。
2) 对参与施工的各施工单位, 从人员、机具、技术能力、信誉等多方面深入了解, 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允许参与施工。
3) 防洪办对每项工程都进行了实地调查, 拿出了整治方案, 倒排工期, 在实施过程中狠抓工程质量, 严格控制工程费用, 真正做到要花的钱一定要花, 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一分。
4) 每一处施工都有监护通知单, 施工组织, 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安排防护和监护人员各1人, 路堑地段搭设硬隔离设施进行防护, 明确了安全卡控关键和质量技术标准。
5) 施工过程中,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段指定专人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车间主任每周对本车间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少于1次, 车间副主任每周对本车间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少于2次, 工区工长每月对本工区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少于3次, 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有记录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反馈给桥隧科;桥隧科主管人员每月对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少于4次, 每次要有详细记录;桥隧科长、副科长每月对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少于2次;主管段长每月对管内的施工检查不少于1次。
4 不断总结分析, 提升防洪管理水平
总结既是为了积累经验, 更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段防洪办在每次降雨后, 都要对降雨和抢险过程进行认真总结, 一方面对好的做法进行提炼、推广, 另一方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查找根源, 制定措施。通过总结、分析、改正, 使防洪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2013年防洪工作我段严格执行标准化, 规范化, 杜绝了大型水害的发生, 做到了抓小防大, 确保了汛期行车安全, 我们将每一年的防洪工作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 以更加高昂的斗志, 更加扎实的作风, 不断提升我段的防洪管理水平, 为夺取下一个防洪安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铁路工务技术手册防洪[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43 184.1 m2,其中实验室使用面积
17 678 m2。现有中学实验教学人员192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学人员55人,兼职实验教学人员137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52人,其他人员12人。
化学实验室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科研环节之一。随着阿勒泰地区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地区化学实验室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相关实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诸如化学实验室仪器药品管理不规范、相关设施不配套、专业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
1 阿勒泰地区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来看,阿勒泰地区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均衡。化学实验教学的普及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化学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乡、镇中学的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如门窗、综合布线系统、通风等)不完备(如没有上下水管线),缺少实验准备室、实验教师办公室、危险品及药品室,仪器室面积不足。
1.2 化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阿勒泰地区内县城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师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而乡、镇及农村中学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则普遍偏低,基本都是兼职,缺乏专业实验教师,有些学校由理化生老师兼任,不能完全胜任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验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不能与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未能享受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营养津贴补助。
有的实验教师在接受培训之后未从事实验室工作,实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一些担任实验教师工作的教师学历不够,专业能力不足,不能承担维修仪器、设计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等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1.3 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教学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实验室资产、仪器分类管理不规范,仪器室面积不足;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只能开出部分学生实验,实验开出率偏低;缺乏实验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或由课堂讲授;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利用率低。學生实验操作考核不规范、或者没有学生实验操作考试。
1.4 部分学校在购置、存放实验仪器药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已购入的低质量仪器设备无法使用;
二是购买数量大于使用量,造成浪费;
三是由于冬季寒冷,部分学校特别是基层学校校舍冬季供暖不足,存放的仪器设备或药品发生损坏无法使用。
2 实现化学实验室的科学建设和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2.1 制定科学的实验室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建立科学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通过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这两项制度,理顺了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和实验员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可使工作规范、简洁、高效。用《学生实验规则》进行管理,明确奖惩条例,让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2 科学的管理和运用实验室各类资料
首先,应分类存放和保管常规资料。学校各有关部门关于实验计划、总结,实验教师的演示、分组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记录,仪器借、还记录薄,损坏赔偿记录薄,剧毒药品的领用记录薄等分门文件都要按类入档。仪器药品账目和各项记录要规范化,新购入的仪器药品要及时入账,如损坏或消耗要及时记录。每年对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药品要进行盘查、摸底、记录。做到账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要建立健全实验资料档案。将每学年的期中、期末、升学、竞赛等各类考试中有关化学实验的试题、试卷分析都进入资料档案,自制的教具及改进的实验装置也要入柜存放,有关资料要经常整理,有利于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开展。
2.3 注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仪器药品要科学分类存放
做好仪器药品的管理,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化学仪器要根据仪器的类别进行科学管理、存储。天平、电化学仪器等精密仪器不能和化学药品一并存储,而且要注意室内干燥、清洁、通风。而玻璃仪器的种类多、数量大属于易破损的仪器应按性能、规格分类存放,贴签定位,定位签的编号与账本编号统一。对于铁制仪器,如铁架台、坩埚钳等,用完后要保持干燥,并涂上一层清机油,防止锈蚀。
其次,化学药品的管理应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分类。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易挥发的药品要用蜡封保存;见光易变质的应避光保存;易燃药品要特殊保管;剧毒药品要封好瓶口放入专柜并上锁保管,使用时经领导批准,并定期检查。放置妥当后贴签定位,定位签编号与账本统一。
最后,化学实验用成套装置的管理。教师用的成套仪器可配1~3套,演示实验所用的试剂每种也配1~3瓶,分别放入演示实验仪器箱和演示实验试剂柜里。常用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试剂,可按略超出学生实验组数的数目进行配置,放在大小合适的塑料盘或瓷盘里,并根据仪器和试剂的种类、盘子的规格分别存放在试剂柜和仪器柜里。并根据试剂性质、瓷盘的大小、实验顺序统一归放。这样安排使实验室既规范,又整齐、美观,可提高实验工作效率,及时为教学服务,还能节约时间,减轻实验工作强度。
2.4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员应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验能力,还应具有专业的教学服务精神,在完成管理和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要注重应加强实验教学研究。
3 结束语
总之,做好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为了给化学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科学的管理能够提高化学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亲属回避”
四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实施方案
按照《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2009业务检查工作计划》安排,省分行决定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四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为切实做好此项检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目的
掌握“高管人员交流、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强制休假与离岗审计、近亲属回避”四项制度执行情况,揭示和分析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岗位管理、强化内部控制。
二、检查对象和时间
1、检查对象:市分行机关和所辖县级支行。
2、检查时间:2009年7月20日至8月10日。
三、组织方式
省分行统一制定检查方案,由各驻二级分行内控合规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
四、检查内容与重点
(一)干部交流
1、检查市、县行高管人员达到干部交流规定的是否进行了交流。重点检查:市、县级行的正职在同一单位连续任职满6年、1 副职在同一单位连续任职满8年,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交流;市、县行组织(人事)、财务(会计)、纪检(监察)、信贷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满6年,是否进行了交流;按照干部任职回避的有关要求,需要实行任职回避的,是否进行了交流回避。
2、检查因存在“距任职最高年龄不足一个聘期,因健康原因、家庭有特殊困难或其他特殊原因,经组织上批准可不进行交流;因涉案或涉嫌违纪违法行为正在接受组织审查,尚未作出结论;其他原因不适合交流”等情形之一,未予交流的干部,是否进行了岗位轮换或分工调整。
3、检查干部交流是否按规定程序实施。重点检查:干部交流是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组织实施;是否制定干部交流方案;干部交流是否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有无个人或少数人指定交流对象的问题;对拟提拔交流的干部是否进行考核;拟交流干部为经营单位或经营部门负责人的,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离任审计,拟交流任各级行经营单位负责人的,是否进行任职资格审查;有无借干部交流突击提拔干部和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问题。
(二)岗位轮换
1、检查市、县行关键岗位人员在同一单位(部门)同一岗位任职达规定期限,需进行岗位轮换的,是否进行了岗位轮换。关键岗位人员包括:市分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计划财务、会计结算、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市、县行行长、副行长,二级支行行长;市分行现金中心主任、副主任;县支行计划财会、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客户经理;支行营业室、分理处、营业所、储蓄所等营业网点负责人;各营业网点柜员、清算员、联行确认员;业务印章、密押、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人员;市、县行会计主管;中心金库管库员、记帐员、调拨员,支行库、网点库管库员等。
2、检查岗位轮换是否按规定程序实施。重点检查:市、县行是否确定岗位轮换人员名单;市分行是否根据岗位轮换人员名单制定岗位轮换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经行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市分行岗位轮换实施方案是否经省分行审批后实施;岗位轮换中是否按规定进行工作交接、责任审计或业务检查;各关键岗位的轮换期限是否达到6个月以上,且跨;是否建立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台帐。
(三)强制休假
1、检查市、县行对关键岗位人员是否与其任期(聘期)相结合,每满2年强制休假一次。关键岗位人员包括:市分行计划财务、会计结算、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县支行计划财会、信贷管理部负责人;市、县行行长、副行长、行长助理,二级支行行长;市分行现金中心主任、副主任;县支行营业室、分理处、营业所、储蓄所等营业网点负责人;营业网点柜员、清算员、联行确认员;业务印章、密押、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人员;中心金库管库员、记帐员、调拨员,支行库和网点库管库员等。
2、检查存在如下三种与关键岗位人员直接相关的情形之一时,是否及时对关键岗位人员采取了强制休假措施:所在单位已发生案件;举报反映问题重大,需要调查核实;通过排查发现行为表现异常。
3、检查强制休假是否按规定程序实施,是否流于形式。重点检查:市、县行是否确定强制休假人员名单;市分行是否根据强制休假人员名单制定强制休假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经行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市分行强制休假实施方案是否经省分行审批后实施;强制休假有无在事前告知本人;强制休假中是否按规定进行工作交接、责任审计或业务检查;各关键岗位强制休假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有无与员工正常休假、带薪休假相混淆的问题;是否建立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台帐。
(四)亲属回避
1、检查市、县行干部有下列关系之一者,是否按规定对一方实行回避:①夫妻关系。②直系亲属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继父母、养父母、继子女、养子女。③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以及继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④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⑤其它可能影响履职公正的亲属关系或人际关系。
2、检查岗位回避执行情况,上述回避对象在同一单位的,是否存在下列应回避而未回避情形:同时在领导班子中任职,或从事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工作;一方为领导班子成员的,另一方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信贷审查等工作;双方同时担任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的职务,从事有相互制约关系的工作。检查有无应回避双方虽不在同一单位的,但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指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职之间的领导关系;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副职分管同一方面工作的关系)。检查岗位回避暂时有困难的,是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批准。
3、检查公务回避执行情况,对下列公务行为,是否存在应回避而未回避情形:①各级行干部在从事纪检监察、审计、案件审理、干部考核、任免、奖惩、录用、调配、出国审批及某些专项业务审批、管理等公务工作中,涉及本人或者与本人有上述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策,或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的情况。②各级行领导班子成员在从事基建、维修、装修、采购等工作时,不得在招标形式外与上述所列关系的亲属开办的或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公司、商店发生购销、合作关系,不得在招标形式外将以上项目批准给上述所列关系的亲属承办的情况。
4、检查各级行领导班子成员、内设部门主要负责人、一般干部的岗位回避和公务回避,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重点检查:组织(人事)部门在人员的录用、晋升、调配过程中是否按回避 规定严格审查把关,对新入行人员在工作安排上是否首先考虑岗位回避要求;对婚姻、职务变化等新形成的应回避关系,是否结合干部岗位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调整的时限超过一年的,是否报上级单位批准;组织(人事)部门是否建立健全回避情况报告制度和统计制度,建立回避提示、反馈、登记制度。
五、检查依据
1、《中国农业银行干部交流管理办法》和《中国农业银行干部回避暂行规定》(农银党发(2006)23号)
2、《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干部交流实施细则》(农银冀党发(2007)17号)
3、《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和岗位轮换暂行办法》(农银冀发(2008)108号)
六、工作要求
1、调查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被查行“四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不能仅限于是否执行和执行程序是否合规,还要调查和分析“四项制度”未能落实的原因;对底稿提到的未落实问题要注明具体原因,对被查行“四项制度”总体落实上存在的不足要在检查报告中综合分析其原因。
2、检查结果的上报。检查结束后,各内控合规办将纸质档案留存本办事处归档,并按规定做好问题整改、处理处罚等后续工作,于8月20日前将检查底稿、报告、报表电子文本上报省分行内控合规部(王金辉信箱)。报告主要内容为:被查市分行 和县级支行“四项制度”总体落实情况及评价;“四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每项制度分别列示);对“四项制度”规定及其落实情况的建议。
附件:
1、河北省分行“四项制度”检查情况表(基本情况)
2、河北省分行“四项制度”检查情况表(程序合规)
根据《泰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鲁泰安市学校安全制度落实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校全体教师通过认真学习《肥城市学校安全制度落实年工作方案》,并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该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动全校适应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新常态;坚持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为核心,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督查制度建设和排查安全隐患双管齐下,标本兼治,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健全学校安全长效工作机制,防患未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一、活动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现有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1、全面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制度。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主管领导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工作人员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教师“一岗双责”安全工作责任体制;不断完善安全责任与工作考核挂钩机制。
2、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制度。按照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和“谁检查、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 监管责任,固化学校安全隐患自查的人员、时间、项目、内容和整改责任,实行学校安全隐患自查“周检月报”制度,进而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台账,确保安全检查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不留盲点。定期不定期集中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和大检查,着力消除死角、死面,确保学校安全形势稳定。
(二)全面排查安全方面的问题、隐患
1、强化重点区域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学校大门、教学区域等人防、物防和技防“三防”措施。严防学生私自外出等。
2、强化重要时期安全工作管理。对“运动会”、“儿童节”、寒暑假等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时期的学校安全工作,要亲自部署,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对汛期和灾害性天气时期的安全工作,要做到落实责任和人员。在各种节假日期间,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严禁擅离职守,严防不法分子入校滋事,遇有较大突发事件,要及时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
3、强化“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增强“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团结友善、和谐共处”的意识,为学生的生命护航,为学生的幸福奠基。关注学校活动重要节点的安全值勤和守护,制定预案并实施疏散演练等,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有效防控疫病暴发流行。
(三)分门别类建立安全工作档案
建立了安全队伍、安全制度、安全事故、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应急预案、安全教育人才、防控重点人、涉校高危人、少数民族学生、校车、安全隐患、平安和谐校园、安全教育基地、应急演练及培训、专项组及专项行动等系列安全工作档案。
(四)有效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1、完善安全宣传教育机制。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创新载体,活化方式,拓展宣传角度,延伸宣传深度,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安全教育、集中安全教育和防范性安全教育,深化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识灾、防灾和科学自救能力,杜绝打架斗殴事件;加强学校主要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全员培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工作保障能力;加大对学生投保意外伤害险的宣传力度,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完善学校安全投入机制。建立完善投入机制,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大学校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安全设施达到标准要求。积极推进食品加工、接送学生、学生住宿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推广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提高学校安全水平。
3、完善安全工作奖惩机制。突出安全台账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确认查究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四个不放过”的要求,严格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依法从严从快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理,对隐患排查治理中存在不作为或严重违背安全制度的人员实行事先惩戒、约谈等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二、活动时间安排
(一)活动部署阶段(5月31日前完成)
学校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按通知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提高认识,广泛发动,将本次活动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人人知晓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和要求。
(二)对照查摆阶段(6月1日-30日前完成)
对照查摆阶段是安全制度落实年活动的重要阶段。学校按照细化了的活动内容、目标要求,按部就班,逐项进行。一是对现有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现行制度有无疏漏、需要更新、完善或存在矛盾的地方。二是认真分析研判排查出的问题、隐患,抓住重点,适时与地方有关部门联动,整治整改。三是对排查出的隐患及处理措施、过程、效果进行汇总,建立台账。四是及时总结自查自纠情况,推广经验,以点带面。
I(三)检查抽查阶段(7月1日-10月31日)
学校要在抓好面上制度梳理、修订、完善,隐患排查、整治的同时,及时组织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促,视情况进行通报表彰或批评,保证各项任务有序完成,重要情况及时上报。
(四)总结阶段(12月下旬结束)
学校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接受县教育局检查验收,并上报总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安全制度落实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开展安全制度落实年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督检查。学校各部门要制订切实有效的督查工作制度,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汇总,总结成绩、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精心做好每一步工作安排。
(三)注重活动实效。学校各部门要把是否推动了安全稳定方面的各项工作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增强活动开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稳扎稳打,务求实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对不认真抓落实、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并予以通报。
(四)重视活动总结。学校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孙伯镇中心小学
机关党支部规范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工作方案
“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的基本形式,“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科学、严密、有效的举措推动“三会一课”制度的常态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制度,党支部必须把“三会一课”活动纳入工作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支部要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贴近全局当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支部工作实际,有针对、有重点的组织好“三会一课”活动。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不断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发展我市XX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内容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并按时上好党课。
(一)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由支部委员会召集、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克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其主要内容是:传达字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有关文件;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指示、听取、讨论和通过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完党员的表彰或处分等问题;讨论发展新党员及预备党员转正问题;选举新一届支部委员会;讨论支部委员会提交的其他重要问题。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应注意切实发挥其在党支部中具有的最高选举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于支部决议给予坚决执行。
(二)支部委员会
支部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主持,支部委员参加,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决定;结合本支部实际研究本支部党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工作情况;分析本支部党员状况,制定党员教育管理措施;讨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的培养和考察问题,讨论预备党员转正问题;协调群众组织工作问题;其他需要支部讨论的重要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召开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吸收相关人员参加。党支部应积极做到:坚持集体决议原则,防止事无巨细,会后严格监督会议决议的贯彻执行。
(三)党小组会
党小组会由党小组长主持,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汇报交流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支部近期的工作,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支部安排的其他工作,会议中,党小组长应发挥指导作用,保证组织生活质量,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并做好会议记录。会后积极向党支部汇报党小组活动情况,监督政策实施。
(四)党课
党课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组织好党课教育,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支部党课教育内容根据每一时期党的中心工作要求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实际需要确定,其主要内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国内外形势教育;党规、党纪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与时俱进,增强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的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党员任务教育;先进人物模范事迹教育等。在党课教育中要做到准备充分,联系实际,讲求实效。
三、有关要求
1、“三会一课”在内容上要结合党和国家的形势、围绕当前中心工作,要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2、“三会一课”必须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注重实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积极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
3、党支部坚持党员大会每季度内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一到两次,党课每季度举行一次。
4、严格“三会一课”考勤制度,因故不能出席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对无故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党小组及时提醒并给予批评教育。
5、“三会一课”活动必须单独召开,不能用业务会议或其他工作会议代替;健全“三会一课”记录簿,会后及时小结。
第一条 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保证守法生产经营,保证生产的食品质量合格、安全,不会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条 在申(换)食品生产许可领取证书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与当地质监部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第三条 制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公示板。内容包括:企业资质情况、承诺内容、监管人员、分类监管等级、投诉举报电话等,并在生产加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接受社会监督。第四条 承诺内容应包括:
1、保证遵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主动维护食品安全秩序,自觉接受质监部门监管,依法承担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2、保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安全,不会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保证生产加工环境、生产条件等持续保持获证要求。
4、保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不添加非食用物质,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
5、保证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偷工减料,不掺杂使假,不以假充真。
6、保证不伪造产品标识,不冒用QS标志,不标注虚假生产日期。
7、保证遇有食品质量问题及时报告相关质监部门,不欺骗,进货查验制度
第一条 食品质量安全进货查验制度是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对用于生产加工食品的原辅材料、添加剂、包装材料和食品容器、食品用工具设备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第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通过制定采购文件、采购计划、采购清单或采购合同,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等措施,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索取并检查供货单位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明,查验并留存营业执照及生产许可证等证照。
第四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购进的原辅材料、添加剂、包装材料和食品容器、食品用工具设备等食品相关产品,要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检验检疫证明、产品检验报告等质量合格证明,验看产品标识,或者自行检验、委托检验合格;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第五条 进货时应进行如下查验:
(一)标识查验。所进货物标签标识应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事项。标识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执行标准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
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质量档案包括企业建立的台帐和生产过程的记录、质量管理制度及工艺文件、外来的质量相关文件、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其他需要归档的有关材料。
第二条 企业建立的台帐和生产过程的记录包括:进货验收记录、进货台账、环境场所清洁记录、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库房保管记录、生产投料记录、关键控制点控制记录、出厂检验记录、产品检验留样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置记录、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召回记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学习培训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风险收集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检验设备记录、停产复产记录。
第三条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工艺文件包括: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进货查验制度、质量档案管理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出厂检验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厂区、车间分布图;工艺流程图(应标明质量关键控制点);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第四条 质量相关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代码证等有效证件;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及产品标准;计量器具检定证书;监督抽查检验及委托检验报告单;食品添加剂备案书、与监管部门签订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企业审查报告、从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第一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环境、生产场所和生产化验设备、人员等条件,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辅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生产区与生活区应相互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距生产区25米以外。厂区内垃圾应密闭式存放并远离生产区,厂区内不得散发出异味并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等。
第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第三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第四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第五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出厂检验制度
第一条 食品出厂必须经过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二条 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可开展自行检验。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第三条 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第四条 自行开展出厂检验的企业,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第五条 自行开展出厂检验的企业,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定期参加培训。
第六条 自行开展出厂检验的企业;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测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第七条 企业应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成立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企业的法人代表必须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事故全面负责。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除按照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外,应立即向本行政区域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发生事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地址;
(2)事故疾患者(含疑似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征;
(3)治疗单位、地址,抢救治疗的基本情况;(4)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5)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6)需相关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的报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
报告应采用电话、传真或其它快捷有效的方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第一条 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
第二条 发现与食品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时,要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反应,实施有效应对措施。
第三条 企业要及时向辖区质监局报告与企业有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
第四条 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企业标准制度落实方案】推荐阅读:
创建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实施方案11-10
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自评管理制度12-26
企业安全标准化标准09-15
物流企业标准与标准化07-24
企业标准申请流程07-26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09-11
企业标准体系试卷11-05
特级企业资质标准12-23
企业督查工作标准12-25